第一篇: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今年我带的是二年级学生,是我去年从一年级带上来的,说实话很有感情了。我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只有一年时间的老师想着如何把书本上的知识通过我交给学生,让他们学习最基础的知识,掌握最基本的技能,获得初步的数学学习方法和能力。课本第一单元是长度单位,这部分知识应用性极强,是在一年级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设置的。在一年级,学生通过比较实物的长短,初步掌握了简单的比较方法。这一单元学习的长度单位,首先要让学生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为了达到让学生理解这一知识的目的,教材例题1首先通过用不同的物体来度量长度相同的实物,结果使用的度量物体有的用的数量多,有的用的数量少,这就产生了一些矛盾和混乱,从而得出统一长度单位是十分重要的,这将在生活中会减少一些麻烦。在此教学中,我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用铅笔度、尺子、三角板、方块等量桌面的长度,学生学会了用食物测量物体的长度,紧接着又用这些物品测量了桌子的高度和黑板边的长度,在此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记载度量的数字,效果良好。通过以上的操作和演练,是学生明白了在实际生活中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就必须统一长度单位。
接下来就是让学生认识两个最常见的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为了让学生容易接受理解厘米和米的概念,我用实物和举例的方法来完成此教学,我让学生伸开自己的双臂,使他们初步感知自己的两笔长度大约是一米,床的长度是两米,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一颗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通过举例感知,使学生初步建立起1厘米和1米的感觉表象,通过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事物,进步是学生感知1米的长度和1厘米的长度。
学生认识了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后,就要进行换算了,可是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理解知识呢,教材上的例题是“用30厘米的尺子量一根1米的绳子,量了三次后,又量了10厘米,这根绳子由多少厘米长?”我教学时没有直接用此案例,但我改变了一下,我让两个学生分别用自己20厘米的尺子量出黑板边上1米的长度,让他们把每次量的做上记号,学生量了五次,然后我提问:一共有多少厘米?我知道这要把5个数字相加才能算出,可能有点麻烦,但是我还是看重了实践操作的过程,只有通过操作演练,学生才能更好的战功理解知识:1米=100厘米,者是实验得来的,而不是我们凭空想象、捏造的,更加让学生理解了数学的真实性和严密性。理解掌握了米和厘米的换算关系,可以让学生做简单的长度单位加减联系和有关长度单位的应用问题,通过检测,反馈出的是学生对知识掌握较好,但是对于部分细节问题做的不好,者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一个知识就是认识线段,新课标没有从概念直接去入手,而是通过构建简单表象让学生来认知线段的有关知识:直直的,两个端点。然后通过举例说明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线段,可利用黑板边沿、桌棱等,在认识了线段之后,就需要学生动手画一画了,按照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先找准尺子的0刻度,再按要求画到应至的地方,必须把尺子放直,不能忘记还有两个端点,在理解掌握这些知识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拓展一下所学知识,要在一些图形中数出有几条线段,为此,我从易到难画了几种不同的图形,指导学生仔细数,先数出长的线段条数,再数出短的线段条数,加起来就行了。
总之,通过本单元知识的教学,我发现课本的知识都是通过实验操作得来的,注重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意在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第二篇:《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本单元是二年级数学教学的第一单元,因为这一部分的知识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生活中的经验积累非常重要。上完课后有一些体会:
1、在教学1厘米有多长时,不要把尺子放在实物投影仪上,以免放大的尺子误导学生。
2、测量要求从零开始,但是也应该教会孩子能够不从0开始也能计算出所量线段的长度
3、对大人来说“厘米”和“米”非常简单,但是对孩子来说,要建立表象,理解概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要利用多媒体多出示一些长度是1厘米和1米的物体,进行多次感知。并且让他们多动手量身边的物体:比如课桌的长、宽、高,门窗的高度等,对学生日后填单位很有好处。
第三篇: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南宁市新阳路小学 马相锋
新学期开学,我和孩子们就一同进入二年级的数学王国里去共同探索新的知识了,迎接我们的是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一年级第一学期我们就学习过“比长短”,孩子们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学期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学习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孩子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
《长度单位》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概念性的认知内容。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的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会感到一定困难。因此,解决困难很大程度上在我们教学中要取材于生活,密切联系生活,在生活操作和实践中去感知、体会,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同时通过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这也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因为大量知识来源于孩子们的亲生体验,来源于孩子们息息相关的生活。学了《长度单位》,很多孩子都觉得数学很有趣,很好玩。
确实,这几节课看起来大家似乎一直都在玩,用硬币、图钉、回形针量课本、铅笔盒,用尺量自己身体上的数据,比如步长、一庹长等等,用卷尺量教室的长度、宽度,还有大量的估测、观察等活动,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亦乐乎!
其实,要理解“米”、“厘米”的概念,建立长度的表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要使孩子们能既轻松又有效地学习知识,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合理运用知识,我们呈现的材料、组织的学习活动就应该具有现实行、情景性。
新教材在呈现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时,是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活动,如:用三角形量数学书的宽、用回形针量铅笔的长、用硬币量数学书的宽、用小刀量文具盒的长、用铅笔测量书桌的宽和椅子的高等。让学生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同时引出用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作为统一的单位长度,但每次都拿正方形量不方便,由此引出直尺的认识、厘米和米的认识以及两者之间的进率教学。这样的安排能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密切联系生活,在生活操作和实践中去感知、体会,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
学习数学知识。同时通过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体现了课标的新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都觉得很有趣、很好玩,整堂课一直都在玩,用硬币、圆形、回形针量课本、铅笔盒、铅笔、黑板等,以及用尺量出自己身体上的数据,还有估测、观察等活动。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亦乐乎!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之后,我让学生回家后,自主选择生活中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量一量,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长度单位的应用价值。从学生课后的练习和作业中看出:学生对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1厘米和1米、用厘米测量线段和较短的物体的学习并不感到困难,但是在将物体从直观表象抽象成文字表述后再让其选择合适的单位时,一部分学生就不能正确的对长度单位进行选择,这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有一定的关系,长度单位的选择需要孩子在亲身经历中有经验的积累。
反思这几节让孩子喜欢的课,我觉得首先得益于教材的合理安排。以往的教材往往是直接告诉学生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米、厘米是长度建立正确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新教材在呈现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时,是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同时引出用1厘米的小正方形作为统一的单位长度,但每次都拿正方形不方便,由此引出直尺的认识、厘米和米的认识以及两者之间的进率教学。教材的安排能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爱玩、贪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如果我们能尊重孩子的这种天性,在教学中有效创设活动情节,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沟通学生情感世界和书本世界的联系,教学将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上文所说的用实物量、用尺子量,量课桌、量自己的身体,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始终很高,而这些活动对于他们建立正确的表象、形成良好的数感,有着重要意义。
南宁市新阳路小学2010-2011学秋季学期数学教学反思 马相锋
1.《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今天我开始教学二年级第一个学期第一次数学课,开始时,我组织同学们认真学习“导学案”,同学们讨论得还算积极。但是做到“估算物体长度”时,学生傻了,用不同物体估算物体有几个长度单位时,得出了很多答案,和我想要的答案相差颇大。到底怎么回事呢?经过课后反思,我发现问题出现在学生对“厘米”和“米”这些长度单位的实际长度没有能更深更熟练的理解和掌握“有多长”,导致估算失误较大。我将会重新给学生们指导这些长度单位的具体长度,提高他们的估算长度的观察能力。
2.《线段》教学反思
今天改到学生《线段》作业时,发现有些学生对线段的判断有误,把很多不属于线段的题目当成线段。我思考后,觉得教学时,可能忽略了,对《线段》特征的强调,讲课时没有突出这一重点和难点。才会使学生听得泛泛的。所以,我决定,下一节课时,我会再一次告诉学生,线段要符合3个特征,其一是直线,其二是有两个端点,最后是可以测量得出长度。
3.《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竖式计算》教学反思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学生可以借助以前学习的口算方法来解决计算问题,但本节课重点是学习笔算加法的算理。反思这一节课,新课前对一年级的口算进行复习,强调算理很有必要,为本节课笔算奠定了基础,但是如果把后面例题计算拆开摆在口算复习中,对后面笔算起到更好的作用。
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不进位加),教材创设情境如下:小学二年级四个班去游乐园,人数分别是36、30、35、34人,如果一辆大客车限坐70人,哪两个班学生可以合乘一辆车?本节课只需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竖式,但当我提出:“哪两个班学生可以合乘一辆车?”这一问题,经过学生的补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案,对于进位加的我把他们都写在了一个角落,作为课堂最后的拓展题让学生思考。在讲解例题一的时候,我巧妙的利用了小棒图,把小棒图竖起来摆,使得竖式形象化,接着把形象的小棒图再抽象成数字。这一环节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竖式的算理。再通过练习判断,使得学生对笔算时出现的种种情况有所警惕,从而都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但是在处理本课的时候,有以下几点做得不够好:1.没有深入的解释“合成一辆车”和“准乘一辆车”,导致在提出问题“哪两个班学生可以合乘一辆车?”后,还有学生提出后不确定是否可
以合乘一辆车。2.由于上一环节没有处理好,所以导致时间不够,后期练习中的判断改正题没做,拓展题也没做。这是本节课最值得检讨的地方。以后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备好学生,备好教材的每一句话。
4.《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竖式计算》教学反思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竖式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加法。设计这节课时,我觉得依据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小组活动,自主探究,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所以,本节课我放手给学生,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然后通过全班交流,老师的点拨完成了教学任务。
首先,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和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的关联方面,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情境与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去讨论、思索,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学生有了不同的想法或困惑时,教师就要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恰当点拨、引导,使学生进一步反思,找到正确的方法并得出正确答案。
其次,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本节课注重了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学生在操作中明白算理;在小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学会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和补充。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在不同观点碰撞中产生绚烂的火花,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思考交流习惯。
5.《不退位减》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要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个情景:二年级学生为迎接国庆节准备盆花装扮教室,是以统计表的方式展现给学生的。这样既复习统计知识,又为学生留出了更大思考空间。同时我也把“问题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现解题多样化,口算、摆小棒、笔算均可。然后大家集体交流各自方法,从而也引出了笔算减法,通过学生自己讲解、互相质问、教师引导到改正展示,都是那么水到渠成,学生不仅学会了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一举两得。
这一节课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把机会留
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发展、提高、创造的机会,让他们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习数学的快乐!
6.《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是一堂计算课,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层次清楚,符合计算课型的一般步骤。主要分为三个环节:
1、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56–22=?让学生根据以前学的方法来思考,想想相同数位的数直接相减?把竖式写在记录本上。
2、方法的交流与展示: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直观图的教学。
3、具体情景中适用方法运用:57–14 39–8让学生用笔算的方法计算?请写在记录本上并说说为什么?
作为新教师的我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发现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首先是学生主体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应该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不因该牢牢的“抓”着学生,生怕学生出错。这样容易把学生带入教师预设的方法中。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其次是让学生说的练习的还不够。如今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的探索,改变过去应用题教学片面强调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做法,做了题目就要让学生讲出,你是什么算的,为什么是这么算的,通过长时间的锻炼之后,可以切实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着是新授前的引入。两年级的小朋友,还是处于地段学生。他们的自我掌控能力还不够,上课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长,通常只能维持在10至20分钟的时间,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让学生能够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段里学得最多的、最有用的知识,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堂课可以充分发挥情景图的作用,利用情景图上提供的素材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感受祖国的伟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能够尽快的进入上课的最佳状态;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从情景图所提供的数据中发现数学问题,为后面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计算作好准备。
最后算理和算法,这点是针对计算课来讲的。在教学直观图的时候可以结合算理和算法同时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和记住竖式计算的算理和算法。
7.《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教学反思
今天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应用题。课堂效果特别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学生整节课都全身心地投入。总结一下自己认为成功的
地方如下:
一、能利用学生的实际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时,我出示了本班的小红花评比台,让同学们数出我所指定的三位同学所的小红花的数目,学生因为要研究与自己有关的事非常高兴,他们马上投入了兴奋的学习状态。
二、为学生创设拓展思维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因为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三条数学信息,所以学生思维的空间大大拓宽,每一位学生依据自己的知识水平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且列式解答。他们的思维很活跃,竟然提出了十个不同的问题。由于研究的问题是自己的事,问题是自己提出的,又是自己解决的,整个课堂完全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教师引得轻松,学生学得有趣、掌握的灵活、扎实。
三、能结合本节课的学习情景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鼓励学生在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向优秀的同学学习,积极上进。
总之,我觉得这节课把新课标的思想体现得很好。知识的学习利用了学生的实际,思想品德的教育恰到好处,不是牵强附会,8.《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学反思
这节课,首先对学生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及连加、连减的速算擂台赛,加强学生的口算.然后,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观察讲桌上课本数量的变化,真正从实际过程中体会加减混合的意义,同时感受到计算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自然地找到新旧知识的切入口,从而有效地突出新知识的重点,为突破难点做好准备。
紧接着,出示教材情景图,引导学生学会看图,说出小猴子只数先减少后后增加的变化过程,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变化过程抽象出加减混合算式:5-3+2。得出算式后不要急于计算,让学生再对照画面说一说“5-3+2”所表示的意义,以加深学生对加减混合算式的认识。计算时先让学生对照图思考怎样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计算顺序先算出“5-3”的得数“2”,再次让学生明确“2”表示什么?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计算的顺序和第一步计算的得数。算第二步时,仍然要注意提醒学生思考:用哪个数加上1,使学生更明确地认识到第二步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数“2”加上“1”,从而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增强对计算过程的感受。
然后,以“你还发现了哪些变化?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决?”为主线,把课堂交给了学生,通过学生的交流、思考.加深学生对其计算过程的理解和感受活动不够落实。
1.《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在口诀整理中,由于试教中发现让孩子自主整理时间比较费,同时将多余口诀放一边整个板书有些散,而选择在老师引导下整理。其实在这一环,如果让更多的孩子根据已有经验都来出谋划策,孩子们完全能做得更好。同时,在练习中,我努力想使习题更具开放性,增加习题的量,让孩子们自主提问,而忽视了孩子们对于问题的思考需要空间。如果我能在后面的应用练习与拓展练习中,先带着孩子们细致地看看题目,也许孩子们会理解得更好。同时,也说明孩子们平时缺乏审题意识,或许根据每天7节课来提问,有些脱离学生兴趣。因此,在习题巩固一环,放之前应先扶一扶,或许会使更多的孩子走得更好。
一直以来,我对于课堂的理解总是有些小碎步式的,无论是对于孩子活动的有效性还是对于课堂自主探索时空的处理,总是亦步亦趋。虽然学得扎实,但缺乏灵动的探究。其实,我更喜欢放开的课堂,或许并未收获结果,但经历失败也是一种成长。就像偶像黄爱华老师说的:朴素到课堂中只剩下数学学习,数学学习需要怎样就怎样,不因课的功利而改。因此,这次的上课是完全不同于本身风格的尝试,自己本身就有些不适应。但只要有了开始,相信就会有更多的收获。课堂,不管是失败或成功,或许就像孩子们的学习,需要结果更需要经历,不仅使孩子更好地成长,也使我收获更多。
2.《8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教学8的乘法口诀时,我鼓励学生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根据信息独立填表格,并且思考你是怎样算出来的,让学生初步感悟几个八是多少,为编口诀扫除障碍,分散教学中的识记难点。根据表格中的数写出乘法算式,进而让学生自己编出8的乘法口诀。同时,我还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并通过解决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达到逐步巩固应用乘法口诀的目的。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8的乘法口诀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我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没有让学生发现规律。在解读品味,感悟口诀中,没有让学生根据自己编的口诀发现口诀存在的规律,以便学生更容易识记,没有引导学生根据前后句的口诀,来推导出自己忘记的口诀。没有让学生说说8的乘法口诀与7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规律的相同点。让学生猜猜看9的乘法口诀之间有什么规律呢?并且最好能花一点时间让学生根据口诀的特点去熟记口诀。
2、练习的设计过于普通化,没有层次性,思考性较差,不能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深度思维。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较为简单,因此在巩固训练中可以设计一些发散性思维的题目让学生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平,可以让学生联系
生活实际,提出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的问题,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把数学与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
3、关于追问:追问着眼于学生思维过程的还原和外化,有利于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只会烦锁地进行碎问,而且技巧不高,没能让学生擦出智慧的火花,没能通过追问,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深度思维,不能有效地促成课堂有效的教学生成资源。追问作为“关注过程”的一种具体的手段,有着其它提问技巧不可企及的优越性。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当听了学生的回答后,发现其思考还是肤浅、粗糙、片面、零碎甚至是错误的,就应该紧追不舍再次发问,促使并引导学生就原来的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或由表及里,或由浅入深,或由此及彼,或举一反三,直到理解变成准确、全面、细致、深刻为止。
这些缺点都有待于自己今后教学中不断去改进和提高,从而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面和教学能力。
3.《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9的乘法口诀》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1—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编口诀的能力,所以编口诀并不是这节课需要解决的难点。在这节课教学中我重视学生找9乘法口诀的规律。
在这节课中,我先让学生复习了9加几,对给9凑十加深了印象,让学生明白9的乘法口诀不难。我注意引导学生观察9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通过探索和交流,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隐藏的规律,寻找记忆口诀的途径。学生通过自己对9的口诀的观察发现:
1、积是用9的分成组成的。
2、通过积能说出是几个9。
3、求积时几个9就用几十减几。
4、学生还学会了用手势记忆9的口诀。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课堂教学实践,变重知识为主动探索,变种结果为种过程,变死记硬背为灵活识记。实现课堂的科学化,自主化,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使课堂成为焕发生命的场所。
通过自主探索许找规律,学生很快熟记了9的乘法口诀,认为9的乘法口诀并不难记。
但是在这节课也有一些缺点:
1、我的教学设计没有按课本情境来创设,从复习开始,使得有些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慢了些。
2、设计的练习形式太少了,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不多。
3、课堂评价语言过少,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乘法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几个相同数的连加,本节教学内容与相同加数连加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是在认清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实验教材强化了几个几的实际含义,简化了乘法
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读法(不再区分乘数与被乘数,“×”读作“乘”等),删除了抽象的概念表述(乘法的定义、“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等抽象用语)。
我在教学设计时,从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入手,通过游览儿童公园,让学生观察活动项目中的每节车厢的人数都是相同,初步感知相同加数这个概念。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用小棒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并思考每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放了几个图形,一共用了几根小棒,得出相同加数连加和不相同加数连加两种加法算式,通过让学生观察、探究,得出相同加数,连加算式可以说成几个几,从而为乘法的引入垫定基础;然后凭借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出乘法,并让学生说说乘法算式中的每个数字相当于加法算式中的哪个数,明确乘法的意义,最后通过练习,巩固本课中的知识点。
5.《5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许多生活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如:在5的乘法口诀教学过程中我从学生最熟悉的小手引入,初步感知几个5的含义,让学生在这节课的开始有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教学中,我尤其注重思维过程的教学,在学生明确了要解决的问题之后,让学生通过直观操作画小伞,5根一把,直观上认识几个5相加是几,并研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写乘法算式时和编乘法口诀时,带着学生一个一个解决,逐步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让他们经历编口诀的过程,可以更深刻地领会口诀的意思。记口诀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但我在记口诀这个环节中,不只是让学生单纯的背,更侧重让他们讨论怎样记更快更牢,忘了下一句怎么办。孩子们很会想办法,记的效果也很好。
但是在课堂中,我觉得学生缺乏应用口诀和写口诀这一环。在作业中几次出现了像“五一得五”这样的口诀,虽然再三提醒乘法口那五句口诀的意思,但还是有学生错。如果在写乘法算式时,直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在给这两道乘法算式编口诀,就强调这两个算式都应用这同一句口诀,学生可能错误会少些。此外,写得太少,有些孩子口诀里汉字数字相混淆。
6.《2.3.4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关于2,3,4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因为这九句口诀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学生易于想象,教材中只安排了一课时的新课教学.例2,例3是两幅非常不错的情景图例2出示了幼苗的两片子叶,引导出2的乘法算式及口诀.因为对子叶我稍作了解释,所以学生对例3的情境图没有很好的理解,有的同学竟数起了叶片,我立马引导,才有所扭转.不过在这堂课中,我太面面俱到,几乎每一句口诀我都是一样的教学,通过情景图我先让学生说出乘法算式,再板书口诀,让学生读一读.我象是完成任务一样的教完了口诀,形式太单一,学生不太有激情,自己上课的味道不好,也发现这堂课没有上的象备课时那样有条理.其实我完全可以多些形式来教这些口诀的,比如我可以重点教2的乘法口诀,自学3的口诀,写在草稿纸,小组合作学习4的口诀,书上填充完整.虽然在6班上时,我也作了一定的调整.不过也并没有受到理想的效果.
课后,在学生背乘法口诀时,要求还不够严,有些同学疙疙瘩瘩背出,我就给他们通过了,看得出来背不熟练的同学作业速度普遍慢,看来,一定得让他们流利地背才行!
7.《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6的乘法口诀,这部分教材的编排与5的乘法口诀基本相同,教学本节课时,我给学生留出了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采用教师引导学生编前两句乘法口诀,其余四句由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写加法算式,并根据加法算式写出乘法算式以及根据乘法算式编乘法口诀的方法。吸取了5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失误,坚持让学生在61页的“做一做”环节用小棒摆了六边形,并且一边摆一边说出6的乘法口诀来。
由于学生已学了2~5的乘法口诀,对乘法口诀的含义,怎样编乘法口诀,有了初步了解,具备了编制乘法口诀的初步能力。鉴于以上的分析和班级学生实际的学习水平,我在教学6的乘法口诀时,对教材做了一些改动,鼓励学生更自主地完成相关求和计算、写乘法算式和编口诀的任务。在进行例题教学时,注意到了以下三方面:
首先,组织好学生交流计算“几个6”连加的思考过程。通过交流,一方面引导学生初步记忆“几个6”连加的结果,另一方面启发学生具体感知得到的这些和之间的联系,从而为编制和记忆口诀打好基础。
第二,放手让学生自主编制6的乘法口诀,并通过交流使各人所编制的口诀得以完善。
第三,在组织学生记口诀时,让学生结合各自记忆口诀的经验,说说“哪几句口诀容易记住?”“哪几句口诀难记一些?”“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口诀?”
8.《乘法口诀表》整理和复习教学反思
《乘法口诀表》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自主整理乘法口诀表的过程中,培养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教学难点是通过应用1-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逐步熟记乘法口诀。
我在教学时,先让学生背一背1~9的乘法口诀,由“几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引导学生想象:把1~9的乘法口诀组合的一起,会是一个什么样?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乘法口诀表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一个表象,并在前面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表的基础上,自己试着在头脑中画一个1~9的乘法口诀表,了解乘法口诀表的规律,为下一步发现乘法口诀表的规律做个铺垫。
接着让学生分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其中的规律,然后小组分别汇报自学结果,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拐弯看,发现规律。以小组为单位,先在小组里说,然后在全班交流,大多数学生能利用规律有条理地记住全部口诀。但仍有少数学困生不能记住口诀,需要进一步利用结对子来帮助。
第四篇: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统一长度单位,教材是从两种情况来说明的。第一种情况: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都是量的数学课本的宽,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由此启发学生想到: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第二种情况: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让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可能数值上一样,但由于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准确、方便的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为了便于交流,尺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由此引出厘米尺,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在教材的处理上,我选择将例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与例2厘米的认识合在一块上,意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那么,这个统一的长度单位是什么呢?这节课认识其中的一个长度单位——厘米。当然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建立起1厘米的长度观念。通过试教、执教发现,把两部分内容和起来上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1、准备工作要充分。动手让学生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必然准备很多供操作使用的学具,又因为地段学生本来就好动好玩,现在又给他们准备了这么多玩具,这必然让他们不能自控。针对这种情况,就要在课前先将学具发下,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接触学具,让他们“玩”个够,并可适当约定一些手势或语言来当指令,这样课堂进程会更顺趟些的。
2、分清重点。将两部分内容合起来上,要十分明确重点是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虽然让学生动手操作经历长度单位统一的必要性非常好,但也要注意控制好时间,不要一操作就收不回来而导致后面的重点只能一飘而过。要能合理掌控时间这就需要教师在下达要求时要注意讲清楚、说明白,这样,操作的有效性也能更好的体现,而正堂课的重点也能十分突出,还能展现出不少亮点。
第五篇: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长度单位》拉开了二年级数学教学的序幕,这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因为大量知识来源于孩子们的亲生体验,来源于孩子们息息相关的生活。学了《长度单位》,很多孩子都觉得数学很有趣,很好玩 „„
确实,这几节课看起来大家似乎一直都在玩,用硬币、图钉、回形针量课本、铅笔盒,用尺量自己身体上的数据,比如步长、一尺长等等,用卷尺量教室的长度、宽度,还有大量的估测、观察等活动,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亦乐乎!
其实,要理解“米”、“厘米”的概念,建立长度的表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要使孩子们能既轻松又有效地学习知识,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合理运用知识,我们呈现的材料、组织的学习活动就应该具有现实行、情景性。
反思这几节让孩子喜欢的课,我觉得首先得益于教材的合理安排。以往的教材往往是直接告诉学生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米、厘米是长度建立正确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新教材在呈现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时,是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来源,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同时引出用1厘米的小正方形作为统一的单位长度,但每次都拿正方形不方便,由此引出直尺的认识、厘米和米的认识以及两者之间的进率教学。教材的安排能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