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力说课稿
高中物理重力说课稿
教材分析:这一章教材通过分析生活和生产中大量的实际问题(如运动员踢球、守门员接球、压锯条、物体落向地面、地球自转等)引入力的概念和重力的概念,并应用二力平衡原理引入重心的概念。自然界中的物体,正常情况下都离不开重力的作用,因此在相互作用的教学中,教材将重力放在其它力的前面,突出重力的重要性。
由于学生对重力并不陌生,因此教材在这部分的处理中只做陈述性的简单介绍。从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现有接受能力来看,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和重心的概念是这节课的难点。为了解决重心这一难点,教材列举了大量的实例,以求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难点。
学情分析:在初中,学生已经学过了重力和力的概念,对重力和力的概念已有初步的了解,并学习了力的图示,学生的这种储备为这节课的教学带来方便,使教学难度大大降低,因此教学中要抓住这一特点,突出过程的体验和情感教育,这样使我们的物理课更接近生活,更易于学生接受,从而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4.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 5.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定义. 6.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过程与方法:
1.知道人类认识力的作用是从力的作用产生的效果开始的.
2.能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
3.能通过多个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自己动手,找不规则薄板重心的实验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5.通过“重心”概念的引入渗透“等效代换”的物理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励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全面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图示以及力的作用效果. 2.重力的概念及重心的理解. 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
2.重心的概念和位置.
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首先给出几个受力的情况,“运动员踢球、守门员接球、运动员用头顶球、人推物体(但没有推动)、火箭发射、压缩海绵”等.让学生分析讨论,引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学生的分析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得出这几个物体的共同点。这几个物体有的在运动,有的静止,比如说人推物体时并没有推动物体.海绵的情况和其他几个物体有所不同,那几个物体都是从运动到静止或者从静止到运动,形状都没有发生变化,但是海绵形状变化比较明显。引发学生思考这些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引出是因为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
[新课教学]
一、力和力的图示
首先给出小的演示比如:用手压锯条、拉橡皮条等,接着提出问题.举出生活中其他实例,及所有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得出要使物体形状发生变化,要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教师总结:物体形状或体积的变化称为形变,从刚才几个例子我们可以得到力是使物体产生形变的原因.
然后给出三个例子
1:用力推箱子,可以发现箱子开始运动了; 2:汽车停下来,首先要刹车;
3:飞行在空中的足球,当一个运动员用头顶一下,发现足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
教师总结:物体速度的变化称为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总结成一句话就是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
结合以上的分析,再加上初中所学的知识,让学生给力下一个定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力是物体发生形变的原因.” 由我们向东拉一个物体和向南拉一个物体时,同样大小的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不一样,得出力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这样的物理量叫矢量,让学生总结得出以前学习过的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
之后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让学生自己从课本上找出“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要想测量力的大小,可以用测力计(弹簧秤). 教师提出问题“要具体描述作用在物体上的一个力,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因为学生在初中以学习过力的图示,让学生得出。既可以使学生对初中物理知识的复习巩固,又可以引发学生学好高中物理的信心。
接着提出“要想画力的图示,需要了解哪几个问题?”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接着进行一下力的图示的练习。
接着给出几个参考练习,由学生完成。“绳对物体竖直向上的拉力大小为150N,用力的图示法表示拉力.”要给出详细的解析,给出严格的步骤:(1)选定标度;
(2)从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线段长短按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画.线段上加刻度;(3)在线段终点上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接着让学生练习,做例题中物体受力的图示,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水平较差的学生,可以让同位之间互换进行检查,找出对方的缺点,锻炼学生发现错误的能力. 随后给出课堂练习,课堂训练题目省略,之后给出解答。随后由“下落的物体可以有从树上下落的苹果、跳高运动员、飞机投下救援物资等生活现象引导学生得出物体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落向地球.我们已经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引导学生得出物体的下落是受到重力的作用.接着讲解第二个知识点“重力”。
二、重力
重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让学生得出研究重力的三要素的研究方法。让学生回答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进行测量.结合课本讲解“同样一个物体受重力的大小在地球的不同地方是不同的,根据公式G=mg中的g是我们以前所学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它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高度和纬度有关.当高度增加时,g的值减小;当纬度增加时,g的值增大.”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教师总结得出:重力的作用点称为重心,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之后让学生思考物体的重心是如何进行确定的,结合学生的分析,进行总结。给出一个不规则形状的薄木板,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标出这块木板的重心所在.给出用悬挂法确定薄板的重心的参考。得出这样实验的原理。随后给出关于重心的课堂训练,巩固重心的知识点。
[小结]
力的概念在初中已经有所接触,但是它的理解仍然是一个难点,关键是在于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这一问题上,并且两个力地位是相同的.重力是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的一个概念,对它的理解主要应该放在重心的研究上,知道不同情况下物体重心的位置.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是新教材新增的内容,对它的理解不必太深,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为将来发展打下基础. 布置作业教材第53-54页问题与练习,还有一些课外练习。
板书设计
§ 3.1 重力
一、力和力的图示 1.定义 2.单位 3.力的作用效果 4.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二、重力
1.重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重力的三要素 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1.万有引力 2.电磁相互作用
3.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第二篇:《重力》说课稿
《重力》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本节知识点是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七章第四节的内容,重力势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能量,它与重力做功紧密联系,加深了学生对做功的理解,并且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是本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须知知识,本节的讲解思路也为学生学习电势能、分子势能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这一部分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从认知上看,高一学生由感性认知向理性认知过渡;从思维上看,学生由形象思维向理性思维过渡。由于初中学过关于重力势能的介绍。因此本节的主要任务是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定性认识到定量计算的转化。
(过渡)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按照新课程标准,又结合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学生能用计算式计算物体的重力势能。
(2)理解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之间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3)知道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
2、过程与方法
(1)根据共和能的关系,推出重力势能表达式
(2)实验,学生能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3)对结果分析,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实验的操作、观察、讨论,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为了有效的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重力势能的概念及重力做功跟物体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
难点: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及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过渡)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结合新课程以教师为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理念,我确立了本课的教法和学法。
五、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采用:设疑法、理论探究法、讲授法、例举法。学法指导上主要采取自主学习、交流合作式学习、分析归纳式学习等方法。
(过渡)在教学过程中这些教法和学法将会得到体现。最后我重点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投影多媒体图片:利用生活常见事例,比如屋檐上一块摇摇欲坠的瓦片,常使行人惊心。(意图: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引出重力势能的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重力势能。物体的高度发生变化时,重力要做功,因而认识重力势能要对重力做功进行研究。
(二)推进新课:本版块我分为四个环节层层推进。
【第一环节】探究重力的功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计算下列三种情况下重力做的功
小球自由下落(图)
小球沿倾斜直线下落(图)
小球沿曲线下落(图)
学生比较计算结果,讨论重力做到功,最终得出结论: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与物体路径无关,只跟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
(设计意图:从具体情景入手,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推导,总结寻求重力做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接下来我们探究重力势能的表达式?
【第二环节】探究重力势能
【步骤一】:定性探究:重力势能与那些因素有关
学生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检验假设
实验1:用同体积的铁球和橡胶球从相同高度落下,观察落入橡皮泥的深度。
实验2:用同一小铁球从不同高度落下,观察落入橡皮泥的深度。
归纳总结:重力势能跟物体的质量和高度都有关系;物体的质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势能就越大。
(设计意图,实验,认识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为重力势能的定量表示奠定基础,同时学生掌握了控制变量法的科学研究方法)
【步骤二】定量探究:怎么样定量地表示重力势能?
引导学生联想重力做功表达式:WG=mgh=mgh1-mgh2 由上面式子可以看出,式子右边正好是某个物理量的变化值,在物理学中,我们用“mgh”表示重力势能。
归纳总结:重力势能的定义式:EP=mgh(采用讲授法,指出mgh的特殊含义,重力势能的定义的提出也就水到渠成了)
指出重力势能是标量,其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在国际单位中都是焦耳(J)。
【步骤三】设问:物体位置变化,重力做功,同时重力势能发生变化,那么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有什么关系呢?
小组讨论总结:WG= EP1-EP2
即: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分两种情况讨论:
物体从高处运动到低处:重力做正功,势能减小量等于重力所做的功
物体从低处运动到高处:重力做负功,势能的增加量为物体客服重力所做的功
(设计意图:分两种情况讨论,学生能够更深刻的认识功与能的关系:做功过程就是能量变化的过程。从而也到达了本节重点的突破)
【第三环节】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设问:计算某物体在一定高度时的重力势能
(设计意图:学生出现不同计算结果,展开讨论,引出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归纳总结:
1.重力势能的相对性,与参考平面的选择有关,重力势能的差值与参考平面无关
2.重力势能有正负
【第四环节】势能是系统所共有的
设问:重力势能是谁的?
学生会想当然回答是物体m的
设问:如果没有地球,还有重力势能吗?
学生豁然开朗:原来重力势能是地球和物体组成的系统所共有的
(设计意图:设置问题,引发思维冲突,学生不断思考,讨论,加深对问题的认识,突破本节难点。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的兴趣。)
(三)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本课学习知识,一是检查上课内容的落实情况,另一方面便于建构本课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同时教师加以完善补充,形成板书如下:
七、板书设计
更多信息请访问通辽人事考试信息网
《重力》说课稿2
【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共同必修模块“物理2”中的二级主题“机械能与能源”的内容标准中涉及本节内容的条目是:“理解重力势能,知道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该条目要求学生理解什么是重力势能,并能从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出发,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之间的关系,同时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势能有:重力势能、电势能、分子势能,重力势能的学习对以后相关概念的学习至关重要。
“势能的改变”是下节“能量守恒定律”的知识基础,是本章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本节进述重力势能及其相对性,重力势能的变化以及与重力做功的关系,为下节讲机械能守恒定律做好准备。
【学生分析】
1.高一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是:开始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思维还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仍需具体形象的图片画面来支持。
2.学生在初中时已接触过重力势能的概念,在高中阶段要定量的学习重力势能。
3.学生已学习了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重力做功的计算来判断重力势能的变化,通过弹性力做功来判断弹性势能的变化。
【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技能
1.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能用重力势能的表达式计算重力势能,知道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重力势能的变化具有绝对性。
2.理解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并能用这一结论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知道重力做功与运动路径无关。
3.理解重力做功是物体重力势能变化的量度。
4.知道弹性势能的初步概念。
㈡过程与方法
1.经历发散思维和理论探究归纳能力,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
2.体会用“实验法”和“理论推导”相互验证研究问题的方法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渗透从对生活中有关物理现象的观察,得到物理结论的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
2.体验科学不仅仅是认识自然,挑战自然,更在于能动的改造自然。
【重点难点】
重点:重力势能的概念及重力做功跟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
难点:重力势能的相对性、重力势能变化的绝对性、及WG=Ep1-Ep2 关系的得出及应用
【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采用:理论探究法、实验法、讲授法、归纳法。
通过的雪崩及水库等图片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重力势能与高度和重力的关系,让学生通过演示实验,来学习体验应用“控制变量法”与“比较法”定性研究;通过设计物理过程体会“理论探究法”定量研究。通过实例计算来认识重力势能的相对性以及重力势能变化的绝对性,从而突破教学难点。根据功和能的关系,推导重力做功跟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加深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教学流程】
1、开始,播放图片,创设物理问题情境。
导出概念:重力势能Ep。时间5分钟。
2、教师引导,提出问题:Ep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师生交流互动,猜测,建立假设。
实验定性检验,得出结论Ep与g 及h 有关。时间5分钟。
3、教师引导创设物理情景,学生思考,并从理论上定量推导Ep与g 及h的关系。时间5分钟。
4、教师创设实例,学生思考分析,教师辅导总结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及重力势能变化的绝对性,及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关系。时间10分钟。
5、教师创设实例,师生共同分析得出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的特点。时间5分钟。
6、最后让学生自主讨论多米诺骨牌现象及斜抛物体运动中重力势能的变化及重力做功及潮汐能三个问题,使学生能结合生活现象深化知识应用,提升分析处理问题能力。时间10分钟。
7、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一、重力势能 符号:Ep
概念:物体处于一定的高度而具有的能。 |
相对性:h为物体相对参考面的高度 |
系统性:是地球表面附近物体与地球间的相对位置决定的 |
【教学媒体及手段】
图片
实验
视频
《重力》说课稿3
《重力与重心》是必修 1 第四章第 1 节的内容,涉及到力的描述、重力及其测量、重心与稳定。重力作用于一切物体,并贯穿于物体整个运动过程,对重力的学习有助于研究物体运动,所以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要内容,也是力学的重点内容,是物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涉及到动力学部分。本节内容是力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是在初中的“来自地球的力”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扩展,是对力学习的基础上对常见的力--重力的进一步学习,有助于对力的认识和掌握,也为后面的力的合成与分解,以及力与运动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力的三要素来表达一个力
2.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知道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知道在不同纬度的g的取值是不一样的
3.知道重心的概念.与物体稳定相关的两个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重力的存在,培养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悬挂法来测重心,利用数学模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理解重力的方向
3.通过了解重垂线及重心的应用,培养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的能力.
4. 通过实验探究和实验对比的方法来研究解决稳定与重心的高低、支面面积的大小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锥体爬坡实验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通过学习质心,让学生了解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应用。
2.通过稳定的对比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物理、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说学情
学生在初中的“来自地球的力”已经学习了重力的一些基本的知识,学习了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还运用探究的教学方法学习了重力的大小,知道了g=9.8N/Kg。不过都是一些比浅的,知识感较肤性的认识,在一定意义上说,很难理解质心这样的概念,所以要引导学生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在这里学生将学习不同的知识点,质点、重心与稳定,特别是质点高一的学生比较难接受。
对于生活中重力的例子比较熟悉,学习时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对于高一的学生对小实验比较感兴趣,老师可以通过和学生一起做实验,并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重力的概念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不同的纬度、高度的g取值是不一样的。
2、重心的测量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3、物体稳定的有关因素
教学难点
1、重力的方向及应用.
2、物体稳定的有关因素
教学方法
实验法:通过观察分析明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理解重心的概念.
探究法: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得出稳定和重心的高低、支面面积的大小的关系
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演示实验——锥体爬坡,给学生一种与他们认为不一样的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锥体会从低往高处滚动呢?)让学生思考并引起学生的兴趣,向学生说,学完了今天的课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这样学生就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不仅可以让学生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提问的问题 ,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听课效率。
二、新课教学
力的描述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了力、以及力的三个要素,在这里只是为学习新的内容——而准备的知识基础的,由于我们对力的学习都从三个要素来学习的,所以,对重力的学习也要从三个要素开始,而力的学习已经是初中,经过了暑假,学生会生疏了,在这里也可以看成是复习的形式进行,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复习以前的知识,也为后面的重力的学习打下基础。对与一个力的描述,要有大小、方向、作用点。
重力及其测量
由于在初中的时候,学生已经学过了重力的测量,同时也知道了G和m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这里运用讲授法给学生讲清楚重力和物重两个概念,并让学生清楚的理解两者的关系(正比,比值为g),同是也让学生测量重力是用什么仪器,其工作原理是什么。在这里有一点与初中不一样的是初中时没讲到g的取值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是不一样的,而且,在不同的高度,其值也是不一样的。对于方向,初中的时候已经学习过了,在这里还是要学生清楚的理解竖直向下,要跟垂直向下区分开来。
重心与稳定
由于重力与稳定比较抽象,因此将此定为我讲课的重点,由于用交点来测重心所在直线很容易让学生误解,而且中心是应用很广泛的针对,因此我才用实验法。
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在初中学生已经有学了,在这里不仅要教给学生什么是重心,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明白物体的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用悬挂法来测量物体的重心的。同时也给学生讲解在日常生活中重心的应用,使学生清楚原理。通过上面的学习,使学生可以自己解决在上课时的引入,这时,可以让学生领悟重心的奥妙,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再次被激发。
另外一难点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稳定问题,通过让学生摆放物件进行探究。
课堂练习:课本P62:1、2
三、小结
1、力的描述是通过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2、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3、重力是一种常见的力,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用G=mg来计算大小,g=9.8 N/kg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4、对于物体,在不同纬度的g的取值是不一样的。
5、物体的稳定与物体的重心高度、物体的支面面积有关,重心越低越稳定,支面面积越大越稳定。
四、作业P62:3、5
五、板书设计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重力: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力而受到力叫重力
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G=mg=9.8N/kg(g不同纬度的取值不同)
方向:竖直向下
作用点:物体的重心,(用悬挂法测量)
重心和稳定:重心的高低、支面面积的大小
越低越稳定,支面面积越大越稳定
六、教学效果预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不仅可以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了解到g的取值情况,知道用悬挂法来测量重心,能把物体抽象成一质点,这对于后面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并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到与稳定相关的因素。
《重力》说课稿4
各位评委早上好!我说课的课题是《重力》,原标题是《重力力的示意图》。我计划将本节课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讲力的作用效果,三要素,示意图。第二课时讲重力。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重力》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首先是教材的作用和地位。《重力》是(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在学习重力力之前,已经学习了力的概念,测量等,本节课再学习常见的,具体的一种力——重力,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重力”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力,在力学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都必须先研究重力对物体的运动有无影响。因此,《重力》在力学中处于基础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一节课
2.教学目标
根据重力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应达到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了解重心。
②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会用公式G=mg计算重力或质量。
③理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计划,能收集实验信息。
②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学习信息处理的方法,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树立以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3.教学重点和难点
由于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是通过实验来研究的,其研究问题的方法对今后进一步学习有指导意义,所以列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而知识的应用——重垂线,则为本课的教学难点,这是因为对刚开始学习力学知识的初二学生来说,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经验。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感性材料丰富的教材特点和初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发现法、直观演示法和讲解法。
引导发现法属于启发式教学,本课将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和发现物理规律。直观演示法就是通过插图、实验、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使物理情景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知识由具体感知向抽象思维的转化。这两种教学方法配合使用,再加上精确的讲解,严密的推理,力求达到“教”与“学”的优化组合。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符合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
三、说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是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学法的指导。根据本节的内容特征,我主要是指导学生如何主动去观察思考、动手实验、初步掌握研究常见力的学习方法。
四、说教具及设备
1、选择教具依据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选取得当有利于提高训练的密度及广度,能使教学过程从抽象到形象。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重力和质量的关系。还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为此,我选择以下的教具及设备:
2、教具:弹簧测力计、钩码、图片等一些器材。
设备:多媒体
五、说教学过程
由于八年级学生是第一次利用力的基础知识来研究常见的力,所以本节课将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按照教材的编排,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3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牛顿在苹果树下思考,苹果下落)普通的现象,伟大的问题,(飞流直下的瀑布、高台跳水的运动员、踢出去的足球落向地面等)。教师接着问:产生这种现象是由于什么原因呢?(引入新课,板书课题。)由于学生在小学自然课上已有物体受地球吸引的认识,学生会比较容易说出吸引等词。
(这样引入可以激发学生想要学习重力的愿望)
(二)新课教学
1、什么是“重力”(5分钟)
进一步从力的作用效果启发引导学生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苹果向下落?苹果的运动状态改变了没有?改变了?为什么?受力了。所受的力是谁给的?地球。地球对他附近的物体由于吸引的作用而产生的力。总结得出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因为插图直观、形象,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知道了重力的概念后教师接着让学生充分例举他们熟悉的重力现象,使他们意识到地球周围的一切物体时时刻刻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接着以下落的苹果为例,分析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及重力的三要素。并按重力的方向、大小、作用点的顺序组织教学。
2、重力的“方向”(8分钟)
这也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内容。教学时先做演示实验,用细线把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让学生观察线的方向是竖直方向。然后剪断细线,同时让学生观察: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什么方向下落?这样又一次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为了让学生正确理解“竖直向下”,避免与“垂直向下”相混淆,我做如下的演示:把一小球用细线悬挂在水平放置的铁架台上,观察细线的方向。然后再把铁架台底座一侧抬起(模拟在不平地面的情况),在抬起过程中再次观察细线的方向。提出问题:两种情况下观察的方向是否一致?与当地地面情况是否有关?是否与当地地面一定垂直?学生经过分析得出:重力方向不一定始终垂直于地面,教师这时可指出:但它垂直于水平面,我们观察到的这个方向与重力的方向是一致的,称为“竖直向下”
对于重力方向的应用这部分内容,由于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重垂线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感性认识。再让一位学生利用重垂线进行操作,检查窗台、桌面是否水平?其他同学分析其工作原理。循序渐进学生易于理解。
3、重力的“大小”(10分钟)
这部分内容我想设计为学生探究性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使学生有机会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地进行物理规律的探索,体现自主性原则;二是再次练习使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体会探究性实验的过程: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论证,得出结论。
本节课中让学生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数量钩码的重力,并把数据记录下表,由学生分析数据、总结实验结果。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对实验信息的收集及用比值分析处理数据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学生实验将数据填入书上的表格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质量增大几倍,重力也相应增大了近似的倍数,即(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比值约是9.8N/Kg,是个定值,用g表示,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10N/Kg,接着介绍g的值读法和含义后指出用G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尝试让学生按数学关系写出物理公式表达形式。在得出公式后进行运用:分析例题,书写演算过程,同时强调解题时应注意的问题(只有m的单位用千克时,计算出的重力G的单位才是N),培养学生利用重力
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介绍:在同一地点g是恒量,如果位置改变,g就不是一个定值了。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5分钟)
教材对“重心”的概念没有涉及,但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可以用重心的知识来解释。因此,在了解重力的大小和方向后,可适当补充重心的知识。这个内容比较抽象,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这个物理模型,可通过用手托住一把尺子的小实验引入重心的概念:重心是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同时告知学生当尺子平衡时的重心就在手指的上方。重心在的位置不仅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而且还跟材料是否均匀有关。向学生出示圆形薄板和方形薄板等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指出其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演示)。通过这样的教学处理,学生便对重心的概念有了一个具体的感知,知道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作集中在一个点上。利用这个重心的平衡特点,还能找出材料不均匀或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至于如何找出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在这不做细讲。个别基础好或感兴趣的同学可介绍他们通过课后思考题进行探究了解。
6、课堂小结(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2分钟)
通过课堂小结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梳理,这样做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个知识点的整体印象。
7、课堂检测与评价(4分钟)
(通过课堂练习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既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对问题分析、解决,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以一个话题讨论:“假如没有重力,世界将是什么景象?”结束。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3分钟)
8、板书设计
第三节重力
一、重力的概念: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G)
二、重力的三要素
方向:竖直向下
大小:G=mg
作用点:重心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个构想,不足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指点!
2、《重力》一等奖说课稿
1、首先教师做演示实验,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请同学们观察并思考?从而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万有引力,知道重力的概念及产生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的引入,类比联想,让学生体验物理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向学生展示生动活泼的物理天地,鼓励学生要向牛顿那样善于观察生活、思考问题,将来能够学有所成,唤起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第二个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约22分钟)
2、重力的大小(重量)
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教师演示测重力的方法。
(1)提出问题: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2)科学猜想:针对问题,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猜想,学生可能猜想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形状、体积(大小)、密度(材料)、质量有关。
(3)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请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事实支持自己的猜想,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借助手中的器材分组探究自己的猜想是否科学合理。然后各组汇报探究成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得出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关。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实验器材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质量为50克数量不同的钩码的重力,并把结果记录在书中的表格内,然后引导学生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作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并算出每次测得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4)分析论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其比值是一个定值用g来表示,约为9.8牛/千克,在粗略计算时,可取g=10牛/千克,由此得出G=g这个计算重力大小的公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大胆猜想、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数学图像来解决物理问题,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感知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突出本节课的`重点,体现了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这一基本理念。)
3、重力的方向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师演示实验:物体自由下落,用细线把小重物悬挂起来,静止时让学生观察细线自由下垂的方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这个知识有一个重要的应用──重锤线,它是建筑工人砌墙时用来校准墙壁是否竖直的。由于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学时教师先根据教材插图13.2-6进行讲解,再让每组学生利用重锤线进行操作,看教室的墙壁是否竖直,窗台、桌面是否水平,并分析其工作原理,从而得出重锤线其实是应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这一性质制成的。
学生常常把重力的方向误认为跟接触面垂直,为了纠正这种错误,教师做演示实验,请学生观察:分别悬挂在水平桌面和斜面上方的两条重锤线方向是否相同?与水平桌面和斜面是否垂直?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而不是垂直向下的。
让学生观察“想想议议”中插图,通过讨论分析,使学生对重力的方向有进一步的了解。
(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这一部分的教学,遵循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方法。重锤线是重力方向的重要应用,对它的学习,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力求突破难点。)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这个内容比较抽象,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这个物理模型,可以先做一个小实验:怎样用一个手指把刻度尺托起来?告诉学生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部分,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成集中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再向学生说明重心的位置不仅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而且还和材料是否均匀有关。人在不同姿态时的重心位置不同,原因是人的几何形状改变了。
对于材料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就是这一物体的几何中心,利用向学生展示方形薄板、球、粗细均匀的棒等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并画出重力的示意图。同时向学生展示光盘,说明有的物体重心不在物体上。通过这样的教学处理,学生便对重心有了一个具体的感知。
材料不均匀或形状不规则的物体,重心位置的确定比较困难,利用悬挂法可以找出材料不均匀或形状不规则的较薄物体的重心。
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不倒翁”“高空走钢丝”“交通部门为何规定不允许运输车辆超高”等利用重心的知识,体现了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意图:利用实验帮助学生建立了“重心”这个较难理解的物理模型,并应用于实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第三个环节:内化提高,实际应用(约10分钟)
自我检测从基础巩固、能力提高、发展思维三个层次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强化训练。(设计意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第四个环节:感悟收获、课堂小结(约2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到了什么?有何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谈收获,反映的不仅有知识与技能的达成情况,还有过程的体验、方法的获得以及物理思想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情况,教师根据情况再进行小结。)
第五个环节:布置作业、巩固升华(约1分钟)
A组:教材59页,1、2、3、4题
B组:写一篇科学小论文:如果失去了重力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巩固提高,学会科学想象。符合新课标“不同的人在物理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基本理念。)
五、教法和学法分析
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类比联想、引导发现、直观演示、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小组合作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物理规律。同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物理情景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观察和实验等物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在师生互动中让每个学生都动口,动手,动脑,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好地促进学生实现本节课的目标。
六、评价分析:
本节课我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整合各种教学资源,采用适合我校学生的教学方式,注重科学探究,力求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拓展,智力得到开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树立学好物理的兴趣和信心。但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的思维又常常受到课堂气氛,突发事件的影响,所以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势利导,随机应变,调整好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重力》说课稿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得作用和地位
《重力》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三节得教学内容,“重力”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得一种力,重力得知识对学习压力、支持力、浮力等知识得学习非常重要,又是学习压强、功得基础。“重力”是“力学”中得基础,在力学学习中有着广泛得应用,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都必须先研究重力对物体得运动有无影响。本节课由“重力得大小”“重力得方向”“重心”“重力得由来”四部分内容构成,分别从力得概念和力得三要素两条线来认识重力。因此,《重力》在力学中处于举足轻重得地位。
2、教材处理
在授课中本人认为把“重力得由来”由最后学习内容调整为首先进行学习再学习重力得概念比较符合知识得认知逻辑顺序。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强烈得求知欲和好奇心,学生对重力得现象比较熟悉,有一定得认识基础。农场孩子,纯朴上进,通过半年得物理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得实验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得能力。但他们缺乏一定得探索问题得能力。
根据20xx版物理课程标准对重力学习要求,学生得情况以及教学内容我确定本节得教学目标为: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重力是因万有引力而产生得。
2、了解重力得作用效果,会由质量计算重力大小。
3、认识重力得方向,理解“重心”得含义。
过程与方法:
1、了解牛顿关于“地球吸引月球”得理论思想,知道万有引力得存在。
2、通过实验探究“重力得大小与质量得关系”认识并掌握求重力得公式。
3、通过“重锤实验”“找重心实验”理解并感受重力得方向与作用点---重心。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认识“质量”与“重力”关系。
2、通过对重力产生得原因得探究,了解牛顿得贡献,激发学生向科学家学习得意识,树立探索太空奥秘得理想和信念。
根据教学目标和我校学生得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得重点、难点为:
重点:掌握重力得“三要素”;能进行重力大小得计算。
难点:重力得方向;重心得含义。 为更好完成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得实际情况,我采用得教学方法是: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读书自学和讲解法等,多种方法配合使用,运用多媒体直观展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加上教师讲解,将达到“教”与“学”得优化组合。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得教学理念。
1、选择教具依据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得科学,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得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得重要途径。教学用具及设备选取得当有利于使教学过程从抽象到形象。使学生在生动形象得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重力和质量得关系。还能激发学生们得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得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从而达到课堂教学有效性得目得。
为此,我选择以下得教具及设备:
2、教具:下落物体视频、多媒体课件、铁架台、弹簧测力计、重锤线、钩码、三角板、坐标纸、铅笔、细线、橡皮
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采取循序渐进得教学原则,我设计以下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1、导学内容:
播放视频: 石往山下滚,水往低处流,雨从空中下落,月球围绕地球转,抛物下落。演示系绳橡皮圆周运动,撒手后运动情况。
问题:以上现象发生得原因是什么?什么是万有引力?谁发现万有引
力?什么是重力,用什么表示?物体只要在什么附近就会受到重力?
2、学生活动:
学生观看视频,引发思考;阅读教材,p9导读与p12重力由来,回答问题。
3、设计意图:
从生活情境中寻求规律,形成理论,树立探索太空得理想,激发向科学家学习意识,让学生自然进入课题。
(二)实验探究,寻求规律
1、导学内容:
托起不同得钩码,感受它对手得压力,提出问题,猜想质量与重力之间有何联系?分组实验,用测力计和钩码探究质量与重力之间遵循什么规律,总结结论。设计,填写表格。
以m为横轴,G为纵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描点绘图像,计算G/m,小结g=9.8N/kg.总结重力公式。
2、学生活动:
学生感受后回答,质量大得钩码对手得压力越大,说明重力越大。学生分组实验,利用测力计测量相应钩码重力,利用直尺铅笔描点、作图,分析规律;填入表格并计算比值,总结G = mg 。(一次函数类型)
3、设计意图:
通过实践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生学会正确得探究规律、方法、步骤和基本操作思想,引导学生建立理论来源于实践,规律就在身边得认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分析归纳,理解应用
1、导学内容:
P11,先阅读后例题解析,分析小结整理过程;重力得方向;解决用什么工具确定竖直向下得方向?平面是否水平?我国与美国重力得方向是同向吗?有何规律?p12,重心,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物体重心在哪里?
2、学生活动:
学生即时解答例题,板书解析;学生阅读重力方向与重心部分内容,回答问题,学生小组讨论重力得方向应用及规律。学生寻找规则物体重心。
3、设计意图:
熟悉公式,规范解题步骤;理解力与重力关系,掌握重力三要素;提高学生阅读学习能力,体验物理来源于生活,从物理走向社会。
(四)课堂训练 巩固新知
1、下列分析哪些是正确得?
A.物体被抛出后总要落到地面,是重力作用得结果
B.篮球拍到地板上有弹起,是重力作用得结果
C.地球上各地得重力方向都是相同得,均指向地心
D.宇宙飞船离开地球很远后,可认为不受地球得重力了。
2、关于物体重心,下述正确得是?
A.物体上各部分受到得重力,都作用在物体得重心上
B.一个均匀铁环,它没有重心
C.篮球打足气后,它得重心也在球心处
D.向一个杯子中慢慢地加水,杯子和水得重心会越来越高。
3、某同学用弹簧秤称一盒牛奶,示数如图,则这盒牛奶
得质量有多大?(g=10N/kg)
4、某同学得“体重”(质量)为50kg,则他得重力是多少牛顿?当他乘坐飞船,离地球较远时,质量是多少千克?(地面附近g=10N/kg)
设计意图:检测从基础巩固、能力提高、发展思维三个层次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强化训练。使不同层次得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体验到成功得快乐。
(五)课堂小结 感悟新知
关于重力
(一)重力产生得原因——万有引力
(二)重力大小G=mg,g=10N/kg
(三)重力得方向和作用点: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是重心
设计意图:让学生谈收获,通过课堂小结使学生对本节课得知识点进行回顾、梳理,这样做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得理解又可以在学生得头脑中建立一个知识点得整体印象及物理思想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形成情况,教师根据情况再进行小结。
(六)课下作业 巩固升华:
p14,动手动脑学物理 1----5.
设计意图:1-3题考查重力公式得应用,训练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注意公式、运算过程和结果得规范与准确。4、5题考查学生是否知道重力得方向总是竖
设计意图:简明扼要呈现本节课重点内容,便于学生系统掌握本节知识。
《重力》说课稿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垂线的应用、
理解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及航天资料片探究万有引力的存在、
通过学生探究实验得出影响重力的因素、
通过“物理模型”“实验分析”强化理解重力方向及重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实验、观看航天资料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及探求科学知识的兴趣、
培养学生交流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重力的概念、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重力的方向、
教学难点: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用具:弹簧测力计、钩码、重垂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地球上,一切物体失去了支持,都要落向地面(地球)原因是物体受到了地球的吸引。如:河里的水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苹果落地等。
二、新课教学
1、重力的产生
教师:地球对地面附近物体的吸引力叫重力。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所以一切物体在地面附近都受到重力。
教师: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作用。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地面附近的物体。例如,苹果所受的重力,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苹果。椰子所受的重力,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椰子。
2、重力的方向
教师:重力是一种力,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重力也有三要素。
重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自由落向地面时的方向,这个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重力的方向可用来检查房屋的墙壁是否竖直。我们常看到建筑工人用一根重垂线检查墙壁就是应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这个道理。测绘人员用的水平仪下悬着重垂线,也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来测定仪器是否水平。你有兴趣的话,可以采用这类方法检查家中的电冰箱放置的是否水平。
3、重力的大小
(1)、实验:两个钩码的大小、形状和材料都不同,但是它们的质量都是50克。我们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它们的重力。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教师演示)
这两个破码的重力都是0、5牛顿。质量相等的物体,它们的重力大小也相等。
(2)、学生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质量分别为”100克、200克和300克的物体的重力,将测量结果填在课本的表格内。
(学生操作)
(3)、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教师:从实验数据可知,物体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4).g的值
实验数据中重力和质量的比值大约是10牛/千克。精确的测量结果表明,重力和质量二者的比值是9、8牛/千克,这个值用g表示,g=9、8牛/千克。粗略计算,g可取10牛/千克。
(5)、G=mg
如果用G表示物体的重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物体的重力和质量的比值,那么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可以用公式G—mg表示。使用这个公式时,质量m用于克作单位,重力G用牛顿作单位,g=9、8牛/千克。
4、重心
教师: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部份。但是,对于整个物体,重力作用的表现就好象它作用在物体的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粗细均匀的同材料的棒,它的重心在中点;圆球的重心在球心;正方形薄板的重心在它的对角线的交点。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
板书设计:
第一节重力
一、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二、三要素:大小:G=mg
方向:坚直向下
作用点:质量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在它的几何中心
三、应用:重垂线、水平仪
《重力》说课稿7
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重力是北师大版物理第七章第三节的内容,也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重力是一种最常见的力,它在力学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都必须先研究重力对物体的运动有无影响,因此,重力在力学中处于基础的地位。
教学目标
根据重力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应达到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心。
(2)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会用公式G=g计算重力或质量
(3)理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3.教学重点和难点由于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是通过实验来研究的,其研究问题的方法对今后进一步学习有指导意义,所以列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能运用重力计算公式解决相关问题及时重点又是难点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用
根据本节课的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发现法、直观演示法和讲解法。 引导发现法属于启发式教学,本课将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和发现物理规律。直观演示法就是通过插图、演示实验、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使物理情景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知识由具体感知向抽象思维的转化。这两种教学方法配合使用,再加上精确的讲解,严密的推理,将达到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学法指导要点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是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节课重点是指导学生如何主动去观察思考、动手实验,初步掌握研究常见力的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程序设计
由于初二学生是第一次利用力的基础知识来研究常见力的,所以本节课将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按照教材的编排,设计如下的教学程序: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首先以提问的方式复习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和力的测量工具,为学习本节新课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 然后利用媒体展示图片,引入新课由于学生在小学时就知道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因此他们对这幅图所展示的物理情景是很熟悉的,知道水从高处向低处流、苹果或衣服上的水滴降落地面是由于地球的吸引,即重力的作用。所以利用这几幅插图引入新课很自然。
(二)新课教学分析
1.什么叫重力 引入新课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重力”的概念,分析重力产生的原因和施力物体,使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提高自学能力。
2.重力的大小这个内容在本章第二节的力的测量实验中已经探究过,现改为学生总结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对实验信息的收集及分析处理,从而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归纳总结出重力计算公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运用。分析例题,书写演算过程,同时强调解题时应注意的问题,最后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力的方向 这也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内容。教学时先做演示实验 ,让学生观察粉笔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的方向以及悬挂物体静止时细线的方向。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掌握重锤线的应用。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这个内容比较抽象,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这个物理模型,(图片展示)重心在的位置不仅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而且还跟材料是否均匀有关。向学生出示圆形薄板和方形薄板等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指出其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演示),作出重力的示意图。通过这样的教学处理,学生便对重心的概念有了一个具体的感知,知道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作集中在一个点上;利用这个重心的平衡特点,(演示找粉笔重心)还能找出材料不均匀或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
5.课堂小结通过课堂小结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梳理,这样做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个知识点的整体印象。
(三)课堂检测与评价 通过课堂练习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既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对问题分析、解决,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重力》说课稿8
《重力与重心》是司南版必修1第四章第1节的内容,是本章重要的基础内容。本章从最常见的重力入手,讲授力学的基础知识,是高中力学的基础,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所以本章的教学 关系到高中物理教学的好坏。
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有:
1.力的描述;
2.重力及其测量;
3.重心与稳度。
本节内容是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领略丰富多彩的力现象,学会基本的力学研究方法,理解重力的大小与方向,并结合重心与稳度,强调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结合本节的内容和特点,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培养学生。
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标提出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来描述力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理解生活中测量重力的方法
3.知道重心的概念及均匀物体重心的位置
4.会用简单器材探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
5.知道重心与稳度的关系
6.运用重力,重心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用简单器材探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各种力现象的奇妙保持对力现象的探索热情,体会重力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高一学生的思维具有单一性,定势性,并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变,由于力的概念比较抽象,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力的示意图,进一步扩展重力与重心。本节的重点是力的图示,重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重心与稳度;教学的难点是 重心与稳度。
说教法
物理教学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学生对力的示意图和重力已有自己的认识,可以作为教学的起点。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力的图示的描述方法,并通过复习力的三要素来引导学生学习重力的三要素,并通过实验探究均匀、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再进一步联系生活,理解重心与稳度;使学生全面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难点;因此,本节课综合运用直观讲授法、实验探究法并结合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加强师生双向活动,合理提问、评价,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
说学法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更加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在初中的基础上,复习力的示意图和力的三要素,来引导学生学习力的图示和重力的三要素,再扩展到重心与稳度,强调学生学会画力的图示,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巧用提问、评价激活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习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
说教学过程
从以上分析,教学中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大约需要5分钟的时间)
教师通过(静态和动态)图片展示奇特的力现象,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通过几幅有关重力的图片来告诉学生今天研究的是最常见的力——重力。把学生的思维带入课堂。
2.新课教学:(大约需要35分钟的时间)
通过提问,复习初中时是怎样描述力的?(力的示意图);复习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让学生学习新的力的描述方法,引出什么是力的图示,怎样画力的图示?对于力的图示,学生常常容易出错,因此有必要让学生亲自动手画,而不是只记住它的画法。所以教师先举例(图4-6 力的图示)该怎样画。举例(某人用50 N水平向左的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并让学生动手画,叫两个学生到黑板上画,教师评价与分析 学生所画的力的图示,指出他们的错误,进一步指导学生学习力的图示的画法。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思考来获取新知识。
教师举例(树叶飘落等)引出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概念),让学生感受重力无处不在。通过力的三要素分别讲解重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重心)):让学生讨论怎样测量重力的大小?引出测量重力大小的原理:G=mg,并让学生知道g值会随地球上纬度和高度而变化。教师通过作图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分析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重力的作用点称为重心,那物体的重心如何确定?学生阅读课本、思考、讨论,得出有规则几何形状且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是几何中心;教师提问:没有规则的物体重心如何确定?指导学生利用悬挂法寻找重心,学生进行实验,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教师把知识扩展到;重心的高低影响物体的稳度,教师举例说明;学生阅读课本,利用所学的知识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教师总结本节的内容,再进行例题的讲解与巩固,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具有稳定性。最后布置作业。(在板书方面:教学中将黑板一半写概念,另一半用来作图分析。)
结束语 : 在以上设计中,我力求“以学生为中心”,以物理实验为基础,积极倡导学生思考、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课堂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在此,还请各位老师,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重力》说课稿9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重力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了重力的大小、方向及作用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可以多先前学习的力的作用效果起到加深和巩固的作用,还可以为以后学习二力平衡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重力已经具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但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和深化。此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合理设计探究实验,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掌握重力的定义
2、理解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3、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及重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二)过程和方法
学生通过探究实验研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激发了学习兴趣,体会到物理与现实生活联系相紧密
(四)教学重点:
1、重力的大小及方向
(五)教学难点:
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设计思路】新课标的理念非常重视对学生的评价,因此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无论学生的反馈如何,我都会给予肯定和支持,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
【教、学法】为了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我将把提问法、讨论法、创设情境法融入教学过程中。为了遵循学生的主动参与原则,在实验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过程分析和设计
[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片段《有趣的太空生活》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太空中会有这样的现象,而在地球上却没有?
各知识突破
一、万有引力
学生活动(模拟万有引力):
2、重力的产生
学生活动:感受重力
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粉笔,苹果会下落,水会由高向低的流动
3、重力的大小
引导学生思考: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比较托起不同数量书的感觉,分析归纳出重力的大小可能与质量有关。
为了验证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实验。
并提出问题:如何通过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实验数据和图像的处理
质量m/kg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m
重力G/N
通过实验,师生总结出:重力和质量成正比
科学家经过反复实验总结出了g=9、8N/kg
粗略计算时可取10N/kg
解释,随着地理位置不同,g值有所差异
4、重力的方向
让学生观察事先准备好的几条重垂线,并思考“竖直向下”和“垂直向下”的区别
5、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让桌面上的书本放在手指上,病让书本保持平衡。通过学生动手,让学生感受到重心的存在。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重心,我讲向学生解释不倒翁的现象。并讲述测量重心的方法。
布置作业
测量自己所受到的重力多大。
七、板书设计
§7、3重力
一、重力的产生
1、万有引力
2、重力的定义
二、重力的大小
重力大小与质量成正比G=mg
三、重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
四、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八、教学体会:
《重力》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说教材地位:
本节课是讲述有关力的基本知识,理解重力产生、大小、方向,物体的重心与哪些因素有关,会画出力的图示。本节课具有预备性,基础性,与初中学过的力学知识衔接密切,教学中应适当复习初中学过的力学知识,以便把初高中的台阶尽量铺得平缓些。
说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会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来描述力
知道重力的概念及其测量,知道重心的概念及其应用
知道重心与稳定的关系
过程方法
用简单材料探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
使学生积极参与探究重力概念的建立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的作用
通过“重心”概念的引入渗透“等效代换”的物理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各种力现象的奇妙,保持对力现象的探索热情。体会各种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观察和了解重力的有趣现象,感受自然界的奥秘,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说重点难点:
1.“重力的三要素”的分析过程
2.“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和g值有关”,g值恒定是有条件的。
3.“重心”的概念是本节的难点。“重心”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引入的,它是物体每一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而力的合成以后才学到。
二、说学情、活动:
说学情:
经过初中两年的学习,初中已粗略学习了力的知识:
1、“力的描述”
2、重力的三要素
说活动:
通过让学生画力的图示、找一薄纸片的重心、用实验悬挂法找薄纸片的重心。
三、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熟了的苹果总是向地面下落;衣服上的水总是落到地面上;一切物体在失去支持的时候都要向地面降落,这是因为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有引力,能把它们拉向地面.引起学生对力现象的兴趣。
演示实验:绳使钩码上升,磁铁吸引铁块,手推粉笔盒,不倒翁。
生活中到处是力的现象,请同学举例说明: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学习力的现象,感受一下力的有趣现象,感受下大自然的奥秘,首先了解一下重力
讲授新课:
1、[提出问题]
初中我们就初步学习过力了,那什么是力呢?力有什么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是什么?
(设计意图:引出力的性质(物质性、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A使物体发生形变、B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学会力和图示。)
2、[学生活动]请各小组推荐一同学上黑板来做有关力的图示的题目。
说明:不要忘了定标度,力的图示要正确反映力的三要素
(设计意图:体现新课程对学生主体性的要求,增强学生的参与性)
3、[引出问题]
我们每天都要运动,有时做操,有时跑步,有时走路,无论我们怎么用力跳
跃,最后都会落回地面,为什么?平常留意会注意到地球上的一切物体,在失去支持时最终会落下来,为什么呢?一般上我们近似认为地球是圆的,海水为什么不会洒向天空?
(设计意图:创设一些物理情景,引入这些力现象与重力有关,接下来要研究重力。)
4、[复习提问与学生活动]
问:重力是什么样的力呢?
答:重力是地球上或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课件展示)
问:重力的大小是多少?
答:学生讨论,归纳并总结:
重力的大小可以利用二力平衡,用弹簧秤测量,也可以用G=mg求解
教师说明:因为公式中的g的大小与纬度、高度有关,所以同样一个物体受重力的大小在地球的不同地方是不同。(课件展示)
问:物重跟质量有什么关系?(课件展示)
问:你知道重力的方向怎样?请举实例作为你的依据。
答:物体自由下落时,落向地面的物体总是竖直向下。
悬挂物体的绳子静止时总是竖直下垂的。(课件展示)
学生讨论,归纳并总结: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注意不是垂直向下。
教师演示:演示生活中应用到重力竖直向下的例子:
一、重力方向应用一:用铅垂线检查墙面是否竖直
二、重力方向应用二 :用水平仪检查桌面是否水平
问:重力的作用点在哪里?
教师说明: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当研究重力对一物体的作用效果时,也可以把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作用到一点上,这个点就是重力的作用点,也叫做物体的重心。任何物体都有重心,且只有一重心。类比质点,这也是种等效法,重心也是种理想化模型。(课件展示)
问:如何找物体重心呢?
教师说明:
粗细均匀的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
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球的重心在球心
质量均匀、外形规则的唱片的重心在它的圆心上.(课件展示)
说明: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如果物体的形状是中心对称的,对称中心就是物体的重心。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了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的质量的分布情况有关;重心的分布有可能在物体上,也有可能在物体外。
举例说明如空木桶、光盘、运动员在跳高时采用的跨越式、背越式时的重心位置。
问: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找形状不规则,质量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
可以用悬挂法,或通过复杂的数学运算得出用ppt课件演示:
指出一般只有薄板状物体才能用悬挂法测量出物体的重心。
[学生活动]
用手指把块硬纸板稳稳顶起,则手指所在处就是纸板的重心。
演示实验:把粉笔盒绕其一条棱翻转,直到倒下。
学生归纳总结得出:
重心的高低会影响物体的稳定。重心越低,物体越稳定。
举例:走钢丝的杂技演员,赛车等。
实际上物体的稳定除了跟重心有关外,还跟支持面有关。
不倒翁是什么原理呢?
想想议议:(课件展示)
我们站在地面上,脚朝下,站得很稳.但地球是球形的,在我们“脚下”的阿根廷人,好像是脚朝上的,他们为什么也站得很稳呢?
(设计意图:重力的大小、方向采用复习的方式、主要说明重心的位置用重心的应用、多举些与重心应用有关的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讨论交流。)
课堂小结:(也是板书设计)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作用效果:
A、使物体发生形变
B、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即速度大小、运动方向
3、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二、重力
1、重力的产生:
2、重力的三要素:
三、重心与稳定
重心的高低会影响物体的稳定。重心越低,物体越稳定
布置作业:作业纸(交)------教材P62的1、2、6
导学大课堂的本节的习题
《重力》说课稿11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重力》,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过渡句)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重力》选自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质量、力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力是一种最常见的力,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它在力学学习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必须先研究重力对物体的运动有无影响,是以后学习压强、浮力、功等知识的基础,因此,重力在力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接下来谈谈我对学情的分析。
二、说学情
我所面对的是初中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对物理的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对实验也充满浓厚的兴趣,但是很多同学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动手能力不强,需要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小组合作来提高学习效率。另外,重力现象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已经能够定性的认识,但尚不能够科学认知,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的优势,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可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
(过渡句)结合教材内容特点和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通过分析生活及实验现象得出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困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了解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会根据G—m图象分析处理实验结果。能正确书写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式G=mg,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确认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并能够应用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生活与物理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如下: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重力的大小、方向以及重心。
【难点】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
(过渡句)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
五、说教学方法
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等。
(过渡句)我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是上好一门课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最关键的一环,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1:新课导入
我会先通过多媒体播放“苹果落地”、“瀑布”的动画,让同学们仔细观察,同时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的产生?学生回答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引出重力,由此导入新课。
【意图: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方式导入课堂,是因为重力现象在生活中较为普遍,从这种生活现象入手,引导学生定量研究重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而且能很快进入学习高潮。】
环节2:新课讲授
本环节总共分为五个部分。
首先讲解重力的概念。由导入中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总结出是因为地球对它附近的物体的吸引作用,进而可以得出重力的概念,重力用字母G表示。并给学生强调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要受到重力。
其次探究重力的大小。首先提问学生重力有没有大小,大家是如何感受重力的大小的?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并交流讨论不难得出重力有大小,且大小和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则重力越大。但这只是定性的理解,此时我会引导学生定量的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结合教材指导学生正确选取器材,设计并进行实验,首先测量出一个钩码所受的重力,记录数据。接着逐次增加钩码,分别测出它们所受的重力,准确记录数据。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我会要求注意小组之间分工合作。之后让学生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描点连线,并观察思考二者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观察铅垂线的方向与水平桌面和斜面的关系,以此来区分“竖直向下”和“垂直于接触面”这两个概念是不同的。此时教师可以从数学角度强调竖直也是一种垂直,是特殊的垂直情况,是与水平面垂直。
接下来我会给学生讲解重心以及重力的由来。
我会先让学生尝试将钢笔或者刻度尺放在手指上并且能让它们静止不动。学生完成小实验之后,我会提问学生是不是随便怎么放都可以做到静止不动。学生会答出只有在某一个固定的位置才可以。于是我在此基础上总结: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成是集中在某一个点上,我们把这个点叫做重心。
我会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重心位置是不是与它的形状以及材料是否均匀有关?学生通过寻找方形薄板以及粗细均匀的直棒的重心的小实验会总结出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最后我会给学生讲解重力的由来。先让学生用细线牵着橡皮做一个“模拟”引力的小实验,然后通过讲解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例子使学生明白由于地球对它附近物体的引力,才会出现多媒体上那些一系列物体在下落的现象。
【意图:这样设计不仅能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培养了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个环节中,教师始终扮演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环节3:拓展提升
在此环节,我会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知识,思考如何利用三角尺判断桌面是否水平,还需要哪些物品?应该怎样操作?
【意图:这样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将课堂知识得以拓展,而且可以调动课堂气氛,又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使得有趣的知识在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中显得更有味道,也做到了活学活用。】
环节4:小结作业
对于课堂小结,我打算让学生自己来总结,
【意图: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让我在第一时间得到教学反馈,及时加以疏导。】
之后我会留下这样一个作业,课后写一篇“如果没有重力,生活将会怎样”的短文。
【意图:这不仅能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也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思考,真正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七、说板书设计
《重力》说课稿12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本章讲述的是有关“力”的基础知识,是研究静力学和动力学所必需的预备知识,因此本章具有预备性和基础性。重力是力学学习的起点,对初高中知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在前面,学生已经学过了力的概念,对力的概念已有初步的了解,并学习了力的图示,学生的这种储备为这节课的教学带来方便,使教学难度大大降低,因此教学中要抓住这一特点,突出过程的体验和情感教育,这样使我们的物理课更接近生活,更易于学生接受,从而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地球对地面附近物体的吸引力叫重力
2.由力的三要素确定重力的三要素,会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来表示重力。
3.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理解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知道重心的概念及其确定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认识重力是怎样产生的.
2.能通过探究活动体验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
3.能通过多个实验现象归纳得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4.自己动手,找不规则薄板重心的实验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励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全面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
1.重力的产生.
2.重力的概念及其运算
3.重心的理解 及确定
(五)教学难点:
1.重力的概念及其运算.
2.重心的概念和位置确定
三、教法与学法
(一)说教法:本节课来源于生活,不仅对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学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使学生感知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采用探究、讲授、讨论、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二)说学法:学生在初中对重力和力的概念已有初步了解,并学习了力的图示,为这节课的教学带来方便,因此教学中抓住这一特点,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分组讨论,自己总结,突出学习过程的体验,这样使我们的物理课更接近生活,更易于学生接受,从而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分析和设计
【设计思路】本节采用对初中知识复习与深化,从生活出发,通过课堂的演示
实验和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逐步探索重力的概念、重力的产生、重力的三要素及重心。对本节的设计应突出如下几个特点:
1 、基础性 、预备性 、学生的自主性
2 、注重科学方法的培养 通过对重心这种理想化模型的研究,体现物理学研究方法对事物的研究;
3 、互动性:依照本节课自身的特点,教学过程中设计了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形成师生互动,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新课导入]
由“下落的物体可以有从树上下落的苹果、跳高运动员、飞机投下救援物资等生活现象引导学生得出物体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落向地球.我们已经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引导学生得出物体的下落是受到重力的作用.接着讲解知识点“重力”。
[新课教学]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让学生得出研究重力三要素的方法。
同样一个物体受重力的大小在地球的不同地方是不同的,根据公式G=mg中的g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高度和纬度有关.当高度增加时,g的值减小;当纬度增加时,g的值增大.”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重力的作用点称为重心,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之后让学生思考物体的重心是如何进行确定的,结合学生的分析,进行总结。给出一个不规则形状的薄木板,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标出这块木板的重心所在.
给出用悬挂法确定薄板的重心的参考。得出这样实验的原理。随后给出关于重心的课堂训练,巩固重心的知识点。
[小结]
1、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所以物体受到重力。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
2、重力既然是一种力,它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
3、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这个关系用G=mg表示,g=9.8牛/千克。
4、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5、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五、板书设计
一、重力
1.重力产生的原因
2.重力的方向
3.重力的大小及其运算
二、重心
1.重心的概念
2.重心位置的确定
六.教学反思:
本节知识点多以回顾、复习为主,因此知识点的传授所花时间不多;重点部分放在与实际相结合,动手实验及思考讨论,课堂景观丰富,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带动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但将所有学生制作与活动都放在课堂上,时间会有所不足。因此必须要让学生提前准备材料,实验效果未能预料,课堂上较为被动。因此教学中要适当照顾实验能力较差的学生,引导学生学会分享。
《重力》说课稿13
一、教材分析
1、本课的地位和作用重力是北师大版物理第七章第三节的内容,也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重力是一种最常见的力,它在力学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都必须先研究重力对物体的运动有无影响,因此,重力在力学中处于基础的地位。
2、教学目标根据重力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应达到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心。
(2)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会用公式G=mg计算重力或质量。
(3)理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3、教学重点和难点由于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是通过实验来研究的,其研究问题的方法对今后进一步学习有指导意义,所以列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能运用重力计算公式解决相关问题及时重点又是难点。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用
根据本节课的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发现法、直观演示法和讲解法。引导发现法属于启发式教学,本课将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和发现物理规律。直观演示法就是通过插图、演示实验、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使物理情景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知识由具体感知向抽象思维的转化。这两种教学方法配合使用,再加上精确的讲解,严密的推理,将达到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三、学法指导要点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是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节课重点是指导学生如何主动去观察思考、动手实验,初步掌握研究常见力的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程序设计
由于初二学生是第一次利用力的基础知识来研究常见力的,所以本节课将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按照教材的编排,设计如下的教学程序: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首先以提问的方式复习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和力的测量工具,为学习本节新课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然后利用媒体展示图片,引入新课由于学生在小学时就知道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因此他们对这幅图所展示的物理情景是很熟悉的,知道水从高处向低处流、苹果或衣服上的水滴降落地面是由于地球的吸引,即重力的作用。所以利用这几幅插图引入新课很自然。
(二)新课教学分析
1、什么叫重力引入新课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重力”的概念,分析重力产生的原因和施力物体,使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提高自学能力。
2、重力的大小这个内容在本章第二节的力的测量实验中已经探究过,现改为学生总结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对实验信息的收集及分析处理,从而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归纳总结出重力计算公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运用。分析例题,书写演算过程,同时强调解题时应注意的问题,最后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力的方向这也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内容。教学时先做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粉笔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的方向以及悬挂物体静止时细线的方向。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掌握重锤线的应用。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这个内容比较抽象,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这个物理模型,(图片展示)重心在的位置不仅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而且还跟材料是否均匀有关。向学生出示圆形薄板和方形薄板等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指出其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演示),作出重力的示意图。通过这样的教学处理,学生便对重心的概念有了一个具体的感知,知道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作集中在一个点上;利用这个重心的平衡特点,(演示找粉笔重心)还能找出材料不均匀或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
5、课堂小结通过课堂小结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梳理,这样做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个知识点的整体印象。
(三)课堂检测与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既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对问题分析、解决,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文章来源
《重力》说课稿14
《重力与重心》是司南版必修1第四章第1节的内容,是本章重要的基础内容。本章从最常见的重力入手,讲授力学的基础知识,是高中力学的基础,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所以本章的教学关系到高中物理教学的好坏。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有:1。力的描述;2。重力及其测量;3。重心与稳度。本节内容是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领略丰富多彩的力现象,学会基本的力学研究方法,理解重力的大小与方向,并结合重心与稳度,强调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结合本节的内容和特点,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培养学生。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标提出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来描述力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理解生活中测量重力的方法
3。知道重心的概念及均匀物体重心的位置
4。会用简单器材探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
5。知道重心与稳度的关系
6。运用重力,重心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用简单器材探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各种力现象的奇妙保持对力现象的探索热情,体会重力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高一学生的思维具有单一性,定势性,并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变,由于力的概念比较抽象,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力的示意图,进一步扩展重力与重心。本节的重点是力的图示,重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重心与稳度;教学的难点是重心与稳度。
说教法
物理教学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学生对力的示意图和重力已有自己的认识,可以作为教学的起点。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力的图示的描述方法,并通过复习力的三要素来引导学生学习重力的三要素,并通过实验探究均匀、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再进一步联系生活,理解重心与稳度;使学生全面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难点;因此,本节课综合运用直观讲授法、实验探究法并结合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加强师生双向活动,合理提问、评价,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
说学法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更加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在初中的基础上,复习力的示意图和力的三要素,来引导学生学习力的图示和重力的三要素,再扩展到重心与稳度,强调学生学会画力的图示,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巧用提问、评价激活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习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
说教学过程
从以上分析,教学中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大约需要5分钟的时间)
教师通过(静态和动态)图片展示奇特的力现象,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通过几幅有关重力的图片来告诉学生今天研究的是最常见的力——重力。把学生的思维带入课堂。
2。新课教学:(大约需要35分钟的时间)
通过提问,复习初中时是怎样描述力的?(力的示意图);复习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让学生学习新的力的描述方法,引出什么是力的图示,怎样画力的图示?对于力的图示,学生常常容易出错,因此有必要让学生亲自动手画,而不是只记住它的画法。所以教师先举例(图4—6力的图示)该怎样画。举例(某人用50N水平向左的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并让学生动手画,叫两个学生到黑板上画,教师评价与分析学生所画的力的图示,指出他们的错误,进一步指导学生学习力的图示的画法。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思考来获取新知识。
教师举例(树叶飘落等)引出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概念),让学生感受重力无处不在。通过力的三要素分别讲解重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重心)):让学生讨论怎样测量重力的大小?引出测量重力大小的原理:G=mg,并让学生知道g值会随地球上纬度和高度而变化。教师通过作图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分析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重力的作用点称为重心,那物体的重心如何确定?学生阅读课本、思考、讨论,得出有规则几何形状且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是几何中心;教师提问:没有规则的物体重心如何确定?指导学生利用悬挂法寻找重心,学生进行实验,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教师把知识扩展到;重心的高低影响物体的稳度,教师举例说明;学生阅读课本,利用所学的知识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教师总结本节的内容,再进行例题的讲解与巩固,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具有稳定性。最后布置作业。(在板书方面:教学中将黑板一半写概念,另一半用来作图分析。)
结束语:
在以上设计中,我力求“以学生为中心”,以物理实验为基础,积极倡导学生思考、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课堂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在此,还请各位老师,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重力》说课稿15
一、说教材分析
1、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重力是北师大版物理第七章第三节的内容,也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重力是一种最常见的力,它在力学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都必须先研究重力对物体的运动有无影响,因此,重力在力学中处于基础的地位。
2、教学目标
根据重力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应达到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心。
(2)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会用公式G=mg计算重力或质量。
(3)理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3、教学重点和难点
由于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是通过实验来研究的,其研究问题的方法对今后进一步学习有指导意义,所以列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能运用重力计算公式解决相关问题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4、学情分析
在前面,学生已经学过了力的概念,对力的概念已有初步的了解,并学习了力的图示,学生的这种储备为这节课的教学带来方便,使教学难度大大降低,因此教学中要抓住这一特点,突出过程的体验和情感教育,这样使我们的物理课更接近生活,更易于学生接受,从而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说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用
根据本节课的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发现法、直观演示法和讲解法。
引导发现法属于启发式教学,本课将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和发现物理规律。直观演示法就是通过插图、演示实验、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使物理情景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知识由具体感知向抽象思维的转化。这两种教学方法配合使用,再加上精确的讲解,严密的推理,将达到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三、说学法指导要点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是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节课重点是指导学生如何主动去观察思考、动手实验,初步掌握研究常见力的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由于八年学生是第一次利用力的基础知识来研究常见力的,所以本节课将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按照教材的编排,设计如下的教学程序:
(一)学生自主复习,引入新课
首先以提问的方式复习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和力的测量工具,为学习本节新课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
然后利用媒体展示图片,引入新课由于学生在小学时就知道牛顿
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因此他们对这幅图所展示的物理情景是很熟悉的,知道水从高处向低处流、苹果或衣服上的水滴降落地面是由于地球的吸引,即重力的作用。所以利用这几幅插图引入新课很自然。
(二)新课教学分析
1、什么叫重力
引入新课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重力”的概念,分析重力产生的原因和施力物体,使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提高自学能力。
2、重力的大小
这个内容在本章第二节的力的测量实验中已经探究过,现改为学生总结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对实验信息的收集及分析处理,从而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通过归纳总结出重力计算公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运用。分析例题,书写演算过程,同时强调解题时应注意的问题,最后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力的方向
这也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内容。教学时先做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粉笔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的方向以及悬挂物体静止时细线的方向。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掌握重锤线的应用。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这个内容比较抽象,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这个物理模型,(图片展示)重心在的位置不仅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而且还跟材料是否均匀有关。向学生出示圆形薄板和方形薄板等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指出
其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演示),作出重力的示意图。通过这样的教学处理,学生便对重心的概念有了一个具体的感知,知道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作集中在一个点上;利用这个重心的平衡特点,(演示找粉笔重心)还能找出材料不均匀或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
5、课堂小结
通过课堂小结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梳理,这样做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个知识点的整体印象。
(三)课堂检测与评价
通过课堂练习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既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对问题分析、解决,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五、说教学反思
本节知识点多以回顾、复习为主,因此知识点的传授所花时间不多;重点部分放在与实际相结合,动手实验及思考讨论,课堂景观丰富,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带动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但将所有学生制作与活动都放在课堂上,时间会有所不足。因此必须要让学生提前准备材料,实验效果未能预料,课堂上较为被动。因此教学中要适当照顾实验能力较差的学生,引导学生学会分享。
第三篇:《重力》说课稿
《重力》说课稿
说稿人: 杨建银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重力》。接下来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重力》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3节的教学内容,“重力”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力,重力的知识对后面学习压力、支持力、浮力等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又是学习压强、功的基础。因此,《重力》在力学中处于基础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一课。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对重力的学习要求,结合教学内容我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会用公式G=mg计算重力或质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过程。
尝试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根据图象研究实验结论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经历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乐于参与科学实践的情感,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的教学要求,结合教材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
教学重点为:探究重力大小跟质量之间的关系,能进行重力大小或质量的计算。
教学难点为: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过程。
四、说教法,学法:
为更好完成教学目标,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发现法、演示法、实验法和讲解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配合使用。力求达到“教”与“学”的优化组合。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这样更符合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
五、说教学过程:
利用多媒体展示水往低处流、抛出的石块落向地面、向空中撒开的鱼网飘落到水里等日常生活中有关重力的几个场景,让学生观察这些场景,并思考从中能得出哪些信息,及产生这些信息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引导学生得出重力的概念是地球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等相关知识。
接下来我将让同学们思考并例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能证明重力存在的例子,同时思考假如没有重力,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让学生知道重力在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
紧接着我将提问,既然重力在生活中非常的重要,那么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可以通过生活经验和实验进行探究:
托起质量不同的物体,会感觉所用的力不同,得出重力的大小跟质量有关。
让学生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同种规格不同数量的钩码的重力,并记录在课本上的表格中,并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作出重力跟质量关系的图象。引导学生尝试利用实验数据研究实验结论以及利用图象研究实验结论,质量增大几倍,重力也相应增大了近似的倍数,即: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用公式表示为:G=mg(G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g=9.8牛/千克)。在得出公式后进行运用,讲解例题,书写演算过程,同时强调解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利用重力公式解决实际的问题,接下来我将抽学生上讲台完成课堂练习并进行讲解,讲解完毕后布置课后作业进行强化训练,训练从基础巩固、能力提高、发展思维三个层次进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构想,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指正!谢谢!
第四篇:《重力》说课稿
《重力》说课稿15篇
《重力》说课稿1
《重力与重心》是必修 1 第四章第 1 节的内容,涉及到力的描述、重力及其测量、重心与稳定。重力作用于一切物体,并贯穿于物体整个运动过程,对重力的学习有助于研究物体运动,所以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要内容,也是力学的重点内容,是物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涉及到动力学部分。本节内容是力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是在初中的“来自地球的力”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扩展,是对力学习的基础上对常见的力--重力的进一步学习,有助于对力的认识和掌握,也为后面的力的合成与分解,以及力与运动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力的三要素来表达一个力
2.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知道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知道在不同纬度的g的取值是不一样的
3.知道重心的概念.与物体稳定相关的两个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重力的存在,培养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悬挂法来测重心,利用数学模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理解重力的方向
3.通过了解重垂线及重心的应用,培养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的能力.
4. 通过实验探究和实验对比的方法来研究解决稳定与重心的高低、支面面积的大小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锥体爬坡实验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通过学习质心,让学生了解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应用。
2.通过稳定的对比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物理、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说学情
学生在初中的“来自地球的力”已经学习了重力的一些基本的知识,学习了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还运用探究的教学方法学习了重力的大小,知道了g=9.8N/Kg。不过都是一些比浅的,知识感较肤性的认识,在一定意义上说,很难理解质心这样的概念,所以要引导学生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在这里学生将学习不同的知识点,质点、重心与稳定,特别是质点高一的学生比较难接受。
对于生活中重力的例子比较熟悉,学习时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对于高一的学生对小实验比较感兴趣,老师可以通过和学生一起做实验,并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重力的概念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不同的纬度、高度的g取值是不一样的。
2、重心的测量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3、物体稳定的有关因素
教学难点
1、重力的方向及应用.
2、物体稳定的有关因素
教学方法
实验法:通过观察分析明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理解重心的概念.
探究法: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得出稳定和重心的高低、支面面积的大小的关系
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演示实验——锥体爬坡,给学生一种与他们认为不一样的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锥体会从低往高处滚动呢?)让学生思考并引起学生的兴趣,向学生说,学完了今天的课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这样学生就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不仅可以让学生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提问的问题 ,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听课效率。
二、新课教学
力的描述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了力、以及力的三个要素,在这里只是为学习新的内容——而准备的知识基础的,由于我们对力的学习都从三个要素来学习的,所以,对重力的学习也要从三个要素开始,而力的学习已经是初中,经过了暑假,学生会生疏了,在这里也可以看成是复习的形式进行,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复习以前的知识,也为后面的重力的学习打下基础。对与一个力的描述,要有大小、方向、作用点。
重力及其测量
由于在初中的时候,学生已经学过了重力的测量,同时也知道了G和m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这里运用讲授法给学生讲清楚重力和物重两个概念,并让学生清楚的理解两者的关系(正比,比值为g),同是也让学生测量重力是用什么仪器,其工作原理是什么。在这里有一点与初中不一样的是初中时没讲到g的取值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是不一样的,而且,在不同的高度,其值也是不一样的。对于方向,初中的时候已经学习过了,在这里还是要学生清楚的理解竖直向下,要跟垂直向下区分开来。
重心与稳定
由于重力与稳定比较抽象,因此将此定为我讲课的重点,由于用交点来测重心所在直线很容易让学生误解,而且中心是应用很广泛的针对,因此我才用实验法。
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在初中学生已经有学了,在这里不仅要教给学生什么是重心,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明白物体的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用悬挂法来测量物体的重心的。同时也给学生讲解在日常生活中重心的应用,使学生清楚原理。通过上面的学习,使学生可以自己解决在上课时的引入,这时,可以让学生领悟重心的奥妙,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再次被激发。
另外一难点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稳定问题,通过让学生摆放物件进行探究。
课堂练习:课本P62:1、2
三、小结
1、力的描述是通过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2、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3、重力是一种常见的力,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用G=mg来计算大小,g=9.8 N/kg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4、对于物体,在不同纬度的g的取值是不一样的。
5、物体的稳定与物体的重心高度、物体的支面面积有关,重心越低越稳定,支面面积越大越稳定。
四、作业P62:3、5
五、板书设计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重力: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力而受到力叫重力
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G=mg=9.8N/kg(g不同纬度的取值不同)
方向:竖直向下
作用点:物体的重心,(用悬挂法测量)
重心和稳定:重心的高低、支面面积的大小
越低越稳定,支面面积越大越稳定
六、教学效果预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不仅可以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了解到g的取值情况,知道用悬挂法来测量重心,能把物体抽象成一质点,这对于后面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并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到与稳定相关的因素。
《重力》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1、本课的地位和作用重力是北师大版物理第七章第三节的内容,也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重力是一种最常见的力,它在力学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都必须先研究重力对物体的运动有无影响,因此,重力在力学中处于基础的地位。
2、教学目标根据重力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应达到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心。
(2)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会用公式G=mg计算重力或质量。
(3)理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3、教学重点和难点由于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是通过实验来研究的,其研究问题的方法对今后进一步学习有指导意义,所以列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能运用重力计算公式解决相关问题及时重点又是难点。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用
根据本节课的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发现法、直观演示法和讲解法。引导发现法属于启发式教学,本课将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和发现物理规律。直观演示法就是通过插图、演示实验、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使物理情景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知识由具体感知向抽象思维的转化。这两种教学方法配合使用,再加上精确的讲解,严密的推理,将达到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三、学法指导要点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是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节课重点是指导学生如何主动去观察思考、动手实验,初步掌握研究常见力的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程序设计
由于初二学生是第一次利用力的基础知识来研究常见力的,所以本节课将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按照教材的编排,设计如下的教学程序: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首先以提问的方式复习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和力的测量工具,为学习本节新课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然后利用媒体展示图片,引入新课由于学生在小学时就知道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因此他们对这幅图所展示的物理情景是很熟悉的,知道水从高处向低处流、苹果或衣服上的水滴降落地面是由于地球的吸引,即重力的作用。所以利用这几幅插图引入新课很自然。
(二)新课教学分析
1、什么叫重力引入新课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重力”的概念,分析重力产生的原因和施力物体,使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提高自学能力。
2、重力的大小这个内容在本章第二节的力的测量实验中已经探究过,现改为学生总结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对实验信息的收集及分析处理,从而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归纳总结出重力计算公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运用。分析例题,书写演算过程,同时强调解题时应注意的问题,最后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力的方向这也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内容。教学时先做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粉笔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的方向以及悬挂物体静止时细线的方向。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掌握重锤线的应用。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这个内容比较抽象,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这个物理模型,(图片展示)重心在的位置不仅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而且还跟材料是否均匀有关。向学生出示圆形薄板和方形薄板等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指出其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演示),作出重力的示意图。通过这样的教学处理,学生便对重心的概念有了一个具体的感知,知道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作集中在一个点上;利用这个重心的平衡特点,(演示找粉笔重心)还能找出材料不均匀或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
5、课堂小结通过课堂小结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梳理,这样做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个知识点的整体印象。
(三)课堂检测与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既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对问题分析、解决,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文章来源
《重力》说课稿3
在物理学中,用天平称得的是物体的质量,用弹簧秤称得的是物体所受的重力。用天平和弹簧秤之所以能测出不同的物理量──质量与重力,这是由它们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决定的。
我们使用的一般天平,是根据等臂杠杆的原理制成的。设天平的臂长为l,被测物体所受重力为G1,砝码所受重力为G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当天平平衡时,我们得到
G1·l=G2·l,即G1=G2。
所以,当天平平衡时,物体所受重力与砝码所受重力相等。由于天平的尺寸与地球相比较是很小的,可以认为被测物体和砝码均处于地球上的同一地点。设该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有G1=m1g,G2=m2g;由于G1=G2,所以m1g=m2g,所以m1=m2。以上就是用天平称质量的原理。
这就是说,一个物体无论放在地球的任何地方,当用天平称量时,物体的质量总是等于与它相平衡的砝码的质量。在其他天体上,用天平也可以称物体的质量。
物体所受的重力可以用弹簧秤直接测出。由于弹簧秤中弹簧的伸长与作用力大小成正比,所以我们从弹簧秤刻度的指示数值就可以直接读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质量和重力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在地球的任何地点,一个物体的质量不会产生变化,把这个物体带到月球上,用天平称量时,其质量数值仍然等于在地球上所测得的数值。而物体所受的重力由于地球上不同地点的重力加速度的差异,在不同的地点会有不同的数值。由于月球的质量比地球的质量小,所以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弱,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数值大约只有地球重力加速度数值的1/6,所以在月球上用弹簧秤测得的重力也只是在地球上测得的数值的1/6。
一、教材分析
1.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重力是北师大版物理第七章第三节的内容,也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重力是一种最常见的力,它在力学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都必须先研究重力对物体的运动有无影响,因此,重力在力学中处于基础的地位。2.教学目标
根据重力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应达到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心。
(2)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会用公式G=mg计算重力或质量。
(3)理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3.教学重点和难点
由于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是通过实验来研究的,其研究问题的方法对今后进一步学习有指导意义,所以列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能运用重力计算公式解决相关问题及时重点又是难点。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用
根据本节课的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发现法、直观演示法和讲解法。
引导发现法属于启发式教学,本课将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和发现物理规律。直观演示法就是通过插图、演示实验、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使物理情景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知识由具体感知向抽象思维的转化。这两种教学方法配合使用,再加上精确的讲解,严密的推理,将达到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三、学法指导要点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是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节课重点是指导学生如何主动去观察思考、动手实验,初步掌握研究常见力的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力》说课稿4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重力》,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过渡句)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重力》选自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质量、力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力是一种最常见的力,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它在力学学习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必须先研究重力对物体的运动有无影响,是以后学习压强、浮力、功等知识的基础,因此,重力在力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接下来谈谈我对学情的分析。
二、说学情
我所面对的是初中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对物理的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对实验也充满浓厚的兴趣,但是很多同学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动手能力不强,需要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小组合作来提高学习效率。另外,重力现象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已经能够定性的认识,但尚不能够科学认知,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的优势,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可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
(过渡句)结合教材内容特点和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通过分析生活及实验现象得出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困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了解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会根据G—m图象分析处理实验结果。能正确书写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式G=mg,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确认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并能够应用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生活与物理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如下: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重力的大小、方向以及重心。
【难点】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
(过渡句)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
五、说教学方法
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等。
(过渡句)我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是上好一门课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最关键的一环,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1:新课导入
我会先通过多媒体播放“苹果落地”、“瀑布”的动画,让同学们仔细观察,同时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的产生?学生回答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引出重力,由此导入新课。
【意图: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方式导入课堂,是因为重力现象在生活中较为普遍,从这种生活现象入手,引导学生定量研究重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而且能很快进入学习高潮。】
环节2:新课讲授
本环节总共分为五个部分。
首先讲解重力的概念。由导入中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总结出是因为地球对它附近的物体的吸引作用,进而可以得出重力的概念,重力用字母G表示。并给学生强调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要受到重力。
其次探究重力的大小。首先提问学生重力有没有大小,大家是如何感受重力的大小的?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并交流讨论不难得出重力有大小,且大小和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则重力越大。但这只是定性的理解,此时我会引导学生定量的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结合教材指导学生正确选取器材,设计并进行实验,首先测量出一个钩码所受的重力,记录数据。接着逐次增加钩码,分别测出它们所受的重力,准确记录数据。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我会要求注意小组之间分工合作。之后让学生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描点连线,并观察思考二者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观察铅垂线的方向与水平桌面和斜面的关系,以此来区分“竖直向下”和“垂直于接触面”这两个概念是不同的。此时教师可以从数学角度强调竖直也是一种垂直,是特殊的垂直情况,是与水平面垂直。
接下来我会给学生讲解重心以及重力的由来。
我会先让学生尝试将钢笔或者刻度尺放在手指上并且能让它们静止不动。学生完成小实验之后,我会提问学生是不是随便怎么放都可以做到静止不动。学生会答出只有在某一个固定的位置才可以。于是我在此基础上总结: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成是集中在某一个点上,我们把这个点叫做重心。
我会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重心位置是不是与它的形状以及材料是否均匀有关?学生通过寻找方形薄板以及粗细均匀的直棒的重心的小实验会总结出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最后我会给学生讲解重力的由来。先让学生用细线牵着橡皮做一个“模拟”引力的小实验,然后通过讲解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例子使学生明白由于地球对它附近物体的引力,才会出现多媒体上那些一系列物体在下落的现象。
【意图:这样设计不仅能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培养了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个环节中,教师始终扮演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环节3:拓展提升
在此环节,我会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知识,思考如何利用三角尺判断桌面是否水平,还需要哪些物品?应该怎样操作?
【意图:这样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将课堂知识得以拓展,而且可以调动课堂气氛,又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使得有趣的知识在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中显得更有味道,也做到了活学活用。】
环节4:小结作业
对于课堂小结,我打算让学生自己来总结,
【意图: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让我在第一时间得到教学反馈,及时加以疏导。】
之后我会留下这样一个作业,课后写一篇“如果没有重力,生活将会怎样”的短文。
【意图:这不仅能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也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思考,真正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七、说板书设计
《重力》说课稿5
我说课的题目《重力》,是新人教版的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1、教材、学情分析
重力”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力,重力的知识对之后学习压力、支持力、浮力等知识的学习时非常重要,同时又是学习压强、功的基础。“重力”是“力学”中的基础,在力学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都必须先研究重力对物体的运动有无影响。本节课由“重力的大小”“重力的方向”“重心”“重力的由来”四部分内容构成,分别从力的概念和力的三要素两个方面来认识重力。
在授课中本人根据学生的思维逻辑,把“重力的由来”由最后学习内容调整为首先进行学习再学习重力的概念比较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对于重力的现象较为生疏。乡村孩子,大多基础较差,通过半年的物理学习,虽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他们缺乏一定的探索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的情况,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当然在课堂上还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让学生体会和认识到重力的存在及有其产生的效果。
2、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本节课中最担心学生难已掌握下列两个问题:
1、掌握重力的“三要素”;能进行重力大小的计算。
2、运用重力计算公式来解决相关问题。
因此我把这两个问题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目标
根据重点难点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重力的作用效果,会由质量计算重力大小。
2、认识重力的方向,理解“重心”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了解牛顿关于“万有引力”的理论思想,知道万有引力的存在。
2、通过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认识并掌握求重力的公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重力产生的原因的探究,了解牛顿的贡献,激发学生向科学家学习的意识,树立探索太空奥秘的理想和信念。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和讲解法等,多种方法配合使用,运用多媒体直观展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加上教师讲解,将达到“教”与“学”的优化组合。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1、选择教具依据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用具及设备选取得当有利于使教学过程从抽象到形象。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为此,我选择以下的教具及设备:
2、教具:多媒体课件、铁架台、弹簧测力计、重锤线、钩码、三角板、铅笔、细线、橡皮
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我设计以下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1、重力
播放PPT,观察图片:建在斜坡上的房子、比萨斜塔等,通过观察图片来发现问题,然后联系生活中的物体下落,扔东西时,物体的下落轨迹等,通过以上现象让学生思考相关问题,同时让学生阅读教材,p9导读与p12重力由来,回答问题。主要是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寻求规律,形成理论,树立探索太空的理想,激发向科学家学习意识,让学生自然进入课题。
(二)实验探究,寻求规律
1、重力的大小
生活中我们提起不同的物体用的力也不相同由此并根据科学实验探究方法提出问题,猜想质量与重力之间有何联系?分组实验,用测力计和钩码探究质量与重力之间遵循什么规律,总结结论。设计,填写书中表格。
根据表格数据以m为横轴,G为纵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描点绘图像,计算G/m,小结g=9.8N/kg.总结重力公式。通过实践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生学会正确的探究规律、方法、步骤和基本操作思想,引导学生建立理论来源于实践,规律就在身边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分析归纳,理解应用
1、重力的方向、重心
P11,先阅读,分析总结;重力的方向是如何的?并引导学生去发现,“竖直向下”和“垂直向下的区别,同时联系生活中一些物体下落的轨迹来加以巩固。再进一步由力的三要素引出重力的作用点——重心。要求学生掌握规则物体和不规则物体的重心的确定方法。
通过以上教学让学生掌握重力三要素;提高学生阅读学习能力,体验物理来源于生活,从物理走向社会。
(4)课堂小结 感悟新知
关于重力
(1)重力产生的原因——万有引力
(2)重力大小G=mg,g=10N/kg
(3)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是重心
(五)课堂训练 巩固新知
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重力计算公式来解决相关问题。
(6)课下作业 巩固升华:
p14,动手动脑学物理 1----5.
设计意图:1-3题考查重力公式的应用,训练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注意公式、运算过程和结果的规范与准确。4、5题考查学生是否知道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重力》说课稿6
一、说教材(板书)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知识点是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七章第四节的内容,重力势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能量,它与重力做功紧密联系,加深了学生对做功的理解,并且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是本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必备知识,本节的讲解思路也为学生学习电势能、分子势能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这一部分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分析:
1、从认知上看,高一学生由感性认知向理性认知过渡;
2、从思维上看,学生由形象思维向理性思维过渡。由于初中学过关于重力势能的介绍。因此本节的主要任务是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定性认识到定量计算的转化。
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按照新课程标准,又结合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学生能用计算式计算物体的重力势能。
(2)理解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之间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3)知道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
2、过程与方法
(1)根据共和能的关系,推出重力势能表达式
(2)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3)通过对结果分析,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实验的操作、观察、讨论,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为了有效的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重力势能的概念及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之间的关系。难点:
1、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间的关系
2、重力势能的系统性和相对性。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结合新课程以教师为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理念,我确立了本课的教法和学法。
二、说教法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采用:设疑法、理论探究法、讲授法、例举法。
三、说学法(板书)
在学法指导上主要采取自主学习、交流合作式学习、分析归纳式学习等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这些教法和学法将会得到体现。最后我重点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板书)
(一)【导入新课】
投影多媒体图片:利用生活常见事例,比如屋檐上一块摇摇欲坠的瓦片,常使行人惊心。(意图: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引出重力势能的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重力势能。物体的高度发生变化时,重力要做功,因而认识重力势能要对重力做功进行研究。
(二)【推进新课】本版块我分为四个环节层层推进。 【第一环节】探究重力的功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计算下列三种情况下重力做的功1.小球自由下落(图)2.小球沿倾斜直线下落(图)3.小球沿曲线下落(图)
学生比较计算结果,讨论重力做到功,最终得出结论:
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与物体路径无关,只跟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
(设计意图:从具体情景入手,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推导,总结寻求重力做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接下来我们探究重力势能的表达式?【第二环节】探究重力势能
【步骤一】:定性探究:重力势能与那些因素有关学生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检验假设
实验1:用同体积的铁球和橡胶球从相同高度落下,观察落入橡皮泥的深度。实验2:用同一小铁球从不同高度落下,观察落入橡皮泥的深度。
归纳总结:重力势能跟物体的质量和高度都有关系;物体的质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势能就越大。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认识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为重力势能的定量表示奠定基础,同时学生掌握了控制变量法的科学研究方法)
【步骤二】定量探究:怎么样定量地表示重力势能?
引导学生联想重力做功表达式:WG=mgh=mgh1-mgh2由上面式子可以看出,式子右边正好是某个物理量的变化值,在物理学中,我们用“mgh”表示重力势能。
归纳总结:重力势能的定义式:EP=mgh(采用讲授法,指出mgh的特殊含义,重力势能的定义的提出也就水到渠成了)指出重力势能是标量,其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在国际单位中都是焦耳(J)。
【步骤三】设问:物体位置变化,重力做功,同时重力势能发生变化,那么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有什么关系呢?小组讨论总结:WG= EP1-EP2即: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变化教师引导学生分两种情况讨论:
1.物体从高处运动到低处:重力做正功,势能减小量等于重力所做的功
2.物体从低处运动到高处:重力做负功,势能的增加量为物体客服重力所做的功
(设计意图:分两种情况讨论,学生能够更深刻的认识功与能的关系:做功过程就是能量变化的过程。从而也到达了本节重点的突破)
【第三环节】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设问:计算某物体在一定高度时的重力势能
(设计意图:学生出现不同计算结果,展开讨论,引出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归纳总结:1.重力势能的相对性,与参考平面的选择有关,重力势能的差值与参考平面无关
2.重力势能有正负
【第四环节】势能是系统所共有的设问:重力势能是谁的?学生会想当然回答是物体m的
设问:如果没有地球,还有重力势能吗?
学生豁然开朗:原来重力势能是地球和物体组成的系统所共有的
(设计意图:设置问题,引发思维冲突,学生不断思考,讨论,加深对问题的认识,突破本节难点。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的兴趣。)
(三)【课堂小结】学生小结本课学习知识,一是检查上课内容的落实情况,另一方面便于建构本课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同时教师加以完善补充,形成板书如下板书设计
4.重力势能
一、重力势能:1.定义:
2.表达式:EP=mgh标量J 3.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WG= EP1-EP2
与路径无关
4.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系统性
(四)【作业布置】
重力势能说课稿
重力势能教法(全文)
重力势能(陈先)
宁夏教师招聘面试备考:《重力势能》说课稿
高中物理《重力势能》教案3
7.4重力势能教学设计3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重力势能
5.4重力势能教学设计(新课标)
四川教师招聘面试:高中物理《重力势能》说课稿
动能和势能说课稿
《重力》说课稿7
一、说教材
《重力势能》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第四节。本节重点讲述重力势能及其相对性,重力势能的变化及与重力做功的关系。这个关系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实例,从能量角度分析,解开学生疑惑。这样做也可以为后面讲解机械能守恒定律做好准备。
二、说学情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重力势能的概念,高中阶段要定量地学习重力势能并体验其建立过程。让学生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只与重力做功有关,理解在实际生活中重力势能的改变,这对高一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由于高一学生认知能力不是很强,他们的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思维还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所以在理解上理性概念的建立过程仍然要通过具体形象图片、视频画面来支持,所以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多引用事实来说明问题。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什么是重力势能,能用公式表示重力势能,知道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
(2)能用重力势能的公式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功的概念推导重力做功与路径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通过类比推导,形成严谨的物理思维。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重力势能的概念及其表达式。【难点】重力势能的概念及其标矢性。
五、说教学方法
在教学活动中,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节课我采用了小组讨论法、实验法以及多媒体演示法等。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采用的是情景导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出示三个情景:
1.打桩机的重锤从高处落下,把水泥桩打进地里;
2.水力发电站的图片。
3.20xx年9月21日上午,俄罗斯高加索北奥塞梯地区的一个村庄发生雪崩,造成至少100人失踪。
让学生从这情境中感受到重力势能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界蕴含的巨大能量,是学生产生对自然的敬畏心理,同时引出本节新课——重力势能。【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导入,能够帮助学生体会物理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初步体会功与能的关系。
《重力》说课稿8
一、教材分析
《重力》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力和机械》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质量、力、二力平衡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力是一种最常见的力,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它在力学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必须先研究重力对物体的运动有无影响,是以后学习压强,浮力,功等知识的基础,因此,重力在力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我所任教的洋浦中学,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纯朴上进,但对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通过一年多的物理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三、目标分析
基于以上教材和学情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锤线的应用,知道重心并会画重力的示意图,理解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探究实验得出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培养学生“猜想、设计、操作、分析论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规律的兴趣,培养学生大胆猜想、敢于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根据教学目标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难点:重力的方向及重锤线的应用。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多个钩码、细线、小重物、重锤线、橡皮泥,质量相等的铁块、铝块,刻度尺,斜面,光盘。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如下几个环节:
四、教程分析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 引入新知(约5分钟)
1、首先教师做演示实验,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请同学们观察并思考?从而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万有引力,知道重力的概念及产生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的引入,类比联想,让学生体验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向学生展示生动活泼的物理天地,鼓励学生要向牛顿那样善于观察生活、思考问题,将来能够学有所成,唤起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第二个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约22分钟)
2、重力的大小(重量)
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教师演示测重力的方法。
(1)提出问题: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2)科学猜想: 针对问题,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猜想,学生可能猜想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形状、体积(大小)、密度(材料)、质量有关。
(3)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请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事实支持自己的猜想,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借助手中的器材分组探究自己的猜想是否科学合理。然后各组汇报探究成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得出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关。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实验器材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质量为50克数量不同的钩码的重力,并把结果记录在书中的表格内,然后引导学生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作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并算出每次测得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4)分析论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其比值是一个定值用g来表示,约为9.8牛/千克,在粗略计算时,可取g=10牛/千克,由此得出G=mg这个计算重力大小的公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大胆猜想、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数学图像来解决物理问题,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感知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突出本节课的重点,体现了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这一基本理念。)
3、重力的方向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师演示实验:物体自由下落,用细线把小重物悬挂起来,静止时让学生观察细线自由下垂的方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这个知识有一个重要的应用——重锤线,它是建筑工人砌墙时用来校准墙壁是否竖直的。由于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学时教师先根据教材插图13.2-6进行讲解,再让每组学生利用重锤线进行操作,看教室的墙壁是否竖直,窗台、桌面是否水平,并分析其工作原理,从而得出重锤线其实是应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这一性质制成的。
学生常常把重力的方向误认为跟接触面垂直,为了纠正这种错误,教师做演示实验,请学生观察:分别悬挂在水平桌面和斜面上方的两条重锤线方向是否相同?与水平桌面和斜面是否垂直?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而不是垂直向下的。
让学生观察“想想议议”中插图 ,通过讨论分析,使学生对重力的方向有进一步的了解。
(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这一部分的教学,遵循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方法。重锤线是重力方向的重要应用,对它的学习,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力求突破难点。)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这个内容比较抽象,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这个物理模型,可以先做一个小实验:怎样用一个手指把刻度尺托起来?告诉学生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部分,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成集中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再向学生说明重心的位置不仅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而且还和材料是否均匀有关。人在不同姿态时的重心位置不同,原因是人的几何形状改变了。
对于材料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就是这一物体的几何中心,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方形薄板、球、粗细均匀的棒等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并画出重力的示意图。同时向学生展示光盘,说明有的物体重心不在物体上。通过这样的教学处理,学生便对重心有了一个具体的感知。
材料不均匀或形状不规则的物体,重心位置的确定比较困难,利用悬挂法可以找出材料不均匀或形状不规则的较薄物体的重心。
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不倒翁”“高空走钢丝”“交通部门为何规定不允许运输车辆超高”等利用重心的知识,体现了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意图:利用实验帮助学生建立了“重心”这个较难理解的物理模型,并应用于实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第三个环节:内化提高,实际应用(约10分钟)
自我检测从基础巩固、能力提高、发展思维三个层次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强化训练。(设计意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第四个环节:感悟收获、课堂小结(约2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到了什么?有何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谈收获,反映的不仅有知识与技能的达成情况,还有过程的体验、方法的获得以及物理思想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情况,教师根据情况再进行小结。)
第五个环节:布置作业、巩固升华(约1分钟)
A组:教材59页,1、2、3、4题
B组:写一篇科学小论文:如果失去了重力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巩固提高,学会科学想象。符合新课标“不同的人在物理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基本理念。)
五、教法和学法分析
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类比联想、引导发现、直观演示、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小组合作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物理规律。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使物理情景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观察和实验等物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在师生互动中让每个学生都动口,动手,动脑,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好地促进学生实现本节课的目标。
六、评价分析:
本节课我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整合各种教学资源,采用适合我校学生的教学方式,注重科学探究,力求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拓展,智力得到开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树立学好物理的兴趣和信心。但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的思维又常常受到课堂气氛,突发事件的影响,所以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势利导,随机应变,调整好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重力》说课稿9
一.教材分析
1.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重力是北师大版物理第七章第三节的内容,也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重力是一种最常见的力,它在力学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都必须先研究重力对物体的运动有无影响,因此,重力在力学中处于基础的地位。
2.教学目标
根据重力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应达到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心。
(2)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会用公式G=mg计算重力或质量。
(3)理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3.教学重点和难点
由于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是通过实验来研究的,其研究问题的方法对今后进一步学习有指导意义,所以列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能运用重力计算公式解决相关问题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4.学情分析
在前面,学生已经学过了力的概念,对力的概念已有初步的了解,并学习了力的图示,学生的这种储备为这节课的教学带来方便,使教学难度大大降低,因此教学中要抓住这一特点,突出过程的体验和情感教育,这样使我们的物理课更接近生活,更易于学生接受,从而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用
根据本节课的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发现法、直观演示法和讲解法。
引导发现法属于启发式教学,本课将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和发现物理规律。直观演示法就是通过插图、演示实验、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使物理情景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知识由具体感知向抽象思维的转化。这两种教学方法配合使用,再加上精确的讲解,严密的推理,将达到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三、学法指导要点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是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节课重点是指导学生如何主动去观察思考、动手实验,初步掌握研究常见力的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程序设计
由于八年学生是第一次利用力的基础知识来研究常见力的,所以本节课将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按照教材的编排,设计如下的教学程序:
(一)学生自主复习,引入新课
首先以提问的方式复习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和力的测量工具,为学习本节新课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
然后利用媒体展示图片,引入新课由于学生在小学时就知道牛顿
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因此他们对这幅图所展示的物理情景是很熟悉的,知道水从高处向低处流、苹果或衣服上的水滴降落地面是由于地球的吸引,即重力的作用。所以利用这几幅插图引入新课很自然。
(二)新课教学分析
1.什么叫重力
引入新课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重力”的概念,分析重力产生的原因和施力物体,使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提高自学能力。
2.重力的大小
这个内容在本章第二节的力的测量实验中已经探究过,现改为学生总结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对实验信息的收集及分析处理,从而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通过归纳总结出重力计算公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运用。分析例题,书写演算过程,同时强调解题时应注意的问题,最后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力的方向
这也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内容。教学时先做演示实验 ,让学生观察粉笔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的方向以及悬挂物体静止时细线的方向。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掌握重锤线的应用。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这个内容比较抽象,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这个物理模型,(图片展示)重心在的位置不仅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而且还跟材料是否均匀有关。向学生出示圆形薄板和方形薄板等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指出
其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演示),作出重力的示意图。通过这样的教学处理,学生便对重心的概念有了一个具体的感知,知道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作集中在一个点上;利用这个重心的平衡特点,(演示找粉笔重心)还能找出材料不均匀或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
5、课堂小结
通过课堂小结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梳理,这样做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个知识点的整体印象。
(三)课堂检测与评价
通过课堂练习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既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对问题分析、解决,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反思
本节知识点多以回顾、复习为主,因此知识点的传授所花时间不多;重点部分放在与实际相结合,动手实验及思考讨论,课堂景观丰富,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带动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但将所有学生制作与活动都放在课堂上,时间会有所不足。因此必须要让学生提前准备材料,实验效果未能预料,课堂上较为被动。因此教学中要适当照顾实验能力较差的学生,引导学生学会分享。
《重力》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说教材地位:
本节课是讲述有关力的基本知识,理解重力产生、大小、方向,物体的重心与哪些因素有关,会画出力的图示。本节课具有预备性,基础性,与初中学过的力学知识衔接密切,教学中应适当复习初中学过的力学知识,以便把初高中的台阶尽量铺得平缓些。
说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会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来描述力
知道重力的概念及其测量,知道重心的概念及其应用
知道重心与稳定的关系
过程方法
用简单材料探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
使学生积极参与探究重力概念的建立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的作用
通过“重心”概念的引入渗透“等效代换”的物理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各种力现象的奇妙,保持对力现象的探索热情。体会各种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观察和了解重力的有趣现象,感受自然界的奥秘,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说重点难点:
1.“重力的三要素”的分析过程
2.“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和g值有关”,g值恒定是有条件的。
3.“重心”的概念是本节的难点。“重心”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引入的,它是物体每一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而力的合成以后才学到。
二、说学情、活动:
说学情:
经过初中两年的学习,初中已粗略学习了力的知识:
1、“力的描述”
2、重力的三要素
说活动:
通过让学生画力的图示、找一薄纸片的重心、用实验悬挂法找薄纸片的重心。
三、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熟了的'苹果总是向地面下落;衣服上的水总是落到地面上;一切物体在失去支持的时候都要向地面降落,这是因为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有引力,能把它们拉向地面.引起学生对力现象的兴趣。
演示实验:绳使钩码上升,磁铁吸引铁块,手推粉笔盒,不倒翁。
生活中到处是力的现象,请同学举例说明: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学习力的现象,感受一下力的有趣现象,感受下大自然的奥秘,首先了解一下重力
讲授新课:
1、[提出问题]
初中我们就初步学习过力了,那什么是力呢?力有什么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是什么?
(设计意图:引出力的性质(物质性、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A使物体发生形变、B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学会力和图示。)
2、[学生活动]请各小组推荐一同学上黑板来做有关力的图示的题目。
说明:不要忘了定标度,力的图示要正确反映力的三要素
(设计意图:体现新课程对学生主体性的要求,增强学生的参与性)
3、[引出问题]
我们每天都要运动,有时做操,有时跑步,有时走路,无论我们怎么用力跳
跃,最后都会落回地面,为什么?平常留意会注意到地球上的一切物体,在失去支持时最终会落下来,为什么呢?一般上我们近似认为地球是圆的,海水为什么不会洒向天空?
(设计意图:创设一些物理情景,引入这些力现象与重力有关,接下来要研究重力。)
4、[复习提问与学生活动]
问:重力是什么样的力呢?
答:重力是地球上或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课件展示)
问:重力的大小是多少?
答:学生讨论,归纳并总结:
重力的大小可以利用二力平衡,用弹簧秤测量,也可以用G=mg求解
教师说明:因为公式中的g的大小与纬度、高度有关,所以同样一个物体受重力的大小在地球的不同地方是不同。(课件展示)
问:物重跟质量有什么关系?(课件展示)
问:你知道重力的方向怎样?请举实例作为你的依据。
答:物体自由下落时,落向地面的物体总是竖直向下。
悬挂物体的绳子静止时总是竖直下垂的。(课件展示)
学生讨论,归纳并总结: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注意不是垂直向下。
教师演示:演示生活中应用到重力竖直向下的例子:
一、重力方向应用一:用铅垂线检查墙面是否竖直
二、重力方向应用二 :用水平仪检查桌面是否水平
问:重力的作用点在哪里?
教师说明: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当研究重力对一物体的作用效果时,也可以把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作用到一点上,这个点就是重力的作用点,也叫做物体的重心。任何物体都有重心,且只有一重心。类比质点,这也是种等效法,重心也是种理想化模型。(课件展示)
问:如何找物体重心呢?
教师说明:
粗细均匀的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
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球的重心在球心
质量均匀、外形规则的唱片的重心在它的圆心上.(课件展示)
说明: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如果物体的形状是中心对称的,对称中心就是物体的重心。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了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的质量的分布情况有关;重心的分布有可能在物体上,也有可能在物体外。
举例说明如空木桶、光盘、运动员在跳高时采用的跨越式、背越式时的重心位置。
问: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找形状不规则,质量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
可以用悬挂法,或通过复杂的数学运算得出用ppt课件演示:
指出一般只有薄板状物体才能用悬挂法测量出物体的重心。
[学生活动]
用手指把块硬纸板稳稳顶起,则手指所在处就是纸板的重心。
演示实验:把粉笔盒绕其一条棱翻转,直到倒下。
学生归纳总结得出:
重心的高低会影响物体的稳定。重心越低,物体越稳定。
举例:走钢丝的杂技演员,赛车等。
实际上物体的稳定除了跟重心有关外,还跟支持面有关。
不倒翁是什么原理呢?
想想议议:(课件展示)
我们站在地面上,脚朝下,站得很稳.但地球是球形的,在我们“脚下”的阿根廷人,好像是脚朝上的,他们为什么也站得很稳呢?
(设计意图:重力的大小、方向采用复习的方式、主要说明重心的位置用重心的应用、多举些与重心应用有关的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讨论交流。)
课堂小结:(也是板书设计)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作用效果:
A、使物体发生形变
B、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即速度大小、运动方向
3、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二、重力
1、重力的产生:
2、重力的三要素:
三、重心与稳定
重心的高低会影响物体的稳定。重心越低,物体越稳定
布置作业:作业纸(交)------教材P62的1、2、6
导学大课堂的本节的习题
《重力》说课稿11
《重力与重心》是司南版必修1第四章第1节的内容,是本章重要的基础内容。本章从最常见的重力入手,讲授力学的基础知识,是高中力学的基础,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所以本章的教学 关系到高中物理教学的好坏。
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有:
1.力的描述;
2.重力及其测量;
3.重心与稳度。
本节内容是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领略丰富多彩的力现象,学会基本的力学研究方法,理解重力的大小与方向,并结合重心与稳度,强调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结合本节的内容和特点,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培养学生。
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标提出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来描述力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理解生活中测量重力的方法
3.知道重心的概念及均匀物体重心的位置
4.会用简单器材探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
5.知道重心与稳度的关系
6.运用重力,重心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用简单器材探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各种力现象的奇妙保持对力现象的探索热情,体会重力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高一学生的思维具有单一性,定势性,并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变,由于力的概念比较抽象,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力的示意图,进一步扩展重力与重心。本节的重点是力的图示,重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重心与稳度;教学的难点是 重心与稳度。
说教法
物理教学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学生对力的示意图和重力已有自己的认识,可以作为教学的起点。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力的图示的描述方法,并通过复习力的三要素来引导学生学习重力的三要素,并通过实验探究均匀、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再进一步联系生活,理解重心与稳度;使学生全面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难点;因此,本节课综合运用直观讲授法、实验探究法并结合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加强师生双向活动,合理提问、评价,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
说学法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更加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在初中的基础上,复习力的示意图和力的三要素,来引导学生学习力的图示和重力的三要素,再扩展到重心与稳度,强调学生学会画力的图示,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巧用提问、评价激活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在轻松、自主、讨论的学习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
说教学过程
从以上分析,教学中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大约需要5分钟的时间)
教师通过(静态和动态)图片展示奇特的力现象,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通过几幅有关重力的图片来告诉学生今天研究的是最常见的力——重力。把学生的思维带入课堂。
2.新课教学:(大约需要35分钟的时间)
通过提问,复习初中时是怎样描述力的?(力的示意图);复习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让学生学习新的力的描述方法,引出什么是力的图示,怎样画力的图示?对于力的图示,学生常常容易出错,因此有必要让学生亲自动手画,而不是只记住它的画法。所以教师先举例(图4-6 力的图示)该怎样画。举例(某人用50 N水平向左的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并让学生动手画,叫两个学生到黑板上画,教师评价与分析 学生所画的力的图示,指出他们的错误,进一步指导学生学习力的图示的画法。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思考来获取新知识。
教师举例(树叶飘落等)引出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概念),让学生感受重力无处不在。通过力的三要素分别讲解重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重心)):让学生讨论怎样测量重力的大小?引出测量重力大小的原理:G=mg,并让学生知道g值会随地球上纬度和高度而变化。教师通过作图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分析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重力的作用点称为重心,那物体的重心如何确定?学生阅读课本、思考、讨论,得出有规则几何形状且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是几何中心;教师提问:没有规则的物体重心如何确定?指导学生利用悬挂法寻找重心,学生进行实验,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教师把知识扩展到;重心的高低影响物体的稳度,教师举例说明;学生阅读课本,利用所学的知识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教师总结本节的内容,再进行例题的讲解与巩固,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具有稳定性。最后布置作业。(在板书方面:教学中将黑板一半写概念,另一半用来作图分析。)
结束语 : 在以上设计中,我力求“以学生为中心”,以物理实验为基础,积极倡导学生思考、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课堂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在此,还请各位老师,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重力》说课稿12
说课时间:XXXX-X-X
说课人: XXX
各位评委早上好!我说课的课题是《重力》,原标题是《重力的示意图》。我计划将本节课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讲力的作用效果,三要素,示意图。第二课时讲重力。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重力》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首先是教材的作用和地位。《重力》是(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在学习重力力之前,已经学习了力的概念,测量等,本节课再学习常见的,具体的一种力——重力,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重力”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力,在力学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都必须先研究重力对物体的运动有无影响。因此,《重力》在力学中处于基础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一节课
2.教学目标
根据重力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应达到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了解重心。
②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会用公式G=mg计算重力或质量。
③理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计划,能收集实验信息。
②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学习信息处理的方法,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树立以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3.教学重点和难点
由于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是通过实验来研究的,其研究问题的方法对今后进一步学习有指导意义,所以列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而知识的应用——重垂线,则为本课的教学难点,这是因为对刚开始学习力学知识的初二学生来说,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经验。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感性材料丰富的教材特点和初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发现法、直观演示法和讲解法。
引导发现法属于启发式教学,本课将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和发现物理规律。直观演示法就是通过插图、实验、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使物理情景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知识由具体感知向抽象思维的转化。这两种教学方法配合使用,再加上精确的讲解,严密的推理,力求达到“教”与“学”的优化组合。 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符合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
三、说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是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学法的指导。根据本节的内容特征,我主要是指导学生如何主动去观察思考、动手实验、初步掌握研究常见力的学习方法。
四、说教具及设备
1、选择教具依据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选取得当有利于提高训练的密度及广度,能使教学过程从抽象到形象。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重力和质量的关系。还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为此,我选择以下的教具及设备:
2、教具:弹簧测力计、钩码、图片等一些器材。
设备:多媒体
五、说教学过程
由于八年级学生是第一次利用力的基础知识来研究常见的力,所以本节课将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按照教材的编排,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3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牛顿在苹果树下思考,苹果下落)普通的现象,伟大的问题,(飞流直下的瀑布、高台跳水的运动员、踢出去的足球落向地面等)。教师接着问:产生这种现象是由于什么原因呢?(引入新课,板书课题。)由于学生在小学自然课上已有物体受地球吸引的认识,学生会比较容易说出吸引等词。
(这样引入可以激发学生想要学习重力的愿望)
(二)新课教学
1、什么是“重力”(5分钟)
进一步从力的作用效果启发引导学生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苹果向下落?苹果的运动状态改变了没有?改变了?为什么?受力了。所受的力是谁给的?地球。地球对他附近的物体由于吸引的作用而产生的力。总结得出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因为插图直观、形象,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知道了重力的概念后教师接着让学生充分例举他们熟悉的重力现象,使他们意识到地球周围的一切物体时时刻刻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接着以下落的苹果为例,分析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及重力的三要素。并按重力的方向、大小、作用点的顺序组织教学。
2、重力的“方向”(8分钟)
这也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内容。教学时先做演示实验 ,用细线把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让学生观察线的方向是竖直方向。然后剪断细线,同时让学生观察: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什么方向下落?这样又一次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为了让学生正确理解“竖直向下”,避免与“垂直向下”相混淆,我做如下的演示:把一小球用细线悬挂在水平放置的铁架台上,观察细线的方向。然后再把铁架台底座一侧抬起(模拟在不平地面的情况),在抬起过程中再次观察细线的方向。提出问题:两种情况下观察的方向是否一致?与当地地面情况是否有关?是否与当地地面一定垂直?学生经过分析得出:重力方向不一定始终垂直于地面,教师这时可指出:但它垂直于水平面,我们观察到的这个方向与重力的方向是一致的,称为“竖直向下”
对于重力方向的应用这部分内容,由于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重垂线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感性认识。再让一位学生利用重垂线进行操作,检查窗台、桌面是否水平?其他同学分析其工作原理。循序渐进学生易于理解。
3、重力的“大小”(10分钟)
这部分内容我想设计为学生探究性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使学生有机会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地进行物理规律的探索,体现自主性原则;二是再次练习使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体会探究性实验的过程: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论证,得出结论。
本节课中让学生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数量钩码的重力,并把数据记录下表,由学生分析数据、总结实验结果。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对实验信息的收集及用比值分析处理数据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学生实验将数据填入书上的表格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质量增大几倍,重力也相应增大了近似的倍数,即(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比值约是9.8N/Kg,是个定值,用g表示,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10N/Kg,接着介绍g的值读法和含义后指出用G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尝试让学生按数学关系写出物理公式表达形式。在得出公式后进行运用:分析例题,书写演算过程,同时强调解题时应注意的问题(只有m的单位用千克时,计算出的重力G的单位才是N ),培养学生利用重力
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介绍:在同一地点g是恒量,如果位置改变,g就不是一个定值了。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5分钟)
教材对“重心”的概念没有涉及,但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可以用重心的知识来解释。因此,在了解重力的大小和方向后,可适当补充重心的知识。这个内容比较抽象,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这个物理模型,可通过用手托住一把尺子的小实验引入重心的概念:重心是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同时告知学生当尺子平衡时的重心就在手指的上方。重心在的位置不仅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而且还跟材料是否均匀有关。向学生出示圆形薄板和方形薄板等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指出其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演示)。通过这样的教学处理,学生便对重心的概念有了一个具体的感知,知道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作集中在一个点上。利用这个重心的平衡特点,还能找出材料不均匀或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至于如何找出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在这不做细讲。个别基础好或感兴趣的同学可介绍他们通过课后思考题进行探究了解。
6、课堂小结(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2分钟)
通过课堂小结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梳理,这样做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个知识点的整体印象。
7、课堂检测与评价(4分钟)
(通过课堂练习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既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对问题分析、解决,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以一个话题讨论:“假如没有重力,世界将是什么景象?”结束。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3分钟)
8、板书设计
第三节 重 力
一、重力的概念: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G)
二、重力的三要素
方向:竖直向下
大小:G=mg
作用点:重心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个构想,不足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指点!
《重力》说课稿13
【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共同必修模块“物理2”中的二级主题“机械能与能源”的内容标准中涉及本节内容的条目是:“理解重力势能,知道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该条目要求学生理解什么是重力势能,并能从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出发,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之间的关系,同时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势能有:重力势能、电势能、分子势能,重力势能的学习对以后相关概念的学习至关重要。
“势能的改变”是下节“能量守恒定律”的知识基础,是本章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本节进述重力势能及其相对性,重力势能的变化以及与重力做功的关系,为下节讲机械能守恒定律做好准备。
【学生分析】
1.高一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是:开始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思维还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仍需具体形象的图片画面来支持。
2.学生在初中时已接触过重力势能的概念,在高中阶段要定量的学习重力势能。
3.学生已学习了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重力做功的计算来判断重力势能的变化,通过弹性力做功来判断弹性势能的变化。
【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技能
1.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能用重力势能的表达式计算重力势能,知道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重力势能的变化具有绝对性。
2.理解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并能用这一结论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知道重力做功与运动路径无关。
3.理解重力做功是物体重力势能变化的量度。
4.知道弹性势能的初步概念。
㈡过程与方法
1.经历发散思维和理论探究归纳能力,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
2.体会用“实验法”和“理论推导”相互验证研究问题的方法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渗透从对生活中有关物理现象的观察,得到物理结论的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
2.体验科学不仅仅是认识自然,挑战自然,更在于能动的改造自然。
【重点难点】
重点:重力势能的概念及重力做功跟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
难点:重力势能的相对性、重力势能变化的绝对性、及WG=Ep1-Ep2 关系的得出及应用
【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采用:理论探究法、实验法、讲授法、归纳法。
通过的雪崩及水库等图片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重力势能与高度和重力的关系,让学生通过演示实验,来学习体验应用“控制变量法”与“比较法”定性研究;通过设计物理过程体会“理论探究法”定量研究。通过实例计算来认识重力势能的相对性以及重力势能变化的绝对性,从而突破教学难点。根据功和能的关系,推导重力做功跟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加深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教学流程】
1、开始,播放图片,创设物理问题情境。
导出概念:重力势能Ep。时间5分钟。
2、教师引导,提出问题:Ep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师生交流互动,猜测,建立假设。
实验定性检验,得出结论Ep与g 及h 有关。时间5分钟。
3、教师引导创设物理情景,学生思考,并从理论上定量推导Ep与g 及h的关系。时间5分钟。
4、教师创设实例,学生思考分析,教师辅导总结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及重力势能变化的绝对性,及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关系。时间10分钟。
5、教师创设实例,师生共同分析得出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的特点。时间5分钟。
6、最后让学生自主讨论多米诺骨牌现象及斜抛物体运动中重力势能的变化及重力做功及潮汐能三个问题,使学生能结合生活现象深化知识应用,提升分析处理问题能力。时间10分钟。
7、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一、重力势能 符号:Ep
概念:物体处于一定的高度而具有的能。 |
相对性:h为物体相对参考面的高度 |
系统性:是地球表面附近物体与地球间的相对位置决定的 |
【教学媒体及手段】
图片
实验
视频
《重力》说课稿14
教材的作用和地位
《重力》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重力”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力,重力的知识对学习压力、支持力、浮力等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又是学习压强、功的基础。“重力”是“力学”中的基础,在力学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都必须先研究重力对物体的运动有无影响。本节课由“重力的大小”“重力的方向”“重心”“重力的由来”四部分内容构成,分别从力的概念和力的三要素两条线来认识重力。因此,《重力》在力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教材处理
在授课中本人认为把“重力的由来”由最后学习内容调整为首先进行学习再学习重力的概念比较符合知识的认知逻辑顺序。
学情分析
八年级同学们正处于青春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同学们对重力的现象比较熟悉,有一定的认识基础。农场孩子,纯朴上进,通过半年的物理学习,同学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他们缺乏一定的探索问题的能力。
根据20xx版物理课程标准对重力学习要求,同学们的情况以及教学内容我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重力是因万有引力而产生的。
2、了解重力的作用效果,会由质量计算重力大小。
3、认识重力的方向,理解“重心”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了解牛顿关于“地球吸引月球”的理论思想,知道万有引力的存在。
2、通过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认识并掌握求重力的公式。
3、通过“重锤实验”“找重心实验”理解并感受重力的方向与作用点---重心。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认识“质量”与“重力”关系。
2、通过对重力产生的原因的探究,了解牛顿的贡献,激发同学们向科学家学习的意识,树立探索太空奥秘的理想和信念。
根据教学目标和我校同学们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掌握重力的“三要素”;能进行重力大小的计算。
难点:重力的方向;重心的含义。 为更好完成教学目标根据同学们的实际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读书自学和讲解法等,多种方法配合使用,运用多媒体直观展示,引导同学们自主学习加上教师讲解,将达到“教”与“学”的优化组合。体现了“同学们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1、选择教具依据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同学们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学用具及设备选取得当有利于使教学过程从抽象到形象。使同学们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重力和质量的关系。还能激发同学们们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同学们动手操作能力,从而达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为此,我选择以下的教具及设备:
2、教具:下落物体视频、多媒体课件、铁架台、弹簧测力计、重锤线、钩码、三角板、坐标纸、铅笔、细线、橡皮
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我设计以下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1、导学内容:
播放视频: 石往山下滚,水往低处流,雨从空中下落,月球围绕地球转,抛物下落。演示系绳橡皮圆周运动,撒手后运动情况。
问题:以上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是万有引力?谁发现万有引
力?什么是重力,用什么表示?物体只要在什么附近就会受到重力?
2、同学们活动:
同学们观看视频,引发思考;阅读教材,p9导读与p12重力由来,回答问题。
3、设计意图:
从生活情境中寻求规律,形成理论,树立探索太空的理想,激发向科学家学习意识,让同学们自然进入课题。
(二)实验探究,寻求规律
1、导学内容:
托起不同的钩码,感受它对手的压力,提出问题,猜想质量与重力之间有何联系?分组实验,用测力计和钩码探究质量与重力之间遵循什么规律,总结结论。设计,填写表格。
以m为横轴,G为纵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描点绘图像,计算G/m,小结g=9.8N/kg.总结重力公式。
2、同学们活动:
同学们感受后回答,质量大的钩码对手的压力越大,说明重力越大。同学们分组实验,利用测力计测量相应钩码重力,利用直尺铅笔描点、作图,分析规律;填入表格并计算比值,总结G = mg 。(一次函数类型)
3、设计意图:
通过实践探究活动,培养同学们动手能力,同学们学会正确的探究规律、方法、步骤和基本操作思想,引导同学们建立理论来源于实践,规律就在身边的认识,培养同学们观察能力,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
(三)分析归纳,理解应用
1、导学内容:
P11,先阅读后例题解析,分析小结整理过程;重力的方向;解决用什么工具确定竖直向下的方向?平面是否水平?我国与美国重力的方向是同向吗?有何规律?p12,重心,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物体重心在哪里?
2、同学们活动:
同学们即时解答例题,板书解析;同学们阅读重力方向与重心部分内容,回答问题,同学们小组讨论重力的方向应用及规律。同学们寻找规则物体重心。
3、设计意图:
熟悉公式,规范解题步骤;理解力与重力关系,掌握重力三要素;提高同学们阅读学习能力,体验物理来源于生活,从物理走向社会。
(四)课堂训练 巩固新知
1、下列分析哪些是正确的?
A.物体被抛出后总要落到地面,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B.篮球拍到地板上有弹起,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C.地球上各地的重力方向都是相同的,均指向地心
D.宇宙飞船离开地球很远后,可认为不受地球的重力了。
2、关于物体重心,下述正确的是?
A.物体上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都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
B.一个均匀铁环,它没有重心
C.篮球打足气后,它的重心也在球心处
D.向一个杯子中慢慢地加水,杯子和水的重心会越来越高。
3、某同学用弹簧秤称一盒牛奶,示数如图,则这盒牛奶
的质量有多大?(g=10N/kg)
4、某同学的“体重”(质量)为50kg,则他的重力是多少牛顿?当他乘坐飞船,离地球较远时,质量是多少千克?(地面附近g=10N/kg)
设计意图:检测从基础巩固、能力提高、发展思维三个层次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强化训练。使不同层次的同学们都能学有所得,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五)课堂小结 感悟新知
关于重力
(一)重力产生的原因——万有引力
(二)重力大小G=mg,g=10N/kg
(三)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是重心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谈收获,通过课堂小结使同学们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梳理,这样做既可以加深同学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在同学们的头脑中建立一个知识点的整体印象及物理思想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情况,教师根据情况再进行小结。
(六)课下作业 巩固升华:
设计意图:1-3题考查重力公式的应用,训练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注意公式、运算过程和结果的规范与准确。4、5题考查同学们是否知道重力的方向总是竖
设计意图:简明扼要呈现本节课重点内容,便于同学们系统掌握本节知识。
《重力》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本节知识点是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七章第四节的内容,重力势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能量,它与重力做功紧密联系,加深了学生对做功的理解,并且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是本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须知知识,本节的讲解思路也为学生学习电势能、分子势能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这一部分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从认知上看,高一学生由感性认知向理性认知过渡;从思维上看,学生由形象思维向理性思维过渡。由于初中学过关于重力势能的介绍。因此本节的主要任务是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定性认识到定量计算的转化。
(过渡)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按照新课程标准,又结合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学生能用计算式计算物体的重力势能。
(2)理解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之间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3)知道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
2、过程与方法
(1)根据共和能的关系,推出重力势能表达式
(2)实验,学生能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3)对结果分析,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实验的操作、观察、讨论,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为了有效的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重力势能的概念及重力做功跟物体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
难点: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及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过渡)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结合新课程以教师为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理念,我确立了本课的教法和学法。
五、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采用:设疑法、理论探究法、讲授法、例举法。学法指导上主要采取自主学习、交流合作式学习、分析归纳式学习等方法。
(过渡)在教学过程中这些教法和学法将会得到体现。最后我重点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投影多媒体图片:利用生活常见事例,比如屋檐上一块摇摇欲坠的瓦片,常使行人惊心。(意图: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引出重力势能的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重力势能。物体的高度发生变化时,重力要做功,因而认识重力势能要对重力做功进行研究。
(二)推进新课:本版块我分为四个环节层层推进。
【第一环节】探究重力的功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计算下列三种情况下重力做的功
小球自由下落(图)
小球沿倾斜直线下落(图)
小球沿曲线下落(图)
学生比较计算结果,讨论重力做到功,最终得出结论: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与物体路径无关,只跟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
(设计意图:从具体情景入手,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推导,总结寻求重力做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接下来我们探究重力势能的表达式?
【第二环节】探究重力势能
【步骤一】:定性探究:重力势能与那些因素有关
学生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检验假设
实验1:用同体积的铁球和橡胶球从相同高度落下,观察落入橡皮泥的深度。
实验2:用同一小铁球从不同高度落下,观察落入橡皮泥的深度。
归纳总结:重力势能跟物体的质量和高度都有关系;物体的质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势能就越大。
(设计意图,实验,认识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为重力势能的定量表示奠定基础,同时学生掌握了控制变量法的科学研究方法)
【步骤二】定量探究:怎么样定量地表示重力势能?
引导学生联想重力做功表达式:WG=mgh=mgh1-mgh2 由上面式子可以看出,式子右边正好是某个物理量的变化值,在物理学中,我们用“mgh”表示重力势能。
归纳总结:重力势能的定义式:EP=mgh(采用讲授法,指出mgh的特殊含义,重力势能的定义的提出也就水到渠成了)
指出重力势能是标量,其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在国际单位中都是焦耳(J)。
【步骤三】设问:物体位置变化,重力做功,同时重力势能发生变化,那么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有什么关系呢?
小组讨论总结:WG= EP1-EP2
即: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分两种情况讨论:
物体从高处运动到低处:重力做正功,势能减小量等于重力所做的功
物体从低处运动到高处:重力做负功,势能的增加量为物体客服重力所做的功
(设计意图:分两种情况讨论,学生能够更深刻的认识功与能的关系:做功过程就是能量变化的过程。从而也到达了本节重点的突破)
【第三环节】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设问:计算某物体在一定高度时的重力势能
(设计意图:学生出现不同计算结果,展开讨论,引出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归纳总结:
1.重力势能的相对性,与参考平面的选择有关,重力势能的差值与参考平面无关
2.重力势能有正负
【第四环节】势能是系统所共有的
设问:重力势能是谁的?
学生会想当然回答是物体m的
设问:如果没有地球,还有重力势能吗?
学生豁然开朗:原来重力势能是地球和物体组成的系统所共有的
(设计意图:设置问题,引发思维冲突,学生不断思考,讨论,加深对问题的认识,突破本节难点。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的兴趣。)
(三)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本课学习知识,一是检查上课内容的落实情况,另一方面便于建构本课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同时教师加以完善补充,形成板书如下:
七、板书设计
更多信息请访问通辽人事考试信息网
第五篇:重力说课稿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说课稿。
说课人:
课 题: § 3.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课 型: 新授课(第2课时)一.教材分析:
这一章教材通过分析生活和生产中大量的实际问题(如运动员踢球、守门员接球、压锯条、物体落向地面、地球自转等)引入力的概念和重力的概念,并应用二力平衡原理引入重心的概念。自然界中的物体,正常情况下都离不开重力的作用,因此在相互作用的教学中,教材将重力放在其它力的前面,突出重力的重要性。由于学生对重力并不陌生,因此教材在这部分的处理中只做陈述性的简单介绍。从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现有接受能力来看,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和重心的概念是这节课的难点。为了解决重心这一难点,教材列举了大量的实例,以求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难点。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4.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
5.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定义.
6.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过程与方法:
1.知道人类认识力的作用是从力的作用产生的效果开始的.
2.能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
3.能通过多个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自己动手,找不规则薄板重心的实验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5.通过“重心”概念的引入渗透“等效代换”的物理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励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全面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图示以及力的作用效果. 2.重力的概念及重心的理解. 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
2.重心的概念和位置. 二.说教法与学法
探究、实验、讲授、讨论、练习三.说学情分析:
在初中,学生已经学过了重力和力的概念,对重力和力的概念已有初步的了解,并学习了力的图示,学生的这种储备为这节课的教学带来方便,使教学难度大大降低,因此教学中要抓住这一特点,突出过程的体验和情感教育,这样使我们的物理课更接近生活,更易于学生接受,从而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四.说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力和力的图示: 1.力
(1).力的概念
理解:物质性: 相互性:
矢量性: 瞬时性:(2).力的作用效果: 2.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和力的分类 问题: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有什么区别?
力的分类:(1).按力的性质分:(2)按力的效果分: [新课导入] 由演示重力作用效果的图片引入重力定义。[新课教学] 随后由“下落的物体可以有从树上下落的苹果、跳高运动员、飞机投下救援物资等生活现象引导学生得出物体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落向地球.我们已经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引导学生得出物体的下落是受到重力的作用.接着讲解第二个知识点“重力”。重力
一.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强调以下几点:
(1).一切物体都受重力作用,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2).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所受处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无关
(3).重力由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引起,但不能说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就是重力
二.重力的三要素:
1.大小:用公式G=mg计算,用弹簧秤测量.
结合课本讲解“同样一个物体受重力的大小在地球的不同地方是不同的,根据公式G=mg中的g是我们以前所学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它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高度和纬度有关.当高度增加时,g的值减小;当纬度增加时,g的值增大.”
让学生得出研究重力的三要素的研究方法。让学生回答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进行测量.
2.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指向地心、垂直向下都不对)3.作用点:重心 三.找重心
教师总结得出:重力的作用点称为重心,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之后让学生思考物体的重心是如何进行确定的,结合学生的分析,进行总结。给出一个不规则形状的薄木板,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标出这块木板的重心所在.
给出用悬挂法确定薄板的重心的参考。得出这样实验的原理。随后给出关于重心的课堂训练,巩固重心的知识点。
除了重力之外,自然界还有很多力的作用,它们的类别很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有很多方法,这些相互作用都是由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演变而来,接下来引入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四.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3(学生自己阅读教材第52页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由于这一部分是属于了解性质的问题,让学生自己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科技论文的能力,是学生提高自己水平的很好机会,老师一定要相信学生有这个能力,不能把一切都进行讲解,而是应该把这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自由支配,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终身学习作好准备.请同学们把自己阅读的内容总结一下.它们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通过讲解这一部分,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前沿的了解,积极投身到为科学而献身的队伍中去. [实战演练] [小 结] 重力是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的一个概念,对它的理解主要应该放在重心的研究上,知道不同情况下物体重心的位置.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是新教材新增的内容,对它的理解不必太深,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为将来发展打下基础. [布置作业] 教材第53-54页问题与练习,还有一些课外练习。[板书设计]
§ 3.1 重 力
一.重力:
二.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大小:G=mg(g=9.8m/s2)弹簧测力计 方向:竖直向下 作用点:重心 三.找重心
1.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几何中心 2.质量分布不均:由质量分布和形状共同决定 3.类似薄板的物体重心:悬挂法(并说明原理)四.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1.万有引力 2.电磁相互作用 3.强相互作用 4.弱相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