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下《路旁的橡树》教案
8、路旁的橡树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文中筑路工人的动作神态语言,让学生通过想象,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3.借助课文语言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2.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课文重点:全文 感情朗读训练点全文:
读说结合训练点: 结合课文说一说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预习设计:
1.借助工具书认读生字,圈出新词,理解词义。2.标出自然段,读熟课文。
3.朗读课文,体会“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教学准备:
1.查字典,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2.搜集有关橡树的资料。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筑路工人们正在修建一条公路。突然,他们停了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2.板书课题:路旁的橡树。
二、成果展示: 1.认读下列词语:
公路 宽阔平坦 漂亮 马蹄
橡树 粗壮 结实 挺拨 高尚 2.了解橡树的知识:
橡树:是一种主干明显而高大的落叶乔木。花是黄褐色的。果实长圆形,有厚厚的壁,叫橡栗,富含淀粉,是松鼠爱吃的食物。从树中提炼的甜味剂是制口香糖的重要原料。
3.指名读课文,并思考:工人们修路时为什么停下来?后来修了一条怎样的路?
三、感悟理解课文:
(一)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章中最能体现工人们有一颗高尚的心的句子,以及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并与同桌交流一下感想。(学生讨论交流。)
(1)自读课文第二至七自然段,思考: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2)画出描写橡树的句子,读一读:
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3)看到这样一棵高高的橡树,筑路人有什么反应呢?
① 工人们停了下来,把排水管放在地上。
② 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工人们也沉默不语。(4)学生分组讨论:工程师心里在想什么?工人们为什么沉默不语?他们心里又在想什么?。
工程师心想:________。
工人们心想:________。
(这么一棵粗壮、挺拔的橡树,伐了它,真是可惜。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5)出示句子。提问:工程师和工人为什么都叹气?
筑路计划不能改变,可是砍倒这么粗壮、挺拔的橡树,真是可惜。
工程师为________ 叹了口气。工人们为________ 叹着气。
(6)体会工程师的话:“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的意思:
(我们不会因为完成不了筑路任务而受到上级领导的责备,也不会因为砍伐了橡树受到路人的责备。)
(7)师引读:几年过去了,公路建成了,这是一条怎样的路呢?
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结合插图理解:这条像箭一样笔直的公路,只有一个弯儿,这弯儿是为谁留的?(这个弯儿是为了留下这棵橡树而特别设置的。)
这弯曲的马蹄形,似乎在告诉过往的每一个人什么?(学生练习说话)
(二)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学生齐读最后一段,并讨论:筑路人的高尚表现在哪些地方,你对高尚有了什么新的理解?
(珍爱这棵树,出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出于对生命的尊重„„)
四、学法应用,创新练习
1、本文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通过保护路边的一棵橡树,表现了筑路者自觉保护环境的高尚品质。
2、那么如何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表现人物品质的呢?
(1)抓住人物的语言,通过对话表现人物的思想。如写同学爱护班级:“这粉笔是老师讲课写字用的,你拿一根,他拿一根,老师还用什么讲课呢?”
(2)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品质。如写一位朴实的卖菜老人:“他一只手拿着秤,另一只手挑出新鲜的、顶花带刺的黄瓜,轻轻地放在秤盘上。”
五、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是体会人们在保护橡树的过程中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六、质疑、释疑
通过学习课文,还有哪些语段不理解,同桌或小组交流,然后推荐代表将问题提出,集体解决,解决不了的,再由教师进行点拨、讲解。
七、限时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如果你就是那棵橡树,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八、板书设计
8、路旁的橡树
橡树
↓
↗高尚的心
修路-—————工人
↑↓
↓
↘保护环境
马蹄形
第二篇:路旁的橡树 教案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一、揭题存疑
1、出示橡树的图片
问:这是一棵怎样的橡树?(高大、粗壮、挺拔)这棵橡树就生长在路旁。
2、直接板书课题:路旁的橡树。
3、引导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想提吗?
(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它和我们有什么关系?人们是怎样对待它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棵橡树呢„„)
(“疑”是“研”之源。围绕学生质疑的问题来开展阅读研究,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阅读研究更有意义,也更有情趣。)
二、初读课文释疑
1、自由读课文,画出难读的,难理解的词语。
2、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先自己试着划划找找答案。
3、交流:
(1)提出难懂的词语,互相交流理解。(如:平坦,延伸、沉重、楔子、责备、不约而同等
(2)交流读文后对刚才所提问题的思考,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这环节的设计是第一层次的质疑和解疑,其实已经实现了对文本的初步感知,从整体上解读了课文的脉络和主要元素。对略读课文的教学来说,粗知是自主深入阅读的基础。)
三、引发质疑
1、人们打算从北方到南方的两座城市之间修一条怎样的公路?
(平坦、宽阔又漂亮)
2、后来这条公路修好了,修成了什么样子?为什么 “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为什么修成的路与起初设计的有这么大的差别?究竟在修路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这一环节,抓课文解读的“矛盾点”切入,用问题推进学生的阅读思辨,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以便更多角度开拓学生的认知空间)
四、自主研读,提示文旨,分六步设计:
1、确定研读目标。
为什么“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它像箭一样笔直,但中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2、交流研读体会
(1)为什么工人们突然停了下来,究竟发生了什么?
(2)这是一棵怎样的树?这个句子是个什么句?(比喻句)
(3)你喜欢这棵树吗?有感情朗读这个句子。
3、片断品读4-7自然段。
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朗读,品味语感。
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活也没对工人们说。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
(1)你看到他们的表情了吗?什么是沉默不语?
(2)为什么都沉默不语?虽然他们沉默不语,但是此刻他们的内心深处却正波澜起伏,你猜想一下他们此刻正在想些什么?
说话训练:此时此刻,工程师左右为难:砍吧,();不砍吧,()。
(3)工程师为什么叹气?工人们又为什么叹气?(因为没有想到两全其美的办法)
(4)朗读指导:工程师看看筑路计划,看看橡树,想不出两全的办法,心里好着急好无奈啊!(生读)
4、工程师拿出一根楔子,走到离橡树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进了地里。
(1)出示楔子:什么是楔子?干什么用的?
(2)工程师的行动其实给工人们一个什么样的决定?(保护橡树,把公路弯曲成马蹄形)这样做好吗?(既保护了橡树,又不改变计划)
(3)工程师为什么要离橡树100米的地方打进去呢?(不影响橡树的成长,让橡树的根部都不受到伤害)
五、感悟筑路人的高尚之心
1、引读:几年过去了,公路建成了,这是一条怎样的公路呢?看插图,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是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找一对反义词:(笔直——弯曲)
2、行驶在这条宽阔的公路上,看到这道亮丽的风景线,难怪——课件再次出示最后一段话:
想象说话训练:
一条宽阔的沥青公路从()它像箭一样(),因为这里挺立着(),()过往这里的人看到(),()地赞叹:()。
现在,你明白了他们为什么赞叹吗?筑路人的高尚表现在哪些地方?
3、倾诉:现在,这棵挺立在路旁的高高的橡树,成了这条宽阔的公路旁一道特别的风景线,风吹过树梢,树叶哗啦啦地响,它似乎在说些什么„„
4、小练笔:你听到橡树说的话了吗?让我们写下来吧。
(这一环节着力于激活表态的文本,促进师生的创造和拓展,从切入点引出“空白点”,发展点,在比较品味、想像、朗读中实现,从解读文本到超越文本,实现语言文字情怀的共同构建。)
“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他轻声说。
引导从这些表情动作的词语中,体会工程师保护橡树的坚决和义无反顾。
4、创设情境,换位体验
导入:工程师明明知道计划是不可修改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他那么做?他想到了些什么呢?你能来真实这个“空白”吗?
出示: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工程师拿出一根楔子,走到离橡树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进了地里。„„
1)、讨论铺垫(想到了橡树的作用,橡树的生命力,想到了„„)
2)、交流:工人们看到工程师的做法,他们的心情会怎样?表现得怎样?
5、有感情地朗读4-7自然段。
6、小结:作者这样写:“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突出强调了人们的良苦用心,赞扬了人们为树让路的决心。
(这一环节着力于激活表态的文本,促进师生的创造和拓展,从切入点引出“空白点”,发展点,在比较品味、想象,朗读中实现,从解读文本到超越文本,实现语言文字情怀的共同构建。)
六、总结升华
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希望我们也能拥有一颗高尚的心,让大自然更加和谐,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
1、情地朗读文章最后一段。
2、以歌曲《美丽的心灵》结束本课。
板书:
8、路旁的橡树
工程师 修路橡树
工人们 保树马蹄形
《路旁的橡树》教学反思
一、留足空间实现多元解读
一开始,让学生质疑,他们对高尚一词不太理解,通过研读课文,体会工程师内心复杂的思想斗争,特别是理解他如果选择砍去橡树,也一样可以得到赞美或者得到更多的赞美,但最后却作出了这样的选择,让学生懂得,在平凡小事中,在矛盾挣扎中,能让好的思想占上风就是一种高尚。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地出现课文的最后一段,让“高尚”一词在学生的心灵上打上深深地烙印,把这种环保意识落实到自己的行为中去。
二、人文性与工具性并举
在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的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美好的行为时,除了让学生感受他们品格的高尚,还不失时机地安排一些语言训练。看着这个弯曲的马蹄形进行说话练习,让学生想象风中的橡树在跟人们说些什么,这样的练习既让学生体会到这像箭一样笔直的公路上,这唯一的马蹄形的弯,昭示了筑路工人高尚的心灵,又让学生在说话练习中,锤炼了文字的准确性,提高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三、联系生活拓展语文外延
还存在着的不足:在理解课文时,过于注重了对文本的解读,却忽略了朗读的训练,如工程师与筑路工人沉默不语时的场面,如果能让学生通过朗读加深体会,效果可能会更好。
路旁的橡树 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筑路人高尚的心。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用具及课前准备
1、课件《路旁的橡树》,橡树图片;
2、搜集有关人类破坏或保护环境的资料。
教学过程:课前背诵:第七单元:爱护周围环境
1、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吕氏春秋》
2、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黄帝内经》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学习《路旁的橡树》,看老师板书课题:路旁的橡树。
2、你们见过橡树吗?(出示橡树图,橡树就是栎树,结有果实。介绍橡树:这就是橡树,平时我们不容易看到橡树,老师搜集了一些有关橡树的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橡树仪态雄伟、气势磅礴、高大伟岸。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开花植物;生命期比较长,高寿的可以达到400岁。橡树是一种极其聪明的树种,为什么
这么说呢?因为它具有完善而强劲的自我保护体系,有一整套对付天敌的本事。
它的外皮非常坚韧,既可抗拒动物的啃食,也能防止机械的伤害;它还会分泌出单宁酸,用来对付频繁骚扰的昆虫幼虫;它会把自己的种子用坚硬的外壳包裹起来,一般吃硬果的动物还真啃它不动哩。它的一切特性保证了树性的强健,若非人力故意摧毁,普通的自然灾难都不能将其毁灭„„所以,人们将橡树看作壮悍强大的象征。)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初读全文,读准字音。
听课件中的范读部分,正音同时思考下面第2项的内容。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写筑路工人为了保住橡树而绕开树铺路的故事。)
三、思考讨论、深入理解。
1、(1)、工人为什么停下来,他们看到了什么,又是在想什么呢?
(2)、工程师和工人为什么会叹气?
(3)、他们想出了什么办法?
(4)、为什么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会不约而同地赞叹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什么是“平坦”(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
2、读第二、三、四自然段。
(1)筑路工人为什么突然停下来?
(因为筑路工人发现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它是那么结实挺拔,就像哨兵一样,所以筑路工人突然停下来。)
(2)挺拔的橡树是什么样?(直立而高耸)
(3)为什么工程师不说话,工人们也沉默不语?
(因为他们都看到长得这么粗壮的橡树,舍不得砍掉。但如果按工程计划筑路,保证公路直,就必须砍掉橡树,所以他们都沉默不语。)
3、学习五——七自然段。
(1)你能把“责备”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吗?
(2)“计划不可以修改,橡树也不可以砍”这句话你怎么理解?他们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
(工程师的话陈述了一个客观的事实,因此他的语气比较平静。工人们的话则是出于对橡树的爱护,因此他们的语气比较激动。)
4、学习八——九自然段。
(1)“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找一找这句中的一对反义词,这句话为什么这样写?
(这一对词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公路来讲,自然是“宽阔、平坦、漂亮、笔直”为好,但人们为保护橡树却将其筑成“弯曲”的,显示人们爱护树木,注意环保的高尚品质。)
(2)“在一个地方”指的哪里?(指橡树生长的地方)
(3)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不约而同地赞叹”,这句话表明了什么?(人们都很认同、赞赏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决定、行动,因此,他们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4)“高尚的心”指什么?(是对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非常准确,也是最好的评价。)
四、总结:
筑路工人绕树修路,保护环境,给人们一个美好的家园,所以说他们有一颗高尚的心。
五、小练笔:你想对工程师说些什么?写下来读给同学们听!
第三篇:路旁的橡树教案
8.路旁的橡树
作者:李潘 教学过程:
一、比较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小村庄的人们为了眼前的利益,为了眼前的“不错”的生活,几乎砍光了整座山的树林,结果毁灭了家园。这节课我们学习《路旁的橡树》,看看又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1、板书课题:路旁的橡树。
2、你们见过橡树吗?(出示橡树图,橡树就是栎树,结有果实。)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初读全文,读准字音。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写筑路工人为了保住橡树而绕开树铺路的故事。)
三、思考讨论、深入理解。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什么是“平坦”(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
2、读第二、三、四自然段。
(1)筑路工人为什么突然停下来?
(因为筑路工人发现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它是那么结实挺拔,就像哨兵一样,所以筑路工人突然停下来。)
(2)挺拔的橡树是什么样?(直立而高耸)
(3)为什么工程师不说话,工人们也沉默不语?
(因为他们都看到长得这么粗壮的橡树,舍不得砍掉。但如果按工程计划筑路,保证公路直,就必须砍掉橡树,所以他们都沉默不语。)
3、学习五——七自然段。
(1)你能把“责备”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吗?
(2)“ 计划不可以修改,橡树也不可以砍”这句话你怎么理解?他们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工程师的话陈述了一个客观的事实,因此他的语气比较平静。工人们的话则是出于对橡树的爱护,因此他们的语气比较激动。)
4、学习八——九自然段。
(1)“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找一找这句中的一对反义词,这句话为什么这样写?
(这一对词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公路来讲,自然是“宽阔、平坦、漂亮、笔直”为好,但人们为保护橡树却将其筑成“弯曲”的,显示人们爱护树木,注意环保的高尚品质。)
(2)“在一个地方”指的哪里?(指橡树生长的地方)
(3)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不约而同地赞叹”,这句话表明了什么?(人们都很认同、赞赏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决定、行动,因此,他们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4)“高尚的心”指什么?(是对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非常准确,也是最好的评价。)
三、总结:
筑路工人绕树修路,保护环境,给人们一个美好的家园,所以说他们有一颗高尚的心。
四、扩展练习
1、同学们请看这几幅图,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红色污染、粉尘污染给大自然带来灾害,破坏了环境,我们谁都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清洁、美丽、舒适的环境里,所以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爱护环境,做一名像工程师一样的人,有一颗高尚的心,只要大家都努力,在大家的保护下,我们的环境风景如画、景色宜人,请看这美好的风景。
五、小练笔
你想对工程师说些什么?写下来读给同学们听!
第四篇:路旁的橡树教案
8、路旁的橡树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通过多种方式读、体会句子,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了解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的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难点:
从筑路工人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学生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在第7课我们学习中,让我们懂得了不爱护树木保护环境,必将遭受大自然的惩罚,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啊!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讲述的也是人与树的故事——路旁的橡树。(板书)
过渡: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在本节中应该学会什么呢?请看略读提示,谁来读一读。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我能从筑路工人的行为中受到一些启发。
三、图文结合了解橡树的特点,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
出示图片:请同学们看着这棵橡树,用一两个词语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树——(高高的,粗壮的,结实的„„)
过渡:刚才我们对橡树的样子有了初步的认识,课文中也有专门描写橡树的语句,下面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橡树的语句,用横线画出来读一读,思考:人和这棵橡树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他们的做法和小村庄的人们一样吗?完成填空。
1.生自读文,完成练习。
2.检查汇报
1)指名回答后齐读。
看来大家都非常的聪明,这么快就找出了问题的答案,那么文中对橡树的描写又在哪里呢?有哪位聪明的小朋友愿意将文中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2)对比句子
如果将这句话变成“一棵高大的橡树挺立在路旁。”这样变好吗?为什么?这里将橡树比作“哨兵”,能说明什么?(路旁的这棵橡树就像军人一样威武、挺拔,富有生命的活力!)
小结:是啊,把橡树比作草原上的哨兵,告诉我们树和我们人类一样,也是活生生的一个生命啊。
3)现在谁能把刚才我们对这个句子的理解放入其中,读给大家听听,然后齐读。
3.这么美的橡树,你喜欢吗?那么文中写道人和这棵橡树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他们也喜欢这棵树吗? 指名说。
筑路工人和工程师在修建一条宽阔、平坦、漂亮的公路时被一棵高高的、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挡住,为了保护这棵橡树,人们把路修成了马蹄形,为橡树让路,他们有着一颗高尚的心。
四、集体讨论句子,感悟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的一颗高尚的心
橡树被保护下来了,它很感动,它想感谢保护它的人,那么他应该感谢谁呢?它想听听同学们的意见。
1.生回答(工程师工人)
2.看来大家的回答并不统一,那么我们分别来在文中找找工人和工程师发现橡树后都有什么表现的句子,他们的做法和想法和小村庄的人们一样吗?
1)找学生汇报文中对工人做法的描写(课件出示:“突然,工人们停了下来,把排水管放在地上”。“工人们也沉默无语。”、“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橡树也不可以砍。”工人们说。)
2)找一生汇报文中对工程师做法的描写(课件相机出示:“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工程师说。”、“工程师拿出一
根楔子,走到离橡树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进了地里。‘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他轻声说。”)
过渡:你们找得可真准啊!我们发现这里的人们对待橡树确实和小村庄的人们不同。那么你能从哪一句发现了大家的做法和想法对橡树有着一种自发的保护意识呢?
1.学生自由读后同桌互相说说你的发现和体会。
2.汇报 :学生叙说理由
师小结:通过刚才大家的讨论汇报,让我们体会到了筑路工人们都有一种自觉的保护树木的意识,他们的这种做法也是一种保护环境的行为。如果你也在现场也会这样做吗?这样想吗?那么请你们带着和他们同样的感受再次读读课文第2——7自然段。
五、体会筑路工人高尚的心
1.学生齐读文后两段,思考:
1)这条笔直的公路为什么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2)“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为什么这么说?你怎么看?
六、学习了本课后,你想不想做一个环保卫士呢?想一想你应该为保护环境做出哪些努力呢?
七、板书设计 8
工人工程师
第五篇:路旁的橡树 教案
*《路旁的橡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通过写筑路工人和工程师为了保护路旁的一棵橡树,想办法把一条本应笔直的公路在橡树生长的地方弯成了马蹄形的事,赞扬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美好心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能理解筑路工人和工程师保护橡树的高尚品德。
3、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自主阅读课文,体会筑路工人和工程师为保护橡树表现出高尚的心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回顾我们学习过的第7课,那里的人们是怎样对待森林树木的,他们贪图眼前利益而大量砍伐树木,最终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那么我们看本课中的人们又是怎样对待树木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资料自学
2、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3、自我思考总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集体交流
1、能认识“橡树、筑路、批示”等词语。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交流每段写了什么事
○2组织讨论整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理解“高尚”词语意思,并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
“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4为什么说筑路人有颗高尚的心呢?
○
可从几个方面回答:停止埋排水管;工人沉默不语,不可砍树;工程师在橡树和筑路计划的选择中,叹着气;绕开橡树,最后直路成马蹄形。
四、扩展延伸、联系实际
1、如果是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2、除了书上的办法,你还有其他好方法吗?发挥想象
五、作业
1、抄写词语
2、把故事讲给家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