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计划(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5 05:43: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计划》。

第一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计划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教学计划

一、实践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一)目的

通过实践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配合课堂教学,用具有河南地方特色的文物遗迹等,帮助学生具体形象地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中国人民尤其是河南人民在实际斗争中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从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要求

在实践教学中,了解河南人民在近代革命时期的斗争历程、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学习河南人民坚定革命信念,坚持革命斗争的英勇精神;并思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对祖国现代化建设负有重大责任的新一代,应如何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二、实践内容与调查报告选题

(一)内容:

可以选择实地参观考察。地点主要是安阳地区以及周边地区的革命旧址、遗址(比如,烈士陵园等),以及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地区和实物实景(比如:大型厂矿、社区等)。出于经费及安全的考虑,建议学生以在安阳地区参观考察。

(二)选题参考范围(可以另外自拟一个具体的小题目)

1、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调查

说明:对当地的历史遗产、文化古迹状况和保护问题,就某一个方面进行实地采访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调查

说明:对当地的独特的风俗习惯、地方戏曲、地方传统艺技、地方传统小吃制作工艺、方言等的传承和保护情况进行实地采访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

3、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查

说明:对革命根据地或老区现今经济、社会等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困难开展广泛调查,对如何更好更快地推动根据地的经济、社会等发展提出建议,写出调查报告。

4、自己家乡新中国63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史调查

说明:对新中国63年来家乡经济社会发生(包括对衣食住行等)的翻天覆地变化历史进程展开调查,可以通过查阅文献记载、走访、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写出调查报告或论文。

例如: 家乡在近现代革命和建设历史中的重大事件的调查分析。家乡在近现代革命和建设中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的调查情况。家乡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农村经济发展变化的调查与分析。家乡在改革开放后城镇企业改革的情况调查与分析。等等。说明:所说的“家乡”可以是家庭住址所属的村、社区、乡镇、县市等地区。每个同学任选一个题目进行调查,所写调查报告字数应不少于5000字。可以在推荐题目之外自选其他与近现代史相关的题目。禁止抄袭,如发现查实一律0分计成绩。

[写清何处何时调查,对象;可以有数字材料和史料(可以是访问村里边老人,把他们讲的故事写上);建议,对策,感悟,体会;逻辑结构清晰。]

5、当地政府利用近现代历史上红色旅游资源的调查。

说明:调查当地政府开发近现代历史上红色旅游资源,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状况、存在的不足、提出对策。写出调查报告。

三、实践方式及时间

学生以10人左右一个小组为单位,自行参观安阳及其周边地区的革命旧址等。时间集中在第7周—第9周参观,第10周每个实践小组提交1份以小组为单位的统一规范的纸质调查报告(保留好电子版,作为自己的学习成果保留),并在报告后附上小组集体参观照片(PDF文件就可以了)。

四、考核办法

要求每一个小组一定要做好图像记录,撰写实践调查报告,交给任课老师。本课程实践教学结束后,要出优秀调查报告汇编。

五、参考题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习中我们所崇拜的一个偶像事迹调研报告近现代史中与安阳渊源较深的著名人物家乡考察 三国军阀割据与中国近现代代时期军阀割据比较调研 曹操丧葬与袁世凯丧葬调研 中国近现代文字改革调研 抗日战争安阳历史遗迹调研 红旗渠精神与中国现代化建设调研 安阳乡村城镇化历史进程调研

安阳贫困地区旧貌换新颜改革发展史调研

六、排版

封面:题目(三号 黑体)

班级:(四号 黑体)姓名,学号(四号 黑体)指导教师:(四号 黑体)调研时间:(四号 黑体)

其他内容排版参见论文范文

正文下面有附录小组名单。小组集体合影照片。

2012

德育教研室

年3月10日

第二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作业

一、实践教学目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使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更需要学生在学习各种救国救民的先驱人物、思想与实践路径过程中,联系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努力去体验知与行合一的过程。因此,希望同学们充分利用北京市文化资源,探寻与我们近现代史教学相关联的“历史遗存”,了解近现代史中的重要人物、思想与事件,增强自己的历史情怀与人文关怀意识。

具体要求如下:

二、实践教学主题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个有历史情怀与人文关怀的大学生。

三、实践教学要求

(1)结合专业特点和个人感受,选择与近现代历史相关的人物故居、历史发生地、纪念馆等地点,进行参观。

(2)参观或寻访历史遗存之前,一定要阅读背景资料。

(3)实践教学作业形式为艺术作品,提交一组漫画、插画、国画、油画等。要求切合主题,自拟题目并附上能够表达创作意图的文字说明,作品背面务必注明个人信息(班级学号、姓名、手机)。

(4)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作品,以2人为一组,共同署名。

(5)遵守相关规定,文明参观,结伴而行,注意安全。

四、考核

实践作业满分为30分,直接纳入期末总成绩。创作作品由校内艺术专业教师与任课教师共同评定成绩。

五、时间安排

即日至4月26日为创作作品时间。第9周(4月27日)以班级为单位,统一提交作品。

附:相关场馆推荐 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宋庆龄故居、恭王府、卢沟桥抗日纪念馆、圆明园、军事博物馆、国家博物馆、故宫、陶然亭公园慈悲庵、八大胡同、北京长辛店二七纪念馆、香山双清别墅、国子监街、烟袋斜街、航空博物馆、南锣鼓巷、僧格林沁王府、齐白石故居、鲁迅博物馆、郭沫若纪念馆、李大钊烈士陵园、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鲁迅故居、毛泽东故居、李大钊故居、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地、朱彝尊故居(顺德会馆)、梅兰芳故居、程砚秋故居、老舍故居、茅盾故居、梁思成与林徽因故居、鹿钟麟故居、北京大学红楼、火烧赵家楼遗址、陈独秀旧居(《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亢慕义斋”旧址、三一八惨案发生地、李大钊被捕处、王荷波等烈士牺牲地、中国铁路博物馆正阳门馆(前门东站)、军调部中共代表团驻地旧址、京报馆旧址、国立蒙藏学校旧址、国民会议促成大会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北师大旧址、高君宇石评梅墓、国立北平女子师范学院旧址(鲁迅中学)、刘公馆(纪晓岚故居)、长椿寺、中国大学旧址(郑王府)、辅仁大学旧址、北京国会议场旧址、马骏烈士墓、香山碧云寺孙中山纪念堂及衣冠冢、“一二•九”运动纪念亭、“保卫华北”石刻、佟麟阁墓园及纪念馆、埃德加•斯诺墓、清华大学朱自清雕像和纪念亭闻亭(为纪念闻一多先生)、清华园火车站、香山来青轩“四大书记”故居、清华英烈纪念碑、北京大学革命烈士纪念碑、刘和珍君雕塑、二七烈士墓、赵登禹将军墓、八宝山革命公墓(瞿秋白墓、王荷波墓、马云程墓、范鸿劼墓、闻一多墓)、北京植物园梁启超墓。在南城菜市口附近谭嗣同故居梁启超故居康有为故居、湖南会馆(毛主席等名人都在那里有过活动),在虎坊桥十字路口西北角,有个很旧的白色三层楼,过去是日伪日期的妓院。等等。

第三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

马寅初人口控制思想述评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易想和

摘要:人口控制思想是指关于控制人口的态度、看法、观点与意见的总和。在中国人口发展史上,许多志士仁人均提出过关于控制人口的观点和思想,其中较具代表性的首推马寅初。马寅初坚持真理,基于当时中国客观的人口现实及对未来人口发展的忧虑,提出控制人口。这些思想虽非全部正确,但其合理部分直到今天仍然有着积极的、正面的启示作用。研究试对马寅初人口控制思想做一梳理与分析,以期对现代中国人口学术研究、人口计划生育事业及解决中国人口问题有所助益。

关键词:马寅初;人口控制;思想

人口控制是指由国家和政府实施的调整人口数量、质量及结构的、具有指导性和方向性的原则与规范。人口控制思想是关于人口控制的态度、看法、观点与意见的总和。在中国人口发展史上,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儒、释、道、墨、法、兵等诸子百家就在不同程度上考察了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迁移、分布等问题。如孔孟就曾针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从富国强兵及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角度出发,提出过切合时代需要的人口控制思想。此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问题的凸显,以及对人口问题认识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仁人志士①开始关注人口控制,其中较具代表性的首推马寅初。

马寅初是我国著名的人口学家、经济学家、原北京大学校长。学界对马寅初人口控制思想的研究,明显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学界对马寅初群起而攻之,纷纷批判其人口控制思想的“反动”本质;后期,以张纯元、穆光宗、左学金等为代表的学者们开始全面而公正地剖析马寅初的人口控制思想,并揭示了其时代性、合理性、科学性的深刻内涵。本文试对马寅初人口控制思想做一梳理与分析,以期对现代中国人口计划生育事业及解决中国人口问题有所助益。

一、马寅初提出控制人口的缘由

20世纪60年代,马寅初针对西方学者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发表了《新人口论》,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他关于人口控制的思想。那么,当时的马寅初为 ④

②什么要顶着重重压力甚至是被批判的风险提出并坚持自己的主张呢?

1.解决现实矛盾,对未来中国人口发展的忧虑新中国建立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社会生活的稳定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口死亡率急剧下降,生育率快速上升,全国人口总量迅速增长。1953年我国总人口已超过6亿,并且估计每年新增加人口1200万以上。这引起了马寅初的重视,于是亲自进行实地考察,开展了连续三年的人口调研活动。在调研过程中,他既为建国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高兴,也为中国客观的人口现实而焦急,更为未来的人口发展而忧虑。他指出,社会主义国家也存在人口问题,新中国的人口问题在成因、性质、后果等方面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问题不同,是特殊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增长过快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各种矛盾,具体表现为:资金积累困难,影响扩大再生产;影响就业;生产设备改进不易,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不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利于科学事业的发展等

[1]

。换言之,马老当时已经认识到了我国人口数量增长过快、人口素质普遍不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影响。因此,他主张控制人口,希望人口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相协调、相适应。他认为:如果不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控制人口,任由人口继续这样无限制地发展下去,就一定会成为生产发展的阻碍,日后问题将会益加严重。正是因为其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刻责任感以及对我国现实人口问题与未来人口发展的忧虑,他坚持真理,不计得失,敢于直言,决不放弃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2.坚持学术真理,批判马尔萨斯《人口原理》

马尔萨斯是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的庸俗经济学家、牧师,为了转移当时英国激烈的社会矛盾,为资产阶级利益集团的统治辩护,他发表了《人口原理》(全名为《论影响社会改良前途的人口原理,以及对葛德文先生、孔多塞先生和其他作家推测的评论》)一书。在此书中,马尔萨斯从人口与生活资料的关系入手,提出了关于人口的“两个原理”: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两性间的情欲不仅必然而且几乎保持现状;“两个级数”:生产资料呈算术级数增加,人口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三个结论”:人口必然受制于生产资料,除非受到某种抑制,人口数量一定会随生产资料的增长而增加,道德的节制以及罪恶与贫困是保持生产资料与人口数量平衡的关键。针对这些观点,马寅初基于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视角,指出: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是典型的“人口决定论”,严重违背了历史唯 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在对马尔萨斯庸俗人口理论进行批判的同时,马寅初针对当时学界对其的不公正批判,从人口与资金(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角度旗帜鲜明地宣布:由于彼此研究的出发点、理论基础、分析框架、论述动机等截然不同,自己的人口控制思想既不是马尔萨斯主义在中国的翻版,更不是简单地等同于马尔萨斯主义

[2]

。因此,如果说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是为资产阶级及其政府服务,那么,他的人口理论则是为新中国及无产阶级服务的[3]。显见,马寅初《新人口论》及其包含的人口控制思想,不仅是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严厉驳斥,而且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及理论的有力辩护与发展。

二、马寅初人口控制思想的主要内容

马寅初关于人口控制的思想与观点,散见于他在《大公报》、《新建设》、《人民日报》等刊物发表的各类文章中,而《新人口论》则是其人口控制思想最集中的体现。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我国事实上存在人口问题

建国后由于受前苏联及传统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影响,政府和理论界占主流地位的观点是:社会主义社会和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已经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其他社会都无法解决的人口问题,人口问题作为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痼疾,在我国根本就不存在。马寅初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研究及亲身的实地调查,明确指出,我国虽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是也存在人口问题,人口并不是越多越好,人口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了自己崭新的观点:

其一,我国人口数量庞大,整整超过了六亿,而且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很高,每年的人口数量增长得很快,建国后,年均绝对增长量都在一千万以上。

其二,我国不仅存在人口数量问题,而且存在人口质量问题,中国所有阶层,包括工农和知识分子在内,都应该提高人口质量。

其三,我国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多、资金少。由于人口太多,有限的国民收入,被六亿多人口吃掉了一大半并导致了一系列的其他矛盾。

[4]

。为此,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提出 3 其四,我国人口问题的本质属于“人口压迫生产力”类型,如果说过去的矛盾是阶级矛盾,那么现在的矛盾主要是由人口导致的生产矛盾。

2.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途径

以《新人口论》为代表,马寅初提出了大量切实可行的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具体途径和办法。他认为,要解决中国的人口问题:

首先,要大力发展生产。在马寅初看来,人口与生产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都重要,只有生产发展了,人口与资金及人口带来的其他矛盾才能得到缓解与消除。

其次,要实行计划生育。马寅初认为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最好、最有效的办法。他明确指出:“一定要实行计划生育,非计划生育不可。我们社会主义经济就是计划经济,如果不把人口列入计划之内,不能控制人口,不能实行计划生育,那就不成其为计划经济。”为此,他主张生两个孩子有奖,生三个孩子要罚,“以奖代罚”,这样不仅不会增加国家和社会的负担,而且可以维持和实现人口再生产的平衡。

再次,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

。马寅初指出我国人口数量与质量严重不相称,因此,必须提高知识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他认为只有加强宣传教育,提倡晚婚、晚育,鼓励避孕,并结合行政、法律、技术等措施,才能使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收到良效。

最后,必须加强人口管理。一方面,要定期进行人口普查,建立人口动态统计制度;另一方面,要综合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手段调控人口,解决人口问题。

三、马寅初人口控制思想的评价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马寅初提出控制人口,与当时的主流观点进行激烈的辩论⑦,无异于一声惊雷,震醒了当时只唯书、只唯上、不唯实的广大学人。他这种不畏权威、不迷信教条、坚持真理、敢于创新的高贵品格,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理论界的学者们学习。正是因为这种高贵的人格以及深厚的学术功底,使马寅初的人口控制思想具有了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与学术前瞻性。他关于人口控制的观点,既立足于当时中国的现实,抓住了我国人口问题的本质,又富于远见,在我国人口问题初露端倪,尚未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之时,便以敏悦的学术洞察力,深刻地预见到人口若还不加以控制,必将成为经济、社会 发展的阻碍与桎梏。因此,马寅初的人口控制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又具有时代性与超政治性的特征。他在半个世纪之前提出的控制人口的思想,不仅对现代中国的人口计划生育事业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而且他人口控制思想中的某些观点(如提高人口质量),不仅在中国,在世界其他国家,也具有普遍的适用价值

[5]。

虽然实践证明批判马寅初及其《新人口论》是一场错误,但是对于马寅初人口控制思想的贡献及作用,学界历来评价不一。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有人认为如不批判马寅初,我国至少少生三亿人口。近年来,部分学者认为,战后世界各国由于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均经历了一个生育率急剧上升、人口总量增加的阶段,所以“错批一个人,少生三亿人”这一说法不符合人口学基本常识及人口发展规律。此外,还有人认为马寅初关于人口控制的思想也并非全部正确。例如:他反对人工流产,反对“改良人种”,而今天的事实证明,人工流产不仅是对避孕失败的一种有效补救,而且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保障手段。至于人种改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不仅可能、可为,而且必要。在此,我们承认其人口理论也有瑕疵,错批马寅初,不一定真会少生三亿人,但谁也不能否认的是马寅初人口控制思想的时代性、科学性、前瞻性及其当代价值。

1.彰显真理、坚持学术自由,具有极强的警示意义

马寅初人口控制思想前期受批判后期受推崇的事实告诉我们:学术应该是自由的,学术就是学术,学术的价值在于阐述事实、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弘扬真理,学术不应该受到政治与权威的干涉,而学者也应该坚持学术自由及真理,坚守学者的独立人格,这是学者之所以称之为学者的道德底线,是不容侵犯的[6-8]

⑧。马寅初由于所处时代的特殊性,政治介入学术,权威代替科学,学者不能自由、独立地发表学术见解和观点,导致真理无法得到彰显和宣扬,给我国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9-10]

。自马寅初被批判以后,就其个人而言,人身被攻击,著作被禁止甚至焚烧⑨,失去了发表学术观点的权利;就整个社会而言,不唯实,只唯上的风气四处蔓延,学者们逐渐丧失了独立的人格,整个学界风气日下,人口理论研究陷入困境,几至停顿,整个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受到沉重打击。这些教训,不能不值得我们深思。现在,社会上有少数人盲目批判我国的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不符合人道主义,不符合中国现在的国情,提出对其进行修改,我想,我们必须慎重,必须以错批马寅初及其人口控制思想为戒,力避虚浮,勿虚务实,坚持科学真理及学术自由,尊重事实,保持学者的独立人格,不人云亦云,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1-12]。

2.勇于创新,为构建中国本土化人口科学体系奠定了基础

马寅初提出人口控制思想的时候,人们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人口问题。因此,马寅初的观点和思想无疑是对传统人口理论的一种巨大冲击与创新,他开拓了人口研究的新视域,开创了我国人口研究的新局面。这种顶着巨大压力迎难而上、坚持真理的理论创新精神,对我们是一种鞭策,也是一种启迪。

综观马寅初的人口控制思想,它不仅是对西方以马尔萨斯为代表的人口理论的一种批判性继承,更是对中国现实人口状况的一种深刻反思基础之上的理论性创新。其人口控制思想,既包含着某些具有普遍价值的、适合世界各国人口现状的“共性”因子,也包含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的“特殊”要素。正是因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全国上下面对日益严重的人口问题而产生的对批判马寅初及马寅初人口控制思想的反思,才促使了我国人口研究的解禁,中国本土化人口科学体系自此日渐成熟并结出了灿烂之果。此外,马寅初的人口控制思想既涉及人口学、哲学、经济学,又涉及政治学、行政管理学、法律等学科,是多学科理论知识的融合,藉此而言,马寅初人口控制思想又具有诸学科理论创新融合的价值,具有学科拓展的重大学术价值。

3.对我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及人口政策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马寅初以其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判断力,不仅发现我国存在人口问题,而且指出不重视人口控制将会带来愈加严重的后果。这种基于现实并着眼未来而提出的大力发展生产力、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加强人口管理的思想,为我国的人口计划生育事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支持,为我国科学人口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提供了参考。不仅有助于为现代计划生育政策的设计、制定、实施及评估提供理论依据与理论支持,而且可以为当代社会个体的具体生育行为提供伦理选择与道德评价。可以说,正是因为马寅初与政治权威及学术“墙头草”的激烈论争,我国人口问题已经十分严重、迫切需要控制人口的观念才广为人知。他单枪匹马的战斗,给我国的人口计划生育事业奠定了思想启蒙和舆论基础。他关于人口控制思想的闪光点,在我国人口问题依然十分严重、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依 然任重而道远、不仅人口数量需要继续控制、人口质量也需要继续提高的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和极强的现实意义。因此,马寅初人口控制思想并没有过时,我们必须汲取其人口控制思想的精华,为更好地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而努力。

注释:

①关注现实的人口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是中国传统社会志士仁人思想的闪光之处。如宋朝的苏轼、宋末元初的马端临、明朝的冯梦龙、清朝的洪亮吉、汪士铎,近现代的孙中山、陈长蘅、毛泽东、邓小平等,均对人口控制提出过卓有远见的观点与看法。

②如马群认为马寅初的人口思想一直针对无产阶极革命事业,直接反对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革命,是反动的人口论。(马群.马寅初人口论的反动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9.05)

③如左学金认为应该缅怀马寅初先生,从而吸取教训,加强人口研究的前瞻性。(左学金.缅怀马寅初先生,加强人口研究和人口政策的前瞻性[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01)

④《新人口论》不仅包括马老于1957年6月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上的发言,而且包括后来所写的《重申我的请求》、《我的哲学思想和经济理论》、《我的经济理论、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场》等文章。

⑤建国后,虽然邓小平、刘少奇甚至包括毛泽东在内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均提出过控制人口、节制生育的主张,但由于:一方面,受到前苏联的影响,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人口问题,不需要实施人口控制;另一方面,毛泽东虽然也主张节制生育,但他主要还是倾向于多生一点,即所谓“人多好办事”、“人多力量大”。因此,马寅初控制人口的观点明显与主流观点相左,受到了全国上下的批判,但马寅初坚持真理,绝不向错误或“以力服人而非以理服人”者屈服,单枪匹马,接受挑战。

⑥马寅初.我国人口问题与发展生产力的关系[J].原载《大公报》1957年5月9日。

⑦马寅初向来主张节制生育、控制人口,并敢于直言,为此,他曾于1957 7 年4月在《文汇报》刊登了《马寅初谈人口问题》一文,在此文中,马寅初不但深入阐述了其控制人口的思想,而且对毛泽东“人多是好事”这一论述做了系统的驳斥。显然,马寅初的观点与当时的主流观点截然不同,为此,陈伯达、康生开始点名批判马寅初,导致理论界群起呼应,虽有周恩来力保并建议马寅初认错,但马老拒绝周恩来同志的好意,最终被迫离开北京大学,失去了发表文章的权利。

⑧关于此点,连胡耀邦同志也曾激动地指出“批错一个人,增加几亿人,我们再也不要犯这样的错误了”(参见:贺吉元.新中国一场人口问题的延争[J].档案时空.2005.07)

⑨例如由于受到批判与压制,马寅初先生不得不亲手把耗费了自己巨大心血的《农书》烧毁,令人扼腕叹息。

参考文献:

[1]马寅初.新人口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2]马寅初.我的经济理论、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0.[3]孙冶方.经济学界对马寅初同志的一场错误围攻及其教训[J].经济研究,1979,(10):59-66.[4]张纯元.新人口论新在什么地方[J].北京大学学报,1981,(3):13-21.[5]付尚杰.对马寅初新人口论的再认识[J].学术交流,1994,(4):45-47.[6]邓维.再评马寅初先生的新人口论[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2000,(21):95-98.[7]汤兆云.新人口论批判及其历史教训[J].福建论坛,2003,(2):39-43.[8]邵秦.马寅初新人口论历久弥新[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4):90.[9]左学金.缅怀马寅初先生,加强人口研究和人口政策的前瞻性[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1):20-22.[10]曹兆文,杜学元.正确认识错批马寅初所造成的损失[J].青海社会科学,2007,(1):165-167.[11]穆光宗.以权力为中心构筑人口政策体系—重读马寅初先生“新人口论”感怀[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2):26-28.8 [12]任遂虎.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J].甘肃社会科学,2009,(5):90-93.

第四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大纲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重要环节,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在教学中开展并加强实践性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形式,也是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为此,南京晓庄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特制订实践教学大纲,以规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实践教学。

一、实践教学目的和要求

1.本大纲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总结《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育教学经验,使实践教学规范化、制度化。并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2.制订本大纲,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3.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设置“05方案”新方案为依据,充分利用主渠道、主阵地进行教学,同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4.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中,帮助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去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大学生的认识能力、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大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理论学习知识,在实践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有其特殊性,它既进行能力的培养,又注重思想品德的教育;学科本身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应突出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感知、认知,直至理性认识。实践性教学本身并不等同于实践本身。因此,也不能忽视感受知性认识所具有的实践性。如通过观看相关的影视资料从中了解中国的国情,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去、现状,具体的,整体的,完全有可能获得同参观、访问相同或相近的效果。在进行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应始终遵循以下原则:

1.针对性原则。在校学生不仅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层次,思想活跃,而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心理特点不稳定,思想意识极易受到改革大潮的冲击,受到社会机制转型中观念更新的影响。他们的感情和思想观念丰富多彩,但缺乏稳定性,自发性、朴素性、盲目性和冲动性尤为突出。为此,教学实践性活动的选择,必须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来确定,不搞形式主义。

2.实效性原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改革的重点在于提高实效性。实践性教学可以使所学到的理论转化成大学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成为他们的行动指南,内化为他们自身的品行。

3.时效性原则。随着我国改革后不断发展和深化,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及开放力度的加大,西方的各种思潮不断涌入,不可避免地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来冲击,甚至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的社会实践要讲求实效性,实践活动家要反映社会现实的发展,体现时代特征。

三、实践教学组织领导

1、实践教学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领导;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制定具体的实践教学相关规范,负责对实践过程的监督和指导;

3、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根据教学部和教研室的实践教学规范和要求,具体承担各实践小组(或个人)的选题分工、论文的撰写、PPT的制作等指导和评审考核。

四、实践教学设计(见附件)

五、实践教学考核

1、考核学生实践成绩应坚持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以结果考核为主。过程考核主要以学生参与程度、实际表现为依据,结果考核主要以学生的社会考察、社会调查报告,参观访问的心得体会、社会服务的效果(总结报告、社会评价等)等为依据。

2、考核以指导教师推荐与学生自荐相结合。有意参加优秀社会实践评选的学生在最后一周以ppt的形式展示本组实践成果,评审委员会(教学班级内所有自然班级的学委和指导教师共同评分)。

3、实践教学成绩占本课程学期总成绩的30%。

附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一、实施形式: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社会实践教学周的时间,按照本组的选题展开社会调查;

2、教师于开学第四周将相关要求、参考选题予以布置,请学生自行分组和选题,并与第七周将分组情况及选题、调查大纲汇总上交;

3、教师对分组、选题进行适当协调,并对学生调查大纲进行修订,并与第九周将结果反馈给学生;

4、第十周至十三周为社会实践教学周,学生利用这四周时间,根据调查大纲开展社会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与十四周统一上交,并在调查报告中注明是否参与评优。

二、成果及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份关于相关主题的调研报告:

1、字数不少于3000字,以电子版的形式上交;

2、必须附相关图片,图文并茂,图片中必须出现小组成果的过程图片;

3、必须附原始调查资料(如调查问卷、访谈记录等)及分析结果;

4、杜绝抄袭,建议及提出的解决方案等要有新视角和建设性意见。

三、参考选题

(一)关于晓庄学院的历史调查

1、晓庄学院的发展变迁调查(学校的发展变迁、学生群体的发展变迁、教学群体的发展变迁);

2、晓庄学院早期革命斗争历史调查(如早期党员、党组织调查)

(二)“我身边的历史”调查

3、“我身边的历史变迁”调查——以一个家庭、一个村庄、一个小镇、一个企业发展为例;

4、“我身边的历史人物”调查

5、“我了解的历史事件”调查

(三)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调查

6、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困境调查及解决路径;

7、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8、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受众群体的分布调查及原因分析;

9、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收费现状调查及存在的问题、建议;

10、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历史变迁

四、推荐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雨花台烈士陵园、中山陵、总统府、梅园新村(南京)、静海寺、渡江战役纪念馆、淮海战役纪念塔(徐州)、周恩来纪念馆(淮安)、中共一大会址(上海)、新四军纪念馆(盐城)等。

五、调查报告的写作格式

1、封面格式: 题目:

调查小组组长: 学号: 调查小组成员: 学号: 调查小组成员: 学号: 执笔者: 学号:

2、第一页格式:

内容摘要: 关键词: 正文

3、参考文献的格式:正文写完之后,要附上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陈金安.当前大学生 问题的思考[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3)。

(按如上的格式来写参考文献 论文是J;专著是M。)

第五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大纲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重要环节,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在教学中开展并加强实践性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形式,也是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为此,南京晓庄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特制订实践教学大纲,以规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实践教学。

一、实践教学目的和要求

二、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三、实践教学组织领导

四、实践教学设计(见附件)

五、实践教学考核

附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一、实施形式: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社会实践教学周的时间,按照本组的选题展开社会调查;

2、教师于开学第四周将相关要求、参考选题予以布置,请学生自行分组和选题,并与第七周将分组情况及选题、调查大纲汇总上交;

3、教师对分组、选题进行适当协调,并对学生调查大纲进行修订,并与第九周将结果反馈给学生;

4、第十周至十三周为社会实践教学周,学生利用这四周时间,根据调查大纲开展社会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与十四周统一上交,并在调查报告中注明是否参与评优。

二、成果及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份关于相关主题的调研报告:

1、字数不少于3000字,以电子版的形式上交;

2、必须附相关图片,图文并茂,图片中必须出现小组成果的过程图片;

3、必须附原始调查资料(如调查问卷、访谈记录等)及分析结果;

4、杜绝抄袭,建议及提出的解决方案等要有新视角和建设性意见。

三、参考选题

(一)关于晓庄学院的历史调查

1、晓庄学院的发展变迁调查(学校的发展变迁、学生群体的发展变迁、教学群体的发展变迁);

2、晓庄学院早期革命斗争历史调查(如早期党员、党组织调查)

(二)“我身边的历史”调查

3、“我身边的历史变迁”调查——以一个家庭、一个村庄、一个小镇、一个企业发展为例;

4、“我身边的历史人物”调查

5、“我了解的历史事件”调查

(三)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调查

6、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困境调查及解决路径;

7、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8、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受众群体的分布调查及原因分析;

9、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收费现状调查及存在的问题、建议;

10、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历史变迁

四、推荐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雨花台烈士陵园、中山陵、总统府、梅园新村(南京)、静海寺、渡江战役纪念馆、淮海战役纪念塔(徐州)、周恩来纪念馆(淮安)、中共一大会址(上海)、新四军纪念馆(盐城)等。

五、调查报告的写作格式

1、封面格式: 题目:

调查小组组长: 学号: 调查小组成员: 学号: 调查小组成员: 学号: 执笔者: 学号:

2、第一页格式:

内容摘要: 关键词: 正文

3、参考文献的格式:正文写完之后,要附上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陈金安.当前大学生 问题的思考[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3)。

(按如上的格式来写参考文献 论文是J;专著是M。)

下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计划(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计划(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同志向大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一、对科......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 带来了什么?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它们又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压制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综述 1 怎样认识近代近代中国的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第一,资本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第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结合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阐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的论断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毛泽东选集》最后一篇文章中这句分量很重的话,令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重点(完美版) 来源: 张旭阳的日志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论文建党九十周年 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起步 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 这座坐落在林立的大楼中间,颇具异域色彩的建筑,在这里开创了“开天辟地大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 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本题28分,每小题7分) 1、《海国图志》: 是由魏源于1843年在林则徐《四洲志》的基础上编写而成。(1分)其内容除包括世界各国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一、为什么说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封建的中国? 1、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门户,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之中。 2、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