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鲜花》教案1
《对鲜花》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演唱几首不同风格、演唱形式的歌曲,感受民族音乐与民俗风情的丰富多彩、欢乐情趣和生活气息。
2、能用活泼欢快的歌声演唱北京民歌《对花》,并能用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进行表演,唱出民歌特有的风味。
3、通过欣赏、演唱等形式,更好的了解演唱形式的多种多样,丰富音乐修养,获得音乐审美愉悦。
二、教学重难点
1、感受民间小调的不同风格特点,能够用问答的表演形式表现歌曲《对花》活泼诙谐的情趣。
2、准确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准确的演唱,更好的掌握歌曲《对花》。
3、通过欣赏、演唱等形式,更好的了解演唱形式的多种多样,丰富音乐修养,获得音乐审美愉悦。
三、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录音机、磁带等
四、教学环节
(一)导入
(1)播放歌曲《茉莉花》,让学生踏着音乐走进课堂。
(2)教师:“有哪位有心的同学注意到了刚刚老师播放的歌曲用了哪些演唱形式?”,引入独唱、合唱等演唱形式。
(3)教师:“下面呢,老师再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不一样的演唱形式的歌曲《对花》。”以此引入本节课欣赏歌曲部分。
(二)欣赏歌曲
(1)播放黄梅戏版《对花》,让学生感受戏曲中对唱形式的特点,增强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
(2)播放陕西版本的《对花》,并请同学们说一说二者的异同之处,感受戏曲和民间小调的特点,加强学生对对唱的了解。
(三)学唱歌曲(1)教师:“同学们,欣赏了两个不同版本的对唱歌曲《对花》,那你们想不想跟老师来试一试呀?”老师采用简单的数学加减法的形式进行问答,如问:“一加二等于几?”答:“一加二等于三。”或问:“几加几等于五?”答:“二加三等于五。”为学习歌曲做铺垫。(2)教师:“在学习歌曲之前呢,老师想出几个谜语让同学们猜一猜,什么开花在水里?什么开花像木耳?什么开花红满山?什么开花满干刺?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疑问来欣赏歌曲《对鲜花》”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主旋律和演唱特点。
(3)教师:“真是‘花开各有色’,下面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由老师范唱,学生轻声跟唱、学唱歌曲,正确掌握歌曲中所出现的附点四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以及对唱这种演唱形式。熟练后,教师引导学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对鲜花》。
(四)汇报表演
(1)将学生按照序号分为几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学生按照对唱的形式进行表演唱。(2)每小组按照顺序进行汇报表演,大家一起比一比、看一看哪一组唱的、表演的最好,评出“最佳团队奖”,激励同学们继续努力。
(五)师生再见
师生再见,整节课在一问一答的形式中度过,师生配合默契,能够较好的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
1、欣赏歌曲的名字:《茉莉花》、《对花》。
2、演唱歌曲的名字:《对鲜花》。
第二篇:对鲜花教案
教学内容:唱:《对鲜花》
听:《赶花会》、黄梅戏选段《对花》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赶花会》这首歌,了解我国的民俗风情“花会”。
2.能熟练演唱北京民歌《对鲜花》,感受歌曲活泼、诙谐的情绪,并了解对唱这一演唱形式。
3、欣赏黄梅戏《对花》,初步了解中国的戏曲。
4、通过歌词和舞蹈动作的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教 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表现出歌曲活泼、诙谐的情趣 难点:指导学生唱准确歌曲中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部分。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着《对鲜花》的音乐走进教室。2.师生音乐问好!
二、导入新课
欣赏乐曲《赶花会》
师: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刚刚我们听到的乐曲是一首轻快的民乐合奏《赶花会》,“赶花会”是我国西南地区非常流行的一种民俗文化活动,每到春季百花盛开的时候,那里都会举行盛大的花会,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花会观赏花儿,购买物品。
三、感受体验
学习歌曲《对鲜花》 1.听范唱,感受歌曲旋律及内容
师:今天我也从花会带来了四种花,请竖起你们的小耳朵,仔细听听,它们是什么花?听歌曲完整范唱①
生:菱角、凤仙、山茶、蔷薇
出示图片及特征
师:每种花儿都有独特的外形和生长特征,来看看他们的特征,跟我一起说一说 出示节奏谱
2.师指导学生读准节奏:菱.角│开 花儿│在 水│里─│ 3.难点解决:附点节奏、切分
师:小.小│花 儿呀│特 征│多─│,我.们│一 起来│说一│说─│
师:
什 么 呢 │开 花儿│在 水│里─│
生: 菱. 角 │开 花儿│在 水│里─│
师:这句回答是多么的肯定呀!让我也听到你们肯定的声音,好么?来,拿出你们的小手,说出你们的答案
生固定节拍
师: 什 么 呢 │开 花儿│在水│里─│
生: 菱. 角 │开 花儿│在水│里─│
师:你们觉得这一句中的哪个字语气最强?
师讲解附点节奏
师:加了附点的那个音或字变得更加突出,自然也就更能表现歌曲的情感了!现在请你们也来问问我,我用响板来打节拍,请你们听好
响板固定节拍,生问师答,生掌握切分节奏
4.学唱歌曲第一段(1)唱歌曲部分旋律
师:老师给这两句问答加上了好听的旋律,来听一听,师弹单旋律,生听。
师:你们能试着唱一唱么?
生先唱旋律,再添入歌词演唱
师:我来问,你们来答,咱们合作来唱一唱
师问生答
(2)衬词
师:换个角色试一试,你们问我来答,注意我的演唱
师范唱,加入衬词 师:发现什么不同了么?
生:多了“呀格呀根呦”
师:你们的耳朵真灵!我刚刚唱的其实是一句衬词,它能使歌曲变得更有韵味,当出现在句子结尾的时候还可以给歌曲带来结束感,再听我唱一唱
师范唱
师:来跟我唱一唱
生唱
师:请你们把这两句完整的唱一唱
生唱(3)听歌曲范唱,熟悉歌词
师:真是一朵朵聪明的小花呀!有两个北京小朋友也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和花有关的民歌,请你们来听听,歌曲中可有你熟悉的乐句,听歌曲剪辑范唱,听完后出示歌词。
师指着歌词:哪几句你已经会唱了?生说出熟悉的两个乐句,师用不同的颜色标记出来 师:能跟着音乐一起,把你会唱的那两句一起唱唱么 剪辑范唱③,生跟唱(4)学唱第三句
师:你能找到和 “菱角开花儿在水里”节奏一样的乐句么?
生:这朵鲜花瞒不了我 师:它的节奏不仅一样,而且后面也有一句衬词,跟我来读读 生有节奏的跟老师读词
请你听听,这一句是怎么唱的 听歌曲剪辑范唱④
师:请跟着琴来唱一唱
生跟琴学唱,师教唱
师:你觉得这句歌词中哪个字用的最好? 瞒
“瞒”说明了什么? 生:回答的人不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
师:怎么把这个“瞒”的感觉唱出来呢?
表情、动作(5)唱全曲
师:能把这首歌完整的演唱出来么? 生跟音乐完整演唱
师:请听我来唱一唱,说说我演唱的时候声音有什么特点? 生:声音明亮 师:这是一首民歌,民歌的一大特点就是要用明亮的声音来演唱,这样才能表现出它的韵味。怎样是明亮的声音呢?讲解明亮的方法,你们能不能这样来唱一唱呢?生演唱。
师:这首歌是两个人正在问答,互相比智慧呢,所以问者一定要把问题说清楚,答者也要很得意、很自豪的说出答案来。现在咱们来个分组,把这个歌曲唱一唱
生起立,分组对唱
(6)了解对唱
师:歌曲咱们已经唱的很好了,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么? 一问一答 师:同学们,像这种由两个或两组歌唱者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来演唱的歌曲,就叫做对唱。你们能给这首对唱起个好听的名字么?生自由师总结:那我们就给他起名《对鲜花》吧!1.学唱全曲
师:歌曲其实有四段歌词,这回请你看着歌词,咱们完整的来听一遍歌曲,然后请你们说说歌曲的情绪 听完整范唱。
生:热烈、欢快
师:能跟着音乐,把歌曲完整的、欢快的唱出来么? 分组对唱歌曲,蓝、红部分
四、拓展延伸,感受不同风格
师:“百花齐放,美不胜收”赞美花的歌儿也是千姿百态,不仅民歌里有,戏曲里也有,我的家乡安徽有著名的黄梅戏,其中一部《打猪草》里就有一段《对花》,咱们来欣赏一段。请你对比这个《对花》和我们唱的《对鲜花》有什么共同之处? 1.生欣赏《对花》。
共同点:旋律欢快、声音明亮、都是对唱… 2.有感情演唱歌曲《对鲜花》。
师:你们能像他们一样,自然自信的来演唱这首《对鲜花》吗?
五、课堂小结
师:世界有了鲜花的点缀才变的更加美丽,祖国有了你们的点缀才更辉煌,你们就像鲜花,绽放在祖国的大地上!来,让我们随着欢快的旋律,一起去装点美丽的祖国吧!
第三篇:《对鲜花》 教案
《对鲜花》教案
徐州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
李雪佩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赶花会》这首歌,了解我国的民俗风情“花会”。
2、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通过指导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的演唱歌曲。
3、通过歌词和舞蹈动作的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教学重点:感受庙会的感受,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初步学唱歌曲。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唱准确歌曲中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部分。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这儿的庙会一般是在什么时候啊?谁能描绘一下庙会的场景。我国西南地区也有一种类似于庙会的活动,那就是花会。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西南赶一次花会。
2、出示花的图片,(《赶花会》音乐背景。)
二、欣赏《赶花会》
1、听“赶花会”,提问乐器中运用了什么乐器?
师:我们看到的、听到的花会热闹不热闹?那我们再仔细听听《赶花会》,在音乐中你听到了哪些乐器的声音?(学生回答后出示答案)
2、随着音乐打节奏
既然花会这么热闹,那我们就一起用动作来表演一下,体会人们赶花会时欢快愉悦的心情吧!
3、唱唱花会
花会真好呀,我忍不住想给《赶花会》加点歌词唱唱,但是老师希望我们共同完成这个任务。(师生共同创编词,跟着音乐唱唱。)
4、给乐曲分段,表演第二段。(师:感谢同学们的合作,我们再来完整听一遍《赶花会》,你能听出它可以分为几个段落吗?)
三、新课
导入新歌:师:花会上的鲜花真多呀,大家喜欢这些花吗? 老师来问问你,你能回答出来是什么花吗?
先说词再唱:(1)什么开花在水里?(水仙)(2)什么开花像太阳(向日葵)(3)什么开花像喇叭(喇叭花)那你还知道哪些花的名字?能说一说吗? 出示图片:这些花你认识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花的歌曲《对鲜花》。
1、听录音范唱,思考:歌曲在演唱方式上有什么特点?(一问一答)师:你知道一问一答的演唱是什么演唱形式吗?(对唱)
2、请同学们再听歌曲,找一找歌中描写了哪些花?每种花有什么特点?
3、学生读问句,老师读答句,相互一问一答读一读歌词。
4、学唱歌曲:
(1)跟录音范唱初步齐唱歌曲。下面我们跟歌曲轻轻地唱一遍。
(2)跟琴指导学生的演唱,纠正错误之处,注意切分音和附点音符的唱法。师:我们刚才跟着范唱轻声唱了一遍,那现在能不能跟着琴唱出来呢?(3)师生对唱歌曲。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教师答
(4)男女生对唱歌曲,钢琴伴奏。
一、二段女生问,男生答,三、四段男生问,女生答。
(6)跟音乐伴奏边做拍手游戏边进行对唱,两人一组。
5、创编活动。
(1)书中只描写了四种花,可是我们知道的花有那么多种,让我们唱一唱更多美丽的花好吗?教师示范。(2)小组进行歌词的创编活动。
师:我们请同学们四人一组讨论一下,看哪组创编得又快又好。(3)小组展示创编的歌曲。
6、拓展:听黄梅戏《对花》
师:其实除了我们学习的歌曲《对鲜花》,还有黄梅戏《对花》,我们一起来欣赏黄梅戏《对花》。
(1)(视频)初听,感受戏曲。(2)复听,跟着哼唱。
(3)教师教授一两句,学生学唱。
7、欣赏《编花篮》
除了赏花、唱花,河南的姑娘们还会用花《编花篮》,不信,你听听!三小结、今天我们去西南赶了一次花会,还学会了北方民歌《对鲜花》,并创编了歌词,让我们用愉快歌声来结束今天的音乐课吧。
第四篇:对鲜花教案
对鲜花 教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材分析:
歌曲《对鲜花》是北京民歌,也流传于河北一带,深受儿童喜爱。四段歌词各道出一种花的名称,边唱边做对拍游戏,(两人变花样相对击掌),通过演唱,丰富和发展儿童的自然知识。并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歌曲表现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也充满了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
学生情况:
我校三年级学生的能力一般,声乐能力不强,节奏感还可以。有的同学在练钢琴,视谱很快; 但有的同学不接触乐器,就比较吃力。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设计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本课歌曲《对鲜花》的情绪很活泼,又包含了自然知识,所以,在教学中,师生共同去体验歌中的情趣,共同去创造和表现歌曲的内容,挖掘学生对歌曲内容及曲调的喜爱的情感,从而唱出歌曲的美。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根据学生对自然常识的喜爱,及学生现有的基本技能,充分地让学生展示演唱的能力,让每位学生都有成就感。
3.面向全体学生:本年级的学生中,每位学生的综合能力有较大的差异,为了使每位学生在课上都能有所收益,我让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自己的角色,从而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了发展。
4.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在歌曲中,采用了问答的形式介绍了四种花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学生的自然知识,启发学生自己创编歌词,不仅增强了歌曲的趣味性,而且与自然学科也进行了巧妙的综合。
5.完善评价机制:
在教学设计中,我把学生的自评、互评和他评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有了鉴别的能力,为了更好的体验和表现音乐作了铺垫。
教学目标:
什么叫对唱分小组对唱、一领众对、男女对唱等
一、通过歌曲教学,使学生感受歌中活泼、诙谐的情趣,二、通过合作讨论,互相描述自己对各种花草的观察。
三、鼓励他们不断从对自然的观察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并激发学生对音乐的表现欲望
教学重点:
表现出歌曲的活泼诙谐的情趣。
教学难点:
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的区分。
教学过程:
一 谜语导入 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同学们说一条谜语,看谁能猜出来。
牵藤藤,上篱笆,腾腾开花象喇叭,红喇叭,白喇叭,太阳出来美如画。
生:举手回答说出谜底。(牵牛花)
师:真聪明,谁还能说一说你还见过什么花?
生:举手回答:牡丹、桃花、月季、仙人掌„„
二 发声训练 重在示范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百花园的鲜花都开了,香气扑鼻,你们想不想,闻一闻?
生:想。
师:好,那我们闻一闻试试看。(示范)
生:模仿老师闻花香。
师:这么香的花我们一起去歌唱它,好不好?
生:好。
师:弹琴。生:唱练声曲。
师:同学们的官司、歌声真美。下面我们请A组和B 组同学各唱一遍,互相评价一下对,方的优缺点。
生:两组分别唱一遍,并互相评价。
简单小结:同学们不仅声音好听,而且还能互相指出不足之处,说明同学们很会学习。
三 创设情景 学习新课
师:花园里,蜜蜂和蝴蝶听到了我们这么美妙的声音,也想唱一唱。让我们来听一听他们唱的是什么。(播放课件,出示歌谱)
生:小声跟伴奏演唱。
师:这首歌给了你什么感觉?(第一遍)
生:(欢快 优美 有意思)
师:歌曲中都出现了那四种鲜花? 让我们再来听唱一遍。(第二遍)
生:菱角、凤仙、山茶、蔷薇。
师:简单介绍每种花的习性。
师:歌曲我们已经跟唱两遍了,请同学们在歌谱中找出不会的小节来。
生:举手回答。
师:讲解常用附点音符,并结合歌谱让学生拍打9——14节奏的节奏。
生:在教师的带领下练习。
师:(评价)同学拍打的都非常好,下面就让我们再来演唱一遍,注意歌曲附点音符的演唱。
生:跟伴奏演唱。(第三遍)
师:蜜蜂和蝴蝶是怎样演唱这首歌曲的呢?
生:一问一答。
[分角色表演]
师:好,那我们就来扮演蜜蜂和蝴蝶跟乐曲再来演唱一遍。(第四遍)
生: A组同学戴上蜜蜂的头饰扮演蜜蜂,B组同学戴上蝴蝶头饰扮演蝴蝶。(跟随音乐表演)
[师生表演]
师:教师扮演蜜蜂,走到某位同学面前,“„„什么开花在水里,”
生:被问的同学马上起立回答道“„„菱角开花在水里”
(歌曲二、三、四段同前)
第二遍互问,学生问老师。
四 自己创编歌词 丰富自然知识 提高演唱能力
1、分组创编
师:同学们表演的很好,演唱的也不错。但是歌曲里只唱了四种花,百花园里有那么多的花,我们能不能把它们也唱到歌曲里呢?下面我们以组为单位,看那个组编的歌词最美,演唱的最准确。
生:分组讨论,创编歌词
师:边放伴奏边出示各种鲜花的图片,分别走到各组中,同他们一起进行创编。
2、展示创编的效果
师:那一组愿意把自己创编的歌词表演一下。
生:举手。
师:选出一组到台前表演。
生:一人领唱问句,全组唱答句,其余同学观看。
师:他们组表演完了,我们来评价一下他们的创编和表演。
生: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
(再选一组来展示,并评价)
五 课后小结
师:今天通过学习这首《对鲜花》,你都学到了什么?
生:举手回答。
师:大家都了解到了以前不知道的一些花的知识及特征。希望下节课我们能有更出色的表演。
参考资料
菱角:又称沙角或水栗,与荷习性相似,都喜欢高温多湿的沼泽地。菱角含有丰富的淀粉、磷、铁、钙与维生素。有不脾胃的功效。
凤仙:别名指甲花(草)、女儿花、金风花。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株高30——80厘米不等。把红色的凤仙花瓣捣烂后加少许明矾,可以染指甲,鲜红可爱,数月不褪。
山茶:又名茶花,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山茶花花姿丰盈,端庄高雅,为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
蔷薇:矮灌木,生长在向阳的山坡、沟边路旁灌木从中。
第五篇:《对鲜花》教案3
《对鲜花》教案
教学目标
1.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北京民歌《对鲜花》,感受民歌特有的韵味。
2.通过聆听、演唱、表现感受民族音乐与民俗风情的丰富多彩,增添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选择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的民族特色。
2、唱准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3、了解并会运用“对唱”这一演唱形式。
教材分析
歌曲《对鲜花》是流行于我国北方的一首汉族儿童歌曲。歌唱者以互相问答、对猜花名的方式来比智慧、娱乐嬉戏。这种一问一答的对唱形式在民歌中是很多的。
《对鲜花》的曲调是五声宫调式,全曲只有一个乐段,分四个乐句,第三、第四乐句各有两小节衬词,使乐句得到了扩充。
《对鲜花》歌词词句的韵角多变。正与各段的数字相押韵,如“一”与“里”、“二”与“耳”、“三”与“山”、“四”与“刺”等。歌词中共提到了四种花,即“菱角花”、“凤仙花”、“山茶花”、“蔷薇花”,而“在水里”、“像木耳”、“红满山”、“满身刺”分别是这些花的主要特征之一。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
师:春天到了,百花园里争奇斗艳,芳香扑鼻,有妖娆的桃花、浓艳的月季花,还有略施粉黛的迎春花,那么什么花开在水里呢?什么花长得像木耳呢?什么花开红一片、红满山呢?什么花的枝干上长满了刺呢?我们来听一听。教师播放歌曲《对鲜花》音频。
生:学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歌曲特点。(如:有衬词,好像是一问一答„„)师:再次播放歌曲《对鲜花》,学生熟悉歌曲内容。
二、《对鲜花》歌曲学习1.师生互动。老师按节奏提问,同时指导学生按歌词中的句子有节奏地回答。
2.欣赏《对鲜花》动画,这首歌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北方汉族民歌《对鲜花》。这首歌跟我们以往学的歌曲不一样,歌曲是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这样的演唱形式叫对唱,是一种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对歌。刚才我们按节奏进行了对答练习,下面我们来试着进行对唱。师生尝试对唱歌曲,找出演唱有困难的部分并进行练习。(1)附点四分音符的准确演唱。
(2)老师弹琴,学生分句用“la”模唱旋律。(3)分句教唱歌词第一段,注意反复练习难点句子。
师:我们了解了对歌的演唱形式,让我们用对唱的形式来演唱歌曲。生:分成两组进行对唱练习。
随音乐《对鲜花》伴奏,进行完整演唱。
三、分析歌曲
生:看歌谱,把谱子中出现过的音从低到高排列(1 2 3 5 6)。
师总结;这首歌曲是用民族五声音阶创作的,我们的民族音乐历史悠久,有自己的一套音阶体系,创作出的歌曲别有韵味,今后,我们还会学习很多民族的歌曲,我们为有这么多优秀的民族作品而自豪。
四、课堂小结
通过对歌曲《对鲜花》的学唱,让同学们知道以后要爱护花草树木,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