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赤壁赋教案
乌台诗案,是北宋年间的一场文字狱,结果苏轼被抓进乌台,被关4个月。御史中丞李定、舒亶、何正臣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赤壁赋》,亦称《前赤壁赋》,苏轼在黄州时所作,因先后写过两篇《赤壁赋》,故以前后区分。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壬戌
中国古老的记年法,即天干地支记年法。这是一种六十进制的记年法。即:
十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十二地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推算起来,壬戌年也就是宋神宗元丰五年,即公元1082年。
既望
古代以农历十五为“望”,十六为“既望”。“既”是已经,已经过了十五。(《后赤壁赋》“是岁十月之望“,即十月十五。)
资料:摘自本人尚未发表的论文《从教学角度谈大学语文注释》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1卷第3期(2003年5月)发表的范朝康文章《徐编<大学语文>(组编本)注释的几个问题》,其中提到“既望”一词的注释:
‚既望
苏轼《前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徐编《大学语文》注释为‘既望:十六日。望:农历每月十五日。’亦不够确切。望,是月相的一种,指月光满盈之时。望日这天,月亮从东方升上来时,太阳刚从西方落下去。望日于阴历小月是十五日,大月是十六日。七月是大月,七月的望日就应该是十六日。所以,七月既望指的是七月十七日。‛
这就是没有注意学术注释与教材注释的区别。中国古书,辗转千年乃至数千年,层层辩驳注疏,情况何其复杂,这是学术注释应该注意到的。就“既望”一条,从学术注释而言,即使范先生所注亦不完全,因为学术界历来存在一月二分和一月四分的不同意见,如王国维的“生霸死霸考”就是主张四分的,按此说,则“既望”应该从阴历每月十五、十六日延续至二十二、二十三日。所以即使教材把“七月既望”注释为七月十六日,仍然是可以挑出“不够确切”处来的。
但是假如我们能意识到教材注释与学术注释的区别,那么问题就简化多了。查《辞海》“既望”条:“殷周以阴历每月十五、十六日至二十二、二十三日为既望。见王国维《观堂集林·生霸死霸考》。《书·召诰》:‘惟二月既望。’后世以阴历每月十五日为望,十六日为既望。苏轼《前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辞源》“望”字条第七项义:“月圆之时。常指农历每.....月十五日。„„《释名·释天》:‘望,月满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东,月在西,日月....相望,遥相望也。’”(重点号为笔者所加)所注非常详尽,既指出后世一般看法,也略微介绍了学术界的某些观点。按教材注释不宜引进争论,当取人们约定俗成之意,那么“后世以阴历每月十五日为望”、“常指农历每月十五日”这两点便最值得重视,因此教材说“望”是农历每月十五也就并没有搞错。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无可解释,然极有情趣,《核舟记》记核舟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凑成一联(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情趣与理趣、静态与动态相得益彰。傅雷在家书中也说到:“一切艺术品都忌做作,最美的字句都要出之自然,好象天衣无缝,才经得起时间考验而能传世久远。比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但写长江中赤壁的夜景,历历在目,而且也写尽一切兼有幽远、崇高与寒意的夜景;同时两句话说得多么平易,真叫做‘天籁’!”这一评价也适合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两句。
属zhu3 倾注,引申为劝酒。辞海引此例。
明月之诗
。“明月之诗”“窈窕之章”,指《诗经·陈风》里《月出》诗的第一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这章诗描写诗人看到明亮月光下美人娇好的容貌和幽闲的体态,引起感情上的爱慕向往和爱而不得的烦闷不安。按:有人说所诵当为曹操《短歌行》之“月明星稀”,以与后文相应。然文章自有其发展文脉,由景生情,当有一个过程,方才有趣,故不能以后文之“月明”证此处之“明月”。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斗牛
古人把天空划为二十八星宿,星宿和地理区域相对应,称为“分野”。斗宿和牛宿属于北方七宿。斗,也称南斗。与北斗七星一样,南斗六星在天空中的形状也很像斗,故名,但南斗的范围和亮度较之北斗则有所不及了。牛,古称牵牛;女,古称婺li2女或须女。一说牛宿和女宿的名字是从牛郎和织女二星转移而来。古诗“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中的牵牛指的便是河鼓三星(河鼓二即牛郎)。
用“徘徊”写月光移动,古诗屡见,如曹植《七哀》“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可怜楼上月徘徊”及李白《月下独酌》“我歌月徘徊”。此处既写出了月亮移动的缓慢(似动非动),又写出了身在小舟随波荡漾的视觉效果。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白露
《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由白露很自然地引出后面的“一苇”。
一苇
《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河广》是一首动人的思乡之歌。作者是春秋时代侨居卫国的宋人。这位离开家乡、栖身异国的游子,由于某种原因,虽然日夜苦思归返家乡,但终未能如愿以偿。当时卫国都城在河南朝歌,和宋国只隔一条黄河。诗人久久伫立在河边,眺望对岸自己的家乡,唱出了这首诗,发抒胸中的哀怨。又,佛教典故,达摩西来,一苇渡江。如,往。
网络资料
看到的关于达摩一苇渡江的记载和艺术作品多了,渐渐心生疑问,达摩真的佛法无边吗?是怎样脱离现实被神化的?我以为这源自《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毛诗正义》唐·孔颖达对这两句的疏解说的很清楚:“言一苇者,谓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桴筏然,非一根苇也。”可见春秋时代,宋卫之间,人们也可缚上一把苇草作为渡河工具。如此渡河风险太大,如果时间充足,可以做成苇筏和草船。在古诗文中以“一苇”借代“小船”并不鲜见,《三国志·吴志·贺邵传》载:“长江之限(险),不可久恃,苟我不守,一苇可航也。”宋·苏轼《前赤壁赋》说:“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后两者好像把“一苇”都作船解。事实上,书中有以芦苇制船的记载,就地取材,简便可行。《太平御览》卷七七一引《吴录》说:孙策欲渡江,船少,便求策于姑。王氏分命伐芦为梁,以佐船渡人。”
冯虚御风
冯通凭。《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遗世独立
汉武帝时候有位知音善舞的宫廷乐师李延年,有一次他在武帝面前唱了一首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羽化而登仙
《晋书·许迈传》:“永和二年,(迈)移入临安西山,登岩茹芝,眇尔自得,有终焉之志。乃改名玄,字远游。与妇书告别,又著诗十二首,论神仙之事焉„„玄自后莫测所终,好道者皆谓之羽化矣。”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桂棹zhào 兮兰枻xiè 《楚辞·湘君》句。目眇眇(眯眼)兮愁予,《湘夫人》句。望美人兮未来,《少司命》句。古人赋诗作文有个习惯,引用经典语句常常根据诗文内容或形式的需要有所改造。这里的“兰枻”改为“兰桨”,或许是为了押韵;“眇眇”改为“渺渺”,或许是为了与“予怀”对应;“愁予”改为“予怀”,或许是为了改换情调;“未来”改为“天一方”,或许也是为了押韵。另外,“美人”在屈赋当中用的是字面义;而在苏赋当中用得复杂些,既有字面义,又有隐含义。赵齐平《〈赤壁赋〉赏析》说道:“美人”„„不就是“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吗?“渺渺兮予怀”,表现临风怅惆,思绪黯然,不就是“劳心悄兮”吗?“击空明兮溯流光”,“空明”指空旷澄澈,富有诗意;坡老爱用此词,其诗《海市》有“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其文《记承天寺夜游》有“庭下如积水空明”,《赤壁赋》的“空明”指月光下的清波,含义与上面诸例有所不同,也同样富有诗意。再看“流光”,曹植《七哀诗》有“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含义与苏赋有所不同,曹诗指洒照在地上的月光,苏赋指月夜水上流动的波光。“空明”与“流光”意思相近,连缀在一起具有增强诗意的作用,而且全句声韵非常和谐。
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倚歌,按着歌的曲调。和hè,伴奏。
舞,使之舞。泣,使之泣。幽壑,幽深的山谷。嫠lí 妇,寡妇。(何,乱弹:女为悦己者容,室女未文,寡也。)
何:我最早接触对音乐的这种奇妙的描述,是在吴伯箫的《歌声》,“‘信天游’唱起来高亢、悠远,‘蓝花花’唱起来缠绵、哀怨。那多半是歌唱爱情,诉说别离,控诉旧社会剥削压迫的。过去陕北地广人稀,走路走很远才能碰到一个村子,村子也往往只有几户人家散落在山峁沟畔。下地劳动,或者吆了牲口驮脚,两三个人一伙,同不会说话的牲口嘀嘀冬冬地走着,够寂寞,诉说不得不诉说的心事,于是就唱民歌。歌声拖得很长很长,因此能听得很远很远。人还没看见,已经先听见歌声了;或者人已经转过山头望不见了,歌声还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文句直白,仅在末尾用了“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八字,便觉全体生辉。苏子语言魅力一至于此。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愀qiǎo 然,忧愁凄怆的样子。危,高耸貌,引申为端正。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缪liáo,通缭,盘绕。
原来此时的“客”的思绪已经从诗经的《月出》走私到曹操的《短歌行》了。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舳zhú 舻,战船。酾shī 酒,斟酒。槊shuò,长矛。
资料
《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曹操赋诗,锁战船北军用武”曰:“„„时操已醉,乃取槊立于船头上,以酒奠于江中,满饮三爵,横槊谓诸将曰:‘我持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也。今对此景,甚有慷慨。吾当作歌,汝等和之。’歌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皎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歌罢,众和之,共皆欢笑。”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侣、友,意动用法,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
匏páo 樽,酒杯,匏,葫芦,用葫芦做的酒器,樽,酒杯。
属zhǔ,倾注,引申为劝酒。
蜉蝣,一种昆虫,夏秋之交生于水边,生命短促仅数小时。(注:这是古人的误解,其实蜉蝣的生命还要长得多。)
蜉蝣稚虫
蜉蝣成虫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挟,偕同。长终,长存始终。此言欲挟飞仙以遨游而知其不可为,故发以洞箫之悲声。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逝者如斯
斯,水。《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未尝)往,往而消失。
盈虚者如彼
《庄子·秋水》“消息盈虚,终则有始”。彼,月。盈虚,圆缺。
卒,始终。曾zēng,乃。一瞬,无一瞬间静止。
物与我皆无尽
《庄子·知北游》说:“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这样,人之生存是气聚的结果,人死是气散的表现。一物化为另一物,只是具体存在形式发生了变化。究其实质,仍是一气。因此,在气这一层次上,万物也齐一的。
此言变与不变之辨证关系,曰其变,则天地无一瞬间不在变。古人曰白驹过隙,西人曰不能两次涉足同一条河。曰其不变,水月天地皆永恒,我生于天地之间,与天地为一体,因此亦得永恒(庄子曰人生于无复归于无,正如现代科学之谓物质不灭)。
资料 一生死、齐彭殇
对庄子来说,人之对死的恐惧是人障于一己之私的表现,因而庄子用气的聚散来说明无穷宇宙的统一性,来说明生死具有不异性,从而在本根的层次上认为万物都是自己的亲人,因此自己无论生死都是在家园之中了。《知北游》说:“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对生之执着的狭隘观念,人就会认识到“死生为一条”(《德充符》)、“死生存亡之一体”、“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大宗师》)。“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是说,使我认为生存好的理由,也正是使我认为死也好的理由。由此“万物一体”的信念,使他能够以平静心对待生死,从而从恐惧中解放出来,使精神获得宁静,这样就把人在体道路上的一个重大障碍给清除掉了。
对这种宁静的心理状态,从侧重对身心由对哀乐入于人而造成不良影响的否定与消除,也即从解脱与解放方面,庄子称之为“悬解”:“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之帝之县解。”(《养生主》)也就是说,高高兴兴地来而生成为人,这是先生应合时机而动的表现;高高兴兴地去死,这是先生顺应自然的表现。安于应时而动并能居于顺应的态度上,悲伤和欢乐就不会由于过分而伤及人的身心了,在古时,称这叫做由天帝造成的倒县状态被消解了。“哀乐不能入”在《德充符》里还有一种说法,即“无以好恶内伤其身”。这正是力求能剥落好恶,使身心浸润于道中。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适用,享用。此段意为人须随遇而安,知足长乐,不作非分之想,且尽情享用今夜之美景,何须作洞箫之悲。傅聪在分析莫扎特作品时说:“莫扎特的音乐与中国文化的相通之处,远不止在于双方所追求的朴素、天真、诗意、平和的境界,还在于那种天生的,乐天知命的气质;那种永远以乐观、达观的态度来面对生命中的种种挫折和不幸;那种为‘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目之所遇而成色,耳得之而为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无尽藏也’的旷达心境。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肴核,菜肴和桃、李、杏、梅等有核果品。
枕藉zhèn jí,辞海1279,纵横相枕而卧。班固《西都赋》:“禽相镇压,兽相枕藉。”苏轼《赤壁赋》:“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此节讲经过客我之辨,众人达到物我(时空)皆忘之境界。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友人敬酒,吟诵《诗经》中(赞美)明月的诗句,吟唱期中婉转优美的乐曲。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盘桓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听任苇叶般的小船自由飘流,浮在苍茫的万顷江面之上。多么辽阔呀,像是在天空中驾风遨游,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逸呀,好像变成了神仙,遗弃尘世,登上仙境。
就这样喝着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歌中唱道:‚桂木的船棹呵香兰的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逆着流水的泛光。我的心怀悠远啊,仰望着我思慕的人,好似远在天的另一方。‛有善吹洞箫的友人,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余音在江上回荡,丝丝缕缕缭绕不绝。(箫声)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又使孤舟上的孀妇为之饮泣。
我忧愁凄怆,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友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友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川缭绕,树木茂密,一片苍翠,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顺着长江东下的时候,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对着江面斟酒,横转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而如今又在哪里呢?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与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一叶小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我们)像蜉蝣一样短暂地寄托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沧海中的一粒栗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想要)同仙人携手一起遨游,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这些不可能轻易得到的,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我说道:‚你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可见,从事物变化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我们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是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就成为声音,眼睛看到了就成为景色,取用这些不会有人禁止,使用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大自然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友人听后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地放着。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第二篇:赤壁赋教案
教学目标:
1.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先看一组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沧海一粟 遗世独立 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 取之无尽 用之不竭 水光接天 成语是我们民族语言的瑰宝,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如此多的成语竟然出自同一篇文章《赤壁赋》,由此可见这篇文章的生命力之旺盛。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这篇文章。
二、诵读。
1、让我们在朗朗书声中走进文本。要求标画出体现作者感情变化的字眼,同时标画出和你产生共鸣或者电到你的句子。
2、学生交流自己标的句子,读给同位听,之后站起来读给大家听。老师作出点评。同时告诉大家诵读的几个层次:读准字音——学会断句(语法结构、句首句末语气词)——控制语速——融入感情。
3、老师可以给学生示范背诵第二段。
前三个层次只是技术层面的,最后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需要心灵的参与。让我们更加的接近苏轼,走进心灵。
三、感情概况
刚才大家已经把有关情感的字眼标画了。是哪几个词语呢? 乐——悲——喜(考验大家的筛选能力)。
这里有赋的写法:往往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悟,其实很多时候就是作者内心的一种斗争,或者为了便于表达自己复杂在情感。那么作者为何而乐,为何而悲,又为何而喜呢?
四、赏析“乐”
1、作者为何而乐?赏到了美景。如何表达自己的乐?喝酒、吟诵、唱歌。
2、大家选取一句表现“乐”的句子。先解释,之后赏析给同位听。沟通交流。达到悟读。
3、文言知识:纵……凌……:替代法翻译。
3、指导赏析的角度:翻译、内容、字词的表现力(语言)、情感、联想(诗词、东坡其人、自己经历体会)。
老师示范赏析: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写出了喝酒唱歌的场面,一个甚字写出了自己快乐的程度,而扣舷的动作则表现了作者沉醉其中的心情。这让我忽然就想到了笑傲江湖里面的一个场景,一群人围坐篝火旁齐唱“沧海一声笑”,当时看了非常感动,沧海?为何还笑?那种经历江湖一切险恶之后笑看苍生的心态体现了出来。
4、快乐到一定程度,人们都会唱起来。那么苏轼唱了什么呢?体会唱词,前后四人一起研讨,一个同学按照自己体会的感情读出来,其他三人一起分析。读析融为一体。
1兮:来自屈原,屈原经常叹息,所以此字要拉长读,属于长叹。2美人:来自屈原,往往以香草美人入诗,香草自比,美人则是自己在理想或者圣主贤臣的代表。对美人什么态度?从悲伤中我们体会出苏轼那种不放弃人生追求的精神?什么追求?还是有儒家思想的入世精神。所以我们要从悲伤的歌声中体会出这种昂扬向上。
写作此文,作者被贬偏远的黄洲做团练副使,相当于被流放,远离都城。这时他已年迈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流水,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知人论世)
五、赏析“悲”
1、想起自己的遭遇,本来还喝酒唱歌的作者忽然悲从心来。那么,作者悲伤哪些内容呢?在朗读中体会并且赏析,有体会你先别告诉别人,一会儿考考别人。提问要具体。
2、文言知识:渺:渺小。哀:哀伤。羡:羡慕(补字翻译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结构分析(对文:结构相似的上下两句,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其意义或相同或相反。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表达了人生的短暂与渺小。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到底算什么?这个问题引发古今中外无数人的感慨。比如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比如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比如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比如杨慎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4、方其……而今安在哉!:
1读出前后情感的变化。最后一个句子重读以表达感慨之情。
2体现了苏轼的什么情感?有钦佩,有羡慕,有悲哀。为何钦佩?因为自己也希望有象曹操一样的功业,强烈的入世思想的体现。
到这里如果文章结束,那就不是苏轼了。他的伟大之处在于能够在这种无路可走的时候,找到一个突破口,从而超越自己,从而也就超越了别人。正如莫泊桑所言:人的一生,不像你想的那么好,也不像你想的那么坏。关键看你如何突围。
六、感悟“喜”
苏轼如何超越了自己呢?他的超越体现在哪些方面?讨论给你带来什么感悟。
(1)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回扣了首段,一开始作者本来就沉浸在美景之中的。回归自然,回归纯净,回归自我。
(2)“物与我皆无尽也”如何理解?物是永恒的,但人为何也说永恒呢? 从儒家思想来说,人可以不朽,但需要通过一些途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达到三者任何一个,都算作永恒。
从道家思想来说,讲究“一死生”,注意道家思想和道教的区别。道家尊崇崇尚自然,顺应事物发展规律。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方式。
佛家思想的禅宗:讲究生死轮回,生命完成一次生死如同月亮完成一次圆缺,生生死死循环不止,生命的轮回让人不再感觉生命的短暂。
(3)苟非吾之所有……:轻视物质的东西,轻视有限的时空。《观棋》:胜固欣然,败亦可喜。《渡海》:兹游奇绝冠平生。当别人都在关心你到底能飞多高的时候,有个人还在关心你飞的累不累,这就是友情。
(4)这里的“喜”和开头的“乐”内涵一样吗?区别是什么?
乐:面对突来的美景的欣然反应,未经思考的接受,侧重感官的体验。如同当今很多人登山后的“啊……啊……”。但我们已经看到“乐极生悲”。
喜:是理性思考之后达到的一种精神的解脱,是感情淬火后发自内心的欣喜,这里的喜是“喜从悲来”。
七、自我救赎
作者在入世与出世,在积极与消极的斗争中,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儒释道多种文化的浸润,三种思想完整的融入了苏东坡的内心并达到了和谐与统一。为何会达到这种和谐?作者的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理解。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情商比较高。当然情商的来源还是一个人不断的积累。
当年苏轼从海南回内陆,运河夹道千万人观看,他们看的哪里是苏轼,他们的表现只能解释为对文化的敬仰,对一种豁达人生态度的执着,这观摩的人群在空间上的延伸我们不可考,在时间的延伸上我们也是观摩者之一。这充分的说明了苏轼的不朽,中国文化的不朽。当年苏轼看到这种情况,他怎么反应?既没有挥手“同志们好”,也没有受宠若惊。他的一句“莫非看杀轼否”,以苏东坡式的豁达与幽默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精神。
八:背诵你最喜欢的句子。
第三篇:赤壁赋教案
《赤壁赋》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熟练背诵并默写本文。
2、了解本文的文言句式,积累文言实词“望”“如”和虚词“之”等的用法。
3、掌握翻译句子的原则和方法。
【复习重点】
1、熟练背诵并默写本文。
2、了解本文的文言句式,积累文言实词“望”“如”和虚词“之”等的用法。
【复习难点】
掌握翻译句子的原则和方法。
一、情景导入
“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个结论也许最能表现他的特质。”
——林语堂《苏东坡传•序》
二、回顾预习
1、举酒属客,_____________,歌窈窕之章。(2012四川)
2、月出于东山之上,____________。白露横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凌万顷之茫然。(2012全国卷)
3、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____________。
4、客有吹洞箫者,__________,其声呜呜然,__________,如泣如诉。________,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
5、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0广东)
7、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而又何羡乎!(2012山东)
8、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_______,______。(2011辽宁)
三、精讲点拨
1、找出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并解释
举酒属.客 同“嘱”,劝人饮酒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同“凭”,山川相缪. 同“缭”,盘绕 举匏尊以相属 同 樽 酒杯
2、找出文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 ○1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 使„„起舞 泣.孤舟之嫠妇 ○2名词作动词 下.江陵 攻下 顺流而东.也 向东挺进 名词作动词
○3名词作状语 乌鹊南.飞 向南 名词作状语 西.望夏口 向西 名词作状语 东.望武昌 向东 名词作状语
○4意动用法 侣 .鱼虾而友.麋鹿 以„„为伴侣 以„„朋友
3、古今异义(1)白露横江
古义: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2)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使„„哭泣
4、找出文中出现的下列句式(1)判断句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固一世之雄也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2)变式句 1介词结构后置句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寄蜉蝣于天地 托遗响于悲风 相与枕藉乎舟中 2主谓倒装 ○渺渺兮予怀 予怀兮渺渺 3定语后置句 ○凌万顷之茫然 客有吹洞箫者 4宾语前置 ○何为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 而又何羡乎
(3)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三、当堂达标 【翻译句子】(先标出重点词语再翻译)
1、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4分)客有吹洞箫者1分 倚歌1分 如1分
慕1分
2、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3分)
西东1分
缪1分 被动句1分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3分)
将1分
则1分 曾1分
4、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3分)
苟
虽 通顺
5、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3分)
补充主语
状语后置
既白 【文言文翻译方法小结】 1调 倒装句语序要调整
2留 人名地名官职名国号年号等 3补 省略的内容要用括号补充 4删 无意义的虚词
5换 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四、总结提升
【实词积累】
望
七月既望
农历十五 吾尝跂而望矣
向远处看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盼望 德高望重 名望 威望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希望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鸿门宴》)观察 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报任安书》)怨恨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念头 想法
(《廉颇蔺相如列传》)
想 如
纵一苇之所如 到 往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如同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比得上 赶得上
如高沙,常恐无辜死。(《指南录后序》)到 往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如果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高祖本纪》)„„的样子
【文言虚词“之”】
(1)舞幽壑之潜蛟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结构助词 的
(2)凌万顷之茫然/蚓无爪牙之利 定语后置的标志
(3)哀吾生之须臾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不知东方之既白 主谓之间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耳得之而为声/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代词
(5)驾一叶之扁舟/顷之,燕昭王卒
助词(6)句读之不知/ 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
五、拓展延伸
(文段一)曾子之①妻之②市,其子随之③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④,妻止之⑤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⑥教。今子欺之⑦,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文中的“之”字按其用法分类,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②⑥/③④⑤⑦
B.①⑥/②/③④⑤⑦ C.①⑥⑦/②/③④⑤
D.①⑥/②/③⑤/④⑦
(文段一)B。①⑥结构助词,“的”的意思。②动词,“到”的意思。③代词,代曾妻。④代词,代彘。⑤代词,代曾子。⑦代词,代曾子的儿。
(文段二)一僧欲①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②之应。久③之,此僧以箪食瓢饮④之助至南海,夸⑤之于唐僧:“此何难⑥之有?”唐8之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9僧曰:“汝⑦之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之乎?”
自己动手整理一下虚词“之”有哪些用法?)
1、动词,可译为到、往
2、代词,可译为他
3、助词,调节音节,用在时间词后,不译
4、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
5、代词,可译为这件事
6、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7、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8、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9、人称代词,可译为别人
第四篇:赤壁赋教案
赤壁赋 教案
导入:孔子在论语中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古到今文人墨客就和山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少文人墨客登山临水,把自己的满腔情怀,通过山水把情感传递给我们,留下了千古的名篇,公元1082年,大文学家苏轼来到了黄州
一、再课文
想一想:赤壁的山水风月给 苏子 带来了哪些启发或怎样的感受。
读完了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1)苏子很快乐——从哪里体现的 哪是景/感受(读原文)
(良辰 美景 乐事 赏心)
舟给人的感觉是小而轻盈、飘逸,有隐士的风度。
师:对,“舟”具有隐逸、自由的情调,如“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日散发弄扁舟”“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其实“舟”还经常略带哀伤的情绪“同是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而船太大了给人的感觉是或高大威武,或设备齐全:“楼船夜雪瓜洲渡”是战船,“逆风吹浪打船声”是官船,“去来江口守空船”是商人安置家眷的船。
快乐 饮酒 扣舷而歌
饮酒
酒历来被称为传情的媒介,古代尤为突出。人们伤心时喝酒,曹操“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李白“举杯销愁愁更愁”;离别时喝酒,白居易“醉不成欢惨将别”,柳永“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相聚时喝酒,杜甫《客至》有“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高兴时喝酒,“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酒,浸润着人们的生活,宣泄着人们的情绪。
(2)固一世之雄也:赞美曹操
而今安在哉:惋惜(悲)英雄何在自己多渺小
岁月短暂
人生无常
客悲------苏子悲 其实列出了“客”的四悲,也就明白了客为何一定会想起“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句诗?请同学回答这个问题。生:思慕贤才。
师:对,思慕贤才。自己就是贤才,可遇不到赏识自己的名主。短暂的人生怎么划出耀眼的光亮。客的思绪其实也就是苏轼的思绪,一问一答是为实现“赋”的铺陈特点。
苏轼借这位“客人”之口,将自己政治上的失意、仕途上的坎坷、命运的多舛、生活的困苦以及人生的困惑,这种种牢骚愤懑,一股脑儿地倾吐出来,如庐山烟雨翻腾滚涌,似钱塘潮水汹涌澎湃,将“悲”情写到了“千般”,写到了极致。
(3)还有没有其他的感受:
天地万物之无穷无尽
从个人角度:
变
从宇宙角度:不变
为什么两人不一样?
苏子有没有悲,消极思想?(乌台诗案)没有一个友写信给他,主动也收不到一字回应。饱尝了世态炎凉之后,苏子也变得心灰意冷,苏子看到客悲其实也是自己的愁,其实是苏轼他还希望自己出仕,建功立业,宦海浮沉,锦袍冠带,这是俗世与苏子,本来的我,(望美人兮天一方)
黄州的山水太美了,这里的山水风月给苏子灵感和智慧使他悟道山水风月不变:物与我无尽藏也,黄州的山水让苏子悟道两个字“ 放下
”
放下锦官玉带,孺子经学。做一个贴近泥土,贴近山水的纯粹的人,这些使苏子实现了从本我到超我心灵突围,苏轼就进入了一个超我的境界,就像他在《定**》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子这时心中已经没有了风和雨。他被贬杭州爱杭州,“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被贬密州爱密州,“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被贬黄州爱黄州,月夜泛舟,“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被贬惠州爱惠州,“日啖荔枝三百棵,不辞长作岭南人”;被贬海南爱海南,“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苏子从本我到无我这一次心灵上的突围,这个突围,是赤壁的山水给了他灵感和智慧,都说:“ 《 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 》 ”这三篇文章成全了黄州,使黄州名扬天下,其实也是这里的山水成全苏子。
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这段文字吧。你挑你喜欢的句子再把它读一读吧;
我觉得《》赋的是山水风月,也是苏子从乐——悲——乐的历程,从本我到超我的心路历程,我写下了一段文字和大家分享交流:当赤壁之下
一江秋水缓缓流过东坡居士的心间,那一刻,激发了一个智者的人生感悟,那些仕途的倾轧坎坷,失意的苦闷彷徨,顷刻间都随风而逝,烟消云散了,唯有山间的一轮明月,烛照心灵,酌一盏逍遥的清酒,吟一首快意的诗章。任小人与政客在宦海中争斗,任功名与浮华在世俗中喧嚣,我自岿然如山
下面你结合自己的经历把这里的感悟写一写 我们来交流一下,看着大家还在纵笔疾书。说:
(1)看人生之大起大落,忆往昔峥嵘岁月,今以黄州之事,荣辱偕忘,万事万物有律有节,有张有弛,以万世之姻缘,岂非个人之力,不如忘我于山月之间,陶醉感怀于超然物外之景。
(2)在这片明亮的月光之下,在这缓缓的水波之上,他只陶醉于这片山月之中,把酒高歌,对月吟诵,而心中那不尽得忧愁,苦闷,彷徨,哀叹都随水东流,此刻他只与景为乐,以歌为乐,心中是一片宁静与享受。
(3)人生就是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只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世间自有不尽人意之处,但苏子以一个凡人之身,却获得了仙人心,就在于它的超乎和大气,幽幽江水流过他的心尖,仿佛也流过了我们的心尖,尘世间的烦恼都随它去吧,做一个真实自我。
我们未来的人生也许会遇到各种挫折,面对这些挫折困难时我们不妨
赤壁赋中的山水月,可能会给我们的心灵带来很多的慰藉。
第五篇:《赤壁赋》教案
《赤壁赋》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赋”的特征,鉴赏本文的音韵美和意境美。
2、分析本文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鉴赏文章的表达技巧。
3、结合作者处境,体验作者情感,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作者对人生的看法如何理解。
2、景、情、理的融合,写景的技巧。
教学方法
诵读、翻译、理解、总结拓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我们在以前学过苏轼的一首气势雄浑,磅礴浩荡的,有气吞天下之势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一篇题材相同的精美散文,领略他散文的独特风格。
都说苏轼是位少见的旷世奇才,你们能具体说说吗?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世称“三苏”。(唐宋八大家:韩、柳、欧、三苏、曾巩、王安石)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苏轼是豪放派词风的创始人。他的词豪放高旷,情浓意远,《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这一风格的代表作。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情理交融,汪洋恣肆,当时就有“苏氏文章擅天下”的美誉。
中国古代楷书有“颜、柳、欧、苏”四大流派,这里的“苏”,就是苏轼,可见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之高。同学们,见过他的书法作品吗?此外,他画的“墨竹”别具一格
苏东坡是因为“乌台诗狱”才到黄州来的。关于“乌台诗狱”,散文家余秋雨有这样的描写:
苏东坡到黄州来之前正陷于一个被文学史家称为“乌台诗狱”的案件中,这个案件的具体内容是特殊的,但集中反映了文化名人在中国社会的普遍遭遇,很值得说一说。搞清了这个案件中各种人的面目,才能理解苏东坡到黄州来究竟是突破了一个什么样的包围圈。
为了不使读者把注意力耗费在案件的具体内容上,我们不妨先把案件的底交代出来。即便站在朝廷的立场上,这也完全是一个莫须有的可笑事件。一群大大小小的文化官僚硬说苏东坡在很多诗中流露了对政府的不满和不敬,方法是对他诗中的词句和意象作上纲上线的推断和诠释,搞了半天连神宗皇帝也不太相信,在将信将疑之间几乎不得已地判了苏东坡的罪。在中国古代的皇帝中,宋神宗绝对是不算坏的,在他内心并没有迫害苏东坡的任何企图,他深知苏东坡的才华,他的祖母光献太皇太后甚至竭力要保护苏东坡,而他又是非常尊重祖母意见的,在这种情况下,苏东坡不是非常安全吗?然而,完全不以神宗皇帝和太皇太后的意志为转移,名震九州、官居太守的苏东坡还是下了大狱。这一股强大而邪恶的力量,就很值得研究了。
这件事说来话长……而神宗皇帝为了维护自己尊重舆论的形象,当批评苏东坡的言论几乎不约而同地聚合在一起时,他也不能为苏东坡讲什么话了。
那么,批评苏东坡的言论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聚合在一起呢?我想最简要的回答是他弟弟苏辙说的那句话:“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他太出色、太响亮,能把四周的笔墨比得十分寒伧,能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点狼狈,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然后你一拳我一脚地糟践,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在这场可耻的围攻中,一些品格低劣的文人充当了急先锋。
…… ……
又如——我真不想写出这个名字,但再一想又没有讳避的理由,还是写出来吧:沈括。这位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占有不小地位的著名科学家也因忌妒而陷害过苏东坡,用的手法仍然是检举揭发苏东坡诗中有讥讽政府的倾向。如果他与苏东坡是政敌,那倒也罢了,问题是他们曾是好朋友,他所检举揭发的诗句,正是苏东坡与他分别时手录近作送给他留作纪念的。这实在太不是味道了。历史学家们分析,这大概与皇帝在沈括面前说过苏东坡的好话有关,沈括心中产生了一种默默的对比,不想让苏东坡的文化地位高于自己。另一种可能是他深知王安石与苏东坡政见不同,他投注投到了王安石一边。但王安石毕竟也是一个讲究人品的文化大师,重视过沈括,但最终却得出这是一个不可亲近的小人的结论。当然,在人格人品上的不可亲近,并不影响我们对沈括科学成就的肯定。
围攻者还有一些,我想举出这几个也就差不多了,苏东坡突然陷入困境的原因已经可以大致看清,我们也领略了一组有可能超越时空的“文化群小”的典型。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要单独搞倒苏东坡都是很难的,但是在社会上没有一种强大的反诽谤、反诬陷机制的情况下,一个人探头探脑的冒险会很容易地招来一堆凑热闹的人,于是七嘴八舌地组合成一种伪舆论,结果连神宗皇帝也对苏东坡疑惑起来,…… 长途押解,犹如一路示众,可惜当时几乎没有什么传播媒介,沿途百姓不认识这就是苏东坡。贫瘠而愚昧的国土上,绳子捆扎着一个世界级的伟大诗人,一步步行进。苏东坡在示众,整个民族在丢人。
…… ……
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国文化史,有很长时间一直捆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群挤眉弄眼的小人。
究竟是什么罪?审起来看!怎么审?打!
通宵侮辱、摧残到了其他犯人也听不下去的地步,而侮辱、摧残的对象竟然就是苏东坡!……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因“乌台诗案”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竹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立在江边赤壁之上,眺望如画的江山,唱出了“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每次游览人们传说的古战场赤壁,都不免触景生情,发出惊世浩叹。由此,中国文学史上就增添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两篇精妙绝伦的散文。他写成《前赤壁赋》时,展纸挥毫写了一幅长卷,这幅长卷写得尤为成功。传到明代,董其昌拜观了真迹,十分倾倒,说苏轼的书法笔力欲透纸背,全用正笔中锋,每波划尽处,常有聚墨痕,如黍米珠。董其昌作过一段著名的跋语:“东坡先生此赋,楚骚之一变也;此书,‘兰亭’之一变也。宋人文字俱以此为极则。”这是对苏轼的《赤壁赋》及其书法最为深切而崇高的评价。
让我们步入苏轼为我们构筑的文学和哲学的殿堂,领略苏轼那卓绝的雄风。
二、关于“赋”
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文体。
《文心雕龙》:“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赋是一种有韵的文体,讲求声律、押韵、对比等形式,兼有诗歌、散文的特点。三课文朗诵
今天,让我们伴随课文的朗诵步入苏轼为我们构筑的文学和哲学的殿堂,领略苏轼那卓绝的雄风。生朗读
四、整体感知
1.全文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 一(1)月下泛舟 乐 二(2~3)吊古伤今 悲 三(4)阐述哲理 乐 四(5)开怀畅饮 乐
2、多媒体显示月夜赤壁的画面,配以《春江花月夜》的古筝曲。
学生感受画面意境,并从文中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提问:作者夜游赤壁时,如何通过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乐”情的? 作者通过“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描写了一个宁静优美的环境,清风轻拂人面,将上风平浪静,这是写将面之景。游人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放声地诵明月之诗,愉快地歌窈窕之章。不久月亮也出来助兴,作者的视线又由江面转入天空,“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这徘徊可说是神来之笔,从东山上升起的月亮,似乎很理解人意,它漫漫升起,却又不忍匆匆离去,只在斗牛之间徘徊,又似在看人间美景,如同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一样互为风景。
透过月光又看到了“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月夜美景,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的游人自然心旷神怡,任一叶小舟在江面上飘荡,“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多么辽阔啊,像是凌空乘风飞去,不知将停于何处;多么飘逸啊,好象人变成了神仙,飞离尘世,登上了仙境。作者由景自然过渡到人的感受上,痛快淋漓地描绘出要飞升成仙的情景,情中有景,景情自然和谐地融合在了一起、情:“乐”。舒畅飘逸,飘飘欲仙,超然物外,陶醉于良辰美景。游人悠然自得、怡然自乐
3、提问:作者的心情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第二段,由乐到悲,营造一种主客之间箫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承上启下,引出主客对答。
乐: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悲:客的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这种借音乐来抒写一腔忧思哀绪的写法,我们在哪篇课文里学过?
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就是借琵琶写愁情。
师:作者放歌,客猗声而和,箫声起,悲意生,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哀,诗人虽遭贬谪,还是希望君主能重用自己,为朝廷效命,因此,悲咽的箫声引起诗人内心深处的惆怅。
4、⑴“客人”因何而悲? “客”之所以“悲”,在于眼前的“江水”“明月”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方其渲染曹操兵力的强大和地盘的扩张,写出宏大的声势和气派。然后以“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八句来勾画曹操本人的形象,显得格外饱满和富有立体感。接着以“固一世之雄也”作总的评说。
⑵ 曹操的用笔重点在哪里? 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上,为了突出像他是诗人又是英雄的风流人物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就像诗人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说的那样:大江东去,浪淘尽,数风流人物” 曹操和“吾与子”对比,说明像曹操称雄一世,也逃不脱失败的命运;更何况我们命运不济,仕途坷坎,只有“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 麋鹿”,泛舟喝酒罢了,还谈什么理想,谈什么建功立业?——发出古今人物对比的悲叹。
生: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
生:“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而我呢,那微不足道的生命,短促得如同永恒天地见朝生暮死的蜉蝣,渺小得如同大海中的一粒米,就更不能长久了。
生: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
表现出客人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
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客之三悲(板书)
由古今人物对比生悲 由人生短暂感触生悲 由理想和现实矛盾生悲
5、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面对宇宙和历史时都感到短暂悲哀,你能举出这方面的诗句吗?
(1.曹 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2.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3.许 浑: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4.苏 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5.杨 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6苏轼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劝慰客人的?
客在前面曾表示“羡长江之无穷”,又希望“抱明月而长终”,所以苏轼利用眼前的景物,从江水和月亮说起,“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提问: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①明确:“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江水,从变的角度,苏轼认为江水日夜不停地流动,作为某一段的江水,确乎从这里消失了,而从不变的角度,作为整个江水,却始终长流不绝。
关于月亮,从变的角度,它有时圆满,有时缺损。从不变的角度,但它缺损之后又恢复圆满,这样周而复始,终究无所增减。
人——以此类推,人作为生命的个体来讲,人原本是自然的一分子,人的生老病死与昼夜的变化是自然规律,人类就是这样一代一代的繁衍和相承。“物与我皆无尽也,又何羡乎”。(从个体生命来讲,人生百年并不短暂,如果峡谷客那样只是一味地悲叹人生的短暂,感叹人生之虚无,那么你的人生就会黯然失色; 如果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像苏轼那样尽享人生无限风光,那生命的过程就会绚丽多彩)
(小结)列举江水,月亮说明去留,增减的辨证关系,作者在归纳到一般的原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自然不必“哀人生之须萸了。”
②:从“取与不取”的角度,重点讲“取”。
明确: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 “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景物的灵性源自东坡的灵性。这位900多年前的大才子不仅把自己的灵性融入了自然,更超越了自然。“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这里的清风明月就是超越宇宙时空的永恒之美,是东坡心灵因磨难而升华的结晶。一篇《赤壁赋》,不仅咏出天地万物变与不变的哲理,更表现了东坡先生对待人生的达观。清风、明月具有了超然入化的神韵,假赤壁也得以以假胜真,流芳百世。
人道东坡词有景、有情、有理,我说这一切都源自他的灵性——一颗敏感而率真的心。
水 月 人
变 逝者如斯 盈虚如彼 生老病死
不变 未尝往也 卒莫消长 代代相承 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最后客转悲为喜
8、“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有人认为这是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你是怎样看待的?
景物的灵性源自东坡的灵性。这位900多年前的大才子不仅把自己的灵性 融入了自然,更超越了自然。
苏轼在逆境中,他的一双看待生活的眼睛并没有因为痛苦和落魄而暗淡。在看这个多灾多难的世界时,苏轼的眼光也依然是在审美,这审美,又何尝不是一种热爱生命的体现?对于屡次遭贬的不公命运,他并没有灰心丧气,也没有失去信心,而是借游览山水等自然景物来排遣心中的块垒,表现出坦荡、旷达及强烈的生活信念。苏轼就是在审美中忘记了痛苦,也淡化了痛苦。因为人生如此美好,才能如此深切地去感受人生的给予和馈赠。对人生的欣赏中,苏轼几乎是感恩的。仕途之失和生活之艰不曾消磨他对生活的敏锐的洞察力和对生命的灵慧的感悟力。相反,在困苦中。他更懂得收藏一点一滴的快乐和生活的亮点,活出一派天真和精彩。
(小结)苏轼力图排遣政治打击而带来的苦闷从而听任自然,乐观旷达,作者力图从消极中超脱出来,其实是含蓄地向他的政敌暗示,我虽然遭贬,但我却超然世外,飘然欲仙,寄情山水,尽得其乐,不寂寞不烦恼,反而积极向上。
9、当今这种“生存与竞争”为主流的社会里,苏轼“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观点是否可取??
这几句,看似宿命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其实作者却是用来对待功名利禄,得失荣辱的。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属于他的,他决不象那些有心计的人那样不择手段去获取。这也可以看出苏轼淡泊名利,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他说这话有前提“苟非吾之所有”,如果用这种态度做官,那现在会少很多贪官,反腐倡廉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总结)我们的阅读不是只停留在读懂字词句上,而是立足于时代来评判古人的文章,批判地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