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札记——《早期教育与天才》
读书札记——《早期教育与天才》
在研究了全球大量的事例后,我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即孩子越接近0岁潜在能力就越巨大,如果能牢牢抓住这个关键时机给予其适当的教育,那孩子们的潜能将会全面开花、结出丰硕的果实。但如果忽略而过,这些潜能就会像风一样迅速消失,永不再来。生之喜悦,教之欢愉如此说来,3岁前就接受早期教育的孩子,不会仅是头脑聪明,身心却缺乏协调性,甚至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呢?学者们研究后发现并非如此。学者塔玛针对1500位智商130以上的孩子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如下:
(1)与一般人的想法不同,智商高的优秀儿童发育良好,体重、身高、胸围都超出标准以上。
(2)一般人认为优秀儿童会偏重于某一方面,其实并不尽 然。他们和一般孩子无异,只是对手工、习裁 缝等实际科 目没有浓厚的兴趣,反而喜欢理论性较强的抽象科目,尤其具 有超强的阅读能力。
(3)一般人认为优秀的孩子不喜欢和普通的孩子一起游玩,这是错误的。
(4)这些孩子感情丰富、细心、体贴,道德观念比一般人强。总之,并非拥有了高智商就在别的方面落后于人。学者法兰
奇针对21位智商指数在140以上的孩子进行调查,得到如下结果:
(1)身体发育良好;
(2)注意力集中;
(5)很早就会说话;
(4)各方面表现优秀;
(5)能迅速地理解因果关系;
(6)对于未知的事物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心;
(7)不害怕失败;
(8)情绪稳定。
在此,我想提醒父母们的是,人类属于知性动物,从出生起,大脑所需的营养就远超出身体的所需。刚出生的婴儿在第一年内,身体最活跃的部分就是大脑。这些宁馨儿打从呱呱坠地、眼睛还未睁开时就有强烈的求知欲,如果这种欲望能不断地从父母处得到满足和巩固,孩子就会显现出健康而富有生气的“生之喜悦”。真的,如果我们能给予孩子足够的感性营养,让他在知识的道路上快乐奔跑,那么,一个健康、全面发展的天才孩子的出现是不足为奇的。好好教育你的孩子吧,孩子的“生之喜悦”难道不是父母们梦寐以求的“教之欢愉”吗? 塔玛的天才儿童调查
下面是塔玛对众多天才儿童的智力和性格进行调查后发表的实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孩子的智力和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
(1)玛嘉列特,女孩,8岁零l 0个月,IQ(智商)1 50,具有优良的社会道德意识,身体非常健康。父亲是技工,德智兼备,对孩子所受教育的关心程度超出一般人。
(2)J.R.,女孩,1 2岁零9个月,lQl30,是个快乐可爱的孩子,喜欢游戏,热爱生活,学习进度比同龄孩子超前二年,由母亲一手栽培。父亲是大学教授。
(3)E.B.,女孩,7岁零9个月,IQ l50,是加利福尼亚州500名同龄学童中遴选出来的优秀儿童,健康状况良好,从不爱慕虚荣。回答问题总能应对自如,连老师也觉得惊奇。双亲都非常聪明。(4)L.B.,女孩,8岁,IQ l35,有点神经质,看起来柔弱,但是健康状况良好。父亲是大学教授,两个姐姐也是属于智力发达的优秀孩子。
(5)F.s.,男孩,6岁零9个月,IQl48,生活习惯良好,性格非常独立。父亲是大学教授。(6)T.F.,男孩,1 0岁零6个月,IQl55,成绩十分优秀。1岁时,喜欢抱着霍奇的《自然的研究与生活》一书睡觉,会背诵其中的句子。l 2岁时,能阅读机械学和电气学的杂志。1 5岁时,可以照着有关书组装一台收音机。很喜欢收集邮票、蝴蝶标本,或到海岸边采集贝壳等海生标本等。父亲是大学教授。
(7)J.S.,男孩,8岁零2个月,lQl58,是人见人爱的健康儿童。态度谦和,擅长作诗,很会讲故事。父亲是律师。
(8)F.A.,男孩,1 0岁零5个月,IQl42,没有越级就读,是全班24人中的佼佼者,对此他一点也不骄傲。品德非常好,在游戏技能方面普通。父亲是小学校长。
(9)E.M.,6岁零ll个月,IQ l45,7岁半入学,上午9点钟被编入二年级,当天下午3点时就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品德优秀,责任感很强,喜欢游玩和开玩笑,非常健康虽然跳级读书,但丝毫不觉吃力。父亲是大学教授。
(1 0)E.F.,8岁零5个月,IQl55,8岁就已经是6年级的学生了,比同龄的孩子的进度快了4年,成绩优秀。其妹妹也是高IQ者。母亲是俄罗斯人,大学毕业,从不勉强孩子做任何事,对孩子取得的成绩从来只给予适当的鼓励。
(11)B.M.,7岁零8个月,IQl60,是依照史丹佛测定法得出的最高记录,健康状况良好。游戏能力普通,有很强的亲和力,和任何小朋友都可以和睦相处。父亲是牧师。两岁开始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1、天才儿童不是天生的,是早期教育和生长环境影响的结果。可以说早期教育决定着孩子终身成就的大小。天才儿童的成长经历一再证明,家长只要注重早期教育,就有希望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音乐家、画家、科学家、诗人等。
2.学校不是万能的,孩子进入学校前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不可否认,现在的学校都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不少优秀的专业教师,这是教育史上的重大进步,这在几百年前是无 法想像的。但这一切也造成了父母们对学校的依赖,许多父母想把自己的孩子完全推给学校管,好为自己的生活减少麻烦,却不知道这样做是忽略了极为重要的家庭教育,这将给孩子的一生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我认为,不论学校有多么好的教师,对孩子潜能的开发都不会有多大的效果。因为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之考进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而不是培养一个全面发展型的天才。在这里,我还想告诉父母们,其实人的一生在他上学前就差不多已经定型了,因为人们在上学前所接受的教育已经对他一生的性格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所以,那些在上学前没能受到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即使在学校里接受专业教师的强化教育,也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好成绩。
3.早期教育没有固定的方法模式。我将在本章后为读者提供大量的早期教育案例,但请记住,我的目的并不是要人们去生搬硬套他人的做法,也不是要制造出一个早期教育的“专家模式”来供各位父母仿效。在稍后那些大量令人信服、心动的早教案例中,我们至少将看到以下两点教育方法:
(1)遵循儿童的天性,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去开启儿童的智慧是最有效的。比如进行各种游戏,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讲故事等等。
(2)早期教育真的能造就人才,但是徒有形式的早期教育是毫无用处的。因此,渴望孩子成功的父母,为此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
4.父母要帮孩子树立理想。父母要帮助孩子尽早自主、自立,其中最重要的一点莫过于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在这里,并不指为孩子指定将来发展的道路)。而这一切要从孩子还在摇篮之中时就开始。
5.孩子不是玩具,他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处事能力。很多父母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把孩子当作比玩具更好玩的东西,一味溺爱,根本没把心思放在孩子的能力培养上,这太有损孩子的健康发展了。父母们应该记住,孩子的能力真的远远超出我们的想像。很多实验已证明了这点。当然教育幼小的孩子要注意方法,因为他们无法接受他们不感兴趣的东西,这与教育年龄较大的孩子是迥然不同的。很多人以为早期教育就是教小孩子读书写字,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很早就教孩子们读写,其目的是为了开发他们的听力和语言能力。我们一定要选择孩子们最喜欢的方式来进行教育,否则就无法收到良好的效果。
6.早期教育不完全是一个向孩子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应该在向孩子传输知识的同时,让孩子逐步掌握获取、发现知识的方法。例如,一味地教孩子识字,还不如让孩子掌握查字典的技巧。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孩子得具备一定的文字知识。无所不晓的天才穆勒就接受过这样的早期教育,他曾在《自传》中写道: 父亲对我的早期教育有太多的过人之处,他从不强迫我学,但许多与我同龄的孩子却受到了填鸭式的灌输教育,最后他们的潜能根本没有得到丝毫发展,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和理解都是由外力填充而成的,所以他们成人后毫无自己的独立见解……我父亲从来就不这么做,我们在一块散步时,他从不在前边牵着我走,而是让我与他并列而行,并尽可能地把我推到前面。对于那些一想就懂的问题,他绝不会先告诉我答案,而是让我自己思考,只有当我挠破头皮也想不明白时,他才替我解答。父母们,获取知识对孩子来说固然重要,但获取知识的方法和 善于思考的能力才是孩子一生中最大的财富啊。
7.天才儿童既然是早期教育的结果,那么一旦停止早期教育,天才亦会变成庸才。这难道不是一件令父母们悲哀的事吗?我知道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1)父母以自己孩子一段时间内的出色表现为荣,认为他会一直坚持下去,不知不觉中就放松了对孩子的求;
(2)孩子觉得自己优于同龄儿童,骄傲自满,以致放弃继续努力。语言的教授
教孩子语言是一件很耗费精力的事情,稍有松懈就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但威特的父亲却做得非常出色。众所周知,学外语必须掌握大量的单词,背过的单词还很容易被遗忘,那种填鸭式的硬灌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威特的父亲深谙这一道理,因此,一有机会,他就与威特谈论有关饭桌上的东西、室内的各种新旧摆设、院子里的植物和昆虫等等,并巧妙地告诉儿子这些新单词的发音和词义。刚开始他只是教孩子一些简单的词汇,每天都坚持和小威特互动,效果十分明显。渐渐地,威特能听懂人们讲话了,他的父母开始给他讲故事。故事对于幼儿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小孩子对世界还很陌生,他不明白这个世界是如何运行的。父母应该让孩子尽早地了解这个世界,了解得越早,孩子的视野就越广阔。而讲故事就是让孩子了解世界的最好方式。这一方式不仅能扩大孩子的知识面,还能丰富孩子们的语汇。威特的父亲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好,他不仅让儿子听
故事,还要他把听到的东西复述出来,因为他知道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讲故事的效果。在这样的教育下,威特到五六岁时就毫不费力地拥有了30000多的词汇量,这是非常惊人的。对比我国的中学生就可以看到,普
通学生的单词量在学英语5年后只有3000左右,最优秀的学生也不超过5000。早期教育的效果的确显著。值得注意的是,威特父亲教孩子语言是非常严谨的,他从不教孩子方言和土话。他认为教孩子“咂咂”(乳房)、“丫丫”(脚)、“汪汪”(狗)之类的语言毫无用处。一般说来,在孩子两岁时,父母们只要耐心地教孩子几遍单词,孩子都能很快学会发音。当然,像“咂咂”、“丫丫”这样的双音词发音相对比较简单。那么对这些简
单的知识故意放弃不教,会不会不恰当呢?威特父亲认为这些确实是不值得教的,他从来不教儿子音义模糊的词汇。他一直坚持教儿子标准的德语。一旦儿子发音准确,父亲就摸摸他的小脑袋表扬说:“说得真棒,非常好。”当儿子发音不对时,他就会故意对妻子说:“你看,你的儿子不会说……”妻子就会配合他回答:“真的吗?我儿子怎么会连那么简单的话都不会说?”夫妻俩这样的配合表演往往一下就能激起小威特的好胜心和求知欲,他就会拼命地学习正确的发音。这样的训练是从小威特还在襁褓里的时候开始的,所以后来小威特的发音总是比一般孩子清晰准确。在经过这些基础的发音训练后,威特父亲力图让儿子摆脱孩子式的表达方式,他开始教威特使用更复杂的语言,并且力求用词准确生动。他坚信:一个清晰的头脑首先来源于清晰的语言。为
了让孩子做到这一点,他和妻子以身作则,每一句话都选择最恰当的词汇来表达,同时力求发音标准,语言规范。
威特父亲在小威特三四岁的时候起就每天和他一起散步,在他们散步的这一两个小时里,他们总会探讨各种知识。比如父亲会摘下一朵野花,告诉小威特关于野花的知识;或者捉个小虫,教小威特一些昆虫学知识。所有的草木和景物都能成为教育素材。威特父亲总是先唤起小威特的求知欲,然后根据他的兴趣对这些问题进行讲解。这种教学并不是刻意的,威特父亲并没有严格地把这些知识进行学科上的分类,而是生活化地随意教授。
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逝着,一个世纪过去了,我们的教育观 念和方法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始终停滞在一个世纪前的状态,人们并没有真正理解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即使在我们大力提倡早期教育的今天,也有不少人对此茫然无知。其实早期教育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早在100多年前就有人做过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最难能可贵的是,威特父亲在很早以前就认识到教育并不是要填鸭式地给孩子灌输知识,而是要打开他们的眼界。因此他利用很多机会来丰富小威特的见识。比如出门看到一栋建筑物,他会告诉威特那是什么样式,有什么来历。看到历史遗迹之类,就会向他讲述其历史和由来。威特2岁以后,父亲总是带着他参加一切活动,他们一起走亲访友,一起参加音乐会。他们还经常去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动物园、植物园、工厂、矿山、医院和保育院等,这些活动大大增加了小威特的见闻,丰富了他的知识。每次外出归来,小威特都要向父母讲述他的所见所闻。为了得到父母的赞扬,小威特在参加这些活动时非常用心,一直都仔
细地观察和听取着人们的发言。小威特从3岁开始就随着父亲到全国各地游览。5岁时,几乎走遍了德国所有的大城市。在这些旅行中,他们游览了各地的名胜,了解到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知识。每一次旅行途中,父亲都会让小威特给母亲和他的小朋友写信,在信中写下自己所看到的一切,回到家后再向大家口头讲述一遍。
孩子的心灵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 种子.就能得到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得到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得到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得到命运的收获。
最好的教育首先由母亲开始
斯特娜夫人对女儿的教育是从五官训练开始的。她认为:“人的各种能力如果得不到使用就不会发展,最后就要退化。孩子的五官也是这样,我们应该尽早开发、训练他们的各种官能。而发展听力是五官官能训练中的首要部分,因为对于一个摇篮中的婴儿来说,母亲悦耳的声音特别是歌声具有十分妙不可言的神奇影响力。可是,遗憾的是我不会唱歌,不过我想出了另外一个办法,在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就对着她粉嘟嘟的小脸轻轻朗读威吉尔的诗《艾丽绮斯》。这时,女儿就会很快安静下来甜蜜地入睡,这说明了这个方法的效果非常好。后来,在其他孩子身上我也做了类似的试验,结果一样。有时候,摇篮曲并不是所有的婴儿们都爱听,但《艾丽绮斯》不一样。所以,我认为这部叙事诗是所有摇篮曲里最出色的。” 音乐往往能够造就天才
我们能够从大量的文献之中看到,凡是被称为天才的人,大多数都极其喜爱音乐,并都有接受过音乐教育的经历。一位哲学家曾经说道:“音乐往往能够造就天才。”当然,我们都明白他所说的天才已经超出了音乐的范畴。孩子接受音乐教育不仅为他成为音乐家提供了可能,也为他其他方面的发展创造了极佳的条件。赛德兹博士对此也有独到的见解:我儿子小赛德兹一直是个酷爱音乐的人。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惟有音乐才能使他宁静下来,使他有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他说音乐之中有许多琢磨不透的东西,而正是这些给了他智慧及勇气。可以这样说,音乐已经成了小赛德兹生命的一部分,将会陪伴他的一生。我想,只要是真正接触过音乐的人,只要是在孩子幼小时就对他们施行过音乐教育的人,对此都深有体会。而就我的个人经验而言,音乐的确是美妙的东西。因为它不需要通过语言来解释其中的奥妙。你可以是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人,甚至目不识丁的人,还可以是一个身有残疾的盲人,但只要你有听力,你就能毫不费力地从音乐之中享受到它所传达出来的东西。那么,对于一个什么都还不懂的孩子,对于一个在学识方面极其有限的孩子来说,音乐不正是一把直接开启他心智之门的金钥匙吗?当孩子不能理解教育者的思想时,音乐不正是传达这种思想的最佳方式吗?在儿子诞生后不久,赛德兹博士就发现婴儿对听觉的敏感远远超过了视觉,所以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他始终把音乐教育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当然,他并不是想刻意将儿子培养成一个音乐家。赛德兹博士的妻子曾受到过极好的教育,那种自幼贵族式的教育使她对音乐极为精通。可以这样说,她是一个非常出色的钢琴演奏者,同时她还会演奏一种极为迷人的乐器—吉他。每当母亲在客厅中弹奏钢琴时,小赛德兹总会有不同的反应,而这种反 应在他还在摇篮中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他哭闹时一听到悦耳的琴声便会立刻停止,甚至还会流露出愉快的微笑。我们周围的大多数父母,在孩子哭闹时便立刻给他递上吃的,这其实是一种不正确的做法。因为这样不但对孩子的健康有害,也会使孩子养成一种恶习,会在幼儿的头脑中形成这样一种概念,即哭闹便能换来吃喝,吃喝是世界上最好的事。形成了这种概念的孩子今后必定会变成一个平庸者。在这一点上,赛德兹的妻子做得极为出色。她并没有像其他的父母那样,而是常常用音乐去慰藉哭闹的儿子。由于钢琴的声音过大,赛德兹夫人便时常弹吉他给儿子听。每当此时,小赛德兹的脸上都会浮现出幸福的笑容。赛德兹夫人的吉他演奏水平很不错,她会演奏声尔、朱里亚尼以及泰勒加的作品。她时常对丈夫说这些大师的音乐极具魅力,只不过现在还没有在美国得到推广。她还告诉丈夫,吉他是一种很不错的乐器,如果儿子将来打算学音乐的话,她一定首先教他吉他。事实上,在以后的日子里,赛德兹夫人的确是这样做的。直到小赛德兹到哈佛念大学的时候,他都一直将那把心爱的吉他带在身边,他的演奏总是能得到同学和老师们的好评。
缺乏音乐的生活是枯燥的,对孩子节奏和音律观念的培养对他们的人生非常重要。孩子们应该在积极向上的节奏和美妙的韵律中生活,从雨声中感悟人生的节奏,在风声中学到坚强。也许很多母亲不会唱歌也不会演奏乐器,但她们可以每天让孩子听唱片。日本的很多家庭都挂着风铃或者风弦,这对孩子乐感的培养是很有好处的。斯特娜夫人不仅教女儿欣赏音乐,还天天给她读朗朗上口的诗歌,如《钟之歌》等优秀的儿歌,同时为了增强女儿的音律感,她还在这些儿歌的伴奏下教女儿跳舞。很多人认为教孩子跳舞没有必要,其实这是错误的。杜特斯博士曾指出舞蹈可以使人们身体健康,体形优美。比如希腊和罗马人优美的体形就是与他们从小能歌善舞分不开的。常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陆续从自然中学到了各种本领,所以人们总会说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人类正是从适应自然的过程中进化成长起来的。因此,我要提醒各位父母的是,自然教育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尤其是那些长年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更应该经常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感受世界。亲近自然在威特父亲对威特的教育中占了很重要的位置,他们父子俩经常去郊外散步,讨论各种自然现象,威特后来拥有丰富的学识与此不无关系。这种方法在斯特娜夫人对维尼夫雷特的教育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她常常和女儿涉足郊外,并将眼前所见到的一切编成有趣的故事,向维尼夫雷特讲述,这些故事蕴涵着各种自然知识,比如生物学知识、地理知识、天文学知识等等,这些枯燥的知识在母亲的故事里形象生动,深深地吸引住了小维尼夫雷特。不仅如此,斯特娜夫人还注重培养维尼夫雷特仔细观察和研究事物的习惯,她们常常解剖花朵或者草根,研究岩石和鸟窝的构造,甚至那些细小的昆虫也能够引起维尼夫雷特的兴趣,她为它们写了很多散文和诗歌,并把各种各样的小生物做 成标本,在空闲的时候放到显微镜底下仔细研究。维尼夫雷特收集了很多动物和植物的标本,她珍藏的标本里面有一部分是来自于她世界各地的小朋友们,这些朋友都是她在宣传世界语的时候结识的,他们在聚会时,会把各自从家乡带来的特色标本当作礼物来交换。维尼夫雷特把她得到的植物标本收集起来做成压花册,其中她最珍爱的是一本《史威夫压花册》,里面的标本都是维尼夫雷特亲自到得克萨斯州史威夫先生工作过的树林里面收集的,那是一片有趣的树林,里面植物种类繁多。维尼夫雷特在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品格
下面我介绍一些斯特娜夫人对孩子实施早期品德教育的经验,供母亲们思考。【勤恳】勤恳是孩子们最需要培养的习惯之一,这种好习惯必须从孩子小的时候起就开始养成。勤恳的重要性表现在它能给人带来幸福,指引着人们前进的方向,勤恳代表着幸福,而懒惰意味着不幸。懒惰不但无益,还会成为孩子精神上的恶魔,谚云:“恶魔是借懒人之手做坏事的。”柏拉图说:“任何坏人都不是出于本
意而自己愿意成为坏人的。”坏人和好人,都是父母教育出来的。坏人都来自于父母的不良教育。所以,为人父母者,必须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他们勤恳的习惯。
【自制力】自制力也是孩子身上应该具备的品德。古语云:“幸福的人并不是能随意支配金钱的人,而是能随意支配自己的人。”亚历山大虽然能够征服世界,但他不能征服自己。因为缺乏自制力,所以他最终失败了。因此,让孩子拥有自制力也是他们未来幸福的保证。孩子精力旺盛,就需要一定的引导,正确的引导能让孩子的精力恰当地发挥,但如果不加引导,听之任之,对孩子和父母而言都是极其危险的。
【勇敢】勇敢也非常重要。不要做那种溺爱孩子的父母,在孩子稍有伤痛的时候就去过分地安慰他,这样会使孩子更加痛苦。正确的做法是迅速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使他忘记痛苦。另外,还要教育孩子不要成为靠别人的怜悯过活的人,再没有比毫无骨气的活着更加不幸的了。同时还要告诉孩子,勇敢并不是冷酷无情。我们不能让孩子变成那种没有怜悯心的木头人。【礼仪】礼仪这种重要的品德来自于父母的榜样,尤其是在日常生活当中,父母永远是孩子效仿的榜样。所以,作为父母,应该时刻给孩子树立好榜样,随时记住以礼相待、信守承诺、遵纪守时等。在家中,父母们往往会不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但在孩子面前应当随时注意,讲话一定要礼貌,对待孩子也要使用“请”、“谢
谢”等礼貌用语,对待动物也不可粗野。因为孩子永远都在观察着父母们的一举一动,父母们说什么、做什么,他们就学什么。数学、历史等技术性的知识,在孩子们长大后自然能够学会。而讲礼貌的习惯如果不在孩子小时候培养,以后就很难养成了。社会上专业知识丰富的人很多,但举止良好、谈吐不俗者却很少。所
以,早期教育的重点不仅是在技术性教育上,而更重要的是在品德上。随时做好榜样,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是非常必要的。孩子天生就是自私的,总是考虑自己的多,考虑别人的少。但良好的教育可以改变这一点。在孩子幼时就教他学会宽容、理解,培养他的爱心和同情心,教他处处为他人着想,孩子长大后心灵一定是无的。
【服从】因为华盛顿的伟大,曾经有人向华盛顿的母亲讨教教育孩子的方法。华盛顿的母亲这样回答道:“我只是告诉他,服从就是美德。”这非常重要。让孩子养成服从的习惯,要对他讲清楚,为什么要让他这么去做,父母不让他这么做,那么理由又是什么。一定要让他明白,父母永远是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为他们考虑的。
【诚实】撒谎是一大恶习,其害甚多。其实很多孩子都知道说谎是不好的事情,但这并不能让他们不说谎。孩子说谎有很多方面的原因,父母在发现孩子说谎时,千万不要过分指责他,应当找出他撒谎的原因并注意纠正。要知道诚实是一个人最可贵的品质。而无意的谎言与故意的谎言,其中只差一小步而已。
【慈善】自私和贪婪是人的本性,但良好的教育会把孩子塑造成一个懂得关心他人的人。从维尼夫雷特小时候起,斯特娜夫人就鼓励她把各种各样的小礼品送给朋友或者贫穷人家的子女,这样能够培养她的慈善精神。她还让女儿做她的助手,参与各种慈善活动,并鼓励她也为别人做这些事。
【自尊心】自尊心是所有品德的基础。如果没有了自尊心,一切道德规范都无从谈起。要知道,那些醉汉、赌徒、乞丐和盗贼都是没有自尊心的人。在孩子有缺点和过失的时候,父母的漫骂和指责会极大地伤害他的自尊,在他人面前揭孩子的短也是不对的。我不赞成体罚,也从来不体罚孩子。我见过很多母亲,一生起气来就不顾后果地打骂孩子,平静下来又往往后悔、心疼,去亲吻和抚摸孩子刚刚被打疼的地方,或者给孩子糖果做为安慰。这样的教育方式是绝不可能培养出优秀人才的。斯宾塞曾有句名言说:“在教育孩子之前应该先教育母亲。”
第二篇:早期教育与天才读书心得
早期教育与天才读书心得通用
最近读了儿童早期教育的鼻祖——木村久一先生写的一本书叫《早期教育与天才》。
现在的人并不是不懂得去早期教育,谁不想自己的子女能够出众,得到全面的发展呢?但是他们对早期教育的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和范围。大多数家长都有早期教育的观念,而且很多家长是按照自己的早期教育的方式来进行,但是收效并不明显。为什么呢?其中书中有部分让我印象深刻,老威特并没有因为儿子对画画工具产生强烈的兴趣而开始决定培养小威特的绘画才能。而是让小威特尽情地把玩这些画画的工具,并不强迫他去画,也没有给他定格成为画家的目标。有些家长很不解,但是老威特说的一句话对现在的许多家长很受用,也很经典:“真正的艺术是来自于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的本能冲动。”可以这样说艺术本质是不可学的,或者说艺术本身是无法学习的,能够学的只是技术和技巧。
早期教育从何开始是最理想的呢?书中介绍了最早可以在怀孕期间就可以开始了。本人非常欣赏音乐教育。并不仅仅是因为根据老维特的经验“音乐往往能造就天才”,而是因为音乐的确是美妙的东西。因为它不需要语言来解释其中的奥妙。你可以是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人,甚至是目不识丁的人,还可以是一个身有残疾的盲人,但只要你有听力,你就能毫不费力的从音乐中享受到它表达出来的东西。
书中小赛德慈的母亲在教小赛德慈“快乐、兴奋、幸福”时,小赛德慈流露出不解的表情,他觉得这几个词都差不多,所以母亲在多次讲解后仍不能明白他们的差别。母亲用迷人的吉他声告诉他,小赛德慈专注的听着,母亲轻松地弹奏了一连串的音符,并且主要是在吉他的一弦上弹奏的:“你明白了吗?这就是快乐的感觉。快乐是个形容词,快乐就像一弦上弹奏出来的音符。”“哇!原来是这样!”从那以后小赛德慈在对词汇意义的把握上显得很轻松。也许有的家长认为那是因为小赛德慈的母亲会弹吉他,可以借此教育,如果我们不会音乐那怎么办呢?在此我想说的是,音乐是能够直接触动人心弦的工具,我们可以利用音乐来达到很好很有效的教育效果。所以教育孩子的另一个基本要求是要全面提高家长的综合素质。
并不是说每个家长必须什么都具备,但是知识面应该做到博而广。 另外我还体会到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必须要注意以下三点:
(1)要遵循儿童的天性,选择孩子们最喜欢的方式来进行教育,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去开启儿童的智慧是最有效的。
(2)早期教育不完全是一个向孩子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应该在向孩子传输知识的同时,让孩子逐步掌握获取、发现知识的方法,因为获取知识的方法和善于思考的能力才是孩子一生中最大的财富。
(3)天才儿童既然是早期教育的结果,那么一旦停止早期教育,天才亦会变成庸才,所以早期教育并不是一劳永逸,必须坚持,否则,早期教育就会徒劳无功。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培养孩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人生重要的一课。父母要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孩子自己考虑问题的空间,让孩子获得成功的满足感,极为重要。给孩子增强信心的机会,让孩子去感受实现自我价值的喜悦,父母要正确引导孩子认识现实世界,培养教给孩子处理事情的方式和能力,让孩子有能力应对困难,面对现实,不受阻力影响的心理。培养良好的性格,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第三篇:《早期教育与天才》读后感
《早期教育与天才》读后感
1917年4月 木村久一的著作
该书由日本学者木村久一对几个著名的少年天才的教育经历的分享,提出了早期教育对于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并较为详细的介绍了卡尔威特等几名著名天才儿童的独到教育方法,也有作者对这些早期教育成功案例的分析和见解。虽然本书是将近一百年之前的著作,但是仍然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读后不但会深刻认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会学习到一些至今仍然很有效的早期教育方法。
1、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1)通过对卡尔。威特、威廉。詹姆斯。赛德兹等少年天才的分析,他们都是在很早的时候就展现出与普通人的不同,在大多数人认为还应该无忧无虑玩耍的时候,就已经熟练掌握了多种语言,并开始展露头角,在十几岁就已经开始对学术有造诣并升入世界著名大学。这些少年天才并不是病态的,而是全面发展,过得非常的健康快乐,尤其是卡尔。威特。
(2)天才并不是完全是由于天赋而是得益于科学、恰当的早期教育。每个人出生的潜能肯定不同,但是如果一个潜能100的人,后天开发只有40,而一个潜能80的人后天开发能够达到60,也会出现巨大的差距。作为父母,应该重视早期教育,运用科学的方法,最大限度的开发孩子的潜能,那么就便是天赋平平的孩子也能取得不凡的成就。
(3)人的潜能是递减的法则。越是接近0岁,及早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孩子可以激发出来的潜能更大。而到了8岁左右,潜能就已经基本定型。卡尔。威特的父亲提出,“对子女的教育应当随着婴儿智慧曙光的出现开始”.(4)人的发展也存在敏感期,宽窗口期。在恰当的时期,锻炼激发孩子的某项能力、学习某种知识,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语言发展存在敏感期:1-7岁。孩子的语言天赋6、7岁开始枯竭,到8岁基本已经消失殆尽。音乐学习敏感期:5岁开始学钢琴。对于音乐的敏感期:从一岁五个月出现,大约8岁结束。幼儿具备阅读能力,从2岁起就可以开始阅读。
(5)孩子在幼年时期整个大脑是完全开放的,学习毫不费力,可以说给孩子什么就能吸收什么。
(6)很早接受教育的小孩子长大后是幸福的,因为他更方面适应能力都很强,从小也比其他孩子更快乐。从早期就开始接受良好的教育,会让孩子从小就过得更加幸福。
(7)对孩子来说,学习是快乐的事情,而不是痛苦。填鸭式的教育让孩子痛苦,孩子只会被动的成为知识的储存器,却缺乏理解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
2、早期教育的方法
(1)原则:
A、学习注意激发孩子的兴趣、多采用游戏的方式。要遵循儿童的天性,采用启发、诱导、激发兴趣,做游戏、模拟等孩子喜欢、有趣的方式进行。早期教育不完全是灌输知识的时期,更是教会孩子获取、发现知识、获得学习方法的时期,让孩子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效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不要强迫孩子学习。要想教给孩子什么知识,首先巧妙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自己主动想学,再教给孩子知识,并教会孩子如何自己主动去学习相关的知识。教孩子知识,也要看时机是否成熟,是否有兴趣,理解力是否达到。早期的知识教育,并不是严谨的课堂教育一样,而是生活化的随意传授,在和孩子游戏中、散步中都是讲解知识的好时机。孩子小时候的学习不是坐在书桌前的枯燥学习,而是各种游戏、体验、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学演习,这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要用一切机会开阔孩子的眼界,各种参观、展览、活动、旅行都应该让孩子去体验和感受。让孩子自己讲述自己的体会和见闻,可以锻炼孩子的观察力、分析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让孩子从小养成读书和思考的习惯,而不是只是疯玩。针对孩子要学习的内容和孩子的兴趣设计出各种游戏。
B、对孩子品格的培养同样重要。防止自己和孩子出现骄傲自满的情绪十分重要。不要忽视对孩子习惯、品德的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健康的心智非常重要。要培养孩子的品德:勤奋、自制力、勇敢、礼仪、服从、诚实、善良、自尊心。对于孩子的问题,先弄清事情真相,再讲道理,不要错怪孩子,也不要用打骂方式。善行记录,好的进行记录在一个本子上。错误的不强化,用恰当的方式指出和纠正。对孩子恰当的表扬可以让孩子建立自信,但是要适度和注意方式,不过分表扬,不空洞表扬,否则就可能导致孩子自满,狂妄自大。从小培养孩子做好事的习惯,以及培养孩子的爱心。让孩子从小养成整洁的习惯,也不要过分追求爱美。不要让孩子说我不行,要让孩子凡事学会想办法。尊重孩子,不要戏弄孩子,也不要欺骗孩子。对孩子的提问认真作答,不欺骗,不戏弄,不会的要一起寻找答案。
(2)各种能力培养的方式:
A、语言能力。语言是接受知识的工具,要让孩子尽早很好的掌握这项能力。不断的给孩子讲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不要用儿语,最好用正常、严谨的语言。语言学习,背不如练。从孩子小的时候就要像对待成人正常说话一样和孩子说话,教会孩子正确、标准、准确、完整的发音和用词用语。语言教育采用听和说的方式进行,语言的开发对思维和智力的开发有重要作用。给孩子讲故事,可以让孩子尽早了解世界,学习语言,培养想象力。孩子大一点,可以将故事讲一半不讲结尾就结束,让孩子自己想象各种结尾并讲出来,激发孩子想象力。再大一点,可以不给孩子读书,让孩子自己主动阅读。之后,可以让孩子给他人通信以及自己写日记的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B、阅读能力。阅读对于孩子智力发展非常重要。要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2岁开始就可以教孩子阅读。但是要注意:父母的态度和方法。阅读材料的多少和顺序。让孩子觉得学习快乐。在孩子想要学习更多的时候结束,可以让孩子保持学习的兴趣。教学词汇应该从日常用语开始。学习诗歌,可以培养孩子的音律感觉。培养孩子快速阅读的能力,可以锻炼孩子的理解力,而不是慢慢的读,边读边记效果不好,快速阅读,多读几遍自然记住了。让孩子在阅读中提高理解力,而不是刻意的去记住信息。
C、想象力培养。讲神话故事,并让孩子相信是真的,不要过早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做手工。让孩子自己表演故事。
D、记忆力、观察力训练。“留神看”游戏——经过商店,和孩子比赛记忆橱窗里的东西。让孩子从小记路。
E、感官、触觉训练。培养对音乐的感觉,播放古今名曲。看世界名画摹本,摆放有名雕塑模型。阅读绘本。培养对色彩的感觉——看色卡、彩色玩具、用蜡笔等进行颜色竞赛让孩子根据指令画正确的颜色。散步注意观察大自然的各种颜色。触摸感受各种材质,体验不同的感觉。
F、数学能力。生活中各种场合的数数。购物游戏。
G、社交能力。多带孩子参加各种聚会,和集体活动,并对孩子的表现关注和进行指导。
H、情商培养。让孩子学会识别情绪和自己化解情绪。在做游戏中对孩子进行干扰训练。
I、自信心、自尊心的培养。从小鼓励孩子,让孩子一点点建立起自信心。不当众批评孩子,批评注意方式,不要用打骂的方式。
J、金钱教育。不要从小给孩子大量的金钱,也不要毫无节制的满足孩子的所有愿望。要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劳动获得适当的零花钱,懂得付出才有回报,懂得储蓄和理财。学会节俭。
K、意志力培养。通过各种游戏,提高游戏难度等方式,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以及克服困难的能力。
L、勇气、挫折训练。培养孩子的勇气。不要过度保护孩子,让孩子适当的冒险,孩子也能做得很好。面对现实的能力,面对挫折的能力。
M、身体健康。孩子的健康非常重要。饮食有节制,多运动锻炼。食物决定一个人的性格。让孩子有良好的饮食习惯,良好的胃和牙齿。养成勤洗手的习惯。锻炼唱歌、深呼吸锻炼肺部。
(3)有益的游戏:
对孩子的教育,游戏是非常有用的方式。游戏设计要巧妙、要目的明确,不要白白浪费孩子的精力。
角色扮演——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留神看,经过的商店、马路上、桌子上的东西复述——记忆力、观察力训练。
亲近自然,散步、园艺、养小动物——培养观察力。
讲故事——激发想象力、锻炼记忆力、传授知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卖东西、比谁的东西多数数、掷色子比输赢、给予金钱奖励——数学知识。
模仿雕像游戏,保持一个动作谁的时间长——锻炼孩子肌肉。
盲人摸像游戏——让孩子蒙眼摸东西,给予孩子物品的描述给予提示,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力。
猜东西,将家里的东西讲出来特点来互相猜。纸牌游戏,将各种知识写在纸牌上互动。
用纸、布等做手工。学习园艺——培养耐心、观察力,激发兴趣。
平静下来有戏——取棍子游戏,其他棍子不能动,锻炼专注力,控制情绪的能力。
3、感悟
(1)保护孩子好奇心、探索欲的重要性。成年后的个人职业选择能否适合自己,能否在事业上取得成就于此有很大相关性。
(2)早期教育不在于知识灌输,而在于潜能激发、能力培养。这才是整个人生幸福的基石。而死记硬背、填鸭式的灌输知识对于儿童的早期教育百害而无一利,不但摧毁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而且错过孩子潜能开发,能力锻炼的关键时期。
(3)一个各方面优秀的孩子,不是上天赐予的,而是父母悉心培养的成果。其中必然包含了至少父母之中一个人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正确教育方法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孩子持之以恒的付出。
(4)相信教育对于孩子成才的决定性作用。只要采取科学的早期教育,正常的孩子都可能成为不平凡的人。
(5)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教育总要性远远高于学校教育。在入学之前孩子主要由家庭教育,入学之后学校的教育的知识也十分有限。父母要承担起孩子教育的重担。
(6)在入小学之前,一个人的人生基础就已经基本打牢固。潜能的发展已经基本定型,各种习惯也已经基本定型。在此时没有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入学之后也难以有良好的发展。
(7)随波逐流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只能培养普通的孩子。取得优异成绩的孩子,起父母都必定有着对教育独到的见解,采取不一样的教育方法,有自己的坚持,坚持自己的想法去做,意志坚强。
(8)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欲速则不达。有条不紊的进行。
(9)对于教育重视不够,还要不断学习大师,以及成功案例,取其精华,并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坚持并及时调整。
(10)父母要做好早教,必须要有正确的早教方法,同时要不断学习储备充足的知识。
(11)对待教育付出才有回报,要有投入才有收获。付出时间、金钱、精力才能收获孩子的能力,不要妄想孩子的能力自己就有很大的增长。
(12)教育的一致性。父母教育主张的一贯性,以及整个家庭成员教育上的一致性,不要前后不一致,以及多人之间不一致,会造成孩子的困惑,让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不同意,始终如一的不同意就不会产生问题。
(13)不要用打骂,而是讲道理的方式,用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和孩子讲道理,可以让他感受,思考,从而理解。
(14)对孩子教育,父母要用心,时刻关注、了解孩子。及时发现苗头和问题,用恰当的方式予以纠正和改变。
(15)做父母,要有爱心、耐心、恒心。
(16)摆正心态,教育的效果不会立马显现出来,但要坚信,只要用正确的方法坚持下去,日积月累效果会大不一样。
(17)不要忽视音乐素养的培养,会让孩子以后的人生更加幸福和丰富多彩。
(18)让孩子有更多的体验,在体验中找到兴趣点,然后帮助孩子、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去搜集、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掌握知识,掌握自己搜集信息、自己学习的能力。
(19)让孩子学会将知识学以致用,而不是学习一些字面上的知识。
(20)家长要注意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1)孩子都喜欢新的东西,喜欢变化。抓住这个特点,对于孩子的吃、玩、学都有用。
(22)度要把握好。孩子吃、玩、学的时间,量的度家长要把握好,过犹不及。
(23)注意孩子艺术气质的培养,音乐、绘画、诗歌。
(24)品德、健康、智慧都发展得好的孩子才会幸福。
(25)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自己言行要成为孩子的榜样。父母自身优秀会极大的感染孩子,如果孩子发自内心的不认同你,那么教育就起不到效果。
(26)打骂对于孩子教育只会起反效果,用讲道理,孩子自己承担自然后果的方式让孩子明白道理。
(27)为孩子精心布置成才环境,布置成孩子发自内心喜欢的方式,孩子就会更快乐的成长。
(28)父母是孩子的教育者,同时也在教育中有成长和收获,自己也会有改变。
(29)成长环境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未来的不同。
(30)真正的艺术来自于本能的冲动,学习的只能是技巧。
(31)教育得当,孩子在10岁时完全就可以拥有大学的水平。只要是孩子有兴趣的学习就不会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
(32)早期教育对孩子来说如此重要,当父母的应该抓住这个时期对孩子进行科学有效的教育,不要让时间白白浪费掉。做父母也是有有效期的,在父母能够发挥最大作用的时候,用好这个时期,以后的教育就会顺利很省心很多。
(33)孩子3岁就已经基本具备成人的性格。在三岁之前,孩子的大脑可以吸收大量的知识。语言、文字、图形、音乐、人生的准则、态度等等。不要怕太多,孩子的吸收能力超过你的想象。
(34)学习,应当是有兴趣的基础之上才能起到好的效果,死记硬背,硬灌知识只能让孩子失去对知识的理解力和兴趣,成为知识的储存器,不能自己思考和理解。
(35)作为教育者,做好两方面工作很重要。一是做好教育记录。将教育的过程、收获、问题进行记录,可以反思和理清教育的问题。另一个是做好教育计划。设定好教育的目标,规划好教育的方向,才能够避免本末倒置。
(36)让孩子获得充足的知识,是父母教育的重要任务。
第四篇:《早期教育与天才》读后感
《早期教育与天才》读后感
《早期教育与天才》>读后感
1917年4月 木村久一的著作
该书由日本学者木村久一对几个著名的少年天才的教育经历的分享,提出了早期教育对于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并较为详细的介绍了卡尔威特等几名著名天才儿童的独到教育方法,也有作者对这些早期教育成功案例的分析和见解。虽然本书是将近一百年之前的著作,但是仍然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读后不但会深刻认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会学习到一些至今仍然很有效的早期教育方法。
1、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1)通过对卡尔。威特、威廉。詹姆斯。赛德兹等少年天才的分析,他们都是在很早的时候就展现出与普通人的不同,在大多数人认为还应该无忧无虑玩耍的时候,就已经熟练掌握了多种语言,并开始展露头角,在十几岁就已经开始对学术有造诣并升入世界著名大学。这些少年天才并不是病态的,而是全面发展,过得非常的健康快乐,尤其是卡尔。威特。
(2)天才并不是完全是由于天赋而是得益于科学、恰当的早期教育。每个人出生的潜能肯定不同,但是如果一个潜能100的人,后天开发只有40,而一个潜能80的人后天开发能够达到60,也会出现巨大的差距。作为父母,应该重视早期教育,运用科学的方法,最大限度的开发孩子的潜能,那么就便是天赋平平的孩子也能取得不凡的成就。
(3)人的潜能是递减的法则。越是接近0岁,及早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孩子可以激发出来的潜能更大。而到了8岁左右,潜能就已经基本定型。卡尔。威特的父亲提出,'对子女的教育应当随着婴儿智慧曙光的出现开始'.(4)人的发展也存在敏感期,宽窗口期。在恰当的时期,锻炼激发孩子的某项能力、学习某种知识,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语言发展存在敏感期:1-7岁。孩子的语言天赋6、7岁开始枯竭,到8岁基本已经消失殆尽。音乐学习敏感期:5岁开始学钢琴。对于音乐的敏感期:从一岁五个月出现,大约8岁结束。幼儿具备阅读能力,从2岁起就可以开始阅读。
(5)孩子在幼年时期整个大脑是完全开放的,学习毫不费力,可以说给孩子什么就能吸收什么。
(6)很早接受教育的小孩子长大后是幸福的,因为他更方面适应能力都很强,从小也比其他孩子更快乐。从早期就开始接受良好的教育,会让孩子从小就过得更加幸福。
(7)对孩子来说,学习是快乐的事情,而不是痛苦。填鸭式的教育让孩子痛苦,孩子只会被动的成为知识的储存器,却缺乏理解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
2、早期教育的方法
(1)原则:
A、学习注意激发孩子的兴趣、多采用游戏的方式。要遵循儿童的天性,采用启发、诱导、激发兴趣,做游戏、模拟等孩子喜欢、有趣的方式进行。早期教育不完全是灌输知识的时期,更是教会孩子获取、发现知识、获得学习方法的时期,让孩子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效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不要强迫孩子学习。要想教给孩子什么知识,首先巧妙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自己主动想学,再教给孩子知识,并教会孩子如何自己主动去学习相关的知识。教孩子知识,也要看时机是否成熟,是否有兴趣,理解力是否达到。早期的知识教育,并不是严谨的课堂教育一样,而是生活化的随意传授,在和孩子游戏中、散步中都是讲解知识的好时机。孩子小时候的学习不是坐在书桌前的枯燥学习,而是各种游戏、体验、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学演习,这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要用一切机会开阔孩子的眼界,各种参观、展览、活动、旅行都应该让孩子去体验和感受。让孩子自己讲述自己的体会和见闻,可以锻炼孩子的观察力、分析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让孩子从小养成读书和思考的习惯,而不是只是疯玩。针对孩子要学习的内容和孩子的兴趣设计出各种游戏。
B、对孩子品格的培养同样重要。防止自己和孩子出现骄傲自满的情绪十分重要。不要忽视对孩子习惯、品德的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健康的心智非常重要。要培养孩子的品德:勤奋、自制力、勇敢、礼仪、服从、诚实、善良、自尊心。对于孩子的问题,先弄清事情真相,再讲道理,不要错怪孩子,也不要用打骂方式。善行记录,好的进行记录在一个本子上。错误的不强化,用恰当的方式指出和纠正。对孩子恰当的表扬可以让孩子建立自信,但是要适度和注意方式,不过分表扬,不空洞表扬,否则就可能导致孩子自满,狂妄自大。从小培养孩子做好事的习惯,以及培养孩子的爱心。让孩子从小养成整洁的习惯,也不要过分追求爱美。不要让孩子说我不行,要让孩子凡事学会想办法。尊重孩子,不要戏弄孩子,也不要欺骗孩子。对孩子的提问认真作答,不欺骗,不戏弄,不会的要一起寻找答案。
(2)各种能力培养的方式:
A、语言能力。语言是接受知识的工具,要让孩子尽早很好的掌握这项能力。不断的给孩子讲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不要用儿语,最好用正常、严谨的语言。语言学习,背不如练。从孩子小的时候就要像对待成人正常说话一样和孩子说话,教会孩子正确、标准、准确、完整的发音和用词用语。语言教育采用听和说的方式进行,语言的开发对思维和智力的开发有重要作用。给孩子讲>故事,可以让孩子尽早了解世界,学习语言,培养想象力。孩子大一点,可以将故事讲一半不讲结尾就结束,让孩子自己想象各种结尾并讲出来,激发孩子想象力。再大一点,可以不给孩子读书,让孩子自己主动阅读。之后,可以让孩子给他人通信以及自己写日记的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B、阅读能力。阅读对于孩子智力发展非常重要。要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2岁开始就可以教孩子阅读。但是要注意:父母的态度和方法。阅读材料的多少和顺序。让孩子觉得学习快乐。在孩子想要学习更多的时候结束,可以让孩子保持学习的兴趣。教学词汇应该从日常用语开始。学习诗歌,可以培养孩子的音律感觉。培养孩子快速阅读的能力,可以锻炼孩子的理解力,而不是慢慢的读,边读边记效果不好,快速阅读,多读几遍自然记住了。让孩子在阅读中提高理解力,而不是刻意的去记住信息。
C、想象力培养。讲神话故事,并让孩子相信是真的,不要过早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做手工。让孩子自己表演故事。
D、记忆力、观察力训练。'留神看'游戏——经过商店,和孩子比赛记忆橱窗里的东西。让孩子从小记路。
E、感官、触觉训练。培养对音乐的感觉,播放古今名曲。看世界名画摹本,摆放有名雕塑模型。阅读绘本。培养对色彩的感觉——看色卡、彩色玩具、用蜡笔等进行颜色竞赛让孩子根据指令画正确的颜色。散步注意观察大自然的各种颜色。触摸感受各种材质,体验不同的感觉。
F、数学能力。生活中各种场合的数数。购物游戏。
G、社交能力。多带孩子参加各种聚会,和集体活动,并对孩子的表现关注和进行指导。
H、情商培养。让孩子学会识别情绪和自己化解情绪。在做游戏中对孩子进行干扰训练。
I、自信心、自尊心的培养。从小鼓励孩子,让孩子一点点建立起自信心。不当众批评孩子,批评注意方式,不要用打骂的方式。
J、金钱教育。不要从小给孩子大量的金钱,也不要毫无节制的满足孩子的所有愿望。要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劳动获得适当的零花钱,懂得付出才有回报,懂得储蓄和理财。学会节俭。
K、意志力培养。通过各种游戏,提高游戏难度等方式,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以及克服困难的能力。
L、勇气、挫折训练。培养孩子的勇气。不要过度保护孩子,让孩子适当的冒险,孩子也能做得很好。面对现实的能力,面对挫折的能力。
M、身体健康。孩子的健康非常重要。饮食有节制,多运动锻炼。食物决定一个人的性格。让孩子有良好的饮食习惯,良好的胃和牙齿。养成勤洗手的习惯。锻炼唱歌、深呼吸锻炼肺部。
(3)有益的游戏:
对孩子的教育,游戏是非常有用的方式。游戏设计要巧妙、要目的明确,不要白白浪费孩子的精力。
角色扮演——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留神看,经过的商店、马路上、桌子上的东西复述——记忆力、观察力训练。
亲近自然,散步、园艺、养小动物——培养观察力。
讲故事——激发想象力、锻炼记忆力、传授知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卖东西、比谁的东西多数数、掷色子比输赢、给予金钱奖励——数学知识。
模仿雕像游戏,保持一个动作谁的时间长——锻炼孩子肌肉。
盲人摸像游戏——让孩子蒙眼摸东西,给予孩子物品的描述给予提示,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力。
猜东西,将家里的东西讲出来特点来互相猜。纸牌游戏,将各种知识写在纸牌上互动。
用纸、布等做手工。学习园艺——培养耐心、观察力,激发兴趣。
平静下来有戏——取棍子游戏,其他棍子不能动,锻炼专注力,控制情绪的能力。
3、感悟
(1)保护孩子好奇心、探索欲的重要性。成年后的个人职业选择能否适合自己,能否在事业上取得成就于此有很大相关性。
(2)早期教育不在于知识灌输,而在于潜能激发、能力培养。这才是整个人生幸福的基石。而死记硬背、填鸭式的灌输知识对于儿童的早期教育百害而无一利,不但摧毁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而且错过孩子潜能开发,能力锻炼的关键时期。
(3)一个各方面优秀的孩子,不是上天赐予的,而是父母悉心培养的成果。其中必然包含了至少父母之中一个人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正确教育方法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孩子持之以恒的付出。
(4)相信教育对于孩子成才的决定性作用。只要采取科学的早期教育,正常的孩子都可能成为不平凡的人。
(5)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教育总要性远远高于学校教育。在入学之前孩子主要由家庭教育,入学之后学校的教育的知识也十分有限。父母要承担起孩子教育的重担。
(6)在入小学之前,一个人的人生基础就已经基本打牢固。潜能的发展已经基本定型,各种习惯也已经基本定型。在此时没有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入学之后也难以有良好的发展。
(7)随波逐流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只能培养普通的孩子。取得优异成绩的孩子,起父母都必定有着对教育独到的见解,采取不一样的教育方法,有自己的坚持,坚持自己的想法去做,意志坚强。
(8)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欲速则不达。有条不紊的进行。
(9)对于教育重视不够,还要不断学习大师,以及成功案例,取其精华,并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坚持并及时调整。
(10)父母要做好早教,必须要有正确的早教方法,同时要不断学习储备充足的知识。
(11)对待教育付出才有回报,要有投入才有收获。付出时间、金钱、精力才能收获孩子的能力,不要妄想孩子的能力自己就有很大的增长。
(12)教育的一致性。父母教育主张的一贯性,以及整个家庭成员教育上的一致性,不要前后不一致,以及多人之间不一致,会造成孩子的困惑,让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不同意,始终如一的不同意就不会产生问题。
(13)不要用打骂,而是讲道理的方式,用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和孩子讲道理,可以让他感受,思考,从而理解。
(14)对孩子教育,父母要用心,时刻关注、了解孩子。及时发现苗头和问题,用恰当的方式予以纠正和改变。
(15)做父母,要有爱心、耐心、恒心。
(16)摆正心态,教育的效果不会立马显现出来,但要坚信,只要用正确的方法坚持下去,日积月累效果会大不一样。
(17)不要忽视音乐素养的培养,会让孩子以后的人生更加幸福和丰富多彩。
(18)让孩子有更多的体验,在体验中找到兴趣点,然后帮助孩子、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去搜集、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掌握知识,掌握自己搜集信息、自己学习的能力。
(19)让孩子学会将知识学以致用,而不是学习一些字面上的知识。
(20)家长要注意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1)孩子都喜欢新的东西,喜欢变化。抓住这个特点,对于孩子的吃、玩、学都有用。
(22)度要把握好。孩子吃、玩、学的时间,量的度家长要把握好,过犹不及。
(23)注意孩子艺术气质的培养,音乐、绘画、诗歌。
(24)品德、健康、智慧都发展得好的孩子才会幸福。
(25)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自己言行要成为孩子的榜样。父母自身优秀会极大的感染孩子,如果孩子发自内心的不认同你,那么教育就起不到效果。
(26)打骂对于孩子教育只会起反效果,用讲道理,孩子自己承担自然后果的方式让孩子明白道理。
(27)为孩子精心布置成才环境,布置成孩子发自内心喜欢的方式,孩子就会更快乐的成长。
(28)父母是孩子的教育者,同时也在教育中有成长和收获,自己也会有改变。
(29)成长环境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未来的不同。
(30)真正的艺术来自于本能的冲动,学习的只能是技巧。
(31)教育得当,孩子在10岁时完全就可以拥有大学的水平。只要是孩子有兴趣的学习就不会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
(32)早期教育对孩子来说如此重要,当父母的应该抓住这个时期对孩子进行科学有效的教育,不要让时间白白浪费掉。做父母也是有有效期的,在父母能够发挥最大作用的时候,用好这个时期,以后的教育就会顺利很省心很多。
(33)孩子3岁就已经基本具备成人的性格。在三岁之前,孩子的大脑可以吸收大量的知识。语言、文字、图形、音乐、人生的准则、态度等等。不要怕太多,孩子的吸收能力超过你的想象。
(34)学习,应当是有兴趣的基础之上才能起到好的效果,死记硬背,硬灌知识只能让孩子失去对知识的理解力和兴趣,成为知识的储存器,不能自己思考和理解。
(35)作为教育者,做好两方面工作很重要。一是做好教育记录。将教育的过程、收获、问题进行记录,可以反思和理清教育的问题。另一个是做好教育计划。设定好教育的目标,规划好教育的方向,才能够避免本末倒置。
(36)让孩子获得充足的知识,是父母教育的重要任务。
第五篇:早期教育和天才读后感
《早期教育和天才》读后感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图书馆看到一本关于早期教育的书——《早期教育和天才》。这本书是日本木村久一先生的著作,于上世纪90年代被我校日研所译成中文。它其实是只有160余页的小册子,但却很火,据说一些名家都看过这本书。
本书分为七章,第一章算做一个引言,讲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其他六章每章讲述一位天才的早期教育,重点谈及父母早期教育的方法。其中第二章是《威特的教育》,是作者对《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的一个简介。本文就由此展开。《卡尔·威特的教育》是威特的父亲写的关于威特14岁以前的教育,如今很多人都对它赞叹不已,可是它却经历了一个埋没期。因为该书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一直藏在哈佛大学的图书馆里,仅有少数人看过,而且他们按照此书培养自己的子女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一百年后该书才慢慢流行于世,如今,这本书距写成已经二百年了。然而此书虽相去年代久远,却愈来愈显示出勃勃生机。其中许多教学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推广。
首先我们需要对本书的主要人物作一下简单介绍。威特的父亲是德国一个乡村牧师,一个了不起的学者,一个非常富于创见的人,也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为了教育自己的孩子克服了种种障碍,最终培养出威特这个“天才”。威特生于1800年,是19世纪德国一个著名的天才。他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六国语言;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时发表了《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与那些过早失去后劲的神童们不同,威特一生都在德国著名的大学里授学,在有口皆碑的赞许声中,一直讲到1883年逝世为止。
然而威特并没有高超的天资,恰恰在出生时被认为是一个痴呆的婴儿。那么卡尔·维特是如何成为一个驰名中外、学识渊博的天才而且在早年就表现出超人的素质的呢?这完全归功于威特父亲高水平的早期教育。
威特父亲的早期教育取得了十足的成功,取得成功的条件有以下几点:
第一、先进的教育思想。威特父亲始终强调,“对儿童的教育必须与儿童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因此威特父亲从威特出生那天就开始教育,从孩子15天大就开始向他灌输词汇。他认为,在五岁之前,孩子能够掌握一生所掌握知识的80%,五岁之前是孩子形成知识的关键期,错过这一时期,许多知识就难以形成。另外,在一次关于教育问题的学会上,他坚信: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天赋再好,后天不开发,也会成为平凡的人,天赋不好,后天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第二、丰富的知识。威特的父亲作为一名牧师,具有丰富的阅历和知识,因此才能在教育孩子时得心应手。威特懂得六国语言,对许多学科都有造诣,因此可以肯定,威特父亲也懂得多国语言,对许多学科也都有研究。因为自己不会而去教育孩子,是不现实的。
第三、正确、合理的教学方法。威特父亲十分欣赏爱尔维修的论断:“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因此,威特父亲特别注意教育方法的应用,通过各种手段,利用各种情境使孩子受到最好的早期教育。
第四、全面的教育。威特之所以会多国语言,多门学科,并且长大后依然才学横溢,而且很长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威特父亲全面的教育。威特的父亲想把威特培养成为伟大、健康、和善、宽大、出色、聪明、正直、博学、谦虚和坚强的人,一言以蔽之,就是把威特培养成为尽善尽美的伟人和天才。
第五、坚强的毅力。要想培养出一个“天才”,不经过艰辛的努力是办不到的。威特父亲在教育小威特时踏踏实实、严肃认真、一如既往、二十年如一日,为了教育好威特,把自己的所有才能都施展出来。威特能有一个伟大的父亲是他一生最大的幸福。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威特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另外,《威特的教育》一章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早期教育经验。
第一、尽早发挥孩子的能力。按照能力递减法则,生下来具有100度能力的儿童,如果放弃教育,5岁时还有80度的能力,10岁时减少到60度,到15岁时就只剩40度了。因此要尽早发挥孩子的能力。威特父亲首先教孩子语言,它主要通过实物教学。在威特刚会辨认事物时,他就拿很多东西给小威特看,同时用和缓清晰的语调重复这些东西的名称。没多久,小威特就能清晰地发出这些东西名称的音来了。
第二、努力唤起孩子的兴趣。“不能强迫着教”是威特父亲教育法的一大原则。例如为了教小威特识字,他拿着一本配有文字的画册说:“这个画上的故事非常有趣,可是爸爸没有功夫给你讲。”这样就激发和唤起了威特一定要识字的想法和心愿,这样才开始教他识字。
第三、从做中学。杜威一直强调“做中学”,其实在杜威一百年之前,威特先生就早已开始实施这一教学方法了。因为小威特的学习绝不仅仅是在书桌前,他有许多知识都是在现实情境中获得的。在小威特长到三四岁时,威特父亲总是带他去散步,在散步过程中教他花朵、昆虫、石头等的知识。另外,威特父亲还经常带小威特旅行,如到博物馆、美术馆、动物园、植物园、工厂、矿山、医院和保育院等,这不仅仅开阔孩子的眼界,而且丰富了他的知识。并且威特父亲要求小威特要详细记录,待回家后向母亲汇报见闻,这既巩固了他刚学的知识,又提高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游戏教学。威特夫妇为小威特准备了一套炊事玩具,让他用炊事玩具学做各种菜。有时他们一起玩做菜的游戏,让威特当主妇,妈妈当厨师,并且还有一定的奖惩措施,使威特在游戏中获得做菜的知识。其实类似这样的游戏还有很多,例如演剧式游戏,即演出书本上或历史上的某些情节;建筑游戏,即如何用一些事先准备的木块搭房子等。
第五、鼓励发问。小孩子经常会向大人提问一些“为什么”的问题,有时大人随便敷衍一下就算了事了。然而威特父亲并不是这样,而是鼓励威特发问,并耐心地给予说明和解释。有时小威特提出的问题,威特父亲也很难回答,此时威特父亲不是敷衍了事,而是和小威特一起查阅资料,从小给威特灌输追求真理的精神。
第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这一点要说的就很多了,在此做简单说明。威特父亲注重培养威特的善行,从小就给他讲自古至今劝谏善行的各种故事,让他背诵各种道德诗,附近的人们有了灾难,威特父亲总是带着威特前去慰问,以培养他的怜悯之心。在习惯培养方面,威特父亲让他注意饮食,讲卫生,养成敏捷灵巧、精益求精的习惯。这些习惯的培养都是在实际生活中传受的,比简单的言传要深刻得多。
当然,威特的教育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其中有一些观点我不敢苟同。
第一、威特父亲不让威特与其他孩子玩耍,完全地把威特当作一个成人看待。他认为让孩子们在一起玩,即使对方是好孩子也有弊害,如果是坏孩子弊害就更大了。这完全是一种一种谬论。你不能因为世界上有小偷就不让人出门了吧,也不能因为有地震现象就不让人在房子里住了吧。把孩子孤立起来不和小朋友们玩是对孩子最大的摧残与折磨。
第二、孩子撒了东西就不能吃这种东西。威特喜欢喝牛奶,有一次早餐,他撒了一点牛奶,那次早餐就不能喝牛奶了。那么杯子里剩下的牛奶怎么办,要倒掉吗?这也太浪费了吧。况且孩子正是犯错误的时候,“有错能改,善莫大焉”。让孩子意识到错误,下次改就行了,何必这样折磨孩子呢?
读了《早期教育和天才》,尤其是第二章《威特的教育》,我对教育又有了更深的理解。早期教育要抓紧,不要错过培养孩子的最佳时机,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方法,要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全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