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省教育厅-来往公文文件-编 (93)
江苏省普通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提高江苏省普通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特设立江苏省普通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简称“计划项目”)。
第二条 计划项目资助省属普通高校科技人员从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第三条 计划项目设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每年集中申报一次。江苏省教育厅科学技术与产业处负责计划项目的受理、评审。立项及管理工作。
第二章 项目申报
第四条 计划项目资助的学科范围包括:理、工、农、医等学科门类。
第五条 计划项目的研究期限一般二至三年。
第六条 计划项目申请条件:
1、项目申请人必须是省属高校的在岗科技人员,应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
2、申请项目必须学术思想新颖,创新性强,符合我省经济、社会及科技发展需要;
3、第一申请人每年只能申请一个项目,并且无在研的计划项目以及其他省级以上科研项目;
4、申请手续必须完备,所需资料必须齐全。
第七条 优先支持省级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基地申请计划项目,提倡跨学科、跨院校、跨部门联合申报,发挥群体优势,联合攻关,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
第八条 申请人应如实填报《江苏省普通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一式3份),项目组成员均应在申请书上签字,不得代签。
第九条 申请人所在高校学术委员会应对申请项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方法等进行全面审查并签署意见,所在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对本校申请项目内容的真实性进行审查,签署意见并加盖公 章,择优推荐申报。有合作单位的,应在申请书上签署合作意见并加盖公章。
第三章 项目评审与立项
第十条 计划项目的评审分形式审查、专家咨询和领导审批三个步骤。省教育厅科技与产业处负责对申报项目进行形式审查,对不符合申报要求以及手续不全的项目不送同行专家评议,并通知申报单位。
第十一条 专家咨询采取通讯咨询和会议咨询相结合的办法。一般项目采取通讯咨询,重点项目在通讯咨询的基础咨询会议听取专家的意见。省教育厅对专家提出的备选项审定后批准下达。
第十二条 专家咨询实行全过程回避和保密。专家应人所在单位的申请项目、直系亲属及可能影响公正性的申的评审,不得复制、抄录申请书内容,保护申请人的知识并对咨询结果保密。
第十三条 计划项目立项后,省教育厅以文件形式通者所在高校。
第四章 实施与管理
第十四条 申请人接到立项通知后,应在规定时间内育厅科技与产业处签订《江苏省普通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任务书》(简称《任务书》),《任务书》由省教育厅科技与产学校科研管理部门以及项目负责人各执一份,作为拨款和收的依据。逾期不报,且又不在规定期限内说明理由的,放弃处理。如项目负责人提出无法落实《任务书》确定的则撤销该项目。
第十五条 研究计划执行中,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应对施进展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并要求项目负责人提交《江苏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年度进展报告》,重点反映研的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经费使用情况和下年度工作计重点项目的年度进展报告应于每年4月 30日前报送省教案。
第十六条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协调解决项目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对研究人员发生变动、研究内容上有重大调整以及须延期、中止的项目应及时以书面形式报省教育厅审批、其中延期项目廷长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一年。
第五章 验收与结题
第十七条 项目结题一般采取验收的形式。申请结题的项目,由项目负责人提出验收申请,提交《江苏省普通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验收报告书》以及代表性成果,经所在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审核后,报省教育厅科技与产业处审批,由省教育厅组织或委托验收、重点项目由江苏省教育厅组织验收,一般项目委托所在高校组织验收。
第十八条 申请验收的项目需提交的研究成果形式包括:论文(须在国家核心期刊或SCI源等期刊上发表)、专著、软件、数据库、模型、专利等。
第十九条 一般项目的验收可以采取通讯或会议评议的办法,每个项目应邀请不少于3名外单位同行专家。重点项目的验收应采取会议评议的方式,原则上要有5位以上外单位的同行专家。验收工作应根据《项目任务书》所规定的研究目标和要求,侧重对项目完成的水平与质量进行评议。通过成果鉴定的项目可不必另行组织验收。
第二十条 省教育厅科技与产业处每年组织有关专家对验收的项目进行总体评议,提出综合评议意见,对项目完成情况按优秀、合格、较差评定等级。评议结果将与各校计划项目的申请和安排直接挂钩。对评定等级为较差的项目负责人将停止两年计划项目的申请。对没有正当理由中止项目的负责人将不再受理其新计划项目的申请。
第二十一条 资助项目发表的论文、专著等成果,均应标注“江苏省普通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及项目批准号,未标注的不得作为验收材料。
第二十二条 每年4月30日前,由学校科研管理部门集中向省教育厅报送结题验收材料,材料包括:《江苏省普通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验收报告书》一式2份,代表性成果1套。已通过成果鉴定的项目除报送上述材料外,还应报送成果鉴定书和鉴定材料各1份。中止或延期的项目由所在学校同时报送中止或延期报告。省教育厅根据专家综合验收评议意见,在《验收报告书》上签署意见后反馈学校1份。
第六章 经费管理
第二十三条 计划项目资金来源主要为省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一般项目的经费实行一次性拨付。重点项目实行预留保证金制度,经费分两次拨付,一残性拨付项目总经费的90%,其余作为项目预留 保证金待结题验收后拨付。资助经费按项目单独建帐,专款专用。项目负责人在本单位财务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的监督下,按计划自主支配使用,任何单位、个人无权截留、挪用。
第二十四条 计划项目的经费主要用于与研究相关的小型设备购置费、能源材料费、实验外协费、资料印刷费、租赁费、差旅费等,不得用于与项目无关的费用开支。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受资助高校、项目负责人如果对计划项目管理不善、违反规定及有弄虚作假行为的;一经发现并核实,将予以通报批评、撤销对有关项目的资助,直至收回有关项目的全部已拨经费、暂停受理项目负责人或所在高校的项目申请。
第二十七条 对于计划项目实施中取得重大突破、发明和其他科技成果的高校和个人,省教育厅可视情况予以表彰或奖励。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以往颁发的有关规定凡与本办法不一致的,均按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江苏省教育厅负责解释。各校可根据本办法制订相应的实施细则。
第二篇:江苏省教育厅-来往公文文件-编 (18)
江苏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管理办法
发布日期:2008-07-27
为在我省高等学校进一步集聚、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能为国家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优秀科技创新群体,创新高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机制,特制定本办法。
一、基本条件
1、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一般应以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研发基地为依托,承担属于国家和我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提出的重点领域的重大科技项目,主要从事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对我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具有较大牵引带动作用、能产生良好经济或社会效益的自主创新应用研究,所从事的研究有明确的自主知识产权目标和标志性创新成果计划,有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和技术实现路线。
2、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较深的学术造诣、创新性学术思想和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能科学把握团队研究方向和研究过程。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在研究群体中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团队带头人应为本省高校科研教学第一线的全职人员,并获得部省级相关人才计划资助,具有主持部省级重大科研项目的经验。
3、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成员一般在8人以上,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明确的任务分工,对团队所承担的研究任务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团队具有良好的合作机制和氛围。
二、资助范围、申报与评审
1、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的资助范围为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每年资助20个左右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已获得国家和教育部创新团队计划资助的团队不再列入本计划支持范围。
2、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由省教育厅下达申报名额,所在高等学校根据上述基本条件和教育厅的申报要求进行遴选推荐,填写《江苏高等学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申请书》,连同高校推荐函件一并上报。
3、积极提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风险共担的合作攻关和集成创新,鼓励跨学科、跨高校组建科技创新团队,鼓励高校与国内外科研机构、企业合作组建科技创新团队。
4、教育厅组织专家对照基本条件对申报的创新团队进行考核评议。考核评议采取实地考察、通讯评议或会议评议的方式进行。专家在考核评议的基础上形成意见,差额遴选,提出建议支持方案。
5、教育厅对专家提出的建议支持方案进行审核,经公示后正式公布获资助的创新团队名单。
三、支持措施与管理
1、江苏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资助研究期限为三年,省对每个团队资助一定的研究经费,学校予以配套资助。省资助经费一次核定,分下拨。省属高校资助经费由省教育厅会同省财政厅下拨,所在高校按1:1比例配套。
2、获资助创新团队所在高校应严格执行国家和我省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对资助经费单独建帐,专款专用,由获资助创新团队按要求统一支配,其他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克扣或挪用。
3、获资助创新团队在接到批准资助通知后一个月内,由创新团队带头人填写《江苏高等学校创新团队科研计划任务书》,经所在高校学术委员会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教育厅。
4、获资助创新团队应按由创新团队带头人填写《江苏高等学校创新团队科研工作进展报告》,于当年12月31日前,经所在高校学术委员会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教育厅。
5、在资助期内,所在高等学校要及时了解、掌握获资助的创新团队的工作状态,协助解决研究中遇到的问题,营造良好的学术科研环境。
6、资助期限结束后3个月内,由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考核小组,采取适当方式重点对资助团队的标志性创新成果进行评估。对创新成果显著,发展潜力大,创新氛围好的创新团队可建议继续给予新一轮的支持。
7、本项目遴选资助的省属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省教育厅优先推荐其申报竞争教育部创新团队。
8、创新团队应加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资助期内至少应组织一次国际或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
9、高等学校应按照本办法并根据本校科技创新及科技人员队伍建设的需要,制定并实施本校的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
第三篇:江苏省教育厅文件
江苏省教育厅文件
苏教考„2009‟16号
省教育厅关于做好
2009年成人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各类成人高校: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年全国成人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09‟4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2009年江苏省各类成人高校招生办法》,并就做好今年我省成人高校招生工作提出如下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严格执行成人高校招生政策,保持成人高等教育稳定发展
成人高校招生工作要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既注重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张,又要有事业发展的高质量和高水平。近两年,教育部和省教育厅针对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一些不规范办学行为,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招生政策和规定,特别是对上线就是计划、未考试就先进门、中介参与招生、委托中介等不规范、不正常的现象作了整顿和清理,使得成人高校招生工作更加规范,成招事业发展更加健康,群众对成招工作更加满意。2009年我省要进一步严格执行并完善成招政策和办法,确保按时、顺利、圆满完成今年我省成人高校招生工作,保持成人高等教育稳定健康发展。
二、综合整治考试环境,确保成招考试安全
综合整治考试环境是确保招生考试安全的重要前提。各市招考部门和各类成人高校,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和倡导良好社会风气的大局出发,高度重视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工作,主动协调招生、纪检、保密、公安、电力、交通、通信、卫生等相关部门,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积极创造安全、公平、和谐的考试环境;要深入贯彻教育部、中宣部、公安部、监察部、信息产业部、国家保密局、武警总部等七部门《关于全面加强教育考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通知》(教学„2004‟15号)的精神,进一步完善制度和措施,加大防范有组织群体性作弊和遏制有组织异地报考等方面的工作力度,确保考试安全顺利进行;要按照《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关于加强防范和打击非法利用无线电设备在国家教育统一考试中作弊等行为的通知》(教学„2008‟8号)的要求,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与无线电管理部门及公安机关密切配合,防范和打击在成人高考中利用无线电设备作弊等非法行为,切实维护成人高考的公平和秩序;要强化考试安全意识,严格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考务安全保密工作规定》的要求,切实加强试卷和答题卡在运输、保管等环节的安全保密工作,确保考试安全保密工作万无一失。
三、加强考风考纪管理,确保考试公平公正
考风考纪不仅关系到成人高考的公平、公正,而且还关系到成人高考的社会信誉,关系到建设和谐社会和维护稳定的大局。各地要加强对考生的考试诚信教育,广泛开展“诚信考试光荣、考试作弊可耻”的教育活动,促进良好考风考纪环境的形成。在《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保证书》中,将可能影响考试和录取的注意事项告知考生,把签订《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保证书》作为考生报名填报志愿的必要条件;各级招生考试机构要充分认识到加强考风考纪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多种措施防范替考和冒名顶替上学。录取工作结束后,各成人高校要将录取通知书寄送考生本人,不得由他人转交。新生入学报到时要使用网上录取考生电子档案信息,核查报到新生的身份证和录取通知书;落实措施,加大投入,继续加强监考教师队伍建设和考点建设;严格管理,明确职责,加强培训,着力推进考风考纪目标管理责任制;要重点防范和打击有组织有预谋的团体舞弊、替考和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作弊的行为;坚决反对地方保护主义的行为,对因考试工作人员失职、失察和参与串通而造成较大规模舞弊事件的,将依法严肃处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四、规范院校招生行为,保障考生合法权益
各成人高校要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和办学秩序管理的通知》(教发„2007‟23号)的精神,增强为在职从业人员服务的意识,坚持以业余形式学习为主的办学方向。切实体现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服务。2008年起,除国家已下达脱产班招生计划的广播电视大学、职工高等学校、管理干部学院等
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可继续招收脱产班外,普通高校成人(继续)教育学院一律不再招收脱产班。各成人高校要加强各类成人高等教育归口管理。要加强统筹,对举办的各类成人高等教育,实行由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统一归口管理,不得委托各院(系)、函授站(点)、任何中介或个人进行招生。严禁假借委托培养之名,搞“先上车后买票”等违规做法。进一步强调举办高校的主体地位,尤其要加强对招生、教学组织、学籍、学历证书发放等关键环节的直接管理。严禁高校转移、下放招生权、教学权和发证权,严禁高校在招生工作中发布模糊甚至虚假信息误导学生,严禁成人高等教育招生乱收费。要根据在职人员深造和社会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调整专业设置、学习形式、教学内容和招生结构;进一步规范招生市场,形成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良性运行机制,确保成人高考考生的合法权益。
五、严格遵守招生纪律,确保落实“阳光工程”
把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的精神、要求切实落实到招生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按照“六公开”制度要求,采取积极措施,及时公开招生政策、高校招生资格及考生资格、招生计划、录取信息、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和重大违规事件处理结果等内容。各级招生机构和院校的招生人员都要严格执行招生计划,严格执行招生政策,严格遵守招生纪律。进一步加强招生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招生工作“七不准”的纪律要求,树立成人高校招生的良好形象。
成人高考是国家教育统一考试,是政府行为,体现国家意志。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机构要层层建立责任制,加
强检查督促,切实做到依法治考、从严治考,确保今年成人高考报名、考试、录取各项工作平稳顺利实施。
附件: 2009年江苏省各类成人高校招生办法
二○○九年八月五日
主题词:成人高校招生通知
抄送:教育部学生司,省政府办公厅,省有关部门,各市、县(市、区)招生办公室,南京市成人高校招生办 公室,扬州教育考试院,盐城市招生考试中心。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2009年8月5日印发
第四篇:江苏省教育厅文件
江苏省教育厅文件
苏教职 [2006] 19 号
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非学历教育培训
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市教育局、省属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
为认真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进一步加强对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举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活动的管理工作,规范办学秩序,维护教育的良好形象,保障办学者和学生的合法权益,我厅研究制定了《江苏省非学历教育培训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有何问题,请及时与我厅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处联系。
附件:1.江苏省非学历教育培训管理办法(试行)
2.江苏省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名称变更审批表
3.江苏省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办学地址变更审核备案表
4.江苏省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负责人变更备案表
5.江苏省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法定代表人变更备案表
6.江苏省非学历教育机构变更举办者申请审核表
二○○六年八月八日
江苏省非学历教育培训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全省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规范各类教育机构的非学历教育培训行为和教育审批机关的管理行为,维护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联合下发的《民办教育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和《江苏省非学历民办学校设置暂行规定(试行)》、省教育厅《关于对公办教育机构及财政拨款事业单位面向社会举办非学历教育培训实施备案管理的通知》、《江苏省民办学校招生广告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凡全省行政区域内,由县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和备案的以实施学前教育、考试辅导、继续教育及其他文化教育培训活动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以下简称教育机构),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
(一)贯彻国家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本地区非学历教育培训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和配套政策,规划、指导、服务、协调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非学历教育培训工作。
(二)县及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是教育机构的合法管理机关。在国家规定的职责权限范围内,按照分级审批、分级管理的原则,依法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教育机构。
第二章 办学许可证管理
第四条 批准设立的教育机构必须亮证办学,将办学许可证正本在办学场所上墙公示,副本由专人妥善保管。
第五条 办学许可证(含同意办学的备案批复,下同)不得用作除开展教育活动以外的其他活动,超出审批机关核准范围的教育活动属于违规行为。复印件不得作为对外进行办学活动的有效证件。
第六条 办学许可证遗失,举办者必须通过媒体(报刊)办理遗失公告,15天内持遗失公告和申请补办许可证的报告、许可证复印件等材料到原审批机关办理补发手续。
第三章 招生广告(简章)管理
第七条 教育机构的招生简章和广告实行前置备案制度。各教育机构在招生宣传前15天报审批机关备案。同一内容的招生广告经备案后,在教育机构合法存续期间的有效期为六个月。本省教育机构跨地区发布招生简章和广告,必须持有教育机构所在地的市级教育审批机关审核后的招生简章和广告,报招生地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外省教育机构来我省招生宣传,需经省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办理手续,报招生所在 3 地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凡未办理跨地区办学备案手续的教育机构的招生,区(市、县)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权予以依法取缔。
第八条 教育机构的招生简章和广告备案范围。凡教育机构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刊登、播放或自主散发的招生简章、广告、宣传材料等都属于备案范围。
第九条 所有教育培训机构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建立和完善自己的信息服务网站(或网页),并公布招生广告内容,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条 教育机构的招生简章和广告备案主要内容:教育机构名称,办学许可证号,教育培训内容,培训形式,招生对象(范围),教学地址,经相关部门批准(或备案)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报名地点,联系人、电话等。
招生广告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广告法》的有关规定,内容必须真实、清楚,不得有虚假、许诺的内容,不能含糊其词,更不能夸大其词,不得有误导社会及受培训者的嫌疑。
第十一条 教育机构办理招生简章和广告备案需提交以下材料:
1.办学许可证副本或者批准办学文件的复印件 2.《办学招生广告备案表》 3.广告样稿
4.涉及有收费项目的物价部门核准的收费许可材料 外省办学机构需出具所在省教育行政部门同意跨地区招生的正式书面证明材料。
第十二条 因教学需要,允许在同一城市设立教学点,但必须按有关规定经原审批机关同意后,报设立地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 不得跨区域(指县与县及以上区域范围,不含市区)设置教学点。如需跨区域办学,按设置新的教育机构的程序办理。
第四章 财务管理
第十四条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教育机构,享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
第十五条 教育机构存续期间,所有资产由教育机构依法管理和使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
第十六条 教育机构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在每个会计结束时制作财务会计报告,委托具有合法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依法进行审计,并公布审计结果。
第十七条 教育机构组织中法定代表人、校长(负责人)和财会人员之间应实行亲属回避制度。
第十八条 根据民办教育法的有关规定,民办教育机构 5 必须按提留发展基金。发展基金用于教育机构的建设、维护和教学设备的添置、更新等,不得挪作他用。
第十九条 公办学校及财政性拨款教育培训机构的资产管理按国家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章 收、退费管理
第二十条 教育机构在收费时,应将经有关部门批准备案的收费项目标准在显著位置公示。收费应使用规范的专用票据,该票据作学校收费和退费的凭证和依据。
第二十一条 教育机构可向学生收取报名费、培训费、教材资料费等。提供住宿条件的,可向自愿住宿的学生收取住宿费。教育机构举办的培训班学习期限在一年以内(不含一年)的,可按学习期限收取费用;举办学习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应按学期或学年收取费用。不得跨学提前收费。
第二十二条 学生入学后因故要求退学退费的,须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出具有关退学退费材料和凭证。退学申请必须注明退学人的姓名、学习报名日期、交费日期、交费金额、所学专业、退学理由、本人签名,如未成年学生,还需要有其合法监护人的签名。凡培训学员出具合法有效的退学申请书和收费发票后,教育机构负责退学管理的部门应向退学学员出具签收字据,并在6个有效工作日内做出是否同意退学的书面决定。
第二十三条 学校办理退费,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因学校刊登、散发虚假广告(简章)或其他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行为或校方造成的其他原因,学生要求退学退费的,学校须退还学生所缴纳的全部费用。
(二)学校开学前或学生出具武装部门的应征入伍通知书提出退学退费申请的,学校扣除报名费和实际使用的教材资料费后,应退还学生所缴纳的培训费和其余教材资料费。住宿费按实际住宿时间计算退费。
(三)学校开学后,学生出具国家各级各类承认学历的院校的正式录取通知书或因重大疾病、意外伤亡、家庭特殊困难等正当理由提出退学退费申请的,学校不退报名费、教材资料费,按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计退培训费、住宿费。
(四)在正常教育学习活动中,学校开学后,学员自行要求退学的,培训总课时进行到一半以内时(含一半),培训机构不退报名费、教材资料费,退还一半培训费、住宿费。超过一半的,不退费。
(五)学校开学后,学生在没有出具退学申请报告,没有提出请假申请的情况下不参加学习的,以旷课处理。其退学费用按本条第四项的规定办理。
(六)学生在校期间因触犯国家法律、法规等原因被学校劝退或作开除学籍的,所交费用不予退还。
第六章 变更与终止
第二十四条 教育机构变更有关内容,应按下列程序办理,(一)变更举办者。由原举办者向原审批机关提出,在进行财务清算后,经教育机构的决策组织(董事会或理事会等)同意,经原审批机关核准后方可变更。提交如下材料:
1.原举办者向审批机关提交变更举办者的报告 2.变更后举办者的资质证明材料
3.教育机构决策组织(董事会等)同意的变更方案 4.原举办者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资产、财务评估和审计后出具的审计报告
5.填写变更登记表
(二)变更学校名称、办学类型、办学范围。由学校决策组织(董事会或理事会等)报审批机关批准后方可变更。提交如下材料:
1.学校举办者向审批机关提交的变更报告
2.变更办学类型、办学范围还需提交与之相关的资质证明材料
3.变更办学范围的可行性报告 4.填写变更登记表
(三)变更法定代表人。由举办者提出,在对原法定代 8 表人进行离任财务审计后,经学校决策组织(董事会或理事会等)同意,报审批机关核准后方可变更。提交如下材料:
1.举办者提交变更法定代表人的报告
2.新拟任法定代表人的情况备案表及资格证明
3.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原法定代表人离任财务审计报告 4.学校决策组织(董事会或理事会等)意见 5.填写变更登记表
(四)变更校长(负责人)。由学校决策组织(董事会或理事会等)提出,报审批机关核准后方可变更。提交如下材料:
1.学校决策组织(董事会或理事会等)提交变更校长(负责人)的报告
2.新拟任校长(负责人)情况备案表及资格证明 3.填写变更登记表
如果校长同时是教育机构的法定代表人,即按变更法定代表人的要求办理。
(五)变更注册地址。由举办者提出,报审批机关备案。提交如下材料:
1.举办者提交变更注册地址的报告
2.新注册地址的资质证明。自有场所的,须有房屋产权证,教学用房必须有消防安检证明;租用场所的,要有出租 9 方的房屋产权证、双方租赁合同(协议),教学用房必须有消防安检证明。
3.填写变更登记表
凡变更注册地址的,须经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实地察看后才能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
为保证九年制义务教育秩序和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把关,原则上不得对外出租校园和校舍。
以上五项变更事项不可同时进行。如教育机构在六个月时间内连续变更
(一)、(二)、(三)项内容的任何二项,都应视作新的办学机构的审批。
第二十五条 凡经过变更项目的教育机构,应向审批机关提供办学许可证(正、副本),记录变更事项;如需要可更换办学许可证。
第二十六条 教育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终止其办学。
(一)根据教育机构章程规定要求终止,经审批机关批准的;
(二)违反《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法律、法规,被吊销办学许可证的;
(三)因资不抵债无法继续办学的。
第二十七条 教育机构终止,应当依法进行财务清算。教育机构自行要求终止的,由教育机构组织清算;被审批机关依法撤消的,由审批机关组织清算;因资不抵债无法继续办学而被终止的,由人民法院组织清算。
第二十八条 终止的教育机构,由审批机关收回办学许可证,并注销登记。
第七章 督导检查公示制度
第二十九条 实行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定期教育督导检查公示制度。检查结果由省和各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向社会公示。
第三十条 经督导检查,教育机构在一年内未开展教育培训活动的,视为停办。
第三十一条 不接受督导检查,或者连续两次教学质量检查不合格的教育机构,按停办处理。
第三十二条 停办手续参照终止办学办理。
第三十三条 凡是在办学过程中因违规行为而被取消办学资格的社会组织和个人,两年内不得申请办学,如情节严重,社会影响恶劣的,终身不得申请办学。
第三十四条 社会组织和个人未经批准擅自举办教育机构的,由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其按规定补办办学手续;如举办者不补办手续或不符合规定不能办理许可手续,经告 11 知仍不停止办学的,由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联合公安、工商、物价、税务等部门依法取缔。
第十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七条和第十一条的有关规定,凡江苏范围内其他有权部门审批的教育培训机构均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六条 本管理办法由江苏省教育厅负责解释。第三十七条 本管理办法自公布之日起试行。
二○○六年八月八日
第五篇: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文件
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
文件
苏教办电[2015]1号
关于开展“关爱成长 法治护航”主题
读书等系列活动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依托“书香江苏”平台开展“关爱成长 法治护航”主题读书等系列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法治教育纳入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让每个青少年在学习实践中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法治意识,牢记历史,不忘过去,做爱国爱党、守法崇德的新一代小公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二、活动内容
(一)法治伴我成长 ·天翼阅读杯网上读书征文活动
组织全省中小学生认真阅读《关爱成长 法治护航》、《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家国记忆警钟长鸣》(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十集爱国主义教育纪录片)、《我的第一本法治故事书》(小学版)、《成长航灯——中学法制教育必读》、《铭记历史圆梦中华》、《依法治国 学法守法》等系列图书和影像制品,培养中小学生的爱国意识、公民意识、守法意识、权利义务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养成尊重宪法、维护法律的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树立依法治国和公平正义的理念,提高明辨是非和守法用法的能力,引导他们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青少年结合亲身经历和学习实践体验,讲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所闻所见的法制故事、法制新闻、法制事件及由此受到的法制教育,也可阐释自己的学法心得、学法感想。表达自己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及愿意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小卫士的真情实感。文体不限,小学生作品600字左右,初高中生作品1000字左右。具体要求和相关阅读内容详见书香江苏网站(http://sxjs.js.vent.cn)和手机阅读网站(http://edu.ju.vnet.cn/jsbook.html)。
(二)“与法同行”绘画摄影摄像比赛 组织中小学生用镜头和画笔从不同的视角,及时记录下发生在身边的法制案例、感人故事。创作作品内容健康、构思巧妙,表现手法新颖,有较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三)“崇尚法治 践行法治”社会实践活动
以学校为单位开展青少年模拟法庭竞赛。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典型性的案件,通过逼真的场景,使青少年学生在亲自体验庭审的过程中学习法律知识,接受法制教育,达到青少年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目的。
以“法在身边”“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等为主题开展演讲比赛,讲述自己的学习体会,针对某一案例发表看法,号召大家知法守法,为我国的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四)开展“牢记历史爱国守法”系列活动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市、县(市、区)教育部门和学校以抗日战争史为重点,集合实际组织学生集中开展参观抗日战争纪念场馆和实施、祭扫抗日烈士墓、观看抗日战争题材的优秀影片、开展“牢记历史爱国守法”主题作文和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艰辛历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学生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而努力学习。
(五)开展“读写友姿”捐赠活动
根据教育部“三个一要求”,为帮助中小学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保持正确的“坐、读、写”姿势,预防脊柱变形和小龄化近视,面向全省中小学捐赠15万套“读写友姿”坐、读、写姿势提醒器,在全省中小学提倡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争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为做好此项工作,各市、县(市、区)教育局要责成相关部门协助捐赠方做好捐赠物的验收和配送工作,学校或个人根据实际情况如另有需求,可本着自愿的原则自行订购,不得强行征订。
三、评选与表彰
“关爱成长 法治护航”主题读书等系列活动于2015年10月底结束。“书香江苏”网上读书活动组委会将组织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奖。优秀获奖作品将在《雨花》杂志发表,同时我们将根据网上读书活动开展情况,评出“十佳优秀读书网站(平台)”、“十所书香校园”、“50名读书之星”。评选办法及相关事项请登录“书香江苏”网上读书平台查询(http://sxjs.js.vent.cn).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青少年法治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基础,也是全民普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各地各校要充分认识开展本次专题活动的重要意义,结合本地实际制订活动计划,专人负责,认真组织实施,确保专题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二)营造活动氛围
各地要组织中小学生认真阅读《关爱成长 法治护航》等系列图书,向学生宣传法律常识。有条件的地方组织人员开展和中小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大讲坛活动。举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法律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人人学法人人守法的良好氛围。(三)广泛动员参与
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是加强和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举措,各地要全方面地动员当地学生积极参与本次活动,学习知识,领悟精神,撰写征文,参加各项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提升法律素养,热爱祖国,健康向上,明礼知耻,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活动联系电话:02583752118
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
2015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