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家访案例
小学家访案例
吴老师
一、家访目的:走近学生,走近家长,走进家长的心里,走进学生的心里,进而挖掘学生的优点,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向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家访对象:李蕊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学习不够细致、认真。
四、家访形式:汇报与交流
五、家访内容和过程:
平时虽常跟学生在一起,我们只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但走进学生的家庭去探访,我们就会找到学生问题发生的真正原因所在,从而对学生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呵护。
作为李蕊同学,学习成绩不稳定,忽好忽坏,自制力差,上课小动作非常多,平时不敢表现自己,过于胆小。特别是期末考试考得很不理想,我一直都在思索她为什么会这样,发生什么事情了呢?
六、家访了解的情况:
4月26日,我决定深入她家去家访。了解其家庭教育情况,然后再找对策。步行三十多分钟,终于到了她家。我了解到:她家的经济情况不是很好,她爸爸在外打工,家里还有一个一岁多的妹妹,妈妈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照顾妹妹上。孩子在家里也是经常和妈妈发生冲突,还有两次甚至离家出走。更糟糕的是妈妈性情急躁,动不动就会打孩子,而且不给孩子辩解的机会,总认为所有的错都在孩子身上,和孩子缺乏沟通。
七、解决问题的方法:
1、我首先和她的妈妈进行了沟通交流。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求家庭多给孩子温暖。孩子本身性格倔强,越是打骂她越是反抗。告诉她要尊重孩子,不能动不动就打孩子,孩子的暴力倾向很大程度上都是向她学习的。在孩子犯了错误时,要先了解事情的原委,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尽量抽出时间,多和孩子交流沟通,知道她心里想什么,化解孩子心中的怨气。同时指导家长如何做。(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
2、春风化雨,坚持疏导教育:避免直接批评,不与她发生正面冲突,注意保护她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当她犯错误时,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她的名字,而是在与她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她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
3、坚持多次家访、回访后,李蕊的情况大有好转,逆反心理已逐渐消除。
八、家访的收获与思考 从这一案例中,我得到启示:
1、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家访这一工作。通过家访与家长交流情况和意见,统一认识,既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工作,又帮助家长改进家庭教育,从而能形成教育合力。
2、家访不等于向家长告状或揭短,所以家访的谈话开始阶段,先表扬该生在校表现的闪光点,在充分表扬的基础上再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教育建议,希望获得家长的配合,这样才达到家访目的和效果。
3、家访应注意反馈。这不仅指在家访过程当中要察颜观色,注意家长和学生的反应,斟酌谈话内容和措辞。在家访后更要留心观察学生变化,检验家访的效果。
总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一定要有一颗爱生如子之心,用真诚的爱去化解学生心中的症结。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育过程中要充满期待,如果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018年6月10日
第二篇:小学家访案例
小学家访案例
一、家访目的:走近学生,走近家长,走进家长的心里,走进学生的心里,进而挖掘学生的优点,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向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家访对象:张伟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张伟同学是个女生,先前随姥姥在泉庄镇尹家峪小学上学,五年生转入张庄小学,经常迟到,逆反心理较强,和老师同学相处非常不和睦,上课小动作特别多。
四、家访形式:汇报与交流
五、家访内容和过程:
平时虽常跟学生在一起,我们只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也就会为学生犯错误而感到生气和不解。但走进学生的家庭去探访,我们就会找到学生问题发生的真正原因所在,从而对学生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呵护。
作为张伟同学,先前随姥姥在泉庄镇尹家峪小学上学,五年生转入张庄小学,学习成绩不稳定,忽好忽坏,自制力差,上课小动作非常多,平时不敢表现自己,过于胆小。特别是期末考试考得很不理想,我一直都在思索她为什么会这样,发生什么事情了呢?
六、家访了解的情况:
寒假期间,我决定深入她家去家访。了解其家庭教育情况,然后再找对策。步行三十多分钟,终于到了她家。我现在才明白为什么她经常迟到,每天要走那么远的路,对于十来岁的孩子来说,其艰辛是不言而喻的。我有些后悔自己没了解情况就随意批评她。接待我的是她的妈妈,经过她的介绍,我了解到:她家的经济情况不是很好,她爸爸在外打工,家里还有一个一岁多的妹妹,妈妈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照顾妹妹上。孩子在家里也是经常和妈妈发生冲突,还有两次甚至离家出走。更糟糕的是妈妈性情急躁,动不动就会打孩子,而且不给孩子辩解的机会,总认为所有的错都在孩子身上,和孩子缺乏沟通。
七、解决问题的方法:
1、我首先和她的妈妈进行了沟通交流。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求家庭多给孩子温暖。孩子本身性格倔强,越是打骂她越是反抗。告诉她要尊重孩子,不能动不动就打孩子,孩子的暴力倾向很大程度上都是向她学习的。在孩子犯了错误时,要先了解事情的原委,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尽量抽出时间,多和孩子交流沟通,知道她心里想什么,化解孩子心中的怨气。同时指导家长如何做。(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
2、了解到张伟每天上学路途遥远,我允许她开学以后到校时间比别人晚五分钟,让她感受到老师是关心她,爱她的。
3、春风化雨,坚持疏导教育:避免直接批评,不与她发生正面冲突,注意保护她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当她犯错误时,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她的名字,而是在与她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她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
4、坚持多次家访、回访后,张伟的情况大有好转,逆反心理已逐渐消除。
八、家访的收获与思考 从这一案例中,我得到启示:
1、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家访这一工作。通过家访与家长交流情况和意见,统一认识,既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工作,又帮助家长改进家庭教育,从而能形成教育合力。
2、家访不等于向家长告状或揭短,所以家访的谈话开始阶段,先表扬该生在校表现的闪光点,在充分表扬的基础上再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教育建议,希望获得家长的配合,这样才达到家访目的和效果。
3、家访应注意反馈。这不仅指在家访过程当中要察颜观色,注意家长和学生的反应,斟酌谈话内容和措辞。在家访后更要留心观察学生变化,检验家访的效果。
总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一定要有一颗爱生如子之心,用真诚的爱去化解学生心中的症结。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育过程中要充满期待,如果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三篇:小学家访案例
浮桥小学六年级家访案例
从去年开始我从洛城一中到浮桥联办小学轮岗任教,从镇中心初中到完全的乡村小学工作,给我一个不一样的感受。初中小学差别真的很大,无论在科目内容还是在教育对象上。现在我谈一下小学生的有关的事。
六年级二班一个学生叫金泳焕,人很聪明,家庭情况良好。父亲是长途货运司机,母亲种植一个蔬菜大棚,并且是村里的妇女主任。按说孩子发展会比较好,但是这个孩子非常调皮,纪律意识淡薄,上课非常随意,经常跟同座或者前后邻交头接耳。我给他多次调换座位,但是总是不改掉这些毛病,也谈话多次,收效甚微。我决定进行一次家访,看看他的这些不良习惯与家庭环境有何关系。
去到他家里,是一个楼房,村里统一安置的。房子打扮的很整洁,有种高档宾馆的感觉。这个时候金泳焕还在学校上课,他妈妈在家里。农村人种植大棚蔬菜很忙碌,能把家里收拾的如此干净整洁的不容易。说明来意后,他妈妈热情的接待了我。
说起金泳焕,他妈妈一幅恨铁不成钢的神态。从她叙述中,一方面她说了自己的优秀历史,比如中小学成绩优秀,虽然不至于前几名,但是没有因为学习和纪律遵守问题让老师找过自己的父母。在后来的中考中自己失利了,才没有进一步的深造。自己小时候家庭比较困难,父母顾不上,懂事早,干活不惜力气。所以现在日子过的蒸蒸日上。她给金泳焕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啥活也不用他干,她潜意识里不想让孩子再吃自己的苦,只要孩子好好学习,她可以做出最大的牺牲。但是事与愿违,金泳焕好像不是学习的料,让她很失望,管教还是很严厉,但是少了些温情,似乎孩子成为了自己的一种负担,只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
我给她讲了金泳焕的在校表现,纪律遵守不好,成绩不够理想。这些原因在于妈妈没有给孩子一个慢慢长大的心态。
妈妈太急于让孩子表现优秀,成绩名列前茅的着急心理。其实这在家长那里,孩子不再单单是个孩子,而是加入了家长的虚荣心理,成为家长面子的一个附属品。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家长看待孩子的眼光就不再单纯从一个母亲的母爱出发,而是攀比的眼光,一旦比不过别人家的孩子,就着急,就怨恨,就给孩子很多不好的暗示,孩子会在各方面察觉到母亲不再爱自己了。这对孩子的心理具有很大的杀伤力。为了重新夺回母亲对自己的爱,他可以学习好,但是一是见效慢,二是每个孩子对知识的接受能力都不同,智力开发晚,属于大器晚成的一类就很吃亏。他选择了通过说话、违反纪律来吸引别人的注意,低年级的这种心理选择让他离妈妈的爱更远了,现在到了高年级,违纪成为了习惯,虽然妈妈没有给他足够的关注,妈妈心理上还是爱他,只是语言和交流上让他体会不到这种深沉的爱。
一个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发育可能比同龄的女孩子晚一点,在语言表达和学习知识上更是如此,所以小学的时候女孩子成绩会普遍更有优秀,这时候男孩的父母需要给孩子一个慢慢长的空间,不要急于跟其他孩子比成绩。并且每个孩子都不同,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成长规律,家长需要关注孩子,寻找孩子的长处和短处,然后针对性的爱ta,发扬ta的长处,弥补短处,比如给孩子做感统训练,钢琴教育,让孩子左右脑都有很好的发育。很多孩子不是败在了自己的智力上,而是父母的心态上。
经过这一番谈话,金泳焕的妈妈感觉有些道理,她表示以后会注意自己的教育孩子言行,让自己的爱能让孩子察觉到,同时对金泳焕的现在有些缺点不能一味的指责,而是包容,跟他共同改正,多用表扬的语言。
浮桥小学家访案例
第四篇:小学班主任家访案例
班主任家访案例一 家访对象: 韩云鑫 家访教师:王老师
家访时间:2018年5月11日
家访原因: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张扬。我们班有一位女生小韩,开学至今,她从早晨开始,每节课都会坐在座位上发呆,脑袋很聪明,就是不认真学习,门门都是倒数第一、二名。我觉得对这样的孩子进行家访是刻不容缓。家访过程:
5月11日,周五。我来到小韩的家,在一番客套之后,我就把话题拉到了家访的正题。
我先给家长介绍她开学以来在学校的情况和表现。为了顺利达到家访的目的,我尽可能先介绍她身上的闪光点,列举了她爱看课外书,反应能力快等优点。接着就指出她的问题所在:在学校总是喜欢发呆,上课不专心,好动,有时还说悄悄话,作业书写质量差,很多基础知识还没有掌握。她的父母告诉我,孩子小的时候就查出有注意力严重分散的问题,各种方法都试了,家长也管不住,连忙启用事先准备的策略,向家长详细阐述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举了一些家庭教育的实例,建议他们要重视孩子注意力分散的问题,继续到专业机构进行纠正,建议他们平时多抽空关注和督促孩子的学习。为达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我向家长提出几点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1、家长要坚持正面教育,减少负面干扰。尽量多过问孩子在校表现,关心她的学习。坚持每天抽空检查孩子的读书、写字、背诵或默写等情况,并及时帮助孩子补缺补差。
2、对待孩子采取爱威并用原则,跟孩子讲道理、讲原则、谈条件,让她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应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等问题。必要的情况下,需要用批评甚至是体罚的手段。告诫学生如果你改正缺点,上课认真听讲,抓紧时间将以前落下的知识补好。并且养成上课专心听讲、课下及时复习等好习惯,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取得很大的进步。孩子和家长都点头表示认可。
家访过去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小韩在听写词语和作业书写方面有了进步,回家练习也基本能认真完成了,说明家访还是有一定成效的。但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今后还需要继续和家长多沟通,形成家校合力,更好地帮助孩子进步。家访得到的启示:
1.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家访这一工作。通过家访与家长交流情况和意见,统一认识,既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工作,又帮助家长改进家庭教育,从而能形成教育合力。
2、家访不等于向家长告状或揭短,所以家访应先表扬该生在校表现的闪光点,在充分表扬的基础上再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教育建议,希望获得家长的配合,这样才容易达到家访目的和效果。
3、家访应注意反馈。这不仅指在家访过程当中要察颜观色,注意家长和学生的反应,斟酌谈话内容和措辞。在家访后更要留心观察学生变化,检验家访的效果。
4、家访要注意总结。家访后及时记录,有利于总结经验教训,成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第五篇:家访案例
三大活动家访案例
府东街小学李瑞莲
小施是班级中学习优秀而又文静的女孩子。小张呢,则是班中十分活跃好动又好表现的男孩子。这两个人性格迥异的学生怎么会有“牵扯”呢?因为——小张同学把小施给撞了!
一天课间,我正忙碌着,突然有学生向我报告:“老师,张某某把施某给撞了!”“严重吗?”我听了急忙问。“挺严重的!”我立即赶去教室。弄清原委,原来小张在课间活动时由于一时莽撞,将刚交完作业正往教室走的数学课代表小施给撞到了。女孩子的眼角撞到了楼梯处水管上,眼角擦破了皮,一时让我很担心。后来,确认眼球没受到伤害,并且小张确实是在玩耍时不小心撞到她的,紧张的心情又稍微放松了一些。
当时马上联系了女孩子的家长,女孩子的父母两个人都来了,因为心疼孩子,一开始的脸色有些难看,特别是父亲,口气中对对方孩子有些埋怨。但我想,这也是正常的。于是,我耐心地向其说明了情况,解释清楚,当时确实是不小心而造成的意外,并非故意为之。
然后我又向男生家长告知了情况。我想,虽然对方的孩子有先,但老师一定要客观冷静地对待,于是,我并没有带着责怪的口气向小张母亲解释事情的经过,而是在简单描述了事情经过后,向其强调了小张也的确是不小心的,但事情已经发生了,还是要承担一定责任的。小张母亲听到老师这样说,态度也十分诚恳,主动承认自己孩子平时的确是莽撞了一点。于是我又向其说明,虽然不是故意而为之,但小
施的确收了伤,希望其适当地表示一下关心,该母连连答应,表示一定会承担医疗费用。
傍晚,男生家长也去对方家中表示了歉意,女孩子的父母看我们登门致歉,也感受到对方家长和老师的诚意,心里的埋怨也就减去大半了。同时,自己的孩子也无大碍,因此,在我们离开时,语气已经是相当客气了。
但我想,这件事情并没有真正结束。需要与小张同学及其家长做好沟通,以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向其家长说明情况后,对方表示十分欢迎。
在家访中,我并没有“例行公事”样地反馈完问题就结束。而是首先向家长了解了孩子在家的表现,然后在适当的时机中反映了孩子比较莽撞的性格及行事作风极其危害。整个家访在“聊天式”的氛围中结束,我家访的目的也达到了:孩子的父母表示:一定会配合老师,帮助孩子,慢慢地改掉这个坏毛病。
至此,这件事总算得到了比较圆满的解决。
在这次事件及家访过程中,我深切地体会到一点,那就是,在与学生家长沟通时,无论对方孩子是受了委屈还是犯了错误,作为教师,都要理性地对待,切勿将个人的主观情感明显地带入与家长的沟通中。同时,要学会多从对方家长立场上体会其心情。只有这样,家长才不会觉得老师“偏心”某一方,才能感觉到老师对其抚养子女的艰辛的认同,也惟有这样,他们才会更愿意配合老师处理好突发事情,而不是故意为难你。
想到李镇西在《做最好的班主任》说到的一句话,家访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向家长通报其孩子的在校表现甚至是告状… …“它体现了教育者对学生真诚的关怀。”对于一位班主任而言,在家访中,在与家长沟通中,一定要让其感受到这一点,使家长不至于陷入难堪,导致家长以后不愿再进行亲师沟通。而应该让家长觉得,老师来家访,传达的不仅仅是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更是老师对自己孩子的重视与关心。
虽然很多家长由于自身主客观原因,对待老师家访的态度存在着差异,部分家长在家校联系中始终抱着不积极,“应付”的态度,使得教师家访面临着效果不大等问题,但我想,尽可能真诚地与其交流,总是能起到一定的良性作用的,毕竟双方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将孩子培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