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案(推荐5篇)

时间:2019-05-15 05:25: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案》。

第一篇:五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案

26、开国大典

六鳌中心学校 陈凤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汇集”、“庄严”、“宣告”、“欢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4、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想象整个“开国大典”的场面,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心中国、热爱解放军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教学重难点

1、能比较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体会比喻句、排比句的作;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3、体会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心中国、热爱解放军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情,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的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

学生结合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简单汇报已有知识。

2、过渡:(出示图片:中国贫穷落后、人们衣衫褴褛的情景。)

师:在旧中国,人民吃不饱、穿不暖,过着暗无天日、牛马不如的生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战、不懈的奋斗努力,我们终于翻身解放了,从此人民当家做了主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1949年10月1日,是我们新中国的诞生之日。这一天,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安门广场,因为在这里,新中国举行了她那隆重的开国大典。

(出示图片:开国大典的情景。)

师: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一天,去看一看当时的情景,感受一下那激动人心的盛况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练习读课文,自学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⑴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⑵ 反馈自学生字词情况:

正确连线,解释词语,练习造句,找出近义词:

擎(qǐnɡ qínɡ)

檐(zhān yán)

瞻(zhān yán)

擎着:往上托;举。(造句练习)

瞻仰:恭敬地看。(造句练习)

分别找出“汇集”、“擎着”、“提着”的近义词。

2、质疑解疑:

简单问题当时解决,和理解课文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随着深入学习课文时再解决。

三、细读课文,品味理解

1、练习分段:

⑴ 默读思考:

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分段。

⑵ 学生讨论:

明确: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之前、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这样的顺序安排材料的。

第1段:大典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

第2段:大典中毛主席宣告、升国旗、宣读公告。

第3段:阅兵式盛况。

第4段:天安门广场灯光辉煌的景象和群众游行队伍的情况。

第5段:大典结束后光明充满整个北京城。

2、披文入境

此时此刻,你就是一名参加开国大典的摄影记者,你会选拍哪几个难忘的镜头?为什么?

明确七个镜头:

大典前的会场;毛主席宣告;升国旗;读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大典结束。

3、合作研读:

请选拍相同镜头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通过合作给这些照片配上解说词(口头准备)。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熟读课文。

2、小组合作完成解说词:

将讲解说词准备成文字稿(可以结合收集的课外资料)。

第二课时

一、导入、板题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开国大典》

2、板题:《开国大典》

二、出示学习目标及指导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同桌讨论、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3、通过学习课文有关段落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自学时间8分钟。

三、学生自学

四、检测学情

㈠、填空练习,巩固第一部分的学习。说说课文大意。

1、(使学生明确开国大典举行的时间、地点、参加的人、参加的总人数等问题。)

开国大典于 年 月 日在 举行,参加典礼的成员有 __,估计总数__________。会场 在__________。主席台设在__________。

2、说说课文大意。

㈡、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请学生默读第二部分,自主理清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2、练习用自己的话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体会开国大典盛况。

3.找出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的语句,初步了解课文用了哪些方法?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朗读。

(1)重点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

排比:四个“传到”。体会排比句的气势,练习朗读排比句。

(2)请你对比地读读下列句子,说说你的感受。(出示对比句)

a、下午三点整,会场上发出一阵掌声,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人的目光看向主席台。

b、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体会人民群众对毛主席和新中国的无比热爱。)

a、三十万人脱帽站立,抬起头,看着国旗。

b、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体会中国人民为从此站起来、当家做主人感到无比激动,无比自豪。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4.指导朗读课文,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激动、兴奋、喜悦)

5.练习用“人民群众为„„而激动”而说话。

重点练习朗读: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感受自豪,扬眉吐气)

6.根据板书练习背诵6~8节。

㈢、精读第三部分

1.自由朗读描写阅兵式的语句。

2.画出写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

3.小组合作,讨论试写排比句:

全场30万人,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

㈣、精读第四部分

1.默读,划出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

2.朗读第14小节,读出欢庆的气氛。

3.读结尾两句,领会句子的意思。

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一个词语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

两股红流(游行队伍)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走)去,光明(光亮)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重点:“两股红流”指什么?这样比喻写出了什么?“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练习读好这两句话,读出句子包含的意思。

㈤、总结全文

1.连起来说说课文记叙了4个怎样的场面。

2.作者为什么反反复复写广场的“红旗”、“红灯”,群众的“掌声”、“欢呼声”?反映了什么思想感情?

3、初步学习表达的方法:作者是怎样把这么盛大的庆典活动描述清楚的?(a.选择最能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的场面。b.选择最能体现中国人民欢欣鼓舞的激动而热烈的场面。c.按大会的进程逐项描述。)

五、当堂训练

1、试着体会本文用词准确、比喻贴切的特点,可以抄录有关句子。背诵、抄写课文第7自然段。

2.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

六、板书设计

26、开国大典 会场情况 毛主席出现

大典盛况 宣告成立

宣读公告

阅兵仪式 开头 接着 群众游行 红流 光明

第二篇: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孔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扫清文字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的词语。

3、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4、学习课文第一段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生字,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张以及他在中华文化史上重要地位。课前准备:

1.、学生可从不同途径,网上、书籍、向家长了解等方式了解孔子。

2、有关孔子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启发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2、板书课题,了解孔子,课件出示孔子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全文,教师提醒读准生字音,看清字形。

2、指名学生依次朗读各个自然段,师生共同评点朗读情况,注意正音。

三、交流预习成果

1、学生交流易读错的字音,和易错的笔画

读音:如仲(zhòng)儒(rú)祀(sì)

笔画:如怨(夕)祭(夕)祀(巳)

2、需了解的词意

儒家、核心、抱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厉害、教育、祭祀、翻来覆去,等

四、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指导分段

1、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结构)

2、默读课文,八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弄清楚,在想一想,那几个自然段可以合并成一个结构段。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明读课文,其余同学认真听。

2、幻灯出示:

他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优秀的有七十二人。

1、指明读这句话,你从这句话中知道了什么?此时你的心情怎样?(自豪)

2、指明朗读课文,读出佩服,自豪的语气来。

第三篇: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值得好好体味。

2、文中插图精美,在指导读书感悟时,可结合插图,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内在意蕴感情。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学习本课的生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初读课文,体会母亲对我无私的爱,并找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孙友田的经典诗句,相机介绍诗人。

2、孙友田能成为诗人,离不开他的母亲,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3、这是位怎样的母亲,竟能给她的孩子带来如此丰富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孙友田写的散文《月光启蒙》(板书课题齐读)

4、指导写好“蒙”,理解:启蒙(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智慧得以初步开发。)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画出生词及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生字词,相机正音。

(2)指名读,注意轻声(裳)、前鼻音(辰)、后鼻音(蒙、凤、凰、嫦、荆、帐)

(3)指名试读课文,了解掌握情况。

3、通读课文,思考分段。交流

第一段(1~3):写童年夏的美妙,是母亲的歌谣使“我”懂得了对故乡的爱,对民间艺术的爱。

第二段(4~8):写母亲在夏夜给我讲神话故事、唱童谣、猜谜语,启迪了“我”的想象和智慧。

第三段(9~9):写母亲是启蒙老师,为“我”飞向诗歌王国奠定了基础。

4、质疑问难

(三)指导书写,完成《习字册》上的字词。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读文,理解文中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母亲对我那广博无私的爱,理解作者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为课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收集家乡的民歌童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值得好好体味。

2、文中插图精美,在指导读书感悟时,可结合插图,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内在意蕴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词组:

美妙的夏夜柔和的月色如水的月色最美的时辰混沌的童心

动听的歌谣风趣的童谣浓郁的诗情芳香的音韵想象的翅膀

读完这些词组,在你的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呢?(自由说)

过渡: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保留着对童年的美好回忆,这节课就让我们跟孙友田一起,踏着月色,走进他们家的篱笆小院,走进他那永远美妙的童年夏夜。

2、出示画面。指名读第一节描写月夜的句子,把你的感觉读出来。齐读这段优美的句子。

3、就在这美妙的月夜里,最令人着迷的是什么?

板书: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

(二)第一板块品读歌谣魅力。

1、母亲唱了哪些歌谣呢?找出来读一读,把你最喜欢的那首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象,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

2、出示:

出示民谣: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们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生自由念读)

师:(指名读,读得响亮、铿锵)你来看,母亲是怎么为我吟唱这些歌谣的?

出示句子: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三月的和风”什么感觉?(吹面不寒杨柳风。轻柔的、温暖的感觉)

“小溪的流水“什么感觉呢?(恬静地)

师:那么怎样来表达这种感觉呢?你试着读得轻一些,慢一些。

(师领读一句,给予一定的节奏和速度。生跟读。)

师:对,生活中的民歌,歌者就是编者,是边想边唱,边唱边想的。读时,要轻要慢,要柔柔的,有一种悠长飘逸、舒缓自由的感觉。

(生齐读,有韵味。)

师:读得已经不错了。你们想不想做童年夏夜里的那个孩子,听母亲来唱一唱?

师:那就闭上眼睛。

师: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母亲的歌声也飘出来了……(课件示歌谣录音)

师:你听了有什么感觉?

能不能用上书上的语言来描述一下?

生:(齐读)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师:母亲甜美的嗓音就像春风一样温柔,如溪水一般悦耳,可怎么会有香味呢?你是怎么理解的?

多元化理解:

(1)母亲的体香:洗去了一天的疲劳,换上了干净的白布褂子,我躺在母亲怀里,闻到了母亲熟悉的体香。

(2)母亲的嗓音格外甜润,格外深情,听在我的耳朵里,很舒服,连鼻子似乎都感到舒服了,就像闻到了香味一般;

(3)虽然日子清苦,但精神生活是那么丰富,苦中有甜,甜得让我似乎闻得到香味。

师:在苦难的日子里,能对未来始终抱着热情,怀着美好的向往,这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的精神底子啊!所以,这样的芳香的音韵,不仅香在院子里,也香在我的心里。

我们知道,声音是无形的。作者是怎么来写出母亲声音的美妙呢?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芳香的音韵,什么器官可以感觉到?

生:皮肤可以感觉和风,耳朵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鼻子可以闻到芳香。

师:是啊,不同的器官不同的角度,写出了同样的感觉——母亲声音的美妙。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生再读句子。)

3、美妙的还不仅在那些民歌。你再来读读这些夏夜里的童谣:

出示:

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师:三首童谣,自由念,可以拍手,可以跺脚,可以拍桌子,甚至可以叫着喊着读。觉得怎么读畅快你就怎么读。

(生自由读,跺脚的,拍手的,边读边做老鼠啃锅沿动作的,不一而足,气氛活跃。)

师:这些童谣,念着有什么感觉?(音韵美,节奏明快,押韵,流畅,幽默)

学生交流。多种形式、个性化朗读。

这童年的夏夜,有这节奏明快,幽默风趣的童谣相伴,怎不美妙呢,所以,课文开头就说—— “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

5、过渡:民歌民谣明快、流畅、有趣、幽默,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且还饱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情感,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多有意思啊!一位作家说过,歌谣是儿童的精神食粮。你们的感受和孙友田一样。(出示:明快、流畅、有趣、幽默)

(三)第二板块感悟月光、母亲、启蒙

1、妈妈白天非常劳累,但还要在月色下给孩子唱歌、说明什么?她希望什么?(为孩子,甘愿付出一切,希望孩子们热爱生活,教育孩子要勤劳等等)能体会吗?

(1)出示第五节:那时,我们的日子——(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读到这儿你会奇怪吗?为什么母亲这样勤劳,生活却还是清苦的呢?你能找到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吗?

(出示: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齐读

这句话中两个“长”有什么不同吗?(生长/产生)这里不生长粮食,却流传什么?

(2)是的,千古黄河,勤劳的人们总是满怀希望地耕种,可由于土壤、气候等问题,收成不佳,但歌谣却从黄河故道中流传下来,聪明的母亲一听就会,会那么多歌谣,通过传唱——(显示: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这句话你懂吗?混沌:糊里糊涂,什么也不懂。豁然开朗一下子就明白了。明白了什么呢?

(3)母亲擅长歌谣,母亲通过歌谣传递着她对“我”深深的爱,同时也把她对故乡的爱,对生活的爱,传递给“我”,这些让我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开始懂得对故乡的爱,对民间艺术的爱。

从课文中,我们知道了歌谣、莲花落等民间艺术。莲花落是一种民间曲艺,它用竹板打拍,一人或二人演唱,每段常用“莲花落、落莲花”一类语句作托腔或结尾。俗称落子。

(4)慈祥的母亲,唱完歌谣讲故事,她让我陶醉在月色里,陶醉在故事里,想象的翅膀也越飞越远,而此时,母亲讲完故事,又开始唱那风趣幽默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高深莫测的夜空引到充满情趣的人间。

出示: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明月已至中天说明夜深了,“玉石雕像”看过吗?形容一下。为什么把母亲比作“玉石雕像”?(美丽、圣洁)读出来,指名朗读

2、因为有这样一位母亲,童年的孙友田是幸福的。孙友田对母亲满怀感激、敬佩之情,他在文章的最后写道:(出示:最后一段文字)

(1)母亲,这个连字都不认识的农村妇女是他的启蒙老师,为什么?(引读——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民间文学宝库,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她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深刻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自由读这段话。

(2)也许母亲并不知道她的歌谣对于“我”来说是那么重要,她只是把对孩子最朴素、最纯洁的爱全部给了“我”。母亲识不识字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里面包含着浓浓的亲情!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一段,好吗?

师引读: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是因为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民间文学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是母亲――(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是母亲――(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深刻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3)这一段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总结全文、点明题目:月光下,母亲给了我启蒙教育。点明中心:感谢、怀念母亲。)

现在你知道文章为什么以《月光启蒙》为题了吧。

(1)学生自读。思考:课文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为课题呢?

(2)师总结:母亲在月光下用民歌民谣、神话故事、谜语给孩子播下了一粒粒爱生活、爱文学的种子,使他们生根、发芽、生长……如今,孙友田成了一名才华横溢的诗人,那是因为母亲从小给了他——月光启蒙。[指板书]

(3)师引:让我们满怀感激之情,朗读这诗一般的语言。

师生配乐齐诵。

(四)第三板块表达怀念之情

1、正因为这月光下的启蒙教育影响了作者的一生,所以文章以《月光启蒙》为题,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板书)通过此文在告诉我们:虽然我的母亲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但她却――(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民间文学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虽然我的生活贫穷而清苦,但我的母亲――(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虽然我的母亲不认识一个字,可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深刻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2、在你们的眼里,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1)勤劳的母亲、聪明的母亲

你能联系课文说吗?(学生读课文)

(2)善于和孩子沟通的母亲;非常爱自己孩子的母亲;这是一位望子成龙的母亲……

3、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个令作者骄傲、自豪的母亲!然而,时间的车轮无情地碾碎了母亲的青春。我个子高了,母亲的脊背却弯了;我长大了,母亲却老了;生活好了,母亲却感受不到了。出示课件:

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4。我多想唤醒母亲的记忆,让她知道:当年,母亲是我的骄傲;现在,我能让母亲为我而感到自豪。

而现在的母亲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可曾经,――(点出齐读: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现在的母亲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可曾经,――(点出齐读: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现在的母亲满头白发,深深的皱纹刻在她的额上。可曾经,――(点出齐读: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5、同学们,母亲给了作者无私的爱,回想起母亲,作者充满了深深的感激和怀念,他认为“是母亲为我开启了文学的大门”,所以他特别感激母亲。

感谢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民间文学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感谢母亲――(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的才华启迪我的想象。)感谢母亲――(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深刻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师:此时此刻,我多么想唤起母亲的记忆,我在母亲耳边低声地说:

课件示:母亲:您可曾记得

(五)总结

1、故乡的天空不会忘记,我更不会忘记。母爱是永恒的话题,世界上的母亲都是一样的。在岁月的流里,有些东西会消失,比如母亲会老去,“我”也会老去。但有些东西,在岁月里沉淀,比如,像母亲这样的歌声……

2、再读文章最后一段。

齐读: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板书:17、月光启蒙

难忘感激

母爱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的整体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注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并运用课文中不同的表达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对这篇课文一定会充满兴趣,因为他们都有喜欢小动物、乐于接近小动物的天性。本课的难点在于让他们理解人与动物应建立和怎样建立和谐关系,教师应多做这方面的引导。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提高默读能力。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

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

难点

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教学准备

1.生字、新词卡片、投影。

2.有关珍珠鸟的挂图和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基本课程

一、新课导入

1.哪些小朋友家里养了小动物?谁来说说你和家中的小动物是怎样相处的?

2.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只珍珠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珍珠鸟》,板书课题:16珍珠鸟。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认知贯通

1.出示导读要求。

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2.以小组学习的形式讨论研究。

3.交流讨论。

(1)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相关语句,仔细体会交流,指导朗读。

(2)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3)文中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指导朗读。

①当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时,作者是怎样照料它们的?

②三个月后,这一对珍珠鸟有了雏儿,作者对这个雏儿更是疼爱有加,把它当作一个活泼调皮的小孩,称它为“小家伙”。快速默读课文,找找看,课文几次出现了“小家伙”,哪些字词体现了作者对这个“小家伙”的喜爱之情。

第一次:作者对它观察仔细,“好吧”。

第二次:小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胆子越来越大,而“我”不管它,不伤害它,微微一笑。

第三次:重点体会“摸”、“啄”。

第四次:小鸟对作者非常信赖,把他的肩头当成最安全的地方。

4.课文读到此时,看了这张人鸟相依图,你有什么想法呢?是啊,作者此时的内心感受和我们是一样的: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5.你能举出生活中体现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例子来吗?

三、布置作业

小练习:描写一种动物

板书设计珍珠鸟

“我”鸟

关爱信赖

美好的境界

课时作业

1.辨字组词

蔓稳()繁()毫()

漫()隐()系()豪()

2.填写词语

()的吊兰

()的树林

()的珍珠鸟

()的叫声

()的球儿

()的藤蔓

3.背诵喜欢的段落。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教材介绍:

本文介绍绿色千岛湖的形成与美景,揭示一个道理,与大自然保持和谐就会创造绿色奇迹。教学围绕这一主题展开。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千岛湖的形成,理解综合工程及水上森林的作用,了解人们为千岛湖的绿,所做出的努力。

感受千岛湖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体会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人们保护自然,遏制水土流失,使岛更绿水更清。从而突破文章主题“绿色”及单元主题“家园的呼唤”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千岛湖的美景与它的形成,明白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突破方法: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感受千岛湖的自然美,通过对日趋恶化的环境问题的认识来珍惜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都喝过“农夫山泉”吗?你知道“农夫山泉”牌的水取自哪里吗?(“农夫山泉”水全部取自国家一级水体千岛湖)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绿色千岛湖看看吧!(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课文同学们都预习了,你知道为什么叫“千岛湖”吗?(有1078个岛屿)

你读书真细心。

2.那为什么又称它为“绿色千岛湖”?(板书:水绿岛翠山青)

3.水、岛、山都是绿的,当然要叫绿色千岛湖。那如果说水绿、岛绿、山绿,你觉得怎么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中国的语言真丰富)

4.这个句子读起来也是很有韵味的,齐读句子:“那里水绿、岛翠、山青,因此人们都叫它绿色千岛湖。”

5.现在,你一定想快点了解千岛湖吧!来打开书,先来看看作者在欣赏了千岛湖之后,是怎样评价它的?(指导学生找到文章最后一句话,全文的中心句画下来:千岛湖是一首人与大自然合写的诗,是一个人工创造的绿色奇迹。)

6.(课件出示中心句)在作者眼中,千岛湖是——(引读)是——(引导学生读完)诗,大家都读过,诗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7.作者把千岛湖比作一首诗,说明千岛湖——很美!

8.什么是奇迹?奇迹,你见过吗?

9.作者为什么这样评价千岛湖呢?让我们从文章中找答案。先浏览课文,看看哪几段重点介绍了千岛湖的美?哪几段介绍千岛湖是个奇迹?(1-7、8-10)

三、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的读一读1-7自然段,一手扶书,一手握笔,边读边找看看从哪些词句中能体会出千岛湖像诗一样美?(学生自学)

2.集体交流:

第1自然段:

学生读第1自然段的第3句话,谈自己的理解。(教师引导:那里有山、有岛屿、有森林,自然美景尽在其中;显示大自然中所有美的东西都集中在这里。我们从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体会了西湖的美,千岛湖竟然比西湖还要美!)还从哪里能看出千岛湖像诗一样美?

桂花岛:(不仅眼前看到的景色让人赏心悦目,鼻子里还闻着花香,真让人——心旷神怡,美!

猴岛、五龙岛、清心岛:(出示相应的图片,教师引导进一步理解。)

这里不仅景色优美,而且还有这些跳跃的欢乐的生命,也使千岛湖显得生机勃勃!

岛上的动物与人相处的怎样?(板书:和谐)和谐就是美,美就是和谐!

梅花鹿和人们合影留念,人与动物真是和谐相处啊!

3.这里的岛屿,有的因动物知名,有的因花树着称,各有特色,可是环绕在这些岛屿周围的湖水中确有一个共同的景观——“鱼跃千岛湖”。谁来读一读第7自然段?

4.指名朗读。

5.这里的鱼不仅数量——多,而且品种——多,真是物产丰富,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是——富庶。(板书:富庶)

6.想看看这个优美富庶的地方吗?请欣赏。(教师放课件)

7.配乐欣赏,教师相机介绍。

8.教师小结:千岛湖真是一首优美的诗,让我们用有感情的朗读来赞美千岛湖吧!从1-7自然段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自由练习朗读。

9.谁想用你的朗读带我们再次走进这诗一般的千岛湖。

10.指名读1-7自然段。(读得太美了!)

11.这么美的千岛湖在作者眼中是一首诗,而且还是一个奇迹,为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8-10自然段,看看千岛湖奇在哪?边读边画下相关的句子。

12.学生反馈:

第8自然段:

原来一片光秃秃的山地,三十几年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确实是个——奇迹!

千岛湖是个水库,是个人工湖,这是你预料中的吗?

相当于3184个西湖的水容量。

水上森林:能在水里泡200天也不会淹死。

建设千岛湖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我们的科研人员都克服了!人类在改造环境方面显示了聪明才智和强大的力量。

第9自然段:

你找的是第9自然段,这段中有一句概括了全段的意思,是哪一句?(画出第一句:新安江水电站是一项综合工程)

你能快速找出有几方面作用?哪4方面?(发电、灌溉、航运、养殖)

你找的这么快,有什么好办法?(课件:出示分号)

一项工程有这么多的作用,真是一举——多得,确实是一项综合工程!是一个人工创造的奇迹!

这项工程是人类在无节制的滥用自然资源吗?(不是)(点:和谐)

13.了解了千岛湖后,你能想想作者为什么说千岛湖是个绿色奇迹吗?(板书:绿色)

还记得《枫叶如丹》中的句子吗?“绿是播种者的颜色,是开拓者的颜色,人们说它是希望、是青春、是生命。”

14.教师小结:我们的开拓者建造了这么美的千岛湖,这里到处有跳跃欢快的生命,人与自然相处的如此和谐,在环境日益恶劣的今天,千岛湖的成功改造,带给我们多少希望啊!所以千岛湖是一个——(引读:人工创造的绿色奇迹)

15.正因为千岛湖的这些魅力,所以作者要这样评价千岛湖,(引读:)千岛湖是一首人与大自然合写的诗,是一个人工创造的绿色奇迹。

16.是啊!千岛湖的成功改造,带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课件出示句子:)大自然造福与人类,人类要和自然保持和谐,只要我们与自然保持和谐,就一定会创造出更多的绿色奇迹!

17.现在你希望给什么东西冠以绿色名称?(你们的愿望多么美好啊!)

只要人类共同携手,就一定能建造出一个绿色家园!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急促、报警、盗窃、犯罪、嫌疑、金属、银行、图纸、即使、规定、窗帘、保持、噪音、集中、处理、对付、研制、奇迹、博物馆、安然无恙、藕断丝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介绍的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3.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和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进步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4.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导语:同学们,今天的语文课我们将举办新型玻璃展销会。那么,你们就是展销会上的推销员,你们的任务就是将你们公司生产的新型玻璃推销给在场的每一位客商,大家有信心吗?

二、整体感知,自主阅读

1.师:我非常相信你们,你们的推销一定会非常精彩,非常成功的。不过,要把你们公司的新型玻璃推销出去,你得首先熟悉新型玻璃。你们都想学习了解有关新型玻璃的哪些知识?

2.师:怎样才能了解新型玻璃的这些知识呢?我们一块来读读课文。

3.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4.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介绍了哪些玻璃?(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五种新型玻璃)

5.这5种玻璃,你对哪种玻璃有兴趣呢?那就请你根据自己的喜好的玻璃,采取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自主阅读,了解玻璃的特点、作用等。

三、交流讨论,合作学习

1.同桌或四人小组或自己找小伙伴,交流自学情况,互相补充,相互释疑。(上台写出所学玻璃的特点、作用。

2.全班交流:通过自学交流,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教师适时点拨,强调结合实际和收集到的资料谈)。

四、拓展延伸

1.最近,一个商场要装修,请你帮帮忙,他们该用哪种玻璃?为什么?

2.你们推荐的玻璃除了商场可以用,还有哪儿可以用?(练习句式:可以......可以......可以......还可以......)

3.你们推荐了这么多的玻璃,请用“可以......可以......可以......还可以......”说一句话。

师:你们的建议真好!老师谢谢你们。同学们,我们人类真了不起,研制了这么好的新型玻璃造福于人类。你能联系生活实际的需要,自己也研制设计一种新型玻璃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课文介绍了哪几种玻璃?你们设计了哪些玻璃?

二、展示、推销

1.让我们随着轻快的音乐走进展销会场,把你们设计的新型玻璃或已经生产出来的新型玻璃展示给客商吧!

2.学生设计展销形式,展销词。要求:形式多样,语言生动,富有创意。自行准备。

3.汇报推销,师生点评。评出最佳创意、最佳推销员、最佳推销词。

三、总结评价,布置作业

1.总结评价:你觉得今天的语文课,学得怎么样?学了课文后,有什么感触?

2.布置作业:将自己最喜欢的新型玻璃(可以是自己设计的,也可以是课文中介绍的)的特点、作用等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并讲述给你的家人或朋友听。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

教学计划

一、教学大纲对本年级的本学科的基本要求:

1、学习习惯: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继续学习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继续学习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习惯;继续培养写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习惯。

2、汉语拼音: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3、识字写字:能准确认读283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184个,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5、阅读: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工具书和联系生活实际、语言环境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知道课文的大意。

6、习作: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通顺的短文。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对教材体系和内容的简要分析:

1、按主题划分为7个单元,为“园丁之歌”、“自然的奥秘”、“故事集锦”、“无私奉献”、“祖国各地”、“百折不挠”、“走进名著”等。

2、教材选文力求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选文力求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视野开阔,尽可能吸纳多种文化。课文体现以下特点:(1)提供丰盛的情感大餐,(2)充盈厚重的文化气息,(3)洋溢独特的语言魅力,(4)飘溢浓郁的语文味儿,(5)传递深切的人文关怀。

3、阅读教学训练重点根据《课标》的阶段性目标确定,采用“三维整合,统筹安排,因课设练,多次反复,螺旋上升”的编排方法。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除了朗读、背诵等常规训练外,本阶段的训练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1)、提高默读速度,学会浏览。(2)、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3)、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4)、学会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和说明性文章。4、“习作”7篇,每个单元安排1篇。要求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表达需要,分段表述。习作教材内容为:(1).写印象深刻的一位老师;(2).以“秋天的树叶”为题,写一篇作文;(3).向大家推荐自己难忘的经历(一本书、一个地方、一种游戏、一道菜等),再写下来;(4).(对亲人、老师或朋友)写自己的心里话;(5).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6).想象事情结果,把连环画补充完整,再写下来;(7).从提供的内容中选择一个或自命题写一篇作文。

5、“练习”7个,每个单元安排1个。每个练习分成“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诵读与欣赏”或“诵读与感悟”)、“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等几个板块。

另外,教材开篇安排“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读书做笔记;随时使用工具书。安排一个“学和做”(语文综合性学习)——“说名道姓”,向课外拓展,与生活结合。

三、对本班学生情况的基本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人,男生人,女生人。经过八个学期的学习,绝大多数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态度较端正。本班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学习,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初步学会独立识字。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会给部分学过的词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能听懂别人讲的一件事,边听边记住主要内容,并能复述。能正确朗读课文,会默读课文,能说出一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理解课文,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大部分学生对短文能静下心来认真细读,对文中的词句能有意识地深入的体会和理解,知道抓住关键词句感情其内涵。

但因为学生年龄差异较大,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情况参差不齐。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欠培养,书写马虎,学习懒惰,怕吃苦,依赖思想严重,学习方法不够科学。特别是习作能力有待提高。从整体来说,动笔前的构思还不够,作文缺少创意。行文中,出现不具体、不生动,没有个性的张扬,公式化较严重。个别文章空洞无味,后进生的习作语句不通、不连贯,作文水平还停留在中年级。因此在这学期,我将积极寻找有效的方法措施,力求全班孩子的.习作上一个台阶,努力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习作求真、求实、求新。

四、改进教法提高质量的设想: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课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五、课时分配: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9)3课时课文1~2680课时习作1~714课时

练习1~721课时共计:118课时

六、教学进度:

教学要求:

1、结合平时的教学,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使学生了解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2、使学生懂得平时要认真,持之以恒,形成良好习惯。

3、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使学生了解小学阶段应哪些工具书和为什么使用这些工具书。

4、使学生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解决实际问题。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6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体会“安详”、“微笑着”等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恰当的语速语调。

3.从母亲耐心地陪伴、激励盲孩子打弹弓,最后终于打中目标的事中,体会到母亲执着、坚韧的爱,知道做任何事都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整体入手,初步感知:

1、导入新课

在你的家人中,你觉得谁对你,他是怎样对你的,举个例子说说。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文中的`妈妈是怎样的爱她的孩子的。

板书课题:看不见的爱学生齐读

2、师:课前我们预习了课文,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你是怎样理解课题《看不见的爱》的并在小组内交流

3、通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这对母子之间的一件什么事。我们可以说这位母亲对盲孩子的爱是(不同寻常)的。

二、重点研读,深入感悟:

1、,找出表现这份不同寻常的爱的语句,把它划下来,再读一读。

(1)交流。

(2)师:在我和这位母亲的交谈中,母亲只有几句淡淡的话语和一些十分平静的神情,你是怎么体会到“不同寻常”的?

出示:对话部分4-13节

指名读句理解,谈感受。(每谈一句,读好一句。)

随机板书:和别的孩子一样

关键是做了没有

健康、快乐地成长

2、指导朗读对话部分。

3、除了对话部分,我们还找到了两处重点描写母亲动作、神态的句子。

(1)出示:那位妇女-----微笑着。

他母亲-------慢了下来。

齐读这两句话。

(2)师:这里有两个词语重复出现了两次,是哪个词?(“安详、微笑着”)你从这两个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呢?

(其中蕴含着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因为孩子看不见,只有从母亲轻柔的动作和态度中感受到爱与鼓励。随机板书:母亲希望她的孩子能够在她的鼓励下和别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3)再读这两句话再次感受这位母亲不同寻常的爱。

4、男孩感受到这份母爱了吗?你是通过那些句子知道的?画出来读一读。(描写盲孩子练习打弹弓的语句)

读了以后你觉得男孩练习时的表现怎样?(不向困难屈服)

5、师:在母爱的陪伴与鼓励下,男孩不断向困难挑战,不向困难屈服。正因为这样,当我走出不远……

(1)出示: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学生齐读。

就在这一刹那,男孩、母亲、作者分别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根据提示,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写一段话。(交流、评议)

三、小结

四、作业:给最关爱你人写一封信。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7

教学目的:

1、运用各种方法,掌握本课生字词。

2、学会质疑。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独特的美好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用心体悟事物的能力。

教具准备:

课文配乐朗读带(或适合的音乐)、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揭题

同学们,缤纷多彩的大千世界多么美好。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一年四季变化无常的花草树木,形形色色的人间万象,多神奇。相信在你们多彩的童年里一定有许多让你们喜欢的事物。谈谈你们喜欢什么?(生各抒己见)

你们都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今天,就要让我们先一起去感受台湾女作家张晓风对生活的喜欢和热爱。

2、交流资料,了解作者

张晓风,女,作家。江苏人,生于浙江金华。八岁后赴台,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她笃信宗教,喜爱创作,小说、散文和戏剧著作有三四十种,并曾一版再版,并译成各种文字。作品富有人文精神,并蕴含爱国怀乡情感。

二、检查预习,自主质疑

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如:遂、炫。说说识字方法,如“撤”换部首。

2、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交流质疑。

师引导生针对题目、词、句和内容进行质疑。字词生生互动解决。难理解的句子、内容可留到后面解决。素馨:素雅温馨。

迭代:替换、取代

摇曳:摇荡

炫耀:夸耀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理清脉络

1、学生默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想想,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2、听课文配乐朗读后考虑:

(1)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抒情的线索是什么?每个自然段有什么一起点?

每个段开头都用“我喜欢”三个字领起下文,12个自然段形成了排比段。

(2)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书写自身喜欢的情怀的`?(先写喜欢四季不同的景物,再写喜欢自然景物,最后写对社会生活的喜爱)

四、品读课文,感悟语言

1、学生选择自身喜欢的段落感悟朗读,并说说喜欢的理由,试着读出喜欢的心情。

(1)学生自身感悟,自身练读。

(2)喜欢相同局部的同学自由组合,一起研讨对相应局部的个人理解。一起练读,互相指正,互相学习。

(3)全班交流

2、老师指导学生带着感情读出作者“喜欢”的心情。

(1)老师领读。

(2)男女生对读。让学生从读中体会,感悟作者的情感。

五、课堂小结

作者按顺序写自身喜欢四季的不同景物,再写喜欢自然景物,最后写对社会生活的喜爱。

六、安排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课文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作者喜欢哪些事物?

2、我们一起来感受作者的喜欢之情。朗读全文。

二、精读课文,体悟感情

1通过读课文你们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2、你们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三、研读课文,质疑问难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研读课文,提出自身不懂的问题,先小组内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在交流中过程中重点体会以下问题:

1、“我喜欢的另一种花”是什么?为什么?

2、我喜欢读信的原因是什么?从“泪光”二字中体会到什么?

3、师出示句子:“我还喜欢看书,特别是在夜晚。在书籍里面,我不能自抑地要喜爱那些泛黄的线装书,握着它就觉得握着一脉优美的保守,那涩黯的纸面蕴含着一种古典的美。历史的兴亡,事物的迭代本是这样虚幻,惟有书中的智慧永远长存。”联系自身的阅读体会说说自身对这句话的理解。

(1)引导生读这几句话。

(2)交流体会其中包括的作者对书的热爱和对看书的感悟。

4、课文第12自然段省略号自成一段。它告诉了我们什么?这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课文中每段的开头都反复用“我喜欢”,这表达了什么?

四、小结

五、全文总结,拓展升华

1、师总结:对生活充溢着一份欣赏与期待,对共存与一方天地里的万物,时时报以微笑和真诚,不经意间,你就会受到生活的丰富馈赠。热爱生活吧!

2、引导生积累好词佳句。

3、安排作业。

(1)背诵自身喜欢的段落

(2)将其中深刻的句子抄录下来,制作成书签。

板书设计:

我喜欢

四季不同的景物

我喜欢自然景物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社会生活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诗歌,体会诗歌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2.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读一读,说一说,在读中、说中,走进文本,实现和文本的情感交流,进而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新年的快乐,体验新年带给人们积极向前迈进的力量。

(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以及珍惜时间、珍惜生活、奋发向上的积极情感。

重点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诗歌第一节,体会新年带来的快乐。

3.流利地朗读诗歌,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课题,指导快乐地读题目:同学们,日子一天天过去,新年就要来啦!高兴吗?(高兴)快乐地喊—(学生读:新年来了)

2.教师引导学生谈话:过新年,是大家盼望的节目。为什么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说说自己家是怎么过新年的,在说中体会过新年的快乐)

3.导入新课:是呀,新年里大人们欢喜,孩子们欢喜,大家都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家家户户的门、窗户都亮起来了。请同学们带着着份快乐自由的心情读一读诗歌《新年来了》。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

(1)借助拼音自读生字,把诗歌读准确、读流利。

(2)读出诗歌的韵律美。

2.集体朗读诗歌,检查集体朗读社个的情况,教师适当地指导。(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欢快地)

3.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集体认读,教师强调生字和词语在读音和书写上的注意要点。

字音:“槌”是卷舌音;“恼”的声母是“n”

字形:“槌”是左右结构,笔画也比较多,大家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收紧笔画;“恼”和心情有关系,部首是“”,注意和“脑”区别开。

4.教师出示下列词语,集体读:

山坳 芬芳 舞蹈 抚摩 俊俏 鼓槌 红日高照

智慧 燃烧 烦恼 虚度 兴奋 肩膀

5.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自读,在集体的交流、反馈中,正确地认读并掌握绳子的书写,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知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

三、学习诗歌第一节,体会快乐。

1.教师示范读,其他倾听。

2.教师指名反馈:新年快乐地向我们走来,你从第一节诗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快乐?(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自由地说一说)

画面一:乘着马车,叮叮当当地翻过山坳……

画面二:捧着红梅,哈哈地欢笑……

画面三:吹着银笛,欢快地舞蹈……

画面四:抚摩绿树,打扮得更俊俏……

3.指导学生抓住排比句式,有感情地朗读。

4 .拓展想象,训练说:新年还会做什么呢?请同学们仿照诗中的排比句式说一说。

如:她穿着五彩的春装,在百花丛中翩翩起舞;她唤醒沉睡的大地,为他们换上了新装;她梳理着细细的长发,用自己甘甜的雨露滋润万物……

5.教师小结:多么美妙、多么神奇呀!新年会唱歌、跳舞,她用自己的欢乐感染了我们,让欢乐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传递。

6.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第一节。

(创设画面以及语言的情境,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让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奠定感情的基础,再引导学生想象,大胆说一说,在说中培养学生创作诗歌的能力,体会新年所带来的快乐)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再次感受到了新年的美丽,还感受到了新年带给我们的快乐。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诗歌《新年来了》。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诗句。

2.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3.拓展阅读,积累诗歌。

教具准备

1.生字词与卡片

2.反映新年景象的照片以及鞭炮声录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本课的生字,指名读一读,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2.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教师导言:同学们,万紫千红的春天装扮了我们的世界,送来了新年的爆竹声,你们听—(教师播放鞭炮声录音)新年里,,到处呈现出的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每个人新的一年又会做何打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设个。

二、学习诗歌第二节,体会新年的热闹。

1.指名读诗歌第二节,其他同学倾听,想象画面。

2.指名反馈:你们的脑海里呈现出怎样的画面?(学生结合诗歌内容说一说:家家户户贴上了春联、挂起了彩灯,人们欢庆新年,打起了鼓、跳起了舞)

3.教师展示体现新年新气象的照片,导:虽然新年的`景象年年见,但听了同学们的描述,老师忍不住又想去看一看。

4.教师引导学生用一个词与形容自己所看到的画面。(热闹、欢腾、喜气洋洋、欣欣向荣……)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第二节。(读出新年的热闹和欢腾)

三、继续学习诗歌,提升主题。

教师导:同学们,新年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欢乐和热闹,它还带给我们对新的一年的希望和美好的向往。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诗歌第三到四小节。

(一)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诗歌。

1.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和同学讨论。

2.和同学交流在过去的一年里自己学会了什么,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

想一想自己的新年打算是什么。

(二)集体反馈。

1.指名反馈不理解的诗句。(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适当地进行调控。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下列诗句)

(1)“让小伙伴采来火种,今年的希望之火就会燃烧,不管智慧藏在哪个角落,都会被我们找到!”

①这里的“火种”指的是什么?(学生各抒已见,引导学生理解小伙伴们新的一年的希望和打算)

②指名说说:你们新的一年的希望和打算是什么呢?(学生自由反馈)

③教师小结:只要有希望就会奋斗不息,就会觉得生命充满力量。所以说,只要小伙伴们采来火种,今年的希望之火就会—(学生接读:燃烧,不管智慧藏在哪个角落,都会被我们找到)

④知道学生充满憧憬地、坚定地读这一节诗歌。

(2)“昨天的那些烦恼,今天早已忘掉,新年在每一只小耳朵边说的悄悄话,大家都能猜到!”

①“昨天的那些烦恼”可能是什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说一说)

②教师导:新年知道每一个孩子的优缺点以及秘密,他会在大家的耳边说什么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自己说一些鼓励的话,鼓励学生改正缺点,激励学生不断地求进步等)

③教师小结:同学们,你们静一静。听,新年也在你们的耳边说悄悄话呢。

④教师入境地随机问:新年和你说什么?(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说一说)

(3)“去年我们没有虚度,所以脸不羞红心不焦。”

①指名说说“虚度”的意思。

②指名说说去年你没有虚度,你学会了什么,做了什么?(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说,进一步理解没有虚度的意思)

③教师启发:同学们,老师听出来了,你们也没有虚度时光,去年我们长了知识,学了本领。今年,你们又有什么打算呢?(学生自由的说一说)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节诗歌,总结升华。

(1)教师导:一年之计在于春,新的一年是新的开始,你们都有自己新年的蓝图,那么应该怎样做,才能实现你们心中的新年蓝图呢?请大家一起朗读诗歌最后一节,你们一定能够从中受到启发。

(2)指名反馈:怎么做?诗句中有一个词语进行了概括。(紧紧拥抱)

(3)指名说说对“紧紧拥抱”的理解。(珍惜时间,勤奋努力)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最后一节。(满怀激情地、鼓励地)

(5)教师小结:是呀,祖国的未来,世界的未来是你们的,美好的未来等着你们去创造,你们必须从现在做起,为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而努力。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研读诗歌,让学生在初步理解诗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并大胆地设想未来,在说和想象中不断地激励学生珍惜时间、刻苦努力,为新年的成长做充分的准备和努力)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日历为我们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你们做好了迎接新的每一天的准备了吗?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一起追求美好的明天,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世界。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试着把自己的新年希望写成一首小诗。

3.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板书设计

18 新年来了

快乐 热闹 希望 美好

……

(珍惜时间 拥抱生活)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9

教学目标:

1、学习字词,积累词语,理解“懊悔”“囫囵吞枣”“身临其境”“赏心悦目”“深邃”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学习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养成边读边思的习惯。

3、了解书的五种好处,根据自己的读书经验,总结一两种读书的好处,并用总起分述的方法写下来。

重点难点:

在阅读中提出问题,总结一两种读书的好处,并用总起分述的方法写下来。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成长过程中,有一位好朋友一直陪伴着你们,给你带来知识,带来快乐,这位朋友是谁呢?它就是——书。

(板书:书)

2、如果让你打个比方,来形容一下你的这位“朋友”,你会怎么比呢?

(书是一片汪洋大海,让我畅游;

书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有取之不尽的宝藏;

书是一个大花园,充满了醉人的芬芳……)

3、说得真好。下面老师请大家听个故事。

(媒体出示图片,师述:“商人捡石头的故事)

(1)商人为何高兴?为何懊悔?

4、交流。

5、师小结:

作者形象地把读书比作捡石头,把读书获得的好处比作宝石,就是想告诉我们今天读的书,明天就会变成宝贵的财富。

像这种既高兴又懊悔的事,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出现,读书就是如此。(板书课题: 读书再读书)

6、齐读课题

7、师过渡:许多人都非常喜欢读书,因为读书好处太多了,使人受益无穷。它究竟有哪些好处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己轻声读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在第5-12节中找到能概括这些好处的词句,用“ ”划下来。

2、生交流,师板书:视野开阔,情趣高雅,使人美丽,思想深邃,丰富人生

(1)指导书写“邃”。

(媒体出示生字“邃”, 里面下半部分点击后变红闪烁)

(2)“深邃”词语搭配(山谷、目光、哲理),理解“深邃”的含义。

(3)师生合作读板书。

师:“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确,读书给我们的好处真是太多太多了。”师指板书说:“读书能使我们——”生读:“视野开阔,情趣高雅,使人美丽,思想深邃,丰富人生。”

(4)这里我们可以用摘词法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生说。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读书使人眼界开阔,增长才干,读书真使人受益无穷,课文列举了读书的五点好处,对每一点论述都独立成节,浏览第5-12节,你对读书哪点好处感受最深,可以多读几遍,也可以有感情地朗读,也可以对不明白的地方提提问题,或写下三言两语的体会。

2、生交流,师随机点拨。(媒体出现选项,点击下方按钮随机选择)

(媒体选项一)

▲读书使人视野开阔

(1)齐读。

(2)师问:你们去过非洲大陆吗?但通过学习第23课《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一文,你们知道了些什么?

(媒体出示练习)

我没有去过非洲大陆,但我( )。

(媒体出示图片:《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封面)

(3)是啊,第23课节选自《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一书,她的`作者是一位10岁的小女孩蒂皮·德格雷。她生在非洲,长在非洲,和许多野生动物交上朋友。读了她那本图文并茂的画册,你仿佛怎么样?

生交流。

课文中有一个词形容这样的情形是(身临其境),这里的“临”是(到达)。

(4)师:谁能用朗读把我们带到美丽的非洲大陆和圣洁的南极大陆,使我们“身临其境”?(指名读,齐读)

(5)读书一大好处就是使我们视野开阔,在平时阅读中,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感受,请用下面句式说一说。

(媒体出示练习)

☆我没有 ,但我却 ,这是因为读书让我身临其境。

☆☆我没有 ,没有 ,但我却 ,这是因为读书让我身临其境。

(6)师:读各种各样的书,仿佛让我们走进一幢幢新房子,打开一扇扇未知的窗户,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幅未见过的美妙的风景,读书真使我们——(视野开阔)。

(媒体选项二)

▲读书使人情趣高雅

(1)创设情境:(媒体出示图片)泰戈尔的诗语言隽永,想像丰富,百读不厌,闭上眼,让我们展开想像的翅膀,在一个初春的早晨,跟随作者来到茂密的树林中,深呼吸一下,你现在有什么感受?

(愉悦、快乐、享受……)

就这样沐浴清晨的阳光,全身心地放松,吟诵《金色花》。师吟诵,学生吟诵。(媒体出示句子,播放音乐)

(2)师:在晨曦中这样轻轻吟诵,你感受到什么?

(指名读句子,感觉有花瓣正悄悄地在我心中开放,并潜入我的气息。)

(3)师:美妙的大自然,让我们心旷神怡、思绪万千,那些曾经被我们反复吟诵,并深深打动过我们的诗句美文,不禁脱口而出。

(媒体出示图片)荷花、黄河、月夜

(4)生吟诵积累过的有关诗句、段落。

(5)你们声情并茂的吟诵不仅感动了自己,还打动了其他的同学,看着大家出色的表现,我不禁要说,读书使你们情趣高雅。

(媒体选项三)

▲读书使人美丽

(1)书既不是名贵的化妆品,也不是漂亮的衣服,更不是昂贵的饰品,怎么能使人美丽呢?读句子。

(2)理解“赏心悦目”。

①“赏心悦目”是什么意思?

②生活中哪些美好的东西使你心情愉快?

③“书卷气”怎么能使人“赏心悦目”呢?

(媒体出示图片)冰心、杨红樱

A 用一个词形容神态、样子。

B 师生合作读。师读“读书使我们美丽”时,生接着读“书一本……赏心悦目的呢?”

(3)师小结:

是啊,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著名学者还是普通读者,只要是爱读书的人,书读得多了,他的说话、举止、神态、做事都有读书人的气质,这是一种高雅美丽的气质。

(媒体选项四)

▲读书使人思想深邃

(1)质疑:既然是“偷”,为什么还说好?

(2)交流,朗读体会。

(媒体选项五)

▲读书丰富我的人生

(1)“丰富的人生”指什么?

(2)交流。媒体出示句子。

(通过读书,跨越时间和空间,与书中古今中外的任务一起品味多姿多彩的人生。)

齐读第10节。

课后小结

四、课堂总结,复习巩固。

1、和你们一样,作者也感受到读书带来的甜头。

师生合作读第4节。(学生读读书带给我好处的句子;“我”常常想的句子;以及懊悔的句子。)

2、师小结,再读课题

同学们,为了让自己生命发生奇迹,我们要(师指课题),(生:读书再读书),为了明天不致于后悔,我们要——(生:读书再读书)。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写“佳”、“典”等9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理解“漫山遍野、微不足道、绵延”等词语。在学习课文内容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运用默读、浏览等方法阅读课文;学习运用关键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格罗培斯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动漫人物抢答(课件播放各种迪斯尼中的动画人物)

师:在同学的生活中曾结识了许多的卡通人物,它们给我们带了无穷的欢乐,已经成为同学们亲密的朋友。看看这些卡通人物你们认识吗?如果认识,就请你亲切地说出它们的名字。

师:大家果然熟悉这些动画朋友,那你们知道这么多个性鲜明、活泼可爱的卡通人物的.创始人是谁吗?是迪斯尼。(出示迪斯尼肖像与简介材料)对于全世界喜欢动画片的人来说,他还有一个巨大的贡献,那就是和迪斯尼公司的朋友们共同创建了迪斯尼乐园。我们一起去乐园里看一看吧。

(播放迪斯尼乐园图)

2、看完图片后问:你们觉得怎么样呀?

迪斯尼乐园倍受全世界朋友的喜爱,可是你们知道吗?在迪斯尼乐园即将竣工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个难题?到底是怎样的难题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迪斯尼乐园有关的课文,最佳路径。

3、板书课题:最佳路径

师:齐读课题

师:什么是路径?佳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师:那这条路径究竟好在哪了呢?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请一名同学朗读读书要求。

课件出示要求: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多读几遍,也可以用喜欢的方

式在不理解的地方做做标注。

3、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读师巡视(有的同学学习习惯非常好:边读,边想,边做批注)这种学习语文的方法会让你受益匪浅。

4、师:刚刚同学们读书读得很认真,看看这些词你们会读吗?

电脑出示:迪斯尼竣工建筑脑筋催促焦躁思绪吆喝法郎覆盖伦敦绵延微不足道年迈无力漫山遍野

5、同桌互查,纠正读音。(读完的同学坐端正等待)

(适时指导理解词语的方法)

6、开火车读

7、(电脑出示生字)典筋催躁绪覆伦敦

重点学习:覆催躁敦

覆:上下结构注意双人旁的书写,要写在西字头的下面。组词理解字义催: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崔)表声躁:形近字区分(澡燥噪)形旁表义,组词区分

8、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大家说的很好,可是不够简练、完整,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出示课件:

课文讲了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为

从受到启发,通过设计出了

小结:我们可以利用文章中的关键词来概括主要内容。

三、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最佳路径》是如何设计出来的呢?它又为什么被称为最佳路径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长带领下,参考学习单的提示学习课文。

出示小组学习要求:

1、认真阅读学习单,服从组长安排,有序发言,声音适当,不影响其它小组学习。

2、围绕讨论问题发言。

3、谈看法要有依据,能说清理由。

4、认真倾听他人发言。

5、小组合作学习

6、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分析。重点让学生感悟葡萄园主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和格罗培斯精益求精的态度。

1971年在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如果你是评委,如何为这个“最佳设计”撰写颁奖词?请同学们为格罗培斯撰写颁奖词。

(提供两个颁奖词的范例)

板书设计:

最佳路径

给人自主

任其选择

有宽有窄优雅自然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

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迟到》

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预习课文的习惯,对于文中出现的易读错的字音,大多可通过查字典等方式把音读准。一些生词也可利用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体会等方法,在课前初步理解,个别弄不清含义的,可随着课文深入学习时,再加深认识。

本文及本单元学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正确的面对错误,并勇于改正错误,不但要让大家受到思想道德上的教育,更要指导自己今后的行为实践。因此了解本文作者林海音的成长经历及她后来取得的成就,会更好地激励学生懂得每一个人在面对错误、改正错误时,除了有客观环境的影响与帮助,还要有个人主观的努力。基于以上目的,在学文前可组织学生到图书馆或上网收集有关林海音的作者资料,了解她的生平事迹及创作成就等,针对资源有限的农村学校,教师可直接提供给学生一些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教学内容分析:

《迟到》是第九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小时候上学经常迟到,在一个雨天被父亲痛打一顿后心存怨恨。后来,在老师的帮助和父亲的关怀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从此成了第一个到校的学生。

上学迟到是一个很难完全避免的问题,每一位同学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著名作家林海音在叙述这件事情时,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切身感受和父亲的做法、态度细致刻画出来,将一个一年级小学生雨天迟到的故事,依照事情的发展,娓娓道来,告诉人们只有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并改正,才能使自己很快地成长起来。

本文语言平实,条理明晰,有铺垫,有高潮,有发展,有尾声,故事跌宕起伏,完整而不呆板,以小事见真情,让读者领悟到了父亲对孩子严厉而又深切的爱。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这一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那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初步领悟本文前后照应、先总结后分述的写作方法。

3.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坚持自检与反思,正确对待错误的良好品质。

教学难点分析:

1.概括父亲关心我的具体事例,从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来感受父亲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同学们,你有过迟到的经历吗?说说你迟到的原因及你当时的心情。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迟到》,看看文章中的“我”是什么原因迟到了,这些事又给她带来了怎样的影响。(齐读课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次浏览,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3.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4.师生共同归纳主题性问题:①父亲对我的态度为什么截然不同,这两种态度说明了什么?②父亲为什么对我这么严厉?③父亲到底是怎样爱我的?

三、精读,理解感悟。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带着问题①,自读自学第1自然段。(指名回答,板书:很疼、很严)

2.语言训练:将这句话改换语序读一读,说说你读后的不同体会和感受。

①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

②我的父亲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但是他很疼我。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说从哪些地方你体会到父亲对我很严呢?

2.指名回答。

(三)学习第3-10自然段。

1.自由读第3-10自然段,说说你又是从哪儿体会到父亲对我很严很严?(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父亲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去理解)(板书:很严很严)

2.父亲为什么这么严厉地打我?读文,找出作者的表现说明我该打的原因。(结合课后习题3理解,体会我的心理活动)

3.我挨打最后的结果当然是上学去了。但我不想去上学,有情有可原之处吗?

4.有,为什么父亲还是打了,最后又为我送来了夹袄和钱呢?你有过这样的情况吗?你的心情如何?此时,我的心情又是如何?

过渡:我的感动不仅仅是因为此,而是韩老师的教育让我体会到了父亲对我的深沉的爱。下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细细品味。

四、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

2.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承上启下,激发学习兴趣。

1.上节课,我们学到我挨打后,还是去上了学。然而,在韩老师要我们静默时,我听着,听着却鼻子不禁抽搭起来,想要哭。我为什么会这样?当时,我都想到了些什么?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说一说。

2.学生静思后,指名回答。(体会我在韩老师的引导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理解到父亲打自己,是关心自己良好品质的形成,对自己的严厉是一种真正的爱。)

二、继续学习。

(一)学习第13-15自然段。

1.自由读第13-15自然段,说说父亲又是怎样疼我的?(引导学生抓父亲的动作体会)

2.联系前文,说说你对父亲爱的理解。并完成下列填空。

()是我的父亲很疼我,()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这()是他对我深沉的爱。

(二)学习第16自然段。

1.是啊!无论是我的'父亲很疼我,还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这都是他对我深沉的爱。(板书:深沉的爱)

2.能享受这么深沉的爱,要是你,你有什么想法?又决定怎么做呢?(指名说)

3.带着你刚才的想法和感受读最后一自然段。

4.指导感情朗读。(轻松、愉悦、充满感激)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熏陶情感。

1.我能有如此的改观,都源于——(父亲深沉的爱),带着这种体会再读第一自然段。

2.在头脑里回顾一下,作者是怎样写让她感动的生活经历的?(选取典型事例,有详有略叙述,前后对比来突出重点;注重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特别是心理描写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

3.相信,你也会像作者一样有让自己感动的生活经历,学着作者那样说一说、写一写,与大家分享吧。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8.迟到

很疼 很严,很严 很严

深沉的爱

自我问答:

每个人都会有犯错误的经历,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既要有主观的努力,也离不开客观环境对我们的影响与帮助。本文中的父亲对作者认识和改正错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学生感悟出作者如何在父亲的严厉与慈爱中认识和改正错误的这一中心,教师采用了直接插入重点部分,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教学,使学生在对比的体验中理解文章的中心,正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明确要求的,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视学生阅读的体验和感受”。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教师注意发挥主导作用,充分的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大胆放手,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多次读文、勾画重点、做好批注、交流讨论等方式自读自悟,品味文本的内涵,获得思想启迪。同时还注意把“语文天地”中的相关内容整合到了课文的教学中。此外,北师大版教材图文并茂,教师充分的运用了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进行图文对照,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唤醒了学生的经历与体验。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2

教学目标

1.识11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强烈、溪流、警觉、震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点。激发同学热爱自然、维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4.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天老师要跟大家介绍的也是一种小动物,它是谁呢?别着急,它来了(用多媒体播放“松鼠”),看完之后,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刚认知的这位朋友,说说你最喜欢它什么?用一个词概括一下。

那么,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位朋友的秘密呢?今天俺们就来学习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丰的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松鼠》。请谁来给大家简介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或松鼠的情况。

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读阅读提示,想想:这篇文章要俺们了解什么?

反馈:(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想想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

三、合作探究

1.你能用一句话或几个词语概括出松鼠的特征吗?

明确:(松鼠是种漂亮的小动物,它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2.小组讨论: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

(课文第一自然段首先从总体入手,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接着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第二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树上(不侵犯人类)、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等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其性格特征——驯良。第3.4自然段偏重写了松鼠的行动特征——乖巧。一从它横渡溪流时的情景来表示它的智慧;二从“有人震动大树”时的反应来表示它的警觉;三从储藏食物过冬来表示它的聪明;四从蹦跳的动作来表示它的.轻快;五从不高兴时发出的恨恨声来表示它丰富的感情。作者还列举了松鼠搭窝的经过,从选址、建造、居住及窝口的特点等方面来表示它的聪明、勤快,进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最后在第5自然段补充介绍了松鼠的生育情况,何时换毛及喜欢洁净的特点。)

(2)想想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松鼠》一文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鲸》有很大不同。从说明的角度来看,《鲸》偏重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而本文偏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从表达的方法来看,《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如、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而本文主要是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上来看,《鲸》的语言精炼平实,而本文的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

(3)你喜欢松鼠吗?请你结合课文介绍的顺序说说松鼠在哪些方面讨人喜欢?

3.经过小组讨论后,有没有还未解决的呢?说出来,俺们大家一起来解决。(互相质疑,解疑)

4.能言善辩

下列有两段同样是介绍松鼠的文字,试与原文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在高处活动,因为怕强烈的日光,白昼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它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做船,用自身的尾巴当做帆和舵。它十分警觉,只要有人在树根上震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松鼠的窝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一胎能生三四个。

松鼠亦称灰鼠,哺乳纲,松鼠科。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6—24厘米。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林栖,用树叶、草苔筑巢,或利用鸦、鹊的废巢。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实,有时食昆虫和鸟卵。年产1—4窝,每窝产5—10仔。分布于俺国东北至西北,以及欧洲各地。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笔。

五、拓展延伸

1.学习了本文之后,你觉得如何才干更好地介绍动物呢?(讨论)

(A、准确、生动的语言;B、合理清晰的结构;C、鲜明的事物特征;D、恰当选用说明方法。)

2.仿造《鲸》的表达方法,改写本文或仿造《松鼠》的表达方法,改写《鲸》。

六、作业安排

改写

板书设计:

美丽:发光的眼睛、光滑的毛、毛茸茸的尾巴、四肢灵活

松鼠

可爱:机灵、搭窝认真、自身劳动生活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3

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中的句子,抓住细节,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深意,能感受课文中母亲对小男孩的关怀与信任,宽容与理解,感受母爱的平凡与伟大。

3、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抓住细节,品词析句,感悟母爱。

教学难点:

在读中体会人物内心世界,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看不见的爱》这一课,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文中不小男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失败了无数次仍坚持不放弃,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他呢?(母爱)

二、读文感悟

那么就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默读课文,动笔画出体现母爱的句子。

1、生读文画句子。

2、画完的同学仔细读读这些句子,看看你是通过句子中哪些词感受到了这位母亲对盲童的爱的。

3、生自由汇报,师相机引导感悟,指导朗读。

重点感悟

A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

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1)表演体验。

你能学着母亲做一做吗?捡起石子,递出去。做着,做着你有什么体会,有什么感受?

2)你再默读这两句话,想一想,你有什么问题吗?

3)讨论:母亲为什么要孩子打弹弓,并且要一直捡着,递着。

4)文中两次用到“安详”“微笑”这种重复用法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5)感情朗读。

6)同学们,此时母亲递出去的仅仅是一颗颗石子吗?她还递出什么?

B他母亲对我笑了笑,说:“谢谢,不用!”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

C “的孩子都这么玩。”你是怎么理解母亲的这句话,带着这样的感情读一读。

D “我告诉他,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你做了没有。”谈谈你的感受。

6)师生合作读对话。

7)这样的母爱创造了什么?

那一声清脆的瓶子破裂声打破了宁静的夜晚,从瓶子的碎裂声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三、激情结语。

母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大爱无声,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大爱无形,似阳光空气,无处不在。让我们带着对文中母亲的敬仰,带着对人间这份最真挚的爱的领悟再来读读课题。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4

教 学 设 计

1、读:读出语气、节奏、重音。

说: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的理由。

议:评议读法,注意把握节奏、语速、重音。

2、背诵: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 五、适当拓展向外延

补充阅读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第二课时

一、运用旧知巧导入

1、复习《泊船瓜洲》,重温思乡情。

2、导入《秋思》《长相思》。

明月千里寄相思,故乡,不管身处何时何地,你,都是我们心中永恒的家园。这节课,我们又将学习另外两首表达思乡情绪的诗词。 二、初读全诗明诗意 1、自由读两首古诗词,要求读得正确、通顺。 2、通过看注释,查资料,试着说说两首诗词的大意。

3、初步了解两诗词异同。

两诗词都是表达思乡之情。其中《长相思》是词。长相思是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 三、品词析句悟诗情

(一)学习《秋思》

1、品读: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1)“见”什么意思?见到什么?(秋风)看到“秋风”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 秋风是没有形状的.,难道真的看得见?“见秋风”,其实见到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2)“家书”是什么意思?古人说,家书抵万金,假如你就是诗人,就是远离故土思念家乡的诗人,你还会在家书中写些什么呢? (3)这么多的话想说,真可以说——千言万语,用诗中的话说,就是什么?(意万重)反复读“意万重”。

(简介:张籍出身寒微。幼年家贫,年纪很小,就远离故乡,到二十五、六岁时,已经历了浪迹天涯的羁旅生活。常年四处奔波、漂泊异乡。他祖籍吴郡,后客居洛阳。) (4)朗读这句诗。

2、品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这里的“开封”是什么意思?(打开封好的信)什么时候“开封”?为什么当信快要送出的时候又“开封”?

(2)“恐”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恐“说不尽”?(意万重、匆匆)说不尽什么?

(3)你就是诗人,在这落红遍地的时节,给家乡的亲人写了一封家书。临发前,又将封好的信拆开,你当时心中会说什么?又会做些什么? (4)从这个“开”字,你读懂了什么?朗读诗句。

(二)学习《长相思》

1、品读上阕,感受边塞军旅生活之苦。

读完上阕,你猜作者的“身”可能在什么地方?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指导朗读,通过回返复沓的朗读读出边塞军旅的千辛万苦。

2、品读下阕,体会作者思乡之情。

读完下阕,你发现作者的心在哪里?(故园)“故园”指什么?“故园无此声”,故园没有什么声音?故园有什么?想像说话。

3、作者“身”在征途,心在故园,你有什么体会?朗读这首词。 四、感情朗读促背诵

1、读:读出语气、节奏、重音。 说: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的理由。

议:评议读法,注意把握节奏、语速、重音。

2、背诵: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

五、适当拓展向外延

1、鸿雁传书,千言万语;夜宿边关,千辛万苦。山高水长,隔不断我的思乡情,岁月流逝,剪不断我的思乡情。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表达思乡之情的诗词? 2、乡愁,是游子心中难解的结;故乡,是游子心头永恒的家。多年以后,当我们离开家乡,远离故土,我们的心中,会情不自禁地涌起——再次激情诵读《秋思》、《长相思》。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10个认读字。

能力目标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及进行评价人物练习,使学生受到关爱他人、关爱父母的教育。

思品目标

体会鲁本对母亲无比关爱的孝子之情。教育学生知道感恩。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本对母亲无比关爱的孝子之情。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本对母亲无比关爱的孝子之情。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23课《鲁本的秘密》。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是啊,鲁本的秘密是什么呢?既然是秘密,他为了保守秘密又是怎样做的呢?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叙述的顺序。

学生默读课文,通过查字典、词典和联系上下文,认识新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可以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一边讨论,在了解课文主要意思的基础上,理清叙述的顺序,划分段落,概括段意,从而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秘密萌生——秘密攒钱——秘密实现)

三、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读通句子;说说课文的主要意思,课文的叙述顺序,划分段落,概括段意,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四、重点讨论秘密攒钱的过程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讲鲁本秘密攒钱的,他为什么要秘密攒钱,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读全文,突出重点。(有关描写母亲为全家操劳、鲁本卖掉最后的两个麻袋、母亲节送胸针等部分)要读出对母亲的理解尊重、体贴关爱;读出急切;读出母亲的激动、欣慰;鲁本实现愿望的兴奋的语气和感情。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六、阅读延伸,升华情感

讨论:你认为鲁本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第四篇: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3、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从小喜欢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让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同学们,书籍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那么,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学生放谈读书的经历与体会,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当的激励与点评。)

2、刚才,同学们谈得非常好,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读书的乐趣。是啊!读书能使人奋进,使人进步,读书也是一个人生命的需要。有这样的一个小女孩,非常喜欢读书,竟然去“窃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窃读记》。

3、板书课题。

4、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预测:为什么要窃读?是怎么窃读的?窃读是怎样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刚才同学们提出了那么多问题,那么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边认真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阅读的概括能力。)

(学生读书、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3、自学生词新词。

6分钟后看谁学得最好!

三、检测学情

1、认读生字与写字:

如“目的地”的“的”读dì;“踮起脚尖”中的“踮”diǎn读;“暂时”中的“暂”读zàn;有一些字的笔划较多,如“饿”“惧”“檐”“酸”“撑”等,要提醒学生注意各个部件的组成。

2、体会词语的含义:

3、熟读课文,理清课文记叙的线索

(1)、学习一篇课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读懂意思,读出味道。下面,就让你们就反复地读一读吧!

(2)、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3)、让学生概括地说说课文是怎么记叙“我”窃读的经历与感受的。

(4)、整理课文记叙的线索:

放学后——边走边想——跨进店门——打开书阅读——恐惧被发现——饥饿难耐——放回书架——走出书店。

4、品读课文,体会走进书店的经历

(1)、默读第3自然段:

画出“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或关键词。指名学生朗读,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跨进店门,暗喜”,“踮起脚尖,从大人腋下钻过去”,“总算挤到里边来了”,“急切地寻找”,写出了她读书的渴望与急切,这些都说明了她特别喜欢读这本书。)

(2)、想像当时“我”找书的样子。表演体会。

(把鲜活的文字转化成直观的想像与表演,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加深体验。)

(3)、她这样去窃读,你们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

(4)、引导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读出暗喜、渴望、急切的心情。

四、置留问题,当堂训练。

1、她是一个多么爱读书的小姑娘!当她找到那本想读的书,又是怎样阅读呢?她有怎样的心理感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2、读一读,写一写:

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

3、解释划线的词语:

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我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

4、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初步体会句子的含义。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认读词语“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

2、回顾课文内容。

3、过渡: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小姑娘,为了读到自己喜欢的那本书,费劲了力气才找到。那么,她是怎样阅读呢?有什么感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二、自学提示:

1、认真阅读课文。

2、用--画出“我”窃读时的样子;用﹏﹏画出“我”窃读的方法。并同桌交流体会。

8分钟后看谁学得最好!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朗读课文,同学们谈各自的体会。

2、重点指名读第3自然段,体会我读书的样子与内心:

⑴体会“我像一匹恶狼,贪婪地读着。

①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② “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感悟写法,体会语言精妙,训练语言运用能力。)

⑵体会“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①快乐的是什么?恐惧的是什么?

②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

(联系生活说一说。)

⑶引导学生读出这种复杂的内心。

3、默读5~10自然段:

体会“我”窃读的滋味,交流自己的感动:

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的感动,然后,自主交流,师生对话,联系生活,关注体验。

⑴ “害怕书店老板发现”是什么滋味?

作者读书,是在人多别人不注意她的时候窃读,因为是窃读,所以当人少了,她就会丢下心爱的.书转移到其它书店。这种奔波的滋味也不好受。)

⑵ “把自己隐藏起来”是什么滋味?

(要想读书还得动一番心思,让人家看不出来,确实挺累。还贴在一个大人身边,躲来躲去的,这种读书的滋味有些不好受。)

⑶ “赶上天下雨”是什么滋味?

(为了读书,却庆幸下雨,并且希望越大越好,还装着邹眉头,望街头。这样的窃读方式令人感动。)

⑷ “饿得饥肠辘辘”是什么滋味?

(作者读书太饿了,太累了,腰酸了,腿疼了,脚也麻了。一直站两个多小时,收获很多,也付出很多。)

⑸ “日光灯亮起来”是什么滋味?

(作者什么也没吃,却咽了一口唾沫,说明她一定从书中收获了很多知识,心里非常高兴。)

⑹ “我走出书店时”是什么滋味?

(身体上很疲惫了,她却感到浑身轻松,说明她读完书后非常的高兴和满足。)

3、联系生活实践说说“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只有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康成长起来的人。)

三、感悟写法

1、引导:这篇课文真实感人。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

(学生讨论,相机引导学生朗读)

(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品悟语言,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落实语文的基础。)

2、小结:这篇语言朴实而又生动感人,特别动作和心理描写极为传神,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酷爱。

四、拓展延伸

1、以后你应该怎样来读书。

2、说一说有关读书的名言。

五、当堂训练:

1、填空:

课文以____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这篇课文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3、写几条读书的名言。

板书设计

1、窃读记

贪婪害怕

开心朴实而又生动感人

饥饿依依不舍

麻木轻松

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选择并抓住老师最突出的特点写。

2、能选择一两件具体的事情来突出特点。

3、关注人物细节描写,抓住老师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将事例写具体。

教学重点

能结合所要凸显的教师特点,选择一两件具体的事情来突出特点。

教学难点

选择一两件典型事例,抓住教师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写出人物特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看过漫画吗?谁能跟大家分享一下:漫画最吸引的地方是什么?(人物特点非常突出)

(1)课件出示一位“漫画”教师:

①学生交流,举手发言,猜出是什么老师,教师评议。

②引导学生说出猜出人物的理由:漫画中凸显了人物的强壮,与体育学科关系密切,让人很容易联想到体育教师。

(2)如果要给你自己的一位老师画漫画。你会选择谁呢?别说出名字。请大家画一画你的一位教师。当然,我们是语文课,不是美术课。我们得用文字“画”出这位教师。一段话也可以,几句话也可以。

①学生自由准备、(学生试试水)

②指名交流。(意图:点出学生描写的好的地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以及所选的事例;了解学生基础,及时调整下面教学的侧重点,及突破口。)

(3)小结。

二、互相交流,掌握写法。

1、审题指导:说说本次习作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1)阅读课本上的有关内容,小组同学互相交流。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教师小结:

讨论:我们如何能“画”出教师的特点?(学生交流发言)

①教师的特点有:外貌、衣着、性格、喜好等

②选择典型的事例。

抓住典型事例中体现老师特点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进行描写。

2、思路导航:

(1)要想哪位老师的特点,你最了解?

(2)写出老师的特点,应该选择哪件事来写?(选择的事例要能体现人物特点。)

(2)这些事例中,老师哪些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最能凸显老师的特点?(要关注人物的细节描写,体现人物的特点。)

3、技法点拨:

(1)、抓特点,选人物。

独特与夸张是“漫画”的突出特点!要用文字“画”漫画老师,选择有突出特点的人物很关键!将我们的所有老师在脑中一个个像过电影一样过一遍,如外貌、衣着、性格、喜好等,哪一方面你觉得特点最突出的一位就是你写作的对象了。写作时要抓住最有特点的一个方面写,比如外貌描写,每个人的外貌都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描写人物的外貌是为了突出中心,表现人物特点,所以描写人物外貌不可面面俱到,只需抓住这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进行重点、具体描写。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千万不能面面俱到。

(2)、定事情,显特色。

人物的特点要通过具体的事情来体现,所以选择一两件典型的能够突出老师特点的事情就是我们选定人物后首先要考虑的。事情的选择一定是与人物的特点一致的,比如上面觉得喜好独特,此处事情选择也要突出喜好独特这个特点,不能前后不一。

(3)、重描写,表情感。

通过具体的事情突出一个人的特点,必须对事情进行细致的描写,通过人物在事件中表现,如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使它构成整个情节的最典型的部分,突显人物的特点,使文章显得生动真实,从而达到写作的目的。比如动作描写要准确运用动词,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能突出人物的特点,表达老师可爱又有趣的一面。

三、范文引路,掌握技法。

1、出示范文。

我的`幽默老师

我的幽默老师姓林,全名叫做林小勤,是我们班的数学老师。他高高瘦瘦的,偏偏戴着一副超大的黑边眼镜,与他时常穿的灰色西装很不搭调,但是与他的幽默性格却保持了高度一致。他总喜欢做一些搞笑的事来逗同学们开心,每次上课都把同学们逗得开怀大笑。就连让同学们打起精神来上课的方法也很搞笑呢!每当这时他总是用手扶一扶他的黑边眼镜。

记得有一次,林老师上课时,看见陆俊正在望着窗外发呆,便笑着问陆俊:“陆俊哥啊,你是不是该改名叫做‘呆哥’啊?”听了这话,全班同学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呆哥”也从同学们爽朗的笑声中惊醒过来,也在下面害羞地笑。林老师用手扶了扶黑边眼镜继续上课,后半堂课同学们都听得很专心。还有一次,在数学课上天才般的我,因一时疏忽而写错了最简单的一道题,林老师看见了,便问:“黄若龙啊,你到底是天才还是懒人啊?”这下,同学们更是笑得合不上嘴了,看到林老师伸出手扶眼镜,我也不由自主地笑了。这就是林老师的逗人方法之一——取外号。

除了取外号,林老师还有一种方法既能让同学们打起精神来上课,又能让同学们开心呢!记得那是一个星期五的下午,同学们因为没有午睡,所以都无精打采的。林老师扶了扶眼镜框,一脸严肃,看着我们问:“你们是不是没兴趣听我这个‘痴婆’的课啊?用不用找个乌鸦嘴上来帮我讲啊?”听了这话,同学们都忍不住哈哈大笑,笑完后,个个精神头十足,林老师开始继续上课了。

怎么样,你觉得我的林老师够不够幽默?

2、学生自由朗读范文。

3、小组交流。

(1)范文从抓老师的哪个特点来写的?是如何介绍的?

(2)为了能更突出特点,老师用了什么具体事例?

(3)在具体事例中,哪些人物描写能体现人物的特点?

4、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引导。

(1)开篇交代老师姓名,点出老师的特点是幽默。

(2)写老师的外貌衣着觉得很有个性,与后面幽默的特点一致。

(3)概括描写人物的幽默性格,对人物的突出特点作简要的介绍。

(4)两件具体的事情体现林老师上课做一些搞笑的事情逗同学们开心。主要从老师语言、神态描写,特别是扶眼镜框的动作,突出了人物的幽默性格特征。

(5)通过老师的语言描写写出老师的幽默特点,表现了老师的可爱又有趣。

(6)总结全文,通过反问句与短文开头呼应,点出老师的特点——幽默!

5、总结交流:定好特点、选好事例、抓好细节、凸显特点。

四、“画”老师。

1、小组同学玩“画老师”的小游戏,让学生自主练说,互相评议,提出合理的建议。

2、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抓住事例是否典型,学生遗漏的细节给出建议。

设计意图:习作之前引导学生再次进行口语表达,通过交流,打开了思路,为更好地完成书面习作奠定了基础。

五、学生习作。

1、明确习作要求:选对事例、抓好人物描写突出人物特点的习作。

2、学生独立完成习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六、品读欣赏。

1、请写相同教师的学生围坐一圈,互相分享自己的习作

2、小组里推选1—2位学生进行全班分享

七、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设计意图:写作后,再引导学生根据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培养了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耐心。体现了“好作文是修改出来的”的教学思想。

板书:

写典型事例方法

1、选典型事例。

2、叙述事情过程。

3、要把事情写具体。

4、文章的开头可以对人物的突出特点作简要的介绍。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下面词语:“冰坨、呼啸、恶劣、残酷、袭击、严峻、覆盖、经营、丰碑”等。

2、读懂课文,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

3、从课文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

2、从课文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课后老师先板书一个“碑”字,让学生组词。再板书一个“丰”字,让学生查字典据词定义(多,丰富;大;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高大的石碑,高大的纪念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那么这是一座什么样的丰碑,用来纪念谁的?相信同学们通过朗读,自己能够明白。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

2、出示本课生字,读一读。

伍坨啸劣酷袭僵倚秃塑豹覆莹

特别注意:啸(xiào)劣(liè)塑(sù)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学生纠正读音。

4、谁说说课文所讲的“丰碑”是什么,课文什么地方点明了?

(课文讲的“丰碑”是一位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

三、理解教材

1、这时你们头脑中又产生了什么问题?需要提出来研究。

(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把军需处长比作一座丰碑,这两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2、同样老师相信大家通过阅读思考,互相交流,一定能解决这个难题。

3、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件什么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和晶莹的丰碑有什么相似之处?(画批在书旁)

4、请同学们把自己想到的相似之处,按4人小组进行交流。

5、在全班进行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叙述的方法。

2、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认识军需处长那种一心为公、舍己救人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1、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叙述的方法。

2、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叙述的方法。

2、理解“丰碑”的真正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读书了解了故事发生在战争时代,一支队伍艰难地行进在白雪皑皑的云中山中。那里狂风呼啸,大雪纷飞。(边说边用简笔画勾勒出一座巍峨的雪山,同时播放北风呼啸的录音)

二、研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回忆我们上节课质疑的问题。

2、你们认为军需处长和丰碑之间,第一点相似之处是什么?从课文的什么地方读懂的?

第一个相似点:军需处长冻僵时的光辉形象像一座晶莹的丰碑。(板书:形象)

(1)怎样读,才能把“军需处长冻僵时的光辉形象像一座晶莹的丰碑”表现出来?各自练习朗读。

(2)你们觉得第7自然段,应该把握一个什么样的基调?指名读。

(3)谁来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请你再读一读。

(4)再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你们认为第二个相似之处是什么?从课文的什么地方读懂的?

第二个相似点:军需处长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精神像一座晶莹的丰碑。(板书:精神)

从课文7.8.11自然段的联系中,你们看出了什么?

作为军需处长就是负责办理军队所需的给养、被服等物资的领导,然而他却把所有的棉衣分发给战士们,自己却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在冬天雪地中冻僵了,所以军需处长具有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精神,像一座晶莹的丰碑。

三、互换角色,体会情感,自由表达。

1、如果你此时身在云中山中,身为军需处长,你会怎样想?

(我可能会犹豫,虽然我从心里也愿意给战士们棉衣,但寒冷的滋味太难受了;我将毫不犹豫的像老战士那样,把棉衣让给别人;我想如果能和战士伙着穿,你穿一会,我穿一会,既可以保全生命,有可以关心战士。)

2、现在你就是军长,面对这样一位衣着单薄的被冻僵的老战士,你能想到什么?会怎么说?朗读描写军长的句子。

(让学生置身情境去体会文中的角色,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四、进一步体会情感,有感情地朗读。

1、课文既然歌颂的是军需处长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精神,作者为什么花了大量的笔墨写了……这时你们头脑中又产生了什么样的问题?

(课文歌颂的是军需处长一心为公、舍己救人的品质,为什么花了大量的篇幅写将军情感的变化?)

2、请同学们默读画出将军情感变化的句子。

3、读一读你们画的句子。

4、在什么情况下,将军的情感发生了这样的变化?我们进行对读。(先师生对读,再生生对读)

对读中,你们体会到将军的情感有着怎样的变化?

点拨:起初将军担心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能否禁得住严峻的考验,后来,他为什么变得信心十足,坚定不移?(虽然环境恶劣、装备很差,但是又像军需处长这种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的精神,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因此将军信心十足,迈着坚定的步伐,大步走进了漫天的风雪之中)把描写军需处长和将军神态的句子多读几遍来体会感情。

五、小结

我们学完了课文,谁说说你在写作方法上学到了什么?背诵你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按思想感情发展的变化顺序记叙,抓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来描写。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对鸟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荣誉不是“争”来的,只有踏实做事、默默奉献的人,才配得到荣誉,才最受人尊敬;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训练学生感悟并运用通过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方法:三勤四环节教学法

定向诱导

一、回顾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回忆课文,哪位同学能用一句话告诉大家:鸟国迎来了一件什么事?(指名答)围绕金奖章,课文详细写了两个场面,分别是什么?(板书:争奖章、颁奖章)

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阅读课文,看一看鸟儿们在使者到来前后有哪些不同的表现,我们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文中鸟儿们的不同表现,体会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通过描写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自学探究

三、得知使者要来鸟国颁发奖章的消息后,群鸟是怎样争奖章的?他们的表现又体现出怎样的性格特点?

请同学们借助学习提示自主学习这一部分。

出示自学提示1:默读文中鸟儿争奖章的部分,划出描写鸟儿表现的生动语句,并从中体会鸟儿的`性格特点。

交流:

(1)你觉得哪些语句对鸟儿的表现描写很生动?(生自由读句子)这句话抓住了对鸟儿的什么描写?(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你感受到这只鸟儿的什么特点?(生谈体会)你能通过朗读读出鸟儿的特点吗?(引导学生带着表情、动作生动朗读)

小结:在得知使者要来颁发奖章的消息后,鸟儿们一扫往日彬彬有礼的样子,争得不可开交,展现出了他们骄傲自大、自私自利、阿谀奉承等性格特点。

(2)分角色朗读这部分课文。如果把鸟儿们的表现想象成一幅画,你想给它起一个什么名字?(争名夺利)

(3)所有的鸟儿都在“争”吗?哪一只鸟儿与众不同?

(乌鸦),请你找出描写乌鸦的句子读一读。如果把乌鸦的表现也想成一幅画,也请你给它起个名字?(默默奉献)

四、过渡:使者捧着奖章来到了鸟国,面对金奖章,鸟儿们前后又有怎样不同的表现呢?(自主学习)

出示自学提示2:默读颁发奖章这部分课文,划一划鸟儿们前后表现有怎样的变化,思考从他们的表现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交流:

(1)读一读你划出的描写鸟儿表现的精彩句子,说一说你体会到鸟儿怎样的心情?(生结合句子中出现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体会群鸟面对金奖章时的强烈渴望与迫不及待)

(2)然而使者并没有如愿以偿地将奖章颁给这些鸟儿,而是出乎意料地颁给了--乌鸦。对于即将挂在脖子上的金奖章,乌鸦又是如何表现的呢?你从中感受到乌鸦怎样的品质?(生读句子,体会乌鸦的谦虚)

(3)面对功劳如此大,却又如此谦虚的乌鸦,群鸟最终向他投去了敬佩的目光。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鸟国的一员,看着眼前“美丽”的乌鸦,对比自己刚才的表现,你想对自己、乌鸦或大家说些什么?(角色换位深入体会主题)

讨论解疑

五、我们来回顾一下群鸟和乌鸦在颁发金奖章这件事情上的不同表现(出示幻灯片,对比显示)作者通过鲜明的对比,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小组交流讨论。

(明确:荣誉不是“争”来的,只有踏实做事、默默奉献的人,才配得到荣誉,才最受人尊敬)

反馈总结

1、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生自由谈)

2、在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像文中乌鸦这样踏实做事、默默奉献的人,你能想到谁呢?课下,请同学们做一个小练笔,抓住人物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一个人踏实做事、默默奉献的情景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一 、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吃过花生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写花生的课文,语文教案-落花生。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

4.过渡: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

3.用生字词卡片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可指名读、齐读、分行、分组比赛读)。

4.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评议读的情况。

5.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①种花生、收花生。②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收获节做了准备。③吃花生时的议论。)

教师:按照课文讲的这三件事,我们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来理解。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二部分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汇报交流。

(1)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2)质疑、解疑。

①“开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开发”出一块空地?

②“居然”一词怎么理解,你能找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吗?

3.指导感情朗读。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预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交待探究目标

1.回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2.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弄清作者对落花生为什么有着特殊的感情,还要学习作者表达思想的方法。

二、深入探究课文的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部分课文讲了几层意思?

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3-11自然段)讲议论花生的好处。第二层(12-15自然段)讲从谈花生到论人生。

2.自读课文,画出父亲说的`话,谈谈你的理解,体会文中对花生好处的议论以及从谈花生怎么到论人生。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l)体会第一层意思(重点理解父亲的话)

①投影出示父亲的话。

②指名读父亲的话,然后完成如下填空: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一见就________,但是和________相比,还是_______最可贵。

③分析父亲的话,学生议答,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落花生》。

a.“爱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爱慕之心”?

b.父亲有没有产生爱慕之心?父亲对什么产生了爱慕之心?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c.什么是“最可贵”?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引导学生理解苹果、桃子、石榴高挂枝头,炫耀自己,而花生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

d.学生再次读父亲的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a)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

b)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

c)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

④教师:本课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不是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⑤生活中有没有其他事物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有没有具有花生品质的其他事物?你能用上“爱慕”一词吗?

(2)体会第二层意思

过渡:父亲给我们点出了花生有别于桃子、石榴、苹果的特点,父亲仅仅是说花生吗?

①投影出示父亲的话。

②学生齐读,谈理解。

(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

③教师: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了吗?从哪儿看出来?

④理解“我”说的话:

a.齐读

b.讨论交流

“体面”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什么是“有用的人”?“有用的人”和花生有什么联系?

c.你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清说一说。

d.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部分。

三、分清课文的主次

1.按课文叙述的顺序填空,再说说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思考·练习2)

种花生→( )→( )→( )

2.思考: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3.阅读读写例话《分清文章的主次》。

四、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

3.总结:课文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课文在讲述的时候主次分明,把次要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把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正是由于围绕主要意思主次分明,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今后我们在读文章或写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

五、延伸拓展

人们常常从某种事物的特点上,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种常见的事物为例,说说你体会到的道理吗?

六、巩固识字,记忆生字,读写词语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掌握这两单元的生字词,并能熟练地加以运用和理解。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感知,进一步形成良好的积累。

3、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让学生感知其中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认识,形成一定的技能。

教学课时:

总共四教时。

第一课时教学:(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掌握这两单元的生字词,并能熟练地加以运用和理解。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感知,进一步形成良好的积累。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加深对课文的感知。

教学过程:

一、课文的感知

1、《黄河的主人》

①、有感情地读课文,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乘客和艄公的。

②、说一说为什么把艄公称为黄河上的主人。

③、注意本课对黄河水的描写。

2、《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

①、读课文,说一说地球上的江河湖海的水那么多,为什么还会缺水呢?

②、注意本课的字音,要读准字音。

③、感知引号的用法。

3、《友谊的航程》

①、注意文中的`过度句的作用。

②、注意课文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③、体会军舰的形象。

4、《清平乐村居》

①、边背边想着词的画面。

②、让学生熟练地解释文中的“相媚好”、“无赖”等词语。

5、《林冲棒打洪教头》

①、读课文分别说一说林冲和洪教头各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并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②、能准确地复述打斗的场面。

二、体会拟人句的用法

1、说一说什么是拟人句,注意与比喻句的区别。(教师可举例说明这两者的主要区别。)

2、让学生分别造句。

3、总结,继续教给方法。

三、把句子补充完整

1、出示例题:

①、今天的天可真冷啊,。

②、早晨的雾可真大啊,。

2、感知做法

要注意切实写出具体的情况,一定要突出其中的大、冷等。

四、默写这两单元的词。

(略)

第三四课时教学:(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一定的习题练习,让学生加深对本单元的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2、培养学生正确的做题习惯与良好的方法。

3、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及时给予纠正。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

感知方法

教学过程:

一、成语填空

依附()雄()英()首()()步

心()胆()谈笑()()专心()()

惊浪()()万马()()浊浪()()

●、针对学生的错误要找出原因,加强巩固,让每个学生都能正确无误掌握这一项。

二、词语搭配

美丽的宫殿

壮丽的焰火

华丽的山川

瑰丽的风景

认真地请教

刻苦地帮助

虚心地劳动

耐心地锻炼

●、这道题关键是做完以后要再认真地核对一下,试一下还能不能与其它进行连接,最后确定正确的一项。

三、拟人句(仿照后一个造一句)

1、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小鸟在枝头唱着歌。

2、巍巍群山盖满了白雪。巍巍群山披上的银装。

●、拟人句是直接把动物或一些东西当作人来写,使其具有人的思想,不要写成比喻句等等。

四、照样子,写句子

例:海洋大得很,一眼望不到边。

1、今天的雨下得很大。

2、市民广场的人可真多啊。

3、漓江的水绿得很。

4、这辆赛车的速度很快。

●、有同学会“言过不其实”,如有同学会说“把我的衣服都淋湿了”来形容雨大。

五、修改病句

1、小妹妹穿着一条精彩的花裙子。

2、夕阳的余辉照耀着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3、那榕树像把大伞,覆盖了太阳。

4、他站在三十层高楼的平台上,眺望着地面。

●、这些句子都是用词不当,让学生仔细读,先找出用错的词,然后再进行修改,最后再认真地进行检查。

六、默写《清平乐村居》

●注意加强对一些难写的字的指导,让学生能熟练地加以记忆。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和入情入境的朗读理解词语“瞻前顾后、执著、赌气、沮丧”等。

2、品读课文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的语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说话练习,加强感受,积累语言,体会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

3、以读悟写,以写促悟,读写结合,迁移运用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展开想象,练习写几句描写儿子心理活动的语段。

4、体会母爱的无微不至,获得敢于挑战、自强自立等乐观积极的生活体验。

设计意图

科学解读教材,首先必须正确解读,实事求是解读。本文内容贴近生活实际,理解并无大碍,但文章出现的几个生字新词却有一定难度,所以课前安排预习,只有学生自己查字典获取的才是印象深刻的。科学解读教材,还必须准确把握课文的价值取向。此文结构清晰,由剥豆的小事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细腻的爱,更向我们展现了一个自信、大气,敢于挑战,自强自立的`少年形象。我们面对的好多学生不就是缺少这样的品质吗?

于是,我们的情感目标果断地定位于学生勇敢面对生活的体验。另外,作为选读课文,我们还应该透过课堂教学给学生以自主阅读地方法。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程度不够的原因,阅读太少是一个,阅读不得法,尤其是重要的一个。”

他还说:“惟有特别注重方法,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读多写固然重要,但是尤其重要的是怎样读,怎样写。对于这个‘怎样’如果不能切实解答,就算不得注重了方法。”

此课时教学,我就是根据这些想法去设计实施的。

预习要求

借助字典读通课文,尝试理解新词。

课前朗诵:有关母爱的诗歌

【教学流程】

一、课题导入

1、我们刚刚学了毕淑敏的《学会看病》,今天我们再来学学她的另一件和儿子之间发生的事。板书,读课题(正音)。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会读、难读的记下来。

2、检查:

1)看大家读得这么认真,我就相信大家不检查了。

2)写在小组的本子上,全班反馈,请小老师教

3)在预习时按照剥豆前、中、后给课文分了段,把结果跟大家说说。

指名——(怎么想的呢)

三、导读重点,落实训练

1、导语:对待同样的剥豆比赛,妈妈和儿子的态度似乎迥然不同。现在请你再读读课文,分别找出写母亲和写儿子的句子,用不同的符号标出。(课件出示句子)指名读,适当正音

2、导语:你能用课文中的词语来概括母子二人对待剥豆比赛的态度吗?板书:母亲(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儿子(认真、执著)

3、导读母亲“瞻前顾后”体会母爱细腻

导语:自由读句子,边读边划出妈妈剥豆时速度的词语,反馈板书。

(1)看到这里,老师产生问题了,你们有疑问吗?

(2)导:是啊,比赛,为什么慢了下来?为什么又快了起来?为什么缓了下来?为什么又紧了许多?妈妈的这复杂的心情,你能读懂吗?

(3)选择一个点,用上“母亲剥豆时之所以——是因为——”写一句,有时间可以写上两句。(交流3位——评价:瞻前顾后、小心翼翼、无微不至)

(4)朗读训练体会母爱

导:母亲的心理是复杂的,该怎么读,才能读出妈妈的心理变化呢?

同桌互相读读评评——教师小结同桌合作学习方法——展示(你现在就是这位母亲了)——同桌评议

(5)说说“瞻前顾后”的意思。

(4)师:作者只用了四句话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场精彩的剥豆比赛,主要进行了细致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板书),(5)指读母亲赛前和赛后的哪些表现看出她也是瞻前顾后的。(板书:抓和淡化结果)出示6句

4、导读儿子的表现补写儿子心理活动

(1)师:从儿子的表现中可以读出这是个怎么样的儿子?用什么词语概括?

赛前:自信、大气板书:按(朗读感悟,重点指导朗读第一次对话)

赛中:认真、执著板书:手不停歇

赛后:轻松、坦然板书:量笑

(2)小组学习单(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赛前、赛中、赛后选择一处说说儿子当时的心理想法(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母亲为了不打击儿子看到母亲要抓一把豆放在自己的碗里,心想:———,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儿子手不停歇,看到母亲碗里的豌豆似乎多了点,他忙加足油,默默地告诉自己———,结果出来了,儿子虽然输了,但是他的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的的清澈的笑容。因为他知道:—————

(3)最后仅仅是母亲赢了吗?儿子赢在哪里?(找到有力证据读读,并谈谈理由)

四、提升明理

1、从结果上看儿子输了,但儿子的自信、认真、执著,面对失败的坦然让母亲欣慰不已,对于母亲来说有什么比自己的儿子出色更让她感到骄傲呢?母亲不但看到了一个懂事、乐观、坚强的儿子,还让她收获了教育孩子的哲理。这次没有失败者,只有“双赢”(齐读)

2、是呀,“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人生道路难免磕磕碰碰了,我们只能勇敢面对,让我们对自己说——齐读

3、温室里长不成参天大树的,让我们对母亲说:——

4、背下这段话,作为我们共勉语句

五、拓展延伸

导语:一次剥豆,让我们剥出了伟大的母爱,剥出了敢于挑战的儿子;还剥出一个个跳跃着思维火花的词语,一句句情真意切的话语;甚至还剥出了作者的写法。还想剥吗?

毕淑敏简介推荐课外阅读文章《蓝萝卜》、《儿子,我为什么打你》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8

一、教材简析

《西风胡杨》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以充满激情和哲理的语言,描述了胡杨的高贵品格,抒发了对胡杨深情的爱,对胡杨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胡杨品格的赞美,表达了他环境保护事业的关注。

设计理念

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让学生感受云南丽江的奇特风貌以及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培养学生以读为主,读中想象,读中悟情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3.4自然段中的一段。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3、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4、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三、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2、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四、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收集胡杨、塔里木、罗布泊、楼兰、西域等有关资料。

2、按课后思考题以及“指南针”的要求,指导学生预习课文。

五、教具准备:

课件或挂图

六、教学时间: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让学生观看胡杨的图片(录像),结合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谈谈胡杨有什么特点。

二、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不会读的请教同学,难度的多读几遍。

2、指名学生独生字,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默读课文,然后谈对胡杨的印象。

四、精读课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一)理解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学习1.2.3.4自然段)。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直接描写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的有关段落。

2、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

(1)从第一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美而又最古老的树,它生长在塔里木。引导学生理解有关的数据(一亿三千万年前、百分之九十九、三千八百平方千米)

(2)从第二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坚忍的'树。

引导学生理解有关的数据(深达二十米、零上四十摄氏度、零下四十摄氏度)和词句:穿透去寻深深植根不怕……不怕……

(3)从第三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无私的树。

引导学生理解有关词语:屏障芸芸众生句子:它们……让给……,让给……,让给……而将……留给……

(4)从第四自然段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悲壮的树。

引导学生理解有关句子:①胡杨生下来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②它们生前……死后……

3、引导学生理解写法。

(二)理解胡杨的过去和现在。(学习5.6自然段)。

1、指名朗读5.6自然段。

2、胡杨的过去怎样?

3、胡杨的现在怎样?引导学生理解:胡杨也有哭的时候……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

2、现在的胡杨怎样?

二、继续精读课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一)理解我的希望和信心(学习7.8自然段)。

1、我祈求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我站在……哪怕就三天)。

2、我坚信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句子:胡杨的精神还在……将被激励)。

三、总结全文,体会写法。

四、拓展(课后☆题)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了两个农夫在秋收后都从自己角度出发,一个认为趁天冷之前卖牛可以从中获利,另一个认为天冷前买牛节省金钱。买卖成交后,两个农夫却分别得到了不同的结果。

教学目标:

1、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看待问题,处理事情不仅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还要换个角度从别人的立场审视问题,从长远打算,经过深思熟虑后在做出决定,同时还不能强调偶然的因素。

2、理解课文的内容,积累本课中的佳词佳句。

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不同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揭示看待问题,处理事情。

教学策略:

放手让学生自学本课,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哪里有不懂的地方,针对学生的问题教师相机的进行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展开讨论:买牛者和卖牛者还应该想到什么?用个农夫提建议的方法写一写。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朗读课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诵古诗两首。

2、默写两首古诗。

3、说一说

从前面的课文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课文《两个农夫》,看看从这篇文章中你又会有哪些收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顺。遇到重要的词句勾一勾画一画,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2、说说你初读后有哪些收获和疑惑?

三、理解课文

1、画出两个农夫买牛、卖牛的原因。

(1)你认为他们的想法合理吗?为什么?

(2)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从书中划出相关的语句,感情读读,将自己的感悟可以写在旁边。

(3)这两个农夫最后都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为什么?他们还应该想到什么?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2、围绕着文章的中心: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看待问题,处理事情不仅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还要换个角度从别人的立场审视问题,从长远打算,经过深思熟虑后在做出决定,同时还不能强调偶然的`因素。

抓住关键的词语,人物的语言来理解体会。

四、发散思维

卖牛者和买牛者还应该想到什么?(提示:从双方都能得到的利益提建议)

小组讨论交流

五、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

将你的建议写下来。

板书

两个农夫

卖牛者

买牛者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精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的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3、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教学重点:

精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的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教学难点:

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教法学法:

以读促悟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赏“月”吟诗,引入新课。

在中秋的夜晚,看着一轮圆圆的月亮从水面升起,作为一个受过中华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人,心中此时会不由冒出许多的诗句来,比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比如……(让生去补)

师:是啊,这是一个多么温馨而甜蜜的时刻啊。记得小时候,一到中秋的晚上,我常常倚在奶奶的怀里看月亮,看吴刚伐桂,看玉兔捣药,听奶奶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自学情况交流。

第一段(第1、2自然段):后羿射日

第二段(第3—6自然段):嫦娥奔月

第三段(第7、8自然段):想念嫦娥。

三、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弟弟妹妹听;

2、采记“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有关中秋、月亮的传说。

第二课时

一、从图引入

1、今天我们继续读美丽的民间故事——(读题)《嫦娥奔月》。提起“嫦娥奔月”,我们头脑里就会出现一幅画。什么样的画?

2、课文中有一段话具体描写了嫦娥奔月的这幅画面,能找到吗?

3、读一读。读文字有什么感觉?(同样“美”)(激发)向往美的同学一定争着读;心中拥有美的同学一定渴望读)师范读

二、揣摩人心

1、这段文字抽出来读我们感觉很美,现在请同学们将这段文字送回文章里去,把课文整体读一读,留意一下,当你再一次读到这段文字时,你还认为嫦娥奔月仅是画面的美吗?

2、人更美:心地的善良。能具体说说吗?先默读,把一些支持你想法的语句用线画下来。交流讨论

先从总体上把握。体会在两点上:一是接济贫苦的乡亲们。二是不让坏人逢蒙害人,不顾一切吞下仙药。

(1)什么是“接济”呢,你能想象嫦娥是怎样接济贫苦的乡亲们的吗?

这种给以物质上的`具体援助,就叫——“接济”,像这样事例说也说不完,所以乡亲们都——十分喜欢她。

(2)第二件事情是关键,这件事是因一个人而生,那个人就是——逢蒙。那是一个*诈贪婪的小人。“*诈”(虚伪骗人)体现在哪儿?“贪婪”呢?(“把仙药交出来!”)面对逢蒙的威逼,嫦娥是怎么做的?读。

“周旋”,什么叫“周旋”呢?这样,我们来演一演,我来演那个*诈贪婪的逢蒙,谁来演嫦娥?

与扮演嫦娥者交流:你为什么要与逢蒙周旋呢?(照应课文中的“心想”)当周旋失败后,你又为何一口吞下仙药?(进一步强化“心想”)

多善良的嫦娥啊,谁来将第5自然段来读一篇,再现那个惊心动魄的场面。

3、嫦娥吃了仙药,突然身体就变轻了,飘飘悠悠飞了起来……(读那段文字)现在我们感觉这段文字美,是不是又多了一个理由,那是——因为嫦娥的心美。

4、嫦娥的心是美的,但嫦娥此刻的内心你能体会到吗?你愿意成为的嫦娥的知音吗?请你用一个词语描述嫦娥此刻的心情。

(1)欣慰——可以让乡亲们少受到伤害,救了乡亲

(2)遗憾——不能再为乡亲们排忧解难了

(3)留恋、不舍——留恋人间的生活,这人间有他的丈夫,那位勇猛无比的后羿。

5、如果当嫦娥身体轻起来,飞出了自己精心收拾的那个温馨的家,飞离了自己曾经与乡亲生活过的村庄,越飞越高,心中涌起的最强烈的情感应当是什么?

三、升华情感

1、嫦娥深爱她的丈夫,她的丈夫呢?你从课文里哪些细节得知的?读7小节,我不想听你说,我想听你读。(放音乐)

2、后羿对嫦娥的情感,也是天地可鉴。“嫦娥!嫦娥!”这是课文中后羿唯一对嫦娥说的话,其实,后羿的心中有多少话要对嫦娥说啊。但万语千言,一切均浓缩在这连声的呼唤声中,全体男生读。

3、同学们,嫦娥奔月就意味她与丈夫……意味她美满的家庭将……意味乡亲们再不能……现在再读这段话(第六小节),你的心情怎样?(交流后)让我们带着对嫦娥的敬意,带着美好事物破裂带给我们的无奈、伤痛再来读这段话吧。

4、因为这样的美好情感,也就产生一个美好的节日,那就是——读最后一小节。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1

教材分析

《水就是生命》是北师大版语文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主题:水)的一篇主题课文,属于说明性的文章。作者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水的常识:水在人体中的作用,喝水的意义。说明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的道理。使我们不仅懂得了这些常识,更加懂得水在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从而自觉地保护水资源,为人类更加美好地生存做出自己应尽的义务。这篇文章,语言流畅、通俗易懂,层次清晰,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为各段内容加小标题训练的好材料。同时,本文在说明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方法,有文字精练、数据准确、说服力强的特点。因此,可以让学生根据对本文的学习,了解一些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的特点。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外来的居多,水平参差不齐,阅读能力较低,为文章做批注的习惯还没有养成。但是,学生本学期已经学过几篇说明文,对说明文的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有所了解,因此,对于学好本文有一定的基础。

设计理念

在设计本课教学,我充分地考虑一下几个方面: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2、“自主、合作、探究”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

3、北师大版教材在阅读方面一贯重视积累,而不过多地费劲“深挖洞”;重视学生阅读的体验和感受,而不追求记忆标准大案;重视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而不是围绕阅读的结论下功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本课8个生字,正确理解读写“不言自明、粗制滥造、新陈代谢、吐故纳新“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水和我们生命的`密切关系,体会说明文文字精炼,数据准确,说服力强的特点;(3)体会文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1)在自主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品读中感悟文章特点;(2)为课文中的段落拟定小标题,编写课文提纲,初步了解写提纲笔记的方法和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水就是生命”,从小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懂得要保护环境、珍惜水资源。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水和人类的密切关系,理解“水就是生命”。

2、理清课文脉络,并为课文中的段落拟定小标题,编写提纲。

3、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文章的说明方法。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复习学过的说明文。2、预习课文。

教学时数

二教时

教学过程

一、说话训练,定标导向

1、谈话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大自然里谁离不开水吗?

(学生可能说,植物、动物,大自然里的一切都离不开水。或者说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大自然里的万物都离不开水……)

教师:“能不能用排比的句式说一说?”

(学生可能这样说:植物离不开水,动物离不开水,大自然里的一切都离不开水。或者说花草树木离不开水,虫鱼鸟兽离不开水,大自然里的万物都离不开水……)

教师:其实,我们人类也离不开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水就是生命》。(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两遍。

2、帮助学生激活已有知识积淀。《水就是生命》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本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几篇说明文,大家还记得吗?学习这一类的文章有什么经验吗?

(学生可能说学过的有《天马》《雅鲁藏布大峡谷》《楼兰之死》等,说明性文章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列举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这类文章有语言精练、数据准确、说服力强的特点等)

3、确定目标。读了课题,你想学到什么?

(学生可能从字词、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等方面提问题。)

二、自主学习,理解感悟

(一)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提供自学提示: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

(2)给各段加小标题,并思考:课文讲了关于水的哪些知识?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讨论交流。把自己拟订的小标题与课文后面的提纲比较,再与同桌交流。

4、全班检查交流。在交流中相机指导学生朗读。

(1)检查朗读情况。指名抽段朗读。着重检查第一段、第七段等的朗读情况。相机进行纠正。

(2)检查词语的理解情况。重点检查“不言自明、粗制滥造、新陈代谢、吐故纳新“等词语。相机指导朗读相应的段落。

(3)围绕着“水就是生命”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板书:

水构成生命 占体重的4/5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技艺高超的化学师

优秀的运输兵

水就是生命 水维持生命 体温的调节器

(水在人体中的作用) 良好的润滑剂

勤奋又忠诚的卫士

总的说水在人体中的作用

口渴是大脑发出补水的命令

多饮水,少喝饮料

讲究饮水卫生 喝自然冷却的新鲜白开水

(喝水的道理) 每天早晨喝一杯淡盐水

养成习惯靠自己

(4)按照相同内容可以归为一部分,课文是从几方面来说明“水就是生命的”?引导学生概括为“水构成生命”、“水维持生命”、“讲究饮水卫生”等三方面,同时进行板书。

5、小结:通过黑板上的提纲,同学们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我们这篇课文所写的内容,今后同学们在阅读学习中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二)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研读第一部分

(1)指名读。思考:你是怎样理解“水就是生命”的?课文运用什么方法来说明水就是生命?

(2)交流。

交流第一问。根据自己的体重算一算自己身体中含有多少水,体会“水构成生命”。

交流第二问,可以抓住改写课文部分内容与原文比较体会课文的说明方法:比如:将课文第一段改写为“水,在人体里有非常重要的的作用。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读读这句话,再读读原文,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原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体会运用列数字说明的方法。)

2、重点研读第二部分

一边交流一边谈感受,并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感受到水对人体的重要性。

(1)出示:液、汗、泪、尿、泄,齐读这几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都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它们又都和水有关系。

(2)水在我们的身体中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呢?请同学们再一次认真读书,划出有关语句。

(3) 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水是化学师、运输兵、调节器、润滑剂、卫士呢?一边读,一边划出有关的依据。并将自己的感受强烈的地方做好批注。

(4)品读课文第四段,说说水是一个怎样的调节器。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调节器前板书“准确的”或“了不起”等词语。

(5)齐读第七自然段。孩子们,如果我们把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删掉,还能不能说明水的重要?为什么?

(这样修改后,虽然谁的重要性也能说明白,但是,你觉得,与原课文相比较,有什么

不妥?)

(6)教师小结:是呀,修改后的课文,读起来不再那么生动了,也不再有趣了,所以,我们在对事物进行说明介绍时,别忘了让自己的语言风趣些、生动些,这样,人们才愿意读!

(7)的确,不吃饭可以坚持几十天,但是不喝水一个星期也活不成!水在我们的身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维持着我们的生命,所以我们要讲究饮水卫生。

3、研读第三部分

(1)讲究饮水卫生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加以注意呢?读读课文的相关段落,和同桌交流一下。(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2)集体交流。

(3)小结。我们已经了解了许多喝水的道理,但是养成好的习惯还要靠大家。水和我们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水就是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爱护水吧,否则,人类见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让学生懂得要保护环境、珍惜水资源)

三、扎实训练,拓展延伸

1、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自学,然后给大家当小老师讲解生字。

(2)提示:比较形近字记住字形,如:溶(溶解)与 熔(熔化)、榕(榕树),泄(排泄)与屉(抽屉),唾(唾液)与捶(捶打),惕(警惕)与踢(踢球),剂(剂量)与济(经济),疫(防疫)与役(兵役)等;“胃、尿”与字的意思相联系来记住字形。

(3)书写生字。

2、写心得体会。

3、搜集有关水的资料,以“珍惜水资源”为主题办一份手抄报。

附:板书设计

水构成生命 占体重的4/5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技艺高超的化学师

优秀的运输兵

水就是生命 水维持生命 体温的调节器 自觉保护水资源

(水在人体中的作用) 良好的润滑剂 珍惜水资源

勤奋又忠诚的卫士

总的说水在人体中的作用

口渴是大脑发出补水的命令

多饮水,少喝饮料

讲究饮水卫生 喝自然冷却的新鲜白开水

(喝水的道理) 每天早晨喝一杯淡盐水

养成习惯靠自己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2

【内容简析】

《我是猫》是一篇精读课文。它选自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同名长篇小说,这部小说是世界文学名著之一。课文中,作者以幽默而辛辣的笔触,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描写了一只猫偷吃年糕并发现三条真理的过程。课文分四部分,先写“我”决定偷吃年糕并发现第一条真理,再写“我”的牙齿被年糕粘住,不能动时发现了第二条真理,接着写“我”为摆脱年糕使出种种伎俩,又发现第三条真理,最后写“我”在人们的嘲笑中无奈而愤恨地演完一场丑剧。文章表现了当时社会人情的冷漠,表达了作者郁积日久的不满和愤恨,对弱者给予了极大的同情。

课文中有一幅插图描绘的是主人一家正在嘲笑那只猫,每个人表情不一:男主人一脸凶气,女主人指手画脚,女佣人惊讶不已,孩子们哈哈大笑。而那只猫正无奈地在地上转圈,旁边还放着粘有年糕的碗。这个画面生动再现了课文最后一段的内容,它对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深刻地理解文章主题起到辅助作用。

文章生动而幽默,深受读者的喜爱。不论是惟妙惟肖地描述猫行为举止的地方,还是猫发现的真理的地方,都让人在忍俊不禁中产生联想与思考。文章的表现手法与艺术特色值得学生感悟与体会。

【设计理念】

倡导自读自悟,实现多边对话与个性化阅读。教师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对话交流的环境,使学生在阅读讨论中质疑、理解、感知、体验,从中感受猫的有趣与辛酸,感受语言的生动与幽默。让学生在笑声中思索与顿悟,同时揣摩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9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在理解生字词的基础上读懂课文。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猫吃年糕过程中发生的一连串新奇而幽默的场景,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体会猫的有趣可爱,感受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猫的动作、心理去感知猫的有趣及“真理”的含义,从而体会作者对弱者的深切同情,对当时社会人情的冷漠的不满和愤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起阅读期待。

1.你们一定亲眼见过各式各样的猫或看到过不少写猫的文章,对猫有一定的了解。谁愿意把你见过不同寻常的、十分新奇的猫请向大家介绍?

2.学生交流自己认识的猫。

3.你们说的这些猫,的确不是常见的猫。可是我现在给大家介绍一只猫,你们通过比较或许认为它不同一般。这是一只神通广大,才高识广,公正锐敏,能发现真理的神猫、奇猫、圣猫。但又是一只自作聪明,假冒圣贤,误事吃苦的俗猫、蠢猫。这只猫就在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作品——《我是猫》里面。《我是猫》这部长篇小说是世界文学名著之一。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我是猫》选自这篇小说。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这只神奇的猫吧!

二、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字典、词典自学生字、新词。

2.检查掌握的.情况。

(1)认读生字卡片,给生字组词。注意“徘徊”“遗憾”的读音。

(2)出示新词,检查认读。

(3)了解新词的意思。

3.自读课文,了解内容。

4.全班交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见《教参》)

三、熟读课文,理清段落。

学生按课后提示理清思路,有两种方法。

1.猫吃年糕的经过与猫的感受。见年糕——吃年糕——拔年糕——被嘲笑。

2.猫在吃年糕过程中发现的真理。发现第一条真理、发现第二条真理、发现第三条真理、发现人的冷漠。

四、书写生字。

1.引导读帖。

注意字的笔画形状与位置,努力把字写得匀称、端正、美观、灵动、有变化。

“糕”有九个点,点的位置、大小、方向、形状很重要,注意摆放。

“谗”“瞧”“撼”“枉”“钳”“掀”这些左右结构的字,它们左右两边的高低、宽窄不同,起笔、运笔时要注意。

“毽”字左边的“毛”的第四笔“竖弯钩”要包住“建”字。

2.个人书写练习。

3.全班展示、评议、欣赏。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优美词语。

3.收集有关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1.交流、介绍收集的有关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资料。

2.说说这篇课文读后给你的感受或疑问。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出这几种感受:文章很精彩,很喜欢读;猫可笑有趣;不可思议,猫不可能发现真理;猫发现的是不是真理;文章语言幽默,写法很独特;猫拔年糕的描写很具体形象;不知作者为什么要写这只猫;到底有没有这样的猫……

3.带着自己的问题,深入学习课文。

二、深入学习课文,探究猫发现的真理。

1.速读课文,找出猫发现的真理。

2.探究第一条真理。

(1)出示

难得的机缘,会使所有的动物敢于干出他们并非情愿的事来。

(2)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①“机缘”什么意思?在课文中指什么?难得的机缘指什么?

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教师启发与等待学生在课文中不断的发现,最终理解到:“难得的机缘”指遇到年糕,这年糕早晨见过,还没吃过,是一年才遇一次的、又恰巧是主人没吃完、而被猫无意中发现的。此时又没有人来。这好机会与缘分,是难得的。

②“所有的动物”包括谁?

(这里包括猫在内的动物以及人。)

③“并非情愿”什么意思?结合上下文思考猫是否不情愿?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从这个词语中你看出这是怎样的猫?请你用一个词形容猫。

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学生说的有道理即可。如:猫有点虚伪,它对年糕虎视眈眈、认为没人看见是机缘、心里催促自己快吃等词语都表示它想吃,可又说自己并非情愿偷吃,所以说有点虚伪。)

④读第二自然段,还可以加上动作演示,想象猫见到年糕时的动作,体会猫的心情。

⑤归纳这句话的意思。

所有的动物都会在难得的机缘面前,大胆去尝试,去实践。

(3)读描写猫的心理的句子,在什么情况下发现这条真理的?

(4)对猫犹豫不决。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3

说教材

这首短诗只有12行。分为两小结。以诗歌特有的节奏感营造出一个深邃的思维空间,耐人寻味。本诗以‘跌倒’为题。采用比喻意引发我们思考。跌倒并不可怕,但一定要用最美丽的姿势站起来。这才是本文要表达的中心。

说目标

有感情读课文,体会诗的感情色彩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合作学习,探究跌倒后你应怎样做。学习象征艺术表现手法。

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跌倒后要勇敢的站起来,战胜困难走出困境,使人生变得更精彩。

说难点

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说设计

在教学实践中我以读带讲,在读中自悟,运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懂得跌倒了并不可怕,要用最美丽的姿势站起来。

说过程

1、激情导入:读名对,板题、解题,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跌倒。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a、多种形式读文b、了解什么事物跌倒了,又带来了什么?

3、创设情境体会诗意

a、学习第一节诗,自由读,带着问题读(生知道诗共七句、用了排比句式、象征的写法)

b、我会写:培养学生的说和写能力

c、学习第二节诗,让学生明白跌倒了要用最美丽的姿势站起来

d、生活中你有过跌倒吗?怎样面对?结合实际讲一讲

e、作业的设置:让学生写一写怎样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的和生活中克服困难后的感受。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针对景物思路严谨地提问方法。

2、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马背上的小学》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采用学到的各种方法。围绕“马背上的小学”写了哪些内容?

2、读课文之后,有什么疑问提出来。

3、小组交流。

能在小组解决的就在小组内解决,不能解决的进行全班交流。注意在学生提问的时候教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对于那些提问比较有意义的同学进行及时表扬。

4、全班讨论。

5、全班进行朗读,分小组朗读,自己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

二、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短文的意思。

1、运用掌握的学习方法再次阅读短文《马背上的小学》。

2、划出你感兴趣的`词语。

3、短文有几个自然段?

4、逐段指名读课文,思考每段主要说的是什么?对较难归纳的自然段,教师加以指导。

分小组朗读。

第二课时

一、畅所欲言。

1.课前搜集民间传说,生动、流利地讲述有关马的成语故事。

2.引导学生介绍、交流自己的搜集方法,掌握一些效率高、简洁明了的学习方式。

3.小组交流。

4.全班围绕“马”这一主题进行成语故事会。

二、初显身手。

1.通过课前预习,你都搜集到哪些有关马的作品?谁愿意展示给同学们看一看?

2.你对其中的哪些作品最感兴趣?为什么?

3.评选最佳小骑手。

第三课时

笔下生花

马曾经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你选一个题目写一写马。

你收集了那么多有关马的作品,又选出了最喜欢的介绍给大家。现在把“它”写下来吧。

以《枣红马的故事》《马和汽车》《令人叫绝的马术比赛》等为题,也可以自拟题目。

想象作文:马的未来。

1.要写好有关马的作文,你认为需要注意些什么?

2.你打算如何来写这篇作文?

3.小组交流,共同完成写作提纲。

4.全班交流写作提纲。

第五篇: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自然奇观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模块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1.培养学生整体学习单元内容的能力,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各篇课文联系更紧密。

2.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用一篇课文学会的方法自己学习相关的课文,举一反三,学习更灵活,兴趣更强。

3.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课文中的精彩片断让学生熟读背诵

4.强化口语表达和写作实践。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言语训练是语文学习的必要途径,因此对口语交际、习作等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听说写的实践中切实感受语言,学习语言,发展语言。教材分析:

自然奇观这一组由四篇课文组成。《观潮》选自《喜看今日钱塘潮》,描写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雅鲁藏布大峡谷》,作者用具体准确的数字来证明它的大,还用了好多优美的语言文字写出了它的神奇美丽;《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 《火烧云》是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作品,描写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火烧云图景

这些课文虽然都是描写自然景观,但描写的方法却不一样,各有特色。每篇课文都是经典之作。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4篇课文,理解课文所描写的景观的特点。

2.以4篇课文为研究材料,寻找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和规律。

3.通过词语、句子的积累,增加语言储存,为语文学习奠定基础。4.培养学生通过语言想象的能力,理解语言的能力。5.培养学生探究语言,对信息分类整理概括的能力。

6.培养学生描写景物的能力,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大自然的景物。7.认识27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能读记文中词语。8.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热爱大自然。总体构想:

整个单元分为三个模块:

模块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以第一篇课文为主,附带其他两篇课文。同时,积累语言,通过熟读背诵,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模块二:探究景物描写的方法。四篇课文连学,学生自主探索,然后进行归类、概括。同时积累语言,把景物描写的词语、句子进行归类整理。

模块三:实际能力练习。通过口语交际、习作等,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把语文学习的结果落实到能力上。实施说明:

此教学设计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流程指示了教学的基本步骤,是一个大体的路径,教师循着这条路径可以有目的的实施教学。板块设计,让每个训练项目凸现出来,进行板块设计,需要对每一个内容进行相对深入的思考。教师在实施时要随机应变。板块只是一种构思,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灵活处理。模块一:感知整体内容 学习内容:《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火烧云》 教学流程: 自由阅读自然奇观这一组课文,说说各个景观给你的初步印象,板书四处景观的主要特点。找一找,画一画:这些景物的主要特点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交流画出的内容,指导朗读。自由读《五彩池》(知道五彩池的具体位置,景物特点,以及水池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总结:五处景观的不同特点,说一说:那处景观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板块设计: 板块一:导入

介绍你最喜欢去的地方,用简单几句话说一说那个地方给你的印象。评一评,谁说得好?为什么?

板块二: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学习1.生字词

随课文记忆字词,读准确、写正确。说一说,怎样认记这些生字。

提醒大家一些难写的字应注意什么。(让学生提醒学生)听写本单元词语,看看学生巩固的如何,及时纠错。2.课文的理解

自然景观──由浅入深:自由读课文,说一说你不理解的内容;再读课文,解决不懂的问题;简单交流四处景物给你的初步印象;总结出这四处景物的主要特点;默读,深入文字理解人物,你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出景物的这些特点的? 《雅鲁藏布大峡谷》《火烧云》──以自学为主:自由读两篇文章,请教同位自己不懂的内容;边读边画,哪些语言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及时总结出景物的特点。板块三:读的设计 1.读正确、流利

在自由读的基础上接读课文:边读边评价。

找出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或请教他人。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读出感情(1)《自然景观一组》

说说评评:边读边想象钱塘江大潮的声音和样子,《鸟的天堂》里大榕树以及鸟的活动样子,自由练习说(读)评书活动,评价,谁说得好,好在哪里;画出描写钱塘江大潮声音和样子的语句,自由读一读,给大家读一读,让大家眼前仿佛听到了潮的声音由小到大,到天崩地裂;看到了潮越来越近,由一条白线到万马奔腾,评价读;大榕树的静态描写,读出大榕树的勃勃生机,鸟多鸟美鸟欢的动态描写,以读书的形式来指导,画出这些优美的句子,大家都来读一读,比一比,谁读的最好,最美。可选几段精彩的背诵下来,做到声情并茂。并把树和鸟联系起来,树茂鸟多,鸟欢树旺。(2)《雅鲁藏布大峡谷》

重在读和评:画出文中描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地理位置、以及一些具体数字描写、景物描写的句子,通过你的读让同学们体会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高,美,奇,边读边评价。初步体会文中的一些说明方法。(3)《火烧云》

边读边想象:文章3──6自然段,读一读这些段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说说你的感觉,并边读边想象,还可以画一画天空中的火烧云。

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刚开始的霞光把大地变成什么样了,地上的事物有什么变化,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边读边评价。还可以在吃完晚饭后,带学生观察天空中的云,然后说一说,评一评,让学生学会观察,正确地表达。模块二:探究景物写法 学习内容:《自然景观一组》《五彩池》(4课时)教学流程:

回顾四篇课文中景物的特点,出示例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总结出描写方法。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生动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总结出描写方法。全面交流,总结描写方法,进一步指导朗读。摘抄四篇文章中自己认为精彩的词句。

拓展:阅读课外书,摘抄描写景物的精彩片断,交流课外搜集的精彩片断。板块一:景物描写方法的概括

1.由一个例子引导(出示《观潮》的样子、声音描写一段文字)出描写景物的方法──动态描写,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读出自己的认识。理清样子和声音的变化

样子:一条白线→拉长变粗→水墙→千万匹白色战马 声音: 隆隆→响声越来越大→山崩地裂→风号浪吼

2.自由阅读四篇课文,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一段文字,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它们属于哪种描写? [预设:《雅鲁藏布大峡谷》中第二段的具体数字描写,写出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高,长,深;《鸟的天堂》中的12、13自然段的动态描写,写出了鸟多、鸟美、鸟欢;《火烧云》中的3、4、5、6自然段的语言描写,写出了云的变化之美;《五彩池》中通过池水颜色变化原因的科学说明,描写出了池水颜色的美。3.进一步总结板书出这些描写景物的方法。

4.现在再让你谈一谈你喜欢的地方,你会注意到些什么?尽量用上总结出的描写景物的方法。

板块二:语言的积累

1.讨论:若把这一单元中描写景物的词语和句子摘抄下来,应该怎样分类才好?(预设:词语、句子按描写景物的动静态、比喻、拟人、数字说明等分类记录。)

2.按照我们讨论的(一种或几种)分类方法,把词句分别积累到我们的“阅读记录卡”上。摘抄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并写出自己的体会。3.交流“阅读记录卡”,选出出色的进行展评。板块三:读的训练设计

在体会到描写的好处之后,进一步认识景物的美和壮观,用自己的心声读出景物的特点。(1)《自然景观描写一组》

如闻其声,如见其形:找出你认为最能表现钱塘江大潮的壮观、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秘、大榕树的勃勃生机、火烧云的千变万化的语句,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写就能写出景物的特点。让我们大家听一听你声音下的自然景观美吗?壮观吗?奇特吗?(2)《五彩池》

体会表达效果促读:画出文中你认为描写最精彩的句子,体会一下,这样表达有什么好的效果?再去读,就能读出自己的独特体会了。如: 有的像„„有像„„有像„„有像„„“五光十色,更加瑰丽,就在人间,不再天上,体会这些句子和词语的好处。

特别是倒数第二段,用科学的解释,告诉我们池水的颜色为什么会不同,让人们感到大自然的神奇,同时解决了人们的疑问和名字的来历。模块三:我会说 我会写 学习内容:《口语交际·习作一》《回顾·拓展一》

教学流程:口语交际(包括词语积累等,对景物的了解),习作(学生自己写景物)交流学习收获(单元学习总结)板块一:基础知识

1.词语。积累“涓涓细流、郁郁苍苍、鸟语花香、山清水秀”等词语,尽量在自己的口语交际和习作中运用。

2.句子。学习本单元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句子,可以是描写动态静态的,也可以是描写声音样子的。

板块二:口语交际设计 1.交流景物特点。

学习本组课文,哪一处景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2.讲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

可以讲课内的,也可以讲课外的。在学生有准备的基础上进行。3.相互评价。

⑴这些景物为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⑵他或她讲得生动、具体、形象吗?怎样才能做到生动、具体、形象? 板块三:习作设计 ⑴交流经验。

已经进行了近3年的习作,你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经验? ⑵确定景物特点。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怎样写。

根据你的经验和交流后的收获,你想写什么?为什么? ⑶动笔。

根据以往的经验,有意识运用学过的词语和句式,把想写的景物写出来。⑷自我评价。

你觉得与以往的写景习作相比,这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⑸相互评价。

互相交流习作,进行评价,教师引导,注意与整组课文的联系。板块四:交流收获。

1.学习本组课文有什么收获?(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经验)

2.朗读四副写景的对联,注意节奏美,对称美,意境美。并熟读背诵。3.你建议同学们去参观哪处景物?为什么?

4.办一期以“神奇的大自然”为主题的习作展览。

《观潮》教学设计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2.能发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3.能通过思考所提供的问题,理解长句子的意思。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5.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教学难点: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教师进行充满感情的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

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让学生让黑板板书)3.(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

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 打开字典查一查。

师:很少有人能看到这壮丽的景观,你们想不想把自己了解到的说给大家听?课文中有许多形象的词语,咱们讲的时候会用到,打开书,在写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用了很多形象的词语,你动笔画一画,然后在找小组读一读。要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听取别人的建议。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第22课就写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过程。师:我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你为什么要在八月十八日观潮?

二、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预习情况。①读准多音字:

闷(mân)雷 薄(bó)雾 风号(háo)浪吼(hǒu)涨(zhǎng)起 颤(chàn)动 ②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横贯 山崩地裂 人声鼎沸 漫天卷地 ③指名读课文,正音。

④同桌互读,评定等级。

(2)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介绍钱江潮。2.理清文脉。

(1)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2)同桌交流。

(3)说说各段的段意。

三、理清叙述顺序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附:板书

观潮 潮来前 潮来时 潮过后(时间顺序)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1.师生交流,品读。

潮来前 笼罩薄雾 风平浪静(板书)观潮

潮来时 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潮去时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在这个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朗读来体会钱塘江来前的平静、美丽,来时的汹涌、雄伟,去时的余威未减。同时,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词义,体会作者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

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 风平浪静)指导朗读。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3.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句独特的感悟。注意品读结合: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板书:远近)

(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 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 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

(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适时板书: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四、总结

1.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2.(放录像)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内容)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小结 4.作业。

(1)按一定顺序,写一个描写景物(或景观)的片断。(2)收集有关钱江潮的资料。

2.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学目标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生态情况,感受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潮》一课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壮丽的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

二、初读,感知全文

1.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感受它的美、险、奇。2.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加字。3.抽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4.说一说,听了、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再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字? 梳理归纳出“壮丽”“奇异”

5.默读全文,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在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哪些段落在写它的奇异。

壮丽(2自然段)奇异(3-4自然段)

三、再读,感悟全文

1.齐读2自然段,读一读,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海拔:3000米 长5044米

平均深:2268米

最深处6009米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2.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 3.指导朗读,强调气势。

4.齐读3-4自然段,找一找,你认为哪些现象最能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奇异:山异(热带雨林、冰川)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生物的多样性 5.指导朗读:

6.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意味着什么呢?齐读5自然段。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大家交流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下载五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案(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案(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窃读记》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

    语文五年级上册长征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新的课程理念提倡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书面文字、观看音像资料、选择和把握重要信息的能力,这个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每个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教案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在这个课文有你想要的答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教案这篇略读课文描述了家乡珍珠泉的美丽,表达了作者......

    五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教案

    口语交际习作一 学习目标: 1.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2.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

    五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 (每单元复习时间为两课时) 第一单元 复习目标:能有感情的朗读本单元课文,回答课后习题,背诵第三课课文,能掌握本单元中的生字词。 复习过程: 一、朗读......

    五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指导课教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开卷有益,记一次辩论》作文指导课教案(含范文4篇) 第一单元开卷有益,记一次辩论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讲述......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 1窃 读 记 学习目标 a.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 b.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6 黄山奇松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屹立”、“饱经风霜”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通过朗读感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