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 学记》讲解_黄能武老师(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5 05:22: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礼记 学记》讲解_黄能武老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礼记 学记》讲解_黄能武老师》。

第一篇:《礼记 学记》讲解_黄能武老师

《礼记 学记 》

黄能武老师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听课的任务挺重的,因为下面还有六个小时的课程,我不知道大家听完上午四个小时的课程以后,有没有觉得很累。没有,你们的回答就让我很有信心把下午的课讲好。今天下午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中国古代的一篇教育哲学。那很多老师一提到教育。首先脑海里面出来的可能都是一些西方的教育学家的名字。比如说皮亚杰、维果斯基、蒙台梭利、福禄贝尔等等。那我在没有接触到传统文化以前。我的脑海里面很多都是一些西方的教育学、心理学的观念。但是在三年前。当蔡老师把这一篇学记介绍给我的时候。我当下有一个感觉。什么感觉呢?就是不看不知道,一看怎么样呀?没有吓一跳。一看呢就放不掉。觉得真的是太好了、太好了。真的是太好了。我当时就想,为什么我读师范的时候,就没有老师把这么好的文章推荐给我。害我走了这么多的弯路。去看那些西方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而当我深入去学习这一篇文章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很多西方教育学的理论的源头。都可以在我们这一篇学记当中找到。所以真的我们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如此宝贵的经验。我们明明有宝贝在我们家里,但是我们还要向外去寻求去祈求。真的愧对祖先。所以我也希望呢。我们在座的教育同仁。特别是身为炎黄子孙。我们有这样一份责任把这一篇文章介绍到全世界。让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能够让他们受到最好的教育。那这一篇《礼记 学记》,它是汉代时才编着成书的。那首先我就简单跟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礼记》?什么是《学记》?那么礼记是儒家经典三礼之一。你看我们中华民族被称为礼仪之邦。那么我们要了解这些有关礼的论着到底有哪些。儒家三礼是这样的三篇。第一篇叫《仪礼》,第二篇叫《礼记》,第三篇叫《周礼》。(板书)这三篇有什么不同呢?《仪礼》成书最早,也是最早取得经的地位,仪礼一共有十七篇被称为本体,就是礼的本质都在这一本书当中有所论述,是

中国最早关于礼仪的典籍。那么《礼记》呢、它是发挥仪礼的意义以及运用。然后《礼记》又分为两种,一种称为大戴礼,一种称为小戴礼。那么大戴礼在共有八十五篇,是由汉代学者叫戴德这个人所编着的,那么后来他的侄子叫戴圣。又把它删减变为四十九篇,所以小戴礼有四十九篇,那么我们经常所说的儒家十三经,当中所指的礼经就是小戴礼记,那么周礼原名叫周官六篇,有《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天官》、《地官》。那后来《冬官》这一篇在发觉的时候就遗失了,所以后人就以《考工记》来进行补之。那么《周礼》是我国古代,特别是周代的官制。官制,是一种政治制度。它里面所涉及的政治组织是相当的严密和完整,用来治理国家。所以方东美教授他说到,如果周朝的子孙能够遵守周礼的话,那么现在的中国还是周朝。但是在这三篇文章当中仪礼深奥难懂,很不容易看,而《周礼》大量都是官制的论述。唯有这一本《礼记》,它的内容稍微浅显一点,而且看起来比较有趣味,也能够马上用得着。好,那这个是儒家三礼,那么《礼记》是儒家思想以及仪礼论著方面的一个选编,它里面充份论述了礼的本质,还有礼的运用,它处处折射出儒家的人文关怀,那么在这一本书当中有四篇跟我们的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哪四篇呢?《大学》、《中庸》、《学记》以及《乐记》。其中《大学》和《中庸》,后来宋朝的朱熹朱夫子,把它从《礼记》当中提出来,加了《论语》、《孟子》组成了“四书”。所以《大学》、《中庸》最早是在礼记这本书里面,那么在这四篇文章当中,尤以这篇《学记》与教育的关系最为密切。那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学记》,《学记》被称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较有系统的一篇教育论著。即中国的教育学,所以你看我们有时候读师范,读了一大堆西方的教育学的理论,却对我们自己老祖宗的教诲知之甚少,其实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我原来觉得中国传统的教育很落后、很腐朽、很压抑人。都是那些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但是当我真正去深入学习这一篇深刻的时候,我却发现:我们的老祖宗不但不强调这样,还非常反对强压、灌输。这个在后面的论著当中,讲课当中我再跟大家一一的分享。那这一篇《学记》

呢?它论述了教育的作用的目的;教育过程的本质和规律;教育体系的设置和管理;还有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运用;它还阐述了“教学相长”、“循序渐进”、“慎于开始”的教育经验。以及“长善救失”、“善喻而教”的教学原则。虽然这篇文章篇幅不长,但它的内容却相当的丰富,对指导我们当前的教育,都有相当重要的参考和借鉴的价值。那么在学习这篇文章以前,我首先想跟大家谈一谈,学习古代经典的心态。因为现代的人看书很喜欢批判,然后看到这个书,觉得这一段符合我的思想、符合我的想法我就认可;而另一段我觉得我不认可,就对它进行批判、进行怀疑。其实这样一种心态去学习,没有办法契入到圣贤的存心和契入到这些经典的义理当中。朱熹朱夫子曾经教导他的学生说:“你去读古代的典籍一定不可以批判,如果说这一段你认可你按照做,那一段你不认可你不学。那这样读来读去,结果看到的全部都是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看法。又怎么能够明白古人心境。”所以有时候我看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书籍,在书的前页都会写道,我们对于传统的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那我想问一下在座的诸位朋友,经典的精华是什么?经典的糟粕又是什?我们能够去评判经典,那说明我们的道德学问,我们的心境比孔老夫子还要高。但是孔老夫子说:“诗书之不讲,礼乐之不兴丘之罪也”。那想一想我们身为老师,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没有这样的心境。假如我们没有这样的心境,我们不可以去评判经典。所以昨天蔡老师讲,我们不能检讨经典,我们只能检讨自己。所有我对这一段话的理解是什么呢?什么是精华?”古圣先贤的存心”是精华。透过这些文字背后,所流露出古圣先贤那一份性德、那一份明德、那一份本善,这个是我们要学习的。那什么是糟粕呢?糟粕就是我们那一颗怀疑不受教,不肯依教奉行的心态是糟粕。所以经典没有糟粕,是我们的心太有问题。所以学习古代经典。我们必须要秉持一种恭敬、谦卑、虚心的态度。我们才能够真正领会前人的思想,才能够真正明白书中所讲的道理。所以《礼记》开篇《曲礼》,第一句话就讲到:“毋不敬”。就是对一切人、事、物我们通通都要恭敬。我们学习都要秉持这一份态度,才可以真正地

得到真实的利益。所以印光大师说道:“一份诚敬得一份利益;十份诚敬得十份利益。”所以在接下来的课程当中,我也希望大家跟我一起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一颗谦虚恭敬受教的心来学习这一篇文章。那么刚刚我所谈到这一篇《学记》,我们古人在论述的时候是相关有系统的,所以既然它论述有系统,那我们学习也就有了方法。我跟着老师这三年的学习,我有一个最大的感触就是:学习传统文化我们一定要抓着纲领,纲举目张,提纲挈领。那么在学习这一篇文章以前,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您通常会有一些什么样的考虑,你会思考一些什么样的问题。比如说你要出来弘扬圣贤的教诲,要来教《弟子规》做这样一件事情,你通常会考虑一些什么样的问题?我想呀,假如是我来做这一件事情或者我做一件事情,我通常呢会考虑这样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做;第二个问题,做什么;第三个问题,怎么做;第四个问题,做了以后效果如何。让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做。我们今天来学习《弟子规》、教《弟子规》,弘扬圣贤的教诲。我们为什么做?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其实这一块背景就已经把这一个问题的答案告诉我们: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那做什么呢?做《弟子规》呀。怎么做呢?师长有没有告诉我们怎么做。十六个字:“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受持读诵、为人演说。”那做了以后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呢?“和谐世界、和谐社会、从我心开始。”所以当我们对我们所要做的这样一件事情越清楚越明白的时候,我们的道路走下去就会越坚定。否则碰到一些困难,碰到一些障碍的时候,我们可能就退心,我们可能就逃避。所以我们做事情,我们要带着一份明白。邵老师昨天讲我们学习圣贤,就是要学做一个明白人,当我们明明白白去做一件事时,我们的脚步才会走得踏实走得稳健。好,这四个问题我们把它的范围缩小。把它缩到教育的领域来,那么这四个问题就变成什么呢?我们把做变成教育。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教育,第二问题是教育什么,第三个问题怎么教育,第四个问题教育了以后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其实这四个问题就已经涉及到教育学上的四大基本要素。诸位老师

你们知不知道,教育学的四大基本要素有哪四大,从大家的表情当中,我看到了我们马来西亚华人的谦卑。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因为你们都在尽心尽力地推展《弟子规》的教育,所以呢你们可能很少有功夫去看教育理论。我呢因为当初很喜欢西方的教育理论,所以看了一大堆。现在不看了,因为现在这一篇《礼记 学记》都够我研究去落实一辈子。那么在现代教育学上有四大基本要素:第一大叫教育目标,这个解决为什么教育的问题;第二个是教育内容;第三个是教育方法 :怎么教;第四个教育评价。这四点被称为教育学上四大基本要素。那么有了教育的目标,我们要去寻找内容。有了内容我们要去考虑,有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把这些内容落实下去。那方法运用了以后我们还要看能不能达到教育的目标。我们要对它进行评价。那么评价以后对我们的教育目标要进行调整。所以这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那么我们能够把握住这四点,我们在来学这一篇《学记》,就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那么待会我在讲述的当中,我也是按照这四个方面讲述,其实我们的古人写这篇《礼记 学记》的时候,也就是按照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的,而这一篇《学记》其实它的运用和落实,其实就在我们的《弟子规》当中。这个待会在讲课中我也会结合很多《弟子规》的经句,来跟大家共同的探讨。好,下面请大家拿出这篇文章,我们边读边学。我们读一段我们就学一段。

好,我们一起来读第一段:“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那这一段呢开门见山就把教育的目标给我们提出来,而且这一段所谈的是教育的重要性。那我们来看第一句:“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是一个人他考虑问题都非常的谨慎、非常的周详。然后有人务求善良之士,这样可以让他获得小小的名声。这个“謏闻”,通“大小”的“小”可以获得小小的名声,但是还不足以感动众人。那么“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就是这个人他能够去礼贤下士,去亲近贤者,然后体恤跟他关系很疏远的人群,那么呢他足以感动众人,但是还不足以担当

起教化人民的重任。“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而这一句就点到了我们老祖宗教育的目标。我们老祖宗教育的目标是什么?这句话里面有哪几个字指示了,“化民成俗”。你看这是我们老祖宗在教化人民当中,所要达成的目标,就是教化百姓。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这个是教育的总目标。因为要完成这个总目标,还有一些分目标,这个待会我们再看。那么我们来看一看“君子”。什么是君子?为什么只有君子才能够担当起这样的重任?那么在《礼记 学礼》篇里面就谈到了什么是“君子”。它说“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一个人他很有学问,但是他却非常的谦虚,懂得礼让,所以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越有学问的人越谦卑。所谓:“学问深时意气平”。假如我们看到一个人很傲慢,然后我们还赞叹他很有学问,其实这是害了他。真正有学问的人绝对谦卑。所谓“真人不露相”“么敦善行而不怠”。他一辈子都很努力地去做得益百姓、教化人民的工作从来也不停歇、不疲不厌。这样呢在我们古圣先贤看来,这样的人可以称为“君子”。那么“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就是这个做君子的人,他要能够去教化一方的人民,他一定要有仁慈博爱之心,而且他还要有能够影响大众,能够带动社会风气、风尚,这样可以称为“君子”。那么在当下这个社会,能够影响公众的有哪些?首先是国家的领导人、其次就是我们在座的老师、还有呢就是媒体主持人、还有一些就是演艺界的明星、体育界的明星。所以我在想如果这些人,他们都能够来学习圣贤的文化、学习《弟子规》那这个社会的风尚会迅速转好。假如他们的念头里面是:“穿什么就是什么,我的行为我做主”这是很多广告词。当把这样的价值观传递给我们下一代的时候那我们的社会风尚、社会风气会迅速堕落。所以是美俗还是恶俗,是良俗还是庸俗就在这些能够影响公众的人物他们的一念之间。假如他想到我有这么多的人能够来关注我,那么他们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带动的社会风气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么有些朋友就会想:我又不是国家领导人、我也不是师、我也不是这些媒体主持人、这些公众人物,那我怎么能够去做化民成俗的事呢?如果我们这样来看圣贤的教诲那圣贤教诲的“无量意”

就没有办法领纳于胸进而能够利益自己的人生。我在读这些圣贤经典的时候我都会想:这句教诲对于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什么帮助;对我教育我的孩子;对我处理好我的同事关系;经营好我的家庭有什么关系?唯有以这一份心态去学习的时候,那么每一句教诲它无量的含义,就能够展现在你的面前。而且古代的这些经句,每一句话、甚至于每一个字我们都不可以轻忽。那下面我就跟大有分享一下“化民成俗”这四个字。因为这四个字是我们教育的总目标。好,我们一个字一个字的来看,首先看第一个字“化”,那这个“化”呢是“教化、感化、潜移默化、自自然然”的意思。就好像这里有一盘清水,我们把这个糖和盐丢下去,它自自然然就化在这个清水当中。所以我们老祖宗教育下一代,强调的是教化、是教化。是通过用自己自身的行为,去感动众人、去感化周围的人群,所以这个化很重要。那我们现在很多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如果能够把这句“化民成俗”的“化”弄明白,他就不望了。他就用自己的行为去化子成才,所以能够化的一定是多用身教少用言教。这个是。那这个“民“中国的教诲都是大小圆融的。我们把它从世界来看,古人谈天下不谈世界。就世界来看这个“民”指的是什么?指的是各个国家的人民的组合,也就是我们的全人类。好现在把它的范围缩小变为国家,那这个“民”又是什么呢?“民”就是百姓。我们现在把它的范围在缩小缩到团体,社会上团体很多我们举两种:一种是学校,一种是企业。对学校来说“民”是什么?“民”是师生。对企业来讲,“民”就是员工。那下面我们把它的范围再缩小,缩小到家庭。那这个“民”是什么?就是我们的亲人、我们的家人。好我们把它再缩小,把它变为个人。那这个“民”指的是谁?就是自己。所以我们不去分别、不去执着的时候。任何一句教诲,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用的。那我们再来看下面这个“成”是什么意思呢?是造成、形成。这个“俗”是良好的社会风气。当然不是君子在上面引领的话,可能这个良俗会变成庸俗、美俗会变成恶俗。所以要达到一个这样的目的,要达成这样一个目标。必须要靠什么呢?其必由学。必须要靠学习。必须要靠教育。所以我

们要让全世界的人类,能够和谐、能够和睦。那一定要有全球化的圣贤教育。一定要通过这个教育。所以我们的师长才不遗余力的在全世界到处去推展。那么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我们要达到这个国家的风气很好。那也要通过教育,所以在我们古代是政教合一。在政治事件当中,教育是放在第一位的,刚刚这个“俗”我再补充一下。这个“俗”如果把它分细来讲的话:对于世界来说这个“俗”有我们现在的词语来说就是潮流,或者说是时尚,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个“俗”是国风,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是校风、班风。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就是企业的风貌。我们经常讲的企业文化。对家庭来讲是家风,对个人来讲是德风,所以你看我们要让国风非常良善非常好。那必须要通过教育,一个学校要有好的校风、班风,那肯定也是教育。一个企业要有企业文化,也要通过学习,所以我们经常听到学习形组织;那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要有良好的家风,也必须要通过家教。所以为什么千百年来,我们老祖宗留下来那么多的家规、家训。那都是有他们深远的意义。但是我们一些炎黄子孙却将这些家规、家训说成是腐朽落后封建迷信的东西,把它抛掷到一边去。不过我想我们马来西亚的华人,应该非常尊重这些家规、家训。那我想问一下你们家庭里面、家族里面有家训的举手。好,有家规的举手;好,有家法的举手。让我们掌声鼓励这些举手的朋友们。我的这个家庭里面虽然没有家规,也没有家训,但是我们家有家法。家法是什么呢?可能你们教育孩子也会有用。我小时候不听话、表现不好,我的父亲会让我面壁思过,还有一种是最厉害的跪搓衣。假如是犯了小错就跪平平的一面,假如是犯了大错,就跪有愣子的一面,而且现在我回想一下,我觉得我的母亲当时做的还不错。因为什么呢?因为我的父亲在处罚我的时候,我的母亲没有过来扯,哎呀,小孩犯错难免的不要罚啦。没有,是一些邻居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过来跟我父亲说,哎呀,小孩子犯错难免的啦。但是我的父亲很坚决。一定要跪到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而且那时跪还有一个不同之处是什么呢?因为我有个妹妹,假如是我犯了错误,我的妹妹要陪跪,妹妹犯了错误我也要陪跪。所以那个时

候跪下去也是眼泪直流。但是现在我想想我今生能够走上这样一条道路真的是要感谢父亲小时候的那一份严格。谢谢!所以我想刚刚大家的掌声是献给我父亲的。所以这就是我们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强调家庭教育的原因,所以一个家庭真正能够把老祖宗传下来的家训、家规格守的话。那他的子孙一定能够延绵不衰。那么对于个人来讲,如何建立自己的德风呢?靠什么?大学里面讲的好“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所以要修身,所以你看我们这样来看化民成俗跟自己有没有关系。有啊,跟任何一个人都息息相关。所以我们把心量扩展,心量放开的时候任何一句经句都有无量的含义。好,这一段主要讲的是教育的重要性。那学完这一段,我们身为老师应该好好的反省。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时候,我们到底秉持了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我们有没有把化民成俗,作为自己的本份,作为自己的职责。那么有人将老师对待工作和事业的心态分成了四种:第一种老师是以谋生为目的,就是他当老师是为了有一口饭吃,每一个月拿薪水,这是一种老师。还有一种老师是以自傲为动力,觉得自己很有本领很有才华。如果以这种心态去教学生会出现两种状况。第一种状况就是他所教出来的学生跟他一样,因为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另外一种状况就是瞧不起老师。我记得我读师范的时候我们有一个老师,他的音乐才能不错,钢琴、舞蹈都很棒。结果每一次跟我们上音乐课,都过来把曲子弹上一曲,之后才来跟我们上课。他在干什么,他在卖弄他的学问,结果他一反过身去写字很多的学生就在下面开始骂他。所以这个老师并不受学生欢迎。而一个人一旦傲慢其实他人生的败象已经开始显现。因为《礼记 曲礼》讲“傲为可长”,《孙子兵法》也说“骄兵必败”。那有些朋友会说,为什么有些人很傲慢。他现在并没有败呀,原因是什么呀?受他老祖宗福份的庇佑啊!等这个福份享尽了,他马上就会堕落跌落下来。所以我们要明白而以这样两种人生做为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目标会活的很苦。你看那个往往很燥的人,其实没有人跟他在一起的时候,他内心里面是很自悲的,所以这是两种态度。那么还有两种老师:一种是以教育为已任,就是要把这个教育当作事

业,把教诲孩子做为自己的本份,那么还有一种老师是以爱为根本。那这个爱字我们来看看,这个繁体的愛字,中间一个心,上下一个受。什么叫爱呢?用心去感受别人的需要叫爱。对于老师来说,用心去感受孩子的需要,这个才是我们为人老师、为人父母的爱。但很可惜在文字简化的过程当中,把这个心给去掉了。所以简化的爱字就变成没有心了。而我们古人讲“哀莫大于心死。“所以我们现在与孩子作沟通、交流不是心与心的交流,面是物质的互动、物质的满足。所以那个不叫爱呀那个叫害,所以当我们的老师以后面两种目标作为自己人生的奋斗所追求的方向的话。那一定会活的很快乐、很开心。因为我们能够看到孩子茁壮成长。将来长大了能够去利益社会、利益人群的时候这个才是我们做老师最大的幸福感。所以我们做老师一定要明白自己的目标,所以我们在教育我们孩子的过程当中,也首先要让他学会立志。这就是我学了这一段给我的启示。而一个孩子从小没有方向的话,其实他的人生走下去都会很危险。曾经有一个初中的学生,他是他们班的班长学习成绩很好。那么他有一天看了一篇新闻报导,这个新闻报导里面有一位记者就采访一位放牛娃。就问他:”他说你放牛是为了什么?“他说:”我放牛是为了把牛养大“。”那你把牛养大了之后接着干什么呢?“他说”我把牛养大就把它卖掉”“那卖了牛以后干什么?”“卖了牛以后就盖房子,娶老婆生孩子。”“那结婚生子以后干什么?”“让他继续放牛”。结果这个中学生看完了这个新闻报导,他来反观自己,他就问自己:“我读书是为了什么?读书为了考高分。考了高分又干什么?考了高分就考个名牌大学。考了名牌大学干什么?考了名牌大学找一份好工作。找了份好工作干什么?娶一个好太太,娶了一个好太太干什么?然后生一个儿子。生了孩子干什么?让他继续读书考高分考大学”。他觉得这样的人生没有意义,所以当天晚上写了一篇遗书就自杀了。所以你看,当一个人没有人生方向的时候确实活的很苦,走得也很累。所以我们得人身很不容易。我们要明白清楚我们这一生要到哪里去。唯有清楚明白了之后,我们这一路走下去,才会踏实才会从容。好,那这个是第一段,讲的是教育的重要性。

那我们在来看第二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 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这一段讲的是教育的紧迫性。这一段一开始就用到了譬喻。譬喻是什么?譬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原则。这个在后面的课程当中我会跟大家详细的来分享。譬喻就是说我们在给别人讲道理的时候,我们用一些打比方,用一些比喻,能够把非常深刻的道理,讲得清楚明白。所以譬喻有时候是一个问题,有时候是一个故事,有时候是一个例子。所以我们听蔡老师的课,为什么大家听得都很欢喜?因为他有很多的例子、很多的故事。很多的譬喻运用在里面。才能够把道理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听众。所以我们身为老师的,这个方法我们要掌握。并且能够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当中。我们看这一句:玉不琢,不成器。一般在讲譬喻的时候,都会把喻体放在前面。而把要说的道理放在后面。所以它讲这里有一块美玉,如果不把它雕琢,它也不能够成为我们欣赏、我们使用的器皿。那么同样的道理,人虽然身为万物的灵长,但是假如不学习我们也不知道做人应该怎么做;假如我们不通过学习,我们跟禽兽也没有两样。所以孟子里面讲:人之有道也。这个人类社会是有它的发展规律的。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如果我们只是为了吃饱肚子、穿暖衣服。而没有受到圣贤教诲的话,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尤之,使契为司徒。契是一个人名,是商朝的祖先。古代的圣王就请契为司徒,司徒就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长。教以人伦。教什么呢?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所以这个道,虽然这个道无处不在。这个太阳系宇宙有它的道,我们人类社会有人类社会的道。而这里的道其实指的就是五伦大道。虽然五伦关系存在,但是我们不通过学习,我们也不理解到底五伦关系怎么样才能够相处和谐。所以后面就进到:是故古之王者,古代的圣王,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建设一个国家教导人民,一定把教育放在第一位。所以能够重视教育的民族,那一定是有智慧的民族。全世界有两个民族大家觉得他们是最聪明最有智慧的。大家说说年哪两个民族?一个是犹太民族,一个是我们中华民族。那

为什么说这两个民族是最有智慧呢?因为这两个民话都特别重视家庭教育。犹太人没有自己的国家,在历史上到处滇沛流离。但是只要一回到耶路撒冷这个地方。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大家知道是干什么吗?就是建学校建教堂。所以他们的孩子从小都要读诵犹太人的经典叫塔木德。当他成人的时候还要进行一个成人礼。要背诵这些经典。而且犹太人把老师比喻成国家的黄金。一个学校假如失火,首先救的不是学生,首先救的是老师,这个是犹太民族。那么受我们中华文化影响的韩国日本,他们也很好的遵守了这一句: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韩国在初建国的时候也是很穷的。因为他们经历了朝鲜战争,很多学校都没有,那时候没有上学的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八。但是他们建国以后,首先确定的一个国策是教育先行,而且教育要超前发展。所以到了一九九六年的时候,他们国家大学生的人口已经占总人口的37%,已经超过澳大利亚、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韩国有一半的人口,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是老师和学生。加上一些从事教育相关的服务人员,全国有一半的人都在为教育作奉献作努力。韩国在教育的初期,也出现了一些应试教育的倾向很严重。而且还有一些择校现象。那时候韩国有一流学校二流学校,他们的教育部门果断地采取了一种措施叫:教育平均化。教育平均化有三项措施:第一项措施就是教育经费的投入。向那些 不利的学校去投入,让他们大力的发送教学条件。他们把大量的教育资金,政府的投入到很边远的岛屿,然后到农村,最后才到大城市。他们的资金投入,首先是基础教育然后是初中教育,最后才是高等教育。第一个措施是这个。第二个措施是教育轮岗,每四年老师换一个学校,以兔上一流的学校积蓄的都是最好的老师,而有的学校好的老师都盼不到,所以老师四年流动一次。然后他们还有一个措施就是:学生通过电脑排名,电脑给他打分,然后电脑随机把他送到学校,所以他们采取了这三大措施,他们的应该教育的现象,择校风气就慢慢的好转。因此提高了教育的质量,所以这一点在韩国的教育界被传为佳话。而且在韩国还有一所专门的儒教的大学,这所大学的名字叫成均馆,这所大学可以跟韩国的如汉城大

学这些最上等的大学可以相提并论。豪气大学已经存在了多久呢?六百年。他的命名来自于我们元代的宋代的国子监。在韩国的政界、企业界都特别重视对于儒家文化的学习,所以韩国的企业每年都赞助这所大学。譬如韩国的三星集团,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资金去资助它,而且他们认为能够资助成均馆是企业的荣誉、企业的荣耀。在韩国的社会他们所奉行的社会社会伦理依然是我们宋代所提出来的八德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韩国的孩子从上就认为孔老夫子是他们韩国人的祖先,等他们长大读了大学才知道,原来孔子是中国的。他们的母亲星期六星期日不是带孩子上麦当劳肯德基去游乐场,而是去文物古迹的地方,让步他们去知道他们民族的历史,这不需要别人去教的,都是很自动自发的。韩国的纸币有一张一千元的,相当于一美元。纸币上面印的相是谁的相呢?是韩国的朱熹叫李退溪,这个大儒的相。所以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为传国韩国的经济能够提升得那么快,为什么韩国的电视剧、韩国的文化能够迅速的在世界漫延开来,就是它重视文化,在制定国策的时候,相当有远见是分不开的,这是韩国。其实日本也做的很好。日本的企业办很多,它们都是以中国的文化作为他们企业的准绳。曾经有一批中国的管理学的人员去美国的通用公司去学管理,结果美国通用公司的人告诉他们,你们不用这向我们学习,我们都是向日本的丰田公司学的,你找他们学就好了,所以中国的管理人员又来到日本的丰田公司,还没有走进丰田公司来到丰田公司的大门口,这群中国人就愣住了。因为在丰田公司的大门口写着八个字: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老夫子的教诲。结果这一群管理人员就回来了。所以你看,为什么我们周围的韩国都这么重视传统文化?因为它确确实实能够利益国家利益人群。“国如此,家亦然”。为什么中国千百年来有这么多的家规家训传给我们,都是有道理的。近代有一篇家训最有名。大家知不知道。是朱子治家格言也叫朱子家训。在历史上还有一篇叫颜氏家训。这两篇家训都是相当出名的。而我们华人界有一位慈善家叫田家炳。田家炳是广东梅州大埔县人。田家炳有一次梅州的记者采访他。他给记者讲象我这

样能力的人在香港是一大把。我为什么能够获得别人的尊重和尊敬呢?没有别的就因为我听父亲的话。我从小父亲就让我背诵读诵朱子治家格言。虽然他现在已经八十多岁了,一提到朱子治家格言,他张口就来。他现在还每天早晚读诵一遍。他用朱子治家格言来管理他的企业、治理他的家。所以一个人只要能够守住一部经典,你完全落实做到了,你这一生的成就就起来了。所以真的不要学太多“一门深入”能够确确实实做到做好了,我们就能够得到很大的利益。这是“建国君民,教育为先”

我们再看下一句《兑命》曰:「念终始 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这个“兑”通这个字“说”,它指的是殷代的一们贤臣。他的名字叫傅说。而《兑命》指的是:《尚书》《商书 兑命篇》。在这一篇文章当中,傅说对当时的国君殷高宗武丁讲:“应知事理之终始”就是我们要知道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那么必须学典籍,须学典籍。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从殷代开始,从我们老祖宗很久远以前就特别重视吸收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他们都重视经典的学习。而“学”这个字,最早见于这一篇文章。所以这里就把这一句话引出来。来印证他前面所讲的学习这些古圣先贤的道理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想像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经典。因为经典是什么?经典是:源头活水,它永不枯竭;经典是太阳的历久弥新;经典是巨人的肩膀,让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走的更稳,跑得更快。而且学经典的孩子,他的人生一起步就是领跑。哪有输在起跑线上。我曾经看过一个广告:不要让宝宝输在起跑线上哟!什么广告?补钙的广告。钙要不要补呀?要补。但是文化的钙更要补。所以我们今生很有幸能够接触到圣贤的教诲,能够来学习,我们要好好地珍惜。这一段讲的是教育的紧迫性。

我们接下来看第三段: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

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这一段谈的是教与学的关系。看第一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这一句又用到了譬喻。就是这里有一桌美味的佳肴,但是我们不去品尝一下,我们又怎么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同样的道理,虽然人生有好的道理摆在我们的面前,但是假如我们不学,我们又怎么知道这个道理原来是如此的尽善尽美。这里的至道指的是什么呢?上午邵老师讲道。孔老夫子有一天问他的学生曾参,说: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这个至道指的是什么道?就是孝道,所以我们不学习就真的不知道,原来我们老祖宗的教诲,是如此的完善。而且学了以后我们才知道,我们的人生要做什么?要去行善,要去行孝。所以善是要去长养孩子的善心,要完善。

我们来看下面:是故,学,然后知不足。这里告诉我们学了以后才知道自己有很多的习气毛病;学了以后才知道圣贤的教诲博大精深,学问之无穷。从这一句我们也可以明白一个真相:真正学圣贤学文化学对的人他绝对没有傲慢。因为他越学越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是。跟古圣先贤比起来差得太远了。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道自己习气毛病一大堆,这个时候开始反省。就要好好去去提升自己道德和学问,去强调修身。在反省的过程当中,我们首先要反省的一点就是我们有没有傲慢,这一点很重要,有没有傲慢。因为子弟规里面讲: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教然后知困,教了以后才知道自己还有很多的地方没有弄懂弄透,这就是为什么我教了孩子学弟子规效果不好,为什么没有很大的改变。原因在哪里?原因不在孩子,原因在于我们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所以知道了问题是在自己身上,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勇猛精进地去提升自己的道德。我们提升的速度越快,我们感化学生的速度,学生改变的速度才会快。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学习孔老夫了:学不厌,教不倦。学习从来感觉到很疲倦,教从来也都是不遗余力和盘托出。那么我们作为老师,一定要处理好教与

学的关系。处理得好,能够达到“教学相长”的作用;处理得不好他会教学相消。所以要达到装运相长的效果。身为老师的应该怎么做?我在学校的时候,我们每年都有一些教学的观摩课,课上完之后我们都会去评课。但是评课多数都是从什么地方去评呢?这个老师的方法有多好,这个老师的技艺有多好。但是我学了这篇《礼记学记》之后,我觉得评课不能光看方法和技巧,而是要去看这个老师为什么能够把这个方法运用的这么好?他的存心是什么?所以我们要去看这个老师的存心,去看这个老师的德行。所以当我们每上完一堂课我们能够去反省我们自身的德行修养的时候。那我们的教学水平、教学艺术会逐步的提升。也唯有我们老师能够以身作则,才能够真正地感化学生。在我的生命成长过程当中当然蔡老师是我的生命当中最大的贵人。但是在我从小学到实践的过程当中,也有一些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比如我小学有一位老师,自然老师姓吴,吴老师。我记得我读三年级的时候,刚学自然课,我这个人比较笨,有一次考试还是第一次考试,自然考试才考了七十多分,这是在班上成绩很差的。结果这位老师很负责任,中午没有让我回家,而是把我留在他的办公室里面,跟我和另外一们同学讲解。结果我也实在是太笨了,讲了一遍我把卷子重新做,还是有些地方做错。结果这位老师在我的头上敲了三下,敲到头皮都发麻很痛。但这三下敲下去我开悟了,因为感受到老师那一份恨铁不成钢的那一份心啊!后来重新又做一遍才做完。这时候我回家的时候一看时间已经到了下午。我从办公室走出去,正好遇到我的父亲。那个时候父母都很尊重老师,我的父亲并没有到办公室去找老师,而是觉得老师这样做很对,所以后来我再学自然课就觉得还不错,考试的成绩也节节攀升。最后到了五年级、六年级跟这个老师都相处的特别好。因为这个老师在四年级创办了一个科技兴趣小组,我们要绑架这个科技兴趣小组还要父母签名。没有父母签名他不敢带我们出去。因为我读小学的时候我们上六天学,但是有两个下午不用上课,星期三和星期五的下午不用上课,不上课就到学校来,这个老师带我们到山上去认识矿石,然后到花园去认识植物,晚上来到学

校去认识天上的星座还做一些热气球,所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而且这个老师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他教学特别严谨,他不苟言笑,很严肃。但是他上课的板书特别的工整,他是一笔一画,所以后来我到学校去当老师,我备课还算比较认真,那都是受这个老师的影响,所以在孩子生命过程当中,有一些好老师用他的行为把德行的根扎在孩子的心目当中是多么的重要,所以我很感念我的这一位老师。有时候回到家乡我都会去找他,这个是教学相长。还会出现一种状况,就是教与学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的时候,会出现教学相消。什么是教学相消呢?就是老师和学生相互埋怨,老师觉得学生学生不受教,学生觉得老师不会教,所以彼此很对立,冲突很大。在学校里面有很多老师抱怨:现在的孩子真的是王小二过年,一届不如一届。其实这样报怨好不好?身为一个有德行的老师不应该去抱怨学生,而应该反省自己,师生之间相互报怨是一种结果。我们学习圣贤文化有份态度要提起来那就是:由果推因。为什么会相互的抱怨?原因出在哪里我们要去找,因为现在的老师和学生都不懂得相互的感恩,过去的学生是多么地尊重老师,而老师又非常全心全意地去教导孩子成就他的学生。但是现在都是互相埋怨,所以才有一大堆的冲突。只有我们相互感恩的时候,我们才能创造一个和谐的课堂。而相互感恩,我们能不能说我们是老师,要让学生首先来感恩我们,这样行不行?我们儒家的心法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已;教儿教女先教已。所以我们首先要怀着一个感恩的心去跟学生相处。我回想我三年走过的路途:确确实实是老师的谆谆教诲,为断的提携才让我走上这一个讲台。因为我从小是一个很腼腆,非常害羞的人。我有时候一讲话脸都会唰通红。而且上课都不敢回答问题。但是在老师这一份关怀帮助之下今生才能够有幸走到这里。能够讲课除了老师以外还有一些观众,他们真的在成就我们。因为他们那一颗善良的心,他们那一份鼓励的眼神,才让我们走到这里。所以真正的老师不是我们坐在台上的人,而是坐在下面认真听课的人。所以我们要明白身为一个老师,人们应该秉持的态度是什么?我们秉持的态度就是:老师给学生上课,不是在教他们什

么。念头里有我在教他,我要教他,已经傲慢,已经在控制。古圣先贤教化人民,从来没有这个念头,他们只是告诉人们宇宙人生的真相,分享他们智慧经验快乐自在。其实也不是他们的,这一份智慧、这一份快乐、这一份自在人人都有。所以《大学》里面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而且他们还非常感恩学生听他的话愿意来学习。至于说他们接受与否、力行与否。他们从来不强迫也不勉强。所以古人讲: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假如老师要拿着鞭子在后面赶去打,我们没有办法成就。但是现在的家长往往就喜欢拿着这个胡萝卜加大棒去对待我们的孩子,去逼我们的孩子。其实这样会造成一个结果是什么呢?——逆反。所以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知道教与学是个动态的过程。老师和学生的身份绝对不是固定的。因为一切的人一切的物一切的事可能都是我们的老师。孔老夫子看到山,他会想到山的稳重;看到水会想到水的那一份利益万物的存心;看到竹子又想到竹子的那一份挺拔,那一份虚怀若谷。所以我们要学习这一点,唯有我们把一切的人事物都看成是老师,我们的道德学问才能够真正的成就。所有的人都是老师,学生只有一个就是我们自己。我们再来看下一句:《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兑命》《尚书》》《 商书 兑命篇》刚才已经讲过。第一个字读xiao,说是觉悟的意思,是“教”字的本义。所以中国的教育强调的是教一个人觉悟。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的悟性。那后面一个是学的意思效仿,因为孩子有一个能力是最强的。什么能力?模仿能力。所以汉代的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当中讲到:什么是教?上所施,下所效。教人所以觉人这叫上所施。学习的人明白觉悟了,进而照着这个做就叫效仿,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谈的:上行下效.为什么说学学半?因为教与学是一体的。教人可以增长自己一半的学问,就是教学能够相互促进。所以身为教育工作者,身为老师,我们抛开学来谈教,或者我们抛开老孙来谈学,都是没有意义的。教学一定要一起来看,一起要一起来谈。这一段讲的是教与学的关系。

我们再来看下一段: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jiao)。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yi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这一段第一句讲的是古代教育的设置。古代的教育家有塾,这个家不是指我们现在的小家庭,这个家是个大家族。家族里面都有私塾,就把附近的孩子聚集在一起,请家族当中有声望有地位德行很高的人来教导孩子,塾又通这个字”熟”就是说这个孩子从小他应该熟悉洒扫进退,应退之理。这个是:家有塾。“党有庠”,“党”是一个单位的名称,就是五百家为一党,在五百家当中就有一个学校叫作“庠”。这个“庠”又通“养”成的“养”。在这样一个学校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正确的人生态度。“术(通遂)有序”。遂是一个单位名称,就是一万两千五百家为一术。在这样一个范围内,就会有一个学校叫作序。“国有学”这个“国”指的是诸侯国。大国有三所大学,小国只有一所。中国古代的教育,只有小学和大学没有中学,又分为国学和乡学。国学包括大学、小学由政府来办的。而我们刚才讲的“私塾、党、庠、术”都是地方办的、民间办的。古代的教育制度是“比年入学”,“比”就是每年都有学生入学,跟我们一样。“中年考校”就不一样,就是每隔一年要进行一次考察。在中国内地每一个学期都有考察,一个有两次。考察的内容是哪些呢?后面的内容就是教育的分目标。这个分目标我用一个表格展示给大家,大家可能就比较清楚。(此处可供大家来画表格之用)

最上面我写道了教育的总目标。文章的第一段谈到了“化民成俗,化民易俗”。要达成这个总目标也不容易,要能够担当起这个重任,也必须要通过长期累月的学习才能够有这一份能力,能够担当的起。在古代的大学每一年都有不同的教育目标。所以下面所写的是教育的分目标。第一年考察什么呢?第一年是“离经辩志”。什么叫“离经”?“经”指的是一根绳子。在纸张没有发明之前都是竹简,竹子做的书,用绳子把它穿起来的,然后把它卷好捆起来。要打开看的时候就把绳子解开,那个绳子就叫“经”。打开以后放在一块板上面,这块板是凹下去的,打开经典放在板子上,那个板子叫“业”。我们打开书籍,放在那个板子上面我们叫“修业”,看完以后把它关起来叫“卒业”。那么“离经”的意思就是说:在第一观察学生的根性。“辩志”就是看他的根性如何?然后引导他立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学贵立志”,学习首重立志,我们要弄清楚、弄明白我们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这是第一年要考察的。三年视“敬业乐群”,三年以后要看他对学业有没有恭敬?然后跟同学相处有没有很和乐?有没有为群体为大家服务的胸怀?要考察这个。五年视“博习新师”。“博习”就是博学而笃行。“习”是笃行,“博”是博学。为什么五年以后才开始广博的学习?因为如果一开始就学习得太多太杂,会把我们的思想混乱了。而我们一开始能够扎扎实实的一部经典,我们能够专注五年,以后再看其他的经典都会有悟处。我在教“弟子规”的时候,讲“弟子规”的时候很多人就问:老师,这个弟子规到底要学多久?我们都学了两年了、三年了。我告诉他弟子规至少要学五年,做要做一辈子。为什么呢?因为没有这五年的根基扎下去,根基不牢的时候,风雨一来我们就东倒西歪,看我们的师长当年跟着李炳南教授学习的时候,李炳南教授提出了三个条件,哪三个条件呢?五年当中,第一:你只可以听我一个人讲,不可以听其他人讲;第二没有经过我允许的书你不可以乱看;第三:你以前所学的我通通

不承认。这三个条件苛不苛刻?当时师长认为这个人很傲慢。但是很多人向他推荐,所以虽然条件很苛刻,他也答应下来了,但是三个月以后他的心清静了。这三个条件真的很好又加了五年,所以他守了这个戒守了十年。当我看到《礼记学记》我才发现:原来我们的老祖宗教导学生,成就学生就是用这个方法。而这个“习”也很重要,这个“習”,上而是羽毛的羽,下面是白云的白,羽毛在白云上面是什么意思呀?是鸟在飞,所以他的本意是鸟飞,引申练习、娴熟、练熟。所以学了之后假如不去力行不去做是没有用的。所以我给小朋友上课就告诉他们:“弟子规”不只是拿来念的、不只是拿来背的而是要拿来做的。学了不用等于没学,所以我们老祖宗教育都 是要:经事致用,要“学以致用”才好。而在“行”的前面加个“笃”,就是要坚持不懈,要长时薰修才会有效,所以《论语》里面开篇讲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了之后马上就去落实,马上就去做。当然能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所以《弟子规》里面有没有讲到这个,讲到了,《弟子规》里面说:但学文 不力行 长浮华 成何人;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已见 昧理真,所以一定要落实。“亲师”五年以后才开始亲近老师。五年以前呢?这说明老师对学生都是非常严厉的,所以教导学生要懂得先后秩序。“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我们当老师的教导学生:先严后宽。师道才能够真正的树立起来,所以当老师的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先开始一定要严,但是不能够光只有严而没有慈,这个要严慈相济、恩威并施、宽猛相济。如果只有严没有亲,学生会很怕我们。怕我们心中有疑惑也不敢问,不敢问很多道理他都不通晓不明了,学问没有办法成就。但是如果我们只有亲而没有严也不行,到时学生对我们老师都不恭敬,他不恭敬那一份诚心就发不出来。诚心发不出来就跟道相背了,所以我们做老师的要把握好这个先后秩序。要把握好这个道,这一点很重要。现在时间已经接近三点,我们就先休息一下,谢谢大家!

好,我们接着再往下看:“七年视论学取友”就是七年之后才可以去讨论学问,而且要学会交朋友。为什么要七年以后才可以去讨论学问呢?而这一篇文章的后面

就讲到:幼者听而弗学,学不躐等也。这是一个学习的次第。我们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疑问,会有一些疑惑,这个时候只要我们能够持续学下去,可能你当初提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了。而且在我们当时还没有切入到经典以前,我们问出来的很多问题,可能也是乱问。自己也得不到什么真实的受用。所以古代的教育强调刚开始学的时候,一定要先好好地听课、好好地学不要随随便便地发问。那么七年以后学习的根基已经打得很牢,对圣贤教诲的纲领都能把握得住,这个时候去讨论学问是一件非常欢喜快乐的事情。“取友”古人用字都很谨慎。在这里有交友也说的过去。他为什么要用“取友”?因为对朋友我们要懂得去选择。因为: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师友。假如朋友没有交好,可能人生都会走入歧途。我母亲经常讲我外婆的一句话:跟着好人学好,跟着坏人学叫花子,就是不干好事。所以朋友很重要,那么选择朋友的前提是什么呢?这里有《论叙》 就是一定要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我们才能够相互的促进相互的提升,所以《论语》讲: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有了一个跟我们志向一样的朋友,我们能够相聚在一起,共同学习生活,那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其实这个朋友不仅指的是外面的朋友,这个朋友也指的就是我们那一颗迷失太久的本善之心,那一份性德,那一份良知。当我们有一天能够找回这一颗失去久远的本善之心的时候,当下是快乐的。所以我们不要向外求,儒家的学问是向内求。你看“朋友”的“朋”这个字:左右完全一样。它的本意是贝壳,过去是一个货币单位叫五贝为朋。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宝贝、都有宝藏。所以要从我们的心地去挖掘我们本有的智慧德能,开发我们的宝藏。当你有一天能够觉悟,你会觉得特别的快乐。为什么我们会想念会有那么一天呢?因为“本觉本有,不觉本无”。所以“有朋至远方来”这个远方不是指时间空间,而是指我们内心迷失了久远的方向,当我们哪一天真正明白觉悟的时候,那绝对是“不亦乐乎,不亦说乎”所以我们要学会交朋友学会看人。而看人的能力在我们老祖宗的教诲当中都有提到。《弟子规》里面有没有提到怎样看人?有没有提到怎

么去交朋友?“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所以朋友不是我们去交来的,当我们有这样一份心态,有这样一份雅量的时候,自自然然就能感召到很多好的朋友聚在我们的周围。孔老夫子要做一件事情,他有没有去召兵买马?他没有,他只是在提升自己的道德学问。所以《论语》里面讲: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众星拱之。只要把我们自己的内心修好,把自己的身修好,就不愁没有好的朋友好的人才来到我们身边。因为《论语》里面说到:德不孤 必有邻。近代有一们贤臣叫曾国藩。曾国藩最有名的是他的家书。他也还有一本书是我们怎样看人叫《冰鉴》。《冰鉴》里面有一些教诲可以指导我们日常与人交往。它写到时:功名看气宇:看一个人将来有没有成就,看他的气度,看也的胸怀;事业见精神:事业能不能做起来看他的精神风貌;寿夭看脚肿:看一个人的寿命长不长是看他走路的时候脚后跟有没有着地。假如后脚跟从不着地的寿命可能不长;正邪看眼色:看一个人是正是邪看他的眼睛,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若要看条理,只有言语中:看这个人做事有没有条理就看他谈话,假如他谈话都是颠三倒四,我们要注意重要的任务不可以交给这样的人去做。这些我们都可以拿起来去运用。“七年谓之小成”这个时候会有一些小小的成就,就象第一段讲的:足以謏闻,足以动众。这个时候你可以感动众人,可以获得一些小小的名望。但是还不足以担当起教化人心的重任。“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知类通达就是对宇宙人生的真相彻底清楚了解明白。用《大学》的话说就是明明德,他也道来了夫子所说的学问的第四阶段。因为夫子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以立未可以权”。今天很多人学习圣贤的教诲,但是他们能不能够去落实,能不能够按照圣贤的教诲去做这层次就不一样了。做了以后能不能很坚决,是不是碰到一些风雨,碰到一些阻碍就开始退心、就开始逃避,这又是一个境界。能够屹立不动摇那能不能符合当下这个时代的时节因缘,懂得现代化懂得本土化,懂得权变又是一个境界。所以九年以后知类通达,他对这些道理都很清楚明白,也懂得很好的去运用。所以这个时候“强立而不反”即使老师不在身边他都不

会违背老师的教诲,这个根就扎得很深。古代的教育大学要读十年,读大学以前要读私塾庠术的教育,不知道花了多久时间,所以培养一个孩子,培养一个人确确实实不容易。到了九年的程度,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就可以担当起教化人心的重任。“近都说服,而远者怀之”他有这一份德行的时候跟他一起生活的人会觉得非常的快乐、非常的喜悦;而远方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位有德行的人都愿意来到他的身边跟他一起生活、一起学习。这两点用《大学》的话讲:“化民成俗”就是“止于至善”;“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就是“亲民”。最后讲到:此大学之道也。这就是大学学习的次第、学习的顺序。所以我们求学,我们学习圣贤的教诲,一定要跟这个次第一步一步的来学习。看完这一段,我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感触?给我最深的感触是我们的古人在制定教育目标的时候,跟今人有一点不同。现在的教育,在制定教育目标的时候非常强调:普及率、升学率、优秀率、及格率,很重视这些率。但是我从这一篇文章中看到我们的古人没有谈有多少孩子要达到一个怎么样的水平,要完成一个怎样的课业量,都没有。他们非常强调的是建立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立志、敬业乐群、博习亲师、论学取友、强立而不反。“强立而不反”用《论语》的话说就是:“择善固执”就是找到这样一条道路绝对屹立不摇、绝对义无反顾。因为我们的老祖宗知道“思想决定一个人的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一个人的性格、性格就断定他的命运”。当一个人的思想观念越正确的时候,他周围的世界也越美好。我曾经看到一个故事:西文有一个牧师,他第二天要去布道。他在那里想我第二天布道要讲些什么呢?外面下头滂沱大雨,他的性情也不是很好。妻子又出去买东西,儿子以没有人带,在他面前吵来吵去。他随手就翻到了一本杂志,看到杂志上面有一幅世界地图。他就把这个地图撕成很多小块,让他的孩子去玩拼图游戏。他想这样他的孩子可以安定一会儿。没有想到五分钟以后,就跑过来把拼好的世界地图给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很吃惊,问他你是怎么做到的。这个孩子讲这件事情很简章。因为我在拼的时候发现这个画报的反面是一个人。我把这个人拼对了反过来这个世

界一定是对的。当他的父亲听完这一句话的时候,非常感谢他的孩子。觉得我明天布道我也知道该讲什么了。当一个人的思想观念越正确,他周围的世界也很美好。我们古来大德都已经谈到这个问题,这个呢“境随心转”。所以只要我们去改变我们的思想观念,我们懂得在人生的道路当中去转念,我们幸福美满的人生马上可以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有些人为什么不肯去做呢?因为他不相信圣贤的经典,觉得这是不可能的。美国总统林肯小的时候,有一件事情给他的触动很大。他的父亲买了一个农场,这个农场有很多很多小的像山包一样的石头。他的母亲建议他的父亲把这些石头都铲掉,这个农场可以种一些农作物。但是他的父亲跟母亲说:这些小山跟后面的大山是连在一起的,没能办法把它铲除掉。如果能够铲除掉,别人也不会那么便宜卖给我,所以他不肯去做。后来有一次他的父亲出去寄货,林肯的母亲就跟林肯讲:今天我们一起来把这个小山铲掉,这个农场就能够发挥更大的效用。他的母亲和他一起动手推动这些大石头,他的父亲以为这些小山跟后面的大山连在一起。其实不是这些石头都埋得很浅,挖地一两尺都可以推一推,这个石头就可以被推动。他们就趁父亲不在的这几天把石头全部搬走了。这件事情给林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生启示就是:很多事情人们之所以不肯去做是他觉得那是不可能的。而很多的不可能都在存在于我们的脑海当中,当我们去做的时候,当我们努力去落实的时候,很多事情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复杂、那么困难。当我学完这一段以后,我们是做教育的,我们不能白读这篇文章。我学完这一段我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呢?有没有把书教好不是最重要的,有没有教对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就开始反省,我十多年的教育经验我到底教给了学生什么。结果我一对照我发现我没有教给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念,而只是给他讲一点知识,传授了一点技能。所以想到老师所讲的十九层地狱的故事觉得很害怕,老师又讲到假如你们身为老师不把下一代孩子教好,我们的晚年可凄惨。如果他们没有学到孟夫子讲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晚年的福利可能都没有。所以当初是听到这句话才决定要好好来做这一件事情,明

白这一点以后。我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就开始调整。老师在课程当中讲道,人生重要的不是奋斗而是抉择;人生跨出脚步的大小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有没有跨对。所以孩子学得多不多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没有学到。他一生当中真正可以让他成就的最根本的东西:“教如此、学亦然”所以学习要学对,教也要教对。我一点以后我觉得我教哪一个学科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有没有把《弟子规》、有没有把德行的教育贯穿在我的教学当中。我刚刚开始跟老师学习的时候我是教美术的,教小学美术。当时很多同事建议我你下一个学期去教语文吧,去当班主任吧。这样就很好呢来教《弟子规》。但是我的学校是私立学校,竞争都很激烈。语文老师和当班主任的竞争最激烈。而我又不是学师范的,我是学幼师的。可能大家也看不出来,我原来是一个幼儿园老师。跟那些小朋友在一起所以本来是有心要当语文老师当班主任的。但一看我们的老总也没有这个想法。后来我想也就算了,人生不能去攀这个缘。我明白了这个以后我转念一想,我当语言老师可能我就带一个班两个班,只教一两个班的弟子规。而我当美术老师我教两个年级七八个班。利益的学生不是更广吗?明白这一点之后我每次上美术课,我都会用五到十分钟跟 孩子讲《弟子规》。我教一年级美术,课程改革后叫艺术课。里面有一些唱歌还有一些画画。假如我的课程今天的内容跟《弟子规》完全相应的话,我今天这堂课里都讲这个内容。有一首歌叫《我的好妈妈》。大家有没有听过,那我就献丑了。我小时候上幼儿园,最喜欢唱的就是这一首歌。所以在教这首歌的时候,我就可以把“入则孝”全部教下去;还有一首歌叫“同在一片蓝天下”,这首歌也写得很好,我就可以把“泛爱众”放进去。只要有一颗心就能把弟子规全部放到所有的课程当中,我们明白,我们上一堂课,不能只是为这一堂课的目标效果负责,而是要为孩子的一辈子负责,这才是一个真正有博爱仁慈爱之心的老师负责的地方,这是学了这一段给我的启示以及以教学当中上的应用,这一段讲得是教育的分目标,从下一段开始讲道教育的内容。在讲内容之前,老祖宗很慈悲,告诉我们在正式开始学习内容之前,一定要在七个

方面让他养成好的行为和习惯,用我们老祖宗的话叫做”慎于开始”.因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第五段:“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也志。其此之谓乎。”那我们来看第一句。古代的大学在开学之前,一定要让学生穿着礼服,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校服。穿着校服拿着祭菜去祭奠至圣先师,以表示对老师的那一份恭敬,示敬道也。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就是我们做学生,一定要尊重老师,一定要去尊敬老师。所以蔡老师才讲道,有礼貌的孩子有福气,将来长大才会遇到贵人。而对老师有礼貌的孩子,他能够遇到大贵人,他能够遇到让他一生成就道业的真正的贵人。这对孩子来说。对家长来说,对老师有礼貌的家长,他的孩子有福气,将来能够遇到好的老师来教导他的孩子。我在幼儿园呆了七年,我有个很大的感触就是纵使这个孩子很一般,但是假如他的父母对我们非常恭敬、非常有礼貌的话,我们都要想尽办法把这个孩子往上拉,都要去找时间去跟他补习、补课。很可惜,现在有一些家长对老师不恭敬,动不动就要去告校长,动不动就要去告园长。你这个老师怎么可以体罚我的孩子?怎么可以骂我的孩子?你要把这个老师炒掉,否则我要转班、转学。其实这样做的家长是最愚痴的、是最笨的。他的孩子没有学会对老师的恭敬,转一个班有没有用?转一个学校有没有用?那只是症状解决了,根本不可能根本解决。所以你看在孩子上学之前,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让他学会对老师的那一份恭敬。“宵雅肄三,官其始也”,这个“宵”通大小的“小”。就是《诗经 小雅》里有三首诗,一首是《鹿鸣》,一首是《四牡》,一首是《皇皇者王》,这三首诗它反映的都是“君臣之义”、“君臣之礼”。做人要懂得诚信,懂得对国家有一份忠心。因为大学里出来的人,将来都是要做官的。假如他们一开始他们学习之时就是利禄之心,为了官奉。而不是说我学习这些圣贤教教诲,是为了去造福一方,去利益百姓,那将来他的学问越高,越危险。因为他会去祸国殃民。所以他们开始时会去读这些文章,而且读得时候还有音乐,因为这三章组成非常华丽的乐章,后面有音乐伴奏。这个是“官其始也”。这个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的孩子首先要明白读书是为了什么?学习是为了什么?他不明白这一点,他可能最后会走上歧途,甚至会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是第二个方面:要让孩子学会立志。第三个方面:入学鼓箧,孙(读逊)其业也;“入学鼓箧”:“鼓”就是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打铃,古代的鼓声一敲学生就要进教室打开书篓,把书拿起来,表示对学业的一份恭敬。给我们现在的启示:我们做老师、做家长的一定要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回想我小时候上一年级,上学第一天把崭新课本拿回来。我的父亲就拿来一些废的牛皮纸帮我包书,我坐在旁边看。父亲没有讲你一定要好好学习,爱惜书本。但是他的这个动作告诉我们要对书本恭敬,对书本恭敬就是对学问恭敬。所以有时候在教育孩子上,我们真得不需要讲什么,只要我们把把正确的人生态度演出来、做出来就能在孩子幼小的心灵当中扎下根来。所以庄子讲:“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看起来他虽然他好象没有说什么,已经在他孩子的心灵当中扎下了正确的人生根基。在古代有一位宰相他的公务非常繁忙,然后每次退朝之后就在家里苦读诗书,非常用功。而他的妻子是教育孩子。看到先生天天忙于公务,也不管自己的孩子。他对他的先生讲:“你天天忙,孩子的教育你都不管。”结果他的先生非常平静地告诉他的太太:我努力工作、认真学习,这已经都在教孩子了。虽然他没有讲,但是他用他那一份好学的态度,对工作的尽心已经都在教他的孩子。所以后来到了二年级后,都不是父亲包的,是我自己包的。所以我小学的课本现在打开书皮,书面都是非常新的。而且后来我看那个鞠萍姐姐的“七巧板”这个节目。里面讲到用铝做牙膏皮子,过去的牙膏不像现在用塑料,它是铝做的。把用完的牙膏眸子剪下来,剪成长形,用锤子把它锤平。然后可以用来包书的书角,包了书的书角,这个书就不容易翻坏。后来我学了之后就照做,做了之后带到教室去。老师看了也很

高兴,在全班表扬了我的做法。那个时候,因为我不是个很聪明的人,但是有一点让我觉得比较对得起老师的呢,就是听老师的话。那时候老师说:字要一笔一画的写,所以我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写作业都是一笔一划这样写。所以我的字虽然没有怎么练。大家可以看一看。如果觉得还过得去的话,那都是小时候打下的基础。而且我回到家第一件事情是写作业,认真把作业写完了再去玩。所以那时候读小学也玩得蛮开心的。比如说玩泥巴。我玩泥巴的时候我们用一个游玩—补锅。是用泥巴做一个锅,然后举得高高的往一上一轧,然后锅底就破了。破了一个洞然后对方就会把他的泥巴来补我的锅。相当于赢泥巴。还有滚铁环,打弹珠。我觉得那个时候学也学了,玩也玩得蛮开心。虽然我不聪明,可是我的学习成绩在班上都能够处在中上等的水平。而我的妹妹与我相反,她比我聪明,但是她学习就没有我这么认真,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去写作业而是去玩。玩到晚上快睡觉了。父母问她:“作来写了没有?”她回答写了就上床睡觉,结果父母一检查发现作业一个字都没写,赶快把她从被子里拉出来,那个时候睡眼朦胧,睁开眼睛那样写。大家想想能不能把作业写好?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他学多少才艺,比他考试考多少分都要重要的多呀!这也是“逊其业”给我们的一个感触。“夏(读假音)楚二物,收其威也”。“夏”是一种木条很硬的一种木条。“楚”是柳条是很软的。“夏楚二物”就是让我们教育孩子要软硬兼施。而且这个“夏楚二物”在古代是教鞭,为什么会有教鞭,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它主要不是用来打孩子,而是让孩子在学业上不敢造次,去收敛他们。所以叫“收其威也”。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境教。”当孩子来到学校、来到课堂,都不敢生一个妄念,都不敢想一些不好的。这个“境教”就做成功了。所以为什么我们进佛寺,看到壮严的佛像都不敢起恶念。纵然是大盗、杀人犯,进到寺院中,他也不敢乱来,这个就是“境教”的力量。所以现在我们校园文化建设,假如能够做到这一步,我们的“境教”就做成功了。而有关”境教”这一部分,在大戴礼记里有一篇文章,叫做《武王践作》。武王当皇帝不久,他觉得要把

江山长久得以保持下去,能够让人民生活的很安定。他就问有没有这样一个秘决。问大臣,大臣们说不知道。结果问他的师父姜太公,姜太公说有,就在我们齐国,如果您想要的话,我就拿给你。第二天就取来,取来当时武王是坐北朝南。结果姜太公跟他讲,接受先王之道,您要下来,不可以坐北朝南。所以他就站偏一点,靠南昌一点就不能坐在正北的地方来接先王之道,以表示对古圣先贤教诲那一份恭敬。然后他就写了很多,他就讲道:“以仁得天下,以仁守天下,可以百世执政,你的这个朝代可以传得很久;以不仁者得天下,以仁者守天下,可以传十世;以不仁者得之,以不仁者守之,必及当世。一两代就会跨掉,像秦朝为什么会那么短命。所以他看了这个教诲后很紧张,生怕自己的德行不够辱没祖宗。所以从此之后,在他的眼睛所看到的地方,他所经过的地方,都把这些圣贤的教诲贴起来。在他座位的正前方他贴着:安乐必敬。时常提醒自己一切言动都要恭敬;在他的座首的右边,贴了一个“无行可悔”,就是我的行为做下去,不要有遗憾,不要有后悔。所以他还写了很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悉这一篇文章去看。所以在我们的校园里面,能够把这些圣贤的风范图片,一些圣贤言语张贴出来,让我们的孩子抬起眼就能看到,我觉得这是最好的校园建设。这一点给我的感觉是:我们在家里面,当我们的孩子出生时,我们也应该提供这样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的场所,这是“收其威也“给我们的启示。第四句:“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卜禘”在古代是大祭,就是天子要祭天。一般是在夏季,而学生入党是春季。所以从春季到秋季有半年的时间,有好几个月的时间。可以让孩子自由地发挥他的兴趣,也给一个时间让。老师去了解他的根性、去了解他的志向所在,这叫“游其志也”。这给我们什么感触呢?这点对于我们老师家长来说,如果我们教育得法,我们培养孩子有孝心,他会满我们的愿。因为《礼记学记》后面讲道: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有孝心的孩子会满父母的愿。我们有很多父母像在中国内地,经历了文革,上山下乡,三年自然灾害,那时候都没有吃到什么,也没有学到什么。所以现在条件好了,希望他的孩子不能受一点苦,然后自己年轻时没有达成的心愿,比如想当歌唱家、想当舞蹈家、相当钢琴家。所以呢把自己没有完成的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结果就逼孩子去学钢琴、学舞蹈、上奥数班。其实这个我们反问一下这些家长,你让孩子上的兴趣班,到底是孩子的兴趣,还是我们的兴趣?所以最后兴趣班变成了什么?兴趣班变成负担班。妈妈的兴趣变成了孩子的烦恼。内地有一个城市举行过一次小学生作文竞赛。题目是《某某我想对你说》,结果有70%的孩子写得都是《妈妈我想对你说》。他为什么想对妈妈说,因为他觉得妈妈像会计师,把他一天的一分一秒都算得很清楚:几点起床、几点睡觉、几点做功课都算得很详细;还有孩子写他的妈妈是变色龙。假如考了一百分,可能睡梦中都能笑醒;但是假如考了七十分,那个回到家里,马上是晴转多云,接着就是一阵狂风暴雨;如果考了不及格回来,可能就由七十分还是女子单打最后变成男女混合双打。还有些学生说他的妈妈是“河东狮吼”。他说我在看电视屁股还没有坐热,母亲就会凶神恶杀地走过来说:还不去写作业?所以孩子觉得妈妈那一份温柔,那一份漂亮都不见了。呈现给他的都是非常丑恶的面孔。我们可以想一想:假如我们父母在孩子的心目当中都是这样的形象,把温暖的家庭都变成严肃的课堂,那我们的孩子的人格,我们孩子正确的人生态度能能够建立吗?所以我们当家长、当老师,一定扎孩子德行的根,一定要长养孩子的孝心。第五句:“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就是老师刚刚接触学生的时候,不要说太多道理。而是要在私下观察。特别是我们接手一个新班,可能会有很多好心的同事会来跟你讲,这个班上谁的表现怎样,有四大天王,有一些什么样的人物,其实这时候我们要有一个态度。什么态度呢?首先我们要感谢这些教师的好心,但是他所说的只能做为一个参考,不能把这个孩子就定死成这样。所以接手一个新班的时候,我们要有一个心态,要觉得孩子什么都不是,我们就不会先入为主;还要有一种心态,就是孩子什么都是,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潜力很大。任何一个孩子只要教育得法,都能成圣成贤,所以我们不会去给孩子预设立场,这是我们教学。那么我们作为家长应该怎样去理解这一

句呢?“存其心也”就是我们跟孩子要做心与心的交流与互动,而不能老是去满足他的物质需求,给他物质的给与。所以现在的孩子最缺乏的就是那一份亲情。所以当家长每天能够抽出十分种到半小时,把我们的手机关掉,把我们的电话线关掉。好好地跟我们的孩子讲讲德育故事,讲讲《弟子规》。不用多长的时间一两年两三年,您的孩子一定会发生变化。我曾经有一个教育经典案例:父母假如在孩子教育当中,能够做到十多十少,这是很低的要求。最高的要求一定是向《弟子规》看齐。他说能够做到十多十少,可能我们的孩子都会有很大的改变:多一点身教,少一点言教;多一点读书声,少一点麻将声;多一些精神上的关爱,少一点零用钱;多一些激励与欣赏,少一点打击与指责;多一些与老师交流,少一点与赌友(、麻友、股友、美容师)交流(其实当一个母亲她用她那份爱心去教导她的孩子成长成才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母亲其实是最漂亮也是最美的);多一些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少一点社会应酬(汕头一个朋友说:应酬、应酬,是应付仇人)。当我们真正明白“至要莫若教子”时,许多应酬自自然然就少了。因为“心是能感,境是所感。”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应酬呢?因为我们老是想在外,而不肯在家里面去好好教导孩子的这颗心所感召来的;多一些让孩子作家务的机会,少一些让父母代劳。我不知道在坐的各位的孩子在家里做家务的时间有多少?(家长们想想,自家孩子作家务的时间是多少,中国的孩子做家务的时间是全世界最少的。每天做家务的时间不到十几分钟,几分钟而已。甚至有些家庭根本就没有让孩子做家务的时间);多一些光观旅游,少一些电脑电视;多一点家庭文化氛围的创造,少一点物质环境的建设(现在人买新房,搞装修,但有很多孩子住进新房得病;还有一些孩子在优越的环境里更不好好学习了,所以到底什么是给孩子最重要的?一生当中最有帮助的)(一个爸爸对孩子讲:儿子,你现在比爸爸小时候幸运多了,你现在上学都不用走这么远的路,100多米就到了。爸爸小时候要翻山越岭去读书。结果他的儿子回答他的父亲说:“爸爸呀!你们才幸运呀,我们才可怜呀!虽然我们的学校很近,但是一路上有五家电动玩具店。

我每经过一家,我的心都在抓呀!所以我每次上学,都是内心痛苦的煎熬和折磨。这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呀!当我们把家庭的读书的文化氛围营造好,你不要去教导孩子什么,孩子自己都会去觉得很好。多一些心里美的开导,少一点外表美的诱导。这是”存其心也“给我们的启示。最后“幼者听而弗问”这里的“幼者”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因为在古代读大学的人,已经是很大的年龄了。太子十五岁读大学,贵族士大夫的孩子二十岁读大学,所以“幼者”绝对不是指小孩子,这里指的是初学者。就拿《弟子规》来讲,一个八十岁的老者,假如他从来没有受过圣贤教诲,他现在来学《弟子规》,他依然是幼者,这个“幼者”是初学者。所以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不要提问,不要乱发问,这是学习的次第。我们庐江文化教育中心有位李主任,他曾经在日本学习工作过。他在日本学习一个最大的感触就是日本的学生落实这一点落实得很好.他们刚开始学得时候都是很听老师的话,很守规矩,没有问一大堆的问题。因为我们初学时很多的问题,随着学习的深入,其实会自自然然得以解决。当我们不能掌握住圣贤学问纲要的时候,我们问出来的问题都不是根本的问题,都是枝末的问题,这对我们的修学并没有太大的帮助。我刚开始跟老师学习的时候,也有一些疑感。但我没有问,因为可以感受到老师他那颗慈悲心,他四处讲课不疲不厌,对我们确实是非常的关怀。这些疑问随着我的深入学习,慢慢地就明白了。比如说老师写字都是写繁体字,我一看到那些繁体字,心里面就很烦。因为我们从小受的教育学的都是简体字嘛!老师还说将来最好能够恢复繁体字,我的内心深处都不那么认可。后来随着学习的深入,老师将繁体字的里面的智慧一点一滴地讲给我们听的时候。我才觉得我们的老祖宗真得很慈悲,他的教育真得很有艺术性。比如说,金钱的“钱”这个字,左边是金,右边是两个戈,会打起来;还有这个爱字中间有一个心;道德的“道”字,上面是一个首,旁边是一个走字底。什么样的人是有道德的人呢?就是首先能够把圣贤的教诲实践出来,走出来的人,这样的人才是有道德的人。所以当深入学习进去之后,看这些繁体字不烦了,觉得是非常的亲

切。因为在看这些文字的时候,是在看老祖宗的存心,是在看智慧。所以到底这个东西到底是难还是易,其实不在外,其实在于我们内心的心态。当我们能够把心念一转,很多的问题都能解决了。老师板书的时候都是竖着写,我们也会看不习惯,因为我们受的教育,书都是横着写的。当我深入学习后,我个人有个体会,横着写的时候,我们看书,头在不停的摇。难怪现在这么多的人对圣贤的教诲有怀疑,有批判,可能跟这个有关系。然后我们的古人都是竖着写,我们看的时候都是在点头,所以就越看越欢喜。我们中国的汉字是方方正正的,在看的时候,就提示我们做人应该心要平要正。而且这个字竖着写告诉我们,我们要把天地的德行演出来。因为在万物当中,只有我们人类是直立的,是顶天立地。所以我们每次在看的时候就要提醒自己,做人要顶天立地,否则我们没有办法位列“三才”之间。所以随着不断深入学习的时候,一些疑问都会慢慢解除。所以当我们问一些问题的时候,老师不回答我们,那是老师的慈悲。真正等你火候到了,不用你问老师都能来帮你解答。这个在后面的课程当中,我再跟大家谈。当我们作为一个老师,一个家长,在孩子真正在接受学问以前,能够把这七个方面做好,那你的教育已经成功了一半,所以这七个方面是教育的大的原则。我们说“人伦有五,教伦有七”这是老祖宗给我们的教诲。再下一句“记曰:凡学,官先事,士也志,其此之谓乎?”“记”指的是《礼记》,《礼记》中说对于学习、作官的人,首先要治事。而在治事当中,哪一件事是放在第一位的?——建国君民,教育为先,教育是第一位的。“士”指的是读书人,读书人学习首重立志。

第六段:“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这里面一开始就讲道大学在教育的时候,“时教必有正业”,“时教”就是教育要

随着四季的变化来安排内容。所以古代是春秋教《礼乐》,春秋讲《四书》。“正业”指的是《六经》,就是《诗》《书》《礼》《乐》《艺》《春秋》。或者是我们孔老夫子所说的“德行、言语、文学、政事”这四科都是属于“正业”。“退息必有居”,指的是下课以后还要自习。因为听课只是受一些启发,只是明理。但是我们对道理的体悟,还需要我们去落实。所以我们常常讲:“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真正地用功处是在课后。所以“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靠个人在课下努力地精进。这里就讲到学习的内容。下面我们来看学习的内容:“不学操缦”,“操缦”是古代的乐曲,当然是一些很简单的乐曲。为什么首先要弹这些很简章的乐曲呢?如果大家有孩子学过钢琴的都知道。在弹奏世界名曲之前,首先要练习指法,如“哈农练指法”、“车而尼”“小步舞曲”、“小奏鸣曲”这样很简的乐曲可以练习孩子手指的灵活性。这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调养孩子的心。当他的心很定、很静的时候,他才能契入音乐的境界当中。所以“不学操缦,不能安弦”。那么古人为什么要学音乐,而且把音乐放在第一位。因为《孝经》里讲: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化民成俗、化民易俗。所以在中国的古代,音乐是最高的教化手段。因为“乐者通伦理者也”,音乐跟伦理相通的。“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能知乐。”中国的古人把音乐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指的是“声”是万事万物所发出来的声音,这个只需要有感观器官的动物有感知的动物也能做到,而且这样的声音,有时是杂乱而无序的,以知声而不知音,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第二个程度是“音“是一些有规律、有旋律的声音。现在大多数的音都紧纳为这个范畴,这样音是一般的人都能够去听的;而我们现在的很多音乐在古人看来叫做靡靡之音。听多了之后会亡国的,因为整个人心都会坠落下去;而“乐”是在音乐当中能够起到教化人心,人听了之后能够心旷神怡、能够调服性情、能够陶冶情操,这样的音乐才能够称之为乐。所以在《乐记》里面讲“道,德音之为乐。”而这个乐是谁作的?乐是圣人做的,当这个国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时,圣人就开始来制作“乐”,35

所以是分为这样三个阶段。而“乐”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摄住一个人的情。什么是人情?在《礼运》当中讲道:“喜怒哀乐爱恶欲,弗学而能”这个称为人情。有“乐”的时候,能够让我们的性情平和,心态很好。孔老夫子都告诉我们:当我们父母去逝的时候,都不要太悲伤,要节哀顺变,所以送葬时才有一些哀乐,让我们沉浸在对老祖宗的思念当中。当一个人不能调服自己的情绪智慧就不见了,因为“情令智。”《中庸》里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乐”最大的一个作用就是能够让整个世界、整个自然、还有我们的人心都处于一个非常和谐的状态。所以《乐记》里讲“乐者天地之和也;和,故百物皆化。”所以我们古人非常重视音乐的学习。“不学博依,不能安诗”。“博依”就是“博识而善依附喻”就是要学会譬喻,要学会譬喻就得要学习《诗经》,因为《诗经》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可以譬喻。要做为一个好的老师,我们要注重掌握一个好的法宝--那就是譬喻。《诗经》看起来都是自然界动物的事情——草木花呀,其实它比喻的都是一些人事。比如《关雌》这一篇,讲的是关雌这种鸟,但是这种鸟它一生找到一个伴侣就终生不换,忠贞不渝,所以夫子把这篇放在《诗经》之首是提醒我们要重视夫妇之道呀。因为五伦关系中,夫妇这一伦一正,五伦全正。它也非常善巧地劝告世人,我们为人何以不如鸟乎?所以《诗经》读了以后,我们与人谈话、与人交谈后都知道怎样达到更好的效果。《诗经》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论语》讲“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是让一个人的心能正。《大学》里讲“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然后天下平”。而且《论语》里面也进到:“不学诗,无以言”。所以古代人连说话都要学。因为我们的言语会对这个世界,对周边的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因为“口为祸福之门”。所以不得不谨慎,不得不学。《弟子规》中有三分之一的内容在讲言语重要。第三个方面要学“礼”:“不学杂服,不能安礼”。这个“杂服”有两种解释:一种“杂服”指的是礼服。因为我们参加不同的社交场合,我们要穿不同的衣服,这在当今的社会更是如

此。你参加别人的婚礼,总不能空一件T恤去吧。还有一种解释是“杂服”的“服”解释成事情的“事”,“杂服”就是“杂事”就是洒扫进退。而这些事,无非是培养孩子守规矩懂礼,这两种解释都很好。那我们来想一想为什么要学“礼”?这个在《礼记》的《曲礼》这一篇当中有解释。《曲礼》中有很多重要的教诲。《曲礼》里面讲: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假如人会讲话但是没有礼,那跟禽兽也没有两样。因为“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you)”。“麀“是母鹿,就会发生乱伦。鹿在动物界是很有灵性的,都会发生这样的状态。所以我们人类能位列三才,那是因为我们有礼,我们要感谢我们的圣人制礼作乐,才让我们从动物当中所区别开来。所以说,“是故圣人做,唯理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知道我们与动物、禽兽还是有区别的。在古代如果要骂一个人会骂他衣冠禽兽,因为他不懂礼。而且“礼”最重要的作用是能够摄制住人的欲望。如果不能把欲伏住,我们的智慧就没有办法增长。因为”欲令智迷”。所以孔老夫子才说:“不学礼,无以立”。这个“立”字是我们没有资格位立于天地之间,没有资格位列三才之列。我们来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的古人为什么这么重视礼乐的教育?古代中国被称为礼乐之邦,为什么?因为当一个人礼乐皆得时谓之有德(能够称得上是个有道德的人),而德者得也。而且古代的圣王在制礼作乐时,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不是来唱唱歌、跳舞;有这些礼的时候,比如说我们吃饭要有礼,成人要有礼,不是来作一些游戏,来满足自己的口福之欲。而是“教民平好恶”让我们不要有好恶之心,让我们的心能平,不要有分别。而“反人之正也”让我们回到人类社会所应该当遵循、所应当走的正道上来。这才是古代制礼作乐的存心所在。所以,古代说:“乐者,非黄钟大吕弦歌干扬者”,不是说那些很恢宏、很大的那个都不是真正的乐,“大乐必易”,而且“大礼必简”,所以《孝经》说“礼者敬而已矣”。我们看《曲礼》好像有很多繁文缛节,但是我们只要把握一个中心就是“肯替别人着想”有这样一份恭敬之心,那我们已经契入当礼当中。《曲礼》

中有这样一篇文章:客人来到我们家,我们要引导他,什么地方是卫生间,什么地方是厨房,什么地方是你睡觉的,在他进来时,你都要给他解释,省得别人搞不清楚。在为他铺床叠被时,要问他睡哪一头,铺床时是从头铺到脚,不可以铺反,表示地都是对对方的恭敬之心。看看我们古人考虑的是多么周祥。所以“礼乐”是非常重要。里面讲道:乐是德辉动于泪,因为乐听了之后可以马上让人心发生改变。而礼发出于外,里外一起交感。“礼乐交形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易,恭敬温稳”。一个人恭敬温文态度就能够生起来。但是很可惜,我们的《乐经》已经失传了。原来我们有“六经”,现在只有“五经”。现在我们要看乐,只能看《礼记》当中的一篇《乐记》,还能够窥一点大貌。后来就不说“礼乐”了,慢慢变成“诗礼传家!”。我在广东梅州推广弟子规的教学,我发现梅州在这些文化的保留方面做得很好。它很多地方都有“堂号”,因为居住在这里的客家人原来是中原的士大夫,后来迁到广东。他们住宅都写上“堂号”。“堂号”就是“祠堂”的名称。所以我是去了那里我才知道原来我们姓“黄”的堂号是“江夏堂”。因为江夏黄香举世无双。我现在所在的地方叫“宝树堂”是姓“谢”的。我们读腾王阁序时有一句是“谢家之宝树,孟氏之芳邻”。还有姓“杨“的叫”四知堂”。杨震四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每一个堂号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而在我住的这个楼叫做“受益楼”。虽然我不是客家人,但能够在这个地方弘扬圣贤的教诲,真得是蛮幸运的。“受益楼”的大门口有一幅对联,仅这一幅对联已经把中国文化的内涵教包括了。这个对联是这样写的:“受承诗礼家声远,益绍箕裘世泽长”。上联说的是“诗礼“。有个典故叫“过庭之训”这个在《论语》当中有记载。孔老夫子有个学生叫陈亢,他有一次就去问孔老夫子的儿子伯喻:“你的父亲有没有在私下传授一些学问的秘方给你?”伯鱼说:“没有啊!如果一定要说有的话,只有两次我的父亲单独跟我讲话。一次我经过大厅父亲叫住我问“你有没有学诗呀?”我说没有。结果父亲说“不学诗,无以言”。我于是就下去退而学诗。又有一次我经过大厅父亲又叫住我问“你有没有学礼呀?”我说

没有。结果父亲说“不学礼,无以立”只有这两次父亲单独同我讲话。陈亢听完他的回答特别欢喜,他说我问一而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知道真正有德行的人绝对不会有私心。当我把这一段教诲看明白的时候,我对老祖宗的教诲,对圣贤的经典没有一丝一毫的怀疑。因为一个无私的人、心里面纯洁、纯善的人他怎么会有糟粕?怎么会有不好的东西?所以有时我们不需要去读很多的经典,你只需要真正能够把一句把一段读明白了你当下就能受用。所以后人在注解这段时说:如果硬要说孔老夫子教诲有什么秘决的话,那个这个秘决就是“诗和礼”。所以,后来很多人家写对联的时候都写:诗礼传家。所以“受承”,我们能够接受、能够依教奉行进而照着做,那我们的家道可以延绵久远。下联“益绍箕裘世泽长”。“益绍”源于一个成语叫“克绍箕裘”。“箕裘”在没学《学记》之前我可能不明白他的意思。在学记的后面讲到一句“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箕裘“就是祖宗的事业。“克绍箕裘”就是继承祖先的事业,就能够让我们在祖先的庇佑下面,让我们的家风、家道能够延绵不绝,能够长远。这一段是我去了之后才体会到的。下一部分:不兴其艺,不能乐学。“艺”是指“六艺”。我们首先要对我们所学的东西要有一份欢喜、有一份兴趣,我们才能够真正的契入进去,才能够学得开心。“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卸书数”。我们的古人学六艺根本的目的在于“修道”,在于提升我们的道德学问。所以夫子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而游于艺。”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六艺”如何提升我们的道德学问。“礼乐”刚才我们讲了它的重要性。我们再来看这个“射”。“射”就是射箭。很多人以为这个射是孔老夫子的军事思想,其实这样理解比较偏颇。孔老夫子的存心是什么?是仁爱,不希望世间有冲突,世间有战争。他怎么会是这样教人练习射箭和打战呢?不是的。这个“射”的本意在《礼记》里面有一篇文章叫做《射义》。当中讲道:“射者,进退周环,都必须守礼”。而能够把箭射准,一定是他的的内心有志向,而且他的身体站得很直,把弓拿得很稳,对他的人生目标追求方向很坚定才能够射中,所以射箭是来观一个人的德行。

射箭在古代是用来选拔诸候、选拔人才的一个方面。比方说“侯”这个字是个会意字:上面部分像一面旗,下面是矢,矢就是箭。能够射中目标的才能够选为诸候。而且在古代天子大祭之前,各路诸候都会把他们国家的读书人——士贡献给天子。天子怎么来考察他们的,就是通过射箭。射箭时也有许多的规矩,这个在《仪礼乡射》里面讲得很详细。就是射箭要经过三轮叫“三番射”。第一轮由教练站上去,把动作表演出来,然后射中靶心;第二轮是射箭的人走上去按要求把箭射出去,这时不管你有没有射中不计成绩;第三轮射箭时旁边会有音乐,射者要随着音乐的节奏来发箭。假如箭发早了或发慢了,既使射中也不能算成绩。所以当他的行为很符合礼,他的箭发出去符合音乐的节奏,这个时候射中了才能够算成绩。射中多的人,国君要奖赏这个国家的诸侯,要封地给他;射中不多的要被削地,这是古代一种选拔人才的形式。而且古代射箭时,对观箭人都会有要求。有一次,孔老夫子跟他的学生们在练习射箭,当时围观的人特别多像几堵墙一样。结果孔老夫子让他的学生子路跟围观的人讲要想观箭有三个条件:一是奔军之将(就是打了败仗的将军)不可观箭;二是亡国之大夫不可观箭;三是为人后者(就是为了自己的一些利益去做别人的干儿子)用后来的话说就是做汉奸的,这样的三类人不可观箭。而且他们每射一轮都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到了最后一轮的时候,都没有什么人来观箭了。大家看看夫子在讲他的学生才艺时都是在提升他们的学问道德。每一个人在射箭时都有自己的目标叫“鹄”。所以“射者各有之鹄”,为人君者有君鹄,为人臣者有臣鹄,为人父者有父鹄,为人子者有子鹄,这就是各守本份,各尽其责。这些在射箭的过程当中,都可以去明了这些人生的态度。而且射箭在孔老夫子看来“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当心很平正,身体站得很直的时候,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而是反求诸己而已矣。韩国人对于我们老祖宗的教诲领悟得比较透彻。射箭运动在韩国叫“弓道”世界上射箭最好的是韩国。奥运会团体冠军很多都是韩国人。因他真正得到了射箭的真义、真理所在。2008年我国举奥运会口号是“人文奥运”

我想我们老祖宗这一份体育精神可能比那个更高更快更运还要好。所以2008奥运会是一个很好的复兴中国文化的机会。这个讲的是“射箭”。我们再来看“驾车”—卸。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开车,开车也能够入道吗?答案是肯定的。假如朋友有经验的话去乡村驾一次车。用两匹马拉的车要像一匹马拉的一样容不容易?不容易。但是孔老夫子和他的学生拉的车是用四匹马拉的就像一匹马拉的一样。让坐在上面的人没有任何的不安,情绪都非常稳定,坡度非常的缓和。假如一个人开车开到这样的一个程度他的修养、修身功夫也不低呀!他很快就能够入道。再一个“书”就是书法。杨老师教孩子写书法首先要练习“点”,要写一万个点呀。这是在磨他那一份心,磨他急躁、焦虑、不安的心。当这个心能够很静很定的时候,我们的智慧就能够开显。而当他真正能够把点写好,因为任何一个笔画都是从点写出来的,他后面的学问就能够很快成就。而且真正书法家比如中国近代的书法家前不久刚刚去世,到了晚年他的书法造诣已经很高了,但他还是在不断的练习、还是在临摹古代的贴,摹完一看,还是觉得自己与古人比,还是差得太远了。深圳有一位年轻的书法家,他说他练书法的时候,别人每天练一大堆的字,他每天只练一个字就是“专”字。我们能够专的时候就能够定,我们能够定的时候就能够安,能安就能乐,能乐才能真正得到一些益处。“数”是指计术、天文、地理、二十四节气、占卜祭祀这样的内容都要让孩子们去学习。因为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在孩子九岁时他都要知道天干地支、二十四节气都要很清楚。那这些就是古代的六艺。古人在论述这一段的时候有两个字我们不可以轻忽。一个是“安”字,“安学、安诗、安礼”这三个“安”字。“安”的意思是什么?就是在学习的时候要安住于当下,就像各位朋友一样,心无旁人,安住于当下来听课。能够安我们的心是定的,定能生慧。我们的师长也说“静水照大千”。当我们的心情波涛汹涌的时候,就好像湖水连周围的山川树木都影印的不清楚。当我们忙着挣钱,被欲望所迷惑双眼的时候,就边我们身边亲人的需要我们可能都关照不到。所以做学问一定要“安”。还有一个字是“乐(le)”,“不兴

其艺,不能乐学”。这个“乐”也很重要。因为夫子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学习成败的关键:一个是“安”,一个是“乐”。

下一句“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这里讲得是学习的态度。“藏焉”就是要把这些教诲领纳于心;“修焉”就是领纳于心后,我们要在生活当中去落实,去修行。所以我们的行住坐卧都要符合礼节;“息焉”就是要懂得好好休息,让我们的心能安,当我们身心俱安的时候,才能更好的学习。所以古代的人休息是为了什么?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学习。而讲道休息古人也有一些重要的教诲,我们如能够这些教诲好好落实都不需要去吃安定、去吃安眠药。汉代一位学者蔡季通他写了一段话叫“睡诀”(怎样能睡一个好觉):睡侧而卧,向右侧,觉正而伸(不是一直要保持一个姿势,那也挺难受的,有时还可以活动一下),早晚以时(我们要抓住睡觉非常关键的时期,现代话来说就是深度睡眠时间:十一点凌晨两三点,如果这个深度睡眠时期能够把握住,那可能一天的精神都会很好),先睡心,后睡眼(就是先让我们的心安定下来,有很多人很喜欢睡,没睡意也要上床去,在那里碾转反彻,像一个瘙子在那跳来跳去,然后去数数,从一数到一百,还是睡不着,假如我们能让我们的心安下来,我们的眼自自然然就闭下来了,睡眠质量还会很高,我们的气色会很好。我们很多女同胞都特别强调美容,所以我们要把握好睡眠)。“游焉”指的是游山玩水、观光旅游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看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这个才是我们观光旅游的重要性。“观光”是观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不是说到一个旅游点丟购物,古人年来不是这样的。有一次我去无锡旅游,我去“拙政园”回来觉得很后悔。因为走马观花也没看到啥。假如我在去之前好好地把这些园林艺术、风土人情研究研究再去的时候那么我的感受肯定会不一样,去到一个地方就收获一个地方的知识。这一点给我们的感触是真正会学习的人他时时处处都是在学习。而前面夫子讲的“六艺”给我们的启示是:各行各业都能出状元,也就是“行行出状元”。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的人。当我们能够这样做的时候,教学的效果就非常明显

了。“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他能够安住学习对老师又特别的亲近;“乐其友而信其道”对于同学有一份关怀和帮助,然后又相信老师所讲的道理、听话;“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就是老师不在也不会违背老师的教诲,就是“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但是我们现在的学生在课堂里班主任在的时候表现得都很好,但是任课老师去,副科老师去有可能大闹天宫。这时我们需要反省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到底有没有在教任何学科当中去把德行的教育落实下去。真正所有老师共同配合我想孩子的表现也会一致。因为我们父母教育孩子也不一致,学校里面各科老师教育孩子也不一致。我读小学的时候班主任语文老师说她的语文课很重要,数学老师会说他的数学课也很重要。到了要考试的时候,这些老师都来抢课。所以当我们观念一致时,孩子也会表现得一致。为什么在中国古代我们圣贤教育会推行得这么好?因为政府是这样的理念,民间的百姓也是这样的理念,大家都以圣贤教放诲为标准,所以才能落实得很好。《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敬”是“敬道”;对老师有一分恭敬;“孙”是“孙业”对学业非常地努力;”务“是脚踏实地不虚华;“时”是能够把握住时间,勇猛精进,因为时间很重要;“敏”是一份好学的态度,他懂得向一切人事物去学习,去请教。当他能够做到这五点的时候他的修养自自然然就提升了。“所以厥修乃来”他的修养自自然然就形成了。“其此之谓乎”这一段讲得是教学的内容。

《礼记学记》四大基本教育要素的前两个要素:教育的目标“化民成俗 ”、教育的内容。

下面的内容就进入第三个部分就是教育的方法,是《礼记学记》当中最为重要,最为精华所在内容——教学的方法。

第七段: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陷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这一段还没有讲到教学的方法,它讲到是作为一个老师在教学过程容易犯的一

些过失,或者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教学弊病。那为什么在讲教学方法以前先讲这一段呢?从这里面我们可以感受到老祖宗的慈悲,因为当一个老师正式上岗以前、正式当老师以前,他能够在他的教学中去避免教学弊病他最起码可以做一个合格的老师。进而再掌握后面的教学方法,他完全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我们的古人在写这一篇文章的时候处处在替我们后人着想。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些教学弊病。在我们当下我们会不会去犯。这里所说的“今之教者”指的是汉代时候的老师,当我们不能这样去看经典。这个“今之教者“现在我们从事老师,我们有没有去犯这样的过失。第一个过失:“呻其占毕”。“呻”是用嘴念;“占”是用眼看;“毕”通“笔”就是古代的书简,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课本。“呻其占毕”那么“呻其占毕”这句话用我们现在的话讲就是照本宣科。这个老师讲课,他只是在那里背诵一些东西。对一些教理他自己也不太清楚明白。假如我们用这样一种方法去教导学生,我们老师教得呆,学生学起来也一定会学得很傻。从这一点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我们老祖宗在教学当中,绝对不强调强迫灌输式。而是希望他们的教学能够引发人的悟性,引发人的思考,这是第一点我们不可以犯的错误。第二点“多其讯”。“讯”就是“问”就是老师上课很喜欢提问,或者是”满堂问“一堂课都问下来。我们现在的素质教育当中,强调教学当中要师生互动,所以很多老师上课都喜欢提问,觉得这样师生互动方式挺好。但是都习惯于问一些什么问题呢?好不好呀,可不可以呀,对不对呀!这些问题问下去学生都不需要思考,学生只要回答:好,可以,对。这些提问对他的悟性一点好处都没有,所以这样的问题要少问。孔老夫子不是这样提问的,同样的问题问出来,他的提问会让他的学生作回答。回答的时候是一个个的进来,一个个的出去。有一次孔老夫子问他的学生:“智者若何?仁者若何?”结果三个学生回答都不一样。最先进来的是子路,子路性子比较急。他第一个来回答老师的问题。他回答说:“智者使人知己”。有智慧的人他很会生活,他是生活艺术的大师,大家都会向他来学习,所以他的名声很快就能传出去,大家都知道他。“仁者使人爱

己”心地很厚道很仁慈的人,大家都愿意来帮助他,聚在他的身边跟他一起生活。孔老夫子听后点点头,称他为“士”,用我们现在的话说你是个合格的知识分子;第二个进来的是子贡,子贡回答说:“智者知人,仁者爱人”他说有智慧的人知道每个人本性都是善良的。“人之初,性本善”。“仁者爱人”有仁厚心的人看到别人表现不好的时候,知道那不是本性,是他的习性。进而去帮助别人,去掉习性恢复本性。孔老夫子听后点点头,也称他为“士”;第三个进来的回答的是颜渊,颜渊的回答跟子贡的回答又不同。他回答说:“智者自知,仁者自爱。”一个有智慧的人,他一定知道自己的习气毛病,进而要改正习气毛病。“仁者自爱”仁者他一定首先从自己的习气毛病下手,对自己的习气毛病赶尽杀绝。“自爱”就是自尊自爱。孔老夫子听完他的话非常高兴给了他三个字的评价你是“士君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优秀的知识分子。所以你看孔老夫子的教学,他提出的问题,他的学生都会有不同的回答,孔老夫子都会给予不同程度的肯定。所以孔老夫子教学他懂得因材施教,他的教学活活泼泼。所以我们到这里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学习《弟子规》我们也一定要把这样好的精神和方法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当中去。当我们上课都是问得太多,或者是一言堂,学生连插话和问问题的的时间和机会都没有时,我们要反省自己。如果我们教得太多、讲得太多,控制了话语权,学生学得就会很蒙,这是第二个老师容易犯得过失。“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就是老师讲课不管学生心里的感受,也不管当下的学习状况,反正我就是要把我的课讲完。开学时觉得这个学期还很长,所以上起课来是悠悠放任,一篇课要讲好几个星期。到了学期末发现自己的教学内容还没有讲完,这个时候就拼命赶进度。也不管学生的接受状况如何,所以这种状况很麻烦,我们教得这么急,学生学得很累。我们做老师的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去备学生。要看学生的根性,学生当下的接受状况。不能说我反正就是要把我要讲的东西讲出来就好。那样不契机,所以孔老夫子讲:“中人以下者,不可以语上”。所以我们要看学生的状况,特别是我们在推广《弟子规》教孩子读诵这些古圣先贤经典的教导

中,也千万不可以赶进度。我们曾经碰到一此团体,他们教孩子学经典,这个学期要《弟子规》学完,下个字期要学《常礼举要》。再明年要学《孝经》,后年要学《论语》,他象赶进度地在赶。我们学《弟子规》能不能赶进度?绝对不能赶进度。因为一个孩子的根基的奠定、扎孩子的根不是一日之功。我们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所以心急不会有什么样的好效果。当我们急的时候,我们内心也不会平静;当内心不平静的时候,我们老师讲课也不会有智慧。这一点我们应该注意。这是第三个方面。第四个方面:“使人不由其诚”老师教书没有诚意。他不是把教育当作一份事业,而是把它当作一份职业。上班八小时,一个月下来你给我发薪水,下班后你不要管我。我们古代的老祖宗,从事老师工作的人从来不把教育当职业,都是把教育当做事业,当成终身奉献的事业的。假如我们是抱着去谋生,抱着拿一份薪水的态度去教书,学生能不能感受到我们的心境呀?可以的。学生觉得你老师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为了一点薪水吗?所以当我们这样去教书时,学生都不一定会瞧得起我们。还有一些老师他可能自己课堂的内容不完全教完,他去外面办班。然后你必须上我的补习班你的学习成绩才能好。你光听课堂上的课程,你可能只能考六十分,上了他的实习班可以考八九十分,其实这样的心态都不好。假如我们老师教书时都没有诚意,学生学的时候也不会发至诚心。蔡老师讲到“至诚乃得有经验”当一个孩子对学习没有至诚心的时候,他的道德学问没有办法成就。他的诚心需要老师用爱心,用我们对教育事业的那份热爱去唤醒他。假如我们老师教书使人“不由其诚”就是很教得很虚。那么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很怨恨我们老师,觉得这个老师不把我们当回事,下了课就跑,我们想请教他问题都问不到。这是第四个方面。第五个方面是“教人不尽其材”就是教育“一刀切”根本不考虑每个孩子的根性,没有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这样去教书可能有一个状况就是希望孩子能够整齐化一。但是要求“整齐划一”可能有一些能力很好的孩子,有一些能力很差的孩子对老师很烦。明明我的能力还可以多写一点,多学一点,但是就是到此为止;有的孩子能力不够你硬要

求他这样的,他也觉得你学得辛苦。所谓“教人之善勿过高,当使其可从。”你教育他一定要根据他的状况、根据他的能力,给他以合适的目标。第六个方面“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施之也悖”就是这个老师根本不懂得教育的规律,违背教育的正道,然后对学生的要求也是非常的空泛,非常的空虚。这个“佛”是“虚空”的意思,最后都是流于形式,流于空泛,学生学下来他不得要领。假如我们教学生都是歪的,没有让他走上正道,学生学起来也会应付,所以学得很假。所以这六个方面都是我们为人老师者应当相当谨慎和警惕的。所以学了以后我们要反省我们在教学当中有没有犯这样的一些过失和问题。假如有的话我们要赶快调整,因为身为老师者掌握着孩子的慧命乃至掌握着往后家庭的乃至整个家族的命运,所以我们教书不可不谨慎。那么从这里我也能感受到古人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古人百分百的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所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和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和家长,这一点现在西文人也是认可的。所以我们儒家心法讲“行有不得反求诸已”。假如我们是按照这样的方式去教学,存在着这样的教学毛病时,那教学的效果是反效果。所以这里面把效果讲出来了:“夫然,帮隐其学而疾其师”学生很不愿意去学,很厌学都不愿意跟老师见面,所以一个老师有没有把书教好,我们可以看一点,看哪一点,就是我们走在大街上我们的学生看到我们远远得向我们打招呼,向我们鞠躬问好,那我们教书就成功了。那假如我们走在大街上我们的学生看到我们绕道而行,都不愿意见我们,我们就需要反省自己了为什么会这个样子?然后他又讲到“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学生觉得学得很苦。所以现在我们跟一些学生讲:孔老夫子讲“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他说我怎么“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呢?他觉得学习是一件很痛苦很辛苦的很难受的事情。为什么?他不知道学了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用?对他的生活,生命有什么改善!所以”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难,其毕也速”。虽然毕业了,但是老师教给他的知识技能,他马上就抛到九宵云外去了。甚至于高考一考完、中考一考完,他那个东西马上就还给老师了。他学的目的只是为了考试,只

是为了一个分数,所以他忘得会很快。所以古人提醒我们“教之不刑”,“刑”能“型”就是“典型”。教育没有办法出出现好的效果、达成典范。“其此之由乎”就是由这些方面所造成的。我们在座的各位有没有还在学习,还没有走上教师岗位的?有。那你们学了这一段你们要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你们在教学生的时候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这个是当老师应该避免犯的一些过失。因为“教儿教女先教已”我们要把学生教好,首先要把自己教好。

第八段:大学之法,禁于未发这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这一段很短,但是这一段的几句话却是这一篇文章的精华所在。说到教学方法及运用统统都在《弟子规》当中。《弟子规》真的很好,你如果真的把《弟子规》学通了、学透了。你来看这一段你会觉得很有悟处。第一法—“禁于未发之谓豫”称为“预防法”。什么叫“禁于未发”呢?就是当孩子的习染还没有形成以前,当这些不好的念头还没有在他的心里落下印象的时候,我们就帮他去除掉。这个叫“预防法”。我们大家可以来思考一下:我们都学过《弟子规》,《弟子规》里面有没有讲道“预防法”,哪几句?“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还有没有“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刚才大家所讲的其实都跟这个“预防法”相当有关。我们来看“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整本弟子规只有这两句用的是“绝对”的“绝”。你看“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里面用的是“勿”;还有“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它用的是“切”。只有这两句他用的是“绝对”的“绝”。那我们可以想一想,我们老祖宗为什么这么注重?为什么不要去斗闹场,不要去问邪僻事。那我们再来反观一下我们现在的斗闹场在哪里?我是第一次听到,大家马上就能彻法底源,都讲到这个问题的根源上去。是啊,斗闹场不光在卡拉OK厅、不在网吧、酒吧这些地方,现在的斗闹场就在我们的家里。因为现有的电脑电视里面的节目都在摧毁我们孩子的心智。我在幼儿

园教书的时候,那时候也没学过《弟子规》也不懂。小朋友特别喜欢一个动画片叫“奥特曼”,我发现不仅男孩子喜欢连女孩子也喜欢。下课后都要互相比划一番你当怪兽我们来打。女孩子都这样,所以一些小女生也变得很暴利。原来我觉得这个奥特曼还不错。因为他为了保护地球还很有正义感。但是保护地球,保护人类是需要靠暴力的吗?那时候不懂,我觉得挺好。还让小朋友带到幼儿园来放给他们看。现在一想,不知道造了多大的孽;还有“蜡笔小新”,哇,那都是秽污词。在日本,那都是十八岁以上的成年人才看的;还有“樱桃小丸子”教我们都不爱学习;还有“老夫子”教孩子怎样捉弄人。所以这此电视节目、这些书籍我们都要谨慎对待。有些家长很忙,周末都要忙着去挣钱。所以只能把孩子丢到爷爷奶奶家,或者是补习班,或者是放在书店。他觉得放在书店总还不错吧,他可以看书。可是我发现大多数孩子们在书店里看得是什么书呀,都是奥特曼、蜡笔小新这样一些动漫书。现在我们的图书市场虽然很丰富。像我原来很喜欢逛书店。但是学了圣贤教诲后,我现在很少去书店了。偶尔去一下也是要看看现在市场上到底在流行什么书籍。现在因为有了《弟子规》作标准,原来我觉得很好的书,现在看来都是垃圾书。所以现在书很丰富,但是不好的书的也很丰富。假如我们没有辨别能力的时候,我们可能觉得培养孩子看书这个习惯很好呀!其实不知不觉中把孩子给教坏了,所以即使要带孩子去书店,家长一定要跟着一起去。不要觉得丢在书店就省事了。“邪僻事,绝勿问”就是恐怖的东西、很离奇很离谱很偏颇的东西就不要去跟我们孩子讲。有一些家长喜欢看鬼片,家长看完以后都吓得不得了,孩子也睡不着觉。有些家长喜欢看枪战片、恐怖片,打打杀杀。孩子从中学到的都是我要杀死你,我要你死掉这类的话语和动作。假如我们再不把我们的家庭净化,再不把我们的电视节目净化。《老无所依》我们现在所谈的反恐,恐怖分子在哪里,可能就在我们的家里,所以这一点我们要相当地谨慎。《弟子规》里面讲道“预防法”;《论语》中有没有讲道“预防法”?我们的老祖宗很慈悲,只要是重要的教诲,他的每部经典里都有讲道,关键我们有没

有看到心里去。因为有些人有“好恶分别之心”呀。你觉得《弟子规》好,他可能觉得《论语》好,有些可能觉得《孝经》好或者其它的好等等。这些都不要紧,只要你能够一门深入下去,你都能够得到重要的教诲。《论语》里面也有讲到“预防法”。孔老夫子讲: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讲的少年戒色,中年戒斗,老年戒得。当我看到这一句,当我开始学习“预防法”时,我开始回顾我的成长路程。我是读幼师,大家想一想幼师里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我们那个年级七个班,二百八十多个人。只有四十名男生,校领导原来准备把男生一个班放几个,幸好没有这样做,后来是两个班有男生,我当时去读幼师时候,我不清楚幼师是做什么的,我也不知道我的父母知不知道。我因为中考的成绩不是太好,父母让我们去读中专,我的父母为什么让我去读师范呢,他们想得很简单,因为当老师一年有两个假,而我的父母都是工人,要上三班倒,很辛苦,所以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再去做这样的工作,从这里我们也可以感受到父母对子女那一份无私的爱。我去读之前,我的父亲跟我约法三章——不可以交女朋友,我的母亲也跟我说了几句话,她把外公给她的话给了我。第一句话是:人要懂得自尊自爱,人与人之间要来得去得,得饶人处且饶人,做的不要过火;毒人的药不要吃,害人的事不要做,这是我父母给我的叮嘱。我当时上学是九十年代初,还没有手机通讯这么普便,与父母之间都是通过通信,我不知道父亲给我的第一封信是不是他精心去找了还是无意的,在信里面附了很多的名人名言。我觉得挺好的,后来就写信告诉他,以后让他每封信都附一些名人名言,于是父亲每次都会附上一些他从报纸上所找的名人名言,我又会把其中非常好的经句抄下来,写在我的本子上。这个本子现在我还保留。父母的这一份心确实对我们的成长是有帮助的,真得是很可贵。后来我毕业后去了一所幼儿园,还有两个校友,我后来听他们说,他们班上有一个同学谈女朋友,让女朋友怀孕了,最后只能去做人流,不敢找父母要钱,然后自己去卖血。而我们的老祖宗讲:男子

第二篇:《礼记学记》学习心得

《礼记学记》学习心得

《学记》是《礼记》中的第十八篇,是我国古代最早探索教育规律的理论专著。全文只有1200多字,内容却十分广泛而深刻。句句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我们今天教育所倡导的理念,在《学记》中比比皆是,因此重新学习它、认识它,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是有巨大帮助的。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学相长‛‚敬业乐群‛‚博习亲师‛‚学不躐等‛‚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长善救失‛‚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善歌继声,善教继志‛‚师严然后道尊,道尊而后民知敬学。‛‚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等等,这些理念经常被我们应用,成了我们教学实践中的指导思想。其中,有几段虽然已是自己早就知道的,但从2000多年前的古书上读到,却又有更深的感受。

一、培养目标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成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其大意为:

学生每年入学,每隔一年要考查学生的学习成绩。第一年考查学生分析经义和章句的能力,辨别他们的志趣。第三年考查学生专业思想是否坚定,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是否能和睦相处。第五年考查学生的知识是否广博,对教师是否尊敬。第七年考查学生研讨学术上的水平和选择朋友的能力。如果能达到上述的标准,这就叫做小成。到第九年,学生在学业上已能触类旁通,并且在见解行动上能够坚定不移,不再出现反复现象,这就叫做大成。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教化群众、转移社会风俗的效果,并且使远近的人都能悦服而怀念。这就是大学教人的道理。古书上说:‚小蚂蚁不断地学着衔土,也能垒积成大蚁巢‛。就是这个道理。

从这里不难看出,这是把知识目标与德育目标结合在了一起,在学生完成七年的学业之后,专业基础知识打好了,政治方向明确了,不仅热爱自己的专业,而且能重视‚博习亲师‛与‚论学取友‛。这样的‚小成‛目标,难道不是我们现代教育一直追求,但一直有所欠缺的吗?

在之后第九年完成‚大成‛目标时,学习达到闻一知十,触类旁通的境界,对自己专业知识产生了坚定的信念,最终达到‚强立而不反‛。

这种学习制度的规定,很值得我们重视。它的特点是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有严格的要求,由浅入深,合乎求知的规律。结合专业知识的学习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就为培养合格人才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这与当今我们要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理念是完全一致的。而且两者结合并进,循序前行。

二、师之引导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其大意为:

教师只有既懂得教育成功的原因,又懂得教育之所以失败的理由,然后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所以一个优秀的教师是善于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来进行教学的。他能用启发诱导的方法,而不是硬拉着学生走。能激励学生,而不是推着学生前进;能开导学生,而不是去代求通达做出结论。能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学起来就轻松愉快,不感到困难;能启发学生自己去探索,而不是代求通达,就能使学生独立钻研。如果能做到这一步,师生关系就融洽,学习也轻松,又能发挥独立思考,这就是善于启发诱导的结果。

短短几十个字,就把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智能,这一教学中重要的理念阐述得如此清楚,‚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我们的教师在这方面真的要潜心研究,研究方法,研究策略。真正让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成为形成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主渠道。让我们的师生关系‚和‛,让学生学习‚易‛,让学生们能‚思‛。这正是《学记》思想的一个基本特点。

三、为教之失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其大意为:

现在一般教师,只是一味地诵读简册上的文字,多大量的提问与讲说,只顾追求进度;在进行教学时,又不顾学生是否领悟,结果使他们不能按部就班尽心竭力地去求学,教师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各人的才能,这种教育方法,既违背了教学原则,学生的学习当然也达不到学习的目的。这样就会使学生对于所习专业,感到痛苦,从而怨恨教师,经常处于艰难困苦的境地而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得益的地方。将来即使勉强结业,所学的东西很快就会遗忘。这种教学之所以不能成功,就是由于这些原因。

读了这段文字,知道这是先辈批判当时教学的精辟批评与指责。但读着读着,想想2000多年后的现代社会的今天,我们的日常教学也何常没有这样的现象呢?老师们为了赶进度,不考虑学生们的实际接受能力,赶紧结课,多留些时间复习;老师们为了完成当堂课教学目标,而忽略了孩子们的独立思考;老师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脱离开学生实际……这些情况虽然不是所有老师的行为,但也并非罕见。读了这段文字,对我们现在教育教学应该有很大启发。

《学记》这篇文章,仅仅1200多字。但读起来非常解渴,使我受到很大启发。真的是‚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除了《学记》本身给我带来的启发之外,我又进一步感受到了读书的益处。就像一本书中说到的:阅读好书就像跟历代名贤圣哲促膝长谈,他们高尚的情操会对我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大量阅读是完善自我的必由之路。或许偶尔的一本书,会使你顿悟某个道理,从此使思想产生质的飞跃。也许一本书就可以把你带入一个全新领域,从此,你明确了奋斗的目标。

也许,我成不了博学者,但我要努力让读书成为我的爱好。

第三篇:《礼记。学记》读后感

2013年教师读书随笔征文大赛

读《礼记.学记》有感

龙口一中A区

当我还不是教师,但正在努力变成教师的路上奋斗时,我最先接触到的有关教育的书籍就是《学记》。当时,只是对照着翻译去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但不能真切的体会到其中的内涵。现在成了一位真正的老师,接触到了学生,再看《学记》,才真正领悟到原来这短短的一千二百字与教育的密切关系。

《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文献中最早、体系比较严整而又极有价值的一篇,是我国古代教育学的雏形,也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自成体系的教育专著。总结了我国两千多年前的教育经验,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等各个方面,都作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阐述。下面就《学记》中阐述的几个教学原则谈谈我的理解:

一、教学相长原则

《学记》云:“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先生创造学生,学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的活人。”

学无止境,教也无止境。现在新的课程理念明确了教学相长的重要性。教师的教和导是为了学生自主地学,自主的学的过程中必有创新的思维,科学的方法,探索的精神,这是对教师教的回报和挑战,1同时促使教师要站在更高的一个层面上丰富知识,积蓄能量,提高水平,教导学生。

所以教师应把教学相长视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追求。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成长,同时教师自身的学同样也促进教的水平,这都体现教学相长。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想让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要教出自己崇拜的学生,自己首先要成为知识的巨人,要不断学习,同时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同时学生在向老师学习中也得到提高,从不知到知之、从知之甚少到知识渊博,就象鱼儿有了水,小鸟长了翅膀一样,越学他就游的更深,越学就飞的更高。总有一天会直潜底,会击长空,学到了在某些方面能够超越老师,这是学习的力量。

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利用好和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平台,是一件双赢的事。教是手段、学是目的。填鸭式的课堂是不符合以人为本的原则,也不符合“教”“学”原则。要实施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主动去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是教的落脚点。这也是《学记》中体现的另一个教学原则——启发诱导原则。

二、启发诱导原则

《学记》继承和发扬了《论语》中“夫子循循然善诱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学记》提出:“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里所说的“喻”,即晓喻,是启发诱导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的教学,重在启发诱导。对学生是引导而不是牵拉; 是鼓励而不是压抑; 是启发而不是灌输。引导而不牵拉,师生关系就融洽; 鼓励而不压抑,学习就轻快; 启发而不灌输,学生就会思考。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这样的教师可以说是善于启发诱导的了。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做到“罕譬而喻”、“言近旨远”。即不能把知识全盘托给学生,要做到虽然说的话感觉起来很平实,但是其意蕴深远。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点到为止,这也是启发的精髓之所在。现在的新课程标准提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做的只是一个引导者。但是在现实教学中,为了应考,很多时候我们依然选择了“填鸭式”的模式,这就使我们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学记》中也提出了启发诱导原则的心理基础是“志”。“士先志”、“辨志”、“游其志”、“继其志”、“强力而不反”,都是强调磨练学生坚强的意志,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循序渐进原则

《学记》主张“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依照我们现在的理解,这里所说的“幼者”绝对不是指小孩子,指的是初学者。放在我们现在的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教学要有系统性,教材要有一定的连贯顺序性,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新知继旧知,以旧引新,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次偶然机会,我在网上看了庐山文化教育中心的黄能武先生对

《学记》的讲解,他里边有这样一段话:“因为我们初学时很多的问题,随着学习的深入,其实会自自然然得以解决。当我们不能掌握住圣贤学问纲要的时候,我们问出来的问题都不是根本的问题,都是枝末的问题,这对我们的修学并没有太大的帮助。”这也给了我一定的启发,在我讲课时,学生经常会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我当时会给予回答,但不会太深,因为我知道,我告诉他们,他们可能也不会懂,因为他们的理解能力还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解释完了之后我会说:“你们以后会懂的。”作为一位生物老师,我也想为我们学校的生物老师说一句赞美的话:在学习高中生物三本必修时,我之前看到有的学校会按照一二三的顺序讲授,而我们的老师选择在高一时带领学生学习必修一和必修三,对于难理解的必修二放到高二再学习,因为这时候学生的理解能力较高一又会有所提升,接受起来也会相应的轻松一些。这就是遵循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也是《学记》中所提出的“不凌节而施”,教学就要从学生的年龄和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四、藏息相辅原则

《学记》指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修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这就是“藏息相辅”原则,就是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相互补充。《学记》认为课内是在规定的时间传授正课,“时教必有正业”;课外应有休息、游戏和作业,“退息必有居学”。正课固然重要,课外活动也是不可少的。因为课外各种有益的活动,不仅可以成为辅助正课的一种手段,而且可以引起学生对正课的兴趣,加深对正课的理解。所以《学记》指出“不兴其艺,不能乐?”如果不提倡课外的技艺,学生就会学不好正课。因此,善于学的人,学习的时候,就努力学习;休息的时侯,就尽兴地搞课外活动。这样使学生能够“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我们学校就深知其中的益处,所以学校创办了各种社团,比如舞蹈社团、播音主持社团、陶艺社团等,还有多个学习小组,有生化试验小组,英语学习小组等,我认为这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加社团和学习小组,不仅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还对他们的学业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学记》为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它里边所蕴含的不仅仅是我所提到的四个教学原则,这只是我深有感触的。此外,《学记》还主张“相观而善之谓摩”,即学友间要互相交往,以便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这和孔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谋而合。同时,重视学生的学习,指出“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

同时,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作为一名当代教师,我们肩负着每一个家庭的希望,时代赋予我们更重的责任,我们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同事虚心学习,永不满足,努力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做一名领导认可、同事认可、家长认可、学生认可的既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好老师。

第四篇:礼记学记读后感

礼记学记读后感

(一)在还没有学过《学记》之前,就曾听闻“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教学相长”,而在仔细学完《学记》后才真正领略到先人的智慧以及这篇文章的伟大。

《学记》主要讲述了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等,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么一段话: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教育教学的第一原则就是禁于未发,意思是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就加以防止,和我们现在所说的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意思相近,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以及积极的心态,将学生不好的萌芽不好的欲望在还没有发出来的时候就铲除掉,并把好的一面引导给他们。结合我们自身而言,作为未来的小学老师,就一定要具有这样的能力,孩子在小学的时候是学习能力最强最需要老师引导的时候,在这个阶段,他们的人格就将定型,我们小学老师就应该教会他们摆脱可能会形成的恶习,学会真善美。如果发然后禁则为时已晚矣,因为不好的习惯一旦根深蒂固就很难再被改变了。

第二原则当其可,意思是在适当的时机给学生进行教育,掌握教育机会,不仅能让学生学的有兴趣,给他的教育印象也会比平时更加深刻。如果错过了学习的最佳时机,那么再学习的话就很容易力不从心了,之前吴院长也和我们说过,很多小学女教师在工作两三年后才来考研,一边带孩子,一边工作,即使学的再苦再累又怎么可能学的进去呢?

第三原则是不陵节而施,意思是在教学生的时候不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要循序渐进,每个班上学生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作为一个老师不能只看到那些学习能力强的小孩,也要顾及到一些学习知识比较慢的学生,当然最好的就是知识难度能够适应所有的学生,如果教学太过急功近利,比如有的老师为了赶进度,自顾自的讲,毫不顾及学生,那么这样子的教学,实际上是毫无成效的。

第四原则相观而善,指的是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在学校里如果只知道一味的学习,而不会与人交往,没有一个朋友,只会让自己孤陋寡闻,但是择友的时候也不能选择品行不好的朋友,当然朋友也不是用来闲聊的,不过在当今社会互相切磋学术的朋友实在是不多了。

虽然《学记》是三千多年前先人的智慧,但在今日也值得我们学习效仿,作为未来的小学老师,《学记》是值得我们一生都学习的楷模。

礼记学记读后感

(二)《礼记·学记》开篇说得好“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自汉武帝所制定的教育政策后,中国的教育哲学、教育理论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改变。汉武帝在诸子百家里选择儒家的教学思想为国家的教育思想。儒家教育我们什么?宋朝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云:“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大道,这就是儒家教学的总纲领、总原则。教我们平常思维的方法有: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处事待人接物的纲领有:言忠信,行笃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希望此书真正能帮助大家都获得一把“启迪心灵的钥匙”,能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和青少年教育的有益读本及参考教材,亦同时启迪我们父母师长们应从小注重培养儿童的德育。()我们常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教育是强国之本。”今天,我们给儿童最好的基础教育无过于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儒家圣贤文化,并希望得到各界共同来参与和大力推动。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位耻。学校是一方充满了浓郁文化气息的净土,在这里我们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习如何与同学相处,如何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一棵参天大树也是由你、我、他共同栽培的,在学习上,你帮我,我帮他,团结互助靠大家,在生活中,决不乱吐痰,乱扔纸,损人利己真可耻。

姐妹重圆读书梦。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典型事迹,“弘扬中华美德,引领幸福成长”,希望我们大家能携起手来,让美德世代相传。

礼记学记读后感

(三)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学记》曰:“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我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因此,在教学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教学中最大的乐趣。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径。教师今天的学习主要不是记忆大量的知识,而是掌握学习的方法——知道为何学习?从哪里学习?怎样学习?如果一个老师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即使他教的门门功课都很优异,他仍然是一个失败的学习者。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

由此看来,我作为教师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美好的心理品质,我们当教师的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特别是在学习了魏书生老师的教育理论后,我也曾刻意仿效,在班上定下“规矩”:凡是老师或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就要当场表演一个节目,没想到这一举措竟然让我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威信。在教学中,我有意或无意中出了这个那个错,学生都会及时地为我指出,我也自觉“遵规守章”,每次都认真的为学生唱一首歌。这样的“惩罚”却博得了学生的欢心,不仅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班级气氛也极为活跃。也许,这正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每一次学生在向我表达着他们对我的感激和敬意时,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动,我总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毫不避讳地说,这种崇高,正是我在读书工程中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是我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具体表现。学习化社会中的个体学习,犹如一个人走进了自助餐厅,你想吃什么,完全请便。个体完全可以针对自身的切实需求,选择和决定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学习的进度等等。

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在知识经济大潮中,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认准自己的人生坐标,找准自己的价值空间。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学相长”、“诲人不倦”为乐,终于让他的“仁政”思想得以传承;孟子以“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为原则,因材施教,终于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为理念,学以致用,锲而不舍;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更是内容丰富,高瞻远瞩;还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镇西、魏书生等等。这些教育家,他们在教育工作中的研究与发现,让他们获得了最大的成功与快乐,而这正是他们走近学生所获得的硕果。读了这些理论著作以后,我的心更加透彻了,因为对这些经验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学生,让我更自觉地去研究我的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寻找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从而把学生的纯真的心灵开启,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

特别是在课堂中,我常与学生一起做同样的事,甚至是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比如我的倾情的示范朗读,我的感情丰富的下水文,都赢得了学生热烈的掌声,也拉近了我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距离。让学生在欢乐中生活,在愉快中学习,这就是我终身从教的最大追求。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态度,比态度更重要的是毅力。“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天爱读书容易,一辈子爱读书不易。任何人都可以使梦想成为现实,但首先你必须拥有能够实现这一梦想的信念。有信念自有毅力,有毅力才能成功。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做一辈子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教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使广大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创造性地开展教书育人工作。常读书使我明白了许多新道理: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应当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人——环境”系统。

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教师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教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用心教、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有天渊之别。

第五篇:《礼记·学记》原文

《礼记·学记》

前言:本篇记述学习的功用、方法、目的、效果,并论及教学为师的道理,与大学发明所学的道术,相为表里,故甚为宋代理学所推崇,以为《礼记》除〈中庸〉、〈大学〉之外,唯〈学记〉、〈乐记〉最近道。

按:本篇谈亲师敬业,是学者初入学时不可不知的事,比较大学所谈深奥的理论方法,更切于实用。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xiǎo)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易解:引发思虑,广求善良,只能做到小(謏)有名声,不足以感动群众。亲自就教于贤者,体念远大的利弊,虽能够感动群众,仍然不足以教化人民。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易解:【兑:说,悦也】虽然是质地美好的玉,如果不经过琢磨,也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皿;人虽然自称是万物之灵,如果不肯学习,也不会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所以古时候的君主,建设国家,管理人民,都是以教育为最优先、最重要的工作。《尚书·兑命篇》说:要自始至终常常想到学习。就是这个意思。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xiào,敩,教也】学半。」其此之谓乎? ◎易解:虽然有好菜摆在那里,如果不吃,也就不能知道 它的美味;虽然有至善的道理(最好的义理),如果不去学习,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贵。所以说:学习过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不够,教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学识不通达。知道不够,然后才能反省,努力向学。知道有困难不通达,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奋图强。所以说:教与学相辅相成的。《尚书·兑命篇》说:教别人能够收到一半学习的效果,教学互进。是这个意思。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xiáng】,术【suì,遂】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jiào】。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进者说【悦】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yǐ】子时术【述】之。」其此之谓乎。◎易解:古时候教学的地方,一家中设有「私塾」,一党中设有「庠」(五百家为党),一个遂中设有「序」(一万两千五百家为遂),一国之中设有「太学」。每年都有新生入学,隔年考试一次。入学一年之后,考经文的句读,辨别志向所趋;三年考察学生是否尊重专注于学业,乐于与人群相处;五年考察学生是否博学笃行,亲近师长;七年时考察学生在学术上是否有独到的见解,及对朋友的选择,这时候可以称之为小成。九年时知识通达,能够触类旁通,遇事不惑而且不违背师训,就可以称之为大成。这时候才能够教化人民,移风易俗,然后附近的人都心悦诚服,远方的人也都来归附。这是大学教育的方法与次第。古书说:蚂蚁时时学习衔泥,然后才能成大垤【diã,蚂蚁做窝堆在穴口的小土堆】。就是这个意思。【蛾:蚁。术:述,遵循】

大学始教,皮弁【biàn】祭菜,示敬道也;宵【小】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qiâ】,孙【逊】其业也;夏【jiǎ】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易解:大学开学的时候,学生都穿著礼服,以苹藻之菜祭祀先圣先师,表示尊师重道;先练习《诗·小雅》【中的】《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首诗歌,劝勉学生以“莅官、事上”之道;击鼓召集学生,正式打开书箧(书包),希望学生以谦逊谨慎的态度学习;夏楚两物(教鞭。【夏:榎,槚,茶树。楚:荆条】)是用来警惕鞭策学生,收到整肃威仪的效果;夏天的大祭(天子祭天)未实施以前,天子、诸侯不急着到学校去视察,为的是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发展志向;教师常常观察学生,但是并不轻易发言,等到适当的时候再加以指导,是要使学生自动自发(《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至于年幼的学生,只听讲而不能乱发问,是因为学习要按照进度顺序(次第)进行。这七项是教学的大道理,非常重要。古书说:凡学习做官,领导人民,先学习管理事情,要作一个读书人先学习立志。就是这个意思。(志者存心也,志气志气,志者气之导,心之引也。)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逊】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易解:大学施教是讲究方法的,是顺着时序而教的,如春秋教礼乐,冬夏教诗书,所教授的都有正常的科目,学生下课及放假的时候,也都有指定的研究课业。(宋人改为:「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句读略有不同。)学习要有方法,如果不从『操、缦』这些小曲学起,指法不纯熟,琴、瑟就弹不好【一说:拨弄琴弦,调弦听音】;不通晓鸟兽草木,不会譬喻天时人事,诗就作不好;不学会洒扫应对,礼节就行不恰当;对于六艺等技艺没有兴致,就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所以君子在学习方面,要藏之于心,表现在外【修之于身】,不论休息或游乐的时候,都念念不忘,能够这样,才能安于学习,亲近师长;与同学相处融洽而且信奉自己所学的真理。能够这样虽然离开了同学师长,也不会背弃道义。《尚书·说命篇》说:恭敬谦顺,努力不倦,如此修行便能成功。就是这个意思。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拂。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由乎!

◎易解:【呻:诵读,吟诵。占:窥视。毕:书简】现今之教人者,口里虽然念着书本,心里并不通达,故意找些难题来问学生,讲一些枯燥无味的名物制度,让人听不懂;但求多教,不管学生明不明白。而且教人时没有一点诚意,又不衡量学生的程度与学习能力;对学生的教导违反情理,学生求学也违逆不顺。如此一来,使得学生愈来愈厌恶学习而且憎恶师长;以学习为难为苦,而不明白学习的快乐与好处。虽然课业勉强读完了,也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教育之所以不能成功,原因就在此。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预,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逊】,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易解:大学教人的方法,在一切邪恶的念头未发生之前,就用礼来教育,来约束禁止,这就是预备、防备的意思(古德所谓防患于未然是也)。当学生可以教诲的时候才加以教导,就叫做合乎时宜。依据学生的程度,不跨越进度,不超出其能力来教导,就叫做循序渐进。使学生互相观摩而学习他人的长处,就叫做切磋琢磨。这四种教学方法,是教育之 6 所以兴盛的原因。

发!然后禁,则扞【hàn】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逊),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僻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易解:【扞格:相互抵触。扞:捍。】邪恶的念头已经发生,然后再来禁止,因为错误的观念已经坚不可拔,教育亦难以胜任。适当的学习时期过了才去学,虽然努力苦学,也难有成就。东学一点西学一些,却不按照进度学习,只是使头脑混乱毫无条理而已。没有同学在一起研讨,切磋琢磨,便落得孤单落寞而少见闻。结交不正当的朋友,会导致违背师长的教训,不良的习惯,会荒废自己的学业【燕:亵渎,轻慢。燕朋:轻慢朋友。燕辟:轻慢老师作的比喻,以为太浅。僻:本来是“辟”,通“譬”】这六项,是导致教育失败的原因。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易解:君子已经知道教育之所以兴盛的原因,也明白教育之所以衰落的道理,然后就可以为人师表了。所以君子的 教化是善于晓喻,让人明白道理,只加以引导,而不去强迫别人服从;对待学生严格,但并不抑制其个性的发展;加以启发,而不将结论和盘托出。只引导而不强迫,使学习的人容易亲近。教师严格而不压抑,使学生能够自由发挥,得以充分发展。只加以启发而不必全部说出,使学生能够自己思考。(以免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人亲近又能自动思考,这才是善于晓喻了。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zhǎng】善而就其失者也。◎易解:学习的人有四种过失容易犯,教导的老师一定要知道。人在学习的时候,或有贪多而不求甚解的毛病,或有得少为足的毛病,(知道一些就满足了)或有认为太容易,生起轻忽,不认真学习的毛病,或有自我设限,不求进步的毛病。这四种心理都不相同,必需先明白这些心理,然后才能挽救这些缺失。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增长优点挽救过失的。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易解:善于唱歌者,能使人沉醉在歌声中流连不忘,善于教学的人,能使人继承他的志向而努力不懈。教的言语虽 然简要却通达晓畅,含蓄而允当,很少用比喻而且容易明白;可算是能使人继承其志了。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此之谓乎。

◎易解:君子知道求学深浅难易的顺序,对于个人的特性差异都能了解,然后方能因材施教。能广泛地晓喻,然后才有能力作老师;能够作老师,才能做官长;能做官长,才能作领袖。所以能作一个好老师,就是学作领袖的开始。所以选择老师不可以不谨慎。古书说:三王(伏羲神农黄帝称三皇)四代(虞夏殷周)对老师的选择都很慎重。就是这个意思。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易解:求学的道理,尊敬老师是最难做到的。老师受到尊敬,然后真理学问才会受到敬重。真理学问受到尊敬,然后人民才会敬重学问,认真学习。所以君主不以对待部属的态度来对待臣子的情形有两种:一种就是在祭祀时,臣子担 任『尸』的时候,另一种就是担任君主老师的时候。大学的礼法,对天子授课时,老师不处于面朝北的臣位,就是为了表示尊师重道。【尸:祭祀的时候,“代表死者接受祭祀”的人】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悦】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扣之以小则小鸣,扣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易解: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安闲,而教育效果反而加倍的好,学生更把功劳归诸于老师教导有方;对于不善学的人,老师教得很辛苦,效果却仅得一半,学生反而归罪于老师。善于发问的人,好比砍伐坚硬的木头,先从容易下手的软处开始,慢慢的扩及较硬的节目,时间久了,木头自然分解脱落;不善发问的人,使用的方法刚好相反。善于回答问题的人,有如撞钟,轻轻敲打则小声【响应】,重力敲打,则【大声】响应,一定要打钟的人从容不迫,然后钟声才会余音悠扬传之久远,不善答问的人刚好相反。这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庸:夸奖,归功于】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yù】之;语【yù】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易解:自己没有心得,没有独到见解的人,不够资格作老师。一定要学生提出问题,才加以解答;学生心里有疑难,没有能力表达时,老师才加以开导;老师开导了,学生仍然不明白,虽然暂时放弃指导,等待将来也是可以的。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易解:良匠的儿子,想必也能学习补缀皮衣(古代工艺相近);良弓的儿子,想必也能制作畚箕;刚学驾车的小马,都事先把小马系在车后,而车子就在马的前面,让马跟着学习。君子观察这三件事,就可以立定求学的志向了。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易解:古时候的学者,能够分析比较事物的异同之处,汇整成一类,譬如:鼓的声音并不相当于五音之中的任何一音,但是五音演奏,没有鼓的调和就显得不和谐。水的颜色并不相当于五色当中的任何一种,然而五色的配合,没有水为之调和就无法鲜明。至于学者并不等于政府的任何一种官职,然而任何一种官职,不经过学习就没有办事的能力。又如老师,他不是人伦中的任何一种亲属关系,但是任何一种亲属,如果没有老师的教诲,就不懂得人伦之间的关系了。【服:服制,服丧制度。按生者与死者关系的远近亲疏,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等,为五服。一为“斩衰cuī”:是五种丧服中最重的,服丧三年,用极粗的生麻布为丧服,不缝衣缘,为子女对父母、妻对夫等;二为“齐衰zīcuī”,服丧一年,用次粗的生麻布为丧服,缝衣缘,孙为祖父母、夫为妻等;三为“大功”,服丧九月,用粗麻布为丧服,为堂兄弟、在室堂姐妹、侄妇等;四为“小功”,服丧五月,用稍粗熟麻布为丧服,为伯叔祖父母、堂伯叔父母、再从兄弟、堂侄、侄孙、兄弟之妻、夫之兄弟等;五为“缌sī麻”,服丧三月,用稍细熟麻布为丧服,为曾祖的兄弟、祖父的堂兄弟、父亲隔二代的堂兄弟、本人隔三代的堂兄弟等,是五服内最轻的服制。五服之外同五世祖的亲属为“袒免亲”,就是不穿丧服,露左臂,以白布缠头。同六世祖及更远的亲属为“无服亲”。】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易解:伟大的德行,不偏治一种职务;伟大的道理,不局限于一种事物;真正伟大可贵的诚信,不一定建立在山盟海誓上;恒久的四时虽不相同,却运转不停,是最准确的守时【伟大的天时不固守某个季节】。如果能了解这四种情形,就可以立志学习伟大了。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 谓务本。

◎易解:夏商周三代王者之祭祀河川,都是先祭河而后祭海,河是水的源头根本,海是河流的归处,先本而后末,这叫做『务本』。

《礼记·学记》原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谀(xiǎo,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说,yuâ)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说,yuâ)命》曰.学(敩,xiào)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xiáng).术(遂)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jiào).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悦)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蚁)子时术(述)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biàn)祭菜.示敬道也.《宵(小)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qiâ).孙(逊)其业也.夏(jiǎ,槚)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兑命》曰.敬孙(逊)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拂).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逊).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捍)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逊).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僻/譬)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导)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yuâ)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荅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yù)之.语(yù)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下载《礼记 学记》讲解_黄能武老师(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礼记 学记》讲解_黄能武老师(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礼记学记》_蔡礼旭老师主讲

    《礼记.学记》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一集 我们来看这一篇《礼记?学记篇》。这一篇文章在我们十三经里面的《礼记》这一本经文里面,《礼记》里面有很多篇我们耳熟能详的文章,尤其......

    礼记学记学后感

    礼记学记读后感 《礼记.学记》主要讲述了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等,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么一段话: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

    礼记《学记》全文(5篇)

    《学记》全文及翻译 2010年10月05日 星期二 18:06 【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译文】执政的人......

    黄静学老师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

    辛勤育人,默默奉献 ——记黄静学老师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 “人生的价值在于无私的奉献。”这是黄静学老师常常用来激励自己的座右铭。一学年来,黄老师以饱满的热情,认真完成各项......

    记优秀教育工作者洪学云老师

    文章标题:记优秀教育工作者洪学云老师-智斗歹徒的勇士教书育人的先锋———记优秀教育工作者洪学云老师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更多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在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