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精选5篇)

时间:2019-05-15 05:59: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第一篇: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秋冬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高发季节,应重点防治流感、流脑、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幼儿是呼吸道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幼儿园又是这些易感人群聚集的场所。一旦有传染病的传入,即可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幼儿中造成疫情扩散,甚至造成局部暴发。

一、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及易变异,人群对及易变异后的病毒株缺乏免疫力,甲型病毒多为大流行;乙型病毒多为局限型流行;丙型病毒多为散发型。急性流感患者是本病唯一的传染源,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病后7日后仍有传染性,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预防:患者隔离和治疗一星期。患者用过的食具和衣物等煮消毒或阳光暴晒2小时。患者的房间可用紫外线照射或食醋熏蒸,进行空气消毒。流感流行期暂停集会和集体活动,不到患者家串门。流行期间可以接种流感疫苗预防。

二、流行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

是由脑膜炎奈瑟氏苗通过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好发于冬春季节,流脑的症状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精神不振,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流脑根据病情轻重分为普通型、暴发型、轻型和慢型、败血症型。在流脑高发期,若出现类似上述症状要立即到正规医院抢救治疗,以免延误病情。病源菌主要通过喷嚏、咳嗽、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传播,进入呼吸道引起感染。

预防: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打喷嚏、咳嗽时使用手帕,不直接面对他人等,可以减少传播、感染的机会。改善居住、工作环境的拥挤状况,并经常通风换气,特别是幼儿园、学校、工地等人群聚居地区。流行季节前接种流脑疫苗可以有效预防。

三、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人是腮腺炎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病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年中发生,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2岁以下,40岁以上很少发病。腮腺炎在冬春季节发病较多,但全年即可发生感染流行。常在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和新兵中暴发。大约2年发生一次大流行。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但个别抗体水平低下者,亦可再次感染。

预防: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服用中药抗病毒冲剂预防,流行季节注射“麻腮风”疫苗提高免疫力。

四、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冬春季好发。病人为主要传染源,通过飞沫经空气及病人用具传播,传染性强。潜伏期1-2周,发病初期伴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症状。1-2周后躯干皮肤出现斑疹,数小时后转化成丘疹、疱疹晶亮伴瘙痒,抓破后能留下斑痕。皮疹分批出现,大小不一,故同一部位皮疹可同时存在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疹。

预防:及时隔离患者7-10天至全部干涸结痂为止。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有条件可注射免疫球蛋白。流行季节前注射水痘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协庄矿医院公共卫生科 2014年10月13日

第二篇: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知识

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知识

进入秋季,气温变化比较大,秋季正处于夏季和冬季之间,夏季和冬季的传染病都有可能在秋季发生,所以说秋季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初秋时,气温较高,即“秋老虎”天,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高发,甚至可能爆发流行:到了晚秋,气温逐渐下降,风大干燥,这时是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因此,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一般常见的传染病可分为三大类: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

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

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痢疾、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等。这类传染病经“粪---口”途径传播,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者病毒污染; 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吃进去后发病。肠道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要讲究环境、食品安全和个人卫生。以饮食卫生为主,把好“病从口入关”,加强自身防护。

提倡良好的个人和饮食卫生习惯。管好饮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生冷的食物不吃蚊虫叮爬过的食物,不暴饮暴;养成餐前变厚洗手的良好习惯;食瓜果蔬菜要洗涤;绝生吃水产品。

加强个人防护了解肠道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可增强体力;持良好的心情有助于预防肠道传染病。

感染肠道传染病应立即上医院就诊,不要胡乱用药,特别是不能自行使用抗菌素进行不规范治疗。防止耐药性的产生,某些肠道传染病抗生素的不当使用,甚至可导致生命危险。

二、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等,这类传染病 是“吸进去“的传染病。细菌或病毒可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细菌或病毒的飞沫核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发病。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究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到公共场所应戴口罩,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地方。必要时进行疫苗接种。养成不挑食的习惯,少吃零食,注意营养的摄入。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和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要勤洗澡、勤换内衣裤,床铺保持干燥整洁卫生。自己的毛巾、洗漱用品、水杯等自己用,不要给别人用,防治交叉感染。

第三篇: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多变,时暖时寒,气候仍然寒冷、干燥,特别是在北方,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当春季来临时,人体内环境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特别容易引起流感、流脑、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同时随着气温转暖,手足口病等传染病也逐渐抬头。若平时不注意锻炼,再加上室内空气不流通,很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流行。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

预防措施: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先天性风疹的患儿,病人鼻咽部分泌物(如鼻涕、痰等)、血及尿中均带有病毒,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传染得病,以冬春季为多。风疹病毒还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感染本病,可导致胎儿畸形。

主要症状:以低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全身散布红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若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畸形。

易感人群:好发于1-5岁儿童,育龄妇女;成人偶见感染。

预防措施:风疹的预防与麻疹、水痘等出疹性传染病不同,其对象不仅仅是儿童,同时还应当包括育龄妇女。预防风疹最可靠的手段是接种风疹疫苗。在春季风疹高发期,尽量少带儿童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商场、影院等地,避免与风疹病人接触。孕妇尤要当心,以免感染而殃及胎儿。保持室内开窗通风,空气流通,增加户外活动,加强体育锻炼,讲究个人卫生。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

易感人群: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预防措施: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接种腮腺炎疫苗。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大多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而感染。

主要症状:最初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随后病人突然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头痛、呕吐反复发作,早期皮肤上可见出血点或淤斑,1-2日内发展为脑膜炎,高热持续不退,头痛剧烈,频繁的呕吐,伴有惊厥,甚至出现昏迷。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发病率高。

预防措施:免疫接种是预防流脑的主要措施,接种对象为1-15周岁儿童。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预防措施 :勤洗手、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以呼吸道损害为主的人急性感染性疾病。

传播途径:禽流感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病毒随病禽分泌物、排泄物及尸体的血液,器官组织、饮水和环境以及衣物、种蛋等传播,造成环境污染,亦可经过消化道和皮肤伤口而感染。

主要症状:人禽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1-7天,出现早期症状与一般流感相似,主要有发热、流涕、咽痛、咳嗽等,体温可达39℃以上,伴有全身酸痛,有些病人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结膜炎等。

易感人群:任何年龄均具有被感染的可能性,但一般来说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触人员为高危人群。

预防措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接触禽类要用流水洗手;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搞好厨房卫生,不生食禽肉和内脏,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彻底洗手。结核病

结核病过去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全身性慢性传染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也可侵犯脑膜、肠道、肾脏、骨头、卵巢、子宫等器官。

传播途径:活动期的排菌(也就是痰涂片阳性或者痰培养阳性)肺结核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黏膜接触,但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主要症状:结核病多为缓慢起病,长期伴有疲倦、午后低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女性有月经紊乱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可有高热、畏寒、胸痛、呼吸困难、全身衰竭等表现。肺结核病人往往伴有咳嗽、咳痰,痰中可带血丝。结核杆菌侵犯脑膜、肠道、肾脏、骨头、卵巢、子宫等器官,可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消瘦、腹泻与便秘交替,还可有血尿、脓尿、脾大、贫血以及妇科疾病的症状等。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但是与肺结核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群;机体对结核菌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如幼儿、老年人、营养不良、尘(矽)肺、糖尿病患者、HIV阳性或者艾滋病人等群体是重点人群。

预防措施: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加强锻炼,保证充足的营养。对于婴幼儿应按时接种卡介苗,以获得免疫力。其次,应注意房间通风,避免与已确诊的传染性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再次,应积极、有效地治疗糖尿病、矽肺、百日咳等容易诱发结核病的基础疾病。

预防春季传染性疾病传播温馨提示:

多通风:新鲜空气能够去除过量的湿气和稀释室内污染物。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阳光射进室内,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间,起到消毒效果。

勤洗手: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飞沫等呼吸道分泌物以及排泄物等中含有大量的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和排泄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

常喝水:特别在气候干燥,空气中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补充营养: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注意多补充些鱼、肉、蛋、奶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增强肌体免疫功能;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可中和体内毒素,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抵抗力。

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少食辛辣的食物,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避免受凉:当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

坚持体育锻炼和耐寒锻炼: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因为运动不仅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对我们的呼吸系统也是一个很有益的锻炼。

注意生活规律:保证睡眠充足。生活不规律易使免疫系统功能减弱;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要注意勤洗手、勤漱口,不要用脏手触摸脸、眼、口等部位。出门在外要尽量站在空气通畅的地方。避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

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当自己或周围的人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气短等一种或多种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并报告给相关部门,切忌不当回事,更不要自己胡乱吃药,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即耽误了自己,又可能影响他人。

预防接种:及时给适龄人群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许多呼吸道传染病。

避免去往人群集中的地方:人群集中地场所空气质量差、通风不够,而且人群集中的地方存在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尽量避免去往人群集中的地方。

艾滋病健康教育十大要点

1.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预防。

2.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中,所以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绝大多数感染者要经过5-10年时间才发展成病人,一般在发病后的2-3年内死亡。

3.与艾滋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室等公共设施传播,也不会经咳嗽打喷嚏、蚊虫呆咬等途径途径传播。

4.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5.正确使用避孕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6.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正规医院能提供正规、保密的检查、诊断、治疗和咨询服务,必要时可借助当地性病、艾滋病热线进行咨询。7.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8.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注射、使用没有严格消毒器具的不安全拔牙和美容等,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9.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他们是疾病的受害者,应该得到人道主义的疼情和帮助。家庭和社会要为他们营造一个友善、理解、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鼓励他们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改变危险行为,配合治疗,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延长生命,也有利于艾滋病的预防和维护社会安定。

10.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第四篇: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同学们:

随着春季的来临,传染病也如鱼得水地伴随而来,我们只要了解或掌握传染病的一些预防知识,就可以远离疾病。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传染病的一些相关知识。

一、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性疾病简称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二、传染病的特点

1.具有传染性。大多数传染病由感染而获得并可能传播给他人。

2.具有流行性这是传染病最突出的特点。人们之所以对传染病“谈虎色变”,主要就是传染病的这个特点。尤其是“烈性”传染病和一些传染性极强的病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损害极大。如霍乱、鼠疫的暴发流行。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艾滋病等。

3.发病急、病情重。一些急性传染病,来势凶猛,如在2003年初,我国部分地区暴发的“非典”,甲型H1N1流感,以及现在发生的H7N9禽流感等等

4.后果严重。感染了传染病,如未能及早治疗,其预后较差,或残或亡或有后遗症。如流脑,若不及早治疗,病死率非常高。流行性腮腺炎可并发睾丸炎,影响男性的生育能力。女性怀孕前三月感染风疹病毒,易致胎儿畸形。

5.及早治疗。早期治疗是治愈传染病的关键,并且与预后的好坏直接相关。如狂犬病:当被狗咬伤后,及时注射狂犬疫苗或抗狂犬病血清,可以完全避免患病。若未采取措施,一旦发病,其死亡率为100%。

6.感染后具有免疫性。

三、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传染病的发生要具备三个要素:传染源、传播途经、易感人群,缺一不可。

1.传染源是指体内含病原体并可传染其它个体的人或动物。

2.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通过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常见传播方式有以下几种:

经空气飞沫传播:当病人呼吸、谈话特别是咳嗽、打喷嚏时,含有病原体的飞沫可自鼻咽部喷出,漂浮于空气中,被易感者吸入而感染。如麻疹、白喉、流行性感冒等都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经水传播:水源受到病原体污染,未经消毒饮用,即可造成传染病流行。如霍乱、伤寒、痢疾、甲型病毒性肝炎等都可经水传播。有些传染病是通过与疫水接触而传播的,如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等。

经食物传播:所有肠道传染病都可以通过被污染的食物传播。

经接触传播:有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两种传播方式。直接接触是指传染源与易感者直接接触所造成的传染,如接触疫水而感染的血吸虫病和钩端螺旋体病等均为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是指通过污染的生产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等引起的传播,间接接触传播在肠道传染病中也很多见。

经虫媒传播:这类传染病的病原体主要存在于传染源的血液中,并在体内繁殖,完成其生活周期,通过蚊、蚤、虱、恙虫、蝇等为重要的传播媒介, 使病原体进入易感者体内而传播。如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鼠疫等。

经土壤传播:有些肠道寄生虫卵(如蛔虫卵、钩虫卵)必须在土壤中发育至一定阶段成为感染期蚴,经口或皮肤才能引起感染。

垂直传播:是指母体患感染性疾病时病原体可通过胎盘或产道传给胎儿或新生儿。

经血液、血制品传播:是指通过输入含有病原体或被病原体所污染的血液和血制品造成疾病在人与人之间播散的一种方式。如乙型肝炎、艾滋病等。

3.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一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阻止传染病流行,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

四、春季好发的传染病

春季好发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麻疹、风疹、猩红热等,随后又增加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新病种。消化道传染病也是冬春季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如痢疾、病毒性甲型肝炎和手足口病等。这些传染病亦需要引起大家注意。

五、几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其主要特点:冬春季发病多见,常群体性发病,发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伴有头痛、全身关节酸痛、结膜充血、咽痛、咳嗽、皮疹等症状。

1.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和胃肠型感冒。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一周。

2.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多发于冬春季,15岁以下儿童多见,成人亦可发病。潜伏期一般为2—3日,最长的为一周。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多、传播快、流行广,来势凶猛,病死率高,危害性大。因此,在该病流行期间,如果发现有不明原因的发热、头痛、咽喉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3.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婴幼儿多见,成人亦可发病,潜伏期8-12日,以发热、皮疹及两眼发红、流泪、畏光、打喷嚏、咳嗽为主要症状,并以颊黏膜出现麻疹斑为特征。病程中可出现肺炎、喉炎、脑炎等并发症。病人自发病前2日至出疹后5日内均具有传染性,应注意隔离,患病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传染源为病人。4.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1-5岁儿童多见,成人亦可发病。表现为低热、畏寒、头痛、流涕、上呼吸道炎症、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发热当天全身可见以四肢为主的分布均匀的淡红色圆形或卵形点状充血性斑丘疹,色淡、细小、蔓延快,24小时可遍布全身,痒感不明显,一般皮疹二至三天开始从上到下陆续消退,退疹后不留痕迹。妊娠初3个月内感染风疹病毒,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畸形。出疹前后5日均有传染性,患病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传染源为病人。

5.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病毒引起的,多发于冬春季,儿童多见,成人亦可发病,俗称“乍腮”,潜伏期一般为14-19日。主要表现为全身不适,发热、耳下或下颌角疼痛,以耳垂为中心1-2日内迅速肿大,张口和咀嚼时疼痛。病人自腮腺肿大前1日至肿消后3日内均具有传染性,应注意隔离,注射疫苗或患病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传染源为病人。

6.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儿童多见,成人亦可发病。潜伏期一般为1-21日。主要特征是先有轻度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厌食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2日后躯干皮肤出现红色斑疹呈向心性分布,以躯干、胸背、面部、头皮较多,而四肢远端较稀少,手掌和足底更少见或无皮疹。水痘病人自出疹前1-2日至出疹后5日或皮疹全部结痂干燥前均有传染性,应注意隔离。传染源为病人。

7.非典是由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潜伏期1-14天,主要为发热、乏力、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和干咳、胸闷、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化验血象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不高或降低,肺部X光片可有间质性肺炎样变等。患者为主要传染源。

8.人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H5N1)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之交多见。潜伏期1-7天,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咽痛、咳嗽、全身酸痛,类似普通感冒症状,约有半数患者有肺部病变。传染源主要为病、死禽以及携带禽流感病毒的健康禽。目前,人禽流感病人或隐性感染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非常有限。人对禽流感病毒尚不易感,一般认为12岁以下儿童、与家禽密切接触人群、与病人密切接触者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高危人群。

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了。

1.接种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也是投资小,收效大的预防举措。

2.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保持教室、宿舍内空气流通。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应减少集会,少去公共场所。3.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春天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要避开晨雾风沙,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进行自我监护身体状况等,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4.做到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劳逸结合,像有的人通宵玩牌、打电子游戏机、上网冲浪,劳累过度,必然导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很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5.衣、食细节要注意。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若骤减衣服,极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必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切不可一下子减得太多。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也不宜过食油腻。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6.切莫讳疾忌医。尽量减少与病患者接触,与病人接触时需戴多层棉纱口罩,注意手的清洁和消毒。在发现身体不适,或有类似反应时要尽快就医。同时对发病的房间要及时消毒,有条件的也可以通过食醋熏蒸来进行预防。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和传播。

同学们:

随着春季的来临,传染病也如鱼得水地伴随而来,我们只要了解或掌握传染病的一些预防知识,就可以远离疾病。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传染病的一些相关知识。

一、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性疾病简称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二、传染病的特点

1.具有传染性。大多数传染病由感染而获得并可能传播给他人。

2.具有流行性这是传染病最突出的特点。人们之所以对传染病“谈虎色变”,主要就是传染病的这个特点。尤其是“烈性”传染病和一些传染性极强的病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损害极大。如霍乱、鼠疫的暴发流行。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艾滋病等。

3.发病急、病情重。一些急性传染病,来势凶猛,如在2003年初,我国部分地区暴发的“非典”,甲型H1N1流感,以及现在发生的H7N9禽流感等等

4.后果严重。感染了传染病,如未能及早治疗,其预后较差,或残或亡或有后遗症。如流脑,若不及早治疗,病死率非常高。流行性腮腺炎可并发睾丸炎,影响男性的生育能力。女性怀孕前三月感染风疹病毒,易致胎儿畸形。5.及早治疗。早期治疗是治愈传染病的关键,并且与预后的好坏直接相关。如狂犬病:当被狗咬伤后,及时注射狂犬疫苗或抗狂犬病血清,可以完全避免患病。若未采取措施,一旦发病,其死亡率为100%。

6.感染后具有免疫性。

三、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传染病的发生要具备三个要素:传染源、传播途经、易感人群,缺一不可。

1.传染源是指体内含病原体并可传染其它个体的人或动物。

2.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通过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常见传播方式有以下几种:

经空气飞沫传播:当病人呼吸、谈话特别是咳嗽、打喷嚏时,含有病原体的飞沫可自鼻咽部喷出,漂浮于空气中,被易感者吸入而感染。如麻疹、白喉、流行性感冒等都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经水传播:水源受到病原体污染,未经消毒饮用,即可造成传染病流行。如霍乱、伤寒、痢疾、甲型病毒性肝炎等都可经水传播。有些传染病是通过与疫水接触而传播的,如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等。

经食物传播:所有肠道传染病都可以通过被污染的食物传播。

经接触传播:有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两种传播方式。直接接触是指传染源与易感者直接接触所造成的传染,如接触疫水而感染的血吸虫病和钩端螺旋体病等均为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是指通过污染的生产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等引起的传播,间接接触传播在肠道传染病中也很多见。

经虫媒传播:这类传染病的病原体主要存在于传染源的血液中,并在体内繁殖,完成其生活周期,通过蚊、蚤、虱、恙虫、蝇等为重要的传播媒介, 使病原体进入易感者体内而传播。如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鼠疫等。

经土壤传播:有些肠道寄生虫卵(如蛔虫卵、钩虫卵)必须在土壤中发育至一定阶段成为感染期蚴,经口或皮肤才能引起感染。

垂直传播:是指母体患感染性疾病时病原体可通过胎盘或产道传给胎儿或新生儿。

经血液、血制品传播:是指通过输入含有病原体或被病原体所污染的血液和血制品造成疾病在人与人之间播散的一种方式。如乙型肝炎、艾滋病等。

3.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一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阻止传染病流行,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

四、春季好发的传染病

春季好发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麻疹、风疹、猩红热等,随后又增加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新病种。消化道传染病也是冬春季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如痢疾、病毒性甲型肝炎和手足口病等。这些传染病亦需要引起大家注意。

五、几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其主要特点:冬春季发病多见,常群体性发病,发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伴有头痛、全身关节酸痛、结膜充血、咽痛、咳嗽、皮疹等症状。

1.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和胃肠型感冒。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一周。

2.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多发于冬春季,15岁以下儿童多见,成人亦可发病。潜伏期一般为2—3日,最长的为一周。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多、传播快、流行广,来势凶猛,病死率高,危害性大。因此,在该病流行期间,如果发现有不明原因的发热、头痛、咽喉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3.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婴幼儿多见,成人亦可发病,潜伏期8-12日,以发热、皮疹及两眼发红、流泪、畏光、打喷嚏、咳嗽为主要症状,并以颊黏膜出现麻疹斑为特征。病程中可出现肺炎、喉炎、脑炎等并发症。病人自发病前2日至出疹后5日内均具有传染性,应注意隔离,患病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传染源为病人。

4.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1-5岁儿童多见,成人亦可发病。表现为低热、畏寒、头痛、流涕、上呼吸道炎症、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发热当天全身可见以四肢为主的分布均匀的淡红色圆形或卵形点状充血性斑丘疹,色淡、细小、蔓延快,24小时可遍布全身,痒感不明显,一般皮疹二至三天开始从上到下陆续消退,退疹后不留痕迹。妊娠初3个月内感染风疹病毒,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畸形。出疹前后5日均有传染性,患病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传染源为病人。

5.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病毒引起的,多发于冬春季,儿童多见,成人亦可发病,俗称“乍腮”,潜伏期一般为14-19日。主要表现为全身不适,发热、耳下或下颌角疼痛,以耳垂为中心1-2日内迅速肿大,张口和咀嚼时疼痛。病人自腮腺肿大前1日至肿消后3日内均具有传染性,应注意隔离,注射疫苗或患病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传染源为病人。

6.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儿童多见,成人亦可发病。潜伏期一般为1-21日。主要特征是先有轻度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厌食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2日后躯干皮肤出现红色斑疹呈向心性分布,以躯干、胸背、面部、头皮较多,而四肢远端较稀少,手掌和足底更少见或无皮疹。水痘病人自出疹前1-2日至出疹后5日或皮疹全部结痂干燥前均有传染性,应注意隔离。传染源为病人。7.非典是由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潜伏期1-14天,主要为发热、乏力、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和干咳、胸闷、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化验血象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不高或降低,肺部X光片可有间质性肺炎样变等。患者为主要传染源。

8.人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H5N1)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之交多见。潜伏期1-7天,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咽痛、咳嗽、全身酸痛,类似普通感冒症状,约有半数患者有肺部病变。传染源主要为病、死禽以及携带禽流感病毒的健康禽。目前,人禽流感病人或隐性感染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非常有限。人对禽流感病毒尚不易感,一般认为12岁以下儿童、与家禽密切接触人群、与病人密切接触者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高危人群。

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了。

1.接种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也是投资小,收效大的预防举措。

2.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保持教室、宿舍内空气流通。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应减少集会,少去公共场所。

3.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春天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要避开晨雾风沙,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进行自我监护身体状况等,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4.做到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劳逸结合,像有的人通宵玩牌、打电子游戏机、上网冲浪,劳累过度,必然导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很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5.衣、食细节要注意。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若骤减衣服,极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必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切不可一下子减得太多。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也不宜过食油腻。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6.切莫讳疾忌医。尽量减少与病患者接触,与病人接触时需戴多层棉纱口罩,注意手的清洁和消毒。在发现身体不适,或有类似反应时要尽快就医。同时对发病的房间要及时消毒,有条件的也可以通过食醋熏蒸来进行预防。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和传播。

同学们:

随着春季的来临,传染病也如鱼得水地伴随而来,我们只要了解或掌握传染病的一些预防知识,就可以远离疾病。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传染病的一些相关知识。

一、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性疾病简称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二、传染病的特点

1.具有传染性。大多数传染病由感染而获得并可能传播给他人。

2.具有流行性这是传染病最突出的特点。人们之所以对传染病“谈虎色变”,主要就是传染病的这个特点。尤其是“烈性”传染病和一些传染性极强的病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损害极大。如霍乱、鼠疫的暴发流行。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艾滋病等。

3.发病急、病情重。一些急性传染病,来势凶猛,如在2003年初,我国部分地区暴发的“非典”,甲型H1N1流感,以及现在发生的H7N9禽流感等等

4.后果严重。感染了传染病,如未能及早治疗,其预后较差,或残或亡或有后遗症。如流脑,若不及早治疗,病死率非常高。流行性腮腺炎可并发睾丸炎,影响男性的生育能力。女性怀孕前三月感染风疹病毒,易致胎儿畸形。

5.及早治疗。早期治疗是治愈传染病的关键,并且与预后的好坏直接相关。如狂犬病:当被狗咬伤后,及时注射狂犬疫苗或抗狂犬病血清,可以完全避免患病。若未采取措施,一旦发病,其死亡率为100%。

6.感染后具有免疫性。

三、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传染病的发生要具备三个要素:传染源、传播途经、易感人群,缺一不可。

1.传染源是指体内含病原体并可传染其它个体的人或动物。

2.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通过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常见传播方式有以下几种:

经空气飞沫传播:当病人呼吸、谈话特别是咳嗽、打喷嚏时,含有病原体的飞沫可自鼻咽部喷出,漂浮于空气中,被易感者吸入而感染。如麻疹、白喉、流行性感冒等都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经水传播:水源受到病原体污染,未经消毒饮用,即可造成传染病流行。如霍乱、伤寒、痢疾、甲型病毒性肝炎等都可经水传播。有些传染病是通过与疫水接触而传播的,如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等。

经食物传播:所有肠道传染病都可以通过被污染的食物传播。

经接触传播:有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两种传播方式。直接接触是指传染源与易感者直接接触所造成的传染,如接触疫水而感染的血吸虫病和钩端螺旋体病等均为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是指通过污染的生产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等引起的传播,间接接触传播在肠道传染病中也很多见。

经虫媒传播:这类传染病的病原体主要存在于传染源的血液中,并在体内繁殖,完成其生活周期,通过蚊、蚤、虱、恙虫、蝇等为重要的传播媒介, 使病原体进入易感者体内而传播。如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鼠疫等。

经土壤传播:有些肠道寄生虫卵(如蛔虫卵、钩虫卵)必须在土壤中发育至一定阶段成为感染期蚴,经口或皮肤才能引起感染。

垂直传播:是指母体患感染性疾病时病原体可通过胎盘或产道传给胎儿或新生儿。

经血液、血制品传播:是指通过输入含有病原体或被病原体所污染的血液和血制品造成疾病在人与人之间播散的一种方式。如乙型肝炎、艾滋病等。

3.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一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阻止传染病流行,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

四、春季好发的传染病

春季好发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麻疹、风疹、猩红热等,随后又增加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新病种。消化道传染病也是冬春季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如痢疾、病毒性甲型肝炎和手足口病等。这些传染病亦需要引起大家注意。

五、几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其主要特点:冬春季发病多见,常群体性发病,发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伴有头痛、全身关节酸痛、结膜充血、咽痛、咳嗽、皮疹等症状。

1.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和胃肠型感冒。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一周。

2.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多发于冬春季,15岁以下儿童多见,成人亦可发病。潜伏期一般为2—3日,最长的为一周。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多、传播快、流行广,来势凶猛,病死率高,危害性大。因此,在该病流行期间,如果发现有不明原因的发热、头痛、咽喉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3.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婴幼儿多见,成人亦可发病,潜伏期8-12日,以发热、皮疹及两眼发红、流泪、畏光、打喷嚏、咳嗽为主要症状,并以颊黏膜出现麻疹斑为特征。病程中可出现肺炎、喉炎、脑炎等并发症。病人自发病前2日至出疹后5日内均具有传染性,应注意隔离,患病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传染源为病人。

4.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1-5岁儿童多见,成人亦可发病。表现为低热、畏寒、头痛、流涕、上呼吸道炎症、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发热当天全身可见以四肢为主的分布均匀的淡红色圆形或卵形点状充血性斑丘疹,色淡、细小、蔓延快,24小时可遍布全身,痒感不明显,一般皮疹二至三天开始从上到下陆续消退,退疹后不留痕迹。妊娠初3个月内感染风疹病毒,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畸形。出疹前后5日均有传染性,患病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传染源为病人。

5.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病毒引起的,多发于冬春季,儿童多见,成人亦可发病,俗称“乍腮”,潜伏期一般为14-19日。主要表现为全身不适,发热、耳下或下颌角疼痛,以耳垂为中心1-2日内迅速肿大,张口和咀嚼时疼痛。病人自腮腺肿大前1日至肿消后3日内均具有传染性,应注意隔离,注射疫苗或患病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传染源为病人。

6.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儿童多见,成人亦可发病。潜伏期一般为1-21日。主要特征是先有轻度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厌食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2日后躯干皮肤出现红色斑疹呈向心性分布,以躯干、胸背、面部、头皮较多,而四肢远端较稀少,手掌和足底更少见或无皮疹。水痘病人自出疹前1-2日至出疹后5日或皮疹全部结痂干燥前均有传染性,应注意隔离。传染源为病人。

7.非典是由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潜伏期1-14天,主要为发热、乏力、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和干咳、胸闷、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化验血象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不高或降低,肺部X光片可有间质性肺炎样变等。患者为主要传染源。

8.人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H5N1)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之交多见。潜伏期1-7天,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咽痛、咳嗽、全身酸痛,类似普通感冒症状,约有半数患者有肺部病变。传染源主要为病、死禽以及携带禽流感病毒的健康禽。目前,人禽流感病人或隐性感染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非常有限。人对禽流感病毒尚不易感,一般认为12岁以下儿童、与家禽密切接触人群、与病人密切接触者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高危人群。

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了。

1.接种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也是投资小,收效大的预防举措。

2.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保持教室、宿舍内空气流通。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应减少集会,少去公共场所。

3.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春天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要避开晨雾风沙,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进行自我监护身体状况等,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4.做到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劳逸结合,像有的人通宵玩牌、打电子游戏机、上网冲浪,劳累过度,必然导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很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5.衣、食细节要注意。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若骤减衣服,极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必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切不可一下子减得太多。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也不宜过食油腻。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6.切莫讳疾忌医。尽量减少与病患者接触,与病人接触时需戴多层棉纱口罩,注意手的清洁和消毒。在发现身体不适,或有类似反应时要尽快就医。同时对发病的房间要及时消毒,有条件的也可以通过食醋熏蒸来进行预防。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和传播。

第五篇:秋冬季节传染病防控教案

秋冬季节传染病防控知识教案

班级:九(1)执教:严开永

教学目标:

1、了解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种类及症状;

2、了解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和技巧;

3、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注意保持身体健康。教学过程:

一、出示目标

1、夏秋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哪些?

2、常见肠道传染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3、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4、预防夏秋季常见肠道传染病应该注意什么?

5、常见春冬季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

6、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7、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8、怎样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二、夏秋季最常见的肠道染病有哪些?

夏秋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主要有霍乱、伤寒、痢疾、甲肝、戊肝、细菌性食物中毒、感染性腹泻等。这些疾病发病急、传播快、传染性强、危害性大、极易引起暴发性流行。

三、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病人最主要的症状为急性腹泻、呕吐,只要及时就诊治疗,完全可以痊愈。如不及时治疗,严重的会引进并发症,如脱水、毒血症等,严重的会造成死亡。

腹泻是指每日3次或以上的稀便或水样便。

四、预防夏秋季常见肠道传染病应该注意什么?(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

(2)不吃生的食物,食品在吃前要煮熟、煮透,尤其贝壳类与甲壳类海产品;(3)煮熟的食物要趁热吃,隔夜食物吃前一定要彻底加热;(4)所有烹饪器具和食具,使用后应洗涤干净并保持干燥;

(5)生熟食品应分开存放,已消毒食具与未消毒食具需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6)夏秋季肠道传染病易发季节,不宜大办婚丧、喜庆等群体聚集性聚餐活动。

五、春冬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1)流感(流行性感冒)

(一)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

(二)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

(三)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流行性腮腺炎

(一)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中医称痄腮或痄耳寒,冬春季发病较多,但全年都可发生感染流行。常在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和新兵中爆发。大约每2年发生一次流行。一次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但个别抗体水平低下者,亦可再次感染。

(二)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主要症状患者受感染后,大多无前驱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腮腺肿大或两侧腮腺同时肿大,2-3日内达高峰,面部一侧或双侧因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过敏,开口及咀嚼时疼痛明显,含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常可波及邻近的颔下腺。

(三)传播途径由患者和健康带毒者的唾液或呼吸道分泌液飞沫经空气传播。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在短时间内接触到易感者的口腔亦可引起感染。

(四)患了腮腺炎怎么办?

1、如果腮腺疼痛或发烧,及时到医务室就诊。

2、确诊后通知家长马上接出学校就医,以免传染他人。

3、建议患者到黔西县中心医院传染科复查、就诊。如果不是传染病,请医院出具证明交医务室唐素珍医师即可回校上课;如果确诊为腮腺炎,则须及时治疗,病愈后(最少14天)方可返校上课(返校时带上医院出具的病愈证明交医务室唐素珍医师),以免传染他人。

(3)水 痘

(一)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

(二)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且瘙痒感重。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

(4)流 脑

(一)由脑膜炎双球菌通过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化脓性脑脊髓膜炎。

(二)主要症状是初期有低热、咽痛、咳嗽等类似一般呼吸道感染症状,随病情加重会出现高热、昏迷、惊厥、休克等,治疗不及时可死亡。

(5)肺 结 核

(一)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全身的慢性传染病,全身各脏器多可发病,肺结核病占所有结核的80%以上,全国已有4.5亿人感染结核菌,有结核病患者450万,每年新增患者150万。

(二)全身症状有 乏力,消瘦,食欲不振,长期低热,多在下午或傍晚升高,盗汗,面颊潮红,重症可出现高热不退,周身衰竭。

(三)呼吸道症状:多表现有咳嗽,早期轻微干咳,或少量粘液痰,随病变进展可咳大量粘液性或脓性痰。

(四)咯血:是肺结核病人常见症状,可表现痰中带血,或小量咯血,大咯血者多见于4型肺结核,或因空洞内动脉瘤破裂所致。

(五)胸痛:胸部可有隐痛,胸膜炎病人则表现较剧。

六、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主要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七、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症状

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

八、怎样预防呼吸传染病

1、教室必须要每天通风、保持空气流动。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调节居室微小气候,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最近可能是由于气温下降的原因,我们发现有一些班级开窗通风做的不是很好,希望教室的窗户只要天气条件允许,上课时尽可能打开,无论天气怎么样,下课时都应该打开所有的门窗。建议各班指派专人负责教室的开窗通风。最佳通风时间为上午9点至10点,下午3点至4点。

2、接种疫苗。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如果同学们家庭条件允许,不防建议你到就近的接种单位接种相关的疫苗。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秋季传染病的关键。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仍,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

4、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锻炼能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体质增强。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要避开晨雾风沙,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进行自我监护身体状况等,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5、生活有规律。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要合理安排好作息,每天的睡眠时间不应少于8个小时。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无论学习或其他活动使身体劳累过度,必然导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6、衣、食细节要注意。秋季气候多变,早晚温差较大,极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同学们必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也不宜过食油腻。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7、切莫讳疾忌医。由于秋季呼吸道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告诉父母亲带你看医生,特别是有发热、皮疹症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如有传染病的情况,应立刻隔离、绝对不可到带病坚持上课。采取隔离措施,以免范围扩大。

下载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秋冬季节青少年儿童传染病整理

    秋冬季节青少年儿童传染病“流行性感冒” 中医药防治建议方案 青少年儿童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属于中医“时行感冒”等范畴。根据卫生部颁布的《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

    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

    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梅桥中学 梅后园 随着时间推移,秋冬季节的来临,许多季节性传染病,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开始流行,为了加强传染病防治意识,提高防治知识水平,讲一讲秋冬......

    季节传染病预防手抄报

    导语: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季节性传染病预防手抄报。欢迎阅读!季节传染病预防手抄报季节传染病预防手抄报图片季节传染病预......

    预防常见传染病

    预防常见传染病 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如何与病人相处等培养学生对传染病的认识及如何防止传染病。 教学内容: 增强对传......

    幼儿园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幼儿园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天气日渐寒冷,幼儿机体适应能力下降,造成呼吸道传染病的蔓延扩散,为了加强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提高预防知识水平,现将几种常见的......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知识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知识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目前正值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它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由于学校里人群密集,人员接触频繁,病原体容易通过学......

    幼儿园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幼儿园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天气日渐寒冷,幼儿机体适应能力下降,造成呼吸道传染病的蔓延扩散,为了加强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提高预防知识水平,现将几种常见......

    秋冬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知识

    秋冬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知识 作者: 佳佳幼儿园-保健室 发表时间: 2009-10-22 浏览量: 999 秋冬季节的到来,许多季节性传染病,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开始流行。为了加强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