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

时间:2019-05-14 05:18: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

第一篇: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

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梅桥中学 梅后园

随着时间推移,秋冬季节的来临,许多季节性传染病,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开始流行,为了加强传染病防治意识,提高防治知识水平,讲一讲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希望能给大家的身心健康提供一定的帮助。下面主要分两大类疾病给广大师生们介绍,一是呼吸道传染病,二是食原性疾病的防治。

一、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

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膜炎、水痘、禽流感等。学生是呼吸道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学校又是这些易感人群聚集的场所,一旦有传染源的传人,即可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学生中造成疫情扩散,甚至引起局部暴发。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病毒分甲、乙、丙3型。甲型流感病毒分若干亚型,极易变异,人群对变异后的病毒株 缺乏免疫力,甲型病毒多为大流行;乙型病毒多为局限性流行;丙型病毒多为散发型。急性流感患者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病初2—3日传染性最强,病后7日后仍有传染性,通过 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临床表现

本病潜伏期短,一般1—2日,短者数小时,最长3—4日。发病急骤,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道症状往往较轻。根据临床表现分为3型。(1)单纯型流感:本型最常见。初起畏寒、发热,体温迅速升到39—40℃,全身不适,剧烈头痛,腰、背及四肢酸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少数患者有腹泻。大部分患者2—3日后才出现喷嚏、鼻塞、流涕及咳嗽。体温和上述症状多在1—2日内达到高峰,3—5日热退,症状明显好转。(2)原发性肺炎型流感:起病时症状与单纯型流感相似。但有持续高热、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及紫绀;咯粘稠痰,有时咯血痰。胸部x线检查有片状阴影。(3)中毒型流感:患者高热不退,神态昏迷,谵妄,抽搐,心力衰竭,休克。

预防

(1)患者隔离和治疗一星期。

(2)患者用过的食具、衣物等煮沸消毒或阳光暴晒2小时。患者的房间可用紫外线或食醋熏蒸,进行空气消毒。

(3)流感流行期暂停集会和集体活动,不到患者家串门。

(4)流行期间,可用抗病毒药物作预防服药。

(5)流感灭活疫苗或减毒疫苗注射,在半年到一年左右有预防同型流感的作用。

2、流行性脑膜炎

是由脑膜炎奈瑟氏菌通过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常在冬春季节引起发病和流行,是国家法定乙类传染病。

该病的一般表现症状是: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精神不振,颈项强直,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流脑根据病情轻重分为普通型和暴发型。暴发型起病急骤,常在24小时内出现严重休克和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因此,在流脑高发期,若出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或者突发高热、身上有出血点、头痛、喷射状呕吐、嗜睡、烦躁不安等症状,要立即到正规医院抢救治疗,以免延误病情。传染源:带菌者和病人;传播途径:病原菌主要借咳嗽、喷嚏、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传播,进入呼吸道引起感染。

3、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Epideiliic parotitis简称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人是腮腺炎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2岁以下、40岁以上很少发病。腮腺炎在冬春季发病较多,但全年都可发生感染流行。常在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和新兵中爆发。大约每2年发生一次流行。一次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但个别抗体水平低下者,亦可再次感染。

腮腺炎由患者和健康带毒者的唾液或呼吸道分泌液飞沫经空气传播。患者在腮腺肿大前7日至肿大后9日均可自唾液中分离出病毒。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在短时间内接触到易感者的口腔亦可引起感染。本病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病毒侵入上呼吸道粘膜并在局部生长繁殖,患者受感染后,大多无前驱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腮腺肿大或两侧腮腺同时肿大,2-3日内达高峰,面部一侧或双侧因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过敏,开口及咀嚼时疼痛明显,含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常可波及邻近的颔下腺。舌下腺及颈部淋巴结。腮腺肿大可持续5日左右,以后逐日减退,全部病程约7一12日。睾丸炎、卵巢炎、脑膜炎等并发症。

预防:及时隔离患者,服用中药抗病毒冲剂预防,流行季节注射“麻风腮”疫苗提高免疫力。

4、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PC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冬春好发。病人为主要传染源,通过呼吸道及病人用具传播。主要症状:潜伏期1—2周,发病初期伴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及上感症状。1—2天后躯干皮肤出现斑疹,数小时后转化为丘疹、疱疹,伴搔痒,抓破后能留下斑痕。

预防:及时隔离患者7—10天,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有条件者可注射免疫球蛋白。流行季节前注射水痘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5、禽流感

禽流感——高致病性禽流行性感冒。是由A型病毒引起,禽类发作时呼吸系统疾病至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综合病症。人如密切接触或进食患病家禽可造成感染。

预防:远离家禽及其分泌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开窗,少去空气不流通或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用流动水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掩鼻口,并及时将纸巾投入有盖的垃圾桶内;吃禽肉、禽蛋要煮熟煮透。概括而言,呼吸道传染病的总体原则为以下六点:

1、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2、加强卫生宣教,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教室、寝室注意经常开窗通风。

4、学校开展晨检制度,以便及早发现病人,采取措施。

5、适当的采取预防性服药措施。

6、针对性的开展预防接种。

二、食原性疾病防治

天气转凉,人们的食欲也开始恢复,许多人在吃东西时就不像夏天那么注意了。而秋冬季依然是食原性疾病多发季节,此时,更应该把好“病从口入”关,注意方方面面的食品卫生问题,防患于未然。

人们所说的肠道传染病,医学上是指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一类传染病,在我国法定的传染病中,包括甲类传染病中的霍乱,乙类传染病中的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脊髓灰质炎、甲、戊型病毒性肝炎,丙类传染病中的感染性腹泻病等。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是该类疾病的传染源,主要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媒介传播。特别是夏秋季气温高、空气湿度大、气候干燥,有利于细菌繁殖,容易导致食物腐烂变质,如预防措施不力,极易引起急性肠道疾病的发生与流行。每年的5-10月为流行季节,7—8月为高峰,多发于文化程度低、个人卫生习惯差的人群。

腹泻、呕吐、腹痛、腹胀是很多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共同症状,部份患者出现畏寒发热,甚者还可出现血压下降,面色苍白,意识不清等症状。由于致病因素不同,患者症状表现也不一样。霍乱表现为无痛性腹泻,水样便,不发热;痢疾的腹泻伴有腹痛,发热,里急后重,脓血便;食物中毒的腹泻常伴有腹痛,呕吐,多为先吐后泻;细菌性食物中毒多伴有发热;其他感染性腹泻也常有腹痛等症状。在诸多肠道传染病中,尤以霍乱发病最重,传播快,危害大,容易引起暴发。若病人就诊不及时,易导致死亡。

预防食物中毒和肠道疾病的发生应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增进人体抵抗力着手,严格把好“病从口入”关。预防措施如下:

(1)要选择购买新鲜的肉类、水果、蔬菜、海产品及水产品,奶制品应购买经消毒过的牛奶而不买生奶,采购的肉类、海产品、水产品及其半成品等若未食用,应及时进行冷藏保存。

(2)加工菜品必须煮熟烧透,尤其是海产品、水产品更要煮熟烧透,不要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严禁食用已死亡的海产品(虾类、蟹类等);凉菜卤菜色、香、味正常,不要使用硝盐(亚硝酸盐)卤制菜品。加工好的菜品要妥善保存,避免熟食品与生食品接触,用于加工生、熟食品的刀具、餐具、案板等要分开,所有臵备食品的用具表面必须干净,抹布应每天清洗,并在下次使用前煮沸消毒,以防止食品制作过程中的相互污染。扁豆中毒多发生在9-11月份。生扁豆中的毒素耐热,使用急火炒的扁豆或凉拌,发生中毒者多,而食用煮熟、闷透、色变的扁豆就不易中毒。

(3)不要食用腐败变质的禽、蛋、肉、水产品以及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不要采食野生菌和食用发芽的土豆及霉变玉米面。不要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包括一些野生植物、野果等)和水。

(4)在学校食堂及家庭用餐,不要在外面小店用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饮用安全卫生的水,不要喝来历不明的水,避免喝生水,尽量饮用开水。

(5)加强个人体质锻炼,做到饮食有节,不暴饮暴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6)尽量不要参加群体性聚餐,如生日宴、聚会等,以预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一旦出现呕吐、腹泻等肠道传染病症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同时及时向学校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关于预防疾病、治病的谚语:

1卫生搞得好,疾病不缠绕。2

不干不净,吃了生病。

3卫生好,病人少;饮食净,少生病。4 预防肠胃病,饮食要干净。

5卫生搞得好,疾病不来找。6丰收要靠劳动,强身要靠卫生。

7防病无别窍,卫生要搞好。8天怕乌云地怕荒,人怕疾病草怕霜。英雄只怕病来磨。9 什么风都下雨,什么病都死人。

少数民族关于预防的谚语俗语:

1机器不擦要生锈,人不卫生要短寿。(壮族)

2眼睛害病是手上得的,肚子害病是嘴里得的。(哈萨克族)3寒从脚下起,病从口中入。(蒙古族)

2016/11/7

第二篇: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

时间:2月 14日 主讲人:方静宽 参加人:全体师生

上午好!今天我来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常见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 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等。拿我们镇小来说,去年一 年共发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等传染病 30例,今年到 3月底已发生 流行性腮腺炎 1例、水痘 6例,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离我们并不远,就在我们 的身边, 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 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 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而且学校是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 一旦 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 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有 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

首先来了解一下传染病相关的基本知识: 传染病顾名思义就是一种能在人群中被相互传染并流行的一种病, 能够在人群中 流行, 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 缺少其中任 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1.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患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的病人,感 染 H7N9禽流感病毒的鸽子等

2.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食物、水 等。

3.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例如, 未出过麻 疹的一些儿童,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

下面为加深印象吧以流行性感冒的流行为例,来说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 节。当流感患者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 飞沫, 悬浮于空气中, 周围的人吸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 病毒进入呼吸 道,就有可能引起流行性感冒。可见,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主要是流感患者,传 播途径是飞沫、空气传播,易感人群则可以包括大多数人。那么,怎样预防传染 病呢? 传染病流行的时候, 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 传染病的流行即可终 止。我们预防传染病的各种措施,都是分别针对三个基本环节中的某个环节的。因此, 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也可以分为以下 三个方面。

1.控制传染源

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就像现在很热门的 H7N9禽流感,对患病的人 要隔离治疗, 患病的鸽子等禽类要捕杀并做无害化处理、患水痘的学生不能正常 来学校上课等,从而做到传染源的控制。

2.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 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可以使病原体丧失感染 健康人的机会。如:不要吃病死禽、勤洗手等。

下面来简单介绍一下各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如流感、、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等,通过空气从呼吸道传播的。如痢疾、伤寒、甲型肝炎等,通过食物经消化道传播。通过昆虫及动物传染。如蚊子传播 乙脑;虱子传播斑疹、伤寒;狗能传播狂犬病;苍蝇传播痢疾等。通过日常接触 传

染。如甲肝、沙眼、红眼病、水痘等。通过血液传播。如输血、打针感染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3.保护易感者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该注意保护易感者, 不要让易感者与传染源接触, 并且进行 预防接种, 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对易感者本人来说, 应该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和个人的卫生,消灭苍 蝇、坟子、老鼠、臭虫等传播疾病或病的动物,对于控制传染病的流行能起很大 作用。大家知道了传染病相关的基本知识后就要知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才能去真 正杜绝或减少得传染病的机会。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但基本的预防 措施是相通的,包括现在很热门的 H7N9禽流感,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 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1.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 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 如鱼、吓和新鲜蔬菜、水果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跑步、做操等增强体质。

2.尽量不到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去,如:农贸市场、游艺活 动室等;3.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特别是每次 接触畜禽类动物后及每天回家后都要彻底洗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讲解六步洗手法并示范

4.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宿舍、电脑室、教室等;5.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以免抵抗力下 降;6.不吃不清洁的食物,拒绝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及吃带皮果,不喝生水。尽可能减少与禽畜不必要的接触, 特别注意尽量避免接触病死禽畜, 食用禽肉蛋 时要充分煮熟。

7.注意个人卫生,不随便吐痰,不对人打喷嚏;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 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不主张用双手捂住口鼻, 因为在咳嗽或喷嚏时会随飞沫带出大量病毒或细菌, 未及时洗手而会造成二次感 染或通过物体表面传给他人, 若无纸巾、手帕时可用衣袖遮住口鼻, 用衣袖是因 为病毒或细菌在干燥的衣服表面不大容易存活。

8.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不 能拖着耗着,以免延误诊治。

9.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近段时间外出游玩时,应尽 量避免接触野生禽鸟或进入野禽栖息地。

10.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 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

11、学校发现发热(特别是体温超过 38°、咳嗽等症状及出疹学生必须要求 其立即离校就医, 注意追访就诊及病情发展情况, 并严格要求其在家隔离治疗至 该病的隔离期满, 凭医疗机构返校证明复课, 密切注意病例班级内有无续发病例, 如有续发, 及时报告, 同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还要做好缺勤的学生统计工 作;对因病缺勤的学生,了解学生患病情况,对患有传染病者予以登记、报告。

对教室、宿舍、活动场所等保持通风换气,搞好环境卫生和日常消毒。必要时对 可能受到病人污染的场所, 选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消毒。新生入学及转入时要查验 免疫接种证, 严格按照国家计划免疫的规定完成相应年龄的免疫程序, 对于应接 种但又未接种者进行补种。虽然传染病种类繁多, 而且到今天上午 7点为止, 全 国已报告 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 28例, 浙江确诊 5例, 但我们也不用恐慌, 到目 前为止, 尚无 H7N9禽流感人传人的证据, 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 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我们相信, 在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 传染病能够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 使我们拥 有健康、美好的未来。并希望小朋友们通过今天学习到的知识,将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身边的人听, 让我们共同筑牢传染病的防护堤, 减少甚至杜绝传染病 发生在我们的身上。

最后,祝老师、同学们身体健康!谢谢大家 2017.2.14

第三篇: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

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 传染病预防和控制

主讲人:廖传军

一、传染病的预防

传染病预防是传染病管理工作中一项极其重要的措施。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就能减少、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对此,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必须做好下列各项工作。

(一)开展卫生宣传教育

广泛开展卫生宣传教育,让群众掌握预防传染病和识别传染病的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减少或防止传染病发生和早期发现传染病人的重要环节。

(二)消除各种传染病传播媒介

传染病都是通过一定的传播媒介传播的,例如蚊、蝇、蚤、虱等虫媒通过叮咬吸血可传播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传染病;鼠可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等。因此,要发动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农牧、林业、卫生、城建、水利等部门要协调配合,共同做好灭鼠、消除各种病媒昆虫以及传播传染病或引起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禽畜等宿主动物的防治管理。

(三)加强管理和改善公共卫生状况

加强公共卫生管理是预防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措施。应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卫生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

(四)做好计划免疫工作

计划免疫是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生物制品进行人群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能力,达到控制、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本辖区内计划免疫工作规划、目标,并组织实施。各级卫生防疫机构负责辖区内计划免疫工作的技术指导。

预防接种(人工免疫)

1.人工自动免疫:指以免疫原性物质接种人体使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2.人工被动免疫:指将含有抗体的血清或其制剂注入人体内,使机体马上获得现成抗体而受到保护。

3.被动自动免疫:指在有疫情时用于保护接触者的一种免疫方法。如给接触过白喉传染源的易感者注射白喉抗毒素,使他马上得到抗毒素被动免疫的保护,同时接种白喉类毒素刺激其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而得到自动免疫的保护。

四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糖丸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

防六病:结核、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

(五)严格遵守各项卫生制度

1.健康检查制度 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或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和水源管理、整容、托幼机构、集体食堂、宾馆、饭店、浴池等易使传染病扩散的工作。此类工作人员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2.消毒管理制度 消毒是指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消除环境中的致病性微生物,这是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重要工作。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拒绝消毒处理的,当地政府可以采取强制措施。被乙类、丙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卫生防疫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进行处理。医疗保健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消毒、隔离制度和操作规程,防止医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生活“三废”必须严密消毒后处理,拒绝消毒处理的,当地政府可采取强制措施。处理要求如下:

(1)被鼠疫病原体污染

①被污染的室内空气、地面、四壁必须进行严格消毒,被污染的物品必须严格消毒或者焚烧处理;

②彻底消除鼠疫区内的鼠类、蚤类;发现病鼠、死鼠应当送检;解剖检验后的鼠尸必须焚化;

③疫区内啮齿类动物的皮毛不能就地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时,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监督下焚烧。

(2)被霍乱病原体污染

①被污染的饮用水,必须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②污水经消毒处理后排放;

③被污染的食物要就地封存,消毒处理; ④粪便消毒处理达到无害化; ⑤被污染的物品,必须进行严格消毒或者焚烧处理。被乙类、丙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生活“三废”按卫生防疫机构的要求处理。处理要求如下:

①被污染的饮用水,应当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②污水经消毒处理后排放;

③被污染的物品,应当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或者焚烧处理; ④粪便消毒处理达到无害化。

死于炭疽的动物尸体必须就地焚化,被污染的用具必须消毒处理,被污染的土地、草皮消毒后,必须将10厘米的表层土铲除,并在远离水源及河流的地方深埋。

第四篇: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

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

主讲人——张乐乐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法概述

一、传染病防治法的概念

传染病是指由病源性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和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间、动物间或人与动物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传染病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危害极大,世界上曾出现的3次鼠疫大流行,夺去了1亿多人的生命。我国解放前因传染病死亡的人数为各种死因人数的首位。

我国传染病的特点:

1.具有传染性;2.具有流行性;3.具有反复性;4.具有死灰复燃,如性病;6.具有回升趋势;7.出现新病种,如SARS。

传染病防治法是指调整(高速)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国颁布的与传染病有关的法律有:

1.1950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发动秋季种痘的指示》;2.1955年卫生部制定了《传染病管理办法》;3.1978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4.1989年2月21日人大常委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并于同年9月1日起施行;5.1991年12月6日卫生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6.2003年5月4日卫生部颁布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7.2003年5月7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并于同年5月9日起施行。上述法律的颁布实施,系统地确立了我国对传染病的预防、疫情报告与分布、控制和监督的法律制度,标志着我国传染病防治工作开始全面走上法制化轨道。

二、传染病防治法的适用范围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有关传染病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以及预防、控制措施,并有权检举、控告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一切单位包括我国的一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也包括我国领域内的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等。一切个人即我国领域内的一切自然人,包括中国人、具有外国国籍的人和无国籍人。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和国际惯例,外交人员没有传染病防治方面的豁免权,所有驻中国的外国使、领馆人员也必须遵守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

三、法定管理的传染病病种

《传染病防治法》根据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和应采取的监督、监测、管理措施,参照国际上统一分类标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全国发病率较高、流行面较大、危害严重的35种急性和慢性传染病列为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并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三类,实行分类管理。

(一)甲类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对此类传染病发生后报告疫情的时限,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的隔离、治疗方式以及对疫点、疫区的处理等,均强制执行。

(二)乙类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等。对此类传染病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防治方案进行预防和控制。对其中的艾滋病、淋病、梅毒、狂犬病和炭疽病人必要时可采取某些强制性措施,控制其传播。

(三)丙类传染病

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诊、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以及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等。对此类传染病要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监测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传染病防治法》还规定,国务院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分别依权限决定传染病病种的增加或者减少。

第二节 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法律规定

一、传染病的预防

传染病预防是传染病管理工作中一项极其重要的措施。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就能减少、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对此,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必须做好下列各项工作。

(一)开展卫生宣传教育 广泛开展卫生宣传教育,让群众掌握预防传染病和识别传染病的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减少或防止传染病发生和早期发现传染病人的重要环节。

(二)消除各种传染病传播媒介

传染病都是通过一定的传播媒介传播的,例如蚊、蝇、蚤、虱等虫媒通过叮咬吸血可传播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传染病;鼠可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等。因此,要发动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农牧、林业、卫生、城建、水利等部门要协调配合,共同做好灭鼠、消除各种病媒昆虫以及传播传染病或引起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禽畜等宿主动物的防治管理。

(三)加强管理和改善公共卫生状况

加强公共卫生管理是预防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措施。应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卫生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

(四)做好计划免疫工作

计划免疫是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生物制品进行人群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能力,达到控制、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本辖区内计划免疫工作规划、目标,并组织实施。各级卫生防疫机构负责辖区内计划免疫工作的技术指导。

预防接种(人工免疫)

1.人工自动免疫:指以免疫原性物质接种人体使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①活疫(菌)苗:结核,鼠疫,脊髓灰质炎,流感等疫苗; ②死疫(菌)苗:霍乱,伤寒,副伤寒,乙性脑炎等疫苗; ③类毒素:破伤风,白喉类毒素。

2.人工被动免疫:指将含有抗体的血清或其制剂注入人体内,使机体马上获得现成抗体而受到保护。疫血清:白喉抗毒素、破伤风抗毒素。治疗预防均可。

②免疫球蛋白(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预防麻疹、甲性肝炎。3.被动自动免疫:指在有疫情时用于保护接触者的一种免疫方法。

如给接触过白喉传染源的易感者注射白喉抗毒素,使他马上得到抗毒素被动免疫的保护,同时接种白喉类毒素刺激其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而得到自动免疫的保护。四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糖丸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防六病:结核、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

(五)严格遵守各项卫生制度 1.健康检查制度 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或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和水源管理、整容、托幼机构、集体食堂、宾馆、饭店、浴池等易使传染病扩散的工作。此类工作人员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2.消毒管理制度 消毒是指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消除环境中的致病性微生物,这是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重要工作。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拒绝消毒处理的,当地政府可以采取强制措施。被乙类、丙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卫生防疫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进行处理。医疗保健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消毒、隔离制度和操作规程,防止医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生活“三废”必须严密消毒后处理,拒绝消毒处理的,当地政府可采取强制措施。处理要求如下:

(1)被鼠疫病原体污染

①被污染的室内空气、地面、四壁必须进行严格消毒,被污染的物品必须严格消毒或者焚烧处理;

②彻底消除鼠疫区内的鼠类、蚤类;发现病鼠、死鼠应当送检;解剖检验后的鼠尸必须焚化;

③疫区内啮齿类动物的皮毛不能就地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时,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监督下焚烧。

(2)被霍乱病原体污染

①被污染的饮用水,必须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②污水经消毒处理后排放;

③被污染的食物要就地封存,消毒处理; ④粪便消毒处理达到无害化;

⑤被污染的物品,必须进行严格消毒或者焚烧处理。

被乙类、丙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生活“三废”按卫生防疫机构的要求处理。处理要求如下:

①被污染的饮用水,应当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②污水经消毒处理后排放;

③被污染的物品,应当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或者焚烧处理; ④粪便消毒处理达到无害化。死于炭疽的动物尸体必须就地焚化,被污染的用具必须消毒处理,被污染的土地、草皮消毒后,必须将10厘米的表层土铲除,并在远离水源及河流的地方深埋。

医疗保健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消毒、隔离制度和操作规程,防止医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处理要求如下:

①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使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禁止进口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②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药剂和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卫生材料、一次性医疗器材、隐形眼镜、人造器官等不得使用。

3.菌种、毒种管理制度 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保藏、携带、运输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严格管理。

(1)分类

①一类:鼠疫耶尔森氏菌、霍乱弧菌;天花病毒、艾滋病病毒(4种);

②二类:布氏菌、炭疽菌、麻风杆菌;肝炎病毒、狂犬病毒、出血热病毒、登革热病毒;斑疹伤寒立克次体(8种);

③三类:脑膜炎双球菌、链球菌、淋病双球菌、结核杆菌、百日咳嗜血杆菌、白喉棒状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破伤风梭状杆菌、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乙型脑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17种)。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者减少菌(霉)种的种类。(2)管理

①保藏 由中央卫生部指定的单位负责。

②供应 一、二类菌(毒)种,由中央卫生部指定的保藏、管理单位供应,三类菌(毒)种,由专业实验室或者中央卫生部指定的保藏管理单位供应。

③使用 一类菌(毒)种,由中央卫生部批准;二类菌(毒)种,由省卫生厅批准;三类菌(毒)种,由县卫生局批准;

④运输 一、二类菌(毒)种,派专人直接到供应单位领取,不得邮寄;三类菌(毒)种,持邮寄单位证明,按照菌(毒)种邮寄与包装的有关规定办理。

(六)做好专业人员的防护和医疗保健

对从事传染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的人员,现场处理疫情的人员,以及在生产、工作中接触传染病病原体的其他人员,有关单位应根据国家规定,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

(七)自然疫源地建设项目的卫生调查 在自然疫源地和可能是自然疫源地的地区兴办的大型建设项目,在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申请当地卫生防疫机构对施工环境进行卫生调查,并根据卫生防疫机构的意见,采取必要的卫生防疫措施。施工期间,建设单位应当设定专人负责工地上的卫生防疫工作。

(八)充分发挥预防保健组织作用

预防保健组织是指各级卫生防疫机构和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以及专业防治机构。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它们应当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履行业务技术指导职能,并与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发动和组织群众积极主动地与病害作斗争,同时研究传染病发生、发展规律,找出并落实有效的防治措施。

二、传染病疫情的报告、通报和公布

(一)疫情的报告

1.疫情报告人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疫情报告人分为义务报告人和责任报告人。义务报告人是指城乡居民、机关团体、车站、码头、机场、饭店职工及其他人员。上述人员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及时向附近卫生院、医院或卫生防疫机构报告,这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责任报告人是指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上述人员在发现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应依法认真填写疫情报告卡,向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并另作疫情登记备查。同时应尽快采取传染病防治措施,以控制疫情传播。

2.疫情报告时限 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以最快通讯方式向发病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同时报告传染病报告卡;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12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向发病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在丙类传染病监测区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时,应在24小时内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传染病报告卡。卫生防疫机构发现传染病流行或者接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炭疽中的肺炭疽的疫情报告,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报告当地政府,同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二)疫情的通报和公布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地如实通报和公开疫情,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地如实通报和公布本行政区域的疫情。

三、传染病的控制

传染病控制,是指当传染病发生或暴发、流行时,为了阻止传染病的扩散和蔓延而采取的措施。

(一)一般性控制措施

1.对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病人、炭疽病中的肺炭疽病人,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部门协助治疗单位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2.对除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以外的乙类、丙类传染病病人,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3.对疑似甲类传染病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4.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传染的场所、物品和密切接触的人员,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

在实施以上传染病控制措施时,传染病病菌人及其亲属和有关单位以及居民或者村民组织应当配合实施。

(二)紧急措施

当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进行防治,切断传染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施:

1.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2.停工、停业、停课。3.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

4.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接到下一级政府关于采取上述紧急措施的报告时,必须在规定的24小时内做出决定。紧急措施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宣布。

(三)疫区封锁

疫区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暴发或者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可能波及的地区。疫源地:指传染源向其周围传播病原体的所能波及的范围。疫点:指范围较小的疫源地或传染源。疫区封锁就是限制疫区与非疫区之间的各种形式的交往。《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甲类、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报经上一级地方政府决定,可以宣布疫区,在疫区内可采取前述紧急措施,并可对出入疫区人员、物资和交通工具实施卫生检疫。由于封锁区关系到政治、经济以及人民群众生活、安全等问题,《传染病防治法》还规定,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决定,可以对甲类传染病疫区实施封锁;封锁大、中城市的疫区或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疫区,以及封锁疫区导致中断干线交通或者封锁国镜的,由国务院决定。疫区封锁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宣布。

第三节 传染病监督的法律规定

一、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机关及其职责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执行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工作职权的机关是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受国务院卫生部门委托的其他有关部门(如铁路、交通部门)卫生主管机构。

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职权是:①对传染病的预防、治疗、监测、控制和疫情管理措施进行监督、检查;②责令被检查单位或个人限期改进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③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给予行政处罚。

二、传染病管理监督员及其职责

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受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其他有关部门卫生主管机构以及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内设立传染病管理监督员,执行卫生行政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卫生主管机构交付的传染病监督管理任务。传染病管理监督员由合格的卫生专业人员担任,由省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聘任并发给证件。

传染病管理监督员的职责是:①检查、监督、指导传染病防治措施的落实;②进行现场调查,包括采集必需的检验标本及查阅、索取、翻印复制必要的文字、图片、声像资料等,并根据调查情况写出书面报告;③宣传传染病防治法,检查执行情况,对违法单位或者个人提出处罚建议;④执行卫生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卫生主管机构交付的任务;⑤及时提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措施的建议。

三、传染病管理检查员及其职责

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设立传染病管理检查员,由本单位推荐,经分管该医疗保健机构的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发给证件。

传染病管理检查员的职责是:①结合本单位及责任地段具体情况,宣传《传染病防治法》;②检查本单位及责任地段的传染病防治措施的实施和疫情报告执行情况;③对本单位及责任地段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检查、指导;④执行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防疫机构对本单位及责任地段提出的改进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的意见;⑤定期向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卫生防疫机构汇报工作情况,遇到紧急情况随时报告。

第四节 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法律责任

一、行政责任

(一)行政处罚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以罚款;有造成传染病流行危险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报请同级政府采取强制措施:

可以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

①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

②单位自备水源未经批准与城镇供水系统连接的;③未按城市环境卫生设施标准修建公共卫生设施

致使生活“三废”不能进行无害化处理的;

④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生活“三废”不按规定进行消毒处理的;

⑤对被甲类和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未按照卫生防疫机构的要求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的;

⑥造成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医院内感染、实验室感染和致病性微生物扩散的; ⑦生产、经营、使用消毒药剂和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卫生材料、一次性医疗器材、隐性眼镜、人造器官等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可能造成传染病的传播、扩散或者造成传染病的传播、扩散的;

⑧准许或者纵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工作的;

⑨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故意传播传染病,造成他人感染的;

⑩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者颖似传染病病人,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病人拒绝进行隔离治疗的;

⑾招用流动人员的用工单位,未向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并未采取卫生措施,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的;

⑿违章养犬或者拒绝、阻挠捕杀违章犬,造成咬伤他人或者导致人群中发生狂犬病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情节较严重,可以处20000元以下的罚款:

①造成甲类传染病、艾滋病、肺炭疽传播危险的;②造成除艾滋病、肺炭疽之外的乙、丙类传染病暴 发、流行的。

③造成传播病菌(毒)种扩散的; ④造成病人残疾、死亡的;

⑤拒绝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本办法的规定,屡经教育继续违法的。有下列情节的可分别处以罚款: ①在自然疫源地和可能是自然疫源地的地区兴建大型建设项目未经卫生调查即进行施工的,可以处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

②出售、运输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和来自疫区可能被传染病病菌原体污染的皮毛、旧衣物及生活用品的,可以处出售金额一倍以下的罚款;造成传染病流行的,根据情节,可以处相当出售金额三倍以下的罚款,危害严重,出售金额不满2000元的,以2000元计算。

③非法经营,出售用于预防传染病菌苗、疫苗等生物制品的,可以处相当出售金额三倍以下的罚款,危害严重,出售金额不满5000元的,以5000元计算;

④个体行医人员在执行职务时,不报、漏报、迟报传染病疫情的,由县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限期内不改的,可以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对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的,可以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当事人对罚款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罚决定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仍然不服的,可以自收复议决定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也可以自收到处罚决定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或者不提出诉讼又不履行的,做出处罚决定的卫生行政部门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二)行政处分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给予行政处分:①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情节轻微的;②从事传染病的医疗保健、卫生防疫、监督管理的人员和政府有关主管人员玩忽职守,造成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的;③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妨碍或者拒绝执行政府采取紧急措施的;④传染病爆发、流行时,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拒绝执行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调集其参加控制疫情的决定的;⑤对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负有责任的部门拒绝执行政府有关控制疫情决定的;⑥无故阻止和拦截依法执行处理疫情任务的车辆和人员的。

二、刑事责任

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330条规定,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①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②拒绝按照卫生防疫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消毒处理的;③准许或者纵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的;④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刑法》第331条规定,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五篇:春秋季节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讲话稿

春秋季节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讲话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一天之计在于晨,很高兴能够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春秋季常见传染病的一些防治知识,为大家的身体健康添砖加瓦。春天是美好的,在这万物复苏的日子里,一些传染病相关病毒、细菌也不例外的“欣欣向荣”着。我们学校作为人群密集的场所,一旦有传染病发生,很容易传播,对大家的学习、生活造成影响,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一些常见的春季传染病特征及其预防措施加深下了解,提高大家自我防范传染病的能力。

一、春秋季节常见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突然,怕冷、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等。而这段时间以来社会普遍关注的H7N9是一种禽流感,同样式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感染后临床症状较严重,往往有肺炎表现,预后较差,但是一般在鸡、鸭、鸟等禽类中发生大流行,偶然情况下可以在接触病禽或是禽类排泄物后感染人类。自1997年美国报告首病例以来,尚未发现可以人传人。而且目前我国也只是局部地方有报告,所以我们也无需过度担心。

流行性腮腺炎:客家话称“猪头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发热、腮腺肿大,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预后良好,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一般可终生免疫。

甲型病毒性肝炎:由甲肝病毒引起,一般由日常生活接触、水、食物经“口”传播,属于消化道传播的传染病,潜伏期短,一般2-6周,急性起病。多有发热、黄胆、食欲减退、厌恶油腻、恶心呕吐、肝区痛症。人群未注射甲肝疫苗者对HAV普遍易感,在我国,15岁以下的儿童及青少年最容易患甲型肝炎。

二、传染病预防措施

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要素,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防治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做好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1.教室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稀释病原菌在空气中的浓度,最大限度减少传播的频率。所以各班的班主任要督促班干部和学生,经常把教室的门窗打开通风,即使是在冬天也尽量不要关门闭户的上课。

2.同学们下课后尽量不要留在教室内。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3.对患有传染病的同学如流感、腮腺炎等,应及时隔离治疗(流感一般隔离7天,腮腺炎14天,腹泻三天)。症状消失后,经医院检查后,出具健康证明,才可返校上课。4.做好晨检工作:班主任每天早晨要统计因病缺课人数。一旦发现有发热的学生,立即报告校医室。做到传染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用手遮掩,之后要及时洗手,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和纸巾擦干,不要共用一条毛巾。

洗手无小事,我们不能简单“洗”,正确的洗手方法包括以下六个步骤:

(一)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二)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三)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四)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五)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六)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6.注意均衡饮食,不要挑食、偏食,定期运动,休息要充分,减轻身心压力。要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尤其是春天的天气变化无常,运动后不要马上将衣服脱掉,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7.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因为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人口稠密,空气流通不畅,极易感染呼吸道传染病。

春秋季节传染病种类繁多,传播方式各不相同,青少年儿童抵抗力较弱,普遍易感,但是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那么我们的健康堡垒就可以“固若金汤”,疾病就“不得其门而入”了。最后,祝老师、同学们工作顺利,学习进步,身体健康!谢谢大家!

下载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 一、定义及类别 1、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由多种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常见的有霍乱、细菌性痢疾、甲型病......

    秋季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范文]

    秋季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 东沙河镇吉山小学李祥才 进入秋季,气温变化比较大,秋季正处于夏季和冬季之间,夏季和冬季的传染病都有可能在秋季发生,所以说,秋季也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

    晋城第五小学新街校点秋冬季节传染病防治预案

    晋城第五小学新街校点秋冬季节传染病防治预案 做好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对保障全校学生及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和 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意义重大......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学校常见传染病有肺结核、病毒性肝炎、麻疹、腮腺炎、水痘、流感等。其中腮腺炎、水痘、流感及麻疹均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所以每人都要充分认识传染病......

    健康教案——常见传染病防治

    健康教育教案《常见传染病防治》 一、教学目标 春季是各种传染病流行的季节,有的孩子已有一些患传染病的体验,如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等,所有的孩子都有打预防针的经验。 1.......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教案★

    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教案 一、教学思路 因近期传染病的高发,影响同学们正常上课,为促使同学们能有健康的身体接受学校的教育,通过引导同学们置疑、讨论、分析、答疑的方法,让同学......

    常见传染病防治培训总结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总结 今天我对全班同学进行了常见传染病防治培训,这项培训对于老师和同学们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首先,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地方,一个班40-50个左右......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措施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措施 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极易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