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上学期:美术技能教学进度表
大班美术教学计划
线描画
1、《小蜘蛛织网》 线描装饰画
认识简单的基本线条,掌握基本的几种线条画法:直线、弧线、折线、交叉线及曲线。
2、《我们班的老师》线描画
尝试将线条进行粗细变化,将画面变的更丰富。
3、《树》 线描画
认识各种点,尝试运用各种点进行装饰画面
4、《拖鞋》线描装饰画
运用点和线条的组合,感受线描画的美感。
5、《美丽的大鱼》线描装饰画
运用各种线条和块面大胆地表现在物体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大胆地按自己的意愿画画。
6、《我最喜欢的动物》线描装饰画
用色彩和线条表现感受过或想像中的物体的动态结构和简单情节,运用各种线条和块面大胆地表现在生活中感受过的物体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大胆地按自己的意愿画画。
创造想象画
7、《未来的车》 创造想象画
注重幼儿构图技能的培养,指导幼儿学习在画面上主体突出,合理布局。
8、《小猪的婚礼》 创造想象画
在符号组合的过程中,逐渐理解和表现物体的空间关系(上下、前后、左右)
9、《七彩小伞花》创造想象画
熟练掌握用油画棒在作品上大面积涂上底色,充分体现自我创造能力。
10、《彩色蜗牛》 想象画
启发幼儿利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运用不同技能表现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感受,体验创造的乐趣。
11、《会变的嘴巴》想象画 引导幼儿用色彩和线条表现感受过或想像中的物体的动态结构和简单情节,运用各种线条和块面大胆地表现在生活中感受过的物体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大胆地按自己的意愿画画。
12、《巨人》想象画
能大胆运用各种线条和色彩去表现在生活中感受过的物体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能大胆地按自己的意愿画画。
水彩线描画
13、《美丽的秋天》水彩线描画
知道暖色调的基本色调,尝试使用不同段色调色彩进行作画。
14、《向日葵》水彩线描画
通过欣赏梵高作品,尝试进行作画,注意颜色深浅搭配。
15、《海底总动员》水彩线描画
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敏感性学习根据画面需要,恰当地运用各种颜色表现冷色调,注意深浅颜色的搭配。
16、《高楼大厦》水彩线描画
有选择地使用不同深浅、不同冷暖的颜色,感知对比效果。
17、《七彩花瓶》水彩线描画
自主想象,任选一种色调进行作画,注意色彩搭配。
18、《四季中的树》
按照个人喜好,选择一种色调进行创作,注意构图合理。
第二篇:八年级上学期美术教学工作计划和进度表
八年级上学期美术教学工作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主要任务、要求:
1、重视学生创新能力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素质,八年级上学期美术教学工作计划和进度表---矫云萍。
2、欣赏优秀美术作品,能对自己喜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同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3、学习简单立体物的表现方法,学习色彩表现方法,进行和自己生活贴近的设计与制作。
4、坚决落实好教改教研工作,把教改真正落实到常规教学课堂中。
5、注重特长生的培养,争取50%的学生爱好美术,有美术特长。
二、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上一学期的美术教学工作,学生能积极参与美术活动,对美术产生一定的兴趣。学生已经开始使用新教材学习,对其的综合素养要求很高。原来每个人的基础也有高低,所以针对他们先要深入了解,根据各班学生的基础、特点,分层因材施教。
虽然学生已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但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即美术技能及想象能力尚有差距。所以这学期在此基础上重点还是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创造力---夯实基础,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创作能力---追求发展。
三、教材情况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八个单元,实行单元设课,即一课为一单元,通过美术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为宗旨,培养学生的美术基本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四大领域:造型表现领域、设计应用领域、欣赏评述领域、综合探索领域,四类型中仍以造型表现领域为主要教学内容,约占总教学量的三分之二。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促进学生的智力和才能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发展学生的形象记忆力、想象力、手工制作能力,工作计划《八年级上学期美术教学工作计划和进度表---矫云萍》。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素养和兴趣,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
2、本学期在绘画教学中主要以临摹写生为主的启发式教学,创造画教学为辅。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渗透人文精神。
难点:
1、主要放在学生自己创造上,学会运用美。
2、构图知识不足,透视造型能力差以及颜色搭配不协调,一向是学生最难克服的问题。在教学中应该反复强调,争取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五、教学措施:
1、改变过去以技法训练为中心的模式,围绕造型艺术语言组织新的教学体系。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贯彻启发性原则,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大胆的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3、加强示范,并充分利用展示图片、美术作品及课件制作、影片、录像片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直观教学。
4、课堂上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开阔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择的功能,推行发展性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激发学习兴趣。
5、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课堂教学中注意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让学会在教师的关爱中学习,在玩中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八年级美术学科教学进度表
序号周次章节课时课题主备教师辅备教师公开课承担者
1第一周第一单元1课时《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矫云萍
2第二周第二单元
活动一2课时《丰富多彩的现实多种多样的表现》
---美术可以再现生活真实矫云萍
3第三周第二单元
活动一2课时《丰富多彩的现实多种多样的表现》
---美术可以再现生活真实矫云萍
4第四周第二单元
活动二2课时《丰富多彩的现实多种多样的表现》
---美术可以表现主观情感矫云萍
5第五周第二单元
活动二2课时《丰富多彩的现实多种多样的表现》
---美术可以表现主观情感矫云萍
6第六周第三单元
活动一1课时《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学会认识环境设计矫云萍
7第七周第三单元
活动二2课时《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学会认识产品设计矫云萍
8第八周第三单元
活动二2课时《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学会认识产品设计矫云萍
9第九周第三单元
活动三2课时《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室内装饰品的设计与制作矫云萍
10第十周第三单元
活动三2课时《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室内装饰品的设计与制作矫云萍
11第十一周第三单元
活动四1课时《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设计产品的鉴别与选择矫云萍
12第十二周第四单元
活动一1课时《我们的画展》
---参观与考察矫云萍
13第十三周第四单元
活动二1课时《我们的画展》
---策划与搜集矫云萍
14第十四周第四单元
活动三2课时《我们的画展》
---实践与展示矫云萍
15第十五周第四单元
活动三2课时《我们的画展》
---实践与展示矫云萍
16第十六周第五单元
活动二2课时《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欣赏》矫云萍
17第十七周第五单元
活动二2课时《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欣赏》矫云萍19 20
第三篇:大班上学期美术教案
一、线描画:眼睛宝宝捉迷藏
活动内容;眼睛宝宝捉迷藏 活动目标;
1、在观察认识眼睛的基础上,能表现出各种形态的眼睛。
2、尝试点,线,面结合的方式表现各种图案。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眼睛的外形特征。
2、材料准备;1教师用材料;示范画纸一张,图片,记号笔
3、幼儿用材料;【情景创意美术篇 】第1-2页;记号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猜谜语,激发幼儿兴趣。
指导要点;幼儿通过谜语进一步了解眼睛的外形特征。
指导语;今天,欢欢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谜语,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呢?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打一五官。
二、探索发现
1、指导语;我们的眼睛张在哪里呢?我们每个人的眼睛长得一样吗?小朋友你可以观察一下你旁边小朋友的眼睛说一说有什么不同,我们中国人的眼睛和外国人的眼睛也不一样。欣赏图片看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2、我们的眼睛姓什么呢?示范画出,上下是什么线呢?眼睛是由两条弧线组成的,眼睛上面还有什么呢?可请幼儿来添画。
3、玩纸上游戏-眼睛宝宝捉迷藏
指导语;小朋友,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吗?今天有很多可爱的眼睛宝宝要和我们一起来玩捉迷藏,让我们看看它们藏在哪里吧。小朋友也可以拿起你的笔宝宝,让它来散散步,师边说儿歌边来演示;眼睛宝宝走走走,向前走转个弯,向左走转一圈,继续走,谁能像老师这样走呢?请你来试一试。眼睛宝宝是由两条弧线组成的,画纸上哪里有这样的弧线?数一数有几只眼睛宝宝?还缺什么呢?添画眼睛眼珠子。
4、幼儿翻开第一页,欣赏艺术角中的作品。
三、创作表现
1、引导幼儿在创意墙中进行眼睛宝宝捉迷藏的游戏。
指导要点;鼓励幼儿大胆随意的画线,并能找出眼睛宝宝,并进行添画。
2、教师指导幼儿大胆作画
四、欣赏评议
1、围绕画面,请幼儿讲讲自己的眼睛宝宝藏在什么地方?并数一数。
2、鼓励幼儿相互找一找画中的眼睛宝宝。
五、结束活动
师幼共同收拾整理物品,结束活动。
二、线描画:奇幻过度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类型的房屋建筑图片,尝试根据观察和想象设计造型奇异的房屋建筑。表现建筑物的外形特征
2、能较熟悉的运用各种线条进行装饰,初步体现出画面的黑白灰关系。
3、感受各种建筑的美,体验想象和创作的乐趣。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掌握各种线条的基础画法,并能将几种线条进行组合装饰;对画面的黑白灰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2、材料准备:
教室用材料:挂图“奇幻国度
(一)(二)”;搜集各种房子图片在活动室中布置成“奇幻国度”展览。
幼儿材料:《情境创意美术绘画篇》第5—6页、记号笔、油画棒。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教师讲述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参观“奇幻国度”
3、鼓励幼儿构想自己心中的奇幻国度,并邀请部分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
二、探索发现
1、出示挂图“奇幻国度
(一)(二)”引导幼儿感受建筑物的造型美。
2、翻开《情境创意美术绘画篇》第五页,引导幼儿欣赏“艺术角”中的作品。
三、创作表现
1、翻开《情境创意美术绘画篇》第六页,鼓励幼儿在“创意墙”中大胆想象,合理构图,设计不同造型的房子。
2、鼓励幼儿大胆地对门窗、屋顶等作品创意性的造型。
3、引导幼儿用各种线条装饰房子,尝试表现画面的黑白关系。
四、欣赏评议
1、请幼儿讲述自己所画的奇幻国度,并及时的给与肯定。
2、围绕建筑物的外形、线条的装饰、色彩的运用,以及线条的整齐、画面的整洁等方面进行重点评讲。
3、引导幼儿互评。
五、结束活动
师幼一起收拾整理物品,结束活动。
三、立体纸工:卷卷圈 活动目标
1、尝试将纸条卷成大小不一的纸圈、纸卷,感受纸张造型的多样化。
2、能运用黏贴、连接等方法、将纸圈、纸卷组合成各种有创意的图形。
3、感受纸工创作的乐趣。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能熟练地使用剪刀和固体胶棒。
2、材料准备:
教师材料准备:用纸卷制作的范例2-3个、做好的圆形纸圈一个。
幼儿材料:《情境创意美术手工篇》第一页、第11-12页;剪刀、固体胶棒、双面胶。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范例激发幼儿创作兴趣。
二、探索发现
1、鼓励幼儿猜测纸圈和纸卷的制作方法,并操作示范让幼儿观察。
2、鼓励幼儿大胆思考:用这些纸圈和纸卷还可以组合成什么图案。
3、欣赏《情境创意美术手工篇》截取第1页的作品,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三、创作表现
1、欣赏《情境创意美术手工篇》截取第11-12页的材料用纸,动手制作卷卷圈
2、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将制作好的卷卷圈任意组合。
3、教室巡回指导,帮助能力弱的幼儿。
四、欣赏评议
1、围绕卷卷圈的作品造型、黏贴及卷的技法进行评议。
2、鼓励幼儿间互相欣赏、评议作品,说说自己喜欢的作品及原因。
五、结束活动
幼儿整理物品,清理活动现场。
四、小蜘蛛的网(线描画)
活动目标:
1、能较熟练地运用各种线条进行装饰,初步表现出画面中的黑白灰关系。
2、尝试用流畅的线条表现蜘蛛网的不同形态和外形特征。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体验创作和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在家长的引导下,对蜘蛛网进行过有目的地观察和欣赏。材料准备:
① 教师用材料:挂图“小蜘蛛的网”;在教室的地面上画一个大大的蜘蛛网;大蜘蛛胸饰。
② 幼儿用材料:《情境创意美术·绘画篇》第9-10页;小蜘蛛的胸饰、记号笔。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指导要点:教师和幼儿贴上胸饰,扮演“蜘蛛”。
指导语:蜘蛛宝宝们,今天蜘蛛妈妈带你们出去玩,好吗?
2、游戏:走蜘蛛网。
指导要点:教师和幼儿一边念儿歌(见“活动资源”),一边走蜘蛛网。
二、探索发现
1、出示挂图“小蜘蛛的网”,引导幼儿欣赏。
指导语:这是什么?你们见过吗、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蜘蛛网?它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蜘蛛经常出现在角落里、树枝上、草丛中,它们在这些地方吐丝织网,捕捉害虫,是人类的好朋友。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蜘蛛网的线条特征。
指导要点:再次出示挂图“小蜘蛛的网”,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蜘蛛网”的线条特征。指导语:为什么小小的“蜘蛛网”这么厉害,可以捕捉到害虫呢?它的形状像什么?线条是怎样交叉的?
三、创作表现
1、翻开《情境创意美术·绘画篇》第10页,鼓励幼儿在“创意墙”上大胆表现,合理构图,表现出蜘蛛网的外形特点。
指导语:小蜘蛛辛苦几天织好的网,被昨晚的狂风吹破了,我们来帮帮它,送给它一张又漂亮、又结实、又能抓住小昆虫的网,好吗?
2、引导幼儿用各种线条装饰蜘蛛网,表现出画面中的黑白灰关系。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在蜘蛛网的间隙里用线条进行装饰,使画面更加饱满;线条要疏密 得当,运用交叉、交替和不同方向的线条排列表现“网”,并适当运用黑白色块。
3、幼儿自由进行线描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帮助。
指导要点:启发幼儿用丰富的线条,规律的排列装饰画面。
四、欣赏评议
1、展示幼儿作品
2、教师围绕蜘蛛网的外形、线条的装饰、黑白灰色彩的表现,以及线条的运用等方面进行重点评价。
3、引导幼儿互评。
指导语:你觉得谁的蜘蛛网更美?为什么?
五、结束活动
师幼一起收拾整理物品,活动结束。
五、手工:剪窗花
活动目的:
1、初步感受中国剪纸艺术的美,体验表现美的快乐。
2、引导幼儿探索剪窗花的方法,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3、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活动准备:
1、多媒体设施及课件:《美丽的窗花》。
2、纸制房子四幢。
3、色纸、剪刀、筐子等工具和材料若干。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欣赏环境布置和课件《美丽的窗花》,让幼儿初步感受剪纸艺术的美,激发对剪纸的兴趣。
二、幼儿第一次探索剪窗花。
1、提问:你知道窗花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2、幼儿自由讨论制作方法。
3、幼儿尝试剪窗花。
三、生共同评价,学习剪窗花的技能。
四、幼儿展示作品,并示范讲述制作方法。
五、教师示范和小结。
示范折纸:学习等平对分的折纸技能,鼓励多种折法。示范剪法:学习挖空的剪纸技能,鼓励多种剪法。
六、幼儿第二次探索剪窗花。
1、谈话:窗花的作用。
2、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放音乐)
六、线描画:能干的长颈鹿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线条的组合规律与疏密变化,体验黑白线描画带来的美感。
2、能表现长颈鹿的外形,尝试用不同线条进行有序组合,装饰长颈鹿。
3、萌发热爱小动物的情感。活动过程:
一、示范导入
1、引导语: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吃草的动物朋友。可能会是谁?
2、边示范边讲解:它有三角形的头,它有长长的脖子,它有圆圆的身体„„这是它的身体的轮廓,再请粗笔来帮忙,给它穿上属于它的衣服„„
3、提问:你们在哪里见到过长颈鹿?长颈鹿生活在哪里?长颈鹿喜欢吃什么?(喜欢草原,爱吃树叶)
4、欣赏范例:漂亮的长颈鹿想找更多的朋友,一起去草地,一起去公园,一起去森林,一起去河边,瞧,还有小鸟在天空歌唱,有的长颈鹿昂起头,在跟小鸟说:“你好,你好!”
二、幼儿尝试
1、引导语:你的长颈鹿呢?请你把它请过来吧。
2、幼儿操作。指导重点:
1、粗细笔的转换运用是否得当。
2、长颈鹿的身体特征是否表现完整。
3、长颈鹿的不同姿态表现是否生动。
4、主题与背景的互动是否合理。
5、注意多匹长颈鹿之间的大小和遮挡。
三、分享讲评
1、观察讨论:看看长颈鹿在哪里?几只长颈鹿在一起?它们之间的故事?
2、小结:长颈鹿就是喜欢在一起生活,相亲相爱,很快乐。
七、创意画:魔术师的手套
活动目标1、2、大胆尝试多只手套的不同组合方法。尝试将多只手套组合成新物体。
3、体验创意画中自由表现创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参加过与手套有关的活动。
2、材料准备:
①教师用材料:实物手套若干
②幼儿用材料:《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片》第15~16页;水彩笔、油画棒。活动过程
一、1、情境导入
教师出示几种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手套。
指导语:看过魔术师变魔术吗?他有很多变魔术的工具,今天我把魔术师的手套借来了,魔术师的手套也会变魔术的,你们猜,手套会变什么魔术?
2、教师示范多只手套的不同组合方法。
指导语:原来几只手套放在一起可以变成另一个新的物体,谁来试试? 小结:把手套组合在一起就会变成一个新的物体。(可以重叠、并列)
二、1、探索发现
教师引导每个幼儿自选两只或多只手套进行实物操作,在操作中鼓励幼儿想象自己编出的新造型。
指导语:你把魔术师的手套变成了什么?用了几只手套?变成新物体的哪个部分?
2、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片》第15页中的“艺术角”,引导幼儿欣赏、感受不同作品的表现手法。
指导要点:回顾添加的画法。
小结:添画时可以在物体的里面添加,也可以在物体的外围添加。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作画步骤。
指导语:怎样用手套变出新物体呢?
小结:先用线条画出由几只手套组合变出的新物体的外形,然后再用添画的方法表现新物体的其它部分。
三、1、2、四、创作表现。
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片》第16页,鼓励幼儿在“创意墙”中进行创作。幼儿进行作画,教师巡回辅导。欣赏评议。
1、2、五、鼓励幼儿大胆地向他人讲述自己的创意。
展示幼儿作品,鼓励幼儿相互介绍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说出喜欢的原因。结束活动。
师幼共同收拾整理物品,结束活动。活动延伸
讲述活动:“手套的故事”。
八、综合材料:团团圆圆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图片,了解熊猫的外形特点。
2、尝试用撕、贴、画等技能表现熊猫的外形特征。
3、热爱生活、喜欢动物,萌发对国宝大熊猫的喜爱之情。活动准备:
1、幼儿经验准备
2、勾线笔、胶水、黑色卡纸。
1、活动过程:
一、引导 谜语导入
猜谜语导入主题,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探索发现
1、教师出示挂图“团团圆圆”,引导幼儿观察大熊猫的外形特征。指导语:大熊猫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结:图中的两只大熊猫是祖国大陆送给台湾的,他们分别叫做“团团”“圆圆”,是象征两岸人民和平与友谊的“使者”。
2、交流讨论,说说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说出熊猫的外形特征,具体说说熊猫身体各部位的形状、颜色。小结:说的真好,因为大熊猫长得非常可爱。圆滚滚胖乎乎的身体,大大的脑袋,黒黒的四肢和眼圈,还会爬树,逗人喜欢。我们一起来画出来吧!
三、幼儿创作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画出与众不同的画。
2、要求幼儿独立思考,作画,不影响他人。
3、教师适当参与作画并及时肯定好的想法和作品。
四、欣赏评议
1、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互相欣赏。看看你的小伙伴是画的是什么,讨论是怎么添画的。
2、讲解较富有创造力的作品。(让幼儿体验其中乐趣),评选“最可爱熊猫宝宝”。
九、虎头帽(综合材料)活动目标:
1、欣赏虎头帽的图片,感受其质朴可爱、夸张的造型美。
2、尝试用组合黏贴的方式表现虎头帽。
3、感受虎头帽的色彩美,初步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用色特点。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看过“虎头帽”的实物或图片。
材料准备:①教师用材料:挂图“虎头帽”;虎头帽范例一个。
②幼儿用材料:《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8页,材料包(彩带、棉花);纸盘(活动前盘子反面刷上了黄色或橙色颜料)、各色卡纸、剪刀、记号笔、双面胶。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通过引导幼儿模仿老虎表演,引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指导语:小朋友,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老虎们要举办狂欢会了,我们也去看一看,好吗?咱们挺着音乐,扮演老虎进入会场。
二、探索发现
1、出示挂图“虎头帽”,引导幼儿观察挂图上的布老虎工艺品的图片,感受其造型和色彩的特点。
指导语:虎头帽由哪几个部分组成?你觉得虎头帽什么地方最美丽?布老虎由哪几种颜色组成?
小结:这些物品都是以老虎为原型,瞧,它的眼睛瞪的像铜铃,胡须翘翘。中国人最爱用红色、黄色,画年画、做玩具时也喜欢用这些鲜艳的颜色,这些鲜艳的颜色让人感觉很吉祥、很快乐。
2、引导幼儿了解虎头帽的吉祥寓意。
指导语:虎头帽是妈妈送给宝宝的礼物,为什么要让宝宝穿上有凶猛老虎的虎头帽呢? 小结:妈妈一针一线地做虎头送给宝宝,代表了妈妈的美好祝愿,她希望宝宝不受到坏人的欺负和伤害,也希望宝宝长得像小老虎一样活泼可爱、虎头虎脑、勇猛健壮。
3、出示虎头帽示范,引导幼儿欣赏并鼓励幼儿猜测它是怎样做出来的。
三、创作表现
1、欣赏《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8页,了解“虎头帽”的制作步骤。
指导语: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8页,一起来看看“虎头帽”是怎样做出来的。
2、出示制作材料,提出制作要求。
指导要点:请幼儿先用纸盘剪出帽子的耳朵;最后在盘子的左右两边打上孔,系上彩带。
3、幼儿制作虎头帽,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材料的取放常规。
四、欣赏评议
引导幼儿根据做好的成品“虎头帽”,相互欣赏评价。
五、结束活动
师幼共同收拾整理活动场地,将材料、工具还原,结束活动。
十、线描画:树桩的联想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添加、组合、变形等方法表现对树桩的想象。
2、能仔细观察树桩的外形,并根据其外形特点进行大胆想象与创作。
3、体验树桩联想与创作的快乐和成就感。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观察外形有特点的树桩,收集并欣赏树桩、树根的图片。
2、材料准备:教具:挂图“树桩的联想” ;学具:8K 纸,记号笔,油画棒。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妙妙魔法屋,想让魔法屋出现,首先要念一句神奇的咒语: “米斯嘎,木斯嘎,变变变。”猜猜今天是谁来给大家变魔术呢?(幼儿猜)到底是谁呢?(出示树桩图片)它是什么形状的?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树桩的外形。你还见过什么形状的树桩?(幼儿自由说:我见过的树桩像花朵;幼:我见过的树 桩像小鹿;„„)
二、欣赏范画,激发想象 现在,树桩就要变魔术了,你们可不要眨眼,看仔细哦。(米斯嘎,木斯嘎,变变 变)
1、出示范画一:树桩变的怎么样了?(树桩变大了、变小了、变高了„„)
2、出示范画二:树桩又要变了,米斯嘎,木斯嘎,变变变。咦?变成了什么?怎么变 的?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来变魔术呀?那你想把树桩变成什么呢?(幼儿讨论后回答)幼:我把树桩变大,变成游泳馆; 幼:我把树桩倒过来,变成跷跷板; „„ 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来比一比谁变的魔术又快又好看。
三、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幼儿创作,鼓励幼儿大胆运用放大夸张、图案装饰和情景联想的方法表现画面。教师引导幼儿合理布局、构图,并注意画面饱满、整洁。幼儿进行创意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作品,进行讲评 鼓励幼儿大胆地向他人讲述自己的创意。米斯嘎,木斯嘎,变变变,树桩变成„„师幼一起将完成的作品布置在作品展示区,并引导幼儿注意欣赏、评价,提升幼儿 的经验。
五、整理材料,结束活动 师幼共同收拾整理材料,结束活动。
十二、油画棒:京剧脸谱
活动目标:
1、欣赏京剧脸谱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激发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2、尝试利用鲜艳的色彩和对称的图案设计脸谱,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激发和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脸谱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
1、师:昨天我们听了京剧,又看了京剧演员的服饰,今天我们来看看京剧演员的脸部的化妆好吗?
2、让幼儿欣赏京剧脸谱
3、师:它呀,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京剧脸谱。这个京剧脸谱这么特别,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看看京剧脸谱的秘密呢?
二、幼儿和老师一起探索京剧脸谱
1、观察脸谱颜色:颜色不是为了好看,而是有各自的含义:像红色的,它表示个性忠诚的;黑色的表示个性刚直的;它们表示的是好人。白色的表示个性多计谋的,还有黄色的,表示坏人。蓝色的、绿色的代表勇士;金色、银色的表示神话里的人。
2、观察脸谱的对称:左边和右边脸的图案是一样的,都是以鼻子为中心左右两侧对称的。老师拿一张纸竖在图案的鼻子中间,请幼儿来看一看。
3、观察京剧脸谱的夸张:脸谱的眉毛、眼睛、鼻子这么粗、这么大,这样画是为了让看戏的人一看就知道台上有谁。
三、幼儿创作
1、师:现在有许多艺术家把京剧脸谱制作成艺术品,今天我们也来学学大艺术家来制作京剧脸谱来装扮我们的教室,好吗?
2、提出要求:
1)脸谱要以鼻子为中心左右对称 2)可以选择一种底色来表现人物 3)可以自由创作
3、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创作
四、将画好的脸谱进行展示
师幼共同评价
十三、线描画:小蛇的一家
活动目标:
1、感受多变构图,体验作画的乐趣。
2、尝试用蛇的形象以大小、正倒、前后等对比关系重复出现的构图方法表现画面。
3、在运用组合关系的创造过程中,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丰富有关蛇的知识,初步会画蛇的外形。材料准备:①教师用材料:挂图“小蛇的一家”示范画纸1张
②幼儿用材料:《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29~30页;记号笔、水笔画。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描述蛇的外形特征引出绘画主题:小蛇的一家。
2、引导幼儿想象小蛇一家成员在外形上的不同。
指导语:小蛇家的每条蛇的外形都是不一样的,设想一下他们的不同。(如:长长的爸爸、胖胖的妈妈、瘦瘦的姐姐、大大的哥哥、小小的弟弟、细细的妹妹等,以及其他成员。)
小结:小蛇的成员有大小、粗细的区别。
3、讨论:小蛇的家在一个洞里,他们在家里会干什么呢?
二、探索发现
1、教室出示挂图“小蛇的一家”,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蛇的身体特征。
指导语:小蛇一家很快乐、自在、完全不懂得守规则,在家中一会儿聚在一起,一会儿又到处乱跑,还会缠绕在一起,今天我们就来画出小蛇的一家在一起游戏的样子。那用什么样的方法画出来呢? 小结:蛇的外形有大小的变化,位置有前后左右的变化,有的看起来正对着我们,有的看起来是侧对着我们。
2、翻开中的“艺术角”,引导幼儿欣赏、感受画面中小蛇的不同表现形式。
三、创作表现
1、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30页,引导幼儿在“创意墙”中进行创作。指导语:今天我们就用大小的变化、有正有倒的方法来画小蛇的一家。瞧,这张就是山洞,小蛇家的成员很多呢!大大小小的蛇要画满整张纸。
2、幼儿进行创意作画,教室巡回指导。
四、欣赏评议
1、引导幼儿从小蛇的大小变化、不同的排列来评议欣赏。
2、教师从幼儿的作画过程及完成的作品两个方面做出评论。
五、结束活动
师幼共同收拾整理物品,结束活动。
十四节:油画棒:年夜饭
活动目标1、2、3、了解中国吃年夜饭的习俗和年夜饭文化。
能合理安排画面内容,尝试用紧凑构图的方法表现出年夜饭的热闹场面。感受年夜饭合家团圆,喜庆、热闹的气氛,萌发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知道每年的除夕夜家人会聚在一起吃年夜饭,预示着家庭团团圆圆。
2、① ② 材料准备:
教师用材料:挂图“年夜饭”;吃年夜饭的相关视频;收集家庭吃年夜饭的照片。幼儿用材料:《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片》第31~32页;记号笔、油画棒。活动过程
一、1、情境导入
播放吃年夜饭的视频,引发幼儿对吃年夜饭的回忆。
指导要点:通过观看视频短片,引发幼儿对吃年夜饭的回忆。
指导语:刚才的视频短片中,你们看到了什么?想一想,你们家是怎样吃年夜饭的?
2、请几名幼儿说一说自己家吃年夜饭的场景。
小结:吃年夜饭,是我国传统的庆祝新年的习俗之一。全家老少相聚在一起,团团圆圆、热热闹闹。吃年夜饭时,每个家庭都会准备丰盛的菜肴,如鱼,象征着年年有鱼;圆子,象征着团团圆圆;火锅,象征着红红火火„„
二、1、探索发现
教师出示挂图“年夜饭”,引导幼儿欣赏,感受吃年夜饭热闹的场面。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重点观察人们的服装、动态、表情和周围的场景,如喜庆的服装、丰盛的菜肴等。
指导语: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图片上的人们在干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他们是在吃年夜饭呢?
2、三、1、2、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片》第31页,引导幼儿欣赏“艺术角”中的作品。创作表现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家里吃年夜饭的情景。
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片》第32页,鼓励幼儿在“创意墙”中大胆作画。
指导要点:先在画面的主要位置把桌子的位置确定下来,再添画人物和桌上的菜肴,最后添画周围的场景来丰富画面。
指导语:吃年夜饭时,家人团聚在一起,菜肴也很丰盛,所以我们要来画一张大桌子,家人围在桌子的周围;画的时候注意每个人不同的动作及神态。
3、四、1、2、五、六、幼儿独立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欣赏评议
鼓励幼儿相互欣赏作品,并交流分享创作的经验和感受。
教师针对有独特创意的幼儿作品提出鼓励,并在展示台上展示所有幼儿作品。结束活动
师幼一起收拾整理物品,结束活动。
活动建议
作画时,画纸可以是横式,也可以是竖式。
十五节:手工:自制面具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观察,体验动手动脑的作画乐趣。
2、通过观察欣赏各种有趣的面具, 了解面具的主要特点, 能尝试利用设计由有关联的常见物组成的面具,感受面具的趣味性.3、会运用已有经验及有关绘画步骤图等绘画知识想象设计有趣的面具激发求新异的创造力,巩固绘画的能力。
活动准备:
活动室中吊满各种实物面具成为面具王国幼儿每人一个面具,音乐磁带一盘所设计的趣味面具三个(餐桌面具、房屋面具绿化面具);步骤图一张,幼儿每人一张白纸、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欢迎小朋友参观面具王国,了解面具的共同特点
教师戴唐老鸭面具,以唐老鸭的身份带领幼儿随音乐参观面具王国,并让幼儿带着面具感知面具的主要特点:
面具中眼睛部分是挖空的;因此带了面具后我们仍然可以看见各种物体;
二、逐步出示步骤图,让幼儿想象老师会设计怎样的面具,幼儿回答,激发幼儿想象力;
(启发语)师:我们一起看魔术表演(教师出示步骤一见附图<一>中的<1>我们猜一猜后面将要画什么呢?(让幼儿想象回答)可以依此方法逐步出示图<一>中其他步骤,最后形成一个趣味面具——房屋面具
三、教师出示所设计的其他趣味面具,让幼儿感受面具的趣味性,请幼儿构想一个奇特面具
1、幼儿欣赏所设计的其他趣味面具,并了解面具的趣味性;
(1)餐桌面具:头发是桌布,眉毛是筷子,眼是两个碗,嘴是一个锅;
(2)绿化面具:头发是梯形屋顶;眼睛是两扇窗户,鼻子是五角星,嘴是一扇门;
小结面具趣味性:每个面具的组成都是由有联系的东西组成的,因此面具很奇特、很有趣。
2、请幼儿动动脑筋,构想一个有意思的与别人不同的面具,鼓励幼儿大胆的谈论自己的构想。
师:小朋友,你喜欢这些面具吗?是不是很奇特、很有趣呢!请你们动动脑筋,也说说一个有意思的与别人不同的面具!
四、教师交待设计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有联系的东西构想有趣的面具——勾外型——五官——涂色;
(2)作画,外型要画大一些,用黑笔勾线并涂上漂亮的色彩;
(3)每个小朋友设计2副与老师不一样有趣的面具;
(4)注意书写画的正确姿势;
五、教师小结:展示幼儿作品“有趣的面具设计展示会”。
第四篇:八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进度表
八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进度表
第一周(2.17~2.21)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1 第二周(2.24~2.28)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2 第三周(3.3~3.7)弘扬真善美
第四周(3.10~3.14)了解美丽的纹样 第五周(3.17~3.21)
第六周(3.24~3.28)
第七周(3.31~4.4)
第八周(4.7~4.11)
第九周(4.14~4.18)
第十周(4.21~4.25)
第十一周(4.28~5.2)
第十二周(5.4~5.9)
第十三周(5.12~5.16)
第十四周(5.19~5.23)
第十五周(5.26~5.30)
第十六周(6.2~6.6)
第十七周(6.9~6.13)
第十八周(6.16~6.20)
第十九周(6.23~6.27)
第二十周(6.30~7.4)
第二十一周(7.7~7.11)临摹喜欢的纹样 设计制作自己的特色纹样 插花艺术与生活 居室布置摆件与巧安排 漂亮的手工灯饰 装饰艺术 装饰画欣赏 装饰画临摹 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 装点居室 设计绘制居家图校园风光 关注社区居住环境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名作欣赏 期末考试 期末各项工作总结
第五篇:湘教版七年级美术教学进度表
湘教版七年级美术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内容(课时)第一周8.28——9.03
开学工作
第二周9.04——9.10
画画你我他
(1)第三周9.11——9.17
画画你我他
(1)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 第十一周 第十二周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 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 第十七周 第十八周 9.18——9.24
9.25——10.01 10.02——10.08 10.08——10.15 10.08——10.15 10.16——10.22 10.23——10.29 10.30——11.05 11.06——11.12 11.13——11.19 11.20——11.26 11.27——12.03 12.04——12.10 12.04——12.10 12.04——12.10 卡通故事
(1)卡通故事
(1)
国庆
画家笔下的色彩
(1)
画家笔下的色彩
(1)
标志设计
(1)
标志设计
(1)
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1)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
(1)让图表说话
(1)让图表说话(1)
书法的点画之美
(1)
书法的点画之美
(1)
中国美术作品概览
(1)
中国美术作品概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