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氏蓄猫教案修改稿

时间:2019-05-15 05:23: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束氏蓄猫教案修改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束氏蓄猫教案修改稿》。

第一篇:束氏蓄猫教案修改稿

《束氏蓄猫》教案设计 复旦实验中学 徐赛男

教学素材解构:

1、相关内容分析

本文选自宋濂的《龙门子凝道记*秋风枢》。对宋濂的生平简介由学生自己收集相关材料。

这则寓言主要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卫国束氏畜养的猫,由于过度的安逸享受,变得馋懒而怯懦,以致最后完全失去了捕鼠的本能,而且见了老鼠居然怕得要命,被鼠咬伤,落荒而逃。这则寓言故事告诫人们,养尊处优的生活环境,会带来机能退化的恶果,磨灭斗志,难以造就生活中的强者。

这篇寓言的本意是讥笑元朝岁末官兵的腐败无能。这些武士既没有接受过军事训练,也没有遇见过敌人,更没有打过仗,只是凭借祖上勋绩,享受位尊禄厚的特殊待遇,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一旦大敌当前,畏敌如虎,丑态百出,不战自溃。寓言表现出作者对这班寄生虫的憎恶和对朝廷靡费巨资来豢养他们的愤慨,从一个侧面,揭露了元朝军事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弊端。

本文情节完整,细节生动,在教学本文时可让学生借助想象理解故事内容使学生把握情节,体会动作与神态描写等写作方法。

2、学生学情分析

这篇文章选自明人宋濂的寓言体散文集《龙门子凝道记》,以生动形象的故事说明抽象深刻的寓意,十分耐人寻味。八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文言字词、知识的能力基础,因此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工具书与注释,掌握关键字词,理解全文内容。同时,现今许多学生都是在优越的条件下长大的,依赖性强而独立性差,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可以让他们比较容易明白父母过度的溺爱、生活条件过度的优越,会使人缺少磨炼,生存能力日益下降甚至丧失。教学过程建构:

1、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会通过动作、神态来刻画形象的写作方法。体会通过动作、神态来刻画形象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掌握“啖”“辄”“熙熙”“啮”关键字词的含义,理解全文内容。

理解本文的寓意:过度的安逸享受缺乏实践锻炼,很容易磨灭斗志,难以成为生活的强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长期养尊处优、缺乏锻炼的生活会导致生存能力下降甚至丧失的道理。

2、教学情境创设

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点等,在新课引入时,依据教学内容创设字、词解释竞赛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一些常用字、词,有特殊用法的字词,和古为今用的有生命力的字词,如:病、度、为、故、啖、啮、熙熙等。 排练课本剧《束氏畜猫》,让学生在“眼见为实”的丰富、生动、形象的表演面前,通过对猫捕鼠本领失去的原因这一问题的探究,完成对文本主题的理解。

 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和合作的能力,让他们交流和分享获得的这则寓言故事的启示,并在欣赏自己的同时,学会欣赏别人。让小组成员之间愉快地交流、协作,并共同克服学习中出现的困难。教学过程实录:

1、课堂建模

预设过程:这则寓言故事情节生动,寓意深刻,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文内容和主题,教师首先认真解读文本,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

我的预设是从猫已经失去捕鼠本领这一结果入手,从而紧扣文本,让学生找到猫原来的情况,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猫失去捕鼠本领的内因和外因,选准比较阅读的对比点(猫鼠之间前后关系),运用对比法进行阅读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能更好地揭示知识规律,让学生乐于思考,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交流得出本文给人们带来的启示,进一步总结归纳出寓言的寓意概括的一些方法,然后联系实际,读写结合。

2、课堂关注

 猫遇到老鼠之后有哪些异常表现?猫原来是怎样的?(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先谈谈猫和老鼠之间的关系,比较分析)

 猫失去捕鼠本领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束氏的角度和猫的角度进行归纳) 你从这则寓言故事中获得了哪些启示(分组讨论,合作交流)

 联系实际,读写结合:“我怎样避免做这样一只猫?”(自我整合)

3、问题预想:

 文言文的教学比较枯燥乏味,处理不好就容易上得死板、无趣,为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我的预想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字词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参与,对预习检查的面也可以广一些。

 在分析猫失去捕鼠本领这一环节时,通过猫前后状态的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学生可能会因为对文本内容不够熟悉而导致找不准,或遗漏一些重要的要点,我的预想是通过指导学生对课本剧的排演和欣赏,让学生熟知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准确的从束氏的角度和猫的角度找到原因。从而为得出本文的启示做铺垫。

 班级中的每一个同学能力不同,对知识的接受速度有快有慢,在寓意,启示的概括这一环节,肯定也不是每一个同学都能把握准确、到位,我的处理和预想就是把学生以4人为一小组进行分享、交流,从而获得集体认同。 为了使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得到德育上的渗透,使学生懂得长期养尊处优、缺乏锻炼的生活会导致生存能力下降甚至丧失的道理,进行读写结合训练 “我怎样避免做这样一只猫?”,从而使认知得到内化。课堂实录

一、导入课文,走进作者

1、要求学生讲述一下现实生活中猫和老鼠的关系。

2、揭示课题,引出作者,简单介绍明初散文家宋濂以及其寓言体散文《龙门子凝道记》。

宋濂(1310~1381),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其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龙门子凝道记》是一部寓言体散文集,记叙了许多生动有趣又深富寓意的寓言故事。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既能引发学生课堂兴趣,为学习本文打下基础,同时简单了解作家作品。)

二、正音释义,疏通文意

1、组织学生课前借助文后注释、工具书,自读课文并了解课文大意。

2、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疑难字、词、句进行竞赛,教师适当点拨。

补充字词:举、咸、且、若、已、假、度、为、故、意等。

3、分析文本时请学生用现代汉语随文翻译难点句子: 举世之物,咸无所好。食已与与如也;熙熙如也。

狸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鬣,又磔磔然,意为异物也。

4、自由朗读课文,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借助注释、查阅工具书、竞赛、诵读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既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也较为扎实地掌握文章内容)

三、深入细读,感悟寓意

1、细读课文,找到猫遇见老鼠之后的异常表现,以及原来的状况 描写

异常之处

原因

心理描写

意为异物也、不敢下

从未见过老鼠

心理、动作

怖甚、大嗥

想吓退老鼠、给自己壮胆

动作描写

奋掷而出

失去了捕鼠的技能

原来的状况:狸狌,捕鼠兽也。家东西之鼠捕且尽。(捕鼠能力强)

2、学生课本剧表演,思考并交流:束氏所养的猫为什么丧失了捕捉老鼠的能力?

提示:联系关键词句进行思考分析

束氏的角度: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狌(爱猫过深)畜至百余(畜猫过多)束氏日市肉啖之(优待过度)

猫的角度:但饥辄嗥,嗥辄得肉食(贪图安逸、不思进取)食已与与如也,熙熙如也(养尊处优)

3、分小组讨论,你从这则寓言故事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主人的溺爱、缺少适当的锻炼(猫的子孙们甚至不知鼠为何物)、生活条件过于优越造成生活技能的丧失(猫本是捕鼠能手)等。

4、提炼寓意概括的方法

 认真解读文本,熟知故事内容。 把握关键词、句,品析人、物形象。 结合写作背景,提炼作者意图。

四、联系实际、进行交流

读写结合“我是不是也曾做过这样一只‘猫’?”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无过分依赖父母而造成一些生活基本能力缺失的现象,并进行反思、交流。

明确: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进行思考,能够激发共鸣,并能更为深刻地理解文章寓意,同时,也理解了本文一定的现实意义。

五、作业布置,反馈所学

1、注释并熟记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根据自己的掌握程度,选择课文中翻译有困难的句子摘抄并译成现代汉语。

2、本文描述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鲜见。请举出一个类似的事例并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3、熟读课文,完成《点击》。

课后反思:

《束氏蓄猫》是一篇文言文,因此,重点字、词的解释还是必须要落实的,但是要在有限的一课时内解决这些问题,显然是来不及的,因此布置了学案的预习。然后在课堂上花5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过竞赛的方式来检测字、词预习的落实情况。原本杨老师在备课时建议先解题,然后随文解字,段段落实,但是我认为这则寓言故事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故事生动有趣,能引起学生较强的阅读兴趣;因此通过猫鼠之间前后关系的比较,能找准猫失去捕鼠本领的根本原因,从而得出本文的寓意启示,所以在教学时我的设计是先在结尾段落找出猫现今的异常表现,再找出猫之前的表现,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调动学生的思维。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故事的内容,我安排学生进行了课本剧的排演,为得出本文的启示作铺垫。

二、这则寓言故事有着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启示,令学生能够借此反思自己的生活并以此为戒。因此教学过程中能够从借助注释、工具书以及教师的指导人手,让学生自主理解并掌握故事内容,并联系自身生活把握文章寓意,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引入一些相关的寓言故事,进一步引起学生对本文的亲近感。

上课思路:

在试讲的基础上,设计了学案,让学生自主预习字词,重点把范围放在了中考范围内的实词、有特殊用法的字词和古今活用的字词,通过借助注释、查阅工具书、竞赛、诵读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既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也较为扎实地掌握文章内容。

细读课文,让学生找到猫遇见老鼠之后的异常表现,以及原来的状况进行比较,再通过课本剧的表演,让学生能比较准确的找到猫之所以失去捕鼠本领的外因和内因。

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得出学习本文后得到的启示就水到渠成了。然后更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深层思维,设置梯度,让学生自己来说说概括寓言的寓意有哪些方法。做到学法上的指导,一课一得。

让学生联系实际、进行交流读写结合“我是不是也曾做过这样一只‘猫’? 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进行思考,能够激发共鸣,并能更为深刻地理解文章寓意,同时,也理解了本文一定的现实意义。

评课:

教研组长张贞老师:较之试讲课,检测环节的处理明显更紧凑合理,对于束氏和猫的形象分析也更透彻,整堂课的节奏张弛有度,让学生有所收获。

徐斌老师:重新排练的课本剧更好的扣住了文本的内容,让学生很快的把握住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比对课文的复述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罗剑秋老师:较之试讲课,让学生各种形式的朗读的机会明显增多,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章豪老师:一课一得,让学生归纳了3条寓言寓意的概括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再遇到同一种文体,概括寓意,有方法可依。

吕晓颖老师:落实了常用词,有特殊用法的字词,和古为今用的词语,基础打得非常扎实。

陈炜洁、范珺老师:读写结合的环节,能够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锻炼,这个题目也出得不错,让学生能得到自我认同的内化。

第二篇:金黄的稻束教案

(一)问题探究

1、“金黄的稻束”象征着什么?

“金黄的稻束”,不仅是指自然意义上的稻束,而是诗人的心灵与田野里伫立的稻束神秘的契合交感后,超越了物象的实体,而产生的一个象征。它首先是收获的象征,进而诗人把它与创造此丰收成果的劳动者的形象自然地联系起来了,而作为孕育者和劳动者的母亲便是其中的典型,成为诗人表达敬意的对象。

2、诗人是如何将“诗”(诗的意象和语言的美)与“思”(对人类存在的思索)融合在一起的?

诗人以“金黄的稻束”为起点,将收割后的疲倦和静默、母亲和人类历史活动的意义联系起来,因而具有一种更为感人的力量。在具体写法上,诗人并没有在字面上将“金黄的稻束”直接比为“母亲”,或是直接比为“雕像”,而是在这两者之间来回闪动,展开联想和沉思。它们在诗中同时存在,相映成辉。读后,黄昏收割过的田野里“金黄的稻束”这一意象像静默的雕像一样令人难忘,而母亲的疲倦、母亲的无言的坚忍和美丽又激起我们对历史和生命的无尽的沉思。值得称道的还有这首诗的语言,它们不仅很美,而且富有雕塑的质感和深长的意味。

3、这首诗有着意象的跳跃,意象的重叠,但为何不给人零乱、费解的感觉? 这得益于诗人意象创造的技巧圆熟,尤其是组织得非常和谐。它在跳跃的地方都作有机的过渡,用一根无形的线索把数个意象贯串起来。诗的前两行写大自然的“稻束”,一个跳跃,却又写起了“皱了的美丽的脸”的“疲倦的母亲”。从稻束到母亲,是两个意象的重叠,但其中用“我想起„„我看见”作了暗过渡,所以虽然跳跃,却不感突兀。在省略中我们能感到诗人在这里作出了一个重要的暗示:全诗把“稻束”与“疲倦的母亲”连了起来。这联结的线索就是由诗人对那个一切都被颠倒了的社会中的一个社会问题的认识引起的,即为什么劳动者却是贫穷者,对社会贡献得越多,自己却丧失得越多。诗人把这些对社会的认识,通过稻束──母亲──思想这样一根艺术线索贯穿起艺术形象,表现了出来。

(二)语言品味

1、有“声”有“色”的语言

这首诗由于独特的色彩与声音的把握和表达,而使语言带有一种雕塑的质感和光辉。诗人用“金黄”修饰“稻束”,既是基于稻束本身的质感,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把握,“金黄”是高贵的色调。在技巧上,它一方面体现了现代主义具体意象和抽象观念的叠加所产生的特殊效果,也沟通了古典诗歌对意境的要求,体现了对传统的情境关系的重视。而三个“静默”预示着母亲的美丽与坚忍已超出了一切言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有“声”有“色”的语言增添了诗歌的厚重感。

2、融合传统与现代经验的意象

诗中的意象具有如下两个特征:第一,以强烈的主观态度对实存的生活形态作具体描述,如“金黄的稻束”“疲倦的母亲”“收获日的满月”“高耸的山巅”;第二,通过诗人的感官转化把抽象的事物变形为具体感知的形象,如“历史”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无论哪种方法所形成的意象都具有独创性,而且它们也是通过诗人心理的印证或想象才得以实现的。诗人对意象的理解与创造,吸收了中国古代和西方现代的经验,并且有所融合、创造。

1、象征手法

2、联想丰富,稻束和母亲二者来回闪动,融入了深深的沉思。

3、语言优美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采用拟人手法来写稻束,割过的秋天的田提供了无限空阔的背景,它不是摆在那里,而是“站在”收割后的田野上。当大地空旷,这样一幅“静物写生”出现在秋后的田野上,它比一切更动人,更能调动诗人对历史和生命的感受和沉思。⑴这首诗的核心意象是什么? 参考答案:金黄的稻束

⑵围绕核心意象又写了哪些意象?

参考答案:疲倦的母亲

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

远山

小河

雕像

⑵“金黄的稻穗”和“母亲”有哪些契合点?

参考答案:诗人以“金黄的稻束”为起点,将收割后的疲倦和静默、母亲和人类历史活动的意义联系起来,因而具有一种更为感人的力量。在具体写法上,诗人并没有在字面上将“金黄的稻束”直接比为“母亲”,或是直接比为“雕像”,而是在这两者之间来回闪动,展开联想和沉思。它们在诗中同时存在,相映成辉。读后,黄昏收割过的田野里“金黄的稻束”这一意象像静默的雕像一样令人难忘,而母亲的疲倦、母亲的无言的坚忍和美丽又激起我们对历史和生命的无尽的沉思。值得称道的还有这首诗的语言,它们不仅很美,而且富有雕塑的质感和深长的意味。诗的最后一句“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因为有上文的铺垫而顺理成章,并不显得空洞,一种“抽象的思”和“感性的诗”在此完美地合为一体。

参考示例:“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采用拟人手法来写稻束,割过的秋天的田提供了无限空阔的背景,它不是摆在那里,而是“站在”收割后的田野上。当大地空旷,这样一幅“静物写生”出现在秋后的田野上,它比一切更动人,更能调动诗人对历史和生命的感受和沉思。

二、《金黄的稻束》和它的诞生(郑敏)

这首诗是写在20世纪40年代,当时我正在战时的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读书。我在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当时的制度是可以在新生注册入校时决定自己要主修哪一系,在经过一番思考后,我决定由我喜爱的英国文学改为修哲学系。当时我的想法是文学还可以自学,而哲学,这一文科之本,却必须由师傅领进门,因此在注册登记表上我就毅然决然地填上哲学系几个大字,从此奠定了我此生在写作和科研上必然会走上一条跨学科的道路,也就是念着哲学,为了更深地理解文学和写诗。说来也巧,作为哲学系的学生在修一门外语时必须修德文。这样我就成了冯至先生德文课的学生,冯先生也正是一位兼修德国文学与哲学的学者和诗人,他在联大开了歌德研究和德文两门课,就在这时期他的杰作《十四行诗集》和关于里尔克书信的翻译也问世了。他的诗和歌德的《浮士德》及里尔克的书信都是深深浸透着哲学的文学,这样就深刻地刻画了我此生在创作与科研所必然要走的道路。与此同时我在自己主修的哲学课里又找到诗的美学和哲思。其中郑昕先生的康德,紧紧围绕着对物自身的探讨,冯文潜先生的西方哲学史,为我画了一个柏拉图的形而上理想主义的轮廓,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哲学使我理解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境界,汤用彤先生的魏晋玄学使我深刻感受到中国知识分子所特有的一种超脱精神,而这些中西哲学正是我所读的一切文学之本,之质,之神,从此我不可能不在文学作品中寻找他们,体验他们,因此在事隔半个世纪后,我在海德格尔的书里读到“诗歌是哲学的近邻”时,它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点中了我多年实践而不自觉的道理。

以上这些就是我在20世纪40年代写诗时的心态,一个昆明常有的金色黄昏,我从郊外往小西门里小街旁的女生宿舍走去,在沿着一条流水和树丛走着时,忽然右手闪进我的视野是一片开阔的稻田,一束束收割下的稻束,散开,站立在收割后的稻田里,在夕阳中如同镀金似的金黄,但它们都微垂着稻穗,显得有些儿疲倦,有些儿宁静,又有些儿寂寞,让我想起安于奉献的疲倦的母亲们。举目看远处,只见微蓝色的远山,似远又似近地围绕着,那流水有声无声地汩汩流过,它的消逝感和金黄的稻束们的沉思凝静形成对比,显得不那么伟大,而稻束们的沉思却更是我们永久的一个思想,回忆40年代大学时的哲学课和文学课,它留在我心灵深处的不是具体的知识,而是哲学和文学,特别是诗,酿成的酒,它香气四溢,每当一个情景触动我的灵魂时,我就为这种酒香所陶醉,身不由己地写起诗来,也许这就是诗神对我的召唤吧,日后阅历多了,思维也变得复杂起来,我的诗神也由一个青春的女神变成一位沉思的智者,他递给我的不再是葡萄美酒,而是一种更浓烈的极香醇的白酒,我的诗有时有些不胜任,但生命是不会倒退的,正如江河,我只能向大海流去,永不返回。

《金黄的稻束》是郑敏建国前写的,她在冯至的引领下与哲学也与里尔克的诗结下一生的情缘。她嗜读里尔克的诗,特别是对里尔克的名作《豹》更是情有独钟。她与里尔克一样,总是从日常事物引发对宇宙与生命的思索,并将其凝定于静态而又灵动的意境里。每一个画面都仿佛是一幅静物写生,而在雕塑般的意象中凝结着诗人澄明的智慧与静默的哲思,《金黄的稻束》就是这样的作品。她与里尔克一样,总是从日常事物引发对宇宙与生命的思索,并将其凝定于静态而又灵动的意境里。每一个画面都仿佛是一幅静物写生,而在雕塑般的意象中凝结着诗人澄明的智慧与静默的哲思,建国前写的《金黄的稻束》就是这样的作品。

面向大地的沉思──郑敏《金黄的稻束》赏析

意象─黄昏路上疲倦的母亲;高悬在树巅上的“收获日的满月”;如雕像一般静默的远山;最后定格于金色的稻束在一片伸向远方的秋野中低首沉思。然而笔墨断处意脉不断,内在的关联将这些个别的意象连接起来:

“金色的稻束”,意味着收获,它充盈着丰收的喜悦,更是对艰辛劳作的馈赠;它浸透着烈日之下的汗滴和风雨之中的泥泞,寄托着劳动者对幸福的期待和对匮乏的忧虑;也耗蚀着母亲原本丰满的脸庞──那在辛劳与忧虑中渐渐憔悴的脸庞。

“稻束”与“母亲”两个意象由此相遇,漫长岁月中的艰辛和期待,使秋日的收获与老去的母亲映射出令人心酸的美丽,这种美丽与那高悬在树巅上的“收获日的满月”既有形的关联──母亲的脸与满月,更有神的比附──一种收获的满足,无言的欣悦,升起于树巅,并不伟大,但丰盈自足。圆月之后,是远山,它仿佛很远,构成一个静穆的背景,如油画的底色,浮雕般衬托出稻束的金黄、母亲的苍老、圆月的荧白;又仿佛很近,在苍茫的暮色中逼近我们的心灵,以比雕像更静默的姿态压迫我们感受到某种尚未说出的秘密;其实这不是什么秘密,它只是在群山之围中,一代一代人默默演绎着的生存的轨迹,也就是母亲的老去、稻束金色的沉积和收获日的满月一次次地升起„„

诗人由近而远,一层一层拓展出一个开阔的诗意空间,但诗思在此转向,诗人收回伸向远方的视点和思绪,重新落到近景中的稻束,那由母亲、满月、群山拓展开来的思绪,共同熔铸出稻束凝重的身影──“肩荷着伟大的疲倦”在“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为生存而操劳的疲倦,虽没有改天换地的壮烈,却是支撑民族、生命繁衍生息的根基,它是伟大的但又是沉默的,即使在最辉煌最丰盈的秋日,也只是“低首沉思”。

历史的长河中,那属于“金黄的稻束”的群体,早已模糊为一个暗淡的背景,无声无息地滋生和死亡,无声无息地支撑起英雄的伟业,也肩荷起历史的苦难。而它们只是“静默”“静默”,在静默中继续自己辛劳的生命。但在这静默中,我们感到稻束兀然耸立如一座丰碑,显示出群山一般厚重不迁的品格和不可藐视的力量,真正的历史靠它支撑。那由英雄的名字缀结成的历史,不过是其下“一条流去的小河”,只有这“稻束”的类属,才能以始终沉默的姿态,进入人类的思想。

含蓄地表达出对丰产、收获、土地、母亲等极平凡又极伟大的事物的充溢着哲思的赞美。“稻束”的意象实际寓涵着一种对生存的根基性的归依和沉思。相对于传统,这是“异调”,这是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共同培植起的异调。

郑敏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哲学系,深受西方音乐、绘画熏陶和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

第三篇:金黄的稻束教案

《金黄的稻束》教学设计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金黄的稻束》教学设计 2008-09-29

教学目标:

从形象入手,联系诗歌的创作背景,抓住关键诗句,体会诗歌的形象的意象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的形象的意象,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的形象的意象。

教学方法:指导、朗读、理解、讨论、背诵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调整意见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金黄的稻束》的出现带来了一种语言的突破,一种雕塑的质感,一种将“思”与“诗”融为一体的可喜的努力,今天我们学习《金黄的稻束》了解诗人郑敏是怎样将“诗”(诗的意向和语言的美)与“思”(对人类存在的思索)完美的融为一体的。

二、简介诗人

郑敏是抗战后期崛起的大后方学院派青年诗人中的一位。她与杜云燮、穆旦等属于昆明湖畔的一组,被称为和谐的“三重奏”,“杜云燮比较清俊”,“穆旦比较雄健”,“而郑敏最浑厚、丰富”。

郑敏的早期作品《诗集》内容分抒情诗;对历史及社会的观察和思考;为一幅画、一尊雕塑、一首乐曲所写。

郑敏对中国的新诗有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她主张诗要含蓄、朦胧;主张诗要有丰富的意向和多样、浓重的色彩;主张写诗切忌平铺直叙,诗要有高潮。作品有《九叶集》《八叶集》《寻觅集》《心象》。

三、朗诵课文

标记节奏和重音,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节奏、重音。

多种方法练习朗读,四、初步理解内容

诗人笔下的金黄的稻束是怎样的形象?从哪些关键性的诗句中看出?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

金黄的稻束是母亲的形象,可从“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这些诗句中看出。

诗人用金黄的稻束这一形象来表达自己对劳动的母亲的赞美。

五、研读诗歌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标出既让你喜欢有令你难懂的诗句,小组讨论,交流。

布置作业

熟练朗读课文,基础训练:

一、二

(简单介绍“九叶诗派”以扩大学生对新诗的知识面)

板书设计

金黄的稻束

金黄的稻束——母亲

主题:赞美母亲(再加上“托物寄情”的表现手法)

教学后记:

复习上节课学习总结的现代诗歌的方法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现代诗歌的学习方法,同时,在这节课上介绍了一个术语——意象,对学生理解诗歌帮助很大。看来诗歌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本,应该根基于课本,放眼于整个现代诗歌。这样才能教会学生学习现代诗歌,欣赏现代诗歌,体会现代文学的博大精深

课题 《金黄的稻束》 课堂类型 新授

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形象入手,联系诗歌的创作背景,抓住关键诗句,体会诗歌的形象的意象

体会诗歌的形象的意象。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的形象的意象,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的形象的意象。

教学方法 自读品味法、讨论交流法 学法设计 研究讨论——分析归纳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金黄的稻束》的出现带来了一种语言的突破,一种雕塑的质感,一种将“思”与“诗”融为一体的可喜的努力,今天我们学习《金黄的稻束》了解诗人郑敏是怎样将“诗”(诗的意向和语言的美)与“思”(对人类存在的思索)完美的融为一体的。

二、简介诗人

郑敏是抗战后期崛起的大后方学院派青年诗人中的一位。她与杜云燮、穆旦等属于昆明湖畔的一组,被称为和谐的“三重奏”,“杜云燮比较清俊”,“穆旦比较雄健”,“而郑敏最浑厚、丰富”。

三、朗诵课文

标记节奏和重音,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节奏、重音。

多种方法练习朗读,四、初步理解内容

诗人笔下的金黄的稻束是怎样的形象?从哪些关键性的诗句中看出?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金黄的稻束是母亲的形象,可从“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这些诗句中看出。

诗人用金黄的稻束这一形象来表达自己对劳动的母亲的赞美。

五、研读诗歌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标出既让你喜欢有令你难懂的诗句,小组讨论,交流。

(一)问题探究

1、“金黄的稻束”象征着什么?

“金黄的稻束”,不仅是指自然意义上的稻束,而是诗人的心灵与田野里伫立的稻束神秘的契合交感后,超越了物象的实体,而产生的一个象征。它首先是收获的象征,进而诗人把它与创造此丰收成果的劳动者的形象自然地联系起来了,而作为孕育者和劳动者的母亲便是其中的典型,成为诗人表达敬意的对象。

2、诗人是如何将“诗”(诗的意象和语言的美)与“思”(对人类存在的思索)融合在一起的?

诗人以“金黄的稻束”为起点,将收割后的疲倦和静默、母亲和人类历史活动的意义联系起来,因而具有一种更为感人的力量。在具体写法上,诗人并没有在字面上将“金黄的稻束”直接比为“母亲”,或是直接比为“雕像”,而是在这两者之间来回闪动,展开联想和沉思。它们在诗中同时存在,相映成辉。读后,黄昏收割过的田野里“金黄的稻束”这一意象像静默的雕像一样令人难忘,而母亲的疲倦、母亲的无言的坚忍和美丽又激起我们对历史和生命的无尽的沉思。值得称道的还有这首诗的语言,它们不仅很美,而且富有雕塑的质感和深长的意味。

3、这首诗有着意象的跳跃,意象的重叠,但为何不给人零乱、费解的感觉?

这得益于诗人意象创造的技巧圆熟,尤其是组织得非常和谐。它在跳跃的地方都作有机的过渡,用一根无形的线索把数个意象贯串起来。诗的前两行写大自然的“稻束”,一个跳跃,却又写起了“皱了的美丽的脸”的“疲倦的母亲”。从稻束到母亲,是两个意象的重叠,但其中用“我想起……我看见”作了暗过渡,所以虽然跳跃,却不感突兀。在省略中我们能感到诗人在这里作出了一个重要的暗示:全诗把“稻束”与“疲倦的母亲”连了起来。这联结的线索就是由诗人对那个一切都被颠倒了的社会中的一个社会问题的认识引起的,即为什么劳动者却是贫穷者,对社会贡献得越多,自己却丧失得越多。诗人把这些对社会的认识,通过稻束──母亲──思想这样一根艺术线索贯穿起艺术形象,表现了出来。

(二)语言品味

1、有“声”有“色”的语言

这首诗由于独特的色彩与声音的把握和表达,而使语言带有一种雕塑的质感和光辉。诗人用“金黄”修饰“稻束”,既是基于稻束本身的质感,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把握,“金黄”是高贵的色调。在技巧上,它一方面体现了现代主义具体意象和抽象观念的叠加所产生的特殊效果,也沟通了古典诗歌对意境的要求,体现了对传统的情境关系的重视。而三个“静默”预示着母亲的美丽与坚忍已超出了一切言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有“声”有“色”的语言增添了诗歌的厚重感。

2、融合传统与现代经验的意象

诗中的意象具有如下两个特征:第一,以强烈的主观态度对实存的生活形态作具体描述,如“金黄的稻束”“疲倦的母亲”“收获日的满月”“高耸的山巅”;第二,通过诗人的感官转化把抽象的事物变形为具体感知的形象,如“历史”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无论哪种方法所形成的意象都具有独创性,而且它们也是通过诗人心理的印证或想象才得以实现的。诗人对意象的理解与创造,吸收了中国古代和西方现代的经验,并且有所融合、创造。

分类作业 A类:熟练朗读课文 B类:理解诗歌主题。

预习布置 第五单元

板书设计 金黄的稻束

金黄的稻束——母亲

课后反思

第四篇:金黄的稻束教案

《金黄的稻束》教案

一、导入: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金黄的稻束》的出现带来了一种语言的突破,一种雕塑的质感,一种将“思”与“诗”融为一体的可喜的努力,今天我们学习《金黄的稻束》了解诗人郑敏是怎样将“诗”(诗的意向和语言的美)与“思”(对人类存在的思索)完美的融为一体的。

二、走进作者(2)

里克尔

第一层中阻隔豹的视力的“栅栏”也是人类割裂自身与世界的界限,人类为自己设置的铁栏让豹,也让人类看不到世界。

第二层,对于无止尽的“力之舞”的追求,使豹陷入“最小的圆圈”,只偶尔获取的客观图像经由眼帘“穿过肢体”最终“印入心中即不复存在”。三、九叶诗派

四、写作背景

五、自由朗读

六、研读第一节

1.诗人笔下的金黄的稻束是怎样的形象?从哪些关键性的诗句中看出?它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金黄的稻束是母亲的形象,可从“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这些诗句中看出。

诗人用金黄的稻束这一形象来表达自己对劳动的母亲的赞美。2.开篇第一句,写“金黄的稻束站在 /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金黄”修饰“稻束”,有什么意味?“站”与“立”相比,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明确】金黄,是成熟的稻束的颜色。金黄的稻束,意味着收获;同时,金黄又给稻束这一意象增添了一种高贵的美感。

“立”只是客观的描述,而“站”就有了拟人的效果,给稻束赋予了人的形态,更能触动人的情思。

3.“金黄的稻束”与“母亲”之间如何联系起来了?完整全面地表达,“金黄的稻束”象征着什么?

【明确】 “金黄的稻束”在诗中有深邃的意蕴。这里“金黄的稻束”,不仅是指自然意义上的稻束,而且是诗人的心灵与田野里伫立的稻束神秘的契合交感后,超越了物象的实体,而产生的一个象征。它首先是收获的象征,进而诗人把它与创造这一丰收成果的劳动者的形象自然地联系起来了,而作为孕育者和劳动者的母亲便是其中的典型,成为诗人表达敬意的对象。这个意象不仅真,而且美,它属于一个带有玄想性质的“瞬间”,这种“瞬间”却构成了自足的诗的永恒,启示人们重新思考平凡与伟大的关系。4.“疲倦的母亲”与“皱了的美丽的脸”有何关系?

【明确】母亲赋予生命,母亲是劳动者,母亲肩负生命的艰辛和希望,母亲因此而疲倦;

“皱”是因为疲倦,也是因为时光的流逝,诗人因此称其为“美丽”。这是一种动情的赞颂。

5.在用“满月”“ 远山”为“稻束”添加了美丽的背景之后,诗人又说:“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这”指什么?“静默”有什么意味? 【明确】“这”就指“金黄的稻束”。稻束静静立在田里,有如雕像,本身是静默的;另外,它们静默,是因为这种母亲的疲倦、美丽和坚韧已经超出了一切言说。

“满月”写出了母亲内心的满足、欣喜,烘托了母亲的无私胸怀。

6.回顾第一节内容 文章的开头仿佛拍电影一样,先给“稻束”来了一个长镜头,点明了诗里塑造的中心形象,点出了时间。三、四句则是诗人由此联想到付出艰辛劳动的“无数个疲倦的母亲”,而第四句中“皱”与“美丽”并列寓冇讴歌母亲辛勤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从第五句到第九句,诗歌拉开镜头,展现了伫立的稻束的背景,为后面诗人的深思奠定了基础。朗读、背诵第一节。

七、研读第二节 1.齐读

2.“伟大的疲倦”如何理解?

【明确】诗人赋予母性的疲倦和坚韧以超越一切的伟大的品质,这是一种肯定和赞颂。3.如何理解“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明确】诗人在景象描写和联想思索之后,要告诉读者的是:这个肩负着伟大的疲倦和辛劳的母亲形象,在一片收割后的田野的映衬下,超越了历史的进程而具有了永恒性。

而静默是诗人面对自然凝神观照的状态,正是在静默中,诗人回溯了历史,发现了雕像是人类思想的一个结晶。最后这一句,使得这首诗超越了对母亲劳动者的赞颂,而具有了更深刻广泛的哲思。

4.回顾第二节内容

“伟大的疲倦”写出了作者对劳动者的辛勤和坚强的赞美,紧承上文。“低首沉思”指稻束沉思,暗示作者沉思,自然过渡。“那儿”代历史的小河边。

从第十句到诗歌最后,作者给低首沉思的“稻束”拍了一个拟人化的特写,使本诗形象直露、鲜明,同时点明本诗的思想,“收获”必须以长期的辛勤劳动作为代价。

第二部分:母亲无言的坚韧和美丽激起我们对生命和历史作深刻的思考,深刻阐释了金黄的稻束的象征意义。

5.“金黄的稻束”象征什么? 【明确】“金黄的稻束”在诗中有深邃的意蕴。它不仅是自然意义上的稻束,而是象征。

它是收获的象征。

它是母亲的象征。诗人将收获与创造丰收成果的劳动者联系起来,尤其突出了作为孕育者和劳动者的母亲的形象。母亲是典型。

母亲成为诗人表达敬意的对象,成为诗歌当中既真又美的意象,通过这个意象,诗人启发人们重新思考平凡与伟大的关系。

6.诗人是如何将“诗”(意象和语言)与“思”(对人类存在的思考)融合在一起的?

【明确】诗人以“金黄的稻束”为起点,将收割后的疲倦和静默、母亲和人类历史活动的意义联系起来。

诗人并没有在字面上将“金黄的稻束”直接比作“母亲”或是“雕像”,而是据此展开联想和沉思。它们在诗中同时存在,相映成辉。“金黄的稻束”、“静默”的“雕像”、母亲的疲倦、母亲无言的坚忍和美丽,都激起我们对历史和生命无尽的沉思。诗的最后一句“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顺理成章,“抽象的思”和“感性的诗”完美地合为一体。

7.这首诗有着意象的跳跃,意象的重叠,但为何不给人零乱、费解的感觉?

【明确】跳跃的地方都作了有机的过渡,用一根无形的线索把多个意象贯串起来,意象创造的技巧圆熟,组织得很和谐。诗人把自己对社会的认识,通过稻束——母亲——思想这样一根艺术线索贯串起艺术形象,表现了出来。

8.艺术特点

1.有“声”有“色”的语言

这首诗由于独特的色彩与声音的把握和表达,而使语言带有一种雕塑的质感和光辉。诗人用“金黄”修饰“稻束”,既是基于稻束本身的质感,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把握,“金黄”是高贵的色调。在技巧上,它一方面体现了现代主义具体意象和抽象观念的叠加所产生的特殊效果,也沟通了古典诗歌对意境的要求,体现了对传统的情境关系的重视。而三个“静默”预示着母亲的美丽与坚忍已超出了一切言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有“声”有“色”的语言增添了诗歌的厚重感。

2.融合传统与现代经验的意象

诗中的意象具有如下两个特征:第一,以强烈的主观态度对实存的生活形态作具体描述,如“金黄的稻束”“疲倦的母亲”“收获日的满月”“高耸的山巅”;第二,通过诗人的感官转化把抽象的事物变形为具体感知的形象,如“历史”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无论哪种方法所形成的意象都具有独创性,而且它们也是通过诗人心理的印证或想象才得以实现的。诗人对意象的理解与创造,吸收了中国古代和西方现代的经验,并且有所融合、创造。

八、拓展阅读

顾城(1956-1993),朦胧诗主要代表人物,顾城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早期的诗歌有孩子般的纯稚风格、梦幻情绪,用直觉和印象式的语句来咏唱童话般的少年生活。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中国新诗的经典名句。后期隐居激流岛,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因婚变杀死妻子谢烨后自杀。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作品译成英、法、德、西班牙、瑞典等十多种文字。

谢烨生前是中国著名诗人顾城的妻子,出生于1958年。在1983年与顾城结婚,后生子“小木耳”。在公元1993年10月8日在新西兰被顾城杀死,顾城旋即自杀身亡。

第五篇:--《猫》教案

同学们,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你能说说自己所喜爱的动物并且描述一下它的特点?(畅所欲言)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导学案(自学预习)【课前预习】

一、基础积累

1.查找资料,了解作者.郑振铎(1898-1958),福建省长乐人,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

本文选自《郑振铎文集》。2.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词注音.污涩 怂恿 蜷伏 惩戒 怅然 诅骂(2)解释下列词语: 怂恿: 怅然: 蜷伏: 悲楚: 惩戒 : 妄下断语:

二、整体感知: 3.朗读课文,思考问题.(1)说一说文中一共写了几只猫?你们分别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猫?(2)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问题探究】

4.(1)三只猫分别带给作者怎样的感受? • 愉悦(微笑)……第二只猫: :快乐…..第二只猫: :不喜欢(厌恶)…..(2)三只猫遭遇不幸后作者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

第一只猫: 难过(酸辛)…… 第二只猫: 悲伤(怅然)……第三只猫: 自责(难过)……

(3)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作者想借此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因为自己的武断,冤枉了第三只猫,“我”深感内疚与自责。越是内疚和自责,痛苦的感情也就越强烈。告诉我们要平等地对待生命,对人对事不能有偏见,做事不能主观臆断

我的歧视、误解、冤枉、追打,漠视,造成猫的死亡。平等地对待生命

对人对事不能存有偏见

做事不能主观臆断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巩固练习] 1.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1)当时只得安慰着三妹道:“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2)三妹常常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3)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4)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猫>>的作者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郑振铎.B.本文写的是猫,作者却巧妙曲折地表达了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C.文章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这样能更好地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引起读者共鸣.D本文围绕中心叙写了三个故事,三个故事按照逻辑顺序排列组成一串,构成一段家庭养猫的悲剧史.3.“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和“至此,我家永不养猫”两句话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第一种:那种失落感,久久萦绕于心,夺人所爱的人太令人生气了,叫人恨恨难消,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让人难受。

第二种:一种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

【课后拓展】

1.假如养第二只猫时也养了鸟,鸟也被咬死,“我”将怎样想?怎样做?

第二只猫是宠物,如果它咬死芙蓉鸟,当然也觉心疼,但会把责任归咎于张婶不小心,至于猫呢,还会觉得它越来越能了。

2对文中的“我” 和猫,你想说点什么,请用下列句式尽情发挥: 对于

,我想说:

.3.打开你记忆的闸门,想一想,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别人或被人误解呢?把事情的经过说给同学们听听,并和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小彼此之间的误解?

@作者为何不单写第三只猫,而要在前面写第一、二只猫。

前两只猫的受宠,反衬了第三只猫遭冷遇,而第三只猫遭冷遇的地位,是酿成 它的悲剧的直接原因。

@@真相大白后,从我的忏悔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知错就改

同情弱者

严于自省

勇于自责 @@@谈学习收获

@@@@本文最显著的写作特点是首尾呼应和伏笔的设置。

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有了它,世界才能丰富多彩、生趣盎然。在这个日益拥挤的地球村里,动物和人应该享有同样的生存空间。这个单元的五篇都是写动物的佳作。阅读这些文章,不但可以激发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还可以引发对人和动物关系的深入思考。

下载束氏蓄猫教案修改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束氏蓄猫教案修改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猫教案

    猫教案 篇1 活动名称:幸福的猫目标:1.激发幼儿创作和想象的兴趣,体会合作的快乐。2.发展幼儿表达与表现的能力。3.鼓励幼儿大胆创作,画出不同形态的猫。准备:1.“猫”拼图若干(大......

    猫教案

    《猫》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 理清了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2、 学习文章第一部分,了解第一只猫的故事。3、作者对第一只猫亡的酸辛的感情。 教学重点:1......

    猫教案

    猫教案 篇1 一、知识与能力:1.学会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折”;理解19个新词语的意思,能用“逐步”“无忧无虑”造句,领悟“可是”在语句中表示的转折作用,能用“说它……可是......

    猫教案

    猫教案 篇1 教材说明:《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是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的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说的是一只波斯猫从来不知道快乐是什么滋味,它分别向燕子、蜜蜂、青蛙请教。但是它......

    猫教案

    猫教案 篇1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及相关词语,灵活运用二类字,理解“古怪、尽职、屏息凝视”等词语,练习用“勇猛”、“生气勃勃”说话。2.了解作者笔......

    《猫》教案

    《猫》的第二课时教案 课时目标: 1、 学习课文1-3自然段,了解猫的古怪性格。 2、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3、 有感情朗读课文1-3自然......

    《猫》教案

    15、猫(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7个生字,正确读出“性格、任凭、贪玩、尽职、屏息凝视、抓痒、稿纸、梅花、变化多端、跌倒、开辟、枝折花落”等词语......

    《猫》教案

    欣赏----音乐剧《猫》 内容:欣赏---音乐剧《猫》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高尚的音乐兴趣,发展音乐鉴赏评析能力,提高了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形成健康向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