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探究式教学水平

时间:2019-05-15 05:59: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探究式教学水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探究式教学水平》。

第一篇: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探究式教学水平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探究式教学水平

石河子一五二团中学

解金红

二0一0年二月二十三日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探究式教学水平

石河子一五二团中学

解金红

2004年—2006年,石河子教研室粟主任组织我校承担了国家级物理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创新型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子课题《如何利用媒体设计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研究工作。在这几年课题研究及实践中,课题组进行了大量的艰难探索,收获颇丰,有酸甜苦辣,有成功喜悦。

一、明确教材编写意图,转变教学观念

2003年秋季,当我校物理教师第一次拿上教科书时,眼睛一亮,像画报一样的教科书,精美的插图,栩栩如生;诱人的课题,引人入胜-----多彩的光、熟悉而陌生的力;浅显的知识,激励性的语言------,教材淡化了严谨的概念,强化了物理与自然、社会、生活的联系与应用;作业量少而具有开放性等。对我们教师来说,展现在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教课书。这该如何教?学生会不会因为只观察彩图而分散注意力?上课由原来严密的教学步骤、环节转换为探究式教学,开放是否影响教学进度?是否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和一定量的习题进行强化训练?基础知识能否得到巩固?如何应付中考?

面对这一系列问题,我们课题组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学习。首先,是再一次组织学习课程标准,钻研领会新课程的实质,进一步转变教学理念,尽量给自己一个较为正确的定位。在传统的教学论中,我们教师被定位为对学生单向“培养”活动,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师的教在课堂上占主导作用。新课程呢?新课程把教学定位为师生的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师生“对话”过程,是彼此交流情感、体验、感悟的过程。难怪新教材中有丰富多彩的插图,阅读资料(STS、科学世界),目的是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展想象,从图中获取信息。有那么多的“我的猜想、我的实验方案”等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新教材呼唤师生交流、合作、达成共识、共进、共享,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其次是钻研教材。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新教材,发现新教材处处为学生着想,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新教材给教师创设了一个很大的自主空间,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生情况确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各章节相对独立,内容可以自己调整。在教学中重视的是学习过程,采用的是发展性评价,重视的是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实施因材施教。这对我们用传统方法教了几十年书的教师,从教学理念上无疑是一次挑战。

第三,尝试、探索使用新教材。我们尝试采用互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上课尽量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时间,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选择实验方案、实验器材等,我们教师仅在适时引导、点拨及矫正。由于经验不足,新的问题出现了,学生对新的教学方法不习惯,学生不愿说?也不知说什么?就等着老师讲,每实施探究过程的一个环节就要占很多时间,正常的教学任务往往难以完成,怎么办?我们课题组汇总了前阶段新课程教学体验中的问题,把课标所要求的教学理念同学生的实际学习心理进行对比、分析、研 究之后,提出了要探索的教学思路是:借助信息技术优势来辅助探究式课堂教学,用媒体拓展,用媒体增容、用媒体激趣,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式课堂教学实践

我们课题组选择了在八年级三个班进行实验,尝试互动式、探究式教学的实践。改变了课改前,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学生实验课由教师设计实验,学生模仿做的模式。我们用媒体出示相关的背景资料和教学内容,在学生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再放手上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自己设计实验,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学生敢说了、会说了,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1、利用信息技术探究课堂教学的引入环节。做法是,先用媒体给学生出示与课题有关的图文并茂的背景资料,供学生观察,发现问题,然后,把学生提出的问题、猜想投影到屏幕上,便于学生相互交流、探讨,确立自己的探究目标。选取生活中生动有趣的素材,加强物理学习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从学生所熟悉的情景导入,提出物理问题,与屏幕上的声、光、色而同步,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动机,充分体现了物理的价值。实践证明,只要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学生想的,做的远远超出了我们设计的环节,从而也使我们教师重新认识到了学生所具有的潜能。

2、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探究方法。首先,让各实验小组相对独立讨论设计探究方法,同一探究目标,不同小组采用 的方法可能不同,教师不予限制,只是引导,让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如有的小组采用“控制变量法”,有的小组采用“类比法”,也有的小组采用“观察对比法”等。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包括,学习感觉通道和信息加工习惯两个方面。学习感觉通道是指学习者的偏好和擅长,感觉方式什么?例如有的学习者偏好利用视觉来获取信息,有的偏好利用听觉来获取信息,有的则偏好触觉来获取信息,在一个班级中,学生们偏好感觉不同,各自的物理基础不同,他们的思维方式也不同,我们在课前根据这些不同,将媒体设计使用照顾到不同学生的个别化特点,有时将学生异质分组,将讲解、呈现和动手几种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倡导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相结合的探究式教学。其次,利用信息技术再现不同探究过程或方法。让学生阐明设计思路,说明为什么这样设计,这样设计的优点是什么;第三,全班交流讨论,确定最优化的探究方法。媒体把学生设计的探究方法展示出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是对体验性学习方法的一种肯定。同时,受到展示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极大鼓舞,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提高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3、利用信息技术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分析和结论环节。做法是,把学生探究的结果一一展示出来,让学生陈述、交流自己的观点,筛选出正确的结论。如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节课时,教师先用媒体设计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存储在计算机中,把重要的实验探究过程也设计成课件存储备用。在课堂教学中,首先用计 算机出示大海中行使的轮船,人们在游泳池中畅游等场景,让学生把木块、石头放入水槽中,分别出现下沉、悬浮、漂浮的现象,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浮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其次让学生充分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重力有关?可能与物体体积有关?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有关等数十个问题。当学生每提出一个猜想,就把这个猜想展示在屏幕上,学生很激动,越发积极思考。等猜想都提出后,让学生根据提出的猜想,进行讨论、分析、交流、探究,哪些问题通过生活实践、课外知识、小学科学课的知识,可以排除或解决,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实验探究。然后学生确立自己的探究目标及问题,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器材,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最后,把做的比较好的同学的探究过程、数据用媒体展示出来,让学生以自己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论证,其他学生补充,得出结论,这样把有规律的概括、总结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自然延伸和必要发展。这种探究过程,可以集中时间直奔课题,课堂所用时间少,效率高。学生既获得了新知识,又从其他学生对比中掌握了新方法,同时体验到了合作学习的愉悦。

三、媒体功能好处多多,探究式教学硕果累累

在使用传统教材时,课堂上主要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我们每教一个新知识点或概念,教师一般要反复讲两三次,学生要机械的反复练习,每一节课都是教师辛苦的讲,学生恭敬的听,教师讲完了,学生听完了,练习也做完了,甚至老师由于口误说错了,学生也毕恭毕敬的听着,没有一点自己的想法,即使有也不敢说或不善于说。同一 类型的题,稍许变化一下,学生就无所是从。为了应付考试,我们老师翻来覆去的讲,学生反反复复地练,但效果不佳。在使用传统教材时,复习课更是累,不同类型的题反复练习,卷子做了一叠子,收效堪微,而用新教材后,复习时用的课时很少,也几乎没让学生做卷子。原因是新教材不考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老教材中大量靠记忆背诵的就不用背了,以前能押着的题,就反复练,现在题又活又开放,谁知会出些什么题,探究性实验就更不用说了,生活中的例子比比皆是,谁知中考要让学生探究什么,学生经过新教材的学习,比老师更会探究。

使用新教材后,教法、学法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由被动的跟着学,变为主动的探究,学生在参与中展示出各自争强好胜、好表现自己的种种行为,更激起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加之使用信息技术教育,充分利用了课程资源,图、文、声并存,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溶入课题背景之中,课堂容量增大了,同一问题,学生有多种解法,同一实验,学生可设计出多种方案去做,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地步,加之评价方式的改革,更使得我们教师教的有了劲头,学生学的更有兴趣,时间也不再紧张了。还拿浮力这节课来说,以前我们要用5个课时,而同样的内容现在我们只需2个课时,学生在探究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中学得非常轻松。并且,如此教与学,学生的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能力提高也是显而易见的,中考成绩就是其中一个佐证。

2009年全校120名学生参加考试,参加课题研究的班级物理学科取得等级A占14%,等级B的有41人,占35%,等级C的有33人,占33%,等级D的占11%,等级E的占7%。全科没有一个得F的,也就是说成绩全部合格,物理中考成绩名列地区前茅。这在我校实属罕见,为此,学校给我们全体教师进行了奖励。

在两年中,我校参加了师市教研室粟克冰副主任组织的市区物理中心备课组的备课活动,也听取了市区学校的课程改革研讨课、示范课,他们为我们做出了楷模,使我们收获很大。在这期间,兵团教委教研室在对课程改革实验区进行调研时,王新华副主任一行人亲自听了我们的课,对我们的课程改革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同时也指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通过两年《如何利用媒体设计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在计算机技术日趋成熟普及的今天,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口号日渐响亮的今天,我们怎样真正用好媒体,发挥资源优势,用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探究式课堂教学呢?两年的课题研究实践深刻地揭示了一点: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问题,首先是教学问题,不研究现行教学的病症所在,不深入研究利用信息技术参与的探究式教学的新特点,、新模式,不继续学习,那么媒体功能将失去新鲜的生命力。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学习研究。

1、对现有软件的应用有计划地进行探讨,发挥软件的资源优势。

2、树立终身学习观,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深入研究探究式课堂教学方法。

3、促进改革与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整合。

第二篇:利用信息技术 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利用信息技术 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普及,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日益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丰富的信息化资源。推进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有利于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实现教师备课的有效性

备课是教师在上课前的教学准备。在备每一节课的教材时,必须确定教学目标,知道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采用什么教学方法,这就需要去广泛阅读有关的资料,包括教学参考书、报纸杂志、网上信息。由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资源共享和信息搜集处理功能,使教师在备课时除了借助教材和教参外,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撷取更多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开阔教师的眼界,拓展教师上课的思路,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自身教学的实际情况,通过自己对信息的整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设计的质量和艺术。

1.1 收集备课资料的便捷性

在教学的备课阶段,教师除了自主精心准备教案、学案和相应的练习题之外,还可以在网上搜寻相关的图片、视频和课件资料。如果还有需要的话,还可以通过百度、Google、雅虎等搜索引擎进一步搜集资料。

1.2 使用备课资料的交互性

教师使用备课资料的交互性是利用软件平台进行备课另一大优势。可以通过平台中的“自主学习”板块,任意点击使用其他数学教师的备课资料,教师之间既可以达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又可以充分体现使用资料的自由选择性和重组性。以“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为例,任何一位数学教师在教学这节课时,都可以通过平台参考其他数学教师针对这节课的相关备课资料(教案、图片、课件等),即使两位教师的教学思路不相同,也可以选择性地使用所需要的部分,比如只选择使用替换的图片。这种交互性为数学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成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3 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

教师在探索有效整合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互联网,借助电子邮件、博客、学习网站、论坛以及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等形式,建立交流群体,得到本学区内外学校同行甚至是家长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的支持。这样不仅能为教师提供经验共享的平台,同时能够在其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中增强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信心和动力,并由此可以获得更多更好的资源,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与同行一起探讨研究,逐渐提高整合的有效性。实践中可以考虑建立更高级别的区域学习共同体,在信息平台的基础上,由各学科的教研员牵头,开展网上研讨,指导资源的搜集、筛选、加工和利用,以及区域资源库的建设、维护等基础工作,以求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效整合、资源库的有效开发与利用、教师及教研员信息技术整合应用能力的提高等多方面的效益。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2.1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

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应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把学生培养成能充分适应21世纪的专门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扩展了信息传递的途径,丰富了信息资源的门类,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手段,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同时增强了人们的信息意识,这使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而且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获取学习资源的工具。利用各个网站,可以获得网络环境下珍贵的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利用本地区和学校的教育资源库,可以从中查找所需的学习素材。

如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课前安排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上网)搜集有关数据,课上学生代表汇报。他们带来的材料,有的是某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有的是中国土地面积大小,有的是今年中央电视台春季晚会的收视率„„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学生不仅轻松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2.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集文字、声音、图象、图形于一体,它在处理图文、动画、视音频等方面的良好作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视听感官的需要,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如在教学“平移与旋转”时,运用信息媒体播放游乐场的情景录像,让学生在逼真的情境中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在已有认识发展水平上产生自主探究的愿望,因而在学习活动中更加积极主动,能说出、区别身边的平移与旋转现象。因此,适时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灵活地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渲染气氛,制造氛围,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就更加强烈,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则必然使学习过程趣味盎然,学生自然爱学、乐学。

2.3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一般让学生利用学具材料袋里准备好的圆柱模型,运用转化法,将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来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就是体验数学极限。受材料的限制,动手操作难度很大。所以在学生讨论交流之后,运用课件进行总结,将圆柱分别平均分成8份、16份、32份,64份,然后拼成长方体。从电脑的演示过程中,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最后拼成的形状就越接近长方体,从而渗透了数学当中的极限思想。然后,让学生对比原来的圆柱进行观察,不难发现,长方体的底面积就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宽就等于圆柱的高,这样就可以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推导出体积公式。在教学中,电脑画面的动静结合,刺激着学生的感官,把数学课本上抽象的文字描绘和静止图像转化为具体、直观的动态过程,这样就使难点变得容易理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3.1 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不仅强调学习方式的变革,而且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数学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数学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进取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由于信息技术容量大、表现力强和交互灵活,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得到更便捷的帮助,有利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探究学习。

3.2 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提供的信息资源,较之传统教学模式的单纯抽象文字填灌式的教学模式具备无可比拟的优势,它可以超越时空限制,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理想化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生动、具体与真实、形象的多维化、立体式的课文情境。由网络提供的多媒体的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影视等视频信息与解说、拟音、音乐等音频信息,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手、脑、眼、耳、口多种感官同时并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学习并发展个性爱好,大大发展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多种思维能力,有助于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创新思维品质的形成。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马尚镇镇东小学)

第三篇: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现代教育教学领域当中,它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对教育的理念、发展和模式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已成为目前基础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课题。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进行示范教学,使抽象问题形象化,提高演示实验效果,从而提高生物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效率;初中生物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02009102

一、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的策略

1.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电脑、投影仪等)播放视频、图片等,创设一些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八年级下册《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时,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可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生命的起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了解到科学研究和人的认识是逐步深入、不断发展的过程。由于中学生都喜欢看视频、听故事,所以教师借助电教媒体把生物知识点融进视频和故事中,可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不拘泥于教材对知识的呈现方式,多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交流,进而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2.进行示范教学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通过多媒体向学生进行示范教学,使用多媒体进行生物实验操作示范,不仅方便,而且直观生动。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的“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时,在学生实验操作前,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该实验的完整操作示范过程,让学生对实验有大致的了解,这对于刚刚接触生物实验的学生尤其重要,这样有助于他们敢于动手尝试,不怕失败,对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也是大有裨益的。总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示范教学对于强化实验操作的效果,提高生物教学质量都是非常有利的。

3.使抽象问题形象化

按照教学的需要,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多媒体教学,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教学中,学生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无法观察到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过程。如果仅仅依靠显微镜又不能动态地反映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而采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合理运用视频资料和动画,能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从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同时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又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开花和结果》这节课时,由于传粉和受精的过程比较抽象,所以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讲述,学生可能不易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活动的教具、投影片、课件等,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抽象的生理过程;对于受精过程,则可以用计算机软件制作一个动画,并演示给学生看,也可以用视频呈现这一过程。通过这些教学手段,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化、具体化,从而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4.提高演示实验效果

在进行生物的某些课堂演示实验时,由于仪器的限制,或者时间、空间受限,呈现的实验往往现象不够清楚和直观,尤其是坐在教室后面的学生,更是无法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因而影响整个实验演示的效果。但是,如果教师借助多媒体把实验拍摄成录像或视频,上课时结合演示实验播放,那么就可以把实验现象放大,或是放慢一些转瞬即逝的现象,从而收到良好的演示效果。

例如,在演示八年级上册“发酵现象”实验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实验录像,学生通过录像可以看到培养瓶中气泡的产生,及产生的气体通过导管通向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把实验现象放大,学生能够看清楚实验现象,实验效果也就更直观明显了。教师还可以根据课堂的需要,任意选择某一部分内容反复播放,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实验

重点、难点的理解。

又如教学七年级上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时,可以让学生反复观看遮光植物与见光植物叶片在去除叶绿素后滴加碘液的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可知:见光植物绿叶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通过既直观又生动的视频演示,学生牢牢记住了“叶片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被黑纸遮盖的部分没有产生淀粉”这一结论。这样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透彻理解和掌握了相关知识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术辅助生物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1.合理使用电教媒体

在生物教学中,数字教育资源只是一种辅助教学工具,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应是教师,故不应以机器为主。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教学手段的适度运用,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要做到内容适量,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理解与记忆所学知识方面有更大的空间。众所周知,多媒体教学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可以快速地

集中?W生的注意力,但在使用时要讲究实效,千万不可滥用、乱用,并且注意每次播放视频的时间不可过长,以免使学生产生疲劳和分散注意力。

2.合理组合各种教学媒体

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注意各种教学媒体的特点,做到合理组合,充分发挥各种教学媒体的功能。电教媒体的优越性是不容置疑的,而传统教学媒体的一些特色功能也是不可忽略的。

例如,教学七年级下册《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一节时,为了使学生对心脏的结构与特点有感性的认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人的心脏模型。通过观察模型,学生能深刻理解心脏的结构与特点,更好地辨别心脏的外形,以及分清心脏四腔的位置。这些都是多媒体无法代替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来选择适合的教学媒体,把电教媒体和传统教学媒体有机融合,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3.敢于创新,提高课堂实效性

教师在积极开展教学教研活动的同时,要不断探索现代教育理念,敢于创新,想方设法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从而提高课堂实效性。如可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创新使用微课,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且针对性强,简洁生动,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反复观看。

例如,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时,学生除了要在实验前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外,还要耐心等待绿叶的暗处理过程,因此该实验所需时间较长,且难度也比较大,对此,我们不应局限于传统的实验模式,可创新使用微课对相关实验现象进行模拟演示。微课大大缩短了实验时间,而且可使学生通过观看实验视频,对实验的操作原理、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有初步了解,为后续的实验操作做好铺垫。有了这些充足的准备,学生真正实验操作时就会更得心应手,大大提高了实验的效果。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大胆创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提高生物课堂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利用,教师必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传授课本知识,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这对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促进生物教学的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 黄春香)

第四篇:利用信息技术 提高管理水平

利用信息技术 提高管理水平

加强信息技术

在服务上的应用

近年来,服务对于烟草商业企业而言,尤为重要。“质量第一,服务至上”,人性化的服务是联系企业与广大零售户强有力的纽带。由于信息技术在经济领域的广泛应用,服务顾客的方式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其中最主要的变化就是通过管理系统、网络等对顾客进行全方位的服务。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就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建立内部的顾客信息系统,代替以前的顾客卡片或顾客档案,并及时进行更新,也便于随时跟踪顾客和对顾客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电子结算系统的方便快捷解决了以往实物现金结算的麻烦,既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又可以节省许多人力。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素质的相对提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等网络营销这种便捷的方式使企业与零售客户进行沟通。现在的网上通常都有讨论区,卷烟商业企业也可以仿效。通过设置讨论区,企业能够更清楚零售户的需求和对服务的态度,从而能做到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马彧涛)

建立扁平式组织结构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信息技术人员应认真分析管理现状,将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经营理念引到企业中来,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内部流程进行重新设计,用计算机程序替代中间职能层,将信息化管理建立在先进的扁平式管理体制上。同时,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在科学配置物流、资金流的基础上,对从5生产环节原辅料的供应、卷烟生产、调拨,到商业环节的进货、库存、销售、市场专卖管理,以及整个工商系统的财务、人力资源等十几个企业内部系统进行信息化的改造,建立研发链、生产制造链、供应链、调拨链、销售链、市场专卖管理链。通过实施以工业、商业两线分开运营、以卷烟调拨为物流连接点的管理软件,消除信息孤立,实现系统的集成。

扁平式的组织结构为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组织保障,信息技术又为企业提供了高效快捷的操作空间。采取电子商务套件分为财务管理、生产制造、购销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物流配送、零售分销、全程专卖控制及知识管理、企业内审、集团管理、商业智能、企业信息门户等多个功能模块,建立解决烟草行业专卖、专营的独特方案。跟上信息化潮流,缩小与跨国烟草巨头的差距,增强竞争力,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明确CRM的真正目标

把握项目建设的整体思路

客户关系管理的英文名称是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是指通过有效管理客户信息资源,提供客户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相互信任、互惠互利的密切关系的动态过程和经营策略。企业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目标是实现客户和企业双赢。最终用户可以获得增值服务,而公司管理层可以收到有关企业围绕客户运作情况的持续不断的最新信息,推进自身科学决策和战略规划。

以客户为基础,系统的设计就要充分考虑消费者、零售户、工业企业、内部员工的微妙变化对企业经营策略的可能性影响。因此,对待每一类客户都要细分,尽可能多而全地记录其特征。用计算机语言表述就是对每一条客户记录分配相关的字段属性。

客户关系管理项目的设计和开发根据实际情况或进度需要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数据仓库的建立与填充。以对客户的科学管理为基础,以订单采集为起点,途经订单复核、分拣配货、完成配送、数据处理等相关环节,最终实现经营信息的收集与整理,CRM要能够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并把所有有用的经营行为记入数据仓库之中。

第二部分是经营信息的分析与挖掘。对已有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按照需求的层次和范围汇总、反映,提供灵活多样的报告形式,为企业经营和战略决策服务。

第五篇:高中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途径探究

高中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途径探究

随着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成为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探究,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设计出其不意、合适自身的教学方法,都成为教学模式探索的内容。

一、更新理念,强化目标

1.不断更新理念

“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信息技术的利用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国家、民族的前进。其实不仅仅如此,信息技术教学已经成为一个人生活、继续发展的必然途径,要牢固树立意识观,不能仅仅学会,还要有探索的意识,有与其他学习整合的意识。

2.强化教和学的目标

教师备课的时候,必须认真备课程资源,不仅要备知识点,还要备知识背后蕴藏着的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新的课程标准与过去的教学大纲有很大区别,但不能仅从结构觉得耳目一新,而不深挖其实质内涵,不仅要体现过程与方法,还要突出情感态度和素质。学生在学习时更要强调目标。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该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主线,以学生的眼界去设计教学思想,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水平,确定分层教学目标。

二、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先进的教学模式就会有好的教学效果。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途径。当前,高中信息技术主要的高效教学模式有几种:(1)问题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对涉及的问题层层设疑,有的蕴含问题悬念,有的需要逐步引导,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如在教文字处理系统Word 2003时,可让学生先进行文档输入和编辑,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作业进行点评,解答问题,实现方法与步骤的情景式讲述。(2)类比法。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的有些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教师在讲解时就可用形象的比喻、通俗易懂的内容与之类比,提高理解能力。如,在讲Windows 98文件管理中的文件名、扩展名、文件目录结构等概念时,可以将其比喻为大钱包里套小钱包,层层递进,学生很快理解。

三、拓宽知识面,激发探究

信息技术属于高科技的范畴,有着无限的探究空间。高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也有了良好的科学态度,除了课程内容,教师应适当扩展知识,引导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材料,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发方面树立创新意识,尝试探究。

良好的教学方法会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教法的探索在于经验的不断积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逐步提高。

编辑 张珍珍

下载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探究式教学水平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探究式教学水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探究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探究 四川省普格县教育体育局胡建华方德贵 摘要:我校是凉山州级科研课题学校,研究的课题是《应用远程教育资源 提高教学质量研究》。我校要结合......

    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探究

    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探究摘要:毋庸置疑,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其它领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因此,农业经济管理显得至关重要。尽管当前我国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可是我国农......

    合作探究式教学

    浅谈合作探究在学科中的运用 康 倩 合作探究式教学,可以称为群体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组成小组,组内成员通过阅读、......

    探究式教学设计

    计算机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设计 郭素君 [摘 要]计算机教学中探究式教学设计包括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三个环节。 探究式教学应把握主体性......

    探究式教学教案

    探究式教学教案 作者: 于静华 (高中物理河北廊坊物理二班 ) 评论数/浏览数: 3 / 82 发表日期: 2009-07-24 09:04:23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

    《探究式教学》读后感

    《探究式教学》读后感 《探究式教学》读后感1 一、以问题为载体,创设情景,调动复习热情创造始于问题,问题激发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高三复习课由于时间紧、容量大、任务重......

    《探究式教学》读后感

    自推行新课改以来,探究教学一直是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广大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努力下,业已产生了大量相关理论成果与实践案例,但与同时,仍有很多教师不会也不愿开展探究......

    浅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

    浅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 目前,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它逐步实现了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