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折扣评课6.3
《折扣》评课
刘洋
1.教学过程思路清晰,重过程与方法
王老师这节课的导入并没有从生活现象入手,而是回归到纯数学研究的问题情境,以复习的方式让学生温习学过的折扣与小数换算的知识,为学习计算打折的价格做铺垫。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节省了时间,又有助于学生直接进入数学的学习,同时复习已经掌握的学习内容,学生计算起来比较得心应手,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自信心,并体会成功的乐趣。
在新授环节王老师能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需求有机结合,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以学生熟知的购物为贯穿,将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商品搬上课堂,让学生从观察比较中发现规律,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小主人”的作用。使他们在获取新知的同时,享受到了成功的愉悦,也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同时也体现了教师只是数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从而将折扣的转换与计算无痕的融入教学环节。并且借助年末各大商场的促销活动这一情景,让学生对打折商品进行比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将很实用的生活数学技能传授给学生,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将学科知识转化为生活技能,呈现出本节课的亮点。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真正体现了“生活—数学---生活”的教学思路,这也正是新课标中所提倡的。
从练习题的设计来看,形式多样,而且层层深入,这样做为不同能力的学生都提供了活动的机会,促使不同能力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注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课堂氛围活跃,师生关系融洽
课堂教学过程比较紧凑、严密,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比较融洽,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数学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王老师本节课教态自然,亲切大方,营造了民主,平等的氛围,在教学评价时,注意面向全体,眼神遍布教室的每个角落,做到“眼观八方”,不仅从眼神,而且从语气、态度、表情等方面注意调控。在提问时设计了启发性教学语言,给每一个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天空,提问面较广,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整堂课老师始终面带灿烂的微笑,对于学生漂亮的发言,总是给予学生赞扬及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
第二篇:《折扣》评课稿
《折扣》评课稿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大多数同学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新闻、交往、购物等多少都有所接触、了解。但学生的这种认识还只是凭借生活经验产生的感性认识。如打折,学生都能想到是便宜了,比原价少了,但问其所以然,能解释清楚的并不多。所以对折扣知识概念学生并未真正理解。另外,学生很少会将这种生活中的商业折扣与数学、与课本上的百分数数学知识相联系,欠缺知识间沟通互化的意识。所以,需要教师规范、指导形成系统的概念,联系生活实践来展开教学。但是在农村生活中,打折的现象比城市少见一些。所以郭老师在设计这节课时,考虑到学生的现状。联系生活实践来展开教学
一、图片导入,用数学的语言解释折扣。
对于折扣题,学生在现实购物中已经有所认识,但是具体的内涵还不是很清楚。于是郭老师在上课一开始出示了生活中商场打折的图片,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打折。理解重点分为两部分,一是让学生知道打折就是商品减价;二是知道打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并且能把折扣和百分之几对应起来。三是理解优惠是指在原价的基础上少多少,是与原价相比减少的部分。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再去解决问题,方法就水到渠成了。
二、基础练习,认识折扣的不同表达形式。
“在数学中,同一对象常常有不同的表达形式,能否熟练把握同一数学对象的不同表达形式以及不同表达形式之间的联系,进而认识该数学对象的本质特征,反映了对数学概念本质属性把握的深刻程度,也直接影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本节课中,郭老师设计了“半折”“折半” “对折”和“五折”的比较,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生活常见的折扣的说法。
三、巩固练习,用数学的知识探究生活中的折扣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郭老师选择的所有折扣问题,都是学生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例如:买自行车、随身听、衣服等,除了经常在书店、超市、商场等等有折扣问题,还有我们穿的衣物、某些消费等等的优惠券……也蕴含着折扣问题。这样学生对于要解决的问题就很感兴趣,积极性也就更高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用数学的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的力量,学会理性消费。
四、拓展练习,在实践生活的情境中发散思维。
在本节课的练习中,郭老师设计了拓展练习,“我是精明小顾客”“我是精明小经理”这两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后一题让学生设计促销方案,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除了出现一般的打几折促销,还出现了“买三送一”,满减等。为学生创设了展示智慧、发挥潜能的空间,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折扣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并且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折扣是商品经济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是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因此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一、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实例贯穿全堂。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在教学中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重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让学生体会到:身边有数学,数学无处不在。因此以学生熟悉的商品促销情境贯穿全堂,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打折。课一开始,就设计了商店促销商品的情境,以明明一家逛商店,不理解打折是什么意思,从而引出折扣,让学生知道打折就是商品降价销售。购买液晶电视机打九折出售,知道打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并且能把折扣和百分之几对应起来。让学生转化成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去解答,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折扣与现价、原价之间的关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扣的计算对于培智类孩子来说一直是学习的难点,但也是重点,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所以李老师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选择了这一主题作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李老师的这节课,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健康、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我认为做的很好,下面从以下几方面说一说我的看法:
1、教学内容的选择符合学生需求
李老师这节课的教学观念比较新,能从学生实际生活需求入手。《折扣》是我校校本教材六年级的数学知识,学生在各大商场或其他场所购物都需要应用折扣方面的知识,是培智学生将来融入社会所需要掌握的技能。
2、学情分析确立准确
李老师这节课学情分析分析的非常准确,能够针对学生的疾病特点,生理状况,知识基础和现有学习能力,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并且李老师能够准确的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析。这些准确的分析就为接下来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的设定和实施提供了服务。
3、分层设立教学目标,准确严谨
在有效准确的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李老师根据班级学生的能力和本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设定了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设定A、B两层教学目标,让A类学生能够运用规律快速比较出同样的商品,选择哪种折扣更合适,B类学生不具备独立计算的能力,所以让B类学生通过用计算器计算出合适的商品。合理的教学目标的设定,让本节课的教学有了侧重点,并且也有利于教师把握本节课的教学方向。
4、教学过程思路清晰,重过程与方法
李老师这节课的导入并没有从生活现象入手,而是回归到纯数学研究的问题情境,以复习的方式让学生温习学过的折扣与小数换算的知识,为学习计算打折的价格做铺垫。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节省了时间,又有助于学生直接进入数学的学习,同时复习已经掌握的学习内容,学生计算起来比较得心应手,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自信心,并体会成功的乐趣。
在新授环节李老师能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需求有机结合,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以学生熟知的购物为贯穿,将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商品搬上课堂,让学生从观察比较中发现规律,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小主人”的作用。使他们在获取新知的同时,享受到了成功的愉悦,也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同时也体现了教师只是数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从而将折扣的转换与计算无痕的融入教学环节。并且借助年末各大商场的促销活动这一情景,让学生对打折商品进行比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将很实用的生活数学技能传授给学生,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将学科知识转化为生活技能,呈现出本节课的亮点。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真正体现了“生活—数学---生活”的教学思路,这也正是新课标中所提倡的。
在学生习得折扣计算的规律后,模拟实际购物,选择海报上出示的打折商品,利用大量的练习加以巩固强化,使学生将当堂知识更好的内化成为生活技能。从练习题的设计来看,形式多样,而且层层深入,这样做为不同能力的学生都提供了活动的机会,促使不同能力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注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5、课堂氛围活跃,师生关系融洽
课堂教学过程比较紧凑、严密,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比较融洽,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数学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李老师本节课教态自然,亲切大方,营造了民主,平等的氛围,在教学评价时,注意面向全体,眼神遍布教室的每个角落,做到“眼观八方”,不仅从眼神,而且从语气、态度、表情等方面注意调控。在提问时设计了启发性教学语言,给每一个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天空,提问面较广,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整堂课老师始终面带灿烂的微笑,对于学生漂亮的发言,总是给予学生赞扬及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对于回答不出或回答不完整的学生,李老师总是耐心的加以启示、引导、点拨,让学生感受到回答不出或是回答错了也不要紧。让学生处处、时时感受到老师的温暖,班级大家庭的融洽、和谐,这也是我们教师需要努力学习的地方。并且本堂课教师能够用准确、严谨的课堂语言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学习,通过观察、发现规律等方法,降低学生学习难度,从而让学生轻松的获得生活经验。
6、课件精美,能够为教学服务
李老师制作的课件非常精美,充分发挥了课件的优势,版式多样,色彩比较明亮,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很好的为本堂课的教学服务。
《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这节课是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这一单元中的独立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百分数的知识基础上教学的,是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大多数同学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去商场、超市、书店等购物多少都有所接触了解。但学生的这种认识还只是凭借生活经验产生的感性认识,如打折,学生都能想到是便宜了,比原价少了,但问其所以然,能解释清楚的并不多,也就是对折扣知识概念学生并未真正理解。另外,利用折扣解决实际问题,是整个小学阶段解决问题的重难点之一。如何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折扣之间的数量关系,我作了以下一些教学尝试:
一、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轻松学习。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除法,是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中改变了从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的传统做法,直接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刚上课我就用课件出示了许多商场、超市打折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讨论,说说自己生活中遇到过的打折问题,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对于打折问题,学生在现实购物中已经有所认识,但是具体的内涵还不是很清楚。于是我就在讨论后设计了商场打折出售情况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打折。理解重点分为两部分,一是让学生知道打折就是商品降价;二是知道打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并且能把折扣和百分之几对应起来。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再去探索例题的解题方法就水到渠成了。
二、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
教学例4中时,我给了学生一张“导学单”,让学生自主读题,理解题意,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亲自感受数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尝试列方程解答并找到检验的方法。教学中把“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和教师讲解相结合,把折扣的实际问题与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教学,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对比,亲自感受他们之间的异同,挖掘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增强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小组讨论解题思路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非常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折扣”的学习内容,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能力。
在学生找到用方程解决折扣问题后,我追问“你能通过原价×80%=现价得出原价等于什么的等量关系式吗?”,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不同的解法,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找到用“现价÷80%”的除法计算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探究中加深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当然,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在教学例题时,我还是比较急躁,没有十分的耐心来等待那些学困生的表述;在练习中,我没有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自主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反馈时比较急,没有等全部或者大部分学生完成就开始反馈结果。以后的教学中,要尽量用不同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
第三篇:折扣问题的练习课
折扣问题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二的5至9题。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折扣的有关知识及计算方法。2.理解在农业生产中成数的有关知识。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购物问题。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购物的最佳方案与策略。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已有知识经验。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一些练习。二.练习。
1.完成练习三的第5题。
(1)出示地5题的两张图片。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可以求出什么问题?
(2)学生列式求出夹克衫的实际售价.西服的实际售价。(3)交流:是怎样想的?
(4)依次出示书上的问题,问:哪个问题已经求出了,哪个问题还没有求?该怎样求?
(5)学生列式,并讲评。指出,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2.完成练习三的第6题。(1)学生试做。
(2)交流讲评,并小结方法。指出:当单位1的数量已知时,可以直接用乘法进行计算。当单位1的数量未知时,通常要列方程计算。
3.完成练习三的第7题。(1)学生试做。(2)交流讲评。
4.完成练习三的第8题。
理解用贵宾卡买,相当于在在八折的基础上再打九五折。5.完成练习三的第9题。学生试做后讲评。
三.小结。指出要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四.阅读“你知道吗”
五.作业。完成相关的练习册。教学后记:
第四篇:评课
《北风和小鱼》是一则有趣的童话,写的是肆虐的北风虽然能够使许多动植物害怕,但是小鱼却不怕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弱者面对强者时毫不畏惧的情景。王老师整堂课充分挖掘了教材的语言价值,着重于语言文字方面的训练,培养了学生在语言方面的基本功。老师设计了多处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如:让学生听了北风的声音后,让学生说说他们都听到了什么,以及听了这些声音有什么感受;再如:让学生观察北风向梧桐树、草地、鸟儿吹一吹,梧桐树、青草、小鸟发生变化的画面,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所看到的情景,通过看图不仅训练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又如:“北风气急了,它怎么想,学着北风的口吻来说一说”等等,像这样的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训练,王老师课上还有多处。可以看出,整堂课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高于一般一年级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平时王老师这样不断训练的结果。王老师整堂课非常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且十分善于煽情,善于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化解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并抓住学习重点。老师积极地参与学生的讨论,用自己投入的情绪去感染学生。因此,整堂课上自始至终学生脸上都洋溢着学习的热情,如:一开始,由“呼呼地吹”去体会北风的凛冽,王老师不仅仅让学生听了北风的声音,说了自己的感受,还让学生也模仿北风的样子来吹一吹,当学生吹得不够用力时,老师引导学生“北风吹得还不够大,再大一点”,全班学生跟着老师一起用力地吹一吹,很自然地体会了北风凛冽,不仅化解了难点,课堂上让学生参与,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北风的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王老师让学生来演一演北风的样子,模仿北风的样子来说说北风的话,学生表演得惟妙惟肖,再进行朗读指导就显得水到渠成了。只是,一年级的孩子学习课文还应该多给他们一些读课文的时间与空间。课堂上应是书声朗朗。还有,对于朗读的指导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还应该注重学生的朗读感悟。有些地方,如“北风气急了,猛吹一口气”等处,应该不仅仅是因为读就是读,得有感情,老师可以进行范读,让学生试着比较一下怎样读更好。
丰碑》这篇课文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文章讲述了红军在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文章对人物的刻画非常细腻,表现了红军将士们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今天有幸听到马老师执教这篇文章,教者在课堂中巧妙地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用情,让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却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这节课中马老师巧妙的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思想感情。1。情境教学法:课堂中注重创设情境,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图片、录音等教学设备营造氛围,让学生观看红军过雪山的录相和冻僵的军需处长图片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人物的关注,入情入境生情。2.诵读质疑法:指导读中感悟,读中质疑,实现语感积淀,促进学生自悟自得,使学生在图、声、乐、情中自主学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深刻领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媒体演示法,多媒体展示感人的画面,再配以柔和的音乐,把学生带入了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朱熹曾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他充分肯定了在语文学习中“读”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手段.本节课还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在马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将课文读得充分、读得精彩,读出了课文要表达的感情,也读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本课教学中,学生以多种形式的读来整体感知这篇文章,即:1.大声自读,读通课文;2.分段朗读,检查自学;3.快速览读,概括内容;4.小声自读,画出最感动的语句。由品赏朗读到领悟情感自然水到渠成。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创造力主要依靠求异思维。在结尾之处的教学设计也体现出教者的别具匠心。马老师用课件出示军需处长在雪地里冻僵,像座晶莹的丰碑的画面,让学生仔细看图,并想像,“当军需处长靠在树下马上要牺牲了,他会想些什么呢?他有什么心愿吗?”让学生看图想象延伸,不仅练习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发展了思维,也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了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这种精神在战士们心中树立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在同学们的心中也树立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军需处长和晶莹的丰碑一样永垂不朽。人们常说:“文道结合”,在总结课文时,马老师又问学生:“你从军需处长身上想到了什么?”这时学生畅所欲言纷纷把对军需处长的崇敬表达出来了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的作用不单是“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调控器,教师应做到“导而弗牵”,为学生的学习导向、导法、导练、导学,以民主的教风和循循善诱的技巧,把学生引到一种想学、爱学、会学的境地。我认为马老师这节课的教学正体现了这些教育理念,也值得我去好好的学习。
评课是在课堂教学领域内,根据现代教学理论,运用现场观察的手段,收集课堂教学过程的事实性材料,对能够认识和进行评价判断的教师、学生行为及这些行为所导致的结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评课是教师应具备的一项基本功。经常性地开展评课,有利于准确诊断教学问题,提炼教学经验,优化教学艺术,有助于教师间切磋技艺、共同提升。正如有位专家所说:科学的评课可谓课堂教学的指挥棒、经验交流的总结场、疑难问题的解答地、教法学法的点拨源、先进教学手段的演示台、教学特色的发掘地、现代教学思想的传播站、更新观念的着力点。因此评课对于推进新课改的实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评课是一门科学,是科学就有规律可循、有要领可操作,有一定的原则可引路。评课也是一门艺术,是艺术就需要有个性化的创见,需要一种智慧去演绎。评课形式多样,如:个别交谈式、集中讨论式、书面评议式。评课稿的撰写当然属于书面评议式,这种形式可以静下心来,深思熟虑地咀嚼回味课的全程,冷静地用相关的理论去审视剖析,较从容地做到说理透彻、分析到位。
在正规的教学论文范畴内可能找不到评课稿的概念,但实事求是地说,对自己或他人的课堂教学的入情入理地剖析难道不是最好的教学论文吗?起码可以避免一线教师充当某些专家的传声器的两难境地。
一、存在问题
1、重教师轻学生
虽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的呼喊声如海浪拍击,生本意识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得日趋浓烈,但在评课时,我们仍只关注教师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忽略学生通过学习到底发展了没有,发展了多少。我们在评课时习惯阐述教师的言行,很少剖析学生的言行,更甭说去洞察学生学习时的神态、习惯,体察学生的心灵、情绪。即使有幸提到了学生,也只是就表象的热闹与否上蜻蜓点水一掠而过,没有从本质上重视学生的学情。久而久之,循环往复,课堂成了教师展示自我、演绎教案的舞台也就不难理解了。请看下面一篇评课稿:这节阅读课总体上感觉①教师教学理念新: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注重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②教师能着力引导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互动中学习;③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体现了课改的趋势;④重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需要探讨的问题:①教师既要注意语文教学内容活动化有要注意做到活动内容语文化。②师生互动不要停留在表层上,要通过互动,实现师生在知识、情感、心灵上的双赢,这是深层次的问题。③既要引导学生掌握书本的知识,又要引导学生建构新的知识,超越现有的知识,勇于创新。
应该说这位教师的评课思路清晰,有自己的见解,而且看问题比较深入,但是他自始至终居高临下地站在教师角度俯视学生,评课的视角基本上局限在教师的角色意识里。
2、重形式轻目标
教学形式应服务于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运用的任何教学形式都要从完成教学目标出发,根据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策略与方法,这是最基本原则。但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较多地存在只讲形式不讲实效的现象。选择教学形式时对全体学生的训练深度、训练广度、训练的灵活性、层次性等因素都缺乏考虑。如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的确能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拓宽视野、增加信息,为创设间接的教学情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现代教学媒体的滥用会削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扼杀想象力。但不少教师对现代化的理念把握不很准确、不很全面,尚未真正理解现代化的本质,混淆了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认为运用现代化媒体就是现代化了。在评课时,往往把是否运用媒体作为象征性的指标,贴上媒体标签的就加以充分肯定。
这重形式轻目标还表现在忽视语文学科的本位目标,评课时,较多关注的是语文教学外围上的因素,诸如:氛围、情感、合作,很少涉及到课文的特点体现、重难点落实、语言发展目标的达成。例如:有位教师评《一株紫丁香 》教学如下:①一开课,教师让学生沉浸在动听的旋律中感受音乐,体验歌曲的情感,利用欣赏歌曲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感悟师生之情。②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创设情境将诗、乐和画融为一体,为后面的诵读、感悟诗歌营造了良好的心理氛围。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扮演角色的领读,尊重了学生的选择,给学生创设展示读和个性化朗读的机会。③在朗读的基础上采取灵活的汇报方式,体现了新课改的自主学习精神,学生兴趣浓,积极性高,有效地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④最后,又一次音乐响起,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音乐声外的旁白是对这首诗最好的注释。这样的评课稿很显然是重表象轻实效,忽略了教学目标的学科性、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和教学效果的实效性。这样的评课思维盛行的话,就会导致教学实践停留在对教学技巧的模仿和研讨上,缺失理念的观照,缺失新课程精神与实践操作的整合。
3、重面面俱到轻特色剖析
对一节的评议应该从整体上去分析评价,但决不是不分轻重、主次,面面俱到,而需要有所侧重。但实践中有些评课往往面面俱到,试想一篇评课稿从教学目标、处理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教学个性和教学思想诸方面上去综合分析,肯定会流于泛泛而谈、浅平乏味。
各位老师,大家好!很感谢大家来到咱们这个外貌看起来已经不怎么时髦的校园里参加这样一场意义深远的活动,感谢大家如此真诚地聚到这里来倾听与研讨!下面,我把自己对语文综合活动课的理解以及参加这次活动展示的心得跟大家作一个汇报。
《语文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我觉得这段话是可以用来阐释语文教学的综合活动趋势的。沽名生意,语文综合活动课,要以语文为主线,综合各类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提高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我设计的语文综合活动课《我爱读书》,以指导阅读为主线,除了上好一堂课,还延伸出了一系列活动,如“相约书城”、“诵读比赛”、“让摘录更快乐”等,目的就在于扎扎实实地引导孩子们成为爱阅读、会阅读的人。
在上课之前,我组织“相约书城”这个十分有意义的活动,目的是一举多得:一是利用良好的城市文化资源,身临其境,让学生在浓厚的阅读氛围中感受书本带来的快乐;二是推荐好书更加便利,更有说服力,让学生与家长明白三年级开始阅读哪些书更好;三是为课堂交流积累资料。上课一开始,我出示的那些照片都是在活动中拍下的,用意在于唤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快乐,在这个基础上,我引出自己写的诗歌《书》,再次激发他们对书的喜爱,接着引出阅读这个主题,就顺理成章了。
指导学生摘录这个环节,体现了活动课的养成与发展的功能。这堂课里,摘录是作为辅助阅读的活动方式出现的,意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在阅读中发展思维、想象、感悟等能力。三年级的学生对一边阅读一边摘录的好处认识不深,他们的阅读很多时候都停留在浅层,比较懵懂,要摘录什么,他们的概念比较模糊,摘起来很茫然,容易带着功利性,为了完成任务而摘,为了摘成语或者摘歇后语、格言而摘,我想要学生明白的是要摘录自己有感悟的,可以引起共鸣的词与句,这样的摘录才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阅读感悟能力,进而使他们具备得心应手的写作能力。
最后要提到那些小书签,这是我比较得意的作为课堂激励的一个小招术,小小的书签上,那些意义深刻的话寄托着我对孩子们的期望,虽然一小片一小片剪着的时候手比较酸,但是看起来效果很好。看到孩子们想得到书签的急切表情与得到书签时的自豪神情,我真的很开心。
一堂课上完了,接下去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一切为了孩子”,我想,不管是传统的常规的语文课,还是新兴的语文综合活动课,这个教育宗旨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第五篇:评课
评课材料
今天两位老师讲的都是绘本故事。故事的阅读教学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次很新颖的尝试。所以,在我们进行集体备课之前,我们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集体观看了杨老师下发的国家和山东省的阅读教学示范课视频,同时,老师们都做了详细的听课记录,在观看的过程中,如果有老师对示范课的某一个环节提出异议,我们也会停下来讨论,商议无果的情况下,我们还会在网上的相关文章中找寻答案。
当然,网上找出的答案一定不是万能的,真正的备课环节开始,两位执教教师为主备教师,她们在经过前面的学习和思考后,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有了自己初步的教学想法,这时,我们进行了组内集体教研,对于两位主备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在商讨和争论后,我们进行了第一次试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一次试讲后,我们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拓展环节实用性不强,整堂课下来,学生多为孤军奋战,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较少,评价方式单一,板书不够规范,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方法方面做的不够等等,很多很多问题罗列在我们面前。所以,第二轮第三轮的集体备课和试讲就又开始了,在整个备课的过程中,我们组的老师们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在一次一次的尝试中摸索适合我们学生的教学方法,尽可能的在这次活动中讲出一节有自己特色和风格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课。现在,我就分别针对今天两位老师的课,谈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陈昕老师执教的是丽声妙想绘本系列故事之一《Presents For Baby》。这是一节温馨的故事教学课。在教学中,陈老师结合自己家也有一个小baby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带领学生走进故事,让学生用心灵触摸故事。整个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围绕故事主人公逐段理解故事内容,板书的设计也对学生理解整篇故事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整堂课给人的感觉是温馨有亲和力!
张晓洁老师执教的是一个经典的英文绘本故事《Five Little Monkeys jumping on the bed》。这是一个深受孩子们喜欢的英语绘本故事。课前,张老师积极收集相关资料,给孩子们呈现了一节好听,好看,好学又好玩的小学英语阅读课,相信这样的课堂一定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我觉得更值得一提的是,张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有一项是让学生完善自己的英语读书记录本,可见,我校五年级的部分学生在老师的鼓励和培养下,已经养成了每天进行英语阅读,并书写英语读书记录的好习惯,相信能够坚持这一做法的孩子,在不断的积累中,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也希望我校有更多的学生能在老师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下,体会阅读技巧的成功运用,享受阅读的乐趣,并带动其他语言技能的发展,最终成为独立的阅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