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赤壁赋》说课稿
《赤壁赋》说课稿
贺炳炎中学
周菊芳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赤壁赋》是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它上乘《兰亭集序》后接《游褒禅山记》。这三篇虽都是古代山水游记内散文,但作者却不仅仅停留于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上,而是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个人感情和志趣,真正做到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溢满于海”。《赤壁赋》更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学习本文,在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是本单元学习的一个重点。因此,在《赤壁赋》的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2、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整体把握文本内容;了解赋的相关知识。
(2)反复体味文中优美的语言,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知人论世,深入理解文中包含的复杂感情和深刻内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苏轼的思想,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说明]在以上教材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于学生的现状,确定教学目标。
3、说教学重难点
(1)掌握重点词句的意义
(2)体会景、情、理有机结合的特点
(3)品味精炼优美的语言
(二)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阅读一定量的浅易文言文,课前我已经让学生做了充分的预习和初读,结合注释和课外资料已经能够 粗知大意,但还需要在感性的基础上作一些理性的分析和感悟。
(三)说教法学法
1、重视诵读感悟
[说明]
本文是古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要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要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感情和哲理,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情部分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情怀。要求学生带着感情来读,以朗读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互动的做法
[说明]
在新课标理念中,课堂是个有机融合体。真正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型,课堂结构是复合型的。除了教学步骤等显性模式外,还应该考虑到教学进行中的各种因素的互动协同。通过课堂内的互动合作来形成一条完整的脉络,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确保教学的深度和实效,所以我选择师生共同研讨的教学方式,从互动角度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在文中隐藏的生命情感。
3、课时安排:3课时
[说明]
第一课时完成基础知识积累,让学生对文章经行整体感知;重点分析1、2自然段,指导诵读,掌握重点字词;第二课时分析3-5自然段;加深对全文的理解,体会作者感情变化和情、景、理的融合;第三课时深入研讨,进一步体会篇章的艺术特色和思想魅力,品味语言之美,品鉴技巧之美。
(四)说教学程序:第一课时
(1)导入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一日,天刚蒙蒙亮,一群带着四川口音和北方口音的异乡人在一位气宇不凡但又稍显忧郁的中年男子的带领下,悄悄走进小城黄州,在料峭的春寒中,住进了城东南一所叫做定惠院的小院子。这位男子便是在“乌台诗案”中差点丢掉性命的苏轼。经过一个多月的风餐露宿,苏轼一行终于到达了他的贬谪地——黄州,开始了他近四年的黄州生涯。在这四年里,他创作了66首词、200多首诗、3篇赋、170多篇散文,写了280多封书信。豪放派的代表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脍炙人口的前、后《赤壁赋》都作于此时。诗人政治上的不幸,却成了文学上的大幸。历史,便是如此令人费解。[说明]以苏轼一行抵达黄州导入,引起学生兴趣,简单介绍写作背景,引入课文
(2)疏通文句,通读全文
1、针对预习的情况,学生质疑学生将预习中遇到的困难,包括字音、句读、难解的词义及句意等,提出来讨论。
2、初读课文,完成检查练习包括实词的含义、虚词的用法及意义、文言句式等,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帮助学生做好积累
3、再读课文,试理解文意
(3)把握文意,理清思路学生逐段概括文章大意,学生之间互相补充,师总结,理清文章 思路。
(4)熟读全文,深入分析文章内涵
1、重点阅读“客曰”“苏子曰”两段,体会“客”之情与“苏子” 之理,并对此作出评价;
2、教师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问题:
(1)试分析文中客“悲”从何来;
(2)有人认为,文中“主”“客”实为一体,你怎么看待?
提示:
(1)紧扣课文内容分析,切忌空发议论;
(2)从苏轼人生际遇入手,“知人论世”。
3、引导学生讨论文章景、情、理的关系学生自由讨论,发表见解,师归纳总结
4、分析文章写作特色
教 案
赤壁赋
语文组:周菊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整体把握文本内容;了解赋的相关知识。
(2)反复体味文中优美的语言,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知人论世,深入理解文中包含的复杂感情和深刻内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苏轼的思想,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重点词句的意义
(2)体会景、情、理有机结合的特点
(3)品味精炼优美的语言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
四、课时安排:3课时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一日,天刚蒙蒙亮,一群带着四川口音和北方口音的异乡人在一位气宇不凡但又稍显忧郁的中年男子的带领下,悄悄走进小城黄州,在料峭的春寒中,住进了城东南一所叫做定惠院的小院子。这位男子便是在“乌台诗案”中差点丢掉性命的苏轼。经过一个多月的风餐露宿,苏轼一行终于到达了他的贬谪地——黄州,开始了他近四年的黄州生涯。在这四年里,他创作了66首词、200多首诗、3篇赋、170多篇散文,写了280多封书信。豪放派的代表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脍炙人口的前、后《赤壁赋》都作于此时。诗人政治上的不幸,却成了文学上的大幸。历史,便是如此令人费解。
(二)知识积累
1、苏轼其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政治上,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均为当朝成子;文学上,并称“三苏”。
2、写作原因
这篇赋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作者被贬黄州之后。被贬的起因,是谏官李定、舒亶、何正臣等人从苏轼的诗作里摘出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句,告发他反对新法。元丰二年七月二十八日,御史台的官吏奉命从汴京赶到湖州衙门,当场逮捕了苏轼,这便是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苏轼出狱后被贬到黄州,名义上任团练副使,实则等于充军。作者因内心愤慨不平,借助诗文以抒发感慨。元丰五年秋、冬,苏轼曾先后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游玩,写下了《赤壁赋》(后人称之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里所说的赤壁,并不是三国时赤壁之战的赤壁。周瑜破曹兵的赤壁在今湖北省嘉鱼县东北。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借题发挥而已。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指导字音断句;
2、学生自由朗读;
3、学生齐读
4、通假字 “冯”通“凭”,乘
5、一词多义
(1)歌:扣舷而歌之唱歌曰歌词倚歌而和之歌曲的声调和节拍
(2)望: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望美人兮天一方眺望,远看
(3)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下面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攻占
(4)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助词,相当于“吗”浩浩忽如冯虚御风形容词词尾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
(5)于: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不求闻达于诸侯介词,在·中长于臣介词,比
(6)如:纵一苇之所如往如泣如诉像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到去
(7)和:倚歌而和之唱和政通人和和睦春和景明和煦、和暖
6、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砍柴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攻下向东行驶歌窈窕之章朗诵
(2)名词作状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西望下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
(3)名词的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4)动词的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泣孤舟之嫠妇 使哭泣
(5)形容词作动词渺沧海之一粟 渺小得像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
7、古今异义
(1)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今义:貌美的女子
(2)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失意的样子
(3)徘徊与斗牛之间:
古义:星宿名;今义:一种游戏方式(4)白露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气;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8、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固一世之雄也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2)定语后置句凌万顷之茫然
(3)状语后置句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板书:
时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地点: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景物: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露——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第二课时
(一)课文梳理:
第3自然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
1、客人“悲”的理由是什么?
[明确](1)古今人物的对比——曹操,吾与子“月夜”引出“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自然联想到“横槊赋诗”的曹操,这样的英雄任务,“而今安在哉”?万事万物,风流人物,终被历史风云荡涤成虚空。“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如此命运不济,仕途坎坷,只有泛舟喝酒。
(2)人生短暂,感触生悲浮游——天地粟——沧海哀吾生羡长江
(3)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理想: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现实:不可乎骤得
2、段落小结
[明确]
本段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故事作答,文理转折自然。客的发问使文章泛起波澜,其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的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通过主客的问答,使文中的思想感情跌入低谷。
3、学生齐读第3自然段
第4自然段: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
1、客的三重悲叹,让人涌起无限沧桑,人生如梦,面对客的迷惘与叹息,试看苏轼如何消除其心中垒块。[明确](1)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借水的流逝、月的盈虚,来说明人个体生老病死,总在变化,人类代代相承,又是永恒的。
(2)物各有主,故人不能有非分之想,僭越之心
(3)大自然中拥有无尽宝藏,故吾与子共同享用这份天然的馈赠
2、段落小结
[明确]
本段是苏轼针对客的人生无常的感慨而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实则宽慰自己。这里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倾向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吧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着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对人生有大视野和大境界。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论说。思想感情由此得以深化,心胸从此而更开阔,文章又一次再涌波澜。
3、学生齐读第4自然段
第5自然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
1、客“喜而笑”,与前问“乐”有何区别?
[明确]
由“山水之乐”转向“身心之乐”,境界得以提升
2、段落小结
[明确]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进入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这里的景和情犹如长江在经历了蜿蜒曲折、波涌浪叠之后,辽阔而祥和地汇入大海。
(二)学生齐读全文,加强感知
第三课时
(一)合作探究
1、试分析在夜游赤壁的过程中,主客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3、4段,说说作者借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抒发了什么感情,阐发了怎样的哲理。
[明确]
文章先有清风明月之美写玩赏之乐,再以主客问答写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寻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第3段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而两位英雄已杳然长逝,化为陈迹。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也不过是过眼云烟,也都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而自己作为远谪黄州的小人物更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从而抒发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怀。第4段丢开个人愁怀,以江水明月做比,说明世间万物和人生,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不必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不必谈人生的短促,而应该保持豁达乐观的态度,阐发了变化与永恒的辩证哲理。
2、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消极的么? [明确]
全文通过主客对话所表现的忧伤与喜乐,都是作者内心矛盾和复杂感情的真实反映。作者抒发哀怨之情时,流露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他并不甘心消沉,而能主动的从消极、哀怨中解脱出来寻找人生之路,因而胸襟豁达,思想开阔,变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文章具有某些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感情基调。
3、本文的体裁特色是什么?
[明确]
这是一篇散体文赋。赋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在汉代是铺张扬厉、繁缛富赡的,被称为大赋。到了六朝讲求对仗工稳、字句整饬,叫做律赋。宋代则突破了声律的种种限制,使之自由挥洒、富有灵性,叫做文赋。这篇作品便是宋代文赋的代表作,它融诗、赋、文为一体,或叙事,或写景,或抒情,或议论,各因其情理所宜而运用自如。如叙事,则简括清晰,历历在目;写景则景物清爽,令人神往;抒情则情思幽眇,淋漓尽致;议论则即景生论,寓说理于景物描写之中,赋予抽象道理以具体形象,生动感人。行文有偶有散,错落有致,既有整饬之美,又有通达流转之妙。行文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灵活巧妙,恰足以表现作者的内心矛盾和思想感情的曲折变化,整个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诗情画意俱现。
(二)全文小结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可以作如下总结:本文写景、叙事、抒情、议论巧妙结合,使客观的生活图景和主观的思想感情和谐地统一起来,创造出一种抒情意味极浓的清新自然的艺术境界。赋中先通过对清风的徐来、水波的不兴、明月的升起、大江的辽阔等叙写和描绘,寓情于景,渗透了欢快之情,达到了“飘飘乎”“羽化登仙”的程度,可见乐到了极点。接着,叙写了对思慕之人的怀念,描绘了阵阵悲凉的箫声,传出了不可言状的哀伤。以主客问答的形式揭示了哀伤的原因,最后集中进行议论,从哲理的角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及宇宙的看法,从思想上得到了解脱。作者根据所见所闻和思想感情表达的需要,不断变换表现手法,把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运用的十分巧妙自然,创造出具有强烈浪漫主义色彩的意境,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所有这些,我们要仔细体会。
第二篇:《赤壁赋》说课稿
《赤壁赋》说课稿
篇一:《赤 壁 赋》说 课 稿
《赤 壁 赋》说 课 稿
陈梅芳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赤壁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它上乘《兰亭集序》后接《游褒禅山记》。这三篇虽都是古代山水游记散文,但作者却都不仅仅停留于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上,而是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个人感情和志趣,真正做到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溢满于海”。《赤壁赋》更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苏轼曾写过两篇《赤壁赋》,这篇为《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最终表现了豁达开朗的性格
学习本文,在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是本单元学习的一个重点。因此,在《赤壁赋》的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2、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整体把握文本内容;了解赋的相关知识写作背景。
(2)过程与方法:反复体味文中优美的语言,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知人论世,深入理解文中包含的复杂感情和深刻内涵。赏析本文“景”、“情”、“理”结合的写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苏轼的思想,学习作者历经磨难仍豁达乐观的精神,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3、说教学重难点
(1)掌握重点词句的意义
(2)体会景、情、理有机结合的特点
(3)品味精炼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理清本文的线索。
二、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对象是高一的学生,前半学期必修一文言文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阅读一定量的浅易文言文,课前可以让学生预习一下,初读全文,并结合注释和课外资料来粗知大意,我们老师只需要在感性的基础上作一些理性的分析和感悟的指导。
三、说教法学法
1、重视诵读感悟
[说明]本文是古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要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要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感情和哲理,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情部分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情怀。要求学生带着感情来读,以朗读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教师补充,师生共同探究,展示结果。
[说明]在新课标理念中,课堂是个有机融合体。真正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型,课堂结构 是复合型的。除了教学步骤等显性模式外,还应该考虑到教学进行中的各种因素的互动协同。通过课堂内的互动合作来形成一条完整的脉络,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确保教学的深度和实效,所以我选择师生共同研讨的教学方式,从互动角度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在文中隐藏的生命情感。
4、课时安排
三课时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一日,天刚蒙蒙亮,一群带着四川口音和北方口音的异乡人在一位气宇不凡但又稍显忧郁的中年男子的带领下,悄悄走进小城黄州,在料峭的春寒中,住进了城东南一所叫做定惠院的小院子。这位男子便是在“乌台诗案”中差点丢掉性命的苏轼。经过一个多月的风餐露宿,苏轼一行终于到达了他的贬谪地——黄州,开始了他近四年的黄州生涯。在这四年里,他创作了66首词、200多首诗、3篇赋、170多篇散文,写了280多封书信。豪放派的代表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脍炙人口的前、后《赤壁赋》都作于此时。诗人政治上的不幸,却成了文学上的大幸。历史,便是如此令人费解。
[说明]以苏轼一行抵达黄州导入,引起学生兴趣,简单介绍写作背景,引入课文
(二)点击作者(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了解自主发言,“大话东坡”。)
(教师语:“点击过后,朦胧中可见苏轼带着诗人特有的洒脱,刚食了美味的东坡肉,饮了解忧的杜康酒,胡须飘摆,向我们走来。”语言尽量形象,引起学生兴趣。)
教师展示课件
内容为: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书法:列“苏黄米蔡”之首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杭州西湖有“苏堤春晓”,苏东坡发明了“东坡肉”,曾自言“日啖荔枝三百颗”,但他更关注精神的需要,曾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以上可以佐证苏轼的历经磨难,达观开朗,辅助学生理解作者性情。
(三)三读三求(一读求“识”、二读求“品”、三读求“悟”)
一读求识(识音、识字、识文赋)
1、识音及解字
见课件(略)
2、识文赋
散文赋也叫文赋,是中唐以后出现的一种文体。文赋兼有诗歌和散文的一些特点,不 受骈赋、律赋那些框框的限制,较多地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形成了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前赤壁赋》就是这种文体的典型之作。二读求品(品词、品句、品写法)、品
词
探究活动:让学生群答“哪些词用的精妙?为什么?”
根据回答,当即总结出若干有代表性的词,师生探究,加以分析。
(备用资料4个).从“.“”一词用的是拟人手法,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缓缓升起的动态,更重要的是,“徘徊”一词还透露出了作者对月夜美景的眷恋之情。
.白茫茫的雾气“横”在水面上,是从近处看;月光下水光遥“接”天边,是往远处望。一“横”一“接”,就像中国画的大写意,准确、简洁而又传神地描绘出一个静谧的夜景。.从“”字我们又好像看到了小船已经放开,毫无拘束地冲向前去;“凌”字又让我们体会小船在波峰浪尖飞快掠过的动态,衬托了愉快的心情。
(注:前期预习已结合课下注释及《详解》,将翻译工作基本完成,在此品句,重在品语言美、意境美以及句子与诗歌主题的关系)
探究活动:让学生找出觉得优美的句子,并分析这些句子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以及议论的关系,各课题组找出自己的代言人,进行发言。
(备用教学资源:四组句子,老师尽力引导学生找出“美”与“蕴”兼具的句子,并最终形成一条“乐——悲——乐”的感情线索。)
3、品写法(景、情、理的交融)
学生预习时已借助课下注释和《详解》,初步翻译了文章,现在要琢磨一下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想要表达的道理。理清本文的线索。
(重点:第一、三、四段)
(以学生的活动为主)
第一段:景(以学生的活动为主)
探究活动
逐层设疑: 第一段作者写的是什么内容?
是什么样的景?
看到这样的景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景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月出东山 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教师点拨:(略)此一乐也。
以第二段(过渡段)铺垫。
第三段:情
·歌声和箫声引发了悲情悲意。悲什么呢?悲的内容是什么呢?
·学生齐读、体会 ·学生自己看书思考、分类 /相互借鉴、争辩、质疑
· 教师点拨、师生共同总结。
情(悲)无枝可依 英雄安在 人生无常
第四段:理(在诵读中理解、品味语言)
·他怎样来排遣这种悲苦郁闷之情呢?
盈虚有数 物我无尽
清风明月 与子共适 重点:景、情、理的关系
教师明确:
常言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作者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的景物之中而忘怀了世俗的欢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达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师生探究:那么,前后两“乐”相同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第一段写苏子的乐,乐由何来?——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段苏子愀然,缘何而然?——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段客诉悲情,悲自何生?——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段以水月做比,讲何道理?——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段杯盘狼藉,为何如此?——忘情尘世的洒脱
文章由景生情,缘情入理,由景而生乐情,乐极而生悲,由悲而生理,至豁达胸襟的展示,正是苏轼在厄运中努力坚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艰苦思想斗争的缩影。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深刻把握,水到渠成。
景(乐—山水之乐)理(乐—达观之乐)
备用教学资源:
全文融景、情、理于一炉。景则水月流光,情则哀乐相生,理则物我相适。其间杂以呜呜箫音,悠悠古事。体物写志,不离眼前景;议论、抒情又不囿于眼前景。真的是:
情因景生,景以情显,移情于理。
三读求悟(悟客、悟苏、悟精神)
探究活动:你认为当时真的有这样一场主客答问吗?
学生畅谈感受、认知,教师明确:
主客答问是赋的传统手法;
苏轼借此抒怀,有无真正的客人并不重要。
进一步细化问题:(让课题组内讨论作答)
歌是欢乐的,而箫声却如此悲愁。此处有一个问题,从行文看,“主乐客悲”是明显的,而各种资料提示却说作者“力求排遣苦闷”,这个矛盾应该怎样解决?请大家认真思考之后讨论,用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
(假如有难度,可用曾提示过的“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这一句话思考。)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客的苦闷就是苏子的苦闷,问答的过程其实就是苏轼自身思考、排遣的过程。就在此处,作者的心情由乐转悲。“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表达了他解决了自己矛盾痛苦,最终乐观旷达的精神状态。
明确: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五、课后探究(各课题组可任选一题,合作探究完成后下节课展示结果)
假如你是央视主持人小崔,面对风尘仆仆穿越千年时光,来到“小崔会客”现场的苏轼,你能针对本文对苏轼提出哪些问题?根据对本文的理解,假如你是苏轼,你将如何作答?(课题组内确定人选,合作探究后展示成果)
对一处自然或人文景观,写一篇300字内游记。
可以选择a纯粹写景
b写景兼抒情
c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
当中任意一个类型进行写作,成文后在课题组内探讨体会这三类文章之间的不同之处,然后选择出一致评价较高的文章2—3篇,作为下次课堂素材,以备展示。
六、教后反思
《赤壁赋》为千古名文,自己在授课时不仅想让学生体会东坡飞扬的文采,更想让学生体会其情、其思,通过“三读三求”的环节,一读求“识”、二读求“品”、三读求“悟”,较好的得达到了这一效果。
此外,还有一点感受颇深,对于上佳的文学作品,无论是创作的过程还是阅读的过程,都需要放飞想象的翅膀,才能思接千载,文心恣肆,化万物于笔墨之间。教师在讲解时,如果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更好的引发学生联想,整节课会更加有深度,也理应会有惊喜,效果也自会更佳。
篇二:赤壁赋优秀说课稿
赤壁赋说课稿
一说教材
《赤壁赋》 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的课文,从整本教材来看,本单元继第一单元现代写景散文名篇的赏析之后,引导学生进一步领略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艺术魅力,在这类作品中,作者在对自然山川景物进行描绘的同也抒发了作者对自然、人生的丰富感受和深刻思考。因此在欣赏这些名家名篇的语言美,意境美的同时也应该引导学生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
赋是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问题,有着诗一样美丽的语言,但也有着深刻的思考,苏轼在进行文章描写的同时,在语言中还寄寓了他对人生哲理性的思考,所以学习此文对于我们探索人生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说学情
经过半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文言知识的阅读能力和赏析能力,且对于问题的探讨有一定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而在情感上,作为高一的学生,他们享受着人生非常欢乐的时光,没有受过什么人生挫折,自然也没有去深刻的思考过人生、渺小、短暂、永恒、变与不变这一系列相对深奥的问题,所以引导他们学习此文,把握好此文,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我的三维教学目标是这样的:
知识与技能上,背诵全文,对赋有一定的鉴赏能力,而且能够通过文章的深入分析来把握文章的主旨
过程与方法上 通过朗读诵读来感受文本
通过讨论来深入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和文章的深刻内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
对文章进行思考,从而提炼出对人生的思考,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对赋的鉴赏能力 深入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和文章的深刻内涵。
教学难点 通过文章的学习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说教法和学法
海德格尔有句话 :语言是存在的寓所。文言语体以其不同于白话语体的存在,蕴含着古代人的精神和思想内涵,抛弃文言文本,一切也就消失殆尽了,所以文言文教学仍然以反复诵读为主,当然文本研习和问题探究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依据学情和这节课的特点我将主要采取 诵读法 讨论探究法 点拨法 辩论法。
学法
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上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他们今后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打下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再做静态知识的占有者而是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积极探究。具体做法:引导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准备工作。课上重视诵读感悟
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仔细分析课文内容 小组讨论互助学习。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整体把握文本内容,了解赋的相关知识 第二课时
体会文中优美的语言,深入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和文章的深刻内涵。使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今天主要讲解第二课时
这一课主要以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分组探究为主 培养学生对作品理解的能力,改变学生文言文教学只有字词句 背诵的印象
六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 导入的方式就是图片导入,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展现出赤壁山浩淼壮观的景象,创造一种情景感,让学生也能真的感觉自己就置身于赤壁山一样,去思考接下来将发生的一些问题。
环节二 复习朗读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对字词句已经有了一定的把握,理清了文章的思路,甚至有了一些情感体验,那么通过复习的朗读再一次对文本进行整体的感知,回忆上节课总结的文章情感思路。
月夜泛舟的陶醉-----悲凉箫声的感伤------人生失意的悲情-----随缘而安的态度、忘情尘世的洒脱。
环节三 深入探讨,把握文章思想内涵
学生小组探讨分析描写意象水月的变化和其中的感情变化
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侧重分析主客问答,即哲理中的水月(可以让学生探讨是否真的存在主客,如果不存在苏轼为什么这么写)帮助学生理解这里主也是客,客也是主,主客参照,互为表里,之所以采用这种形式,一行文上显得奇谲多变,二与之前山川风物,起落映照,好似此苏与彼苏在自在说话,被贬谪排挤的郁结苦闷就在这对答中消解涣逝。
经过学生自我探讨和教师点拨 小结完成苏轼由疑惑到豁然开朗的心理变化过程,促使教学重点的完成。
到这一部分对文本本事身的解读已经完成,但语文教学的外延是无限的,配合本单元第一篇课文《兰亭集序》对人生问题的思考,将学生的思想境界点拨道一个更高的水平,给学生留下文言文具有中国 传统精神文化魅力和典范文章的深刻印象。由此进入第四环节
环节四 拓展延伸
以中国传统文人身处逆境之中的不同生命轨迹及其精神特点配合新课改探究学习的特点,进一步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旷达精神
鉴于高一学生的特点我觉定将学生分为两组,指定学生熟悉的人物,如屈原、李白与苏轼进行正反对比,探讨辩论。
教师在帮助学生分析中应注意客观分析,不同人物的特点,如屈原的爱国和投身汨罗江的那种悲剧选择,李白的放达与其不羁的性格,在和苏轼精神的比较中,帮助学生得出他们更欣赏那一种精神。
设计目的:侧重拓展中国不同文人在逆境中的精神,在不同的文人对比中突出苏轼的这种旷达精神,并探究这种精神在当代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完成本课教学难点。在这里我只是想是打开一扇门,更多的是需要学生照自己的兴趣去发掘中国传统人物的传统精神
所以学生的表达可不作统一要求,当然我会在最后适当表达对苏轼这种豁达精神的认同。毕竟正如周国平所说:“在人生中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福祸之上豁达胸怀。”
环节五
作业设计
以苏轼 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文章
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对苏东坡的认识 培养学习古文的兴趣,训练写作能力。
环节六板书设计
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篇三:赤壁赋(说课稿)《赤壁赋》说课稿
兰州市第五十七中学
杨小平
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赤壁赋》,下面我就从说教材、编者意图、学生、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总体要求:着重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本单元教学要求:《赤壁赋》是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②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它上承《兰亭集序》后接《游褒禅山记》。这三篇都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它们与第一单元的现代抒情散文遥相呼应,互为补充,共同为“表达交流”部分的“写景要抓住特征”“学习描写”“学习抒情”提供基础和范例。这三篇虽都是山水游记类散文但作者却不仅仅停留于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上,而是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个人的情感和志趣,真正做到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赤壁赋》更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学习本文,在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要学习的一个重点。因此,在《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3、《赤壁赋》在高考语文地位重要,出题频率高,是要求背诵的篇章。
二、编者意图:
编者为什么要选入《赤壁赋》呢?我想可能是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首先,从体裁角度。本单元的三篇文章《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分别从序、赋、记三种体裁的角度来选文。每一种体裁要选取最能体现这一体裁特征的文章,而《赤壁赋》完美地体现了“赋”这一文体的特点。
其次,从表达方式角度谈,《赤壁赋》采用多种表达方式,融诗、赋、文为一体,或叙事,或写景,或抒情或议论,各因其情理所宜而运用自如。叙事,则简括清晰,历历在目;写景则景物清爽,令人神往;抒情则情思幽渺,淋漓尽致;议论则即景生论,寓说理于景物描写之中,赋予抽象道理以具体形象,生动感人。再次,从文学审美角度来说,《赤壁赋》是传诵千古的游记名篇,语言优美,描写细腻,韵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
第四,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角度来说,《赤壁赋》能够让学生正确面对挫折与困难,在挫折面前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达观超然,积极进取的心态。对学生情感的自我发展与完善有重要的意义。
三、学情分析
我所带的学生是普通中学的普通班的学生,底子较差,自觉性也不够。所以上课起点要低,注重基础。多鼓励,多引导。经过必修①的学习,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积累量,再借助工具书,文章字词的理解难度应该不大,教师只需要在难点、疑点之处稍加点拨即可。但由于生活阅历以及知识积累不够的原因,学生对文中作者的情感变化和所获得的人生哲理的理解往往会浅尝辄止,教师宜多加引导。
另外,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都渴望长大,但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困惑、碰到挫折,又难以释怀,心中充满了迷茫。文章中苏轼面对挫折的那种坦然、达观的态度,恰恰使他们久旱逢春雨,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启发意义。我将以《赤壁赋》为载体,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为意志坚定,达观超脱之人。
四、教学目标
在以上教材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于学生的现状,确立如下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赋的相关知识。
2、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3、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诵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反复体味文中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能力。
2、培养对精品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
3、与作者在同时期创作的其它作品比较阅读,深入理解文中包含的复杂情感和深刻内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五、教学重点:
1、把握全文感情线索,学习景、情、理结合的写法。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
2、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感受苏轼面对困难时乐观旷达的情怀。
3、掌握“舞”“泣” 等使动用法和“侣”“友”等意动用法及特殊句式。
4、了解知人论世的赏析手法。
5、了解“赋”这种文体,懂得主客问答形式的作用。
6、有节奏地朗读并准确地默写,因为此文在高考中地位重要。
六、教学难点:
1、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
2、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3、朗读时节奏的把握和语气的轻重缓急。
4、对“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理解。
5、学生没有与苏轼类似的人生体验,较难理解作者遭受挫折后表现出的超脱的人生态度和乐观情怀。
重难点突破方法:
1、介绍与课文相关的作者生平经历,力求知人论世,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情感。
2、朗读与分析结合,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3、学生讨论与老师点拨相结合的方法。
七、教法、学法
1、充分预习——多遍诵读——分组讨论——自主探究——发散思维——读写结合多遍诵读可以使学生对文章的感受不断深化细化,分组讨论自主探究体现学生的合作,以学生来带动学生,使大家共同进步,发散思维训练学生良好灵动的思维品质,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带读,是一种双赢的训练方式。
教师的意义在密切关注,必要的时候予以关键的引导,导演学生活动,使每个个体的学生都能在整体提升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发展。
2、重视诵读感悟。本文是古代散文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宜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进入课文 的情境,体会文中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领悟作者在其中所寄寓的情感和哲理。
3、讨论释疑。在课程理念下,学生应该对问题有自己的独特的看法和见解。当自己的观点与他有所不同的时候,适宜采用讨论的方法以其达成一致,即使不能达成一致,也能博采众家之长,增加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4、在讲授过程中我采用采用追溯联系法、提问法、讨论法和交流互动法。学法指导采用多维听记法、合作探究。突出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双向交流特点,充分体现出老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的应有地位。其目的是把学生放在主动地位上,老师只是在关键处随机点拨,调
动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在思考、讨论、交流中解决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作用。
5、说课前准备,收集有关苏轼生平的资料,了解苏轼其人及其文章的基本情况,明确《赤壁赋》的写作背景,这将有利于对课文的思想内涵的理解。
6、以生为主,师生互动。
学习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的作用在于解惑和引导。因此本课在第一课时的安排上,更多的是靠学生自己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理解课文的字词的含义,教师主要是将重点字词和特殊字词进行归纳以引起学生的重视。而第二课时对课文内容和作者情感的理解是本课的重难点,则主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完成。
八、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文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我将本课题安排为:导入文本——感知文本——拥有文本——走出文本四大板块,让学生有所学、有所用、有所长,达到从诵读到研读、从整体感知到深层评价、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也使教师做到从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本课拟上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林语堂曾这样评价过一位古人:“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
这里描述的是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就是苏轼,一个曾自嘲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人。然而,恰恰是黄州成就了他,使他在文学上“成熟”了。在这里,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名篇光耀千古。(激起学生对苏轼的崇拜,渴望去了解 走进他。)
二、介绍新知
赋是一种形体比较自由灵活的韵文,句子以四言、六言为主,讲求文采,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张手法。赋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
三、走进作者
展示学生课前搜集的有关苏轼的信息。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文学家,书画家。
名字由来:古时候车前的横木叫“轼”,登轼而望,可以高瞻远瞩,所以字子瞻,但轼这 东西又暴露于车前,是极易受到损伤的,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当初苏洵给儿子取名为轼,就有警示儿子做人不可锋芒太露之意,谁料东坡一生,恰因露才而屡屡遭嫉。(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对苏轼的理解。)
我用自编一副对联来,帮助学生了解苏轼在文学方面成就。(拉近了学生与文本,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对联:诗词文赋独树一帜,书法竹画各有千秋。
(让学生从这些方面谈苏轼。诗歌: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前后《赤壁赋》。书法:列“苏黄米蔡”之首。书法自成一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四、了解背景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其实是谏官李定、舒擅、何正臣三人断章取义地摘出他讽刺新法的诗句进行诬陷。“乌台”即御使台),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彷徨,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为知人论世做铺垫)
通过学习,与学生一起通过填虚词与实词来总结苏轼的一生。
(虽然)才高八斗,(但是)仕途坎坷,(仍然)豁达开朗。历史上少了一个失意的(政治家),多了一个有才情的(文学家)。
五、朗读。
朗读课文时,采用三遍读法。第一遍听录音,目的是正读音、识文字。第二遍教师范读,目的是明节奏,察语气。第三遍师生同读。目的是断句读,品辞采,味情感,创气场。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读出语气与感情。
明确:第一段写赤壁美景,应读出欢快的语气。第二段饮酒歌咏部分应读出欢快语气,听萧部分应读出凄清语气。第三段叹人生短促,应读出悲怆的语调,反问句“而今安在哉?”应重读。第四段要读出雄壮语气。第五段应读出喜悦感。
这一课的最大特点是人物感情起伏很大,悲喜交错变化,所以我们在朗读时要抓住其感情线索,读出作者的情,更要读出情中包含的理。
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疏通文意。学生质疑答疑,教师引导总结,明确重要知识点,1、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目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发现自己知识的缺陷,然后攻克。)
第三篇:《赤壁赋》说课稿
《赤壁赋》说课稿
天祝一中
万吉存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大凡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情思的文章,语言才能神情飞动,意趣横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从物我之间抒发哲理意蕴的则更是达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它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中唯一的一篇宋文,其他三篇则是唐文——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则重在情感和理趣。但无论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通过学习本文可以解读苏轼的儒道兼济思想,进而了解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苏轼。
2、三维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1)了解骈散结合“以文为赋”的语言特点(2)鉴赏本文景情理的有机交融(3)“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课标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3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教学重点:
(1)诵读感悟,吟咏品味
(2)理解作者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和所表现出来的旷达乐观的情怀。依据:目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使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刻骨铭心在自己的脑海中”。强调用语文课程所特有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拓展及深化学生的精神领域,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固本厚根”。
教学难点: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依据:关于哲理性的东西对高一学生而言还有些难度,不易把握,因此,需老师徐徐善诱,点拨引导。
4.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有机整合 摒弃传统的“以本为本”、死磨应缠、机械训练的做法,给文本合理定位,做到“立足文本、超越文本、回归文本”的统一。语文新课程认为学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老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是最主要的语文课程资源,要能利用教科书,进行再创造,把教科书变成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内容,赋予教科书内容以生命的活力。因此,老师应创设一种情景,点拨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除此以外,结合课外资源,师生共同搜集资料,对苏轼的生平、思想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二.说学法 1.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苏轼的一些诗文,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主要停留在阅读背诵和低层次的鉴赏阶段,理解流于肤浅,缺乏深度。但从总体上,学生对苏轼的作品还是具有浓厚的兴趣。高中生思维活跃,理解能力和独特感悟能力大大加强,因此,完全可以用语文课程所特有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拓展及深化学生的精神领域,使学生能感悟苏轼在困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旷达乐观的情怀并受到启迪。2.心理调节的方法分析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难题,学生往往视为畏途。老师应该少作一些脱离语文语境的、所谓梳理规律的、机械操练性的客观化、标准化练习,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点到即可。另外,光靠学生“自悟”也比较费时间,应重在引导、点拨学生去领悟、欣赏、评价。
3.知识建构的方法指导
从诵读——研读、从整体感知——深层评价、从感性——理性的原则
三、说教法:
1、根据新大纲的要求,中学生应诵读一定量的浅显的文言文,《赤壁赋》是骈散结合的文赋,声韵和美,节奏富于变化,第一课时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课外搜集资料,课堂上以老师点拨的形式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老师推荐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一文,作为补充材料,帮助学生认识苏轼。)
2、教学课时: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简要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老师声情并茂示范性地背诵全文,然后学生齐读或齐背。再次培养文言语感,把握““以文为赋”的特点。二.引导学生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导语:我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中,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是中国哲学的源头,《赤壁赋》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融入了浓郁的传统文化。通过本文可以解读苏轼的儒道兼济思想,进而了解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苏轼。问题设计: 学习第一段: 思考:(l)这是“赋”正文前一段简短的叙事,可分几层?(2)本段展示了怎样的境界?感情色彩如何? 明确:(l)可分三层:
①第一句,点明时间、人物。地点。这是写赋的正规笔墨,如一篇长诗前的小序。
②第二、三句,前句写景,后句叙事,为月出之前的情况。
③第四、五、六、七句,亦为先写景后叙事,为月出之后的情况。
(2)本段展示了一种与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确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本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悦为主。学习第二段 思考:(1)本段可分几层?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本段的“嘻”从何体现,与上段的“喜”有何不同?
(3)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同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4)本段的“悲”从何体现?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5)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明确:(1)可分两层:①写作者的歌声②写客人的萧声,本段营造了一种主客之间萧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
(2)本段的“喜”由主人“饮酒乐甚,扣舷间歌之”看出。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这样写可为下层转入“悲”形成更大的反差
(3)“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4)本段“悲”从客人悲凉的萧存。体现 作者借助夸张、想像,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萧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5)转折过渡 学习第三段 思考:(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
(2)“客”是如何闻发当时的情怀的?本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明确:(1)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
(2)“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羡慕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曾、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还有这一段的对比是为了写“悲”,不是为了写人生短暂.一般的人,在忧患于人生短促和虚空时,他会怎么做?
喝酒,及时行乐。像曹操《短歌行》中说的:“何以解忧?(众生齐念)唯有杜康!” 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李白在感叹“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以后,不是接着说:“浮生如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另一位唐代诗人韦庄也说过:“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但苏轼不用此法。他认为举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欲求精神苦闷的真正解脱,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学上的“解脱”,所以虽然他借客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沿用赋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超脱于无益的悲观,凭仗哲学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随之而转出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与豪放风格并不矛盾。学习第四段
思考:(1)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感情色彩如何?(2)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3)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明确:(l)本段的感情变为喜悦。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2)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和客的笑话,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而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3)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防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了“乐”上来。
学习第五段 思考:(l)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3)结合全文,应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明确:(1)本段感情色彩为”吕”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c主要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2)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滴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3)“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
三.概括
课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荒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也是课文的感情线索。文章合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四.艺术鉴赏
1.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涵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抒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韵和对锅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科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仍不同,它的书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成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将末,虽都押韵,但换的较快,而且换的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立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3.形象优美、善于取智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好声的幽咽哀婉:“其声鸣鸣然,如想如幕,如泣如诉,余音禁袅,不绝如缕。舞的区之游故,泣抓舟之合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五.布置作业:
(1)将文中的第一节改写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2)比较《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异同。
第四篇:《赤壁赋》说课稿
《赤壁赋》说课稿
《赤壁赋》说课稿1
一、说教材
《赤壁赋》是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它上是《兰亭集序》后接《游褒禅山记》。这三篇虽都是古代山水游记内散文,但作者却不仅仅停留于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上,而是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个人感情和志趣,真正做到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溢满于海”。《赤壁赋》更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学习本文,在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是本单元学习的一个重点。因此,在《赤壁赋》的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二、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揣摩文中意蕴深刻的句子
2、体会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带着感情诵读文章,体会本文用语巧妙,极富哲理的语言特点。
2、通过讨论,理解文中对人生意义的议论,揣摩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
3、提高鉴赏文章的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遇到挫折后体现出来的超脱的人生态度和乐观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苏轼宇宙观和人生观。
2.学习本文融情于景,融情于事的特点。
三、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阅读一定量的浅易文言文,课前我已经让学生做了充分的预习和初读,结合注释和课外资料已经能够粗知大意,但还需要在感性的基础上作一些理性的分析和感悟。
四、说教法学法
1、重视诵读感悟
[说明]本文是古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要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要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感情和哲理,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情部分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情怀。要求学生带着感情来读,以朗读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互动的做法
[说明]在新课标理念中,课堂是个有机融合体。真正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型,课堂结构是复合型的。除了教学步骤等显性模式外,还应该考虑到教学进行中的各种因素的互动协同。通过课堂内的互动合作来形成一条完整的脉络,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确保教学的深度和实效,所以我选择师生共同研讨的教学方式,从互动角度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在文中隐藏的生命情感。
五、教学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影视导入《三国演义》片头曲
(二)、苏轼访谈录
1、走进苏轼
复习旧知:请学生简介苏轼生平事迹。
2、与苏轼面对面
(1).苏轼是在什么时间,地点,情境下与我们面对面?当时苏轼的心情如何?
(2).赤壁下的景色如何?置身景致中的泛舟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多媒体出示美景)
(三)、挖掘苏轼的内心世界
解读苏轼的内心世界,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展开1.客为何而悲?2.苏子是如何解劝他的?
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法和辩论赛来开展教学。
主要问题:(1).作者的好心情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第二段,由乐
到悲,营造一种主客之间箫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承上启下,引出主客对答。(多媒体播放客的吟唱,将学生带入10前的赤壁之下,带进苏子悲凉的内心)
乐: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悲:客的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2).面对江月客人发出了怎么的感叹?写曹操的用笔重点在哪里?客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慨?
主要是客的感慨,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上,为了突出像他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客通过几番对比,表达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感慨。
3.第四段,同样面对江月,?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观点的?
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感情变为喜悦。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著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4.开展辩论赛。把学生分成三组:正方:万事万物都是变化,反方:万事万物都是永恒的,裁判。
利用辩论赛,减少任务量,加大课堂的容量。这一部分重在提高学生研究分析能力,通过研究性学习,在搜集材料、分析材料上得以锻炼。
4.结尾段感情如何?
客心悦诚服。心情更加喜悦。“喜而笑”“相与枕藉”。
5.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1).结合背景分析,讨论理解。“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进一步发问“本文的旨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怀”。这是深层次理解文章的关键。明确:阐述了自然界变与不变的哲理,苏轼思想中两种情绪的对抗表达了他矛盾痛苦而又乐观旷达的复杂心情。
(2).进一步发问:“为什么采用这种形式?”引出赋的特点。理解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写法上:“主客问答”“抑客伸主”。形式上:句式对衬整齐,声律和谐押韵。对第二点,通过指导,学生诵读体味。
6.鉴赏本文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1)、全文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2)、结合具体段落,找出写景、抒情、议论的句子和段落以及标志情、景、理三者转换的语句,品味感受。
3.请学生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找出与课文中相应的信息点。(用多媒体出示《念奴娇赤壁怀古》)。让学生再次体会苏轼乐观、旷达的胸怀。
比较阅读,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师生互动,互相交流,通过理解探究走进作者的心灵。)
(四)、评价苏轼
你赞同苏轼这种面对不幸的态度吗?你怎样看待他的这种人生态度?
(五)、走出苏轼
听苏子一席言谈,我们心中对跨越苦难、不幸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当我们生活中再次遇到不幸时,我们又会如何面对?
三.小结
四.课后作业
1、背诵全文2、补写作文第二段(附后)
板书:苏轼访谈录
“三悲”:悲物是人非;悲生命短促;悲理想与现实之矛盾。
“二喜”:喜“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喜:可以共享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景(乐—山水之乐)理(乐—达观之乐)
附作业
2、根据作文命题,结合你对苏东坡的了解,补写xxxx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独上高楼》第二段,注意文意贯通。
《赤壁赋》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后赤壁赋》是一篇骈散结合的经典美文,它是《唐宋散文选读》中第四单元的一篇基本阅读篇目。如何更好地鉴赏这篇课文,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便成为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这篇赋句式相对整齐,而诵读是欣赏语言的节奏美,把握情感的最好手段。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为通过诵读,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由于文章结尾借道士化鹤故事表达的主旨比较隐晦,学生难以理解,所以设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来看,这篇文章是苏轼处于人生最艰难的时期完成的作品。文章中面对挫折的那种坦然、达观的态度,对今天的中学生来说很有教育意义。所以,可以通过这篇文章来引导学生,培养他们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2 教学目标:
(一)学生分析
学生经过前三个单元文言文的学习,对于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已经有了一些直观经验的积累,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现阶段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有如下三方面的需要:
1、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2、逐渐将重点转移到“鉴赏”的层面。
3、尝试文言文阅读研究性学习。
(二)目标确定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确立如下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赋的相关知识;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诵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反复体味文中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能力;知人论世;与作者在同时期创作的其它作品比较阅读,深入理解文中包含的复杂情感和深刻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苏轼的思想,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三)教学重点:
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的积累;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了解本文景、情、理统一的特点;在充分地把握与鉴赏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四)教学难点:
深入分析文章中蕴含的哲理,如何理解文章结尾道士化鹤的寓意。并作出评价,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解决办法:
1.介绍与课文相关的作者生平经历,并把两赋一词揉合起来理解,力求知人论世,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五)教学步骤:三课时
二、说教法和学法。
1、总体思路:从诵读——研读;从整体感知——深层评价;从感性——理性的原则
2、第一课时,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整体感知,通过质疑、交流的手段达到积累和总体把握文章内容的目的。
3、第二课时,教师设计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学生讨论,深入分析文章内涵,利用“比较阅读”“知人论世”等方法开展研究性学习。
4、第三课时,探究、讨论并理解文章结尾道士化鹤的寓意。由此引申拓展古典诗歌中动物意象的传统意义。
5、恰当地利用学案、多媒体、营造气氛,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由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密州儋州)这首诗导入课文。从而让学生理解政治得失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一个真实的苏轼,更好地理解苏轼的独特人格。
(二)、朗读全文,整体感悟。
朗读时,注意作者感情的变化。通过朗读初步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之所以设计这一环节,是因为无论怎样鉴赏一篇文章,其前提都离不开一个“读”字,“读”是学好文言文的一个有效途径,它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根本。在读的方式上做些灵活的调整,教师范读,听录音朗读,然后单个同学朗读,一组朗读,全班朗读等。
(三)分析第一自然段
1、朗读全文,解决生字词,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
2、找出本段有词类活用现象的句子
3、本段出现的特殊句式
设计该环节是要学生明白语文的性质是姓“语”,从而突出语文工具性的性质,培养学生热爱祖**语的情操。至于文中字词句的具体涵义,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之上,结合课文注释,已经能够独自找出,教师稍做点拨即可。
(四)、结合注释,疏通第一段文章大意。(由学生合作完成)
(五)找出文章中写景的句子,感受苏轼的心情。
(五)、布置作业:
诵读课文并思考文中作者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的学习。学生齐读课文。
(二)梳理文章思路,掌握重点实词、虚词,把握作者夜游赤壁时情感的变化。
(在本环节的教学中,要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教师稍做点拨,提出与文章思路相关的有代表性的问题。)
(三)投影前《赤壁赋》,让学生找出前、后赤壁赋写景的句子,找出不同点。
学法:给学生从游的方式、时序景色、写作重点、作者心情上去比较,理解为何时隔3个月,作者的心情却发生了改变。
第三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的学习。学生齐读课文
(二)梳理文章思路,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学生疏通第三段的大意。
(三)重点鉴赏文中写景的语句以及道士化鹤的寓意。
设计这一环节的教学,主要是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在语文工具性的基础之上,同时兼顾语文的人文性,对学生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文中的第一、二段都出现了写景的语句,对于这些语句的鉴赏,学生可能无所适从,教师可让学生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鉴赏,也可以让学生加以想象,以散文式的语言扩充语段。对于道士化鹤这一情节,学生也很难理解作者的本意,可先让学生说出一些与“鹤”字有关的一些成语或熟语,从而提取鹤这一象征意义。至于道士,让学生明白他们的职业以及终极目标是什么,他们以追求长生不老、超然物外为终极目标,这些教师只做点拨即可。
(四)知识链接:古典诗歌中动物意象的传统意义。
设计这一环节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对动物的意象进行积累,方便以后的文言词赋的学习,掌握这一内容,相信学生在以后答题的过程中能较好、较快、较准确地答题。
(五)、全文总结:
本文着重写苏轼自身情感的变化,由景而乐,得鱼酒更乐,乐而再游赤壁。又因景而悲,悲而长啸,放任漂流,随遇而安。由“横江东来”的孤鹤,引出道士化鹤的梦境,从而含蓄地表达自己希望超脱尘世的心情。
《赤壁赋》说课稿3
一、说教材
《赤壁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这个单元的课文不仅描绘了优美的山川风物,而且融情于景,将作者的个人情感与志趣融入写景之中。《赤壁赋》是一篇包含着抒情与说理的文章,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一曲极其哀怨的萧声,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二人讨论了“变化与永恒”的辩证哲理,体现了作者豁达乐观的精神。
二、说学情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高一年级的学生语文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是本文的学习对他们来说仍有难度。特别是文章中关于“变化与永恒”的辩证哲理这一部分内容的理解,很难弄懂。该阶段的学生在文言词汇上有一定的积累,但是单独处理文章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文章。
三、说教学目标
因此,基于教材和学情,我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解决文章生字词,学习文言词汇。
2、通过自主读文、讨论、交流等过程,体会作者和客人的情感变化。
3、体会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感受文章阐释的“变化与永恒”的真理。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理解课文内容,从中体会主人公情感变化为我的教学重点,体会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感受文章阐释的“变化与永恒”的真理为我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朗读法和小组讨论法。
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获取新知识。我的导入将会设置情境,播放王菲的《清风徐来》,这首歌中有一句歌词——“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问一问同学们这句话的出处,由此引入课题《赤壁赋》,带领同学们一起看看这句话背后蕴含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并顺势板书课题。
(二)初步感知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加强诵读习惯的培养,对领悟作者感情,品味文章语言,增强文章语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伊始,我会让同学们首先自读课文,圈点勾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和难以理解的文言词汇,然后讲解文章中的文言词汇。在解决了字词的困难后,我将从指导诵读入手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我会让他们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梳理一下文章内容,理解课文大意,进而可以提问学生: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问题的设置,完全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听和读,理清文章脉络,消化重点词句,有助于理解本文的主旨。
(三)深入研读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与学的过程就是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些问题可能是不被了解的现象,可能是前后认知的矛盾,还可能是需要挑战的困境。为此,在这一环节,我将用多媒体展示出这样几个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将课堂放手给学生,同桌探讨,课文的第一段交代了哪些内容?这个问题的设置,能够培养学生把握重要词句以及归纳概括的能力,同时为后文的叙事抒情做下铺垫。
接下来是对课文更为细致地品读,主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阅读第二自然段,找出重点字词句,小组内说一说作者描写了什么样的歌声和萧声,这样描写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通过学生小组间探讨,得出,第二段通过“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这句话,描写了一幅这样的画面:有会吹箫的客人,配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的声音呜呜咽咽: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倾诉,余音在江上回荡,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这句话是对萧声的详细描写,写出了萧声的呜咽,哀怨。为下文提出疑问,做出回答奠定了情感基础。
接下来针对课文的三四自然段我会提出问题,首先请同学们根据全文,说说哪些段落阐释了文章哲理?又阐述了怎样的文章哲理?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得出:三四两段阐述了文章哲理,写主客问答,第三段写了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第四段是苏轼针对客关于“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自己的见解,以宽慰对方,表现了苏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基于此,我紧接着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心情在文中有着怎样的变化?学生通过对于课文的学习可以总结得出:作者最开始游玩赤壁有着月夜泛舟的的舒畅;进而由萧声怀古伤今,突现悲郁之情;最后通过与客人的对话,明白了变化与永恒的哲理,再次展现了苏轼乐观旷达的心境。到此,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已基本完成。
(四)巩固提高
在此环节主要通过开放式的问题来深入对文章的理解以及实现对人文性的实践。通过同学们对课文主旨及作者的人生态度的理解,可以让同学们结合生活经验来谈一谈自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理解不同进行回答。
(五)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是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我会结合学生所谈感受,再次总结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本文的主旨情感。
课后作业是教与学的交汇点,是与课堂学习内容的对话。我希望通过作业的布置,强化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并能够为下节课的学习做下铺垫。
基于此,我会让同学们能够将本篇课文写成一篇小散文,再次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赤壁赋》说课稿4
一、说教材
(一)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赤壁赋》是苏轼一篇以游赏山水为题材的辞赋,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语言精练优美、内容隽永深长。它被作为讲读课文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②第三单元。
该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学习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品味作者抒发的情感和文章寄寓的志趣,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文言文语感,培养学生对自然之美的感受能力。《赤壁赋》的教学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
(二)教学目标(PPT显示)
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结合作者的处境,体验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3.背诵课文
(三)教学重点(PPT显示)
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领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四)教学难点(PPT显示)
如何理解文中的主客问答
二、说教法、学法
采用的教法是:1.点拨法2.讨论法
采用的学法是:1.朗读法2.点评法3.讨论法
三、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的导入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一个不可多得的通才,他精通琴棋书画,其词开一代豪放词先河,其文名列唐宋八大家。他就是苏轼。但这样一位旷世奇才,却命运坎坷,屡次遭贬。他第一次被贬是在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然而坎坷的经历,囚犯般的黄州生活并没有使苏轼消沉下去,他以一种超然乐观、旷达洒脱的胸怀和气度,在难以忍耐的苦难环境中自得其乐,于“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当中享受“造物者之无尽藏也”。现在,让我们走近苏轼,泛舟赤壁,一起享受《赤壁赋》中的“江上清风”“山间明月”……
(二)整体感知
前人称《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江”“月”是这篇赋描写的主景,抒情的触媒,议论的载体。我们不妨先把课文朗读两遍,找出与江月相关的句子。
第一遍朗读,要求根据注释理解句子,并画出课文中描写江月的句子。
PPT显示:
月出: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月影: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水光: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第二遍朗读,要求找出课文中议论水月的句子
PPT显示: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客亦知乎水与月乎?……
(三)探讨课文中作者的思想情感
古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古人吟诗作赋,“一切景语皆情语”。《赤壁赋》这篇美文在写景的同时当然也会倾注作者的情感。那么,苏轼在这篇赋中究竟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又是怎样抒发情感的呢?请大家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泛游赤壁时,流露了哪些情感?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PPT显示:
2.课文中的悲情从何而来?
PPT显示:
其一、来自歌词中的“美人”
《赤壁赋》中记录了一段歌词:“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人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屈原的《离骚》中有“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美人”指的是楚怀王。而《赤壁赋》歌词中的“美人”却在“天一方”,结合苏子此时的处境,不难体会诗人是借诗歌表达自己的忧郁之情、政治苦闷之意。
其二、来自客人悲怨的“箫声”
客人吹洞箫“倚歌而和之”,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以致“苏子愀然”,可见箫声之悲。
其三、来自历史人物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一世之雄——曹操,“而今安在哉”?作者叩问历史,更是悲从中来!
其四、来自个人遭遇和理想的幻灭
《前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被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1079年),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遭御史弹劾,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扣上诋毁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他在黄州作的诗中,曾经痛苦地描写过此时的忧郁苦闷的心情。“我谪黄岗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所以,我们可以说《赤壁赋》是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的遣怀之作。
3.课文中的悲情是怎样转化为乐情的?
主要是“苏子劝客”而“化悲为乐”。
以下是苏轼劝“客”的内容(PPT显示):
其一、“变”与“不变”
变
不变
逝者如斯(水)
未尝往也(水)
盈虚者如彼(月)
卒莫消长也(月)
曾不能以一瞬(人)
无尽也(我)
其二、“取”与“不取”(重点讲“取”)
“取”的是“清风明月”:
“不取”的是“非吾之所有”
其三、苏轼与“客”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问题上的不同观点
客:事物是无穷的、不变的人生是须臾的、变化的(片面) (悲)
《赤壁赋》说课稿5
一、教学目的:
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3、熟读并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2、语言运用的妙处。
三、教学课时:
四课时
四、对本单元的整体思考:
本单元为古代散文,三篇之中文学色彩最为浓厚,又在全单元甚至全书的最后。无论从单元编排的角度还是从三册为“文学作品”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教材编写者建议用三课时教读都是非常合理的。
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我认为既要考虑文学作品的本质特点,又要揣摩课文的个性特征。文学即人学,是人的感情、思想与自然(绝非仅仅是自然景物)、社会和谐共处,相互激活,相互欣赏,相互提高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必须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结合创作时具体的时间、地点来进行。对于这篇课文而言,则还需把握作者从1080年初贬黄州到1082年秋游赤壁创作此赋期间情感思想起伏变化的心路历程,把课文当作这条线上的一个点来理解。再一个,就是这篇课文的重难点,从编排上看,这也是整个单元的教学重点,起到收束整个单元的作用。最后,古代文学作品一般都是适合朗读的,这篇课文要求全文背诵,积累是新教材、新大纲一个突出的重点,因此应该把朗读、背诵贯穿到教学过程之中完成,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五、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一)引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马上就要产生。”
《前》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二)作者与文体
1、关于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父苏询,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中进士,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赞赏。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2、苏轼的文章如波澜迭出,变化无穷,无论什么样的题材,在他的笔下都表达得新鲜贴切而又明白晓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用古代散文的笔调写赋,叙事,写景,抒情,说理浑然一体,想象丰富,哲理深邃,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我们的课文所选是他的《前》。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书法:列“苏黄米蔡”之首
(米:米芾。蔡:蔡襄)
元丰5年写的“两赋一词”是:
《前》、《后》、《念奴娇·赤壁之战》
3、关于“赋”
“赋”的名称最早见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到汉代形成特定的体制。
“赋”着力于铺阵事物,较多地掺用散文化的句式。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象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都是文赋的佳作。
板书课文题目
(三)教师配乐朗诵全文。
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听教师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
投影展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1、着重体会景与情及内在联系。
2、熟读并背诵一、二段。
(四)学习第一段
1、抽读第一段,正音。
2、全体朗读一遍。
3、划出写景的句子,两人讨论,形成一个整体画面。要求能按照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的顺序,将这个画面描述出来。可以打腹稿,也可以拟个简单的提纲,目的在于通过想象再现东坡先生的此时此地此景。请一个同学描述。
4、投影一幅画面小结第一段的景物特征:澄澈、幽美。
(五)学习第二段
1、抽读第二段,其他同学默读并正音。
2、教师引导。如此幽美的自然环境中,作者的心情如何?请在此段找一个词概括。
3、作者写了饮酒放歌之乐后,接着写谁?箫声如何?请找四个词概括,并分别组词。(哀怨、思慕、啜泣、倾诉)
4、歌是欢乐的`,而箫声却如此悲愁。此处有一个问题,从行文看,“主乐客悲”是明显的,而正文前的提示却说作者“力求排遣苦闷”,这个矛盾应该怎样解决?请大家认真思考之后讨论,用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假如有难度,可结合提示中“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这一句话思考。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客的苦闷就是苏子的苦闷,问答的过程其实就是苏轼自身思考、排遣的过程。就在此处,作者的心情由乐转悲了。
5、其实,作者的心情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本文中,而是贯穿在被贬到黄州后的所有作品中。我们来共同感受一下。投影两词:《卜算子》和《定**》。教师简述如下:第一首词作于公元1080年初贬黄州之时。写出了苏轼经历人生重大打击后孤苦凄凉而又惊魂未定的感觉,与本文表达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第二首词写于公元1082年三月,此时的苏轼已经能够坦然面对甚至享受人生的风雨了,最后一句最能概括全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而这些情感变化合在一起恰好说明了苏轼抒写的是自己的真性情,苏轼的人生是真实的人生。
小结两段
下面我们利用剩余的时间背诵一、二段
1、对于古文,我们一定要做到在熟读的基础上自然成诵。
2、组织朗读。
①全体齐读两段,要求不错一字,读出感情。
②分成两组,各读一段,要求一组读时另一组默读。
③分男女生读,要求一组读时另一组丢开课本试背。
④学生自读三遍。
3、组织背诵。
①教师投影背诵提示一,学生根据提示自背一遍,再齐背一遍。
②投影背诵提示二,全体齐背一遍。
③抽两位同学检查背诵情况。
④总结背诵方法:重点词提示法;层理思路法;韵脚法;句式法;想象画面法等。
(六)小结本课,投影板书。
写景抒情
乐悲
这节课我们共同感受了苏轼初游赤壁的情怀,至于东坡先生为什么由乐转悲,又为什么总是能很快超脱,答案就在下节课,后两段苏轼对人生的诠释对我们会有更大的启迪。
第三、四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全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和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洞箫吹奏的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文章重点便新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全文有诗情,有画意,有哲理,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
一、二两段大意如下:
第1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幽美境界,为全文定下悠扬和谐的音调。
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萧声,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悲哀,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二)指导学生翻译第三、四、五自然段:
难词难句提示:
(三)概括第3~5自然段大意:
第3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第4段写作者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的豁达开朗的心情,对生活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5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四)鉴赏重点
1、构思精湛、缜密、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散文贵在以意贯穿全文,本文抒情脉络清晰、明了,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超脱人生的欢快。整个情绪的转换由喜转悲为乐,线索的起伏形成文章的波澜。作者由游起兴,由景生情,由情入理,文章开始的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而哲理的简述,则画龙点睛,道明本文的主旨,表达了苏轼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
2、善用比喻,语言优美形象。
作者写上以风物之美,给读者以无尽的艺术享受,如开篇,作者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交织组成了一个“羽化而登仙“的澄清境界,使读者陶醉其中,组者还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报表县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凄然落泪。
3、“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前》是散文和韵文的结合,既有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笔法。句式有长有短,既整齐又参差,同时又以赋的形式出现,如通篇换了12 次韵,以主客问答的形式表达作者的思想,主张,也采用了不少对偶排比的句式等。使文章既富韵文的声韵之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可以说这是苏轼对赋体的一个创新和突破。
(五)课堂练习: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前(节选)苏轼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子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下列四组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山川相缪,郁乎苍苍B、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相与枕藉乎舟中且夫天地之间
C、抱明月而长终D、不知东方之既白
而又何羡乎?目遇之而成色
2、对文中划线的四句话的翻译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固一世之雄也”:确实是一代英雄。
B、“哀吾生之须臾”:哀叹我们人生短暂。
C、“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人生的成功与失败是有规律是,不应消极。
D、“不知东方之既白”:不知不觉已经天亮了。
3、对文中“客”与“苏子”的观点转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客人高度称赞了曹操这样的英雄,委婉都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功业无成的伤感。
B、客人大有“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的苦恼和无可奈何。
C、苏子的思想则较为积极,水长流,月永生,宇宙和人生都是永恒的。
D、苏子还认为,只要投人大自然,能及时捕捉造化的各种美,人生就是幸福快乐的了。
4、对本文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的主客对答实际上都是作者一人的化身。客的观点代表了苏轼的生活苦恼,主的观点则代表了苏轼的超脱领悟,
B、本文即是一篇抒情小赋,而就其内涵来说,更是一篇哲理小赋,包含了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和领悟。
C、看得出作者苏轼这时对人生的看法还是积极乐观旷达的,是能够融入大自然并享受大自然的。
D、不论是从文体角度还是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比较,本文和杜牧的《阿房宫赋》都很为接近。
(六)作业:
1、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略)
《赤壁赋》说课稿6
一、导语:
欣赏了这段视频,您是否也感受到了美得享受和情理的熏陶呢?古代散文意境悠远、文字优美,以他独特的魅力,穿越时空,向我我们展示了美丽的场景和深刻的哲理。但是由于时空的距离,我们的学生“谈古色变”。如何改变学生的这一状况,探索出一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古文教学之路?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关键。本次教学设计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尝试以宋代美文《赤壁赋》为载体,通过以教师的点拨、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来带领学生进入古文学习的意境中。
二、说教材:
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中说,“赤壁赋”乃中国文人的通用电码,是一篇难得、有味的经典美文。钱光昕教授将苏轼的《赤壁赋》收入到“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学语文》第二单元中。
苏轼的《赤壁赋》是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qì合间阐述哲理。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我把它确立为本单元的重点讲读课文,是因为它既承担了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的点任务,又承担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
三、说教学目标
1、学情分析
高中起点的技校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文言基础,对于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已经有了一些直观经验的积累,也具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因此,现阶段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由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逐渐将重点转移到“鉴赏”的层面并尝试文言文阅读研究性学习。
另外,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都渴望长大,但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困惑、碰到挫折,又难以释怀,心中充满了迷茫。文章中苏轼面对挫折的那种坦然、达观的态度,恰恰使他们久旱逢春雨,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启发意义。我以《赤壁赋》为载体,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为品性之人。
2、教学目标
鉴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确立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作为一篇讲读课文,它在文言文知识方面对本单元的其他篇目有着牵引性的总结作用。无论是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还是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它都有着典型性。因此,我把继续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本内容作为其中一个知识与能力目标。 此外,为了增强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语感,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熟练的背诵课文。
作为一篇赋,《赤壁赋》既保留了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又借鉴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从而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方面的束缚,使文章兼具了诗歌的深致情韵和散文的透辟理意。因此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了解“以文为赋”的特色作为第三个能力目标。学生在感受其优美文辞的同时,又能从作文的角度得到启发,使学生理解“原来同一文体还可以借用其他文体的创作手法”。从而打破了作文中对文体的禁锢。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赤壁赋》是苏轼被贬谪到黄州后写的,因此要求学生在过程和方法上关注背景,了解作者,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写作风格。此外,通过对本文学习过程的把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
(3)情感和态度目标
从情感、态度的目标来看,这篇文章是苏轼处于人生最艰难的时期完成的作品。可以通过这篇文章来引导学生,培养他们在困境中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达到陶冶性情的目的。
3、重难点
《赤壁赋》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在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对文章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由于学生没有与苏轼类似的人生体验,所以在理解作者遭受挫折后表现出的超脱的人生态度和乐观情怀时,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我将它设定为本次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在讲授过程中我采用采用感官剌激法、追溯联系法、提问法、讨论法和交流互动法,学法指导采用多维听记法、合作探究。结构突出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双向交流特点,充分体现出老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的应有地位。其目的是把学生放在主动地位上,老师只是在关键处随机点拨,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在思考、讨论、交流中解决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思维和表达的能力的作用。
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我将做出如下两个课时的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多记,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梳理字、词、句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即合作探究,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发扬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走出文本,寻找中国传统文人在身处逆境的不同生命轨迹及其心理特征,写好发言稿,课堂上以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文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我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将本课题安排为:导入文本--感知文本--拥有文本--走出文本四大板块,让学生有所学、有所用、有所长,达到从诵读到研读、从整体感知到深层评价、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也使教师做到从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一)情感激发,导入文本:(10min)
1、导入
好的导入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个桥梁,因此我采用感官剌激法和追溯联系法导入课文。
播放学生在初中学过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视频朗诵,并让学生随着视频朗诵。目的是在轻松的氛围中,把学生的视觉、听觉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唤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为整堂课的讲解定下好的基调。
另外学生的认识是逐步向前发展的,不可能产生大的跳跃。因此,由已知走向未知易于成功,新的知识用旧的知识作为台阶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利用追溯联系法由《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一学过的课文导入新课,可以使两篇文章形成对照,形成有机的联系,便于全面了解作者的写作特色。
2、常识积累
接着利用师问生答得方式,进入到课文。
在播放完视频后我会问学生“这首词是谁写的”,学生回答“苏轼”。我会接着问“你们对苏轼了解多少”,我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介绍苏轼作为 “文耀百代,词唱千年,诗传万世,书画俱工”的“魅力全才”,却注定漂泊一生,磨难一生,但又不失豁达、乐观。他因乌台诗案,因政治迫害被贬黄州。黄州可以说是他政治的低谷,也可以说是他才华的巅峰,秋雨先生在《东坡突围》中写到“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最负盛名的 “赤壁三咏”就创作于此,《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其中的一咏,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赤壁赋》也是其中的一咏。从而完成对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介绍。
提问法的设计,既发挥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又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把课堂的主角由教师变为学生。最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潜意识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既学到了文学常识,又消除了学生对文言文的抵触心理。
至此“导入文本”环节结束。
(二) 诵读品析 感知文本
这一环节中将完成知识与能力目标和过程与方法目标。我从听、读、问、看、记、想多维角度完成本部分的教学。
(1)听(听名家朗诵)
落实好正音读-识文字-察语气-断句读。教学中引用录音,打破了学生在上课时仅仅面对课本和老师的枯燥局面,增加了讲课的生动性,在听觉上吸引学生,抢占了学生的注意力。
(2)读(读课文)
我先列出生字和多音字,再让学生根据录音进行仿诵、朗诵,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并且充实预习过程中提出的疑问。
(3)问(提问题)
针对预习和诵读的情况,将预习中遇到的困难,包括字音、句读、难解的词义及句意等,提出来讨论。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4)记(文言字、词、句)
我对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并进行必要的补充,帮助学生梳理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学生进行记忆。而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练习,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帮助学生作好积累。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感到枯燥。我在讲解和练习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应用动画,用视觉上的动态效果,弥(mí)补思维上的枯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达到娱教欲学效果。
(5)看(看视频)
在梳理字词的基础上观看视频,使学生进一步规范读音和断句。另一方面,好的视频能使学生随着动听的朗诵和优美的图片进入到文章的意境中。
视频辅助教学,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让学生在感受美得熏陶中不知不觉的进入到文章的意境中,减轻了学生对学习的抵触。
(6)想(文章内涵和感情变化)
再看玩视频后,我会设置问题“在动听的阅读和优美的画面中,你感觉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变化?你又是怎样理解本文的文意的呢?”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诵读课文。在学生诵读和思考后,我会找学生回答,并通过课件将学生的答案引入正规,从而使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把握水到渠成。
以问题导航,明确学习目标,培养了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课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又能让学生增加学习的信心,消除对文言文的恐惧,并且活跃了课堂气氛,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
“诵读品析”这一环节的设置,一方面从听、读、问、看、记、想的多维角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另一方面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改变了以往的教师“灌输”,学生“接受”的僵化模式。此外,在课堂上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只对重点知识进行讲解,减少了课堂工作量。
(3)把握文义(10 min)
熟读课文,教师进行点拔,清理文章思路。
第一段写苏子的乐,乐由何来?--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段苏子愀然,缘何而然?--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段客诉悲情,悲自何生?--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段以水月做比,讲何道理?--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段杯盘狼藉,为何如此?--忘情尘世的洒脱
至此第一课时完毕,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并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准备所要讨论的话题,每组有一位同学进行总结,形成300字左右的发言稿。这有助于学生求同存异,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
(1)欣赏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谈谈古人的山水意识。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由于学生已经走入课文,所以第二课时在导入上可以简化,直接由第一节设置的两个讨论导入。并且围绕上一节课的两个问题展开,以学生分组探究--讨论总结--教师适时引导的形式进行,使学生做到掌握文本,即第三个板块:
(三)合作探究,拥有文本
此板块中要求学生细品本文“美妙之景,曲折之情,深刻之理”,达到“拥有”文本的目的。
第一课时中在这一环节中引导学生学习了《赤壁赋》的基本内容,完成了知识和能力目标。而第二课时的主要任务则是突破重点,分解难点。本节课通过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的意识。但是在此过程中要摒弃看似热闹,实则浮躁无功的特点,所以在设置讨论问题时要考虑学生学习能力由易入难,层层深入,逐步展开。
(1)检查巩固(5 min)
检查课文诵读及文言词语的掌握情况。
(2)讨论探究(15 min)
○1按照三人一组探讨,分析描写意向水月的变化和其中的感情变化,我可以给学生必要的提示,并给他们分工(现实中、历史上和哲理中),最后在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首先现实中的“水月”是作者与客的欣赏之实,是一种柔和之美;接着是历史中的“水月”充满了一种苍凉之意,为的是凭吊古人,开始进入一种虚写;最后进入哲理中的“水月”,探讨人生之须臾,体悟人生之境遇,也是虚写。
○2再次让学生讨论哲理中的“水月”,侧重分析主客问答。让每组同学分角色朗诵全文。一读旁白,一读苏子,一读客。并探讨是否真的存在主客?如果不存在苏轼为什么做如此的处理?
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一般会得出主和客分别代表达观和悲观的态度。我再以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并讲解答案。帮助学生理解这里主也是客,客也是主,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并在此讲解有关赋得特点。
答: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分角色阅读,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进行总结归纳,求同存异,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起到了发扬共性、张扬个性的作用。师生互动,互相交流,通过理解探究走进作者的心灵。
(3)重点突破(5min)
着我结合苏轼的感情变化,和学生一块讨论景、情、理紧密结合的巧妙之处。进而突破重点。
文章由景生情,缘情入理,由景而生乐情,乐极而生悲,由悲而生理,至豁达胸襟的展示,正是苏轼在厄运中努力坚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艰苦思想斗争的缩影。
到此,对赤壁赋得本身教学已经完成。语文教学本身的外延是无限的,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走出“文本”。
(四)拓展延伸 走出文本
此板块旨在引导学生走出文本,理解苏轼--- 一个遭遇挫折,身处逆境而泰然处之、豁达乐观、苦乐随缘的人,一个具有生命厚度、韧度、高度的人,从而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一个立德、立人、立言之高标,并使学生在人生路上得益。
(1)对比欣赏(8 min)
首先让学生结合《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谈谈苏轼、陶渊明、李白对传统人格超越。接着由我对学生发言进行总结,指出陶渊明那种“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感情是带性使气的;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深感痛苦的;而苏轼的“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并提出苏轼这种精神对现实生活得指导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
(2)难点解析(12 min)
设疑:“如何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先由学生思考回答,再由我点拨(bō),教导学生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培养他们豁达的情怀。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又能使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最后抓住技校生渴望成熟的心态,引用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文末关于成熟的文字结束课程。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此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但须言之成理,有据可依。节尽量避免消极、积极的无谓争论,引导学生在分析占有的材料的基础上,大胆发表自己观点。
其实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打开一扇门,使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去挖掘学习更多的知识。为了引导学生深层次的阅读和思考,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我向学生推荐以下资料:
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百家讲坛--苏轼
正如周国平所说:“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祸福之上的豁达胸怀!”
六、小结
在本次课的设计中,本着“教师启蒙,学生学习”的原则,由师生共同完成《赤壁赋》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参与知识的构建,做学习的主人。
教是为了不教,教的是学习方法,是学习思路。教材是一个例子,教师通过教一篇、几篇课文,让学生学会一类文章的欣赏,起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板书设计
最后布置作业,小结全文。
(1)将文中的第一节改写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2)利用本次课的学习思路,自学《后赤壁赋》。
《赤壁赋》说课稿7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大凡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情思的文章,语言才能神情飞动,意趣横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从物我之间抒发哲理意蕴的则更是达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它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中唯一的一篇宋文,其他三篇则是唐文——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则重在情感和理趣。但无论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通过学习本文可以解读苏轼的儒道兼济思想,进而了解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苏轼。
2、三维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1)了解骈散结合“以文为赋”的语言特点
(2)鉴赏本文景情理的有机交融
(3)“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课标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3、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教学重点:
(1)诵读感悟,吟咏品味
(2)理解作者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和所表现出来的旷达乐观的情怀。
依据:目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使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刻骨铭心在自己的脑海中”。强调用语文课程所特有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拓展及深化学生的精神领域,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固本厚根”。
教学难点: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依据:关于哲理性的东西对高一学生而言还有些难度,不易把握,因此,需老师徐徐善诱,点拨引导。
4、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有机整合
摒弃传统的“以本为本”、死磨应缠、机械训练的做法,给文本合理定位,做到“立足文本、超越文本、回归文本”的统一。语文新课程认为学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老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是最主要的语文课程资源,要能利用教科书,进行再创造,把教科书变成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内容,赋予教科书内容以生命的活力。因此,老师应创设一种情景,点拨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除此以外,结合课外资源,师生共同搜集资料,对苏轼的生平、思想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
二.说学法
1.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苏轼的一些诗文,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主要停留在阅读背诵和低层次的鉴赏阶段,理解流于肤浅,缺乏深度。但从总体上,学生对苏轼的作品还是具有浓厚的兴趣。高中生思维活跃,理解能力和独特感悟能力大大加强,因此,完全可以用语文课程所特有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拓展及深化学生的精神领域,使学生能感悟苏轼在困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旷达乐观的情怀并受到启迪。
2.心理调节的方法分析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难题,学生往往视为畏途。老师应该少作一些脱离语文语境的、所谓梳理规律的、机械操练性的客观化、标准化练习,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点到即可。另外,光靠学生“自悟”也比较费时间,应重在引导、点拨学生去领悟、欣赏、评价。
3.知识建构的方法指导
从诵读——研读、从整体感知——深层评价、从感性——理性的原则
三、说教法:
1、根据新大纲的要求,中学生应诵读一定量的浅显的文言文,《赤壁赋》是骈散结合的文赋,声韵和美,节奏富于变化,第一课时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课外搜集资料,课堂上以老师点拨的形式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老师推荐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一文,作为补充材料,帮助学生认识苏轼。)
2、教学课时: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简要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老师声情并茂示范性地背诵全文,然后学生齐读或齐背。再次培养文言语感,把握““以文为赋”的特点。
二.引导学生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导语:我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中,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是中国哲学的源头,《赤壁赋》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融入了浓郁的传统文化。通过本文可以解读苏轼的儒道兼济思想,进而了解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了解苏轼。
问题设计:
1.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文中那些语句是苏轼儒家思想的体现?
结合学生的认识,然后明确: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崇尚出世。
结合我们对苏轼的了解,纵观苏轼一生,虽被一贬再贬,不断迁徙流离,可始终没有放弃从政为民、服务朝廷、有用于世的执着。其积极用世的思想显而易见。然后引导学生从文中筛选相关的语句,尽管作者被贬于蛮荒之地,但苏轼依然心系国家,眷顾朝廷,如第二段中“桂棹兮兰桨,望美人兮天一方”。第三段写曹操,言辞中洋溢着对曹孟德的羡慕和敬仰,但叹人生须臾,功业无成,正是渴望建功立业的反证。是作者不甘心、不服输。(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
小结:正是这种积极入世的思想,最终使苏轼成就了不朽功业,美名流传。
2.道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文中那些语句是苏轼道家思想的体现?
结合学生的认识,讨论然后明确:
与儒家的核心思想相对,道家思想的核心世崇尚出世,打开心灵枷锁,顺应自然,坦然面对生活中的矛盾。
分析:《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虽然苏轼忘情于赤壁的“水月”美景,但内心毕竟还是痛苦无比的。所以赋中有“其声呜呜然……”等语句,而文治武功盖世的.曹孟德“而今安在哉”,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滤净苏轼心灵上的功利观念,不为外物所累。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从而表现出来的旷达乐观的情怀。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呈现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
3.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是在苏轼身上是如何和谐统一的?
苏轼吸取了每一种传统文化的精髓,使自己既入世又出世,既坚持了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文化追求超脱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在无数的宦海**和人生挫辱中锻炼了旷达乐观的胸怀。
三.课堂小结:
文章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我们应该汲取苏轼的人生智慧,以入世的态度做事,以出世的态度做人,既积极进取,又淡薄名利。
四.布置作业:
(1)将文中的第一节改写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2)比较《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异同。
《赤壁赋》说课稿8
教学目标:
1、通过文中的写景部分体味“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特点
2、通过前后《赤壁赋》的对比,体味两赋所体现的不同的感受
教学重点:对《后赤壁赋》写景部分的分析
教学难点:体味两赋所体现的苏轼的不同的情感和对人生不同的态度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学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由苏轼的两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临江仙·夜归临皋》入手,通过同学们学过的这两首词来导入到对苏轼的介绍。苏轼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书画家,著有《东坡七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引入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对此诗进行简单的解释,然后指出这是苏轼晚年对其一生的概括。问同学:“黄州惠州儋州”这几个地方有什么共同点?同学回答:是苏轼被贬的地方。问题:那么这几个地方中大家最熟悉的是哪个地方?同学回答:黄州。问题:在黄州苏轼留下了什么作品呢?大家知道哪些?
回答:《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超然台记》、《方山子传》。老师:回答得非常好。所谓文人不幸文学兴,正是苏轼几次被贬的遭遇才铸就了他非凡的文学功业。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苏轼在黄州时的另一篇名作《后赤壁赋》。
课文学习:
一、听录音,熟悉课文,掌握字词
二、课文内容学习
1、分析鉴赏:“一切景语皆情语”,阅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其中写景的句子,结合前后语境,体味这些句子中蕴涵了苏轼怎样的情感。
苏轼的世界:
霜露、木叶、人影、明月(原本为一派萧瑟之景)月白风清(苏轼却见之心喜,踏歌而行,感到如无美酒佳肴,未免辜负了这月白风清的良夜。)从中可以看出苏轼“超然”的情怀和他旷达的心胸。金圣叹在《天下才子必读书》中说:“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从中可见,后赋和前赋是密不可分的,下面请同学们阅读《后赤壁赋》的第二自然段和《前赤壁赋》,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两次赤壁之游的'具体地点是否一致?观赏的景致是否相同?观赏点由赤壁之下转移到了赤壁之上;第一次侧重游水、赏月,第二次侧重游山。
2)、找出两赋中对赤壁夜游时景致的描述,比较一下两次夜游的感受有何不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前赤壁赋》)
感受: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感受: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3、仔细阅读《前赤壁赋》的最后一自然段和《后赤壁赋》的第二自然段,比较一下,在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两赋有没有什么不同?前赋:“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后赋:“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前赋:将个体融入自然便可得到永恒。后赋:个体的渺小,自然的强大,对自然感到敬畏。
那么,在苏轼眼中,面对自然他所能做的是什么呢?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
4、阅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在这一段中作者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清夜录》云:苏轼有词曰:“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赤壁之游,乐则乐矣,转眼之间,其乐安在?以是观之,我与二客,鹤与道士,皆一梦也。(一种巨大的空幻感油然而生)
5、比较:两赋中的情感变化有没有什么不同?
前赋:乐→悲→喜
后赋:乐→悲、恐→空(无奈之情)
三、作业:写一篇写景的小散文
四、总结
《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在具体的地点、观赏的景致以及感受各不相同。
《赤壁赋》说课稿9
一、说设计理念:
新大纲既肯定了语文的工具性,也明确了语文的人文性。因而古代散文的教学要注重积累、诵读、感悟和熏陶,使学生在积累相应文言知识的基础上接受古代名篇全方位的感染,提升学生的感悟品质和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二、说教材理解:
《赤壁赋》这篇课文是苏教版高一年级 ,这篇文章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以苏子与客“泛舟赤壁”写起,先后展示了客人们游赏尽兴而“扣舷高歌、以洞箫而和”,客人关于“宇宙永恒而人生短暂”的悲观失落的感受以及苏子对同一哲学命题的乐观豁达的看法,文章最后收于宾主尽欢“不知东方之既白”的畅达痛快之中。行文“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这样的文章让人不忍释手,读之遍觉“天高地阔,洒脱旷达”;读之便觉有文化的精灵在不知不觉间便潜入到人内心最柔软最深刻的去处。 读罢能使人顿觉对人生对世界对宇宙对得失对爱憎对顺达对逆境有了更深刻更坦荡的认知。
三、说目标设置:
1、知识目标
(1)重点字词梳理
(2)了解文体特点
(3)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能力目标
⑴理解文本内容,感受其情其景。
⑵把握优美意境,理解深邃命题。
⑶美读赏鉴结合,追思文豪风采。
3、情感目标
用辨证的思想看待生活,培养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4、教学重点
⑴理解积累文言知识
⑵理解作品中包含的复杂情感和深刻内涵,
⑶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提高人生境界。
教学课时:三课时
四、说学生学情:
高一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在初中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知识,所以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再加上和其他同学的相互探讨,关键时刻老师的及时援手,他们具备读出这篇文章的精妙处的基础和能力;但另一方面这篇文章学生能感觉到美但到底因何而美却不一定感觉清晰,并且这篇文章所表达的这种哲学思索对于相对单纯的高一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甚至在少数同学的心中还会激起相反的看法。这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
五、说教法学法:
充分预习-多遍诵读-分组讨论-自主探究-发散思维-读写结合
多遍诵读可以使学生对文章的感受不断深化细化,分组讨论自主探究体现学生的合作,以学生来带动学生,使大家共同进步,发散思维训练学生良好灵动的思维品质,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带读,是一种双赢的训练方式。
教师的意义在密切关注,必要的时候予以关键的引导,导演学生活动,使每个个体的学生都能在整体提升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发展。
六、说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内容
完成知识目标
1重点字词梳理、
2了解文体特点、
3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师生合作研讨为辅
相关资料链接:
1、了解作者
2、乌台诗案
3、本文写作背景
4、关于赋的特点
以上资料以教学案的形式提供给学生,学生自己阅读了解,把握文本外的知识或和文本有关的表层知识,这些准备工作使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文章。
5、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并归纳文章的字词,落实文言知识积累目标。
6、训练诵读 注意读音、节奏 ,以读来带动知识积累,培养对文章的初步感觉。
7、合作探究,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完成文言知识体系的构建。
⑴对照注释疏通课文大意,找出不理解的词句商量解决。
⑵ 翻译重点语句,注意词句的特殊用法
8、课堂检测,巩固落实。
一)、一词多义、重点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二)、翻译重点句子
9、板书安排:板书重点文言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第二课时内容
完成能力目标1理解文本内容,感受其情其景、2把握优美意境,理解深邃命题和情感目标
1、导入 以对苏东坡的评价导入,他既是少有的大才子,又是众名家公认为拥有最完美人格的中国文人。他是伟大的,也是可爱的。
2、整体感知
让学生整体诵读一遍,在读的时候展开思考,考虑问题,在尊重学生阅读接受的客观过程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写了什么“的基础上完成理解文本内容,感受其情其景的目标
A、以段落为单位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各段写了怎样的场景?
B、每个场景中所传达出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回答后形成板书:
场景 情感基调
一、泛舟赤壁图 乐
二、悲歌吹箫图 悲
三、客发悲慨图 戚
四、苏子劝慰图 乐
五、宾主尽欢图 喜
3、深入研讨,该环节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解决“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带动学生对文章的深入具体理解和把握意境。
文章所展示的五幅场景体现出情感呈现“乐——悲——戚——乐——喜”的起伏变化,再读课文,探究为什么乐?——为什么转悲?——为什么戚然?——为什么又转乐——为什么喜?
学生再读课文,然后分小组讨论合作,完成把握优美意境,深入理解情感的任务。
问题总结:各小组选中心发言人发言总结。
一乐为美景良时游赏之乐: 眼前风月水 柔和之美
二悲为君主遗忘不遇而悲:
三戚为功业成空人生短暂而戚: 历史风月水 苍凉之美
四乐为乐观旷达拥抱自然之乐: 哲理风月水 达观之美
五喜为尽洗愁情纵情欢乐之乐: 眼前风月水 自然之美
文章中情感的变化是和“风、水、月”的意象紧密相连
在具体感受意境的基础上把文章的意境浓缩为“风月水”的特定内涵。
4、探究发散:
⑴对于客人的这种“宇宙永恒而人生短暂”的悲观的看法和苏轼对同一问题的乐观达观的看法你是怎样认识的?(此问题在于引导学生自己的思考,来加深对文章的深意的理解,对苏轼思想的豁达达观的进一步理解。谈出自己的`看法即可)
认识到苏轼的观点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即可。并且也可打开思维,锤炼自己的思想。
⑵文中的主客对答是真的在苏东坡和客人之间发生的一场谈话吗?
以上问题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讨论,交流、汇总。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备注:( 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之所以采用这种形式,一则主客问答形式是赋体传统的形式,二则好似此苏与彼苏在意气相斗相合、自说自话,正是如此,被排挤、遭贬谪的心中郁结苦闷,就在这轻松的对答中得以消解缓释。这其实是作者一种心理调适,人生的痛苦经过哲学命理的达观而被超越。)
5、课堂总结:明确强调本文情景理相融合的优美深邃的意境。
6、三读课文,结束本课时学习。
第三课时内容
完成目标3美读赏鉴结合,追思文豪风采
1、美文美读,齐读课文一遍,找出每段中比较有感觉比较喜欢的句子来加以赏析评价。
教师点拨:赏析评价语言的方法。
(可以注意从外在形式和表达意境两个方面入手)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发言总结。
示例: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赏析文字。
这两句写水面上清朗静美的特点,用“清、徐来”写出风的清新柔和,用“不兴”传达水面波澜不起,坦荡无垠的特点。
2、神往心知 再读课文,立足原文,发挥联想和想象,抓住一些关键场景,把“泛舟赤壁图”以散文的优美细腻笔触表现出来。注意描写的技巧(写景和写人),把当年的大文豪的风采展示出来。突出环境、人物活动来再现当年赤壁游赏的乐趣。
教师点拨描写的技巧
(写景要注意空间的变化、远近的安排、感觉的转换、细节的安排、动词形容词的选择、实写虚写的安排等;而写人则要注意运用动作、肖像、语言、神态、心理、环境的衬托等。)
3、交流展示:让几个同学读一下自己小创作。
结语:《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4、课下作业,再读《赤壁赋》,结合相关资料链接,自己深入思考感受,完成小文章《跨越时空的纪念——说苏轼》
相关资料链接:
余秋雨 《苏东坡突围》略
林语堂 《苏东坡传》略
苏轼与《前赤壁赋》略
从《愚溪诗序》、《赤壁赋》中看柳宗元和苏轼略
对苏轼和《前赤壁赋》的一些认识和理解略
七、说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板书 略
第二课时板书:
场景 情感基调 核心意象
一、泛舟赤壁图 乐
二、悲歌吹萧图 悲
三、客发悲慨图 戚 风水月
四、苏子劝慰图 乐
五、宾主尽欢图 喜
第三课时板书:略
《赤壁赋》说课稿10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赤壁赋》,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效果和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说明一下。
一、说教材
大凡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情思的文章,语言才能神情飞动,意趣横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从物我之间抒发哲理意蕴的则更是达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它是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是这篇文章的一个教学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的这一要求
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的三个教学目标:
(1)“以文为赋”——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2)“以意逆志”——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以下教学重点:
(1)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2)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二、说教法
根据新大纲的要求,中学生应能够诵读一定量浅显的文言文,《赤壁赋》是骈散结合的文赋,声韵和美,节奏富于变化,第一课时应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课下搜集资料,写好发言稿,课堂上以交流、讨论的'形式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这篇课文教学课时设计为两课时
三、说学法
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基于这一点并根据这一篇文章的特点,设计以下学习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培养韵律感;
2、小组合作,理解文章内容;
3、学生自主探究鉴赏,提高审美情趣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关于作者:
作者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是黄州、惠州和儋州他曾有诗云:“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儋州惠州”苏轼写作赤壁赋正是在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的时候教师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二、听录音或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轻重和变化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正读音—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
之后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予以纠正,教师予以点评
三、根据注解分小组讨论疏通文意之后,学生质疑答疑,教师引导总结,提示重要知识点,举例:
词类活用——
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特殊句式——
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四、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默读后思考回答
教师点拨:
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五、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
教师板书:以景动人——以情感人——以理警人
六、作业: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欣赏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谈谈古人的山水意识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第二课时
本课时围绕上一节课的两个问题展开,以学生发言——讨论——总结,教师适时的引导的形式来进行
一、评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教师点拨:
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二、引申苏轼的山水意识
通过学生讨论回答,明确:
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了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当中秋风水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也随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三、主客是否为两个人?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
答: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通过学生讨论回答,明确: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态度)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态度)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四、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教师引导,点拨明确:这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五、结语
(1)文章具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理意,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
(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六、布置作业
(1)将文中的第一节改写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2)比较《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异同
五、说教学效果
这节课最精彩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在第二课时分析“苏轼的山水意识”和“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这两个环节,在这两个环节中,教师要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性,并做好引导,让学生充分回答并控制好课堂进程,因势利导,成就课堂
六、说板书设计(略)
《赤壁赋》说课稿11
那么在上节课呢,我们说道,苏轼是北宋时期的大文豪,但他在晚年的时候,写过这样一首诗: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什么意思呢?是说我现在心如死灰、随波逐流、身不由己。当别人问我这一生建立了什么功业?我怎样回答?在四十多岁的时候被贬到黄州,在五十多岁的时候被贬到惠州,在六十多岁的时候被贬到儋州。也就是说,在寻常官员到了中晚年,走上事业巅峰的时候,他却被一贬再贬,被贬到越来越南、越来越偏僻的地方。所以说,苏轼在当时可谓是坎坷潦倒、壮志难酬,那他是如何面对这一切呢?是就此沉沦,还是奋起,还是有自己独特的排解方式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赤壁赋》,感受诗人苏轼在当时的心境。
首先呢,请同学们齐声朗读一遍这篇文章。好,老师想问问同学们,在文中出现最多的一个意象是什么?同学们说是“月”。那请同学们找一找,文中几次提到了月?把相关语句画下来。
这位同学来回答一下。你找到了第一段,“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那除了第一段,还有哪里提到了月?请这位同学来补充。“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客亦知夫水与月乎?”“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他找到了三、四段中,一共有四处写到了月。非常好,那请同学们再看看第二段,有写到月的吗?有同学注意到了文中对“击空明兮溯流光”的注释,浆划破月下的清波,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
所以文中一共有七处提到了月,可以分为哪些类型?首先有诗词歌赋中的月,如“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还有什么类型?这位同学说当晚的月亮,“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当晚的月亮,也就是,现实中的月亮。还有补充吗?非常好,我们刚刚说了现实之月,他立马就联想到了想象之月,想象之月在哪?“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找的非常正确。也有同学说,谈话中的月我们一起找一找。“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这些谈话中的月,就是哲理思辨中的月。
归类完之后,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一处谈谈你的感受和看法。
好请你来说,你想分析“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明月之诗”“窈窕之章”。她说,这一句通过注释可以看到出自《诗经》,“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描写的是诗人看到明亮月光下美人娇好的容貌和幽闲的体态,引起感情上的爱慕向往和烦闷不安。而苏轼吟唱这样的诗,除了引出下文,还有召唤月亮飞临的用意。因为结合后文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时候月亮出来了没有?没有。虽然现实中的月亮还未出来,但苏轼心中的月亮已经升起,未见月出之形,先有月出之歌。
还有哪位同学想谈谈自己的见解?你来回答。她分析的是“击空明兮溯流光”这一句,她抓住了关键词来分析。“溯”在文中是什么意思?逆流而上。她认为“溯”字呢,是照应了苏轼本身的行为追求——不愿意随波逐流,并且她联系到我们之前了解的文章的写作背景,苏轼遭遇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这个时候的'苏轼是郁郁不得志的。那这句诗仅仅抒发了这样一种情怀吗?我们可以联系下一句,“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句中的关键字是什么?对了,是“望”,“望”除了体现思慕之情,还表达了诗人望而不得、求而不得的幽怨。这份怨呢,与下文“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就很好地联系起来了,苏轼在扣舷而歌时的内心情感,被客精准地捕捉到了。
老师带同学们再来分析一下“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这句,“挟”本来是什么意思?夹着走,这里可以理解为紧紧地拉着。那抱呢?用手臂紧紧搂着,可以看出,客非常希望长久地与明月相知相伴。那最后再让我们一起读读哲理思辨中的月,哪位同学有想法?很好,这位同学说,苏轼醉心于自然美景,想与明月清风为伴,有了这样一种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的超然自得的情怀,那么心中的烦恼忧愁就可以放下了。还有吗?请同学们为他鼓掌,这位同学联系到了庄子的齐物论,当人生与自然万物融在一起的时候,就能达到齐物论中的境界,“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所以这一部分呢,苏轼借助主客问答的形式,对月的进行思辨,实现了对心灵的救赎和价值观念的重构,所以余秋雨才会有这样的评价:“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这就是古代一位鉴赏家提到苏轼《前赤壁赋》时所说的,“以风月立骨”。
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苏轼在这一部分,歌月、赏月、忆月、辨月,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呢?有写景、抒情、说理。好,在学习完这一部分后,同学们注意到,文中除了苏轼,还有“客”这样一位人物,可是他无名无姓,诗人对“客”并没有进行具体交代,由此产生疑问,“客”究竟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呢?这个问题留作课堂作业,请大家课后进行思考,我们下节课请同学来回答。
《赤壁赋》说课稿12
教学目标
1.学习重要的实词和虚词,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2.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品鉴技巧之美。
3.体会作者投身自然并从中寻找到精神慰藉,进而摆脱现世苦难的旨趣。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苏轼《自题金山画像》引入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
赤壁赋的写作正是在苏轼第一处贬所——黄州,此时他45岁。三年前,1079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变法派、实权派李定等从诗作中断章取义,摘出一些讽刺性诗句,以便扫除旧党,送御史台,即“乌台”受审,所以这个案子叫“乌台诗案”,苏轼在狱中待了四个多月,后被贬黄州担任团练副使,相当于县武装部部长,还无权签署公文,不准擅离此地,要知道他以前可是大学士、礼部尚书(相当于国务院礼宾司司长)啊,政治上的不幸却成了文学上的大幸,四年的黄州生涯,他创作了66首词,200多首诗,170多篇散文,尤为著名的是豪放派代表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散文代表作《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作家作品: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是豪放派词风的创始人。他和南宋辛弃疾同为豪放派词人,并称“苏辛”;散文成就也很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赋是一种文学体裁,汉代以后,演变为律赋、骈赋和文赋。律赋、骈赋注重对偶工整和平仄协调,押韵也很严格,而文赋则突破了声律的种种限制,较多吸收了散文笔法,清新流畅。
二、读课文,疏通字词。
三、整体把握
第1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表达游赏之乐。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第3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第4段,是苏轼陈述见解,宽解对方。第5段,主客畅饮,忘怀得失,超然物外。总体思想感情的变化可以浓缩为乐——乐极生悲——悲——悟——乐。
朗读全文,把握语气。
1段超然、欢快,2段前欢快,后凄清,3段读出悲怆,4段雄辩的语气,慷慨陈词,5段喜悦超然。
四、文章第一段。
1、作者写的是什么内容?是什么样的景?看到这样的景主客有了怎样的心情?
景: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月出东山徘徊斗牛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教师点拨:清风和明月交织,天光和水色相接,浩瀚苍茫,宁静朦胧,空明澄澈,游者心怀洒脱,超然独立,如同飞升仙境,泛舟之乐,溢于言表。这段因景生情,融情入景。
文章首段描写江上秋景,水、月、风为主要景物,也是全文的主体意象,空灵澄澈的美景,引出作者遗世独立的遐想,这是因景生情。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几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一是在结构上引出了后文的“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以及主客对话的情节,二是为下文定下了得失两忘、超然物外的感情基调,并且与结尾相呼应。
朗读体会。
五、第二段讲析
1、“空明”与“流光”,一为月下之水,一为水上之光。歌词也紧扣住水与月这两个意象。
2、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美人是指君主或美好理想。
3、作者是如何描写箫声之悲的?
哀怨、思慕、啜泣、倾诉
借助夸张、想像,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呜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朗读体会。
六、学习第三段
1、客人因何而悲?
“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其中先发历史兴亡之感,再写现实苦闷之悲。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羡慕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由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2、本段是如何巧妙运用主体意象的?
第二段中客的一番议论,以“羡长江之无穷”扣住水,以“抱明月而长终”扣住月,以“托遗响于悲风”扣住风;于是,虚无消极的人生感叹,借助于第一段中展现的具体、现实的自然形象表达了出来。
朗读体会
板书
乐——乐极生悲——悲
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水——空明水——羡长江之无穷
月——月出东山徘徊斗牛月——流光月——抱明月而长终
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风——托遗响于悲风
因景生情以歌抒情以景抒情
借物喻理(消极虚无)
现实中的“水月”——空灵之美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
哲理中的“水月”——睿智之理
第二课时
一、第三段补讲:
1、听本段朗读。2:10——3:50、
2、本段是如何巧妙运用主体意象的?
第三段中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客的一番议论,以“羡长江之无穷”扣住水,以“抱明月而长终”扣住月,以“托遗响于悲风”扣住风;于是,虚无消极的人生感叹,借助具体、现实的自然形象表达了出来。(板书)
3、本段是怎样将写景、抒情、议论结合的?
通过“客曰”,“西望夏口”到“郁乎苍苍”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以曹操和自身作对比);由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板书:悲叹
水——羡长江之无穷
月——抱明月而长终
风——托遗响于悲风
以景抒情、借物喻理(消极虚无)
二、导入
余秋雨的《山居笔记》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投影以下文字):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这成熟,在课文当中体现得最充分的莫过于第四段主对客的一段劝慰,它体现了苏轼独有的人生观。
三、研习第四段:
(齐读)
1、针对客人人生无常的感慨,苏子陈述己见以宽慰对方,他的观点阐发分为哪两步?他在论述时是怎样运用“水”、“月”、“风”这三个主体意象的?本段表现了苏轼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明确:第一步——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而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以此类推,人生得意与失意,人的祸福、得失也不是固定不变的,现在得志的人将来也可能失意,这样一想,快乐时不会忘形,痛苦时也不致失态。(苏轼当然不懂得什么是物质不灭定律,但这样一说倒还挺吻合的.,万物最终归于一种基本平衡)总之,以水与月为载体,深入浅出地说明了事物具有变与不变两重性的道理。板书:变与不变
豁达的人生观和宇宙观。这种观点,本质上就是庄子“万物齐一”的思想,即齐得失,忘祸福,混贵贱,等贤愚,庄子的相对论并非科学,它是否定差别,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的。变换角度来“齐物”,本会致人至怀疑主义的怪圈,但苏轼却用得恰到好处。
第二步——以“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代表自然界美好的事物,说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的道理。在大自然中找到精神寄托。板书:可取和莫取
苏轼的人生态度是豁达,乐观,超脱,随缘自适(随遇而安),返归自然的。
2、你知道苏轼的人生观受哪三家哲学的影响吗?
除上面说到的庄子观点外,佛家说与世无争、随缘,道家说要顺其自然。所以,苏轼用以自我解脱的药方,主要是佛道两家的哲学。佛道思想使他观察问题时比较圆融通达,常能用一种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来解脱人生的忧患和苦恼;同时,原有的儒家思想又能使他坚持理想,坚持对人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赤壁赋创作于一场人生的大灾难后,然而在人世的苦难和艰难的炼狱中,东坡却获得了一次完整意义上的脱胎换骨。这时获得的乐是真正的乐。
读结尾段。照应开头,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由悲而喜,照应首段。
四、“客”是真实存在的吗?本文多次写到主客问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客,不确指某人,主客双方,其实是作者为展开辩论而虚设的两个思想对立方面,是作者内心矛盾斗争的独白,客的苦闷就是苏子的苦闷,问答的过程其实就是苏轼自身思考、排遣苦闷的过程。最终主说服客,表明积极的一面战胜了消极的一面,潇洒达观、返归自然的情怀取代了政治上的失意,人生无常的苦闷。从结构上说,使情节波澜起伏、摇曳多姿。
五、小结:景、情、理三者融为一体
文章首段描写江上秋景,水、月、风为主要景物,也是全文的主体意象,空灵澄澈的美景,引出作者遗世独立的遐想,这是因景生情。第三段中客的一番议论,扣住水、月、风表达虚无消极的人生感叹,这就是借物喻理。至第四段,苏子反驳,以水与月譬喻,深入浅出地说明了事物具有变与不变两重性的道理,再信手拈来,以“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代表自然界美好的事物,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全篇文章,议论赋予景物以微妙的哲理内蕴,写景使哲理呈现了生动可感的形象,而抒情又成了文章的内在脉络,三者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呈现出理趣之美。因景生情、借物喻理的高明手法,使本文达到了写景、抒情、说理的统一。与上文相同,是一篇写出理趣的山水散文。
五、文言知识梳理
词类活用: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用法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作动词
东望武昌——名作状
特殊句式:
固一世之雄也——判断句
何为其然也——倒装句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被动句
通假字: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一词多义:
望: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西望夏口(向远处看)
长:抱明月而长终(永远)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虚: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太空)盈虚者如彼(月缺)
然: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形容词词尾)何为其然也(这样)
六、练习四
所谓“穷而后工”之“穷”,不单单指生活条件恶劣,贫困,仕途坎坷等物质的“穷”,更深的是指有志难酬,对国家命运的担忧等心理上的“穷”。而所谓“工”的文学,都是能够传世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较高的文章。这些文章,几乎都是作者经历了艰难的人生之路后诞生的。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shuì)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仁安书》
就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穷困是作家的不幸,却是文学的万幸。恰恰是因为“穷困”,才能激发人的心灵,激活人内在隐藏的潜能,从而爆发激昂悲慨的创作力,写成千古传颂的奇文。所以说“穷而后工,工源于穷。”
七、书目推荐:林语堂《苏东坡传》
余秋雨《山居笔记苏东坡突围》
韩小惠《读人记微笑着面对》
《康震评说苏东坡》
板书:悟
水月——变与不变议论
可取和莫取
借物喻理形象抒情内涵
《赤壁赋》说课稿13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上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赤壁赋》。它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最后一课。
从教材编写的结构和目的来看,古代散文单元培养学生解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赤壁赋》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作为一篇教读课文,它在文言五线方面对本单元的其他篇目有着牵引性的总结作用。无论是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还是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它都有着典型性。这一特点可以帮助学生继续学习和巩固文言知识点。
其次,作为一篇赋,《赤壁赋》既保留了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又借鉴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从而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方面的束缚,使文章兼具了诗歌的深致情韵和散文的透辟理意。这一特点可以使学生获得美的熏陶。既可以感受其文辞的优美,又能从作文的角度得到启发——原来同一文体还可以借用其他文体的创作手法。
再次,《赤壁赋》是苏轼被贬谪到黄州后写的。被人毁谤而导致仕途不顺自然会令人情绪低落,但作者低沉却不消沉,反而表现出一种乐观超然的人生态度。这一特点可以从人文品质和情感品质上陶冶学生,使之学会在逆境中保持积极平和的心态。
以上三点也是我从能力、美育、德育三方面拟定的教学目标。
我将本课设计为三课时,今天说的是第一课时。本节课我将和学生一起了解了文章的时代背景和作家其人,处理字音、通假字、字意这些基础知识,梳理文意,初步品味本文景、情、理交融的最大的写作特点。
因为没有类似的人生体验,所以在理解作者在遭受挫折后表现出的超脱的人生态度和乐观情怀时,学生可能有难度,因此我将它设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解决的方法是对文本进行赏析时紧密结合写作背景和作家其人,创设情境,帮助理解。
教学方法:
诵读式、启发式、比较法。
我将按照以下流程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
一、作者和解题:
1、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2、解题:
(1)赤壁的有关话题:三国时的赤壁和黄州的赤壁
(2)赋的特点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
二、第一环节: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三、第二环节: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
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四、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默读)
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五、第四环节: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
教师板书: 游 景 乐 (以景动人)
“水月” 歌 情 悲 (以情感人)
问 理 喜 (以理警人)
六、第五环节: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欣赏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谈谈古人的山水意识。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第二课时
本课时围绕上一节课的两个问题展开,以学生发言——讨论——总结的形式,教师适时的引导。
一、评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教师点拨: 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二、引申苏轼的山水意识
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三、主客是否为两个人?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
答: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四、结合诗歌单元《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谈谈苏轼、陶渊明、李白对传统人格超越。
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带性使气的
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权贵,使我不开心颜——是深感痛苦的
苏轼——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
五、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六、结语:
(1)文章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理意,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
(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第三课时
处理古汉语知识。
七、布置作业:
(1)将文中的第一节改写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2)比较《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异同。
教学猜想和感悟:(见课件)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有错误或不完善之处,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赤壁赋》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大凡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情思的文章,语言才能神情飞动,意趣横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从物我之间抒发哲理意蕴的则更是达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它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中唯一的一篇宋文,其他三篇则是唐文——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则重在情感和理趣。但无论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的三个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以文为赋”——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2)“以意逆志”——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3、教学重点:
(1)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2)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4、教学原则:
从诵读——研读、从整体感知——深层评价、从感性——理性的原则
二、说教法:
1、根据新大纲的要求,中学生应诵读一定量的浅显的文言文,《赤壁赋》是骈散结合的文赋,声韵和美,节奏富于变化,第一课时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写好发言稿,课堂上以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2、教学课时: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和解题:
1、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2、解题:
(1)赤壁的有关话题:三国时的赤壁和黄州的赤壁
(2)赋的特点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
二、第一环节: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教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三、第二环节: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
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之后,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
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四、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默读)
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五、第四环节: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
教师板书: 游 景 乐 (以景动人)
“水月” 歌 情 悲 (以情感人)
问 理 喜 (以理警人)
六、第五环节: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欣赏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谈谈古人的山水意识。
(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第二课时
本课时围绕上一节课的两个问题展开,以学生发言——讨论——总结的形式,教师适时的引导。
一、评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教师点拨: 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二、引申苏轼的山水意识
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三、主客是否为两个人?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
答: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四、结合诗歌单元《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谈谈苏轼、陶渊明、李白对传统人格超越。
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带性使气的
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权贵,使我不开心颜——是深感痛苦的
苏轼——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
五、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六、结语:
(1)文章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理意,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
(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七、布置作业:
(1)将文中的第一节改写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2)比较《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异同。
《赤壁赋》说课稿15
一、说教材地位和作用
《赤壁赋》是必修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和《听听那冷雨》《再别康桥》共同构成了“山水神韵”这一模块。
《赤壁赋》是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正如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中说,《赤壁赋》乃中国文人的通用电码,是一篇难得、有味的经典美文。
而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都渴望长大,但在人生道路中总会有挫败感,难以释怀,心中充满了迷茫。学习苏轼面对挫折的那种坦然、达观的态度,将对学生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启发意义。以《赤壁赋》为载体,可培养学生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为品性之人。因此其作用与地位十分重要的。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整体把握文本内容以及了解赋的相关知识。
(2)反复体味文中优美的语言,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知人论世,深入理解文中包含的复杂感情和深刻内涵。
(3)了解苏轼的思想,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三、说重点难点
《赤壁赋》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在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对文章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探讨如何将景、情、理紧密结合是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因此,这一堂课,在教法上我采用涵咏法、美读法(体验性默读、多形式朗读等)、讲解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五、说学法
我设计了朗读法、欣赏法、讨论法、总结法等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品析作品的语言,体会优美意境,探究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 达到鉴赏抒情的散文的目标。依据是新课标在必修课“阅读与鉴赏”方面,建议“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
散文家余秋雨说:“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落在了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因为文人墨客往往会在跋涉千山万水时,感慨历史人生。大文豪苏轼似乎对赤壁情有独钟,在贬谪黄州期间两次登临便写下了“两赋一词”。“创作就是倾诉,阅读就是倾听”,让我们通过美读和感悟来聆听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所寄托的心声。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好的导入,能营造良好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浓厚的兴趣,吸引学生的审美注意,使之不由自主地进入课文情境。
2.基础落实(10分钟)
结合上节预习学案,展示成果。教师作评。由于是文言,基础知识不可忽视。
3.自读课文,理清思路。学生用关键词概括,展示。(重点)(15分钟)
月夜泛舟——呜咽箫声——客诉悲情——水月做比——醉卧舟中
然后,在此基础上,继续读课文,揣摩词人情感变化。方法点拨:抓关键词,关键句。
如:第一段写景,感受“浩浩……”。二段关键词“乐甚”写出夜晚泛舟之乐。第三段“愀然”写出听萧之悲。
4.深入思考:作者如何将景、情、理紧密结合? (难点)(20分钟)
小组合作讨论,代表发言。点拨:由景而生乐情,乐极而生悲,由悲而生理。最后豁达胸襟的展示,正是苏轼在厄运中努力坚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艰苦思想斗争的缩影。周国平说:“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祸福之上的豁达胸怀!”
再此基础,顺水推舟。设计问题:如何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依据:让学生更深刻理解全文,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畅所欲言,此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但须言之成理,有据可依,节尽量避免消极、积极的无谓争论,教师作结。
第五篇:赤壁赋优秀说课稿
赤壁赋说课稿
一说教材
《赤壁赋》 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的课文,从整本教材来看,本单元继第一单元现代写景散文名篇的赏析之后,引导学生进一步领略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艺术魅力,在这类作品中,作者在对自然山川景物进行描绘的同也抒发了作者对自然、人生的丰富感受和深刻思考。因此在欣赏这些名家名篇的语言美,意境美的同时也应该引导学生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
赋是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问题,有着诗一样美丽的语言,但也有着深刻的思考,苏轼在进行文章描写的同时,在语言中还寄寓了他对人生哲理性的思考,所以学习此文对于我们探索人生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说学情
经过半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文言知识的阅读能力和赏析能力,且对于问题的探讨有一定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而在情感上,作为高一的学生,他们享受着人生非常欢乐的时光,没有受过什么人生挫折,自然也没有去深刻的思考过人生、渺小、短暂、永恒、变与不变这一系列相对深奥的问题,所以引导他们学习此文,把握好此文,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我的三维教学目标是这样的:
知识与技能上,背诵全文,对赋有一定的鉴赏能力,而且能够通过文章的深入分析来把握文章的主旨
过程与方法上 通过朗读诵读来感受文本
通过讨论来深入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和文章的深刻内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
对文章进行思考,从而提炼出对人生的思考,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对赋的鉴赏能力 深入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和文章的深刻内涵。
教学难点 通过文章的学习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四说教法和学法
海德格尔有句话 :语言是存在的寓所。文言语体以其不同于白话语体的存在,蕴含着古代人的精神和思想内涵,抛弃文言文本,一切也就消失殆尽了,所以文言文教学仍然以反复诵读为主,当然文本研习和问题探究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依据学情和这节课的特点我将主要采取 诵读法 讨论探究法 点拨法 辩论法。
学法
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上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他们今后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打下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再做静态知识的占有者而是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积极探究。具体做法:引导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准备工作。课上重视诵读感悟
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仔细分析课文内容 小组讨论互助学习。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整体把握文本内容,了解赋的相关知识
第二课时
体会文中优美的语言,深入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和文章的深刻内涵。使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今天主要讲解第二课时
这一课主要以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分组探究为主 培养学生对作品理解的能力,改变学生文言文教学只有字词句 背诵的印象 六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 导入的方式就是图片导入,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展现出赤壁山浩淼壮观的景象,创造一种情景感,让学生也能真的感觉自己就置身于赤壁山一样,去思考接下来将发生的一些问题。
环节二 复习朗读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对字词句已经有了一定的把握,理清了文章的思路,甚至有了一些情感体验,那么通过复习的朗读再一次对文本进行整体的感知,回忆上节课总结的文章情感思路。
月夜泛舟的陶醉-----悲凉箫声的感伤------人生失意的悲情-----随缘而安的态度、忘情尘世的洒脱。
环节三 深入探讨,把握文章思想内涵
学生小组探讨分析描写意象水月的变化和其中的感情变化
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侧重分析主客问答,即哲理中的水月(可以让学生探讨是否真的存在主客,如果不存在苏轼为什么这么写)帮助学生理解这里主也是客,客也是主,主客参照,互为表里,之所以采用这种形式,一行文上显得奇谲多变,二与之前山川风物,起落映照,好似此苏与彼苏在自在说话,被贬谪排挤的郁结苦闷就在这对答中消解涣逝。
经过学生自我探讨和教师点拨 小结完成苏轼由疑惑到豁然开朗的心理变化过程,促使教学重点的完成。
到这一部分对文本本事身的解读已经完成,但语文教学的外延是无限的,配合本单元第一篇课文《兰亭集序》对人生问题的思考,将学生的思想境界点拨道一个更高的水平,给学生留下文言文具有中国 传统精神文化魅力和典范文章的深刻印象。由此进入第四环节
环节四 拓展延伸
以中国传统文人身处逆境之中的不同生命轨迹及其精神特点配合新课改探究学习的特点,进一步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旷达精神
鉴于高一学生的特点我觉定将学生分为两组,指定学生熟悉的人物,如屈原、李白与苏轼进行正反对比,探讨辩论。
教师在帮助学生分析中应注意客观分析,不同人物的特点,如屈原的爱国和投身汨罗江的那种悲剧选择,李白的放达与其不羁的性格,在和苏轼精神的比较中,帮助学生得出他们更欣赏那一种精神。
设计目的:侧重拓展中国不同文人在逆境中的精神,在不同的文人对比中突出苏轼的这种旷达精神,并探究这种精神在当代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完成本课教学难点。
在这里我只是想是打开一扇门,更多的是需要学生照自己的兴趣去发掘中国传统人物的传统精神
所以学生的表达可不作统一要求,当然我会在最后适当表达对苏轼这种豁达精神的认同。毕竟正如周国平所说:“在人生中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福祸之上豁达胸怀。”
环节五
作业设计
以苏轼 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文章
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对苏东坡的认识 培养学习古文的兴趣,训练写作能力。
环节六板书设计
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