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现状

时间:2019-05-15 05:13: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现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现状》。

第一篇: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现状

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现状:

1.评价功能失调 , 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忽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本质功能。

2.评价内容片面 , 强调知识和技能,忽视综合素养;注重结果,忽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3.评价方法单一:过分注重量化评价,忽视质性评价;过分注重测试,忽视了访谈、观察、成长记录袋等评价手段的运用。

4.评价的主体错位 , 教师是评价的唯一主体 , 教师与学生是主宰与服从的关系等等。

在评价的主体上 , 教师是单一的主体 , 教师是评价的权威。师生之间的关系是评价和被评价的关系。在评价过程中 ,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 纠错” “ 挑毛病” , 教师的“批改”“评分”都是一锤定音,教师是至高无上的主宰者 , 学生始终处于“被考”“被查”“被评”的地位,凡涉及评价,尤其是终结性评价、评等级,学生基本上是无权参与的。学生是接受评价的被判者。这种单一主体的教师评价 , 其弊端在于 :一是评价的结果容易出现片面、主观 , 使评价失去全面和客观 , 被评价者对评价的结果难以认同 , 因而评价的实效性不强。二是扭曲了正常的师生关系。在评价过程中 , 由于教师总是要千方百计地找学生的“ 茬儿” , 学生因而不得不通过弄虚作假的办法来应付教师的“ 挑战” , 久而久之 , 师生之间自然会产生对立的情绪。三是使学生的持续发展失去了原动力。因为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 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就会受到很大限制。而且 , 学生对这种评价往往持有一种应付、对抗、惧怕、逃避的态度 , 试想 , 这样的评价 , 怎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鉴于此,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部分列举了若干评价原则,使其在评价的目的、评价的价值取向、评价的具体方式及评价的主体等方面与传统的评价方式有了明显的区别。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为什么评价

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评价什么

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还应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谁来评价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

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应避免语文评价的繁琐化。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客观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

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为主,要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

第二篇:中学语文教学现状

随着新教学大纲的修订、新课标的实施和新教材的投入使用,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讨论和争议似乎已经基本趋于平静了。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课,作为最重要的交流工具课。大部分人已经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并在现实教学中取得了可人的进步。然而,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一、到底有哪些可人的进步?

1、多媒体的广泛应用,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使课堂更加生动。如:江门九中的李老师在讲解朱自清的《背影》时,课前用充满磁性、富有温情的男声朗诵将学生带入沉重的意境中。之后再观看电影《父亲》的片段,使学生对课文的基调有个大概的沉淀,对课文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从而更容易地触动学生对父爱的感悟。这样声图并茂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对课堂更感兴趣,更能引起学生与作者的共鸣。

2、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语言中肯、有针对性。如:声音够洪亮、你回答得很全面,很清楚、回答很有特点、你是个有创造性的小孩、你们真棒等等,而对哪些回答错误的学生,则说:请坐下!你再好好想想,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吗?这些鼓励性、无批评性的语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放思维,更好地参与课堂。

3、课堂语言抑扬顿错,有激趣点,能够把握学生的关注度。如:《奇妙的克隆》这课文本是枯燥乏味、难懂的。但由于老师在讲解时能做到语言抑扬顿错,并巧妙精心地设计了讨论环节,从而改变了沉闷的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关注。

4、课后有拓展性的延伸阅读练习,开拓学生的视野。如《大自然的语言》后面除了课内的重点内容的练习,还有相对应的课外阅读《会跳舞的小草》。这样子的教学既巩固了学生新学的知识,也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开拓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5、注意对学生搜集信息、整合信息、运用信息能力的培养。如:设计一个主题辩论会,在辩论会前一天先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信息,然后选取与主题恰当的信息,最后运用所得到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组合成自己所需的资料。或者在旅游后让学生以旅游所见所感为题写一作文。这些都锻炼到了学生的能力。

二、存在哪些不足之处?

1、问题设置过大,学生没法得出全面的答案。如:《阿长与<山海经>》一节,让学生带着问题“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听课文朗诵,然后回答。如果对内容没有详尽的讲解,学生很难得到全面的答案,得到的只是很表面、很显浅的答案。从而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远离课堂参与,长期下去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2、问题的解答牵强,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完全信服。如: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讲解。老师的解析是:下定义的句子是可以调换的,而作诠释是不可以的。像《中国石拱桥》里的句子“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宽窄,宽9米”这个句子是作诠释,是不能调换的。我们不能说雄伟就是长多少,宽多少的,同学们明白吗?老师这样子的回答让学生越来越湖涂了。

3、各环节衔接不自然,有板块教学的毛病。在实习期间,听了几个教师的课,都存在这个问题。教师在课堂上深怕遗漏学生该学的知识点,于是在本来已经设计好的课堂环节之中,强加一些知识点的讲解,给人以突兀感,使得听课教师与学生的逻辑思维突然中断,反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4、在课堂上有部分教师过分强调答题技巧。如:《阿长与<山海经>》中的句子:“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这句话我问用了什么手法,同学们都能答出来。如果是考试中叫我们品味语言,我们又应该怎样答呢?学生一致回答:应该先答手法,再答作用,最后答表达了什么内容。教师这种模式化的答题技巧,虽然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但扼杀了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第三篇: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推行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时间相对减少,因此,清醒地认识当前语文教学实际,同时对其学科特点和学习目的要有准确、全面的认识,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改变语文教学费时但收效不佳的形象,这是每位语文教师都需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现状课堂策略

前几年针对社会和舆论对语文教学的讨论和批评,各地开展了如火如荼的语文教学改革,但笔者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教改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目前的背景下,语文的教学和学习似乎并没有得到本质的改变。

一:语文的教学现状

1、由于考试指挥棒的作用,教学模式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语文课堂仍然重考试轻素养,重练习轻感悟。例人文教育是语文教学中固有的因素,是语文教学截然不可分割的部分。但在家长更多是用分数来衡量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更多是用分数来考核一个教师时,教师更多地把有限的教学时间用在考试的知识点的讲解上,考试不考的内容不讲,也不要求学生积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自然更无从谈起。再如由于中考不直接涉及语法逻辑知识,好多学校和教师将中学课程要“淡化语法逻辑”误解为“忽视语法逻辑”,造成初中毕业生不明现代汉语词性;不知短语为何物;对句子(含复句)的基本结构和成分一窍不通;说话、作文语病层出不穷。

2、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识仍然有误

面对高考的竞争,在平常的学习中,语文课无法与可以短期突击提高分数的数理化相比,也不能和社会热门的英语相提并论,高中阶段开设的课程越来越多,学生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在哪门课都向学生要成绩的情况下,学生不愿也不可能在语文课的学习过程中投人太多的精力、花费过多的时间。学生的读写能力、语文水平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语文课下多大的工夫也不见能得高分,少花点精力也未必吃多大亏。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语文课可听可不听,可学可不学,正所谓“学了不会多得多少分,不学也不会少得多少分”,学生怎么会有热情去学习它呢?

3、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修养、水平和低下

很多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的基础并不好,语言积累单薄,甚至要纠正其拼音写法,更别说其他方面了。很多学生对语法一窍不通,更别说文言知识了。初中应该掌握的语文基础知识几乎都要在高中阶段补学。甚至到了大学有些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达不到高中应该达到的程度。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表达语言简单粗俗,词不达意,缺乏逻辑,思维混乱,甚至是错别字、病句连连;更严重的是,由于人文素养的缺失,我们的许多学生大脑简单,认识肤浅,没有思想,缺乏对事物的判断能力,缺乏对问题的正确认识能力,缺乏对人生、社会的感悟和思考。

作为我们的母语课,作为最重要的一门工具课,作为一门最具人性、最具感染力和亲和力的人文学科,在学生的心目中竟然处于这样的位置,落到了这样尴尬的境地,每个有责任感的语文教育工作者都深感失落和忧虑。

针对语文在现实教学中依然尴尬的现实,我们不能怨天尤人,广大的语文教师必须依据目前的高考模式摸索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途径。

二、语文课堂教学应对策略

1、加强思想引导,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正确认识

作为现代社会的合格人才,需要人有一定的人际交往才能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便于与他

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而处于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人有信息的采集、优化和处理能力,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帮助;同时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要求,还需要一个人有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能力,如良好的心态和心理素质、丰富的想象力、健康、健全的个性心理、健康美好的情感、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等。

而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等多重属性的基础学科,它以语文知识的传授为载体,学生通过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语文知识的学习,培养和优化自己的听、说、读、写的应用能力和母语的社会交际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通过阅读优秀作品,品味其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领悟作品丰富内涵,发展自己的想像力和审美力,陶冶性情,提升审美境界,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同时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语文在学生的增智和人格发展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师如果将这些对学生讲明,使其对语文的认识有所改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祖国语言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他们对待语文的学习态度才会有根本的变化。《最后一课》中小弗朗士觉得今天法语易学,是因为韩麦尔先生“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的一番教导,使一向不要学习的小弗朗士明白学习祖国语言的伟大及作用,产生了学好祖国语言的强烈愿望。

2、扎实进行语文积累,改变急功近利的思想

积累本是我国传统教育的一项成功经验和优秀传统,张孝纯先生曾讲过语文教学的“十五字诀”,其中三字便是“重积累”。华东师大教授巢宗棋先生也曾说:“如果说现在学生学习语文有缺陷的话,最大的缺陷就是积累太少。”

语文积累,首先是一定量的语言材料的识记,强化包括词语、格言警句、精彩句段、生活素材、文学和文化知识等语言材料的背诵和摘抄。“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了一定数量语言材料的积累,学生自然就能做到厚积薄发,提高应试能力。但语言积累不等于语言材料的叠加,因为积累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在记忆的同时要让学生沉浸到语言环境中去,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记诵,使书本报刊上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是语、修、逻、文知识的积累。那种轻视语修逻文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而建议把它从语文中分出去的看法是一种典型的实用主义的表现。一个结构复杂的长句,怎样把握总体意思;一段话的要点、中心句是什么;选择、锤炼词语,使表义更准确;选用辞格使语言生动、吸引人,且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不同风格的语体表述不同内容;语言简明、连贯、得体使语言更有感染力;阅读文章要知道它的思路,讲了什么内容,目的是什么,用的是哪种写作方法;写文章交流一种思想或表达一种看法要有条理,内容要求正确,语言要求符合文体特征和人们的习惯。这些都离不开语、修、逻、文知识的积累。

最后是人文素养的积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建立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寻求人的道德情感的自我完善的意识;建立产生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关切、维护和思考,唤起生命关怀的意识;建立了解并珍视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意识;建立强调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的意识。建立思考生活发展规律及其本质,培养正确、进步的人生观的意识。

3、结合高考实际,切实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教学过分追求课堂的“精致”和“艺术性”大可不必,正如居家过日子,平平淡淡才是真。虽然现在提倡的是素质教育,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考试仍然是教学的指挥棒,所以我认为要想改变中学语文教育现状,还得从考试着手。这几年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高考试题的结构和题型发生了重大变化。语文学科的考试形式多样灵活,内容信息量大,能力要求高。因此老师再怎么讲,也只能是挂一漏万,更不要说教学的课时有限,学生不可能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爱因斯坦说过:“所谓教学,应在于当学生在学校知识全部忘光后,而留下的那部分东西。”无论是语文知识的获得、语文能力的形成,还是个体素质的养成,只能靠学生个体主动习得和内化才能获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能沉入文本,感受内容,感受语言,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根本上改变教师控制课堂的局面,让学生独立自主地提问、讨论、研究。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总结、概括,懂得如何获取需要的知识,引导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需要获得多种信息的办法,从而促进学生多样性的、有差异性的发展。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启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成为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的促进者,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

4、拓宽语文学习渠道,构建开放的课堂体系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内涵相等”。学生仅靠几册课本,关在学校里每天上一、二节语文课,是不可能学好语文的。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构建开放的课堂体系就是利用课堂主阵地,在学好教材的基础上,突破教材的局限,将一切适合阅读的文字材料当作教材,有选择、有重点、有目的地去阅读。材料可以是报刊、杂志;可以是影视作品;可以是古今中外的不朽篇章;可以是优秀高考作文,从而扩大语文学习的范围,丰富语文学习的内容。学生阅读量大了,知识面开阔了,语文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语言能力更多是靠人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形成的,教师在每节课中应留足适当的学生训练时间,结合高考知识点,有目标的进行训练。教师要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发现,让他们敢想、敢说,使学生通过多渠道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言感受和运用能力及思想认识水平。例如可以利用各种媒体上的鲜活语言材料进行阅读和思维训练,利用报告会、演讲、辩论会等进行语言训练;利用时事和生活事件进行思想认识能力训练。

同时教师还要将课堂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走进图书馆,奔向大自然,体味多彩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进行深入的体验与感悟,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获得书本里所没有的感受,印证、加深对书本中已有东西的认识。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广大的语文教师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有机渗透“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体系的教学目标,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其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四篇: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四个角度

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四个角度

竹山县竹坪乡中心学校 张开斌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上述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我们在实施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研究中,一定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同时又要重点突出。我们认为实施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研究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确立全新的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的理念

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历程,激励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改进教师的语文教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反映中学生语文学习的成就和进步,激励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诊断中学生在学习语文中存在的困难,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全面了解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历程,帮助中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和不足;使中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预期,形成对语文积极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帮助中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应建立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中学语文学习的评价要关注中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中学生语文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语文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具体地说,中学语文教学评价应体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关于中学语文教学评价应加强与削弱方面对照表

加强的方面

削弱的方面

评价的诊断和促进功能

评价的甄别功能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评价简化为单一的终结性评价

对学生知道什么以及如何思考的评价

评价学生不知道什么

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

与他人的比较(分等排序)

语文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仅关注语文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仅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结果

使用多样化的手段

仅使用纸笔测验

评价主体多元化

仅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只有定量评价

二、建立科学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标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的理念与基本要求,在全面驾驭教科书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和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根据中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能力、业务水平、文化修养、教育观点、师德和思想素质的综合表现。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总结教师优秀的教学经验,诊断教学的不足,以便更有效地改进教学。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开展教学研究、促进自我发展的过程。

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建议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评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意过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认知过程、教师的因材施教过程。这是评价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最基本的三个方面。

第一,情意过程

●教学氛围:是否营造了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教师是否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是否敢于质疑、大胆尝试、乐于交流与合作;

●学习兴趣:教师能否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够主动、有效地投入到语文活动之中;学生是否对语文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自信心:教师能否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能否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自信心。

●情感态度:学生能否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在语文学习中,师生情感领域是否融通。

胡明道老师执教日本作家栗良平的短篇小说《一碗阳春面》,在让学生把握了小说的情节、人物和环境三要素后,让他们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文中哪些句子最感人。有学生说:“我觉得母子三人前三次吃面时的外貌描写最感人。三次,母亲穿的都是那件不合时令的斜格子短大衣,这大衣到后来就褪了色。而两个孩子开始都穿着崭新的运动服,第三次的时候,弟弟穿起了哥哥的旧衣物。这说明母亲爱孩子,孩子后来也能体谅母亲。我大年夜也穿新衣服,可我从没注意妈妈的穿着,今年我要用零用钱给她买新衣。”又有学生说:“我觉得这一篇文章每一句都让人感动,我要把它原原本本地念给爸爸听。因为„„因为他下岗了。爸爸下岗了,一夜之间与我和妈妈之间有了一道无形的屏障,我感到爸爸的眼里充满了怨恨,我担心爸爸这个大男人的精神会崩溃。我想读完这篇文章后对他说,下岗是暂时的,希望是永存的。不管怎样,我和妈妈总在他的身边,他一定能找到新的工作的!”最后一位同学说:“文中淳儿在作文中说:长大成人后,想开一家日本第一的面馆,也要对顾客说,努力吧,祝你幸福,谢谢。我也许将来不会开面馆,但我一定会向我认识的人说这几句话:努力吧。祝你幸福。谢谢。我还会说:好人一生平安。”对于学生的感想,我不断肯定,及时评价。对于第一位学生,我说:“我为你母亲感到骄傲!”对于第二位同学,我说:“是的,形式上的下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下岗。坚信你爸爸会在你的鼓励下正视现实,迎难而上,面对挑战,寻找机遇,开辟出一条光明大道的。”对于最后一位学生,我这样作结:“好人一生平安,这话说得好。文中母子三人,老板夫妇,面馆的所有顾客都称得上是好人。我们祝他们一生平安。同时,也希望大家都做这样的好人,希望我们自己也一生平安。我提议,我们来唱一首歌,歌名就叫——《好人一生平安》。我们祝福天下所有的好人一生平安!”课堂里每个人都自发起立,动情高歌。

课后,有人评价说:“这一环节,颇见执教者的匠心。这既是对前段所学内容的巩固,又是对本文所含内涵的升华。一篇外民族的小说,在这里被赋予了对于学生个体各不相同的现实意义。这种迁移,已非能力的迁移,而是情感的迁移,思想的迁移。”而我个人的体会是:由于我一贯重视情感意志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重视学生诉求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学生在这堂课上向我也向同学敞开了心扉,这是难能可贵的事情。这是他(们)对自我的信任,对老师的信任,对同学的信任,也是对课堂的信任。

值得指出的是,师生情感世界的融通有赖于传统师生关系的变革,即,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成为能够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对付大量信息的向导或顾问,甚至进一步,成为学生中的“一个”,参与学生的共同活动,征得大家的赞同,而不是自作权威,高高在上,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把准学生的脉博,进入学生的内心,和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撞击和生发,课堂才能有“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教学效果。

第二,教学过程

有效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还应考虑所选择的教学方式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过程。评价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关注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否使学生有效地经历语文素养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听说读写的同时,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教学方法与手段:合理有效地使用教学方法与手段。

●学习方式:教师能否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发挥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是否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有效的学习方式;

●思维的发展:教师能否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与初步反思的意识。

第三,因材施教

中学的语文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的,语文课堂教学要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够有着不同的发展。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当能够根据语文的特点,组织教学。有些问题需要学生独立解决;有些问题需要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有些问题需要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

评价时还应关注:

●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能否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切实的帮助;

●尊重个性差异:教学中能否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我们的教育太多“标准化”的框框了!且不说“标准化”的考试,就是本应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也让《教参》一类“标准化”的东西来了个五花大绑,循规蹈矩,亦步亦趋。

由此想到一个真实的教学片断——“花为什么会开?”有一天,幼儿园的老师这样问她面前的小朋友。第一位小朋友说:“她睡醒了,她想看看太阳。”第二位小朋友说:“她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顶开了!”第三位小朋友说:“她想和小朋友比一比,看谁穿得最漂亮。”第四位小朋友说:“她想看看,小朋友会不会把它摘走。”第五位小朋友说:“她也长耳朵,她想听小朋友唱歌。”突然,第六位小朋友问了老师一句:“老师,您说呢?”老师想了想说:“花特别懂事,她知道小朋友们都喜欢她,就仰起它的小脸,笑了!”听到这儿,孩子们全看着老师笑了。那笑脸比花更好看。只有老师知道,她原来的答案是:“花开了,是因为春天来了。”

这个教学片断给人的启迪是深远的。孩子们那些极富想象力、创造力且带感情色彩的句子,与老师原先准备的那个沉闷单调、一成不变的答案,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照!课堂教学,就是要保护这种积极的求异性,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原则、多结果等方面思考问题;就是要培养这种洞察的敏锐性,让学生不断地将观察到的事物与已有知识或假设关系,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特殊性、重复现象联系起来,进行比较,获得发现;就是要珍惜这种想像的丰富性,让学生带着主观臆测,哪怕是虚假和错误将感性认识暴露出来;就是要激发这种灵感的活跃性,让学生学习兴奋的选择性得到泛化,神经联系的突发性得到加强。——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健全中学生语文学业成绩评价体系

1、注重对中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评价。

根据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中学生语文学习的评价应从甄别式的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以往只是以学生考试成绩的优劣作为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评价标准,必然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造成学校、教师和学生重分数、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等弊端,不利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中学生语文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应强调评价的诊断功能和促进功能,更注重学生发展进程,重点放在纵向评价,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着重于学生成绩和素质的增值,不是简单地分等排序,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

2、评价主体和方式要多样化。

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是多样化的,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既可以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也可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等。一次考试决定学生终身的现象得到有效地控制。同时教师在评价中学生语文学习时,既可以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也可以让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参与评价,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3、评价结果的呈现应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

评价结果的呈现应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让人人体会到只要你在某个方面付出了努力就能获得公正的、客观的评价。另外,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四.积极探索构建有利于促进中学语文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评价机制

1、打破惟学生语文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的了解和尊重、教学实施与设计以及交流与反思等。一方面,以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来评价教师工作业绩,另一方面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与需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发展性中学语文教师评价制度的基础。

2、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一方面,通过评价主体的扩展,加强了对教师工作的管理和监控;另一方面,旨在发展教师的自我监控与反思能力,重视教师在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此外,教师自评与奖惩脱钩。

3、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即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转向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交流合作等诸多方面,而不仅仅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使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

语文教学评价得当与否决定着语文教学的成败。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甘当其研究者与实践者。课堂如蓝色海洋。在这里赶海,不必扭曲自己,改变本色为代价,愿我们以生命和绿色,去调和这一片蔚蓝;愿我们的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第五篇: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困境和出路

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困境和出路

在语文教学中,有几个焦点领域:教材的编写;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语文教学评价不仅仅是个考试问题,而且直接与整个语文教学相关。它的选拔评定功能、诊断反馈功能、激励导向功能都直接影响着语文课程的整个过程。然而,由于评价手段的有限、评价目标不明、对评价的各种功能认识不清等问题,语文教学评价始终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难题,被人们喻为瓶颈。语文教学评价的问题能不能很好地解决直接影响语文新的课程标准能否顺畅地得以实施。本文试图分析其原因,找到其症结。只有找到了根源所在,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中学语文评价的现状分析

1.现行的中学语文教学评价远远没有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全日制义务教育)公布至今已有六年,但审视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的现状,却好像仍然滞留于六七年前,与课程标准的要求仍有相当距离,使课程改革的进程止步不前。关于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的教学评价,《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全日制义务教育)中早就提出过有别于以前的要求:“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可事实是对“甄别和选拔功能”的重视程度和以前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高中考、期末统考、月考,升学、择校、分班、排名,考试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被发挥到了极至。(本来期末统考、月考应该也可以看作是形成性评价,对教与学都有一个检验和改进作用,但由于试卷效度的问题,许多语文试卷这方面的作用正在被弱化)升学的压力使学校、家长、教师、学生都没法不重视语文考试的成绩;排名与评比也使学校、家长、教师、学生的眼睛始终都盯着考试分数。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全日制义务教育)要求“突出语文教学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但实际操作时,真正能考察到的也许只是知识与能力。即使仅从能力角度看,考查也是不全面的,一般考查的只有“读写能力”“听说能力”一向不在考查范围之内。“读”中的朗读也不会像模像样去考,最多在试卷上测试一下你有没有记住老师划定的停顿、重音,至于实际的朗读能力,没有多少人会去真正关心。关于“写”的评价也存在问题:作文的误判时有发生;即使没有误判,考试作文的区分度有多大?考试作文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写作水平?也要打上一个问号。所以在现在的情况下,语文评价要“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只能是难以实现的目标。

2.现行的中学语文教学评价不能切实反应学生的实际状况。

课程评价的目的之一是提供关于评议对象优缺点的反馈,即获取评价对象的各类信息,发现课程活动的成功之处或存在的问题,寻找问题存在的原因,通过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评价建议”要求:“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但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评价却起不到这一作用,因为在许多学校其实并不存在“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资料”,语文试卷在很多时候也缺少针对性,考察目的不明。所以所谓“评价”反映出的并不是评价对象最近阶段的语文学习状况,甚至也不是他真正的语文水平。我们常常会看到有些学生的语文成绩很好,可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却不强。有些学生的语文考试分数不低,可作文水平却不高.反之亦然,最典型的例子是韩寒,能写出几十万字作品的少年作家,在校时的语

文成绩却不尽如人意。

现行的中学语文教学评价之所以难以切实反应学生的实际状况,是因为即使单纯考试,我们的操作过程也存在问题。一是试卷的研制。例如,现代文阅读大量引入课外材料,而且随意性很大。这些课外材料与教材中课文是否相关、有多大的相关都是不确定的,往往造成教与考相脱离、学与考相脱离。所考非所教,使师生无所适从的同时,产生的影响是学生甚至教师不再重视对教材的研究,学生也不再重视语文课的课内习得。长期恶性循环,语文教材和语文课的作用必然被日益淡化,语文评价也必然更缺乏其应有的效度。二是作文评分。让人感觉有很多运气的成分,即使花费大量的精力也未必有相应的收获,使得教师学生都不愿意把精力投入到作文训练中。试卷的研制缺乏科学性;考试的目的不明确;作文评分缺乏信度:这些都使得考试的效度没法保证。结果是语文教育的精力主要投入在简单劳动中,这样的选择反而能在考试中获得比较好的分数,因为对试卷中记诵内容的复习最有把握性,也最易出成效。这样的后果是,我们通过考试筛选出来的很可能只是记忆力很出色的学生,他们如果在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等方面有欠缺的话,都将被“优秀”的考试成绩所掩盖。

3.语文评价的理论与语文评价的实际严重脱节

我们并不缺少对先进理论的介绍。例如专门为教师进修编写的教育评价方面的书籍:《课程评价论》(当代教师进修丛书,钟启泉主编,李雁冰著)、《现代教育评价》(全国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教材,教育部人事司组织编写)都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教育评价理论。有不少人对中学语文评价策略和方法也作了较具体的研究。例如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杨勇在《语文教育的建构主义视野》中提出了建构主义评价的八条原则:“

一、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二、评价应持续进行,以提高学生自我反思与自我监控能力。

三、学生也是评价的主体。

四、评价应在情境化的环境中进行,而不能孤立地进行。

五、评价应与学习目标一致。

六、目标自由的评价而不是目标驱动的评价。

七、知识建构而非知识再现的评价标准。

八、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以尽可能反映真实情况,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关于评价方法,我们的研究人员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提出了重发展的评价方法、重过程的评价方法。例如江苏盐城人,盐城师范学院中文系的郑建华提出“从改革考试的内容和方法等入手,构建一个全面的、有利于学生素质培养的评价机制。”具体做法是:①确立综合能力培养的考核体系。②提高命题的科学性,加大开放性的试题比例。③强化激励机制,改革评价的方法。④实行多样化的考核形式。⑤关注学习过程的评价。⑥加强语文考试评价机制的配套工程建设。’‘但是语文教学评价的现实情况是:校内测试一律向校外统一考试看齐,考什么,教什么;只看重结果,而忽略对于过程的评价;只注重测试的评价功能,而忽视诊断、强化、调节功能。而且测试方式单一,测试的目标不明,题目都类似于校外统一考试,内容没有针对性。另外,不考虑的学生的学习心理,过于频繁的考试使学生始终处于高度焦虑的状态,语文学习变成了在外部需要强制下的苦役,没有乐趣可言。这就出现了比较奇怪的现象:一方面专业书籍介绍了许多评价理论,有不少人也提出了有关语文评价的较系统的策略和建议。另一方面,现实生活中语文评价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没有相应的、合适的理论的指导;或者即使有相应理论的指导,语文评价也依然如故。明明知道不合理,但面对课程改革语文评价却止步不前。理论和实践好像走在两条道上,始终没能有效对接。

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的现状可以概括为:专家制定的是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理想模式”;教师头脑固有的是己深入人心的“目标模式”;各级教育主管部门

评价时的运用的是简便易行的“考试模式”;编制试卷时的真正实施是目标不明的“混乱模式”。

二、中学语文评价出现偏差的原因分析

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评价”之所以偏离课程标准、之所以不能对学生作出符合其实际语文水平的评价,实质原因是事实上我们至今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评价。正如古德莱德(Goodiad)所指出的那样:“创新很多时候被视为失败,其实不然,其实它们从来未得到实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评价表现在两个方面:所有的课内、校内考试一律向高考、中考看齐;没有建立一套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

1.所有的课内、校内考试一律向高考、中考看齐。

高考、中考是升学考试,但它们填补了全国性统一课程评价考试的空缺,正在代行教育评价的职责。高考、中考是我国早已存在的选拔考试,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影响全国或整个地区。在没有相应的课程评估考试的情况下,它们很自然地被人们认为对课程质量具有评估作用。升学竞争的日趋激烈,使人们的目光都投向高考、中考,它们成了中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于是,几乎所有考试的内容和形式都在向高考、中考看齐。

当所有的课内、校内考试一律向高考、中考看齐时就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1、:新课程改革受到高考、中考的牵制。

2、新课程的推行者们对各地各校新课程的执行情况没有确切的了解;更没有应有的约束力。

校内、课内考试都向高考、中考看齐,从内容到形式都模仿校外测试,其实是混淆了校内各级考试与校外水平考试的界限。这是导致“应试教育”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没有建立一套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

我国的课程标准中也体现了不少新的评价理念。在《语文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实验稿)的“评价建议”中对语文教学评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突出语文教学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教学评价的主要手段。应避免语文评价的繁琐化。’沼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 但现在即便是示范中学真正照着评价建议去做的也少之又少,我们的成绩手册上主要的依然是各科的考试成绩,寥寥几句评语只是班主任对该学生的笼统评价。没有听从“评价建议”去做的原因很简单,真正照着去做很麻烦,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教师原本负担就很重,在精力有限情况下,完成现有工作有时尚且自顾不暇;而且即使真地去做了,人们对于这些评价的关注程度也大大低于对考试结果的关注。一件事情成本很高,又不受重视,自然不可能长期坚持。所以真正在起评价作用的仍然是各级各类考试的成绩。

.徐红教授认为我国当前的课程评价存在七大误区:评价对象窄化;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方法单调;评价标准呆板;评价目标过于盈化:过分注重总结性评价:评价过程中的“独白”化。语文教育中有许多是试卷所没法反映的,所以如果不能建立一个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我们对于语文课程的评价将永远是部分的、片面的,永远不可能达到“突出语文教学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的要求。

三、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出路

单纯依据考试成绩的评价总是片面的,中学语文教学评价要有真正的改观需 要建设全面的有权威的教学评价体系。要建设这样一个评价体系,需要克服各种 困难。

1、高考、中考的干扰。

我们现在的社会最需要的还是教育(考试)的选拔作用,因为中国人实在太多了,需要用各类考试来进行分流。教育(考试)选拔作用、分流作用的突显,使人们更忽视甚至漠视教育其它方面的作用。长期的忽视使得我们失去了—或者说是始终没有形成—对教育的全面评价的需要和全面评价的能力。

2、缺乏专业评价知识和专业评价人才。

长久以来,很多人只知考试而不知评价。不知道考试以外的评价有时更有价值。深层原因是缺乏专业理论知识、缺乏对教育的真正理解。在中国教育行政人员缺少教育专业的知识背景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教育局长似乎是谁都可以来坐一坐的位子,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在教育局长的工作报告中,往往以硬件设施的建设、高考录取率的提高作为自己的主要政绩。即使是教育界内部选拔出来的官员,由于以前没有教育评价之类的课程或知识的老化,对于完整教育评价体系重要性的认识也很有限的。

现在的教育评价人员往往是临时的、以教研员为主加上教育行政部门官员组建的杂牌军。检查也不过是听听课、看看材料,不可能有时间静下心来作深入的调查,考察往往浮于表面。最简单的问卷调查似乎也很少做。评价自然很难触及实质问题、关键部位。成本大是原因之一;更深层的原因是缺少这方面的需求,因为单凭考试成绩似乎己经能对学生、教师、学校划分等第、作出评价。没有必要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做其它的评价。

3、缺乏专业培训。

真正的教育评价需要相当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培训,而现在新课程培训的重点往往是新的教育理念的灌输、新的教学技巧的传授;对于如何进行教育评价讲得最少,具体的如:访谈时的注意点、问卷调查的基本规则更是绝少有人提及。可能进行培训的人也缺少这方面的实践经验。从培训的形式看,除了讲授式、报告或讲座式之外,教师更渴望一种探究式的学习,案例分析式的培训。希望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而不是作为一个被动的接受者,等待着别人来评价自己的学习程度。

总之,在排除这些障碍之后,我们将有可能建立一个全面的有权威的教学评价体系。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改革某种程度上是中国面临的独特的改革难题,需要中国的教育理论工作者和中学语文教师们创造性地发挥中国式的智慧,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增加一份助推力。

下载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现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现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与思考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与思考 恢复高考制度近20多年来,我国语文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深受应试教育的干扰,教学偏重知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有碍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范文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阅读本应是人生得意之事,高尔基形容自己对书本的喜爱“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的确,没有一个学生不喜欢阅读,但有许多学生不爱上语文课。学校是......

    对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现状的调查报告

    对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现状的调查报告枣阳电大06春汉语言文学本科赵兵一、调查的目的现时的语文阅读越来越受到重视,对阅读内容的选择也越来越具有科学性,阅读教学已成为......

    农村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与对策

    语文 农村中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与对策 怀化市芷江县罗旧中学 梁早玉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口语交际能力愈来愈成为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生存能力,是新时期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

    汕尾市星云中学语文学科教学现状调查报告(定稿)

    汕尾市星云中学语文学科教学现状调查报告(本单位)调查人:曾笑天一,问题的提出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现端倪,国家的竞争日趋激烈。如此激烈的竞争以教育为基础,以人才为关键。......

    中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中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阅读课十条新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1.着眼发展。教师要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教学理念,在重视学生知识技能、智力能力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道德情操、......

    中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

    中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2009-03-02 15:13作为一名基层语文教师,进行中学语文教学已整整五年了。在这五年里,笔者对初中语文教学现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思考与研究,并......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研究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反思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对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