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要高考九门学科二轮复习

时间:2019-05-15 05:28: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指要高考九门学科二轮复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指要高考九门学科二轮复习》。

第一篇:指要高考九门学科二轮复习

高考九门学科二轮复习指要

语文

□苏州市高中语文学科中心

苏州十中

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似乎总有做不完的题考不完的试。但是,熟固然能生巧,其实也最会生厌。在这里,笔者想给各位考生朋友提几条复习建议。抬一抬头,看一看要走的路,抖落掉鞋子里的沙粒,那么,没有一个冬天你不能逾越。

前三板难在病句

高考五科语文一马当先,语文全卷语音、成语、病句居前。“前三板”打得漂亮与否,对考生心理影响很大,不可轻视。语音题多年来平实顺畅,相遇如同故人。成语金矿经众多省区命题者多年开挖,几近枯竭,再行生产恐难以为继。病句两大类六病点,考生虽耳熟能详,但一因语料鲜活丰富,二因考生语感脆弱,三因错点非典型性,马失前蹄者众。迄今,约有100道高考病句选择题,命题者很难翻出这只如来佛之掌。如果考生用足用好这个资源库,各种面目的病点能够真正弄通,那么,辨析病句就不会永远成为考生的痛了。

语用重定向概括

总体而言,江苏命题者在语言运用的题型上是取保守之态的。六年来,定向概括始终是其最爱,不离不弃,只是近两年分别以概括关键词句和下定义形式出现。因此,要特别注重加强概括训练。模拟卷的概括,多为伪概括,对提高能力并无裨益;还是应当从江苏卷和以全国卷为首的高考卷中取材。概括题大多对字数作要求,这既是限制,其实又是提示,如要求不超过20字,就意味着连标点在内大致应在十七八字,不满15字甚至10字,定有疏漏,这点考生不能不察。语言运用板块历来被视作“试验田”,据笔者统计,高考中已经出现的形式不下于20种,面对各省区卷特别是全国卷在其中大展手脚,今年的江苏卷悄然变脸也不是不可能的,所以,考生也不能忽视其他形式的操练。

翻译落实点对点

2009年突然用本土清初小品取代传记类文字,较多议论,有失浅显,今年当会回归正道。3道选择题4个考查方向,只有信息筛选概括一题稍难。文言文难在翻译,得翻译者得文言。历年江苏卷的重点在辨清古今异义、名词活用动词,以及根据语境把实词翻得熨帖上,懂得添出“于”“以”两字往往能柳暗花明。特殊句式、意动使动等他省卷多现考点,江苏卷则未加涉及。翻译虽难但可练,在了解上下文的基础上,字对字,点对点一一落实,只要坚持,必有收获。往年评分标准是见字得分,今年起向全国卷靠拢:先看句意是否准确通顺,否则不得分或少得分,这点要留心。

古诗鉴赏抓读懂

六年题目,虽未必出自一人之手,但其理路一脉相承。无论是前些年的边塞、思乡、送别、怀远之作,还是近两年的登临诗篇,都是从景入手以情结题,情与景的考查始终是其旨归。从阅卷反馈情况看,主要还是诗未读懂。考生答题套路背了,修辞手法写了,却囫囵吞枣,张冠李戴,眉毛胡子一把抓。返璞归真:在读懂诗词上下真功夫。

大阅读存平常心

所谓平常心,就是阅读题得分低是正常的,对它的期望值不应过高,得60%是小胜,70% 就为高分。就是高三老师上场,也可能铩羽而归;近例是作家做自己文章的阅读题才得1分。有了这样的心态,我们才会有信心。2009年《上善若水》,主旨切合江苏卷一直秉持的对现代文明的忧思。从高度发达的媒体文化可以把我们“娱乐死”(2005年《波兹曼的诅咒》)到对关中农民勤劳朴素积极乐观生活的无限憧憬和赞美(2006《麦天》);从对无限美好的农耕文明的礼赞和依恋以及对其即将消失的无限惋惜(2007《一幅烟雨牛鹭图》)到对中国农村洋溢着的朴素的人情美、亲情美的讴歌(2008《侯银匠》)„„命题者一路走向2009年对“原始”“原生态”的呐喊,对“生命之泉”“绿洲”的企盼。如果这个判断成立,那么,平时多读一些这样主题的作品,多思考这样一类问题,然后在仿真状态下(独立,每次20分钟左右,落笔成文字)扎扎实实地把江苏卷和全国卷做一遍,可能有所得益。模拟题与高考题差距最大者就在阅读题,因此,建议考生最好少做甚至不做。

作文抓手是读书

研究结果支持这样一个结论:作文能力的提高,阅读是最有成效的途径。到了高三下半年,阅读更是一条便道,既省时,又拓展思路,增加见识,培养语感,增进表达。江苏卷作文命题的呈现形式依旧会是“命题+提示语”,考生要更多关注提示语的“提示”作用。作文一“时尚”考生跟不上,2009年不少考生审题出错,击中了我们作文和阅读的软肋。要关注生活啊!

小处善为积大胜

现在应该从大量做题调整到归纳整理上来,形成自己的“错题本”。梳理并消灭作文与默写中的错别字。答题要有时间概念,大阅读放足20分钟;作文不能少于1小时;要知道诗歌鉴赏、语言表达等题所配分值,基本就是答题所需时间。留心命题者在注释中、答题区域大小设定和分值配比上所作的暗示,如6分可能需要回答3个方面。在有字数限定的试题中,切记1个标点算1个字。标点符号在表明层次的时候,作用很大;在做概括要点的题目时,要借助它进行分析。作文千万不要忘写题目;题目不能用书名号;更不能是病句。字不要写得太小太淡;也不要黑压压地占满格子。出了错,小问题,用橡皮轻轻擦净;大错误,要会使用修改符号,作调整、增删、替换。最后名句默写要懂得取舍。(执笔 沈郁菁)

数学

□苏州市高中数学学科中心

梁丰中学

根据考试说明,2010年江苏省高考数学科的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内容及要求、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基本不变,试题仍然分为必做题和附加题两部分,也就是说文科160分,理科200分。各校高三年级在江苏“五严”减负、数学课时大量减少的情况下,已初步完成了一轮复习,正逐步进入二轮复习备考。

数学科二轮复习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知识专题归纳小结,是对知识的再提炼,注重知识的深化和知识之间的联系,此时已不同于一轮复习的细致和基础性;第二阶段是方法、能力专题小结,是熟练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全面提升数学能力的关键时期;第三阶段是考前训练,这一阶段一方面做考前回归训练,一方面做综合测试,学生在多次练习中充分运用知识和方法,完善知识结构,优化思维品质,是一个自我调整、自我梳理的阶段。在此提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抓基础知识的落实

2010年高考数学必做题部分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分值的比例大致为4:4:2,附加题 部分三者比值大致为5:4:1,可见基础题和中等题的分值是重头。虽然一轮复习中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但是二轮复习仍要狠抓基础的巩固和提高,特别是对一些知识的盲点要查漏补缺,对易混易错知识要进行修正,对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要进行强化。教师在编制二轮复习教学案时,应该有的放矢编入这方面的内容,学生应该充分利用手头的“纠错本”,对症下药进行针对性练习。从而使模糊的知识清晰起来,缺漏的填补起来,杂乱的条理起来,孤立的联系起来,通过二轮复习进一步夯实基础。

突出重点知识的复习

二轮复习的时间有限,学生的学习精力有限,靠大量做题已经行不通了。广大教师必须精心研读考纲,研究往届高考试题,明确重点,对高考考什么、怎么考要充分了解。一方面要强化主干性知识复习,比如以函数性质为主线的函数与导数、以等差等比数列为载体的数列、以平行垂直位置关系为重点的立体几何、以基本性质和运算为目标的解析几何等都是每年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另一方面要注意工具性知识复习,比如平面向量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工具,具有代数形式与几何形式的“双重身份”,能融数形于一体,能与中学数学内容的许多主干知识综合,形成知识的交汇点,常与函数、三角、数列、解析几何结合在一起考查,体现出“在知识的交汇处命题”的趋向。

强化解题能力的培养

要通过有效训练提高解题能力,教师对各地的模拟试卷要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进行取舍,拼装组卷,对重点内容,要经常作一定的回顾,温故而知新,对难点问题,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有效分解,关注失分点,寻找得分点,使学生在训练中螺旋上升。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教学过程中讲解要详略得当,有些问题点到为止,有些问题要求解到底,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板书,在解题后要常反思,揭示问题的内涵本质,揭示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比如函数思想、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归纳、猜想、论证,类比、联想,特殊与一般,换元法、坐标法等。要特别注意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运算能力不仅指熟练的数字运算、估算,还包括数学式子的变形能力、公式的选择、运算方向的选定等,重视这些方面可以提高运算过程中的合理性、简洁性和准确性。

重视应试水平的提升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信息大,强度大,应试水平要求高,二轮复习要根据试卷结构进行有针对性、适应性训练。要对填空题答题速度和正确率专项训练,填空题占分多,每道题答案全对全错,易失分也易得分,选拔功能强,训练中要学会运用数形结合、特例法、估算法等特殊方法,小题不能大做,还应注意答案化简、单位等。要重视阅读分析能力的训练,对综合题型,尤其是应用性问题和新情景问题,学会读题审题,作图设元,转化问题,寻找联系,分层推进。要重视解题书写规范,保证答题的完整性、规范性和严密性,避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情况,争取多得分,得满分。另外,对理科考生来说,附加题的限时性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附加题部分全部由解答题组成,考试时间只有半小时,满分40分要计入高考总分。

总之,我们要科学安排高考数学二轮复习,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复习策略,突出处理好知识与能力、基础与提高、方法与策略之间的关系,强化基础,抓住重点,有效复习,争取在六月的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执笔 陈异能)

英语

□苏州市高中英语学科中心

苏州中学

研读考纲明方向

《2010年考试说明》是备考的重要依据。它包含了高考命题指导思想。该书对2009年江苏省英语考试说明词汇表作了适当调整,删去了非常用词169个,新增单词164个,明确了今年调整后的3500个高考必备词汇,同时提供了考试形式示例,说明今年的考试题型较去年变化不大。

考生们应认真研读《说明》,明确考试的方向、内容及考试对知识点的要求。对于考纲中明确不要求掌握的内容,坚决不扩大难度,对于明确提出要掌握的内容,要舍得花力气,力求弄懂弄透。

总结归纳夯基础

1.分类归纳整理词汇,触类旁通。

①对于高考中重点考查的词,如: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等要做到正确记忆,准确使用,特别要牢记一些固定搭配,如 be responsible for, have access to等。同时应注意词的内在和外在的联系,如:一词多义,一义多词,同一个词多个词组,近义辨析等。另外,能运用常见的构词法进行词的拓展,熟悉词形变化,如:动词、名词间的转换apologize → apology;同义词、反义词,see → witness,advantage → disadvantage;还有同义词组,同义句型转换,例如:manage to do sth → succeed in doing sth; like doing sth → be fond of doing sth.→ be keen on doing sth.He explained to his teacher why he was late.→He told his teacher the reason for his being late.②复习单词的方法要多样化。例如:我们可以采用“词不离句,情景记忆”;也可以采用“找出联系,成串记忆”;或者“比较异同,联想记忆”。但是无论哪种方法,专心致志、注意力集中是领会吸收和巩固知识的不可缺少的条件。③把握记忆单词的时机。不要把记单词完全当成课后事,也可在课堂上进行。当老师课上讲解词义时应尽量当堂记住。

2.系统进行语法专项训练,关注重点。

适度地学习语法对于提高英语水平可起事半功倍的作用。根据历年的高考题分析,有些语法是必考点,比如动词时态和语态、情态动词、非谓语动词、三大从句、倒装句、强调句、虚拟语气等。考生就应对各语法项目进行系统的梳理,做一些语法专项练习,夯实语法基础。在语法复习中要注意以语境为切入点,认真思考,仔细分析,同时需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简单句:祈使句、反意疑问句和感叹句。有时把祈使句与反意疑问句结合在一起来考查。特别要提醒,一个题目考查几个考点是近几年命题的发展趋势。(2)并列句和复合句:

此类语法考查常表现在①对连词的选择和使用上。如:and, but, or, while;

②动词的时态、语态,其中以考查宾语从句与状语从句最为常见。如:I am sorry to hear that your car has been broken into twice this month.(3)主谓一致:①语法一致,即谓语动词和主语在单、复数形式上保持一致,例:He is one ofmy friendswho areworking hard。②逻辑意义一致,也就是说谓语动词的数必须和主语的意义上一致。例:All have gone to Beijing.(所有人都去了北京)。All is going well.(一切都很好)。He is the only one of my friends who has seen the film.(他是我朋友当中唯一看过这部电影的)。

专题训练求技巧

2010年《考试说明》中,英语的题型已明确。考生只有通过大量的综合练习,才能逐步总结规律,掌握解题方法与技巧。(1)听力部分考查的重点一般都是数字、地点、人物、活动等。只要同学们平时多听听小短文,坚持做些针对性的练习,加强入题训练,这部分问题不大。(2)单项选择题和完形填空是属于语言知识点的考查。训练单选练习时要能不断提高对句子结构的分析能力,在充分训练的基础上,要对错误逐渐形成一种敏感性。完形填空主要考查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语法和词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考生通读全文,4 掌握大意,综合运用所学的词汇、语法等方面知识,从所给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填入空白处,使得文章结构完整,意思通顺。因此,训练时,一定要紧扣语境,前后联系,前后连贯。首先迅速浏览全文,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主旨。选词时既要联系上下文,又要注意词义辨析。同时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先找出部分题目的正确选项,然后带着剩下的问题对文章进行针对性的阅读,再推敲出其余的答案。(3)阅读理解题主要包括理解主旨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推测词义,做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等。阅读理解一项的分值占了整个分值的四分之一,是高考试卷中的重头戏。但阅读理解训练非一蹴而就。因此,考生每天要有一定的阅读量,至少练四篇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的词数为每篇400个左右的文章,同时在30至35分钟内限时完成。(4)今年的书面表达考生还要训练看图说话的能力。要写好书面表达需抓住五个环节。一是审题定位,包括定时态、定人称、定体裁、定内容等:二是列要点,即中文提示和图示中的要点;三是按要点选择恰当的词、词组;四是要用适当的句型连词、短语组成句子,如并列句、从句、非谓语短语等;五是润色,即用恰当过渡词联句成文。在平时的训练中,注重五种基本句型的训练,学会扩展句子;多看范文,体会其中的表达方式;多动笔,多背诵一些经典段落,有意识地使用学过的好词、词组和好句子。训练时要能从写好正确的简单句开始,慢慢开始练复合句。也就是文章句子要正确,表达要清楚;其次注意书写整洁清楚。

建议考生做好几点:上课要紧跟老师的教学;做学习的主人,心中有目标,有计划,针对薄弱环节加强训练;抓好基础知识,做好基础题,平时练习时,容易的题目保证一次做对,高考中有部分难题,但还是以中等题为主,要确保中低档题的成功率;备好错题登记本,登记时注意分类,可以按题型分,按语法分。如把单选题放一起,把作文中常犯的错误放一起,这样不断积累,不断提醒,不断进步。(执笔 范秀芹)

物理

□苏州市高中物理学科中心

太仓高级中学

重点提要

明确重点。近年来力学和电学中的主干知识成为高考中必考的重点内容,如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对这些重点内容复习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和提高,特别应在力学部分的概念规律和定律、定理的应用上多花功夫,为电学的复习打好基础。

重视实验。今年江苏物理高考对实验作了调整,必考模块还有7个分组实验,力学部分4个,电学部分3个,其中对多用电表的考察,电表的改装部分要求有所降低。但从高考的考生得分情况看,实验历年来是高考的“重灾区”,需要高度重视。从考题的内容来看,一块是力学,另外一块是电学,电学分数又占主要的地位,在 2008年、2009年全国各地考试试题中发现,每一份试题上都出现了电学实验,这样的风格和特点,近几年不会打破。从命题思路看,对实验考查的要求重在理解,重在应用,要求考生能运用学过的实验原理、方法、用过的仪器去解决新的实验课题,这对实验的复习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再局限于课本上规定的实验。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也要求灵活,特别是对利用图像处理数据的方法,有较高要求,这需要对高中物理教材中的一些基本物理实验的原理、方法和误差分析等进行系统复习。

复习策略

全面复习。知识和能力是不可分割的,高考试题对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是结合起来进行的,一道试题既考查了知识,同时又考查了能力,而且常常是考查了几种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全面复习知识,不要遗漏。全面复习不是机械地、简单地浏览全部知识。由物理现象、物理概念、规律等组成的物理学科好比一棵大树,各部分内容是紧密联系形成的有机的整体,有主干、支干、树叶等。在逐章逐节复习全部知识时,要注意深入理解和体会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使自己具备丰富的、系统的物理知识,逐步体会各知识点的地位、作用、分清主次,理解其实质,这是提高能力的基础。

高考试题知识覆盖面广,考生应对全部考试内容进行认真复习,该记忆的记忆,该整理的整理。不要猜题、押题,不要认为非重点内容就会不考,也不要认为有的知识生疏、冷僻就会不考,应该扎扎实实地全面复习,落脚到每一个知识点。

突出方法。学习物理的目的,就是要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领悟其中的科学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仔细审题的习惯和能力。不少考生感到物理课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问题就在于没有掌握物理学科科学的研究方法,而是死套公式。为此,在物理复习过程中要适时地、有机地将科学方法如微元法、模型法、整体法、隔离法、图像法、逆向思维法、演绎法、归纳法、假设法、排除法、对称法、极端思维法、等效法、类比和迁移法等进行归纳、总结,使之有利于消化吸收,领悟其精髓,从而提高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

抓好典题。每年高考题中都有一定数量常规的典型题型,09江苏物理试题中学生熟悉的典型题型占了考题的大部分。不少中学物理中常见的题型都是高考物理试题中的老常客,当然每次的出现可能在新情境中,但万变不离其宗。有的题型能连续考查几年,如,带点粒子在各种场中的运动,导体棒在磁场中的变速运动,正常运行的卫星受扰后轨道迁移问题,动量定理与能量的综合(09最后一题),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天体质量的称量等等。复习中要重视常见题型及通法通解,认识此问题在同类型中的代表性作用、规律,才能真正理解问题和解题的意义和价值。通过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去比较地学习,从而找到同类型题目的通解,感悟出物理思想,物理思维,形成自觉运用物理规律的意识。

答题技巧

提高审题技巧。审题是求解物理问题的第一步工作,同时也是决定解题成败的关键。提高审题技巧的重点应放①对关键词句的理解,理解其内涵和外延,明确限定条件;挖掘物理现象中隐含的条件、过程、状态等。②画好草图,草图是分析物理问题的重要手段,它能建立清晰有序的物理过程,确立物理量间关系,把问题具体化、形象化。草图可以是运动过程图、受力分析图、状态变化图等。③变换角度理解,有些问题,就题论题很难求得结论,甚至得不到结果。此时应马上变换思路,转移研究对象、物理状态和物理过程,加强相似物理情景间的联系,挖掘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注意解题规范。我们在解题时要注意两个方面的规范,一是书写表达的规范,这是提高高考成绩的一种有效途径,高考主观题分值的增加,说明对思维的科学性,解题的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要为了节省时间,在解题时只剩下光秃秃的几个公式和结果,题目的分析、解题的中间过程全无,这样的状况在高考中无疑是要吃大亏的。要力求做到会而对,对而全,全得高分。二是思路规范,分析问题时不能省略一些基本的步骤,养成规范的思维习惯,如解题的一般程序为:文字→情景→模型→过程特征→规律→方程→数学解→物理判断。另外解题时最好用常规思维方法,如果所用方法比较特殊一定要有详细的说明,以便阅卷老师能理解你的解题思路。

合理分配时间。试卷难、中、易分数分配约为2:5:3,答题时要力求慢开始,早入境,快答题,稳结束。要按照由先到后和先易后难的原则答题,前者符合考生的做题习惯,后者有助于稳定考生的情绪,使考生能够进入良性竞技状态。要学会合理分配答题时间,要敢于放弃,拿到该拿的分数,不要在自己不会做题目上浪费太多的时间,从而影响其它题的解答。另外一定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复查,重点查有没有试题漏做、问题思考是否全面有没有漏 6 解、物理量的单位矢量的方向性是否考虑完整等。(执笔 王永元)

历史

□苏州市高中历史学科中心

昆山中学

经过高三第一轮紧张的复习,高三学生基本上都做到了对历史课本逐章逐节的过关,到边到角的落实。通过夯实基础知识,实现了扎实应对基础性、单一性选择题、问答题的目标。但是,如何在此基础上实现进一步升华,如何提高综合分析、比较、应变能力,是我们第二轮复习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当前“五严”和强化语数英三科的形势下,如何在一百多天的有限时间里,实现“学以致用”,提升能力的目标,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看:清形势,找对方向

俗话说“方向错了,努力还有用吗?”省厅“五严”规定实施半年多来,和往年相比,本届高三学生上课时间大为减少。在这个大背景下考量历史学科的复习,对高三的历史课堂教学和课外自主学习的效率提出更高要求。我们可以做一个大胆的预测——高考命题趋向将在以往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识记性的内容,而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等全方位的考察。

另外,江苏省2010高考《考试说明》也向我们表明: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历史高考已经由以往的知识立意和能力立意为主转变为以能力立意为主,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以彰显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时代命题。近年来高考试题也证明:高考越来越重视考“素质”,考学生“活学活用”知识的能力,只会死用功的学生已很难考出好成绩。因此,复习时一定要凭借一定的教材内容、史料图片或习题,多思考立意主题,明了要素要点,即使是必要的记忆,也要立足于理解性记忆,更要举一反三,多角度,多维度联系拓展。

读:史学观为指导,“读通读透”教材

2010年江苏省历史考纲中明确提到,“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按照我们的理解,即高考将更加侧重于强化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具体表现为试题难度增加,对考生的理解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而落实到具体的复习层面,就是要学生在读通、读透教材的基础上运用史学观将看似零散的史料联系起来,建构系统的立体知识结构,实现综合能力突破。当前渗透教材和指导复习的史观主要有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等。如用全球史观看待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用文明史观对比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和古代希腊人创造出的集体管理国家的新模式——雅典的民主制度;用近代化史观理清中国近代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艰难的工业化之路及新中国的民主制度建设和工业化成就。

听:好教师的辅导,提高课堂效率

二轮复习还要听老师讲课么?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因为进入二轮复习后,老师往往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依托江苏省《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打破教材原有顺序,按阶段整合教材,是通史加专题尤其侧重通史的有重点的复习。在进行二轮复习的时候,同学们一定要形成一种正确的认识——这一阶段老师讲课的内容不是简单地“炒剩饭”,听课过程相当重要!

那听什么?一是听老师在通史复习中补充的一些延伸性、隐性的知识和通史体系下各模 块专题之间内在联系方面的内容。因为各模块教材内容是按专题史体例编排的,而江苏省《考试说明》中“考试范围”内容是按通史体例罗列的,这就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打通各模块内容之间的联系,适度深化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建立起通史基础之上的专题知识体系。二是听各专题的内部联系及老师总结出的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启示、结论等。三是听思路,听老师对知识的提炼、挖掘、补充、小结,听老师对教材的分析和宏观驾驭以及解题方法指导等。

写:理课堂笔记,提高复习效果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二轮复习也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笔者建议同学们准备一本小本子,记下每节课复习内容的关键词、老师课上口述的与课本内容相关的历史知识、总结的规律性的认识、启示、结论等。自己不明白或者有疑问的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标记,这样才不会错过课堂上的重要知识,课后的复习与整理也才会更有针对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复习效果。同时同学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知识的盲点、疑点等,也可以记下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练:合理训练,增强实战能力

做题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再应用的过程。这一阶段老师肯定会布置一些主观题,而且老师大多会选择近几年的高考题和各地的模拟卷中的典型题。对主观题的训练,笔者建议同学们首先要克服两种倾向——一种是平时不训练,考前搞突击;另一种是忽视教材,过多地使用复习资料,搞题海战术。其次一定要改掉两个不好的习惯——一是只做选择题,不做非选择题;二是对材料题只看、想,不动笔。第三是转变观念,从“这道题我做了没有”转变为思考“这道题我能从中悟出多少”。时间宝贵,做一题要有做一题的收获。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答题格式,更要学会变换角度观察题目,以一当十,举一反三,由此及彼,触类旁通。

复习是一个不断挑战和超越自己的过程,其间会有困难甚至挫折,但要坚信一点——相信自己,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让自己快乐的笑容在高考的考场上美丽绽放!

(执笔 庞 玲)

化学

□苏州市高中化学学科中心

木渎中学

学会高考

化学高考考什么?怎么考?不要以为这是老师研究的问题,作为考生的你才是最需要知道的。

参加高考,首先要了解高考,研究高考,学会高考。我们常说高三化学复习是一项系统工程,而研究高考也是这个系统工程中的一部分。学会高考首先要研究省教育考试院出版的《考试说明》,在《考试说明》里不但告诉我们考试的内容,考试的要求、考试的形式及试卷结构,通过研究还可以知道考试的重点。要认真阅读《考试说明》里的一些关键字,如了解、理解、知道、认识、掌握等词语对考试内容的不同程度的要求。必要时要向老师请教,了解去年与今年的《考试说明》有何不同之处,以便在复习中更有针对性。对于《考试说明》中的一些典型例题要认真解答,进一步熟悉高考试题。

其次认真学习往年的高考题,特别是去年的考题,也要了解其他省及全国考题,掌握国内高考的动向。通过研究高考试题我们可以发现考试的热点:所谓热点就是每年都要考试的都会出现的内容或方式。如阿伏加德罗常数、离子方程式、离子共存、离子浓度比较、常见 8 离子的检验、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辨析及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电池、电解池工作原理、实验操作、通过工业生产过程或科学研究方法设计的平台进行信息的加工处理与综合运用的题目等等。

学会做题

高考实际上就是限时做题,因此高三复习的后阶段做大量的习题也是必要的。不过同样是做题,平时和正式考试是不一样的。考试时只要做对就可以了,因而讲究解题技巧和方法。而平时练习不但要学习解题方法更重的是巩固相关知识,发现自已不足,培养各种能力,为将来的高考打好坚实的基础,所以解题时不但要求答案的正确率还要对题目中的有关知识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有如下一道选择题:天然维生素P(结构如图)存在于槐树花蕾中,它是一种营养增补剂。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和溴水反应

B.可用有机溶剂萃取

C.分子中有三个苯环

D.1mol维 生 素 P可 以 和4molNaOH反应

若是在考试中做到这题时选择C就可以了,但在平时训练时我们就要想1mol维生素P最多能和几摩尔Br2反应呢?与Br2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是否相同?维生素 P能与 Na2CO3、NaHCO3反应吗?遇FeCl3会变色吗?等等。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一题变成多题,不断开拓思维。

平时做题时遇到不会做的选择题决不能胡乱选一个答案,而是要把它理解为解决问题的机会。进入高三复习后我们做了大量的习题,有没有发现有时虽然题目做出来了,但还是有不少疑惑。针对这种情况要及时向老师请教,对于做题时发现的问题要敢于质疑。平常我们发现越是成绩好的同学,问题越多,越是成绩差的学生越没问题。因此要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学习,最后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学会解题还应规范解题过程,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要努力避免审题不全面、思考的不严密、答题不完整的情况。解题中的常见错误如:单位多写、不写或错写如相对分子质量写成g/mol的单位,摩尔质量单位写成g,焓变单位写成kJ等。化学用语错误如结构简式写成分子式,离子方程式写成化学方程式,电子式写成结构式。化学方程式书写中漏写反应条件,生成气体和沉淀时漏写“↑”“↓”。答题不完整也经常会出现,如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3+有的学生仅答加入KSCN溶液看是否发生变化等等。学会做题,准确答题是取得高考胜利的保证。

学会归纳

通过一轮复习我们可以发现化学知识量大面广,化学知识多而杂是不少同学相同的感觉,因此化学复习要学会归纳,通过归纳使化学知识变得整齐、有条不紊,好学好用。

复习中我们要做好如下几类归纳(1)知识归纳 知识归纳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把相关知识归纳在一起学习。如化学概念中的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等四个“同”放在一起辨析。平衡中的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平衡、溶解平衡等归在一起研究等等。二是将一些知识串成一线来研究,如研究化合物时可以从结构-性质-用途-制法考虑,学习化学实验时可以从原理-装置-操作-现象-分析(或计算)-结论来考虑。跨越课本、打破章节将知识织成线,连成片、构成网形成知识体系。(2)习题归纳,包括错题归纳和类型归纳两方面,错题归纳可以帮助我们找出错误原因防止犯同样的错误,类型归纳可以把相同类型的题目归纳在一起,如计算题中有关守恒(质量守恒、原子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等)的题目归在一起,可以多角度分析问题。(3)方法归纳包括学习方法归纳、解题方法归纳等。通过归纳可以做到举一反三,是高三化学复习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学会反思

如果把学习看作是埋头赶路,那么反思就是抬头看路。化学复习中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下的反思(1)课后反思 如这节课的听课效率如何?我学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产生了什么新问题?等等。课后反思可以帮助我们提高上课效率(2)题后反思可以在做完习题后进行。对自己来说题目难度如何?哪些题目答案不能肯定做对?通过反思可以在教师评讲试题时有针对性地听讲。(3)考后反思。每次阶段性考试结束后要认真订正试卷,同时我们可以反思题目做错的原因是什么?哪些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做题时还应注意什么问题?对于前一阶段的复习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等等。通过反思可以拾遗补缺,发现不足,通过反思可以不断改进复习方法并作出合理的调整。

学会回归

学会回归就是指回归课本。高三化学复习时很多同学会沉浸在题目的海洋中,做题占据了大多的课外时间,无暇顾及课本,有的同学即使看书也只看参考书。课本是化学知识的大本营,如果把参考书看作是经过加工过添加了很多作料的熟菜,那么课本就是原汁原味的生菜。通过粗读、细读和有目的地阅读,通过研究、加工就能做出适合自己的美味。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我们不难发现有许多题目源自课本,特别是一些典型的实验题。回归课本能让化学复习更踏实更全面。回归课本也是搞好化学复习的重要手段之一。(执笔 周连根)

生物

□苏州市高中生物学科中心

苏州实验中学

重视基础知识,建立知识网络

1、把握重点,逐步深入。复习基础知识要抓重点。如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过程图解不仅要看懂,还要绘出图解,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如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及影响有氧呼吸的环境因素(如氧气浓度、温度)进行分析,同时要结合呼吸作用过程理解净光合速率(或有机物积累量)等于总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因此,复习不是单纯看书,还要动手画,动脑想。

2、注重方法,形成知识体系。在复习的最后阶段,应将各章节中类似的、易混淆的知识点或联系紧密的知识点作好笔记,并对其分类、比较和归纳,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

要联系必修与选修的知识并进行综合。如教材中有关酵母菌的内容有制葡萄酒、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固定化酵母菌等知识,对此,要进行总结与归纳,因为综合性试题有可能来自这些知识的综合。具体方法可以用比较的方法,如DNA聚合酶、DNA连接酶的比较,复制、转录和翻译的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等,同时还要学会归纳的方法,也就是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如每条染色体中DNA数目的变化曲线,不仅能够反映有丝分裂中的特征,也能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特点,此题常出现的错误是没有考虑减数分裂过程。这告诉我们,在掌握两者的区别时,还要掌握两者的相同点:都有染色体复制、纺锤体的形成、着丝点分裂等变化,等等。

3、进行专题复习,关注历年高考题。

二轮复习以专题复习为主,按知识体系,一般可分为八大专题:生命的基础、细胞的代谢、生物的遗传、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生命的调控与免疫、生态与环境、现代生物科技成就、实验。

复习时要善于挖掘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点→线→面→体”,使知识结构网络化,提高复习效率。二轮复习的训练应以专题训练为主,并进行滚动训练,适当辅以综合训练。如遗传中的分子遗传学知识,可以通过中心法则图形进行发散,联想到DNA的结构、DNA的复制、转录、翻译、逆转录、RNA复制、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基因工程等内容,并且通过RNA病毒(如甲型H1N1流感病毒、HIV等)可以与当前的热点知识结合在一起,如我国研制的甲流疫苗已经广泛应用,这样可以与特异性免疫知识结合在一起,与细胞工程中的单克隆抗体制备等知识联系。

在复习中要精做题,做题的目的是掌握思维方法和解题技巧。比如,近两年的高考试题中都出现了两种遗传病一起分析的遗传题,基因工程中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试题,这种试题要进行研究,分析这类试题可能涉及的问题及其对策,通过这道题来掌握一套思维方法。

研读高考说明,把握复习方向

1、关注实验。实验考查内容及等级要求略有变化,将“探究酶在洗涤方面的作用”由a级要求提高到b级要求应引起重视。实验的考查总数没有变化,但20个实验的a:b:c由2009年的7:10:3改变成5:12:3,提高了对实验考查的等级要求,提高了对实验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要求,这值得重视。考纲所列实验要认真对待,并且要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操作技能,并能综合运用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如“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在研究叶片时加少量的二氧化硅、碳酸钙及无水乙醇的目的是什么?研磨要充分迅速的原因是什么?画滤液细线要细而整齐、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在研磨时不加二氧化硅、碳酸钙或无水乙醇会出现什么结果?如果色素带不明显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要结合课本实验进行分析。

2、关注典型题示例。与去年相比,典型题示例共增加了8道,增加题涉及到的内容有甲状旁腺素、降钙素与血钙的关系、种间竞争的实例判断、在观察细胞中染色体行为并计数时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方法、“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的实验结果的判断。增加的多选题涉及到的内容有“探究土壤干旱对某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曲线图分析。增加的非选择题涉及到的内容有回答与细胞有关的实验问题、设计实验验证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从增加的题目来分析,它们都比较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且大多数与实验相关,这就预示2010年高考将进一步加强对实验的考查及曲线分析题,考查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探究生物学问题,在理解生物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对实验现象或坐标曲线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学会设计实验、完善实验和分析实验。典型题还可以对近两年高考试题进行分析,如基因工程的相关问题,遗传图解问题课本实验问题,都有比较强的参考价值。

3、关注表格和图形题。从近年的高考试题看,题干短而考查的知识面较大,为提供更多信息,通常用图形、表格为载体。在解答时要认真观察和分析,看懂题目和图表给出的信息;读图时运用数学知识,看坐标轴的含义、看曲线的起点、终点和转折点等,同时对比各图和曲线间的关系。

注重方法,提高效率

选做真题。在冲刺阶段,大家应慎选或不再做新的模拟试题,但应该选做一些近2年的高考真题。

加强解题方法的训练。按照高考题型,分析研究方法规律,掌握解题技巧。如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有直选法、淘汰排除法、比较筛选法、推理法、综合分析法等,即根据题型的要求,灵活、熟练地运用各种不同的解题方法与技巧,达到快速、准确求解的目的。非选择题一般分为文字表达类、图表类和实验类三大类。

图像题:不仅要会识图、读图,还要会从图形中提取信息,甚至还要会画图,用图形进行描述。图解题:要学会剖析方法,从局部到整体,把大块分成小块,看清图解中的每一个 11 过程。示意图和图解都具有类似的特点:文字图形化、复杂简单化。

坐标曲线题:分三步,一观察曲线的横、纵坐标,明确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二找特殊点,如起点、终点、最高点、最低点、转折点、交叉点等,明确这些特殊点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三描述以特殊点为界限所划分的每段曲线的特点,如果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曲线,应本着逐一分析后再对比归纳并结合所学原理,找出因果关系,最后结合所提问题,精心组织语言,按照“规范、达意、通顺”原则填写答案。

实验题:要注意对照原则、单因子变量原则、等量原则、平行重复原则、编号原则等。对教材中每一个实验的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要认真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总结实验方法。对于实验设计和研究性学习活动,要掌握其一般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执笔 章 青)

地理

□苏州市高中地理学科中心

江苏省常熟中学

答题中常见性问题及对策

1、读图审题不细致,空间定位不准确。

在没有审清题意的情况下,忙于动手答题,影响了准确率。如“此时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学生往往忽视了“此时”,却把冬季和夏季的气候特点全答上。漏题现象也较多,如要求在图上作图,或把某地理事物标在图上的相应位置,等等,对此,学生往往看不到题目而失分。这就需要老师平时增强训练,在讲评试题时教会学生读题目的方法和注意点,把题目或材料中的关键词划出来。

本届学生空间概念相对薄弱,图上提供了经纬度位置或海陆轮廓和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分布,但学生往往不能准确定位,从而影响答题。平时除了课堂用好图、学生作业多翻图外,还需要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并适当做一些填图、默图练习。

2、基础知识不牢固,综合分析不全面。

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对知识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因果联系和逻辑联系)不熟悉,从而制约了思维的开展,而对地理的基本原理理解不透,又导致了回答不全面,分析不到位。建议复习时梳理基本知识,强化知识系统,准确把握主干知识体系,善于整理、归纳,以干带支,重在贯通。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要落到实处,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理解每一知识点,对地理概念、地理规律要记忆清楚,理解正确,切实把握。

3、信息提取不完整,逻辑推理不顺畅。

不少地理试题提供文字情景、图形信息,其中有些是显性信息,有些是需要动用知识储备加工以后才能得出的隐性信息。答题的前提就是发现信息,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如图上经纬度标注的度数、山脉、城市等分布是显性信息,而等高线凸向高处示意谷地、河流流向示意从高到低、我国0℃等温线分布示意秦岭-淮河一线、等压线图结合风向示意南北半球、溶洞示意石灰岩等是隐性信息。在复习时既要讲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又要讲清知识的延伸迁移,要通过对知识的剖析、对比、综合、拓展,帮助学生突破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4、文字表述不规范,粗心大意不严谨。

一些学生往往表述不清或回答不全面。对此,在平时训练中,要适当增加一些论述题和文字表述题,经常锻炼并列式、因果分析式、层次递进式等答题方式,答题注意思维的发散性、完整性,注意不仅从图中材料中找出所需的信息,还要思考材料外的隐性信息,文字表 12 述要点化,重要的答点先写,次要的答点后写,文字既要简练,又要抓住关键词,表述要规范、严密、完整。复习建议

1、回归书本抓主干,突出重点成网络。

立足教材,研读《考试说明》,把握变化点,吃透新增点。可依据考纲灵活处理高中与初中、必修与选修的关系,复习时要高、初中有机结合,用地理理论深化初中内容,用初中图表作为高中理论的载体。要注意主干知识的重新梳理,对基础知识的单纯记忆转化为理解和应用,要做到概念准、规律清,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2、加强图表训练,提高读图析图能力。

(1)对各类图表进行分类、总结,并找出应对策略。针对不同的图表通过训练寻找有效的解读方法。如区域图,先准确判断其所在位置;若是统计图,先推断其反映的是什么地理事物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若是复合图,可“化整为零”。

(2)重视记忆地图。如区域图的轮廓、重要经纬线穿过的地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主要洋流分布、六大板块分布、重要铁路干线分布、主要矿产地、主要城市等。

(3)收集各种图像,注意新型的图表。注意将各类地理图表进行变换、组合,培养提取、加工、整合多种信息的能力。

3、寻找规律,掌握解题方法。

要依据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建立各类问题的分析模型,提高解题能力。如关于河流和流域各类问题的分析模型:河流的开发包括防洪、航运、灌溉、养殖、发电、供水等方面;河流的航运价值要考虑自然条件中的水量、结冰期、地形和流域内经济发达程度等;水能丰富的条件包括水量(气候、流域面积)和落差两个要素;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位、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水能蕴藏量、汛期等。类似的规律还有很多,如两地间最短航线即为过两地大圆的劣弧;地球上两个日期的分界线为“死”、“活”两条线;日照图的解题思路;确定地方时的几个常用参考点;判读气旋和反气旋的“左右手法”;判断气候类型的“三部曲”法;判读物质循环图的突破口;分析区位因素时需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入手;评价发展条件或带来的影响时往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考虑;分析区域地理时从自然地理特征(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自然资源等)和经济地理特征(人口、农业、工业、交通、城市等)两方面把握;国土整治的一般模式:背景分析→问题或优势→治理与开发措施等。

4、精选精练,突破重点和难点。

精选基础性强、思维性灵活、重能力、有梯度的试题进行改编、整合;重点研究综合性强及涉及新知识、新事物、新发现等问题方面的试题;关注与现实热点问题、与生活实际有联系的试题。

答题步骤

(1)把握题意:学生首先必须读懂题意,找出关键词,把握试题的中心含义,以及试题的作答要求。(2)看清图表:准确、全面而有效地从图示材料中提取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并要注意将图像、图表资料与文字资料有机结合起来,加以灵活运用。(3)注意联系:答题时注意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同时还要注意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4)准确表述:对试题进行逻辑分析后,要进行答题的构思,最后规范书写。(执笔 张丽新)

政治

□苏州市高中政治学科中心

震泽中学

命题趋向

江苏的政治试题整体上具有贴近热点问题、突出主干知识、强化知识内在联系、注重考查知识应用能力等特点。其命题基本趋向有三个特点。

突出学科特点。一是试题充分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特点,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当前的社会热点,对当今国内外重大事件给予较大关注,凸显了政治试题特有的思想功能。二是试题背景材料生活气息浓厚,切入微观灵活,反映出政治试题的生活性和思辨性要求较高。三是试题以能力和问题立意,侧重主干知识、理解性知识、应用性知识的考查,侧重对所给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的考查,彰显政治学科逻辑性、综合性强的特点。四是依纲据本,紧扣《考试说明》命题,知识覆盖面广,涉及考点多,注重基础性,整体难度有所降低,体现了高考命题的严肃性、导向性和权威性。

体现江苏特征。试题所涉及的社会热点反映了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概貌,试题所选用的素材、事件、人物等大多数来自本省,试题的情景设置也能兼顾省内不同区域学生生活习惯的差异。

显现课改特色。政治试题释放了较多的新课程元素:试题用语简洁,语句朴实,行文流畅,贴近学生实际;设问新颖巧妙,呈现形式活泼,集趣味性、开放性、生成性于一体,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此外,体现“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活动类”试题的出现,既有利于考查考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又检查了“课程标准”有关要求的落实情况。

备考策略

1.夯实基础,整合知识,形成体系。

近年来,我们在试题的失分统计中发现,基础试题得分低是一个普遍现象。为此,在备考复习中必须高度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

第一,对知识点的把握,求“全”。凡属《考试说明》所列的考点,都要仔细排查、细心熟记,做到“点点过关”,尤其要重点关注新增考点和能级要求发生变化的考点(2010年《考试说明》新增考点3个,能级变化考点37个,限于篇幅,此略)。第二,对知识线的梳理,求“清”。要把各知识点按一定的内在联系串联起来,形成基本线索,弄清各知识点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弄清知识点之间的逻辑结构,达到融会贯通。第三,对知识面的辐射,求“宽”。在点、线复习的基础上,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打破单元、课、框的界限,形成知识网络,构建模块知识体系。为了能理清知识线索、形成知识网络,一般可采用默写“知识网络结构图表”的方法,来检验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关注热点,联系省情,贴近实际

社会热点与教材的结合点是高考命题的重点。这要求我们关注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并学会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社会生活的现实问题和自己成长中的实际问题。

今年值得我们关注的时政主要有:调控房地产市场、发展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大学生就业、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结构、保增长)、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钓鱼式执法、民族团结、整治互联网、医改新政、绩效工资、加强青少年道德修养教育等。此外,我们还应格外关注江苏的省情,关注江苏在推进“两个率先”进程中涌现出的典型事件、典型人物,关注江苏“两会”期间所热议的社会热点问题。

热点专题复习不同于媒体上的时政分析与评论,必须基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必须落脚于教材上的基础理论或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与引导,主要靠平时的潜移默化和渗透,不提倡抛开书本去搞大规模的时政专题复习。最佳的做法是结合教材基础知识的复习,抓住重要考点与社会热点的交会处编制微型时政专题复习学案,14 引导学生分析其对应着的经济、哲学、政治、文化学科的知识点,达到社会热点和学科知识的有机统一。

3.掌握方法,训练能力,提升素质

平时教师上课是理论联系实际,而考试则是实际联系理论,即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说明实际问题。为此,在把握扎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还必须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就材料式试题而言,解题一般都要经历以下四步:读懂材料(确定中心、分出层次),读懂设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联系知识(材料与问题所需原理、知识),组织答案(将课本知识与材料相对照整合出答案)。对于具体试题,一般还分成“反映类”“原因类”“措施类”“意义类”“认识类”“分析类”“评述类”等题型。对于这些不同类别的题型,我们都要归纳并掌握其个性化的解题套路和方法。

解题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习得的。从学生能力构成的现状看,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训练显得尤为迫切。思维能力的训练要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审题的训练,要求学生养成动笔答题前反复研读设问指向的习惯,杜绝一瞄试题就动笔,凭感觉答题的马虎作风。二是实际联系理论的训练,要求学生养成看到材料、情景就尝试着联想课本知识、思考理论基础的习惯。三是模仿答案的训练。经典的试题必定会有经典的答案,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参考答案,明白答案中每一小点的答题角度,模仿答案形成的思维路径。

加强表达能力的训练,就是要引导学生答题语言向教材语言和时政术语回归。教材中的政治术语以及时政材料中的精辟论述都是经过专家反复推敲的,有较强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因此,学生组织答案的语言只有向教材语言或时政术语回归,才能避免出现语言不规范、表述不准确等现象。科学合理的表述,首先是要严谨、规范,特别是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表述,不可用随意性很强的日常生活用语来代替,要坚决杜绝非术语化现象;其次要逻辑严谨、层次清晰,不可想一点写一点,思路混乱;再次,书写要认真,段落要分明。

此外,综观近年来的高考试题,还可以看出试题比较注意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隐性考查,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渗透考查。这些试题所关注的往往都是关乎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如果考生思想境界较低,人文精神缺失,必然对这些问题缺乏足够的关注与思考,答题时也必然缺乏应有的深度。因此,复习中还应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教育,引导考生超越具体的学科知识,思考知识背后的价值追求,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执笔 姚敬华)

第二篇:2014高考诗歌鉴赏复习指要

2014年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知识点

【考情分析】综观近几年新课标考情,可发现有以下规律和趋势:

(1)考查热点和重点。考查的作品以唐宋诗、词为主,作品体裁以近体诗和词为主,但是其他时期的作品也会考查。

(2)考查涵盖面广。对古诗歌的考查,考点分布比较全面,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观点态度、思想内容均有不同程度的考查。

(3)题型稳定,难度值相对固定。

全国新课标卷2010、2011、2012和2013年都是提供一首古代诗歌,设两个问答题,属主观题,分值是11分。今后,新课标高考将仍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但是会更加开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开放性题目可供考生选择的角度较多,赏析能够体现考生的个性化。

【学习方法指导】

反复吟咏 悟诗歌魅力

我国古代文学遗产丰富,古代诗歌(诗、词、曲等)是其中璀璨的明珠。阅读古代诗歌,有助于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丰富语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可谓好处多多。那么,怎样阅读古代诗歌呢?

一、反复吟诵,品味诗词的韵律美

诗歌的美,在读时才能感受到。因为语言是有声音、有节奏的,不同的圣音、节奏能表达不同的情感。所以,要反复吟咏,感知诗的意味,提高感知美的能力。

二、联想想象,再现诗歌创设的画面

诗歌是最精练、最纯粹的语言艺术,它以语言描绘一个个意象,通过读者的想象,即可组成一幅幅美妙的画面,美不胜收,言简而义丰,妙不可言。如范仲淹的《苏幕遮》:诗人借意象把自然美转化为艺术美,读者借助联想想象把诗歌中的艺术形象再现出来,使诗歌的内容通过感知得到补充,使自然与人得到和谐统一。解读诗歌时的联想与想象,实际上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读诗时的联想想象,没有固定的模式,关键是合乎情理。

三、涵泳画面,缘景明情悟情感

诗歌之所以能产生极强的艺术魅力,是因为它具有优美的意境。意境是合景与情而言,古人有所谓“诗情缘景发”“意与境合”的说法,诗歌欣赏要由“境”入“意”。要完成由“境”到“意”的升华,把诗人浓缩的生活还原,把诗人结晶的感情展示出来,需要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感情抱负及诗人写诗的社会背景和心理背景。如:要理解李清照前期词的清新明快与后期词的深沉低吟,便要知道李清照晚年因国破家亡而导致的与前期迥然不同的生活状况及思想状况。

四、融身诗境,引发共鸣觅知音

融身诗境,就是沉浸在诗歌给读者营造的情绪里。我国的古典诗歌常常是诗情画意,意境优美。在吟咏诗词时,我们可以借助已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体验,和诗人产生共鸣,也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人描绘的、我们从未经历过的境界中获得新的审美体验。比如王维的山水诗,喜欢游山玩水、热爱大自然的人,读后无不历历在目,宛如身临其境。而没有此经历的人则可以借助联想和想象品味其中的妙处。正如没有到过泰山的人读了杜甫的《望岳》,同样能够想象出泰山的巍峨。

五、聚焦尾句,妙得诗歌真言

古代诗词常在末尾两句点明题旨,卒章显志,是诗文常见的写法。阅读时应该重点注意。

【要点名师透析】新课标最新《考试大纲》规定: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阅读欣赏古代诗歌主要包括两点: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从考点本身要求来看,本考点需要考生具备以下知识储备:

(1)能够初步了解古代诗歌的文体特点;

(2)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能够了解古代诗歌的不同表达方式带来的不同表达效果;

(3)能够把握各朝代重要诗人的语言风格。

从考点本身的特点来看,本考点能提高考生以下素养:

(1)根据已经学到的知识准确无误地鉴赏古代诗歌;

(2)能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3)能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4)能感悟我国古代诗人的节操。

☆从以下两点把握诗歌的整体内容:

一、形象

1.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诗歌的人物形象分为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二是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常见命题方式有:①这首诗歌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②这首诗歌中的某物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典例】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①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③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②波神:水神。③准拟:准定。

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分析评价词中作者形象及其观点态度的能力。在这首词中,作者倾注了浓烈的主观色彩。“波神留我看斜阳”“水晶宫里奏《霓裳》”等浪漫的想象,显示了他的英姿以及豪迈的气概,展示了他的杰出才华和独具的词作风采。“波神留我”“露宿何妨”“准拟岳阳楼”均表现了词人乐观、豁达地面对风雨的情怀。考生只要调动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使词人的形象跃然心头,不难归纳出来。

答案:①达观、豪迈的胸怀。②“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两句,词人不说自己的行程为大风浪所阻,而是抒写自己想象的意象,水神怀着深情挽留他欣赏那美好的夕照景象。“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面对风浪阻遏行舟的情况,词人处之泰然。

二、语言

1.炼字

(1)炼字(词)炼字中要炼的字就是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能使诗句生动形象以至“活”起来的一两个关键字,一般是动词、形容词。鉴赏的方法是由字及句,由景及情。

(2)炼句炼句中要炼的句子一般是指全诗中最为传神、最能使全诗生动飞扬的关键性句子。这是作者感情的喷发口,它能更好地显示诗歌的意境,它往往熔铸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艺术形象。

【典例】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严郑公①宅同咏竹□(唐)杜 甫绿竹半含箨②,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③晚,阴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①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②箨(tuò):笋壳。③帙:包书的布套。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色侵书帙晚”一句是描写竹影的,句中“侵”与“晚”最具特色,“侵”写出竹影随光线移动逐渐扩大之态,“晚”也是侧重于光线之暗,是竹影使人产生的错觉。答案: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侵”字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晚”字则写出了竹影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

2.鉴赏语言风格特色

所谓语言特色(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鉴赏语言风格,也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的赏析,要记忆一些常用术语,如沉郁顿挫、绮丽典雅、清新质朴、简洁明快、雄奇奔放、悲慨沉郁等,以便表述恰当,答题规范。

三、表达技巧

1.鉴赏描写手法诗歌中主要考查侧面描写中的渲染、烘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白描等。

(1)渲染:对环境、景物进行多方面的描绘形容,以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

(2)烘托:“烘云托月”,借助描绘别的事物突出主要对象。烘托又叫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表达不同的情感。

(3)动静结合:对景物进行动景和静景的描写,有以静衬动、以动写静等手法。

(4)虚实相生:实写就是正面描写,写现实中的真实景物;虚写就是侧面描写,写想象中的景象,写所感。

(5)白描:绘画中的一种创作手法。用最简洁的笔墨,不加烘托和细致的修饰,直接描画鲜明生动的形象。

【典例】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此词写于作者罢职闲居江西上饶带湖时。

作者大胆、巧妙地用“寒”“点”来描述景物,这样是否与整个画面协调,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本词艺术技巧的理解的能力。答题时不能将答题重点偏向“寒”“点”所表达的情感,而要对“寒”“点”描写的内容与“画面”的关系进行分析,即对其艺术表现力进行分析。

答案:协调。用易于产生伤感凄迷的“寒”描绘出山林的朦胧,颜色的深暗,与“斜”“暮”一起写出了初春傍晚景物的特点。傍晚的树林朦朦胧胧,使黑色的乌鸦在林外历历可见。用“点”字,使画面不但不粗疏空旷,而且具有动态美。这样,与词中作者描摹的初春傍晚农村美景相协调。

2.鉴赏抒情方式常见的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喻今等。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表达对人物或事物的爱憎情感。

(2)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来寄寓、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正常情况下“景”和“情”产生的美感是一致的,美景抒乐情,恶景抒哀情,但诗歌鉴赏中还经常运用“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其目的是让“哀情”更悲。

(3)情景交融:把作者的感情融入景物描写之中,景中有情,情中带景,情景融为一体。

(4)托物言志:借助自然界中的某一物象所具有的特征,来表现作者的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象带有人物化的色彩。

(5)用典抒情:借助典故来抒发情感,来讽喻时政。

(6)借古喻今:借助历史上的人物或事件来隐喻、规劝当朝。“借古”是手段,“喻今”是目的。

【典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闽中秋思□(唐)杜荀鹤①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注】①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时所写,后人评价极高,谓工于炼字。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诗文表情达意的最高境界。本诗在抒写内心情感方面即有此特点。试结合全诗内容,从诗歌抒情方法入手加以分析,写一段赏析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诗全篇的抒情手法是以乐景衬哀情。前三句写景,极尽明丽欢愉与气象开阔之能事,全然无北国秋日之萧瑟。末句两个“堪”字,即构成心绪的对比。他乡虽美,但只堪图画,不能解思乡之苦,作者乡思愈浓。诗歌无一句明言乡思,但曲致委婉之情,让全诗清新自然,境界全出。

四、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1.概况内容主旨

“诗歌的内容主旨”是指诗歌中描写的人、事、物的总和,是诗人写作的主要用意或目的。分析诗歌的内容要结合诗歌中的意象、人物、事件等因素,综合观照,这样才能顺利地解读诗歌,领会诗作的内容,体味作者的创作意图。“概括诗歌的内容主旨”常用的设问方式有:

(1)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2)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3)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典例】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晚 望□(清)郑 珍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有人认为,尾联破坏了全诗优美的意境,应该删去;也有人说,这两句恰是诗人匠心独运之处,不能删去。你同意哪一种意见?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概括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诗歌表达手法中“反衬手法”的运用。考查情与景的关系,重点要揣摩乐景与哀情之间的辩证关系。用乐景写哀情而愈见其哀。答案:同意后一种意见。前三联描绘春色之美和闲适之感,最后两句点出农村的穷苦和内心的沉重。作者运用“以乐写哀”的手法(或“以乐景衬悲情”“对比”),抒发了满腔悲愤之情,也使感叹民生疾苦的主旨更为鲜明。(如同意前一种意见,只要能自圆其说,也可)

2.把握思想情感

把握评价思想情感,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站在一个高度上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把握评价思想情感常见的设题模式有:

(1)结合××句子,分析诗(词)人的思想感情。

(2)××句诗(词)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3)这首诗(词)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4)作者为什么要写××两物?作者借这两物抒发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典例】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京口月夕书怀□(南宋)林景熙①山风吹酒醒,秋入夜灯凉。万事已华发,百年多异乡。远城江气白,高树月痕苍。忽忆凭楼处,淮天雁叫霜。

旅夜书怀②□(唐)杜 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①作者老家在温州平阳,此诗是他转徙京口时的感怀之作,当作于宋亡之后。②这首诗是作者离开成都草堂后在渝州(今重庆)一带飘泊时所写。请结合诗句分析《京口月夕书怀》和《旅夜书怀》两诗中作者情感的相似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为比较阅读题。所选诗歌一为唐诗,一为宋诗,但都是五律。要求分析二诗情感的相似之处,属比较阅读的范畴。在分析时注意结合诗歌所选用的意象的相似性进行作答。答出两点即可。要求比较宽泛。

答案:情感相似之处有:①都抒发了异乡飘泊沦落的悲凄之情,林诗中感叹自己“异乡”飘泊,杜诗用“天地一沙鸥”自况,自伤飘零;②都抒发了自己年老孤独的伤感之情,林诗中感怀自己“百年”之身独对夜灯,杜诗中以“平野阔”“大江流”反衬自己一叶小舟的孤苦伶仃;③都抒发了时光流逝的悲哀之情,林诗中有“华发”“百年”的哀伤,杜诗中以江水的奔流令人感受到时光的迅速消逝;④都抒发国家残破、自己一事无成的郁闷之情,林诗写在宋亡后,“万事已华发”流露了事事不如意的悲伤,这也是借酒浇愁的原因,杜诗结合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流露了未能施展政治抱负的不平。

3.评价观点态度

作者的观点态度包括:对事物、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对人生感悟的倾吐,等等。所谓“评价”,是指在把握文中观点和作者态度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作出自己的评价。如文章的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是否有有益的启

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等等。有时还需要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分析比较,作出正确的判断。评价观点态度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1)诗人对××事件的评价客观吗?你是如何理解的?

(2)„„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谈谈你的看法。

(3)这首诗体现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予以分析。

【典例】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 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首先应否定。“故园”既然“无兵马”,那么“愁”什么呢?这就是诗句的内涵。结合注释①②与历史背景,可知宋朝南北分裂,国土沦丧。综合起来,就可得出答案。答案:不矛盾。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

第三篇:高考二轮复习动员讲话稿

千磨万炼仍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致高考冲刺中的同学们

同学们:

大家好!

伴随着春天的到来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期,我们为之奋斗了多年的高考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三个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只要我们振奋精神,调整心态,讲究方法,提高效率,我们仍然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此,我代表全体高三教师向同学们提出以下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振奋精神,坚定信心

经过高三上学期五个多月的拼搏,伴随着学业成绩的起起落落,同学们已经品尝了高三生活的酸甜苦辣。站在新的起点上,在拼搏的进程中,你们或许已经感到疲惫,或许有一些备受煎熬的感觉,但这些感觉恰恰说明你们已经付出了很多,是成功的前兆,在这个时候更需要你们振奋精神,坚定信念,矢志不渝地去追逐梦想。

梦想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生有梦,不断追梦的人才能始终充满希望与活力地生活着。可能有的同学会说,我感觉我离自己的梦想很遥远,其实遥远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去奋力缩短你与梦想之间的距离。在追梦的过程中,汗水和泪水都是你必须付出的,遭受挫折和打击也是你的必修课,只是你应该学会被打击后变得更加坚强。

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曾经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使你倒下,如果你自己的信念还站立着的话。”

过去的许多学生,有的在一轮考试后成绩还很不理想,曾经有过放弃高考的念头,经过三、四个月的拼搏,高考时一跃成为“黑马”,考上了重点本科;还有的在高考时的成绩也不理想,有的甚至只考了个专科学校,可是多年之后再见到他们时,他们竟然在北大、浙大等名牌大学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这些都是他们矢志不渝地追梦的结果。

青年人不要限制或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只要你勤奋努力,你就一定会梦想成真!

二、学会感恩,学会负责

高三是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是决定命运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个时期的学生是家庭和学校的宠儿,往往会受到特殊的关爱和照顾。作为学生本人要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避免两个极端。一是对别人对你的关心诚惶诚恐,压力倍增,总觉得学不好对不起关爱你的人,导致心浮气躁,学习效率低下;二是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觉得别人对你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动辄就发脾气、抱怨,像个小刺猬,把关爱你的人扎得遍体鳞伤。这些都对你的应考和成长不利,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坦然地接受家人和老师的关爱,并学会真诚地感恩,感恩的方式应以更加勤奋地学习,让关爱你的人看到你的进步为主,另外还可以适时地用语言或文字表达你的感激之情,多与家人和老师沟通,把你高兴的事,烦恼的事告诉他们,一来可以驱除你心中的垃圾,减轻你的心理压力,二来可以获得别人的开导和帮助,甚至还能激发别人关爱你的积极性,何乐而不为呢!请你相信,在这个时刻,学校、老师和亲人都会全力支持你的!

在学会感恩的基础上,你还要学会负责任。父母、老师都是由不得我们自己

选择的,摊上什么样的,就得认可什么样的。要学会适应他们,学着欣赏他们,学着感激他们。如果不幸遇上了对你不负责任的父母或者是老师,那就需要加倍对自己负责任,任何想以自己的堕落和不争气来报复他们的行为都是愚蠢的,到头来,当他们都离你远去时,你靠什么来立足于这个世界,靠你的玩世不恭和游手好闲吗?要靠本事!只要有了过人的本领,任何人都不敢小瞧了你!同学们,你们已经长大了,学会对自己负责,对学校和家庭负责吧!

三、珍惜时间,高效学习

在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班里,尽管学生的性格、品德千差万别,但从综合能力上来看是差不多的。除了极少数天资聪颖和先天愚钝的人,对大部分人来说,学习成绩和学习时间的投入就基本上成正比。时间的供给,丝毫没有弹性。

管理大师德鲁克给出的时间管理药方是:要随时记录自己的时间的使用情况,要尽量多地腾出整块而不是零星的时间来应付最重要的事情,要尽量消除浪费时间的活动。

李嘉诚十四岁时曾在香港一家茶楼当跑堂伙计。茶楼的伙计每天必须在清晨5时赶到茶楼。为了早起,李嘉诚把闹钟拨快10分钟,每天总是最早一个赶到茶楼。成为香港首富后,他的手表仍然要比别人快十分钟。比别人快上十分钟是李嘉诚一直保持着的习惯,正是因为他惜时如金,所以才有他丰硕的成果。

作为站在离高考考场只有一步之遥的你们,更要惜时如金,每天都要写出学习计划,并努力去逐项完成,每完成一项,用笔打上对号,并对计划完成情况做出小结,进行自我表扬或批评,这样你的复习就会形成良性循环,你会感到越来越有收获,越来越有自信心。

在珍惜时间的同时要避免采用疲劳战术,要科学用脑,通过加强营养和适度的睡眠来保证良好的精神状态。

用心学习才会有高效率。用心与用力是不一样的,用心就是要把学习看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任务,不断地想着它、念着它、琢磨它、感悟它、享受它,这样的学习才能称为高效的学习。

四、了解特点,讲究方法

二轮复习即将带来,时间短,任务重,必须讲究复习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二轮复习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按照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分小专题复习,旨在进一步熟悉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二是各种形式的训练和考试较多,旨在查漏补缺,总结应试的经验教训,训练应试能力。

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做好每个专题复习前的预习,争取通过预习就能解决本专题的大部分基本知识和方法,寻找本部分知识与其他知识的联系,即建立知识网络,并完成相关练习题,对高考的热点题目要力求熟练,同时要找出自己还存在的问题。

2、更好地关注课堂听讲和小组讨论。在二轮复习的课堂上,老师讲的东西可能不再是细致的,但一定是非讲不可的内容,是重点、热点问题中大部分同学还没有落实好的内容。小组讨论也是同学们之间解决疑难,交流应试心得,互相取长补短,提高综合能力的重要渠道。要克服害羞、胆怯、自傲、自卑等心理,积极参与,力求有最大的收获,还要与周围的同学建立和谐的关系,组成成功共同体,互相鼓励,互相搀扶,一起走向成功。

3、要做到训练必限时,练后必总结。除了要充分利用好老师安排的限时训练机会之外,自己在预习时做题或课后自行安排的练习都要限时做,哪怕只做一

套题的某几个题也要限时做,以便训练解题速度和答题技巧。做完后再对答案,找出自己的答案与标准答案的差距,然后再总结纠错。

二轮复习的纠错方式应该与一轮复习有较大的不同。这时的纠错应该分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总结式的纠错,例如做完一套题后,用简练的文字整理出自己的知识漏洞和方法漏洞,简要分析出自己的失分原因,特别要把自己会而不对的原因整理出来,将题目的规范答法和注意事项整理出来以加深印象。第二种是好题集锦,若遇到特别好的题目要把一个大题整体剪下,贴在本子上,将自己做错的地方用红笔进行简要分析,写上错因和注意事项。每周周末都要将本周的总结和好题集锦再落实落实,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有实效,还能为考前复习积累资料。

4、正确对待考试分数,不断调节应试心态。

每个同学的奋斗目标是不一样的,对考试分数的期望值也应该不同。在今后的复习过程中,要淡化分数,不因考试分数的起伏而过度地影响情绪,要把精力用于解决考试反映出来的问题上,要为能在高考前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欣喜。

应试心态的调整也是今后大家应该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不知大家在假期里有没有看过冬奥会的比赛,那些在冰雪项目上夺得金牌的运动员并不都是实力最好的,而是有实力且自己没有发生失误或犯规的。高考也一样,营造一个既紧张又有序的思维状态对考试来说太重要了!这就需要大家在平时的考试中历练自己,每一次都追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五、经历高考,感悟人生

人生好像登山,而且要攀登无数的山,每一座山都有其独特的高度和风景。高考就是其中的一座海拔较高而且风景秀丽的山,其攀登之艰难和登顶后带给人的美妙体验,是没有经历过的人所不能体味到的。有些事,经历过本身就很重要。经历过高考的人,一定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是一个不怕困难的人,是一个心怀梦想的人。高考必将加快你们的成长进程,丰富你们的人生阅历。

同学们就要走上高考的考场,去展示你们的才华,追逐你们的大学梦想了。作为老师,我们一定会更加勤奋地工作,给你们更多的关心和支持。让我们携起手来,拼搏百来天,向高考考场冲刺,为幸福人生奠基!

第四篇:2011年高考二轮复习:写作

创新点一 深刻 ◎特征点解读

《考试大纲》对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的“深刻”作了界定,即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要求考生透过现象的迷雾深入思考,对现象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的加工,发掘出寓于事物中的本质来。

2.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偶然的,有后果就必然有前因,要善于探究事物的本源,以敏锐的目光,借助事物发展变化的脉络,探寻问题发生的原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陈旧的、大众化的观点,不能产生振聋发聩的效果,所持观点应该具有时代感、前瞻性、震撼力,能够启人心智。

◎失误作文

荷之秋思 安徽考生

一茎残荷,挣扎于荷田之中,在冷风中瑟瑟发抖,显得格外凄凉。残荷似乎从噩梦中醒来,长叹一声。随着这声深深的叹息,往日的遭遇一齐涌上心头。

2008年的春天,我的主人突然心血来潮,说是这年头,没有什么不可能,硬要把我的根埋得深深的,把水灌得满满的,还美其名曰:“根深才能叶茂,水深才能养鱼。”于是,他们全家人一起出动,扛着锹镐,来到塘边,深挖塘泥。完工之后,再放进肥料,把我埋入塘泥下面。我周围还埋了许多我的兄弟姐妹。开始我也以为这样能够丰产丰收,长出许多藕崽,开出许多荷花,结出许多莲子,那不是我这一生最大的造化吗?可是,被埋入深泥深水之后,我就像被打入了冷宫,天天黑暗,日日阴沉,不能呼吸,不见光明,鱼儿虾儿不时骚扰,蛙儿虫儿经常嬉闹。终于有一天,我的身体骚动起来,不几天,便长出了一个幼小的嫩芽。可是我没办法向上伸展,根部没底气,胸中无营养,结果我一天天萎缩,终于沉睡在深泥之中。这就是我的第一次遭遇。

2009年,我的主人坐在塘边,长吁短叹,不时滴下几滴悔恨的泪水。他的泪水震撼了荷塘,也将我那死去的心灵唤醒。原来,主人从镇农技员那里获知,种荷花时水位不能太深了,越深越没有出头之日。于是,主人将奄奄一息的我捞起,还有我的那些兄弟姐妹,移栽到水田之中。这是一块长方形的瘦田,三四寸的浮土下面,全是石板。主人边栽边说:“这下将你栽得浅浅的,定会丰产丰收的吧?!”我听了也怪高兴的,从深塘到浅田,水位变了,我的好运也该到了。我躺在田泥里,天天盼,日日等,终于,我发芽了,长叶了,粗壮了,我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沐浴着灿烂的阳光,憧憬着报答主人的那一刻。可是,好景不长,到了端午节的时候,我突然觉得浑身无力,我的叶子渐渐变黄,花蕾慢慢枯瘪,刚刚发育的莲子,也开始变小。难道厄运再一次降临到我的头上,难道主人就这么倒霉,难道农技员是个冒牌专家,难道……“这水太浅了,头重脚轻根底浅,藕芽怎能长成?”田埂上,农技员对主人说着。

◎误区警示

本文采用第一人称,以“荷之秋思”为行文线索,从反面立意,写荷的两次不幸遭遇。但作者没有能很好地揭示荷的两次不幸遭遇的根本原因,没有能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另外,两次不幸遭遇之间也缺少必要的过渡。

◎升格作文 荷之秋思

山高月小,秋风萧索,一茎残荷,挣扎于荷田之中,在冷风中瑟瑟发抖,显得格外凄凉。

残荷似乎从噩梦中醒来,长叹一声。随着这声深深的叹息,往日的遭遇一齐涌上心头。

那是公元2008年的春天,我的主人突然心血来潮,说是这年头,没有什么不可能,硬要把我的根埋得深深的,把水灌得满满的,还美其名曰:“根深才能叶茂,水深才能养鱼。”于是,他们全家人一起出动,扛着锹镐,来到塘边,深挖塘泥。完工之后,再放进肥料,把我埋入塘泥下面。我周围还埋了许多我的兄弟姐妹。开始我也以为这样能够丰产丰收,长出许多藕崽,开出许多荷花,结出许多莲子,那不是我这一生最大的造化吗?可是,被埋入深泥深水之后,我就像被打入了冷宫,天天黑暗,日日阴沉,不能呼吸,不见光明,鱼儿虾儿不时骚扰,蛙儿虫儿经常嬉闹。终于有一天,我的身体骚动起来,不几天,便长出了一个幼小的嫩芽。可是我没办法向上伸展,根部没底气,胸中无营养,结果我一天天萎缩,终于沉睡在深泥之中。这就是我的第一次遭遇。

时过境迁,转眼又跨进了公元2009年,我的主人坐在塘边,长吁短叹,不时滴下几滴悔恨的泪水。他的泪水震撼了荷塘,也将我那死去的心灵唤醒。原来,主人从镇农技员那里获知,种荷花时水位不能太深了,越深越没有出头之日。于是,主人将奄奄一息的我捞起,还有我的那些兄弟姐妹,移栽到水田之中。这是一块长方形的瘦田,三四寸的浮土下面,全是石板。主人边栽边说:“这下将你栽得浅浅的,定会丰产丰收的吧?!”我听了也怪高兴的,从深塘到浅田,水位变了,我的好运也该到了。我躺在田泥里,天天盼,日日等,终于,我发芽了,长叶了,粗壮了,我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沐浴着灿烂的阳光,憧憬着报答主人的那一刻。可是,好景不长,到了端午节的时候,我突然觉得浑身无力,我的叶子渐渐变黄,花蕾慢慢枯瘪,刚刚发育的莲子,也开始变小。难道厄运再一次降临到我的头上,难道主人就这么倒霉,难道农技员是个冒牌专家,难道……“这田太瘦了,这水太浅了,头重脚轻根底浅,荷花无法扎深根,藕芽怎能长成?古人云,„不深不浅种荷花‟,你去年步入了深的误区,今年又走向了浅的极端,不从实际出发,不因地制宜,不实事求是,不按荷花的生长规律办事,必然要付出惨重的代价!”田埂上,农技员对主人说着,语重心长。那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回荡在田间地头、荷塘上空。“不深不浅种荷花”,这就是真理——荷花沉思着。

◎特征点突破技巧

1.打破思维定势,在创新意识的支配下求深刻。运用逆向思维立意,就是要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势,对一种客观事物或现象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求异思维,择其对立的一面,“反弹琵琶”。譬如名人名言、警句成语,都有一定的哲理性,但是,不少成语警句往往是从某一个角度而言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这些名言警句的内容就显露出一定的局限性。2.进行思维系列训练,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通过对思辨意识的系列训练,能使学生在文章中明辨是非,辨别优劣,分析前因后果,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观点和看法。

3.通过妙言警语显示深刻。通过妙言警语显示观点的深刻性,就是运用判断句和修辞句写出令人深思、耐人寻味、富有哲理的警句妙语。

创新点二 丰富

◎特征点解读

“丰富”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第二项要求,具体指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1.“材料丰富”是写作各种文体文章的总要求。是指文章使用的材料种类多、数量大,内容丰赡,血肉丰满。

2.“论据充实”主要是针对议论性文章而言的。在确立了富有新意的正确观点之后,还要选用真实、典型、新鲜的论据来证明。这些在行文中的理论引证、事实例子、数字资料等要充分而有力,避免空洞的分析。

3.“形象丰满”是就写人叙事类文章而言的。它需要考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几种描写方法,写环境,绘声绘色,让人如临其境;写人物,个性鲜明,让人物栩栩如生地站在读者面前。4.“意境深远”是就写景抒情类文章而言的。“意境”,就是指文章中那种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要创造深远的意境,就需要考生有写景状物的本领,做到寓情于景,寓理于形。

◎失误作文与你为邻

广东考生

“妈!隔壁的开门声,吵死了!”我皱着眉头,对着答案在自己刚做完的一道题目旁边打了一个大大的叉。我瞥了瞥桌子上无声走动着的闹钟,果然,又是11点半。

我们家在老城区一座旧楼里,住了多少年了,我从来没有想到这几天这么敏感地难以忍受哪怕游丝般的声响。要不是学校说高考前自习,要不是爸妈一再催促我回家吃好睡好补好身子,我就不用像现在这般忍受邻里三姑六婆不时的高谈阔论和这晚上11点半到访的恼人打扰了。老妈说:“孩子,你知道的,隔壁小王早出晚归,也够辛苦的,你知道环卫工人得一天扫多少地……”“我不管!这家真不讲文明,他有啥理由天天准时吵着我?甚至有时有婴儿的哭声!明天趁着周日,他轮休吧?你和我过去同他讲清楚!”说完我离开位置,上了床,用被子一层又一层地捂着自己的耳朵。

今晚,出奇地,很安静。我失眠了,躺在床上,睁大眼干盯着墙壁,仿佛要看穿墙壁对面任何一丝的喧扰。

天刚刚亮,我就拉着老妈,来到了对门。这户人家的门,是那种破旧的旧式铁栅门,上面早被岁月侵蚀得七七八八了。伴随着我急促的敲门声,是铁栅门发出的声响,出来—个小伙子,满脸胡茬,和一身似乎和铁门可以称兄道弟的褪了色的凌乱的衣服。“小王啊,我是隔壁的张阿姨,谢谢你啊,楼道这几天可干净了。”老妈拖着我,把我的话盖了下去。“哪里,应该的,这是您家的娃儿吧?多大了?长得可真俊。”我说:“十八了,就要高考了……”“那一定要加油啊!我给你点补身子的。”说完,他便一转身,走进了屋子,留下了满脸惊诧的我和老妈。

那是怎样的屋子呀!房间里满满地挤着一张床,旁边是席地而放的饭锅、电风扇,甚至破破烂烂的玩具。床上坐着小王的妻子,还有她怀里对我们微笑的婴儿。我呆住了。

小王走了出来,拿给我两个红鸡蛋。“这孩子,好好学习,上大学了给我们邻居也增添光彩!”

与你为邻,谢谢你,待我以真诚和爱。

◎误区警示

本文作者选取了高考前夕与邻居之间发生的事情,借以表达邻里之间要以真诚和爱相待的主题。但内容不够丰富,人物形象不够丰满,细节描写不够生动,对人物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也不能给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

◎升格作文 与你为邻

“妈!隔壁的开门声,吵死了!”我皱着眉头,对着答案在自己刚做完的一道题目旁边打了一个大大的叉。我瞥了瞥桌子上无声走动着的闹钟,果然,又是准时的夜里11点半。

我们家在老城区一座旧楼里,住了多少年了,我从来没有想到这几天这么敏感地难以忍受哪怕游丝般的声响。要不是学校说高考前自习,要不是爸妈一再催促我回家吃好睡好补好身子,我就不用像现在这般忍受邻里三姑六婆不时的高谈阔论和这晚上11点半准时到访的恼人打扰了。要知道,晚上正是我最清醒的时候,可也是我最敏感的时候。

老妈穿着睡衣,轻轻地,又或者说,蹑手蹑脚地走到我房间。“孩子,你知道的,隔壁小王早出晚归,也够辛苦的,你知道环卫工人一天得扫多少地……”“我不管我不管!管他是谁,他有啥理由天天准时吵着我?甚至有时还附送一两声婴儿的哭声!我不管!明天趁着周日,他轮休吧?你陪我过去和他说清楚!”说完我便转身而去,一头扎到床上,用被子一层又一层地捂着自己的耳朵。床“咿呀”了一下,像是一声痛苦而又无奈的呻吟。

今晚,出奇地,特别的安静。我失眠了,躺在床上,睁大眼干盯着墙壁,仿佛要看穿墙壁对面任何一丝的喧扰。

天蒙蒙亮,拽着老妈,我挺着身板来到了对门。这户人家的门,是那种破旧的老式铁栅门,上面早被岁月侵蚀得七七八八了,仿佛只需轻轻—碰,便顷刻粉碎。伴随着我急促的敲门声,是铁栅门“吱呀吱呀”的呻吟,还有一个小伙,满脸胡茬,和一身似乎和铁门可以称兄道弟的褪了色的凌乱的衣服。

“小王啊,我是隔壁的张阿姨,谢谢你啊,楼道这几天可干净了。”老妈拖着我,把我的话生生地盖了下去。“哪里,应该的,这是您家的娃儿吧?多大了?长得可真俊。”“十八了,”终于让我插上话了,“就要高考了……”“呀!那可得加油啊!来,叔叔给你点补身子的。”说完,他便一转身,走进了屋子,留下了满脸惊诧的我和老妈。

那是怎样的屋子呀!房间里满满地挤着一张床,旁边是席地而放的饭锅、电风扇,还有破破烂烂的玩具。床上坐着小王的妻子,还有她怀里对我们微笑的婴儿。我呆住了。

小王走了出来,塞给我两个红鸡蛋。“那娃儿,好好念书,上大学了给咱邻居也添添光!”说完轻轻地拍了拍我的头。我用力地点点头,踮起脚尖对小宝宝做了个鬼脸。

与你为邻,谢谢你,待我以真诚和爱。

◎特征点突破技巧

1.要做到材料丰富,需要:①注重材料的积累和整理。各种材料中,最需要关心的是生活材料。身边小事要留意观察,身外大事更要注意了解,如通过报刊、影视、网络等各种途径,从大量的信息中筛选出社会热点事件。当然还要注重经典作品的阅读。“读万卷书”可以使我们的文章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②善于在写作实践中运用材料。一般来说,写人写事的文章尽量不少于三件事,也可以一个主体事件为主,以其他事件来作铺垫。

2.要做到论据充实,需要:①加强两个方面的积累;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的积累。②论据是因“论”而有“据”的,所以要尽量把中心论点切分为几个分论点,这样每一个分论点都需要一定的论据,于是论据也就派上用场了,文章就会变得论据充实。

3.要做到形象丰满,需要:①写出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人的性格是复杂的,往往包含着不同的甚至是矛盾的方面,所以我们要避免把人物形象简单化、平面化,而要追求人物形象的立体化。②尽可能地多描写、少叙述。必要的叙述当然是需要的,但细腻的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活起来、站起来。③运用不同手法来表现人物形象,如能全方位地进行描写,人物形象就会丰满起来。

4.要做到意境深远,需要:①善于寄情于景,做到情景交融。②善于化实为虚,多给读者一点想象的空间。③善于采用比喻象征手法,给全文增添浓厚的艺术氛围。④善于把诗意与哲理结合起来。单纯的诗意,易失之晦涩;单纯的哲理,易失之直白。若能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避免晦涩和直白,而使文章显得含蓄,有深意。⑤努力写一个“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的结尾,营造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创新点三 有文采

◎特征点解读

“有文采”是高考作文在“语言通顺”的基础上提出的高一个层次的语言标准。”《考试大纲》的四个评分点是: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1.词语生动,就是根据语境条件使用语言,即符合外部语境的各种要求。就是要求在几个可用的词中,选出最恰当、最得体的那个,把所要表达的意思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究竟使用哪个词语最合适,要从具体语境出发,仔细斟酌,反复推敲。

2.句式灵活,根据抒发感情、体现思想或表达内容的不同需要,有变化地、丰富地使用不同句式,以变换节奏,可以使语言抑扬有致。

3.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使语言表达文采斐然。

4.文句有表现力,是指语言不直白,不浅露,言简意赅,蕴含深邃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让读者有咀嚼、回味的余地,能给人以启迪和教益。

◎失误作文

别让环境决定你的命运

宁夏考生

中国自古就有“时势造英雄”这说法,很早就强调环境对命运的影响。不错!一个人纵使拥有满腹才华,一身武艺,但倘若社会不能为人提供良好的发展,展示空间,那么想要成功也只是空想罢了。

而我认为,我们不能改变环境的恶劣,我们阻止不了时间带来的成长,我们回避不了成才路上的波折和磨难,所以,我们要求自己有顽强不屈的毅力和适应环境的勇气。

狼对自己身处的环境,总是不断体验,以躲避危险,发现食物,从而顽强地生存下来。它懂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面对弱肉强食的自然界的残酷,它只有依靠自己的强大,才能生存。它不能改变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于是,它改变自己。它没有屈服于环境,所以,它是生命的强者。

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扎根在肮脏的污泥中,莲却没有自甘堕落,而是不断净化自己,使自己变得美丽,变得高洁。尽管成长环境如此恶劣,它还是坚守住了自己。面对人们惊羡的目光,它笑了,它知道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它知道自己的坚守是正确的。

阿里巴巴的总裁马云,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邻里也大多是没有文化的社会最底层的人,他们的孩子大都早早辍学,或跟着妈妈去市场卖菜,或跟着爸爸去建筑工地上搬砖递瓦。看着这些,小马云心里非常清楚,只有努力学习才能让自己走出这种命运,不再成为那些孩子的“翻版”。他成绩优异,英语这门课却让他头疼,爸妈没有能力支付高额的英语辅导费,他便趁着放假的时候,去高级宾馆等外国人经常出入的地方,目的只有一个,练习英语。当时有一个外国人说,相信这个孩子长大后肯定有不平凡的成就。的确,他成功了,环境并没有把他吓住,家庭的贫困也没能阻挡住他那颗有梦的心。

环境可能会制约一个人的成长,但是,环境却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恶劣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才比比皆是,我们没有什么理由喋喋不休地抱怨父母、家庭、学校、社会。

别让环境决定你的命运!◎误区警示

本文论述了“别让环境决定你的命运”这一中心论点,中心明确,结构清楚。但语言不够生动,不能有效地运用一些句式与修辞,缺少一定的文采。

◎升格作文

别让环境决定你的命运

陡峭的悬崖上,也有挺立的孤松;寒冷的冬天里,也有傲雪的红梅;猛烈的暴风雨下,也有翱翔的海鸥;湍急的流水中,也有溯流而上不屈的鲑鱼。

我们不能改变环境的恶劣,我们阻止不了时间带来的成长,我们回避不了成才路上的波折和磨难,所以,我们要求自己有顽强不屈的毅力和适应环境的勇气。

狼对自己身处的环境,总是不断体验,以躲避危险,发现食物,从而顽强地生存下来。它懂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面对弱肉强食的自然界的残酷,它只有依靠自己的强大,才能生存。它不能改变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于是,它改变自己。它没有屈服于环境,所以,它是生命的强者。

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扎根在肮脏的污泥中,莲却没有自甘堕落,而是不断净化自己,使自己变得美丽,变得高洁。尽管成长环境如此恶劣,它还是坚守住了自己。面对人们惊羡的目光,它笑了,它知道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它知道自己的坚守是正确的。

人才的成长之路也是如此:不屈服于环境,不安于现状,不断向前,永不言弃。

阿里巴巴的总裁马云,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邻里也大多是没有文化的社会最底层的人,他们的孩子大都早早辍学,或跟着妈妈去市场卖菜,或跟着爸爸去建筑工地上搬砖递瓦。看着这些,小马云心里非常清楚,只有努力学习才能让自己走出这种命运,不再成为那些孩子的“翻版”。他成绩优异,英语这门课却让他头疼,爸妈没有能力支付高额的英语辅导费,他便趁着放假的时候,去高级宾馆等外国人经常出入的地方,目的只有一个,练习英语。当时有一个外国人说,相信这个孩子长大后肯定有不平凡的成就。的确,他成功了,环境并没有把他吓倒,家庭的贫困也没能阻挡住他那颗有梦的心。

环境可能会制约一个人的成长,但是,环境却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恶劣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才比比皆是,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喋喋不休地抱怨父母、抱怨家庭、抱怨学校、抱怨社会,止步不前呢?

人的发展潜力是无穷无尽的,别让环境决定你的命运!

◎特征点突破技巧

1.妙用生动的词语。词语生动是指在恰当的基础上增强词语的表现力,就是要求我们选用恰当精妙的、新鲜传神的、具有形象性的、极具表现力的词语,使所描述的对象给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的感觉,以增强感染力;把所阐发的事理表达得清楚明白,深刻透彻,以增强说服力。

2.巧用漂亮的修辞。巧用修辞,指在文章中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和设问等辞格。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是保证语言精彩的一个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手段。运用排比,叙述则气韵流畅,描写则文笔奔放,议论则汪洋肆意,抒情则一泻千里,极易撩动人的心弦;运用比喻,语言形象生动,文章激情飞扬;运用拟人,行文新颖,精巧别致;运用反问,加强语气,摇曳多姿。

3.活用灵动的句式。在一篇文章中,能根据文章内容、体裁等特点,从强化表情达意的效果出发,恰当而自如地变换使用各种不同句式,既不显单

一、贫乏,而是丰富多样;又不显单调死板,而是变化多姿。文言语句含蓄典雅,口头用语简练泼辣,长句周详严密,短句简洁明快,独词句鲜明突出,感叹句便于抒情,对偶句铿锵凝练,反复句余韵悠然,排比句气势磅礴,反问句加重强调,引人深思。总之,要句随意转,活泼灵动。

4.善用哲理的文句。所谓有哲理的文句,往往是在精短的语句中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其道理可以说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体验或感悟。可以用名言警句表达哲理,可以用深厚意蕴表达哲理,可以用浓郁思辨表达哲理。

创新点四 有创意

◎特征点解读

“有创意”是对文章立意、选材、结构等方面的要求。它包括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1.见解新颖,针对的是作者的认识、看法,考生要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别人见过的事物,在深刻感悟、真切体验的基础上,提出创造性的新见解。

2.材料新鲜,针对的是写作素材的选用,考生写进文章中的事例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感、新鲜感。不要使用陈旧俗气的事例材料,多多了解社会的热点问题对满足这一要求极有帮助。

3.构思新巧,主要是就结构而言的,指文章的谋篇布局应当以新立意,不落俗套,以巧构造,引人入胜。考生需对材料进行正面、侧面、反面等多角度的分析思考,体会和领悟所要表达的思想的深刻与重要,再结合立意选定一个恰当的角度切入,下笔成文时能够选用合适的体裁并能灵活运用多种写作方法。

4.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是就思维过程而言的。考生应该对材料进行正面、侧面、反面等多角度的分析思考,选定一个恰当的角度切入,能够变换角色,体会和领悟所要表达的思想的深刻与重要,能够灵活运用象征、拟人、科幻等手法与形式,改变那种僵化死板的说教方式。5.有个性特征,针对的是文章的特色、风格。指文章的整体风格有鲜明的个性特色,这是对“有创意”的最高要求。

◎失误作文 光与影的合奏 山东考生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题记

看光影变幻,斑斑驳驳,抑扬顿挫,于人生添一抹传奇色彩。“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屈子,他用了多大的勇气才抵抗住人间的凛冽寒风,踽踽独行?他是个柔弱的文人,却也是一位坚贞的楚国大夫,正道直行,不同流合污。他是那个庞大的污浊池中一点明亮的星光,执著地坚守着内心的高洁。他眼看山河破碎,心痛滴血;他紧握手中酌笔,将正义情怀倾泻而出,至今还刺痛无数人的神经。“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他以一曲《离骚》响彻云霄。但现实的残酷最终摧毁了他内心的光明,破灭的阴影挥之不去。于是,汨罗江边,他衣袂飘飘,将头颅高高扬起,纵身跃入江中。这一跃,成就了人世间最永恒的坚守。光与影的迷离中,幻化出一位惊世骇俗的正人君子,传唱千秋。“献我最热的一滴眼泪,我的信仰,至诚,和爱的力量,永远膜拜,膜拜在你美的面前。”林徽因,她是诗人,是建筑家,更是人间四月天。她曾经在阴影中艰难前行,病魔缠身让她痛苦不已,战争岁月的阴郁和悲怆让她的内心无法平静,但她依旧坚强,在穷乡僻壤中奔走,去深山荒郊寻访古庙、文物、遗迹,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做学问,只因现实的阴影永远熄灭不了她内心的炽热光芒。她娇小柔弱,却和力与美交融的建筑凝为一体。她是幽晦林中的一抹光,回响成精神空谷中的一串清音。她的坚强,在与困难环境的交融下,奏出的音乐竟如此高亢,如此美丽动人。

人生因为有了光明而耀眼,也因为有了阴影而富有内涵。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不会再为身处困境而惆怅,也不会为取得—点成绩而骄傲,因为我明白,无论是光还是影,都是人生乐谱中美妙的音符。

请让光与影合奏,谱出属于我们的奇迹。

◎误区警示

本文运用屈原和林徽因的例子很好地说明了“看光影变幻,斑斑驳驳,抑扬顿挫,于人生添一抹传奇色彩”这一主题。但文章构思不够新巧,视角不够新颖(如用第三人称给人以疏远感),分析也缺少理性。

◎升格作文 光与影的合奏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题记

看光影变幻,斑斑驳驳,抑扬顿挫,于人生添一抹传奇色彩。

是你告诉我,光是坚守,影是破灭,光和影的交织下,奏出一首铿锵激昂的交响曲——“举世浑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子,你用了多大的勇气抵抗住人间的凛冽寒风,踽踽独行?你是个柔弱的文人,却也是一位坚贞的楚国大夫,正道直行,不同流合污。你是那个庞大的污浊池中一点明亮的星光,执著地坚守着内心的高洁。你眼看山河破碎,心痛滴血;你紧握手中酌笔,将正义情怀倾泻而出,至今还刺痛无数人的神经。“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你以一曲《离骚》响彻云霄。但现实的残酷最终摧毁了你内心的光明,破灭的阴影挥之不去。于是,汨罗江边,你衣袂飘飘,将头颅高高扬起,纵身跃入江中。这一跃,成就了人世间最永恒的坚守。光与影的迷离中,幻化出一位惊世骇俗的正人君子,传唱千秋。

屈子,你是一抹光,在与阴影的合奏中,谱写了一曲传奇。

是你告诉我,光是坚强,影是困苦,光和影的交织下,奏出一曲温暖人心的轻音乐——“献我最热的一滴眼泪,我的信仰,至诚,和爱的力量,永远膜拜,膜拜在你美的面前。”林徽因,你是诗人,是建筑家,更是人间四月天。你曾经在阴影中艰难前行,病魔缠身让你痛苦不已,战争岁月的阴郁和悲怆让你的内心无法平静,但你依旧坚强,在穷乡僻壤中奔走,去深山荒郊寻访古庙、文物、遗迹,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做学问,只因现实的阴影永远熄灭不了你内心的炽热火焰。你娇小柔弱,却和力与美交融的建筑凝为一体。你是幽晦林中的一抹光,回响成精神空谷中的一串清音。你的坚强,在与困难环境的交融下,奏出的音乐竟如此高亢,如此美丽动人。

林徽因,你是一抹光,在与阴影的合奏中,谱写了一段如此不可思议的旋律。

托尔斯泰说过:“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不曾知道人生在光明与阴影交织下原来如此丰富多彩。梵·高的成与败,谢娜的当红与背后的辛酸……他们,他们的光与影,都演奏着动人的音乐。

人生因为有了光明而耀眼,也因为有了阴影而富有内涵。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不会再为身处困境而惆怅,也不会为取得点成绩而骄傲,因为我明白,无论是光还是影,都是人生乐谱中美妙的音符。

请让光与影合奏,奏出属于你的奇迹。

◎特征点突破技巧

1.可在构思立意与选材取材上进行创新。文章要写得视角独特,富有新意,关键在于立意与选材。这就要求考生,立意要善于跳出陈旧的框框,力求“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或与时俱进以求新,或自出机杼以求新,或打破定势以求新,或老歌翻唱以求新。观察事物要视野开阔,要善于联系社会时代背景,关注现实人生;并能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透过表面现象看清事物的真实本质。2.可在文体形式与表现手法上进行创新。①选取比较得心应手的文体形式。如日记、书信,这是抒发情感、刻画内心的最好形式;章回体(可以拟写小标题),可使许多复杂的故事和情感变得条理有序;剧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将故事情节压缩在几个人物、几个场景和几段对话中,表现独特的主题;童话、寓言和科学幻想,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出生动、新颖、神奇的故事;其他如小小说、调查报告、网络聊天、新闻、演讲词等,都可成为文体的创新形式。②采用新颖而得体的表现手法来布局结构。如日记缀连式,用之于考场作文的布局,具有层次分明、过渡简便、感情真挚等优点;镜头组接式,可以把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场景的不同镜头按一定的顺序有机地连接起来,可以突破时空局限,灵活自由,变而不乱,视觉强烈;散点式,即围绕一个中心,从数个点上进行发散、铺排,每个点都有一个精美的句段,数个点连成一体就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这种“散点式”习作最突出的优点是层次明晰、语言优美、情感浓郁;小剧本式,因其时空情节集中,矛盾冲突尖锐,台词简练生动等优点而引人入胜。

3.可在语言方式上进行创新。形式的创新要落“实”,必须通过语言标志来突出文体特征,如出现年、月、日、星期、天气可表明是日记体;出现标题、电头、导语、主体可表明是新闻体;出现四、五、七字对仗句和“话说”“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等套语可表明是章回体等等。

“有创意”的前提是有个性。在命题、立意、选材、结构、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个性突出,别具一格,令人信服和感动的文章就是“有创意”的文章。

第五篇:2010高考二轮复习英语教案

2010高考二轮复习英语教案

专题八 非谓语动词和独立主格结构

【专题要点】非谓语动词和独立主格结构主要用法如下:1.动名词和动词不定式作主语、宾语;2.只跟动名词作宾语的动词或动词短语;3.只跟动词不定式作宾语的常见动词; 4.既可以跟动名词又可以跟动词不定式作宾语,且意义不同的动词或短语;5.不定式、现在分词、过去分词作宾语补足语的区别;6.不定式、现在分词、过去分词作定语时的区别; 7.不定式、现在分词、过去分词作状语时的区别;8.动名词的复合结构在句中作状语; 9.there be 结构的两种非谓语形式;10.独立主格结构在句中作状语; 11.with复合结构在句中作状语或定语。

【考纲要求】非谓语动词包括不定式、动词-ing形式和过去分词三种形式。动词的非谓语形式是中学英语语法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每年高考热点中的热点, 考纲要求掌握:非谓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他们在英语句子中的作用;非谓语动词的基本用法和含义,非谓语动词在句子中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比如主语、宾语、宾语补足语、定语、状语、表语等;掌握非谓语动词充当相同句子成分时的辨析;掌握非谓语动词在不同的语境、语义下的运用。对于独立主格结构考纲要求掌握独立主格结构的构成方式;在句子中的作用以及with复合结构。

【教法指引】非谓语动词包括不定式、v-ing形式和过去分词,是高中英语学习的难点,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高中英语非谓语动词是一个重要考点,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备考中要注意重点突出、训练得当,尤其是对以下要点的复习: 1.不定式、现在分词与过去分词的用法区别;2.非谓语动词的主动式与被动式;3.非谓语动词完成式的用法;4.非谓语动词用作伴随状语;5.非谓语动词用作目的状语;6.非谓语动词用作结果状语;7.非谓语动词用作宾语补足语;8.非谓语动词的逻辑主语问题;9.非谓语动词用作主语的问题;10.“(be+)过去分词+介词”结构;11.动名词的复合结构和there be结构的非谓语动词形式。

对于独立主格结构的复习,教师必须要讲清它的构成方式和在句子中的作用以及与with复合结构和分词之间的辨析的关系。【知识网络】 非谓语动词用法

非谓语动词主要包括不定式、动名词和现在分词。为了区分这三种不同的非谓语动词的用法和含义,我们将分别从三种非谓语动词在句子中做主语、宾语、宾语补足语、定语、状语、表语以及一些特殊结构句型等角度来区分其用法和细微含义。1.不定式和动名词作主语的区别

(1)动名词作主语通常表示抽象动作;而不定式作主语表示具体动作。Smoking is prohibited(禁止)here.这里禁止抽烟。(抽象)It is not very good for you to smoke so much.你抽这么多烟对你身体很不好。(具体)(2)动名词作主语时,通常用以表示一件已知的事或经验。不定式短语通常用来表示一件未完成的事或目的。

Climbing mountains is interesting.爬山很有趣。(经验)Driving a car during the rush hour is tiring.在高峰时刻开车令人厌烦。(经验)(3)不定式做主语,一般用it当形式主语,把作主语的不定式短语后置。It took me only five minutes to finish the job.2.不定式、动名词和分词作表语的区别(1)不定式作表语

1)不定式作表语一般表示具体动作,特别是表示将来的动作。

To do two things at a time is to do neither.--次做两件事等于未做。What I would suggest is to start work at once.我的建议是立刻开始干。2)如果主语是不定式(表示条件),表语也是不定式(表示结果)。To see is to believe.百闻不如一见。

To work means to earn a living.工作就是为了生活。

3)如果主语是以aim,duty,hope,idea,happiness,job,plan,problem,purpose,thing,wish等为中心的名词,或以what引导的名词性从句,不定式作表语是对主语起补充说明 作用。

His wish is to buy a luxurious car in the near future.他的希望是在不远的将来买一辆豪华轿车。

The function of Louis Sullivan's architecture was to provide large uninterrupted floor areas and to allow ample light into the interior.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negotiate with them about the future of the plant.(2)动名词作表语:动名词作表语,表示抽象的一般性的行为。Our work is serving the people.我们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His hobby is collecting stamps.他的爱好是集邮。(注)动名词作表语时与进行时态中的现在分词形式相同,但其所属结构迥异,进行时态说明动作是由主语完成的。动名词做表语,说明主语的性质或情况。

People cannot but feel puzzled,for they simply cannot understand how he could have made such a stupid mistake.His victory in the final was no more convincing than I had expected.(3)分词作表语

分词做表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现在分词做表语,一种是过去分词做表语,这两者区别是考试中经常考到的地方。一般来说,表示心理状态的动词如excite,interest等都是及物动词,汉语意思不是“激动”,“高兴”,而是“使激动”、“使高兴”,因而现在分词应该是“令人激动的”、“令人高兴的”,过去分词则是“感到激动的”和“感到高兴的”。所以,凡表示“令人„„的”都是-ing形式,凡是表示“感到„„”都用-ed形式。换句话说,若人对„„感兴趣,就是somebody is interested in...,若人/物本身有兴趣时,就是说sb./sth.is interesting.这类词常见的有: interesting使人感到高兴--interested感到高兴的 exciting令人激动的--excited感到激动的 delighting令人高兴的--delighted感到高兴的 disappointing令人失望的--disappointed感到失望的 encouraging令人鼓舞的--encouraged感到鼓舞的 pleasing令人愉快的--pleased感到愉快的 puzzling令人费解的--puzzled感到费解的 satisfying令人满意的---satisfied感到满意的 surprising令人惊异的--surprised感到惊异的 worrying令人担心的--worried感到担心的

Travelling is interesting but tiring.旅行是有趣的,但是使人疲劳。

The pupils will get confused if they are made to learn too much.如果要学生学得太多,他们会感到糊涂的。

The argument is very convincing.他的论点很令人信服。

They were very excited at the news.听到这个消息,他们非常激动。3.不定式和动名词作宾语的区别

英语中大多数动词既可跟不定式,也可跟动名词作直接宾语,但有些动词要求:(1)不定式做宾语和宾语补足语 1)下面的动词要求不定式做宾语 【口诀记忆】

决心学会想希望,拒绝设法愿假装,主动答应选计划 同意请求帮一帮,愿望似乎就没有,碰巧承担常努力。attempt企图 enable能够 neglect忽视 afford负担得起 demand要求 long渴望 arrange安排 destine注定 mean意欲,打算 begin开始 expect期望 omit忽略,漏 appear似乎,显得 determine决定 manage设法 cease停止 hate憎恨,厌恶 pretend假装 ask问 dread害怕 need需要 agree同意 desire愿望 love爱 swear宣誓 volunteer志愿 wish希望 bear承受 endeavor努力 offer提供 beg请求 fail不能 plan计划

bother扰乱;烦恼 forget忘记 prefer喜欢,宁愿 care关心,喜欢 happen碰巧 prepare准备 decide决定 learn学习regret抱歉,遗憾 choose选择 hesitate犹豫 profess表明 claim要求 hope希望 promise承诺,允许 start开始 undertake承接 want想要 consent同意,赞同 intend想要 refuse拒绝 decide决定 learn学习vow起

contrive设法,图谋 incline有„倾向 propose提议 seek找,寻觅 try试图

2)下面的动词要求不定式做宾补:动词+宾语+动词不定式 ask要求,邀请 get请,得到 prompt促使 allow允许 forbid禁止 prefer喜欢,宁愿 announce宣布 force强迫 press迫使 bride 收买 inspire鼓舞 request请求 assist协助 hate憎恶 pronounce断定,表示 advise劝告 exhort告诫,勉励 pray请求

authorize授权,委托 help帮助 recommend劝告,推荐 bear容忍 implore恳求 remind提醒 beg请求 induce引诱 report报告

compel强迫 invite吸引,邀请,summon传唤 command命令 intend想要,企图 show 显示 drive驱赶 mean意欲,打算 train训练 cause引起 instruct指示 require要求 deserve应受 leave使,让 tell告诉 direct指导 like喜欢 tempt劝诱 entitle有资格 order命令 warn告诫 enable使能够 need需要 urge激励,力说 encourage鼓励 oblige不得不 want想要 condemn指责,谴责 lead引起,使得 teach教 entreat恳求 permit允许 wish希望(2)有少数动词只能用动名词作宾语 【口诀记忆】

考虑建议盼原谅,避免错过继续练,否认完成就欣赏 禁止想象才冒险,不禁介意准逃亡

acknowledge承认,自认 cease 停止 mention说到,讲到 admit 承认 tolerate忍受 dislike不喜欢,讨厌 advocate:提倡,主张 complete完成 dread可怕 appreciate 感激,欣赏 confess坦白 endure忍受 avoid避免 contemplate细想 enjoy享有,喜爱 bear忍受 defer拖延 envy嫉妒

can't help不禁 delay延迟 escape逃跑,逃避 can't stand受不了 deny否认 excuse借口 consider 考虑 detest嫌恶 fancy幻想,爱好 favor 造成,偏爱 mind 介意 repent悔悟 figure描绘,计算 miss错过 resent怨恨

finish完成,结束不得 pardon原谅,饶恕 resist抵抗,阻止 forgive原谅 permit 允许 resume恢复 imagine设想 postpone延迟,延期 risk冒险

involve卷入,包含 practise 实行,实践 suggest建议 hate讨厌 prevent阻止 save营救,储蓄 keep保持 quit放弃停止 stand坚持,忍受 loathe非常讨厌,厌恶 recall回想

I appreciate having been given the opportunity to study abroad two years ago.我很感激两年前给我出国学习的机会。

(3)有些动词后使用动名词和动词不定式作宾语的差别 【口诀记忆】 想起忘记常后悔

1)forget to do 忘记要去做某事(此事未做)forget doing忘记做过某事(此事已做过或已发生)2)stop to do 停止、中断(某件事),目的是去做另一件事 stop doing 停止正在或经常做的事 3)remember to do 记住去做某事(未做)remember doing记得做过某事(已做)4)regret to do对要做的事遗憾 regret doing对做过的事遗憾、后悔 5)try to do努力、企图做某事 try doing试验、试一试某种办法 6)mean to do打算,有意要„ mean doing意味着

7)go on to do 继而(去做另外一件事情)go on doing 继续(原先没有做完的事情)8)propose to do 打算(要做某事)proposing doing建议(做某事)9)like /love/hate/ prefer +to do 表示具体行为;+doing sth 表示抽象、倾向概念(注)如果这些动词前有should一词,其后宾语只跟不定式,不能跟动名词。例如: I should like to see him tomorrow.

10)need, want, deserve +动名词表被动意义;+不定式被动态表示“要(修、清理等)”意思。

Don't you remember seeing the man before?你不记得以前见过那个人吗? You must remember to leave tomorrow.你可要记着是明天动身。

I don't regret telling her what I thought.我不后悔给她讲过我的想法。(已讲过)I regret to have to do this,but I have no choice.我很遗憾必须这样去做,我实在没办法。(未做但要做)You must try to be more careful.你可要多加小心。

Let's try doing the work some other way.让我们试一试用另外一种办法来做这工作。I didn't mean to hurt your feeling.我没想要伤害你的感情。

This illness will mean(your)going to hospital.得了这种病(你)就要进医院。4.不定式、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作定语的区别(1)不定式作定语

1)不定式与其所修饰的名词可能是主谓关系

He was the last one to leave school yesterday.昨天他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The train to arrive was from London.将要到站的火车是从伦敦开来的。2)不定式与其所修饰的名词可能是动宾关系 Get him something to eat.给他拿点儿东西吃。

She has a lot of work to do in the morning.早上他有很多工作要做。

3)不及物动词构成的不定式做定语,要加上适当的介词和被修饰的名词形成逻辑上的动宾关系,这里的介词不能省去。

I need a pen to write with.我需要一支笔写字。There is nothing to worry about.没有什么值得发愁的。

4)不定式修饰一些表示方向、原因、时间、机会、权利等抽象名词如: ability能力,本领 drive赶,驾驶 movement运动,活动 ambition抱负,野心 effort努力,尝试 need需要,需求 campaign战役,运动 failure失败,不及格 opportunity机会 chance机会 force力,压力,要点 promise许诺,希望 courage勇气 intention意向,意图 reason理由,原因 decision决定 method方法,方式 light光,光线,亮光

determination决心,决定 motive动机,目的 struggle奋斗,努力,tendency倾向,趋势 wish希望,愿望,祝愿

5)被修饰的名词前有序数词、形容词最高级或next,second, last, only和not a,the等限定词时候,只能用不定式。

6)不定代词something, nothing, little, much, a lot 等习惯上用不定式做定语。John will do anything but work on a farm.除了农活,约翰什么都愿意干。

7)如果其动词要求用不定式做宾语,或者其形容词要求不定式做补语,则相应的名词一般用不定式做定语。如: tend to do---tendency to do;decide to do = decision to do;be curious to do = curiosity to do His wish to buy a car came true.他要买辆车的愿望实现了。Their decision to give up the experiment surprised us. 他们放弃这个实验的决定使我们大吃一惊。

He is always the first to come and the last to leave. 他总是第一个到来,最后一个离去。(2)分词作定语

分词作定语时有下面几个特点:

1)现在分词表示主动意义,过去分词一般表示被动含意。2)现在分词表示正在进行,过去分词表示状态或做完(完成)的事。He rushed into the burning house.他冲进了正在燃烧着的房子。

The child standing over there is my brother.站在那儿的男孩子是我弟弟。The room facing south is our classroom.朝南的房间是我们的教室。Have you got your watch repaired? 你拿到那个修好的表了吗? He is an advanced teacher.他是个先进教师。

3)下列不及物动词也以过去分词形式做定语或表语,但不具有被动意义,这点要注意: departed, elapsed, faded, fallen, gone, frown-up, retired, returned, risen, set, vanished, much-traveled, newly-arrived, recently-come(3)不定式和分词作定语时的时间关系 一般来说,不定式所表示的动作发生在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之后;现在分词所表示的动作与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同时发生;过去分词表示的动作发生在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之前。例如:

Do you want to see the doctor to be sent for from Beijing? 你要见那位将从北京请来的医生吗?

Do you want to see the doctor working on the case report in the office? 你要见那位正在办公室里写病历的医生吗? 5.不定式和分词作状语的区别

(1)现在分词与过去分词作状语的区别。

现在分词做状语与过去分词做状语的最主要区别在于两者与所修饰的主语的主动与被动关系的区别。

1)现在分词作状语时,现在分词的动作就是句子主语的动作,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主动关系。He went out shutting the door behind him.他出去后将门随手关上。

Not knowing what to do, he went to his parents for help.由于不知如何办是好,他去找父母帮忙。

2)过去分词作状语时,过去分词表示的动作是句子主语承受的动作,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

Given more attention, the trees could have grown better.如果对这些树多关心一些,它们本来会长得更好。

Faced with difficulties, we must try to overcome them.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必须设法克服。(2)动词不定式和分词作状语的区别

1)分词作状语一般表示伴随,而不定式常常表示目的。

They stood by the roadside talking about the plan.他们站在路边谈论着这个计划。(伴随)They stood by the roadside to talk about the plan.他们站在路边为的是谈论这个计划。(目的)2)分词作状语放在句子开头,除表示原因之外有时表示时间或条件。动词不定式作状语时,除了表示目的以外,还表示结果或原因。Reading attentively,he forgot the time for lunch.由于在专心读书,他忘了吃午饭的时间。(原因)Reading carefully,he found something he had not known before.他仔细读书时,发现了一些从前不知道的东西。(时间)Reading carefully,you'll learn something new.只要你仔细阅读,你会学到一些新的东西。(条件)His family was too poor to support him.他的家庭太穷,不能维持他的生活。(结果)The boy is not tall enough to reach the book shelf.这男孩个子不够高,手伸不到书架。(结果)We are glad to hear the news.我们很高兴听到这消息。(原因)(3)下面一些句型是不定式做状语时候应该注意的:

a:not/never too„to, too„not to , but/only too„ to, too ready/eager/apt/inclined to 表示肯定意义

b:做结果状语的不定式只能出现在句子的末尾,常见的不定式动词有:find, hear, see, be told, form, give, make, produce 等。

c:不定式做状语时,其逻辑主语一般为句子的主语,否则用for引导主语。6.非谓语动词常考的其它结构(1)疑问词+不定式结构

疑问词who,what,which,when,where和how后加不定式可构成一种特殊的不定式短语。它在句中可以用作主语、宾语、表语和双重宾语。如:

When to start has not been decided.何时动身尚未决定。(主语)I don't know what to do.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宾语)The difficulty was how to cross the river.困难在于如何过河。(表语)I can tell you where to get this book.我可以告诉你哪里可以买到此书。(双重宾语)注)A.有时疑问词前可用介词,如:

I have no idea of how to do it.我不知道如何做此事。

B.动词know 后面不能直接跟不定式作宾语,只能跟疑问词(如:how, what)+不定式: While still a young boy, Tom knew to play the piano well and as he grew older, he wrote operas, the most famous of which is Carmen.(2)介词except和but作“只有„,只能„”讲时跟不定式结构(but与不带to的不定式 连用)。

When the streets are full of melting snow, you cannot help but getting your shoes wet.(3)不带to的不定式

1)在表示生理感觉的动词后的不定式不带to。这类词有: feel 觉得 observe 注意到,看到 overhear听到 watch注视 listen to听 perceive察觉,感知 notice注意 see看见 look at看 hear听

On seeing the young child fell into the lake,Eric sprang to his feet,and went on the rescue.2)另一类是某些使役动词,如make, let,have等。如: Let him do it.让他做吧。

I would have you know that I am ill.我想要你知道我病了。(注):

①上述感觉动词与使役动词转换为被动结构时.其后的不定式一般需带to,如: He was seen to come.

The boy was made to go to bed early.②在动词find与help之后,不定式可带to亦可不带to,如: He was surprised to find the sheep(to)break fence at this season.他发现羊在此季节越出栅栏,感到惊讶。

3)在do nothing/anything/everything but(except)结构中。例如:

Last night I did nothing but watch TV.昨天晚上,我除了看电视别的什么也没有干。但是,如果谓语动词不是“do nothing,anything,everything”,那么but(except)所跟的不定式则仍须带。

The doctor told him nothing but to stop smoking.医生除了让他戒烟,其它什么都没有说。

There was nothing for them to do but to remain silent.除了保持沉默以外,他们没有别有别的办法。

(4)不定式与动名词的逻辑主语和分词独立结构

1)不定式的逻辑主语为:for +名词(或代词宾格)+ 不定式。例如: I found it impossible for him to do the job alone.我发现他—个人干这活是不可能的。

(注)在表示人物性格、特性等的形容词后面,常用of引出不定式的逻辑主语。例如: It was wise of him to do that.他那样做是明智的。

2)动名词的逻辑主语为;①人称代词的所有格+动名词;②名词's+动名词。例如: Tom insisted on my going with them.他坚持要我和他们一起去。He dislikes his wife's working late.他不喜欢他妻子工作得很晚。

3)某些形容词,如:careless等不定式后可以加of来引导出其逻辑主语。这类词主要有:absurd, bold, brave, courageous, careful, careless, clever, wise, foolish, silly, stupid, good, nice, kind thoughtful, considerate, greedy, generous, honest, modest, polite, rude, cruel ,selfish, wicked, wrong等 It is very kind of you to help me.你帮助我太好了。

间或也可用for + there to be表示(而且there后面的不定式只能是to be)。It's a great pity for there to be much trouble in the company.太遗憾了公司里有这么多的麻烦。

7.非谓语动词中的有关句型(1)动名词作主语的句型

1)Doing...+ v.Reading is an art.阅读是门艺术。Seeing is believing.眼见为实。2)It is + no use, no good(fun, a great pleasure, a waste of time, a bore...)等名词+doing sth.It is no use crying.哭没有用。It is no good objecting.反对也没有用。It is a great fun playing football.打篮球很有趣。

It is a waste of time trying to explain.设法解释是浪费时间。

3)It is + useless(nice, good,interesting, expensive等形容词)+ doing sth. It is useless speaking.光说没用。

It is nice seeing you again.真高兴又遇到了你。It is good Playing chess after supper.晚饭后弈棋挺好。It is expensive running this car.开这种小车是浪费。8.非谓语动词的特殊结构

有些非谓语形式已成为固定用语,用来表示说话人对说话内容所特的态度。1)现在分词的独立结构

judging from / by„, generally speaking, strictly speaking 2)不定式的独立结构

to tell you the truth, to make things worse, to begin / start with 3)动词原形: Believe it or not(信不信由你)4)作连词的分词considering(考虑到,就„而言),providing / provided „假如,supposing 假如 这些词用来表示条件的连词,后接that 从句。

独立主格结构

一、概念:

“独立主格结构”是由名词或代词作为逻辑主语,加上分词、形容词、副词、动词不定式或介词短语作为逻辑谓语构成。这种结构在形式上与主句没有关系,通常称为“独立主格结构”。

二、功能:

“独立主格结构”实质就是带有自己主语的非限定状语从句。众所周知非限定性从句通常以主句的某一成分作为自己的逻辑主语,从而依附于主句。而有些非限定性从句和无动词从句带有自己的主语,在结构上与主句不发生关系,因此成为独立主格结构。其实,虽然叫做独立主格结构,并不是真正的独立,它还是一种从属分句,在句中有多种作用。如:表原因、表条件、表方式、表伴随、表时间等,在句中通常起状语作用。

三、形式:

独立主格结构在形式上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有名词或代词担任,第二部分由分词、动词不定式、形容词、副词、或介词短语担任。按其结构形式分为:—ing 分词独立主格结构;—ed分词独立主格结构;无动词独立主格结构等。

四、举例:

1、There being nothing else to do, they gone away.由于无事可做,他们离开了。(代词+-ing;表原因)

2、Miss Wang come into the classroom, books in hand.王老师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书。(无动词结构;表伴随)

3、The old man sat in his chair, his eyes closed.老人坐在椅子上,闭着眼睛。(名词+-ed;表状态)

4、Class over, we began to play basketball.放学了,我们开始玩篮球。(名词+副词;表时间)

5、Without a word more spoken, he picked up the paper.没再多说一个字,他拾起那张纸。(借此结构;表伴随)

6、The last guest to arrive, our party was started.最后一位客人到了,我们的晚会开始了。(名词+不定式;表时间)

五、独立主格结构与分词短语作状语的异同:

1、独立主格结构与分词短语都可以转化成状语从句。但是,独立主格结构转换成状语从句后,有自己的逻辑主语,与主句的主语不一致;而分词短语转化为状语从句后,从句的主语与主句的主语相同。例:

⑴ If time permit, we’d better have a rest at this weekend.-→Time permitting,we’d better have a rest at this weekend.如果时间允许,本周末我们最好休息一下。

⑵ When we see from the top floor, we can find the garden more beautiful.-→Seeing from the top floor, we can find the garden more beautiful.从顶楼上看,花园更漂亮。

2、还应该注意,分词结构的逻辑主语不是总和主句的主语一致,而是主句的其他成分。语法上称作“依着原则”;有些分词结构在句子上找不到它的逻辑主语,语法上称作“悬垂分词”。例:

⑴ Looking for my watch in the room, it had taken me a long time.在屋里找表,用了我很长时间。(依着原则)⑵ When planting these flowers, care must be taken not to damage the root.(我们)种花时必须小心,不能碰坏花根。(悬垂分词)

六、独立主格结构与独立成分的异同:

1、有的分词短语可以独立存在,在句子中没有逻辑上的主语,实际上已经成了习惯短语。这些短语有:generally speaking;frankly speaking;judging from;supposing等等。例:

⑴ Generally speaking, the rule is very easy to understand.总的来说,这个规则很容易懂。

⑵ Judging from what he said, she must be an honest girl.根据他所说的,她一定很诚实。

2、有些固定短语是带to的不定式,表明说话人的立场和态度,在句中作独立成分。这些短语有:to be honest;to be sure;to tell you the truth;to cut a long story short;to be frank;to make the matter worse等等。例:

⑴ To tell you the truth, what I said at the meeting was not my opinion.说实话,我在会上说的并不是我的意见。

⑵ To make the matter worse, he locked his keys in the car.更糟糕的是,他把钥匙锁在车里了

七、非谓语动词独立主格结构

在独立主格结构中,非谓语动词和它前面的名词或代词存在着逻辑上的主谓关系。Such an able man to help you,you will surely succeed sooner or later.有这么能干的人来帮你, 你迟早一定会成功的。(such an able man和 to help you 之间存在着主谓关系)

= Since such an able man will help you, you will surely succeed sooner or later.He seating himself at the desk, his mother began to tell him a story.他在书桌旁坐好后,他母亲开始给他讲故事。(seating himself at the desk拥有了自己的逻辑主语he,注意是“主格”)

= When he seated himself at the desk, his mother began to tell him a story.The key to the bike lost, he had to walk to school.由于丢了自行车钥匙,他只好步行去学校。(lost 的逻辑主语是the key,lost 也可以用完成式having been lost)

= Because the key to the bike had been lost, he had to walk to school.A.不定式“独立主格结构”

在“逻辑主语+动词不定式”结构中,动词不定式和它前面的名词或代词存在着逻辑上的主谓关系。这种结构也可用一个从句或并列分句来表达。1.动词不定式用主动的形式

在独立主格结构中,动词不定式和它前面的名词或代词存在着逻辑上的主谓关系。His mother to come tonight,he is busy preparing the dinner.他母亲今晚要来,他正在忙着准备饭菜。(= As his mother is to come tonight, he is busy preparing the dinner.)

——will you go to the concert tonight 你今晚去听音乐会吗? ——sorry.So many exercise-books to check, I really can't afford any time.对不起,有这多的作业要批,我真的抽不出时间。

(=Because I shall check so many exercise-books tonight ,I really can't afford any time.)

The four of us agreed on a division of labour , each to translate a quarter of the book.我们四人同意分工干,每人翻译全书的四分之一。

(=The four of us agreed on a division of labour and each is to translate a quarter of the book.)

Many trees,flowers,and grass to be planted, our newly-built school will look even more beautiful.种上许多的树,花和草后,我们新建的学校将看上去更美。(=If many trees,flowers,and grass are planted,our newly-built school will look even more beautiful.)B.-ing形式“独立主格结构”

动词的-ing形式作状语时,其逻辑主语一般应与句子的主语保持一致。Being ill, he went home.由于生病,他回家了。(= As he was very ill, he went home.)Seating himself at the desk, he began to read a magazine.在课桌旁坐好后,他开始看杂志。(= When he had seated himself at the desk, he began to read a magazine.)

1. 表示时间的-ing形式作“独立主格结构”

Everyone being ready, the teacher began his class.每个人都准备好后,老师开始上课。(相当于一个时间状语从句When everyone was ready)The chairman began the meeting , everyone being seated.每个人坐好后,主席开始开会。(相当于一个时间状语从句after everyone was seated)2. 表示原因的-ing形式作“独立主格结构”

The boy leading the way, we had no trouble finding the strange cave.由那个男孩带路,我们没有困难就找到了那奇怪的洞。(相当于一个原因状语从句Because the boy led the way)Many eyes watching him, he felt a bit nervous.许多眼睛看着他,他感到有点儿紧张。(相当于一个原因状语从句As many eyes were watching him)必背:

含有being的独立主格结构。

It being National Day today,the streets are very crowded.今天是国庆节,街上很拥挤。

= As it is National Day today, the streets are very crowded.There being no further business to discuss, we all went home.没有别的事可讨论,我们都回家了。

= As there was no further business to discuss, we all went home.3. 表示条件的-ing形式作“独立主格结构”

Time permitting, we will have a picnic next week.时间允许的话,我们下星期将进行一次野炊。(相当于一个条件状语从句If time permits)My health allowing, I will work far into the night.我的健康许可的话,我愿工作到深夜。(相当于一个条件状语从句If my health allows)4. 表示方式的-ing形式作“独立主格结构”

The students are walking in the school happily, each wearing a card in front of his chest.学生们快乐地在学校里走着,每个人胸前都带着一张卡。(相当于一个并列分句and each wears a card in front of his chest)

The boy lay on the grass, his eyes looking at the sky.男孩躺在草地上,眼睛看着天空。(相当于一个并列分句and his eyes were looking at the sky)

C.-ed形式“独立主格结构”

与逻辑主语+动词的-ing形式一样,如果-ed形式的逻辑主语和句子的主语不一致的话,就需要用-ed形式的独立主格结构。

The book written in simple English, English beginners were able to read it.该书是用简单英语写的,英语初学者也能看懂。

= As the book was written in simple English,English beginners were able to read it.The workers worked still harder, their living conditions greatly improved.由于工人们的生活条件大大提高,他们工作得更起劲了。

= As their living conditions were greatly improved, the workers worked still harder.He was listening attentively in class, his eyes fixed on the blackboard.他上课专心听讲,眼睛紧盯着黑板。

= He was listening attentively in class, and his eyes were fixed on the blackboard.The task completed, he had two months' leave.任务完成以后,他休了两个月的假。(=When the task had been completed, he had two months' leave.)比较:

动词不定式表示动作没有发生或即将发生,动词-ed形式表示动作已经结束,动词-ing形式往往表示动作正在进行。

The manager looks worried,many things to settle.经理看上去很着急, 有这么多的事情要处理。(事情还没有处理,而且是由经理本人来处理,用不定式to settle)The manager looks relaxed, many things settled.许多事情已经处理好了,经理看上去很轻松。(事情已经处理好了,用动词-ed形式settled表示动作已经结束)

The food being cooked, the boy was watching TV.小孩一边做饭,一边看电视。(两个动作同时进行)

The food cooked, the boy went to bed.饭做好了,小孩去睡了。(两个动作有先后,饭已做好,小孩才去睡觉的

八、with、without 引导的独立主格结构

介词with/without +宾语+宾语的补足语可以构成独立主格结构,上面讨论过的独立主格结构的几种情况在此结构中都能体现。A. with+名词代词+形容词

He doesn’t like to sleep with the windows open.他不喜欢开着窗子睡觉。

= He doesn’t like to sleep when the windows are open.He stood in the rain, with his clothes wet.他站在雨中,衣服湿透了。

= He stood in the rain, and his clothes were wet.注意:

在“with+名词代词+形容词”构成的独立主格结构中,也可用已形容词化的-ing形式或-ed形式。

With his son so disappointing,the old man felt unhappy.由于儿子如此令人失望,老人感到很不快乐。

With his father well-known, the boy didn’t want to study.父亲如此出名,儿子不想读书。B. with+名词代词+副词

Our school looks even more beautiful with all the lights on.所有的灯都打开时,我们的学校看上去更美。

= Our school looks even more beautiful if when all the lights are on.The boy was walking, with his father ahead.父亲在前,小孩在后走着。

= The boy was walking and his father was ahead.C. with+名词代词+介词短语

He stood at the door, with a computer in his hand.或 He stood at the door, computer in hand.他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部电脑。

= He stood at the door, and a computer was in his hand.Vincent sat at the desk, with a pen in his mouth.或 Vincent sat at the desk, pen in mouth.文森特坐在课桌前,嘴里衔着一支笔。

= Vincent sat at the desk, and he had a pen in his mouth.D. with+名词代词+动词的-ed形式

With his homework done, Peter went out to play.作业做好了,彼得出去玩了。

= When his homework was done, Peter went out to play.With the signal given, the train started.信号发出了,火车开始起动了。

= After the signal was given, the train started.I wouldn’t dare go home without the job finished.工作还没完成,我不敢回家。

= I wouldn’t dare go home because the job was not finished.E. with+名词代词+动词的-ing形式

The man felt very happy with so many children sitting around him.有这么多的孩子坐在他周围,那男子感到很高兴。

= The man felt very happy when he found so many children sitting around him.The girl hid her box without anyone knowing where it was.小女孩把盒子藏了起来,没有人知道它在哪里。

= The girl hid her box and no one knew where it was.Without anyone noticing, he slipped through the window.他趁没人注意的时候,从窗口溜走了。

= When no one was noticing, he slipped through the window.F. with+名词代词+动词不定式

The little boy looks sad, with so much homework to do.有这么多的家庭作业要做,小男孩看上去很不开心。

= The little boy looks sad because he has so much homework to do.The kid feels excited with so many places of interest to visit.有这么多的名胜可参观,小孩很激动。

The kid feels excited as there are so many places of interest to visit.提示:

在with/without 的复合结构中,多数情况下with 能省略,但without 不能省略。Without a word more spoken, she left the meeting room.她没再说什么话就离开了会议室。(without不能省略)

九、独立主格结构的句法功能

独立主格结构在句中除了能充当原因状语、时间状语、条件状语和伴随状语外,还能作定语。在形式上,“独立主格结构”可位于句首、句中或句尾,并通常用逗号与主句隔开。A.作状语

独立主格结构作状语,其功能相当于一个状语从句或并列分句。1.表示时间 Night coming on, we put ourselves up in a small hotel.夜幕降临,我们在一家小旅馆住了下来。

(= When night came on, we put ourselves up in a small hotel.)All the guests seated, they began their dinner.所有的客人就坐后,他们才开始吃饭。

(= When all the guests were seated, they began their dinner.)With everything she needed bought, Grace took a taxi home.所需要的都买好后,格雷斯打的回家了。

(After everything she needed was bought, Grace took a taxi home.)2.表示原因

With a lot of difficult problems to settle, the newly-elected president is having a hard time.有许多难题要解决,新当选的总统日子不好过。

(= As he has a lot of difficult problems to settle, the newly-elected president is having a hard time.)

There being no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he had to walk home at midnight.由于在半夜没有交通工具了,他只好步行回家。

(= As there was no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he had to walk home at midnight.)3.表示条件

Weather permitting, we will hold our yearly sports meeting next week.如果天气允许的话,我们下星期将举行每年一次的运动会。

(= If weather permits,we will hold our yearly sports meeting next week.)All the work done, you can have a rest.所有工作做好后,你可以休息。

(=As long as all the work is done, you can have a rest.)

Everything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plan seems to be more practical.如果从各方面考虑,你的计划似乎更实际些。

(= If everything is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plan seems to be more practical.)提示:

表示时间、原因、条件的独立主格结构一般放在句首,并且不能保留连词。【误】When class being over, the students left their classroom.【正】Class(being)over, the students left their classroom.下课了,学生都离开了教室。

【误】The moon appearing and they continued their way.【正】The moon appearing, they continued their way.月亮出来了,他们继续赶路。4.表示伴随情况或补充说明

The strange man was walking down the street, with a stick in his hand.那个奇怪的男人在街上走着,手里拿着根手杖。

(= The strange man was walking down the street, and he carried a stick in his hand.)The murderer was brought in, with his hands tied behind his back.杀人犯被带了进来,手被捆在背后。

(=The murderer was brought in, and his hands were tied behind his back.)Two hundred people died in the accident, many of them children.有两百人在事故中丧生,其中许多是儿童。

(Two hundred people died in the accident and many of them were children.)B.作定语

独立主格结构作定语,其功能相当于一个定语从句。

He is the person with a lot of questions to be settled.(with 的复合结构作定语,修饰the student)他就是有许多问题要解决的那个人。

= He is the person who has a lot of questions to be settled.You can use a large plastic bottle with its top cut off.(with 的复合结构作定语,修饰bottle)你可以使用一个颈被砍掉的大塑料瓶。

= You can use a large plastic bottle whose top was cut off.He was walking along the road without any street lights on its both sides.他走在一条两边没有路灯的马路上。(without的复合结构作定语,修饰the road)= He was walking along the road that didn’t have any street lights on its both sides.提示:

在这里我们讨论了很多用连词连接的两个句子改为独立主格结构的情况。需要提示的是,不 是所有用连词的地方都可以改为独立主格结构。

If you stand on the top of the mountain,the park looks more beautiful.如果你站在山顶上, 公园看上去更美。(不要改为独立主格结构)

If you check your test paper carefully, some mistakes can be avoided.如果你仔细检查试卷的话,有些错误是可以避免的。(不要改为独立主格结构)

下载指要高考九门学科二轮复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指要高考九门学科二轮复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导向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导向 历经半年多时间的“苦战”,高考一轮复习即将结束,我们将全面进入到二轮复习的大战中。对于高中化学这门记忆量大,知识点相对杂乱的学科,如何科学的进行二......

    2010高考二轮复习教案

    2010高考二轮复习教案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215 更新时间:2009-12-6 20:57:38 文 章来源 莲 山 课 件 w w w. 5Y k J. c oM 2010高考二轮复习教案 政 治第二部......

    [语文论文]高考文言虚词复习指要3

    中国搜课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课件 教案 试题 论文 图书 中考 高考 新课标 高考文言虚词复习指要 )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二)用作代词。1、表对称,相当......

    [语文论文]高考文言虚词复习指要1

    中国搜课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课件 教案 试题 论文 图书 中考 高考 新课标 高考文言虚词复习指要 三)动词1、根据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2、沿袭,继续。①......

    2012时事政治复习指要

    2012年中考时事政治复习1、2011年9月2日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北京观看了话剧《郭明义》,并亲切接见了剧组主创人员。话剧《郭明义》是辽宁人民......

    古典诗歌复习指要

    古典诗歌复习指要 (一)、要熟悉古代诗歌分类以及相关的文体知识 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风(古体诗)、格律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

    2011年高考二轮复习促进会主持词

    汤池中学2011年高考二轮复习促进会主持词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 春回大地,风和日丽千山秀,雨润万物,姹紫嫣红万木荣。高考的脚步伴随着春天的步伐渐行渐近。在这大好的春光......

    高考二轮复习经验方法总结

    高考二轮复习经验方法总结 马上开学,对于高三学子来讲,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来临了。此刻,制定一个对高考而言行之有效,且有助于成功的新年计划非常重要!那么现在,就来看看如何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