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趣学拼音_优化教学
浅谈趣学拼音,优化教学效果
单位:高州市平山镇大人庙小学
作者:赖丽妃
摘要:本文根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结合儿童的学习心理和学习特点,联系实际,着重探讨了教学中如何贯彻新《课标》,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小学生学汉语拼音的兴趣和方法。注重情感策略和学习策略的培养,以情优教。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有趣的教学内容、有趣的教学方法、有趣的教学评价等活动进行拼音教学,寓教于乐,寓学于乐,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好拼音,从而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关键词】 兴趣 游戏 教学效率
语言能力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识字、阅读、学好普通话的有效工具。集中的汉语拼音教学是相对单调、抽象、枯燥的,这对于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说,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使他们很好的掌握汉语拼音是有一定的难度。长时间以来,我想办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兴趣盎然,生动活泼的气氛,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旺盛的求知欲。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离开了具体的感性的东西,是无法发展抽象思维能力的。根据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在拼音教学中,尽量使学生接触各种感性材料,使抽象的符号具体化,枯燥的内容形象化。让学生在轻松,主动的氛围中学会汉语拼音。通过具体实践,我深深体会到: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抓住儿童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点,在教学中采取儿童易于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关注学生的情感,从兴趣入手。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也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儿童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并向着抽象思维过渡的,在此提出以下几点个人体会,愿意与各位同仁探讨,希望给予批评指正。
一、挖掘教材中的“趣”
新教材汉语拼音部分有几十幅富有启发性的插图,或示意字母发音、或表明字母形体,还有一些是为提高拼读能力而安排的。这些插图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直观形象,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训练。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形象帮助学生学习抽象的拼音字母。可借助图画学拼音,先看图认识事物,用自己的话把图画的内容说出来,再学字母和音节,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更有助于学好字母和音节。声母的本音虽然都是“标准的音”,但因为听不清,学生学习还是不方便。新教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给这些声母配上了不同的韵母,使声母也能发出响亮的音。这种呼读音,虽然能发出响亮的音,方便学生的学习,但还是难以启动学生自学、自悟、自会。教材又配上了能够表 声母音的插图,帮助学生练习发音。如学习g这个声母时,从图导入:从远处飞来了什么?学生看书上的插图,可能回答:“白鸽”“三只鸽子”。教师继续引导:谁能编一句顺口溜记住“g”,学生回答“鸽子鸽子ggg”“三只鸽子ggg”。接着让学生发出正确的读音:如“鸽”(ge),然后告诉学生把e读得轻些、短些,这样的发音就比较接近本音,也有别于音节ge音了。用这种方法可以教b、p、m、f、k、h、j、q、x、z、c、s、zh、ch、sh、y、w,配合这些字母的插图都能引出声母相应的字音来。有几个声母如d、t、n、l的插图不是取音,而是取形,可以采用其它方法直接练习声母的发音。这样充分发挥了教材插图的作用。在教学拼音时,应当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让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二、儿歌、绕口令记发音
儿歌的特点是工整押韵,琅琅上口,浅显易懂,很适合儿童的语言特点。在拼音教学中,编写一首首儿歌,学生边读儿歌边拍手边识记,学起来生动活泼。
1、单韵母虽然只有6个,比较好学,但对于刚开始接触拼音的学生,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学习单韵母时,把学生喜爱的小动物编入儿歌,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儿歌背熟了,单韵母也掌握了。例如:圆圆脸蛋扎小辫儿,张大嘴巴 ;乌鸦的小窝像个u,突出嘴巴uuu……
2、23个声母,有的外形很相似,对于分辨能力较差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更容易弄混,把学生熟知的事物编入声母儿歌,使抽象思维形象化,有助于学生记忆。例如:听广播bbb,爬山坡ppp,两个门洞mmm,一根拐棍fff。左下半圆ddd,鱼儿跃起ttt,一个门洞nnn,一根小棍lll……
3、儿歌的编写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的创作欲望很高,学生的作品生动活泼、富有新意。在创编儿歌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并且初步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好语文的信心。儿歌和绕口令有一定的情趣,而且节奏明快,能克服拼音学习中的枯燥和单调。实验教材中有许多孩子们喜欢的儿歌,平时他们就爱读。通过读儿歌和绕口令,不仅使学生的口齿得到锻炼,纠正了错误的读音,提高发音的质量,而且还在无意之中认识了汉字。例如:“月儿圆,树叶绿,大家一起吃月饼。”就把韵母ie、üe、er包含了进去,既练习了韵母的发音,又联系了儿童的生活,使韵母富有了实际的含义。读绕口令比读儿歌的难度要大一些,但注意激发儿童读的兴趣,采取比赛等方式,学生还是能很快读会的。这对纠正易混淆的读音是有明显效果的。例如:“三月三,小三练登山。上山又下山,下山又上山。登了三次山,跑了三里三,出了一身汗,湿了三件衫。小三站在山上又大声喊:„这里离天只有三尺三‟。”通过练习,学生对分清平翘舌有了较深的体会。
三、结合实际,趣学拼音。
1、制作图片,直观演示,发展多种能力
为了增加学生拼读的兴趣、提高效果,我从学生最熟悉的口语入手;从学生日常生活用品入手;从学生使用的学习文具入手;从学生最乐于做的事情入手。每日一句,出示在黑板上方,为学生营造喜闻乐见的拼音音节氛围,使他们爱学乐学,既提高拼音能力又发展了口语交际能力。在拼读音节的训练中,我们借助实物展示,例如拼读“文具盒、圆珠笔、铅笔”的音节时,我们让学生边拿起相应的实物拼读,使他们手动、口动,学得专心,投入。有些拼音用动作演示,直观明白,易学易懂。如,学习复韵母ei时,图上画的是一个小男孩高举一把斧子用力砍一个形状像“e”的大树根。小男孩伸直的身子像i的一竖,头顶的斧子像i头上的小圆点。请一个同学上来表演这个动作,其他同学一边看,一边注意听,同学使劲砍柴时,嘴里会发出什么声音。同学们看到这生动有趣的表演,都高兴地拍手直笑。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同学们不仅很容易记住了ei的形状,而且也学会了ei的读音,学得愉快,效果好。手指操练法简单易学,可以促使学生动脑、动手,在游戏中记住字母的形状。如:左手拇指和食指一弯就成o。松开一点就是c,再加上右手食指和拇指就成g,两个食指交叉就是x,c中加右手食指就是e,等等。可以同座配合,一个做手型,一个发音,玩得愉快,练得高兴,这样,学生既动眼、动口、动脑、动手,又发展了口语交际的能力。
2、多形式游戏交替,巩固拼音
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 天性就是好奇的,采用灵活多样形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游戏是学生乐意为之且兴趣盎然的活动,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之一。在学生注意力分散时,做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游戏,既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又能完成教学任务,一举两得。
(1)、做字母操
汉语拼音是一串枯燥无味的字符,要想让学生想学乐学,就要变无趣为有趣。在拼音教学中让孩子玩中有学,学中有玩,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学。让学生自主思考,鼓励学生用身体、手势来“手足舞蹈” 例如,在教“o”这个单韵母时,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嘴巴张开,拢成一个圆;有的把食指与拇指围成一个圆形;有是把双臂圈起一个圆;有的小朋友与另外的小朋友手拉手拉起一个圆。孩子课中容易疲劳,可设计“汉语拼音休息操”,既可以调节学习状态,也可以巩固拼音教学。如:“拍拍手,动动脚,我们来背声母表bpmf„„;扭扭脖子,扭扭腰,我们来背韵母表aoeiu„„;专心听,勤动脑,学好拼音字母基础牢”。
(2)、找朋友
还可以设计“邮递员送信”在拍着节拍的歌声中,邮递员把今天所学到的拼音字母送给在座的小朋友们。哪个小朋友幸运的领到拼音卡,就要站在讲台前大声的带领同学们读一遍。另外低年级最常见的游戏就是“找朋友”。不过这个“找朋友”可以找不少名堂。可以复韵母找朋友(如:an,一个学生拿a,另一个学生拿n);可以整体 认读音节找朋友,也可以两拼、三拼音节找朋友,还可以图文找朋友(如“转笔刀”,一人拿图片,另一人拿相对的拼音词语名称)。形式多样,灵活实用。
(3)、画画
画画也是学生喜爱的活动,把画画适当地用于学习中,能起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如“yuan yun ”初学时,学生很难马上记忆它们的读音,我就让学生画个圆圈,在圆圈里写上“yuan ”,如。帮助记忆yuan的读音,又如学习“yun”时,也可让学生画朵白云,里面写上“yun ”如。帮助记忆“yun”。又“yan”是一个很特殊的音节,在教学时,老师在“yan”的上方画一根烟火,如。这时学生兴致高昂,借机告诉学生这就是烟火的“yan”,并可以让学生也在书上画一画,加深记忆。
(4)、“拼音树”
教学中把学生写得端正、规范的作业,或是学生自己用拼音写的一句话,贴在拼音树上,代表树的叶子,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业或是句子,就像树叶一样长在树上时,那种成功的愉悦感就油然而升。
四、创设语境,驰骋想象
李吉林老师曾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所以,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就要变无趣为有趣。要充分利用教材,联系生活、学习实际,创设语言环境,让音节在语言环境中反复出现,使学生熟练掌握、巩固、运用汉语拼音的技巧,最大限度地发挥汉语拼音多功能的作用。可以通过编故事、表演等途径让学生生动有趣地 学拼音。我在教学ba的四声时就是用故事穿插的,故事的主人公是聪聪。我说:“徐老师知道同学们有的喜欢唱歌、跳舞,有的喜欢画 画,还有的喜欢玩,那聪聪喜欢做什么呢?”(多媒体显示喇叭花面),接着出现音节bā,以多种形式练读。又说:“有一天,天气特别好,聪聪出去玩儿,走到院子旁看到了什么呀?”(多媒体显示小女孩打靶画面)再以多种方式练读bǎ。“聪聪继续走啊走,又看到什么呀?”(多媒体显示小男孩拔萝卜)“聪聪看到这么多有趣的事,真高兴,他要回去告诉爸爸。”(多媒体显示爸爸画面)一个故事讲完,学生学得兴趣昂然,ba的四声也学会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还拿出了八支铅笔、八本书、一把伞、一把刀等东西,通过训练说话达到巩固音节的目的。
另外,在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i、wu、yu时,我也是编故事穿插。如:“小i的妈妈是大y,它们生活在一起,整体认读音节yi yi yi”,“小u的爸爸是大w,他们住在屋子里,整体认读音节wu wu wu”,“小ü没有爸爸和妈妈,去掉两点和大y在一起,整体认读音节yu yu yu”学生对这类故事特别感兴趣,新知识掌握得既快又牢固。
五、活跃思维,灵活运用
在教学中就要启发学生根据声韵母说词造句编儿歌,赋予字母以意义,这样能引起儿童注意和学习兴趣,让他们能用上所学的拼音知识,体验到获取新知识后的成就感,并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也进一步训练了儿童的思维,丰富了语言积累。更重要的是,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语文实践的过程中,给了每个学生展示、表现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哪怕是小小的成功的快乐。只要我们赏识所有学生,那么每个学生都不会让你失望,每个学生都会喜欢你、喜欢拼音、喜欢语文。
语文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驰骋学生的想象力,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拼音教学也不例外。其实,汉语拼音教学有法而无定法,随着学生的变化而变化,要取得成功,就要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开掘他们的想象创造潜能,让他们都能享受学习的乐趣。那么,任何一个孩子都会喜欢拼音、喜欢语文、欢学习喜欢学习。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语文标准》(简称《语文课程标准》)[2]《入学准备学拼音》 谢军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9.3 [3] 袁钟瑞.小学汉语拼音教学不能削弱[J].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普通话推广处
[4] 赵兴江.汉语拼音教学的问题与策略[J].北京市密云县教研中心。
第二篇:趣学拼音论文汇总
趣 学 拼 音
澜沧县上允中心完小 刘国莉 [摘要]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教师可抓住拼音符号“形象、直观、有趣”的特点,结合小学生年龄及心理认知结构,利用模仿、儿歌、故事、游戏、表演、唱歌、比赛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法来优化拼音教学,既能使拼音教学趣味盎然,又能使学生轻松、有趣、主动地学习拼音。
[关键词]汉语拼音 趣味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规定:“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阶段目标中也要求学生:“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显然《语文课程标准》把汉语拼音的学习定位在拼读音节,把汉语拼音作为汉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立足于用。汉语拼音也因此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学好普通话的工具。然而,让刚入学的儿童掌握一组组相对单调、枯燥、抽象的符号,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这一工具,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的教学建议,我们在教学中应努力把握拼音教学形象性、情趣性、记忆性、实践性的特点,优化拼音教学策略,“以趣为主线”让学生快速有效地在“趣”中掌握汉语拼音并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如果为思想感情、创造、美和游戏的璀璨所照,就能成为孩子妙趣横生和心醉神迷的乐事。”基于这种认识,针对儿童形象思维发达的特点,在教学中我采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法,寓拼音教学于模仿、儿歌、故事、音乐、游戏、表演、比赛之中,让儿童在欢乐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使学生展开主动的、能动的自我活动,进行自主学习,完成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过程。
一、仿一仿,仿中学。
一年级的小学生的思维是形象的,容易在直观的教学中激发兴趣。人教实验版教材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孩子们一打开课本就会兴趣盈然的议论图上画的是什么?谁在干什么?比如第一课画面上有个小女孩,在小河边在干什么呢?图上还有谁呢(鸡、鹅、草地)?我因势利导,在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让孩子们上来模仿表演小女孩练声的样子…… “ 我在河边唱歌,a a a,o o o,e e e真好听。”孩子们争相模仿,在孩子们发音不够准确是,我并以身示范,校正他们的发音。通过形象生动的图画加上趣味盎然的模仿学习,轻松、正确的引导发音,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知识的获取是轻松愉快的。尽管教学活动结束了,但孩子们学习的劲儿却依然在延续。
二、读儿歌,乐中学。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以直接的动机为主的,他们善于形象思维,又好奇爱动、易厌倦。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要尽量使学生接触各种感性材料,引导他们细致观察,并借助一些生动形象的歌诀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让学生口读、脑想、手比划,揣摩字母形状的特点来加强记忆。儿歌是小朋友喜欢的,把儿歌放到拼音教学,不但能使孩子们的口齿得到锻炼,纠正了错误的读音,还能让孩子们在朗读中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得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如教学部分单韵母及声母时,边比划动作,边读儿歌:“张大嘴巴a a a”、“圆圆嘴巴o o o”、“扁扁嘴巴e e e”、“两扇小门m m m、一根小棍l l l。”来帮助学生区分、记忆。在教学声调符号时,又可结合插图,边做动作,边用歌诀来区分、记忆。“一声小车平平走,二声小车爬山坡,三声小车下坡又上坡,四声小车下山坡。” 这样可使抽象的符号具体化,枯燥的内容形象化,学生没有畏难情绪,乐于学,就学得轻松愉快,成效喜人。为了帮助学生区分b和d、p和q这两对字形非常容易混淆的声母。教学时,把b和d、p和q同时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仔细看一看它们有什么区别,由学生得出b的半圆在右下方,有一点像6,而d的半圆在左下方,有点像倒写的6;p的半圆在右上方,有一点像倒写的9,q的半圆在左下方,有一点像9。然后可教给学生一段儿歌,一边表演一边唱:“右下半圆b b b,左下半圆d d d,右上半圆ppp,左上半圆q q q;或者6 6 6 b b b,倒6倒6 d d d;9 9 9 q q q,倒9倒9 p p p。b和d、p和q面对面笑呵呵,我们都是好朋友。” 孩子们在有趣的儿歌中,既巩固了b和d、p和q的读音,又区别了b和d、p和q的形状。再如:学习ai时,我请两位小朋友在讲台上背挨背的站在一起,然后教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读 “好朋友,背挨背站ai ai ai。a前i后ai ai ai,好朋友啊不分离。” 这样轻松的学习,孩子们不但练习了发音,而且还联系孩子们的实际生活,使韵母富有了实际的含义,让枯燥的拼音变成有趣的学习符号。
三、讲故事,趣中学。
汉语拼音是一串枯燥无味的字符,要想让学生想学、乐学,就要变无趣为有趣。充分利用教材,联系生活、学习实际,创设语言环境,让音节在语言环境中反复出现,使学生熟练掌握、巩固、运用汉语拼音的技巧,最大限度地发挥汉语拼音多功能的作用。可以通过编故事、表演等途径让学生生动有趣地学拼音。故事这一文学形式生动有趣,对低年级儿童具有特别的吸引力。教学拼音前,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读或编说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故事,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力。声调教学中,主要讲清声调符号的形状和四声的读法,因此我们可以借助编说童话学习四声:有一天,兔妈妈对小兔说:“孩子,你长大了,帮妈妈去市场买菜,好吗?”小兔高兴地答应。到了市场,小兔买了许多东西,背着就往家里跑。一路上,小兔一边欣赏路边的景色,一边高兴的哼着歌“ā ā ā”,走在平坦的大道。这时,走到了一个斜坡,小兔有点累了,可想到妈妈还在家里等着呢!就使劲走上坡,嘴里“á á á地喊着加油。没想到,刚过了第一个斜坡,又碰到了另一个陡坡,小兔为难了,“ǎ ǎ ǎ”直挠头。这时,熊伯伯推着自行车正准备上坡,看见小兔背着大袋东西在哭着,就帮小兔推着爬上陡坡。小兔高兴得直叫:“à à à,谢谢熊伯伯。再见!熊伯伯。”就这样,学生在故事中轻而易举地学会了四声的读法。在教学 ba 的四声时也可以用故事穿插在其中,故事的主人公是明明。我说:“老师知道同学们有的喜欢唱歌、跳舞,有的喜欢画画,还有的喜欢玩,那明明喜欢什么呢?”(喇叭花),接着出现音节 bā,以多种形式练读。又说:“有一天,天气特别好,明明出去玩儿,走到院子旁看到了什么呀? ”(出示打靶画面)再以多种方式练读 bǎ。“明明继续走啊走,又看到什么呀?”(小男孩拔萝卜图)“明明看到这么多有趣的事,真高兴,他要回去告诉爸爸。”(爸爸的画像)一个故事讲完,学生学得兴趣昂然,ba 的四声也学会了。此外,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还拿出了八支铅笔、八本书、一把伞、一把刀等东西,通过训练说话达到巩固音节的目的。另外,在学习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zi.ci.si时,也可以编故事穿插。如:“zh.ch.sh.r.z.c.s七位叔叔都说小 i宝宝最听话,都要带它出去玩,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zi、ci、si”;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i.wu.yu时,可编这样的故事教学。“有一天,大y妈妈带着小 i宝宝到公园里去玩,整体认读音节 yi yi yi ”,“大 w爸爸也带着小 u宝宝到公园里玩,整体认读音节 wu wu wu ”,“小ü没有爸爸和妈妈,看见小i、小u被爸爸妈妈带着出去玩了,小ü急得两眼挂着眼泪,大y见到后叫它擦掉眼泪跟着走,整体认读音节 yu yu yu ”学生对这类故事特别感兴趣,新知识掌握得既快又牢固。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兴致勃勃的,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新的学习任务。
四、做游戏,玩中学。
陈鹤群先生曾深有感触地说过这样一段话:“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假如在读书时代,孩子们能化读书的活动为游戏。那么,读书不是会变得更有趣、更快乐、更能有进步了吗?”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枯燥的拼音练读,容易使他们感到疲劳和厌倦,难以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为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我常结合教学适当安排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猜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我在拼音教学中进行了猜一猜的游戏,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而且还巩固了拼音。譬如,我问:“ 两个门洞,伞把朝上和朝下分别是什么?” 孩子们答:“ 两个门洞m m m,伞把朝上 f f f,伞把朝下t t t。” 或者是教师手拿着拼音卡片,让孩子们用手势比出来,教师看孩子的手势来猜是哪一个声母、韵母,也可以让孩子自己出题,让老师或同学来猜。在复韵母、前鼻韵母教学中可以教师做口型,叫孩子们认真观察猜猜老师发的是哪个字母?这样不仅使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字母发音的口型,还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整个课堂都是在轻松愉快中进行。孩子们在愉悦、高涨的情趣中正确掌握了发音的方法。此外,还可以带领学生玩“找朋友”的游戏。比如,教师简单讲述游戏要求后,将制好的声母卡片和带声调韵母卡片分别发给学生,教师念出一个音节之后:“我是cháng,我的朋友在哪里?”拿着组成这个音节声母卡片的学生和拿着组成这个音节韵母卡片的学生,便迅速站到讲台上将卡片拼在一起。一个说:“你的朋友在这里,我是声母ch。”另一个说:“我是后鼻韵母áng。”然后齐说:“组成音节cháng。”全班就有节奏地鼓掌表扬:“拼得对!说得对!”然后全班同学再直呼几遍。这种游戏能有效地训练学生分音、合音及直呼音节的能力。
五、演一演,演中学
现在的孩子喜欢张扬自己的个性,我们可将此作为资源进行有效利用,这对学习拼音会有很大的帮助。如在教学j q x和 ü相拼时,给孩子们戴上头饰,配上儿歌 “ 小ü小ü有礼貌,见了哥哥j q x,脱去帽子敬个礼。” 化抽象为形象,通过学习儿歌,带着头饰表演,让他们懂得尊重别人,学会做人,并在富有童趣的表演中掌握了j q x和 ü相拼的规则。这样的方式不但活化了课堂氛围,而且学生也不会因此而感到枯燥、乏味。
六、唱一唱,唱中学。
用音乐智慧表现所学的内容,是学拼音最便捷、直观的形式,而这种形式对于爱说爱唱的一年级孩子来说,尤为喜欢。在教学单韵母和前鼻韵母中教学生边唱歌边比动作,学生很快就记住了音和形。而在复习拼音三表时,又可分别用孩子们熟悉的歌的旋律来记。即声母表用《两只老虎》旋律来唱,韵母表用《金孔雀》的旋律来唱,整体认读音节用《小毛驴》的旋律来唱。通过实践这种寓教娱乐的学习方法,孩子们都很喜欢,而且也容易记住。通过孩子喜闻乐见歌来记,学生不仅可以记住拼音字母的音,而且还创设了一种充满韵律的课堂氛围,学生一边拍手(或比动作),一边唱,在流动的节奏感中既巩固了所学的汉语拼音又培养了孩子的音乐智慧。
七、比一比,赛中学。
在教学中还可以经常运用“竞赛”的方法,要求全体学生参与,如以开火车的形式读音节、词语或儿歌,比一比哪一列火车开得又快又稳;小组间,男女间等进行比赛。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浓、积极性高,能大胆的参与,就连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也会争先恐后地参加活动,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总之,语文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思维,驰骋学生的想象力,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拼音教学也不例外。汉语拼音教学教有法而无定法,在教学中要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把拼音教学和语言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把汉语拼音纳入到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去认识、去定位,使汉语拼音教学真正能成为整个语文教学奠基石。拼音教学是一个基础内容,拼音学习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虽然其内容枯燥乏味,但书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能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以趣为主线”积极合理地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开发和丰富教学的内容,同样能让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学成为一种乐趣和享受。
参考文献:
1、《小学教学设计 》 2008年第8期
2、《中小学学生心理辅导策略》 浙江教育出版社 将小明 孙成刚 2005年10月
3、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师教学用书 》 人民教育出版社
4、《小学语文教学设计》2005年第2期
5、《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龙文希 2006年3月
6、教育资源网站
第三篇:以“趣”为先的拼音教学
以“趣”为先的拼音教学
──《汉语拼音10 ao ou iu》教学感悟
泥河子中心校
李美灵
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我认为应确立“趣为先”的指导思想,并据此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孩子们乐于进入汉语拼音的学习中去,从而为他们今后的识字、学习普通话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趣”为先,鼓励孩子们大胆发音,培养他们的自信 初学汉语拼音就好像最初学习英语一样,如果怯于开口,就找不到语感,长时间不开口就会导致语塞。那么怎么做到以“趣”为先,鼓励孩子们大胆发音,培养他们的自信呢?
汉语拼音的第一堂课,我进行了精心设计。教学单韵母“a、o、e”时,我说:“今天,小朋友们将要认识六个单韵母朋友中的老大ɑ、老二o、老三e。”说到ɑ、o、e时,我故意很小声,孩子们听说要认识新朋友,却听不清是谁,都很着急。有的孩子知道就大声说了出来,我当即表扬:“你发音准确,声音洪亮,真棒!老师刚才发音时,你们听到了吗?对了,学拼音可不能只在心里读、小声读,一定要大胆发音,大声发音。这样老师才知道小朋友们会不会,才能纠正错误的发音啊。”
小小的一个趣味环节,竟然让初入学的孩子们认识到学拼音要大胆、大声拼读!初尝“甜头”的我更增强了当初自己定下的教学指导思想——“趣”为先!
在以后的教学中,对于个别胆小、性格内向的孩子我特别留心,并随时注意多给他们拼读机会,营造活泼有趣的学习氛围。例如在教学“复习四”第二题时,我说:“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到动物园去参观,好吗?”接着在黑板上我出示了狗、猫、青蛙、小鸡的剪贴图,孩子们精神为之一振,油然而生好奇,我又随机出示这几种动物叫声的音节卡片让他们拼读,并鼓励那些胆小的孩子:“你看,小猫看见了一条鱼,真香!它大声叫m—i—üo→miüo。”呵,这些孩子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终于开了“金口”,他们兴奋地大声拼着m—i—üo→miüo。
二、“趣”为先,激发学习汉语拼音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低年级的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只有二十分钟左右,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疲劳,注意力分散,影响教学效果,我深深明白这一点。在设计教学时我尽量减少讲解,而是运用较多的游戏、演示、表演、绘图以及联系学生生活等趣味活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1、游戏激趣。游戏是一种学习,而此举对于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更是最佳的教学方法。游戏教学中采用丰富、多样的手段,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在唱唱、跳跳、听听、玩玩中领略学习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声母发音时,我设计了“说出我的悄悄话”这个游戏,同桌两人,甲在乙耳边发出某一个声母的音,乙说出是哪个声母,然后交换进行。教学声母的形时,则编唱顺口溜帮助孩子们记忆,如 “马蹄印子d d d,伞把样儿t t t,一个门洞n n n,小木棍l l l。”教学拼读音节时,我设计了“邮递员送信”、“听音取片”、“拼一拼,做一做”等游戏。最成功的要数教学复韵母ɑi、ei、ui与声母相拼这一环节了。随着我抽动音节卡片,孩子们边拼读f—ei→fei,t—ɑi—tɑi、ch—ui—chui,边做起了小鸟飞,抬东西,吹气等动作。我融入到孩子们快乐的气氛中去,和他们一起飞,一起抬,一起吹!
2、演示激趣。利用教学器具进行直观演示,结合教师讲解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多看,启发学生多说,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情境下愉快学习。
以教学复韵母“ɑi、ei”为例,教学时,我让一高一矮两名同学在一起比高矮,教学生发“ɑi”音;用一条围巾围在脖子上,教学生发“ui”音,加深了学生对这两个复韵母发音的记忆。教学“j、q、x”与“û”相拼,“û”上两点省写这一拼写规则时,我用一副太阳镜戴在头顶,扮成“û”,边背省写规则儿歌边摘下眼镜以提示与j、q、x相拼要省写,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3、表演激趣。适当地运用表演形式进行情境教学,让孩子们参与生动的表演,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
新教材的汉语拼音部分每课都编排了一首儿歌,还配了精美的插图。在这一部分教学设计中,我不仅鼓励孩子借助拼音读一读,找出儿歌中标红的本课新学的字母,还让他们看图想象自由表演。如学习“空中雷鸣电光闪,风呼呼,雨哗哗。吓得小鸡叽叽叽,乐得小鸭嘎嘎嘎。”这首儿歌时,孩子们不仅模仿雷声、雨声、风声,还把受到 惊吓的小鸡,开心的小鸭表演得栩栩如生。在学习“大公鸡,有礼貌,见了太阳就问好。太阳公公眯眯笑,奖他一顶大红帽。”这首儿歌时,则让孩子们自己想象有礼貌的公鸡与慈祥的太阳公公的对话,进行角色扮演,表演十分成功。通过这样的表演,使学生了解了学习汉语拼音可以帮助阅读,也加强了他们对儿歌内容理解。从创新教育理论来说,儿歌让孩子们去想象去表演,培养、发展了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4、绘画激趣。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说,早期儿童的绘画活动的确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低年级学生对形象的画面十分有兴趣,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我把绘画恰当地引入了教学。
以教学复韵母“ao、ou、iu”为例,我采用简笔画激起学生兴趣,先让学生拼读音节“müo、gǒu、niú”,我则相应的画出猫、狗、牛的样儿,并有意与音节相错位,再指名到黑板上做“拼读连线”的练习,学生看到有趣的动物图,口中喃喃不已,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我还择机让学生拿出白纸,边拼读边画,如教学“ie、ûe、er”一课看图读音节时,我让他们画出“shùyè、xǐ què、hú dié、ěr jī”,边画边抄写音节,这样学生从画中认识了事物,读准了音节。拼音儿歌教学也可采用“化诗为画”的方法让学生画出可爱的企鹅,活泼的小白兔,行动迟缓的蜗牛等。看到自己的绘画作品,孩子们感受到学拼音的无穷乐趣;看到每个孩子们笔下不同模样的企鹅、小白兔、蜗牛,我更是慨叹童心的天真、无暇!
5、联系生活,激发兴趣,发展语言。汉语拼音教学特别要注意 联系儿童生活实际,把学习汉语拼音放在语言环境中,加强拼音与听说读写的联系。教学中可以采用给音节带调组词的方法,如:yī—衣服、医生、一年级;yí—阿姨、一个;yǐ—椅子、已经、以后;yì—容易、意见,也可以练习给音节带调说话,如教学“ai”时,让学生先带调组词再说话,“ài—喜爱—我喜爱画画。”“我喜爱踢足球”„„孩子们饶有兴味地组词说话,把无意义的拼音符号与儿童生活、语言联系起来,通过听说训练发展了语言。
没有任何兴趣和仅靠强迫维持的学习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学习是不会维持长久的。汉语拼音教学更是如此,一张张音节卡片,一个个实物形象,一次次演示动作,一幅幅精美的图画,一句句动听的话语,构成了一节愉快的拼音教学课。
想学生最需要的,做他们最愿意做的,指导学习以“趣为先”,我想:我一定会成为他们最受欢迎和爱戴的老师的!
第四篇:妙用方法 趣学拼音(刘友良)
妙用方法 趣学拼音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学好普通话的工具。集中的汉语拼音是相对单调、抽象和枯燥的,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掌握汉语拼音是有一定困难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如何落实《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效率,让学生更快更好更轻松地学习汉语拼音呢?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六七岁的儿童,特别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难以持久。新教材在编排上尽量考虑了这些特点,每课都配有精美的插图,还编排了一首儿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与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游戏化教学,激发兴趣。游戏化教学采用了丰富、多样的方法,让孩子们在唱唱、跳跳、听听、画画、玩玩、学学中获得知识。以教学复韵母ai、ei、ui为例。我设计了‚排队上车‛、‚呼叫名字‛、‚打电话‛等一组游戏。教学时几个孩子上来做‚排队上车‛的游戏,他们从高到矮排着队,一个个挨着次序上车。孩子们欢快地做着游戏,从中学会了复韵母ai(挨)。吃晚饭了,小伙伴们还在楼下玩耍着。‚妈妈‛扯开嗓子大声呼喊:‚立立,快回家吃饭了!‛‚ei,我来了!‛一个个孩子随着‚母亲‛的呼叫声答应着。复韵母ei就在欢乐的游戏中学会了。‚打电话‛的游戏更使学生们兴趣盎然。丁零零,电话铃响了。‚ui,你是谁?‛‚我是爸爸,今天,我们厂里加班,我要晚一点回家。‛ ui的声音不断地在教室里响起,同桌的两个孩子互相打着电话。在愉快的游戏中,孩子们认识了ai、ei、ui三个复韵母。
2.实物演示,激发兴趣。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实物演示,用直观的办法来帮助学生发准字音,记住字形。根据字母的特点,进行音和形的演示。如教 t 时,教师可拿一把带钩的布伞进行直观演示,再把水一滴滴地滴到伞上,让学生仔细听水滴在布伞上的声音,然后在问答中揭示 t 的读音及写法。
3.利用表演,激发兴趣。
1(1)带头饰表演。在学习声母 jqx 与 ü 相拼,nl 和 ü 相拼规则中,我设计让学生戴头饰进行表演,并配上儿歌:三个好朋友 j q x,一块儿出去玩,路上碰见了小 ü,小 ü 小 ü 有礼貌,急忙脱下帽,问声好。通过学习儿歌,戴头饰表演,让他们懂得尊重别人,学做有礼貌的孩子,并掌握了 jqx 与 ü 相拼,两点要去掉的规则。而在学习nl 和 ü 相拼,两点不去掉的规则时,我也配上了儿歌:小 ü 小 ü 真淘气,整天捣乱又调皮,气得爸妈 n 和 l。小 ü 小 ü 知错了,泪珠汪汪有两颗。同时,戴上头饰进行表演,从中教育学生应该做个知错就改、听话的好孩子。
(2)肢体动作表演。对于刚进校的一年级学生,拼音教学如果不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那么他们将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注意力难以集中。在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用肢体、手势来进行‚手舞足蹈‛。例如,在教‚ o ‛这个单韵母的形时。我启发学生思考:‚怎样用你的肢体动作来展示 o 的样子?‛于是,有的孩子把嘴巴张开,拢成一个圆形;有的孩子把食指和大拇指围成一个圆形;还有的孩子把两只手臂团成一个圆形……各式各样的‚ o ‛让孩子们兴奋不已。可见他们小小的躯体里潜藏着非常丰富的知识表现力,只要教师善于引领、挖掘,孩子的肢体运作智慧就会得到非常完美的体现。又例如,在区分‚u-ü‛这对形近韵母时,我建议孩子们用两个小拳头来代替 ü 头上的两点。当我读到‚ u ‛时孩子们的手就不动;当我读到‚ ü ‛时,他们就把小拳头举在头顶上,这种练习形式儿童非常喜欢。
(3)变魔术。在教学声母‚q‛时,教师手拿一根小棒和一个半圆圈,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要用它们做什么。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活,然后再告诉学生老师要变魔术,并依次拼出‚b‛、‚p‛、‚d‛,学生一一读出了这些字母,最后教师拼出‚q‛,告诉学生这就是要学的声母,并辅以儿歌帮助比较这四个声母的音和形。这样,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认识了‚q‛,并在形象直观的教学中区别了‚b、p、d、q‛这四个声母的不同之处,对于准确认读和书写这四个声母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4.创编儿歌,激发兴趣。儿歌是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而这种形式对于爱说爱唱的一年级孩子来说,尤为喜欢。例如,教学声母‚bp‛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b‛像什么?经过观察,有的学生说‚b‛像数字6,教师顺势点拨说:‚6 2 伸直腰就是b了,我们可以编句儿歌来记,6字直腰bbb。‛学生觉得很有趣,很快就记住了。在学习p、d、q、g时,学生就能迁移学法,自己创编儿歌:9字转脸p p p,6字转身d d d,9字弯腿ggg,9字直腿q q q。
二、训练思维,发展语言。
学好汉语拼音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和基础,而学习语文就是要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理解和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因此在教学汉语拼音过程中,切忌为教拼音而教拼音,把拼音教学与语言学习割裂开来。
教材中对每个拼音字母配上的插图,形象直观、接近生活、富有童趣。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这些插图,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并训练学生用完整的语言描述图上内容,同时学生又自觉地从图中发现了字母的音和形,再引导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自己的发现表述出来。例如在教学声母‚ch‛时,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提问:‚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做什么?‛学生说:‚图上画了一只小刺猬和一个小男孩,他们都在吃东西。‛另一名学生补充说:‚小男孩坐在椅子上吃苹果,小刺猬蹲在椅子后面吃梨,吃得可香呢!‛我刚对这富有童趣的语言进行了肯定,又一名学生站起来说:‚他们都吃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丰富了语言。随后,我又引导学生再仔细观察图画,是否有新的发现。学生很快说出:‚小刺猬蹲着的身子就像c,小男孩作者的椅子就像h,合起来就是ch,吃苹果的‘吃’独得较短一些就是ch的音。‛在观察图画启发思维、语言描述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声母的ch音和形,而且悟出了学习方法,产生了轻松获得新知的喜悦感。
三、创设语境,驰骋想像。
汉语拼音是一串枯燥无味的字符,要想让学生想学、乐学,就要变无趣为有趣。要充分利用教材,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语言环境,让音节在语言环境中反复出现,使学生熟练掌握、巩固、运用汉语拼音的技巧,最大限度的发挥汉语拼音多功能的作用。可以通过编故事、表演等途径让学生生动有趣的学拼音。在教学ba的四声时就是用故事穿插的,故事的主人公是聪聪。教师说:‚老师知道同学们有的喜欢唱歌、跳舞,有的喜欢画画,还有的喜欢玩,那聪聪喜欢做什么呢?‛(多媒体显示喇叭花面)接着出现音节bā,以多种形式练读。又说:‚有一天,天气特别好,聪聪出去玩儿,走到院子旁看到了什么呀?‛(多媒体显示小女孩 3 打靶画面)在以多种方式练读bǎ。‚聪聪继续走啊走,又看到什么呢?‛(多媒体显示小男孩拔萝卜bá)‚聪聪看到那么多有趣的事,真高兴,他要回去告诉爸爸。‛(多媒体显示爸爸画面bà)一个故事讲完,学生学的兴趣盎然,ba的四声也学会了。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拿出了八个草莓、八本书、一把伞、一把刀等学习用具,通过训练说话达到巩固音节的目的。
另外,再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i、wu、yu时,也是编故事穿插。如:‚小i的妈妈是大y,他们生活在一起,整体认读音节yi yi yi‛, ‚小u的爸爸是大w,他们住在屋子里,整体认读音节wu wu wu‛, ‚小u没有爸爸和妈妈,去掉两点和大y在一起,整体认读音节yu yu yu‛学生对这类故事特别感兴趣,新知识掌握的既快又牢固。
四、以人为本,倡导自主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言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中学习汉语拼音,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精神和自信心。我在深入了解全班学生学习拼音的情况之后,发现有些学生在幼儿园就学过拼音,让他们以‚我教你‛或‚我帮你‛的心态重新学习汉语拼音,他们乐此不疲。另外,声母、韵母是记录汉语拼音音素的符号,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单靠死记硬背早晚会让学生失去兴趣。所以,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用声母、韵母说词造句,赋予字母以意义,是帮助学生记住发音的好方法。这样,不仅有利于引起儿童的注意和兴趣,而且学生在思考和运用语言描述字母的同时,进一步训练了思维,丰富了语言积累。
单位:老粮仓镇中心小学
姓名: 刘友良
性别:女
年龄:48岁
职称:小学高级 邮编
410632
联系电话
*** 4
第五篇:拼音学话教学总结
学前班拼音学话教学工作总结
在这一学期中,我一边努力培养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一边 领着孩子们一起复习了6个单韵母、23个声母、和7个整体认读音节,新学了9个复韵母,5个前鼻韵母、4个后鼻韵母。我真的感到难度很大,尽管我用了各种激励语言来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可是有的孩子还是没有兴趣,掌握不了课堂所学的知识,但是汉语拼音教学是孩子们学习的基础,不管有多大的压力,让学生必须掌握好汉语拼音,我用心去领会孩子们的心声发掘孩子们的潜能。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合理的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轻轻松松学好拼音,迈好学习语文的第一步。下面是我在拼音教学中的几点感受:
1、幽默搞笑的语言,在情趣中学拼音
学前班的孩子天真烂漫,在教学时我采用儿童的语言,所受的知识利于他们理解。如在教书写拼音时。如果生硬的告诉学生拼音要写在四线三格里,效果不佳。不如说小拼音住的房子有三层楼,分别是上格、中格、下格。对于写在中格的字要“头顶天,脚踩地”;住上、中格的字要“脚踩地,头可不能顶到天花板,不让要长„小角‟……”学生在笑声中怎能不牢牢的记住写拼音的格式要求呢?
2、让学生自编儿歌学拼音,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第一课时我是参照教参上的来教的,我读一遍,学生跟读一遍,直到学生记住为止。一节课下来,我读的累,学生也不太积极。一次在读儿歌“鸽子鸽子ɡɡɡ”时邓珂插嘴大声说:立正9, ɡɡɡ。我一听挺形象,为什麽偏得强求孩子照老师的方法记何不尝试让孩子自己编儿歌来记拼音呢?以后在拼音课的教学中,我都是先指导,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来尝试编儿歌记住拼音字母,请编得好的同学当小老
师,教全班同学一起读。这样一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枯燥的拼音课变得有趣味性,还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而且因为是自己编的,记忆也很深刻。
3、动作演示法,区分形近字母。
b d、p q、f t、n h、m n,这些字母容易混淆,可用动作演示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它们的读音和字形。如:区分b d、p q时,可让学生伸出左拳,拇指向上,演示b的字形,再伸出右拳演示d的字形,然后让学生将两拳相对后向下翻,便演示出p q的字形。边演示边教学生说:“左拳b来右拳d,两拳相对念b d;左竖朝上就念b,右竖朝上就念d;左竖朝下就念p,右竖朝下就念q”。通过这样一种形式,使本来显得很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而且也帮助学生区分了易混淆的字母。
4、讲故事法,揭示规则,突破难点。
如:在教学j、q、x与ü相拼时,去掉两点的规则是学生最难掌握的内容。这个规则的讲解可以用故事的形式来叙述。有一天j、q、x带着小i出去玩,小ü也要去,急得哭了。j、q、x说:“你先擦掉眼泪,我们再带你去。”小ü连忙擦掉眼泪,拉着j、q、x的手出去玩了。学生听完故事,知道了j、q、x与ü相拼时,ü上两点要去掉。另外,教师还要强调,j、q、x从不和u相拼,j、q、x与ü相拼时ü上两点要去掉但仍然读ü,千万不能读成u。
三、由于教学内容比较乏味,自主学习性较差,幼儿的合作学习意识不强,少部分幼儿对所学内容记不牢固。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努力培养幼儿的自学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想方设法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3.积极探求适合幼儿学习的教学方法。
芒 市 镇 河 心 厂 小 学 2011 年春 季 学
拼
音
学
话
教
学
工
作
总
结 期 学前 班
学前班任课教师:赵伟廷时间:2011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