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怎么写听课记录
教师怎么写听课记录
一、听课记录的基本要点 听课记录包括两个主要方面:
1、教学实录:
听课时间、学科、班级、执教者、课题、第几课时等; 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采用的方法(多以记板书为主);
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 学生活动情况; 教学效果。
教学实录通常有下面三种形式:一种是简录,简要记录教学步骤、方法、板书等;二种是详录,比较详细地把教学步骤记下来;三种是记实。
2、教学评点
听课者对本节课教学的优缺点的初步分析与评估,以及提出的建议。包括:教材处理与教学思路、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课堂结构设计; 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手段的运用; 教学基本功;
教学思想; 其他。写教学评点可以采取两种形式:
一种是间评,把师生双边活动后所产生的反馈感应,随时记录下来; 二种是总评,就是对间评综合分析后所形成的意见或建议记在记录本上。待课后与执教者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这里值得提出来的是,在做听课记录时许多人偏于记课堂实录,而不做评点。甚至相当一部分人,记录的内容多是教者板书什么就记什么,成了讲授者的“板书”,此外别无它记。显然这种听课记录其价值是不大的。好的听课记录应是实录与评点兼顾,特别是做好课堂评点往往比实录更重要。
二、进入听课现场,记录听课重点
三、课堂听课评价
1、记时间分配。在听课过程中,对各部分的教学步骤分别占用多长时间要做好记录。因为通过时间记录可以判定该堂课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是否能突出教学重点内容,完成教学目标。
2、记语言评价。讲解语言是否规范、条理、生动、形象,有无明显的口误;课堂即时评价是否及时到位,能否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并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3、记师生活动。教师如何参与教学活动,有效解决课堂偶发事件,及时解决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这样能体现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有效参与课堂学习和活动,始终处在积极学习的状态。
4、记组织教学环节。要记好整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教师如何组织各部分教学、导入新课、复习巩固等,完成新授课如何分组练习,分几个层次让学生逐步掌握技能等。能否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围绕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接受等学习方式来选择、确定教学方式以及教法手段。
5、记教学组织方式。认真记录讲课人如何组织教学、分组轮换的形式,学生练习次数,怎样导入新课、教学内容各部分之间如何承接过渡等。教学方式的选择,必须主题明确,符合教材和学生实际,确保一节课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和流畅性。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必须围绕整体教学目标,简单实用。
6、记场地布置。
如果认为场地布置科学合理、安全,器材做到一物多用,有效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发挥现有体育场地器材的多种功能与作用,可以把主要安排形式记下来。
另外还要把自己当时尚不能理解、判定的问题先记下来,虚心向他人请教。做到这几个方面,博采众长,做好听课记录,就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效率。
怎样写听课记录
听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取他人精华,缩小与他人的差距,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从而提高教书育人的质量。那么,如何才能写好听课笔记呢?我认为:
一是听课之前的准备工作。
听课之前一定要熟悉对方所讲的内容,先设计自己的教法,听课时带着“蓝图”进教室,才能在“他教”与“我教”之间构建对比的态势,有利于在观摩中找出异同。如果是所听与专题有关的公开课,听课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与专题有关的理论,便于在听专题性的研讨课、观摩课时,透过“热闹”看“门道”。如李吉林开创了“情境教学”,方法独特,自成体系,合影偶尔听一课,就很难领会真谛,倘若先读他的专著,便于工作可由点及面,通过课堂上的具体“情景”取到“真经”。
二是记框架结构。
任何一位教师,为了把一节课上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做到条理清晰,都会安排好课的结构。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的顺序和时间的分配。课型的不同,课的结构也不同。例如:在实现教学目标时,是采用何种方式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的动机;是如何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思维的兴奋点结合起来,与学生已知的经验结合起来,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的生活、课外学习结合起来,提出的问题具有思维价值;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的价值观,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是如何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程的等,把教学过程的导语、提问、过渡、结语记载下来,以便自己从中体会,有所领悟与收获。
三是记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它是根据教学要求,用精要而醒目的文字和图形,提纲挈领的把教学内容概括化、系统化、图表化的一种形式,板书是反映教学水平的镜子,是课堂教学的眼睛,它凝聚授课人的心血,板书设计具有训练学生的随意注意的主动性,它具有开启学生的思路,理清课文结构,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加深直观印象,增强记忆的效果,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从而学会学习,自觉的去掌握知识。在记板书时,必需要注意板书的先后顺序,便于自己思考,体会使用这种方法的妙处。
做听课记录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听记要分清主次。听课应该以听为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听和思考上。
(2)记录要有重点。要详略得当,对内容要选择,文字要精炼。一般要记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师的重点提问、学生的典型发言、师生的互动情况、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中的失误等。
根据听课的类型,有些记录应该全面一些,有些记录则要突出某一个方面。一般来说,记录要简明扼要。讲课中符合教学规律、有创新、有特色的好的做法或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等可以详细地记录,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或见解也可详细记录,以免遗忘。
四是要思考。
思考什么、怎样思考:①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教材,换个角度行不行、好不好;②对教师的成功、不足或错误,要思考原因,并预测对学生所产生的相关性影响;③如果是自己来上这节课,应怎样上,进行换位思考;④如果我是学生,我是否掌握和理解了教学内容;⑤课程建设的新理念、方法、要求如何体现在日常教学中,并内化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⑥这节课是否是反映教师实际水平,如果没有听课者,教师是否也会这样上等。
总之,应该根据听课的目的和要求,有所侧重地将听、看、记、思的内容有机灵活地结合起来。如教师讲和学生发言时,以听为主,兼顾观察;教师板书和学生演练时,以看为主,兼顾其他;学生练习时,以思考为主等。
可以从授课内容是不是符合课堂要求,学生目标是否达成,师生互动是否积极有效、框架结构是否合理,课堂检测效果如何等方面进行评价!另外说明一点再好的一堂课也有不足之处,再差的一堂课也有可以从授课内容是不是符合课堂要求,学生目标是否达成,师生互动是否积极有效、框架结构是否合理,课堂检测效果如何等方面进行评价!另外说明一点再好的一堂课也有不足之处,再差的一堂课也有可取之处可取之处
听课记什么,评课说什么
听课记录是听课的第一手资料,是课后进行教学反思交流的材料和依据,更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学水平的极其宝贵财富。
那么听课时记什么?如果是传统的听课,应该从以下六个方面动手:
第一,划步骤,即记录全课教学环节。如导入新课,进入新课后,按照几个小环节逐层学习新课,总结全课,巩固提高升华,布置作业等。
第二,抓转换。就是记录教学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转折和衔接。这种转换,既有对前面讲课内容的小结,又有对下面要讲内容的启发和开端。因此,教学环节转换时,教师关键性的话,要记上一两句,千万不能放过。
第三,加备注。就是对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以外而又有记录必要的东西,用加备注的方式记载下来。如教师使用教具,进行演示、实验、板书,学生活动次数、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学生听课反应等。
第四,记时间。听课过程中,对教师主要教学步骤,各用了多少时间,要计算记录,以考察教学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是否突出重点。
第五,勤评点。听课过程中,对讲课教师的教学步骤环节,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学生反应等,听课者要及时进行思考、整理,迅速作出反应,用随堂短评形式记录下来。从教育教学理论角度,对讲课教师的做法或加以肯定或提出建议,或进行理论上的总结。
第六,录板书。一堂课结束时,一个完整的板书也就出来了。如认为板书设计有可取之处,可在最后将板书主要内容、形式记载下来。
要使听课真正达到促进教师成长的作用,必须在听后进行思考评价,并同授课老师切磋交流,进行评课。当然如果是听公开课,评课是绝对少不了的。那么,评课评什么?无论用何种方法进行评课,都要反映以下几方面内容:
(1)本节课的主要优点或经验或特色是什么?
(2)本节课的主要特点或不足或需要探讨的问题是什么?(3)你的建议是什么?如改进教学的建议,推广经验的建议等等。
评课具体内容分成以下几项:
一、评教学思想
二、评教材处理
1、教学目的的确定是否明确、全面,有针对性、导向性。
2、教学重点是否把握准确,教学过程是否做到突出重点。
3、教学难点是否把握准确,教学过程中难点是否得到突破。
4、教材的组织、处理是否精心。
三、评教法选择
1、教法选择是否符合教改方向。
2、教法选择的依据是否科学合理。
四、评学法指导
1、学法指导的目的要求是否明确。
2、学法指导的内容是否付诸实施。
3、学法指导的方式是否可行。
五、评能力培养
六、评师生关系
1、充分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2的课堂教学氛围。、努力创设宽松、民主
第二篇:教师听课记录
听课是我们中学教师最经常的活动,也是自我学习提高、促进专业发展的最有效途径。每学期除各教研组组织的正常的同事间的相互听课外,还有学校教务处组织的新教师的展示课、过关课,优秀教师的示范课、研讨课等等,提供许多听课学习机会。但是,在不少学校里,许多老师却将听课这种有意义的活动流于形式,把听课当作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敷衍了事,在听课过程中无所事事,精力不集中,甚至出现打瞌睡的现象,尤其是在听非本专业的课时这种现象更加普遍。听课时更是很少做听课记录,即使做听课记录,也仅仅是了了几笔,记下的仅是施教者板书的部分内容,而且听过就算了,很少对听课记录进行回顾整理,更没有进行深入剖析与反思。
听课记录是听课的第一手资料,是课后进行教学反思交流的材料和依据,更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学水平的极其宝贵财富。不仅要做好听课记录,而且课后要再次回顾,要对教学活动进行剖析与反思,多一份思考就多一份提高,反之,不愿做听课记录,不愿对听过的课再次作深入思考的教师,即使听N节课,也许只是一节课的N次重复,不可能有什么改进和提高。那么如何做听课记录,听课时应记录什么呢?
一、记录施教者亮点即成功之处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在听课时首先要抱着学习取经的态度和目的,哪怕是才从学校毕业刚刚走上讲台的新老师,也一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何况一般施教者都精心准备,是其才华和智慧的充分展示,一定会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要及时捕捉并记录下来。比如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一个巧妙的教学设计,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对某一问题的独特的处理技巧,一个意外事件巧妙处理,一个巧妙的引入过渡承转,独具匠心的留白,甚至是一句实用的话,一个贴切的词语。例如,有一次作为地理教师的我,听一位数学教师讲授函数单调性的公开课,用“每况愈下”描述减函数的图象,用“蒸蒸日上”来形容增函数的图象,十分贴切形象。听课时就在听课记录上记录下来,促使我在以后的地理教学中,也学习使用精妙的贴切的成语来形象地描述地理事物,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获得较大的反响。’。
二、记录施教者瑕点即不足之处
听课时还要带着批判和审视的目光,无论多么资深的教师,准备得多么充分,教学过程中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也一定会有“败笔”之处的,记录下来,回顾、梳理和剖析这些“败笔”之处,吸取教训。作重新思考设计,以便在以后自己教学时得以改进和提高,同时以此为鉴,也可以使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少犯或不犯同类错误,减少失误,提高教学水平。
三、记录学生的困惑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他们会从各自角度去考虑问题,有时他们往往会有一些不同的问题和困惑,把它记录下来,这些可以促进教师寻找和探求新的好的方式、方法加以突破。例如,听一位教师在讲地球的公转,他安排学生读图1.19北纬40~地IX--~----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并计算其昼长。这时学生发现这个地区冬至日和夏至日的昼长之和是24小时,并产生这样的困惑:全球各个地区是否都如此呢?我及时将学生的困惑记录下来,促使我课后进一步思考并寻找好的方法,来讲清这个问题。最后请教数学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利用数学平面几何知识加以证明,得出肯定结论,这才彻底地讲清这个问题。借助数学知识解决学生的困惑,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能力。
四、记录学生的独特见解和发现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他们会从各自角度去考虑问题,有时他们往往会有独特见解和发现。例如,我在听一位新教师讲授“中国南北气温的差异”,他安排学生阅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和“我国7月平均气温”两幅图,让他们观察两个月份的最高温和最低温以及相应的地点,使学生得出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的结论。这时学生却发现并提出:为什么7月等温线图里有许多虚线,如在1CC和24℃两条之间加了一条虚线(20℃等温线),而1月等温线图上却没有这种情况?我不仅为之赞叹:真是个好问题啊!把它记录下来,并在以后进行这部分内容教学时,就利用这个学生发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发表见解。
有的学生认为,从图中后加的20℃等温线分布状况分析,可以看出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于20%,属于高温季节。所以加上这条等温线可以帮助人们得出我国夏季气温的总体特点。有的学生认为,7月等温线图中的虚线出现在有山脉的地区,说明山区海拔变化大,等温线密集,温度变化大。而1月等温线图上没有虚线,说明冬季气温随着海拔的变化而变化不如随着纬度的变化明显。这就使学生对“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理解更加透彻。所以,记录并利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提出的独到的见解和发现,是对教学设计疏漏的补充和完善,不仅可以拓宽了教师的教学思路,也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增强了教学效果。
五、记录自己昕课中闪现的灵感
在听课过程中,听课教师往往会因为一些特殊情景或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若不及时去捕捉并记录下来,就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例如,一位教师讲述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的变化时,分析强调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而不能说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只能说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讲述了半天,还是有学生不是很清楚。刚巧我看到教室里的学生南北坐向,突然想到以中间一排为赤道,前后第三排为回归线,教师为太阳,进行演示,请不同位置的学生观察并回答其所代表的纬度地区,在一年中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何时达到最大值。在听课时将此想法及时记录下来,在下节课自己施教时就加以运用,发现此演示做法极大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耗时不多,效果十分显著,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甚至是一句实用的话,一个贴切的词语。例如,有一次作为地理教师的我,听一位数学教师讲授函数单调性的公开课,用“每况愈下”描述减函数的图象,用“蒸蒸日上”来形容增函数的图象,十分贴切形象。听课时就在听课记录上记录下来,促使我在以后的地理教学中,也学习使用精妙的贴切的成语来形象地描述地理事物,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获得较大的反响。
二、记录施教者瑕点即不足之处
听课时还要带着批判和审视的目光,无论多么资深的教师,准备得多么充分,教学过程中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也一定会有“败笔”之处的,记录下来,回顾、梳理和剖析这些“败笔”之处,吸取教训。作重新思考设计,以便在以后自己教学时得以改进和提高,同时以此为鉴,也可以使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少犯或不犯同类错误,减少失误,提高教学水平。
三、记录学生的困惑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他们会从各自角度去考虑问题,有时他们往往会有一些不同的问题和困惑,把它记录下来,这些可以促进教师寻找和探求新的好的方式、方法加以突破。例如,听一位教师在讲地球的公转,他安排学生读图1.19北纬40~地IX--~----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并计算其昼长。这时学生发现这个地区冬至日和夏至日的昼长之和是24小时,并产生这样的困惑:全球各个地区是否都如此呢?我及时将学生的困惑记录下来,促使我课后进一步思考并寻找好的方法,来讲清这个问题。最后请教数学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利用数学平面几何知识加以证明,得出肯定结论,这才彻底地讲清这个问题。借助数学知识解决学生的困惑,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能力。
四、记录学生的独特见解和发现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他们会从各自角度去考虑问题,有时他们往往会有独特见解和发现。例如,我在听一位新教师讲授“中国南北气温的差异”,他安排学生阅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和“我国7月平均气温”两幅图,让他们观察两个月份的最高温和最低温以及相应的地点,使学生得出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的结论。这时学生却发现并提出:为什么7月等温线图里有许多虚线,如在1CC和24℃两条之间加了一条虚线(20℃等温线),而1月等温线图上却没有这种情况?我不仅为之赞叹:真是个好问题啊!把它记录下来,并在以后进行这部分内容教学时,就利用这个学生发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发表见解。
有的学生认为,从图中后加的20℃等温线分布状况分析,可以看出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于20%,属于高温季节。所以加上这条等温线可以帮助人们得出我国夏季气温的总体特点。有的学生认为,7月等温线图中的虚线出现在有山脉的地区,说明山区海拔变化大,等温线密集,温度变化大。而1月等温线图上没有虚线,说明冬季气温随着海拔的变化而变化不如随着纬度的变化明显。这就使学生对“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理解更加透彻。所以,记录并利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提出的独到的见解和发现,是对教学设计疏漏的补充和完善,不仅可以拓宽了教师的教学思路,也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增强了教学效果。
五、记录自己听课中闪现的灵感
在听课过程中,听课教师往往会因为一些特殊情景或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若不及时去捕捉并记录下来,就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例如,一位教师讲述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的变化时,分析强调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而不能说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只能说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讲述了半天,还是有学生不是很清楚。刚巧我看到教室里的学生南北坐向,突然想到以中间一排为赤道,前后第三排为回归线,教师为太阳,进行演示,请不同位置的学生观察并回答其所代表的纬度地区,在一年中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何时达到最大值。在听课时将此想法及时记录下来,在下节课自己施教时就加以运用,发现此演示做法极大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耗时不多,效果十分显著,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第三篇:教师怎样写听课记录
教师怎样写听课记录
一、什么是听课
听课不单单是用耳朵听,重要的是用“心”去听,即运用多种感官(眼、耳、鼻、手,还包括一定的观察工具)去收集课堂信息。
听课追求者追求的是用心灵感受课堂,欣赏课堂、体悟课堂。
听课是听课者凭借眼、耳、手等自身的感官及有关的辅助工具(如:记录本、调查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地从课堂情境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的教育教学方法。听课是教学的常规工作之一。
二、听课技术
听课是一种综合性的技术,听课总是听课者以认真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为前提;以自己原有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参与为基础;以看、听、想、记多种活动协调作用为保证。
(一)心理准备
(1)态度上的准备听课者要以学习者的身份来听课。要做到五心:诚心、虚心、专心、细心、公心。
(2)情绪上的准备坐得住、听得进、看的准、记得清。
(二)进入听课角色
进入学生角色
进入教师角色要避免两种态度:一是以局外人的身份去挑剔,冷眼旁观,看不到长处,不理解讲课者的良苦用心;二是低调地同情、理解,对讲课者的某些失当做法,也觉得理所当然,看不到短处。
进入“指导者”的角色一要居高临下,能对课堂教学做出分析和判断;二要细心观察发现课的闪光点;三要提出改进的建议。
听课四个要点、四个关注、四个形体
四个要点:认真听、仔细看、勤记录、多思考、敢交流
四个关注:关注学生(个性水平、个性发展);关注知识(知识的科学性、形成和运用);关注探究(问题、内容、过程与方法);关注思维(水平、形式与特征、方法与过程)
四个形体:点、面、线、体
(三)听课的基本要领
听课应从单一的听教师“讲”变为同时看学生的“学”。做到既听又看,听看结合,注重观察。
1听什么
一听教师是否讲到点子上,重点是否突出,祥略是否得当;二听课讲得是否清楚明白,学生能否听懂,教学语言是否简练、准确,富有感染力。三听教师启发是否得当。四听学生回答是否准确、全面、有层次。
(四)看课的基本要领
看什么(看教师,看学生,看师生)
1看教师
精神是否饱满,教态是否自然亲切。实验操作是否科学、熟练,实验效果是否有效。教具设计是否新颖,有效。教法选择是否得当。指导学生是否得法,问题处理是否巧妙。活动组织十分严谨、调控得当。
2看学生
一看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合作。二看学生活动广度、深度与时间。三看学生活动的内容与方式。四看学生的思维与发展
五看学生的知识形成与运用(接受式-探究式)
六看学生学习的效果
3看师生
教与学。问答与交流。指导与自主。
四、想课的要领
1想什么
一想教学思想是否先进,二想教学思路是否科学,三想教学目标是否全面,四想教材处理是否合理,五想活动设计是否典型,六想过程安排是否综合,七想教学策略是否得法。
2怎样想
听课过程及时想,?听课之余综合想,联系课标想理念,运用经验想修改,(四)听课记录
1课堂记录的形式
一是简录,简单记录教学步骤、方法、板书等;二是详录,比较详细地把教学步骤都记录下来;三是记实,把教师开始讲课,师生活动,直到下课都 记录下来。注意:要根据课型、内容和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当的记录形式。做到重点突出,言简意赅,适当采用符号和标示,来不急记录时可留下空位,下来补充。
(五)怎样作听课记录
2课堂评点(感言)听课者对本节课的优缺点的初步分析与评价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1)内容: 感受、评价、建议、质疑(2)方法: ①间评 ②总评 对间评综合分析后所形成的意见或建议(3)方式:文字、符号、标记
评课
一 评课的原则与形式
(一)评课的原则:1 实事求是的原则,2 坦率诚恳的原则 肯定优点,找准问题,成绩说够,缺点说透。3 兼顾整体的原则 整体入手,点面结合,由此及彼。
(一)评课的原则
5差异性原则评课时也要因人而已,从教师的教学水平层次给于恰当的评价。
A教师的教学水平层次及评课侧重点:
(1)骨干教师要抓住教学中的独特之处,进行分析概括,并加以提炼升华,鼓励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
(2)优秀教师(经验、风格、艺术)应从活动设计、教学过程、指导策略上,多发现,多指导、多总结提高。
(3)一般教师应找准薄弱之处,有重点的加以点拨指导。
(4)困难教师应从教材、教学、教法、指导策略等方面,提出教学中的问题及修改建议。
(一)评课的原则
B目的不同的课及评课要点
(1)观摩课应突出一个“研”字,倡导一个“争”字。评课时要围绕教改主题,肯定成绩,找准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2)评优课应突出一个“严”字,倡导一个“学”字。
(3)检查课应突出一个“实”字,倡导一个“足”字。
二、评价课堂教学的标准
(一)什么样的课是好课?
──这样的课算不上好课
1、“中评不中用”的课不是好课。2.“教师唱主角”的课称不上好课。3.“达到教学目标”的课也不一定是好课。
──这样的课才算好课
1.好课应让学生主动参与。2.好课能让学生受益一生。3新课程课堂评价应该关注什么?
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
第一,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意义的课。第二,一堂好课应该是一堂有效率的课。第三,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第四,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第五,这种课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
我对优质课的分类(定性)
评课的水平
假大空法。就事定性法(是什么)究其原因法(为什么)。提出建议法(怎样做)论证法(问题-论述-新的问题)
评课建议
1简述该教学环节是怎样的;2优点或缺点是什么;3为什么(简述理论依据);4怎样做会更好(建议)。
(三)评课的标准
2构思与设计的过程
3评课评什么
目标(点)。主线[过程](线)。内容方法与过程(面)。教学结构。结果与评价。教师素质。教学特色。
(三)评课的技巧和方法
1评课的技巧
1.先大后小:先评析主要目标的完成情况,再看细节处理。2.先学后教:先分析学生的学习质量,而后再看教师的课堂教学。3.先过程后结果:先看过程展开的充分性、合理性,再看结果的实效性。4先定性后定量:先定性分析,后定量说明,定性定量相结合。6.先近效后远效:先显性的、现实性的教学效果,后看预见性的、长久发展的远期效果。
评课的技巧
语言描述与绘图说明性结合。个案分析与群案比较相结合。提出问题与理性分析相结合。否定内容与提出建议相结合。图式法
2一节课的评课方法--综合评析法
所谓综合评析法是指评课者对一节课从整体上做出全面、系统、综合性的评价。通常做法是先分析后综合。
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2从处理教材上分析。3从教学思路上分析。4从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分析。5从教学基本功上分析。6从教学评价上分析。7从教学效果上分析。8从教学特色上分析。
(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2)从教学内容上分析。看内容是否科学、有趣,是否多样、综合,是否便于操作、易于情景化,是否重点突出,是否有利于学生探究与思考。
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内容欠科学(实验原理、知识层次、知识准确性)。教学内容单
一。教学内容深度不够。教学内容没有重点。(3)从教学程序上分析:看教学思路的设计
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策略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等。评教学思路要看:
①是否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②是否有一定的独特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觉;③是否有层次,脉络清晰;④是否运作效果好。
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侧重教学设计,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
看课堂结构安排就是看课的结构是否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密度和效率。
从教学活动时间看课堂结构
(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5)从教师的基本功上分析
①看教师的表达能力;②看教师的专业教学技能;③看教师课堂调控能力。
(6)从教学评价上分析
①多样性②全面性③激励性
2单项评析法
单项评析法是评课者从自己观察中,体会最深,感触最大中,选择一个角度,或某个侧面进行评课。评课时要避免与别人重复。
3寻找特点法
千方百计寻找执教者的特点进行评析的方法。寻找特点法可以采用单项分析法也可以采取综合评析法。
教学的特点就是执教者成功的教学闪光之处。
4教学诊断法
这种评析方法侧重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诊断的主体可以是学校领导、听课教师、作课者、学生。教学诊断通常要经历“诊--断--治”三个阶段:
诊就是通过对课的分析,找出优点和缺点,分析特点。
断就是对于提出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治就是对症下药,提出改进的意见。追求教育的幸福,我们应该不做机械重复的事,做出灵气来;不做不动脑子的事,做出思想来;不做人云亦云的事,做出个性来;不做应付检查的事,做出实效来。
第四篇:教师听课记录检查简报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教师听课记录检查简报
按照学校要求,教务处于3月1日下午组织教研组长对全校教师听课记录进行检查。现将各组检查情况汇总如下:
语文组:全组44位教师均能按时送查,听课节数符合要求,大部分老师记录详细,点评到位。其中较好的有:张玲(听课15节)、樊世巧、李刚、郑家英、邵立霞、杨帆、唐翠玲、万慧善、徐霞、王慧敏、柏会枝、赵统常、李大学等。
数学组:达到5个及以上的人数有:王冬亮、王继琴、文高才、王谟广、朱贵庆、郑家业、李家鹤、王丽敏、左仁龙、李彩、陈静、刘从波、秦玮、张睿、王善森、韦长运,特别是七年级数学备课组听课数量较多。苏春高、朱贵庆、刘从波、张从健、董淑珍、王香、文高才、程建军、王继琴、莫永华、王冬亮老师的记录翔实,评课有随堂评课和总体评课,并且点评质量较高。
外语组所有教师都能及时送查,同步点评和总评具体详实。环节齐全的有:徐维侠、王丽(小)、宋建玲、张莹、王莎、邱丽花、张庆大、徐进艳、杨忠玲、仲艳芳、王丽(大)、王济芳等。但部分老师或缺少同步点评或字迹过于潦草。
思品组的老师都能按要求积极听课,听课节数足,曹家秀、徐立青、韩民善、高春香、王芳、张丽等老师听课节数足,点评到位;个别教师听课点评不够及时到位。
历史组都能按要求听足课时,有的老师超要求听课,尤其是蒋宁老师听课节数达到6节。全体教师记录详细,点评到位。个别教师也存在听课记录闭门造车的现象,有的无同步点评或缺总体评价。
地理组全组听课记录都达到要求,较好的有孟详斌、王红兵、卢颖颖三位老师。
生物组均听了足够时数的课,王保元听课超一课时,并且王保元、王芳两位老师同步点评和总评细致到位,体现了听课者思想。但个别老师同步点评简单,需加强。
物理组全组均不少于3节,听课达4节的有仲崇学、谢君善、高银玲、董自勤、顾介顶,几乎都有同步点评。
化学组听课足数,记录翔实,点评到位,有总评、有指导性评价,能及时记下自己的思悟等。
信息技术组人员都能完成听课节数,但个别记录过于简单、书写有点潦草。
音乐组七位教师听课数量足,并超听课节数,听课过程记录详尽,点评同步、规范到位,课后总评恰到好处。超听课教师有:霍建秀、陈洪霞(6个),赵世玲、董娟、柏琳(5个)。
体育组各位教师听课记录内容翔实,有同步点评、总评,评价客观、合理;部分教师栏目不齐。
美术组听课节数都超3节,多数记录图文并茂。
校综和心理都能听课3节以上,记录翔实,点评到位,但部分教师缺少本组听课。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各位教师对照本次检查,向受表扬教师看齐、学习,找出自身不足,努力改进,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为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再提高做出自己的努力。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日
第五篇:听课记录
听课记录
《离骚》第一课时
1、屈原简介及《离骚》创作背景
屈原,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他出身于楚国贵族,学识渊博,善外交辞令。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2、题目“离骚”解读
离,遭受。骚,忧愁。离骚就是遭受忧愁。
3、课文解读(1)字词解释
朕(我。先秦时期“朕”字贵贱通用)考(亡父)贞(正当)
惟(句首发语词)肇(开始)
锡(通“赐”,赐给)
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取名)字(名词活用为动词,去表字)句子分析
肇锡余以嘉名(状语后置句)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屈原名平,字原)(2)结构分析
第一段写了屈原高贵的出身、奇特的生日、美好的名字,显示出他强烈的使命感
4、布置作业:翻译第一段。
《离骚》第二课时
1、复习回顾(知识点提问)
2、新课教学 字词解释
纷(众多的样子)
美(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修能(优秀的才能)扈(楚方言,披)
纫(名词用作动词,连结)
汩(水流很快的样子,这里比喻时间过得很快)辟(通“僻”)及(赶上)忽(迅速)
美人(指楚怀王)不(省略“何不”)
以(连词,表目的,用来)道(通“导”)句子分析:
不吾与(“不与吾”宾语前置,不我等不等我)
纫秋兰以为佩(以为:①认为,以为。②以之为,把什么作为)“江离”、“辟芷”、“秋兰”这里运用象征,用移情法,比喻美好的品德。“莽”经东不枯,比喻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表现坚毅的品质。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作文素材,描写时光飞逝的句子)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骐骥,马。渴望被赏识,被重用,为国效力)
结构分析:
第二段写了屈原美好的品德、杰出的才能、忠贞的理想,表现了屈原对美好的品德追求以及感受到报国的紧迫感。
3、布置作业:翻译第二段
《离骚》第三课时
1、复习回顾(知识点提问)
2、新课教学 字词解释
昔(从前)
纯粹(古今异义,没有杂质,比喻品德纯正,完美)固(确实)何(何等)彼(那)
夫(助词,无实义)惟(只)夫(那些)及(赶上)舍(舍弃,终止)正(通“证”)惟(只是)遁(变心)数(多次)句子分析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希望楚怀王能像三位君王,招贤纳士。)所在:所+动词=名词性词组
所在的地方。众芳:申椒、菌桂、蕙茝,象征高尚品质。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昌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用尧舜与桀纣对比,借古喻今。)
而、以:表原因,因果关系关联词。“惟夫党人之偷乐兮”(之,取消句子独立性,用在主谓间)“路幽昧以险隘”(以,表目的)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表明屈原忠君爱国之心,忧国忧民)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为,动词,招来)“指九天以为正兮”(以为正:以之为正,即以九天为正)
(做人应像铜钱,外圆内方。屈原是“回”字,内外都是方正。而小人是外方内圆。)结构分析:
第三段写了屈原期待的德政、表现幽昧的现实、不公的遭遇,表达对圣君贤臣的向往之情,忧国恨奸焦愤之情
3、布置作业:翻译第三段。
《离骚》第四课时
1、回顾上节课(知识点提问)
2、新课讲解
《离骚》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屈原:高大的抒情主人公。
1、突出的外部形象特征。血统高贵,气度不凡。(“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身披花草,华彩美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2、鲜明的高洁品格。勤勉修行,自强不息。(“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赤胆忠心,主张美政。“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唯纫夫蕙茝?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嫉恶如仇,鄙视群小。(唯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追求真理,坚强不屈(“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离骚》有什么突出的艺术特色?
大量运用比喻象征的手法,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的色彩。用香草喻美德,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用美人喻理想中的君王,荃草喻现实中的君王,用黄昏婚期而中道变卦喻君王失信。诗人 抒情不是空洞苍白的喊叫,而是用美丽的想象、诗化的语言表现丰富的内心世界,形象鲜明而有韵味。诗篇充满激情,想象奇幻,塑造了一个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爱国者的形象。诗人想象的羽翼飞翔于天上地下,风伯雨师、虬龙鸾凤,重华佚女,无不召之笔下,为抒情主人公所驱使,完全打破了天国与人间、神话与现实的界限。瑰丽的色彩,奇妙的情节,纷至沓来,编织成一幅宏伟壮丽的画卷,使《离骚》成为精彩绝艳的浪漫主义杰作。总结文中的古文知识:(并详细讲解)通假字
肇锡余以嘉名(通“赐”)扈江离与辟芷兮(通“避”)来吾道夫先路(通“导”)指九天以为正兮(通“证”)
词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名→动:取名)字余曰灵均(名→动:取字)纫秋兰以为佩(动→名:佩饰)
朝搴阰之木兰兮(名→状语:在早晨)夕揽洲之宿莽(名→状语:在黄昏)不抚壮而弃秽兮(形→名:秽政)
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 ——宾语前置 肇锡余以嘉名——介词结构后置 纫秋兰以(之)为佩——省略句(美人)不抚壮而弃秽兮——省略句
《迢迢牵牛星》
1、导入
你知道哪些牛郎织女的传说?
2、《迢迢牵牛星》简介
《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这十九首诗没有题目,一般拿每首第一句作题目。诗作表现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对命运、人生的悲哀之情,艺术风格含蓄动人,朴素凝练。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3、重要考点
从形态和声响方面写织女勤劳的诗句(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直接描写织女相思之苦的诗句(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含蓄而深沉地表达相思之苦的诗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4.赏析 讨论:《迢迢牵牛星》全诗没有一字直接写织女对牛郎的思念,却处处能感受到她的深切思念,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达到的?叠词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
《迢迢牵牛星》塑造了一位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表达的是愁苦哀怨之情。开头两句“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写出了牵牛和织女夫妇相距之遥远。然后,“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抒。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四句正面描写织女美丽勤劳的形象和她的悲痛情怀。接下来的“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又写织女的内心独白,那阻隔了他们夫妇的银河既清且浅,相去也并不甚远,却偏偏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碍,因此,当织女回眸河汉时,强烈的相思再也无法抑制,情感达到了高潮。“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两句生动地写出了凝视对岸、悄然无语、外表极平静而内心极凄苦的思妇形象,“此时无声胜有声”,令人回味无穷。
5、思想感情
本诗写了牛郎织女隔河相望,不能团聚,比喻人间男女相爱,但受压制不能欢聚。
6、本诗写作特色:
1、情景交融,哀婉动人。
2、叠音叠词,琅琅上口。
思考:运用叠音词对诗歌表达的影响(找出叠音词,从内容和情感两方面思考)。这首诗共运用了六个叠音词:
“迢迢”是写牵牛星之远,“皎皎”是写织女星之明,“纤纤”是写素手之细,“札札”是写机杼之声,“盈盈”是写银河之水,“脉脉”是写相视之态。
叠音词的运用与全诗缠绵哀怨的感
情十分和谐,显得意韵深长。
《“布衣总统”孙中山》第一课时
1、导入
传记: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文体。
“读传记,学做人”从传记中,你可以了解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体悟一个人的情感世界,追寻一个人的思想演变的线索,剖析一个人成败的缘由。
2、作者简介
陈廷一,当代传记文学作家。陈廷一先生在文学界被誉为我国传记文学的扛鼎作家。著有《宋氏三姐妹》。“读传记文学不读陈廷一不可;写传记文学史不写陈廷一不行。”
3、孙中山简介
孙中山,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人。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中国同盟会主要创始人。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4、字词积累
籍贯(jí)
菜肴(yáo)
水泄不通(xiè)
推崇(chóng)卤水(lǔ)
奢侈(chǐ)
喧闹(xuān)卤水:用盐水加五香或用酱油煮。一介:形容小。
却之不恭:对于别人的馈赠、邀请等,如果拒绝,就显得不恭敬。
5、走进课文
解题: “布衣总统”
孙中山“布衣总统”的称呼由何而来? 与张之洞的交往
张之洞上联: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孙中山下联: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思考:
从孙中山和张之洞的交往中,你认为孙中山表现了什么品性? 血气方刚,不畏权贵;沉着机智,富有才华;胸怀大志 张之洞转变态度接见孙中山说明了什么? 1.孙中山不同凡响,早怀大志,年少多才。2.张之洞爱才、重才。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文中从哪些方面体现孙中山先生身上的“布衣”色彩?
住:房间不大;摆设数目少,简单;外面,客厅兼饭厅 衣:衣着朴素(改“中山装),外表整洁
《布衣总统“孙中山”》第二课时
1、回顾上节课内容。
2、新课讲解 食:(正面描写)孙中山俭朴,每餐三元左右
(反面描写)唐绍仪,伍延方奢侈
行:着普通制服,制止巡官,绕道回府,不事张扬,关心群众
3、孙中山性格
富有才情,心怀大志 甘于淡泊,生活简朴 不事张扬,心装民众 推翻帝制,政绩卓著
4、写作特色
1、紧扣标题
2、选材角度的“独特性”
3、于细微处见真情,以小见大
5、写作技法借鉴(写人记事)
1、从日常生活角度入手,以小见大,表现人物品格与情怀;
2、选材真实、典型,紧扣文题;
3、恰当运用对比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4、详略得当,穿插有致。
6、小结
记取了孙中山先生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后的衣、食、住、行的几个生活片断,以小见大地突出了孙中山先生作为世纪伟人所具有的非凡品质和精神:早年便怀有大志,在取得一定的成就后又甘于淡泊,关心群众,并由此辐射出永不褪色的个人魅力。
《荷塘月色》第一课时
1、导入
散文有什么特点? 形散神聚
2、作者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不与坏人同流合污,便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字“佩弦”。著名诗人、作家、教授、民主战士。散文名篇有《春》、《绿》、《背影》、《威尼斯》、《匆匆》、《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3、课文字词
4、解题“荷塘月色”(荷塘:地点
月色:时间)
5、课文讲解
(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直抒胸臆
(2)请同学们把第二段描写的画面画出来
(3)请同学们把第四段描写的画面画出来,并展示画面图片 月光下的荷塘(素淡宁静)荷塘—曲曲折折
荷叶—田田
亭亭的舞女的裙
荷花—袅娜
羞涩
星星
明珠
美人 荷香—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荷波—闪电
凝碧 流水—脉脉
《荷塘月色》第二课时
1、回顾上节课内容,分析第四段句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比喻)“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拟人)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博喻)“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通感).博喻: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描绘说明同一个本体的比喻句。2.用博喻写出了月光下的荷花的各种姿态,形象生动。通感
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它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通感也称之为移觉。举例:(1)她笑得很甜。(视觉转为味觉)
(2)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视觉转为感觉)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转为听觉)
(4)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
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视觉转为听觉)
2、荷塘上的月色(朦胧柔和)月光:泻、浮、洗、笼 月影:画
光与影: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
杨柳: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
阴阴的 乍看像烟雾般 树梢:远山 树缝:灯光 树上:蝉声 水里:蛙声
由远及近、由静及动
《荷塘月色》第三课时
1、回顾上节课内容
2、新课讲解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触景生情
“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表达美中不足的遗憾)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写出作者对江南眷恋之深)
“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回到现实)
3、总结本文的三“美”:画面美、语言美、情调美
画面美:
文中写景的语段,勾勒了一幅幅经典的画面。
第4段:月光下的荷塘 第5段:荷塘上的月色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色
语言美: 1.叠词美
如“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荷叶、“亭亭”的荷花、“缕缕”的清香、“脉脉”的流水、“高高低低”的绿叶、“隐隐约约”的远山……一连串的叠词,诉诸人的视觉、听觉、嗅觉,使人如见其形,如听其声,如闻其香,非仔细品味不足以体会其妙处。
2.动词美
动词锤炼得很形象。
如“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个“浮”字又突出了雾的轻飘朦胧。
3.比喻美
4.拟人美
情调美
月光下的荷塘 荷塘上的月色 荷塘四周的景色 画面——美丽 气氛——宁静 格调——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