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自主互助课堂教学”
浅谈“自主互助、快乐课堂”教学
敦煌市南街小学 刘英琴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体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这样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
时代的发展已对过去的教、学方式提出新的要求,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并且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正是一种以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为目标,以师生互助、生生互助为基础,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要方法和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下面就自主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科学合理分组
科学划分小组对改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良好的认知品质的发展,培养学生合作、交际等各种技能,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教育上有一句话,就是“三年级的学生呈马鞍形”,意思就是这个阶段的孩子各方面都起伏不定,在各方面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他们觉着自己长大了,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行事,但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三年级的孩子,正处于转型期,这个阶段,也有他们自身的“优势”,比如朋友之间的互相联系,集体主义情感有所发展;自我意识逐渐加强,对教学以及道德原则等都有一定的评价标准;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已表现出一定的创造力倾向。三年级正是自主互助学习型模式实践的重要阶段。
根据班额大小、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性别、个性特征以及思想状况等,在班主任的帮助下,我们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一般每组4人。排列方式一般采用两桌排列,合作时,两排可面对面的进行活动。
二、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方法
要实现“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就必须要教会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主动探究、讨论交流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一)自觉预习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应该逐步培养他们提前预习的好习惯,教师应提前制定出具体的学习目标,或个体、或小组,都应该有明确的任务,使小组各成员之间养成“个人探索——小组讨论——集体反馈”的尝试性学习方式,教师可预测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二)课堂讨论
小组的划分使得各组成员之间形成相应的对比,学生们之间也会形成竞争意识。在课堂上,教师应积极发挥学生的合作及探索意识,把在预习中反馈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在课内让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之间密切配合,分析、讨论,进而解决问题。如《天外来客——陨石》一课,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自学了解本文的主题,但对于第四纪冰川、陨石、地质学等专业词语却比较模糊,笔者利用课前学生收集到的图片、视频资料,在小组中和班级整体内形成互相交换、相互讨论、相互讲解的学习方式,解决了这些看似枯燥乏味的专业术语,同学们通过积极地参与,不仅从趣味中掌握了知识,更感受到小组合作的力量。当然,教师也应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让学生充分提出问题,然后抓住关键性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并及时总结点拨。
(三)课堂及课后评价
在流动的课堂中,教师要凭借敏锐的智慧,给学生以恰到好处的评价,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这种自主、小组合作式的课堂中,教师可以从不同维度,给个人、小组以不同的奖励和“惩罚”,如平时不爱参与课堂的同学主动回答了问题,跟那些平时就很积极的学生相比,他们的奖励就应该大一些、多一些,以激励他们乐于、敢于主动参与。在教师课堂评价的影响下,学生也能学会用正确的语言来评价自己和他人。
课后评价、反思是教师检查、总结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通过查缺补漏,课上与课下的互补,也能使学生之间形成互相帮助,进而巩固知识的氛围。
三、在质疑中进步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质疑问题,是“自主互助学习”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发现问题,让学生由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学生发现问题之后,教师应要求学生先问自己、再问工具书和课本、其次问同学、最后问老师,通过鼓励学生,使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心愿和需求,这样质疑的勇气就会更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训练学生“自主互助学习”的学习能力,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措施。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合作探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产生碰撞,进而提高各方面的素养。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更应该让学生走进我们的教学设计,使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越来越成熟,学生也越来越多的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第二篇:自主互助型课堂教学
数学教学从“一元”走向“多元”
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 崔佃金
数学教学从“一元”走向“多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数学学科功能由过去的只考虑其“技术功能”到现在“技术功能”与“文化功能”并重;数学的思维方式由过去的以“演绎推理”为主到“演绎推理”与“合情推理”并重;数学学习方式由过去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到“教学、学习、研究同步协调”。这是新教育理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对于数学,过去考虑较多的是其知识性和工具性。新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加强调学生的发展需要,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关注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学会探究,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充分发挥数学的技术功能和文化功能是数学新课程的基本要求。
闸北八中“勾股定理”一课较好的体现了这方面的变化。首先在课堂引入中用“数学家建议用勾股定理图作为与外星人联系的信号”引发学生对勾股定理图的兴趣;在“新课探索二”中,用1955年希腊发明了一枚印有勾股定理图的邮票,再次加深学生对勾股定理图的印象,为学生进一步探索勾股定理的证明做好了进一步的思想准备;在推导出勾股定理后,老师进一步从公元前2198年大禹治水使用到勾股定理,公元前1120年商高发现勾股定理,公元前600年陈子用勾股定理测日,公元前560年毕达哥拉斯证明勾股定理,公元220年赵爽证明勾股定理,公元250年刘徽证明勾股定理,1860年伽菲尔德总统证明勾股定理,1955年希腊发明勾股定理纪念邮票,2002年“赵爽弦图”作为世界数学家大会会标等一系列事件。展现从古至今,从中到外,从平民到总统,从一般应用到数学家大会的会标,勾股定理的影响范围之大、之深。说明勾股定理不仅仅是数学问题,不仅仅反映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她已成为人类文明的象征,她已成为人类智慧的标志!
我在平时教学中也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体现数学的文化教育功能。我在执教“球的体积”一课时,首先由引例“梵塔探圣”让学生体会“分割求积、组装求和”的思想。再由有限分割到无限分割探求半球的体积,并介绍刘徽及刘徽极限思想,用极限思想贯穿整节课,整节课的暗线是选取截面把立体问题平面化的思想。特别指出的是对刘徽的介绍,刘徽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宋徽宗时代追封他“淄乡男”的数学爵位,是我们淄博人,淄博的教师在淄博的课堂上给淄博的学生介绍淄博古代的数学家,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数学既是严谨的演绎科学,又是实验性的归纳科学。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是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猜想等合情推理与判断、证明等演绎推理的交织互动。数学教学必须按“归纳—演绎”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经历可信的、自然的、有一定弯拐歧路的知识生长过程,模拟数学家研究数学的过程。从合情推理发现数学命题,再由演绎推理证明命题的真伪,正是人们发现、发明、创造的一般程序。
我认为,数学探索、研究中艰难坎坷的体验和成功的喜悦,是人生十分珍贵的经历。只要引导学生勤于思考,他们在日常的阅读中,在听讲中,在解题中,总会有所思考,有所猜想,有所发现。这日常中的点滴发现,与重大的数学发现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我在进行“数学归纳法”教学时就体现了这个原则。课堂上把不完全归纳法和数学归纳法放在同一节课内学习,引导学生用不完全归纳法先猜想问题的结论,再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教学中还从“3+3=6,3+5=8,5+5=10,3+7=10,5+7=12,3+11=14,…”让学生发现规律:“任意两个奇素数的和都是偶数”,这显然是一个正确的结论。再把这些式子反过来 “6=3+3,8=3+5,10=5+5,10=3+7,12=5+7, 14=3+11,…”猜想出结论:“大于4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这就是著名的歌德巴赫猜想,教育学生伟大的猜想和发现就在我们身边。课上还介绍了王元、潘承栋、陈景润在歌德巴赫猜想证明中的巨大成就。
过去人们重视是学习结果而忽视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现代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学生亲身感受、实践操作,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使数学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在自己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过程。通过主动参与式、探究式、活动式、合作式学习,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转化问题的良好习惯,培养收集、判断、选择和利用信息的良好素质,形成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品质。这样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两者又统一于数学研究和发现的过程,真正做到了教学、学习、研究的同步协调。
立体几何是高中教学的难点,我每次执教立体几何时,都指导学生们人人制作正方体、长方体、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多种学具。通过学具和现实生活中的几何体直观感受点、线、面、体相互关系。认真体会每个概念的产生过程,深刻体味每个定理、命题的生长过程。每次很快攻克了立体几何这个难关。
在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开展课题研究,是实现超越自我的有效途径。我在《规划任务书中》确定的课题是“数学心智教育方式”,课题的初步界定是:在数学教学中贯彻数学方法论、文化论、学习论的基本原则,发展学生的心智,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教育方式。
课题共有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的实验与研究;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教学;一般解题方法的教学;数学文化和审美意识的教育;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高中数学的教学评价体系等七个子课题。
为了不断学习的需要,我先后自费购买了千余册教育理论书籍,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撑。同时,课题组还聘请了山东教育学院仝素勤院长、山东师范大学刘继武教授和淄博市教研室朱恒杰老师担任指导教师。
这一课题现已被批准为“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10月7-9日课题组的两位老师已参加了在济南举行的课题主持人培训会,这给课题的研究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也为我的课题研究增强了信心。我和课题组的老师决心排除一切困难,力争课题实验的成功,重塑课堂教学中崭新的自我。
这次培训,我的最大收获就是找到了自己的成长之路。这就是“走进课堂找问题,从案例研究开始;反思教学行为,寻找发展的突破口;开展课题研究,重塑崭新的自我;总结教育实践,提炼教育思想”
培训中,专家的报告给了我理论支撑,学员们的交流给了我思想的启迪,学校的参观给了我实践的突破。我对自己的未来信心更强,决心更大,干劲更足!专业发展历程是一种内心深层次的幸福感受。只要坚持“从已有教育教学的经验中寻找生长点,从教育教学实践的突出问题中寻找突破点,从教育教学实践发展的趋势中寻找挂钩点,从教育教学的先进理论中寻找支撑点”,我们就会成为“教学有思想,研究能专注,科研见效益,学术有观点”的名师。
第三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建立一种民主、和谐、新型的教学过程和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活动中收获新知。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改变了原有的课堂结构,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动起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它对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素质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多维考虑,明确目标
三维教学目标的确立需要从以下几个具体的方面考虑:
1、基本知识:一堂课要求学生掌握什么知识都要明确。
2、基本技能:即学生能熟练运用所学基本知识。
3、情感态度:营造一个什么学习氛围,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些都需要课前考虑清楚。
4、学习策略: 通过什么样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达到事办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考虑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把自己摆在学生的地位,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动参与者,考虑学生的以往经验以及目前的水平等等.总而言之,一切要为了学生的发展。
二、先学后教,不断指导。
在学生自学之前,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同时要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即对所学习内容、要求程度、学习时间、学习效果评价等一一做出明确的要求,同时要对自学中的学习方法做好必要、及时的指导。自学要求可随着学习项目的自身特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地分步出示,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起自学好每一步的信心。同时,自学要求的设计要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利用好奇学知识的正迁移效应。
三、通力协作,合作探究
学生在自学之后必然会遇到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时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协作,共同讨论研究所遇到的困难。在此过程之中,要充分调动小组之中后进学生提出问题的主动性以及优秀学生乐于助人的积极性,做到小组之中只要有一人会,便没有一人不会,即“兵教兵”。如此以来,小组成员的组成便显得至关重要了。把全班学生分成A,B,C三个等次,给他们划分成小组,每组4人,A等生1名,B等生2名,C等生1名,力争做到小组之间人员的平衡以增强小组之间竞争的公平性及积极性。
四、总结归纳,精讲点拨
经过了学生的自学过程以及小组内部的讨论协作过程,学生对所要求自学的知识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同时教师也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之中所存在的问题有了明确的了解,做好了充分的“第二次备课”。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答疑解难、精讲点可谓水到渠成。答疑解难、精讲点拨可分以下两步走。A、学生答疑解难。即让各小组组长提出在本组内部所未能解决的问题,看其它小组成员是否可帮助解决。这时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各抒己见,并特别要注意让后进生发言,同时也要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向书本甚至老师的所谓权威观点提出疑义或异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B、教师精讲点拨。教师的精讲点拨可谓把关的一环。在“第二次备课”的基础之上,教师将学生自学及讨论中所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讲解,从而使抽象繁杂的知识具体化、系统化、规律化,以便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掌握、运用所学内容。教师的讲解切忌重复,对于学生已经通过自学能够掌握的内容决不再讲。讲解中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主动性,使师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教师讲得巧妙,学生学得高效。
五、练习达标,争取高效
“学生的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因此,学生学习之后必须及时当堂训练以反馈其所学情况,并进一步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当堂训练要确保学生能够把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同时,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培养能力方面,而不搞死记硬背。当堂训练有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也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有了充足的课余时间以全面提高其它各项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空。总之,“先学,后教,再练”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主动性,切实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六、开发潜能,拓展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往往需要补充一些知识,或者进行一定的替换练习。这样做,不仅使学生有种种新鲜感,还使他们以一种获取知识的成就感。
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对学生在情感方面的拓展。教育学生要珍惜集体荣誉等。总之,在教学中进行一定的拓展是可行的,但也不能盲目进行,要考虑周全,尤其我们应该记住,我们的教育是为学生服务,而非教师的个人展示活动。实践证明,自主互助学习型教学模式能较好地体现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会学、乐学,而且通过小组成员间相互协作,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和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都得到和谐发展。
具体操作方式:“三段六步”式: 一、三段:
即“课前自主学习——课中合作研讨——课后拓展延伸”
1、课前自主学习:老师可以设计预习卡,让学生利用质问法、查寻法、验证法等多种方法与途径进行预习,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课中合作研讨:根据自主学习所呈现的疑惑、问题,在课堂上与同伴进行交流,与老师进行交流,在合作的过程中解决疑问,得到正确的知识,养成合作思想。
3、课后拓展延伸: 常布置一些层次性、开放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作业。既是已学知识的延伸,又是今后要学知识的预设。二、六步 : 即教学中展现的六个步骤:课前参与、问题呈现、合作探究、小组展示、反馈小结、课后延伸。
1、课前参与
课前或自主学习教材,初步了解所学知识,提出质疑;或自己通过书籍、网络、咨询、请教他人等收集有关资料;或按照教师布置的思考题,做好准备;或动手制作课件,准备课上运用。为什么要让学生课前参与?因为今天我们面对的学生与过去不一样了,学生学任何一个知识,都不再是从零开始了,有些学生是知道一点,有些学生知道很多,有些学生都会,有些学生可能比教师要教的内容知道得还深呢。面对着这样一个群体,我们正视了这种学生基础。改革我们的教学方法。强调课前参与,把原来课堂上要进行的内容前移。
课前参与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这种现象,把容易的问题前移,学生能够看书自己独立解决的课前自己通过看书就解决了,在课前看书的时候他就是在思考,慢慢地养成这样一种良好的习惯,即自学的习惯。因为学生看书不仅是看懂与否的问题,我们要求他们在看的同时要思考问题,看懂什么了,第二天可以在课堂上问大家,可以设计问题来考别人;没看懂的,第二天带着问题来上课,可以问。然后我们再鼓励谁能提问题,谁的问题提得深刻说明谁学得好。因此我们的学生课前看书就不仅仅是一般的预习了,它实际上是一种比较主动的、自觉的、认真的自学。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一种很好的自学习惯,而且培养了一种自学的意识和自学的能力。并同时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2、问题呈现
这是一个初步交流的步骤。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各组基本上能够取得比较统一观点,对其中存在的共同困难和问题提出来。通过对各组所提问题的汇总,形成本节课的研究方向和学习重难点。这里一定要贯彻“三讲三不讲的原则”,教师不再重复学生已会的知识,重点强调已混的知识。但是教师不讲的内容,要改为由学生讲,由学生汇报。
3、合作探究
在学生初步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分配课堂学习内容的主攻方向。各组在进一步进行充分的交流,各小组对所分的学习内容探求自己组的理解和创新想法。在这个环节,教师要参与每一个小组的探究活动,了解他们的思想进程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4、小组展示
完成了对学习内容的研究后,各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可以出示知识网络图,可以演示实验,可以出示自己组准备的经典习题,等等,形式多样。在台上各小组自己主持讲解,组内互相补充。其他小组对其进行及时的质疑和辩论,共同探究。教师在一旁仔细聆听同学的发言,对其无法解决或有争议的地方予以点拨。一般而言,学生自己搜集的题目往往带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求每个小组的同学先在内部进行交流,必须小组内的同学都能会讲解,这就要出题人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水平。这个步骤交给各小组自己进行主持。其他组的同学分享成果,或者在某小组展现时受到启发,又有更好的解答方法,从而形成规律,建立概念。各小组在听别的小组讲解时,互相质疑问难,形成全员参与的学习氛围。
5、反馈小结 本步骤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及时反思的习惯,学生总结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的方法,研究过程,意志情感的表现,因为这是学生最需要的东西。所以每节课的最后都安排几分钟的小组总结或个人即兴发言,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体会,谈谈自己的收获。
本步骤可以根据以上环节所用的时间灵活处理,有时研究的问题较复杂需要学生做大量的活动,或者有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争执和疑难,需要反复研究,甚至不做练习题,直至研究透彻为止(可以放在下节课再练习)。即使练习也一定要有针对性,科学性、发展性。
但是为了照顾中下层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必须自己准备一定量的基础习题,视学生的课堂掌握情况和时间宽松度出示出来,使大家能对基础性学习内容真正的掌握。
6、课后延伸
指的是我们在引导学生课内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地留作业,使他们获得的知识得以进一步发挥,体验得以进一步延续,习惯得以进一步培养。这种“课后延伸”常布置一些思考性的作业,不硬性规定统一完成。我们提出,作业要呈现“四性”:即层次性、开放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这样坚持做下去,往往这一节课的课后延伸又是下一节课的课前参与。有的虽然不是下一节课的课前参与,但又是属于这一节课学习的知识的继续延伸,这节课的知识学完了,但问题延伸下去了,可能到某个单元的某个时候又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了。这实际上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课上带动课下,课下促进课上。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确实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
新授课按照上面的六个步骤来上,练习课怎样上呢?这个更好办了,就是要做到还课堂予学生。分两种情况,一是完成课本的练习。以前教师上练习课很累,要逐题讲解,生怕有讲漏的学生不会,现在变为学生提前在课下小组合作或独立完成。然后在课堂上教师分好工,把题目分到各小组里去,由学生到台前自己主持讲解,其他小组台下质疑。二是展示小组自己搜集的好题,方法同上。复习课的上法与上面有共同之处,就是完全把复习的权力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整理复习,列出知识网络或内容提纲。并且记录出每个学习内容容易出现的错误和要注意的事项。然后进行汇报交流。
第四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大不相同,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实施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需要教师有很大的转变,并对其有清晰的了解和把握。我下面从什么是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教学结构与流程进行简单的解读:
一、什么是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 ⑴自主,由学生自主主宰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就是学生根据教师明确的学习目标,根据自主学习提纲进行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⑵互助,即合作学习。培养的是一种学习能力,一种终身制的学习能力。是基于小组内外互动的“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检查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引领学生”。互助的意义不仅是学习上的互相帮助、共享共赢,更重要的是个性的张扬互补和人格上的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学生与学生合作、教师与学生合作。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引导学生之间相互提问、指导、检查、启发、鼓励、监督,总体实施“兵教兵”、“兵练兵”的教学策略,教师在合作学习中,既是导演,又是演员,还可能是编剧或评论员。完全平等、民主教学关系基础上的课堂。
⑶学习型,即由教为主变为学为主,由个体学习为主变为合作学习为主,使课堂变为学堂,由传统的被动、单调、封闭的教学模式,向主动、多元、开放型教学模式转变,促使学生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课堂不再是教师讲授表演的舞台,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研究、交流的场所,先生的“讲堂”真正变成了学生的“学堂”。简单概括: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帮助,从而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四、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结构与流程 操作前的准备
(一)教师角色定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一个参与者出现,淡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在小组内得以最大程度发挥,教学方式上,更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教学手段上我们创设情境让学生去想,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去做,学生能完成的让学生完成,学生能观察的让学生观察,学生能表述的让学生表述,学生能思考的让学生思考,学生能动手的让学生动手。
在师生关系上,打破了以往的观念,老师在教学中尽量起组织引导、引领、控制和调节作用,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形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究学习的激情,建立朋友型的师生关系。
(二)组建小组,课堂中重要的不是教师讲的怎么样,核心本质是学生学的怎么样。如何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让学生会自学、能自学是现今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小组是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一个有效方式。
建设与使用小组的成败直接决定课堂效率。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原来的课堂学习,只有教师是火车头,学生全是车厢,车速自然无法提高,现在每一个小组都是动车,每个动车的动力合起来,整个班级就变成了一列风驰电掣的“动车组”。
1、科学分组:
分组形式不拘一格,主要有:A、异质分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B、均衡分组(好中差);C、自由分组;D、随机分组;
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把班级学生划分若干小组,每组4人,给每位学生一个编号,按成绩1-4号或ABCD四个层次,与此同时,组内组成一帮一小对子,实现学习合作与互动。另外如果班级人数较多,便于比较、方便管理可把两个相邻小组组成一个8人大组。我们推荐两种小组划分的具体方法,供借鉴、参考。
1、方法一:
⑴以上学期期末考试的班级名次为依据,以40人为例,1-10名分别为10个小组的1号组长,11-20名为各组的2号组长,21-30名为3号组员,30-40名为4号组员,原则上1与20名,2与19名……搭配,然后在根据性别、性格、学科优势等再做微调。
⑵10个小组的再组合:每两个小组组成一个大组。1号组长的班名次即为该小组的序号,那么大组原则上采用1组与10组,2组与9组……的组合方式。
⑶大组座次安排:(①②③④为各组组员号)1 1 4 3 2 2 3 这样的座次方式既有利于“一帮一”的小组互助,①号帮④号,②号与③号互帮,又有利于优生的发展:两个小组的①号②号挨着,可合作解决拓展拔高的疑难问题,再者将相对差的学生隔开,从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班级的纪律,也创设了后进生转化的有利条件。
2、合理分工:
㈠小组内部为什么要进行分工
1、利用小组进行学习与班级活动时最容易让人担心的就是个别学生会游离于小组活动之外,不能与其他组员交流交往和共享。这些孤独的学生,不仅丧失了自己学习的机会,干扰了其他人的思考,而且还严重挫伤了整个小组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了小组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2、在小组内部,由于以前在班级学习以及各项活动中所积累下的一些负面影响,会使某些组员感觉到在小组内部的地位低下,而小组内地位的不同也会导致一些总在帮助“迟钝生”的学生被认为是“聪明”的好学生,最终使:地位较低的学生发言较少。地位较低的学生会有挫败感,从而更少的活动。
3、忽略了小组分工,结果出现了在小组内部,所有的事务无论是学习还是班级活动,只是由所谓的组长去做,而其他组员就表现的有点儿漠不关心,无动于衷,组长在感觉不公平的情况下最终也就放弃了,这样就使得小组的活动最终只是流于形式,严重阻碍了小组互助学习的进行。
综上所述,只有对小组进行科学的分工,让每个组员都负有责任和使命,才会使小组中的每个人感受到一种归属感,才会使人人都有为小组学习和组间竞争出力的责任心,才会不断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使小组能够更好的去完成更多的任务。㈡怎样进行最优化分工
①正组长(1号):是小组的领袖人物,主要负责小组各方面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包括随时与班主任及各任课老师联系,以及灵活调控课堂交流合作,以确保课堂交流合作的效率,①号组长直接对班主任负责,是小组凝聚力强弱、以及是否具有竞争力的关键人物。并且将小组成员的课堂表现情况:包括交流是否主动、是否敢于大胆质疑、是否敢于积极展示,是否做到当堂落实等认真、实事求是的登记量化评比栏内或反馈给老师。
②副组长(2号):协助组长处理组内一切事务,同组长一起加强组内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③纪律监督员(3号):负责本小组的课堂纪律维护,对于上课出现的说话、嬉笑、打闹、递纸条等现象及时制止。
④资料员:(负责收集本组的学习资料、作业、笔记等);
每个大组可设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史地生等学科组长。
这些职务按照民主推举和老师制定相结合的方式产生,可以一人身兼数职,让人人有事做,让每位学生获得更多的体验和学习机会。
3、小组讨论的要求:(1)小组讨论的规则是:
独立思考---一帮一--小组4人---组间(大组)--全班(2)小组讨论的形式有:
A.自由发言式:在小组中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B.轮流发言式:小组成员围绕一个中心问题挨个发言,一人不漏。
(3)小组成员的发言:
思考成熟后发言;小组内对同一问题可从不同角度发言;只是简单的重复别人观点或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这样的发言参与是无效的.
5、有效评价:
科学有效的评价办法是保证合作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学习的评价上,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体评价,各种评价都体现了激励机制。合作和竞争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合作中要有竞争,有竞争才有提高,竞争应是建立在合作基础之上的,也只有竞争中的合作才具有生命力。(三)教师内容的准备
也就是要注重学案或学习提纲的编写。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的模式 三课型五步教学法
三课型即新授课、复习课、评析课,五步教学即:学(感知自学)──研(合作探究)──展(交流汇报)──教(精讲提升)──达(当堂达成)。
新授课的教学模式是:情境导入、明确目标──学案导学、导引诱思──展示交流、点拨提升──当堂巩固、课堂总结──达标检测、布置作业。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的操作程序 第一步学(感知自学)
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这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目的是在温故而知新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兴趣。操作;
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温故而知新---激发学生兴趣)
操作:
1、课上组织教学后,围绕复习案或学习案或预习案检查学生复习情况。(教师问,学生答;一帮一一问一答;一人展示。)
2、展示回答最后一个问题或练习题时学生会出现2种情况:一是解决不了或含糊不清;二是个别优秀学生可能可以解决。无论哪种教师这时应适时以语言激趣引出新课。
3、引出新知后给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目标)
二、学案导学、梳理疑惑。这是完成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时进行小组互助学习的必要条件,互助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必须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讨论探究之前一定要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时间。所以这一环节时间由内容定,但要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操作:
1、教师简单讲解学生利用自主学习案进行自主学习的要求。
2、学生开始围绕自主学习案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
3、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重点是中差生。
4、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时,做好每个问题的记录,同时理出疑难问题等待组内交流讨论。
5、此阶段中不允许学生进行交流,只准独立思考进行独立的个体学习研究。
第二步:研(合作探究)--第三步:展(展示反馈)第四步:教(精讲提升)
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
这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这一环节要努力作到以学生为主体,促进交往互动,创设计会让学生多互动多探究,真正体现合作的价值,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就要给学生解决,教师的任务是引导点拨、评价,疑难的地方该讲解的讲解,该总结的总结,该提升的提升,努力做到学生已经学会的教师不再重复,在有价值的问题上下功夫。操作:
A、一帮一互助。同桌之间完成交流,质疑、解疑。对照自主学习问题,通过问答、检查学案等形式逐一落实学习任务达成情况。
B、组内互动。有小组长或学科代表组织开展
第一步:对于一帮一互助中部分学生没有掌握的问题,组织组内学生帮助他们予以解决。第二步:对于全组学生不理解的问题,通过组织讨论解决。
第三步:通过组织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下来并在下一步的组间互动时解决。C、组间互动。由课代表或教师组织开展
组内没解决的问题,可以由小组长请教邻组组长,在分享给本组。D、全班互动。由教师组织开展
第一步:按小组顺序从第一组开始,围绕自主学习的问题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并提出互动时没能解决的问题,其他组予以解答或演示。
第二步:对各小组解答或演示不正确,不全面,不深刻的地方教师分别予以矫正、补充、点拨,精讲提升。
教师点拨要及时,不能等问题都研究完了才总结点拨。教师在本环节的作用
(1)追问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对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不能排除学生们对问题总结的准确性。教师应现场编制问题,引发学生们重新再进行更深一步的思考。从而达到由不理想到理想,由不到位到到位,使思维不断的加深、加宽。
(2)点评
老师适时精辟的点评,让学生思维更加清晰、深刻。(3)拓展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将问题联系在一起,让其形成知识网络。(4)提升规律
在教学中,把共性问题提升为方法和规律。(5)评价
老师应在学生们展示过程中,及时的发现其亮点,对学生们的表现及时进行赏识与表扬。教师要达到以上五点,必须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既要有知识的储备,教材的挖掘和加工,还要对学生学情的正确分析和把握,甚至学生情商和情绪的调整和控制等,这些工作都具有“前瞻性”!
第五步:达(当堂达标)
四、当堂巩固,课堂总结
当堂巩固,这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练习题重视弱势群体的达标情况,基础题多一些、主要指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力求全体学生在利用导学案“独学”文本的基础上全部解决;提升、拓展题少一些。这类题目在知识和能力上都有所提升,力求中等以上程度的学生在利用导学案“独学”基础上全部解决;做一道题引导学生从五个方面思考:这道题考察的知识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我是如何想到的。⑤还可以怎样做,有其他方法吗?⑥一题多变看看怎么样?这样做一题通一题型。
学生独立做,组长检查,然后以组为单位派代表展示结果。其他组听并纠错补充。学生没能解决的教师精讲。
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由学生自主总结,畅谈体会和收获: 操作:首先小组内对本堂课进行总结,相互交流、达成一致。然后,小组派代表总结发言,其他小组倾听补充。
最后,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制作简单的知识树或知识构架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_________,在学习过程中,我帮助其他同学解决了其他同学帮我解决了______,我认为我的优点是_____我的不足是______以后的学习中我做到_______学生谈本节课的学习感受,以此促进师生心灵的交流,对自己清醒的认识和总结,必然促进自主学习,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学生总结后,教师再次梳理、概括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五、达标检测,布置作业
达标检测:(少而精、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当堂达标测试。
可通过小组长批阅、同桌互批后的形式检查,疑难问题经小组讨论没能解决的,各小组提出来或写在黑板上,教师精讲。以确保训练的有效性。
或者巡视、掌握学生做题情况,搜集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以备精讲。布置作业:(下一节课前复习案的内容)
把学生学习的上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规律、方法、技巧都编制成一个个的问题和几道练习题,对上节知识进行回顾,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另外,在最后一个问题或习题要加一点难度,让学生发现利用刚学习过的只是解决不了的需要新知识解决,也就是的需要用本节的知识来解决。这样便在温故的同时引出新知。
教师下发下节课的学案,往往这节课的课后延伸又是下一节课的课前参与,课上带动课下,课下促进课上。
每个教学流程突出关注个体及每个小组有效学习活动,强化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减少讲与听,增加说和做,注重任务达标生成,达到堂堂巩固的高质高效课堂。
第五篇:自主互助学习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自主互助学习型”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初探
摘要:本文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使用创设情境、任务引导教学等多种教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的需要和情感的体验,在教师的引导下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与分析能力,让学生都能成为课堂中的“小主人”。
关键字:小组合作 分层次任务 自主学习型 课堂 情境教学
所谓“自主互助学习型”教学法,是老师根据学生特点、心理状态,依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去发现、思考、解决问题,让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过程。其基本步骤是:创设情景、明确任务→任务引导→自主探索、合作、展示、点拨学习新知识→练习、学生讲解、教师点拨→巩固检测、师生互评。
当今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在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怎样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素养,变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应该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成为学生学习的策划、引导和促进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中的 “小主人”。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开动大脑,学会动眼、动口、动耳、动手、动脑、动情。其中,“动眼”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口、动耳、动手”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算、操作等基本能力;“动脑”可以培养学生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动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2]
学生的性格特点、个人素质、反应速度和记忆力等都不同,教师怎样才能面向全体学生,怎样才能最有效的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创设情景、明确任务。
情境教学——在教学中老师可以用故事,音乐,图像,实验,活动等多种方法创设情境,创设出具有形象化的、动情的、意境深远的场景,创造吸引学生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主动探究的自主行为。
如:我在讲授《Flash动画制作》时,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先把动画故事播放给学生看,然后马上引出,这个动画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你们想知道怎么做的吗?首先提起了学生学习动画制作的兴趣。如:圣诞老人的故事、太空狗、愤
小任务分配给每个学生负责完成。这样教师可以更好地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增强了主动学习的动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因此体验了探索、发现、创造的喜悦,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
我在任务驱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1、分组合作,团结协作
在合作学习环境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在合作前,教师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以提高小组的合作效率。在学生中,我努力建立一套“合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被赋予特定的职责。如“小组长”,要掌握小组的学习进度,安排发言顺序;“记录员”要记录小组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检查员”要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确认每位成员都完成了学习任务„„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可让小组成员定期交换分工。如在教授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工具软件)基础知识时,我就让每个小组各制作一个周末活动计划的PPT演讲文稿,内容是学生小组准备组织的一次周末活动,完成后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讲解和演示,最后由教师和全班同学一起进行评比,选出最佳计划,周末就付诸实施。孩子们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有的出点子,有的上网找材料,有的想宣传口号,有的在想如何把PPT做的更有吸引力等。虽然是比较大的任务,但是小组内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任务,都发挥自己的作用,努力去拓展、创新,这样的任务适合小组合作学习。这样的分工就使得小组成员人人有事做,人人是合作的主人,人人教我,我教人人。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各项任务,小组成员之间合作与互动,创意及成果,并共同解决学习中出现的困难。同学之间以优带差互帮互学;增加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合作的习惯;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让课堂“活”起来,让师生相互启发,进而达到师生融为一体的境界。
如,在讲授“网页制作”的内容时,因为网页制作所涉及到的知识很多,解决的办法也多种多样,可以用网上多种检索工具、交流工具、电子邮件、Net meeting、可视化语音聊天室QQ等工具,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学习,对问题展开探索、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完成“学校网页制作”任务,把任务分成几个模块,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模块,每个
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志。老师只是在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注意观察任务进展情况,要及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防止学生因困难而放弃任务,以至对学习失去兴趣。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要善于总结、表扬,即时作出阶段性评价,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表扬不能只限于好的作品。差生也会有进步或好的闪光点,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同时教师可以将自己的各种参考教材、材料等上传到服务器中供学生课外参考,还可以将学生的优秀作品上传让学生相互交流。让学生课内课外都可以学习,全方位建立一个开放式的教学体系。
4、采用小组竞赛
在教学中同时还可以让小组与小验之间进行比赛,那一个组完成任务好,学生根据评价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对部分作品进行点评,采用鼓励性学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充满信心,学习效率提高了。如上面的“学校网页制作”任务,让他们进行小组合作,以好帮差,尽量让每个同学都参与进来。学生每周都进行一次比赛,分小组来演示和说明本阶级任务的完成情况,基本完成任务的可得到60分,完成的好的可以加分,学生能讲解清楚的还可双倍加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重难点的点拨者,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
5、适当增设复习课
每当教学内容完成一个阶段后,应适当增设复习课程。通过复习本段的知识,综合讲解,让学生加深理解。此课也可以采取任务教学法,任务的综合性更强,教师提供的资源更多,学生要完成质量更高任务。学生综合运知识,发挥想象力、创造更好的作品。学习了Word,学生可以制作一份精美的简历;学习了Excel,学生可以制作出销售月报表。学习了Flash,学生可以创作出自己喜欢的动画作品。学生还可以综合运用不同学科完成任务,如:利用网络搜索信息、利用信息、Word编辑及网络通信的能力(电子邮件)„„。
三、巩固检测、师生互评
比尔盖茨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努力”。
我们开展学生自评、互评、师评、家长参与评价等方式,教师适时的点拨,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可以先在小组内交流评比,然后在小组间进行互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