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天安门广场》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天安门广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六自然段。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
3、能凭借课文质疑并展开想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2)自然段中的生字词,理解(1-2)自然段。
2、能掌握一些读通、读好课文的方法。
3、通过学文,感受天安门的雄伟壮观。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教学方法:自读自悟、讨论法。教具准备:
1、幻灯片、小黑板。
2、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天安门的资料。教学流程:
一、导入、激趣交流:
1、谁去过天安门广场,你有什么感受? 其他同学想不想去游览?
今天老师就领大家一起去北京游览天安门广场,开心吗?
2、板书课题:
1、天安门广场
3、学生交流有关“天安门”的资料。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天安门广场。(天安门是中国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建于明代,名“承天门”,重建于清代,改称“天安门”。)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
二、初读、交流收获。
1、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2)、力求读通句子,注意长句的适当停顿。(3)、小组交流,通过自读课文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会读的同学请举手,不会读的同学没关系,请你再读读,相信你准能读。(教师重点辅导)。
三、精读§1。
1、谁愿意来读第一自然段?
2、纠正读或模仿读。
3、说说第一次到天安门广场留下了什么印象?
4、你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吗?
5、练读后指名读。
四、精读§2。
1、检查初读课文的情况(方法同学习第一自然自然段)
2、读了这段话,你有问题吗? 相机理解:雕梁画栋
3、天安门及其天安门前的金水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同桌交流。△集体交流。
(雄伟壮丽、格外挺拔……)
△天安门雄伟壮丽,金水桥格外挺拔,让人不忍离去,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
4、齐读第二自然段。
学这一自然段,可加入一个说话训练,学习这一自然段的写作方法,以《我们的教室》或〈〈花坛〉〉为题说一段话。
五、指导书写: 瓦 栋 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词语。
2、摘录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板书设计:
1、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或简笔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2~§6,理解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
2、能凭借课文质疑并展开想象,能背诵§4~§6。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能凭借课文质疑并展开想象。教具准备:准备广场周围建筑群的示意图。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
1、指名读§1-§2。
2、默写“雕梁画栋”。
二、学习§3:
1、谁愿意读§3。
2、纠正读或模仿读,重点读好:
广场中央矗立着/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是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3、自读§3,拿出相关的简易图,读后在小组中摆出各建筑物的方位关系。
4、集体交流。
5、完成课后第4题的小练习。
6、这些建筑物及其他建筑物十分雄伟壮丽,你产生了什么想法?把你的想法通过朗读表现给大家听。
三、学习§4:
1、读读课文§4,你有困难或疑问吗?
2、用上“因为……所以……”,根据课文内容说说:(1)为什么全国人民“无比向往”天安门?(2)为什么说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
3、是啊,你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员,深信你也一定很向往天安门广场,让我们一起随作者再游览一下,再回忆那庄严的场面。
4、齐读§4。
四、学习§5-§6。
1、请你读读课文第5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晨曦中天安门城楼的雄姿,这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同桌交流和集体交流。
3、小结:是的,我们仿佛看到了“五星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中国也像初升的太阳一样蓬勃向上,日益强大,多自豪哪!
4、读§6,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小组交流。
△集体交流:节日的广场绚丽、热闹!
五、指导写字:
你觉得哪些字需要大家帮忙的?[碑煌]
六、作业布置:[任选两个]
1、选词填空。
2、背诵四、五、六自然段。
3、观看记录片。
板书设计:
1、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 新中国的象征 意
雄 纪念碑 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 义 伟 纪念堂 节日到来 美丽热闹 非 壮 博物馆 凡 丽 人民大会堂
第二篇: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天安门广场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六自然段。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
3、能凭借课文质疑并展开想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2)自然段中的生字词,理解(1-2)自然段。
2、能掌握一些读通、读好课文的方法。
3、通过学文,感受天安门的雄伟壮观。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讨论法。
教具准备:
1、幻灯片、小黑板。
2、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天安门的资料。
教学流程:
一、导入、激趣交流:
1、谁去过天安门广场,你有什么感受?
其他同学想不想去游览?
今天老师就领大家一起去北京游览天安门广场,开心吗?
2、板书课题:
1、天安门广场
3、学生交流有关天安门的资料。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天安门广场。(天安门是中国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建于明代,名承天门,重建于清代,改称天安门。)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
二、初读、交流收获。
1、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2)、力求读通句子,注意长句的适当停顿。
(3)、小组交流,通过自读课文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会读的同学请举手,不会读的同学没关系,请你再读读,相信你准能读。(教师重点辅导)。
三、精读§1。
1、谁愿意来读第一自然段?
2、纠正读或模仿读。
3、说说第一次到天安门广场留下了什么印象?
4、你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吗?
5、练读后指名读。
四、精读§2。
1、检查初读课文的情况(方法同学习第一自然自然段)
2、读了这段话,你有问题吗?
相机理解:雕梁画栋
3、天安门及其天安门前的金水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同桌交流。
△集体交流。
(雄伟壮丽、格外挺拔&&)
△天安门雄伟壮丽,金水桥格外挺拔,让人不忍离去,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
4、齐读第二自然段。
学这一自然段,可加入一个说话训练,学习这一自然段的写作方法,以《我们的教室》或〈〈花坛〉〉为题说一段话。
五、指导书写:
瓦 栋
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词语。
2、摘录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板书设计:
1、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或简笔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2~§6,理解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
2、能凭借课文质疑并展开想象,能背诵§4~§6。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能凭借课文质疑并展开想象。
教具准备:准备广场周围建筑群的示意图。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
1、指名读§1-§2。
2、默写雕梁画栋。
二、学习§3:
1、谁愿意读§3。
2、纠正读或模仿读,重点读好:
广场中央矗立着/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是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3、自读§3,拿出相关的简易图,读后在小组中摆出各建筑物的方位关系。
4、集体交流。
5、完成课后第4题的小练习。
6、这些建筑物及其他建筑物十分雄伟壮丽,你产生了什么想法?把你的想法通过朗读表现给大家听。
三、学习§4:
1、读读课文§4,你有困难或疑问吗?
2、用上因为&&所以&&,根据课文内容说说:
(1)为什么全国人民无比向往天安门?
(2)为什么说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
3、是啊,你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员,深信你也一定很向往天安门广场,让我们一起随作者再游览一下,再回忆那庄严的场面。
4、齐读§4。
四、学习§5-§6。
1、请你读读课文第5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晨曦中天安门城楼的雄姿,这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同桌交流和集体交流。
3、小结:是的,我们仿佛看到了五星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中国也像初升的太阳一样蓬勃向上,日益强大,多自豪哪!
4、读§6,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小组交流。
△集体交流:节日的广场绚丽、热闹!
五、指导写字:
你觉得哪些字需要大家帮忙的?[碑煌]
六、作业布置:[任选两个]
1、选词填空。
2、背诵四、五、六自然段。
3、观看记录片。
第三篇:苏教四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双桥中心学习二〇一八学年上学期 四年级(3)班语文教学计划
罗倩雯
语文是小学生学习其它学科的主要工具,是学生今后继续学习、从事各项工作以及日常生活的主要工具;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对小学生的思想、情感有着深远的影响,本学期特拟订语文计划如下: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大部分同学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学习态度端正,有一个良好的班风,能自觉、独立地完成各科学习任务,在老师的辅导下有能力带动班上的学生学习。有十七名从海子小学转入的学生学习基本功较差,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生基本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积极进行家访,使教师与家长密切配合,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同时,要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找回学习的信心使学生喜欢学习。对于学习优秀的同学,在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上,引导其读适合他们的儿童外读物,扩宽其知识面,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
通过三年的教育,大部分同学能按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纪律、团结同学、认真学习。有3名学生的行为不够良好些,教师得运用各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措施反复抓,抓反复,使其达到转变的目的。
二、奋斗目标
(1)熟悉拼读音节,掌握新课标要求的识字量,达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的目的。(2)使学生按要求会写简单的一段话。(3)加强书写训练,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4)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的平均成绩达到60分以上。
(5)重视课内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有所提高。
(6)形成活泼、开朗、奋发向上、遵守纪律的班集体。
三、教材分析
(一)指导思想
本册教科书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力图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和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注意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美好首先情操和人文精神,倡导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并根据学习语文的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设计、编排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编排
全册教材由“培训良好的习惯(7)”与“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每单元安排“课文”3—4篇,共24篇。每单元安排“习作”1篇,共7篇。每单元安排“练习”1个,共7个。
本册继续采用“识写分流”的办法安排生字。全册共安排生字338个,其中要求会写的为223个,另外的115个生字只要求认识。
凡是要求会写的字都在课文后面的田字格中一一列出;只要求认识的字则列在田字格上面的两条绿线内。课本最后按课次安排了生字表,以便复习、巩固。每课后面田字格中的红字供学生按笔顺描红。教材列出了常用的多音字,在其右上角加“*”以示区别。多音字仍然只在要求会写的生字出现其他读法时列出,但不计入生字总量。
每篇课文后面的作业题安排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朗读、背诵、复述,旨在增加儿童规范化语言的积累。二是要求学生按笔顺描红,坚持好写字的基本功。三是读抄常用词语,有时练习造句,从而为今后的正确运用打下基础。此外,有的课文后面还提出一些拓展性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
全册教材共安排练习7个,每单元后面安排1个。练习以综合性为主,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写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等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
学用字词句方面,将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及词语句式等内容,通过综合练习,既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能促进使其语文能力的发展,还能让学生学得生动有趣,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
朗读背诵方面,采用了两种形式,一是每单元安排8个成语或有积累价值的词语,在内容上有一定联系,又押韵上口,利于学生积累,增加文化底蕴;二是安排了短小精悍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这些阅读材料包括儿童诗、古诗、名言、谚语、春联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又多为韵文,学生喜欢识记。
写字方面,继续强调按照规范严格练字。写字内容按汉字的常见杜绝形式归类集中,让学生在练习中自己去体会、揣摩汉字的结构规律。
口语交际方面,安排了“学会感谢”、“向爸爸妈妈介绍朋友”、“学会赞美”、“根据漫画编故事”……内容,让学生模拟一定的生活场景说话,有的则先说一说再写下来,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写作能力。
四、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2)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饿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4)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
(5)继续学习和掌握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学习正确使用和保管毛笔,并养成习惯。
(6)学习预习和复习的方法,并养成习惯;继续学习和掌握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
(7)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338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223个,并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3)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入体”。(4)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得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查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6、习作。
(1)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交流。
(2)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
(3)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学写书信、养成乐于写日记的好习惯。(4)能够使用逗号、逗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冒号、引号。
(5)养成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并能适当、合理展开想象。做到语句通顺,感情真实,思想健康.五、教学重点
1、复习汉语拼音,熟练地拼读音节;
2、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48个,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4、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
5、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能就听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有礼貌。
6、会写简单的一段话或一件事。
六、教学难点
1、复习汉语拼音,熟练地拼读音节;
2、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能看图说一段完整的话或几段连贯的话。
七、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上课,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杜绝无教案上课;
2、认真批改、作业、试卷,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反馈,查缺补漏,做好相关的记录;
3、重视学生对拼音、字、词、句的训练,作业突出知识的重点,题型新颖,形式多样;
4、善于开发各种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关心、热爱、辅导学生;
5、经常与学生、家长、教师保持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6、成立学习辅导小组;
7、举行语文知识竞赛和交流活动。
2018年9月4日
第四篇:苏教国标四年级语文上册竞赛试卷
苏教国标四年级语文上册竞赛试卷
一、贴春联。(10分)
贴春联是我国新春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春联讲究(),上下联的()相等,()相当,读起来(),()。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读一读吧!
1、绿柳舒眉辞旧岁。我给它加上一个横批:。
2、过年了,我决定写一副春联贴在我的书房门口激励我自己。。横批是:。
二、给下列句子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10分)
1、()一生勤奋,()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观点。
2、()今天下雨,()学校的运动会延期举行。
3、()四周没有一个人,我()不能一走了之。
4、()他这次比赛没能夺得冠军,()已经尽力了。
5、()说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应该是诚实与信任!
三、写出带点字的正确意思。(10分)
无人知晓()三顾茅庐()长驱直入()...
知恩图报()负荆请罪()..
四、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雪花飘落。(写一个打比方的句子)
2、昨天下午下了一阵风。(改为正确的一句话)
3、写两个表示时间过得快的成语。
4、写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5、如果没有你,我怎么回来呢?(改为不带问号的句子,意思不变)
第五篇:四年级语文教案天安门广场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领袖 宣告 纪念碑 雕梁画栋 政府 沸腾 博物馆 尽收眼底
进一步强调“袖、博、沸、碑”的正确书写
二、讲读课文2、3自然段
1、指名读2、3段
⑴天安门广场是什么样的?(讨论后回答,理清方位)完成课后第四题。
⑵出示挂图,重点理解文中的方位词“北端、前、两旁、中央、南端”,同时注意观察点的不同。
2、小声读课文的2自然段,你觉得天安门怎么样?是从哪儿看出它雄伟壮丽的?重点理解“雕梁画栋、潘龙花纹、挺拔”等词,同时抓住描写颜色的词语体会天安门的壮丽。在此基础上朗读。
3、自由朗读第3段,想象文中所描写的宏伟的天安门广场。(1)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他的壮观?讨论自学。
(2)理清有哪些建筑物,分别如何描写,抓住“眺望、矗立、高大、金光闪闪、巍峨壮丽”等词,读中评析。
三、讲读课文第四段指读,为什么说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
⑴“向往”是什么意思?
⑵看图激情,毛泽东主席是怎样宣告?训练朗读。
⑶想象广场上的群众,再次体会“无比向往”的含义。
⑷齐读第4自然段。
四、讲读5、6自然段
1、小声读,分别描写了天安门广场什么时候的情景?理清两段的主要内容分别是①清晨升旗仪式;②节日之时。
2、再读第5自然段,升旗仪式怎样进行的?画出最振奋人心的句子,“五星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体会句子中的深刻含义。训练朗读。
3、小声读第6自然段。
⑴通过朗读评析指导,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生情,同时积累丰富的词汇。交流:谁能把我们带到节日的天安门广场?你们看见了那热闹的场面了吗?哪些词语和句子让你眼前出现了一幅幅画面?在读中重点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华灯初放、彩灯辉映”等词的意思及所描绘的意境。
⑵背诵第六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课堂练习
1、练习背诵。
2、课后小练笔:描写一处景物,要求按方位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