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词汇课教案1
Unit 1 This is my day Part A(词汇课)
一、教学内容
本课时教学内容是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1 This is my day第一课时,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Let’s start A Let’s learn Let’s play Let’s chant。学习一天中不同时间段内学习和生活情况的表达,尤其是学会用频度副词谈论日常生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以下动词短语:eat breakfast, do morning exercises, have English class, play sports, eat dinner.2.能够听懂问句:When do you do morning exercises / „? 并能用所学动词短语替换句型“I usually „ at „”中的关键词回答问句。3.能理解并说唱Let’s chant部分的歌谣。
(二)能力目标:
1、学生掌握A部分Let’s learn 中的五个动词短语,并能用这五个短语回答询问作息时间的问题。
2、学生掌握单词exercises和usually的正确发音。
(三)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四)学习策略目标:
训练学生的角色扮演能力,引导他们在调查、询问和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如何更好地安排作息时间。
(五)文化目标:
了解白天、黑天、工作日、周末等相关概念。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问答时间的句型“What time is it? It’s„„”表示时间段的单词在学习问候语中也已经比较熟悉。动词短语学习过play ping-pong/football, paint, watch TV等。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水平。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学生掌握A部分Let’s learn 中的五个动词短语,并能用这五个短语回答询问作息时间的问题。
2、难点是掌握五个四会短语和单词exercises, usually的正确发音。
五、主要教学步骤
Step1:Warming up and revision.(1)Warming up a、通过课件快速出示时间。T: What time is it? Ss:It’s....。请几名学生问答。
(设计意图:复习“-What time is it?-It’s„„ ”、“What do you do?”和相关动词短语,为下个环节做好铺垫。)(2)Revision b、播放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B部分的歌谣,复习巩固句型: What do you do on Saturdays?以及短语:watch TV, read books, play computer games等。(设计意图:通过歌谣,帮助学生复习日常生活的短语和副词Sometimes,usually的用法,为新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c、抢答游戏
全班分成四组,通过课件快速出示动词卡片,分组进行抢答,快速说出图片表示的动词短语,猜对最多的组获胜。Step II Presentation
1、let’s learn
(1)课件出示morning exercises图片。T: do morning exercises.(教师做体操动作)学生跟读。T: Can you do morning exercises? Ss: Yes, I can.T: Can you do eye exercises?(课件出示:眼保健操图片)Ss: Yes, I can.(2)Guess game.教师做出play football/basketball, swimming等不同的动作。让学生猜动词短语。T: Yes, you’re right, I play sports every day.教师领读,学生跟读。T: can you play sports? 连锁操练。
(3)T: We have English class.(课件出示上英语课图片)。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课件出示语文课,音乐课,美术课、数学课图片。
Ss: We have Chinese classmusic classart class math class.(4)课件出示 eat breakfastdinner 图片。T:I eat breakfast at 6:30 in the morning.When do you eat breakfast? Ss: I eat breakfast at........in the morning.领读eat breakfast.T: I eat dinner at 7:00 in the evening.When do you eat dinner?
(5)课件出示一周中每天具体作息时间安排表。T: This is my day.Iusually do morning exercises at 8:30.(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作息表格中老师通常在几点做什么事情,学生领会usually的含义。)
T: When do you do morning exercises? Ss: I usually do morning exercises at.......T: I usually play sports at 7:30.When do you play sports? Ss: I usually play sports at......(6)播放let’s learn录音,学生跟读。分组练习并展示。
2、Let’s start
T: I usually get up at 6:00 in the morning.(老师做出起床动作,同时课件出示get up 图片)。教师提问:T:When do you get up?
Ss: I get up at.......Ask and answer in pairs.When do you go to school? When do you eat lunch? When do you have Chinese Class? When do you eat dinner? When do you do homework? When do you watch TV? When do you go to bed?(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一些所学过的表述日常生活的短语。)Step III Practice
1、Let’s chant.播放第二页的let’s chant.学生跟唱。
2、Let’s play 学生两人一组,一人表演,一人在他背后说出这个动作的名称。I get up at.....(设计意图:将游戏带进课堂,让学生在快乐中不断操练巩固新知识。)Step IV Production
1、Make a survey:(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询问组员的Timetable,从而进行调查,要求运用新学句型:When do you„? I usually„at„
(2)、组长上台汇报本组的情况,如:In my group,....does morning exercises at„
(设计意图: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将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知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2、Write down and introduce your timetable.参考句型: I........at...(in the morningevening).I usually......at.....Step V Homework:
Ask and find out your family’s timetable.(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也对学情进行检测,为下节课安排做准备。)
六、教学反思:
头脑风暴、游戏等活动是在英语课堂上吸引学生注意力,并让学生不由自主的参与进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手段。在本节课中,通过头脑风暴活动复习旧知识,并在教授新知识中融入游戏,孩子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调动。
本节课是词汇课,贯彻词不离句的理念,让学生在问答中不断操练新的词汇。并在学习新知识后,走出课堂,展开调查,起到了很好的知识巩固作用。总的来说,这堂课学生的表现还是不错的。
第二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分层指导教案1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分层指导教案
(一)话题交流,真情融汇.1.谈话揭题:随着现代化通讯设备的日益、完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写信是比较传统、实用的方法。你给自己亲友写过信吗? 2.快速默读亮亮给表哥的信 3.说说信的内容
(信的内容:“我”和表哥儿童节曾见过面;庆祝会上“我”被宣布为优秀少先队员,还表演了节目,希望表哥来信告诉我怎样过六一的情况、盼望暑假能再见面,告诉表哥他要的书已经买到,暑假带去。)2.结合信的内容,想想写信的用处。请同学说。3.与电话、传真相比,你认为写信有哪些优点?
4.出示一封由一个署名──“远方的朋友”写给班上全体同学的信(信的内容可以是一些勉励的话语或是对学生的期望等),由老师来给学生朗读,并通过提问来询问学生看完信后的感想。
5.在若干学生发表完自己的感想后,可引导学生通过学会写信来把自己的感想亲自告诉这位来自远方的朋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写信的兴趣。
6.展示图片。引导学生看看说说感想。
7.师:我们在第一单元学习了有关西部的文章,园地中要求写一封信给远方的小朋友,与他们讨论手拉手建立联系,商量互助活动的内容。很多地方的城乡同学结成了“手拉手”的小伙伴,相互了解、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多有意义呀?今天每位就练习写一封信,与远方的城市或者农村的同年级小朋友建立“手拉手好朋友”的联谊关系。同学们乐意吗?
分层导学: 第一层
题目: 中心: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开头:先介绍自己的情况。
中间:再说说自己打算开展“手拉手”活动的想法。结束:并提出可行的建议。
第二层
题目:---------以作文内容命题
中心;通过一件事或者一两个片段,介绍自己的情况自己的感受。开头:采取书信的形式介绍自己的情况。
中间:谈谈你在“手拉手”活动中如何对好朋友的帮助。
结束:你要告诉对方哪些事,你想知道对方的什么事。1.读一读下面关于友爱的成语,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个,你还知道哪些?
友好往来 鸿雁传书 书信频繁 纸短话长 情投意合 情趣相投 性格类似 脾气相吻 情同手足 情意融融 情思绵绵 亲密无间 消除隔阂 恢复友谊
与人为善 同心协力 同甘共苦 同舟共济 患难与共 雪中送炭 互帮互学
关怀备至 满腔热忱 问寒问暖 朝夕相伴 一见如故 相见恨晚 三生有幸
重归于好 和好如初 情深似海 形影不离 如影随形 如胶似漆 水乳交融
刮目相看 藕断丝连 天各一方 临别赠言 临行赠物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涌泉相报 千里送鹅毛 礼轻情义重 日久见人心
2.读一读下面的诗句,说一说你的理解。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选·争报恩》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雁门集》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春秋)孟子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汉书》 第三层
学习信封的书写要求。
①先让学生阅读课本上有关信封书写格式的正确要求。②老师帮助学生进行总结,有哪些注意事项?
写信格式:1.称呼;2.正文(一件有意思的事);3.结尾;4.署名;5.日期。
称呼:单独成行,顶格,以表示尊敬。称呼后面用冒号。
正文:是信的主要部分。可从以下几方面写:①向收信人问候;②写自己要谈的事(这②要求写一件有意思的事);③写你自己有什么希望或要求。
结尾:写祝愿的话。祝语另起一行。如分两行写,第二行要顶格,祝语要注意对方的年龄、辈份、职业等情况,要符身份。署名:写在正文右下方。日期:写在下一行左下方。
要写信封,信才能寄出去。信封的写法是:最上部左角写邮编。下一行写收信人的地址,要写详细、具体、准确。中间部分写收信人姓名。字迹可大一些。右下方写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及寄信人邮政编码。③多媒体课件出示几种信封书写中常犯的错误,要求学生找出错误并加以改正,从而巩固刚才所学的有关信封书写格式的知识。6.再次讲解书写正文内容的注意事项。7.分步指导。
①你准备给哪位同辈写信? ②你要告诉对方哪些事? ③你想知道对方的什么事?
8.按书信的要求将自己要告诉对方的事连起来好好想想,你准备怎么写? 9.口头叙述要写的信。
评议要求:哪些方面说得好,哪些方面说得不够好,你认为应怎样改 10.总结。针对板书师生共同总结,然后提醒学生以后无论给谁写信,格式都是一样的,只是称呼和祝愿语有所不同。
(二)佳作引路,章法导写:要把金针度与人 2.展示范文,学习写法
让我们手拉手
李丽琴同学: 你好!
我是嘉儿,就读于广东省东莞市洪梅镇中心小学。我现在已经11岁了,读五年级了。我喜欢读书,是个颇有语言天份的女孩。我们的学校有许多体育器材, 如羽毛球, 单杠等等。下课时,操场上可热闹了!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学校还有图书馆、电脑室等多媒体教室, 我们就在这美丽的校园中茁壮成长。
可能你对我的来信感到惊讶,因为你还不认识我,可我对你已经有了一些了解。我知道,因为你家收入微薄,所以你被迫辍学。据了解,你在学校表现十分出色,学习认真。当我们知道你12岁,才读一年级的时候,我们都惊呆了。因为种种原因,令你错失了学习机会。你们的学习环境恶劣,比起我们教学环境优越,我十分难过。我们吃得好,住得好,而你住的却是泥砖屋;我们有许多玩具,而你却连学费也交不起,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李丽琴同学,你的生活与学习是那样的艰苦,我真的很想帮助你。你需要什么呢?书?学费?还是学习用品呢?如果你有什么需要,那你尽管告诉我吧,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你的。
俗话说得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让我们手拉手,成为真正的朋友吧!让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少年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为祖国献出一份力,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吧!你 的朋友 嘉儿
2008年3月15日 3.师生读议全文,共同评价,对话交流。
这篇习作具有一般书信的格式:开头结尾有称呼和署名,还有问候和祝愿。在行文中,注意人物的身份与关系,注意了说话得体,有礼貌,表达了对“手拉手”活动中的小朋友的友爱、关心的心情。手拉手,同进步 董颖楚
贫困山区的小朋友: 你们好!
我是实验小学五(2)班的一名学生,叫董颖楚。今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你们瘦弱的身影,还看到了你们无助的眼神。你们大都家境非常困难,常常吃不饱穿不暖,可你们却非常想上学,渴望学到一些你们梦寐以求的知识。
可看看你们的学校吧!一间间破旧的房子,一张张用泥土堆起来的桌子,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的大小不一的破板凳,没有电灯,没有书本,甚至没有粉笔!这一切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有的同学练习本上的字写得密密麻麻,写完了用橡皮擦掉,再用一次;有的同学的笔用得只剩手指头那么长了,还舍不得扔掉;有的同学的书包是妈妈用一些旧布头缝成的;有的同学几学期下来,书本还像新的,书角一点也没有卷起;有的同学……你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还坚持学习,有的同学成绩还好得出奇呢!你们的学习精神真令我们敬佩。
再看看我们吧。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具,漂亮的书本,崭新的文具盒,功能各异的笔,一个个色彩斑斓的书包……数不胜数。我们中许多同学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家里人整天都围着我们转,可我们还身在福中不知福,不好好学习,整天想着玩,看上什么就非要不可,老惹大人生气。
通过我们的“手拉手”的活动,让我们都能真正能感受到社会就是一个大家庭,一人有困难,大家都应该去帮助。我们可以通过援助,让有困难的学生不再感到孤独,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也许我们捐助的东西微不足道。但无论什么,也许是一个书包,也许是一支铅笔;也许是一本小书,也许是一件洁净的汗衫;也许是日积月累下来的硬币……但是在爱的天平上,他们永远都是等值的。我相信,当你们收到我们的小礼物时,一定体会到了温暖,拥有了无限的欢乐。我们都是祖国的花朵,我们一定要向你们学习,长大以后更好地建设祖国,让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希望与你们手拉手,共同进步!
祝
学习进步,天天向上!
一个关心你们的同学:董颖楚 2月8日
4.师生读议全文,共同评价,对话交流。⑴共同讨论评价书信的内容 ⑵共同讨论评价书信的格式
⑶老师最后作小结点评:这封书信从形式到内容都符合本次习作的要求。
5.导写开窍。
1.师:“手拉手”就是帮助贫困小朋友。怎样获得远方贫困小朋友的姓名和地址呢?可以从报刊上查找,也可以通过“百度”等搜索网站搜索助学网站。信中除了简介你自己的情况外还要体现对对方的关心,特别是你准备怎样帮助对方,这都是要写的内容。2.确定观点,选择材料。
观点应为“关心、帮助”,全文要围绕这个观点选择材料来写。3.按序写作,详写重点。
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最能突出表达观点的内容要详写。一个内容写成一段。
4.照应开头,写出所感。结尾要照应开头部分的内容,并把叙写本文所得的感受写出来──在书信中,就是写出对收信人的祝颂语。5.再学格式,明确写法。⑴重温写信格式。
①
称谓。问:写在什么地方?有哪些部分?应注意什么?
②
问候:举例子。
③
正文。(重点部分采用读、议、练的方式)
④
写这封信的原因。同学默读这节文字。老师指点:缘起语一要简洁,二要注意跟主体文呼应吻合。
⑤
同学自读主体文字。画出写主体文的三个注意点。并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在熟悉内容的同时,理解掌握一些重要词语。⑵指导信封写法。
信封内容的写法,在信封左上角的方格内写上收信人的邮政编码。在邮政编码下方写收信人的详细地址,在信封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在信封右下方写清自己的详细地址(可以把你的姓名也写上),在右下角写上你所在地的邮政编码。最后在右上角的“贴邮票外”贴好规定面额的邮票,到邮局发出。1.学生写信,鸿雁搭起爱心桥。2.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同
三、后作文:快乐体验更新颖
(一)自我欣赏,同伴交流:
1.找出自己文章中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2.同桌交流,互相学习别人的好处。找出不足 3.互改作文。
(二)集体会诊。
1.选择一篇较好的习作。展示后集体交流评价。
2.选择不同的亮点进行评价。(如最佳开头、最佳结尾、最佳叙事等等。)
3.学生二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佳作展览,评选最佳.1.学生二次作文后,小组内评选最佳。(如最佳开头人、最佳结尾人、最佳叙事人、最佳书写人、最佳格式人等等。2.交流写信的体会和经验,自己总结写信的方法。3.班级评选最佳。最佳越多越好。
4.获得最佳的同学,重新抄写作文,粘贴在班级习作园地,供大家学习。
5.鼓励同学把写好的信寄给收信人。
(四)变格创新,自由表达:映日荷花别样红 1.把信誊抄在信纸上并寄出去。2.课外阅读优美的书信作文
第三篇: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试卷讲评课教案
第一单元试卷讲评课
宋家镇中心校石笋校区
姓名:翁晓萍
教学思路:
试卷讲评是教学中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为避免讲评“简单重复”和“高耗低效”,遵循先“生”后“师”,先“筛”后“讲”,既“点”又“面”,明“路”后“果”的原则和思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系统回顾学过的知识,强化知识的薄弱环节;明确试卷存在的错误及原因、解题的方法及拓展。
过程与方法:课前学生独立订正——课上教师总体分析——师生互动,重点讲评、拓展。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严谨的学习态度,自觉查漏补缺,认真订正试卷错误。
课前准备:
1、教师根据学生试卷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归纳、整理学生知识上的不足和答题方法、答题思路上的欠缺,使试卷分析更有针对性。
2、要求学生课前独立订正试卷,自己查漏补缺,最后确定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教学环节:
(一)试卷整体分析 分析试卷:
1、检测题的形式与平常要求一致。
2、试卷的知识点分布,分数乘法安排较合理。
3、难度系数一般。分析学生:
1、答题不够规范,部分学生不会表达自己的意思。
2、计算部分做得较好,用图表示部分问题较大。
(二)重点题目分析及知识拓展
第一、二题,考察知识点为分数乘法计算。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太马虎。解题方法: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第三题,列式计算。考察知识点为分数乘法的意义。第四题,用图形表示乘法算式。重点是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第五题,分数乘法的应用4、20颗糖,昨天吃了它的1/5,今天吃了剩下的1/4,还剩多少颗?对学生有难度,需要帮助。
(三)其余题目,学生讲评,教师适当补充。
小结:希望同学们认真订正,从中汲取经验,使知识和能力再上一个台阶。
作业:订正试卷,重点看错题。
第四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第一单元复习备课 训练点: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2.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一、复习“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
师过度:第一单元,我们走进西部,领略了西部神奇的风光,一定对茫茫戈壁滩上的白杨树肃然起敬吧。戈壁滩上的白杨树怎么样?
1.指背课文第12自然段。
2.师: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愿)什么心愿?指名学生回答。
师:是呀,学了课文,我们都知道了爸爸其实是借白杨来勉励自己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奉献自己。
3.像这样含义深刻的句子在文中还有,请快速浏览课文,把它找出来。
(1)读课文第16自然段:在高大的白杨树,几棵小树„„
(2)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课的时候我们是怎样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回顾文本
1.交流:相机出示 想想重点词语的意思 相机复习“白杨树”指(),”几棵小树”指()“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指(如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材)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 :希望孩子们长大后能经受考验,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材。
1.这一单元的其他3篇课文都写得很好,也有好多含义深刻 的句子,你可以选一篇,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读一读,先想想重点词语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理解含着的意思。
交流(见书上)随机进行朗读的训练。
小结:通过这几课的复习,我们不但再次领略了西部风光,而且温习了如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就是先 „„再„„
三、拓展练习(详见《荷叶青青》
过渡:同学们,刚才通过自己的学习,已经能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了,现在让我们学以致用,用这一阅读方法来读懂文章。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篇短文,请大家独立完成后面的练习。
四、总结提升,感受优美语言的表达方式和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师:学习了《草原》和《白杨树》,在写作方法上大家一定也有不少收获,你能选一篇课文从写法上谈谈自己的看法吗?
A.《白杨》学习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1.爸爸借白杨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像这样的写作手法——板书:借物喻人。
2.说说以前学过的课文《落花生》,借花生赞美了 3.练习:师:像这样借物喻人的文章,我相信大家在课外也经常读到,你能把下面的物与它所对应的人连起来吗?
把物与它所对应的人连一连
梅花 出淤泥而不染的人
荷花 无私奉献的人
青松 品质高尚的人
蜡烛 意志坚定的人
B.《草原》 语言大师老舍让我们感受到了草原的一碧千里和蒙汉情深,里面的好多句子都特别优美,请找出自己最喜欢句子和段落美美地读读,并且想想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
1.通过形象的比喻描写景物
2.“情景交融” a 指读有关句子 作者在草原上看到的景:天空——小丘——草地
过渡: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草原画卷!天空赋予了草原以明丽,小丘勾勒了草原的线条,牛羊更赋予草原以生命活力。这种境界
师:表达的情------浓浓的民族情。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把美丽的自然风光与浓浓的民族感情结合起来,景更美,情更浓,写得自然真切。让人陶醉其中,这样的表达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么好的段落要牢牢地记在心中。
四、小结
1.同学们,西部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我们都深深地陶醉在这神奇的风光中,就让西部风光在我心中吧。
练习纸 “西部风光在我心中”
走进西部,走进这片神奇的土地,这部神奇的画卷中,有()的大草原,()的蒙古人民()的大戈壁()的白杨树()的丝绸之路()的西部建设者()的黄河()的大漠风光
2.最后,让我们在背诵刘禹锡的《浪淘沙》中结束我们这单元的复习课。
第五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教材内容概说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走进祖国西部”为专题组织教学,教材选择了体裁多样、内容丰富的文章,使学生从多个侧面了解西部的建设与发展,了解西部的文化与风情。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走进祖国西部、开发西部、建设西部的情感。《草原》、《白杨》、《丝绸之路》、《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叙事与写景相结合,优美的语言文字与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得益彰。
教师在教学本单元内容时,要注意激发学生了解西部,走进西部的兴趣,读懂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积累优美句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写的景物,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文中故事,要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给予学生充分的语言训练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回顾·拓展1”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要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学习方法,并理性的分析总结,不断进行改进。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西部建设、发展的看法或者建议,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西部的豪情。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写作方法,在交流探讨中提高习作水平。在交流中能就自己的某一点体会畅所欲言,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二、单元教学目标
1.本单元的20个生字,会认、会写、会用;能正确认读本单元的27个二类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用自己的话讲述文中故事。4.体会重点句、段的含义。
5.积累本组课文中的优美句、段,并试着背下来。
6.通过策划一次和远方的小伙伴的手拉手活动,并激发口语交际和写作欲望,进行写作。7.引导学生交流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西部建设、发展的看法或者建议,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西部的豪情。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文中重点词句的朗读、领悟,体会作者的感情。
2、有意地拓展课程资源,加强学科间的整合。
3、通过策划一次和远方的小伙伴的手拉手活动,并激发口语交际和写作欲望,进行写作。
4、引导学生交流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西部建设、发展的看法或者建议,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西部的豪情。
四、教学措施及手段:
1、重视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通过读、悟理解课文。
2、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收集有关信息扩展的知识面,增加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3、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课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4、继续引导深入生活,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吸收科学知识,努力提高科学素养。
5、在教学中,教者应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一些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思考,受到熏陶。
1、草原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字词,会认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识记字形。2.能正确读写“渲染、勾勒、一碧千里、回味、襟飘带舞、拘束、羞涩”等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3.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通过理解蒙汉人民的深情厚意,激发学生对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体会蒙汉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难点:感受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课前准备】
1.搜集草原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内蒙古草原的风土人情。2.歌曲《天堂》,描写草原生活的乐曲一首。【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说话,激情导入。
1.齐读课题。你去过(见过)草原吗?你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草原的?
2.没有去过草原的同学也不要遗憾,课前大家都搜集了一些资料,说说你想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自由说,教师及时评价。3.“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是西部歌王腾格尔用歌声唱出的草原的美。大家想不想听一听? 4.播放歌曲《天堂》: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去领略一下内蒙古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那里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初读感知,了解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2.交流自学生字词的情况,让学生当老师,提示易错之处。3.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究竟写了哪些内容?
指名交流,教师适时点拨:这些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两个)4.每一个部分分别写的是什么?结合学生回答适时板书:风光美人情美 5.请你找出这两个部分的内容,自己大声地读一读。
三、领略草原风光美。1.谁能把描写草原风光美的这一部分读出来?其他同学边听边把不是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勾画下来。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师生适当点评。
3.自由朗读文中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边读边想象,边读边体会。4.指名朗读,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5.读一读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它的原因。
6.请你把刚才勾画的不是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点拨:其实这些句子就是作家老舍先生看到草原风光以后,抒发自己感情的句子。7.配乐引读课文。教师读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学生读作者抒发感情的句子。8.引导思考:作者前后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9.讨论交流:作者的感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两种感受可以调换吗?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作者初入草原,从整体上看到草原美丽开阔,所以满怀豪放之情,想要高歌一曲,进而深入草原,被草原美景所陶醉,所以想坐下低吟小诗。)10.背诵第一自然段。
(1)多么美丽的风光,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拿起书来,再读一遍课文,再感受一次草原那无限美丽的景色!让我们把它们永远记在脑海中!(齐读)
(2)课文学到这儿,谁把这美景记在脑海中了,谁能把这段课文背下来?请会背的同学站起来试一试。(配乐)
四、总结。
我们虽然只学习了课文第一段,但我相信:草原的美一定给大家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节课我们再随老舍先生到蒙古包里,去蒙古人家里做客,去感受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感受大草原的人情美。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指名朗读生字、词语。
2.背诵第一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句子。
二、感悟草原人情美。
1.草原风光无限美,草原上居住的蒙古人民更是热情奔放。作者一行人进入蒙古草原受到了蒙族人民的热情接待,表现了蒙族风情。课文向我们详细地描述了蒙古族的民族特色。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都讲述了哪些内容? 3.全班交流:
教师适时引导,并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4.课文四个自然段就讲了这四个内容,请你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来自学,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学习成果。5.组内交流。6.全班交流。
(1)第二自然段--迎客
A.提出交流要求:一边说,一边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出来,最后还要加上自己的评论。
B.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感悟作者的兴奋与惊喜)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草原人民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挥动马鞭,从很远的地方来迎接客人,体会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对汉族兄弟的情深意长,以及草原上的热闹场面。)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这热闹的场面打破了草原的寂静。)C.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D.练习背诵本自然段。(2)第三自然段--相见
A.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B.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主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的?
C.重点体会句子: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从“总是”和两个 “再”字中,都能体会到主客双方的感情热烈、深厚。)D.把你的体会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来。学生自由读、分组读或者齐读(3)第四自然段--款待
A.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 你体会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你用一边说、一边读、一边评价的方式交流。
(如:进了蒙古包,好客的主人倒上了奶茶,摆上了奶豆腐,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他们用自己民族特有的风味食品来款待我们。这充分表现了蒙汉两族人民亲如一家。主客互相敬酒,齐声歌唱,体现了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B.指名学生朗读本段,其余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4)第五自然段--联欢
A.继续运用前边的方法学习。
B.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7.是啊,蒙汉情深,怎忍别离,虽然已是夕阳西下,但大家谈兴正浓。面队情深意切的蒙古族人民,我们对整个草原都产生了怎样的感情?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热爱--依恋
8.放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和句子。把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句子通过有感情朗读推荐给大家。
三、品味语言,揣摩写法特点。
1.作者从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风情两个方面介绍了草原,你认为贯穿全文始终的是一种什么情感?作者是如何生动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呢?
2.一幅美丽的草原风情画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展开。感受着蒙汉人民的亲密无间,咀嚼着优美生动的语言文字,你发现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3.把你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再好好读一读。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1.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自己学完课文后的感受。【板书设计】
1、草原
风光美------------人情美(草原风情画)高歌--低吟迎客--相见--款待--联欢 热爱--依恋 【作业设计】
一、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
(2)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那么„„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管„„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找出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抄下来,说说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句子:______________(把________ 比作__________)
三、把“一碧千里”一类的词语找出来,摘抄积累;再把课外读到的写下来。
课文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前读到过的: 【教学后记】 2*、丝绸之路 【教学目标】
1.会认九个生字,正确读写“古朴典雅、矗立、栩栩如生、飘忽、戎装、不计其数、浩浩荡荡、高擎节杖、五彩缤纷、助兴、美轮美奂、遐想”等词语。2.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3.读懂课文内容,指导学生从古丝绸之路的故事中体会当年东西方商贸、文化的交往和繁荣景象。
4.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古丝绸之路上的故事情景,感受东西方文化、商贸交流的繁荣。2.了解丝绸之路在东西方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作用。【课前准备】
1.师生各自搜集古丝绸之路的图片文字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2.了解丝绸古道上的风土人情。
3.阅读段万翰等编著的《世界五千年》。【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激发兴趣。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课前大家搜集了关于丝绸之路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现在请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对“丝绸之路”的了解。
3.是啊,我国的西部这条丝绸之路不仅享誉世界,而且它的沿途有着美好的自然风光,更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
二、欣赏石雕,激发想象。
1.在丝绸古道上,经商的驼队络绎不绝,悠扬的驼铃声在大漠中响起,你想看看当年那繁华的情景吗? 2.播放课件(由课文中的插图和教师自己搜集的图片组合而成),生边观察,边与同桌叙述。3.指名学生描述自己所看到和想到的情景。
4.今天,这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就矗立在西安市的玉祥门外,作者也对它们进行了简单的描写。请你打开书,自己读一读。5.生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6.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栩栩如生、矗立、飘忽”的理解。
三、深入了解,明确意义。
1.在漫漫黄沙中,一条丝绸古道从古都长安向远处延伸,一直延伸到罗马。商旅的频繁往来促进了亚欧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这巨型石雕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师板地图促进理解)
2.你可知道这些骆驼背上驮着的是些什么吗?哪些人的故事与这条丝绸之路紧密相连?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4.小组交流:
(1)这些骆驼背上驮着的是些什么?你还有什么补充?
教师适时板书: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动物植物友好往来共同发展
(2)丝绸之路对东西方的文化和商贸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在历史上有什么深远的意义?(3)哪些人和这条丝绸之路有关?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谈一谈他们的故事。5.全班交流。
6.教师可补充讲述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所经历的故事,让学生感受丝绸之路形成的艰难,以及张骞所做出的贡献。7.一条丝绸之路,谱写了华夏灿烂文明的新篇。这条路是商贸路也是友谊路,更是发展路,繁荣路。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会沉浸在那遥远的往事中„„
四、回顾往事,追忆历史。1.浏览课文第2至12自然段。思考课文介绍了些什么?再用简洁的语言叙述一下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2.学生交流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板书:迎接--见面--赠礼--表演
建议:小标题也可由学生自己拟定。如:这部分课文讲了哪些具草原风情画体的内容?你能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出来吗?然后根据学生的概括板书。
3.再读课文,思考:文章哪些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把自己的体会写在课文的旁边。4.全班交流。(1)“将军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后兵马不计其数。这浩浩荡荡的大军奉安息国国王的命令,正在迎候远道而来的友好使节。”“骑兵迅疾分列两队,一左一右,摆成夹道欢迎的阵势。乐队奏起了军乐,人群一片欢腾?quot;”将军翻身下马,立正高呼:'本将军奉命率官兵欢迎大汉国使者!'“ 从这些描写安息国军民隆重的欢迎仪式的句子中感受他们对汉朝使节的尊重,体会到两国的友好往来。
(2)”打开包袱,各色绫罗绸缎,五彩缤纷。“"打开一看,里面装着许多特别大的鸟蛋,每个足有斤把重。这是当时中国没有的鸵鸟蛋。” 从这些描写中了解当时彼此交流的物品。
(3)“魔术师的精彩表演,让在场的人们看得惊呆了。”感受西域独特的文化艺术,以及他们对汉朝来使的尊重。„„ 建议: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要及时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通过朗读传递出来。可采用个人读、有相同感悟的学生一起读和全班齐读的方式。
五、总结全文,畅谈感受。
1.得到安息国军民的盛情接待,中国使者发出怎样的感慨?学生齐读。
2.我们穿越时空,看到两千多年前那热烈的场面。往日商贸、文化的繁荣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此时此刻,你想说点儿什么呢? 3.学生自由谈感受或体会。【作业设计】
1.学完了课文《丝绸之路》,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2.想想:现在的我们能为“丝绸之路”做些什么?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做一个关于“丝绸之路”的调查小报告或者搜集资料做一份关于“丝绸之路”的介绍。【板书设计】
东西方友谊交流之路
丝绸之路
东西方经济交流之路
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
3、白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课文借爸爸向子女介绍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2.理解重点词语与句子,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体会边疆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精神。
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爸爸看见几棵小白杨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嘴角浮起微笑,实际上是为建设边疆后继有人而感到欣慰。【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仪、胶片。【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
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曾写过一篇非常著名的散文《白杨礼赞》,文中赞美了白杨力争上游的品格,并借白杨歌颂了有着白杨一样品格的北方人民。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位当代作家袁鹰的文章《白杨》。(板书课题)。大家打开书预习内容,看插图,认识白杨树。
二、范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通读课文:①联系课文中语句,想想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②把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划下来,想想这些话的意思。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注意: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义。字音易错的:清晰;字形易错的:新疆。“疆”字不要丢“土”,与“僵”区别。
2.读课后题4“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并对词义加以理解。
3.指名朗读课文,纠正读音,标点自然段。
4.默读课文,回答思考题。
①把书上内容与自己已有知识相结合,说说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
②读一读你刚才所画的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想想其中的含义。
五、练习读熟课文,朗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全文并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发兴趣
茅盾的《白杨礼赞》赞美了白杨力争上游的品格和具有白杨一样品格的北方人民,那么袁鹰的《白杨》要歌颂白杨的什么品格呢?下面我们就学习《白杨》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白杨)
二、指名朗读全文
1.思考:从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中,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
2.讨论得出答案,老师板书:(①外表:挺直、粗壮;②内在: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扎根,坚强、不软弱、不动摇。)
3.结合课文前后内容谈谈你对白杨的特点的理解。
4.朗读这段话,体会白杨的品格。(有感情地朗读)
5.练习背诵此自然段。
三、细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1.默读课文,自学。(投影出示)
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卫士”是什么意思?本课指的是什么?这位旅客为什么“出神”?)[讨论后板书:边疆建设者]
(2)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表白了自己的心。(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爸爸“在表白着自己的心”?他表白了自己什么样的心愿?)[讨论后板书:扎根边疆、建设边疆](3)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课文第一处讲到“沉思”,爸爸在沉思什么?这里爸爸又在沉思什么?)
2.小组讨论解答。
3.大家分析解答。
4.朗读这几句话,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
四、老师:望着窗外的卫士,爸爸想着、想着,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接着回答。然后
1.指名一人朗读课文最后一句话,大家分析其中的深刻含义。
2.“微笑”又说明了什么?(板书:无私奉献的精神。)
3.朗读训练,体会边疆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4.练习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朗读全文,想想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六、确定中心思想,完成课后练习三(选择中心)
说明:课文采用的是借物喻人的方法。(板书:借物喻人)
七、总结深化
本文作者袁鹰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热情赞美了具有白杨一样品格的边疆建设者,他们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了在座的同学们,也感染了老师。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创造祖国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作业设计】
1.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续写,想像20年以后,课文中的“哥哥”“妹妹”是如何心系新疆,建设新疆的。
2.通过读书看报,收听广播,收看电视,了解西部大开发的情况,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高
直
白杨
高大挺秀
生长范围广
借物
生命力强
|
爸爸
表白心愿
扎根边疆
|
建设边疆
喻人
教育子女 【教学后记】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教学目标】
1.默读全文,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建设者对修筑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情。
3.认识本课14个生字,搜集和交流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感受新一代建设者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艰巨与顽强毅力。
难点:理解冰碴子、冻土区、高原缺氧、混凝土喷射等术语的含义。【课前准备】
1.搜集关于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
2.西藏的风光图片。
3.青藏铁路地图。
4.青藏铁路全线贯通的庆祝场面。【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播放西藏的风光图片,和学生一同感受西藏的纯净、美丽和圣洁。
2.师生交流关于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西藏地处青藏高原,交通落后,“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直是西藏人民的期盼,也是全国人民的愿望。随着西部大开发号角的吹响,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正在变成现实。出示课题: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3.有感情地朗读课题。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思考: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2.课堂交流。
(1)出示:“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跨过巍峨的昆仑山„„这就是造福广大人民的青藏铁路。”
(2)观察地图,理解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3.读了全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就可闻的某一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可能有:
(1)青藏高原气候恶劣,天气说变就变。
(2)开凿风火山隧道面临着重重困难。
(3)高原缺氧是施工的一个很大的障碍。
(4)科技人员和建筑工人不断献给困难挑战。
„„
4.根据大家的发言,再次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概括成一句话。
在修筑青藏铁路的过程中,筑路大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使风火山隧道全线贯通。
三、精读课文,用心感受
1.“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了很多次,默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这句话。
2.自由朗读课文,想想面对着风火山这只拦路虎,筑路大军会在什么时候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
3.课堂交流,教师指导:
(1)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会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①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难以控制隧道施工温度。
“由于温度太低,混凝土无法凝固。他们拿来暖风机,给隧洞增温,洞壁的冰岩又遇热融化,造成洞壁塌滑。”
◇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
“风火山一带经常狂风大作„„转眼之间乌云压顶,大大小小的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
“尽管对缺氧已有准备,施工中出现的情况还是始料未及„„筑路大军的生命面临严重威胁。”
②有感情地朗读第五、八自然段。
③面对着困难,他们会怎么样说这句话?有感情地朗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要读出怎样的语气?(坚定有力,显示筑路大军在困难面前不惧怕,不后退的决心。)
(2)在战胜困难的时候,他们会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①他们是怎样战胜困难的?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实地观察,发现冰岩温度变化的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指挥部的灯火彻夜通明。能不能建一个大型制氧站?„„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地下了高傲的头!”
②有感情地朗读第六、九自然段。
③战胜困难的时刻,他们会怎么样说这句话?要读出怎样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喜悦自豪,充满信心的语气。)
4.想象一下,筑路大军还会在什么时候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
(1)风火山隧道全线贯通的时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十一自然段。
(2)青藏铁路全线贯通的时刻。
①播放录像:青藏铁路全线贯通的庆祝场面。
②如果你是筑路大军中的一员,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③此时此刻,应该怎样来朗读“把铁路是到拉萨去!”?有感情地朗读。
四、课外延伸,情感升华
交流搜集到的关于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板书设计】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冻土铁路
重重困难 天气恶劣一一克服
极度缺氧 口语交际·习作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策划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在口语交际中领悟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并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3.懂得在信中有条理地书写内容,并写出真情实感。
4.掌握信封的写法,学会评改习作,并通过书信来与人交往和分享习作的快乐。【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教学难点:把自己的设想及策划有条理地写出来。【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1.播放课件(利用课件展示全国各地的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部分山川风物的图片、文字资料。)
2.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江南水乡,塞外风光,西部高原,浓郁的地理特色,迥异的风土 人情,作为中国人,我们无比自豪和骄傲!
二、明确主题,出谋划策。
1.今天我们要来策划一次和远方的小伙伴的“手拉手”活动。去结交更多的朋友,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更深入地了解他们那里的风景和物产。板书:策划“手拉手”活动
2.要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我们首先要做的准备工作是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建立联系
3.远方的小伙伴和我们相隔遥远,千山万水把我们阻隔,不过现在科学技术这么发达,我们总会有很多办法和他们建立联系的,好好想一想,把你的办法推荐给大家。4.学生分小组交流。5.全班交流。
(如:网络上的QQ、报刊杂志上的交友栏目、作文书上注明的详细地址、电视栏目介绍的学生„„)
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方式:网络报刊杂志各类书籍电视栏目„„
三、集思广益,进行策划。
1.与远方的小伙伴建立起联系之后,我们就要着手思考如何开展“手拉手”活动来增进彼此的了解了。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就请大家先在组内商量和交流。2.学生分小组商量。
(教师参与各小组的探讨活动中,要对活动的可行性以及可以为对方做些什么有益的事来进行具体的指导。)
3.学生全班交流各小组的策划情况。教师适时点评并板书:
(1)你们的策划让人感动,看,有充满关怀的支助活动,有情真意切的书信往来,有简洁流畅的情况介绍,有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还有方便快捷的网上交流„„ 板书:支助活动书信往来情况介绍联谊活动网上交流„„
(2)每一项活动的开展,都蕴涵着同学们的想法和思想。但是每一项活动都应该有其可行性,请你就自己活动设计的可行性方面来谈一谈。学生交流活动设计的可行性,对其他同学进行启发。
(3)面对不同地区的小伙伴,我们可以为对方做些什么事呢? 学生自由交流。
四、深入探讨,课外延伸。
1.你是否想把自己精心的策划的活动付诸实践呢? 2.经过刚才的商量,你们一定还有很多与小伙伴建立联系的方法,请大家课后再收集一些,然后我们下节课把自己的建议告诉他们。愿我们的“手拉手”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让我们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
五、课外作业:
收集全国各地的小伙伴的联系方法,为习作做好准备。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上节课我们已经讨论过活动的方案了,今天就开始行动,第一步──写信,建立联系。
二、讨论内容,激发写作灵感
1.小组讨论:信的内容包括哪几方面?
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情况(学习、生活,生活的小环境、大环境)
把自己班级策划的方案详细地进行介绍。
提出自己认为比较可行的建议。
希望以后能如何进一步地相互了解。
想了解对方的哪些情况。
„„
2.注意书信和信封的格式
(1)书信的格式:书信由称谓、正文、敬语、落款及时间四部分组成。称谓应在第一行顶格写,后加冒号,以示尊敬;正文是信函的主体。可以根据对象和所述内容的不同,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文笔和风格;敬语在书信结束时向对方表达祝愿、勉慰之情的短语。落款及时间在信文的最后,写上写信人的姓名和写信日期,写在敬语后另起一行靠右位置。
(2)信封的格式:左上方写收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上方写收信人的地址,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姓名写得大一些。信封的右下方写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寄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
三、动笔写作,开启心扉
1.写信方式:可以小组合作写信,分工合作,一人写一个部分。比如有的写自己的情况介绍,有的写活动设想,有的对对方的请求等,最后一起修改合成一份完整的信;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
2.开始写信。
四、典型评价
(1)回顾交流:写好这封信要注意哪些?
①学生讨论。
②投影出示。
(2)投影一篇中等程度的习作。
全体学生自由读这篇习作,对照评议标准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先评议这篇习作的成功之处,有什么不足,说说理由,并且加以修改。
(3)投影一篇较优秀的习作。
①让小作者本人朗读全文。
②学生再次根据评议标准思考,评议。
③学生听完后各抒己见。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典型评价
1.回顾交流:写好这封信要注意哪些?
(1)学生讨论。
(2)投影出示:
2.投影一篇中等程度的习作。
全体学生自由读这篇习作,对照评议标准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先评议这篇习作的成功之处,有什么不足,说说理由,并且加以修改。
3.投影一篇较优秀的习作。
(1)让小作者本人朗读全文。
(2)学生再次根据评议标准思考,评议。
(3)学生听完后各抒己见。
二、继续写作,在交流中充实内容
1.交流第一部分内容:自我介绍。
在交流中知道自己还需要如何修改,如何补充材料,才能让对方更了解自己,了解我们的大家庭。
2.交流第二块内容:活动的方案
学生各抒己见,过讨论边修改,把自己的内容改得更加丰满。
3.注意检查信的书写格式。
三、合作交流,在修改中完善
1.小组合作写信的同学,把自己所写的一个部分与其他几位同学合起来,再读一读,一同修改:是否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文章内容是否饱满。
2.课堂交流。
把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一部分文章与大家一同分享。
小组合作写的文章就把自己组认为比较有新意的语句读给大家听。回顾·拓展一 【教学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学习与感悟。
2.积累古诗。
3.通过“趣味语文”的学习,感受到标点符号的魅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总结与回顾,并能理性的分析学习所得,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从三个角度来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成果,在丰富的形式中交流、汇报。【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想一想,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2.自由地进行课堂交流。
3.选择重点展开讨论。
(1)说说对西部的认识和感受。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让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对西部的认识,比如:西部的历史;西部的自然环境;西部的发展。
(2)说说对课文写法特点的认识。
①《白杨》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例证。(以白杨的品格来比喻、暗示西部建设者的品质等。)
②《草原》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例证篇。(景色的铺陈,直抒胸臆的抒情等。)
(3)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体会。
①找一找在这组课文中有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简要的说说其中的含义。
②说说你是怎样去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理解个别字记词的含义等。)
二、日积月累
1.导入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积累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中唐时期素有诗豪之称的大诗人刘禹锡写的《浪淘沙》。
2.学生自由朗读,如果有不理解的,老师可作适当补充性讲解。
“九曲黄河万里沙”,写黄河弯弯曲曲地流经万里,夹带着大量泥沙。“浪淘”,波浪翻卷;“风簸”,风浪滚动。“浪淘风簸自天涯”,写黄河波涛汹涌,来自天边。“如今直上银河去”,是诗人一种浪漫的想象,说黄河一直走到银河那里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夸张地说可以到达牛郞和织女的家了。前两句描写黄河奔腾万里的雄浑气势;后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黄河源远流长,仿佛是从银河里流下来的。
此诗写九曲黄河的雄伟气势,并展开奇特的想象,表现作者的向往与追求。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4.引导学生课外找一些刘禹锡的诗来读一读。
第二课时 趣味语文
1.谈话导入。
师:批改作文时,常发现有些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使用随心所欲。或一“,”到底,或通篇不用,想起来了就随手点一下,说明这些学生对标点符号极不重视。今天我们来读一则关于标点符号的故事,读完之后,谈谈你的感想。
2.学生读文中故事。
3.交流读后感受。
4.教师提供故事:
有一个富翁生性吝啬,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供给很微薄。当时,这位教书先生一口应允了。但借口恐怕口说无凭,写了一张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合约:“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富翁根据自己主观愿望。理解为“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欣然签字。那知吃第一顿饭时,教书先生就大喊大叫:“怎么尽是素菜,没有荤菜?我们不是约定了‘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的么?”弄得这个富翁哭笑不得,只好照合约上的办。
5.动手练习加标点,使之成为不同意思。
①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②过路人等不得在此小便
③某家有少女人材十分丑陋全无一双好脚
④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6.小结。
标点一定要恰当,它就像一个人的五冠,不能因为它不是字就显得无足轻重,标点错了,意义也就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