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

时间:2019-05-15 05:10: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

第一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

教学要求:

1、借助拼音会认真六个生字“雾,薄,换,笋,探,蚕”; 会写七个生字,掌握“厂字旁”和“里字旁”。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微微、新衣、竹笋、蚕豆、探出头”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根据问题学习“(什么时候),什么(什么)地方怎么样”的句式。

3、继续学习在词语前加上合适的修饰语。

4、发挥想象尝试仿写课文。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感知春天的自然特征和美丽景色。

2、能根据问题学习“(什么时候),什么(从什么)地方怎么样”的句式。

教学难点:

1、理解“轻轻细细、瓢飘洒洒”等词语的意思。

2、读好儿化音:柳条儿、桃花儿、草儿。

教具准备:录音带、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示课题

1、你喜欢春天吗?一年之中有四个季节,三四五月是春天。再过些日子,春天就要来了。到那时,春光明媚,百花齐放,一切会变得十分美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诗歌。

2、出示课题、齐读

3、“春天在哪里”是一篇“读短文学词句”的课文。它要求我们多读课文,要读得熟、读得好;还要注意学习字词,学习句子。

4、“春天在哪里”是一句完整的句子,后面可加什么标点符号?

5、练读,注意语调往上扬。

6、这个句子在课文中出现四次,都表示提问,句末语调都要上扬。不过,在课题中,并没有标点,也不表示提问,就不必把语调往上扬。(再读课题)

二、范读,了解大意

1、那么,春天到底在哪里呢?一边看课文,一边听录音,把说春天在哪里的句子划出来。

听课文录音后,学生回答。板书:枝头草地竹林田野

2、看插图,理解词语“枝头草地竹林田野”

3、学说话:春天在枝头,在草地,在竹林,在田野里。

三、自读,读准字音

春天的枝头、草地、竹林、田野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自己来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不加字漏字。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这首诗有几节?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边评议边正音。

3、自读课文

四、读短文,理解词句

春天的枝头、草地、竹林、田野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节

1、女生读。思考:春天的枝头是怎样的?哪两行诗回答了这个问题?

出示:柳条儿跳舞,桃花儿脸红

2、“柳条儿跳舞”是什么意思?动作演示柳条来回摆动,好象在跳舞。)

3、朗读指导,语气中有欢快的感觉。

4、“桃花儿脸红”是什么意思?桃花开出粉红色的花朵,像涨红了脸。)

5、表情朗读。

6、柳条儿为什么会跳舞?桃花儿为什么会脸红?(春天的风微微吹动)

7、理解“微微”(动作)

8、春天的风轻轻的,暖暖的,非常柔和,像母亲的手轻轻抚摩着我们的脸。

9、小结:这节主要说了春天的风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是用一问一答两句话写的。我们也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来读。

(二)学习第二、三节课文。

春天在草地上和竹林里又是怎样的?让我们按“读读课文,找找句子,理解词句”意思的顺序来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思考:文中哪几行诗告诉我们春天的草地和竹林是怎样的?

男女分别读草地和竹林的内容

2、看插图,理解“草儿醒过来,换上了新衣”。春天来了,小草重新长出嫩叶,像刚睡过一觉刚刚醒来,换上了绿色的新衣。)

3、师述:理解“轻轻细细”雾是由小水滴组成的。这些小水滴很轻很轻,很细很细,漂浮在空中,形成了雾

4、指导朗读,注意声音稍轻。

5、指导动作演示,理解“探出头”。探还可以用哪些词代替(钻露长)

6、句式训练:竹笋探出头来

竹笋从哪里探出头来?(从地下)

什么时候,竹笋从哪里探出头来?(春天)

小草也是从地下长出来的,用这个句式怎么说?

用小草和竹笋合起来,一起说行吗?

读句:一阵春雨过后,小草和竹笋从地下探出头来。

7、用问答的形式朗读第二三节课文。

8、小结:让我们来做春天的使者,把春天的气息带进教室,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写字,掌握字形

学习“厂字旁”和“里字旁”,分析“微”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春天的枝头、草地、竹林是怎么样的?

2、读句:一阵春雨过后,小草和竹笋从地下探出头来。

3、句式训练。(课后练习3)

二、读短文学词句

1、春天的田野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色?让我们用上节课学习的方法自己学习第四节。

2、教学暖。”理解麦青、菜花黄、蚕豆花儿香”

3、朗读体会。

4、配上动作,朗读全文。

5、春天里,柳条儿、桃花儿、小草儿,许许多多的景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自然现象同春天的自然现象有很大的关系。书上怎么写春天的自然现象?读有关的四句话。

6、读句:春天来了,威风轻轻地吹着,温暖的阳光照耀大地。

三、总结朗读全文

四、写字:指导:暖蚕

五、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2

仿照课文的写法,说说春天还在哪里?(小河里、树林中)那里怎么样?

板书:

1、春天在哪里

枝头

柳条儿跳舞,桃花儿脸红

草地

草儿醒过来,换上了新衣

竹林

竹笋探出头来

田野

麦青、菜花黄、蚕豆花儿香

2、笋芽儿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笋芽儿从害怕到勇敢的生长过程。

3、教育学生不怕困难, 奋发向上的精神。教学准备:

插图、小黑板;实物:笋芽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实物、插图,激发兴趣。

师:(出示实物)这是什么?(板书课题)说说“笋芽儿”是什么样的?(生观察后说)(投影插图)笋芽儿是怎样长成竹子的,想知道吗?

二、初读课文,认记生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想办法记住生字。

2、小组合作学习: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读准字音,认记字形)

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小组汇报:开火车读生字,说说认记了哪些字)

重点提醒:读准平舌音的字“和翘舌音的字;

4、把生字带进课文里读一读,尽量把课文读通读顺。

三、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思考: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让学生在老师的声调、表情、动作的感染下,进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

2、感情朗读,角色表演。

(1)第一、二自然段要读出柔和、轻声呼唤的语气,感觉“润物细无声”;

“谁当春雨姑娘呼唤笋芽儿?低声的。”/ 点拨:笋芽儿现在在哪儿啊?

(个别读演——男女分段读)

(2)第三自然段声音稍大、急促、粗重,读出个性;

“雷公公怎么呼唤笋芽儿的,谁来试试?”(引导进入情境用粗重的嗓音呼唤)

点拨:笋芽儿怎么做?

(3)最后两个自然段要读得响亮、自豪,表现笋芽长成竹子的欣喜。

自读,试试怎么读好?(读出笋芽儿纷纷钻出地面的意境。)——指名先说想怎么读再试读。

(轮读、齐读两个自然段)

3、议议:你从笋芽的生长过程中体会到什么?

4、再读感悟,启迪思维。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

启发学生由竹子的成长联想到自己的成长: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哪些关心和爱护呢?

5、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美读课文。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认读词语:挡住、呼唤、悄悄地、沉睡、挤到、笋芽儿、顶不动

二、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生词认读,并组词、造句。

2、重点指导:

提醒:书写时,以词语为单位进行临写,不能写成aabb式。

三、写话练习。

1、老师示范引路。

春雨淅沥沥,淅沥沥,小草呀,快钻出来!快钻出来!

春风笑盈盈,笑盈盈,小鸟说:“我要给您唱歌!我要给您跳舞!”

2、学生实践。学生个人或小组模仿老师的示例按课文内容进行写话练习。对韵脚及句式不作要求。

3、作品展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作品”。如,集体朗诵、歌唱等。

四、作业:

采蜜本:摘抄课文、课外读物中描写美好春光的词语和句子,并熟读成诵。板书: 睡

春姑娘 笋芽儿 缩

雷公公 钻

竹妈妈 竹子 看 美丽、明亮的世界

3、有趣的作业

教学要求:

1、认读11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同学们交的作业,交流自己的看法。

4、用“有„„有„„还有„„”说一句话。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的词在不同的句子中具有不同的意思

教学重点:

懂得春天来到的特征和怎样爱护春天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板书:()作业

2、师:(1)大家填一填,你们做过什么作业。

(2)今天,我们来完成一项特别的作业,板书“有趣”。

(3)自由读一读课文,找找什么是有趣的作业。(把能代表春天的东西带到教室里来)

3、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春天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

2、了解课文大致讲了什么。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二人小组交流学习。

2、找出读音有困难的字进行针对性教学。

3、注意以下字的读音。鼻音“嫩”;平舌音“桑”;翘舌音“释”、“摘”、“罩”;

4、出示幻灯片,打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1)嗬!小朋友的课桌上可热闹啦,有小小的野花,有嫩嫩的桑叶,还有青青的小草。(2)小丽解释说:“昨天,我看到一语玉兰花开了,本想摘一朵。。。”(3)盒盖是一层玻璃纸。

5、通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四、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让学生组词。

2、认清字形,讲讲识字的方法。

例:形近字识字法:昨(作)--(日)+(亻)昨(昨天)。。。

3、师在讲清字形注意点后,范写生字。

4、生书写。

五、自由读全文。

六、作业: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昨日、上课、突然、教室

2、讲一讲大家的作业有哪些?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懂哪里就说给大家听,并讲一讲你读懂了什么?(1)学生:读第一段。

生:这一段写老师布置到大自然去找春天,把能代表春天的东西带到教室里。师:大自然是哪里?

(室外、田野、山间、河边)师:读懂这一段的请一起来来读一读。(2)学生:读第二段。

生:这一段写小朋友们找到了许多作业。师:有哪些作业?请大家一起读出来。

师:这么美的春天,想用什么口气读?(赞美)让学生用赞美的语气读第二自然段。

(3)让大家仿着用“有„„有„„还有„„”说几个词。(4)读背三至五自然段。

生:这几段写小丽交的作业是一幅画。师:画能代表春天吗?大家读读原因。读后问学生:大家看到小丽会说些什么?

师“这么乖的孩子,大家想用什么语气读?(赞扬、欣赏、夸奖)(5)读第六至八自然段。

学生:这几段写小龙交的作业是一只美丽的蝴蝶。师:大家想像一下,这只蝴蝶可爱吗? 师:那小龙做得对吗?

出示图片,师讲解昆虫传花粉的作用。(6)读第九段。

生:这一段讲老师夸奖学生找到了春天。师:春天多美啊!请大家齐读最后一段。(7)齐读全文。

三、拓展延伸

大家也来找找,什么能代表春天,说一说。用上“有„„有„„还有„„”说句子。

四、作业:朗读课文。板书: 野花

桑叶

春天 小草 美 爱

画玉兰花 蝴蝶

4、古诗两首 咏 柳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

(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及有关的柳树图片)

(这里最好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看到的柳叶、柳树形象。)

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板书课题,解题。

3.全班齐读课题。

4(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

5.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板书:贺知章)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本课的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指导第一、二句。

(1)(放远看柳树的图片)

(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三、四句。

(1)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四、想象意境,美读成诵

1.学生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的朗诵,一边想象诗人描绘的画面。

2.直到有感情的朗读,能背诵的自己被一遍。

五、指导说句,写句

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大家下去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2.指名说。

3.和同桌说。

4.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即可。

六、布置作业

1.回家修改自己写的句子。誊写工整。

2.背熟古诗。

3、研究春天的景色还有什么特点,写一写,画一画。板书设计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小 池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增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4.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会朗读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美丽的大自然的图片,并配上优美的音乐。)

同学们,看看这大自然吧,万物总是那么和谐的相处,使大自然如此的美丽。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来赞美过大自然的万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小池》(板书:小池)

2.介绍作者:这首诗是唐朝的杨万里写的。

二、指导看图,初读课文

1.出示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小池塘、泉眼、树阴、几片生机盎然的荷叶、几只小小的错蜒)(板书:泉眼、细流、树阴、小荷、蜻蜓)

2.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么美的小池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诗吧。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

3.学生自由读诗。

4.检查自读情况。出示生字:惜、洗、柔。并指名读全诗,老师正音。

5.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体会诗意

1.指导一、二句。

(1)指名读诗的一二句。

(2)看课件。老师配乐说: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忽明忽暗,清晰可见。

(3)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声音要轻柔、甜美、速度稍慢)

(4)学生自由练读。

(5)指名读。

(6)男女比赛读。

2.指导朗读三、四句。

(1)看图片。老师配乐说: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就立在它上头了。)

(2)哪位同学知道,这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池塘?为什么?(初夏。夏季才有荷叶和蜻蜓,而荷叶才刚刚露出尖尖角,说明这是刚到夏天的时候)

(3)多么细小而有趣的大自然的片断,竟然被细心的诗人观察到了。如果你是诗人杨万里,此时你会怎样来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呢?

(4)指名反复读。读出欣喜的语气。

(5)全班朗读。

3、有感情的朗读整首古诗。

四、老师范读,想像诗境 新课 标 第一 网

1、老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一幅小池图。

2、指名说想像到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发挥,可以和诗中的一样,也可以联想更多的东西)

五、背诵古诗,总结全诗

1.全班比赛背。

2.你喜欢这首古诗吗?为什么?(板书:宁静、美丽)

3.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更多美丽的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当然,大自然更期待你们去爱护万物,保护环境。这样,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

六、指导生字

1、给生字组词。

2、指导写字。注意:“惜”字和“借”字的区别。“照”字是上下结构。上面的“日”和“召”一样长。

七、布置作业

1、默写古诗。

2、画画你心中小池的样子。语文百花园一

教学要求:

1、通过读、比进一步学习拼音与汉字。

2、通过看图说话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读、背积累语言。

4、通过动手实践认识家乡美。

5、在读、比、说、背、做中提高语文素养。重难点、关键

1、看图说话。

2、举办“我爱家乡”展示会。课时划分: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多音字

1、出示多音字:弹奏、炮弹

2、辨认、朗读。

3、学习文中的其它多音字。

4、出示练习加强巩固。

lè()zhãng()jué()乐 长 觉

二、学习汉字做偏旁产生的变化

1、出示汉字卡片读一读:雨、火、足、竹。。。

2、出示具体的生字辨认:雷、妙、跳、笋

3、讲讲不同点

(1)雨字作为雨字头,它的竖要变成点,横折钩要变成横钩。(2)火字作偏旁,最后一笔捺要改成点。(3)足字作偏旁,撇要改为竖,捺要改为提。(4)王字作偏旁,最后一笔横要变为提。(5)竹字作偏旁,竖和竖钩要变为点。

(6)女字作偏旁,横要改为提,不能超过撇。(7)米字作偏旁,捺要改为点。(8)车字作偏旁,横要改为提。

4、你还能说出其它的字作为偏旁笔画要发生改变的例子吗?

三、作业:抄写多音字 第二课时

一、出示诗歌《爷爷的日子》的挂图

1、看图讲图意。

2、读诗《爷爷的日子》。

3、解答学生的疑难。

4、自由读诗,小组比读。

二、积累词汇

1、出示词汇。

2、朗读词汇。

3、自己找几个类似的词汇。

三、作业 朗读诗歌。第三课时

一、出示大家的图片、资料。

二、议一议该用什么资料。

三、出示一幅大致的版图做示范。

四、各小组自由布置。

五、写一写,画一画,剪一剪。

六、写下自己家乡的话。

七、作业:写完爱家乡的话 第三课时 继续完成作业

5、程门立雪

教学要求:

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杨时求知心切,意志坚定,尊敬老师,真心诚意,学习杨时尊师好学的精神。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课题

要求念得好。

二、简介“成语”

1、简介“成语”,举例,如:自相矛盾。

2、你知道有哪些成语。

再读课题。

三、听成语故事录音,学习生字。

1、听录音。

2、学习词语。

(1)读生字:

杨尊论尽冒敲等默久疼(师:这个字奶奶常用)慈祥容

(2)不看拼音,再齐读上面的生字。

按顺序齐读;打乱顺序齐读;自由读;指名读。

(3)给“杨、容”组词。

(4)了解“黑”部首。

教师示范写“黑”字部首和“冒”字。

提醒学生注意哪些地方。

(5)学生书写生字(表扬写字认真,写得好的学生)

四、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表扬姿势正确,读得快,读得响的学生)

2、给小节加序号。

3、指名学生自由选读课文某一小节,教师给评点指导。

4、教师示范读第三自然段。(要求学生学着读)

5、指名读课文某一小节。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

1、齐读第一自然段。

教师评点,要求学生读得好。

指名学生背诵。

2、练习

(1)杨时()

要求学生说一句话。

(2)杨时是宋朝()大学问家。

要求用上既„„又„„

3、齐读第二至五小节。

4、指名学生分别读2-5小节。

5、理解“程门立雪”的意思。

(1)“程”是什么意思?(师简介“程颐”)

(2)“门”是什么意思?“立”是什么意思?

(3)成语中还缺什么?(谁和谁)

6、说话练习。

(1)程门(谁)和(谁)立雪。

(2)要求把“程门立雪”的意思说具体。

程门(谁)和(谁)立雪(),(),()。

(3)学生自由说。

“程门立雪”指的是()。

(4)指名说“程门立雪”指的是什么?

(5)把“准备请教”、“谁和谁”、“站在”部分放在前面怎么说?

在这句话前用上“为了„„”该怎么说?

(6)在上面的话后加上“说明杨时是()的大学问家”怎么说?

7、读、背末一小节,完成练习。

(1)指名读最后一小节。(教师评议)

(2)教师示范读最后一小节。

(3)学生齐读这一小节。

老师问了三位小朋友,一个小朋友说“久久没有说话”是程老师一直没有说话;另一位小朋友说程老师没有话说;还有一位小朋友说程老师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你们说哪一种说法对?

(4)练习:

程老师听了,两眼望着门外飞舞的大雪,久久没有说话,心里激动地说:“()。”

a、学生自由说后写下来。

b、指名学生说上面的话。

(5)用“心疼”说一句话。

二、小结。

三、作业。

板书 :

5、程门立雪 冒鹅毛大雪 请教

好学尊师

默地、静静地 等

6、曹冲称象 教学要求:

1、认识11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重难点,关键:

1、识字、写字。

2、弄清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

2、教师:象有多重?现在称象不是难事,可在古时候,这确实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看看曹冲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称得大象的好办法。

二、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课文。教师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4、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指名反馈。

三、读文,体会称大象的难度

1、找出描写大象的语句。

2、指导感情朗读,体会大象的大和重。

3、教师:见了这么大的象,这可怎么称呢?我们先看看官员们是怎么说的。

四、了解官员的想法,衬托曹冲的聪明

1、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官员们想出哪几种方法?

2、学生交流,这些方法行吗?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当时的情景。

五、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述故事,引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大家一起读一读。

2、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的说一说。

3、官员们都说了些什么方法?

4、可是这些方法都不好,这时候,曹冲想了一个好办法。

二、读文实验,了解称象的过程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曹冲所说的办法,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

2、指名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

3、引导讨论:

(1)曹冲的办法好吗?

(2)如果现在让你们去称这头象的重量,你们有什么方法?

三、总结全文,启发学生

1、读文后你觉得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

2、应该学他什么?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指名读一读。

2、用生字组词。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强调双姿。

第二篇: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范文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

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彩图或教学挂图,并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勤查字典的重要性和应具备的态度。在掌握有关查字典的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彩图或教学挂图,并结合课内外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主动识字的意义和应有的态度,结合勤查字典的教学培养学生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以及主动识字的良好习惯。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彩图或教学挂图,并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勤查字典的重要性和应具备的态度。在掌握有关查字典的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二、教具准备:

挂图(或幻灯片)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经过大家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的知识。可是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要学会更多的知识,我们可以请教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那就是——字典。

二、指导看图。

图1:图中是谁?她正在干什么?

(一位老师正在向同学们介绍字典)

2.图2,图3: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谁,她们正在干什么?她们的态度怎样?

图2:在小姑娘的房间里,妈妈正在指导她使用字典之类的工具书。

图3:一位老师指导学生查阅字(词)典。

3.你们还记得查字典的方法吗?谁来说一说。

(两种查字典的方法都可以)

4.看图,图上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图4:同桌的两位同学读书时遇到“拦路虎”,他们就向字典请教。

图5、6:在家中,两位同学读书时遇到了困难,都在查阅字典。

三、你读过哪些课外书?你使用过字典吗?在什么情况下用的?

同桌说一说,再指名说。

四、查字典比赛。拿出你的字典,用你最熟悉的方法查一查,完成表格。

生字

读音

你的字典的页码

组词

五、小结:

字典等工具书是不会说话的老师,遇到疑难问题,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可以自己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来解决。我们只有勤于查阅字典等工具书,才能不断丰富知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彩图或教学挂图,并结合课内外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主动识字的意义和应有的态度,结合勤查字典的教学培养学生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良好的习惯。

二、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有勤于查阅字典等工具书,才能不断丰富知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中的“主动识字”。

教师板书课题,齐读。

主动识字就是怎样识字呢?

教师介绍: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很美,内容丰富。同学们都很喜欢我们要读书,学习各种知识,就得先识字。而识字一面要靠老师教,一面要靠自己主动学习。这样,才能认识更多的汉字,读更多的书,掌握更多的知识。

在你认识的字中有哪些是自己主动学来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学的?

二、指导看图。

看第3页上面的图,同桌相互说一说图上的小学生在做什么,他手里拿的是什么?

2.交流讨论:

⑴图上的小学生在做什么,他手里拿的是什么?

(在课堂上,老师请这位同学当小老师,让他拿生字卡片领读。)

⑵你认识卡片上面的字吗?说说你是怎样认识的?

3.看第3页下面的图,图上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左面的是一个学习小组的四位同学,通过图片主动识字,并请老师评判。右面的是两位同学在游览时主动识字。从图上可以看出,这些小学生识字的态度都很认真,内心十分喜悦。)

4.你自己游览过哪些地方?通过游览认识了哪些字?

(先小组交流,再指名说一说。)

5.教师小结:

生活中处处有学问,我们不仅要在学校主动识字,而且要在课外,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心,主动识字。不认识的字可以有选择地记下来,回来查字典解决。

三、作业设计。

准备一本课外识字本,把你在课外认识的字记下来。比一比,谁认识的字最多。

识字1

教学要求:

3.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认识一个偏旁。

4.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5.了解春节等四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学会本课5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认识一个偏旁。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春节、清明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二、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一、教学过程:揭示课题。

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知道的有哪些?

一、看图读韵文。

.(出示挂图)你知道图上画的是哪些传统节日的活动,人们在干些什么吗?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二、指导看图,学习部分生字。

你喜欢哪幅图上节日的活动?(引导学生分别说一说图上的有关内容)

第一幅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全家人围在一起干什么?(相机出示词语:饺子)

过春节了,亲朋好友互相拜访表示节日的祝贺,这叫什么呢?(拜年)

2.第二幅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清明节)

老师介绍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

清明节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

三、指导读生字词,韵文中第一、第二行词语。

出示:春节

饺子

拜年

清明

扫墓

踏青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顺词语)

四、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了哪两个传统节日?(春节、清明)春节民间风俗习惯是什么?(饺子、拜年)清明节呢?(扫墓、踏青)

六、指导学习生字

.出示:饺

拜扫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重点指导:

“扫”是平舌音。

2.认识新偏旁“手字旁”。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4学生口头说词。

5.学生在田字格中描写生字。

6.教师范写生字。

7.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七作业设计。

.朗读韵文以及生字。

2.用一两句话描写春节图或扫墓图。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学会本课3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认识一个偏旁。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春节、清明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二、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指名读生字卡片。

2.听写词语:

饺子

拜年

扫墓

踏青

二、指导看图,学习部分生字。

教师出示第三第四幅图:你喜欢哪幅图上节日的活动?(引导学生分别说一说图上的有关内容)

第三幅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大家正在干什么?(相机出示词语:端午、粽子)

教师简介:端午又叫端阳、端五。端,是开始的意思。古代“午”与“五”通用。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你知道有关端午节的儿歌吗?

读一读: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酒白糖。龙穿下水喜洋洋。

龙舟:装饰成龙形的船,有的地区端午节用来举行划船竞赛。

2.第四幅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中秋节)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干什么?看看他们的表情,你觉得他们过得怎么样?(出示:中秋、月饼)

中秋:我国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时在秋季的正中,月儿正圆。此时家家团圆赏月,品尝月饼,以寄托合家幸福安康的愿望。

三、指导读生字词,韵文中第三、第四行词语。

出示:端午

粽子

龙舟

中秋

团圆

月饼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顺词语)

五、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了哪两个传统节日?(端午、中秋)端午节人们风俗习惯是什么?(粽子、龙舟)清明节呢?(扫墓、踏青)

六、指导学习生字1.出示:端团饼

2.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重点指导:

端、饼: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4学生口头说词。

5.学生在田字格中描写生字。

6.教师范写生字。

7.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设计:

.把句子补充完整。

⑴春节,⑵中秋节到了,2.把下面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排列。

清明节

中秋节

春节

端午节

3.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自己家乡还有哪些风土人情?查查资料或询问家长。

识字2

教学要求:

6.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7.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8.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理解文中词语。

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

二、教具准备:

挂图(或幻灯片)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没有去过桂林?谁来说一说,你眼中的桂林是什么样的?

2.是啊,“桂林山水甲天下!”同学们想不想去亲眼看一看?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2。

二、指导看图

图上有哪些景物?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依次出示相应的词语,认读。

碧水

秀峰

倒影

对歌

榕树

壮乡

象鼻

骆驼

笔架

竹伐

鸬鹚

画廊

三、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学生打开书。

2.用你最喜欢的读书方式,借助拼音,认读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3.请同桌的同学互相听一听,读音有没有错误。

4.说一说在朗读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个字读起来较困难,现在你能读得准了吗?请你读给大家听一听。

5.出示:

bi

feng

ying

碧水

秀峰

倒影

对歌

榕树

壮乡

bi

luotuo

jia

象鼻

骆驼

笔架Lang

竹伐

鸬鹚

画廊

⑴学生自由读。

⑵这课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几个字的读音。

(强调“峰、影、廊”是后鼻音;“骆、廊”是边音。)

⑶指名读,齐读。

⑷小组组织“找朋友,你说我猜”的游戏,加强生字的读音。

⑸看图理解词意。

对歌:对方一问一答地唱歌,是一种民间的歌唱形式,多流行于我国某些少数民族地区。

壮乡: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及云南、广东、贵州、湖南等地。

竹伐:用竹、木等平摆着编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

鸬鹚:水鸟名,俗叫“鱼鹰”,羽毛黑色,闪绿光,嘴扁而长,暗黑色,上嘴的尖端有钩,能游泳,善于捕食鱼类喉下有囊,捕的鱼就放在囊内。渔夫常用来捕鱼。

榕树:常绿乔木,树干分枝多,有气根,树冠大,叶子互生,椭圆形或卵形,黄色或赤褐色。生长在热带地方。木料可制器具,叶、气根、树皮可以入药。

⑺齐读生字词。

四、教学字形,指导书写

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2.出示:

3.说一说你会记哪个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4.学生描红记字。

5.教师范写。

6.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设计

朗读生字以及韵文。

2.扩词:

()()()

()()()

()()()

()()()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

2.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3.指导学生写字。

二、教具准备:

挂图(或幻灯片)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抽读生字卡片。

2.朗读课文。

二、看图说话。

看图,运用书中的词语练习说话,想象大自然的美丽。

(壮乡小朋友在榕树下对歌的欢快场面;“象鼻、骆驼、笔架”的样子;想象自己在画中游的情景等等)

2.四人小组交流,选一名说得好的代表上台说。

3.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

三、开展“我是小导游”的活动

学生准备好导游证,导游词,先在小组里进行“我是小导游”的活动,选一名说得好的代表上台说,评比出“最佳小导游”。

四、指导写字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3.出示:骆

4.说一说你会记哪个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5.学生描红记字。

6.教师范写。

骆、驼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上下结构,上半部分要写紧凑,中间的横要写长一些。

廊:注意笔顺,先写外面,再写里面。

7.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设计

选择合适的字填空。

()驶

笔()

()势

劳()

山()

秀()

刀()

笔()

2.写出下列风景区在什么地方。

漓江

故宫

西湖

长城

中山陵

黄山

3.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⑴暑假里

妈妈带我去桂林旅行

⑵漓江的风景多么迷人

⑶鹚的羽毛是黑色的吗

识字3

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10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借助图画感知古今文字的发展演变,了解偏旁与字、词之间的联系,认识形声字的特点,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a)

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b)

认真观察图画,凭借图画理解词语。

3.借助图画感知古今文字的发展演变,了解偏旁与字、词之间的联系,认识形声字的特点。

二、教具准备:

挂图(或幻灯片)、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3。

二、指导看图学“木”字旁,以及相关词语。

.看图,图上有什么?(一棵树)

2.出示“

”,这就是古代的人模仿树的样子写的古文字,演变到今天作为偏旁时就变成了这样——木,“木”的古文字像一棵树,有树冠、树干和树根。

3.学“木”字旁。

4.现在凡是带有木字旁的字,都表示与树有关系。

5.出示:

bai

yangliu

yi

松柏

杨柳

桌椅

⑴自由读。

⑵这课中,我们要特别注意:“柳”是边音。

⑶指名读,齐读。

⑷看图,理解词语,想想松树、柏树与别的树有什么怒一样?

⑸做“找朋友”的游戏,将图片与生字卡片一一对应。

三、指导看图学“禾”字旁,以及相关词语。

.老师还带来了什么?出示古文字“

”,它像什么?演变到今天成了“禾”。“禾”的古文字像一株禾苗,有穗、叶、茎与根。

2.“禾”表示什么?(与庄稼、禾苗有关)

4.3.教读“禾”字旁。学习相关词语。

5.出示:

yang

秧苗

稻谷

庄稼

⑴学生自由读。

⑵指名读,齐读。

⑶看图理解词意。

秧苗:农作物的幼苗,通常指水稻的幼苗。

庄稼:地里长着的农作物,多指粮食作物。

稻谷:没有去壳的稻的果实。

“秧苗、稻谷”都有一个名字叫——“庄稼”,你们还知道什么是庄稼吗?(棉花、大豆、高粱、麦子等等)

⑷齐读。

四、教学字形,指导书写

a)

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b)

出示:柏

c)

说一说你会记哪个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d)

学生描红记字。

e)

教师范写。

f)

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三、作业设计

a)

朗读生字以及词语。

b)

比一比,再组词。

柏()

央()

杨()

伯()

秧()

扬()

c)

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木:()()()()()

禾:()()()()()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学会本课5个生字,“筐”字只认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凭借图画理解词语。

3.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学生识记生字的能力。

二、教具准备:

挂图(或幻灯片)、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6.说一说上节课所学的两个偏旁。

7.抽读生字卡片。

二、看图学习“

”旁,以及相关词语。

.看图,图上画了什么?(竹叶)

2.出示“

”,古代人用“

”来表示竹叶,古文字发展到今天演变成了“

”旁。

3.现在凡是带有“

”旁的字,大多表示与竹子有关系。

c)

学习词语。

出示:

lan

luokuang

竹篮

箩筐

筷子

⑴学生自由读。

⑵指名读,齐读。

⑶看图理解词意。

箩筐:用竹子或柳条等编制成的器具,或圆或方,或方底圆口,用来盛粮食、蔬菜等。

三、看图学习“

”旁,以及相关词语。

8.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9.出示“

”,这是古代人模仿草的形状写出的古文字。现在,我们用“

”来表示,也就是说凡是带有“

”旁的字,大多与草本植物有关系。

3.学习词语。

出示:cha

boluo

茶叶

菠萝

兰花

⑴学生自由读。(“茶”是翘舌音;“箩”是边音)

⑵指名读,齐读。

⑶看图理解词意。

兰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丛生,条形,先尖端,春季开花,淡绿色,味芳香,供观赏。花可制香料。也叫春兰。

茶叶:经过加工的茶树嫩叶,可以做成饮料。

菠萝:即凤梨,外面有许多硬刺。但口味非常好,酸甜好吃。

⑷齐读词语。

四、教学字形,指导书写

.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2.出示:篮箩萝

3.说一说你会记哪个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4.学生描红记字。

5.教师范写。

6.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设计

.朗读生字并用生字口头说词。2.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

:()()()()()

3.把下面的词语分成三类写下来。

松树

白菜

稻谷

柏树

麦子

玉米

冬瓜

萝卜

柳树

4.在文中的词语任意选一组,连起来写两三句话。

识字4

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4个生字,认识1个多音节,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

3.认识本课生字的构字规律以及词语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学会本课2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

3.认识本课生字的构字规律以及词语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特点。

二、教具准备:

挂图(或幻灯片)、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简笔画板书“日、月、、”的演变过程,图文结合。

2.这就是古代文字发展的演变过程。

3.新授“日、月、、”偏旁。

5.看图,试着读读词,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幅图都是由这些偏旁与一些熟字表达出来的)

6.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4。

二、自主识字。

a)

请你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认读词语。

b)

四人一组交流,看谁读得最正确。

c)

出示:

wen

shai

晴空

温暖

晾晒

miao

眼睛

瞄准

眺望

dongjie

寒冷

冻结

冰雪

东海

黄海

长江

⑴指名读。(注意:“温”是前鼻音;“晒”是翘舌音;“结”是多音字。)

⑵齐读,男、女生比赛读。

⑶这些生字哪些是你已经认识了,你是怎么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很快记住这些生字的字形。⑷班汇报交流。

⑸再读词语。

三、探究规律

a)

你们有没有发现每组词语中有什么联系?

b)

讨论交流。

第一组“晴、暖、晾晒”都与太阳有关,所以是日字旁。

第二组“眼睛、瞄、眺望”都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

第三组“海、诃、江”都与水有关,所以偏旁是三点水。

第四组“冷、冻”都与冰有关,所以偏旁是两点水。

c)

齐读课文。

四、教学字形,指导书写。

a)

认读生字词。

b)

按照笔顺书写生字。

c)

教师范写。

温、晒:左右结构,书写时左窄右宽。

d)

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设计

a)

朗读生字以及词语。

b)

扩词。

温()()()

冻()()()

c)

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日:

月:

4.多音字组词。

jie

zhang

jie

chang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学会本课2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

3.指导写好生字。

二、教具准备:

挂图(或幻灯片)、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

指名说说上节课所学的偏旁。

2.

抽读生字卡片。

二、质疑解疑。

.自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同桌相互讨论。

2.讨论交流:

晾晒:把东西放在通风的地方,使干燥。

瞄准:把视力集中在一点上。

看图:解放军叔叔趴在草地上是怎样打靶的?

眺望:从高处往远处看。

看图:小哥哥站在山坡上干什么?这就叫——“眺望”。

冻结: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结。

长江:我国第一大河。长6300千米,发源于青海省西部唐古拉山脉,流经x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9省区,在上海市吴淞口附近如东海。

在长江上横跨着两座大桥,就是——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

黄河:我国第二大河,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后流入渤海。

东海:我国三大边缘海之一,面积79.4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50米左右,沿岸港湾岛屿众多。

3.齐读词语。

三、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有“日、月、、”的字,你是怎么认识的?

四、指导书写。

.出示:瞄

2.学生描红。

3.教师范写。

注意都是左窄右宽。

4.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设计。

.比一比,再组词。

晴()瞄()冻()冷()

睛()苗()练()令()

2.选词填空。

眺望

仰望

我站在山顶上()着远方。

夏天,我常常()着天空,数着星星。

温暖

温和

李老师的态度总是()的。

妈妈的怀抱总是()的。3.给下面的字先组词,再造句。

冻()

瞄()

4.猜字谜。

左边缺点水,右边满是水。

谜底()

六、板书设计:

晴空

温暖

晾晒

眼睛

瞄准

眺望

寒冷

冻结

冰雪

东海

黄河

长江

练习1

教学要求:

.按笔顺正确书写汉字。

2.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学会在这个字的多个义项中理解这个字在一个词中的意思。

4.写好铅笔字,熟记4条成语。

5.练习口头表达的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2.口头表达的训练。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按笔顺正确书写汉字

2.熟记4条成语。

二、教具准备:

挂图(或幻灯片)、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审题,指名读题目。

2.指导。

⑴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

⑵指名口头扩词。

拜:拜年

礼拜

结拜

拜师

拜访

廊:走廊

长廊

回廊

画廊

影:电影

倒影

影视

影集

影片

影响

秧:秧苗

秧田

瓜秧

树秧

秧歌

菜秧

箩:箩筐

稻箩淘箩

萝:萝卜

藤萝

菠萝

胡萝卜

墓:公墓

墓地

坟墓

扫墓

墓碑

墓室

⑶观察每一个字的笔顺,自由说一说。

⑷你觉得哪一个字的笔顺较难,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重点指导:“拜、廊、鼻、饼”的笔顺。

⑸用铅笔描红,进一步熟悉、巩固笔顺。

⑹反馈,教师指出存在的问题。

二、教学第五题

..审题,指名读题目。

2.指导。

⑴指导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读成语,要求:读准字音。

相互听一听,纠正读音。指名读。

⑵指导理解意思。

看图,说说人们在什么地方,环境怎样,大家在干什么,表情如何?

这4条成语都是描写节日欢乐、热闹景象的,你能说出哪一条成语的意思呢?

张灯结彩:悬挂着灯笼或各种彩灯,用彩色绸布、纸条或松枝结成美丽的装饰物。

欢聚一堂:快乐地团聚在一起。

普天同庆:天下的人一同庆祝,这里只唐人街的华人聚在一起欢庆佳节。

喜气洋洋:形容非常快乐的样子。

⑶指导运用。

借助图画练习说话,用上这4条成语。

⑷指导背诵。

自由背,相互背,指名背,齐背。

三、作业设计。

1.

听写词语。

拜年

月饼

扫墓

画廊

象鼻

倒影

杨柳

秧苗

菠萝

竹篮

冻结

晾晒

温暖

瞄准

2.

写成语。

你能写出几个表示节日很热闹的,人们很高兴的成语吗?(越多越好)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学会在这个字的多个义项中理解这个字在一个词中的意思。

4.写好铅笔字。

二、教具准备:

字典、小黑板、挂图(或幻灯片)、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二题

.审题,指名读题。

2.指导。

⑴分角色朗读师生对话。

⑵教学部首查字的方法:一个字哪部分是部首就到哪个部首里去查;如果两部分都是部首,那就按照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外后内的方法来提取部首。

⑶一般我们在读书看报时,会遇到不认识的字,这时我们就可以

采用部首查字法知道它的读音和意思。

第三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数学课堂

——《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新场中心小学龙晓湖

开学的第一节数学课,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就安排了《长度单位》这一教学内容,让我感到有些不适应,因为人教版一开学就要上活动课,感觉不是那么容易开展。

我连忙研读起教材来,以往的教材往往是直接告诉学生,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子量,从而引出米、厘米的认识。而新教材在呈现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时,是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活动,如:用三角板量数学书的宽、用回形针量铅笔的长、用硬币量数学书的宽、用小刀量文具盒的长、用铅笔测量书桌的宽和椅子的高等等,让学生经历测量过程,在对比中,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同时引出用1厘米的小正方形作为统一的单位长度,但每次都拿正方形不方便,由此引出直尺的认识、厘米和米的认识以及两者之间的进率教学,在不断的矛盾冲突中,学习新知。

教材的安排能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是课标精神的写真。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和乐趣。如何让孩子体验这份感受呢?我开始准备相应的教学具了,由于学具还没发下来,我便要求同学们回家准备回形针、硬币、圆片、三角形、正方形、卷尺等,用来测量数学书、文具盒、铅笔、黑板等的长或宽,孩子们都学得很开心且积极主动,我发现到一些后进生的情绪也很高涨。

确实,这几节课看起来大家似乎一直都在玩,用硬币、圆形、回形针量课本、铅笔盒,用尺量自己身体上的数据,比如一拃长、步长、手掌长、脚掌长等,用卷尺量教室的长度、宽度,还有估测、观察等活动,我也融入其中了。

在课堂上,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之后,我让学生回家,自主选择生活中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量一量并将结果记录下来,回到课堂上交流,达到资源共享,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长度单位的应用价值。

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亦乐乎!

其实,要理解“米”、“厘米”的概念,要使孩子们能轻松又有效地学习知识,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发现学生在热闹的学习气氛后,藏着些许浮躁,诸多问题,从孩子们完成的作业就可以明显看出,比如一些孩子会测量但不会读数,不会估计,画线段不够标准长,对厘米和米的单位填写分辨不清等。

教材中的活动很多,可以取舍,有的在课堂上完成,有的做为练习,有的放在课外完成,就可以腾出时间完成数学化的过程,提高作业质量。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修养的结果,乃是教师劳动修养的一面镜子。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数学课堂?我想不止是“好玩”,还应该是“有疑”、“求真”、“高效”!

课——是点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的火把,让我们高举火把,用心去点燃每一颗火星!

第四篇: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语 文 教 案

执教人:肖莉

2013年2月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二、本班共有学生32人。学生进入二年级后,在识字方面突破识记的难关,孩子们记字的速度加快,但由于识字量加大,同音字混淆有时会出现。主动识字的愿望非常强烈。

已基本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孩子们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经常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古典诗词、格言警句等。并愿意与人交流,能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在说话方面,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语句较连贯。识字教学加强已认识汉字的复现巩固,防止回生是本学期的重点。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努力通过集体读、分组读、领读、男女学生对读、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

二、教材分析

1.人教版新课标语文第四册教科书围绕着八个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教学内容:春天里的发现;奉献与关爱;爱祖国、爱家乡;用心思考、勇于创造;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培养优秀的品质;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走进科技的世界。

每个专题的内涵都比较丰富,为学生知识和能力、方法和习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2.本册共有32篇课文。为体现与中年级的衔接,安排了4篇略读课文:《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充气雨衣》、《玩具柜台前的孩子》、《阿德的梦》。

略读课文只编排了两项课后练习;有识字任务,没有写字要求。

3.“语文园地”包括四——五个栏目,在上册教材四个栏目的基础上,新增了“宽带网”。

4.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教师可作灵活处理。教材最后是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有400个。生字表(二)是全册要求会写的字,有300个。要求认识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每一课的课后练习中标明。

除了随课文识字以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学生既可以利用熟字认识生字,也可以借助生活经验,在同类事物的列举中认字。

三、学习目标

1.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求认识的字不要作过细的字形分析,也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则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并练习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之中。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继续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体会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格言警句。

9.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增强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能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10.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学习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学习写日记。

11.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热心参与学校、社区活动,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

学习400个生字(其中要求写的300个)。继续培养识字能力,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能运用笔画或结构分析字形。写字姿势正确,字写得端正、清楚。学会默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

五、使用本册教材要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把握同组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本册教科书采取了按照专题来整合各部分内容的编排方法,每一组教材不仅围绕一个专题,而且内容之间还互相照应,有些教学要求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展示、交流,使之真正成为互相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教师应该在学习相应课文的时候,及时布置学生做好前期工作,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2.识字和写字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本册教材要求学生认识400个生字,这是下限,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语文课本以外的渠道,增加识字量。与此同时,教师要积极提倡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共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在识字要求的把握上,教师要尽量避免走入两个误区。第一,切莫忽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从而对所有学生做统一的要求。汉字学习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因此准许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以内在识字数量、识字能力上有差异。第二,不必将学生是否能准确识记脱离开任何语言环境的单个的字,作为衡量其是否掌握了要求认识的字的标准。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一节课中写字不宜太多,为避免学生疲劳,写字最好不集中安排在一节课上进行,而是要分散到每一堂课中去。在写字的量的把握上,不是有人认为的写得越多越好,要注意写字的质量。

3.阅读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阅读教学,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通过集体读、分组读、领读、男女学生对读、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此外,教师还应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文质兼美的优秀读物,提供学生交流课外阅读感受、成果的机会。

4.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有些口语交际教学之前,要提早布置准备工作。在教学时,应重视情境的创设,通过多种方式引起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在交际过程当中,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为学生提供可以模仿的对象,同时关注交流的状态,对交际的过程予以调控,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交流过程当中富有创意、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还要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教师要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应该与教材内容有一定的联系。活动的形式可以是游戏、唱歌、猜谜语,可以是开故事会、朗诵会、演课本剧,也可以是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之下,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火热、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六、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分析记忆字形,看图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发挥创造性,设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2.重视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法,每篇课文都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充分利用插图,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注意每组教材在内容上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4.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借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和语文实践活动。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5.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篇段并复习巩固学过的字词,利用周末作业和学校作业展示的要求,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教学时,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主动积累词句,将积累的词语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之中。

6.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举手发言,互相释疑,合作释疑,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拟定人:肖莉 2013—2—27

1.找春天

教学目标:

1. 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教学重、难点:

认记生字,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NO.1

第一课时

一、画面引入。

播放早春的课件,学生说说早春的特点。

师: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的踪迹。当我们发现春天的时候,心里一定会荡起一阵惊喜,体验到发现的快乐。让我们先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 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 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记住生字。3. 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4. 口头扩词,看谁最能干。

三、再读课文,感知发现。

1. 读着课文,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读第二自然段。

2. 读第三自然段,能读出什么?

3. 作者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课文,从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春天,体会找春天的乐趣,体验发现的快乐。

4. 带着欣喜的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

四、朗读练习。

可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挑战读。

五、配乐朗读,读出感情。

播放轻音乐,创造想象的氛围。师生一起有感情朗读课文。

NO.2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 同桌抽读生字卡。

2. 有感情、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选读课文,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1. 展示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2. 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可以读读背背,可以读读抄抄,也可以试着默写。3. 背诵课文。4. 个别抽背。

三、指导写字。1. 认读生字。

2. 扩词练习。

3. 重点指导“溪、摇、躲、躲”四个字,注意提示和范写容易写错的笔画和部件。

4. 学生练习。

四、同桌合作学习,完成“找找说说”的练习。

五、迁移运用,拓展想象。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学生画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然后写一两句赞美春天的句子。

六、实践活动。

选择适当的时机,让学生到野外实地观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下自己发现的春天,可以从气候、植物、动物、人们的活动等方面的变化着眼进行观察。

2、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1、挂图 生字卡片 小黑板

2、查找资料,了解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情况。教学课时: 两课时

NO.3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学习《找春天》后,我们发现了春天刚来到时的一些景物,如,小草从地下长出来,稀稀疏疏的。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同学们对春天能不能有新的发现。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字音

1、自己读读两首古诗。

2、指名读古诗,读后评议。

3、出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多种形式读,掌握字音。重点字音: 荣 宿 篱 疏

4、再读古诗,读正确、流利。

三、朗读感悟

1、自由朗读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出不懂的词语,试着自读自悟。

2、小组朗读

个别读和齐读结合,看看哪个小组读得最好。借助插图感知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和朗读的节奏感。随机解决学生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如,结合“岁月、岁岁平安、辞旧岁”等词语理解诗中的“岁”(“年”的意思),结合“奔走相告”、“走马看花”等词语理解诗中的“走”(“跑”的意思)。

3、小组赛读

注意鼓励有个性的朗读。

4、教师范读

(1)读〈〈草〉〉的第一行,语气舒缓,表现野草的茂盛和草原的辽阔;第二行突出“枯”、“荣”,感觉野草一年一度的枯槁和茂盛;第三行语调稍扬,显示野火的无情和野草的顽强;第四行语调平稳

有力,表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2)〈〈宿新市徐公店〉〉的前两行是几笔淡淡的素描,朗读时语调可平稳柔和,快慢有致,渲染农村宁静、柔美的环境气氛;第三行用欢快、跳跃的节奏表现儿童奔跑追逐黄蝴蝶时的喜悦心情;第四行“无处寻”读得慢而稳,表现出失望的心情和深远的意境。

5、学生美读(1)朗读〈〈草〉〉时,脑子里要浮现出野火焚烧枯草和春天野草复生的画面。(2)朗读〈〈宿新市徐公店〉〉时,想象:金黄的菜花,淡雅的花香,扑蝶的儿童在菜花丛中东找西寻,分不清哪是黄花,哪是黄蝶。

6、畅谈发现

你对小草在一年中的生长情况有什么新的发现?你对暮春时节的景象有什么新的发现?让学生自由讨论,自主发现,自由表达。

7、启发感悟

感悟小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春光无限好;春天具有无穷的乐趣!

8、朗读两首古诗,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感情。

9、利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给第二首诗编个故事。

四、积累运用

1、练习背诵两首诗。

2、读读记记〈〈草〉〉原诗后四行的内容。

3、抄写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五、实践活动

“我知道”展示交流活动。

1、展示交流自己知道的与本课内容有关的资料。

2、背诵白居易和杨万里的其他诗作或其他诗人写的关于春天的诗。

3、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剧。

NO.4

第二课时

一、复习背诵两首古诗

二、识字

1、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2)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3)教师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读音。(4)小组内相互检查认读情况。

2、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1)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

(2)如果班上有姓徐的同学,或者有的同学认识姓徐的人,就请他教大家识记“徐”这个字。

3、组词识字。

如,宿,住宿、宿舍。

4、以熟字带生字识字。如,离——篱 味——未

三、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

本课9个要写的字中平翘舌音的字较多,翘舌音:追 烧 荣;平舌音:菜 宿。写字前引

导学生再次认读这些字,巩固读音。

2、仔细观察。

本课的9个字包含了五种结构,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引导学生正确书写。独体字:未

左右结构:枯、徐、烧 上下结构:荣

半包围结构:追、店

3、重点讲解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

宿:宝盖不宜太宽。

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沟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沟的拐弯处要圆润。

4、生练习,师巡回指导。

笋芽儿 学习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地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学习重难点:目标1、2。学习时间:2课时 学习准备:

1、学生熟读课文,自己学习生字。

2、教师准备笋芽儿生长的影片或挂图,一段轻音乐,以及生字卡。学习过程:

NO.5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1、读课题:“笋芽儿”是什么样儿的?

2、播放影片片段或出示挂图观察,然后学生练习口头描述笋芽儿的样子。

3、引入课文学习,知道这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

二、初读课文,检查学生自己识字的情况:

1、播放影片或出示挂图学生观察,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自己读课文,碰到难记的生字多读几遍。

3、检查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指名认读。(2)学生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些生字?

(可以从图画认识“笋”;

动作认识理解“揉一揉、扭动、向上钻、爱抚”; 读书上带有生字的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生字。)(3)学生自己小声读一遍课文。

4、练习写字:

(1)连词书写,不能写成AABB式;(2)指导带有口字旁的几个字的写法;

(3)指名书写“唤”,师生共同评价修改:(4)学生练习书写;

(5)抄写要求积累的词语;

NO.6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二、朗读课文

三、深入朗读,感悟课文,体会情感;

1、再次播放影片或出示挂图观察,了解笋芽儿生长过程;

2、学生分组学习交流,有感情朗读课文:

(1)分学习小组读课文,然后讨论: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2)讨论后推选同学在全班交流;

(撒娇——钻出地面——长成健壮的竹子)

(3)交流:你们从笋芽儿的生长过程中体会到什么?

(引导体会笋芽儿生长过程的美:春雨姑娘……雷公公……竹妈妈……明亮而美丽的世界……)一边体会一边练习朗读。

(4)有感情朗读课文:

(1、2自然段应柔和、轻声,3自然段声音稍大、急促、粗重,最后两个自然段应读得响亮、自豪、欣喜。)

指名读,评价; 小组间竞赛读;

3、深入感悟:

(1)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

(2)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得到过哪些关心和爱护?

四、拓展运用练习:(选择使用)

1、摘抄课外读物中描写美好春光的词语或句子,熟读成诵,然后交流;

2、学生仿照例子,按课文内容编写儿歌: “春雨淅沥沥,淅沥沥,小草呀,快钻出来!快钻出来!春风笑盈盈,笑盈盈,小鸟说:“我要给您唱歌!我要给您跳舞!” 小鹿的玫瑰花

教学目标

1. 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积累“我会读”中的词语,有积累词语的爱好和习惯。2.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3. 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头饰、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NO.7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 春天来了,人们都忙着栽花种草,看,可爱的小鹿也不例外,它也栽了一丛玫瑰呢!

2. 板书课题,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 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想办法记住生字。

2. 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3. 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如:(1)利用图画或实物帮助识字。

(2)利用汉字的特点识字。如表示动作的字“瘸、拐”等。

(3)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和正音。如,“玫瑰”的“瑰”单字读第一声,在“玫瑰”一词中读轻声;“骨”多音字,在“花骨朵”里读一声;“莺”是后鼻音。

(4)在组词中识字。

(5)在创设情景中识字。如,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表示“惋惜”呢?“惋惜”两个字都有竖心旁,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三.再读课文,朗读感悟。

1.学生自读,整体感知。围绕课后“泡泡”里的“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呢?”这个问题进行初步感知。

2.结合上下文对比朗读感悟下面的句子,说说鹿弟弟这样说的原因。(1)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也没看着。”

(2)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

3.展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如,第三、四自然段读得稍慢,在句中体会“惋惜”的意思,读出遗憾的心情。最后两个自然段读出高兴、欣慰的语气,表现小鹿因为给人带来花香、带来美好生活而感到欣慰的情感。

4.分角色小组朗读,进一步讨论“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花没有白栽呢?”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内容。5.在表演中引导学生感悟。

(1)学生分小组选择自己要演的角色,研究他们的表情和语言,然后在组内分角色试一试。(2)指名表演,加深理解。指导演小鹿

要创造性地表演小鹿一瘸一拐地来到门外没见到玫瑰花的情景。提示学生可将作者的叙述性语言转化为人物的独白,在表演中揣摩小鹿的心理。

要细心揣摩小鹿玫瑰花的心情。提示学生可以将小鹿的心理活动用语言表演出来。

表演小鹿听到了黄莺和微风的述说后高兴的样子,体会他心情的变化。

指导演鹿弟弟

鹿弟弟心情有什么变化?(由“惋惜”到“也高兴地笑了”)玫瑰花开的时候,虽然小鹿自己没有看到,但是花儿给大家带来了美丽和快乐。因此,他感到高兴,觉得这玫瑰花没有白栽。

指导演黄莺和微风

表演黄莺和微风说的话要用什么样的语气?(赞美)体会黄莺和微风欣赏到玫瑰花时的快乐。四.实践活动

假如小鹿种的是迎春花或者别的花,黄莺和微风会怎么对小鹿说呢?查查有关资料,再替黄莺和微风写几句台词。然后可按自己编的内容,进行分角色对话或表演。NO.8

第二课时

一.诊测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指导写字

1.认读“我会写”中的12个生字,读准字音。

2.扩词练习,看谁组得多。

3.想办法记忆字形。

4.指导书写。

(1)学生认真观察,联系已有的知识,进行迁移式的书写指导。如,烧——浇,躲——躺,由——抽,射——谢,歌——哥,别——拐,青、争——静。

(2)结合上学期学过的“游、倒、啊”等字,再次强调这类字的书写要点:三个部分要尽量写得瘦长。

(3)“微”字中间有一短横,下面的“几”字要变弯钩为提;“骨”字上边中间是横折,下边的“月”字变撇为竖;“渐”字中的“车”下面要变横为提,比顺为先竖后提。5.学生书写,老师行间指导。三.积累运用

1.词语积累。

嫩绿 浓密 惋惜 终于 渐渐地 静静地

2.完成课后“我会读”的练习。(1)展示读词语和句子。

(2)仿照例句,进行扩展练习。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启发学生观察和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初步感知语言中的比喻。2 积累生字、词语、春联。3 训练孩子口语交际的能力。

教学准备: 小黑板 字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NO.9

第一课时 一 我的发现 读题,明确题目意思。你发现图中有哪八种事物? 读“泡泡”里的话,学生自主发现,按照“我发现燕子的尾巴像……”的句式把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调动孩子发现的兴趣。你发现八种事物中还有什么想什么? 出示句式“我发现 像。”学生口头补充句子。教师提示表达的顺序可以灵活,如:“银杏叶像扇子。”也可以说成“扇子像银杏叶。” 7 小组交流,口头补充句子。扩展:你还发现哪些事物之间非常相似? 请用“……像……”的句式说说。二 日积月累 读题,明确题意。2 读读认认。

(1)自读八组字词。

(2)每组横线左边的字是怎样得到横线右边的字的?(熟字加偏旁的方法)(3)小组合作学习,区分每组两个字在形、义方面的不同之处。3 读读背背。

(1)小黑板出示四副春联。

(2)告诉雪糁春联是春节时帖的吉庆的对联。(3)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春联。

(4)教师示范读,师生对读,反复吟诵,背下来。4 我会说。

(1)出示“ 的春光”,教师语言提示“怎样的春光”,填上“美好”,提醒孩子要搭配准确,用词优美。

(2)出示“ 的天空的阳光 的田野的小溪 的枝条”(3)小组交流,汇报。

(4)我们学过的课文有这样的短语吗? 三 展示台 读学习小伙伴“泡泡”里的话,明确本次展示的内容。2 展示孩子们收集的词句、书法作品,予以评比。在春天里,你还想展示些什么呢?(诗配画等形式均可)NO.10

第二课时 一 口语交际 自读17页方框里的话,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春天里的发现》。2 老师展示一个关于春天里的新发现。什么是“新”发现?(让学生明确课文中学过的,别人说过的就不是新发现了,要想有新发现就必须仔细地观察。)4 小组交流自己的“新”发现。(启发学生从植物、动物、天气变化以及人们的活动等方面去观察。)5 学生汇报自己的“新”发现。写一写自己的“新”发现,注意指导写话的格式,如:每个自然段前应空两格。二 宽带网 学生自读宽带网中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市花”的相关知识。你从文中知道了哪些城市的市花?你还知道哪些城市的市花? 4 你还知道哪些城市的市树吗?

NO.11——13对本单元进行单元检测及讲评

5、泉水

教学目标

1、认识八个生字,学会九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那一部分。

3、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

1、学会九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那一部分。教学难点

1、“瓦”、“脆”的记忆和书写。

2、培养学生主动帮助别人的意识。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 课时

两课时

NO.14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齐读名言: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奉献和付出。

---爱默生

2、春天里,泉水唱着欢快的歌儿流进小池,流过平地,流到果园,穿过山谷,它给别人带来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新课教学

(一)、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出生字。

2、卡片认读生字:哦、股、缝、罐、塔、杜、鹃、脆 教学方式:自读、齐读、指名读

注:“哦”的音是“ò”,不是“wò”;脆的音是“cuì”,不是“chuì”

3、自读课文。要求: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并读一读。(先自读再小组互读)

4、泉水都流过了那些地方?(板书:山腰平地 果园 山谷)

(二)、理解课文,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1、小组读课文,讨论:泉水快乐吗?为什么?

2、在学生的回答中指导读好泉水说的四句话:

(1)泉水(高兴地)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2)泉水(快乐地)说:“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3)泉水(愉快地)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4)泉水(兴奋地)说:“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注:

1、括号中的词语为教师所加,教师在教学中相机提示,可让学生填空,也可自己引导。

2、说到第一句时,提问:“天然水塔”指的是什么?

3、读好一句就可让学生通过分小组等形式读好其它几句。“来吧,来吧”等类似的词要做重点指导

3、引读二、三、四、五自然段

4、学生选读二、三、四、五自然段

方式:自读、挑战读

5、学生选背二、三、四、五自然段

6、这股泉水是从那里来的呢?指导读好第一自然段,重点指导读好“冲出来”

7、读好六七两个自然段。

方式:跑呀,跑呀做重点指导。问:泉水要流到那里去?你从那里看出来的?读一读

8、通读全文。

三、巩固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连线: 流进 山谷 流过 果园 流到平地

穿过 小池

注:本题旨在巩固流进、流过、流到、穿过这四个词的搭配,教师可依据自己实际出其它题型区别这四个词。

2、照样子写一写

例:很多 很多很多 很清 很甜 很美

四、小结

爱默生说过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奉献和付出。泉水快乐是因为它帮助了姐姐、杜鹃花、果树、画眉鸟,愿大家都能成为乐于助人的好孩子。NO.15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2—3生背诵。

卡片认读生字词:瓦罐、泉水、天然、结果、一股、清脆、水塔、杜鹃 这些词语中那些字是要我们学会的生字?找出来之后再读。

二、学习生字

小组学习生字

注:小组内的学生选取两个以上的生字自由记忆,然后互相交流,教师巡视。全班交流

瓦:第二笔是竖提,第四笔是横折弯钩。

然:左上角要和“夕”区分。

脆:注意左下角的写法。

鹃:“口”字上没有一横。

注:教师在学生的回答中相机指导,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记忆,只对易错部分做精要讲解,其他的尊重学生想法。

3、指导书写

瓦:最后一笔的折要写在竖中线上。然:四点底要写规范 股:右上角没有钩。

教学方式:(1)先写四个左右结构的字:结、股、脆、塔

(2)同桌互查,教师巡视找易错典型范写

(3)自由写,小组互查、改写

三、巩固练习

1、加偏旁组字组词

吉 —— ———— 土 —— ————

2、照样子填空

火红的杜鹃花()身影()大镜子()山谷()歌声()果子

3、读一读“我会读”

四、小结

附:板书设计

5、泉水

山腰 姐姐 平地 杜鹃花 山坡 果园 山谷 画眉鸟 注:用简笔画板书

6、雷锋叔叔,你在那里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

1、学会12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1、冒、需、滴、洒的记法和写法

2、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学生搜集有关雷锋的资料 课时

两课时

NO.16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雷锋叔叔是一名解放军战士,只活了22岁。他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2、同学上台介绍有关雷锋的资料。

3、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新课教学

(一)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勾出生字,标出小结

2、卡片认读生字:锋、叔、曾、泞(为鼻音四声)、窝、迈、荆、棘、瓣、莹、觅、需

3、分小结读课文

4、说一说,读了这篇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二)理解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字读课文。想一想雷锋都帮助了谁?

学习第二小结 齐读第二小结

你从那些地方看出雷锋叔叔帮助了小孩儿的?

指导读好的句子: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体会“蒙蒙”的意思

“冒着”换词:顶着等

自由读、齐读、背诵第二小结 学习第四小结

注:方法与第二小结差不多。体会“荆棘”的意思。雷锋这么爱帮助人,大家愿意去寻找他吗?读一读 第一小结。

注意:读出急迫寻觅的感觉。教师可范读,学生分多种形式读。

沿着小溪找到了雷锋,沿着小路也找到了雷锋,那雷锋到底在哪呢?引读: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讨论: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有感情的通读全诗。

三、巩固练习

1、读读记记 弯弯的小路 长长的小溪 蒙蒙的细雨 温暖的春风

晶莹的露珠

2、说一说,我们身边有雷锋吗?他在哪里?

四、小结

NO.17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文

2、卡片认读生字词:冒着雷锋 需要 年迈 迷路 足迹 叔叔 汗滴

洒下 泥泞

二、新课教学

(一)背诵课文 背诵二、四小结 背诵一、三小结 背诵五小结 背诵全诗

方式:自由背、小组背、齐背

(二)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

2、小组学习生字 注意,冒:上面是曰而不是日 滴:右下角的里面是古 洒:右面是西,而不是酉

3、全班汇报 注:教师点拨、引导即可

4、指导书写

先写上下结构的字:冒、雷、需

再写走之底的字:迈、迷、迹

接着写三点水的字:滴、洒、泥、泞 最后写两个左右结构的字:叔、锋

注:因为有12个生字,所以教师最好分开来指导。如:学生写完上下结构的字后,教师可让学生互查、改写,然后再写其它的。

三、巩固练习

1、组词

目()米()峰()低()酒()宁()冒()迷()锋()滴()洒()狞()

2、读一读“我知道”

四、小结

7我不是最弱小的

一、学习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3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4加强词语积累运用的习惯。

二、学习重点。

1生字认读,课文的朗读。

2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三、学习难点。

从平实的对话中,感悟明白“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这一道理。

四、课前准备。

生字卡、积累词语的小黑板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NO.18

第一课时 课时内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一、激趣揭题。

可萨沙才五岁,他却自豪的说出“我不是最弱小的”。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一起来看这个故事。板书课题:我不是最弱小的

指导“弱”的书写:两个“弓”字的头短身长,注意点、提的穿插。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 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再读课文,读通课文,争取不添字不漏字。在课文中还藏着好多生字伙伴,你能找出来介绍给大家吗?(孩子们教读生字,随着孩子的教读出示生字词卡片)你还能向大家更仔细地介绍这位生字朋友吗?

(鼓励孩子为生字组词,解释字义、词义,提醒读音,记忆字形等等)4 在识字中穿插写字指导

(1)如孩子提出“萨、簇、随”都是平舌音,“铃、倾”都是后鼻音。

在正音时指导后鼻音“铃”的书写:左窄右宽,撇穿插在金字旁第二横下,令不要少写一点。(2)如孩子提出“芬、芳”可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在识记后可指导书写“芬、芳”二字的书写:草字头的横不要太长,两竖下方可略向内斜,写出“呼应”感;“芬”字的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横要写长,突出这两个字的主笔,以“支撑”整个字方正平稳。(3)如果孩子八“末”“末”二字进行比较,也可由学生在此进行“末”字的书写指导(以上的书写指导,不益每个字都进行,本课时只着重指导好几个,练习好几个)请几位勇敢的同学读课文,其他小朋友注意听他们读得怎样。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和同桌互读课文,相互打星评价。听读后思考回答:为什么萨沙自豪地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 3 提出自己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

NO.19

第二课时 课时内容:

朗读体悟,积累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够给小伙伴们说一说?

二、体会课文,引导积累。这个故事中有哪些角色?(妈妈、托利亚、萨莎、蔷薇花)

这个故事中有一件联系所有角色的东西,是什么?(雨衣)雨衣是什么天气才用呢?请大家读第三自然段,找出描写天气的句子读一读,你觉得这个句子中哪些词语用得好?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打雷、下雨得词句,或者描写其它天气的词句。下雨了,雨衣对每个人都需要,而这件雨衣却在怎样传递呢?找到三自然段中写传雨衣的句子,读一读。

板书:妈妈――托利亚――萨莎 老师范读三自然段,同学们边听边体会,你觉得妈妈、托利亚在传递雨衣的同时,还传递着什么? 5 当雨衣传给萨莎后,他和妈妈有一段对话(4-7自然段),你和同桌分角色,相互交换读一读。指名几组读,评议谁读得好,为什么?相机指导问句的读法。(第一个问句要引导学生读好两个语气词“呀”和“呢”,重音突出“为什么”。在朗读中感悟萨沙不理解妈妈和哥哥的做法而发问的心理。第二个问句语调先降后升。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萨沙不相信自己是最弱小的心理。)6 听了妈妈的话,萨莎怎么做的,读8、9自然段。它把雨衣传给了谁,为什么? 板书:蔷薇

你觉得萨莎在传递雨衣给蔷薇的同时,还传递着什么? 小结:大雨中的野蔷薇娇嫩弱小,小萨沙用雨衣保护野蔷薇固然有妈妈的启发和鼓励,但更多的是出自他那颗对美好而弱小事物的关爱和保护的童心。正是这美丽而弱小的野蔷薇,真切地表现小萨沙那颗纯真的童心。

三、积累运用,指导书写。本文中除了刚才我们提过的好词佳句外还有不少,你能找出来读一读吗?评一评谁读得好。(相机指导一、二自然段的朗读)

词语积累。

森林

景色

露珠

清新

盛开 应该

保护

娇嫩

弱小

勇敢

雷声大作

倾盆大雨

随风舞动

芬芳扑鼻 咱们也像课后的学习伙伴那样,制作一些词语卡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吧。在做卡片时指导上课时没有完成的生字书写指导。3 试写问句和感叹句。

四、实践活动

讲讲勇敢者的故事。

五、板书设计 7我不是最弱小的

雨衣

妈妈――托利亚――――萨莎――蔷薇

关爱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3.感受卡罗尔善良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二.教学重难点: 1.认记生字.2.学习默读课文的方法.3.体会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三.课时安排: 二课时.四.教学过程: NO.20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识记生字,初步感知课文.教学过程: 一.导语:

小朋友,你家养过小动物吗?谁能来说一说自己家的小动物?是呀,这些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快乐.你也想有一只属于自己小动物吗?有个叫卡罗尔的小女孩也一直想有一只小猫,她和小猫之间发生了那些有趣的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八课<<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识记生字:

1.根据拼音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2.再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3.小组交流识字方法.4.学生汇报识字情况, 教师要抓住学生认读的难点予以指导。1)字音:“罗、洛”是边音;

“适、厨、绒”是翘舌音;“蹭”是平舌音;

“卡”是多音字,在音译词中读kǎ;

“涂”在“糊涂”一词中读轻声。

2)猜谜识字:不上不下——卡。兔子差点不见了——免(无尾兔)3)形近字比较认识:热—垫、兔—免。活(适).4)用熟字加偏旁、减偏旁的方法识记:苗—喵、曾—蹭;萝—罗、橱—厨;尸+世=屉 5)用动作演示记“蹭”字。三.积累运用,巩固识字 1. 字词练习(1)以字扩词。

涂料 涂改 糊涂;

舒适 适应 合适;

多余 其余 剩余; 卡车 卡片 卡尺;

免费 避免 难免(2)开火车。(3)读读说说。

丁冬 丁丁冬冬 滴答 滴滴答答 马虎 ____ 冷清 冷冷清清 亲热 亲亲热热 __ ____ 2.句子或段落积累。(将生字放到句子里)

(1)他一蹲下,小猫就扑扑地一个个跳出来,朝屋里跑。

(2)晚上,家里可不得了,小猫在钢琴上跳来跳去,丁丁冬冬响成一片。小猫钻进抽屉里、橱柜里。有人从门外进来,门后会突然扑出一只小猫,吓人一大跳。

(3)屋里什么声音都没有了,冷冷清清的,连滴滴答答的钟声都听得见。四.再读课文。

五.作业:

思考:

1、卡罗尔得到小猫了吗?

2、卡罗尔和小猫之间发生了那些趣事?

NO.21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默读感悟课文。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检查生字。

2、指名读课文,回答:卡罗尔得到小猫了吗?

二、默读感悟:

1.提出默读的要求与方法:不出声,不指读;用眼看,用心悟。2.学生自主默读课文。

3.学生自由谈谈初步默读课文后的感受。可能有很多种感受,如,“广告的作用真大!”“卡罗尔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孩子!”“那一群小猫太有趣了!”“伯洛是一只很可爱的小猫!”教师对学生初读课文的感受给予适当的肯定和赞扬,巧妙地将话题引到课后的问题:课文哪些地方写得有趣?

4学生第二次默读课文,解决上述问题。这次默读要有一定的跳跃性、选择性,与问题无关的地方一扫而过,与问题有关的地方就停下来,动笔做上记号,再想一下,体会它的有趣,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1)自己默读勾画出有趣的句子或词语。(2)小组交流讨论。(3)汇报交流情况。

(4)体会几个重点段落或句子。

1)晚上,家里可不得了,小猫在钢琴上跳来跳去,丁丁冬冬响成一片。小猫钻进抽屉里、橱柜里。有人从门外进来,门后会突然扑出一只小猫,吓人一大跳。

2)不一会,门铃又响了,进来一位叔叔,真滑稽,他的每个衣袋里都有一只小猫。他一蹲下,小猫就扑扑地一个个跳出来,朝屋里跑。

3)伯洛亲热地用身子蹭着卡罗尔的手,好象在说:“我藏起来,是不愿给送掉,我想和你在一起。” 4)两次广告的作用。

5、默读最后三段,启发思考,领悟文意: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植物,植物就会给我们创造绿色的生命;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动物,动物就会与我们和谐相处;如果我们真诚地关爱他人,他人就会真情地关爱我们!

6、带着这样的体会,再读读课题,并朗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和小猫之间,卡罗尔和人们之间的关爱和友善。

三、课后实践:

1.阅读童话《内尔罗和爱犬》或老舍的《我们家的猫》。2.试着写一两句广告词

语文园地二

我的发现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发现一些汉字的结构特点,并感悟汉字的形体结构美。教学过程:

1、读学习伙伴的话。你发现了吗?发现了什么?

2、学生自由回答。

3、教师总结:这三组字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由两个或三个相同的部件组成的合体字,都给人一种方正、匀称、平稳的美感。但每组字的具体结构形式不同,第一组是上下结构的字;第二组是左右结构的字;第三组是品字结构的字。日积月累

教学目标:

1、用“减一减”的方法识字,巩固对生字的理解。

2、积累六个四字词语。

3、学习四句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谚语。教学过程:

NO.22

第一课时

一、“读读认认”

1、自读八组词语,发现他们的相同点。

2、汇报:

1)“议、站、钩、裤、塘、慌、抓、符”八个汉字都是形声字。

2)“义、占、勾、库、唐、荒、爪、付”八个汉字,都是用“减一减”的识字办法。3)这八个字的读音与原形声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但字义不同。

3、齐读——指名读

4、举几个这样的形声字:

二、“读读记记”

1、自读——指名读——齐读

2、感知一些词语内的两个词之间搭配的准确性,练习:泉水()、琴声()、枝叶()、空气()。三.“读读背背”

1、自读四句谚语,思考:这四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2、指名读,教师只略述某个句子的大意。(包含的思想体现了第二组课文的人文教育主题:要学会真诚地关心人、帮助人,因为这样不仅能给他人带来温暖,而且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和幸福。)

3、在小组里检查背诵;进行背诵竞赛,然后看谁能最先背出相关的谚语。NO.23

第二课时 展示台

教学目标:

1、留心身边的故事,学会关心他人。

2、巩固“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 教学过程:

一、故事会:

1、活动前的准备:学生查阅关于记述雷锋故事的书刊,或请爸爸妈妈讲述一些雷锋的故事;同时还要留心身边的同伴、家长、邻居和其他人乐于助人的事,做好活动的准备。

2、举办一个“故事会”。(要求:认真听别人的故事)

二、“查字典擂台”

1、全体学生可先按照“泡泡”里提示的查字法查“标”和“触”两个字,看谁查得又快又准。

2、然后分小组举行查字典擂台赛,获胜者参加全班的擂台赛。

教师可给每个小组发一张题卡,每组将填好的题卡展示出来,师生共同评议,对优胜者 给予表扬。题卡设计如下:

要查的字

读音

部首

在字典正文哪一页 NO.24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在交际中能就自己的真实想法发表自己的建议。教学过程:

1、想一想。

生活中很多时候需要我们伸出双手,献上爱心,外地的陌生人找不到要去的地方,我们可以为他们指路;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我们可以上前搀扶……想一想。你的周围或别的地方有需要帮助的人吗?想好后跟同学和老师说说。

提示:可从家人、同伴、邻居、福利院的孤儿、贫困地区的儿童等方面去想。

2、说一说。

那你为什么要帮助这些人,你打算怎样帮助他们,在小组内跟同伴们说一说,然后再在班上说一说。

3、议一议。

在小组内商量,开展一次献爱心活动。就帮助谁,怎样帮助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听听同伴的意见。

4、演一演。

根据小组商量的方案,试着表演一下帮助的过程。

NO.25——27对本单元进行单元检测及讲评

9、日月潭

一、学习目标:

1、会认“环、绕”等9个字,会写“岛、展”等12个字,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掌握课文出现的成语,有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

4、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有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情感目标

1、有热爱祖国,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5、1、会认“环、绕”等9个字,会写“岛、展”等12个字,四、教学过程:

NO.28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台湾的日月潭、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新疆的吐鲁番,牛羊成群,瓜果飘香。首都北京,车如水,人如潮,繁华而热闹。我们的祖国多么可爱!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和老师再接来的这些日子,一起去看看祖国的美丽河山吗?

那今天,老师就先带小朋友们去看看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日月潭。

出示课题《日月潭》齐读。

二、新课教学:

1、打开课本翻到39页,轻声的读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2.小朋友都预习过课文了,那老师要看看哪个小朋友预习得最认真,老师手上有些生词卡,哪组的小朋友可以来开火车读读,(环绕、茂盛、隐隐约约、建筑、清晰、朦胧,仙境)

3、小朋友们,你们可以把这些词从课文中找出来吗,比比谁找得快,4、同桌互读词语,比比谁读得好

5、那哪个小朋友知道这些词是什么意思?

环绕:围绕(造句)

茂盛:(植物)长得多而且茁壮

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

建筑:建筑物,(举例说)清晰:清楚

朦胧:不清楚(说出反义词:清晰,清楚)

仙境:神仙居住的地方,多比喻景物优美的地方。(课文中说哪里是仙境呢?)

6、日月潭如同一个神话中的仙境,那一定是非常美丽,那小朋友,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来读读课文,感受一下美丽的日月潭吗吗?

6、齐读课文,7.日月潭美吗?那小朋友知道为什么他的名字叫日月潭呢?课文中哪一自然段告诉我们,它名字的由来?

7、哪个小朋友愿意把这一自然段读一读?

8、小朋友你们认为他读得这么样子?谁愿意也来读一读和他比一比?

9、齐读。

三、指导书写。

四、小结

NO.29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课前我们来个抢答赛,小朋友想参加吗? 日月潭在哪里?

日月潭中美丽的小岛叫什么?

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课文中介绍了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

二、新课教学:

1、课文介绍了日月潭清晨和中午时的美丽景色,小朋友你们想先去看看什么时候的日月潭呢?(以下第三、第四自然段的教学顺序可根据情况调整)

2、教学第三自然段:

a 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b 清晨的日月潭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

c 你们觉得它美吗?那要怎么把日月潭的美读出来?(轻声,舒缓)d 4组比赛那组读得棒

3、教学第四自然段

a 教师朗读,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日月潭中午的景色 b 说说自己的感受 c 指名读本段 d 学生评

4、日月潭美吗?小朋友想不想动手来画画日月潭呢?

5、指名介绍自己的画

7、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画 三、指导书写。

NO.30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老师手里有一些生词卡,小朋友你们能读好吗?(课后读读记记)

2、这些词的意思你们知道吗?

3、交流

4、小朋友你们自己再读读课文,找找这篇课文里有没有那些词、句可以住进我们的好词好句本的呢?

二、新课教学

1、朋友你们自己先读读课文,看看有什么问题想问的?

2、交流

3、小朋友喜欢这篇课文吗?那你们可以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起来吗

4、自由背诵

5、除了日月潭,你们还知道台湾有哪些好地方吗?

6、交流介绍

7、介绍收集材料的方法,三、指导书写:

10、葡萄沟

学习目标:

1、会认“沟”等11个字,会写“吾”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3、能读懂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人民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认写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教学难点:

感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一些介绍家乡特产的图片资料。

教师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新疆风格的民族音乐。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NO.31

第一课时

一、播放音乐熏染气氛,谈话导入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准备好了吗?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参观葡萄沟。(板书:葡萄沟)2、出示生字“沟”,与形近字“钩”区别认记。3、书写“沟”字。

二、自主初读。

在课文中圈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准字音。重点指导读好多音字。(hǎo)好地方

(gàn)干活

(fēn)分开

(dīng)钉子(hào)好客

(gān)葡萄干

(fèn)水分

(dìng)钉着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问:葡萄沟在哪?是个怎样的地方呢?大家想不想知道?那就快打开书自由朗读吧!2、学生自读课文感悟:

(1)回答“葡萄沟在哪?”(在新疆吐鲁番)

课件地图展示地图,学生一次找到新疆、吐鲁番、葡萄沟,明确三者关系。生字卡片认记“新疆”、“吐鲁番”、“葡萄沟”。

(2)“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教师相机板书:是个好地方。

四、细读课文指导朗读。

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呢?请你们细细的读读课文第一段。1、学习第一段。

(1)学生读第一段,边读边悟:你从这段中知道了什么?

(2)这里都出产那些水果呢?(课件出示图片“杏子”、“香梨”、“蜜桃”、“沙果”)

(3)结合图片认记“蜜”、“杏”。形近字对比识字“蜜”、“密”。

“蜜”、“密” 书写指导:第一笔“点”起笔要高,写在竖中线上;中间的“必”字尽量写边,一撇不能漏掉。

(4)葡萄沟既然出产那么多种水果,为什么不叫水果沟?(让学生明白葡萄沟虽然出产多种水果,但是葡萄最让人喜欢。)

(5)怎样读这段才能表达出人们对葡萄沟的喜爱?

指导朗读:五月有杏子,七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6)学生互读互评。

(7)小结:葡萄沟出产许多水果,其中葡萄最惹人喜爱,所以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学生说)

2、学习第二段。

师:让我们去看看秋天这里的葡萄园是什么样的吧!(1)、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a、朗读第二段,并讨论;从这段你知道了什么?

b、小组读句合议。“你觉得哪句最美,为什么?”先讲给小组的同学听,再有感情地读读句子。(2)重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句。

a、指导学生看图,抓住重点词语“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使学生领悟:葡萄沟的葡萄产量高、颜色美。(相机板书;多、美)b、讨论:“五光十色”能不能换成“五颜六色”?(进一步体会葡萄的可爱,并感知在读表示颜色的词语时,语调要抑扬顿挫)

c、小结:读了这句话老师眼前浮现出葡萄沟那又大有美的葡萄,难怪人们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2)师范读:“要是你这时候到葡萄沟去,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a出示维吾尔族老乡的图片,结合认字“维”、“吾”。

b抓住“最甜”、“吃个够”指导朗读。(教师相机板书:老乡、热情好客)c认记“够”,注意发现与“沟”同音。(3)看图训练口语。

图2画的就是维吾尔族老乡正在接待远方的来客。你若是图中的老乡,面对客人,你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你若是这位客人,又会怎样说呢?

小结: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啊,让老师忍不住想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NO.32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三段

(1)进入角色,激发兴趣。瞧,葡萄丰收了,这么多,怎么办呢?你们来帮老乡想想办法。(2)生默读第3段,自读自悟:葡萄干的制作过程。(3)认记“碉堡”。

a学生自主认记。

b教师出示图片,学生结合记忆。

(4)指名学生充当维吾尔族小朋友演示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5)另指一名学生排列葡萄干的制作顺序。(a运到阴房;b挂在架上;c蒸发水分;d制成葡萄干)

尝尝葡萄干,说说葡萄干的特点。(相机板书:色鲜、味甜)

看了刚才维吾尔族小朋友的表演,让我们更加觉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6)激发感情再读该段。

二、总结全文。

1、今天我们参观了葡萄沟,你们对葡萄沟有了那些了解,有什么感受?请同学们互相讨论。2、师生交流体会。(教师板书:真)

3、指导朗读;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三、实践活动,赞美家乡。

1、师:“葡萄沟的葡萄很有名,我们家乡出产的也很有名,你们能夸夸家乡的特产吗?”

(小组交流课前个人收集的有关家乡特产的图片或资料)2、课堂练习。

(1)原文填空积累好词好句。(完成课后练习,“我会填”。)(2)完成拓展练习题,仿照上题形式写一句话。(先说后写)3、评价作业,小结。

四、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同偏旁: 搭—摘 同结构:

上下结构——吾、季、留、杏;

左右结构——坡、搭、摘、钉、够。

2、重点指导。

够:右边的“多”字中,两个“夕”要上下排列,提醒学生不要写成左右并排。摘:再次强调右边的同字框里是“古”。

五、复习巩固 1、猜字谜巩固生字。

(1)多一句。(够)(2)弟弟站在木头边。(梯)2、开火车认字卡,口头组词。3、多音字填空练习。

4、听写词语,巩固写字。

板书设计: 10、葡萄沟

葡 萄

五光十色

葡萄干

色鲜 味甜

是个好地方 人

热情好客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3.通过看图学文,了解周总理当年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关心少数民族,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4.理解“四面八方”、“笑容满面”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最后四段。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

2.培养观察能力,抓住人物的穿着、表情及动作,体会人物的心情。3.练习概括每句话的意思和自然段的意思。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NO.33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三)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抓住人物的穿着,表情及动作体会人物的心情,了解课文的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特别是笔画多的字。

(二)通过看图,了解图意,培养观察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认真观图,了解图意。

老师出示挂图,请同学们看看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人们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板书:泼水节。

(1)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板书:(傣族)

(2)谁知道泼水节是怎么回事?

(学生如果讲不清,老师可补充说明:每年的清明时节,也就是当凤凰花开的时候,到了那天,人们穿上漂亮的服装,背起象脚鼓,互相泼水祝福,这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3)谁知道傣族人民主要居住在什么地方?

(学生说不上来,老师告诉学生:傣族人民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地区。)

(4)仔细观察图画,图上人们的表情什么样?穿着什么?

(喜气洋洋,兴高采烈,喜笑颜开。再看人们穿的衣服,色彩鲜艳、漂亮,包着头巾,多数的衣服都没有领子,绣着花边,赤着脚。周总理穿着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粉红色头巾。)(5)人们的手里拿着什么?请你们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说一完整话。(老师把句式写在黑板上。)

(人们有的端着碗,有的抱着水罐子,还有的敲着象脚鼓,和周总理一起欢度泼水节。)(6)人们围聚在周总理身旁,像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周总理,表现了傣族人民的什么感情?(对总理的尊敬、爱戴,像亲人一般。)板书:爱戴

(7)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工作十分繁忙,还抽出时间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把幸福和欢乐带给傣族人民,说明了什么?

(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他心里装着各族人民。)板书:心连心

过渡:周总理是怎样与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为什么说这次泼水节难忘?下面,让我们学习课文。首先,我们来一起扫清学习中的文字障碍。

(二)范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三)自学生字、新词。

(四)检查自学效果。1.字音:

泼:念“p#”,不念“b#”。

乐:在“欢乐”一词中念“l8”,另一个音念“yu8”,音乐。2.字形:

乐:共5画,第二笔是竖折,不要写成两笔:竖、横。

幸:要与熟字“辛”区分字形,不要混淆。“幸”字第二横最长,下面不要写成“羊”字。

瓣:左中右结构,两边是“辛”字,第一个“辛”的竖要写成撇。中间是个西瓜的“瓜”。要与熟字“辨”

区分异同。

族:不要丢了右上边的“卧人”。

驶:左边是个“马”,右边是历史的“史”字,不要写成“吏”。要与使用的“使”区别异同。祝福:这两个字都是示字旁,一个“点”,不要写成“衤”旁。

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上下两个“火”,最后一笔都要写成点,“毛”的最后一笔要写大些,把两个“火”都包在里面,要注意写均匀。3.解词:

花炮:指燃放的彩花和鞭炮。

象脚鼓:是傣族的一种乐器,样子像大象的脚。鼓身是木制的,羊皮蒙在鼓面。演奏时斜挎在肩上,用手拍击鼓面,多用来给舞蹈伴奏。4.熟读本课生字词。

(五)指导学生写生字的字头。

(六)作业。1.写生字各一行。2.熟读课文。

NO.34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讲读课文,了解周总理当年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二)做到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8自然段。

(三)复习本课生字词。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

(二)练习概括每句话和每自然段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生字词。

(采用各种形式读熟,做到脱口而出。)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请三个同学读课文。第一个同学读1~3自然段,第二个同学读4~6自然段,第三个同学读7、8自然段。其他同学注意听他们是否读准了字音,并且边听边想每个同学读的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读后回答:

(1~3)自然段写周总理到来前的情况。

(4~6)自然段写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7~8)自然段写傣族人民的欢乐心情。

(三)学习1~3自然段的内容。1.学习第1自然段。边默读边想:(1)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凤凰花开的时候,就是泼水节到来的时候。)(2)凤凰花的颜色是什么样的?从图上找一找。(火红火红的。图的右下角生长着,地上铺着花瓣。)2.指名读第2自然段,边听边想:(1)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2)“今年”是指哪一年?

(读一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就知道了。)板书:1961年

(3)那一年,周总理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他为什么还要到那么遥远而又非常炎热的云南地区和少数民族一起过泼水节呢?

(周总理关怀着全国各族人民。)

3.齐读第3自然段,看看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1)画出人们的动作词语。

板书:敲起、赶来、撒满、欢呼。(2)“赶来”改成“走来”意思一样吗?

(不一样。“赶来”有急切的意思,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人们都愿意到最热闹的地方来欢度节日,最重要的是他们听说敬爱的周总理要来参加今年的泼水节,人们早就想亲眼看一看周总理,能和总理一起过泼水节是多么幸福啊!大家唯恐来晚了赶不上和总理一起联欢,所以起了大早,急急赶来。)

(3)人们把鲜红的凤凰花瓣撒在地上表示什么?

(表达人们对周总理的无限热爱,这是傣族人民迎接最尊贵的客人,最亲的亲人时的一种礼节。由此可以看出周总理在傣族人民心中的地位。)

(4)画出第3自然段中的比喻句,齐读,说说本体、喻体、比喻词各是什么。(5)人们为了欢迎周总理还准备了什么?读出有关句子。(龙船、花炮)

(6)“一条条”“一串串”说明了什么?

(江面上有很多的龙船驶过,很多的花炮齐放,场面热闹非凡。)(7)“欢呼”一词表达了人们的什么心情?读这一句时应用什么语气?

(人们渴望见到周总理,今天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压抑不住的喜悦通过欢呼声表达出来。读这一句时声调要高,要表达出傣族人民激动、高兴、情不自禁的心情。)有感情地读读这一段。(个人、集体)

(四)学习4~6自然段。

1.默读第4自然段,看一看共有几句话?(两句)请两个同学每人读一句,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每句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第一句介绍了周总理的外貌和神态。第二句是讲周总理敲着象脚鼓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2.看图上周总理的服装,他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衣服?(为了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3.画出这段中描写周总理的动作词语,说说这些动作说明了什么? 板书:接过、敲着、踩着、跳舞

(说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像一家人。)4.全班一齐回忆学习第4自然段的方法。(1)这段有几句话。

(2)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3)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自然段的意思。

5.按第4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5自然段,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一起说说讨论的内容。(共有三句话,第一句的意思是泼水开始了。第二句的意思是周总理向傣族人民泼水,为人们祝福。第三句的意思是傣族人民向周总理泼水,祝愿他健康长寿。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词语有:端着、拿着、泼洒。这一段进一步说明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6.练习背诵第5自然段。

(1)请三个同学每人背一句。(2)每个同学小声背这一段。(3)全班齐背。

7.课文的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图上的内容?(4~5自然段)

周总理来参加傣族人民的泼水节,这对傣族人民来说,是天大的喜事,是双喜临门。傣族人民欢欣

鼓舞,激动的心情无法形容。全班齐读这两段,一定要读出欢乐的情绪。

8.第6自然段描写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欢乐场面,要读出语气。先自己小声练读,然后互读,最后全班齐背。

(五)学习课文最后两段。

1.请一个同学读,大家想:这两段表达了什么?(傣族人民的激动心情。)

2.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是难忘的?

(因为周总理来到这里,他把幸福、欢乐及美好的祝愿都带给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

3.全班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六)作业。

1.写本课字词各三遍。

2.熟读全文,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3.做课后作业3。

NO.35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四面八方”、“笑容满面”的意思,并会造句。

(二)巩固本课生字词,并会听写字词。

(三)背诵课文最后四段,并能按课文内容填空。

二、教学重点、难点

巩固生字、新词,会用“四面八方”、“笑容满面”造句。

三、教学过程

(一)巩固练习字词的训练。

1.用两个字组成一个新字。

史()()()()2.比一比,组词语。

泼()

使()

辛()波()

驶()

幸()抱()

谈()

铺()炮()

毯()

捕()3.填写合适的词语。

()的地毯

()的泼水节()的褂子

()的周总理()的头巾

()的凤凰花

(二)句子训练的设计。1.照样子写句子。例:傣族人民非常高兴。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傣族人民多么高兴。

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造句指导。

(1)四面八方:四面,东、南、西、北;八方,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面

八方,泛指周围、各地。这个词最常用于“什么人怎么样地从四面八方到什么地方干什么”这种句式。如:

例①各地的人们兴高采烈地从四面八方来到洛阳,观看牡丹花展。②首都的老百姓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天安门广场,观赏大型花坛。

③自愿救火的人们从四面八方奔向出事的地点。

④人民群众从四面八方向失学儿童伸出了援助的手。

(2)笑容满面:脸上充满了愉快的神情。这个词是形容人的神情的。只有当人心中确实感到非常愉快、高兴时,脸上才会露出笑容。请你想一想,你自己、家中的人、邻居、朋友、同学们在什么情况下,曾经是笑容满面的。

例①我的学习进步了,老师笑容满面地表扬了我。

②我们班在歌咏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同学们个个笑容满面。

③邻居王奶奶这几天总是笑容满面的,原来是她的老伴从台湾来信了。④妈妈笑容满面地对爸爸说,她被选为市级优秀教师了。

(三)背诵课文最后四段,并按原文填空。开始()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的银碗,一手拿着()蘸了水,向人们(),为人们()。傣族人民()欢呼,()向总理(),()他健康长寿。

清清的水,()呀,()呀!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哇,()哇,那是多么()。多么()哇,1961年的()!多么()啊,1961年的()!

(四)听写本课生字词。

(五)作业。

1.订正听写中的错误,每个词改三遍。

2.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做以下练习题。(1)填量词。

一()花炮

一()龙船 一()花瓣

一()象脚鼓(2)多音字组词。(3)组词。

(4)选择正确的字意,把序号写在()里。令人难忘

选择()

A.命令。

B.使,使得。C.美好,善。

D.时令。祝福

选择()A.祝愿,良好愿望。

B.姓。驶过

选择()

A.开动。

B.(车马)飞快地跑。(5)照样子写词。

例:一串串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2、北京亮起来了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增强对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北京夜晚的美丽。教学难点

在朗读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北京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收集北京的景色资料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NO.36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北京夜晚美丽的景色)。学生可能会发出惊叹。

师:看到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同学们都惊叹道:“哇,好美啊!”却不能用自己的话把它的美丽描述出来,今天我们要一起去学习一篇描写北京夜晚的课文,课文里有许多描写夜景的精彩词语,想去读一读吗?

2、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生读文,勾画生字,并把生字多读几次。

2、指名起来逐段读课文。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力争把字音读正确。

3、齐读课文。

4、检查认字情况。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认字。

5、教师注意指导:

(1)在合作读和比较读时侧重纠正字音。重点关注“幕、烁、幢、焕、绚”等字的读音。(2)和学生一起发现、交流识字方法。

A、拆合发识字:烁、辉、夺、扮、幢、府

B、换偏旁:优——犹 换——焕 煌——皇 C、相同偏旁归类识字:烁、煌、焕(3)组词法认字。

幕:夜幕、荧幕

临:光临、降临、濒临灭绝、来临

烁:闪烁、辉:光辉、辉煌

夺:夺取、争夺

幢:一幢幢(多音字zhuang chuang)

犹:犹如、犹豫

府:官府、王府 绚:绚丽、繁:繁华、繁荣 扮:装扮、打扮

宫:皇宫、宫内、出宫

6、课件出示词语(卡片出示词语)

夜幕降临 犹如 王府井 绚丽 繁华 光彩夺目

灯光闪烁 金碧辉煌 焕然一新 一幢楼房 华灯高招 从天而降 装扮

7、指名读、开火车读、同桌抽读、齐读

三、指导写字(1)指导写正确

“烁”右边的第二笔是竖折,不要分写成(竖、横)两比。“辉”字左边“光”字变竖弯钩为“竖提”。“煌、烁”二字左边的火字旁捺变为点。“雄”字右边是四横,不能少一横。

(二)指导写美观

束:上横宜短,竖要写在竖中线上,撇捺要舒展。

单:下横要长,竖要写在竖中线上,要挺直,以支掌全字。

夺:撇捺要左右舒展,将下边的“寸”字盖住。

雄:左短右长,中间单立人的竖要长。

(三)学生书写

NO.37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

1、观看北京夜景的课件,说说自己的感受。

2、自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写得最多的是什么?(灯)

师:北京很美,尤其是北京的夜景,北京的夜晚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的夜晚欣赏北京吧。

3、自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写了哪些地方的景色?

(天安门城楼、立交桥、长安街、王府井、西单商业街、故宫)

4、同桌合作读,并体会课文中写的“天安门城楼、立交桥、长安街……”的明亮、辉煌。

5、说说自己读课文以后的感受。

二、赏读课文

1、合作读读课文,看看自己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的,然后四人小组讨论解决。

2、读读你最喜欢的句子、段落,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联系课文,体会“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3、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师生一起去欣赏。

长安街:灯使建筑越发雄伟

理解„灯光闪烁‟、„从天而将‟、„金碧辉煌‟、„光彩夺目‟、„雄伟‟

在理解的基础上造句。

立交桥、环形路:灯的种类多。

理解„犹如‟并造句。

王府井、西单商业街:灯光绚丽,灯光耀眼。

理解„绚丽多彩‟、„繁华‟ 用„绚丽多彩‟、„繁华‟造句。故宫:灯使它更年轻了。

4、就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讨论读(有价值的问题)注意落实一些词语:倒影、川流不息……

5、再读课文,想想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夜晚的北京。

(明亮、辉煌、美丽、繁华等)

6、引导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还可以配合课件一起进行。

三、扩展运用

1、给出重庆夜景的图片,用以下词语说话,看谁用得最多。高大的建筑物 绚丽多彩的广告 五光十色的霓虹灯

川流不息的汽车 繁华的大街 一幢幢高大的建筑物

一座座立交桥 一束束灯光 金碧辉煌 灯光闪烁

2、除课文后列出的词语外,还可以引导积累运用以下词语:

勾画 轮廓 犹如 装点 繁华 装扮 古老 年轻 倒映 一幢幢 一座座 一束束 灯的海洋 光的世界 川流不息

3、读“我知道”中的两段话,引导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北京的资料。

四、实践活动

1、选择本课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用一幅画表现词句的意思。

2、结合学过的有关北京的课文,如《北京》、《我们成功了》和本课,说说假如你去了北京,你最想到哪儿去看看。

板书:

长安街、天安门城楼

环行路、立交桥 灯 —— 北京亮起来了 王府井、商业街 故宫

NO.38

展示台 课前布置收集家乡变化的照片,练习词语接龙。

一、导入

1、师:下面开始进行“你来,我来,大家来”的环节——展示台。首先请孩子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家乡变化图,在小组内互相展示,讲解自己家乡的变化。然后请选出本组最有特色的一位同学来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家乡的飞跃。

2、生小组内进行讨论。

3、选出变化最大、讲解最详细的同学。

4、师或同学出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题目进行词语接龙练习,看哪组接得长。示例:

国家——家庭——庭院——院长——长大——大人…… 祖国

国民——民主——主人——人生——生活——活动……

5、教师再选择两个词语让学生用“开火车”的 形式做词语接龙游戏。

6、展示、交流在《葡萄沟》一课后布置同学们准备的其他资料或学习成果。

NO.39

宽带网 课前安排学生认识祖国的地图,了解地区的划分。

一、导入:

1、演示部分民族的图片或录像,创设情景,导入:你知道画面上的人是哪个民族的吗?你是根据什么知道的?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展示自己找到的资料,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民族的生活习惯,并说说是怎样了解的。

3、出示“中国地图”,找一找你所在的省、市。

4、从地图上找到四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

5、同桌互相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个生在什么地方。

6、欣赏《爱我中华》歌曲,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NO.40

第二课时 宽带网

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人吗?有多少个民族吗? 演示部分民族图片或录像,创设情境,导入:你知道画面上的是哪个民族吗?你是根据什么知道的? 小组合作学习:展示自己找到的资料,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民族的生活习惯,并说一说是怎样了解到的。

出示“中国地图”,找一找重庆的位置,观察一下,重庆的的版图像个什么?找一找自己居住的九龙坡区在重庆的哪个位置。

从地图上找到其他的三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同桌互相说一说,你还知道那个省在什么地方。

展示交流在《葡萄沟》一课后布置学生准备的其他资料或学习成果。欣赏《爱我中华》歌曲,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词语接龙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题目进行词语接龙练习,看哪组接得最长。示例: 祖国—国家-家庭-庭院-院长-长大-大人-人民…… 祖国-国民-民主-主人-人生-生活-活动-动物…… 选择词语用开火车的形式做词语接龙游戏。

NO.41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一、汇报战士,讨论交流

示反映家乡变化的照片或自己的画,说一说你对家乡的了解。并互相交流收集资料的内容和获取经过

把内容相近的归为一个组,在小组里交换阅读和欣赏,说说对对方资料的看法和感受。

二、充分对话,夸夸家乡。

1、小组合作或派代表向全班介绍自己眼中的家乡。其它组可向介绍者提问或作补充说明。

2、学做“小记者”采访。你的家乡在那里?有什么值得夸一夸的地方?你希望未来的家乡是怎样的?

三、写一写

1、把自己介绍的内容和在口语交际中听到的相关内容综合起来,组成一段夸家乡的话写下来。

2、写好后读一读,再和同伴交流、分享。

四、课后作业

办一期夸家乡的小报或专栏黑板报。

第四组:用心思考,勇于创造

NO.42-44检测并讲评本单元测试题 动手做做看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教学难点:

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杯子,金鱼。

教学程序:

NO.45

第一课时

一、通读导语,了解单元主题

二、导入新课

1、谈话:小朋友们,当你们在生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你们是怎么做的?(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随机评价。)

2、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出示生字卡片“伊琳娜”,生读)。伊琳娜遇到疑问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呢?(板书课题:动手做做看)

生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轻声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大意。

2、自主识字。借助拼音识字,选择恰当的方法记字,把记不住的字标出来。

3、合作识字。²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已经记住的生字。² 讨论:不好记的生字怎样记?

4、全班交流。

² 小黑板出示生词,指名教读,齐读。² 开火车读生字,纠正字音。² 还有哪些字记不住? 引导:

做游戏“原来是这样”,激发识字兴趣。如:原来把“慢”的“忄”换成“氵”就是“漫”;原来“琳”、“娜”都是形声字呀……

学生再次观察难记的字,发现规律。

² 抽读生词,检查识记生字的情况。

小结:只要仔细观察,再难的字都能找出记的好方法来。以后小朋友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游戏来记生字。

5、指名分段读课文。认真听,注意别人有什么优点值得学习,有什么不足需要提醒。

四、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1、默读课文,用“ ”勾出科学家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2、指名读朗志万提出的问题。小黑板或课件出示这段话,指导读出问话的语气。

3、讨论:你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和身边的伙伴交流。在全班发表意见。

小结:大家对这个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文中的几个小朋友是怎么想的,谁的答案对呢?我们下节课接着讨论。

五、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口头扩词。

3、指导生字书写。“我教你写” ² 你认为哪些生字难写? ² 对于同学提出的难写的字,你怎样教大家写好?(发挥学生主动性,在互教生字书写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规律)

4、书写生字,互评互改。

NO.46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生词,指名认读。

2、回忆课文内容:科学家朗志万提出了什么问题?

指名答后,出示这段文字,齐读。

过渡:上节课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今天我们就去看看这几位小朋友是怎么想的。

二、合作学习,理解内容

1、分组学习,提示步骤:

² 组内成员分段读课文,了解文中小朋友的看法。² 说说他们的意见,分角色朗读。² 你同意谁的意见,说说你的理由。

2、交流意见,朗读体会。

重点引导: ² 做实验验证伊琳娜的话。

² 朗读第六自然段伊琳娜的话,想想她为什么生气。² 朗读第七自然段朗志万的话,想想伊琳娜为什么又笑了。(理解朗志万的用意,知道科学家说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我们不要迷信权威,遇事应动手实践。)

3、分角色朗读课文,想:课文里的小朋友你喜欢谁?为什么?

三、启发想象,练习写话]

1、引读重点句段,再次强化理解。

“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提出一个奇怪的问题——(生读问题),伊琳娜在妈妈的引导下亲自做了实验,发现结果和朗志万说的完全不同,于是她生气地问朗志万——(生读问话),朗志万听了反而哈哈大笑,说——(生读朗志万的话)。”

2、启发想象:伊琳娜听懂了,也高兴地笑了。想一想,她会说什么?思考后自由发言。

3、练习写话:把你想到的话写下来,再读给你的好朋友听一听。

四、实践活动

1、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把读后的感受讲给父母或伙伴听。

2、动手做做课文中的实验,还可将放入水中的物体变一变,仔细观察,漫出水的多少和物体的什么有关。

3、与伙伴合作编演课本剧。(至少选做一项)邮票齿孔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教学难点:

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邮票一枚,火花一张。

学具准备:一张纸,一根针(可人人准备,也可以组为单位准备)。

教学程序: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有关邮票的资料。

NO.47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出示火花,谈话:请大家看这张图片,它是由十张美丽的图画组成的。现在我想把它们都分开,你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用刀裁、剪刀剪、铅笔尖在图片连接处戳孔后再撕开……)

过渡:小朋友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办法。你们知道吗?邮票就是采用其中一种办法来分开的。(出示邮票)

说起邮票这边上的齿孔,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2、板书课题《邮票齿孔的故事》,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轻声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大意。

2、借助拼音自主识字,把记不住的字标出来。

3、合作识字。² “我说你找”。一人说生字,其他人迅速在生字条中指出。² “我指你认”。一人指生字,其他人抢读字音,读准确为止。² 讨论:不好记的生字怎样记?

4、全班交流。² 小黑板出示生词,指名教读,齐读。² 开火车读生字,纠正字音。² 还有哪些字记不住?请大家帮助你。

三、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

2、合作学习。

组内伙伴轮读课文,纠正易读错字音。讨论: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

尝试读读你认为重要的句、段。

在组内提出自己的疑问,互相帮助解决。无法解决的疑问留待全班讨论解决。

3、全班交流。重点引导:

² 动手操作,促进理解。老师提供印有“邮票”的纸,部分同学用手撕纸中的“邮票”,部分学生模仿酒馆中那位先生的做法。交流感受。

² 根据回答指导朗读重要语句。如:用礼貌的语气读两人对话;找出表现两人善于动脑筋的句子,读时突出他们的用心思考;“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

4、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决疑难。

NO.48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读课题。

回忆: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 朗读课文。

二、总结全文,启发创造

1、思考:带齿孔的邮票用起来的确非常方便,直到今天我们仍然用着这样的邮票。这样的方便是谁给我们带来的?独立思考后,与身边的伙伴讨论一下。

交流:从西服领带上取下别针在邮票连接处刺上小孔的人,反映灵敏,聪明手巧;阿切尔善于观察,用心思考,研制出邮票打孔机。两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2、过渡:阿切尔通过观察别人解决问题的办法,自己经过研究,发明了邮票打孔机,让我们能轻松地撕开邮票。可是,邮票撕下来后,身边没有胶水,邮票没法贴到信封上。你能解决这个难题吗?(现已解决:邮票背面贴上特制胶水,用时只要用水将邮票背面打湿,就可以把邮票贴在信封上。)

3、在生活中,你们还发现有什么不方便?(自由发言)

小结:这些不方便如何解决呢?希望大家都能做有心人,动脑筋,想办法,并动手做一做,在“展示台”上表现一番。可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

三、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出示生词,认读。

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认读,扩词。指导生字书写。

² 观察字型、结构,书空记忆。² 提出需老师指导的生字,老师范写。

² 仿写。² 交流评议,改进书写。

四、积累运用,指导实践(根据教学情况,部分内容放到课后。)

1、数量词积累。

找出文中的数量词,读一读。

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填填”,集体订正。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2、邮票常识积累。

² 读“我知道”的内容,了解部分关于邮票的常识。² 你还收集了哪些关于邮票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一下。² 展示你的集邮册。

3、口语表达实践活动。

找一找、讲一讲受生活小事的启发,从而有所发明创造的故事,如《瓦特发明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等。

推荐阅读:“发明家小时侯的故事”丛书。画风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教学难点: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学具准备:画纸,水彩笔。

教学程序:

NO.49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鼓励提问

1、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2、启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过渡:是啊,风是怎么画出来的呢?读了这篇课文你就知道了。

二、初读识字,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让我们认识一下课文里的小朋友。

2、谈话:能介绍这几个小朋友的名字吗?(根据回答板书名字)和这几个小朋友打打招呼吧。认读生字:宋、涛、陈、丹、赵、艺 巩固:你身边的伙伴中,谁的名字里有这些字?

3、识记“湿”。“湿”——“显”

4、指名分段读课文,提醒注意多音字:杆、转。

三、读画结合,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看看小朋友们是怎么画这看不见、摸不着的风的。

2、交流对课文的理解。交流方式一: ² 读有关句子。

² 在黑板上画一画。(其他人品读相关语句)² 你认为他画得对吗?齐读课文。交流方式二: ² 指名仿照其中一个小朋友的画在黑板上画风。

² 猜一猜,这是谁的画? ² 你是怎么知道的?(读相关语句,或用自己的话来回答)² 齐读品味。

3、欣赏几个小朋友画的风(见黑板),与学习伙伴分角色读课文。

4、你觉得谁画得最好?说说你的理由。

5、小结:红旗在飘动,小树弯下腰,风车在转动,雨丝斜飘,都是因为有风的缘故。风虽然不能直接画出来,却可以通过画与风有关的事物表现出来。

四、启发想象,拓展练习

1、你想怎么画风呢?引导回忆起风时的所见所闻。

2、说一说,写一写。

课后画一画,下节课与同学交流。(可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考虑提前布置画风)NO.50

第二课时

一、激发兴趣,复习引入

1、出示生词,认读。

2、出示全班学生名册,你能认出多少同学的名字?(指名认读)

3、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小伙伴们是怎样画风的?(指名用自己的话说)

二、朗读感悟,深入理解

1、自由组合,分角色练习朗读。(老师巡视,适时指导)

2、合作伙伴表演读,引导学生评议。评议重点:每个人的语气是否正确。

3、小组推荐代表分角色朗读。

4、质疑问难:读了课文,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通过质疑解疑对课文内容进行简要的小结。)

三、展示作品,拓展思维

1、你是怎么表现风的?展示你的作品吧。指名展示作品,适当解说。(3—5幅)

2、评议作品。

自评后组评,各组推荐优秀作品在全班展示,集体评议。

3、启发更深入想象:声音、气味与风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它们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果由你来画声音、气味,你会怎么画?(自由发言)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我会写”中生字的卡片,指名认读,分组轮读。

2、口头扩词练习,理解字义。

3、指导生字书写。² 记忆生字字形。

² 观察间架结构。(引导整体把握字形)² 老师示范难字。² 学生练写。

4、自查后互相评议,改进。

四、实践活动

1、画声音或气味。

2、推荐阅读:《新语文》三册,第25页《风的握手》。NO.51

充气雨衣

一、学习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大意。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二、学习准备

挂图、词语卡片、课件或演示图

三、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

1.谈话激趣,板书课题。

同学们,下雨时你穿过雨衣吗?今天我们就来听一个关于雨衣的故事。(板书课题:充气雨衣)看着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自由提问,引导总结出几个问题:充气雨衣是什么样的,为什么雨衣要充气,充气雨衣有什么用等。)听完了故事你就明白了。(师范读或放录音)2.听完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出示挂图:这就是小林,让我们再来仔细地读一读这个故事,看看他发明的充气雨衣吧!1.

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课文旁的小鱼儿或者“字典公公”,并把它多读几遍。

2.合作识字、游戏识字:(1)抽词语卡片比赛读:卡片放在小组中间,轮流抽读,读错的大家帮助他。(2)同桌做“红蓝铅笔”的游戏。同桌抽读课后我会认的生字,会读的字打上红点,不会的字打上蓝点,复习一会以后再抽读带蓝点的字。(3)四人小组合作,一人读一个自然段,互相监督字音是否准确,互相帮助正音。3.

检查生字自学效果,“开火车”读词卡。

(三)质疑解难,探究学习。

1.默读课文,画出不明白的地方?

2.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再把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全班共同讨论。3.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播放课件或演示图片。普通雨衣—旋转的裙子—塑料救生圈—充气雨衣

4.出示挂图二,小林的充气雨衣怎么样?为了解决遇到的难题,为了做出这种新式雨衣,小林不断地想办法,他想了哪些办法?(勾出小林想办法的句子读一读。)

5.遇到雨衣带来的苦恼,别人没想出办法,小林却发明了充气雨衣,你想对小林说什么? 6.

小结:小林肯动脑筋,善于观察,想办法解决了问题,真了不起!7.

你还有比小林更好的方法吗?

(四)想象创新,激励延伸

1.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不太满意的日常生活用品,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思考、讨论、交流)2.

课后动手做一做,用我们勤劳的双手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通过“我的发现”的教学,使学生能发现相同的两个字变换顺序前后组成的词,所表达的意思不同。

2、通过“日积月累”中“读读认认”、“我会填”的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规律认识8个字,能准确地运用词语。

3、教学“我会读”,使学生能自己读懂小故事。

4、以“我们的小制作”为题开展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5、通过“展示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乐于展示。

课前准备

1、课件、实物投影仪。

2、词语卡片。

3、制作材料、奖章。

教学设计

NO.52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游戏导入。

师:我们先来比一比,谁的脑子最灵活,老师说一个词,请同学们把它倒着说出来。如:“好人——人好”,“新春到——到春新”等。书中也有几组类似的词语,大家看看,你发现什么了?

2、学生自读。

3、同桌交流。互相说说自己的发现,并认读词语、正音。

4、拓展练习。联系生活实际,再说几组类似的词语和生活中有趣的运用。

NO.53

第二课时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①课件出示两个熟悉的字,如“月”“夫”,学生认读。教师演示两字合并组成新字。

②学生自读课本,拼读生字,同桌互相正音,并想想两个熟字与新字的联系。

③出示生字,请学生谈自己的发现,并当“小老师”领读,试组其他新词。

④举出几个从课外学到的类似的字,介绍给大家。

2、我会填

①学生自读两组意思相近的词。

②小组讨论,试着把每组的两个词填入句中,看哪个词更准确一些。

③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订正,并读句子。

④试说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的词语和句子。

3、我会读

①自读小故事,同桌互相正音。②小组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个故事。③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所得。④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鲁班是怎样造伞的?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你还有什么问题?

⑤拓展:再谈谈鲁班的其他发明及趣事。

NO.54

第三课时

三、口语交际

1、作品创作。

用准备好的材料做自己喜爱的小制作,可以合作。(可布置在课前制作)

2、作品展示。

将教室布置成展览馆形式,学生自由欣赏、品评作品。

3、交流心得。

学生就座,主持人请大家畅谈观感。学生个别发言,谈自己观看作品的感受,并现场提问,请制作者谈创作灵感的产生、创作过程、创作中的趣事和困难等等。其他同学可作提问、补充,共同交流。

4、评选“最佳创意奖”“最佳创作奖”“最佳主持人”“最佳口才奖”等。

5、颁发奖章。

四、展示台

1、小组展示自己收集的邮票,介绍其内容。

2、小组推荐新颖的邮票在班上展示,并做有关介绍。

3、通过出示条幅、书法作品、雕刻作品等展示用来当自己“座右铭”的名言、谚语等,并说明喜欢它们的原因。

4、教师与学生一起介绍其他有意义的课外学习内容,鼓励学生拓宽展示内容,从多方面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NO.55-57测试并讲评本单元试题

17.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庐、瀑”等9个生字,会写“吴、含”等12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做到有感情地背诵。

3.能从诗句中体会诗人情感,大致领悟诗意,有主动诵读我国古代优秀诗篇的兴趣。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培养学生审美情趣。5.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教学重点:

1.想象《望庐山瀑布》的景象,揣摩诗意。教学难点:

1.想象理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理解“含”的意思。教学准备: 生字卡、图、音乐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回家搜集李白、杜甫的资料。预习课文 NO.58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两首古诗,领悟诗意,做到感情朗诵、背诵。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谁能把自己喜欢的诗歌背给大家听?今天我们学习两首新的古诗。(齐读课题)2.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这两首古诗的作者是(李白、杜甫)。你们对李白、杜甫有哪些了解?

二、学习《望庐山瀑布》

1.借助拼音自读诗,遇到难读的字可问老师、同学。2.同桌互读生字、诗歌,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

3、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卡,学生自愿上台认读生字,并当小老师教读。

4、开火车读生字。

5、你们发现这四个生字有什么特点?

(庐和炉相似,字音相同,都有户字,偏旁不同。瀑与水有关,是三点水,右边是暴字。)6.抽生读诗,其他生评议。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

7、齐读诗,想想:庐山瀑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句诗体会到的?

8、借助图画和自己的想象,小组内交流读懂的词、诗句的意思。师随机指导。

(第一、二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远望香炉峰,在阳光照耀下,峰顶烟雾袅绕升腾;瀑布飞流而下,像条大河在山前高挂。生紫烟的“生”字,给人以动感,再有一道瀑布的照应,景象奇特非凡。第三、四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写瀑布从山顶飞流而下的景象。诗人想象它好像是银河从高高的天空飞落下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

9、小组代表交流理解了的诗句意思。

10、质疑,提出没理解的词。释疑。

如:生——升腾、升起。川——河流。

紫烟——紫色的云雾。疑——可能、好象。

11、理解了诗意后,你有何感受?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首诗。(配乐)

12、抽生读,评议。比赛读。齐读。

13、练习背诵。

三、学习《绝句》

1、自读诗,把生字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卡,小老师教读。(注意:岭是边音、后鼻韵、三声。)

3、开火车读。

4、同桌检测读。

5、抽生读诗。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

6、齐读。

7、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诗。(可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唱一唱等。)

8、交流自学情况。

(我通过读,知道了第一、二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春光明媚,一对黄鹂欢唱于浓浓翠绿的柳枝上;水光云影,一行白鹭展翅飞翔于蓝蓝的天空。诗中写了两种鸟、两个背景,据说,这种鸟能给家园带来喜庆、祥和的气氛。第三、四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诗人从窗口望去,西山绵亘,白雪皑皑。而在门前不远的江岸边,停靠着等待远航东吴的大船。这两句,一写千年雪之山镶嵌在窗口,一写行万里之航船停泊在门前江中。)(我通过画明白了《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明丽的田野风光,表达了诗人安适愉快的心情。)

9、抽生读、唱、说、画,评议谁学得最好?

10、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首诗。(配乐)

11、齐朗诵

12、练习背诵。

四、拓展训练 1.

背两首古诗

2.回家搜集古诗,背一背。

NO.59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学习写生字。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诵古诗

2、向同学推荐自己搜集的古诗

二、写字教学

1、认读要写的字。

注意:窗、岭、鸣、银、泊的读音。

2、说说你记住了哪个生字?怎么记的?

3、扩词练习。(吴字除外)

4、自己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看看左右结构的字、上下结构的字、上中下、左中右结构的字分别有哪些?写的时候这些字该怎样摆才美观?

5、自己把生字描一描。你发现写哪些字要小心?

(如:含字上面是今字,不要写成令字;而岭字右边是令字,不是今字。银字右边顶上不要多写一点。泊字的白要写得瘦长一些,流字也不要忘记写右边的一点。柳字不要忘写中间的一撇。)

6、你们觉得自己哪个字写得漂亮,就到黑板上来写一写,并说说怎样写好的?

7、自己写,每个生字写两个。师巡视

8、同学之间互相评议所写的字。

9、完成我会填的作业。读一读。

三、作业:

1、每个生字各写三个,各组两个词。

2、能默写本课诗的就默写。板书:古诗两首

望庐山瀑布

绝句

李白

杜甫

18、雷雨

教学目标:

1、认识“压”等四个生字,学写“垂”等12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雷雨前、中、后的景象。

3、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课件、图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观察天气变化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NO.60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生字,看图学习课文。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雷雨的课件,问:小朋友,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夏天什么时候的景象呢?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你们想了解雷雨的所有景象吗?请自己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全班齐读。

(注意:垂是翘舌音。压是多音字,在本课读一声。)

3、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4、扩词练习

5、说记字方法

6、抽生分自然段读文,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评议

三、学习课文

1、自由读文,想想本课写了雷雨的那些景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2、出示雷雨前的图,谁看着图来说说雷雨前的景象。谁来读读雷雨前的景象,从他的读书声中,你们有什么感受?(压抑)让我们一块来看看此时的景象。播放雷雨前的课件,你现在有什么感受?带着这种感受再读一读,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评议。是啊,雨前的气氛真可怕,想读的小朋友一起来读读。

3、不一会儿,雨下起来了,出示图,看,雨中的景象怎样?谁来说说? 谁来读一读,你们有何感受?(雨下得真大。)从哪儿感受到的?谁再来读读。配雨声齐读。

4、渐渐地,雷声和雨声都小了,天也亮起来了,雨后的景象又是怎样的呢?看图说一说,谁来读一读,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把看到的、听到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吧。(可画画、可表演、可读读等)上台展示。

5、雨后的景色多美啊!小朋友,请你们看着画面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感吧。齐读。假如你是那只鸣叫的蝉,是那只坐在网上的蜘蛛,或者是那只快乐的青蛙,你会说些什么?自己动笔写一写。

6、雷雨真是神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天气时好时坏,变幻莫测,十分有趣。不过,只有细心的小朋友才可以感受到。你们愿意做细心的孩子吗?让我们一块儿来观察,把观察到的情况记录下来,写成日记吧。

四、拓展训练

1、感情朗读

2、观察天气,写日记。

NO.61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文

2、读好日记

二、写字教学

1、认读生字

注意:垂、沉、阵、蜘蛛、蝉都是翘舌音。彩是平舌音。

2、扩词训练(蜘蛛、蝉不扩词。)

3、说记字方法

4、写字指导

(1)自己分析所有字的结构,观察在田字格里的位置。(2)自己动笔描,说说:你的发现。

(如:垂字的中间一横最长,最后一横最短,其余两横长短差不多;压字不要丢掉点;彩字的三撇要对齐)

(3)请小书法家上台表演自己写得好的字并说写的技巧。(4)自己书写生字,每个两个。(5)互相学习、评价。

5、完成读读抄抄。

6、作业:

1、抄写有关天气的优美文章。修改自己的日记。

2、每个生字各写三个,组两个词。板书:雷雨

前:闷、压抑、可怕 中:雨越下越大 后:清新、愉悦

19.最大的“书”

教学目标

1.认识“质,勘”等10个生字,会写“册,岩”等12个字。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3.

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NO.62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书,每个小朋友都有许多,今天,咱们却要去认识一本非常特别的书,特别在哪里呢?想知道吗? 板书课题:最大的“书”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想知道答案吗?请自由读课文。注意不容易读准的字多读几遍,把每句话读通。2.

认读生字

1)

生字都认识了吗?谁能当小老师?(明确:“质”是翘舌音,“册”是平舌音,“印”是前鼻音)2)

开火车认读生字

3)

同桌互相抽读“我会认”中去拼音的生字,纠正读音

4)抢读生字

5)对同伴说说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是怎样认识的?可以怎样记住其他字?如:“岩”:高山上的石壁就是“岩”;我去过重庆的红岩村;我还知道有部小说叫〈〈红岩〉〉。“册”,教科书封面上写有“二年级下册”。6)和同桌合作朗读课文,争取把带生字的句子和段落读正确,读正确。7)以同桌为单位进行“朗读擂台赛”,一人读一句,做到读正确,流利。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1、课文

1)读了课文,你知道“书”为什么要加引号了吗?“书”指的是什么?

2)为什么把岩石称为“书”呢? 3)读这本“书”有什么用呢?

2、读中学

1)自由读。好问的川川通过问,学到了好多有关地质方面的知识。你想知道他问些什么,学到些什么吗?请赶快再读一读课文吧。2)伙伴对读

找自己的伙伴读一读“川川”和“叔叔”的对话,想想,你学到了什么? 川川学到的,你学到了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3、演中悟

1)二人小组合作演一演

角色选定:川川,叔叔,爸爸,旁白

熟读对话,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

创编动作爸爸在文中一句话都没说,你能设计出爸爸的动作神态吗? 合作演一演 2)集体评一评

哪个角色演得好?为什么?

4、猜中想

1)(读学习小伙伴的话)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2)你能猜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想学他吗?

NO.63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出示小黑板去拼音的生词)开火车读

地质

勘探

岩石

一册

厚厚的脚印

波痕

刨根问底

煤炭

宝藏 3.

抢读

二、写字指导

1、齐读要求会写的字。

2、分小组学习讨论怎样识记生字。小组派代表交流识记得最好的生字。

3、自己观察书写生字时哪些笔画要注意,哪些地方容易错。

4、全班交流观察结果。

5、师重点指导。厚:上下都无点

底:上下都有点

宝:下边是“玉”不是“王”。印:右边是单耳,不是双耳。

埋:左边是土字旁,与“理”区分。

6、学生自由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7、选容易的字先描红,临写一个。

8、向老师请教难写的字。

9、自己练写1个。

10、同桌欣赏,评议所写的字,指出优点和不足。

11、师相机指导。

三、积累运用

1、看看课后“我会填”中红花里的字,你发现规律了吗?你会填吗? 学生自主填好后,开展组词游戏。如: 宝石——石头

化石——石英

高山——山岭

大山——山川 大地——地球

土地——地图

2、词语积累

认真

奇怪

闪光

透明

宝藏

足迹

刨根问底

1)本课中的问句和感叹句比较多,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不同的语气。如:问句: 哪里有书啊? 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这能说明什么呢?

感叹句:它们都是字呀!太好了,太好了!

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

四、实践活动

课文中的学习小伙伴读到“岩石就是书啊”这句话时,深有感触地说:“真没想到!”实际上,让我们“真没想到”的事物可多了。课外读一读〈〈自然百科全书〉〉一类的书籍,看看有没有这样的感觉。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9各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诗歌。教学难点:

如何掌握辨别方向的方法。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NO.64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如果你在城市迷了路,你会怎么办?

可要是 你在茫茫野外迷了路,那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去了解几种在野外辨别方向的好方法。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教周围的同学。

2、读课文给同同桌帮助正音。

3、小老师教读生字。

明确 “针、忠、盏、稠”四 个生字都是 翘舌音。

4、开火车认读生字。

5、积累生词识字

(1)

默读全文,画出 自己喜欢的生词。

(2)

交流自己所选的生词,在积累生词中巩固识字。

6、找反义词识字

如:南—北

稠—稀

快—慢

7、联系实际识字,如:“针”,我是在读《铁杵成针》的故事中认识的。

8、选自己读得最流畅的一节展示给同桌听,请他评价。

9、抽生分节课文,教师注意就比较难读的字词进行指导,如:指南针、辨别、忠实、一盏、枝叶稠的、枝叶稀的等。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1、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

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1)

太阳

(2)北极星

(3)大树

(4)雪

3、提问设疑,小组研读

(1)

怎样利用太阳、北极星、大树和雪辨别方向?

(2)

各小组至少确定一种方法,练读、评读、仿读、研讨,并准备汇报。

4、汇报朗读,全班交流

小组代表朗读课文,借助自制图片,汇报辨别方向的方法。

相互质疑、释疑,对讲得不明确或不准备的地方,教师给予点拨、纠正。

四、拓展延伸,引导发现

1、大自然中还有那些天然的指南针呢?

2、在今后的生活中细心观察,注意发现还有哪些辨别方向的方向。

五、借助图片,引导背诵

NO.65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检查生字

2、检查背诵

二、指导写字

1、齐读要求会写的字。

2、观察字形、书空笔顺。

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提出难以写好的字 “盏”:上半部分可以借鉴“浅”字的右边进行书写的迁移,要强调这里的两横更加向右上方斜了,皿字底应尽量写扁,下横要长,起托住全字的作用。禾字旁:(1)上撇要短而平,最后一笔捺变点。

(2)旁在左边时,字形一般为左窄右宽。

4、生临写一个字,圈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一个字,告诉同桌是怎样写好的请同桌指出写得不够好的字,该怎样写好。

5、临写第二个字

三、积累运用

1、词语积累

野外

沟渠

向导

忠实

指点

分辨

辨别

永远

高挂

天然

大自然

北极星

指南针

2、小组开展“一字开花”的活动,进行开火车扩词比赛 别:特别

分别

别处

指:指挥

手指

指南针

方:方向

地方

千方百计

导:

积:

忠:

慌:

四、作业

分学习小组合作收集资料,了解其他身边的自然科学知识,如:为什么森林能够净化污水,无花果真的没有花吗,等等,课余交流。

语文园地五

设计理念:

世界是多元的、五彩的,我们的思维应当是开放的、多维的、创新的。学生是独立的人,他们要用作文去关注、参与、干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应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开发“获取、筛选、分析、重组、输出信息”的信息素质功能。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满腔热情地创设一种能激发学生说写欲望,不吐不快的氛围,让学生放开手脚,大胆想象,写他们“梦幻生活”的同时,初步培养学生应用语言文字的意识,交往实践的情感调节能力、自控能力,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懂得写话的意义,明白写话的基本要求,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前准备:

提早两三天请学生自由写一篇关于动物的日记,以便教师了解学生写话基础,掌握学生对动物喜爱率及熟悉度,确定课堂“特写镜头”的动物选。

导学过程:

NO.66

第 一 课 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说话欲望。

1.听歌释疑“经纪人”。(听歌曲《老鼠爱大米》)歌名是什么?你知道是谁唱红了这首歌?听说这首歌最先不是杨臣刚唱的,而是另一个叫王启文的歌手唱的,当这首歌被大家所接受、传唱时,王启文站出来告杨臣刚侵权,杨臣刚忙着唱新歌,没时间处理此事,就由他的经纪人──贾璇出面处理这事。考考你,你觉得经纪人是干什么的?

2.谈话激情:(观看鸡、狗、猫、鸭等动物明星的照片)是呀!经纪人对于歌手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这不,你看,这些可爱的动物明星都想去参加东芝动物园即将举行的首届“可伶可

第五篇: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课题:

3、月亮湾

总课时:3课时

本课时:第1课时

主备人:徐秋芳

授课人:

授课时间:3月16日

教学目标:

知识: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和方法,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

技能: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知整体画面,知道这是一幅农村风景画。

能力: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观察能力和朗读能力。

情感:初步感受月亮湾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读通顺课文,读准字词的音。会读翘舌音:朝zhāo、绕rào。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尤其读好几个长句。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板书课题:月亮湾

修改:出示生字卡片:湾,前鼻音,韵母是an,不是ang。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左部是“三点水”,右部是弯曲的“弯”。

“湾”的意思本是指水流弯曲的地方,在这里,课题“月亮湾”是一个村子的名字。

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欲望。

、导入。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大好河山,不仅旅游景点风景秀美,就是一般的农村,景色也很迷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月亮湾》,就介绍了一个美丽的村子。

2、揭题

相机板书(月亮湾)读题。注意正音“亮”(轻声)“湾”的意思本是指水流弯曲的地方,在这里,课题“月亮湾”是一个村子的名字。

3、出示挂图观察,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

4、过渡:那么课文又是怎样为我们介绍月亮湾的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读课文,要求:自由轻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对照生字表划出生字。

2、出示词语,注意正音,师生评议。

(1)读好词语里的翘舌音:朝zhāo霞、绕rào着;后鼻音:倒映yìng

(2)读好词语中的轻声音节:村子、缓缓地、清清的 修改:初读课文“送生字回家”。

要求:自由轻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对照生字表划出生字,“与生字交朋友,别喊错了它们的名字”。

交流,指名分自然段读,注意正音,师声评议。

平舌音:载zai;翘舌音:朝zhao、绕rao;后鼻音:

映ying

3、指导学读好问中长句的自然停顿

(1)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河上/有一座石桥。

(2)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一群群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

(3)清清的河水/倒映着小桥、绿树和青山。

(4)茶园里/不时飘来/采茶姑娘/欢快的笑声。

4、读准了生字词语,现在我们来读读课文,注意读通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挑选自己能读好的一小节认真练练,要把它读流利,等会请你读给大家听。

(3)通过提名读、小组赛读、同学相互挑战等不同形式把课文分小节读流利。

(4)反馈、评议。要求把生字的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板书:美丽

3、指导朗读:在座的小朋友都是月亮湾的小村民,让我们一起把咱那美丽的村子夸一夸吧!齐读第一自然段

修改:过渡:这美丽的村子为什么叫“月亮湾”呢?

1.默读全文,找出有关句子。

2.交流。

(1)相机出示句子“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放映动画。

(2)指导读好长句子: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村子的名字为什么叫“月亮湾”?

3.学生字“湾”。

(1)师述:“湾”本义是指水流的地方,本文中指地名。

(2)比一比,再口头组词(弯—湾)。

四、写字指导、出示生字:湾

(1)比一比,再口头组词(弯—湾)

(2)指导书空,讲解注意点

湾: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右两边的高低差不多。左部“三点水”中的第二个点站到队伍外面一点;右部的上面部分宜写得宽扁,下部的“弓”上收下放,其中两“折”和一“竖”均略向左斜,以求斜中取正,使右部平稳。

2、指导学生写好和“湾”字结构相同的生字:缓、绕、缓:左右结构。左部“绞丝旁”写法同前,右部写法同“暖”字的右部,不能写成“爱”。

绕:左右结构。左部“绞丝旁”写法同前;右部“尧”写法同“晓”宇右部。注意右上边无“点”。

3、指导学生在书上描红、临写。

3、教师行间巡视辅导,提示写字姿势。

五、作业、课堂: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完成《补充习题》课文3中的一、二两题。

2、课后:继续练读课文;给生字口头组词。

课题:

3、月亮湾

总课时:3课时

本课时:第2课时

主备人:徐秋芳

授课人:徐玉英

授课时间:3月17日

教学目标

知识: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课文插图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技能: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位,理解课文内容,欣赏月亮湾的美丽景色。

能力:学习按顺序的观察事物。

情感:感受月亮湾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受欣赏月亮湾村前村后的的美丽景色,并能有条理的介绍月亮湾的景色。

难点:理解文中词句含义。

教具准备: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词语

修改: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月亮湾》(学生齐读课题)

师:我们来自月亮湾的词语宝宝来和同学们打招呼了,你能叫出它的名字吗?

朝霞、绕着、倒映

村子、缓缓地、清清的

修改:小朋友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月亮湾是个——(生回答:美丽的村子)(板书:美丽的村子)到底月亮湾美在哪儿?大家想不想去看看呢?好,由老师当导游带领大家一起走进风景如画的月亮湾吧。

2、回顾第一自然段: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齐读第一段

修改:让我们一起自豪的夸一夸我们美丽的家乡吧!

3、过渡:那么今天我们就来重点学学课文,看看月亮湾到底美在哪里呢?

二、细读课文,体验美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A、学习第一句、让我们先到村子的前面来看看吧,板书“村前”。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这美丽的村子为什么叫“月亮湾”呢?

2、交流。

(1)相机出示句子“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观察小河的样子。

(2)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村子的名字为什么叫“月亮湾”?

(3)指导朗读第一句:领读、指名读、齐读。师生评议

3、过渡:月亮湾有月牙一样美的小河,让我们再学着小作者站在小桥上,一起来看看月亮湾还有哪里美呢?

B、学习第二句、根据学生交流相机出示句子“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齐读。

欣赏图片,帮助理解词语。“缓缓地”一词换词说说。

“绕着”一词,请两名学生上前演一个绕着另一个转。

修改:这句话中的“绕”字是什么意思呢?(“绕”变红)请同学们用动作来表示“绕”。

请同学们伸出一手握拳,另一只手做绕的动作。(全班一起来做一做)

2、出示句子“一群群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欣赏图片“一群群”的鱼。

3、指导朗读第二句。先让学生自读体会,并说说怎么读才能读出美来,再适当指导。“缓缓地”读慢一点,后半句读出鱼儿的欢快、自由。

4、过渡:这一句写了哪里的美景?(可看看画面,答后板书“河里”)河里还有什么美景?

c、学习第三句、学生交流,相机欣赏图片

2、比较句子:读一读,比一比,想一想哪一句更好,为什么?集体交流。

/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和小桥。

\清清的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和小桥。

谁能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好在哪里?

3、指导朗读第三句,读出河水的清澈、轻缓。

4、过渡:月亮湾有河,有桥,又有鱼,可真美啊!我们抬头再往四处看看,还有哪里美呀?

D、学习第四、五句。、生答“河岸上长着许多桃树”,板书“河岸”。

修改:师引读:春天,树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灿烂的朝霞。

师:见过朝霞吗?(出示朝霞图)师讲解:朝霞就是早晨的云彩,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出现了许多颜色。

师:书上有一个词来形容朝霞的颜色美,是什么?(出示“灿烂的”)“灿烂”都有一个火字旁,你能猜出它的意思吗?(像火一样红)说明朝霞被阳光染得像火一样通红鲜亮。这样的朝霞美吗?

生答:美

师:那你能把美丽的朝霞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师:课文把什么比作朝霞?为什么?(出示桃花图)你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桃花很多?(“满”字变红)

师:一大片,一大片的桃花就像红得似火的朝霞,多美呀,谁能把这么美的桃花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四人小组练读,指名朗读)老师也被这灿烂朝霞一般的桃花吸引住了,我也想读一读呢!(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2、相机欣赏图片说说什么像“一片朝霞”?有什么相同之处?

3、指导朗读:谁能把这么美的桃花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学生联系,提名检查,评议,齐读。

4、那么,过了桥又是什么呢?

E、学习第六句。、根据学生交流相机出示句子,板书“农田”

2、比较句子/过了石桥,是一片农田。

\过了石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

3、看图体会“绿油油”的农田的美。齐读这两句话

4、“绿油油的农田”“绿油油”说明了什么?

5、练

红¬¬¬¬¬¬¬¬¬¬¬¬¬¬¬¬¬¬¬¬¬¬¬¬¬¬¬¬¬¬¬¬¬¬¬¬¬¬¬¬¬¬¬¬¬¬¬¬¬_____,黄¬¬¬¬¬¬¬¬¬¬¬¬¬¬¬¬¬¬¬¬¬¬¬¬¬¬¬¬¬¬¬¬¬¬¬¬¬¬¬¬¬¬¬¬¬¬¬¬¬_____,金¬¬¬¬¬¬¬¬¬¬¬¬¬¬¬¬¬¬¬¬¬¬¬¬¬¬¬¬¬¬¬¬¬¬¬¬¬¬¬¬¬¬¬¬¬¬¬¬¬_____,白¬¬¬¬¬¬¬¬¬¬¬¬¬¬¬¬¬¬¬¬¬¬¬¬¬¬¬¬¬¬¬¬¬¬¬¬¬¬¬¬¬¬¬¬¬¬¬¬¬_____,黑¬¬¬¬¬¬¬¬¬¬¬¬¬¬¬¬¬¬¬¬¬¬¬¬¬¬¬¬¬¬¬¬¬¬¬¬¬¬¬¬¬¬¬¬¬¬¬¬¬____

F、小结:月亮湾有清凌凌的小河,春天有红艳艳的桃花,绿油油的农田,到了秋天,又会有金灿灿的收获,让我们一起来读好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过渡:欣赏完村前的景色,让我们一起再到村子的后面去看一看,听一听。板书“村后”

2、欣赏图片,板书“茶园、山坡”这是课文的第几自然段的内容?

3、指导朗读:“一片”引导学生想象茶树茂盛生长的景象,读出月亮湾人们的喜悦心情。

修改:就是因为有了像采茶姑娘那样辛勤劳动的人,才使得他们的家乡月亮湾如此美丽。我们的家乡也很美,只要你用心观察,你会发现美就在我们眼前,美就在我们心中。请回家以后,试着用画笔将我们的家乡最美的地方画下来,并介绍给大家听。

三、总结课文,激发感情、结合板书回顾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月亮湾的景色的?

2、学生读后完成:月亮湾有()的小河、()的石桥、()的河水、()桃树,还有()的茶园。

3、大家觉得月亮湾怎么样,你喜不喜欢月亮湾?如果你的家住在月亮湾,你会怎样赞美它?(相机板书“美丽”、“热爱”)

4、请大家带着对家乡无比热爱的感情一起来读好课文。

四、作业、课堂:完成《天天练》课文3中的一、二两题。

2、课后:练习背诵课文。

课题:3月亮湾

总课时:3课时

本课时:第3课时

主备人:徐秋芳

授课人:徐玉英

授课时间:3月18日

教学目标:

知识:巩固本课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

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能力:引导学生读读、画画、想想的方式感受月亮湾的美丽,创设情境,让学生做小导游,按顺序介绍月亮湾的美景。

情感: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派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更加热爱美丽的家乡。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准确书写;背诵课文。

难点:根据课文内容描述月亮湾的地理位置。

教具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口头)

映示填空题,生回答后出示答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绿油油)的农田、(清清)的河水、(美丽)的村子、(粉红)的桃花、(月牙一样)的小河、(灿烂)的朝霞。

一小河

一鱼儿

一石桥

一茶树

2、朗读全文后提问:课文按什么游览顺序描述月亮湾的景色?

答后板书:

/村前: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

\村后:山坡

修改:比较下面两句话:

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和小桥。

清清的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和小桥。

谁能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好在哪里?请齐读这两句体会一下。

比较句子/过了石桥,是一片农田。

\过了石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

c.看动画体会“绿油油”的农田的美。粘贴词卡“农田”

d.指导朗读。重读“绿油油”一词。

二、分组绘画,指导背诵

、用彩笔画出各种景物。

(1)座座房子(表示村子);(2)拱形的石桥;

(3)田字形的农田;(4)三角形的山;(5)月牙状的小河。

2、根据课文描述的月亮湾的地理位置,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教师行间指导)

村子的前面是小河,河上有石桥,过了石桥是农田;村子的后面是山。

3、小组交流,按月亮湾的地理位置背诵课文。

修改:板书:(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学背课文。

(1)指名背

(2)集体齐背

三、实践体验、争做小导游、月亮湾这么美丽,谁愿意当小导游,带着游客们到那里去游玩一番?

2、先自己练习,可选一个你认为最美的地方详细介绍,也可以按顺序把月亮湾全部介绍给游客,还可加上自己的语言和合理想象。

3、学生上台做导游,其余师生都做游客。

修改:先自己练习,可选一个你认为最美的地方详细介绍,也可按顺序把月亮湾全部介绍给游客,还可加上自己的语言和合理的想象。

四、写字教学。

、自学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

(2)给生字找朋友(说说词儿)。

2、交流。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的。

如:比较法,口头组词。

/朝 /像 /坡 /映 /烂

\明 \象 \波 \英 \兰

(2)说说汉字笔顺(书空)。

3.指导写字。

(1)七个左右结构的字中,“朝”左右各半,其余六个字左窄右宽。

(2)提示注意点:

坡:左右结构。左部“提土旁”和右部“皮’’的写法同前,全字左窄右宽,左短右长。

映:左右结构。左部“日字旁”写法同前;右部“央’’的中“横”要长,“撇、捺”舒展,保持右部稳定,全字左窄右宽。

朝:左右结构。左部下面的“十”其横画左伸右缩以让右;右部“月”体形宜瘦。全字左宽右窄。

(3)指导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行间巡视辅导,提示写字姿势。

五、作业、你的家乡哪里最美?试着画一画,再向同学们作介绍。

2、把课文背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3.月 亮 湾

美丽↙村前:小河→河上→河里→河岸→农田↘ 热爱

↖村后:山坡 茶树

歌声

下载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word格式文档
下载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字典的用途,掌握基本的查字典的方法,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观察......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级下册教学计划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 人。学生进入二年级后,在识字方面突破识记的难关,孩子们记字的速度加快,但由于识字量加大,同音字混淆有时会出现。......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1、《找春天》 1、 会认“羞”等9个生字,会写“脱”等9个字。 2、 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1、找春天 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会。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春天的美景。 教学重点:会认、会写......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全册教案 第一组: 第一组教材围绕“春天里的发现”这个主题进行安排,主要由《找春天》《笋芽儿》《古诗两首》《小鹿的玫瑰花》及语文园地一组成。 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以“多......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识字1 学目标教: 1.认识“万、复、苏、柳”等13个生字,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正确、整齐、规范书写“万、冬、齐......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无忧资料,海量资源,享你所想(www.wyzl.net)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识字1 学目标教: 1.认识“万、复、苏、柳”等13个生字,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

    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第四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抓住伊林娜的情绪变化的确语句,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动手实验进一步唤起学生不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