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改革方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改革方案
为了落实贵州民族大学关于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改革的要求,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效果,“近现代史与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教学部”根据课程特点,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本着“理论精、史事清、方法新、效果好”的思路,特制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以顺利推进本课程教学改革全面进行。
一、教学改革目标
(一)彻底打破照本宣科、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向素质教育的转换,改变长期以来以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课程知识为学习目的的观念,牢固树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目标的理念。着重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历史事件、评论历史人物的能力,深刻领会“四个选择”,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的责任意识。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去主动发现、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有所得。
(三)全面客观反映教学过程,改变传统的“一考定终身”考核方式,使教学效果和学生成绩的评价更加透明公正。
二、教学改革基本内容
根据贵州民族大学2014级新生课改方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分为2分,32个学时,8周完成教学,每周4节、没有实践课。经过调研以及参照付江红老师、赵春波老师的教改实践经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改革思路如下:
1.开展专题教学。专题讲授内容在中学历史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加深,以教育部统编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为基础,设置六个专题,即: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时期的经济政治、近代中日关系、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到建立新中国、新中国的建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文化专题: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每个专题教师讲授2学时或者4学时,一共为18学时,另外设置 2个学时的复习总结,课堂教学时数总共为20学时。具体安排为前2周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每周上2次,每次2个学时;后6周每周上1次,每次2个学时。
2.设置实践课。实践课的方式包括:选读历史典籍,观看经典纪录片,进行乡土历史调查等等。实践课设置12个学时,要求每位同学必须交一篇读书报告或者一份乡土历史调查报告。报告的要求为:文科专业字数为3000—4000字,理科专业字数为2000—3000字,不得抄袭,引文必须注明出处。报告在第7周提交,并且放入期末试卷袋中存档。
三、成绩考核与评定
1.期末闭卷考试改为统一开卷考试。由“近现代史与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教学部”根据教学要求组织教师拟定开卷考试题,并在学校统一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考试与阅卷。
2.综合成绩=期末成绩50%+平时成绩50%。平时成绩=考勤30%+课堂表现30%+实践课成绩40%
四、专题具体设置、实践教学大纲、选读参考书目分别看附件1、2、3。附件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设置
设置六个专题:
专题一: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4学时)专题二:中华民国时期的经济政治(2学时)专题三:近代中日关系(2学时)
专题四: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到建立新中国(4学时)专题五:新中国的建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4学时)专题六:文化专题——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2学时)复习总结: 2学时
专题一: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4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对本专题的学习,了解外国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以及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面临的主要任务;深刻理解社会各阶级为民族独立、国家复兴所做的各种探索及其成败的根本原因。
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从鸦片战争到辛丑条约的基本历史过程,认识清朝廷是如何在外来侵略的打击下,不断丧权辱国,使中国的领土与主权不断受到破坏和丧失。2.了解农民阶级、地主阶级统治集团、资产阶级维新派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及斗争。
教学基本内容:
一、外敌入侵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与特点
(二)近代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三)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
(四)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发展阶段
二、中国各阶层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一)抵御外国武装侵略的斗争
(二)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起落
(三)洋务运动的失败和戊戌维新运动的夭折
(四)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
(五)对这一时期探索国家出路的历史总结
专题二:中华民国时期的经济政治(2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对本专题的学习,了解中华民国时期的经济与政治状况,认识中华民国的社会性质,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继续救国斗争的社会时代背景。
教学重点和难点:1.中华民国的社会性质。2.关于袁世凯的评价。3.认识国民党在抗日战争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基本内容:
一、中华民国时期的经济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发展及其原因
(二)民族资本主义陷入困境及其原因
二、中华民国时期的政治
(一)中华民国的社会性质
(二)中华民国初期的政治状况
(三)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状况
(四)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政治状况 1.国民党军事独裁统治的建立 2.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合作与分裂 3.国民党政府与抗日战争 4.国民党统治在大陆的奔溃
专题三:近代中日关系(2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对本专题的学习,了解近代中日关系的发展历程以及伟大的抗日战争及相关重大历史事件,认识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与作用,认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期间做出的巨大牺牲;深刻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深远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民族团结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从近代中日关系的发展演变认识当前中日关系。
教学基本内容:
一、鸦片战争后的中国与日本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与中日关系
三、日本的全面侵华与中国的抗日战争
四、战后中日关系的缓慢恢复
五、中日关系的新课题与远景展望
专题四: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到建立新中国(4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对本专题的学习,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及其重要意义,从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了解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2.中国共产党的武装革命、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3.新中国的诞生及其伟大意义。
教学基本内容: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的斗争
(一)中国共产党与大革命
(二)土地革命与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三)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共产党
(四)解放战争与新中国的成立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成功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专题五:新中国的建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4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对本专题的学习,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了解民主革命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恢复;认识毛泽东与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失误、纠错以及在探索期取得的建设成就;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功绩,认识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中共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认识邓小平与二十世纪中国第三次“历史性 的巨大变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和认识建国初期的中国社会性质;2.三大改造的特点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3.理解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4.改革开放的起步与全面展开。5.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教学基本内容: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
三、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以及探索期的建设成就
(二)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1.“大跃进”
2.“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四、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专题六:文化专题—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2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对本专题的学习,了解近代中国在内忧外患之下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辩证客观地认识西方文化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西学东渐之下中国社会的变革;2.怎样辩证客观地看待当今的西方文化与中国社会。
教学基本内容:
一、西学东渐涵义
二、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几个阶段
三、西学东渐的主体与传播途径
(一)传播主体
(二)传播途径
四、西学东渐的内容、主题与特点
五、近代以来思想潮流的演进
六、“西学东渐”下的社会变革
附件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一、实践教学的目的
实践教学环节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实践,让大学生能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从而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增加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实践内容设计要求
实践课的设计一方面要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理解理论,掌握理论。另一方面,作为本课的主要目标是要使学生能够增强实际情感体验,促使“知、情、信、意、行”的转化。再次,实践课的设置也要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务。
三、实践课程方式及内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实践教学包括课堂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实践课的方式包括:观看经典纪录片,选读历史典籍,进行乡土历史调查等等。实践课设置12个学时,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每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实施。
实践教学一: 观看影视资料
结合特定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观看《复兴之路》、《留美幼童》、《甲午风云》、《西安事变》、《长征》等影视作品;或观看《彝海结盟》、《南京大屠杀》、《抗日烽火》、《辉煌成就——改革开放30年》等专题图片展。组织讨论活动或写出观后感。实践教学二:组织比赛及学习交流活动
组织演讲赛、辩论赛、讨论会、读书活动等活动。为了有效利用时间,可采用课内课余相结合,分组交流与班级交流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实践教学三: 听专家的报告
校内外专家学者、政界人士、行业精英以及熟悉有关历史事件、熟悉地方建设的有关人士给学生作专题报告。
实践教学四: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革命遗迹以及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展览。
组织学生参观黎平会议会址、遵义会议会址、息烽集中营、王若飞故居、贵安新区的建设等等,并写出相关报告。
实践教学五:组织小型课题研究
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布置相应研究选题;对学生进行研究技能培训。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采集资料、整理交流资料、分析研究、撰写论文等工作。
实践教学六: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参与学校党委宣传部、团委、学工部等部门协同组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三下乡”活动并撰写社会实践报告。
四、实践教学要求
1、对任课教师要求:
教师要精心安排组织并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认真批阅学生的实践报告,及时评定并公布学生实践成绩,注意保存原始材料并汇编成册装入期末试卷袋中存档。
2、对学生要求:
(1)由各班班委按10一组,确定实践小组组长。(2)由各实践小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实践活动。
(3)每位学生积极参与,认真调研,独立完成一篇原创的实践报告。实践报告要求:须手写,文科专业字数为3000—4000字,理科专业字数为2000—3000字,不得抄袭,引文须注明出处,报告在分别于第7周和第15周提交。
五、实践教学考核与成绩评定
1、实践教学的指导、检查及成绩评定由该班任课教师负责。
2、考核内容:
(1)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参与情况。(2)实践心得、实践报告完成情况。(3)实践课题完成情况。
3、成绩评定:实践教学成绩占平时成绩的40%,即期末综合成绩的20%。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参与情况及调查报告和论文水平,按百分制给出相应成绩。
近现代史与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教学部
2015年1月20日
附件3:
实践教学——读书报告选读参考书目
1.[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2.胡绳著:《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罗尔纲编:《太平天国通史》,中华书局,1992年版 4.夏东元编:《洋务运动史》,华东师大出版社,1992年版
5.郭德宏主编:《抗日战争史研究述评》,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版 6.温贤美、李良志、裴匡一等编:《抗战时期的国共关系》,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
7.[美]费正清、[美]麦克法夸尔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8.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历程》,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钱刚:《留美幼童——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文汇出版社,2004年版
10.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1.陈平原、夏晓虹编:《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版
13.资中筠:《启蒙与中国社会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14.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九州出版社,2008年版 15.蒋梦麟:《西潮与新潮》,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第二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总结
网络1101
蒋志颖
111406112 刚刚开始上《中国近现代史》课时,我心里充满了疑惑:这段历史我们初中学过两遍,高中学过一遍,现在来到了大学,怎么还要学啊?而且内容都是雷同的,都是从鸦片战争讲到至今,没什么翻新嘛!可是,当我真正接触到这门课的时候,我完全颠覆了自己之前的想法,没想到历史课也可以如此有趣。于是,我着迷了……
一开始,老师就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他让我们报名制作《历史上的明天》。这是以一种PPT的形式在每次正式上课前向全班的同学展示历史上的明天,内容可以介绍这一天历史上所发生的种种重大事件,也可以就其中某一件事进行深入的探讨。形式多样,以小组形式参加,每组不超过三人。幸运的是,我同室友也参与到了其中。我们俩制作的是历史上的4月25日。刚开始时,虽然也找了很多资料,可是却找不到一个共同的主题,不知从何下手。后来,我们又将所有的资料从头到尾梳理了一遍,这一遍思路变得清晰了起来,最终我们以艺术为主线,选取了安徒生、张大千、中央戏剧学院这三个典型来进行介绍。因为主题是艺术,又结合当前流行潮流,我们为PPT取名为《那些年的4月25日》。整个PPT是以电影的形式做的,加入了片头和片尾,理所当然,片尾就是用与题目相关的《那些年》作为片尾曲的。当然在演讲的时候,也加入了新意,我们拉来了自己的好朋友当客串,为大家进行演讲。对于参加制作《历史上的明天》这个作品,我发现历史的内容是永远也学不完的,就算是一模一样的内容,也有我们探究不完的奥秘,值得再花双倍的时间去钻研、探索。同时,这也培养了我的创新意识。当然,在这其中团队的重要性也是不可忽略的。
也许正是因为自己亲身参与了这次的活动,使得我以后每次上星期二的《中国近现代史》课之前,都对即将要上演的《历史上的明天》充满了期待。我期待别人要演讲的内容,我期待别人演讲的形式,我更期待别人所想到的种种新意……
除了《历史上的明天》,老师还会精心挑选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电影给我们观看。在这其中电影《我的1919》给我印象最深,电影《我的1919》通过中国外交使团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凡尔赛和约”的历史事件,生动展示出80年前中国外交风云,讴歌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和蓬勃高涨的爱国激情,同时也揭示了”弱国无外交”这样一条真理。影片着重表现和描写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维护国家尊严、保卫中华民族权益。拒签“凡尔赛”条约的光辉伟绩和肖克俭为国为民请命、抗争帝国主义列强的感人肺腑的历史故事,真实地再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
影片充分表现了作为“弱国”的中国,在列强的国际社会中讨回正义,讨回平等是何等的艰难。但是,中国终于挺起胸膛,第一次面对列强说:不!从此开始了中国上世纪新的篇章,是中国人民觉醒而奋起的出彩华章!
“弱国无外交”,又一次被提到了案上,这是饱含悲痛的五个字,这是深刻烙印在从近代开始所有中国人心上的字。我们必须时刻记住,一刻不忘,世世代代都要铭记!
弱国无外交”,告诉我们国强才有说话的权利,说话才能有被听见的权利。当时的中国从官到民,从内到外,从陆征祥这样的高官到顾维钧这样的青年外交家,从肖克俭这样的热血青年到梅这样的巾帼志士,有如此众多的仁人志士,为什么中国还是如此任人宰割?就是因为当年的中国,是一个谁也可以来分一杯羹。谁也可以随意践踏一脚的国家。
那么,即使有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如何精彩地运用他特有的机智,幽默,巧取,以一块怀表怒嘲日本代表,如何以他的个人才华和人格舌战群敌;以及肖克俭如何如何奔走呼号,声嘶力竭,如何壮酬国、慷慨赴死……在世界强权政治的大环境下,在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绝对优势前提下,通通都显得苍白无力了 这就让我让我联想到了:落后就要挨打。在我看来,这个道理贯穿着整个历史。回顾过去,无论是鸦片战争还是日寇侵华,无一不在印证着:昔日的中国因为懦弱而受尽欺凌。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变得强大,也逐步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但我们却不能轻易忘记这些灾难深重的屈辱史,在这段时间里,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因此我们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作为新时代的炎黄子孙,我们必须得铭记这一段段历史,从中明白更多的道理。
俗话说:知史可以明得失。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大多可以从历史上找到经验或教训,这对于我们今后的为人处世是非常有意义的。学史使人明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的。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们更需要将这句话常响耳畔。须知未雨绸缪,须知居安思危,或许是卧薪尝胆。
第三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论文
第 1 页
中国参与朝鲜战争前后的中苏关系变化
摘要:朝鲜战争的爆发,历来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其各方发动战争、参加战争的动机,也不是一句话可以概括的。有观点认为,在这其中,中国与苏联的关系是战争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可以肯定,在朝鲜战争之前,中国与苏联的关系绝不是表面上那么团结友好,铁板一块。中苏双方的利益冲突,多多少少都对朝鲜战争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同时朝鲜战争也在很大程度上反作用于中苏关系,使得中苏关系的发展轨迹变得更加非同寻常。关键词:中苏关系、朝鲜战争、社会主义阵营、同盟关系、隐患。
学术史回顾:
要谈从朝鲜战争看中苏关系变化,首先还要从更早的时候中苏关系开始说起。沈志华先生认为,毛泽东一开始并不是苏共的坚定支持者,更没有把苏联当做真正的朋友。根据沈志华先生的看法,前前后后毛泽东与苏联的矛盾一点也不少。比如早些的西安事变,中共是希望借此机会来审判蒋介石,而苏联则坚持要留下蒋。又如之后的皖南事变,毛泽东忍无可忍,认为必须在军事上、政治上全面反攻,而苏联则立即在重庆召见周恩来和叶剑英反来对毛泽东的意见,保护蒋介石。所以,不仅毛泽东不看中斯大林,斯大林也是不相信毛泽东的。用沈志华先生的一段话来概括,就是“斯大林从保证国家安全利益出发,在战后的亚洲继承了沙皇俄国的传统战略,制定了以夺取太平洋出海口和不冻港为目标的外交方针。苏联实现这一目标的保证是雅尔塔协定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因此,斯大林对华政策的主要对象是国民党政府,重点在于保护和实现苏联在中国东北的利益,而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革命,则是苏联外交斗争中的借用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尽管存在着友好和互助的一面,但大体是在一种不愉快、不和谐的状态下开始的。”①可见,中苏关系并不是一直以来都像外表上看起来那么和谐统一。
回到朝鲜战争爆发之前。人们对朝鲜战争的缘由历来争论不休,史迪文·戈德温在《中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缘起——60年之后的一个评述》中提到这样一种“相对客观的描述”:“朝鲜战争是在一个复杂形势下产生的一个复杂问题,不能用简单的判断来解决。从内部看,它是南北方矛盾积累并不断激发的必然结果;从外部看,战争根源在于美苏划分势力范围的政策和冷战对峙,使朝鲜被人为地一分为二。应该说,没有朝鲜的分裂便不会有朝鲜战争,1而没有冷战对峙,朝鲜是不太可能分裂的。”②我们着眼于外部,朝鲜战争是美苏斗争的结果。“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苏联就得到消息说, 美国曾经有一个‘把中共变成第二个铁托集团’的计划”③,这是苏联绝对不能接受的,所以,警惕美国一切破坏中苏关系的计划,加强与中国的关系,成为苏联的重要任务。1950年2月14日,中苏双方经过艰苦谈判,终于在毛泽东抵达莫斯科两个月之后缔结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一个铁板一块般的力量的成形,中苏之间的不信任仍然处处存在。沈志华总结道:“朝鲜战争是中苏结成同盟关系后第一次面临的最重大的国际问题,也是对这一同盟关系最重大的考验。而斯大林对这一问题的处理表明他对毛泽东是缺乏信任的,同时也反映出这一联盟中隐含的裂痕”④。从何看出斯大林对毛泽东的不信任?毛泽东在1949年12月访苏时曾明确向斯大林表示,中国刚刚建立,需要时间来发展经理,在此期间能否维持国际局势和平?斯大林表示,只要毛泽东和金日成不打,和平维持“20年都有可能”。但是在1950年1月 ①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8页。②刘金质等编:《当代中韩关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9页。
③沈志华:《中苏同盟、朝鲜战争与对日和约——东亚冷战格局形成的三部曲及其互动关系》,第175页。④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 第158页。第 2 页
30日,斯大林就在回复什特科夫关于金日成抱怨苏联不让自己出兵南朝鲜的电报中表示,同意金日成的进攻计划。史料显示,中国高层对此虽然并不是一无所知,但“未能参与战争的详细谋划令毛泽东在后来相当愤怒”①。
在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出兵之前,苏联与中国仍然对战争的走向存在分歧。1950年10月1日,斯大林给毛泽东发来电报,建议毛泽东“立即向三八线推进,哪怕只有五、六个师也好。”10月2日,毛泽东回电,指出现在不是中国出兵的的有利时机,特别是如果引起“美国与中国的公开对抗”,将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现阶段不如“‘保持克制,暂不出兵’,2‘朝鲜在暂时失利的情况下可将斗争方式转变为游击战争’”②。在之后几天,斯大林再次致电毛泽东分析出兵与否的利害关系,毛泽东表示了对这些分析的赞同并且还表示中国可以出兵,但提出了苏联给予空军支援和武器装备贷款的条件。显然毛泽东是“完全了解中国介入朝鲜战争所面临的极大困难”的③,最终中共能够达成统一意见决定出兵,绝不是像苏联那样一开始就想好将直接军事援助朝鲜的责任抛给中国那么简单直接的。
那么中苏关系的变化的明显转折点在哪里呢?我们认为,这个转折点,正是中国出兵朝鲜。美国国务卿“艾奇逊1952年对丘吉尔说,在朝鲜战争之前,中苏分裂似乎是‘一种真正的可能性’,但是,中国介入朝鲜战争,使这个希望看来十分遥远,目前不可能实现”④。中苏关系的明显变化可以从美国的判断中察觉到。中国出兵之前,斯大林把中国看成是“半个铁托”,但在中国的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那一刻,让斯大林真正放下心,从此将中国视为是真正坚定且不可或缺的盟友。毕竟中国出兵,不仅仅是为朝鲜作战,为中国作战,也是在为苏联作战,为整个社会主义阵营作战。自此以后,中国与苏联迎来了第一个蜜月期,关系紧密程度节节攀升,让美国不得不将分裂中苏视为“一个长远的目标,只能寄希望于未来,在短期内不可能实现”⑤。
总而言之,中苏关系在朝鲜战争之前是保留、猜疑较多的准同盟关系,在正式成为同盟之后,也有相当一段时间的不信任,直到朝鲜战争开始,中国派兵入朝,中苏同盟关系才真正变得坚定而亲密。
一、朝鲜战争爆发前中国的与相关国家的政治背景
1.朝鲜战争前的中朝关系背景
在朝鲜战争爆发后,毛泽东在“国内经济困难重重,军事上有没有充分准备和必成把握的不利条件下”,坚决主张派兵赴朝鲜作战,其历史与政治背景有着巨大的作用。
首先“从历史上来讲”中国曾长期保持着对朝鲜的宗主国的地位,由于地域上的相邻,中国东北地区与朝鲜长期有着广泛的文化与经济交流形成了唇齿相依的关系。特别是到了近代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觊觎,朝鲜常常被用作侵略中国的基地和跳板。
中国和朝鲜同时受到日本军国主义扩张的威胁,共同的命运把它们联系起来。日俄战争,特别是1910 年日本吞并朝鲜以后,大量的朝鲜人移民中国东北,并在那里开始了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争。随着中国抗日战争的爆发,分散在中国北方的各种朝鲜抗日力量逐步联合起来,归属到中共和八路军的领导下。⑥ ①史迪文·戈德温:《中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缘起——60年之后的一个评述》,第13页。
②刘淑春:《俄刊公布斯大林就中国出兵朝鲜问题与毛泽东、金日成的往来函电》,《国外理论动态》,1996年第23期,第178页。
③沈志文:《中苏联盟与中国出兵朝鲜的决策——对中国和俄国文献资料的比较研究》,第12页。④李莉:《美国对中苏关系的认识与反应——从朝鲜战争爆发到苏共二十大》,第1页。⑤同上,第2页。
⑥沈志华:《“唇齿相依”还是“政治联姻”》,第2页。第 3 页
因此,朝鲜的命运与中国息息相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朝鲜共产主义者一直与中国共产党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许多朝鲜共产主义者就开始在中国从事革命活动,一些朝鲜革命志士还加入了新成立的中国共产党,金日成本人也曾一度是中共党员。上世纪30年代还参加了东北抗日联军的对日作战。30年代末40年代初,又有一批朝鲜共产主义者来到革命圣地延安,他们帮助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者,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中国内战开始以后,朝鲜作为中共军队的战略大后方,为中共打
3败蒋介石国民党军提供了巨大帮助。①
所以,毛泽东和中共领导人不可能忘记朝鲜人民对中国革命的支持,但是在另一方面,中朝关系也有着不和谐的一面。首先,金日成并不想让中国“过多干预朝鲜军事进攻计划”,所以在出兵之前并没有征求毛泽东意见。而金日成“迫于斯大林要求在5月12日秘密访问北京通报饿朝之间谈话结果”时,毛泽东有所保留,没有公开支持军事统一的计划,但是他也没有明确提出反对。但是毛泽东本人来讲,他不希望这个时候“在东北边境出现战争危机和紧张局势”。而朝鲜方面也并不希望中国过多的介入到朝鲜战争中去。
而从朝鲜方面来看,金日成既依靠中国,同时又警惕中国对朝鲜的过多干预。“在朝鲜战争爆发前,金日成在党内的权利受到了以朴宪永为代表的“南方派”和以朴日禹、金雄和武亭为代表的“中国派”的挑战。”而且,北朝鲜军队中的大量干部和士兵都是从中国回去的,有的还曾在延安接受过革命思想的洗礼。“在这种背景之下,金日成不可能将自己完全与中国紧紧地捆在一起,给予中国政府以充分的信任。”②
由此,中朝之间的关系并非想象的那么和谐,就在这时,中苏之间的关系,推动了中国出兵的事实。
2.朝鲜战争前的中苏关系背景
在朝鲜战争前,中苏关系大体上是基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当时,美国的亲共势力占了上风。1月5日杜鲁门发表了著名的关于台湾问题的演说,“声明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如果在台湾海峡地区发生军事冲突,那是中国内战,美国不会干预。”并且因此,“在中苏谈判进入关键的时刻,美国的公开表态显然刺激了莫斯科,看来需要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关系。”
于是,在1949年时“由于毛泽东的固执态度,以及西方舆论对中苏关系现状猜测而形成的压力,斯大林在谈判中被迫让步”③,同意并且最终于1950年2月14日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这一同盟建立的重要基础是“在政治和军事上对付美国的威胁”。中国共产党在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斗争中需要苏联的支持和帮助,“以遏制美国干涉中国内战和颠覆新中国的企图”。而苏联与美国在亚洲的冷战中也需要“借助中国来牵制和打击美国的势力”④这一相互需要的关系,促进了条约的建立。
但是从经济和外交的角度观察中苏两国对新的条约的理解就不尽相同了。
首先,苏联的让步让中方在条约中收回了1945年失去的主权和利益。这一点,可以说是中方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所取得的一大收获。可是,却也正是这一点,让中方欠了苏联一个大大的人情。
另一方面,在斯大林心中,虽与中国结成了互助同盟关系,但是中国不像朝鲜,完全是在苏联的支持和援助下建立起来的。斯大林还是对毛泽东和北京政权存在有疑虑和不信任。于是,借由中方收回主权利益这一点,斯大林提出作为一定的补偿措施,朝鲜问题需要加入 ①②吴宏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毛泽东出兵朝鲜艰难决策的背后》,第2页、第3页。③沈志华:《斯大林、毛泽东与朝鲜战争再议——根据俄国档案文献的最新证据》,第6页。④吴宏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毛泽东出兵朝鲜艰难决策的背后》,第6页。第 4 页
商议的日程之中。
对比当时,中国远远不可能脱离苏联,在各方面都需要俄方对于进攻台湾提供军事、政治上的援助。于是,稳固这一条约变成了中方所需要完成的最为迫切的事。
在当时新中国立足未稳,并且共产党正在加紧准备进攻台湾的事实下,中方并不希望中国的边境上爆发战争。这一点,俄方也是十分明确地。所以,当朝鲜战争爆发时,毛泽东非常清楚自己所处的尴尬境地,“袖手旁观”会受到朝鲜人民和莫斯科的指责,陷于不义之地。而且刚刚结成的中苏同盟关系就会遭到破坏。更主要的是中国还要“依靠苏联的支持来恢复经济和完成解放台湾的统一大业”。毛泽东并不希望在中、朝、苏三国关系上看到“朝鲜的天平偏向苏联一方”,同时“尽可能地保持对朝鲜的影响”,以“减少金日成对自己的猜忌以
4及斯大林对中国发展的疑虑和对其本人的不信任。”①
从此可以看出,在朝鲜战争初期,中苏同盟关系是十分微妙的。冷战时期的苏联,为了全面抗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非常需要“有中国这样东方大国来作为保证其远东安全的屏障”,同时也是其对“美国政策和实力进行试探的工具”。在战争条件下“维持这种同盟关系更是中国和苏联实现各自战略目标的必要保证”②。
二、中国参战前后中苏关系的具体分析
1949年的春天,有消息说美军即将从朝鲜南部撤出。而李承晚政权正在积极准备对北方的进攻。金日成此时一方面向斯大林寻求武器装备援助,一方面向毛泽东要求提供兵力支持。此时毛泽东的态度是同意让中共军队的朝鲜族军队全副武装开赴朝鲜。之所以毛同意将朝鲜族部队送往北朝鲜,是因为他支持通过武装革命来完成国家统一,并且他怀有崇高的革命道义。但是根据如下史料记载,“全朝鲜同志不要向南朝鲜发动进攻,而是等待更有利的形势”,因为北方采取的进攻会引起美国的干预,而中共的军队主力已经南下,“不可能迅速有力地给予支持。”③可以知道,中国此时是不支持金日成开战的。
9月3日,金日成向苏联使馆提出了一项主动进攻计划,即抢先“对南方采取军事行动,夺取瓮津半岛及从瓮津半岛以东到开城附近的部分南朝鲜地区,希望莫斯科批准采取这一行动。对此,苏联驻朝鲜大使和军事总顾问什特科夫表示支持。9月下旬,苏共中央政治局讨论了朝鲜的请求,并给予答复,拒绝批准金日成的计划。苏联一方面认为北朝鲜政治和军事都没有做好准备,另一方面,斯大林也十分忌讳美国的反应。莫斯科的意见是“在南朝鲜开展游击运动,建立解放区和准备全民族起义”④,同时加强军事力量,一边在南方发动进攻是实施反击。这就是说斯大林同毛泽东一样,赞同金日成实现祖国统一的主张,但反对直接使用军事进攻的手段。
1950年1月中旬,金日成通过苏联驻朝大使什特科夫向斯大林再次提出了武力统一朝鲜的问题,这一次斯大林的态度发生了改变。1月3 0日,斯大林回电什特科夫, 要他转告金日成说,在这件事上我准备帮助他。3月间,苏联满足了北朝鲜关于提前使用1951年贷款以及军事和技术援助的要求。4月,金日成一行访问了莫斯科。⑤这次会议上,斯大林最终同意了金日成的方案。为什么苏联会在此时改变态度呢?我们分析认为,此时正值《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签订不久,为了弥补苏联在中国东北即将失去的权益,苏联支持金日成发动战争,武力统一朝鲜。而同意北朝鲜的军事行动对苏联可以产生一举两得的效果。北朝鲜的军事行动如果成功, 苏联在远东的战略地位将进一步得到巩固;如果失败,由此而导致的中朝和中苏、苏朝边境地区的紧张局势将迫使中国政府把注意力转移到上述地区来, 推迟解放台 ①吴宏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毛泽东出兵朝鲜艰难决策的背后》,第7页。②刘淑春:《俄刊公布斯大林就中国出兵朝鲜问题与毛泽东、金日成的往来函电》,第3页。③④沈志华,《斯大林、毛泽东与朝鲜战争再议》第2页 ⑤宋晓芹,《苏联与朝鲜战争》第2页 第 5 页
湾的行动。假如美国进攻到同时,沈志华先生也认为,苏联支持朝鲜的进攻计划是因为斯大林对局势估计过于乐观。他认为北朝鲜的实力远远大于南朝鲜,相信北朝鲜不需要中国的帮助,就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朝鲜战争的胜利,从而排斥中国插手朝鲜问题。在之前,斯大林最关心的是美国的动态。而在此时,美国开始改变远东政策,从亚洲收缩兵力。1946年6月美国已经完成了从朝鲜半岛的撤军,而这“标志着美国在亚洲基本上完成了以收缩力量和防线为特征的战略调整”。莫斯科注意到,在美国国务卿艾奇逊1月12日的讲话中提到美国的远东防御范围时是把韩国排除在外的。金日成的作战计划中也反复说明这场战役将会迅速取得胜利,没有美国插手的时间。所以,斯大林最后同意了北朝鲜的计划。
正如前文所说,莫斯科在朝鲜战争即将爆发时态度是十分积极的。当时苏联向朝鲜军派遣了大量的军事顾问。并且,1950年,苏联支援朝鲜的军事物资就达到八亿七千万卢布。斯大林对朝鲜的战局十分关心,他希望苏联支持的是一场速战速决的战争。总的来说,在美军仁川登陆之前,苏联对朝鲜战争采取的是非常积极的方针,但是有一点斯大林十分明确,就是莫斯科不能公开和直接卷入这场战争。而朝鲜战争的爆发并没有引发中国政府的特别重视,在美国决定全面介入朝鲜战争的同时,全国重心都还集中在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上,因此中国方面战争开始时的应对措施只是外交上的沟通与交涉。在美国介入后,苏联首先让驻华大使罗申几次转告中国领导人,提出与朝鲜方面尽快联系,决定是否在边境集中兵力待敌人越过三八线后进行支援等建议。
仁川登陆后,朝鲜方面战况急转直下。中国陆续发表声明,表明了己方立场。9月22日,称“居留在中国的朝鲜人民有权力回去保卫祖国”。9月25日,聂荣臻对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说:“必须不惜任何代价制止美国的侵略行径”。9月30日,周恩来发表演说:“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①
中国方面表达了逐步明确的参战态度,在国际局势上缓解了盟友苏联在朝鲜半岛的压力,但是美国方面并没有重视中国方面的意见,继续扩大战果。只有态度没有行动是不够的,随着朝鲜战局的变化苏联和中国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同盟双方开始对是否出兵进行了比较直接的电报交流,甚至周恩来和林彪亲赴苏联与斯大林面谈就出兵一事磋商。
10月2日和3日,来自毛泽东的电报被转达给斯大林。但是,同一时间,中俄方面却有两份内容关于出兵但是决定却迥异的电报。经过很多学者考证,大致确定这两封电报都出自毛泽东,只不过只有一封由苏联大使罗申被转达给斯大林,另一封没有发出去。
未发的一封对于中国立即出兵朝鲜是持支持态度的,电报的一部分是这样的:“我们决定用志愿军名义派一部分军队至朝鲜境内和美国及其走狗李承晚的军队作战,援助朝鲜同志。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必要的„„”②,除此,电报还有提到不利情况、初步战略部署、物资援助等方面。
然而发出的一封电报对立刻出兵持暂缓态度,列举了几点不利后果,“首先,派遣几个师过去,是很难解决朝鲜问题的„„其次,这样做极有可能引起美国与中国的公开对抗,其
5后果是把苏联也卷入到战争来„„”③,充分表达中国方面的谨慎态度。两封截然不同的电报表明了中国方面的立场:中国没有盲目地服从或是接受盟友苏联方面的建议,而是更多的考虑到自身利益。同盟双方还处于没有多少信任和合作,仅仅是互相试探的谨慎的同盟阶段。这一点从周恩来参加的黑海会谈也可以看出来。
周恩来的机要秘书康一民回忆说周恩来参加黑海会谈的目的就是向苏联告知中国的出兵决定,并商讨武器装备的援助问题。通过一份署名为“第4784号密码电报”的重要档案,①潘力:《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兼论冷战在亚洲的起源》,第146页。②同上,150~151页。③同上,第159页。第 6 页
可以知道在1950年10月11日周恩来与斯大林会谈上,双方已经商定中国军队不再开赴朝鲜作战。从原文中第一点“尽管国际形势有利,但中国军队目前尚未做好准备,就不要越过朝鲜边界,以免陷于不利局面”①可以直接看出。当然,苏联的军事援助是中国方面对于中苏同盟的最重要最急迫最关切的问题。电报中同时也揭露了中国拒绝先出动陆军的主要原因——苏联空军援助两个月后才能出动。周恩来本人后来说到:他是带着两种意见去的,或者出兵,或者不出兵,主要就是希望得到苏联的空军援助。会议的内容和立场众说纷纭,最后结果却可以确定。中国暂不派军队入朝作战,同时建议金日成撤离北朝鲜。这一点是得到周恩来和斯大林共同认可的。
黑海会谈并没有达到双方开始最想要的结果,即中国出兵同时苏联出动空军进行援助,但考虑到种种复杂利益纠纷,最后双方还是达成了一致。尽管双方就这一决策达成一致,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都没有做出很大的牺牲或妥协,但对于一个战略同盟来说却并无益处,特别是朝鲜方面继仁川登陆后开始走向颓势,开始败退。
其中关于苏联对中国的空军援助问题就能够反应两个国家在自己的利益立场上的一些考量。斯大林之前曾答应过出动空军掩护中国军队。6斯大林在7月13日经罗申转给中国领导人的电报中再次明确表示:“我们尚不知道您是否已决定在中朝边界部署9个中国师。如果您已做出这样的决定,那么我们准备给您派去一个配备1 2 4架飞机的喷气式歼击机师,用于掩护这些部队。”;“我们打算由我们的飞行员培训中国飞行员两到三个月,然后把全部装备转交给你们的飞行员。我们打算让在上海的航空师也这样做。”②由此可以推断,在美国军队尚未越过三八线时,斯大林极力鼓动中国出兵,并表示愿意出动空军给以协助,以便稳定朝鲜战局。当美军越过三八线,中国出兵态度又犹豫不决,此时制胜的可能性便大大减小。又根据沈志华先生在论文《斯大林毛泽东与朝鲜战争再议》提到,此时美国空军不断对苏联进行挑衅。这种情况下,为了极力避免与美国的冲突,斯大林自然对中国要求空军援助采取推脱的态度。也正因为如此,当1 3日毛泽东再次通报中国陆军可以先行出动,但要苏联保证两个月后提供空中支援时,斯大林不得不明确表示,即使将来苏联空军出动,也不会进入朝鲜上空作战。这就是说,中国军队必须孤军奋斗。
最后,当中国军队在朝鲜第一次胜利后,苏联战斗机也终于出现在鸭绿江上空。总结起来,苏联空军的援助可谓来的一波三折。根据中苏条约,早在战争之前苏联空军就已经来到中国。当北朝鲜面对美国军队节节溃败时,中国出兵便被提上日程。而苏联方面,这时并不想中国过早出兵,因为这涉及到其在朝鲜的地位和影响问题,空军援助上态度也含糊不清。到美军突破三八线时,斯大林担心与美国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也怀疑毛的诚意,拒绝了中国的空军援助请求。直到中国军队开向朝鲜,并取得阶段胜利后,斯大林才组建空军航空师为中国军队后方提供空中掩护。并且,从始至终,苏联空军都只在后方活动。
我们可以看见,朝鲜战争是一场以小见大的战争。苏联将朝鲜视作自己在远东的一片重要势力范围。相比于朝鲜战争的得失,苏联更注重在这个过程中与美国的全球博弈的得失。在前期,基于合理考虑,苏联和中国的立场是一致的,都不支持金日成的进攻计划。可是斯大林逐渐开始认为,北朝鲜有相当大的获胜把握,美国也难以借机插手朝鲜战争,他便同意了北朝鲜的军事进攻。并且决策期间并没有让中国参与其中。很显然,苏、中双方都明白这个决策的受益者无疑是苏联,中国有很大可能会成为受害者。
前期,的确,北朝鲜一路凯歌高奏。可当美军参与战争后,形势迅速逆转。但此时苏联并没有支持中国马上出兵。因为苏联不想与美国发生军事冲突,也对中国的诚意充满怀疑,甚至仍然想着通过秘密外交手段解决问题。此时,中国的境况十分窘迫。假设放弃北朝鲜,苏联势必让金日成在东北建立流亡政府,而美国则会继续大举进犯。而根据中苏友好条约,①沈志华,《斯大林、毛泽东与朝鲜战争再议》第10页。②同上,第12页。第 7 页
苏联将派大军援助中国。即使是以胜利告终,好不容易争取回来的东北利益又会重回到苏联手上最后,当毛泽东在当时社会主义阵营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决定派兵入朝作战,挽救朝鲜及社会主义阵营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一举措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斯大林对中共的疑虑,于是理所当然的,中苏的同盟关系在那时变得更为紧密了。
中苏关系的亲密有哪些具体体现呢?比如在1950年12月4日,苏联副外长葛罗米柯在与中国大使王稼祥谈话时就强调,中国人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机会,并建议中国军队“趁热
7打铁”①,越过三八线,继续乘胜追击。第二天,周恩来就美苏上述两项备忘录发表了题为《关于对日和约问题的声明》。声明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代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它必须参加对日和约的准备、拟制与签订”关于台湾、澎湖列岛、萨哈林岛南部及千岛群岛的归属已经分别由开罗宣言和雅尔塔协定予以解决,“完全没有重新讨论的理由”。声明还谴责美国不愿从日本撤军,“并且利用日本作为侵略朝鲜、侵略中国的战争基地”,以及公开武装日本和企图使日本成为美国的殖民地②。这些意见自然是反映了苏联的立场,只是莫斯科不愿直接出面而已。并且就在两国大使会谈的前一天,毛泽东就在会见金日成时提出:“敌人有可能要求停战, 我们认为必须敌人承认撤出朝鲜而首先撤至三八线以南, 方能谈判停战。最好我们不仅拿下平壤, 而且拿下汉城, 主要是消灭敌人首先是全歼伪军, 对促进美帝撤兵会更有力量。”③毛泽东之所以和苏联方面的意见不谋而合,如此的默契绝不是凑巧,而应当是中苏两方密切交流的结果。而可想而知,中国和苏联在这次可看成天衣无缝的合作中关系又大大加深了。除此之外,《关于对日和约问题的声明》是中国政府首次全面地阐述对日媾和问题的观点和立场,而中国政府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气魄,不仅仅是因为自身的强大决心,还有因为身后强大的苏联大国“后盾”。
三、总结
在朝鲜战争之前,刚刚建立的中国需要长期的平稳发展,需要与周边国家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但是复杂的形势,不允许中国冷眼相对、袖手旁观。为了在国际范围内更富有竞争力,中国必须选择与苏联走的更近,即便这意味付出相当沉重的代价。前期中国与苏联的互相猜疑,互相保留,在当时看来是难以避免的,毕竟两个接壤巨人国家在都渴望成为一方强国时,是不可能毫无冲突的。苏联在朝鲜战争之前希望在让中国有一定发展的同时又控制、牵制住中国,既让中国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重要力量,又避免其成为主要力量。中国则希望借助苏联的帮助来大力发展自身,摆脱贫困窘迫的状态。但朝鲜战争的爆发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大家的计划。后来,中国在自身困难重重的情况下进军朝鲜,还是让苏联十分感动的,这大大加强了中苏的同盟关系。两国关系前所未有的高涨,也让中国从中收获了不少利益,在朝鲜战争后为自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不过,不得不说,当时苏联虽然与中国关系紧密,但处处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在战争中还是做出了一些对中国不利的决策,也没有提供足够的帮助。这是中苏关系在变得相当紧密之后任然存在的一些隐患。
其实中苏关系,并不是一个富有争议性的话题,也不是一个鲜有人涉足的领域。那么,为什么我们小组仍然选择这个话题作为论文主题呢?因为我们认为,无论是当时的中苏关系,还是当今的中俄关系,都是影响到中国能否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素。因此对中苏关系的分析,有利于我们以史为鉴,使得自身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加顺畅。①沈志华:《朝鲜战争俄国档案馆的解密文件》, 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史料丛刊(48),2003年7月, 第635—636页。
②世界知识出版社:《国际条约集(1950—1952)》,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61年, 第354—358、360、361页。
③逢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一1976)》,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3年, 第135页。
第四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论文
摘要: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拉开了辛亥革命序幕,掀开了中国历史新的篇章。在此之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随后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次年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然而封建王朝的没落,共和的表象下中华民族的磨难仍在继续。袁世凯篡得大总统之位,更与日本秘密签订二十一条,意在复辟帝制。在举国上下的声讨中,复辟闹剧黯然落幕,军阀混战又带来新的战火与伤痛。
国难当头,爱国志士与热血青年无不痛彻心扉,义愤填膺。有的人一心效法西方先进的理念与制度,有的人尊古复礼、修缮己身。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则在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中华民族新的希望。
关键词:建党90周年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心得体会
进入19世纪中叶,由于封建统治腐败和西方列强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黑暗,经济凋敝,社会残破,民不聊生。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却没有割掉封建残余的尾巴;革命党人势力单薄,不得不依靠传统势力“结束王朝,停止战争,走向共和”。最终,袁世凯攫取了革命的果实,而后又迫害革命党人,解散国会,甚至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尽管袁世凯在举国讨伐声中黯然死去,北洋政府却已经分崩离析,中国依然贫弱不堪。更加落后的是人们的思想,张勋带领鞭子军冲进参议院,解散了参议院,复辟了帝制,皇权思想依然存在在人们的意识里。中国代表团作为战胜国满怀希望的参加巴黎和会,力争夺回山东,夺回青岛,却遭受了大国间的不平等对待!
巴黎和会上的受挫,激怒了我们的青年学子。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6月5日,上海工人开始大规模罢工,以响应学生。6月11日,陈独秀等人到北京前门外闹市区散发《北京市民宣言》,声明如政府不接受市民要求,“我等学生商人劳工军人等,惟有直接行动以图根本之改造”,陈独秀也因此被捕。6月28日,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另一方面,党的缔造者也在不断地探索着救国的道路。李大钊和陈独秀先前在日本学习救国救亡的方法;回国后,李大钊举起了中国第一面马克思主义旗帜;陈独秀也在学生和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后因散发宣传进步思想的传单一度被捕入狱;出狱后人坚持革命。毛泽东曾当过兵,试图用武力救国,最后怀着对北洋军阀的失望离开了部队;后来又试图出国留学,把先进的知识学回来;最终他选择了留在国内,选择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并积极地在工人阶级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思想。周恩来在领导学生运动中遭到北洋政府的逮捕,在狱中也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出狱后又出国勤工俭学,在法国建立了中共旅法支部,为中国革命储备了重要的政治力量。
在共产国际的支持和帮助下,各地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派出代表共13位代表,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布了共产党的成立,并选举了中共第一届中央局成员,通过了党的纲领。从此,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其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的无产阶级因此有了战斗的司令部,中国的劳苦大众从此有了翻身解
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观《建党伟业》心得
放的希望,中国的革命从此焕然一新。
影片看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看着历史从辛亥革命推演到中共成立,十年,是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最重要的十年。从辛亥革命推翻帝制,走向共和;到五四运动,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到中共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中国革命从此焕然一新。
清朝末年,统治腐朽,内忧外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受尽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掠夺。不少仁人志士接受了先进思潮的熏陶,积极探索救国救亡的道路。光复会是清末著名的革命团体,著名的秋瑾烈士和徐锡麟烈士就是光复会的成员。光复会的政治纲领是“光复汉族,还我山河,以身许国,功成身退”,这就反映出光复会宗旨的缺陷;他们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做出的贡献是值得后人肯定的,但他们的阶级局限性也导致了光复会的逐渐湮没。同盟会是清朝末年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全国性的革命政党;同盟会在1912年造成大清帝国的覆亡,促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权——中华民国的建立;但是在辛亥革命后期,同盟会内部出现了党派分裂,斗争激烈,最终,由同盟会等革命团体重组的国民党也被袁世凯强行解散了。
这个时候的李大钊、陈独秀和毛泽东等人,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得到启发,认识到只有联合工人阶级,发动工人运动才能救中国。他们在学生和工人群体中广泛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共的成立建立了思想基础。而中国广大的无产阶级成为了中共成立的阶级基础。中共一大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消除资本家私有制,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斗争结束”为奋斗目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就中国的国情而言,农民阶级领导的革命和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都有其局限性,无法带领全国人民将侵略者消灭干净。比如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都以失败告终;而辛亥革命也没能赶走侵略者,让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的现状,资产阶级为了巩固政权甚至要向外国侵略势力妥协。所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的产物。
从此,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解放斗争。从南昌起义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从二万五千里长征到东北抗日救亡运动,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又带领人民积极探索富国强国道路,虽然道路曲折,但前途光明。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建设的越来越好,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一步步提升。2008年,我们举办了北京奥运会;2010年,我们举办了上海世博会。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我们才有今天的成就!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我们用各种方式表达了我们对党的热爱和崇敬。我们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会越来越美好!
第五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概述
课程概述
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首都师范大学具有55年办学经验,素有严谨治学的传统。建校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了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建校之初,我校即成立马列主义教研室,开设马列主义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经历了《新民主主义论》、《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概论》等课程基础上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及实施方案的精神而新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开设上述课程当中,李松林教授始终坚持教学改革改革与实践,曾经主持编写《中国革命史》与《中国革命史论》2部教材,发表了多篇教学论文。
从2005年开始,我校认真贯彻中宣部、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05课程改革”方案,立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开设作了充分的准备,有了扎实的教学和教研基础。2006年春,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精神,首先在我校2006级部分本科生中正式开始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按照教育部规定,我们严格使用全国统编教材,但在教学方面进行认真改革。一是加强协作交流,及时沟通信息,开展校际和校内听课评比;二是进行专题教学实践,并率先在北京市高校系统制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多媒体课件,及时应用于教学,受到学生好评。2006年9月,我校李松林教授参加教育部“精彩一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五章的录制。2008年,该课程成为学校精品课。2009年—2010年,先后主持北京市教育工委课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方法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模式研究》,2009年,北京市教育工委批准李松林教授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科研工作室”负责人。
在试点的基础上,我院在2007级学生中全面推开。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方面,我们充分利用北京市近现代遗迹、遗址丰富的特点,深化和规范实践教学,初步形成师生互动、学院与团委协作,紧密围绕教学要求,探索出了一条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新路子,开创德育一体化教学的新局面,为深入该课程改革奠定了更为牢固的基础。
为了使课程组教学规范,我们采取集体备课的方法,每一章进行一次集体备课,组织课程组成员集体讨论教学大纲和基本教学要点,同时指定有经验的骨干教师分别承担各专题教案和电子课件的撰写与制作工作。通过集体备课,不仅深化了教师对教材的深入了解,而且统一了教案,并形成了完整的电子教案,提供给每一位任课教师。
这一时期我们的教学主要突出三方面问题:
一是紧密围绕教学重点,对大学生进行国情国史教育,深刻理解三个选择,阐述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指导、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本源和意义。
二是有针对性地结合当前大学生比较关注的社会热点批判新自由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不断增强大学生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文化道德观,学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
三是在实践教学、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认真与有效地探索。现在,我们正在继续推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的深入,努力突出这一课程蕴涵的优秀革命历史传统特色,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深化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积极探索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
4-2 理论课或理论课(含实践)教学内容
4-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课程定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2005年根据中央政治局的决定,以中宣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规定的大学生公共政治必修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近现代中国革命和建设为主题,以中国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主线,进一步揭示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建设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
课程中心任务是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国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
建设目标:
第一,使大学生全面、系统掌握1840年以来至2007年中国社会和革命与建设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第二,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成为对当代大学生真心喜爱和终生受益的课程,提高他们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第三,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成为北京市级与国家级精品课。
4-2-2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上 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1840-1919)
综 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学时)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3学时)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3学时)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3学时)
中 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
综 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1学时)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3学时)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3学时)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4学时)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3学时)
下 编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06)
综 述 辉煌的历史进程(1学时)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3学时)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3学时)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3学时)
4-2-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课程重点:
(1)如何评价资本—帝国主义对于中国的侵略?
(2)如何认识中国的社会性质?
(3)如何评价太平天国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4)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5)如何从戊戌维新运动正确认识救亡和启蒙的关系?
(6)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
(7)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8)如何认识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与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9)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0)怎样认识近代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主要特征是什么?
(11)怎样评价孙中山?
(12)怎样认识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13)如何认识毛泽东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创?
(14)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15)如何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后民主党派的兴起和“第三道路”的幻灭?
(16)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历史形成的?
(17)怎样认识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的中间路线?
(18)为什么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19)国民党在大陆失去执政地位并迅速崩溃的原因是什么?
(20)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1)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22)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的最伟大的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23)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
(24)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道路的开创者?怎样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25)如何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的失误?
(26)如何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的历史转折?
(27)怎样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基本经验?
2.课程难点:
(1)如何理解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兼评“侵华有功论”和“告别革命”论。
(2)辛亥时期的志士仁人为什么选择了革命?
(3)中国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武器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4)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5)如何认识毛泽东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6)如何认识抗日战争中的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
(7)为什么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8)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9)怎样正确评价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道路中的地位与作用?
(10)怎样评价改革开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中的地位与作用?
3.解决方法:
(1)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课堂教学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在重大政治问题上明辨是非。
(2)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加强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性。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特别是通过影视片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有深刻的理解。
(4)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观和社会调查,以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坚定广大同学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与信心。
(5)在教学中处理好理论和历史事实之间的关系,力求理论和历史事实的统一。
4-2-4 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本课程为学期课,课程安排一般由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两部分构成。为了将实践教学落到实处,我们的做法是:
1.制订实践教学大纲
首先,我们将实践区分为课堂实践与课下实践和社会实践,根据教材教学内容特点,我们分别制订了课堂实践与课下实践和社会实践教学大纲,以便更好地指导大学生的实践教学。
2.明确实践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课堂实践与课下实践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形象地、生动地做到“两个了解”,进而理解“三个选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用具有北京地方特色的史实,教育学生,要求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要了解北京人民在近代革命时期的斗争历程,学习北京人民坚定革命信念,坚持革命斗争的英勇精神;并思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对祖国现代化建设负有重大责任的新一代,应如何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3.坚持教学实践内容与方式创新
一是课堂与课下实践,课堂实践以课堂讨论为主,课下实践以观看电视录像资料,读教材、原著及其他参考材料为主。通过这些做法,使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结合现实问题进行思考,提高学生提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课上课下实践外,我们将教材内容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到中国革命的遗址和改革开放的前沿典型进行参观和社会调查。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曾经组织学生前往卢沟桥和北大红楼参观,前往北京市亦庄科技开发区、锦绣大地、韩村河、留民营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并写出调查报告,也曾经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回家乡进行社会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学生对此反映很好。我们认为本课程实践教学应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有组织的调研,也可以利用寒暑假期让学生在家乡进行调研,要求学生写出调查报告,提高学生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实践教学,这不仅是教学内容的改革,而且也是考试方法的改革。我们力图通过社会实践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增强学生的实际能力,同时我们也将社会实践记入学生的学习成绩。
4.坚持社会实践与考试方法改革相结合
加强实践教学,这不仅是教学内容的改革,而且也是考试方法的改革。我们力图通过社会实践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增强学生的实际能力,同时我们也将社会实践记入学生的学习成绩。实践教学成绩作为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成绩的基本组成部分,占总成绩的18%。如果是因为实践教学不合格导致学生总成绩不及格,必须重修实践教学。同时我们要求在组织实践活动时都要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做到覆盖所有上课同学,每名学生参加本课程实践活动不得少于2次。这就克服了过去的社会实践以点带面的问题,保证了全员性。
4-3 教学条件(含教材选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1.教材选用与建设
本课程除使用全国统一的国家教育部编写的最新教材和教参之外,同时,还选用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生辅导读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疑难问题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这些参考书在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李松林教授主持编写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ppt》,编写出版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研究》,该书已经有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今年初已经编写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40万字),将由高教出版社出版。
2.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
第一,李松林教授主持编写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ppt》,不仅为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提供参考,还为全北京市高校中国近现代史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第二,李松林教授主持编写出版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研究》,该书已经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该书稿电子版已经放在网上,供教师与学生参考。第三,今年初李松林教授集北京高校教师之力,完成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40万字)的编写工作,将由高教出版社出版。
第四,制订了实践教学大纲,用以指导大学生的教学实践。
第五,给全体教师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多套教学录像资料,包括《世纪中国》、《百年中国》、《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共产党史》、《毛泽东》等。
3.实践型教学环境
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比如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展览;与郊区县搞共建活动;利用假期组织学生搞社会调查等等。学校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成立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并投入了大量经费,为搞好本课程教学提供了组织保障。
4.网络教学环境
创设了网络教学环境,课程全部课件及教案上网,学生可以在网上看到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课程习题库、教学录像、参考文献等内容。任课教师与学生网上互动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答疑解惑。
4-4 教学方法与手段(举例说明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
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取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中,我们根据教育学中关于教学方法的一般原理,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特点,在启发式教学的总原则下,灵活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其目的就是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本课程教学方法的使用
(1)坚持教学理念创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始终坚持创新式教学方法。创新式的最重要之点就是优化教学体系,充实教学内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就必须反映时代发展的最新要求;反映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应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等。我们根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不同章节的内容,在教师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思想实际的基础上,在上课之初提出问题,然后经过学生的思索,提出答案。教
师引导学生对问题的答案进行分析,经过师生的共同探索,得出比较正确的答案。李松林教授主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2006年12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已经出版。
(2)坚持分层次教学
针对学生的差异,如:文、理、外语、艺术等所学专业的不同;本科、专科层次的不同;不同届别学生成长的环境与面临社会的热点问题不同;对各部分内容、接受方式和接受心理不同等等,我们进行了对授课内容的深浅做适当调整。例如在音乐系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时,教师要求每一个同学交期中作业时,每人分析一首反映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歌曲,一位来自重庆的学生分析了“绣红旗”这首歌,文中结合她中学参观白公馆、渣子洞的经历,使她对“绣红旗”这首歌有了新的认识,思想与灵魂得到了进一步净化。一位来自东北的同学分析了“松花江上”这首歌,使她认识到作为中国当代大学生,应把个人命运融入到祖国的命运之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针对文学院的学生,教师让学生重点分析毛泽东诗词,从中体会领袖的人格魅力与胆略、气魄和追求。在外语学院,教师要求学生在本院刊物上翻译一篇有关毛泽东思想的文章。
(3)坚持案例式教学
我们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上通过讲解精选的知识和精选的案例,使学生掌握一般的、有普遍意义的内容。这种方法经过如下几个环节:教师精选案例→教师课堂讲授→教师分析个别案例中蕴涵的一般特点→学生理解→教师归纳方法→学生掌握方法。
(4)坚持关联式教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涉及到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如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历史学、哲学,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对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在讲课时,从各门课程知识相互关联的角度,根据不同的内容有选择地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问题。李松林教授撰写了《纲要、概论两门课交叉内容的讲授法》一文,发表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7期上;撰写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发表在《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第4 期上。
(5)坚持实践式教学
教学实践证明,不在课堂上系统地讲授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就不能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内容,学生就不能作到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但是,仅仅依靠课堂讲授,也不能使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社会问题,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应该将课堂讲授和学生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始终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切实能够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李松林教授撰写了《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发表在《思想教育研究》2006年第7期上。
2.上课学生规模:我校原则上按照教育部要求,每个课堂100人左右,这一规模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李松林教授撰写了《如何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中课堂教学》一文,发表在2009年《思想教育研究》第12期上。
3.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积极进行课程网络建设,开辟网络课堂教学平台。我院承接了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基地委托课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网络课件的制作。通过建设课程网站,我们已经构建一个课程的网络平台,使之成为课程的第二课堂。目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简介、教学内容、教师介绍,教学研讨、教学资料等相对静态的资料全部上到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基地网站上,及时将最新的理论动态和社会热点、焦点反映到网站中来,加强与大学生之间的思想与情感的沟通交流。
4.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
第一,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关注学生思想脉搏,凸显思想教育功能,突出时代感,同时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第二,坚持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第三,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撰写富有学生特色的创新论文。2002年我院独立建制以来,一直坚持进行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到改革开发的前沿阵地进行考察。与此同时,我们的实践课还让学生到城市和乡村各自家乡进行调研,撰写小论文。许多学生撰写了富有学生特色的创新论文。
第四,积极开展“我上讲台”的教学方式。教师把讲课的空间留给学生,由学生介绍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观点和看法。组织这样的活动,既使“讲课”学生得到了锻炼,又使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升。
第五,注重课程网络建设,开辟网络课堂教学平台。要更好地利用多媒体这一教学基本环节,精心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组织教学活动。创设了网络教学环境,课程的全部课件及教案上网,学生可以在网上看到课程介绍、教学计划、教学课件、课程习题库、教学录像、参考文献等内容。任课教师与学生网上互动教学,答疑解惑。
第六,坚持期中作业与期末考试相结合,期末考试与学生撰写小论文相结合,改善考试方法。
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并根据相关内容布置教学作业和进行考核,将考试改革与教学方式改革紧密结合,以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的,进一步增强教育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