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下的小学识字教学研究

时间:2019-05-15 05:19: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现代教育技术下的小学识字教学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现代教育技术下的小学识字教学研究》。

第一篇:现代教育技术下的小学识字教学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小学识字教学研究 石家庄市东风西路小学

一、选题

1、问题的提出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灿烂辉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也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面孔和灵魂。

小学阶段有较重的识字任务,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之一。尤其是低年级,许多课时都是围绕识字展开。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小学六年的识字量为2500个,连节假日算上,平均每天的识字量仅1.14个。翻开12册的小学语文课本,2500个常用这散落在30多万字的课文中,学习生字犹如沙里淘金。

然而,“识字难”一直是我国教育的拦路虎。“识字难”必定制约着儿童语言的发展、心理的发展、对外交流的发展和大量知识汲取。识字难,识字晚,导致中国儿童阅读难、阅读晚。“阅读晚”是影响孩子智力的发展、阅读习惯和兴趣、思维的发展和良好学习品质形成的重要原因。人们经过对众多政治家、文学家、科学家以及学习成绩优异学生的统计,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他们中以上的都是早读者。他们并非因为是天才而阅读,而是早读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他们的智力发育、智商提高、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而造就了“神童”和巨匠。所以,优化识字教学,打下扎实基础,对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甚至学生的终身教育都是大有益处的。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巨大的记忆潜能正是儿童大脑快速发育的特征,3-8岁是儿童形象记忆的最佳年龄,也是学汉字最佳时期。8岁以后,形象记忆的发展就变得非常缓慢,记忆同样的内容需要多花6-7年的时间,错过这一时期,给儿童造成的损失有时是终生无法弥补的。专家提出,3-8岁是儿童学汉字的最佳时期。小学生六岁入学,这一最佳时机稍纵即逝。几十年来,尽管不少人为探索识字法耗尽了心血,但主流教学始终没有太大的突破。如果我们没有创新的识字理论,没有崭新的教学思路,识字难仍然难于上青天。

现代科技的结晶--多媒体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将声音、文字、图画、动画、视频等形式合理组合的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能创造出生动有趣、对多种感官形成刺激的环境,必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兴趣,优化识字教学过程,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2、国内外、省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我国古代识字教学的基本经验,就是集中识字,韵文化,正确处理识字教学与思想教育之间的关系。新中国建立以来识字教学改革实验有祁建华“速成识字法”、斯霞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法、辽宁省黑山学校、北京景山学校集中识字法、注音识字教学法、部件析形识字法,汉字标音识字法、字族文识字法、解形识字法、韵语识字法、“主体—开放——潜能”认字实验、字理识字教学法等60余种。

纵观古今中外汉字教育的历史,总的发展趋势是科学化艺术与信息化。

(一)科学化。基本要求是识字教学要以现代汉字学和现代脑科学为理论基础和认知方案。

(二)艺术化。艺术化的基本含义就是审美化。识字教学的艺术性基于汉字的象形性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图画,本身都具有无限的艺术魅力。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利用文字、图画、声音、动画、视频等综合信息效应,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培养提升审美情趣,使教者乐教,学者乐学,让教与学两方在教学的双向活动中领略共同参与的愉快,从而达到教学高效化的目的。

(三)信息化。信息化的基本含义就是现代教育技术与识字教学的整合。现代教育技术根据汉字学和脑科学的理论,充分揭示汉字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使识字教学的过程变得简单易学,而且应用起来简便高效,形象直观。并且可以建设站点,制成网页,实现远程教学与资源共享。

3、选题的意义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汉语依然有着自身的特点,承载着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浓缩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汉字是平面型方块字,笔划或平行或纵横交错,在二维平面上多向展开;笔划种类多,组合样式丰富;汉字构造复杂,数量繁多;汉字的音形义之间存在一定的理据,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如何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将汉字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代代传承,这正是我们要探讨的内容之一。这一番道理讲起来容易明白,但是,如何使我们现有的教师能够尽快地了解每一个汉字的造字方法、演变历程,并通过恰当的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式演示给学生,决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我们有必要组织相关教师进行系统的研究,探索汉字演变过程中的奥妙,将其中的有关知识系统整合,提炼出低年级学生能够接受的信息,把它们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尽快地达到识记常用汉字的目的。这是一个艰巨而细致的工作,这正是该课题的研究重点所在。

二、内容:(本课题的主要思路及重要观点)1、主要思路:

视角:从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地的角度,探讨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为教学服务,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方法: 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比较统计法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途径:以石家庄市东风西路小学为研究基地,从对小学生识字的内容、质量和方式的调查研究入手,组织教师系统研究汉字的构成和演变过程,并把这些内容精选、整理成相关课件,把这些知识贯穿于识字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尽快地识记汉字。目的:

1、教师适当地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挖掘汉字中所包含的巨大意蕴,可培养学生对汉字厚实的感情,培养对祖国文化传统的热爱之情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修养。

2、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汉字本身的规律特点,举一反三,学会识字,爱好识字。

3、运用将声音、文字、图画、动画、视频等形式合理组合的多媒体技术进行识字教学,以此来创造生动有趣、对多种感官形成刺激的环境,丰富学生识字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巩固学生所学的生字。

4、探索6——8岁年龄段的学生学习汉字的的方法,为学生尽可能的早识字,早阅读做好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重要观点:

儿童入学时摆在他们面前的第一道门槛就是识字。如何降低这道门槛的难度,把儿童安全地引渡到里面,使其不仅能毫发不伤而且能更有活力和勇气去攀登更高更险也更丰富的知识高峰变成了我们的第一个重要任务。

识字难,那是因为识字过程中容易流于枯燥乏味。教师把识字教学简单化,以识字来教识字。教师们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有些试图用一个“多”字来解决问题。多读、多写、多练,固然能强化识字记忆,但是对一个七、八岁的儿童而言,过多的反复无非就是一种惩罚。惩罚对初入学的儿童而言是极为危险的手段,在一开始学习就让师生之间处于敌对状态,这损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伤害了儿童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这对出入学的儿童是一种极大的伤害,这种伤害之大是难以估量的,而又不宜被人发现。

因此,对教师而言,首先必须去了解汉字,热爱汉字,把这份感情显之于行,露之于表,影响感染学生。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够引导学生自发地去寻美探幽,增强对汉字喜爱并以此作为一种需求。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如何用科学的方法途径去激发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热情,这是决定识字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感情是构成人活动的动机之一,全身心热爱和追求目标为之含辛茹苦在所不惜;硬着头皮干一件十分讨厌的事情必然乏味,影响效率和质量。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识字,改变以往的识字教学学习苦,过程长,以往快,巩固率低的特点,是研究本课题的目的所在。

“六书”是我国特有的造字方法,我们要善于利用“六书”帮助学生识字。

“六书”即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这里主要指前四种。学习汉字,明白汉字当初是怎样造出来的,造字时的用意是什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得掌握汉字。结合造字法去掌握众多的汉字可以提纲挈领,以简化繁,触类旁通,收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象形字是汉字的基础。“象形字”就是画物象形,以此形状表达它的含义。”教师可通过多种媒体手段形象的演示,实物和图片进行教学。如教“火、口、水、山、田”等字时可以用此办法。

指事字是象形字加象征性符号,或纯粹的指事符号。所以不象象形字那样有明确的表意,更大意义上需要猜想。所以更需调动学生的联想。如“旦”字,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了,天亮了。“休”字,一个人累了,于是就靠在树旁休息。同时,对某些指事意明确的,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猜想,如“呆”字,可问:“小朋友学习了'旦'和'休'字后对'呆'字有什么好的记忆方法吗?”有些小朋友便说:“一个人张大了嘴巴,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原来是在发呆啊。”多精彩的解释,多丰富的联想!先哲根据某种意义和结构造出了汉字。从汉字本身结构去学习理解汉字,学生不再觉得汉字是单调的笔画组合,而是一个个生动活泼的主体,里面有各不相同的故事。例如,“人”字,撇捺互撑,站立为人。它告诉人们做人的两条原理:一,站起来,站起来是做人的第一步。所以可教育学生做人应不畏困难,百折不挠,永不倒下。二,讲仁爱,仁和人同音,教育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友爱。这样识字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死记硬背的过程。同时也发展了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

汉字是音形义相结合的统一体,识字时首先入目入心的是字形,而汉字又是以象形为基础,以表意为主体,据此就产生汉字识字教学的核心原则——以字形为突破口,音形义相结合的原则,即识字教学不仅要识记汉字的音形义,而且要建立三者之间的联系,主要是见形而知音义,兼及闻音而知义形,表义能辨准字音,写出字形。

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汉字的音、形、义之间的相互联系。实现识字教学科学化艺术化与信息化的基本方法有:

(一)形象展示法。主要是象形字。“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如人马牛羊豕敢象彘鱼渔燕,干支部的虐申等。主要是沟通物象与文字之间的关系,把生动的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够联系现实生活理解每一个汉字的基本意义。

(二)字理讲析法。主要是指事字和会意字。“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如木部的本末未朱等。“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又如罗逸剧豫,莫(暮)葬莽等。能够把生动的生活场景呈现在学生面,使识字教学生活化和艺术化。

(三)系统归纳法。主要是形声字。“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1、形符系统。将许多表示相同或相近意义的形符所构成字系联在一起,可以找出本部类汉字的内在联系,能够正确使用和加深理解。如手部的斗争援受取妥报执及付丞拯史事吏使尹,又如禾部的秉兼积秩年岁,雨部的雷霆电,贝部的败贼等。

2、声符系统。许多字声符相同,形符表示意义或类别的构成子系统,可以帮助记忆,增强迁移能力。如木部的裹踝裸棵颗稞窠课等。识字教学的科学化艺术化与信息化追求的目标,是要做到讲解一语道破,终生不忘。

三、重点难点: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是:组织相关教师进行系统的研究,探索汉字演变过程中的奥妙,将其中的有关知识系统整合,提炼出低年级学生能够接受的信息,并结合学生所用语文教材,整合为系统的知识体系。这是一个艰巨而细致的工作,这正是该课题的研究重点所在。研究笔的难点是:通过多媒体手段把汉字所蕴含的字理展示给学生,并帮助学和感慨联想和想象,使学生尽快地达到识记常用汉字的目的。

四、研究价值:

本课题是在对我校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也是在对全国相关课题进行了广泛的调研的基础上确立的。本研究力图探究学生识字活动中的心理过程,激发学生的识字的兴趣和动机,探索指导学生快速、高效识字的有效方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并致力于从中探寻出可以遵循的客观规律,丰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方法和理论。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在于:

1、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的方法,为学生尽可能的早识字,早阅读做好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从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对学生识字的内容、数量、质量、方法进行严密的统计分析,把握低年段儿童的认识水平,帮助学生顺利、高效地完成识字过程。

3、从师资队伍培养的角度出发,引导教师掌握一定的汉文字基础知识,学习并掌握较为先进实用的识字教学原则及方法,尤其是以字形为突破口音形义结合的教学原则,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提高指导学生识字的能力,从而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4、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行之有效的指导学生识字的方法。

五、研究基础: 已有相关成果:本课题负责人及大部分参与者来自语文教学第一线,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充分了解语文教学的现状,对比研读并亲自执教过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充分吸收不同教材中地识字方法,博采众家之长,这是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实践基础;本课题负责人认真研读了建国以来各阶段的语文教学大纲中对识字教学的要求,认真研究及即将投入使用的新的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的改革方向,广泛研读了有关识字教学的理论文章,这是开展本课题的理论基础。

我校老师在石家庄市自主学习培训班上所做的《漫游语文王国》一课,受到与会教师和领导的好评。

主要参考文献: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 1963年12月版

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王宁《〈说文解字〉与中国古代文化》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1 刘志诚《汉字与华夏文化》巴蜀书社1995.5版

戴汝潜《识字教育科学化和小学语文教育新体系探索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年8月版

第二篇: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科学探究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科学探究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课题

第一研究组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在新的教育时代,信息技术是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互联网的发展不仅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将改变教育和学习的方式。目前,我国教育技术正进入现代教育技术阶段,该阶段重视学习的方法和过程。现代教育的发展,必将促进教与学模式的变化和发展,传统的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必将被教师传授方法、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所代替,教师也将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因此,探索、研究并构建适宜于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教育界急待解决的课题,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但目前,我们的地信息技术、网络教育尚不熟悉,利用网络实施教育教学尚有距离,尤其是建立“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科学探究实验教学新模式”还有待起步,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并形成“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与学的基本理论和模式”。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总结信息化时代,如何改革传统教育思想和模式,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和资源进行物理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研制、开发“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的学与教”的工具平台,研究并开发新一代网络资源。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

1、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构建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步骤;

2、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建立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原则;

3、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探索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措施。

四、课题研究方法:

教学实验法、比较研究法、群众调查法等

五、课题研究实施途径:

根据各个年级的学生特点及学科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拟定实验目标、方法和实施计划。

根据计划设计实施方案,并在实验班进行实验。

收集实验中的相关资料,对实验过程、结果进行分析。

总结实验过程中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为下一次阶段的实验提供参考。

六、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准备阶段:2006年3月——2006年6月 制定本研究组实施方案,提出课题研究计划、管理办法、实验措施。组织本研究组成员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并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做好试验计划,制定本研究组研究计划、实验措施和途径。实施阶段:2006年6月——2008年6月1、2006年6月——2006年8月 :参加学校组织计算机培训的相关活动,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掌握网络教学知识。

2、2006年9月——2007年8月

1、开展课题研究,组织实验班进行实验。

2、总结前一阶段实验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

3、继续开展课题研究,同时准备相关资料,提交阶段性实验总结,接受学校课题组的中期评估。

参加学校课题组组织的相关指导、培训活动,深入开展研究。

3、2007年9月——2008年9月

整理研究成果,总结研究经验,撰写研究报告,接受检查和验收。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效果

向课题组提交本研究组研究实验报告一份。

撰写经验总结和论文。

制作CAI网络课件。

总结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科学探究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典型实验案例、课例。

八、课题管理:

成员:

组长:佘卫军

成员:甘振威 彭晓波 万卫国 周更新 彭厚保 谢建五 陈亦飞 确定课题实验班级:

学校八年级和九年级教学班

人员具体工作:

第三篇: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研究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程中,识字教学非常重要。建国后,党和政府号召人民学习文化,小学语文教育界掀起了识字教学改革的热潮。近十年来,识字教学更是越来越受到学校和教师重视。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比如先学汉语拼音再学汉字,先学笔画少、字形简单的汉字等方法都在教学起到很好的效果。随着时代发展,我们小学教师也要不断创新,寻找识字教学当中的新方法,新理论,为教学所用。本文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发展过程入手,分析了识字教学的重要性,注意汲取传统识字教学的方法精髓,有创造性地列举了识字教学的新方法,为提高识字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识字教学 发展过程 重要性 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段话告诉我们,在语文教育的这一片广阔天地里,蕴藏着丰富的自然性、社会性、人文性等语文课程资源,因此,语文教学应植根于现实的空间,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在语文课程中,识字教学的资源非常丰富,学生学习汉字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发展过程

建国后,党和政府号召人民学习文化。受当时广泛推行的“祁建华速成识字法”的影响,小学语文教育界掀起了识字教学改革的热潮。1960年,辽宁省黑山北关实验学校的“集中识字 ”教改成果被中宣部、教育部肯定并推广。接着,北京景山学校采用“集中识字教学法”并 进行全面的教学改革。黑山、景山的“二山经验”享誉全国。在南方,江苏省南京师范学院 附小的斯霞老师任教的学制改革实验班采用“多读课文多识字”的方法,寓识字于阅读教学 之中,被誉为取得成功的“分散识字”,“集中”与“分散”相呼应,由此而形成了集中识 字、分散识字及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三种识字教学方法。

由于“十年**”识字教学实验被迫中断。1978年以后,黑山、景山及江苏等地的一些实验学校,恢复集中识字教改实验,并开始了识字后读写教学体系的研究。80年代初,从推广普 通话、普及汉语拼音入手改革汉字识字教学法的:“注音识字,提高读写”开始实验,1992 年向全国推广。这之后,在全国小学语文教学中迅速形成了“集中”,“分散”,“注音识字,提前读写”三足鼎立的局面。

近十年来,全国识字教学逐渐百花齐放。每一种方法,尽管视角,起点不同,但彼此之间没有“封闭”起来,都在不断地相互吸收,取长补短,坚持特色、不断完善。如“韵语识字” 取汉语“音韵”之所长。“字族文识字”在字族成文上下功夫。“部件识字”、“成群分级识字”,“字根识字”从分析汉字字形的特点入手改革识字方法。“汉字标音识字”意在“ 取汉语拼音准确之长,补传统”直注“注音不准确之短。”生活教育科学分类识字“侧重发挥汉字”义“的特点,取汉字分类系统与科学分类系统一致之处,使汉字与学科学同步进行。”字理识字“,”猜认识字“把握汉字形与意义的关系,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在理解的基础上教学汉字。”听读识字“把握汉字音与意义的关系,利用听觉把课文听会记熟,再会记忆中的字音、字义与字形对照,通过反复读书来识字。”快速循环识字“,”字谜识字“,注重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探讨小学生识字、记字、用字的规律。”立体结构识字"提供了新的教具、学具。

二、小学生识字教学的重要性

新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现代社会,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人的素质要求提高到从未有过的高度。新的时代呼唤教育要快速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学科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最基础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学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加

快着改革的步伐。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小学生尽快识字的重要性,识字教学被列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根据新课标的精神,识字的阅读和习作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课标提出 “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的识字策略。它可以有效地缓解识字与阅读,写作之间的矛盾,把识字和阅读紧密地系在了一起。也可以说,儿童尽早阅读就等于给儿童增加了一双自己获取知识的眼睛。

(一)阅读能力是儿童学习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没有学会流利的、有理解阅读的人,他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 所以说,阅读是儿童学习各学科知识的基础,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一个儿童阅读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首先我们要明确,儿童阅读的目的是提高儿童学习兴趣,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儿童接受能力比较快,早期阅读也使儿童提高了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通过阅读,可以打开学习方法的大门,便于以后知识迁移,触类旁通。阅读的能力好坏,可以影响儿童的学习的效率,从而影响儿童对学习的正确认识乃至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所以说,阅读能力是儿童学习的基础,是儿童学习的关键。

(二)尽早阅读能有效的培养自我教育能力。德育心理学家认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儿童的自我教育往往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 孩子很小就读一些优秀的文章,不但能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对其思想和认识也有很大影响。试想,在孩子刚刚懂得是非道理的时候,就用好的思想观念来熏陶教育,对孩子以后形成良好的品德,乐观的性格以至长大后所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其次,阅读能力包括一个核心,那就是理解。阅读能力形成的越早,理解能力则发展得快,儿童自我认知,省悟、学习能力就越强,儿童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便会日渐增强。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同一个优秀的老师谈话;学习一篇好文章,就等于上一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因此,尽早阅读是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

(三)尽早阅读有利于促进内部言语和思维的发展。孩子早期阅读,吸收了广博的知识,了解各种各样的事物,丰富其认知和情感,也给以后的语言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词汇,这对以后文章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和对事情的思辨能力都有好处。理论研究认为:儿童无论在听课、回答问题或做作业时的理解、思维等,都必须用内部言语做物质基础和工具。思维越高级,越需要高水平的内部语言。而大量阅读,特别是早期阅读,能不失时机地促进儿童内部语言发展。这样,不但丰富了儿童的认知和情感,还提高了儿童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儿童对身边的世界有一个丰富的、全面的、正确的认识。而思维的发展也是在阅读能力的基础上才有的,儿童阅读能力和效率提高了,思维能力自然就成熟了,大脑的认识更加全面,使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可以形成系统思维,这对儿童将来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四)尽早阅读能够培养儿童的注意力。理论研究认为:一个儿童的注意力水平,是他能否学习好和心智发展快慢的最基本条件。而阅读能有效的培养儿童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就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也就应该用阅读来培养他的注意力。首先,阅读能教给他理解和思考,而理解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能动性,是防止死记硬背(这是使人智慧迟钝的大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学生理解和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事物就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增加了儿童对事物的注意能力。这样,他对事物的观察十分敏锐、细致,对事物的思考增加,逐渐的走向了成熟。

(五)尽早阅读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书籍成为学龄初儿童的最有吸引力的精神需要的地方,才会有学习的愿望。”尽早大量阅读,能够满足儿童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兴趣的保持,使阅读习惯养成和学习动力定型,使学习兴趣稳定而持久。理论研究认为,在学习活动中,兴趣起着定向和动力功能的双

重作用。儿童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的选择图书,并能持续的以浓厚的兴趣阅读自己喜欢的读物。这样拥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并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日渐积累,循序渐进便迁移为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古语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想要让儿童获得丰富的知识,首先就应该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进而落实在学习行动上。所以,想要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就要适宜的培养孩子的早期阅读。

(六)尽早阅读有利于加快儿童社会化进程。阅读能力培养的越早,掌握事情的能力也就越强,社会化进程也就加快。儿童掌握社会经验和社会关系系统是个多方面的过程,其中包括掌握参加社会生活所必需具备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及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善于自我调节、掌握交往技能等。尽早阅读使儿童在自我教育的同时,也加快了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儿童通过早期阅读更加地了解他所在的社会,正是通过识字阅读这个过程来丰富社会经验、形成个性,不但成为社会作用的客体,而且成为具有社会作用的主体。总之,让儿童尽早阅读,不仅能有效的发展智力,培养非智力因素,同时还能有效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尽早阅读是抓住了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为了使儿童尽早大量阅读,就必须首先进行快速识字。育乐园总结多年来语文教学改革的多种经验发现,许多识字法尽管其方式方法各不相同,但却都是在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尽早大量阅读。成语速记快速识字也不例外,它的突出特点是根据快速记忆等理论采取韵语的形势,让儿童快速学会一生需要掌握的常用汉字和常用成语,尽早的进入大量阅读,不失时机地发展儿童的言语及非智力因素,从而有效的提高儿童的整体素质。所以成语速记快速识字的核心是“尽早阅读”。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大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汉字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古老、最有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文字之一,它集音、形、义于一体,又有着发展思维,素质智力等拼音文字所没有的优势,成语又是汉字的精华,关于它的故事,趣闻等数不胜数,最重要的是学习成语、识记汉字能够培养儿童的学习动机,养成主动阅读的好习惯。种下行为的种子,就收获习惯;种下习惯的种子,就收获性格;种下性格的种子,就收获命运。每个家庭都要及早培养孩子的优良的品格和性情,就要把识字放在首位,这才是孩子成才的关键大事!

三、浅析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

(一)先学汉语拼音再学汉字

许多人认为中国儿童少年阅读起步还是汉字挡路,若不加分析,从表面上看,汉字确实音、形不一,很难自学,而且许多字笔画繁多,若学字速度加快,还怕产生错别字。于是让入学儿童先学汉语拼音,验收过关后才教学汉字。其实,大可不必进行这种耗时的训练,因为一个学生拼音文章读得再流利,最后还是转到读汉字文章的。汉语拼音在教学汉字中起“拐棍”作用,在学习汉语拼音的同时,学习汉字是比较好的方法。

(二)先学笔画少、字形简单的汉字

教学中遵循先易后难的教学规则是正确的,问题在于哪些字是容易学的,哪些字是难学的,历来有分歧。有人认为笔画少的、字形简单的字容易学,应先学,因此,许多教材中大多数是先学:人、口、手、上、中、下、大、小、多、少……然后再学字形复杂的字。一般先学独体字,再学合体字。但实践证明:“天、夫”,“大、太”,“石、右”等字学习时容易混淆,而“魔”、“鼻”、“脚”、“嘴”等字,笔画虽多,却一学就会,且不易混淆。究其原因,复杂的汉字能帮助记忆的特征也多,就像人的脸一样,特征多的人不容易被忘记。

(三)从看图识字开始学汉字

有些教材在小学生初学汉字时,在所学的字上都配有相应的图,认为学汉字应该从看图开始,不让学生产生汉字难学的情绪。汉字是象形文字,为提高学习兴趣,有些字在初学时可以介绍它的演变过程。但是,不要让学生对图产生依赖心理。否则,一旦字和图分开,许多字就不认识了。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具有方块图形的特点,可以说,每个汉字本身就是

一幅图,加上汉字组字有一定规律,能促进联想,易引起儿童的兴趣,因此,大可不必因难学而配以太多的图。

(四)先学“四会”字

在现行的许多教材中,一开始学汉字就要求“四会”即会读、会理解字义、会写、会用。这对初学者来说难度较大,要求小学生会读字后即会默写和运用,那学习的量一定不会很大。但汉字若没有积累到一定数量是不能阅读文章的,因此就会出现学了几年,学生还不能读浅近读物的现象。这无论是从当今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是从学生自身智能发展的需要来看,都是不相适应的。

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多年来,识字教学的研究论文、论著不计其数,识字教学法也创造了40余种,如:“集中识字”、“分散识字”、“部件识字”、“注音识字”、“趣味识字”„„但至今没有一种获得过理想的效果。新课程实验中,教师们常用“趣味识字教学法”,力求做到“寓教于乐”。生动有趣的识字教学符合儿童的认知心理,但过于关注趣味性而忽略了科学性,反而造成了识字教学的低效率和假语文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一)重字形,轻理据,违背汉字构字规律

在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理念指导下,教师通常鼓励学生自主识字,用各种看似形象有趣的识字方法来分析字形,记住字音。这样一来,小学生识字真是“为所欲为,百花齐放”。比如:“背——北京在月亮上”、“碧——王老头,白老头,坐在石上头”。甚至,有的教师分析“题——考试题是一页一页的”,真是大错!对此,有人戏称这种现象为“水煮汉字”。这样的识字教学造成了字的“形”与“音、义”的分离,不但严重违背了汉字构字规律,给小学生许多错误的汉字知识,而且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到学汉字无非就是随便联想。

(二)重字音,轻字义,忽视汉字构字规律

现在的常态课教学乃至于一些优质课教学中,教师按部就班(一拼拼音,二读生字、三唱笔画,最后组词说话)、教法单

一、程序固化,尤其,许多教师在生字的读音上倾注了大量的精力,采用范读、个别读、齐读、小组读、开火车读、赛读等多形式让学生读准字音,记住字音,而很少涉及字义。即使涉及字义,或随文解释,或轻描淡写,或蜻蜓点水一带而过。音义分离,实际上影响学生对字形的识记。这种教学,严重忽视汉字的构字规律。

(三)重个体,轻整体,违背汉字系统规律

现行语文教材的生字大多是随文出现的(集中识字除外),将识字阅读结合起来,增加了识字的趣味性。然而,这种分散识字不能按一定的构字系统编排,使识字教学处于相对零散的状态,不仅难以做到举一反三,学一字带一组字,而且高年级时生字的回生率很高。这样教学,违背了汉字的系统规律。

违背汉字系统规律最突出的是部首教学。部首教学在识字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的经验证明,正确地讲解某个部首的形义,能使学生快速地识记该部首中的许多字。如:氵、艹、忄、亻„„,识记这些部首字能省时高效。198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现代汉字常用字表》确定了201个部首,而小学常用部首仅180余个。但是,如果教师不了解某个部首的形义和在部首中的作用,就只能教学生死记硬背了。如:部首“阝”,在教学上习惯称“左耳朵、右耳朵”。这种称呼或许形象有趣,却违背了汉字科学。部首“阝”,“汉字学”称为“左阜右邑”。左“阜”(阝),本义是“土山”,作部首多与山、山势高下和阶梯有关,如:阵、陵、阿、阳、阴„„右“邑”(阝),本义是人群居住的地方,作部首多与城郭、地名、地域等有关,如:邓、邢(国名)、郎、部、鄱(地名),郭„„

以上三种违反科学的识字教学,实际上是我们今天小学语文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假语文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汉字学”的理论、知识掌握得太少太少。然而,我们的教研及其导向又是怎么做的呢?就本人而言,在十几年的教学研究与指导中追求与看

重的是形式(教育理念、方法、方式)而不是内容(科学知识),是形式决定内容,这完全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研工作如此,不能说不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悲哀!鉴于此,建立与实践科学的识字教学就非常紧迫和重要了。

五、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方法研究

(一)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物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学生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例如,在开课之初,教师就演示几个学生在学前接触过的有代表性的会意字、形声字,通过画面与文字的演变,使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资源与眼前所见的画面产生联系,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祖国文字奥秘的欲望,对学习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儿童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三)给字配“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简笔画简洁、生动且内蕴丰富,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思维动画”,如:教学“跳、扔、举、拍、扫、洗、刷、端”一课时,让学生运用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让字形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流出来,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初步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给字配“画”恰当地结合在图画与文的巧妙联系中,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生动地识字,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如在教“雨”这一个生字时,我就根据小学生对这一个字的理解,在黑板上把这个字生动地画了出来:“雨”字上的一横就代表雷电,一竖跟横折钩就代表一间房子,里面的一竖就是闪电,直穿房子,把房子都打了一个孔,那么房子就漏水了,那里面的四点就是漏进来的雨水。学生的想象力真是不可想象,我把他们的话转变成了生动的图画,收到了很好的认字效果。

(四)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无意识字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他们不仅特别爱听故事、还爱讲故事,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习掌握一些词语,在讲故事时练习使用,把识字教学寓于有意无意之中,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喜欢读故事是学生的天性,我们应因势利导,经常性地组织、引导学生看故事课外书,由于这种做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都很乐意做。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常常随手把一些学生比较熟悉,字形又不怎么复杂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对一些易混淆的同音字、形近字还适时适度地作一些比较。在学生看书的时候,教师不忘提醒学生注意看故事中有没有刚学过的生字,它在故事中组成了什么新词,看到后把它告诉同学或老师。这种看似无意、实为有意的做法,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一是学生在无意中复习巩固了学过的生字,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新的语言环

境中学会使用这些生字,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是兴趣盎然中的再学习,取得的是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五)开展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

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每次活动有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并交流收获。交流之后,还可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举办“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花的世界”“秋天的田野”“我当小导游”“逛家电商场”等等识字活动。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六)自做“识字课本”,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

识字教学需要课本,这是学习语文的凭借。然而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本能容纳的东西实在是太有限了。尽管大部分生字要先后在课本上几次出现,但绝大部分仍达不到让学生形成永久记忆的次数。至于生字的多义性,要在有限的课本中多次体现,更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教材的学习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广告牌、商品包装物,还有各种报刊杂志都成为儿童识字的好材料。让他们收集起来,剪剪、画画、贴贴,就成了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体会收集、整理、编排的创造过程。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多多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第四篇: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研究论文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研究

摘 要:

面对当今社会的需要,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也做了多次改革,然而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是阅读教学、口语习作教学的基础,最新的小学语文新课标,对于新时代的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建议。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识字写字教学部分作了变动,实行“识写分开”,提出了“认识”和“学会”两种要求,认识常用汉字3000字,其中2500会写。在第一学段(一、二年级)要求“多认少写”。所以,老师要准确把握新课标的变化。当今社会要求人们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特别是具备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开放视野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我认识到在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时代在识字写字教学上要有所创新。

关键词: 小学语文;新课标;识字写字教学;方案

目录

一、新课标对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要求的变化…………2

(一)调整识字量

(二)重视独立识字能力的培养

(三)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

(四)教学方法创新

二、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现状

(一)、书写姿势不规范

(二)、教学方法缺少创新意识

(三)、追求形式,识字写字训练没有实际效果

三、识字写字的教学建议、方案

(一)、培养识字兴趣

(二)、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

(三)、培养正确书写姿势

(四)、教学形式多样

(五)、及时巩固 参考文献

一、引言

小学课程进行了多次改革,识字写字教学也随着进行了改革,二、新课标对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要求的变化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多次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吸收了大量的实践经验,针对很多方面做了较大调整变化,认真研究学习新课标对于改进教学、推进课改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而在“识字写字教学”的部分主要有一下变化:

(一)、调整识字量

义务教育阶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2500个左右会写”这个整体要求不变,但各个学段“会写”的字数有变化。也就是说,第一、二学段,要求“会写”的字数减少,第一学段减少200个,第二学段减少400个,第三学段则增加400个。

调整之后各学段的“会写”字任务更能遵循识字写字循序渐进的规律,有利于更好的完成识字写字的教学任务。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识字教学任务偏重,特别是“会写”的任务偏重。因为,在字的音形义里面,字形教学为主要矛盾/新课标调整后,减少了第一,二学段的“会写”任务,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有很多时间做听说读写方面的训练,既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又利于完成教学任务。而第三学段,学生已经基本熟练地掌握了偏旁部首/汉语拼音/间架结构/查字典等等,为学生自主识字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增加一些“会写的教学任务”,这样,学生的学习负担不重,还有利于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重视独立识字能力的培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汉字也要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新课标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部首)。第二学段(3~4年级),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第三学段(5~6年级),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新课标在三个学段都提出了让学生掌握独立识字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要让学生有主动识字、喜欢学习汉字的愿望。上课的时候采用各种方法与手段帮助学生学习汉字、了解字词的意思,引导学生用适合的方式来学习汉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可以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发展了组词造句的能力,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当我们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识字就不再是那么乏味的事情了。

(三)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

在新课标里,强调了“写字姿势要正确”。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划和常用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贴(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在教学建议部分,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端正、正确、整洁。书写姿势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发展。

(四)教学方法创新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对识字写字的要求应该不同。语文教学在不断改革,对识字写字教学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新课标对识字写字教学建议部分提出“要贯彻多认少写的识字教学原则,讲究教学方法,以减轻学生负担”。新课标更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老师明白在新课改中要做什么,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特点进行创新教学。用同一方法去教学是不能把识字写字教学搞好的,所以在课堂上要有创新意识。这里的创新就是在课堂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一种创新。所以在新课改的课堂上要有创新的胆识。课堂上有“不确定性”,这是创新的土壤,课程的可变性的东西太多了,课堂教学毕竟不是公式,它具有不确定性。每个教师也都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学语言、教学切入点。教师教学时的再创造是学生想象的再创造过程,教师只给学生做引导,引导学生去想象、探究,教师只是点拨一下,留给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再去创造。“教学相长”是教师与学生相互进步,教师不要当教学的支配地位,教师可以从教学上解放出来,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新课改教师要有“下岗”意识,让学生觉得教师在课堂中越来越不重要了,这样就很好,以学生为学习的主导。

三、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现状

很多小学生书写姿势不正确,现在好多小学生高度近视,那么小鼻梁上就架着一副沉重的眼睛。然而,翻开学生的作业,我们可以发现,错别字很多,语句不通顺也是常事。字词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大家也都很重视,但为什么效果不好呢?对于小学语文识字写字的教学情况我做了如下总结:

(一)、书写姿势不规范

现在很多小学生不能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有的坐得不正,有的趴在桌子上,脸几乎贴到书本上了。距离“三个一”的要求相差甚远,总之,与最初使用铅笔时形成的习惯、定势等有关。其实大部分学生书写姿势不好是因为他们平时根本不顾自己的书写姿势,日久天长,就形成了不良习惯。没有一个正确、规范的书写姿势是不可能练好字的。学生在书写时,有的趴在桌上,有的斜着身子,有的翘二郎腿,有的死拽着笔等等。这既影响他们的写字质量,又非常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视力下降,而且写出的字一笔一画呆板。不能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导致字迹太潦草,卷面不整洁,不爱惜、不会妥善保管工具等等。

(二)、教学方法缺少创新意识

小学阶段各个年级都有识字写字的教学任务。而有一部分教师还是喜欢先教拼音,再分析字形,然后给每个生字组词,最后布置抄写生字等的练习。还有的让学生拼音、分析字形/组词造句。这种“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说,学生记”的现象很常见,学生学习除了教材就是辅导材料,这样周而复始,日复一日地“上学听课——回家做作业”被动思考,被动学习,不仅老师的教学方法落后,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几乎都被扼杀了。

究其原因,是教师常年受应试教育影响比较深,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意识薄弱,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发展。总之,没有把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种照本宣科、闭门教学、不照顾学生的实际,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再加上教师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僵化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不好,就算老师罚读罚写,学生还是会厌学,甚至逃学,又何谈提高教学效率呢?

(三)追求形式,识字写字训练没有实际效果

现在很多的公开课上依然有追求形式的,为了体现课改,课上得花里胡哨。有些学生熟悉的内容还在组织学生积极的讨论,有的在课堂上做游戏,而做的游戏与课程内容联系并不紧密;还有的课做的非常好,但有很明显的“做课”痕迹,而识字写字教学却一晃而过。学生甚至张冠李戴,将这个字音读成那个字音。不按笔顺规则,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要字形对了就行了,不会重视写字习惯的培养以及基本功训练,所以,学生书写的作业字迹潦草。这些教师对于基础知识和创新能力意识薄弱,并没有领会新课程标准的实质。如今社会,创新能力非常重要,而创新能力离不开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如果只盲目的追求形式上的热烈,那么创新能力也成为空谈了,也就是说,从只重知识传授走到了忽视基础知识教学的极端。学生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把创新能力和基础知识分裂开来,重视基础很重要。

四、识字写字的教学建议

五、(一)、培养识字兴趣

俗话说“学之者不如知之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也”。学生有了兴趣就等于开了个好头。所以,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他们的兴趣。在识字写字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效果,创设有趣的识字情境,能够快速激起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星”时,在投影仪上显示星星闪烁的画面,与此同时播放配音:小朋友,你们好,我是星姥姥,谁能念好我的名字星(xīng),我就和谁交朋友。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星”的读音。同时,展示和星星交朋友和星星眨眼睛的动画,这样,每个学生都会想跃跃欲试。再比如,在认识“青”与“三点水”、“日字旁”、“目字旁”、“言字旁”、“虫字旁”、“竖心旁”等偏旁组成新字时,运用多媒体演示“青”与这些偏旁的组合,同时解说:“青”见到了这么多小伙伴非常高兴,热情地和他们握手,还和小朋友们合影呢!你们看,大屏幕显示“青”与偏旁组合成的新字,然后让学生猜这些新朋友的名字。这样,教师运用多媒体的功能营造了有趣、温馨的情境,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

(二)、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

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教给学生正确的识字写字方法非常重要,因为教给了学生正确的方法,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比如,字音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根据偏旁猜读音,如“情、据、苍、抱、固、消”等字,都可以根据它们的偏旁读出读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字都能根据偏旁读字音,如“讨”,偏旁是“寸”,可它读“tăo”,不读“cǜn”,再如“例”,偏旁是“列”,可它读“lì”,不读“liè”。而这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掌握。

在字形教学中,可以利用儿歌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教学“料”时,可以用这样的顺口溜“今天上集,买米一斗”;在教学“思”时,可以用这样的顺口溜“虽有十个口,却有一颗心,心在田下头,偏爱勤思考”;在教学“灭”时,可以用这样的顺口溜“火上盖个盖,一盖火就灭”。只要我们教给学生方法,学生一定会进行拓展举一反三。

在字义教学中,很多字和他们的意思相关联,如“恨”的部首是“忄”,它的字义与心情有关,“论”的部首是“讠”,它的字义与语言有关,再如“捎”和“梢”,都读“shāo”,但“捎”的部首是“扌”,显然它的意思与动作有关,“梢”的部首是“木”,它的意思当然与树木有关。

识字写字教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勤思考,发现许多有趣的识字方法。我们把这些方法教给学生,就能让学生摆脱枯燥的学习。

(三)、培养正确书写姿势

第一,按照课标和教材的要求,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方法。正确的执笔方法是;拇指、食指指肚捏住笔杆的下端前侧面,中指的侧面在笔杆的内侧面抵住,三指握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笔杆倾斜靠在虎口处。握笔时笔尖距离捏笔的手指约一寸左右。老师可以通过示范、演示、儿歌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要领。第二,指导学生用正确的书写工具。低年级学生应该用铅笔,而中高年级可以用钢笔书写。第三,尽量避免学生过早用笔。让家长意识到过早用笔的危害,和家长配合督促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习惯。第四,训练强化,形成习惯。上好写字课,做好检察、监督,老师还可以每天检查学生的书写姿势,选出班级书写姿势最规范的同学进行表扬,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还可以让各科老师一起努力监督,强化训练。总之,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每一个老师的努力,又需要整体的力量,这样才能制造气氛,创设情境,以此来促进习惯的养成。

(四)、教学形式多样 1.谜语识字

小学生喜欢猜谜语,教师要是把识字内容编成谜语,让学生通过谜语识字,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教学“尖”时,可编成:上面小,下面大。教学“岁”:山边夕阳在下沉;教学“七”,十字翘起了小尾巴;教学“明”,日月同辉等等。这样运用谜语识字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效率。2.故事识字

小孩子都喜欢听故事,更爱讲故事,所以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鼓励学生掌握一些词语,在讲故事的时候练习用。在学生讲故事的时候,教师可以把学生比较熟悉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并对易混淆的同音字和形近字作比较。还有在学生看故事书时,学生可以学习新词和巩固学过的生字,这样学习生字效果是非常好的。学生在无意中学习了生字,还学会了怎么样在新的语言环境中使用这些生字,还做到了知识的迁移。

3.配“画”识字

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帮学生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从而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给生字配上“动画”。

比如,在学习“打、跑、跳、拍、扫、刷、端”时,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给生字配上动画,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这样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4.生活识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接触汉字,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意识的留意生活中的生字,从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将书本知识和社会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吸收各种信息,拓展想象空间。所以,教师要有意识的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5.游戏识字

学生喜欢玩游戏,游戏更是很常见的教学形式。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比如,通过玩字卡的游戏,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每人一张,不会的在小组间交流讨论,在组长的带领下,找出难认字卡放在一边,然后相互之间考字卡,自己不会的向别人请教,然后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收字卡,可选一位学生把字卡随意发给多个同学,然后该生读生字,手拿所读字的字卡的同学要快速将字卡贴在黑板上,然后大家齐读生字。总之,教师应该合理运用游戏,创设学习情景,让学生在快乐中识字。6.添笔画

一个字加一笔或者减一笔会出现不同的字。比如,“日”字加一笔可以变成好几个字(电、田、白、目)。7.掌握汉字规律

利用汉字规律指的是字的提示性暗示,会意字的想象解说,形声字的表义性来帮助学生识字.例如:在教学“休”字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一个人靠在树上休息。在教学象形字“水”、“田”、“火”的时候把字和图联系到一起,这样帮助学生识字/记字/解字。再给学生演示这些字从象形文字演变到今天的字的过程,有些字可以让学生猜一猜,形声字占汉字的90%以上,是汉字的主要群体。汉字的形旁表义,声旁表音为学生识字识字创造了极大帮助。此外,还可以带学生制作偏旁及表义表。渐渐地学生掌握了形声字的特点,偏旁的表义后,对形声字的学习也轻松了。

(五)、及时巩固

在学生学好课本的同时,教师可以考虑拓展学生视野,利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课外资源,不仅让学生学得快乐,还要学以致用。例如,可以让低年级学生平时多关注生活中的语文,在电影、商标、电视、电脑、广告、招牌、宣传标语中主动识字。汉语是母语,学生在日常的生活环境中可以有很多机会接触到汉子:同学、亲人的名字、家中物品的的包装等,汉字无处不在。平时引导学生随时随地留心观察。如:上学路上,留意路上的路标、广告牌等等;发作业本时,让学生轮流发作业本,相互认识同学的名字;家里很多物品的包装上有很多字等等。当他们能够读出这些字的时候,他们一定会非常兴奋,相信他们一定乐此不疲。到了第二学段,第三学段,学生已经有相当的识字基础,这个时候应该指导他们多看课外书,收集一些小故事,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学写解说词,也可以给报刊投稿,纠正不规范用字等等。识字教学中,我们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这样学生从学习中感受到了快乐。不但可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在他们不断的学习中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第五篇:小学语文多元化识字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多元化识字教学研究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让学生体验到识字的快乐。” 课堂无疑是学生识字的主渠道。

目前的中低段识字教学有以下特点:从课堂教学上看,学生识字是为了掌握一种工具,忽视学生内在的兴趣和感悟。从教学内容上看,识字内容局限于教材,没有引入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从教学形式上看,学生的主体性和交互作用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从上述三个特点看出,当前的低段识字教学还存在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这样的识字教学制约着学生情感和思维的发展,忽视学生的心灵体验,学生对学习汉字就会缺乏浓厚的兴趣,不能进入主动识字的享受状态,识字教学的效率就低下。

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创设学习生字的情境,结合生字的语言环境、生字的构字特点,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积极参与识字、主动识字、体会识字乐趣、感悟生字本身蕴涵的人文性、艺术性,在不断的参与实践中掌握和探索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兴趣和独立识字的能力,从而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识字难,识字教学更难,连教师上公开课都避开生字不讲,觉得乏味,单调没有意义。但识字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却又是一个新 的任务,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柳斌同志在“全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交流会”上谈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从识字开始的。人生识字聪明始,成人识字率高的民族才可能是也一定会是高素质的民族。”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觉得责任重大。在努力学习各种识字教学法之后,结合我们所运用的语文教材的特点,我们认为要在识字教学中,开启学生的情智,必须集百家之长,融自身教材于一体,为我所用,以期能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开发学生识字潜能。

二、课题现状。

“大语文”教学观认为,语文作为母语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语言实践环境与土壤。长久以来,人们认为只有在课堂上才算学习“语文”,其实,广阔的生活更应该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课堂。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及专家对识字教学进行坚持不懈地研究,并形成分散识字与集中识字等多种教学流派。张田若老师的专著《中国当代汉字认读与书写》,对识字及识字教学进行理论论述。新课程实施以来,崔峦老师等专家在《课程改革问答》、《新课标解读》中多处论述识字教学的变化及对策。但尚无一线教师对识字教学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和探索,并形成一套可操作性强的体系和方法。本课题主题注重有效地将课堂与生活结合起来,把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进行识字教学,从而论证生活语文化、语文生活化等理念的可行性与可信性。为此,我们提出了课题《小学语文多元化识字教学研究》。

三、课题研究实施目标。

1、能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创设生活化情境,为学生的识字提供

自主探究的空间。

2、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能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启迪学生思维,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识字难点和进行拓展创新性的学习。

4、教会学生识字生活化的方法,掌握科学地识字方法。

5、能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找寻有效地激发学生识字教学生活化的方法。

四、理论依据。

1、苏霍姆林斯基的“成功教育”理论。

2、陶行之教育思想。

3、皮亚杰的“认知学习”理论。

4、马斯洛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5、布鲁克斯的“建构主义”理论。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逐步改变识字过程中学生的死记硬背的机械识记,只会写而不懂得其义,探究并研究目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所表现出的各自利弊,结合教材进行合理安排,遵循一般的认识规律,充分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思维水平发展的不同特征,结合汉字固有的字理特点,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认识汉字、理解汉字、欣赏汉字。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教师应为学生设立各种全过程亲身实践、亲身体验、合作探究的学习程序,让全体学生在“亲身感知、亲历感

悟、积极思维、主动积累、调动情感、体验合作、参与实践、尝试创新、敢于挑战、体验成功”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情商,促进知识的创新的自信心。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课堂内识字。

2、生活中识字。

3、活动中识字。

4、体验识字成功。

下载现代教育技术下的小学识字教学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现代教育技术下的小学识字教学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

    小学低年级如何进行识字教学 汊小:刘本秀 小学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识字教学相当重要,如果进行的好对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语文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反正会给学生带来一些障碍。下面......

    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浅谈 【摘要】:在义务教育新教材普及的现阶段,学生接触的知识量和知识难度越来越大。教师要在有效的时间内把识字的教学任务完成实属不易,况且在一些教......

    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计划

    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小学部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继续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思路及本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深化课程整合,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使用效......

    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总结

    篇一: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 第二学期年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总结 为切实做好农村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做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结合我......

    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总结

    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总结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广泛应用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十分迅猛,引起了教育的深刻变革,给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总结

    流泗中心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总结 (2013 春)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广泛应用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十分迅猛,引起了教育的深刻变革,给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

    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计划

    邵庄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计划 (2013-2014学年)一、指导思想: 2012-2013年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应切实加强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和研究,紧密围绕改革、发展、服务开展工作,坚持“......

    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计划

    清湖中心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计划 (2012-2013学年)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和研究,紧密围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