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刘集镇小学中心校资助工作实施方案
刘集镇小学中心校资助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切实把国家惠民政策落实好,把贫困学生关心好,促进我校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制定如下方案。
一、成立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责任。1.成立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赵玉朋,小学中心校校长
副组长:杨玉昌,小学中心校负责资助工作
成员:王艳梅、辛贵军、李贺、孟宪辉、李文建、陈崇玉、王建、吴磊、赵智慧(各小学校长)
二、规范资助对象认定工作,保证资助公平公正。
认定资助对象必须坚持以下程序:
1.调查摸底。通过教师家访等途径全面了解和收集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按类别、分层次进行汇总,形成贫困生信息库;对学生家庭状况进行跟踪监控,准确掌握学生家庭动态。
2.学生申请。每学年开学一个月内(即9月底前),学校组织学生填写资助申请表,申请表须加盖村委会公章,学年中途若有调整也必须申请,资助申请表学校存档。
3.评审。学校组织专班根据资助条件和上级下达的资助名额,对申请资助的学生进行逐一审选,初步拟定资助对象,评审小组名单上墙公布,并存档备查。
4.公示。对通过评审初步拟定的资助对象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公示期内若有异议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和调整。5.上报审批。学校将公示无异议后的名单上报区资助中心。6.发放资助资金。学校在收到专款后立即将资金落实到学生手中。
二、加强资助宣传和教育工作。
一是宣传好资助政策。学校对资助条件、资助标准、资助名额、评定程序、资金来源等相关内容进行广泛宣传,让学生、家长和社会全面了解政策,实行阳光操作,接收社会监督。二是宣传好资助典型。对社会团体、爱心人士的助学善举进行充分的宣传报道,对学校开展资助工作的好做法进行及时的总结推广,营造捐资助学的和谐氛围,促进学生资助工作健康发展。学校在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通过举行助学金发放仪式、发表受助感想、主题作文比赛、向捐助人寄送感谢信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和励志教育,促进学生形成自强自立、回馈社会的良好道德品质。
三、健全学生资助工作管理制度,规范资助行为。1.建立和完善具体的工作制度或实施细节。制定学生资助工作制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评审制度;学生资助资金发放管理制度;资助工作人员岗位职责。2.落实资助对象动态管理机制。每学期组织一次申请,评定一次资助对象。对受资助后生活铺张浪费、或严重违反校纪校规受到处分的,取消受助资格。
3.规范资助资金发放管理。收到专项资金要及时足额发放,对因学生异动等原因形成的结余资金,学校要如实上报。
2015.2
第二篇:刘集镇张集小学改薄实施方案
刘集镇张集小学改薄实施方案
(2013——2014学)
根据《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的通知》(皖财教发〔2012〕4号)精神,为保证全县项目工程按要求如期完成和正常运行,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刘集镇张集小学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要为指导,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配备,努力提高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以师生应用为本,以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优化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强化应用培训,提升管理水平,构建优质资源共享的网络多媒体教学环境,促进形成日常信息化课堂教学方式,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二、目标和任务
我县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的总体目标是:按照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装备教学实验仪器设备、音体美器材、图书及班班通教学设备。
(一)教学实验仪器设备。一是小学科学实验室;二是初中理科实验室,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设备。
(二)音体美器材。在整合原有教学设备的基础上,依据《湖北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的基本要求配备,满足正常的教育教学需要。
(三)图书。按小学每生15册、初中25册标准进行配备,同时,根据各单位现有实际情况,为各中小学配备基本需要的图书架、阅览桌。
(四)课桌凳。配齐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桌凳。
(五)班班通设备。结合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需求,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每个班级配置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每校配备部分教师电子备课室、计算机教室等设备,满足师生应用信息化手段教学的需要。
三、实施原则
(一)科学规划、突出重点。确定项目学校以学校布局调整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精神和要求为指导,以实现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为基本目标,充分考虑学校的校舍、场地等基础条件和应用管理的能力,科学制定总体建设规划和分实施方案。对少数教育规划变动频繁、布局调整不切实际的乡镇和学校,原则上不纳入项目规划。
(二)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统筹考虑教学装备配备问题,既要向薄弱学校倾斜,又要向薄弱环节倾斜,特别是音体美器材和班班通等,使其按照课程教学规定要求,实现整体均衡达标。
(三)明确责任、确保质量。为确保教学装备质量,该项目由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在充分尊重项目县和学校意愿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建立规范的招投标机制和相应的责任机制,实行省级集中采购、交钥匙的方法。
(四)重在应用、杜绝浪费。县教育局将组织专家队伍对项目方案及实施效果进行评估验收,确保实现政策目标,确保教育资源有效利用。各单位要加强图书、实验室、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人员配备,抓好实验教学、图书阅读和信息化手段教学,提高图书、教学仪器设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的利用率。
四、组织实施
(一)县教育局负责制定实施方案,负责设备分发转运、施工指导、检查验收、人员培训等工作。
(二)县教育局根据省项目验收方案和考评实施细则,每年对各乡镇和项目学校进行评估验收和督导检查,对项目管理规范、应用效果好、实现工程目标的乡镇和学校给予奖励。对项目管理存在问题、工作不认真的乡镇和学校,将进行通报批评。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将为我县实施课程改革、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基本的技术支撑和条件保障。将使我县义务教育学校的技术装备基本达标,这是一项德政工程、民生工程、阳光工程。因此,圆满完成这项工作是基本要求,也是一项政治任务,全县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为加强对我县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实施工作的领导,学校经研究决定,成立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张方杰 副组长:张道怀
成 员:蒋琴秀
周家利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电教馆,李斌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本计划的实施工作。
各乡镇教育总支和学校也要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明确辅导员、校长为项目工程的第一责任人,尽快建立专班启动工作,及时与县教育局保持沟通联系,切实把这项工作做好。
(二)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要按照省定标准和要求做好配套用房、场地的建设和准备工作。实验室设备、仪器、文体器材、课桌凳、图书等方面省装备处已专门下文提出具体要求。班班通前期准备以本方案中的要求为准,若今后省电教馆作出较大调整时,以省馆要求为准。项目设备已经运输到学校的,要安排好专人值班巡逻,确保设备安全。
(三)严格验收与管理。一是要及时做好相关设备和图书的接收、安装和验收工作。二是要建立和完善项目设备管理的各项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设备维护。三是充分利用装备资源,大力开展教育教学应用活动。要防止闲置浪费,宁可用坏,不能放坏。资源建设和教师培训要统筹考虑,同步推进。
(四)加强督导与检查。县教育局将组织专班对项目实施的情况进行检查验收,检查各校的教育技术装备规划是否合理、是否严格把握各项工作的时间节点、项目实施是否到位,设备使用、管理是否达到要求等等。对工作做得好的乡镇,县教育局将在后续项目予以倾斜。对工作不力的,县教育局将约谈单位负责人,并停止安排其他项目与经费。
改薄实施方案
(2013——2014学)
刘集镇张集小学 2013年9月1日
第三篇:刘集镇中心小学小学五年发展规划
刘集镇中心小学小学五年发展规划
(2010-2014)
一、背景分析:
(一)学校概况
刘集镇中心小学占地10033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11个,在校学生461人,在职在岗教职员工27人,平均年龄约为35岁,其中。80%教师达到大专学历,20%教师达到本科学历,省市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25%。
(二)学校优势
1、历史优势
学校是本镇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所学校,悠久的历史,长期的积淀,丰厚的校园文化,使学校在本地享有极高的知名度。
2、理念优势
学校秉持“习惯奠基人生,文化引领成长”的教育思想,形成了“博文约礼,品质育人”的办学理念。
3、师资队伍优势
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布局合理,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优秀的教师团队是学校赢得社会生存、社会尊重与信赖的基础,强大的师资是学校软实力的核心。
4、特色优势
在学校的办学历程中,呈现出两座“高峰”: 一是教育教学质量高峰;二是学生的道德礼仪培养高峰。这两座高峰,成为学校最为突出的办学特色。
5、区域优势
学校位于规划的郑东新区。
二、办学理念
核心理念:博文约礼,品质育人
“博文约礼”出自《论语.雍也六》:“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是孔子教育思想关于全面育人的经典论述。“博文约礼”既反映了人在生命成长的历程中对知识、技能、方法的基本需求,也反映了作为社会化个体对人际、社会和自然的正确态度。只有实现了“博文”与“约礼”,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健康、全面成长。我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策略,不仅在学生的知识构建、能力习得上占领了区域教育的高点,更是以“习惯奠基人生”的养成教育思想培育出一代代品质一流的学子。“博文约礼”正是对学校辉煌历程的承传,也是对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的进一步创新和完善。
三、办学目标
1、学校发展总目标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公开征求意见稿)》为指南,不断丰富和提升学校办学思想,强力实践“博约”教育策略,通过五年的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高品质、高品位的现代化学校。
2、具体目标
1)师生共同奋斗目标
博文约礼 品质发展
2)学生培养目标
博闻、博思、博识、博爱
约法、约礼、约物、约己
3)师资建设目标
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乐于学习、善于研究的“专家型”、“输出型”教师队伍。
4)学校管理目标
以“人品正、作风实、业务精、责任强”为目标,加强党政工团班子建设,形成“协作、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
5)课程建设目标
构建家校共同体教育策略;构建“磁石”课程、“自主目标”式课程。
6)环境建设目标
完善、维护校园设施设备,美化校容校貌,积极创设洁净、安全、适用的教育教学环境。
7)文化建设目标
构建 “党旗飘飘”为主题的党恩文化、“宁静致远”为主题的书院
文化、“博文约礼”为主题的教育文化这三大板块文化建设,并实现文化与教育的高度统一,凸现文化的教育价值。
四、分年段实施规划
2010年文化构建年
核心目标:通过校本课程研发、三大板块文化建设、青少年书法教育活动中心建设及教师职业精神的重建,实现学校主体文化的构建。
1、学生培养目标:建构完善的家校共同体教育基本策略,全面开展习惯养成教育。
2、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实现灾后教师职业精神的重建,提升教师职业信念,培育教师职业情趣。
3、学校管理建设目标:学校管理流程顺畅、规范、高效、科学;校园氛围良好:心齐、气顺、劲足。进一步推进学校民主化建设进程。
4、课程建设目标:加大研发进度,形成校本课程。以书法教育为重点,建设刘集镇青少年书法教育活动中心。
5、校园建设目标:完成党恩文化、书院文化、博约文化三大板块文化建设。2011年课程规划年
核心目标:通过探索研究,对养成教育策略、家校共育策略、队伍建设策略以及环境建设策略等进行课程化提升。
1、学生培养目标:进行以“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为主题的学生养成教育课程化建设。
2、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全力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乐于学习、善于研究的“专家型”教师,建立与之相关的激励发展措施。
3、学校管理建设目标:在进一步推进学校民主化建设进程的同时,探索“家长学校”构建模式,初步形成 “家校共育”课程。
4、课程建设目标:进一步加大研发进度,以课程科研的形式实现完善与提升。构建青少年书法教育活动中心实施策略。
5、校园建设目标:进行校园闭路电视系统建设,丰富现代学校课程,搭建师生
展示、交流、参与的崭新平台。
2012年特色固化年
核心目标:通过巩固完善,将养成教育课程、队伍建设策略、家校共育课程及书法教育课程固化成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1、学生培养目标:将“德育为先、注重品行培养、养成良好习惯”建构成学校的一项突出办学特色。
2、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固化“专家型”教师队伍建设特色。
3、学校管理建设目标:推进学校民主化建设进程,将“家校共育”课程固化成学校办学特色。
4、课程建设目标:固化《博约记》教育课程特色及书法教育特色,推出“磁石”课程。
5、校园建设目标:实现学校文化建设的特色固化。
2013年品质提升年
核心目标:对已经呈现出的养成教育、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及环境建设等方面的特色进行进一步提升,实现高品质、高品位办学。
1、学生培养目标:发挥“德育为先、注重品行培养、养成良好习惯”的办学特色在区域内的引领和辐射作用。
2、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初步开始 “输出型”教师团队的打造,提出相关建设目标,建立与 “输出型”教师队伍建设相关的激励发展措施。
3、学校管理建设目标:推进学校民主化建设进程,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和“家校共育”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提升家校共育的教育品质,不断提升其社会效益。
4、课程建设目标:进一步提升教育课程及书法教育课程的品质。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逐步推出“自主目标”式课程,构建相关课程评价体系。
5、校园建设目标:全面实现学校环境文化与教育文化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有形文化的教育价值。
2014年外向输出年
核心目标:发挥养成教育特色、队伍建设特色、课程建设特色及环境建设特色在一定区域内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实现形成“大西教育现象”的办学目标。
1、学生培养目标:发挥“德育为先、注重品行培养、养成良好习惯”的办学特色在区域内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初步塑造出具有社会美誉的学生整体形象。
2、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初步形成“专家型”、“输出型”教师团队,开展“走出去、引进来”的外向发展活动,发挥其在区域内的引领作用。
3、学校管理建设目标:推进学校民主化建设进程,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和“家校共育”的积极作用。研究学校管理策略,为学校外向性发展提供制度支撑。
4、课程建设目标: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全面实施“自主目标”式课程。
5、校园建设目标:充分发挥校园设施设备的教育功能,并逐步发挥其社会功能。
五、实施策略
1、学生发展:培育校风、培养队伍、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拓宽领域
2、队伍建设:抓骨干,促提高; 抓青年,促上进;抓典型,促竞争;抓团队,促合作
3、学校管理:抓制度的完善、执行的力度、学习的深度
4、课程建设:构建高效课堂实践、完善多元综合评价、形成校本特色课程现象
5、学校特色:普及中推广熏陶、提高中发展兴趣、活动中展示特长
6、学校建设: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工作质量、关注岗位细节
六、保障措施:
1、建立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专家顾问委员会,聘请一批相对固定的专家在规划正式出台前和规划实施过程中给予建议与评估,保证规划在学校发展中发挥最大效用;坚持科学发展观,组建“规划实施管理评估小组”,推进规划的分部门落实,也便于适时调整;强化规划实施文档管理,有意识积累素材,为评估做好准备,也为研究形成连续系统的评价体系、规划远期目标提供参考。
2、建立与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相适应的规章制度与实施机制,完善、推进民主化管理进程。
3、完善和健全与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相符的激励性机制,注重开源节流。在确保常规工作正常开展的情况下,进一步探索“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发挥激励机制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激励作用。
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2010-2014)
刘
集
镇
中
心
小
学
2010.8
第四篇:幼儿资助工作实施方案)
店上完小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
幼儿资助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完善我校学前教育资助体系,切实解决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的幼儿的入院问题,促进教育发展,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1学校成立专人负责小组,确保公平公正公开,使资金真正用到确实需要被资助的幼儿身上;资助范围:孤儿、残疾儿、幼儿为单亲家庭、幼儿父母有一方有智力障碍的或贫困幼儿。被资助幼儿监护人需出示村委会证明; 3由幼儿监护人提出申请;
4由校委会,教代会调查研究讨论并决定受资助对象;
5公示受资助幼儿及监护人名单及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店上完小
2012.11.13
第五篇:幼儿资助工作实施方案
宋沟小学2016秋幼儿园学前教育资助工作实施方案
宋沟学校学前教育资助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西峡县学前教育幼儿资助实施细则》的有关要求,完善学前教育资助政策体系,切实解决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入园难问题,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资助对象资助对象为在本幼儿园就读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具体包括:
1、孤儿、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和经民政部门确认的农村低保或纳入农村特困求助范围的家庭子女;
2、父母一方死亡、离异的单亲贫困家庭子女;
3、因受灾、疾病等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
4、符合入园条件的残疾儿童。
5、其他经济困难的幼儿。
二、资助标准对在读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按照每生每年200元的标准给予生活补助。
三、资助程序
(一)资助申请申请资助对象需提供下列证件和证明材料
1、享受学前教育资助书面申请并有现居住地村委会(居委会)加盖公章。
2、填写受资助儿童申请表。
3、享受资助证明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儿童福利证”,残疾儿童须持有残联发放的“残疾人证”等;
4、受资助儿童的一寸免冠照片;
5、其他相关资料。
(二)资助审核
1、学校及幼儿园要成立家庭经济困难资助工作领导组。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领导组对提交的资助申请和相关证明材料进行认真审定,确定拟资助幼儿名单,在幼儿园内进行不少于7个工作日的公示(留存公示照片)。
2、公示无异议后,由幼儿园进行填写《幼儿资助信息登记表》,并上报。
(三)资金拨付到人,以银行账户形式发放。不得以实物或服务等形式,抵顶或扣减补助资金。
三、工作要求
1、完善幼儿信息建设。认真做好在园幼儿信息和受助幼儿信息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完备的、可查的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档案库,实行动态管理,确保信息准确、完整。
2、加强资金管理。资助经费实行园长负责制,园长是第一责任人,对资助工作负主要责任。幼儿园要严格加强资金管理,结合实际制定资助经费管理细则,配备专职人员具体负责资金的发放及名册登记、档案保管工作。幼儿园不得以实物或服务等形式,抵顶或扣减补助资金,不得截留、挪用、弄虚作假骗取补助资金。学期末或学年末幼儿园要在醒目位置公示资助资金情况,接受老师及幼儿家长的监督。
3、严格检查监督。对资助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加强管理、规范程序,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符合条件的幼儿得到补助。对截留、挪用、弄虚作假骗取财政补助资金等行为的,将依照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4、加大宣传力度。各幼儿园要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资助工作,充分认识建立学前教育资助政策制度的重大意义,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工作,使党和政府的这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使
群众广泛知晓受助的权利,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宋沟小学小学 2016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