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吐鲁番维吾尔歌舞教学互动解说词
“吐鲁番维吾尔歌舞教学互动”
服务活动解说词
(供参考)讲解人出场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我叫╳╳╳,大家可以叫我╳╳,今天是我感到最开心的日子,因为今天有这么多来自╳╳╳╳╳╳的朋友们参加今晚的“吐鲁番维吾尔歌舞教学互动”服务活动,使我和我的搭当们感到非常高兴。
大家来到美丽的吐鲁番,已经感受到了吐鲁番对朋友们48℃的热情,加上吐鲁番名优产品“吐鲁番白粮特酒”52℃的热情,那就是100度的热情啦!
吐鲁番是历史文化十分厚重的地区,在历史上就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历史文化非常浓郁。其中维吾尔歌舞艺术就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内容,著名的维吾尔“十二木卡姆”乐章自古以来就成为中国皇家的艺术形式之一。
说起维吾尔歌舞,不仅使我想到大家熟悉的一个常识,那就是大家都知道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自从会走路起就会骑马,而维吾尔民族呢就是歌舞养育的民族了,他们的孩子从开始走路起就能歌善舞了,神奇吧?所以维吾尔民族人人都能歌善舞!
当然,今天我们不是来讲历史的,而是来体验维吾尔歌舞的,那么怎么体验呢,很简单,一个三个字:看、学、玩。真的这么简单?就是这么简单!
大家问了,看什么?看什么啊?就是看美丽的维吾尔姑娘和帅气的维吾尔小伙子给大家表演,那表演,精彩极了,呵呵,怎么样?想看吗?放心,一会儿就让大家看,看个够!
那么怎么学呢?很简单,让我们漂亮的维吾尔姑娘和帅气的维吾尔小伙子给大家教啊,有人想了,哎哟,这么复杂的舞蹈,我能学会吗?你放心好了,一句话,两个字,好学!真的,要说好学到什么程度,那么我告诉你,只要你会走步,你就能学会,就是这么简单。
该说到玩了,我们大家看也看了,学也学了,剩下的就是和我们的教练一起同乐,一起玩,玩的方法就是在著名的“十二木卡姆”最后一章“那孜空姆”音乐伴奏下,把你学到的舞蹈动作展示一下下,你就会感受到维吾尔民族民间最欢快的场面,怎么样?有兴趣吗?
说到维吾尔歌舞,就自然要提起维吾尔音乐的特点,维吾尔音乐古朴、优雅、风趣,常见的音乐节拍是四分之二拍和四分之一拍,速度分为慢速、中速和快速,这是维吾尔民族人人都会跳舞的基本原因,因为节拍简明嘛。维吾尔舞蹈动作简捷、易学,只要掌握了一些基本步伐和手法,你就能随意展示舞姿了。
可以肯定的说,你参加了今天的活动,你就拥有了一个新的本领,那就是,今后无论你到哪里,只要听到维吾尔音乐,你就能翩翩起舞,如果你所工作生活的圈子,开展娱乐活动,您一定能在朋友面前一展你的、与众不同的舞姿!怎么样?
呵呵,看来大家的兴趣非常浓厚,不过先别急着高兴,借这个机会,我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吐鲁番维吾尔歌舞教学互动”服务活动,这个专门为旅游者开办的活动,是我们吐鲁番最近推出的、让旅游者亲身参与和体验的活动,凡参加这个活动的朋友,一定会在吐鲁番留下非常美好的回忆,毫无疑问,今天各位就是非常幸运的贵客,但愿今天的活动,能给大家留下一生的快乐,就是那句话:那汗水留下,把快乐带回家!
好了,下面我向大家隆重推出今天担任教练的美女帅哥!有请一号教练╳╳╳出场!(出场后可简单介绍该教练情况)一号教练与参与者打招呼。
有请二号教练╳╳╳出场!(同上)有请三号教练╳╳╳出场!(同上)
怎么样?我们今天的女教练漂亮吗?哈哈,我看也是,大家看那位先生眼睛怎么不会动了?哈哈。我们今天的帅哥帅不帅?当然!好帅好帅!看看那位大姐,好了,不说了,人家都脸红了嘛!呵呵。
好了,下面请我们的教练先给大家献上一段优美的歌舞!(以下是活动期间的串词)
第一个歌舞表演结束后,讲解人:怎么样,他们的表演好看吗?是啊,非常好看。下面他们会给大家表演今天将要教授的歌舞,朋友们可得看清楚喽,一会儿咱们就要学习这些动作了。有请美女帅哥!
表演结束后,讲解人:朋友们看清楚了吗?难不难?什么?难啊,别担心,一会儿你就不觉得难了。三位美女帅哥,请过来这里,今天的朋友们对学习维吾尔舞蹈可是非常感兴趣,你们有信心教会他们吗?
教练回答:非常有信心!他们一定能学会!
讲解人:那么好,朋友们有信心吗?呵呵,不错不错。讲解人:好了,来来来,朋友们,大家一起过来,我们分成╳组,每个组配备一名教练,(如果有人说:主持人也当教练哦)哈哈,让我当教练?没问题!
以下开始分组,并由教练带参与者按《规程》要求开始教学活动。
在活动中,讲解人要及时发现学习较积极认真的客人,并给予表扬和称赞,不断地活跃教学气氛。
教学活动结束后,进入全体参与者共同练习前。
讲解人:哈哈,没想到啊没想到,今天的朋友怎么这么厉害,真的是一教就会啊,知道吗,本地没学过的人都要学好久的,可见今天的朋友们都是有心人!好了,下面让我们来检验一下大家的学习成果,就像俗话说的,是骡子是马咱们拉出来溜溜!音乐(或说英语)!大家一起来!非常好非常好!现在让我们的教练给大家打分,看看大家能得多少分?有请教练!
教练:今天的朋友们考试合格,一律90分!再加10分!讲解人:好吗,还来了个算术加法!OK,下面让我们一起感受维吾尔民族民间最欢快的场面,乐师,请播放“十二木卡姆”最后一章“那孜空姆”!
以下教练与旅游者共同参与“麦西来甫”活动
讲解人:好了,今天的“吐鲁番维吾尔歌舞教学互动”服务活动到此结束。
讲解人:为了满足朋友们的心愿,在剩下的时间里,朋友们可以穿为大家准备的服装和我们美丽的维吾尔姑娘和帅气的维吾尔小伙子留影纪念,不过,我们的教练忙了一个晚上,好辛苦的,大家留影纪念的给他们一点小费,就算是他们的辛苦费了,好不好?OK,开照!
讲解人:感谢朋友们的参与,祝朋友们晚安!活动结束。
吐鲁番地区旅游局 徐树林 二〇一〇年一月七日
第二篇:吐鲁番歌舞文化[范文模版]
吐鲁番歌舞文化
吐鲁番也是维吾尔文化的两大中心之一。作为维吾尔族的祖先回鹘人九世纪进入西域后最早的聚居地之一,当地维吾尔族的音乐、舞蹈、服饰、宗教、礼仪、餐饮和生活习俗、建筑风格各个方面,都独具魅力。这里自古就是歌舞之乡,《高昌乐》是唐代的“十部乐”之一,著名的高昌乐舞曾风靡长安城,受其影响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歌舞艺术,吐鲁番纳兹库木、木卡姆、麦西来甫等都是了解维吾尔文化的重要窗口。
在吐鲁番这片歌舞奔放的土地上,无论是在田野边还是庭院里,只要有人群聚集,就能听到琴声悠扬、鼓声激昂,从古至今永不停歇,那荡气回肠的旋律让人魂牵梦绕,像在梦里,又仿佛来自天簌,余音袅袅。美妙的歌声就像永不枯竭的坎儿井水一样蜿蜒流淌;热情的舞蹈犹如跳动的火焰一样热情炽烈。
是谁在交河故城的落日里弹奏独它尔?是谁在边塞明月下舒展双臂圆舞而旋?使这里早已成为残垣断壁的街道土巷、民居宅院悄然间有了生机?也许是这绝美的十二木卡姆唤醒了历史沉睡的记忆。因此,吐鲁番人崇尚十二木卡姆,因为它是吐鲁番民族歌舞的魂魄,是东西方乐舞文化交流的结晶,是流传千年的东方音乐史上的巨大财富。因此,吐鲁番人始终会铭记着鲁克沁镇,因为它是孕育吐鲁番十二木卡姆的故乡,影响了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包括这里的一草一木似乎都幻化成为歌者,在漠风的抚摸下,轻唱着纳瓦木卡姆、巴雅特木卡姆„„几个世纪以来,不知有多少粗糙而干裂的手指拨动着琴弦、敲响了手鼓。也不管是顺境或是逆境,这些纯朴的人一旦唱起来、跳起来,个个如痴如醉,久久沉浸在古老优美的旋律之中。
吐鲁番木卡姆制造“天籁之音”
他们是极为普通的农牧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又是勤劳聪明的艺术家,将来自生命深处的呼喊融入血液,震撼着听者的灵魂。在吐鲁番,只要有木卡姆高亢激扬的旋律飘飞,寂静的村庄顿时有了生气,人们都会陶醉其间,忘记所有的烦恼与苦难。就这样,吐鲁番木卡姆演奏了一年又一年,传唱了一代又一代,经过历代诗人、乐师和民间艺术家不断地加工整理完善,最终成为维吾尔族人民的“音乐之母”、“生命之光”。
举世闻名的十二木卡姆是千百年来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精品和艺术绝唱。据考证,十二木卡姆是古代新疆“龟兹乐”“高昌乐”“疏勒乐”“伊州乐”的继承和发展,是与唐宋大曲类似的大型歌舞套曲。“木卡姆”的意思是指“大型套曲”,但在维吾尔人的特定文化语境中,“木卡姆”已经成为包融文学、音乐、舞蹈、说唱、戏剧乃至民族认同、宗教信仰等各种艺术成份和文化意义的词语,也可看作吐鲁番人文化心理的载体,经过历代的发展、变化、传承和反复的整理、完善、提炼,最终达到目前的形态。
十二木卡姆融合了东西方乐舞文化的精髓,记录和印证了不同乐舞文化之间相互撞击、交融的历史。所以十二木卡姆具有浓郁鲜明的地域特色,既有中国中原音乐和漠北草原音乐的元素,也受中亚、南亚、西亚、北非等国家、地区音乐的影响,堪称研究古代新疆人及周边族群及现代维吾尔民族的生活哲学、伦理道德、民俗民风、文学艺术等诸文化表现不可多得的原生态资料。
吐鲁番木卡姆是十二木卡姆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传古代的吐鲁番郡王十分喜欢木卡姆演出,而吐鲁番郡王府的所在地鲁克沁镇,曾一度是吐鲁番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百姓们传唱木卡姆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促成了吐鲁番木卡姆的兴起、发展与传播。
《吐鲁番木卡姆》由《拉克木卡姆》《且比亚特木卡姆》《木夏吾莱克木卡姆》《恰尔尕木卡姆》《潘吉尕木卡姆》《乌夏克木卡姆》《纳瓦木卡姆》《萨巴木卡姆》《伊拉克木卡姆》《巴亚特木卡姆》多郎木卡姆》等11个部分组成。
“无鼓不歌,无鼓不舞,鼓变乐变,乐变舞变”是吐鲁番木卡姆的最显著特点。艺人们善于利用花哨多变的鼓点、跌宕起伏的曲调、悠扬欢快的弦乐、复杂多变的节奏、激情澎湃的舞蹈,营造出一种热烈狂欢的气氛,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木卡姆在乐器的使用上也别具特色,除沙塔尔、独它尔等传统乐器外,还有唢呐、冬巴鼓、手鼓等打击乐器。各种乐器夹杂使用,互不干扰,音乐时而婉转、时而激昂,营造出一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艺术效果,犹如天籁之音。
令人感动和羡慕的是,当地那些劳作忙碌了一天,似乎已经精疲力尽的农民朋友,只要听到优美的歌声,放下手中的农具即能起舞。他们一贯粗厚结实的脚板,即刻间,在窄小的田埂上就能变换成轻盈的舞步,那欢乐的源泉浇灌着沃土,滋润着绿洲一派勃勃生机;即使在北京、英国伦敦等大都市演出,亦能展示吐鲁番独具一格的舞姿与歌声,优美的乐曲陶醉了许多热爱生命的人。因此,鲁克沁镇被中国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艺之乡”。
聪明的鄯善人在城区建设了融商业、旅游、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木卡姆民俗街。民俗街占地600亩,分十二个区段,对应着吐鲁番木卡姆十二种分类。主题包含着三个内容:一是揭示木卡姆的由来、缘起、演变过程和分布特点;二是展示木卡姆艺术特征、形式、技巧与乐器知识;三是表现木卡姆艺术的保护、申遗、传承与教育。木卡姆大街宽为29米,是一个准步行街。民居地域风格鲜明,街景独特迤逦,反复播放的木卡姆优美的旋律,犹如天籁之音般从远古传来,继续丰厚着楼兰古国的记忆。
“麦西莱甫”创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
手鼓敲响了,热瓦甫弹起来了,一场盛大、欢快、热烈的麦西莱甫就要开始了!
伴随着轻快活泼的旋律,一群美丽的维吾尔族姑娘款款起舞,她们的舞姿如春燕展翅,优美、舒展;一群维吾尔族小伙子则迈着奔放、矫健的舞步跟随姑娘们旋转起来,身姿是那样挺拔、刚劲。很快,在他们的带动和感染下,朝气蓬勃的少男少女跳起来了,两鬓斑白的老人跳起来了,汉族大妈跳起来了,回族大叔跳起来了,还有很多蓝发碧眼的外国友人也跳起来了,越来越多的人情不自禁地融入到这场麦西莱甫„„一时间,吐鲁番城内鼓乐齐鸣、歌舞翩跹,阳刚之美与柔和之美交相辉映,吐鲁番各民族群众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振奋人心的是这次在新疆第三届国际旅游节暨第十五届中国丝绸之路吐鲁番葡萄节期间举行的万人麦西莱甫大联欢活动创下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21571人共跳麦西莱甫的庞大场景成为世界的一个经典动作。
“麦西莱甫”一词在维吾尔语中是“集会”“聚会”的意思,是维吾尔族民间流行的一种以歌舞和民间娱乐融为一体的娱乐形式,以舞为主,配以歌唱,其节奏明快,热情奔放,极富感染力,凡听到音乐声赶来的人都可以参加,人们聚集在一起,吹拉弹唱、跳舞娱乐,通宵达旦,尽兴方休。
麦西莱甫从形式上有节日麦西莱甫、野游麦西莱甫、婚庆麦西莱甫、轮流举办麦西莱甫等多种区别,从功能上有欢庆麦西莱甫、道歉麦西莱甫、游艺麦西莱甫、劝戒或惩罚麦西莱甫等等区别。但是最有代表性的是“丰收麦西莱甫”。
吐鲁番是新疆著名的歌舞之乡,麦西莱甫是吐鲁番少数民族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习俗,更是他们释放喜悦的一种娱乐方式。平时,维吾尔人家中举办婚礼、割礼、满月或聚会等活动时,除了备有极富民族特色的美味佳肴外,一场喜庆热闹的麦西莱甫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席间,客人们边用餐畅饮交流,边欣赏歌舞,情到高潮时,麦西莱甫活动便会在一阵激越高昂的鼓乐声中隆重开演。这时,客人们大多不经邀请,也不分男少老少,纷纷自动进入舞池翩翩起舞,人们的舞姿随着鼓乐的节奏时而舒缓轻柔,时而奔放激烈,整个活动高潮迭起。
唐代人曾对西域歌舞有过描绘:“举止轻飚,或踊或跃,乍动乍息,情发于中,不能自止。”腾跃时“跳身转轮”“弄脚缤纷”,旋转时如“火轮炫”“逐飞星”。特别是鼓点急骤、节奏欢快时,就形成了“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的效果。
如今,麦西莱甫早已跨越了民族习俗的定位,成为吐鲁番各族人民都喜爱的一种娱乐方式。因为它独特的感染力,不但姑娘、小伙子爱跳、老头、小孩也爱跳;不但维吾尔族群众爱跳、其他民族群众也爱跳。逢各类聚会活动,如果没有安排麦西莱甫,那将会是一件极为遗憾的事。因此,吐鲁番人从不放过这样的机会,只要遇到聚会活动,一定会玩得尽兴,淋漓尽致地释放情怀,就像诗人描绘的那样:“扬眉动目踏花毡”“醉却东倾又西倒”„„
其实,麦西莱甫除歌舞外,还包括各种娱乐形式,如猜谜语、说笑话、即兴滑稽表演或带竞技性的杂技表演等。间或有人顶着果盘或茶碗上场表演,有人拿出花腰带,招揽舞者相互争抢,当地人叫做抢“菜黛”。如果发现谁头顶的茶碗里的水洒出来,大家就会罚他单独表演节目。
如今在吐鲁番,有人烟的地方就有麦西莱甫。为此,吐鲁番市专门在市区建立了一个占地27.5亩的大型“麦西莱甫”广场,周围古木参天、长廊掩映,迷人的风景,醉人的麦西莱甫,成为吐鲁番民族文化中又一道亮丽的风景。
诙谐幽默的纳孜库姆
秋季的吐鲁番,空气中飘洒着葡萄的芬芳和甜蜜,处处洋溢着丰收的欢愉和喜庆色彩。
在举世闻名的葡萄沟风景区一座农家院落里,一群身着艳丽民族服饰的维吾尔族男女青年正在为中外游客表演经典的纳孜库姆《再吐娜汗》。潇洒的小伙子以各种刚劲风趣的舞姿在姑娘面前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美丽的姑娘则以轻盈的舞姿始终保持着矜持与清高。这时,一名叫再吐娜汗的姑娘故意将头上戴的鲜花抖落在地上,引得小伙子们争先恐后地去抢。整个过程幽默风趣,最终,只有一位小伙子经过施展绝技以身伏地,用嘴衔起鲜花献给再吐娜汗。他边舞边唱:“花朵一样的再吐娜汗,花骨朵时就让我迷恋,能和她生活在一起,我将爱她到永远„„”虽然,观看表演的人者来自海内外不同的地方,但从舞台上姑娘、小伙子的舞姿和表情里都能读懂,这是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随着鼓点节奏的加快、舞蹈动作的热烈,台上台下的人都沉醉其中,不分民族、不分国度、不分男女、不分老少,不论会与不会,大家一起步入舞池,随之舞蹈起来,此情此景让很多人难以忘怀。
纳孜库姆舞,是麦西莱甫中最富娱乐性的精彩节目,也是维吾尔歌舞中原生态艺术的充分展示。现今流行全新疆的这种舞蹈,最早产生于古代的吐鲁番,后来传到天山南北。它继承了“高昌乐”的基本特点,也吸收了汉族的鼓点节奏和跨腿跳转技巧,还融合了蒙古舞动肩等。舞蹈模拟劳动与日常生活动作,极尽诙谐、幽默、滑稽。是一种非常富于生活气息,又非常轻松有趣的舞蹈形式,也是麦西莱甫中压轴的节目。纳孜库姆舞的音乐节奏明快、曲调通俗,常用热瓦甫、弹拨尔、艾介克、唢呐、纳格拉、手鼓等,有的地方只用唢呐与纳格拉鼓。
据说,“纳孜”是古代一位民间艺人的名字,“库姆”是击鼓声。很久以前,吐鲁番有一位国王的儿子患有残疾,不能走路。王宫里有一位叫纳孜尔的仆人,他经常模仿鸡、鸭等动物的样子逗小王子开心,小王子觉得有趣,也极力模仿,时间久了,居然可以走路了。国王大喜,举行大型舞宴以表示庆祝。后来,这种舞蹈在吐鲁番地区流行开来,并以“纳孜库姆”命名。
纳孜库姆风格热烈奔放,节奏欢快,动作诙谐幽默,其最大的特点是能充分发挥舞者的自由度和创造性。每当唢呐、热瓦甫、艾捷克等乐器欢快地奏响,人们就会欢快地旋转起舞,舞蹈动作各种各样,有的以跨腿、耸肩及独特的蹲步为主,有的辅以挤眉弄眼、摇头晃脑等动作,诙谐、欢乐,极具喜剧色彩,有人称其为是维吾尔版的“迪斯科”。由于纳孜库姆不需要特殊的技艺,只要有点节奏感的人,就能随音乐起舞,因此,在吐鲁番各景点的民族歌舞表演中,此舞最受欢迎。这是吐鲁番独有的一大特色,当地维吾尔族姑娘轻巧自如的舞姿,身着艾德莱丝裙潇洒翻卷、亮黑的长辫子自由甩动、从柳叶眉中传递出来的柔情,火一般温暖着每位观者的心。
如今,纳孜库姆已由过去的男子独舞、领舞、群舞发展成为以男子为主、女子为辅的集体舞蹈,成为吐鲁番地区各种大型庆典活动中保留的传统经典歌舞节目。
高昌乐舞:西域歌舞对中原的影响十分深远。据记载,隋朝的“九部乐”中,三部出自西域;唐代的“十部乐”中,五部出自西域。吐鲁番是当时有名的歌舞之乡。《高昌乐》是唐代的“十部乐”之一,著名的高昌乐舞更风靡了长安城。受其影响,形成了今天吐鲁番地区独具特色的歌舞艺术。
西域盛行乐舞,位于丝绸之路要冲的高昌吸纳西方和中原的乐舞文化,创造了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高昌乐舞。早在南北朝时,代表高昌乐舞体系的《高昌乐》就已形成了。
公元609,隋炀帝西巡河西走廊时,高昌国王麴伯雅就率王子麴文泰到甘肃张掖一带晋见皇帝,并跟随隋炀帝征讨高丽。其间,随行的艺人将《高昌乐》传人中原地区。
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大业六年(610),西域各国派使前来长安,向凯旋的隋炀帝朝贡。这时,高昌国正式派了一个高昌乐舞团到京城献演《圣明乐曲》。著名的高昌乐舞轰动朝野,倾倒京华。为了保留来自异域的歌舞艺术,隋炀帝还命宫廷乐队学习排练高昌乐《圣明乐曲》,在仁寿宫演出。这两次别开生面的演出,在都城掀起一阵高昌乐舞热潮,演出盛况被载入历史文献。
至唐太宗时,侯君集率唐朝大军挥师西进,征讨叛逆,平灭高昌,从高昌带回《高昌乐》及其表演艺人。原先在隋代宫廷音乐七部乐和隋及唐初宫廷音乐九部乐中,都没有列入《高昌乐》。
这次从高昌带回的高昌乐舞,又一次在京都引起热烈反响,所以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决定废除原九部乐中的《文康乐》(又称《礼毕乐》,即结束时演奏的乐部),除增加燕乐外,又补充《高昌乐》,使唐朝宫廷音乐成为十部,即燕乐、清商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
《旧唐书·音乐志》对《高昌乐》的编制阵容作了如下记载:“《高昌乐》,舞二人,白袄锦袖,赤皮靴,赤皮带,红抹额。乐用答腊鼓一,腰鼓一,鸡娄鼓一,羯鼓一,箫二,横笛二,筚篥二,琵琶二,五弦琵琶二,铜角一,箜篌一。”可见舞人和乐队均为高昌人打扮,所奏乐器中箫和腰鼓是中原乐器,铜角是高昌创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其余都是西域各国或来自波斯、印度的乐器。
《高昌乐》吸收了东、西方音乐文化的成果,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所以才使高昌乐舞的内容和形式格外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受到朝廷和中原观众的青睐。
当时的北庭(今吉木萨尔一带),也是高昌国疆土,北庭也有自己创制的大曲类乐舞(北庭乐),其音乐结构是歌词、人破各五遍。《北庭乐》也传人中原,后又传人日本,并在日本安家落户。至今,日本雅乐仍有以《北庭》命名的乐曲。
公元840年年漠北回鹘进入新疆,在吐鲁番和吉木萨尔地区建立高昌回鹘王国。这时的高昌国仍然保持着喜好音乐的风尚,高昌乐舞又有了新的变化和进展。
宋太宗于981年派王延德出使高昌,高昌回鹘国王在欢迎宋使的宴会上举行了高昌乐 舞盛会。国王还陪同宋使王延德在湖中泛舟游览,这时鼓乐齐鸣,数十名乐师身穿民族盛装,演奏琵琶、箜篌、羯鼓、铜角,歌手们随着悠扬的乐曲声放开歌喉,高唱西域民歌,使王延德大开眼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而也有了高昌人喜歌善舞、“乐多琵琶、箜篌”、“好游赏,行者必抱乐器”的记载。
西域歌舞对中原的影响十分深远。据记载,隋朝的“九部乐”中,三部出自西域;唐代的“十部乐”中,五部出自西域。吐鲁番是当时有名的歌舞之乡。
由西域传入中原的舞蹈还有霓裳羽衣舞、胡旋舞、胡腾舞、狮子舞等。
《吐鲁番盛典》是新疆最具代表性的音乐舞剧之一,诗化般的剧情,融合了典型的吐鲁番风情与维吾尔族音乐舞蹈精华,包含吐鲁番的千年历史、神话、传说与爱情,展现了古代吐鲁番最为神秘、唯美的印象。缠绵悱恻的爱情、如梦似幻的传说、永恒不息的生命启迪,在充满活力、激情的舞蹈与美轮美奂的舞台空间中,使每一位观众赏心悦目,心迷神醉,让观众最纯真的自我,在触动心灵的音乐与舞蹈中得到完全的释放。《吐鲁番盛典》已连续演出4年,高水准的演出,受到来自全国及世界各国观众的一致好评。
目前,舞团已在吐鲁番、西安、泰国等地连续演出1000场,每年250场,每天2-3场。现场观众超过10万人,连续4年创下新疆所有剧场演出,年观众人数第1的演出纪录。2014年新升级版的上演,将会更具有艺术震撼。
《吐鲁番盛典》通过音画艺术,立体的渲染出跨越时空的辽阔场景。音乐与舞蹈完美的结合,使吐鲁番传统音乐在激昂的鼓声中,迸发出最原始的激情,在优美的旋律中,传送出远古的无限深情。
《吐鲁番盛典》的巨型液晶屏幕阵列,将剧情烘托的淋漓尽致。全剧4幕15节表演,每一节的剧情,都配有春晚视频制作团队精心设计制作的动态主题背景画面,与剧情结合的丝丝入扣,与音乐、舞蹈达到了完美的统一,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穿越时空的感觉。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一场从未经历过的视觉、听觉震撼。
《吐鲁番盛典》成功的展现了作为东西方文化汇集地的吐鲁番,特有的音乐、舞蹈精华,内容异彩纷呈,看后使人赏心悦目。一位对传统新疆民族舞蹈已很了解的观众,在观看表演后,这样形容他的感受“太震撼了,完全没想到,新疆民族的舞蹈能有如此精彩的表现。”
第三篇:歌舞嘉年华互动活动
“新年游艺会”之生活部活动计划
活动题目:《歌舞嘉年华》
活动目的:
鉴于本学期即将结束,一年一度的元旦马上到来,借 “新年游艺会”之际,药学院生活部准备“歌舞嘉年华”这个游戏,以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营造良好的交流平台和欢快的节日气氛。并希望通过这个游戏展现药学院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再听歌跳舞之际,陶冶情操,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增进大家的感情,让同学们感受到节日的喜庆,大家一同辞旧迎新,以积极饱满的精神风貌迎接新年的到来。
活动口号:舞动青春,歌唱梦想。
活动内容:
一.歌——说歌名
比赛规则:随机在电脑上选则三首歌曲,每首歌大约播放15s-20s的时间,然后说出所听歌曲的名字,答对两个或全答对,方可过关。
二.舞——跳舞毯
比赛规则:在电脑上随机选择一首曲目,看着电脑屏幕上出现的箭头,伴着音乐的节奏,在跳舞毯踩相应的箭头.能坚持跳过1分终即可过关。(*注:跳舞同学应穿好我们准备的鞋套上跳舞毯,并且为安全起见,跳舞同学不应穿高跟鞋。)
活动所需物品:
(1)自备物品:两台笔记本电脑、鞋套、插排2个、胶带、塑料垫、音响。
(2)需购买物品:跳舞毯.(价格约40元)
人员安排:
操作电脑2人,游戏说明2人,跳舞毯示范1人,看管物品1人。
第四篇:《吐鲁番的葡萄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葡萄沟的美好,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喜爱。
2.感受课文比喻的新奇,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
理解葡萄沟美好在哪里,它有哪些独特之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视频《新疆好地方》。
学生:搜集有关新疆、吐鲁番盆地、葡萄沟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励
1.播放视频《新疆好地方》。
2.新疆有民谣说: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它道出了新疆有名的四个水果之乡,吐鲁番独居榜首。吐鲁番盆地种植葡萄历史悠久,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3.你们想去吐鲁番的葡萄沟品尝美味的葡萄吗?想去,事先就要对葡萄沟有些了解才行哟,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葡萄沟的。
4.引入课题,齐读课题。
二、体验
(一)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注意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生字更要多读几遍。
2.检查朗读情况。3.再读课文,思考每段各写了些什么,每段之间有什么联系,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二)品读课文,感受独特。
1.分组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也可按课文描写顺序来自学。读后小组探讨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也交流学习所获。
2.全班交流,共享资源。
按课文描写顺序交流,抓住葡萄沟独特的地方。交流时,还可用自己搜集的资料作为佐证。(板书:独特)
(1)用引读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吐鲁番盆地成为中国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的原因。
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吐鲁番有非常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板书:气候特征地理位置)
(2)葡萄是吐鲁番的特产,看看作者是怎样来描写的?
用画出作者描写葡萄藤的句子。它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谈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葡萄藤对葡萄的爱护。)玛瑙:一种玉石,绿玛瑙代指什么?(代指像玉石一样的绿葡萄。)(板书:绿葡萄)
进入吐鲁番,在庄园沿途看见了许多独特的砖砌房子,估计与葡萄有联系。(板书:砖砌房子)
(3)这一段里省略号是什么意思呢?联系上下文理解。
(这些省略号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当时内心的无比惊喜。)
为什么呢?(因为作者见到了壮观的、望不到边的绿色长廊,由此可知,吐鲁番葡萄沟的葡萄之多。)
(4)葡萄沟在人们心中有着怎样的地位呢?(赫赫有名)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从葡萄的世界,绿色的海洋可见葡萄园之大。由此知道,葡萄沟是名副其实的葡萄王国。其间流露出作者无比的惊喜与赞美。
(5)这里解开了前面所写的各家各户的小屋之谜,具体地介绍了葡萄干的制作过程。(板书:葡萄干)
(6)最后一段,作者对特产的看法,也很独特,耐人寻味。
三、升华
1.回忆吐鲁番的葡萄沟的独特之处。2.品读文中的优美词句,选自己最喜欢的词句摘抄下来。
3.今天的旅游到此结束了,请同学们回家把见闻讲给爸爸妈妈听。
4.总结:吐鲁番的葡萄沟确实是一个好地方,一个令人喜爱、令人向往的地方,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有机会去葡萄沟,亲眼看一看那里的美景,亲口尝尝那里出产的水果,亲自感受一下老乡的热情好客。
5.我们的家乡也是个好地方,老师希望同学们课后去问一问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家乡为什么是个好地方?下节课老师想请同学们像介绍葡萄沟一样介绍自己的家乡,好吗?
附:板书设计
第五篇:秧歌舞教学反思
秧歌舞教学反思
我觉得本堂课,思路清晰,设计得合理,层层深入,符合学生们的认识规律。课堂上有舞蹈动律的学习,还有老师的亲自示范,形式多样,师生互动好,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平等交流,全班同学都能积极配合教师,学有所获。
这节课,给了我很多的感受和启发,当然也有遗憾和不足之处,那就是:在学生的学习第一小节的三八拍与第二小节的五八拍向后转圈那个环节时,我给做了不确实具体的转位,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有的学生掌握的节拍和动作能相互合拍,而有地学生则在规定的节拍内没有赚回来,出现的思维断档的现象,动作与节拍上的脱节。我想在以后得讲解当中还应该给学生一个大致的转位定时,以帮助那些肢体运动稍微慢的学生以信心。可能是因为今天是公开课的缘故,大部分学生比较害羞,不太勇于表现自己,我想在今后,应利用舞蹈教学,让学生克服这种胆怯、被动、自卑等消极的心理因素,养成良好、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