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语文思维课写作课教学设想
新课标下
高中语文思维课写作课教学设想
绥棱一中语文组
孙海燕
思维课
一、课前准备阶段:
1、精研文本,择点发散。
精研本文,选择“可发散点”。
2、严密措辞,精致拟题。
在指导学生拟题时,要总结出一定的规律方法
①简明性,即语言简练,立足点清晰,发散趋势鲜明; ②严谨性,即措辞严密,无表述含混、逻辑矛盾之弊; ③趣味性,即措辞新颖独特,能够激发思维兴趣; ④启发性,即措辞能够开启思路;
⑤客观性,即措辞客观中立,不糅杂个人的主观倾向,能够为思维活动保留一个宽松、自由的多角度发散空间。
在此,尤其要强调一下措辞的客观性。拟定论题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深思熟虑、精益求精,引导学生严密措辞、精致严谨地拟题。
二、课堂落实阶段:
1、激发兴趣,启发思路。
2、精确点拨,精炼引导。
3.梳理、归纳主要有三个任务:
① 梳理思路,归纳观点,合并归类,将辩论中活跃的几种主要思路和观点清晰、明朗地罗列在学生面前;
② 分析出一些曾经在辩论中循环出现的矛盾焦点,反馈给学生; ③指出辩论时出现的一些明显的逻辑矛盾、知识漏洞和常识性错误,并带领学生共同予以矫正。
4、二次发散,二次辩论。
三、课后延展阶段:
1、针对引导,自我总结。
2、整理观点,论述成文。
四、思维训练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思维训练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二)思维训练要运用优美的语言。
(三)思维训练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四)思维训练要引导学生破除思维定势。
五、思维训练与思维品质、语文能力培养。
(一)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1、多角度。在训练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途径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形成全方位、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
2、多解。在分析问题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横向推进、纵向深入的各种方法,形成一题多解的习惯。
3、多变。在思考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破除思维定势,形成一题多变的习惯。
4、多用。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知识的贯通,形成“一材多用”的习惯。比如在分析了高中语文必修三第10课《劝学》“学不可以已”的中心后,经过思维多向转换,学生还得出①学习要有恒心②学习贵在积累③学习要专心等中心。这样,我们在写有关恒心、积累、专心等话题的作文时,可以直接引用这些例子,从而多角度地利用了教材。
(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在教学中要抓住以下几个过程:
1、引导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由结果到原因的抽象过程。
2、对各种语文知识整理概括的过程。
3、对有关语文知识要领的背景、内涵、处延的深化再认识过程。
4、对事物以此喻彼,比较异同的过程。
5、对课文主题的归纳总结的过程。在以上过程的推进中我们还要整体上把握单元构思、每课要点,同时对精选语段开展读、议、讲、评、练,以求思维的深刻性。
(三)培养思维的严密性。
这里的严密性,主要是指思维的清晰、准确,合乎逻辑而不紊乱。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辨析。
1、辨析课文中隐含的线索。
2、对事物正反论点差异的辨析。
3、对中心思想的正误与材料的完整性辨析。
4、以点带面,对普遍与特殊进行辨析。
5、对语言表达的有序性和规范性辨析。
(四)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这里的创造性,主要是指学生运用大脑储存的信息去发现和解决前人或自己未曾发现和解决过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还要强化以下几种“意识”:
1、抗外界因素干扰的意识。
2、突破暗示和原有知识圈的意识。
3、善于观察发现和探索问题的意识。
4、大胆猜想并勇于求证意识。
5、新角度、新观点地创新意识。
写作课
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思维,使发散思维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本能。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作文课内容:
各学年有层次有梯度地进行立意、构思、表达的作文专题训练 高一,从写作内容、写作方法的角度进行记叙文的发散思维训练;学习议论文写作选取立论角度,学习选择、使用论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学习横向纵向展开议论,学习反驳,学习辩证分析。
高二,缘事说理,学习写得深刻;学习写得充实,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高二下学期每个学生开始进行文体定位训练 设一定量的思维专题训练课,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开辟多种学生作文展示的渠道。
探讨并学习各种文本的思维形式,指导鉴赏和写作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文课课型::一是思维训练课,二是一般写作能力训练课,如审题、拟题、构思、布局等,三是文体训练课,四是评改课。
方法:(1)情境作文。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闭目沉思,心驰神往,眼前似有动人的画面闪过,脑中仿佛有一幕幕的往事叠现,抓住情境诉诸笔端,作文就成了一种快意的宣泄。
(2)思维材料激发。让材料内容与学生生活、思维实际联系起来,据此设计作文。
(3)材料激发。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影视片段、书籍章节、报刊选段等,指导学生写日记、说童趣、谈感受,以及看图作文、扩写、缩写、改写、续写等。
(4)文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抓准学生的思想脉搏。“现场写生”、“分析评论”、“编辑杂志”等活动,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又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锻炼实际的写作能力。
共性程序:
1.给出思维训练材料进行思维训练,以形成一定的写作思维习贯。
2.课前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
3.有目的地组织学生从新闻媒体、报刊杂志、其它学科中获取写作素材。要求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
4.采取写读书笔记、随笔札记等形式积累写作素材,记录人生感受。
5.利用写作课,进行有序列的写作指导。根据高三学生的学情特点,指导分为7个训练专项,即:审题准确、立意独特、思路清晰、文题醒目、选材新颖、语言生动、文体分明。专门设计课时,进行强化训练。
6、重视学生间的作文评改,及同题作文的比较评议。
第二篇:写作课教学设计)
一堂英语小组合作型写作课的教学活动设计
武安市第九中学 李海苏
按照语言生成规律,英语写作的次序应是:词---句---篇。“词”是基础,“句”是过渡或桥梁,“篇”是目的。整个训练应遵循“低起点,小步子”的原则,在步与步之间铺设台阶,构建一个个小的教学层次,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最后达成目标。在这过程中,小组合作式的写作能帮助各个层面的学生获得进步。下面我来说一说我的小组合作型写作课的上课模式。一.小组合作写作的设计三、四个学生被分为一组,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写作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而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教师通过多样化的写作活动,在写作的不同阶段指导学生练习写作,让他们在反复的写作与修改中开拓思路、完善文章内容。
1、围绕某一写作主题,学生小组讨论献技献策(Brainstorming).
2、写初稿(Writing the first draft)
3、小组讨论内容(Peer conferencing)
4、写二稿(Writing the second draft)
5、小组讨论语法、拼写(Peer editing)
6、写三稿(Writing the third draft)
7、教师反馈(Teacher’s feedback)
8、改写三稿并最后定稿,小组讨论(Finishing)(本节课设计了四次小组活动)
二.目的是: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起草和重写,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思维能力。学生根据教师和学生的意见修改或重写,有助于他们发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且学生之间相互修改通常比教师以书面形式对作文写下评语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这样犯重复错误的概率就小。
三.第一次时间短(5分)第二、三次时间长些(10分)第四次(5分)四.具体内容如下:
1.写前活动
写前活动包括小组讨论和写提纲。小组讨论通常围绕一个特定的话题进行。如:写一篇My school trip,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根据这一话题,在脑海中寻找有关信息:go to the ZOO,take photos,see some seals,buy a souvenir,eat some ice cream等,并把每个想法都记录下来。学生可以不停地思索,不停地写。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还可以在全班进行。在讨论完成之后,学生列出写作提纲。在这一阶段,教师作为指导者,监控整个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地、创造性地思考,并以讨论与谈论的形式帮助学生挖掘各种有用的信息,2.写初稿在这个阶段,学生将构思的结果草拟成稿。
初稿本身也是一个构思过程,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写初稿时尽量放开去写,不必过于顾及表达的外在形式。这一阶段是写作的主要阶段,教师要精心观察学生的写作活动,像教练员亲临球场指挥一样,随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现场指导。
3.小组讨论(内容、语法、拼写)
在学生完成初稿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同伴之间的讨论和修改,对将初稿发展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成品”这一过程,无疑是更为重要的。在这一阶段,学生首先应把讨论的重点放在内容上,例如,开始语怎么写?结束语是否起到总结文章要点的作用?至于语法、拼写错误 大小写、标点符号等问题则在后一步处理。事实上,学生往往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想法,从而写出内容更充实、结构更合理的第二稿。而教师的作用则在于引导学生并提供适时的、必要的帮助。
4.改写初稿
通过小组讨论,根据其他同学提出的意见,每位学生对第一稿的内容加以修改。小组讨论一一作者修改— —过程可以反复进行二至三次,这样,文章的内容渐渐丰富、完善;然后根据小组讨论的意见,由作者检查语法、拼写等错误。
5.教师反馈
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评改作为一个中间环节,且应置于学生写作的全过程。教师应参与学生的写作过程,及时向学生提供指导性的反馈,比如,谓语是否用了过去时态,而不应把学生的初稿当作最后定稿而作出一次性评断。
6.最后修改并定稿
教师评改的有效性取决于学生是否对评改后的作文作出反应。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反复修改作文。修改是促使学生对教师的评改作出反应的一个有效手段,而修改本身就是提高作文质量的一个有效环节。修改后的文章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自信心大大增强。
在写作之前教师可组织各种活动调动学生的写作灵感,就某一写作题目献计献策,把学生提出的重要词汇写在黑板上,这样可使学生感到有东西可写。然后,学生组织、整理思路打草稿。用此方法写作时,教师的指导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直至最后成文,但教师只是学生写作过程中的一个助手,负责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的写作灵感,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写作能力。
本次小组合作将本课推向了另一个高潮。学生用自己已有的学习经验并结
合教师提供的作文评价体系对同伴的作文进行推敲、分析和纠错,他们再一次从与同伴的合作中锻炼了自己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并在文章的修改过程中熟悉了评价的依据,知道符合什么标准的文章才是好文章,这对他们今后的写作是受益无穷的事。
2012-11-8
第三篇:写作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继续了解常用日常事务类文书写作
1、表扬信
⑴定义:机关、单位、团体表扬有关方面、有关人员先进事迹、先进思想的一种专用书信。可直送,可张贴,可送报刊发表。
⑵标题:表扬信或拟定题目,加副标题,如《见义勇为,堪称表率--对XXX的表扬信》
主送对象:顶格写,公开发表的可不写。
正文:一是概述表扬的缘由,简明陈述其先进事迹的梗概;二是对先进事迹作出恰当评价、热情的赞扬和充分肯定;三是表达向被表扬者学习心意,或号召群众向被表扬者学习。
落款:单位和时间。
2、感谢信
⑴定义:机关、单位、团体向有关方面、有关人员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的一种专用书信。
⑵主要写法与表扬信大致相同。结尾写“此致敬礼”或“顺致最诚挚的谢意!”
3、祝贺信
⑴定义:机关、单位、团体向取得突出成绩或遇上重大喜事的有关方面、有关人员表示庆贺的专用书信,也叫贺信,以电报发出叫贺电。
⑵标题:贺信、祝贺信或加上发信单位、祝贺理由。主送对象:顶格写。
正文:一是表明贺意,二是肯定成绩,三是简要作结,结尾再另起一行写上祝语或敬语。
落款:单位和日期。
4、邀请书(请柬、请贴)
⑴定义:机关、单位、团体或个人郑重地邀请有关单位、有关人员参加某项活动、会议、工作时所使用的一种专用书信。
⑵标题:有封面的写封面,无封面的居中写标题,横排竖排均可。竖排标题写中上方位置。
应邀对象:此致 XX单位(XX同志、先生、女士)或恭候XXX光临。正文:说明邀请事由,即写明活动时间地点,及报到有关事项。结尾“恭请(敬请)光临”。
落款:单位和时间。
印制请柬应注意:用语热情、诚恳、典雅、明白、得体。注意喜庆款式和设计艺术性,封面大方、精美。丧务请柬现多用《讣告》取代。
5、聘请书(聘书、聘约)
⑴定义:机关、单位、团体聘请有关人员担任某一职务或承担某工作时所使用的专用书信,一示敬重,二为守约。
⑵标题:居中写聘请书(聘书、聘约)
聘请对象姓名:顶格写,也可在正文中特聘XXX为XX,或在正文后写此致 XXX同志。
正文:简要说明聘请原因、职务、期限,有的还写职责、权限、待遇、要求等。落款:单位和时间,盖章。
印制的聘书常设计一个精美、庄重、大方的封面。
6、倡议书
⑴定义:机关、单位、团体等为推进某项工作顺利进行,促进某项活动积极开展,向社会或有关方面首先公开提出的,带有号召性建议的一种专用书信。
⑵标题:可写正副双标
主送对象:泛指的可不写,如在正文写“特向XXX发出如下倡议”。正文:分引言和主体,引言写原因、目的、形势、背景,“特提出如下倡议”过渡到主体。主体写明建议或希望大家做什么、怎么做,分条列出。
落款:单位和时间。
倡导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语言有号召力和鼓动性,为扩大影响可公开张贴、广播或登报刊等。有关方面响应倡议书的发出的倡议叫附议,写法相同。
7、嘉奖书(嘉奖令、奖状、奖励证书、荣誉证)
⑴定义:机关、单位、团体对有关单位、有关人员所作出的成绩作出嘉奖、表彰、肯定的专用书信。
⑵格式:标题;嘉奖对象;正文:写清被嘉奖者在什么时候什么岗位取得什么成绩,或被评选为某某荣誉称号;结尾“特此奖励”或“特发此状(证),以资鼓励。”;落款:单位和时间,盖章。
8、课程作业或思考题
第四篇:创新思维课心得体会
创新思维心得体会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本质是前进是对周边事物积极的探索,一个国家只有不断前进才能国富民强,一个民族只有积极探索才能知道的更多,也更加先进,一个只知道跟随的人是没有热和前途的,命运要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对人如此,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如此。
我是一名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想起以前在队里训练,教练常提到八个字“快、长、准、顺、轻、紧、强、变”,这其中的“变”就是所谓的变化创新。我的肩关节柔韧性相对于别人来说不够好,做出来的操化动作较为僵硬,这就会在比赛中影响到艺术分,长期的针对性训练始终弥补不了先天性的不足。当时记得时间是靠近全国锦标赛了,也是考学前的最后一次关键性比赛,时间很紧,感到周围的环境都在向我施压,教练与我探讨、做工作,队友们也与我沟通。训练课后一次偶尔的机会,我发现了改变这一状况的办法。那天练得比较晚,健美操馆在训练局体育馆的八楼,我从楼上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到楼下,更糟糕的是楼下阿姨那天有事,看到人基本走了以后就关门了。我只好又爬到八楼从安全通道下楼。当时天色已晚,安全通道灯全部打开,很是明亮,出口离校门也近。心情有所好转,就在这时我想到了我操化动作的创编。我想为什么非要一味追求与肩关节柔韧性有关的动作呢?可以像走安全通道一样,走另外一条创编路子。第二天我便增加了许多小臂的动作、动作空间的变化以及身体方位的变化来使我的操化动作增加亮点。通过努力,我在08年锦标赛上获得了男子单人操第六名的好成绩,顺利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所以直到现在在同济大学训练我也常常把创新思维运用到创编操化的过程中。这样操化看起来就在与队友有共性的同时更加个性化了。
我来到同济大学,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一名同济大学的体育特招生,我要用我的特长为学校增光添彩,同时努力学习专业课知识,踏入社会之后为国家做贡献。我现在担任副班长一职,在班级管理中同样运用到了创新思维。体育班同学在文化课学习中出勤率与普通生比较相对低些,这也是让体育部领导最为头痛的一件事。而我们班委则商量出了一套反其道而行之的办法。让同学们了解到自身文化课的欠缺,了解现在就业的现状,让同学们有危机感,在一定层面上增加了出勤率。我想这样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从学生角度出发管理学生比从官方硬性施压要强得多。
作为班干部,我必须以身作则,在训练和学习中起到带头作用。我们的专业是工商管理类,其下设有高等数学等科目。我在学习这些科目的同时也运用到了创新思维。就拿高等数学来说,摒弃传统的按章节的复习方法,我把能联系的知识点都做一个总结,把一学期所学的公式分类来记忆,实现纵向的联想。例如本学期在前面先讲到的空间平面与直线的表示方式可以与后面讲的怎样求解空间平面与切线联系起来记忆,增加学习的效率。
创新思维可以能运用到大部分领域,同样包括我的专业课——市场营销。我想今后在大三开设市场营销学以后,把创新思维运用到实战营销中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工商管理类 095009
王志远
第五篇:高中语文六种课型教学模式
高中语文六种课型教学模式
根据语文科的特点,本着发挥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目的,我们把高中语文课堂分为六种基本课型: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阅读课、写作课、训练课。
一、新授课
新授课课堂讲求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大处着眼”意思是在备课时,每一篇课文要先确定大的框架,将整篇课文从内容或者结构或者其它别的方面划分出几个方面。“小处着手”意思是在进行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时,要把课文上成活动课、讨论课、问题课、思维课。教师要想法把课文设计成一个个问题,或者说创设出一个个情景,然后引导学生在这个特定情景中去讨论、研究。设计问题时要掌握好两个“度”:一个是梯度,即问题或情景的设计要体现出循序渐进的原则。也就是说,整堂课讨论的问题要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形式的东西到本质的内容,体现高潮的问题设计在最后;另一个是适度,即过难或者过易的问题不要设计,要让学生“踮着脚摘桃子”,要有思维价值,学生不用思维就能回答的问题没有价值,学生怎么思维也思维不出来的问题同样也没有价值。
具体步骤是:第一步,整体着眼,创设情景。即将课文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或从内容方面,或从形式方面,设计成一个个问题。第二步,浅处入手,切入正文。教师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从浅层次的问题入手,展开研究与讨论。第三步,由浅入深,拓展深入。围绕课文内容,逐渐拓展,让学生展开讨论研究。第四步,教师总结,并针对课堂讨论问题,设计一定数量练习题,进行巩固。
二、复习课
对语文课本的复习,我们主张小单元复习。需要注意的是,决不能把复习课上成新授课的简单重复,不允许在复习课上只是把上新授课时的有关内容简单肤浅地笼一笼了事。复习课要上出新意,上出深意。具体步骤就是每一单元要找一个切入点切进去(切入点一般以新教材单元训练重点为主),然后形成一条线,把本单元有关内容贯穿起来,使整个单元、整堂课紧紧围绕在培养一种能力、掌握一种学习方法上。在这条主线的处理过程中,可以适当向外扩,以便使线成面,能扩多少就扩多少,不求面面俱到。这样,复习的单元多了,培养的能力种类也就多了,学生学习印象也较为深刻,课堂教学效率也就相应提高。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过程是学生语文能力发生质的飞跃的关键阶段。一轮复习是琐碎的,感性的;二轮专题复习是理性的,以讲规律方法为主,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坚决反对在二轮复习过程中做题讲题的做法,这种做法是二轮复习中最懒惰的做法,也是最易使学生疲劳而厌倦语文学习的做法,因而也就是对学生最不负责的做法。
首先是组织集体备课,认真研究学习习近平几年的《考试说明》,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以《考试说明》所列知识点为纲,然后一步步细化,直至不能再细化为止,形成一棵语文知识系统树,让教师和学生在心中一目了然。然后研究一下哪些知识点已经考了,是怎么考的,对应高考试题,分析高考命题的一些特点。
具体到课堂上的专题复习,共分四步。第一步是利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通过分析研究,总结出高考命题者在这一考点上命题的思路和规律;第二步是利用这些思路和规律来探究针对这一考点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第三步是利用一定的实例来验证我们总结出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最后,辅以一定的练习题,作进一步的巩固和补充。每一个小知识点的一个小类型,都要精选4——5个小题目进行巩固训练,不漏掉一个题型,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针对性练习。这样,学生头脑中对各考点都有一定的应对措施,在答题时才有法可依,有的放矢。
三、讲评课
一套试题、一次训练结束,在讲评时,切不可采取逐题讲解的办法,因为对同一个题目来讲,部分学生已经理解并明白了,还有部分学生不能明白,如果老师机械地大讲特讲,势必会耽误优秀学生时间,造成部分学生的精力浪费,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我们主张的讲评课模式是:
第一步先拿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自由互相探讨、研究,让部分弄懂或没有弄懂的学生对明白或不明白的题目通过讨论进行互补,这种讨论是小范围的。第二步是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随便提出不明白的疑难问题,然后仍让其它同学来解决,因为一个问题不可能全体学生都不明白其中道理。假如全体学生都不明白,那么第三步教师再通过提示,引导启发学生通过讨论、争论等方式解决。这种教学思路的重点往往放在一些正答率较低的高难度题目上,它的优点是对症下药,针对性强。第五步是教师针对正答率较低的题目设计练习题,进行反馈纠正。
四、阅读课
主张采取开放性阅读与指导性阅读相结合的方式。要求语文课每周必须有两节阅读课,一节开放性,一节指导性。开放性阅读就是让学生进阅览室,随便阅读,一般设在自习课上。但为了避免开放性阅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带着任务进阅览室,比如设计阅读信息反馈卡让学生填写,或概括内容梗概,或介绍人物;或写出读书笔记,或进行文章评价等等。
指导性阅读课一般放在正课上。第一步是教师广泛收集材料,刻印选编,每堂课一般要有三到五张文章选编材料印发给学生。选编的阅读材料内容要有目的性,也要有序列性。可以按照阅读训练的内容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照阅读训练的重点进行分类。第二步是让学生交流本周内阅读的文章,可以是整篇,也可以是文段或文句,教师适时加以评论。第三步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突出重点,不可在每次指导性阅读训练中,都将理解分析、归纳总结、赏析评价几种能力一齐训练,也不可每次训练既有记叙文,也有议论、抒情和说明的文章,要重点突出,能力集中。第四步学生谈阅读意见,允许对同一篇文章有不同看法。第五步学生作笔记。
五、训练课
训练课除了课堂上每个小专题后的强化训练外,每个专题结束后,还要进行专题双过关检测。第一次过关检测要求覆盖面广,尽量一个专题的各个知识点都涉及,目的是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第二次过关检测要求有针对性。是针对第一次检测中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设计的题目。出现问题严重的知识点,可以设计2——3道练习题,以达到纠正目的,在精不在多。
六、写作课
同阅读课一样,写作课也要有开放性写作和指导性写作。开放性写作是要求学生建立周记、随笔本、日记本,学生愿写什么就写什么,一般是对生活的感悟。学生自留日记本,周记、随笔每周收阅一次,教师可不加批语,但必须全部浏览,从中选出三至五篇优秀周记,在下发给学生时,利用课前5—10分钟读一读,以激励学生写周记、随笔的兴趣和热情。否则,学生就会认为教师不阅而写作积极性丧失殆尽。指导性写作则要求教师对作文进行科学合理地训练。一方面,在作文题目的设计上要有序列性,先训练什么,后训练什么,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一般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片段到整篇,由记叙说明到议论抒情;由单一到综合。另一方面,在作文批改上,要摈弃传统的教师全批全改写批语、讲评读几篇优秀范文的做法。因为语文教学比较累的主要原因就在写作文批语上,教师费尽心血为每个同学写了评语而发到学生手里,学生却往往看一眼了事,往往作用不大,收效甚微。因此,作文批改和讲评要采取新的灵活的方式,要让学生参与到作文批改中来,充分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每月四次指导性作文中,教师要全批全改一次。另外三次作文中,其中两次,教师可以从收上来的学生作文中,选出上中下三类作文各3—4篇,然后印发给学生。讲评作文课上,可以分四步走。第一步,先让学生认真把这10篇左右的作文认真读一遍,将它们分成上中下三类。这一步比较容易。第二步是让多个学生谈自己的见解,陈述自己为什么这样给作文分类,优秀作文好在哪儿,差等作文差在哪儿。第三步是在大部分学生对作文评价分类达成共识的前提下,讨论如何将中等和差等的作文改成优秀作文或相对优秀作文。第四步是让学生从中选定一篇中等或差等作文,修改完善成一篇优秀作文,形成文字。当然在进行这项工作前,必须作好学生思想工作,避免所选学生作文差而产生负面效应。
四次作文的最后一次,可以下发给学生互相批阅,或小组批,或同桌互批等等,形式不求一致。这样的作文批改方式,不但能大大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水平,还可以把老师从繁重的写作文批语中解脱出来,而把大量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改革中来。
以上提供的几种课堂教学模式仅供作参考,它最基本的出发点就是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使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变机械听讲为主动参与,从而使课堂生动、活泼、效率高。老师们可以根据各校各自的实际情况,树立创新意识,不断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不断探求教育教学的新思路,不断总结出适合本校语文教学的新规律,边学习,边探索,边课堂实施,边总结,不断探索,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形成百花齐放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