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案例:真正的游戏
真正的游戏
背景:
区域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自由活动、自由游戏,幼儿可以自己决定玩什么,怎么玩。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常常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然而,我们在主题中设计的一些区域游戏有时候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或许说孩子有时候根本不是按着我们要求的在进行游戏。他们发现问题、寻找问题,创造新的玩法等等,许多想法都是教师难以在其他教学中见到的,幼儿的潜能得到了真正发挥。此时此刻,老师的角色很重要,是干预者、是引导者、是推进者等等。通过本学期,对幼儿区域游戏的观察以及参加了园内组织的一些区域的观摩活动,在观摩、学习的过程中,我学习了很多关于区域游戏的知识,同时也发生了一些让我深思的事情。实录一:
区域游戏的时间到了,在让孩子自由选择区域后。我安排了原本选择了搭积木的唯唯去玩钥匙配对。在我看来,她对数的理解就变的很弱,一点也不敏感。我想让她多加练习。可没想到唯唯亦然的拒绝了我:“我不愿意,我不想玩。”我的表情立刻有些尴尬,朝唯唯看去,只见他望着积木区,随后又盯着老师看了一会儿,忽然间好像意识到了什么似的低下了头,显示出紧张、焦虑的神情,抬起头偷偷瞥了一下我,不再讲话。分析:
显然唯唯非常不满意我的做法,虽然我是好意,但不难发现,我是主动的,而一帆是被动的。在一帆认为,老师正在对她的玩进行制约。仔细想想唯唯的话,我意识到自己太以自我为中心,抹杀了唯唯自主游戏的积极性。实录二:
我们正在进行甜蜜蜜的主题活动,好多孩子都从家里带来了各式各样漂亮的糖纸,怎样充分运用这些糖纸呢?于是和孩子们一同商量在区角中开设了“糖果坊”在包糖果的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都显得特别认真,就是在卷和拧这两个关键地方,好多孩子都卷不起来也不太会拧,一会而就会散开来。每次到最后一步,有好多孩子都会寻求我的帮忙。这样可不是办法啊,于是,我仔细研究了孩子们的糖果,原来有的糖纸大有的糖纸小,这就要求孩子在包糖果的时候要注意糖纸与糖果的比例,我看见琪琪做的最快,他拿了一张超大的糖纸,我连忙告知其他孩子:“看琪琪要做糖果爸爸。”在一旁的欣欣连忙晃动着她手里的小糖纸说:“我来做一个糖果妹妹。”没一会儿有很多孩子都完成了,有的“糖纸”已经破了、有的“糖”还没有包住。虽然看上去有的包的不怎么样,但他们都愿意自己动手来制作了,这已经是很不错了。糖果爸爸终于完成了,孩子们别提多高兴。分析:造型不同的大糖果能激发幼儿的制作欲望。但包裹糖果的过程对于孩子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区域活动中也提供了包糖这一项,但是包的大小要根据糖纸的大小。而现在的糖果爸爸块头大,比较容易。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大小,自己选择。在孩子们向我寻求帮助时,我先鼓励他们自己再尝试或向同伴学习,不包办代替。实录三:
在“糖果坊”中,甘若钰搓了很多小圆球,插上牙签或吸管,一根根棒棒糖做成了;旎旎他们把各色橡皮泥搓成团,包在糖纸中;有的用小的塑料模子,印出了各种可爱的小动物糖;曹熠璠把一块泡沫掰成许多小块,他说:“老师你看,这是我做的棉花糖!” 咖啡色的橡皮泥包上金色的纸,帅帅说这是巧克力;┅┅然后他们把这些“糖果”装进了收集来的包装袋、纸盒、铁罐、塑料瓶中,真象是一个“糖果加工厂”。糖果作乐很多很多,教室里的玩具柜、窗台上都放上了,还有的贴到主题墙面上。我就建议孩子说:“我们来开个糖果店吧!”我的提议的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于是孩子们和我一起布置起了糖果店,大家把做好的糖果送到“糖果店”,一下子,这个糖果店变得热热闹闹了。分析:
孩子们通过一段时间对糖果的研究,和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糖果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及大胆创新的精神,他们积极地投入到制作糖果的过程中。在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体现出了对制作的喜爱。当孩子们的兴趣浓厚是,我就适当提醒引出开“糖果店”的游戏,推动孩子的积极性,是游戏成为孩子的一部分,从某种角度来说,孩子真正成了游戏中的主人。实录四:
今天庭瑞用雪花片搭了一件奇怪的“东西”——椭圆形侧面插两片雪花片。他举着这个“东西”在教室里跑过来跑过去。小朋友一问,才知道那是一架“飞碟”。当我要庭瑞介绍他的飞碟,一个幼儿说:“你的飞碟怎么飞啊?”只见庭瑞手举着飞碟,嘴里发出呜呜的声音围着教室跑了一圈:“我的飞碟飞起来了!……哧,飞碟降落!”庭瑞把飞碟放在地上,可是飞碟并没有站稳,倒在一边。庭瑞想了想说:“糟糕,我的飞碟还需要改造一下。”他边说边从玩具筐里拿出4个三角形的插片均匀的插在飞碟的底部。这一次,飞碟可以站稳了,宝宝看着自己的杰作得意的笑了。反思:
其实在上述的四个实录中,不难看出,孩子对于游戏都很乐意动脑筋。在游戏中喜欢动手创造一些自己想象中的物品,他们的作品都很有个性。例如实录四中,欢欢根据自己想象中飞碟的样子,用雪花片和插片进行搭建。当他兴致勃勃的拿着自己的“飞碟”给小朋友展示时,发现了新的问题(飞碟降落时站立不稳)。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动脑筋选用适当的材料(三角形插片)进行改进,最终获得成功。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但可以发展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并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从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区域活动中,我认为教师要做的就引起幼儿思索,让幼儿平等角度的提问可以引起幼儿的进一步思考,从而制作出更完美的成品。教师的引导变成了孩子间的引导,师幼互动,生生互动。
在多次观摩中我也深深的感受到教师的累,有的老师甚至已经把活动创设看成是一种累赘。而孩子也在教师的设计下从“幼儿区域”演变成“区域幼儿”区域游戏成了有各级目标的,就如我在实录一中,一样,很容易就走进了这个误区,为了让孩子获得某些技能,并使幼儿在游戏当中慢慢地建立和懂得一些基本的行为准则,反复让幼儿练习。在这种游戏模式下,教师作为游戏的引导、组织者在反复的机械操作中很累,幼儿也玩得很累,有的甚至为了逃避这种游戏方式,而不得不放弃自己心仪已久的游戏。在接下去的几次游戏中,我为幼儿提供自由游戏的空间、材料;以平等的方式参与幼儿游戏;以协商的方式帮助幼儿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大胆放手,尽少的干预、安排孩子,把握好可以“教”的方法和尺度。朱家雄教授曾说过:“教育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我们的教育应该是让孩子在健康、丰富的活动环境中,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让教师在研究、探索中与孩子共同成长。
第二篇:游戏教学案例
[实例 1]:
在学习我国的 34 个省级行政区时,对于各省的名称、简称和省会城市,是这一节的难点之一。如何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这些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省会城市呢?在这里我设计里一个竞赛游戏,将学生分为四组(按座位分),以组为单位,给 10 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去记忆这些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省会城市。10 分钟后,选取一个自愿第一个接受考验的组,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显示游戏的公平性原则,第一个组可以有 300 分的加分,第二个组加 200 分,第三个组加 100 分,第四组无加分。第一个组的学生接受其他组的提问,其他 3 组的学生说出任意一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或简称或省会城市,要求第一组的学生做出相应回答,第一组的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程度,知道答案站起来说出答案。共有 10 个问题,该组每答对一题获得一个 100 分。其他组相同,最后累计各组得分,得分多者获胜。
[实例 2]:
讲到“黄土高原”时,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黄土高原的基本知识,我设计了一个小竞赛游戏,我准备了一段影片,在播放影片前,提醒学生仔细看影片,可以做简单记录,然后以组为单位写出影片中涉及到的黄土高原的知识,看哪一组写出的最多。游戏形式和规则宣布完以后,开始播放影片,影片结束后,让各组推举出代表把记住的内容写到黑板上,写出内容多的组取胜。游戏做到这里,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然后继续学习本节的其他知识。这样有助于形成愉快的学习气氛,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⑵填图类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用图能力
填图是培养地图技能的一种手段,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地理技能之一,它通过动脑、动眼、动手可巩固和深化已学过的地理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及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所以填图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提高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而填图游戏 可以让学生在游戏的乐趣中提高这项技能。
[实例 3]:
在讲到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时,用 Authorware 软件做出具有交互功能的教学软件。找出一些四大地理区域中有代表性的图片,让学生将图片拖动到相应的区域内,拖动正确后图片会自动停在该区域内,并出现一句鼓励的话。在这一游戏中,学生既认识到了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也对它们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有所了解。
[实例 4]:
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时,为了更好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邻国,做出教学填图课件,让学生先看书,快速记住新疆的各邻国的位置,然后在课件中,将其邻国拖动到相应的位置。如果学校的现代化教育手段不够完善,也可以利用举牌填图游戏。
[实例 5]:
中国“地形复杂多样”的举牌填图游戏。
准备:在 20 几张 8 开大纸牌的正反面分别写出将要提问的中国各地形区的名称和表示该地形区的符号。由于地形区数量较多,除了山脉用棕色粗线表示外,其他都用数码表示。即 1234 用红色表示四大高原,5678 用黄色分别表示四大盆地,9、10、11 用绿色分别表示三大平原,12 用紫色表示江南丘陵,以便运用这些符号填出一幅清晰美观的“中国地形示意图”。每个同桌随机合发给一张纸牌。游戏过程:教师随机地进行提问。如:问:“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界线是什么?”。这时持有该问题答案纸牌的同桌之一需要在 5 秒钟内将写有“太行山脉”的纸牌高举过头顶,并大声回答“太行山脉”,与此同时,另一位同桌需要立即走上讲台,在黑板的“我国地形轮廓空白图”上用棕色粉笔画出粗线,该线不仅要准确反映出“太行山脉”的相应位置,还要反映出其走向。对失误的抢答规则同上例。
⑶拼图类游戏能够强化学生对地理事物空间位置的认知能力
拼图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游戏方式,它可以锻炼人的抽象思维。而地理教学中的拼图是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相对位置的认知能力。
[实例 6]:
在“中国的行政区划”一课中,34 个省级行政区的相对位置的记忆是教学中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采用拼图游戏竞赛的方式强化学生对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的相对位置的认识。利用拼图教具,每 2 个人一小组,还分为 4 个大组,将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完整地拼接起来,完成拼图。完成后可举手示意,并评选出最佳表现小组和大组。
[实例 7]:
利用制作出的课件把新疆的地形组成拼接起来,认识新疆“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组成。
⑷设计旅游路线游戏可以促进学生组织能力,并培养其创新能力
旅游已经是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且越来越多的人更喜欢自助旅游的形式,很多学生也到过一些地方去旅游,但很少有学生能够自己设计旅游路线,所以,在地理课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旅游路线,既可以巩固所学的地理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实例 8]:
在学习了欧洲西部后,带领学生做了这样一个游戏,让学生设计出将要去的欧洲国家,以及要参观的旅游景点,设计一个合理的欧洲15 日游的路线。通过这个游戏,学生既巩固了欧洲著名的旅游景点,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同时又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
[实例 9]:
讲完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后,上一节旅游课,把学生分为 4 组,假设分别去 4 个地区做一次 7 日游,让设计每一个区域的旅游路线,并介绍沿途经过的旅游景点。
⑸角色转换游戏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角色转换游戏,就是让学生把自己假想成为某一角色,以这一角色的身份去考虑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实例 10]:
讲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时,让学生做一个角色转换游戏,假定这是一个村长竞选的现场。本村的自然条件、各种资源和人们的生活状况摆在面前,那么,在现有的条件下,该怎样发展本村经济,如何带领全村人致富。让学生有简短的考虑,然后发表竞选演说。最后让大家 代表全体村民投票,选出他们心目中最好的、能够真正带领大家致富27的好村长。
[实例 11]:
学习聚落的发展条件时,设计这样一个游戏:假如在原始社会中,你是一个一个部落的酋长,你将带领你的族人去寻找一处可以定居的地方,你将找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这个游戏,把学生带入一个万古荒原的原始社会,在这一情况下,让学生去分析什么样的自然环境适合人类居住,从而认识到聚落形成需要的条件。
⑹猜谜游戏可以加强对所学地理知识的记忆
谜语是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
猜谜游戏即设计一些有趣的谜语,使地理事物的名称以谜底的形式出现,以此来加强对地理事物的记忆。
[实例 12]:
在学到中国的行政区划时,出这样一些谜语让学生做猜谜游戏。银河渡口:(天津)千里戈壁:(长沙)
船出长江口:(上海)氮磷钾:(合肥)
圆规画鸡蛋:(太原)带枪的男人:(武汉)
四季花开:(长春)久雨初晴:(贵阳)
大言不惭:(海口)急来抱佛脚:(拉萨)
三人锄禾:(秦)门内烛灭:(闽)
当谜底揭晓后,学生会对这些地理事物的印象非常深刻,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⑺其它游戏可以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
[实例 13]:
在讲我国的自然资源这一节时,可以设计一节游戏活动课,为保护自然资源设计一个公益广告,这个公益广告可以以他们喜欢的形式表现。
游戏过程:
分组:自由分组,可以几人一组,也可以一个人一组。
准备时间:一周。
形式:不限,可以是一句话或一段话、一幅画或漫画、改了歌词的一首歌、FLASH 动画、POWERPOINT 演示文稿、一段宣传录象、一个小品等等。
公益广告展示:一节地理游戏活动课。
这类游戏的优势:
①营造活跃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公益广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②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并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例如喜欢唱歌的学生可以用喜欢的歌曲宣传对自然资源的保护。
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可以打破教材的束缚,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才能,创造性地设计出各种形式的公益广告进行展示。
④对学生进行深刻的思想教育。在设计公益广告时,学生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识,然后才能去教育别人,所以学生会受到教育,从而培养学生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和提高保护自然资源的社会责任感。
第三篇:《真正的英雄》教学案例及反思
《真正的英雄》教学案例及反思
余姚市实验学校鲍风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有关作者及演说词的一些特点;了解有关的背景资料;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品味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反复朗读课文,感受其中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一些航天知识,培养学生探索科学未知领域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清文章思路,熟读课文,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难点:把握文中几句富有哲理的句子,体会作者情感。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加强朗读。
教师:请物理老师或对航空航天感兴趣的同学介绍有关航天飞机和载人宇宙飞船的概况;查阅有关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网络信息,补充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示航天飞机的图片,请学生讲解有关航天的知识。
(初一学生好表现,可以抓住这一特点。而航天知识也是他们很感兴趣的。可以抓住这一特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故设置这一环节。)
2.师: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发射升空70秒后爆炸,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挑战者号” 爆炸后,美国举国哀悼,世界震惊。当时美国总统发表了全国性的电视讲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充满力量的演讲一真正的英雄。
(导语的设计应该简洁而富有感染力,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二)朗读课文,检查预习
1.播放《真正的英雄》朗读磁带。也可由教师范读。
(充满情感的朗读激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初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检查预习: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哀悼(dào)锲而不舍(qiâ)勋章(xūn)锤炼(chuí)阴霾(mái)孜孜不倦(zī)企求(qĭ)凝聚(níng)战栗(lì)拓荒(tuó)弥补(mí)不朽(xiŭ)
3、介绍遇难宇航员姓名年龄。
4、猜读、速读原文:
①在“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三天后,作为一个国家的总统,要对这件航天灾难讲话,他会讲些什么?
②速读原文,勾画关键句(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抒情议论句等),合并内容相近的段落。
③整体感知:阅读课文,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并说说这篇文章动人心魄的力量来自哪里? 找出让你感动的语句或段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对它的理解。
(三)整体把握课文,走进人物内心
第一环节:走近总统
1、师:大家知道里根是一位怎样的总统?
(由学生根据课外搜集的资料回答,教师补充)
2、师:里根是以什么身份作这次讲演的?
学生讨论,明确:这样的演讲,不是公文性的客套话,不是高高在上的领袖,对他统治下的 1
子民的居高临下的评价和盖棺定论。演讲者在演讲中有着双重身份,一是代表全国人民的总统,二是作为人民中的一员。因为是总统,所以他要代表人民说话,要赋予演讲以普遍的意义;因为是人民中的一员,所以他并没有把自己的位置摆得比别人高,而是与人民一道,共同仰视这些真正的英雄。作者抓住英雄令人感动的生活细节,一一展开深情追忆,使人感到,这些英雄原来也是活生生的平凡人。总统对每一位宇航员都非常熟悉,正因如此,他的演讲才是感人的,平易近人的,发自内心的,而非客套的。
3、师:里根为什么作这次讲演?
(引导学生探究演讲词的主题思想)
学生讨论明确:哀悼罹难的航天勇士,颂扬人类的探索精神,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先烈开辟的道路,继续进行太空探索。
(写的是航天领域的事故,其意义却超越了民族、国家、意识形态和不同的科学领域,上升到全人类的高度,体现了人类最闪光的品质百折不挠地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由此说来,这里表达的思想不仅仅属于美国,也属于全人类。)
4、师:这篇演讲词中隐含的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怎样?抒发什么心情?主要表达了什么力量?
(应该注意的是,演讲者表达的这两种感情在课文中不是泾渭分明的,而是水乳交融的。更恰当地说,全篇演讲词给人的整体情绪是悲痛,但又不是仅停留于悲痛,在总统言辞的感召下,全民的悲痛转化成了一种无形的力量。)
5、师:里根总统所宣扬的美国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怎样看待这种精神?
讨论明确:[⑴开拓精神、想像力、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刚毅不屈的品质等。——美国精神
⑵不要用狭隘的眼光来看待这种美国精神,而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把它看成是全人类的优秀品质和高贵精神的代表。推而广之,只要是人类的精华,就不必分民族、种族、国家、意识形态,而都应当借鉴、学习、吸收。]
6、师:演讲词: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它的基本特点是:以某一种精神鼓舞人,以真切的感情打动人。里根总统的演讲为何如此感人?
[⑴、代表人民,与大家一起共同仰视英雄们,讲出大家的心声。
⑵、抓住英雄们令人感动的生活细节,一一展开深情的追忆,让人潸然泪下!字句间浸透着悲痛、哀悼之情,句句发自内心,激起听众的强烈共鸣。另外,排比的运用、人称的变化等。]
7、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最感人的语句,学生反复朗读,仔细品味
(要求:读出感情、读出气势)
第二环节:走近英雄
1、师:同学们,请朗读课文5-13节,概括七名宇航员的事迹或性格特征
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概括:
迪克.司各比机长:探索太空不畏危险
罗纳德 .麦克耐尔:坚毅
迈克.史密斯:为祖国屡建战功
莱恩尼科:笑对工作,乐对人生
奥尼佐卡:充满梦想,建立了难忘业绩
杰维斯:不忘为母校争光
麦考利芙:以勇气和探索精神荣获全国人民的教师荣誉
2、师:七位“挑战者”有哪些共同特点?
生:共同点:勇敢、坚强、勇于献身、有开拓精神
3、为什么说女教师麦考利芙“凝聚了整个国家的想像力”?
[麦考利芙是全美选出来的教师代表,是世界上第一位“太空教师”。她参加这次太空航行,其意义非同寻常。原定由她在太空中向美国和加拿大250多万中小学生讲授两节太空课,还将在航天飞机上参加几项科学表演,孩子们没想到迎来的却是噩耗。在这里,“整个国家的想像力”可以理解为代表着美国未来和希望的中小学生。]
4、宇航员们因为航天飞机的失事而牺牲,但为什么演讲者还说“这是诉说胜利和勇敢的故事”?
[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本来就是一部冒险的历史,一部勇敢者的历史。宇航员的每一次升空,都意味着危险,完全可能一去不返,但他们并不害怕,而是大义凛然,义无反顾,随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每一个升空的宇航员都是胜利者,都是勇敢的人,都值得人们学习。]
5、课外延伸,班级辩论:我们应该以成败论英雄吗?
正方:成功者才是英雄
反方:不能以成败论英雄
6、教师总结:英雄是指能以自身杰出的才能、品质激起他人崇高情感的人。以成败论英雄最大的不可取之处,就是它论不出英雄来。
第一,从成功方面看,如果成功了就是英雄,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二战初期的希特勒不可不谓是个英雄,创建第三帝国,铁蹄横扫欧洲,可是,难道你们同意他是英雄吗?
第二,从失败的方面看,如果失败了就不是英雄,那荆轲、布鲁诺都不是英雄,但是他们真的不是英雄吗?
第三,把成败综合起来看,成败作为相对的概念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竞争之中,竞争一方的成,就意味着另一方的败。于是我们可以得出第三个结论,任何竞争的结果都是一方英雄,一方狗熊。以成败论英雄,其结果只能是假英雄大行其道,真英雄纷纷落马。
第三环节:结束课文,送学生一首老师自己创作的诗
英雄
鲍风云
英雄,你是什么时候踏上征程的?
有人说,你是在晨曦微明时
与家人挥手道别
也有人说,你是在夜深人静时
背起行囊默默上路
有人说,你是在春花烂漫时
挥鞭起程
也有人说,你是在瑟瑟西风中
骑着瘦马独自前行„„
英雄,你将怎样在我们的心里
铭刻你的名字?
用你探索南极的脚步
用你开拓荒岛的双手
用你攀登珠穆朗玛的勇气
还是用你思索日升日落的智慧?
英雄啊,前途遥遥
你将怎样归来
是用鲜花、奖章铺满你回家的路
是用满身疲惫、一脸沧桑诠释你
一路的艰辛
还是用一捧骨灰、一本日记
给我们留下永恒的故事
但是,斗转星移、海枯石烂
当历史的尘埃被清风拂净
我们分明能在你的墓志铭上看见四个大字:
英雄无悔
(四)作业布置
1、在班内组织一场以“谁是英雄”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2、上图书馆或利用互连网查找资料,了解“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一些情况,与同学进行交流。
四、教学自我评价与反思
这堂课是我“还语文教育人文性”的一次小小的尝试。教育,与其说是驯化,不如是对生命的爱的具体体现,是对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和未来人生的关怀。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终极关怀,体现了人类的道德情操、人格精神、心路历程、生存状态,关注的是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人与社会与自然之间的本质联系、社会的终极目标、人类的安全、发展与命运等。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丰富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感,健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人格,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操,为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奠定了“精神的底子”,也树立了人类观照自身、批判自身、不断完善自身的精神标准。语文教师应该是宏扬人文精神的先锋,而语文课堂更应该是人文精神建设的坚强阵地。这是新课程标准对我们的要求,更是时代发展对我们的要求。
本堂课从以下几个方面凸现了人文性的特点:
(一)在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上,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与引导。本文的教学,我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对英雄的认识和学习英雄的精神上面。认识英雄,我们就给学生指引了一条光辉的人生大道。学习英雄的精神,就能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毅力、增强他们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也有利于去除他们身上存在的“娇”“骄”二气,给他们奠定“精神的底子”,让他们终身受益。我认为语文教学对学生发展的帮助不仅仅表现在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方面,更表现在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
(二)本堂课人文性的特点还体现在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点上。由教师强加体验转变为学生亲历体验,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才是具有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在本堂课中,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尽量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去感悟,让学生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走近英雄的身边,跨越时空,与总统、与英雄进行精神上的交流。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重培养学生张扬的个性,允许、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自主体验,认可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多元化反应。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受到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受到鼓励,学生始终被看作是一个大写的“人”。
(三)本堂课人文性的特点还体现在课堂民主方面。人文性的语文教学,应该由“课堂权威”“话语霸权”转变为“课堂民主”“心灵沟通”。应在课程中充分体现师生互动、师生平等,营造和谐的师生对话氛围。说什么话?说自己读书的心得,说肺腑之言,不要说参考书上的陈言套话,更不要辅导材料上的标准答案,只有教师自己心里的真话,才能换得学生的心里话。这样才能实现师生间心灵的沟通,充分体现课堂民主和人文关怀。在本课时的教学设计上,有一个亮点,课后也受到了听课老师和上课同学的好评,那就是教师自己“下水”写了一首诗《英雄》,这首诗的好处不仅仅是概括了本单元的学习要点,更让学生感受到了一种平等的气氛。许多学生感觉,老师在课堂上是民主的,老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中是平等的。而且,这还可以让学生真切感到写作的“刺激力”,心灵感动、产生共鸣,从而喜爱写作、敢于写作,井体味写作成功带来的快乐。
当然,本堂课在“还语文教育人文性”这条路上才刚刚起步,在很多方面还存在欠缺,比如在“语文课程应凸显教师的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文化个性的引导”这一点上,本课时仅仅是点到即止,并没有贯彻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但不管怎样,这堂课总算在教学的人文性
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以人为本,成为课程资源的组织者,成为学生人文精神的唤起者。今后,我将继续在“还语文教育人文性”这条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第四篇:体育游戏课教学案例
体育游戏课教学教案 ,培养女生的学习兴趣
一、案例背景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观念影响下,教师填鸭式地教,学生被动地学,再加上体育达标考试给学生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出现了随着年龄增长,喜欢上体育课的人数呈下降趋势的现象。特别是女生上体育课时出现无精打采,畏难情绪较大,借故请假较多等等。我认为体育课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很有兴趣的一门课,但是由于体育课的教学理念过于陈旧,内容单调重复,方法简单缺乏新意,学生渐渐对体育课的兴趣降低,最后还可能对体育课产生一种厌恶心理,尤其是女生。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我在教学中尝试对于不同的身体条件用不同的体育游戏来促进体育教学,以此来提高女同学的体育课学习兴趣。
二、教学过程 有几个还是体育特长生和班级的体育骨干。
课堂上: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学生:不是“贴膏药”吧(小声地说)。教师:不是,是个新游戏,方法是:所有人围成一个圈并且编号;老师喊一个号后将一个篮球高抛;其他同学跑开;被喊中号的同学上来拿球喊停;然后用球滚过击打其他同学;打中后交换角色,不中继续。同学们高兴地去玩去了。五分钟后……
学生:(大声地)老师换一个吧,这个不好玩。教师在想:这帮女生还挺挑剔!再一想,也难怪,这些女同学中有三个是体育特长生,还有好几个身体素质也不错,这个游戏对于她们是有点简单了。索性给她们换一个男生的项目――“打猎”。不过这个游戏要求比较高,不知道她们行不行。
教师:好吧,我们换项目。大家听好:前排同学围成一个大圈,用排球击打圈内的同学,圈内的同学自由奔跑躲避,击中者退出,如果接住可以重新进来一个;直到全部击中后交换。场面一下子热闹起来,同学们奔跑、跳跃、躲闪,欢声笑语不断。被打中者也兴奋的大叫。
教师:同学们你们真行!没想到这个游戏你们做得还真不错。学生甲:老师,我觉得还是简单了,还有没有更难的。教师:可以。只要将排球换成两个或者三个;记住:必须注意力集中,视野开阔、反应要快;当然也要注意安全。学生乙:不行,别换了,受不了了……游戏还是增加难度了,而且效果很好。学生们哄堂大笑,被打的同学也是乐不可支。哈哈的笑声弥漫在空气中。只看见学生满场飞,夹着尖叫声和笑声。教师用一种满脸喜悦的神情看着学生,在想:看起来温文尔雅的女生,想不到她们是那样的活跃,真有种自叹不如的感觉。
教师反思:游戏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在这节课同学们真正体会玩在其中,乐在其中。有时候女生表现出来的懒散畏难,是对你讲授的东西不感兴趣,而并不是对体育活动没兴趣,那欢笑就是最好的证明。实际上体育课的标准就是两个字:“笑”和“汗”。
三、课后评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事任何活动都需要有兴趣,否则活动的效率就难以提高。忽视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锻炼身体的习惯就不会养成,更不会奠定终生锻炼的习惯。实践说明:一成不变的东西会令人生厌,只有在实践和创新中、才能体会到体育运动的乐趣。要改变传统单
一、枯燥的体育教学方法,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做到因人而异。作为教师如何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中,积极、主动地得到锻炼,从而提高上体育课的兴趣呢?通过这节课,让我感受到了这么几点:
1、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创新意识。要研究学生的心理需求,才能超越常规,更大胆地、独特地运用有创造性的教学模式。
2、加强赏识教育,在教学中给予学生以自由发挥、大胆创造的广阔的空间。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去真正实践,去参与,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少批评多表扬、多鼓励、多肯定,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3、教师要多提供给学生展现机会,表达自己的独立个性。要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让每一位学生在点滴中取得进步,享受到参与运动和自我学习所带来的快乐。让学生在运动中获得一点的成功和喜悦,在成功和喜悦中不断提高对体育的兴趣
体育游戏课教学案例
大安镇中心小学
赵显彬
第五篇:小学自然游戏教学案例
小学自然游戏教学案例
青浦区逸夫小学
沈丽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我们在更新教学观念的同时,也在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法就是新课程改革下的产物。从五年制小学新教材中可以看到,数学、英语、体育等新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游戏内容,游戏教学已逐步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成功的游戏教学,能使学生在紧张的脑力劳动之后,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巩固已获得的知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自然教学中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倡导有效的接受与体验、研究、发现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自然课堂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当今教改的新潮流。
爱玩、爱动是儿童的天性,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这一特点尤为突出。他们对许多事物都感到新奇,都要去看看、摸摸,想要知道“是什么”,“怎么样”,自然课本的内容尽管大多是学生熟知的,但搬到纸面上对他们来说则是新异的,如果把这些“熟知”的内容变为活动,让学生去摆弄摆弄,探清究竟,他们不但想问许多“是什么”,而且会问“为什么”,因为他们总想试探着去认识世界,试试自己的力量。
下面就利用一些实际的游戏教学案例,来阐述游戏教学在低年级自然教学中的意义:
案例一:我的感觉——摸口袋
游戏准备:布口袋、桔子、钥匙、玻璃球、毛绒玩具等。教学片断: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口袋,里面有一些不同的东西,不能打开口袋,比一比哪组的小朋友摸出的东西多。
(评析: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通过用手触摸暗袋里软硬、形状、大小不同各种的物品,使学生体会不同物体给手的感觉是不同的。由于教师提供的是暗袋,游戏又要求学生不能用眼睛来观察,完全凭借手的触觉,所以带来一定的未知性和悬念感,可以激发学生潜在的表现欲和成就感。)
甲生:我们摸到了桔子,它是软软的。
乙生:我们摸到了一个圆圆的硬硬的东西,我们猜是玻璃球。„„
(评析:通过小组游戏,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他们通过手 1 触摸到的物体的大小、硬度等,对物体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从而在不断地体验、猜想中加深了对手这种感觉器官的认识。)
案例二:天气变化——给“娃娃”穿衣
游戏准备:玩具娃娃、天气图片、雨衣、雨鞋、棉袄、太阳帽、围巾等。教学片断:
师:不同的天气我们穿的衣服是不是也会不同呢?这是一个“娃娃”,请小朋友给她选择合适的衣物穿上。
(评析:天气变化与人类的穿衣有很大的关系,这是大多数学生都知道的常识,但是如果单单靠教师或学生的讲述,这节课会异常枯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的心智还停留在幼儿园阶段,所以选择了他们特别喜爱的“过家家”的形式,设计了给玩具娃娃穿衣的游戏,既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又适时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甲组:我们拿到的天气是雨天,所以我们给娃娃穿了雨衣和雨鞋,还带了雨伞。
乙组:我们是下雪天,天气很冷的,所以给娃娃穿了棉袄和棉裤,还给她带了围巾和手套。
甲组:下雪天很冷的,他们小组给娃娃穿了单鞋,我们觉得不太合适。„„
师:通过这个游戏你知道了什么?
甲生:我知道了下雨天要穿雨衣,不能让雨淋湿。乙生:我知道了天气在变化我们穿的衣服也在变化。„„
(评析: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我看到学生愉快地进行着同伴间的交往,有的在热烈地讨论着,有的在轻声地商量着,也有的在激烈地争执着,对于整个小组来说,游戏的成功与否不仅仅是依靠个人的力量,而是需要小组内的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意识到小组协作、配合的重要。)
案例三:光和色彩——看暗盒 游戏准备:小玩具、有孔的盒子。教学片断:
师:每个小组有一个盒子,透过盒子上的小孔看看里面有什么?(学生分小组尝试)
师:有谁看出来了?
生:老师,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师:谁能想办法不打开盒子,看到里面的小玩具? 甲生:可以在盒子上戳几个洞。乙生:放到亮的地方也许可以看出来。(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尝试)师:这次看到了吗? 生:我们看到了。
师:是什么让我们看到了盒子里的玩具呢? 生:是光。
(评析:这是一个典型的“悬念式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教师先设置了一个悬念,使学生遇到“看不到”的问题情境,在多次受挫之后学生通过分析问题——“为什么看不见”、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怎样才能看清楚里面的玩具”,从而认识到了光与我们视觉的关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层层深入、步步引导,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案例四:无处不在的声音——声音的传播 游戏准备:热水袋、书本、水、塑料袋等。教学片断:
师:我们已经知道声音是可以通过物体传播的,那么在不同的物体中传播的速度一样吗?
生1:我认为是一样的。生2:可能是不一样的。
师:你能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一个游戏证明你的想法吗?(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评析: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实验是等同于游戏的,实验对于他们来说有一定的神秘感,而游戏却是他们习以为常的,所以教师在这里要求设计一个游戏,这符合他们的思维习惯。)
甲组: 我们想比较声音在水和书中传播的速度是否一样,我们想这样做„„ 乙组:我们想证明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准备„„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已经有了初步的设想,在交流的过程中帮助他们逐步完善他们的设想。)
师:大家的想法都很不错,那么接下来让我们试一试吧。
(评析:对于孩子来说游戏无疑是快乐的,而更让他们快乐的是自己能够亲身参与设计游戏的过程。三年级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是我始料未及的,因为是冬天很多孩子拿了热水袋在身边,他们就想到了在热水袋里装水和吹气,然后隔着听钟的“嘀嗒”声,也有孩子想到用书本和吹气的塑料袋作比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小小的放手,不仅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更重要的是给了他们一个展示自己、证明自己的平台。)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游戏不仅给他们带来了感观上的放松,更使他们得到了心灵上的愉悦,它改变了原有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自然课程组织形式,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小组间的协作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