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的乘法口诀评课稿

时间:2019-05-15 05:19: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6的乘法口诀评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6的乘法口诀评课稿》。

第一篇:6的乘法口诀评课稿

6的乘法口诀评课稿

城关小学 张金华

6的乘法口诀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乘法口诀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章英、崔世梅等老师根据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已有的2——5乘法口诀基础知识的迁移作用,引导学生完成对6的乘法口诀的探究、编制,把学习的空间还给了学生,真正实现将“静态的被动学习”转变为“动态的探究式学习”。

我认为,本课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课始,数花瓣游戏来到课堂中,孩子们在玩中学,亲身感受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过是如此的简单。实现了数学新课标所说的,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过程。

在编制完口诀的练习中采用是走入生活,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是有用的,学习是有价值的。

二、注重学生自主探索

由于学生已经具有学习2、3、4、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因此,本课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放手让学生自主编制口诀。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了“观察、尝试、交流”等自主探索的过程。将教学从关注学习的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三、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本课中,教师善于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数花瓣时,通过1朵花6个花瓣是1个6,2朵花是2个6等,让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在编制口诀后,引导学生观察,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发现的规律。练习看算式说口诀时,问:为什么口诀的前半句是二六?潜移默化的交给学生思考方法,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

四、教师教态自然大方,讲解清晰,引导到位,始终以高昂的情绪投入到教学中,感染了学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篇:5的乘法口诀评课稿

《5的乘法口诀》评课稿

《5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已经懂得了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的基础上学的,杨老师上的这节课,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特点,运用尝试教学法的理念,精心设计了能让学生小组合作、动口表达、发展思维的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优点:

一、注意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兴趣。

七岁的小孩子突然面对那么多老师,心里的紧张是可想而知的,通过师生游戏,孩子们紧张的心情得到了放松,笑容出来了。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亲切的语言,适时进行的评价,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二、落实了口算天天练,口算设计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在口算中设计了5+5+5+5=

3+3+3+3=

4+4+4= 等计算练习,通过师生比赛,感受老师计算得快是由于有秘籍是会口诀,从而引出乘法口诀。

三、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有应用于生活。新授部分从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入手,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四、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首先培养了学生自主归纳的能力,由于低年级学生思维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杨老师出示福娃图,得出1个5到5个5相加是多少,非常自然地引出乘法算式进而得出口诀,在直观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向抽象过渡,使学生归纳整理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其次,及时反馈,培养学生规范学习的能力,在学生说口诀时,有一个孩子说的不够规范,如三五一十五,杨老师好地抓住了这个契机,让其他学生帮忙找问题所在,即规范了口诀、又加深了学生对口诀的记忆。

五、精心设计练习,使学生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练。

巩固练习环节也是一大亮点,把练习题设计不同形式的活动。既层层递进,又很生活化,显得生动有趣,使数学练习不再枯燥乏味。

当然,教学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对本节课,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商榷。一是在板书方面没有出示5的乘法口诀。

二是学生书本上的乘法口诀没有补充完整,做一做也没有完成!

三是在练习的处理中,有些题目的顺序应该颠倒一下,例如,书本53页的第6题有点难度,应该放在后面处理,这样更有层次性!

第三篇:6的乘法口诀”评课稿(最终版)

6的乘法口诀”评课稿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倡将“静态的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动态的探究式学习”,提倡将“关注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习过程”。由此产生一种新的教学形态“生本课堂”。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课堂。“6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后学习的又一个新内容,它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乘法口诀教学中的一个教学难点。高老师把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于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经验,通过独立探索,归纳出乘法口诀。在学生自主探索编制乘法口诀过程中,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突破教学难点。这节课具体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

新课导入由老师带同学们到海底世界游览,看见一条特别的鱼,出示图片,激起学生观察的兴趣,发现1条小鱼是由6个三角形组成,从而得出1条鱼是1个6,可以写成乘法算式1×6=6,6×1=6,接着老师又出示一条鱼,让大家观察现在有几条鱼?学生们很快发现有两条鱼共是12个三角形组成,也就是2个6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是2×6=12,6×2=12,根据两次引导观察,随后教师又出示如果有3条鱼、4条鱼、5条鱼、6条鱼你们又能知道它们是由几个三角形组成?并能写出相应的算式和乘法口诀吗?把后面的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在发现规律的基础上,在出示美丽海景的场景后,高老师以下面问题的环环相扣,激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而后根据学生的探索结果,逐一填表。让学生充分熟悉6的倍数,为之后顺利编写6的乘法口诀做好铺垫。让学生观察6的倍数实物图并依此填表格的过程,揭示了鱼的条数与三角形个数的对应关系,渗透了函数的对应关系,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质。

二、注重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对于解决一个问题而言,不是要教师将现成的答案传授给学生,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在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根据每一排6个五角星图,高老师放手让学生自主编口诀,由于学生已具有2、3、4、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绝大部分学生能成功编写口诀,培养了学生初步整理数据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群体的积极性。

老师敢于放手让学生去思考,才有了感悟口诀特点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的精彩回答。当高老师提出问题:“读口诀时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一个学生汇报:“下面每个得数都比上面多6。”

教给学生思考、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未来发展服务,让学生在脑海里留下数学意识,长期下去学生将终身受用。这堂课的设计体现了让学生独立编写乘法口诀的意图,加强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体现了知识形成的过程。

数学教学不仅应关注学生获得怎样的结果,更应关注他们是否经历了自主探索的过程。从高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她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中学”,使其获得长足的进步。

在本课中值得商榷的地方是:

1、在学习6的乘法口诀之前,学生已经有了2--5的乘法口诀基础,我考虑可以利用这一资源,如果能在复习时用几个问题简单的回顾2--5的乘法口诀的特点或编制过程,能为新课自主编制6的乘法口诀打好知识基础。让学生在知识的迁移中,有效地掌握6的乘法口诀,初步感受数学中知识的迁移这一重要学习方法。

2、课堂时间的有效利用。我们的课堂是动态的、不断生成的。高老师对本堂课进行了精心的预设,但我认为新授部分对一行、两行、三行6个五角星个数的圈画计算和海底小鱼有几个三角形的计算有重复。如果能把这一部分时间节省下来,将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巩固练习,使学生理解更加深刻。

第四篇:二年级数学《5的乘法口诀》评课稿

在学习这个课程之前,学生已经掌握并记住了1到4个乘法公式,一些在家的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5个乘法公式,并且可以背诵它们。所以本课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可以独立编写乘法公式,并编译乘法公式。要求学生理解5个公式的乘法,并使用乘法公式计算两个数的乘法,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过程中的进一步理解的意义的一个各种图形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生独立完成任务。

1,李使用场景教学法。让学生在现场亲自操作,探索,感受知识的形成,而如此简单地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如通过让学生把一根小棍子,一把小伞放到6把小棍子上,放2,3,4,5伞都用了几根棍子,你用什么方法计算,而学生是从加法计算得出的简单的乘法计算,导致乘法5。2,注重学生合作意识

由于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差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或彼此之间,及时纠正。同时,合作也是学生必须去社区EQ。这一课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非常重要。在学生填写乘法公式之后,老师要求学生团队交换公式,以便学生自己能够在写作过程中发现问题,以便他们能够及时纠正和纠正错误。学生不仅学会积极,而且温暖的气氛,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伙伴的作用。3,在多种形式下巩固5个公式的乘法

教师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巩固乘法公式,积极的教室氛围,让学生充分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建议:李先生在教学设计中如果能够更多地融入生活的一些例子,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的存在,学习数学也在生活中使用更好。

第五篇:9的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评课稿

《9的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评课稿

——评洪媛媛老师的课

昨天,向洪媛媛老师学了《9的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这节课,觉得上得很好,下面来说说我的学习体会。

一、巧妙地构思了本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首先安排了复习,既巩固了已学的口诀,又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乘法口诀对于乘除法计算的重要。然后安排了一个孩子学过的儿歌《九九歌》,学生觉得语文上的儿歌还可以放在数学课上来探索,很有趣,学习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在对儿歌的初步探索中揭示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在学习9的乘法口诀这一主环节时,洪老师先引导学生观察一行10格9星的方格图,找到规律填写表格,根据表格编写口诀,找出口诀规律帮助记忆口诀,在学生有了一定记忆的基础上,练习了几组乘除法有关联的题组,并进行小结:一般一句乘法口诀能计算2道乘法算式和2道除法算式。

书中的教学内容到此结束,洪老师又增加了9星瓢虫,9元超市两道有趣的题,学生在主动解题的过程中又一次巩固了口诀。然后又回归到开头的《九九歌》上,找出了蕴藏其中的9的口诀,然后学生心中豁然开朗,为什么叫九九歌,原来如此啊,既加深了对口诀的记忆,又体会到儿歌中有数学,生活中有数学。

这样首尾相接的教学设计有趣,完整,又层次清晰。

二、准确地把握了本节课的重点。在学习9的乘法口诀之前,学生已学过了1-8的乘法口诀,已经有了多次编口诀的经历,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除了是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更主要的是探索口诀中蕴含的规律来记忆口诀并加以应用。洪老师在本节课中很好地把握住了这个重点,引导学生探讨出了口诀中的好多规律:十位数+个位数=9,得数依次加9,五九、六九的得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刚好相反,1个9比10少1等等,学生在自己探索出的规律的基础上记忆口诀,效果是明显的。在形式多样的练习中,学生较好地应用了口诀去解决。

三、合理地采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因为学生已有了编口诀的经验,因此教学中洪老师没有做知识的灌输者,而是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发现星星方格图排列规律后学生独立完成剩余表格的填写,同桌讨论编写口诀、探索口诀规律、如何记忆口诀等,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四、灵活地设计了板书内容。

书中星星方格图表格是横着的,洪老师将它竖着画,更方便编口诀,和编出的口诀相对应,直观地帮学生理解了口诀含义,方便了学生找规律。

五、合理地分配了时间。

洪老师对各个环节时间分配大体上比较合理,因此,一节课下,也刚刚好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没有对本节课内容、对学生的全盘把握把握是做不到的。

洪老师这节课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接下来,我想说说我的一些困惑。

1、《九九歌》的导入很有新意,那是不是导入语说的更有悬念一点,或者开头口算过之后直接开门见山地说咱们已经学会并记住了了1-8的乘法口诀,今天咱们再来探索9的乘法口诀,把《九九歌》放到最后的练习中探索。

2、“想1”是在刚开始探索星星方格图时就一并探索,还是探讨口诀规律时探讨更好一点,如果这样,我觉得开始问一行有几颗星时是不是就不要出示“1个9,比10少1,是9”这样的文字,因为出示到3个9后面就没有了,觉得有点奇怪。

3、手势记忆法是不是调整到学生已经记忆口诀后,有几句口诀难记的后面再补充讲解,作为记忆难记口诀的又一协助手段,因为,这个手势真不好摆,我们班有些学生摆手势比直接背更难,是根据口诀摆手势,不是根据手势记口诀了。这样可以多点时间给学生去记口诀,也可以多留点时间给“9元超市”。

下载6的乘法口诀评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6的乘法口诀评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5的乘法口诀评课

    《5的乘法口诀》评课稿 隆化第一小学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很荣幸参加在这次培训活动中,下面我就王亚平老师教学的《5的乘法口诀》一课谈谈自己的看法,如有不到之处还请......

    有理数乘法评课稿

    《有理数的乘法》评课稿 刘主任所讲《有理数的乘法》一课,充分体现了我校四环教学模式,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一切为......

    乘法分配律评课稿

    总结出乘法分配律的整个过程中,老师不是把规律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去感悟发现,使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次严密的科学发现......

    《有理数的乘法》评课稿

    《有理数的乘法》评课稿 《有理数的乘法》一课,运用了洋思教学模式,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

    《乘法的初步认识》 评课稿

    《乘法的初步认识》 评课稿 湖州市仁皇山小学 王燕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的内容是小学阶段学习乘法的起始课。乘法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加法,为今后学习乘法打下基础,所以本......

    5的乘法口诀评课(共5则范文)

    《5的乘法口诀》评课 大石桥市特殊教育学校 xxx 2015年5月19日 《5的乘法口诀》这一课是李丽老师在学生已经懂得了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教......

    《同底数幂的乘法》评课稿

    《同底数幂的乘法》评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前进学校数学教师张善江。我们团队认为许老师展示的《同底数幂的乘法》这节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教学目标......

    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推荐)

    《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材料 五年级数学备课组 本节课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四:一是使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