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硬笔书法的章法
硬笔书法的章法教案
所谓章法,就是指对一篇字的整体安排。懂得了执笔运笔,能写好一点一画;懂得了结体的规则,能写好一个个单独的字。但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我们往往要把许多字写成一篇,因此就不仅单个的字要写得美观,还要使许多字组成的“篇”布局合理、和谐统一。这就是章法的问题。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初学写字的人有时单个字写得还不错,然而一旦成篇写却很糟糕,甚至显得整篇字都不好了。由此可见,章法是很重要的.硬笔书法的章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为纵写,一为横写。纵写继承了毛笔书法的传统,仿佛毛笔书法的缩影,虽非本色,若能写得好,也别有情趣。横写是现代书写格式,来源于现代印刷形式,它具有时代特色,方便实用,是硬笔书法的本色格式。
现代横写格式
一、横写格式的要求
横写格式是运用最普遍的硬笔书法章法形式。通常人们记笔记、起草文稿、写信、做作业,都是用横写格式。因为横写格式来源于现代印刷形式,所以章法的安排,要注意参照现代印刷形式来写。
横写格式总的要求是:
(1)字序由左到右,行序由上到下;
(2)每一段的首行都要空两字,以表示段落分明;(3)句间要用标点符号断开,以便于识读;
(4)标点符号宜小,要写在字的右下方,不能写在一行之首;(5)字距小,行距大,行间要清楚;(6)行首、行尾都要平齐,切忌前冲后缩;(7)使用简化字,避免繁体字,力求书写规范化;(8)每行字的重心都要始终贯串在字行的中心线上;
(9)一篇字的字体要前后统一,不要开头工工整整,到后边却潦潦草草。
以上要求只是一般的要求。由于硬笔书法是一种手写体的艺术,既要方便书写,又要容易认读,同时还要把字写得规范美观,所以,在具体的章法上要根据具体的内容而变化用之,不能一成不变地生搬硬套。
按字行的排列形式分,硬笔书法横写式主要有横竖成行和横有行竖无列两种。横竖成行的形式,适宜于工整的楷书或略带行意的行楷,它最常见于在方格稿纸上书写。普通方格稿纸是这样设计的:字格顺排、上下对齐,行距与字格等高或稍窄些,留有天地头和两边,满纸多为300格,也有200格或400格等,在方格稿纸上书写,要把字写在格子中间,只要不随便出格,占住格子,控制住字的大小,尽量把字写得匀称些,章法是比较容易保证的。
横有行竖无列的形式,整齐中有变化,多见于在单格稿纸或没有字格的白纸上书写。因单格稿纸或白纸没有标出明确的字距、行距等,所以在书写时章法较难把握。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四点:
(1)在单格稿纸上写字,可以格子的下线为基准,字的高度控制在格子高的2/3,上部要留出1/3空白作为行距,也可写在两线中间,但不能写得太满,与两线距离要匀称。在白纸上写字,主要要使字行上下平行,把行距控制在字行高的2/3或稍高些。如果行距过小,整篇字就不透气,给人一种压抑、堵塞的感觉.(2)整篇字的行首与行首、行尾与行尾要注意对齐,切忌前冲后缩。注意写下一行第一个字时要对正上一行的首字,特别应留意在写每行的最后四五个字时,要有意识地调整字距,做到行尾平齐。
(3)要注意留出天头、地头和左右两边。单格稿纸在印刷时已留出了比较恰当的天地头和两边空白,所以只要不随便出格,一般没有问题。在白纸上写字时则要特别注意。一般说来,天头比地头大,左右两边则较地头小些。以16开书写纸为例,天头为3cm,地头和两边则可2cm左右。切忌顶天立地,撑左挤右,写满整纸。如果那样,即便单个字写得不错,也会给人一种透不过气来的感觉,让人看着很不舒畅
(4)要量纸定字。我们平时写硬笔字一般都是用16开或32开的纸。如果要写的字很多,一张纸写不完,不要硬塞着写,可以再加纸。如果要写的字少,则需把字写得大些,不要写得又小又挤,紧靠在纸的上端,下面反而剩出太多的空白。总之,写字之前总要先把要写的字与纸的大小以及分行布列等斟酌、筹划一番,打好腹稿才行。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就是,在横写格式中必须尽量加强横向贯通的气势。横写是自左向右行笔,这就要加强前字的末笔与后字起笔的呼应和连带。传统的毛笔书法字帖都是直写,所以上下连带较多。现在要左右连带,在临写古代字帖时,就应注意摸索总结左右连带的规律。虽然这方面的总结还很不够,但可以相信,左右连带与上下贯通一样,都有着美的规律可以遵循。
二、标点符号的书写格式
标点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书写中如果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能帮助人们更准确、清楚地传递思想内容,还能使篇章整齐、美观,所以,小小标点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如何正确地使用标点,是语文课的知识范围,这里不再赘述,而标点符号的书写格式,如一个标点要怎样写,应写在什么位置上等等,则是硬笔书法所要学习的内容。
标点符号的书写是有一定行间位置的。有的人胡乱书写,如该占格的不占格,把逗号、句号写在一行之首,把前引号、后引号分写在上下两行的行尾和行首等,都是错误的。这里将标点符号的书写格式简要说明如下:
1.点号
点号包括逗号、句号、顿号、冒号、分号、问号和感叹号七种,其书写格式是:(1)七种点号在书写时都单占一格。逗号、句号、顿号、冒号和分号五种写在格子的左下角,问号和感叹号写在格子的左半。
(2)七种点号都不能写在一行之首,如需换行,则要把标点写在同行末格的后边。
2.省略号和破折号
(1)省略号和破折号在书写时要占两格,横写在格子的正中
(2)省略号和破折号不能分写在两行上,遇到换行时,可以把一半写在格子的外面,也可以空一格转到下行行首。
3.引号、括号和书名号
(1)引号、括号和书名号在书写时其前后两部分要各占一格。引号的前半部分写在格子的右上角,后半部分写在格子的左上角;括号和书名号的前半部分写在格子的右半,后半部分写在格子的左半。
(2)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半部分可以同前面紧靠的点号合占一格,书写位置不变,后半部分也可以同前面紧靠的点号合占一格,但位置要移到格子的右半;如果是同后面的点号合占一格,则点号要移到格子的右半
(3)前引号、前括号和前书名号都不能写在一行的末尾,后引号、后括号和后书名号都不能写在一行的开头。遇到换行时,可以把一半写在格子的外面,也可空一格写到下行行首。
传统纵写格式
由于硬笔书法艺术是抒发情感的艺术性书写,因此所创作的作品应是内容与形式并重,甚至置形式美于内容美之上。硬笔书法艺术作品的创作目的,是以其本身的造型给观赏者以美的享受与艺术的感染和熏陶。由于艺术品的欣赏是需要反复进行的,因此,它的书写就不受实用硬笔字应具备的那些基本条件的限制了。
硬笔书法的基本技法与传统毛笔书法的技法是相通的,硬笔书法艺术作品创作的程序和要求也与传统毛笔书法艺术作品创作程序和要求相同,但为了本章自身的完整,简述硬笔书法艺术创作的要点如下:
一、确定内容
总的要求是:硬笔书法艺术作品的内容应相对完整,应健康、上进。可根据创作的目的选取现成的或自撰合适的诗、文、格言、短语等;也可从纸幅的大小、拟写正文字的大小两个方面考虑选取所书内容的长短。
二、确定款式
硬笔书法艺术作品相对于毛笔书法作品而言,其幅面通常很小,但常用的款式却大致是相同的。除了通常无法写成大幅中堂以外,毛笔书法常用的款式如条幅、横幅、扇面、楹联、长卷等在硬笔书法作品的创作中都可选用.三、书写正文
正文是作品的主体,占据了作品的大部分位置,需作妥善安排,书写时注意以下各点:(1)注意章法安排。字距、行距的大小,行线的曲直,天头、地坎是否齐平等情况,尤其是正文的字体和款式,安排都应适当
(2)注意字形的正确和风格的统一。既可以写规范简体字,也可写繁体字,但切不可繁简体混杂使用,因为繁简混杂被认为是创作者文化艺术素养不高的表现。
(3)可以不用标点符号,也不采用起首低头、空格和提段的书写规范;若采用打标点符号的格式,则所用标点符号既要正确又要以不损害幅面的完整、美观为原则
四、题款
题款就是指书法作品正文以外的其它文字,它主要是用来说明书写作品的作者、书写时间、地点等。款式按长短分为长款和穷款;按位置分为上款和下款。落款位置没有固定格式,也无绝对的位置,它是与正文互为关联的。落款的内容视情形可长可短,但字体不能大小悬殊,要有相应比例,款字的大小应与正文字的大小相协调。
题款所用字体按照传统惯例,原则上遵守“今不越古”、“动不挈静”的规矩,做到“文古款今”、“文正款活”。但无论正文是何种字体,用行书题款总是可以的
书法作品的题款一般不用俗称而用别称(也叫雅称),如:“书于二〇〇七年”是俗称,应该为“书于丁亥年”。
1.上款
上款是指某人或某单位请你写字,作品完成后,应题上索书者的名字,并将此名题在上款较高的位置,以示尊敬之意。上款所包括的内容:姓名 + 称呼 + 谦词
(1)写给长辈
写给长辈的书法作品,是款的题法一般称××同志,××先生,××方家,××女士,××老师。如果长辈是七十岁以上的老者可称××老;八十岁以上的长者可称××翁。
书写者是晚辈,对长者一般不称呼姓,还要加上谦词,如:指正、法正、教正、正字、正腕、正之、清赏、雅属、斧正、正笔、正书。如:建鹏先生清赏、华斌方家正之。
(2)写给同辈:
为同辈所书的作品,一般称××同志,××书友,××仁兄,××同窗,××大兄,××贤弟,××小妹,××学友等。这里应当注意,一般俗称不宜题款,如:××大姐,××二哥等。在称呼的后边还可以加上谦词,如:存念,惠存,留念,留存,清赏,嘱书,命书雅属等。如:尔福书友惠存、建平贤弟雅属。
(3)写给晚辈:
写给晚辈的书法,上款可题××学生,××贤契,××贤侄,××爱孙,××爱女等。如:丽珍侄女铭记
(4)正文出处:作品的正文有诗词、文句、格言、警句等,这些正文的作者或文句题目,在题款时应这样写:王勃滕王阁序句、王维诗山行。对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诗和名句,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以省略正文出处题款。
2.下款(号字)+ 谦词(1)时间 ①年份的别称
年份的别称是用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先后顺序搭配组成的,即“甲子年、乙丑年、丙寅年……”,60年才轮到一个“甲子年”,如2007年是丁亥年,2008年就是戊子年,2009年就是己丑年,以此类推。
②季节的别称
春:初春、早春、阳春、芳春、暮春 夏:初夏、中夏、夏暮、九夏、盛夏 秋:初秋、金秋、三秋、暮秋、中秋 ③农历月份的别称
一月:孟春、正月、初春、开岁、芳岁 二月:仲春、杏月、丽月、花朝、中春
三月:季春、暮春、桃月、蚕月、桃浪 四月:孟夏、槐月、麦月、麦秋、清月: 五月:仲夏、榴月、蒲月、中夏、清和月 六月:季夏、暮夏、荷月、暑月、溽暑 七月:孟秋、瓜月、凉月、兰月、兰秋 八月:仲秋、桂月、正秋、爽月、桂秋 九月:季秋、暮秋、菊月、咏月、菊秋 十月:孟冬、初冬、良月、开冬、吉月 十一月:仲冬、畅月、中冬、雪月、寒月 十二月:季冬、残冬、腊月、冰月、暮月
每月初一至初十称上浣,每月十一至二十称中浣,每月二十至三十称下浣。如:甲子年桂月上浣。
题时间款时容易出现农历与公历混用的现象,如:二〇〇七年六月,不能写成丁亥年荷月,因为公历的六月是农历的五月。
(2)地点
题款时如落书写地点,用雅称而不用俗称,如:书于泰州海陵肉食店,这类属于俗称地点。但是,如题于早春堂,书于鸿宾楼等是可以的。
五、钤印
钤印是硬笔书法艺术作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小小的印章,在硬笔书法作品中,用得好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用得不好就会破坏整幅作品的气韵。硬笔作品所用印章,按其刻法分阴文(白文)和阳文(朱文)两种;按其所刻内容又可分为两类:一是名章,即刻有书写者姓名、字、别号的印章,一般为小圆形、小方形;一是闲章,包括年号章、雅趣章、斋馆章等等,大多为椭圆形、小长方形。
钤印应注意以下几点:
(1)钤印应做到不偏不倒,以能稳定字幅重心为妥。盖印之前应认真地审视作品,确定印章的最佳位置。钤印时,如果没有把握,可以借助印规。
(2)印章的大小应与款字及正文字的大小协调。一般应与款字大小相当,切不可太大。太大显得笨拙,太小显得小气且份量不够。应备有硬笔书法专用印章,不可用毛笔书法的大印替代。
(3)一幅作品中,用印不宜过多,最多不超过三枚,用多了,会分散欣赏者的注意力(4)在传统纵写的书法作品中,名章要盖在书写者署名的下面或左侧,不得盖在款字与正文之间,也不要盖在与正文齐脚处,以求章法上的参差变化之美。
(5)如果姓与名分作两印,一般姓在前,名在后,以一圆一方或一朱一白为宜,和题款的最后一个字的距离要适当,两印之间切不可没有间距。
(6)年号章、雅趣章、斋馆章等闲章,大多制成椭圆形或长方形作为引首章,盖在正文开头的第一、二个字之间的虚空处。如果制成方形章,亦可盖在名章的后面。
第二篇:草书章法
草书章法
(一)气势贯通
蔡邕说:“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要使静止的字活起来,就必须讲“势”。势是发展的、流动的、变化的,所以蔡邕认为笔势应来去自然,不可遏止。这“势”就是“血脉”、“筋脉”,是章法气势形成的根源,也是草书章法形成的原因之——。唐张怀罐在《书断》中说得很透彻:“字之体势—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此言用于小草是最适当的。虽有时点画不作连写而仍需气脉相贯。一字如此。一行也如此。要能上下承接,左右瞻顾,意气相聚,神不外散。字与字之间的贯气,主要靠上下字之间的欹侧斜正的变化,有揖有让,递相映带,有时靠势的露锋
承上引下,有时靠急速的回锋以含其气,在静止的纸上表现出动态美。清梁同书说“气须从熟中来,有气则自有势,大小长短,下欹正,随笔所至,自然贯注成一片段。”所以气势还需从用笔的精熟中来。若用笔滞凝,神情呆板,拘谨不畅,则必无势可言,贯气更谈不上了,所以书法艺术得势才能得力,得力才能得气,得气才能得神,草书之作全在神驰情纵,得心应手之间写出精神和气质来。笔势是多变的,“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崩浪雷奔”、“百钧弩发”,这些在书法中常见的形容词都是在捉摸不定的动态中以物喻情的。正是因为草书章法无固定不变之状,所以见之可以自由想像、思游云天。
(二)错综变化
草书章法之错综变化难以名状,错综者指字之大小错综、疏密错综、用笔轻重错综,欹正错综等,怀素《自叙帖》、张旭《古诗四首》皆极尽错综变化之能事,其章法常以“雨夹雪”喻之。如落叶纷披,令人眼花缭乱,然片片落叶又极规则,规则中有不规则,视觉上是动的。细审之,每一字又静静躺在纸上,并不曾动,这就是因其错综变化所致的艺术效果。形成草书章法的整体效果是:满纸盘旋,飞舞,内气充盈,十分的传情,十分的浪漫,激情不可抑止。丁文隽在《书法精论》中精辟地指出:“就一字观之,真之结构密而大草之结构疏,就全幅观之,真之结构疏而大草之结构密。”以人求异之心而论,草书之章法最异,最能满足人们求异心理的需要,最能吸引人的视线。
(三)虚实相生
草书章法理应“虚实相生”。“实”指纸上的点画,也即有墨的黑处;“虚”指纸上点画以外的空白,也即无墨的白处。老子日:“知白守黑”,是指哲理上的虚实,是对世间万物矛盾的一种理解和调和的方法。用在书法上,就是要调配好黑白之间的关系,太黑则墨气一团,气闷而有窒息感;太白则凋疏空旷,气懈而有松散感。草书章法中还应有“透光之美”,其作品的雅趣往往在“白”的妙用,也就是在“虚”处来体现书法艺术的韵致和高雅之情。邓石如说:“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通风,常计白当黑,奇趣乃出。”在草书章法的处理上,要“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互补互生,使字与字,行与行之间能融为一体,缜密无间。所以刘熙载说:“古人草书,空白少而神远,空白多而神密。”空白多反而显其密,妙在线条的粗细强弱的交替,笔势的开合聚散的变化,字形的大小高低的错杂,构成虚实相生的章法效果。字字相插,行行相争,相争相插处互挤互拥,相让相避处又遥相呼应,磊磊落落,洋洋洒洒,体现出草书狂放、瑰奇、纵逸的艺术风格。怀素、徐渭的草书最为典型。虚与实是相互对立的矛盾体,对任何一方的失控,就会使矛盾突出。太虚则疏,太实则闷。但虚实是相对而言的,没有虚就无所谓实,反之亦然。矛盾双方都得依赖对方而存在而变化。故最终还应有所调和,使矛盾的双方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变而不乱,作品才会有浑然一体的和谐之美。若能在草书章法处理上使矛盾在又冲突、又调和中指挥若定,胸有成竹,使作品能险而不怪,潇洒畅达,超然入胜,毫无雕饰,变化出于自然,新奇仍能守法,斯乃谓之高手
(一)气势贯通
蔡邕说:“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要使静止的字活起来,就必须讲“势”。势是发展的、流动的、变化的,所以蔡邕认为笔势应来去自然,不可遏止。这“势”就是“血脉”、“筋脉”,是章法气势形成的根源,也是草书章法形成的原因之——。唐张怀罐在《书断》中说得很透彻:“字之体势—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此言用于小草是最适当的。虽有时点画不作连写而仍需气脉相贯。一字如此。一行也如此。要能上下承接,左右瞻顾,意气相聚,神不外散。字与字之间的贯气,主要靠上下字之间的欹侧斜正的变化,有揖有让,递相映带,有时靠势的露锋
承上引下,有时靠急速的回锋以含其气,在静止的纸上表现出动态美。清梁同书说“气须从熟中来,有气则自有势,大小长短,下欹正,随笔所至,自然贯注成一片段。”所以气势还需从用笔的精熟中来。若用笔滞凝,神情呆板,拘谨不畅,则必无势可言,贯气更谈不上了,所以书法艺术得势才能得力,得力才能得气,得气才能得神,草书之作全在神驰情纵,得心应手之间写出精神和气质来。笔势是多变的,“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崩浪雷奔”、“百钧弩发”,这些在书法中常见的形容词都是在捉摸不定的动态中以物喻情的。正是因为草书章法无固定不变之状,所以见之可以自由想像、思游云天。(二)错综变化
草书章法之错综变化难以名状,错综者指字之大小错综、疏密错综、用笔轻重错综,欹正错综等,怀素《自叙帖》、张旭《古诗四首》皆极尽错综变化之能事,其章法常以“雨夹雪”喻之。如落叶纷披,令人眼花缭乱,然片片落叶又极规则,规则中有不规则,视觉上是动的。细审之,每一字又静静躺在纸上,并不曾动,这就是因其错综变化所致的艺术效果。形成草书章法的整体效果是:满纸盘旋,飞舞,内气充盈,十分的传情,十分的浪漫,激情不可抑止。丁文隽在《书法精论》中精辟地指出:“就一字观之,真之结构密而大草之结构疏,就全幅观之,真之结构疏而大草之结构密。”以人求异之心而论,草书之章法最异,最能满足人们求异心理的需要,最能吸引人的视线。(三)虚实相生
草书章法理应“虚实相生”。“实”指纸上的点画,也即有墨的黑处;“虚”指纸上点画以外的空白,也即无墨的白处。老子日:“知白守黑”,是指哲理上的虚实,是对世间万物矛盾的一种理解和调和的方法。用在书法上,就是要调配好黑白之间的关系,太黑则墨气一团,气闷而有窒息感;太白则凋疏空旷,气懈而有松散感。草书章法中还应有“透光之美”,其作品的雅趣往往在“白”的妙用,也就是在“虚”处来体现书法艺术的韵致和高雅之情。邓石如说:“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通风,常计白当黑,奇趣乃出。”在草书章法的处理上,要“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互补互生,使字与字,行与行之间能融为一体,缜密无间。所以刘熙载说:“古人草书,空白少而神远,空白多而神密。”空白多反而显其密,妙在线条的粗细强弱的交替,笔势的开合聚散的变化,字形的大小高低的错杂,构成虚实相生的章法效果。字字相插,行行相争,相争相插处互挤互拥,相让相避处又遥相呼应,磊磊落落,洋洋洒洒,体现出草书狂放、瑰奇、纵逸的艺术风格。怀素、徐渭的草书最为典型。虚与实是相互对立的矛盾体,对任何一方的失控,就会使矛盾突出。太虚则疏,太实则闷。但虚实是相对而言的,没有虚就无所谓实,反之亦然。矛盾双方都得依赖对方而存在而变化。故最终还应有所调和,使矛盾的双方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变而不乱,作品才会有浑然一体的和谐之美。若能在草书章法处理上使矛盾在又冲突、又调和中指挥若定,胸有成竹,使作品能险而不怪,潇洒畅达,超然入胜,毫无雕饰,变化出于自然,新奇仍能守法,斯乃谓之高手
草书章法
一.章法的重要性
章法,又称“布局”或分行布白,是指每——个字以及整幅 作品的构成法则,是字与字、行与行、正文与款识、印章之间组织安排的方法,并体现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表现作品的风格、特征、韵律和气势等等。章法是书法创作中的重要一环,体现出书法艺术的构筑之美。一件作品,能夺人眼目的,首先是它的章法。章法好,能一下子将欣赏者的心抓住,产生强烈的共鸣。所以弘一法师曾说:“写字最要紧是章法。章法七分,书法三分,合成十分,然后可名学书。” 二.章法的构成
章法是由正文、题款和钤印三部分构成:(一)正文正文是最主要的。其章法有字字独立而气势相贯者;有字字以笔势相连,牵丝相接者;有字字相属,牵丝、点画难以分辨者;有纵有行,横有列者,如章章,史游《急就章》等;有纵有行、横无列者,如王羲之《十七帖》等;有纵无行,横无列者,如怀素《自叙帖》等。总之,欲如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中所说的:“作书贵一气贯注,凡作一字,上下有承接,左右有呼应,打叠成一片,方为尽善尽美,即此推之数字,数行,数十行,总在精神团结不外散。”(二)题款
题款是指正文之外的文字。款也称款识,正文诗词名,正文作者、受书人,书写者的姓名、斋号、籍贯,书写的年月、地点、环境、气候以及随感等等。款长者可达数
十、上百字,短者仅写书写者名字,此又称“穷款”,完全依据纸的留空大小以及作者审视作品的需要而定。款字应比正文的字小,但也不宜大小过于悬殊。款识又有单款、双款之分。双款就是以上列举内容中包括受书人。受书人称上款,其他文字称下款,故名双款。单款指只有下款,无受书人。在任何情况下,题款只是陪衬,对正文而言,它是处于附属地位,其篇幅不能多于正文,其字不能大于正文,在草书作品中尤其如此,以免喧宾夺主。(三)钤印
创作一幅作品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钤印”。印分三种,起首印,压角印和名号、斋号印。起首印多取长方形或椭圆形,形态稍活泼些,内容为作者斋馆名、格言、警句或吉祥祝福之言,压角印与起首印略同,一般盖在右边中间或略高处。名号印、斋号印在下款的最后一个字下。盖两章者多取一章阳文,——章阴文。其距离也应恰当,章与款之间不能太紧或太疏。钤印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印章在整幅作品中除其表达的意思外,主要是起点缀作用。若印章盖得太多,对作品的画面反有破坏作用,至少给人以凌乱、噪杂之感。至于历代留传下来的名作往往印章很多,这是表明时间久远,经收藏的人极多,凡收藏者视为珍宝,都会盖上几枚印章,这样越盖越多,这并非是书写者本人所盖。二,印章的形式、朱文、白文等。若盖两枚以上印章,应该有变化,如名章是正方形的,则起首章,压角章就不宜用正方形的。但若是连着盖一枚名章、一枚斋馆章,则其大小不能悬殊,以免产生不稳定感。
三、印章的大小要与正文字的大小相适应,不能正文的字较小而用上十分醒目的大印章,这就会不协调,不和谐,印章冲突了正文。当然,正文的字很大而用的印章很小,也会有虎头蛇尾之感,色彩上也不相称。
书法艺术是有其色彩美的。洁白的宣纸,深湛的黑墨,以及鲜红的印章,红、黑、白是色彩中最为鲜明,最为漂亮,最为基本的颜色,在书法作品中已完全具备。这三种对比度十分强烈的颜色,糅合在同一画面上,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的享受。题款和钤印是章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能丰富色彩,又能在整幅作品中起到对角平衡、长短相应,大小参差的作用,处理得当能达到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所以历代书画家在这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明清草书大家黄道周、傅山、王铎等作品中在章法处理上都有上佳表现,让人细细品味而击节叹赏。
三.章法和笔势的关系 草书行笔迅疾,在动势中得字之结体,故字无定势,无定势即无定形,字之结体得迷离、变幻之妙,同一字会有多种写法,各书家之结体又不相同,难以尽言,故其章法也是变化多端。然变化之大难以定规的当属大草,大草犹似人在狂奔,如跃如飞,双腿飞奔,双手飞舞,字字连属,行行不断,忽大忽小,忽疏忽密,忽重忽轻,上字断者,下字连之,上字放者,下字敛之;上字大者,下字小之;上字伸者,—下字屈之;上字正者,下字斜之反之亦然。一切尽在随机应变之中迅速变化,故要论其章法,实是无定规之法,无法中又全守结字之法,平衡之法,乃书法之最为巧妙,最具匠心又最自然洒脱者。正如蔡邕在《九势》中所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
第三篇:作文章法口诀
作文章法口诀一、二、怎样观察
观察时,要巧妙。五感官,都用到。先用眼,仔细瞧,形色态,分辨好。触形态,善比较,观颜色,浓淡晓;看姿态,静动找。听声音,动脑筋。嗅气味,多闻闻;有顺序,抓重点;时间变,地点换,观察时,多体验;巧联想,抓特点;观察好,得用脑;多感官,结合好。
二、怎样收集材料
材料多,文章好;多读书,佳句找;勤观察,笔记好;多用心,善思考,勤摘录,多剪报。分条记,整理好;使用时,方便找;
三、怎样审题
要作文,先审题。明范围,知题义;扣题眼,重点记;知数量,不离题;明人称,好下笔;附加语,须重视。写真情,出新意。
四、怎样选材
选材料,须扣题。熟材料,反复比;选新颖,是第一;选真实,要牢记;选典型,有情趣。材料多,细琢磨;多比较,用心计。
五、怎样构思
先构思,后动笔;定中心,宜扣题。一文章,一中心;无须多,不偏离。想开头,思顺序;明重点,具体叙;线索明,思路清;巧过渡,会照应;时间变,按顺序;地点变,合事理;首和尾,要一致;立好意,才下笔。
六、怎样列题纲
构思好,列题纲;搭架子,行文畅。定顺序,理思路;明详略,细琢磨。首和尾,要贴妥。
七、怎样开头
开好头,是关键。直入题,时地点;设悬念,趣味见;描绘景,抒发情。借故事,吸引人;好诗句,引入文;借哲理,巧议论;先概述,再具体;要成功,须新颖;方法多,灵活用。
八、怎样结尾
结尾好,味无穷。自然收,渠自成;巧总结,中心明;善启发,留余声;要赞美,巧抒情;发议论,要点睛;象征景,味无穷;呼开头,暗照应;成一体,结构整。
九、怎样过渡
巧过渡,文无缝;衔接段,思路清。句过渡,用词语;巧铺路,很有趣。段过渡,句子好;架设桥,连接巧。篇过渡,用段落;妙连接,好处多。过渡处,要自然,忌生硬,忌死板;忌跳跃,忌突然。
十、怎样写具体
写文章,要具体。叙事文,重过程,细节处,须注意。写人物,动语神;细刻画,须用心;人物活,要逼真。状物文,抓特点,多形容,多修饰;善分解,巧对比。写景文,形色态,细心描,大胆想;静动态,重点忆。写活动,要注意:从整体,到部分;先场面,后聚焦。写联想,多比喻;可夸张,可排比;情趣浓,文具体。
十一、怎样绘景
描景物,怎下笔?写形状,须具体;绘颜色,浓淡宜;描形态,写情趣;多联想,多比喻;并列写,可排比;引诗句,妙无比;抓特点,按顺序,融入情,精描绘。
十二、怎样状物
状物文,要牢记:选好物,先熟悉。写植物,形色味,枝叶花,果实美,拟人化,用比喻;写成长,分四季,抓特点,重点记。写动物,描外形,分类描,要具体;写习性,抓特点,联生活,细节全,述感情,要自然。写物品,明来历,描外形,按顺序。形与色,要看清。写结构,知用途。抓重点,细描绘。人与物,用事例;生活趣,要典型。建筑物,远近看,抓特点,有重点;分层写,视点变;多联想,古今全;人物情,融其间。三、十三、怎样叙事
叙事文,有人称;六要素,要记清;时地事,交代明;环境清,有人物;起因前,脉络连;写结果,别含糊。有
重点,有详略;有细节,变化多;生活趣,人物情,事三折,文入胜。
十四、怎样记人
写人物,抓特点;描肖像,有重点;记衣着,不一般;言与行,要逼真,有细节,点神态;察心理,见精神。具体事,表特点。
十五、怎样修改
好文章,改百遍。读中改,细增删;多推敲,严把关。标点号,用恰当。调并换,文意畅;热加工,冷处理,互批改,互借鉴。改中写,技能练。
十六、怎样改写
改写文,有借鉴;改人称,语气变;改体裁,结构变。通读文,明要求;细比较,差异找。增删换,细推敲;多联想,要巧妙;多修改,达目标。
十七、怎样扩写
扩写文,有重点;明中心,抓要点;善想象,多描写,添细节,事不变;抒真情,巧议论;首尾新,故事全。
十八、怎样缩写
缩写文,意不变。理思路,明要点,抓中心,留主干。去枝叶,注意删。有首尾,有重点。
十九、怎样续写
续写文,要联想;人不变,事要变;新时间,新地点,新人物、新事件。变原因,变环境,变故事,变人称。新发展,结果变。合情理,出意料;故事妙,主题好。
二十、怎样写看图作文
看图文,是创新。对照图,看仔细;一看人,二看景,三看事,分主次。推前因,想结果;多联想,想合理。看中想,求创新;写文章,要具体。
二十一、怎样写应用文
写日记,有格式,见闻感,都可记。自由写,随意记;天天写,要坚持。写书信,按格式,言得体,分层次;有中心,述真意。板报稿,要快捷;选材新,标题切;言简明,扬新风。应用文,格式明,多实践,活运用。写人作文口诀
写人作文并不难,开头概括写特点。
对照特点找事例,具体描述一两件。
一个特点多事件,巧妙构思出特点。
结尾抒情或总结,呼应开头称佳篇。
叙事写人分三段,重在突出人特点。
描写人物抓外貌,突出一点特征显;
人物语言要逼真,动作描写要周全;
心理活动细腻写,真实感人是妙篇。
总分写人抓特点,首尾照应成一篇。
对比写人方法巧,选择事例很重要。
并列写人容易学,分写事例特点多。
外号写人最有趣,对照外号选事例。
写己要写真情感,喜怒哀乐在心间。
写人多选新鲜事,新人新事最有趣。
“张冠李戴”会构思,描写人物最实用。
引用诗句赞美人,锦上添花能出神。
物品建筑细分类,一样一样看分明。
介绍植物抓特点,枝叶花果样样全;
一年四季顺序写,生长过程一条线。
形状颜色和滋味,比喻拟人写有趣;
联系生活述感受,描写细节有情趣。
引用诗句来赞美,画龙点睛多趣味。
介绍动物有要点,外形习性是重点。
描写特点抓外形,总分说明条理清;
联系生活写习性,吃睡玩飞和叫鸣,生活细节要具体,写出特性有感情。
介绍物品三要点,外形结构功能全。
文具玩具最常见,生活用品有千万;
描写外形有顺序,描写结构按空间;
描写功能述生活,典型细节写一段;
开头介绍名来历,结尾赞美把晴点。
状物要写建筑物,远近特点仔细看,参观过程交代明,描写特征抓重点;
空间顺序细说明,看听想到都写全。
色彩形状细描绘,比喻联想有趣谈。
状物要写真情感,结尾抒情最常见。
状物作文口诀
叙事作文
叙事作文是基础,三段写法要牢记。
叙述方式有三种,顺叙倒叙和插叙。
顺叙记事容易学,起因经过和结果;
开头交代四要素,时间地点和人物;
事件起因点明白,经过具体写出来;
结尾交代事结束,首尾内容要略写。
倒叙方法变化多,结果提前是妙着;
开头回忆多变化,结尾照应好处多。
中间具体叙述事,细节描写要有趣;
过渡照应衔接紧,线索清楚最要紧。
选材要选新鲜事,话语实在感情真;
话不在多而在精,事不在多而在新。
一篇文章一主题,串串事例不离题;
写景作文最有趣,借景抒情用比喻;
景物不同特点异,抓住特点要牢记。
时间变化纵向思,地点变化横向联。
景中有人景有趣,景中有情文章鲜。
总分写景最常见,描写景物抓特点;
四季变化最常用,春夏秋冬是重点。
定点写景有顺序,时间变化分层点;
静态动态对比写,颜色形状联想变。
动点写景是参观,地点变化交代全;
首尾呼应最重要,结构完整是一篇。
联想写景最好玩,巧妙联想趣无限;
视角变化写景物,空间方位要突出;
体验写景要新颖,独特感受不一般;
分类联想细致写,下笔有趣是重点。
拟人抒情景生情,想象联想并列段;
景物童话有乐趣,细节描述新故事。
写景多用修辞法,语言优美人人夸;
首尾呼应结构新,景中有情情要真。
◎写好叙述句(自然叙说,陈述)
◎写好看到句(形状+颜色+………)
◎写好动作句(自己的动作+别人的动作)
◎写好语言句(说话+对话+心里话)
◎写好想到句(心想+想法+心理感觉句+联想)
◎写好抒情句(直接+间接)
◎写好评论句(讨论+评论+议论)
◎写好听到句(听到的声音)
◎写好嗅到句(气味)
◎写好品尝句(味道)
【六觉组合魔法】六觉组合魔法
习作 =【叙述句】+【说话句】+【动作句】+【听到句】+【闻到句】+【想到句】+【尝到句】
超级盐巴
【叙述句】有一个星期天,爸妈不在家,我和弟弟边看动画边玩,中午都过了,妈妈还没回家。
【说话句】弟弟有气没力的说:“姐,我都快饿死啦!”
【心理句】看看弟弟那可怜巴巴的样子,我想,我今天就当次妈妈,给弟弟做次饭吧。让弟弟也尝尝我当姐姐的手艺。
【动作句】我立刻跑进厨房,找了一把韭菜,拣都没拣,用水冲了冲,就用菜刀切了长长的三段,放进锅里抄起来。
【心理句】咿,怎么没香气呢?原来没放油,【动作句】我吐了吐舌头,【心理句】怕弟弟见了会笑话我,就让弟弟去拿盐,【动作句】我赶紧把半瓶油到进锅里。
【听到句】油在锅里,哧哧地响,【看到句】冒着缕缕清烟。
【心理句】我又急又忙,赶紧往锅里打如3个鸡蛋。
【抒情句】“哈哈!太美啦!绝啦!酷死啦!
【联想句】黄黄的鸡蛋绽开出了3朵金铯的大菊花,坏穿着洁白的裙子呢!
【心理句】我得意洋洋地欣赏我的杰作,弟弟把盐递给我,我看都没看,就放进一勺盐。
【看到句】啊!太美了,锅里起了无数的小泡泡,就像给鸡蛋盖了一床泡泡被。泡泡越来越大,【说话句】我高兴得大喊:“鸡蛋吹泡泡糖啦!
【说话句】弟弟高兴得直跳,弟弟问我:“姐,为什么这么多泡泡?”
【说话句】我说:“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可能是超级盐巴,说不定是来自快乐星球的盐啦!”“呵呵呵,我家有超级盐了!”
【动作句】弟弟啪的在我脸上亲了一下。第一次当妈妈的感觉——真是舒服!
【动作句】我把韭菜炒鸡蛋端到桌上,爸爸妈妈就回来啦。
【说话句】妈妈看看桌上的韭菜炒鸡蛋,摸摸我的头说:“家有女儿,真好!我们的佼佼长大了,懂事了!
【说话句】弟弟听了赶紧说:“姐姐的功劳有我的一半,妈妈,你就赶快尝尝姐姐用超级盐炒的鸡蛋吧!可香啦!
【动作句】说完,就抓起一块,塞进妈妈嘴里。
【听到句】妈妈“哇”的一声,就把鸡蛋吐了出来,妈妈一边吐,一边说:“儿子,快把超级盐拿来我看看。”
【动作句】弟弟把超级盐巴拿来,【心理句】我一看,傻眼了,天啦!哪是什么超级盐,原来是咪咪洗衣粉。我站在那而哭笑不得,【听到句】爸爸妈妈弟弟哈哈大笑,妈妈把眼泪都笑出来了。
【说话句】爸爸捂着肚子说:“不要笑了,我快不行了”。
【心理句】望着他们笑得那那么开心,我忍不住,也“扑哧”笑了。
【叙述句】这就是我的“超级盐巴”!的故事。
起床
【叙述句】晚上,我睡得好香,做了个怪梦,刚吓醒,【说话句】就听见妈妈喊到:“宝贝,六点半了,赶快起来吧!”
【听到句】我“哼”了一声。
【动作句】我揉了揉好没睡醒的眼睛,慢慢地、努力的睁开眼睛,【说话句】伸了个懒腰说:“我还没睡醒呢!让我再睡一会儿吧。”
【说话句】妈妈说:“不行!再睡上学就迟到啦!”
【说话句】我说:“我数1、2、3完了就起。”
【说话句】“妈妈说:“好!说话可要算数!”
【说话句】“我拍着胸说:“包在我身上。”
【叙述句】于是,我就1-2的数起来,当我数到2时,可我还是不想起,【想到句】忽然灵机一动,【说话句】接着数到“2.1、2.2、2.3……”
【说话句】“呵呵!小家伙够狡猾啊!再不起,我就打屁股!”
【叙述句】妈妈忽然变得像母老虎,要吃人啦!
【说话句】“我吓得吐了一下舌头说:“我不就是想复习一下小数点嘛!”
【动作句】说完,我掀开被子,来了个“鲤鱼打挺”,猛的坐起来。抓起毛衣就往头上套,穿了裤子就下床,可惜,衣服给穿反了。
【说话句】妈妈又气又笑地说:“真是活宝啊!”
【说话句】“什么活宝?哪里有啊?快告诉我。”我缠住妈妈不放说。
【说话句】妈妈点着我的脑门说:“在这儿呢!”
【叙述句】原来妈妈在笑话我。
【动作句】没办法,妈妈重新给我穿了毛衣。
四、
第四篇:楷书章法
章法是书法艺术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点画是线条美,间架结构是局部的构图美,章法是整体构图美。赵体楷书的章法,可以从两个方面研究和把握起规律。其一,整齐一律。楷书章法的整体感,首先是整齐,字的排列形式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等距,给人一稳定、庄重的视觉效果,这种形式最适合严格意义的楷书。结字的宽窄、长短不同的造型产生局部参差变化,便整齐一律而不呆板拘谨的楷书不会出现不和谐或单调之弊。
其二,多样统一。赵体楷书的最大特点是带有行书的成分,笔法多变,因字赋形,不刻意布置,在多样性、变化性中有着十分和谐统一的关系。给人的感受是静中有动,字中融情。一件书法艺术品首先感染人的是其整体效果,而整体是由无数个局部构成。因此,在布置章法时,不应该忽略每个字的细节,诸如字的造型、长短、欹正的变化,轻重的节奏感等,都需要慎重地考虑,严密地设计,并且要坚持不懈地经过较长时期磨练,始能自由地进行章法处理,表现出一种似乎没有设计的设计美,达到书法艺术的较高境界。
楷书章法并不复杂,其主要形式有中堂、对联、条幅、横披、扇面等。楷书的章法布置,字距与行距大多基本相等,但也有行距大于字距的;一律自右至左竖写,横披的少字数者也仍然是由右至左书写;现代的中文横写是自左至右,在特殊需要的情况下也可以用这种方法,但竖写是仍然以从右至左为佳。赵体楷书的具体章法形式见下面章法示例。
第五篇:近体诗的章法(二)
近体诗的章法
(二)一,关于诗体:
律诗律诗,律,格律。就是说区别于古风等类的诗了。那么格律包 括哪些呢?
格——格式,包括:平仄,粘对替,字数,对仗 押韵 起承转合
律——韵律,声律,音律1.老干体 举个例子:
又名“政协体”和“人大体”,是当代诗词创作中风格独特、影响深远的一种诗词体式。“老干体”是个新词汇,顾名思义,这类诗词如同政协、人大的退休和没退休的老干部的做人和讲话风格一样观点陈腐、套话连篇、毫无生气,但其创作队伍却不限于这些老干部,许多年轻的诗词爱好者也擅长而钟情此类。因此,不仅地方小报有之,一些专业诗词刊物也有之,网络诗词也不乏正宗“老干体”,俨然成为当今诗词创作的一大流派,堪称社会主流。
举个例子:新中国的老干体鼻祖郭沫若,郭老词一首:《满江红·庆祝九大开幕》
雄伟庄严,像沧海波涛汹涌。太阳出,光芒四射,欢呼雷动。万寿无疆声浪滚,三年文革凯歌纵。开幕词句句如洪钟,千钧重。
大工贼,黄粱梦;帝修反,休放纵!听谆谆教导,天衣无缝。
改地换天争胜利,除熊驱虎英雄颂。庆神州一片东方红,献忠勇!
老干体也具备律诗的一切特征,起承转合全部到位。律诗800多年来,没有什么新调。
老干体句子是口号型的,但这种口号不是借用、化用、引用别人的口号,是创作的口号。
既然老干体具备律诗的一切特征,起承转合全部到位。那为什么还要叫老干体呢?这是因为其创作的内容.近似于老干部的发言内容而因此得名。喊口号容易,创作口号就没那么容易。老干体只是律诗中的一种体系。‘老干体’是个新词汇,但“老干体”诗词却不是新近的产物,也可以说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以及文化灿烂。
特点是:气势宏大,内容贫乏,歌功颂德与忧国忧民共存。语言直白象说话作报告,且钟爱新词、口号、直抒胸臆。内容始终反映当代党政大事且以歌功颂德为主.
老干体的内容是严肃的;打油是诙谐的。内容始终反映当代党政大事且以歌功颂德为主。所以老干体不是打油诗. 《庆祝十大在京召开》
十大春雷响碧霄,震惊中外看春潮。
发言热烈如泉涌,策马腾飞逐浪高。
建树五年累硕果,浓香万里绽新苗。
小康社会期全面,再创辉煌赶比超!
这首诗就很有代表性。其实,“老干体”并不是不讲究修辞,反而是大用修辞,主要特色是怎么俗就怎么来,如上面的“春雷”、“春潮”、“硕果”、“新苗”等都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老干体的主要特点是:
一、从不讲究格律到讲究格律
二、继续保持关注时事的优良传统
三、紧扣时代主旋律,立意上千篇一律
四、语言乏味、套话连篇
五、观点陈腐,思想僵化
六、气势宏大,内容干瘪
七、歌功颂德与忧国忧民共存
八、摆脱时事诗的束缚 2.伪诗
伪诗也有律诗的一切特征。
魏晋诗、以及唐朝杜牧的作品中,伪诗相对较多些,唐伯虎等才子为青楼楚馆写的那些诗,就属于伪诗。杜牧在扬州流连青楼写的那些东西,也属于伪诗。完全符合律诗的所有特征,但诗的内容非言正、非言志,这样的诗就是伪诗。伪诗和老干体,都符合律诗的全部格律,除了内容以外。任何一首诗,只要不言正不言志的,符合格律和起承转合的就算伪诗。因此诗言正就是指写诗不可以离了正道,内容更不可媚俗、不可妄言、不可胡语……不可挑拨是非、不可蛊惑人心……等等。3.玄诗
玄诗,也就是算命诗,也讲究起承转合,也有章法,但远离了“诗言志、诗言正”,这类算命的诗,就是玄诗. 4.象诗
象诗,同样具备律诗的所有格律特征,区别在于:内容空洞.写了一大堆,但完全脱离实际的东东,无病呻吟就是象诗的特征。5.四不象诗
四不象诗:也有律诗的基本格律特征,讲究起承转合和章法,它的区别也是在内容上。它的内容有些乱,有的时候甚至是东拉西扯的,但是平仄,押韵等格律却是正确的.没有明确的主题,也就是主题不明显。起句、承句中,堆积在一起,读来分不清主题是什么。颈联也转了,但转句令人读得晕头转向,东拉西扯、主题不明确,是四不象诗的特征。但它基本的起承转合、压韵、平仄、粘、对、对仗这些东西都不缺,也完全符合律诗的规矩。
如果起承转合不讲,连被评为“伪诗”的资格都没有,如果没有起承转合、章法这些基本东东,连被称为“四不象”也没资格,伪诗,仅次于诗。
象诗-老干体-伪诗-玄诗这四类,都有具体的内容,都符合格律的所有特征。6.打油诗
也具备格律的基本特征。打油诗与其他诗的区别在于:非常白话、内容诙谐,但绝对符合起承转合等律诗的格律特征,打油诗是旧体诗的一种.
传说是张打油创的,他惯用俗语,内容和词句通俗诙谐,不拘于平仄韵律。
打油诗最早起源于唐代民间,以后瓜瓞绵绵不断发展,表现出活跃的生命力。这类诗一般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有时暗含讥讽,风趣逗人。
瓞(dié):小瓜;绵绵:延续不断的样子。如同一根连绵不断的藤上结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瓜一样。引用为祝颂子孙昌盛。用在些处的意思是应该说明诗的发展,就象子子孙孙万代不绝一样吧.我们就用张打油那个著名的咏雪来看看: 《咏雪》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张打油的打油诗,在当时一鸣惊人。此诗描写雪景,由全貌而及特写,由颜色而及神态。通篇写雪,不着一“雪”字,而雪的形神跃然。此诗用四个词来描写雪,遣词用字十分贴切、生动、传神,咏雪,用语俚俗,本色拙朴,风致别然。格调诙谐幽默,轻松悦人,广为传播,无不叫绝。张打油由此而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打油诗体,名垂千古。
打油诗到了现代,更成为许多人的拿手好戏和取乐讽刺的工具,而且在内容和题材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民的思想、要求和愿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但打油诗的艺术风格没有改变。任何社会、任何时代,只要有可笑可恨之事,就会有幽默风趣、冷嘲热讽的打油诗应运而生。打油诗是典型的俗文学,打油诗的魅力在于它的趣味性、知识性和故事性,还有就是通俗性。打油诗绝对符合起承转合等律诗的格律特征。
顺便说一下古风,古风也是一种文学载体,不是古体诗。古风只有三类:“歌”、“行”、“吟”,例如:《长歌行》,《短歌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二、关于诗味
如果问大家为什么喜欢诗?很多人都会回答:因为诗美。那么诗到
底美在哪里呢?
1是语言美,2是意境美,3是音律美 这些综合起来就成了我们要说的诗味。语言美 一首作品,是作者自己对主题的解读,是一种创作的体验,并把内
心的感受,包含在这体验中。人生百态,酸甜苦辣,风花雪月,油
盐酱醋等等,寻常物事,无一不可入诗。袁枚有诗云:'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说的就是这意思。
诗味,具体用一个字来说诗味要达到的程度,那就是:美!中国因
为有诗,因此美学观念和主张,远远早于西方数百年,差不多近千 年的时间。
经常看到一些朋友发的诗,你说他那个不是诗吧,可是他对仗工整,起承转合到位,立意清晰,脉络分明,可就是怎么读怎么不舒服,怎么也感觉不到美。
这根源问题在哪里,就在于遣词造句,同样的一个意思一句话,有人表达出来就很美,有人表达出来让人感觉味同嚼蜡。我们既然写诗了,就要让它美起来。
这样不但读者读了舒服,就是你自己看了也赏心悦目啊。
那怎么才能让我们写出来的句子美起来呢?第一得先有诗心,诗心形而于外的就是诗眼,只有我们有了那颗诗心,那双诗眼,写出
来的句子才能有诗味。
何谓诗心?汉典里的解释是:作诗之心,诗人之心。应该是先有作诗之心,然后才能有诗人之心。具体到实际里就是我们平时的所看,所感,所想,都要想着用怎么用诗句去表达出来,用一双诗眼去看这个大千世界,那么诗味就有了一个储蓄的所在,一个发散的基点。诗美在哪里:
李白仰天大笑,高声吟诵:“我辈岂是蓬蒿人!”他那种前所未有的自信,让我为他的豪情壮志而赞叹。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多么意气风发的一句诗啊!纵然官场受挫,却仍然对自己有朝一日能有所作为坚信不疑,这种洒脱不羁的美在诗仙李白的笔下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豪放,是一种酣畅淋漓的醉人的美。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被放逐的屈原把酒临风,临江而立,仍心系祖国,希望自己的未酬壮志有朝一日能得以实现。这种无法实现的美,虽遥不可及,却令人心驰神往。
随着一箭射出,苏轼踌躇满志,高声吟咏:“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此时的苏东坡,两鬓微白,但壮志未止,报效朝廷的心愿,仍然萦绕在心头。这是一种坚毅的美,让我肃然起敬。
理想,是一种震慑人心的恒久的美。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我们看到了李清照,痛失丈夫的她,已再无“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之气了,取而代之的,只有脸上的愁绪,以及终日的忧伤之情。尽管如此,她的词仍有着独特的美感,值得人们细品。
接着,我们再看李后主,他高吟“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一句,字字书写着他对痛失江山的恨意,惆怅之笔让人不由地为这位君主叹息。
哀愁,是一种撩人心波的别样的美。
诗词之花,沁人心脾,散发出醉人的芬芳,令人沉醉其中。
我们轻轻地合上手中的书卷,但见在阳光的照射下,一旁的茶杯上端的热气仍在升腾,而此时,我的心仍穿梭于诗词之间……你说,诗词美吧?
诗词的美体现在句子的凝炼,体现在思想的深度上。意境之美,哲思之美,自然之美,声音之美,语言之美等等。数不胜数的美在诗词中可以体现出来。
意境之美。“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李白便以简洁但意味深长的诗句来体现他的那种意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当中用了三句诗词来表达三种意境,第一种境界为“无言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为“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三种境界,三句诗词,这是多么简练的概括。仅仅用了三句便将创业时的无人理解,创业中的劳苦,创业成功的喜悦写了出来。而且不仅仅于此,其实不论是在创业,还是做学问,还是其他的,都可以用这来形容。这难道不是一种美吗?
哲思之美。李商隐的诗能够很好的体现这一点,特别的他的《无题》系列,在艺术上,在思想上都有很高的成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而在《登乐游原》中更是一句千古绝唱,“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此种艺术哲思,虽经千年而不变色,人们总能够从中得到共鸣。苏轼也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毛泽东不仅是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他更是个伟大诗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经历了长期的军事斗争,写出来的诗词也分外的有气势,有分量。“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散发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沧桑感。
自然之美。借景抒情,是一种常用的诗词表现手法。“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充满了恢宏的气势。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圆”。寥寥数语,一幅动人景象就此铺开。而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首长诗在写景上堪称完美,以至于有人称之为“孤篇盖全唐”。他将音乐美,景物美,还有意境美融合在一起。发古之幽思,写景中加入了历史的厚感和美感。“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由景入情,浅浅说去,节节相生,句句翻新。至“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处,达到了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