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培训材料: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序:由于是初次尝试新教材,这一路上我也是摸索着前行的,真的谈不上辅导!我就实实在在地把我对一年级上册教材的理解、认识以及我在教学这册教材中的一些想法、做法、反思、体会等向大家做一汇报。
第二单元
一、教材简析:
从这一单元开始,学生将进入课文的学习。我想在儿童的眼睛里,一张荷叶,可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一声鸟叫,也许是一阵动听的歌声;一条小溪可能流淌着一个有趣的童话;一位白胡子的老爷爷或许就有一个古老的故事吧!这一单元的课文就是以儿童的眼光看风景,充满着童真童趣。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不仅感受到朗读课文的兴趣,还会从中领略到课文的不同形式。
二、教学目标
1、认识56个生字,按笔顺规则会写23个生字。认识15个新偏旁,7个新笔画。
2、学习普通话朗读课文;通过给生字组词,说叠词、词语搭配等形式积累语言;练习说完整的话。
3、积累识字方法;借助图画了解课文内容。
4、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懂得爱护小树。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练习朗读课文;难点是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四、教学建议:
1、《画》
(1)教材简说:《画》是一首五言谜语诗,描绘了一幅有山有水、鸟语花香的山水画。
(2)识字:这一课的识字中要求认识两个新偏旁:“辶、忄”。教学时启发学生发现“远、近、还”都有“辶”,可以用偏旁归类识记。还可以充分利用已经掌握的字帮助识记。即熟字变形记忆:如:认识“人”时自然想到学过的“入”,比较着两个字的不同之处进行识记。再如:认识无时与天相比较着识记。
(3)注重朗读感悟:
a.学会在读中思考:启发学生在熟读课文后发现问题并质疑,如:为什么人走近了也听不到流水的声音?春天开的花,为什么春天过去了还没有谢?让学生从中感悟这是一幅画。
b.练习在读中想象:朗读古诗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个人感悟配上动作进行朗读表演。如“近听水无声”读到“近听”时做出侧耳倾听的动作,读到“人来鸟不惊”时做出摆手的动作。这样读起来才有韵味。
(4)认识反义词。
这首诗中出现了三对反义词:远-近,有-无,来-去。课后“我会说”也专门设了这项练习。这是教材中第一次出现反义词训练,我觉得应该先指导学生弄明白反义词。可以举例子说明:教室里,第一排座位离黑板近,最后一排离黑板远。“来”和“去”可让学生做动作来理解。学生明白了这些字相比较而言意思相反,再去做我会说中的练习。反义词其实很有意思,我们可以启发学生做拍手游戏对反义词:两个学生一组,一边拍手一边说:你说高,我对矮;你说黑,我对白。特别有趣。老师还可以拓展补充一些练习。
2、《四季》
(1)教材简说:《四季》这首诗歌,采用拟人化的语言,以尖尖的草芽、圆圆的荷叶、弯弯的谷穗、挺着大肚子的雪人这些代表性的事物表现了四季的特征。诗歌拟人化的语言、排比的形式、形象生动的插图,便于学生朗读和想象,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
(2)识字。认读本课生字时要认识四个新偏旁“口、禾、雨、月”,然后让学生感知本课生字的字形,并自主识字。
(3)写字。学写本课四个生字时要认识两个笔画“乚”、“乙”。写字教学是每课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从写字姿势、执笔姿势、写字的笔画、笔顺、占格等都要严格要求。注重引导学生在教师范写时认真观察、发现,以规范自己的书写。如,教学“七”、“儿”两个汉字我是这样教的:
出示“七”、“儿” 两个汉字
师:请同学们来认识一个新笔画:乚 生:它叫竖弯钩
师:对,先看老师写这两个字,认真观察这个笔画的占格,谁能说说写这两字应注意些什么?
生:“七”的横要写得上扬一些,竖弯钩中竖的部分压在竖中线上。
生:“七”的竖弯钩中弯长一些,“儿”的竖弯钩中弯部短一些。师:对,竖弯钩中弯的折角还要写得弯一些。请同学们端正姿势,开始描红、临写。
(5)朗读。
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课文的形式:每幅图旁边的一段话就是一个小节,这首诗歌有四个小节。
朗读感悟:这篇课文的语言富有童趣,可以启发学生结合着图画进行朗读表演,如读第四小节时,边朗读边做动作:把肚子一
鼓,头一昂,小手一拍胸脯,翘起大拇指,自豪地说:“我就是冬天!”淋漓尽致地表现出雪人的顽皮,表达对冬天的喜爱。
(6)语文实践活动
a、学了《四季》,我启发学生也仿照编儿歌,进行了拓展语言的训练。学生最喜欢哪个季节,就模仿课文哪个小节进行创编。编后先在小组内展示,再选出最佳作品,并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在班上朗读,如:
桃花红红,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知了知了,他对大树说:“我是夏天。”
黄叶飘飘,他对大地说:“我是秋天。”
雪花飞舞,他顽皮地说:“我是冬天。”
这样,把这些学生创编的连起来就是一篇名为《四季》的诗歌了。我及时的鼓励学生:“瞧,咱们同学自己也能编像课文这样的儿歌了,真不简单!”我想,学生有了成就感,以后对这种发展语言的形式一定会产生极大的兴趣。
b、课后说说画画:你喜欢那个季节?为什么?把你喜欢的季节画一画。这个练习不仅巩固学生对四季的了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画后一定要给学生展示绘画和说说原因的机会。
3、《小小竹排画中游》(1)教材简说:
《小小竹排画中游》展示了江南水乡的一派秀丽风光。文章不仅语言美,而且意境也美。
(2)朗读想象:朗读课文时可以在乐曲的配合下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假如是你划着小竹排在顺水流,听着鸟儿的欢唱,看着两岸的风景,你最想干什么?可能有的想唱首歌,有的想说句赞
美的话,有的想读读课文,都可以。重在启发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3)识字:教学本课的生字时,除了指导学生识记字形认字,还可以结合课后我会读,练习用生字口头组词。识字与学词结合起来。
4、《哪座房子最漂亮》
(1)教材简析:《哪座房子最漂亮》描述了在众多新房子中要数高大宽敞的教学楼最漂亮,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面貌的可喜变化。
(2)读读说说:这篇课文中叠词和数字的运用使诗句富有节奏感,读来琅琅上口。课后读读说说就是说叠词的训练。教学时先让学生读读“青青的、白白的”,一类ABB 式叠词,然后鼓励学生说这类形式的词语。如,“弯弯的、蓝蓝的、红红的”等,还可以找个朋友搭配起来,如,“弯弯的月儿”、“红红的脸蛋儿”。
5、《爷爷和小树》
(1)认识自然段:《爷爷和小树》是首次以自然段的形式出现的课文。所以要让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认识自然段。可以另起一行,开头空两格这样的格式上感知自然段。为了便于阅读,建议学生给自然段标上序号,这样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就一目了然了。
(2)朗读感悟:课文中“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给爷爷撑开绿色的小伞”这样的句子不仅语言生动,而且读来感觉特别有亲和力。朗读课文时,可以让学生结合插图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分别指什么,然后图文结合,说说想到了什么。如:如果冬天老爷爷不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就会冻死,夏天老爷爷也就不能在树下乘凉了;小树给老爷爷挡阳光是在报答老爷爷------从中感受老爷爷美好的心灵,感悟人与树间的和谐关系,明白要像
朋友一样爱护小树。
(3)读读说说:这是一项词语搭配训练,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词汇。可先让学生读读左边部分,感知四个短语的结构特点,再仿照补充后边的词语。既要积累词语,又要恰当运用。
6、《语文园地二》
(1)教材简说:《语文园地二》中有层次地安排了复习拼音、巩固认字、读词说句子及读背古诗的练习。
(2)教学建议:
“我会连”:要求学生把声母和含有这个声母的字连起来。目的是区分平翘舌音、鼻音和边音,读准字音。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行观察,在例子的提示下做题。然后交流总结。
读读比比:是比较形近字。上面三组字都是一笔之差,下面三组都是独体字加了偏旁。教学是我是先启发学生读一读区分字音,说发现分辨字形,然后口头组词。
读读说说:是练习“什么地方有什么”的句型。说屋子里有什么并不困难,但要注意量词用得是否恰当。
为了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可以把学习《语文园地二》设计成一次快乐的旅行。比如:“我会连”就是踩着小石子过河,要细心连准,连对了才能顺利过河,得到一枚小红旗印章。接着进入“读读比比”风景区,比较认识形近字,交流观察与发现。然后到游乐园里做捡苹果的游戏。下一站是“读词登山比赛”看谁能顺利读会这些词,拿到小红旗,再到山下“读读说说”小亭子里进行说句训练,等到全员过关,再乘船到古诗岛漫游,去读背古诗。再后进行总结,每一题都得到小红旗的就可以得一朵小红花印章了。
7、口语交际《我们的画》
首先要明确要求:它不是看图说话,而是让学生动手画一幅画,讲讲自己的画,评评别人的画。
确定交际话题:可以介绍自己画了什么,为什么画这一内容;也可以评评别人画的画,说说好在哪里。
可以这样设计:
师:现在,我就是“一年级图画展”的主办人(挂“主办人”牌)。谁想参加画展,就把画贴在黑板上。
师:我们将从这些画中选出“最受欢迎的画”。
师:现在要成立评画组,谁想当评委就要先在小组中自荐,然后大家推荐一位说得最好的同学担任评委(挂“评委”牌)。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就是“副评委”。
师:每小组在评委的带领下选出最受欢迎的画,可以是一幅,可以是多幅,并说出你们喜欢这些画的理由,最后由每组的评委总结发言。
获奖同学上台谈感受,台下学生随机提问。
第三单元
一、教材简析:
第三单元的课文以写物为主,有充满诗情画意的明月,有像小船一样的弯月亮挂在童话般的天空,也有金子般的阳光,有可爱的影子,还有动物们有趣的尾巴。这一切好像是为学生敞开的一扇通向大自然的门,不仅有奇妙的景观,还蕴藏着许多科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54个,会写18个生字。认识7个新偏旁,5个新笔画。
2、不断积累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在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试着溶进自己的感悟读课文。
3、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展开想象,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广
泛接触大自然,开拓视野。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练习朗读,背诵课文。本组5篇课文都要求背诵,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读课文,在读流畅的基础上背诵。
教学难点是理解《阳光》中“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等句子,以及《比尾巴》中问句的朗读。
四、教学建议
1、《静夜思》 ⑴识字:
《静夜思》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首古诗,可能不少学生在幼儿园时就会背了。我发现许多学生对这册教材中的许多课文还没学就已背诵如流了。说到这一现象,我想起一件事:在一次分片联研活动中,一节教研课上,老师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谁愿意来读课文?”一名学生当即流畅地背诵了一遍。老师给予了表扬:“你真厉害,都已经背过了!”在评课交流时,我们教研室的张老师针对这一环节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怎么看待这个学生的背诵?”我当时也有些困惑:难道学生会背这不值得表扬吗?后来张老师说:“学生虽然会背诵,但如果从中找出一个句子,他不一定会读!”我这才恍然大悟:对,学生只顾昂头背诵,不一定会认字!所以在这个阶段不应提倡学生盲目背诵,应注重指导学生用小手指着字读书,调动多种感官认字。认准字,不添字,不漏字,读通句子!
⑵朗读:
教学这首古诗还应重点指导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味来。
首先,要发挥好老师的示范作用,让学生注意朗读时的停顿和
重音,自己再揣摩着朗读。其次是创设情景读,配上悠扬的乐曲,请学生轻轻站起来,背起手,昂起头,加上老师的语言渲染:你就是大诗人李白,望着窗外那轮圆月,你想起了你的家乡……学生就摇着头,晃着身子,深情地吟诵起来。
⑶实践活动:
a 课后“我会说”要求学生看看夜晚的天空,把看到的说给大家听。我想,寂静的夜晚,如霜的月光,眨着眼的星星,就像一双双无形的小手,召唤着孩子们充满好奇的童心。我们应鼓励孩子走进夜晚去观察,再启发他们说一说,最好发挥想象画一画。
b 为了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激起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我在学了这首古诗后,专门开了个小小的“古诗背诵会”,以展示学生课外背诵的古诗。
2、《小小的船》 ⑴朗读:
《小小的船》是一篇语言优美的韵文,并配有美丽的插图,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及朗读的热情,要加强朗读的指导。为避免出现“唱读”现象,要慎用齐读,可以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朗读,如边读边做动作等。课程标准对底年级的朗读要求是: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最好能读出感情。为了激发学生的感情,可以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在轻柔的《小小的船》的音乐伴奏下有感而发,读出韵味。
⑵《小小的船》课后“我会说”是一项句子训练。①出示句子:弯弯的月亮像-----
可补充: 蓝蓝的天空像-----
圆圆的月亮像---闪闪的星星像-----
洁白的云朵像---
练习时启发学生由描写对象的色彩、形状方面去想象,鼓励学
生说出与别的学生不一样的内容。
②拓展训练:可以引用一些图片如:圆圆的西瓜、碧绿的荷叶、细细的柳枝等,让学生说出带“像”的句子。
③还可以给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自由选择形象鲜明的事物说说“----像----。
3、《阳光》
(1)背诵课文:这篇课文有五个自然段,课文篇幅相对较长,而且要求背诵,这对一些学生来说的确有些吃力。所以更应该注意加强朗读训练。尽量给足学生朗读的时间,淡化分析,以读代讲。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自读,小组合作读,比赛读,创设情境在头脑中想象画面读,达到熟读成诵。
(2)读读说说:这是一项按偏旁识字并口头组词的训练。文中这幅图特有意思,小丑正在做变字魔术,他用扇子变出了7个带日子旁的字。可以先指导学生观察扇子上的字有什么发现,再启发学生:你能像小丑一样再变出带日字旁的字吗?然后进行组词训练。
4、《影子》
(3)写字:这一课三个会写的字中,出现了两个比较难写的笔画”ㄟ、ㄅ“。教学写字时,”ㄟ“要与”九“字中的”乙“区别比较,让学生观察发现不同之处,对指导书写还是有帮助的。马和鸟两个字中都有”ㄅ“这个笔画,可以让学生跟老师书空,知道这个笔画是一笔写成的,再描红练写。
(4)我会说:是让学生说自己座位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目的是让学生分清前后左右这四个方向。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左右这两个方向可能有些难分,应该给学生一些提示,如拿笔写字的手这面是右面。
5、《比尾巴》
(1)朗读:课文中出现了一个新标点”?“。第一、三小节都是以问句的形式出现的。应该让学生认识问号并读好问话的语气,老师的示范作用是很有必要的。课文四个小节采用问答的形式,就像猜谜语,非常有趣,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对读,读出活泼的语气。
(2)读读画画:给动物加上尾巴,是一项综合训练。一方面是认读动物的名字以巩固识字,另一方面是了解动物尾巴的样子并画出来,其中猴子、兔子、公鸡的尾巴在课文中有,牛、马、鱼是课外的,要启发学生回忆一下平时的观察,说说他们的特点再画。还可以引导学生说说动物尾巴的用处,拓展知识。
6、《语文园地三》
《语文园地三》共有四项内容,分别是数笔画填空、看图读词语、读字涂色和读背儿歌。
(1)”看看读读“:是在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的专门针对量词的训练。图中六个词语是帮助学生巩固生字的。读带有量词的词语,让学生逐步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好习惯。为了多渠道加深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可以在教室里或自己的桌面上找东西,比比谁量词用得准确。
(2)”读读背背“:《东西南北》是让学生了解利用太阳辨方向的方法。指导学生读正确,读通顺,熟读背诵。还可以启发学生说说还知道那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7、口语交际《这样做不好》,配的两幅画,一幅是劝说保护绿地,一幅是劝说节约用水。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根据劝说对象的不同考虑进行劝说的方式。这个话题内容比较适合表演,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
第四单元
一、教材简析
第四单元是识字单元,教材分别布置了几种生活场景:温馨的农家小院,繁华的自选商场,洋溢着丰收景象的菜园。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识字空间。教给在各种生活环境中识字,灵活掌握多种方法识字。
二、教学目标:
1、认识53个生字,会写15个。认识4个新偏旁,2个新笔画。
2、学习正确使用量词,了解自选商场的购物方式、蔬菜的特点及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识字和写字。
四、教学建议
1、《比一比》 ⑴识字:
①本课的识字可以从文中的插图入手,指导学生观察,图画上有什么,并随机贴出词卡。然后认读其中的生字,并指导学生从中发现这些词语中一组是动物,一组是果实。
②然后学生自读儿歌,找出儿歌中的生字,自主识字。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苗﹢犭﹦猫,木﹢口﹦杏。杏和桃都有木,因为它们是树上结的。另外,一些学生还有自己独特的识字方法如猜谜语:由字钻进共字里。或者××同学名字里就有”红“这个字等,都是值得提倡的。
③老师也要参与其中,尽量创设某种情景吸引学生来识字。如对识字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当场奖励红星印章,指导学生说”一()星“认识”颗“这个字。再画一幅简笔画”一堆杏子“,认识”堆“这个字,同时认识新偏旁”土“。
④学生认识了字,要不断让生字复现,以巩固认字。除了在朗
读中巩固认字,教师还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在趣味中巩固识字。如摘果子,过桥,用大转盘识字等。让生字与学生频频见面,打交道,个个生字的形象就在学生心中逐步地清晰起来。
⑵实践活动:这一课的实践活动可以结合课后”我会说“,进行量词使用的说话练习。一朵花、一把扇子等。可以再提供些实物或图片进行拓展训练。
2、《自选商场》罗列了一些商品名称,如面包、牛奶等,《菜园里》介绍了一些 蔬菜名,如茄子、辣椒等。针对这两课的特点,我想可以采用实物或图片演示法来识字。比如认记蔬菜名字,最好把这些蔬菜摆进教室,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再认读蔬菜名字,既认识了生字,又了解了蔬菜。《菜园里》课后的画画连连是让学生把蔬菜与颜色连起来,再给蔬菜涂上颜色。我记得我们班有的学生把黄瓜与黄色连起来,他可能以为都有个”黄“字吧,还有的甚至把茄子与绿色连在一起。看来有些学生对常见的蔬菜并不熟悉。如果先让学生亲自观察的话可能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吧。
其实,还可以把物品及蔬菜制成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认字。市场上出售的一些幼儿识字画本,都是利用实物的图片帮助孩子认字的。孩子们比较容易接受这种方法。学了这两课,我曾布置学生办了一期识字画报,内容是”水果超市“、”自选商场“和”菜园里“。自主选择其中一项。比如”水果超市“把自己认识的各种水果的名字剪来贴在一张卡纸上,认会这些生字,再在每种水果名字上面画出这种水果,就办成一期名为”水果超市“的识字画报了。这样学生会自主认识许多生字。
3、《日月明》
(1)教材简说:这篇课文揭示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让人感受到会意字的巧妙及中国人造字的智慧。教学中,教师可以制一些图
片,如火红的太阳、皎洁的月亮,让学生感觉到它们的明亮,再认识生字”明“,并结合图片猜猜字义。这样可以比较形象地感知会意字的特点。
(2)读读想想:这一练习的目的是使进步扩展学生对会意字的认识,通过读词了解歪、晃、品、晶四个字的意思,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结合这项练习,可以让学生在自己认识的汉字中找会意字仿照课文编儿歌。
4、《语文园地四》
《语文园地四》有五项内容,分别是认带有相同偏旁的字,以复习巩固识字;读标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认字;比较形近字,巩固写过的字;读句子,让学生感知”越-越-“这种句式;读背古诗。
(1)我会读: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字。标牌上的字多数没教过,但是经常见也认识一些。应该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请会认的同学读给大家听,并告诉大家是怎么认识的。激发其他同学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主动认字。并以此为锲机,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给学生展示在生活中识字的机会。
(2)第四项”我会读“:是一项句子练习。三个句子句式相同,用”越---越---“说明事物在发展、变化。这个句式在课文《菜园里》见过,”南瓜越老皮越黄。“教学时先让学生自读句子,再启发学生:这三句话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这种句子在哪课见过?把这些句子放在一起读。还可以学用”越---越---“说话。
5、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是《我会拼图》,是一次制作交流。可以创设生动活泼的交际情景进行交流。
①情境设计
课前教师为每一组学生准备各种形状的小图片。在提供图片时有意识地少放几种,为课堂拼图设置一定的困难,为创设生活化的
口语交际情境做好铺垫。
②情境展开
学生在拼图的过程中发现缺少图片,很自然地产生了疑问: 生:老师,我想拼雪娃娃,可是缺少大圆。师:哎呀,少图片了,你说该怎么办呢? 生:我可以拼别的图。生:还可以问同学借。
师:问同学借图片还有些讲究呢,你能说说吗? 生:问同学借图片要有礼貌。
生:别人如果不愿意借,不要硬借。
生:借的时候,要把自己为什么需要图片的原因告诉别人。师:是呀,借图片的讲究可多了,希望同学们注意这些问题,也相信你们一定能凭借自己的甜嘴巴借到你需要的图片。
第五单元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有五篇课文:《我多想去看看》、《雨点儿》、《平平搭积木》、《自己去吧》和《一次比一次有进步》,都是叙事的,每篇课文都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主题,蕴含着深刻的教育价值。
二、教学目标
1、认识60个生字,会写18个生字。认识3个新偏旁和1个新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雨水与植物的关系,懂得关心他人,从小树立自立的思想,学会生活的本领,学会仔细观察事物。
三、教学难点
本单元教学仍然是识字、写字、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是从学习
课文中了解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以及领悟小鸭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让它们的孩子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四、教学建议
1、《我多想去看看》
《我多想去看看》叙述了一个山村孩子想去看看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抒发了少年儿童对北京的无限向往。
⑴、导入:讲题中”想“字的偏旁”心“字底是要求学生认识的一个新偏旁。同时,在教学本课前,我对学生做了个调查,发现去过北京的孩子为数不多,每个孩子对北京都有着美好的憧憬。因此,导入新课我这样设计:
师:你们谁去过北京?
生:我(自豪的表情挂在他的脸上)
师:请你们拿出带来的照片向大家介绍北京的风光。生:这是我站在长城上…… 生:我后面就是天安门……
师:看了这些照片,听了他们的介绍,大家想不想也去看北京? 生:想!
师:(板书:想)知道老师用红色粉笔标出的偏旁叫什么吗? 生:”心“字底。
师:你们还见过哪些带有”心“字底的字? 生:忘、念、志……
师:你发现这些字都与什么有关? 生:心情。
师:对,与心情或心理活动有关。就像我们刚才听了这几名同学对北京的介绍,心里就特别想说一句话:”我多想去看看。“
师板书课题
⑵、实践活动: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北京,在本课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我鼓励学生收集有关北京风光的图片,出了一期主题为”我爱北京“的墙报。
(3)我会读:这四个句子,不仅让学生了解我国的首都和国旗,激发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感情;也让学生认识了两种句式:”什么是什么,我们爱什么。“应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句子,并能背诵。
2、《雨点儿》
《雨点儿》是一篇科学童话,通过大小两个雨点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雨水滋润了万物。
识字:本课要求会认11个字。在课文第一自然段就出现了6个,而这一自然段还有些词句的训练,我想可以这样设计:
课件出示:数
清
数不清(学生认字读词)师:文中说什么数不清? 生:雨点儿!
出示:点
雨点儿(指导读儿化)师:还有什么可以说数不清?
生:天上的星星、大树上的叶子、头发等等
继续依次出示字、词读:彩
云彩
飘
落
飘落
课件演示雨点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让学生形象感知飘落的样子。师启发:你看到雨点儿从哪里飘落下来? 生:从云彩里。
师:出示句子”雨点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并指导朗读
(2)练习:课后”我会读“有三句话,可以让学生模仿这三句话,用”从“说句子,进行说话训练。
小松鼠从树上跳下来。亮亮从屋里----。
--从------。
3、《平平搭积木》
课后也有一项读读说说的练习。对这些语文基础知识应该进行扎扎实实地训练,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发展语言。
⑴将文中句子配上画面出示,并在音乐伴奏下朗读。⑵设计一幅画,根据画面填空: 很红很红的-----;很大很大的-----。很--很--的路;很--很--的--。
⑶然后看着画面说句子,用上刚刚补充的短语。
4、《自己去吧》
《自己去吧》讲述小鸭、小鹰他们在妈妈的鼓励下分别学会了游泳、飞翔的事,蕴涵着对独生子女自强自立的企盼,很有现实意义。
(1)朗读感悟:本课两个自然段主要以对话为主,比较适合分角色朗读。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朗读的兴趣,又可以近距离地感悟人物的心理。文中小鸭、小鹰的话是以恳求、商量的语气说的,而从鸭妈妈、鹰妈妈的话:”小溪的水不深“,”山的那边风景很美“中可以看出她们都去过那些地方,知道没有危险,所以才亲切地鼓励孩子去锻炼自己。
(2)评价朗读:分角色朗读后最好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评价朗读情况,并根据合理建议反复练读,读到满意为止。
(4)朗读想象:文章语句留有想象的余地,可以适当挖掘和延伸。我鼓励学生对担任角色朗读的同学进行小小的采访。比如:请问小鸭妹妹,你为什么要请妈妈带你去游泳呢?鹰妈妈,您说山那边风景很美,你怎么不去看看?小鸭,你是怎么学会游泳的?现在你会游泳了,你想对我们说什么?等等,开启学生的想象,在读中
体验,在体验中交流,在交流中认识怎样才能自立自强。
(5)说一说:这项语文实践活动是让学生说说最近你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这是紧靠课文主题设计的一项活动。因为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多,对父母过于依赖,而我们的语文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做人。我们不妨借这项活动,先让学生说一说,比一比谁学会的东西多,谁的自立能力强,再鼓励学生从现在开始,从自己的身边做起,计划学什么,打算怎么学。然后老师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纪录的档案,等学生学会了某种本领,经过考察小组考察合格,就给他做好记录,得一颗金星。这是一个很有意义但需要持之以恒的工作。
5、《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讲述了在妈妈的耐心启发下三次飞进菜园观察到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特点,渗透着”只有认真仔细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点“这个道理。
(1)朗读:本课课文较长,要充分给足学生多读的时间,我们不妨也向燕子妈妈那样,耐心地指导学生有层次、有目的地读书,使学生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
⑴自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音,标出自然段。⑵互读课文,自主识字。
⑶指读课文,想想知道了什么?
⑷分自然段读课文,读一读,画一画,标一标,小燕子几次去菜园?看到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
⑸读这些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⑹回归课文读整篇,读后想想:你应该向小燕子学习什么?鼓励孩子认真仔细观察事物。
6、语文园地五
语文园地五有五项练习,分别是复习同偏胖得子、读词语,比较形近字、读句说句和读儿歌。
⑴”我会认“是复习所学过的带有”氵、亻、口“的生字。这是一种按偏旁识字的方法。教学时先让学生认读这些词语,还可以补充一些自己认识的带有三种偏旁的字。为了激发学习兴趣,可以采用”摘苹果“的游戏,将生字按偏旁分类,巩固认字。
⑵”读读说说“是让学生了解”吗、呢、吧“的用法,会用它们说疑问句,可以先指导学生读三个例句,读出疑问的语气,并体会三个语气词的不同用法,再比赛说句子。
7、口语交际《该怎么办》,其核心问题是讨论”怎么办“,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多个角度想办法,记得我在学这一课时,学生想出了这些办法:有的说不能收爷爷的钱,放下牛奶就跑;有的说先收下钱,再送牛奶时,把钱放在牛奶底下送回去;有的说收下钱,等爷爷的生日给他买蛋糕;还有的说可以两天要一角钱。这个孩子的想法的确很幼稚。我把这些办法列出来,让学生分组自主讨论,评一评哪种办法好。集体交流时,那个学生仍坚持两天要一角钱的办法。其他学生都在笑。我想这不一定是品质的问题,就让他说说理由,他说这样王爷也可以省一角钱!我当时也想笑,我想了想就对他说:”孩子,如果真有爱心,帮助别人是不图回报的。我们应该尽量帮助、关心他人。“所以,教学时,我们既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想法,又要注意对学生价值观的教育,有原则性错误的应予以纠正。
第六单元
一、教材简析
这一单元有五篇课文:《小松鼠找花生》、《雪地里的小画家》、《借生日》、《雪孩子》、《小熊住山洞》好像把学生引进了一个有情有趣又有意义的故事世界里。经过一学期的认读实践,学生初步掌握了一些读书识字的方法。教学本组课文,可以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尝试阅读,自主识字,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1、认识56个生字,会写16个。认识六个新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一些动、植物的特点,产生观察动植物的兴趣,懂得关心帮助别人,爱护环境。
三、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是教学重点。因为本单元课文篇幅较长,而且最后两课不带拼音,所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也是教学难点。
四、教学建议
1、《小松鼠找花生》
⑴朗读:对这篇课文的朗读,教师应把握好扶放原则,尽量放手让学生自渎,但对文中的一些长句子,教师要发挥好范读、指导的作用。如第一自然段第二句话就是个长句:花生︱已经开花了,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
出示句子,用竖线标出应该停顿的地方,老师范读后,再让学生试读,这样教给学生连词读,按语节读,避免读破、读散句子。
⑵拓展语言:课文以小松鼠的问题结尾,”是谁把花生摘走了?“给学生留下了思考、想象的余地。可以让学生以《花生找到了》为题续编故事。孩子们听故事,同样也喜欢编故事,我曾给我班学生印制了一些写作纸,32开的上半部分留有空白处作画,下半部分印有几行方格,用来写话。到了学生手里,就变成一幅幅图文并茂的作品了。我在配上封面,打上书名:我编的故事很精彩,装订成册,就成了我们班学生自己出版的故事书了,然后让学生传着看阅。看到书中有自己的名字自己的作品,学生特别有成就感。目前,我们已经”出版“了四期这样的”故事书“。
⑶写字: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里“和”果“的笔顺容易写错,需要提醒一下。”里“先写”曰“,写扁一些,最后一横在中线上,第五笔是竖,最后写两横,上横短,下横长,教师在范写时应提醒学生仔细观察。”果“也是先写”曰“,但它占上半格,然后写”木“一横一竖分别压在横中线和竖中线上,撇、捺要舒展。
2、识字:本单元识字中又出现了六个新偏旁,17课中,青蛙的”蛙“中的虫字旁,睡觉的”睡“中的目字旁。这两个形旁在形声字中是表义的,有必要指导学生发现带有虫字旁的字一般与昆虫有关,而带有目字旁的字一般与眼睛有关。18课”放学“的”放“中的方字旁,”吃饭“的”饭“中的”饣“字旁及19课”雪孩子“孩中的”孑“字旁也是新偏旁。20课”砍树“的”砍“中”石“字旁。每认一些带新偏旁的字,都应该让学生说说课外有没有认识带有这些偏旁的字既了解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多少及识字方法,又可以帮助学生分类识字。3、19、20两课与前面的课文有所不同,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的,而且全文不注拼音,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画尝试自己阅读,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1)在初学19课时,我这样启发学生:
师:你们翻阅一下19课的课文与我们前面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生:课文中没有拼音。
生:每个自然段都有一幅画。
师:在这种情况下,你们还能自己读课文吗? 生:(齐)能!
师: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怎么办?
生:问同学,问老师。生:查生字表。
师:还可以看着图画,顺着句子猜一猜。老师相信你们自己就能读通这个故事!
(2)拓展:
19、20两课课后各有一个拓展延伸性的问题,想一想,雪孩子还会回来吗?及想一想,动物给小熊送鲜花是会说些什么?吸引学生补充故事,这是一个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好机会,应该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让学生编一编,讲一讲或者演一演。
(3)读读说说:本单元语文基础知识重点进行词语的训练,而且词语的形式非常丰富。有给生字扩词,补充又--又--式的词语,词语搭配,以及认识ABB式、AABB式的叠词及其用法。我觉得进行这些训练时别单纯地做练习,最好创设一定的情况,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悟这些词语的用法。
①扩词练习:前几个单元对词语的练习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认读词语,这些词语中有的是一个生字组的两个词;另一种是扩词。而本单元16课”我会读“的练习中是一个生字组了三个词,这是一种生字开花式的扩词训练,帮助学生认读生字积累词语。而18课课后”读读说说“就是让学生给生字扩词,了解词语的意思,增加词汇量。这一系列词语的练习是循序渐进安排的,逐步增加深度和难度。
②补充又--又--式的词语,出示例子读一读: 又唱又跳
又细又长 又说又跳
又大又圆 出示雪孩子的图画
师:你觉得雪孩子长得怎么样?能不能用一个又--又--式的词说?
生:又白又胖
师:与这个词相反的,可以说--生:又黑又瘦
师:你还想到什么,能用到又--又--式的词? 生:树又高又大 生:苹果又红又大
③叠词练习:20课”读读说说“有两个知识点,量词重叠表示数量多,与事物名称搭配要适当。练习时可让学生读一读,增强感悟,再启发学生比较一束花与一枝花有什么不同,一束和一束束意思一样吗?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有所感知,在感知的基础上独立完成下面的说说练习。
4、《语文园地六》
《语文园地六》有四项练习,分别是字的偏旁归类、词语搭配、认识叠词和猜谜语。主要目的是:积累语言,巩固识字。
⑴”我会说“要求说相同偏旁的字,看谁说得多,目的是按偏旁归类法整理复习认识的字。练习时可让学生自己准备后在小组内交流,评评谁说得多,也可以说课外认识的字,然后全班交流,最后读读字,口头组组词。
⑵”读读说说"是AABB式的叠词,是让学生了解词语重叠以后,语气能加重,相当于加进了很、非常这样的意思。如:高高兴兴就是很高兴、非常高兴,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读读想想,每组前后两个词语有什么不同,再照样子说说,还可以做一些补充。
5、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有三幅图,第二幅是空白的,目的是让学生想出各种办法,帮小兔把南瓜运回家。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哪种办法好。这项口语交际既要让学生动脑思考办法,表达清楚自己的办法,还要参与评论哪种办法好,最后还要画一画。
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创新意识。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想到的办法,并根据学生的回答肯定其思考的角度,以打开学生的思路,多角度地想办法。可能有学生想到找一辆小车推回家,或者请小伙伴帮忙抬回家,还有的是把南瓜滚着回家等等,不论哪种办法,交流中应重点指导学生把方法说清楚。其次,是讨论评议哪种办法好
评价什么是好办法,要根据不同情况来判定。如果有人顺路,请人帮忙这个办法好,如果路平好走,自己推着、滚着回家是个好办法,如果路上有障碍,说不定用小车推也好。总之,教师应鼓励学生有自己的主张,说清楚理由,以培养学生喜欢讨论,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以上就是我对一年级上册部分教材的理解,把握及教学中的点点滴滴的体会。如果能对老师们以后的教学有那么一点帮助,那我将不胜荣幸,当然,其中也存在许多的不足和缺憾,就权当是我的教训给您提个醒儿,让您少走些弯路!我就汇报到这儿,谢谢!
第二篇: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在整个小学阶段语文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力求搞好低幼衔接,稳步推进。本册教材安排了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等内容,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教材安排的内容紧扣大纲 内容,并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达到三个目标的整合。本册基础性的学习,对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学好语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编写意图: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是根据教育部课程改革的部署,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进行编写的。新教材的编写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力求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三、内容、结构:
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六个部分。教材开头是入学教育,用四幅图,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汉语拼音部分,共13课,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
(一)、10篇课文,识字
(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作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联系。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
四、单元之间的联系:
本册教材分为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
(一)、识字
(二)、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大模块。入学教育有四幅图,向学生进行爱学校爱学习的教育,同时也给出上小学的一年级学生进行常规教育,为以后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汉语拼音“十三课”是学生识字的拐棍,也是以后课文学习的重要保障,是学生能够独立、有效识字的前提,而且本册教材教材把拼音知识和汉字有机结合起来,在拼音教材中,从第三课学习声母开始出现汉字。在途中或图下出现了词、短语和句子。从第三课到第十三课,由易到难。
汉语拼音、识字为课文的学习打下基础,而同时课文又是巩固汉语拼音及识字的平台,课文语言力求做到规范、准确,深浅适度,是巩固汉语拼音的有效方式,同时也为口语交际,讲好普通话做好示范。
汉语拼音、识字、课文的学习是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这两个综合性板块学习的铺垫及辅助,也是对汉语拼音、识字、课文的拓展延伸,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材各模块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各有侧重,又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稳步推进。
五、教学目标:
1、汉语拼音:
⑴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⑵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2、识字与写字:
⑴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⑵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⑶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⑷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
⑴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⑶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⑷对读物中的内容感兴趣,乐于与他人交流。
4、口语交际:
⑴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⑵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⑶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⑷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六、教学重难点: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七、教学措施:
第一部分:关于入学教育
特别强调:养成教育要常常提醒、不断督促检查,特别应注意幼、小过渡,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同时,纠正不良习惯。
第二部分:关于汉语拼音 拼音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1、注意发挥教材优势。在汉语拼音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情
境插图,从中找出与字母的形体相似的部分。部分情境插图中还安排了富有情节的内容与相关的带调音节、词语,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联系图画拼读音节,认读词语,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简单的组词练习。譬如,“衣”——“衣服、衬衣、棉衣、衣裳„„”“马”——“马车、大马、木马、马戏、„„”此外,扩展还可以是结合画面、借助想象所进行的说话练习,要求学生所说的话中带有所学音节,譬如,“阿姨晾衣服、小哥哥在喂鱼、一条鱼跃出水面、一只乌鸦站在窝里”。尽管上述的处理将巩固音节、观察画面和语言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但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训练应该在学生初步掌握所学音节之后进行,不提倡学生在不会认读拼音的情况之下,盲目仓促地进行拓展训练。
2、教学时要抓难点。如:教学a、o、e的发音,o的发音是难点;四声的教学,难点是读准第三声。
3、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语言实际,进行汉语拼音教学。譬如,学习b p m f一课,老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玻璃、菠菜、(b)、泼水、上坡(p)、摸鱼(m)、佛像(f)”等词语学习、记忆发音。再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拼读常见的水果、蔬菜、动物、生活中的物品、学习用具、同学或者家庭成员的名字与称呼等等,进行拼音的综合复习与巩固。这样能够避免大量无义音节的反复的、枯燥的训练,节省教学时间。
4、要注意幼(儿园)、小(学)过渡与结合,及时纠正幼儿园时孩子不正确的发音与拼读。
5、注意在识字、阅读中不断复习巩固,使稍慢一步的学生及时跟上,牢固掌握汉语拼音这个工具。
第三部分:关于识字写字 识字和写字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将已经学过的偏旁部件、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认记生字的学习当中去。在本册教材中,编写了一些有利于巩固字形的练习:譬如71页的熟字增加笔画形成新字;87页的偏旁归类练习;117页的形近字比较练习等。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汉字的字形编写合适的字谜帮助记忆,譬如:“回”——“四四方方一座城,小城藏在大城中”,“会”——“一人云上走”。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和学习方法,鼓励他们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汉字,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记字方法,以激发并维持学生的识字兴趣。识字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识字是一个由生到熟,在复现中巩固的过程,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要强求每个学生同时过关,往往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不是当堂就能过关的。
2、培养识字兴趣,加强复习和巩固。教师要创造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如: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共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还可以制作一些带有动物、水果等背景图的生字、词语卡片用来布置教室。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随时能见到所学的字词,从而达到复习和巩固的目的。此外,考虑到汉字与语言、阅读的关系,教师还可以用学过的字编成句子、短文让学生阅读,使学过的字反复与学生见面,得到巩固。同时,教师还可以倡导学生课外多阅读,使学生体验识字的价值和自由阅读的乐趣,并不知不觉地巩固识字的成果,增识其他生字。
另外,识字教学要严格按教学用书中“学习目标”的要求进行教学,不要提高要求,按要求认识笔画,认识偏旁,笔画名称表在课文的148页,基本没有什
么变动,汉字常用偏旁名称表在教学用书的213页,有少量的变动,新的教材要用新的名称进行教学。
3、教材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要求认识的字是随文呈现的常用字常见字,而要求写的是按笔画的难易进行分类编排的,每课要求写的是3—4个字,但这些字大多都分散在以前学过的课文中,都是前文所认识的字,这样的编排就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的时间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前文已认的字,写字的要求很严格,要求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严格按笔顺规则写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写会说(汉字的笔画名称表在课本的148页)。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学生认字需要不断巩固,写字要严格训练按笔顺写,并不断强调写字姿势,使之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第四部分:关于阅读教学
要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不仅要求学生读,背课内的好词佳句,还要引导学生积极读课外书中的好词好句,发现学生说出了比较好的句子特别是本书上没见过的句子应及时表扬,让他介绍经验,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
学习古诗重点放在读、背、识字、写字上,两篇连环画形式的课文,鼓励学生借助图画阅读,可以猜读,跳读,遇到不认识的字问别人,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第三篇: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 一年级上册教材培训材料
内容提要:
一、教材编写理念
二、教材编排内容
三、教材编排特点
四、教学目标要求
五、教学注意事项
一、教材编写理念: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二、教材编排内容:
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个部分。
①入学教育,用四幅图,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
②汉语拼音部分,共13课,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
③识字部分共有两个,各设有四课的内容,每课认字12-14个。
④课文部分共有20篇课文分作4个单元。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
⑤语文天地部分,共有4个,设在每个单元之后,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⑥口语交际部分,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⑦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一)综合性,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材采用多种方式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不仅在汉语拼音、认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方面打好基础,而且在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好奠基的工作。
学习内容的安排、学习能力的培养,体现的是多元性的综合。
①在汉语拼音阶段,适当出现短语、句子和儿歌,学生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部分汉字,把学拼音、识汉字、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不但增加了趣味性,及早获得成就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②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设计了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读读做做、读读演演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体现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以及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融合。
(二)科学性,符合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
教材重视语文教育的实践性,自主性,整体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积累和实践中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强调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重视积累、感悟、熏陶,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口语交际的编排,都注意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
①以认字和写字为例,要求认的字,都是最常见的、出现频率最高的;要求写的字,都是最常用的、最简单的。儿童最先认的字,是与他们的生活关系最密切的“爸、妈、我”。全册要求认识的400个字,都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常用字。
②识字的安排重视汉字本身的规律,采用象形字、会意字、看图识字、按事物归类识字等形式,使儿童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文化,认识身边的事物。
③要求写的100个字,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独体到合体的顺序编排,每课只写3-4个字。结合写字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打好写字基础,使每个学生不仅能把字写对,而且能把字写好。
(三)时代性和现代意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①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论是插图、儿歌,还是课文,都富有时代精神,富有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如,第27页的图,“你栽树,他培土,我去提水。”渗透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意识。第37页的儿歌,渗透了培养意志品质的教育。在课文部分,《平平搭积木》讲儿童对他人的关爱,《借生日》讲儿童对母亲的关心,《爷爷和小树》《小熊住山洞》则提倡人与环境和谐相处。
②体现在与当代儿童生活的紧密联系上。教材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准确把握儿童的思想状态,贴近儿童的生活经验。以口语交际为例,《有趣的游戏》《我们的画》《这样做不好》紧密联系儿童的现实生活,《我会拼图》《该怎么办》《小兔运南瓜》有助于丰富儿童的想象。教学内容与当代儿童的思想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儿童乐学、好学的重要前提。
③有关计算机、自选商场等具有现代气息的内容,城市、农村、学校、家庭生活的内容,通过有趣的故事渗透科学常识的内容,在教材中均有反映。
(四)趣味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倡导转变学习方式。
从方面学生的学出发,教材首先是学生的学本,其次才是教师的教本。教材适当体现在游戏中学、在玩中学,注重学生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
教材通过多种方式体现了学习主动学、游戏中学的意图。在练习、复习、语文园地中,大量采用“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认”“我会画”等练习形式,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学生在充分参与的学习活动中,可以获得极大的成就感。
教材还倡导自主识字、自主阅读。不但课本中的汉字要采用自主识字的形式来学习,还提倡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促进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结合,贯彻生活处处皆语文的理念,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如,鼓励学生认姓氏字(图),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不但认识一些常用姓氏,而且认识本班同学的姓氏,认识身边最常用的汉字;鼓励学生认牌匾字(图),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激发儿童随时注意生活中的汉字,主动识记生活中的汉字。在教材的最后两课,是连环画形式的课文,全文不注汉语拼音,孩子可以通过借助图画、阅读预期、猜读等各种各样的方式自己认读生字,读通课文,并从中获得成功愉悦,增强学好语文的自信心。
(五)广泛适用性,具有较强的开放性、适应性。
教材努力贯彻统一性和可选择性相结合的原则,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适应各地学校的具体特点。
教材内容兼顾城乡,有反映城市生活的《自选商场》《平平搭积木》,有反映农村生活的《菜园里》《哪座房子最漂亮》。教材内容难度适中,有一定弹性,如识字,下要保底,但不上封顶,为教师和学生留有选择、拓展和创造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在识字方面,采取种种方式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认字,如,在语文园地中鼓励学生认姓氏字、牌匾字,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认记身边的汉字,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又如,本册最后编排了两课连环画形式的课文《雪孩子》和《小熊住山洞》,每课有少量生字,但全文不注拼音,教师可鼓励学生借助图画或通过其他方式认读生字,读通课文,在自己认字和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获得自学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四、本册教材的学习目标
(一)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教学中的注意问题
(一)入学教育
①内容:“欢迎新同学”“学习语文很快乐”和“良好的读写习惯”四副主题图画,为学生提供了观察讲述的材料。
②目的: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的一些侧面,感受学习生活的乐趣,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并初步了解读书写字的姿势和书写的执笔方法,为今后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打好基础。
③措施: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讲述图意:
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把观察图画与参观校园、讲述感受结合起来,指导学生认识校园,了解学校常规,熟悉校园周边环境。
读书、写字姿势的训练,要重视起步指导,让学生模仿图画中的小学生练一练,更要注意在以后的长期教学活动中,时刻注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断督促检查,常常提醒。
(二)汉语拼音
教学汉语拼音部分,首要任务是学拼音,其次是认汉字,再次是读儿歌。要保证主要任务的完成。
1、学习汉语拼音的原因:
①汉语拼音帮助识字的功能,学会了汉语拼音,会大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②汉语拼音能够帮助方言区儿童正音,读准汉字。对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内容:
变化一:是把声母yw提前,和单韵母iuü 整合为一课。
在教材的8~9页,大家可以看到,这一课除了要学习单韵母iuü,还要学习声母yw,以及整体认读音节yi wu yu。
这样安排的好处是有利于减化头绪,降低难度。而且提早出现了一些常用音节,便于学生学习音节、巩固音节。
变化二:是改变了音节的呈现形式。
每一课中,要求学生拼读的音节,大多是以结果的形式呈现,(图)而不是仅仅通过射线的形式展现拼读过程,而不给出拼读的结果。
这样编排的好处是,儿童在一次次的视觉冲击中,可以和音节多次见面,熟识的音节,加快拼读的熟练程度,更有利于发挥今后在帮助识字时的作用。
需要提醒老师们注意的是,我们这样安排的目的并不是要求学生直呼,而是在这个结果中就包含了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学生通过拼读,正确读出音节。
变化三:是增加了和学生生活实际和口语实际紧密联系的带调音节的练习。
如,第30页,第36页,都有这样的安排。
另外,每一课中随情境图出现的词语或句子,都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口语实际,能使儿童拼读的音节形象化,有助于巩固音节,增加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体现出在活动中学,在语文实践中学的思想。
教学措施:
①注意情境图与汉语拼音的整合。
教材中的插图大都既提示字母的音,又提示字母的形而且把学习内容有效地整合起来了。整合起来的情境图,至少有以下几个优势,一是有利于学习拼音,二是有利于培养观察能力,三是有利于发展儿童的语言,四是有利于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教学措施: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图中的哪些部分和字母的形相似,通过观察图画,引出本课要学的字母和音节。还可以引导学生把带调的音节和口语中的词语联系起来,说一个词或一句话,以巩固这些音节。还可以用竞赛的形式,如,用一个音节,看谁组词组得多,“乌鸦乌云”,也可以说一句话,看谁的话里面包含这几个音节最多。如“阿姨晾衣服”,“小弟弟在屋前喂鱼”。把观察画面、学习音节和说话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总之,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学,体会发现的乐趣,体验学习的乐趣。做到观察图画、学习拼音和说话训练的有机结合。
具体实例:
如第一课,画面表现的是乡村的清晨,一个小女孩正在小河边练唱“aaaa”,一只大公鸡正在打鸣催人早起,河中,一只大白鹅正欣赏着自己美丽的倒影。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仔细观察画面,欣赏美丽的晨景图,并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图中表现出的景物和人物,说一说自己观看画面的感受,并从中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把分散的画面整合起来,是非常有利用作为观察、说话的材料,教师要充分利用它们,进行综合的、多方面的训练。
如第二课的插图,是一幅富有生活情趣的画面,妈妈正在屋前晾衣服,屋前有一棵y形的小树,小弟弟正在池塘旁边喂鱼,有一只乌鸦正站在池塘边的大树上。在这里,既提示了学习的内容,有助于儿童记忆字音记忆字形,又使孩子受到美的教育,受到美的熏陶。
②有注意把学拼音和识汉字相结合:
汉语拼音部分要求认读的70个汉字,只要求认识,即能读正确,结合语言环境大致了解意思,不要求书写,也没有认识偏旁的任务,教师不要做字形分析,只要通过多种形式跟学生见面,让学生整体认记即可。
在情境图中或情境图下,出现了词、短语和句子。从在这部分,所有的音节都是学过的,都是可以由儿童自己拼读出来的。有的课生字较多,可借助图中人物的活动,或儿歌中的句子,通过多种语言环境,通过反复认读来熟悉。认读的形式力求多样,可以开火车读,比赛读,在游戏中读,或是口头组词,说句子。如,要求用“我”说一个句子,或同时用上“爸爸、妈妈、我”说一个句子。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多种途径,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达到巩固生字的目的。
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助于巩固拼音,增强拼音能力,而且儿童可以充分利用刚刚获得的拼音知识,及时运用于实践。加强拼音与识字的结合,及时发挥拼音帮助识字的功能,而且对儿童来说,掌握拼音工具的过程,就不再单单是拼读能力形成的过程,更是早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这样扩展汉语拼音教学的内涵和外延,不仅容易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获得初学语文的成就感,而且又是进行早期说话训练及提前阅读的一条有效途径。
具体实例:
以第3课为例,第11页,在这幅整合图中,随画面出现了“爸爸、妈妈、我”这几个词语,要求认读的是“爸、妈、我”三个生字。学生刚刚学习了拼读音节的本领,马上就可以用来帮助认读这几个汉字。
如第4课,13页,情境图中出现“大米、土地、马、兔”几个词语,要求学习其中五个简单的汉字。
3、在拼音教材中编排了儿歌:
目的:重复出现音节,巩固拼音,进行初步的语言训练;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些儿歌只要在教师的领读下读熟即可,不要求学生背诵,更不宜分析讲解。
这些儿歌中,大多出现用本课所有新学的声母或韵母组成的音节,更有利于学生巩固音节。
具体实例:
如,第3课的儿歌是“轻轻地”,“小兔小兔轻轻跳,小狗小狗慢慢跑,要是踩疼了小草,我就不跟你们好。”其中出现了本课的新音节de、tu、le、ni,学生在巩固音节的同时,积累了语言,并受到情感熏陶和道德教育。
如第5课的儿歌是“猜一猜”,谜底是“手”。在学生拼读了标红的音节之后,教师带领学生读熟之后,可以让学生猜一猜谜底是什么,交流一下谜底为什么是“手”。在儿歌中,学生也可以先读一读标红的音节,再找一找还有哪些音节会读,如yi、bu 等。这样,可以加强音节的复习和巩固,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成就感。
4、复习巩固的形式多种多样:
在拼音部分安排了4个复习,用于巩固拼音,巩固识字成果。
有区别形近或音近字母的题目。如复习一14页的“我会写”,复习二25页的“我会读”,复习三32页的“我会读”。
有联系生活实际的题目。如,复习二24页的“我会想”,学生思考哪些同学的姓里有给出的声母;复习四41页的“读读画画”,“秋游你想带什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复习拼音。
有进行思维训练的题目。如复习二25页的“读读连连”,要求学生拼读音节,然后把相同类别的物品连起来;复习三33页的“我会读”,三行词语分属于不同的类别,也渗透着思维训练的内容。
有动手做一做的题目。如复习一15页的“我会连”、复习四40页的“我会连”,把小动物和相应的音节连起来;复习二24页的“我会连”,要求按声母的顺序连一连,组成一幅图面;复习二24页的“我会摆”,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绳、棍或手势摆学过的字母;复习三33页的“我会拼”,让学生用圆圈和直线拼出图形。这些安排充分体现了在游戏中学、在玩中学的设计思想,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动手做一做的题目,其主要的目的仍然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在教学中,学生动手做做之后,可以充分挖掘其中的语文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如,拼图游戏,不但让学生拼图,而且要求学生按照儿歌的形式仿编儿歌,调动学生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如学生拼出了许多图,并编出:拼出小鸡,嘴巴尖尖。拼出驼鸟,脖子长长。拼出蘑菇,像把雨伞„„
在教材中,安排有与语言表达相结合的题目。如复习四41页的“我会讲”,在拼读音节、观察画面的基础上,发挥想象,根据自己的理解讲述故事。把拼音学习和语言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教材,凭借教材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
5、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不论是插图,还是文字内容,都在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如每一课的整合图,不但在视觉上给学生以愉悦的感受,而且在内容上,都体现了生活的美好,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如,dtnl一课的情境图,蕴含着一个故事情节:一匹马驮着一袋大米走在路上,路边有大片大片的土地,米袋不知什么时候漏了,小马却没有察觉,小兔子飞快地追上小马,告诉了他。学生通过拼读音节,认读词语,并发挥想象、编故事、讲故事,从中体会小兔助人为乐的好品质。
如ai ei ui 一课,画面上几个小学生在植树,文字的提示和画面都蕴含着合作精神的培养。
如zcs一课的儿歌“过桥”,以及bpmf一课,音节ba 配的图片“8”,体现了学科间的融合和沟通。
如zh ch sh r 一课的儿歌“欢迎台湾小朋友”,体现儿童对祖国统一的渴盼。
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进行价值观培养的绝好材料。这些情境图的设计、儿歌的选择,在编排的时候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因为它受制于学过的音节,而且要求内容丰富,有意境,有教育意义,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三)识字、写字
1、目标:要求认识400个字,写其中的100个字。
2、内容呈现形式::要求认的字,分别编排在三个部分:一是结合汉语拼音识字,要求认70个字;二是在归类识字部分识字,共8课,要求认105个字;三是随课文识字,共20课,要求认225字。
在归类识字部分,采用了多种形式,体现汉字规律,体现汉字表意的特点,体现儿童学习汉字的规律。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形式:
①体现汉字造字规律:
安排了一课象形字《口耳目》,一课会意字《日月明》,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特点,粗浅了解汉字造字的一些规律。
②韵语识字:
安排了意境优美的古诗《一去二三里》,学习最简单的十个汉字,安排了《比一比》,通过比较事物的大小和多少,认识汉字。
③事物归类识字:
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结合,安排了反映家庭生活的《在家里》,反映学校生活的《操场上》,反映时代生活的《自选商场》,反映农村生活的《菜园里》。把观察图画、认识事物和学习汉字结合起来了。
3、教学注意事项:
①明确认写分开的要求不同:
会认:目的是为了增加识字量,提早阅读。只要做到“会读、会认”即可,既不要求书写,也不要求对字形做过细的分析,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反复见面,让儿童从整体上把握字形。
会写:要求必须做到“会读、会认、会写、会组词或说一句话。”。
识字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不要统一要求。
会认400个字是最低标准,鼓励学生多认,上不封顶。
②渗透识字知识与方法:
如,结合汉字的认识,学习一些最常用的偏旁。如果新学的汉字中某一部分是学生会认的独体字,加上认识的偏旁,可以指导学生运用熟字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来学习。
另外,一些典型的象形字或会意字,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认识,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
字形的分析:要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避免对每个字都进行字形分析,尤其是避免对汉字中某些不认识的部分、字形复杂的部分进行无巨细的分析,而是要设计多种活动,如字词游戏,如阅读活动,如竞赛活动等,儿童通过与汉字反复见面,逐步从本课会认,过渡到在其他环境也能认识。
三类字:新认识的偏旁;典型结构的字;
③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汉字。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
要鼓励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依托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如,认姓氏字,认牌匾字,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让生活成为识字的大舞台,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形成对识字的浓厚的兴趣。并提供机会让学生交流识字心得。
④承认学生间的差异,不要过分追求堂堂清、课课清、个个清,一篇课文十几个生字,不一定要全部过关后再学下一篇。要认识到汉字学习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创造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增加汉字与学生见面的机会,加强汉字的复现和巩固,相信所有学生最终都会成功地完成识字任务。
⑤在一年级起步阶段,要打好写字的基础。
教师要具体指导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边指导,边示范,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写字练习上既要有数量上的要求,更要有质量上的要求。贵在精,而不在多。
写字练习要体现弹性,不必对每个学生都提出同样的作业要求。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可以少写几个,自己觉得写得不满意的,就多写几个。自己还想写哪个字,就可以再写几个。只要能够达到一定质的要求,应该允许学生有选择作业的权力。
(四)课文
本册教材安排了20篇课文,课文富有时代气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
1、课文编排的主要特点:
①选文典范,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课文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典范,文质兼美,有利于全面发展儿童的语文素养。如,《阳光》,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与美丽,提出阳光比金子更宝贵,要珍爱阳光。《我多想去看看》,讲述了住在山里的儿童对天安门的向往,对祖国的热爱。《雨点儿》讲小雨点愿意去艰苦的地方,做出更大的贡献。《平平搭积木》,讲一个小男孩要搭很多积木给没有房子的人住,以小见大,展示了关爱他人的美好心灵。《自己去吧》鼓励孩子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蕴含着对独生子女自强自立的期盼,很有现实意义。《借生日》讲述的是家庭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体现了母女间的真情。《雪孩子》讲雪孩子为了从火中救出自己的好朋友小白兔,不惜牺牲自己。《小熊住山洞》讲小熊和他的爸爸爱护树木,不舍得砍树造房子,所以只好一直住在山洞里。
②课文内容新,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
课文的题材丰富,有反映城市生活的,有反映农村生活的;有反映学校生活的,有反映家庭生活的。
从体裁上看,有古诗,如《静夜思》;有儿童诗,如《四季》《比尾巴》《雪地里的小画家》;有科学童话,如《小松鼠找花生》《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有散文,如《阳光》。
课文丰富的内容,从各个侧面、各个角度丰富儿童的语文积累。
③安排不同的课文形式,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教材安排了两种形式、两种要求的课文。除了一般的课文以外,还安排了两课连环画形式的课文。这两篇课文全文不注拼音,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猜读、借助图画读等多种方式,独立认字、阅读。通过不同形式课文的教学,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2、课文教学中,要牢牢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识字写字。这是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课文教学时,要牢牢抓住低年级识字教学这个重点,帮助学生认记生字,做好写字指导。
二是读好课文。
①要重视朗读。
要把读书的权力交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打破老师教阅读的思路,树立学生学读书的思路,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
朗读要体现层次性,每次朗读都要有不同的要求,朗读的形式要多样,如集体读、个人读,分组读、领读,对读、分角色读等。
另外,要重视范读的作用,遇到长句子或学生不易读好的句子,教师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②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想法。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和反映。
只要没有方向性的错误,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体现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多元化,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
在课堂提问时,不要直接去问本来就能读懂的课文内容,要多想一想要原来准备要提问的地方,能不能用其他的教学形式来替代。如用各种形式的读替代,用语言训练替代,用表演或演示替代,用发言争辩替代,用图解或表格替代,用课堂各类练习替代,用联想或想象替代,用学生的质疑释疑替代,等等。
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开放性,有趣味性,富于想象力的问题,能让每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三是积累语言。通过朗读、背诵,积累好词佳句,积累好的篇章。
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读、背教材里的好词佳句,还要引导学生注意积累课外读物中好的词语和句子。这样可以使学生在积累语言的过程中,丰富自身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
3、低年级的古诗教学,要顺应儿童年龄特点,以读背为主。教学重点应放在读、背、识字、写字上。教师不要主动讲解古诗的意思,如果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可以作简要回答,不宜逐字逐句地讲解。
4、教材中除了一般课文以外,还安排了两课连环画形式的课文。这两篇课文全文不注音,教师要鼓励学生借助图画阅读,还可以用猜读、跳读,遇到不认识的字问别人等方法读课文,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5、课后练习富有启发性:
课后练习的设计,形式丰富多样,有利于激发想象,发展思维,便于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①问题的设计具有开放性:
如,燕子妈妈为什么夸小燕子?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吗?雪孩子还会回来吗?动物给小熊送鲜花时会说些什么?
②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有词语的练习,如,读词语,用学过的字组成新词,既复习生字,又积累新词。还有反义词练习,形容词叠词的练习,词语的搭配练习,等等。
有句式练习,如,说句子(77页),读句子(107页)。
③练习形式丰富多样,培养语文综合素质
有些练习的设计,体现学科间的沟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如,63页的说说画画,配合《四季》的学习,把自己喜欢的季节画一画。75页的“我会说”,配合《静夜思》的学习,观察夜晚的天空,并与同学交流。113页的“说一说”,配合《自己去吧》,交流一下最近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这些练习,有利于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综合运用所获得的语文能力。
(五)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
设计理念:完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励儿童进行各种语文实践活动。
园地中题目的安排都是以“我会”的形式出现的,“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说、我会画”,都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
1、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练习
①多种形式复习和巩固语文基础知识:
语文园地中以多种形式加强汉字的复习巩固。如,读熟字构成的新词,既巩固了识字成果,又丰富了词汇。用韵语形式复习汉字(56页);用形近字比较的方法巩固汉字(71页);多种形式复习同偏旁的合体字(71页捡苹果,87页读读画画,99页“我会认”,认木字旁的字,137页,“我会说”,比赛说同偏旁的字,看谁说得多)。
②重视词语和句式复习,56页“读读说说”,练习最简单的动宾句;72页“读读说说”,练习有字句;100页,练习“越„„越„„”结构的句子;118页,集中复习带疑问词“吗、呢、吧”的疑问句;138页,“读读说说”,练习形容词和动词AABB重叠形式。
③形式多样的练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兴趣盎然中完成学习语文、巩固基础知识的任务。
2、向生活的扩展与延伸:
语文园地里设计了向学生生活扩展和延伸的题目。如57页认姓氏字,99页认牌匾字,都把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体现了课内外、校内外的沟通。教学时,可以通过同桌或小组间相互交流、展示学生的识字成果,并交流自己的识字心得体会。这样做,能够引导孩子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汉字,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3、重视积累语言:
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丰富语言、积累语言的内容。有古诗《咏鹅》《画鸡》《锄禾》,有儿歌《东南西北》《天上的小白羊》。这些内容,或是只要求读,或是要求读读背背。在教学中,不要人为拔高要求,不要进行繁琐的讲解,要求背诵的古诗,只要学生能够读流利、背正确就可以。
语文园地中的题目,主要应由学生独立完成,有些题目,要倡导合作和相互交流。如,遇到疑难可以向同学请教,或与同学一起讨论;做完之后可以同桌或小组交换评价、订正。在学生做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个别辅导;发现带有共性的问题,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在进行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的教学时,教师应鼓励独立思考,引导发现,举一反三,形成能力。
(六)口语交际
教材中安排了六次专项口语交际活动,都是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紧密结合儿童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的。
六个口语交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教学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有趣的游戏》这个话题,配有三幅图,这是三个提示性、辅助性的图。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要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让学生说自己曾经做过的游戏,讲自己认为最有趣的游戏,而不要仅仅局限于图上提供的例子。
《我们的画》这个话题,强调动手,先画一幅画,再讲一讲自己的画,评一评别人的画。这里配的也是一幅辅助性的插图,不必强调让学生观察图画。
《这样做不好》,配的两幅图是进行口语交际的主要凭借。一幅是劝说保护绿地,一幅是劝说节约用水。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讲一讲每幅图的图意。再根据每幅图的具体情况,考虑进行劝说的方式。这个口语交际内容比较适合表演,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想象双方可能发生的对话。
《我会拼图》,强调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在进行口语交际之前,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做,然后再根据拼成的结果进行口语交际活动。
《该怎么办》,配的三幅图是进行口语交际的主要凭借。但是,理解图意只是进行口语交际的前提。需要强调的是,这不是在进行看图说话训练,不能仅仅停留在讲述图意上。口语交际的核心的问题是讨论“该怎么办”,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从多个角度想办法。比如,可以说把钱收下,过一段时间集中还给王爷爷,或给王爷爷买个礼物;也可以说坚决不收钱,劝说王爷爷不要给钱,可以说把钱收下,过一段时间集中还给王爷爷,或给王爷爷买个礼物,也可以说用其他办法。或者其他办法。在进行评价的时候,只要没有原则性错误,都应该对孩子进行鼓励。在教学时,要创设口语交际情境,在课堂上形成和谐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说,不要用某个标准答案或参考答案去限制学生,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在进行评价的时候,也要注意,只要没有原则性问题,都应该对孩子进行鼓励。
《小兔运南瓜》,《小兔运南瓜》,共三幅图。第二幅是空白,这样编排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儿童的想象,让孩子想出各种各样能把南瓜运回家的办法,再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哪种办法比较好。重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说的方法越多越好,只要合理,都应加以鼓励。
口语交际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口语交际课的图,是进行口语训练的凭借,是要训练的主题,不是看图说话,不要过多地说图的内容。
2.口语交际课上,要让学生人人动脑、人人动口,要面向全体,全面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让学生想说、敢说、说得好。
3.口语交际的关键是调动学生互助,互相交流、互相讨论、辩论,培养、锻炼与人交流的能力。
4.对于语言不连贯、用词欠妥,不要作过急的要求,等学生发表完自己的意见后再适当加以纠正。
教学措施: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要重视创设情境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在交际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际中去,用自己的语言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并对交际的过程予以调控,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交际过程中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并予以肯定、表扬,使学生感受到交际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教师要注意鼓励不善于言表的学生大胆地参与交流,对学生的语病要通过评议等方式予以纠正。在口语交际课上,要充分重视发展学生的语言。要体现由说得少到说得多、由说得不大好到说得比较好的训练过程。还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第四篇: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阅读教学》教材分析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阅读教学》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编排
本册教材安排了20篇课文,课文富有时代气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
课文编排的主要特点:
1.选文典范,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课文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典范,文质兼美,有利于全面发展儿童的语文素养。如,《阳光》,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与美丽,提出阳光比金子更宝贵,要珍爱阳光。《我多想去看看》,讲述了住在山里的儿童对天安门的向往,对祖国的热爱。《雨点儿》讲小雨点愿意去艰苦的地方,做出更大的贡献。《平平搭积木》,讲一个小男孩要搭很多积木给没有房子的人住,以小见大,展示了关爱他人的美好心灵。《自己去吧》鼓励孩子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蕴含着对独生子女自强自立的期盼,很有现实意义。《借生日》讲述的是家庭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体现了母女间的真情。《雪孩子》讲雪孩子为了从火中救出自己的好朋友小白兔,不惜牺牲自己。《小熊住山洞》讲小熊和他的爸爸爱护树木,不舍得砍树造房子,所以只好一直住在山洞里。
2.课文内容新,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
课文的题材丰富,有反映城市生活的,有反映农村生活的;有反映学校生活的,有反映家庭生活的。
从体裁上看,有古诗,如《静夜思》;有儿童诗,如《四季》《比尾巴》《雪地里的小画家》;有科学童话,如《小松鼠找花生》《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有散文,如《阳光》。
课文丰富的内容,从各个侧面、各个角度丰富儿童的语文积累。
3.安排不同的课文形式,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教材安排了两种形式、两种要求的课文。除了一般的课文以外,还安排了两课连环画形式的课文。这两篇课文全文不注拼音,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猜读、借助图画读等多种方式,独立认字、阅读。通过不同形式课文的教学,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4.设计了内容丰富的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的设计,形式丰富多样,有利于激发想象,发展思维,便于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课后练习的设计体现出以下特点:(1)问题的设计具有开放性
如,燕子妈妈为什么夸小燕子?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吗?雪孩子还会回来吗?动物给小熊送鲜花时会说些什么?
(2)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有词语的练习,如,读词语,用学过的字组成新词,既复习生字,又积累新词。还有反义词练习,形容词叠词的练习,词语的搭配练习,等等。
有句式练习,如,说句子(77页,我会说“弯弯的月亮像
”“蓝蓝的天空像
”“闪闪的星星像
”),读句子(107页,我会读)。
(3)练习形式丰富多样,培养语文综合素质
有些练习的设计,体现学科间的沟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如,63页的说说画画,配合《四季》的学习,把自己喜欢的季节画一画。75页的“我会说”,配合《静夜思》的学习,观察夜晚的天空,并与同学交流。113页的“说一说”,配合《自己去吧》,交流一下最近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这些练习,有利于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综合运用所获得的语文能力。
二、教学建议
儿童学习语言是在交际实践中,对外部语言的逐步内化过程,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内化、积累语言,同时提高文化素养。低年级阅读教学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必须从最基本的东西抓起。首先要让他们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乐趣,其次要抓好识字和背诵。这样才能为他们打好未来学习的基础。
(一)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定位
根据“课标”第一学段阅读教学提出的10条要求,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定位是:喜欢读书、爱护图书;学习基本的读书技能,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能应用初步的读书方法和经验读书,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感受课文人物、事件、美好情境和优美语言并乐于与人交流;注意积累与背诵。
(二)“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1、注重阅读的情感体验,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放到“阅读教学”的首位。对入学不久的儿童来说,进行书面阅读困难较多,文字符号不像图画、实物可以直接辅助他们阅读。如果在阅读起始之初要求过高,学生就有可能会因畏难而失去读书兴趣。“喜欢阅读”被《标准》放在阅读教学起始目标的第一条,就是要求我们能在学生阅读起跑线的“起点”上,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要读书,逐步让他们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和享受。因此,每次阅读之前,教师都尽可能用生动的语言或借助挂图、实物、音像、媒体等手段,精心设置一个激趣导人的过程,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当然,也可以鼓励学生主动接触课题,大胆猜测,提出问题,然后再带着问题、悬念、遐想等投入阅读实践与体验。这样,阅读教学就会达到让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优美”和“阅读的乐趣”的目的。
如《比尾巴》一课,我们可以创设一个热闹的运动场景分步导入新课:(1)小朋友,你们见过哪些动物,能跟大家介绍介绍吗? 今天,这些动物要进行一场有趣的比赛,它们要比什么呢?(媒体出示课题——比尾巴)读好它要注意什么?(“巴”是轻声。)(2)这次比尾巴大赛,老师很荣幸地被选为主持人,想邀请大家做裁判,小朋友愿意吗?
(3)瞧,运动员们入场了!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它们的到来!(媒体演示六种动物依次入场的画面,并配以运动员进行曲,小朋友看着画面和着进行曲节奏鼓掌欢迎。
在热烈气氛的感染下,孩子们似乎也成了运动会中的一员,积极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
又如《小小的船》一课,可以从谜语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轻松地开始新课的学习。导入过程如下:(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吗?好了,请注意听: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圆圆,有时弯弯。”你知道他是谁?(2)展示: 夜空中挂着弯弯的月亮。
你们看,今天老师就把月亮请到了我们的现场,你能跟他打个招呼吗? 学生热情地与月亮打招呼。
(3)瞧瞧这位新朋友,他长得什么样?(弯弯的)这弯弯的月儿像什么呀?(弯弯的月儿像小船、像摇篮、像香蕉、像镰刀)
今天,我们就把他当作一艘小小的船吧!(板书:小小的船)让我们听着歌儿,乘着月亮船到美丽的太空去旅行一次吧!(播放歌曲:《小小的船》)
(4)画美,歌更美,这首歌的歌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等学完了课文,让我们也来唱一唱,好吗?
这样,通过我们老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猜一猜、说一说、唱一唱,充分调动了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情感基石。
2、注重读中识字,在阅读教学中切实过好“认读”关。
“随课文识字”是识字教学的重头戏,也是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最主要的任务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起步阶段的课文阅读,只是为识字提供更为广阔的语言环境,以便学生随着语境的变化进行立体识字。本册教材主张识读同步,寓识于读。就是并不要求“毕其功于一役”,即先把全课生字音、形、义一次性解决好然后再去读课文,而是要以读为本,随读书活动的展开使生字的音、义、形逐步深化。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努力处理好识与读的关系,生字可以在初步阅读课文的基础上集中自学一下,但最要紧的还是要放在课文中学,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
学生起步阶段读书要有要求,但要求不可过高。要把注意力放在正确认读,读得连贯、形成顺畅语流上,要注意学生认真的阅读态度和优良的注意品质的培养,要注意指导学生“双行认读”,即同时注意拼音和汉字进行顺畅的认读,注意引导学生以句子为单位进行阅读。可以用范读和领读的方式,帮助学生克服“破词”、“破句”不连贯的现象。要尽量减少齐读,多增加个别读和自读,特别要注意避免齐读中那种整齐划一的唱读。在认读起始阶段,教师可以多读,以做示范,但要少做或不做标重音、划停顿之类的朗读知识和技巧的指导。因为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靠这些技巧是过不好认读关的,也是读不好书的。教师要有耐心,要舍得给时间,放手让学生充分地读,一般课文至少要读五六遍以上。教师对学生要多鼓励,要运用各种方式,努力调动学生的读书热情。
3、注重朗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主。
指导一年级学生朗读课文,应把注意力集中到语感的培养上来。尤其要注意避免那些繁琐的分析讲解和“一问一答”。一个人的语文能力重点体现在语感上,而决定语感的生成与发展的核心因素是表像。我们要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帮助学生阅读,帮学生建立词语与事物表像的联系;我们还要善于用课文中的词句,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激活他们脑海中的生活画面和生活经验,激起他们对美好情景的向往。如教学《雨点儿》第一节:
(1)出示第一节: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2)引导学生读句子,并进行评价,在教师的评价中引导学生理解“飘落”。(3)再读句子,你能配上动作表演读吗?
(4)拓展说话:你看天空中还会有什么飘落下来?
(生1:黄黄的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生2:白白的雪花从天空中飘落下来。生3:桂花从树上飘落下来。生4:梅花从树上飘落下来。)
这一环节的设计,认准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把识字、解字、学文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赁借课文语言理解词义,并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朗读。这种滚动式教学,意在让学生通过多层面的语言实践,理解巩固新学的词句,读通课文,培养语感。
另外,在朗读指导中,教师的评价语言相当重要,好的评价更能激活学生朗读的情感和意境,使朗读更加出色。如《比尾巴》一课中的两个片段:
片段一:指导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媒体演示松鼠从树上跳下来的情景。)
看!松鼠从树上跳下来了,它的尾巴像一把什么伞?
像降落伞一样的尾巴使小松鼠从那样高的树上跳下来都不会摔伤,你们喜欢这把伞吗?
(出示句子让学生充分地读,在学生读得不到位时,教师评价“听了你的话,老师觉得松鼠的尾巴还没从树上飘下来呢!”在学生读得到位时,教师评价“听了你的话,老师真的看到这把伞从树上飘下来了。”)
片段二:指导“孔雀的尾巴最好看。”(媒体出示两张真孔雀的图片。)
瞧!这就是阳光下的孔雀,你觉得阳光下的孔雀怎么样?
(出示句子,在学生读得不到位时,教师评价“听了你的话,孔雀不高兴了,因为它听不出你是在夸它,你能不能让它高兴高兴?”在学生读得到位时,教师评价“孔雀要跟你交朋友了,因为它从你的话中听出了它的尾巴是最好看的。”)
另外,我们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培养语感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分层推进”:要过好“认读”关—→要能一边读书,一边在头脑中出现表像和画面—→要把自己摆进课文的情境,进行自我体验—→要抽身跳出情境,领悟课文语言。这样,学生就能读出课文所蕴含的真情实感,语感就会在阅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相反,如果既不进入角色,也不进人情境去进行体验,老是从理性上去讨论该用什么语气读,那实际上也是一种“傻读”,绝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当然也培养不出什么语感来。如:我在上《棉花姑娘》学习第一句“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时,主要从以下四个步骤体现出了由浅入深的两个层次:
1、仔细听,认真看,说说棉花姑娘怎么了。
2、初读,初步感受棉花姑娘生病了。
3、看图,认识蚜虫,从而产生厌恶蚜虫的思想。
4、再读,通过朗读展现自己对蚜虫的厌恶之情。“初读”是学生认识的直观反应,而“再读”则是学生对文本的再认识,是学生情感的提升。
4、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建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志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建议“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阅读教学不但要考虑“教法”,更要研究“学法”,创造“乐学”的氛围。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学得积极主动,学得兴致勃勃。
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读一读,议一议,唱一唱,辩一辩,画一画,演一演,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也可以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阅读中聆听到美的声音,欣赏到美的画面,感受到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表演欲,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自己表现的舞台,成为表达个性化体验和感受的平台。
再来看看《小小的船》中的一个教学片段:
(1)师:蓝天上有星星,还有月亮,这弯弯的月儿像什么? 生:像小小的船
出示: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2)指导朗读。师:谁能来读一读.生:读。教师随机点评.生:齐读。
(3)师:这艘小小的船儿真特别,你看,她的两头——(生:尖尖的)理解“两头尖”。师:两头尖是怎样的? 生:做动作演示.(4)出示: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指导朗读,进行评价。指名学生朗读,仔细听,你认为他读”尖”了吗? 学生齐读.(5)看看这里的月亮,哪位小朋友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教室里的这个“月亮”。
生1:弯弯的月亮黄黄的,像小小的船.生2:弯弯的月亮两头尖尖的,像小小的船.生3:弯弯的月亮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真漂亮!(6)再读“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抓住低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把美丽的星空“移到”孩子们眼前,把月亮“搬进”教室,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使他们走入情境学习,面对真实呈现于眼前的月亮,学生更觉得月儿弯得可爱,喜欢之情油然而生,自然,介绍月亮时也就有感而发,说得真真切切,读得有滋有味。】
(7)小朋友,谁想来坐一坐这艘小船?你怎么告诉大家已经坐上了小船? 出示: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学生高高兴兴地表演读)
(8)师:小朋友坐上小船到哪儿去呀?(夜空、太空)好呀,小朋友坐稳了,我们马上要出发了,你可要注意看呦,在航行中看见了什么?(媒体演示情境并播放歌曲《小小的船》)学生目不转睛地看着画面,嘴巴里还啧啧有声。
(9)指导说:我看见了()。生1:我看见了很大很大地太空,有许多许多的星星.生2:我看见了星星一闪一闪的,像在跟我打招呼.(师引:星星是怎么招呼你的呢?)生2:星星说小朋友欢迎你!生3:我看见了蓝蓝的天空,许多星星像人的眼睛.师:哇,在太空中飞行的感觉真好,哪些小朋友也想来坐坐说说?(引导想象表演读)【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们耳听美妙的音乐,身处这样的意境,又怎会不联想翩翩呢;奇特的感受也就会油然而生。使学生想说、想读、更想站起来演一演。自由表演读给极富表现欲的学生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也创设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孩子们的朗读也一定会精彩纷呈。这里还讲到了“演读”这一重要的朗读方式,是一种富有趣味性、形象性的朗读方法,可以再现课文情景,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印象,并受到感染。这在低年级中是非常适用的,其朗读效果也是相当明显的。】
(10)聪明的小朋友,你还看见了什么?你想对星星说些什么? 生1:我还看见了云朵,是黑色的.生2:我还看见了小小的地球.生3:我还想对星星::你真漂亮.生4:我还想对星星说:我想和你做朋友!(11)小朋友,坐上月亮船,去太空旅游高兴吗?那让老师也高兴一回好吗?
(12)谢谢大家了,我高高兴兴地坐上了:小小的船。教师范读。(13)小朋友,你能猜一下老师现在的心情吗?小朋友想不想像老师一样美美地读一读吗?生读。【在反复的读与说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尝试了阅读,享受了阅读的乐趣,也提高了阅读的能力,产生了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这何尝又不是读书的乐趣呢?】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老师要多采用“导读法”、“点拨法”,引导点拨学生自主阅读,掌握学习方法。
5、注重积累,在阅读教学中的让学生好读乐背。
《语文课程标准》多次强调“语言的积累”,其导向是十分明晰的。语文的学习很难做到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就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为此,首先要从阅读的量着手。其次,要积累各种语言材料,加强背诵。熟读成诵是加深体验、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
本册教材的20篇课文中有12篇都是要朗读背诵的。怎样让学生完成这些背诵目标呢?我们觉得只能“智取”不能“强攻,而“好读乐背”是个重要的“抓手”,我们可以这样进行:
第一,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课文,赏中乐背。诵读是对课文音韵美、形象美、蕴含美等多层面进行整体性欣赏和品味的过程。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给课文配上适当的音乐,将课文与插图结合起来进行反复朗读欣赏,可以让学生看图诵读。还可以播放配乐范读录音,让学生耳听、眼看、口诵或跟背,从语音、语义、图像、场景、事件、人物、情感等多角度去欣赏课文。不知不觉中学生就会背诵课文了。如刚才例举的《小小的船》一课,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和欣赏中背诵。
第二,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创中好背。背诵不单是要记住课文,也包括自我阅读感受的表现和自我潜能的释放,也是对课文的一种再创造。好奇心与表现欲是低年级儿童的天性。我们要善于给他们创造机会,通过分角色演诵、演课本剧、背诵比赛等多种形式,让他们喜欢背诵,并能通过背诵来表现和展示自己的感受与想法。比如《比尾巴》一课中,我们可以设计趣味对读一环,使学生反复诵读,熟读成诵。
(1)比赛结果是不是和各位小裁判的意见一样呢?让我们读读语文书吧!学生自由读。
(2)师生对读(师问生答)(3)同桌对读
(4)自由表演读-——指名展示表演(5)师生对读(想配动作的配上动作。)(6)欣赏歌曲《比尾巴》。(边听边鼓掌对答)
(7)有小裁判悄悄地告诉老师他已经能背诵了,多棒啊!是哪些小裁判呢?是你吗?自己背一背吧。
在反复的诵读中,在一次次的对读表演中,在不知不觉之中,轻松达到了背诵课文的目标,而且,孩子们乐学、乐读、乐背。
第三,创设多种形式,鼓励学生背诵。如看图背诵、根据提纲背诵、表演背诵、接力背诵等。
另外,我们老师不仅要在课堂中要求学生读、背教材里的好词佳句,还要引导学生注意积累课外读物中好的词语和句子。这样可以使学生在积累语言的过程中,丰富自身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
(三)“阅读教学”的基本步骤 一篇课文一般分两个课时教完。第一课时的教学步骤: ①
创设情境,激活情趣。
②
放手试读,整体把握,初步认读生字
(认读生字,要注意“字不离词”,应在试读的基础上进行。因为生字还要放到课文中去读,所以在此不必过多花费时间)。
③
反复朗读课文,确保读得正确、连贯。
④
强化对本课生字的认读
(这里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让生字再次跟学生见面,看看学生是不是认识这些生字了)。
⑤
识写结合,描红仿影。第二课时的教学步骤: ①
复习对本课生字的认读。
②
选择课文的重点、精彩处,读中感悟
(这里的读,要特别注意“分层推进”)。
③
熟读背诵,形成积累。
④
迁移运用,拓展探究
(对课文中的语言要能够学会去运用,对课文中感兴趣的问题,可以鼓励引导学生去作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⑤ 指导写字,描仿临写。
案例:《自己去吧》(第一课时)、《阳光》(第一课时)
三、“阅读教学”中要注意的方面
一年级的阅读是“起步阅读”,成功与否,意义重大。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始终要注意做到小、实、趣。
小,是小学语文之“小”的起点,开口要小,教学目标要简明集中,指向性要强。要抓基本功的掌握,要抓良好习惯和阅读品质的培养。不要“种了人家的自留地,荒了自己的责任田”。比如,让学生读书,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提出多种要求。要求一:“自己读一读,你能把课文读通顺吗?”这样的要求是浅层次的,其目的只需把课文读通顺。要求二:“美丽的小路不见了,小动物们会怎么想?你能学着鹿先生和兔姑娘的样子来读一读吗?”这样的要求对学生来说也是他们进行朗读的一个很好的提示,目的在于使学生感悟文本,入情入境地读。教学中,倘若没有明确的要求作指引,那么朗读也只能是无目的的读,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实,就是实实在在,不搞花架子。导读的过程要扎扎实实展开,要努力删除冗余的教学环节。要把读的基本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会操作,真正能读,真正自己会读。比如,我在让学生自读预习时,经常提出这样的要求:①读课文,把字读正确。②再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③读生字,圈出不认识的字,从文中找出来多读几遍。④再读生字,读给小伙伴听,说说记字方法。⑤读课文,把课文读熟、读生动。
趣,是“情趣”,就是要把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放到重要位置。激发“情趣”不仅要注意课的开头,而且要贯穿课的始终,更要把它当成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准备好自己的状态和言行,要全心全意地投入情感,以此来激发,影响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使学生真正想读、爱读。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教师的教学语言相当重要。教学语言,不仅是教学信息的载体,也是传导情感的媒介。课堂用语是否清晰、简练、生动,是否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倾向,在不影响知识正确性的前提下,对教学语言进行加工、装饰,使其通俗生动,富有情趣。总之,和孩子们在一起,老师要怀着“童心”,讲着“童言”,成为一个“大孩子”。
附案例两篇:
《阳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
1、认识“阳、像、金、野、更、面、长”七个生字,学习新偏旁“双耳旁”,初步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2、会写“也、长、山、出”,学习新笔画“竖提”。
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2、学习用“更”说话。激发说话的兴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学习重点: 认识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学习难点: “像、野”的识记;“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的理解。
学习准备: 课件、卡片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天气越来越冷了,你们最想见到谁?
1、出示课件:太阳图(配上简介)。
2、见到了老朋友,你想说些什么?
3、揭题:太阳为我们带来了温暖,带来了快乐。也为我们带来了一篇优美的课文。出题:阳光
4、读题正音,认读“阳”
二、整体感知。
1、课文写得很美,大声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认识它们。
2、交流:
(1)我会认:xiang jin zi tian ye geng gao he mian 像 金子 田野 更高 河面
changchang zao chen la kai tiao jin shui 长长 早晨 拉开 跳进 谁
a、你认识了哪几个生字?读给小朋友听,相机正音。哪几个容易读错,请你提醒小朋友。
b、去掉音节认读生字,你还认识吗?想个好办法记住它们。(2)我会读。
A 选择最喜欢的一段读给同桌听,读得好的为他画上一个红太阳。B 推荐自己的同桌读给大家听,评议。
三、品读感悟。
(一)读第一段。
1、课件出示:太阳从连绵起伏的群山背后冉冉升起,由红彤彤变得亮晶晶。你们看,阳光照到了哪些地方?
2、读读课文第第一节,你读懂了什么?
3、练读:阳光像(),洒遍()、()和()。
4、美美地读一读。
(二)读第二段。
1、师:小朋友读得好美,阳光照耀下的田野、高山、小河,一定会更美,让我们去看一看。
2、课件:出示三幅图。
3、你觉得哪一幅最美,说给小朋友听。
4、引读出示:
阳光真好!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
阳光真美!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5、自读理解,最喜欢读哪一句,读给小伙伴听。
6、指名朗读,指导读好“更”。
7、理解“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1)读了这句话,你是怎么想的?
(2)你看到过这样的小河吗?闭上眼睛想像波光粼粼的小河。(3)你看到了什么?
(4)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课件:河面波光粼粼,像锦缎般美丽。)
8、齐读第二段。让我们用读书声,把这温暖的阳光,把美好的阳光送给大家。(配乐)
四、拓展延伸。师:阳光洒遍了田野、高山、小河,阳光也洒到了花园里,果园里。
1、课件:花园;果园。
2、我会说:
花园里的花儿,因为有了阳光,更()。
果园里的果子,因为有了阳光,更()。
3、和阳光对话。阳光来到我们的课堂里,你最想对阳光说什么。
4、和阳光一起唱歌、跳舞。
五、巩固生字。
1、给迷路的生字找家,再找几位好朋友。
2、书写指导:
(1)范写:长,学习新笔画“竖提”。(2)学生练写。(3)展示评议。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溪水清清,小鸭想请妈妈带它去游泳。鸭妈妈鼓励小鸭自己去游。多听话的小鸭呀,没过几天,它就自己学会了游泳,它真高兴!山景秀美,小鹰想请妈妈带它到山那边看美丽的风景,鹰妈妈鼓励小鹰自己去看。多勇敢的小鹰呀,没过几天,自己学会了飞翔,它真快乐!这是一篇内容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语言富有童趣。故事内容能激励学生自强自立,学生读后能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教学的重点是识字、写字、练习朗读。教学难点是从读中领悟小鸭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指导书写“自、己”。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立的思想,能做的事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在美丽的大森林里,生活着许多可爱的动物,有(生接:狮子、猴子等),每天,都会发生故事,今天,森林里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自由读课文)
2、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些什么?
3、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文,出示课题:《自己去吧》,朗读课题。
4、引导理解“自己”,自己是谁呀?你能用“自己”说一句话吗?(我会自己穿衣服。我会自己系鞋带。)
5、师:你能自己把课文读通读熟吗?自己试一试吧。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二、学习生字词。
1、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你都认识了吗?你能自己把生字读正确吗?指名读,开火车读,随机正音。(带着拼音认读——去掉拼音认读)
2、识记生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今天的生字,说给大家听听。【在生字中挑选有代表性的生字让学生说说怎样记。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字。这样不仅让学生认识这几个字,还教给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方法。】
三、朗读感悟,学习课文。
1、(媒体出示图片:美丽的大森林)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绿绿的草坪,美丽的野花,清澈的小溪)
2、(依次出示小鸭和鸭妈妈)小鸭看见了这些美丽的景色,它会想些什么呢?
3、小鸭子到底在想什么呢?打开课本,找到小鸭子说的话,用铅笔划出来,自己读一读。(出示小鸭子的话)
自读——指名读——评价——齐读。(在反复读和多次的评价中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
4、鸭妈妈又是怎么说的呢?找出鸭妈妈的话,自己读一读。(出示鸭妈妈的回答)
自读——你读懂了什么?——再读。
5、对于小鸭子来说,鸭妈妈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小鸭子会被淹死吗?
6、指名读鸭妈妈的话,说说你喜欢这位鸭妈妈吗?鸭妈妈为什么不带小鸭子游泳,而让它自己去游呢?再读。
【在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中加深理解,让学生自己感悟。】
7、分角色朗读。
自由练读——师生分角色朗读——生生分角色朗读。
8、小鸭子去游泳,刚下水时,心里会怎么想?当它学会了游泳,心里又会怎么想,会跟妈妈说些什么?
9、小朋友,你又想对小鸭说些什么呢?
10、齐读这一段。【在自由的讨论中,在反复的朗读中,引导学生认识到不能事事依赖父母,要勇敢地锻炼自己,要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同时知道游泳是鸭子天生的本领,鸭子的身子、脚掌,甚至羽毛都能帮助它游泳,而不会被淹死。】
四、角色表演,活化语文。
1、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真能干,说得好,读得也好,你们能不能一边读一边表演呢?和同桌的小朋友先自己试一试吧。
同桌试演——指名表演——评议。
2、假如你自己就是一只小鸭子或者鸭妈妈,你的做法、想法和课文中完全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你会怎么做呢?大家想一想,和同桌小朋友说一说,然后再请小朋友来演一演。指名表演。
五、歌曲激情。
表演可真精彩啊!瞧,又有一群小鸭子来游泳了,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边看动画边齐唱歌曲《数鸭子》。
六、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小鸭子们不仅学会了游泳,还学会了捉小鱼呢!出示带有生字的小鱼,进行复习巩固。
2、出示“自、己”,观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3、教师板演。
4、学生书写。
第五篇: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人教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的教材编写,主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力求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下面从三个方面做介绍:
一、教材的编排
本册教材主要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等几大板块。入学教育有四幅图,向学生进行爱学校、爱学习的教育。“汉语拼音”13课,为便于巩固,将13课分为四组,每组之后安排一个复习。“识字”全册共8课,分两次安排,每次学4课,独立成一组。“课文”全册共20课,5课为一组,编成四组。为了复习巩固所学内容,进行语文能力的培养,识字和课文后有练习题。每组“识字”或每组“课文”后安排一个“语文园地”。每个园地后安排一次“口语交际”,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书后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
(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
(二)”是要求会写的字。教材中还安排有大量的精美的图画。图画是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极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汉语拼音。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书写即抄写)。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习说普通话。
2.识字、写字。
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写其中100个。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了解文中的主要内容,了解词和句子的意思。认识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4.口语交际。
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别人讲话的主要内容。学习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与别人交谈,态度要自然大方,有礼貌。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能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教学内容与提示
1、关于汉语拼音
这册教材一开始,仍然安排学习汉语拼音。这是为什么呢?一是考虑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的有效工具,学会了汉语拼音,将大大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另一个原因是考虑汉语拼音能够帮助方言地区的儿童纠正字音,克服方音,读准汉字,学习说普通 1
话。所以,把汉语拼音安排在这册教材的最前面是有一定道理的。汉语拼音部分有13课,4个复习,安排了汉语拼音最基本的内容。
1)内容的组织更加科学。
第一是把声母y w提前,和单韵母i u ü整合为一课。这一课除了要学习单韵母i u ü,还要学习声母y w,以及整体认读音节yi、wu、yu。这样安排的好处是简化头绪,节省时间,而且能提早出现一些常用音节,便于学生学习、巩固拼音,还可以提早出现常用汉字。实践证明,这样安排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学生学起来并不困难。第二是改变了音节的呈现形式。要求学生拼读的音节,大多是以结果呈现,减少射线的形式。这样编排的好处是,儿童可以和音节多次见面,加快拼读音节的熟练程度。第三是增加了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每一课中出现的音节词语句子或儿歌都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
2)把学习内容进行有效地整合。
继承人教版以往教材的优良传统,拼音教材所配的插图大都既表音,又表形。这次编写在这一基础上,我们又进行了一个有益的尝试,那就是把一些图和学习内容有效地整合起来。
3)把学拼音和识汉字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拼音教材中,从第3课学习声母开始出现汉字。在图中或图下,出现了词、短语或句子。从第3课到第13课,体现了由易到难的编排。
4)在拼音教材中编排了儿歌。
在拼音教材中安排儿歌,不但可以复现音节,巩固拼音,而且可以增加趣味性,加强语言训练。本册拼音教材的儿歌里红色的音节,都是本课新学的声母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这样更便于巩固拼音。
5)复习巩固形式多种多样。
拼音教材部分安排了4次复习,每个复习5—6题,共21题。采用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复习巩固了所学汉语拼音和汉字。
2、关于识字、写字
本册教材要求认识400个字,写其中的10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分别编排在三个部分:一是结合汉语拼音要求认70个字;二是在识字课中要求认105个字;三是随课文识字,20课共要求认225字。
要求会写的字,分布在识字课和课文的练习中,每课3—4个,共100个。
在识字教学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汉字。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养成浓厚的识字兴趣。
识字部分有较大突破。主要体现在:从大语文观出发,本着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以及从学生内心需要考虑,识用结合,从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出发,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
(1)为体现低段以识字教学为重点的精神,满足儿童早期阅读的心理需求,教材编排注意汉语拼音、识字和阅读等学习内容的整合。
(2)识字课的编排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
(3)把握母语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特点,加强开放性,引导儿童在生活中识字。
(4)识字课编排的原则:一是识写分开,多认少写。
3、关于阅读
(1)课文以专题组成单元。全册共编排了24篇课文,分为5个单元: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热爱大自然、多彩的秋天;爱学习、自主实践、讲文明、懂礼貌,热爱生活、快乐自信;动脑筋想办法、团结友爱。
(2)选文题材广泛,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体现时代精神与现代意识。本册新课文达80%以上。课文语言力求做到规范、准确,深浅适度。
(3)课后练习,重视语言积累、感悟和字词句基本功的培养。如着重安排朗读、背诵、写字、词句理解与运用的练习。
4、教学重点提示
使用本册教科书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1.汉语拼音教学要处理好课文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识字写字教学要坚持多识少写的原则,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
3.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的指导;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重视语言积累。
4.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要重视创设情境,激发每个学生参与交际的欲望和兴趣。注重双相互动,重视日常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5.怎样进行语文课程评价,是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
总之,教材是语文知识及思想、文化的载体,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凭借。教师要凭借教材的优势,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师应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和整合,设计出丰富多彩的课,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使他们在乐于学习、主动学习、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中不断提高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