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统文化教案:《孟子》选读《梁惠王章句上》第二则
《孟子》选读《梁惠王章句上》第二则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文。
2、感悟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句子并体会大意。
3、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教学重点: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教学难点:理解“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的含义和受到的启发。教学过程:
一、欣赏名言,导入新课。
1、出示名言:梁惠王章句上之一中的名言“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2、对照名言,谈谈梁惠王章句上之一对你的启发。
3、板书课题:梁惠王章句上之二。
二、初读正音
1、借助工具书,读准生字字音。
2、课件出示难读字的字音。
3、指名读难读字,齐读。
4、学习难读难认字之后,指名读文。正音。
5、齐读
三、再读入情
《孟子》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能给人以熏陶,更能启迪思想,陶冶性情。假如在读书的过程中能够融入感情,更能体现我们的素养。
1、播放录音,学生仿读
2、学生试读,教师指导朗读技巧
3、教师范读,示范技巧
4、师生一起有感情诵读 四、三读悟义
1、交流文章关键字句的含义
2、出示《孟子》中《梁惠王章句上之二》的简单翻译,学生整体理解文意。
4、再读一读、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示?
5、同学交流,教师指导:
五、展示提高
1、指名学生配乐读
2、学生个人诵读展示。(配乐)
3、集体诵读(配乐)。
六、总结。附: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⑴:‘经始灵台⑵,经之营之。庶民攻⑶之,不日⑷成之。经史勿亟⑸,庶民子来⑹。王在灵囿⑺,幽鹿攸伏⑻。幽鹿濯濯⑼,白鸟鹤鹤⑽。王在灵沼⑾,於轫⑿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⒀曰:‘时日害丧⒁?予及女⒂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注释
⑴《诗》云:下面所引的是《诗经.大雅.灵台》,全诗共四章,文中引的是前两章。⑵经始:开始规划营造;灵台,台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西北。⑶攻:建造。⑷不日:不几天。⑸亟:急⑹庶民子来:老百姓像儿子似的来修建灵台。⑺囿:古代帝王畜养禽兽的园林。⑻幽鹿:母鹿;攸:同“所”。⑼濯(zhuo)濯:肥胖而光滑的样子。⑽鹤鹤:羽毛洁白的样子。⑾灵沼:池名。⑿於(wu):赞叹词;轫(ren),满。⒀《汤誓》:《尚书》中的一篇,记载商汤王讨伐夏桀是的誓师词。⒁时日害丧:这太阳什么时候毁灭呢?时,这;日,太阳;害,何,何时;丧,毁灭。⒂予及女:我和你。女同“汝”,你。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站在池塘边上,一面顾盼着鸿雁麋鹿,等飞禽走兽,一面说:“贤人也以次为乐吗?”
孟子回答说:“正因为是贤人才能够以次为乐,不贤的人就算有这些东西,也不能够快乐的。《诗经》说:‘开始规划造灵台,仔细营造巧安排。天下百姓都来干,几天建成速度快。建台本来不着急,百姓起劲自动来,国王游览灵园中,母鹿伏在深草丛。母鹿肥大毛色润,白鸟洁净羽毛丰。国王游览到灵沼,满池鱼儿欢跳跃。’周文王虽然用了老百姓的劳力来修建高台深池,可是老百姓非常高兴,把那个台叫做‘灵台’,把那个池叫做‘灵沼’,以那里面有麋鹿鱼鳖等珍禽异兽为快乐。古代的君王与民同乐,所以能真正快乐。相反,《汤誓》说:‘你这太阳啊,什麽时候毁灭呢?我宁肯与你一起毁灭!’老百姓恨不得与你同归于尽,即使你有高太深池、珍禽异兽,难道能独自享受快乐吗?”
第二篇:传统文化教案:《孟子》选读《梁惠王章句上》第三则、第四则
《孟子》选读《梁惠王章句上》第三则、第四则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文。
2、感悟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句子并体会大意。
3、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和民本思想。
4、发现孟子思想在今天的现实意义。教学重点: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和民本思想。教学难点:理解孟子思想在今天的现实意义。教学过程:
一、欣赏名言,导入新课。
1、出示名言:梁惠王章句上之一、二中的名言“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2、对照名言,谈谈梁惠王章句上之一、二对你的启发。
3、板书课题:梁惠王章句上之
三、之四。二、三读课文,整体感知:
1、第一遍,老师范读,学生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2、第二遍,请一个学生读,其他同学注意找出读错的字词和断句错误的地方。
3、第三遍,全体学生齐读,找出文中不明白的词语、句子。
通过以上三种诵读法,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使文言文语感的训练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落到实处。
4、学生交流文章关键字句的含义
5、出示《孟子》中《梁惠王章句上之三》《梁惠王章句上之四》的简单翻译,学生整体理解文意。
6、再读一读、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示?
7、同学交流,教师指导:
三、展示提高
1、指名学生配乐读
2、学生个人诵读展示。(配乐)
3、集体诵读(配乐)。
四、总结。原文: 三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四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①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②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曰:“庖③有肥肉,厩④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⑤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⑥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⑦,其无后乎!’为其象⑧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译文:
梁惠王说:“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河内地方遭了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遭了饥荒,也这样办。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吗?”
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遗憾,就是王道的开端了。分给百姓五亩大的宅园,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绸了。
鸡狗和猪等家畜,百姓能够适时饲养,那么,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官府不去妨碍他们的生产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办好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导老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实行王道,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现在的梁国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说:‘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由于年成不好。’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
梁惠王说:“我很乐意听您的指教。”
孟子回答说:“用木棒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于是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房里有健壮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者饿死的人。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野兽吃人啊!野兽自相残杀,人尚且厌恶它;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施行政治,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那又怎么能够做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说:‘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该是会断子绝孙吧!’这不过是因为土偶木偶太像活人而用来陪葬罢了。又怎么可以使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第三篇:《孟子*梁惠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思想领域曾经历过一个辉煌的时代,真正的做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后任何一个时代,我们在思想领域的变革都没有当时那么巨大,形式都没有当时那么多样,内容都没有那么自由。这个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大家能举出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派别吗?其中的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乃至政治的影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分别被称为“圣人”和“亚圣”。孔子大家都非常熟悉,而对他的再传弟子孟子就可能不太了解了。有谁能说说孟子的有关情况。
二、关于孟子:
1.孟子其人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2.《孟子》其书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3.孟子思想
① 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②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思考:为什么孟子的思想会被后世接受呢?]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比起道家的小国寡民、佛家的因果报应来说,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则诱人得多。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图景。这对于王者来说,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有什么比百姓归附,国力强盛更令他们满意的呢?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如此,有谁不乐意做太平盛世的人呢?
4.《孟子》的时代意义
当时的社会背景: ①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②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时 代 意 义 :孟子的思想具有着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这种社会变革时期的新观念,正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至今在我们的思想领域里有着重大影响。孟子的追求是一种对社会出路的探索,他的求真的追求精神也是值得今天我们学习的。另外,《孟子》的散文成就极高,作为文化精粹,我们当然有研究、借鉴、继承和发扬的必要。
5.“王道”和“霸道”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历史到底在什么时候青睐于“王道”,至今都不得而知。孟子是继承了孔子的儒学思想发展而成为一整套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的。《史记》也曾记载“孔子明王道,于七十余君,莫能用”的事实。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1.教师和学生分别读问话和答话,其他学生默读
2.分男女两组分别读问话和答话。
思考:
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孟子说服对方实行仁政,实现王道)
2.孟子的中心观点是什么?(保民而王)
依据第一部分内容,可分三层,教师做点拨分析:
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齐宣王与孟子的谈话以“霸道”开端,而孟子巧妙地将话题转向谈论“王道”。
孟子引入话题的方法:
(1)避而不答:孟子托辞“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避开齐宣王的问题而不回答。
(2)转移话题:孟子又巧妙地把话题转移到自己想谈的“王道”上去,婉转地说:“无以,则王乎?”使宣王难以拒绝。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孟子就宣王“以羊易牛”一事肯定宣王有不忍之心,有“保民而王” 的思想基础。以其自身行为证明施行王道甚么高不可攀的难事,建立宣王施行王道的信心。孟子以“百姓皆以为爱也”一句使齐宣王陷入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紧接着又替他开脱,以“臣固知王之不忍”与之作对比,表明自己很了解宣王,博得了宣王的信任。
孟子再进一步为宣王辩解:首先指出以羊易牛一事中,羊和牛其实没有区别,同样是“无罪而就死地”,指出宣王思想行为上的矛盾,又一次使他陷入自己也不能解释的困境中,一直逼得齐王说出“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的话来。然后再进一步为他辩解,先分析齐宣王以羊易牛的原因﹕1.眼见那牛惊慌颤抖的样子,不忍杀它。2.没有见到羊受惊的样子,故以羊换牛。指出这足以说明他有仁慈怜悯之心。最后点明“以羊易牛”一事与行仁政的共通点﹕皆有怜悯仁爱之心;皆有不忍见其它生命受苦及被杀害之心。而这正是“保民而王”的基础。解决了齐王缺乏信心的问题。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阐述齐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齐桓王已经承认了自己有不忍之心,相信自己可以行仁政。孟子于是就势举出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等例子说明齐桓王只恩及禽兽,却功不至于百姓,这是不肯行王道,而并非“不 能”做到。他劝说齐宣王应把“不忍”之心,扩展至恩及百姓,统一天下的事业上去。
接着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推恩。推恩的方法﹕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2.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举斯心加诸彼,把恩惠推广开去。
推恩的效果﹕推恩可以“莫之能御”,天下无敌。推恩可以使天下运于掌上。推恩足以保四海。推恩可以如古之人,能超越常人。不推恩则无以保妻子。
三、布置学生朗读第二部分
学生熟读课文、自行翻译。依据第一部分的方式总结规律。教师点拨,检查重点词句翻译。
四、提出问题,共同讨论。
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孟子面对的又一问题是什么(揣测齐宣王此时的心理)?面对这一情况,孟子又是怎样使齐宣王最终说出“我虽不敏,请尝试之”的?
教师点拨:孟子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一激,使齐宣王说出心中想法,再解释齐宣王“大欲”之意,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逼出齐宣王的“大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然后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齐宣王要以区区之齐去战胜八倍于自己的各诸侯国是多么愚蠢,再以邹楚之战类比以一齐而战诸侯,指出齐胜绝无可能。生动的比喻,到位的类比分析,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他看到欲王天下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发政施仁”。
这一部分主要从反面论述了不施仁政的严重危害。最终让齐宣王认识到:必须行王道。
附板书设计:
一、可以行王道,三层:
1、引入话题。
2、揭示基础。
3、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二、必须行王道,反面论证。文章来源
第四篇:孟子见梁惠王教案
《孟子见梁惠王》教案
游金萍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其人及其思想观点。
2、体会《孟子见梁惠王》一文中体现的儒家的“仁政”的观点。
3、领悟孟子的语言风格和说理艺术。
4、积累有关重点实词、虚词、文言句式。
5、评价孟子的“义利观”及对现代社会的借鉴意义。教学重点:
同于教学目标3和5.教学难点:
评价孟子的义利观及对现代社会的借鉴意义。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2000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儒家重要代表人物孔子、孟子提出了“仁政”的观点,并在当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00年后的今天,这些先贤圣哲的思想不但在高考试卷上占了一席之地,更主要的是它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孟子,重温经典,学习《孟子见梁惠王》一文,了解孟子的义利观以及它对现代社会的借鉴意义。请同学们翻开教材第17页。板书课题
二、介绍教学目标。
三、既是文化经典,我们既要了解它,读懂它,更要明白它的深邃的思想及其影响,所以,我拟采用“知”“读”“悟”“评”这四个教学环节来完成本课教学。四、一知。文化经典来自先贤圣哲,我们在学习它之前首先要了解作者,既要知他的生平,又要知它的思想。
(一)知生平。
(二)知思想。
四、刚才我们了解了孟子的生平及思想,明白了孟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政”,那么是仁,实行仁会给统治者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呢?接下来我们进入今天的第二个环节——读。
(一)读准字音
叟()
庶()人
万乘()弑()其君
不夺不餍()
(二)读懂文意
重点字词 ① 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亦:句首助词,无义。
② 亦有仁义而已矣
亦:但,只。
③上下交征利。
交争利:互相求取利益。
④弑其君
弑:子杀父,臣杀君,曰弑。
⑤苟为后义后先利
后,先:以„为后;以„为
先。名词意动用法。
⑥不夺不餍
餍:满足。
成语和格言:不远千里
上下交征利
文言句式:①何以利吾国?② 何以利吾家?③何以利吾身?
“何以”介词宾语前置句。请一学生朗读,点评。
学生齐读,读出孟子的语言的滔滔气势。
五、悟。
我们知道,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仍,孟子要推行他的思想,就得不停地在各诸侯国之间奔走、游说。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统治者接受他的观点呢。那就必须站在对方的角度,与统治者讨论他感兴趣的话题,并且还得注意讲话的方式。提问:当时,统治者对什么最感兴趣? 学生回答。
(师)好,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三个环节——悟。
(一)悟思想。
问题1:本文的中心话题是什么?
——义与利的关系问题。
(义利观)问题2:本文体现了孟子怎样的义利观?依据何在?
人生的追求应是义而不是利。
先义后利
先利后利会祸患无穷。
先义后利实至名归。教师总结:从这篇文章来看,我们明确文章主旨,须学会归纳:①抓住句意
②逐层归纳
③确立观点
六、评。
讲到这里,我们对这篇文章的解读已基本完成。可是2000多年了,孟老先生的思想一直还在熠熠闪光,特别是他的先义后利的观点,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孟子观点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理论评价。
问题:孟子的义利观有何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现实评价。七.课外延伸
①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②“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
简要分析上述两段文字的异同及体现的儒家思想,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200字左右。
第五篇:《孟子·梁惠王上》练习题及答案
《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1.“王知夫苗乎?”孟子以禾苗为喻来说明他反对,主张 的政治主张。(2分)
2.孟子认为“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但一百年后,秦以武力统一中国。请就此谈谈你对孟子这一观点的看法。(3分)
参考答案:
1.答案:杀戮(暴政)德政(仁政)。
2.答案:秦以武力统一天下,事实无情地证明孟子的观点不合时宜,难怪不能为当时诸侯所接受。(1分)但孟子的思想无疑有其先进性,不施仁政的暴秦,很快就走上了灭亡之路,从而证明得民心是很重要的,行仁政才是长治久安之路。(2分)
参考译文:孟子进见梁襄王,出来后,对人说:“(梁襄王)远远看上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有什么使人敬畏的地方。“(见了我后)突然问道:‘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呢?’“我回答说:‘天下安定在于统一天下。’“‘谁能统一天下呢?’“我对他说:‘不喜欢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谁会归附他呢?’“我又回答:‘天下没有不归附他的。大王您知道禾苗生长的情况吗?当七八月间一发生干旱,禾苗就要枯槁了。一旦天上乌云密布,下起大雨,那么禾苗就长得茂盛了。像这样的话,谁能阻止它呢?而现在天下国君,没有一个不嗜好杀人。如果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普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待着他来解救。如果像这样,老百姓就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这哗啦啦的汹涌势头,谁又能够阻挡得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