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我真希望》识字教学评课稿
《我真希望》识字教学评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评课的内容是《我真希望》一课。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汪老师这节课牢牢抓住了新课标要求,立足于“新”字,为我们展示了一节高效实用的识字教学课。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计新。
汪老师从课题入手渗透识字教学,畅谈“希望”,引出全文,再读文、读词、识字、写字环环相扣,明确了以识字为主,写字为辅的教学思路,突出了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特点:多识字少写字。
二、环节新。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本堂课汪老师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了识字教学效率。
1、字理识字法:在教学“囱、晶”二字时,教师先出示古代象形字,由古人造字的意义得出今字,再出示现代字,学生形象直观地认识并了解了生字。
2、情境识字法:在整堂课中汪老师充分运用了随文识字法创设情境识记生字。如老师提问:“小男孩希望烟囱里飘出来的是什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黑烟、云彩、粉尘、泉水、气味、芬芳”六个词语,相机指导朗读识记生字。做到了边阅读、边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将生字的识记书写、词语的理解应用、课文的感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
3、猜谜识字法:汪老师抓住了儿童识字的特点,运用喜闻乐见的字谜和朗朗上口的儿歌 “耳字进门听新闻,口字进门问声好,日字进门站中间.......”来帮助学生认识门字框的生字,并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门字框的字创编儿歌,巩固记忆。
4、卡片识字法:汪老师精心制作了生字小卡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由识记,说说自己记住了什么字,是用什么方法识记的。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模式新。
作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汪老师摒弃了传统机械的识字教学法。大胆启用了小组合作的探究模式,让学生运用手中的生字宝宝分组合作,识记生字,自主汇报。在学生汇报的同时教师适当地引导,将这些生字宝宝放到语言环境中理解
字义。如“芬芳”一词,教师先由学生质疑“芬芳”是什么意思,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芬芳”都是草字头的字,它们的气味都与什么有关,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芬芳”就是指花草的淡淡清香,将生涩难懂的字简单化。
四、评价新。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汪老师在课堂上把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处理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抓住了学生课堂生成的闪光点。如:学生在小组合作识字汇报时,有个孩子说用编故事的方法记住了“淡”字,两个火三滴水,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发现,及时讲述古人造“淡”字时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淡”就是不温不火,淡淡的。整堂课上,我们随处可见竖起的大拇指,听到“我很棒”、“好孩子”等激励性的语言,极大鼓舞了孩子的识字热情。在写字教学中还注重间架结构的指导,及时展示,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
但是在这堂课中也存在一点小小的遗憾。
1、逐层猜字,帮助识记。
在巩固练习“猜卡片认字”环节中,教师直接出示卡片背面,让学生任意猜字。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是识字的目的性不明确。既然是巩固识字,除了汉字的读音之外,结构、字义也很重要,老师可以逐步提示,比赛猜字。如猜“芬”字时,出示提示一:气味,提示二:上下结构,提示三:草字头。逐层揭示比比谁猜得最快,并对猜得最快的学生予以表扬。这样既达到了巩固识字的目的,又调动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2、创设情境,加深理解。
低年级识字教学并不只是单纯的认字课,是为阅读教学服务的。为了更好地识字,应将识字教学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如教学“淡”字时,教师讲解了“淡”的意义,但如能将“淡”字放入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如“淡淡的芬芳”、“衣服颜色淡淡的”、“今天妈妈对我淡淡的”来帮助学生理解“淡淡的”,不仅可以表示气味,还可以表示颜色、态度等。这样识字效率会更高。
3、品德为先,培养习惯。
字如其人,在写字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更要对学生进行写字姿势、心态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如在教写“粉、彩”二字时,教师讲到写字时要注意避让,如果在这适当地进行引导,教育学生在我们日常行为中也应该注意谦让,渗透一定的品德教育,效果会更好。
当然瑕不掩瑜,识字教学不易,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粗浅建议,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二篇:小学语文《我真希望》评课稿
营造快乐相随的识字写字课堂
——《我真希望》评课稿
有人说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不光讲究美,追寻真,更强调趣。今天的课是一堂好课,宛如吟唱着一首甜美的童谣,舞蹈于一曲欢快的曲调之中,朗朗上口又赏心悦目,观课者快乐,教师快乐,更重要的是学生真的很快乐!
一、有情有境
情思随行
我们知道“知识存在于背景中才有意义”。对学习者来讲,知识存在于他们感兴趣的情境中,学习者才能主动地、更好地去感受它。这堂课王老师将课文的学习放置于一个完整的、峰回路转的情景中,随着读文识字去触动学生的心灵。例如,在课前交流时,王老师和学生一起发挥想象,共同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创设了一个至善至美的意境,唤醒了孩子对美丽大自然的亲近与向往,水到渠成的揭示课题。(上课伊始)当孩子们还沉浸于美丽的意境当中时,老师话锋一转,美丽的景象消失,树木被砍伐,取而代之的是林立的工厂,巨大的烟囱。当学生从文本中寻找到“高高黑黑的烟囱里会冒出什么呢?”这一问题的答案时,当美丽突然之间转化成丑陋存在时,孩子对文本的主题思想就有了更加深切的体会。情随思动,直到后来老师提出“那你们希望烟囱里飘出来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时,就已经不再是老师的情感灌输,而是学生的情感呼唤了。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以说教师创设的这一贯穿整堂课的情境,犹如架设的一条起伏情感线,让其触动学生心灵,点染了整个课堂!
二.有诗有画 文景交融
孩子们都喜欢图画,图画带给孩子的视觉感受能与文字互相陪衬,使文章生动形象,富有生命感。
授课中,教师的板书也极具特色,诗幻变成了画,文字与图画相交融,带来的是发人深思的想象的天空。譬如,教师几次运用简笔画,呈现出白云朵朵、树木葱葱、流水淙淙的广袤生态之地,为文字加工,使情感远航。教师也运用同一支笔,为孩子描绘树桩、烟囱,使学生一只眼睛看到美景,一只眼睛看到劣态。在视觉对比的冲击中滋生保护生态环境的强烈意识,在文景交融的情感体验中明白自然变化的法则。
三.多姿多彩 得法为上
如果说一堂课情思是枝叶,那么学识是主干。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得法为上。这堂课教师的识字教学可谓是巧妙新颖、魅力十足。三次复现式识字涵盖全面,层次清晰。
第一次是初读课文时的集中识字,唤醒学生识字热情。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让学生借助拼音识字、摘掉拼音帽子识字、去词留字识字,打乱顺序识字、回到文中识字,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扎实有效。
第二次是品读课文时的随文识字。教师通过分析字理的识字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如象形字“囱”,从字的源头入手,由图到形,再到字,把汉字的演变过程一一呈列,在逐步的猜测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彰显文字魅力。会意字“尘”,则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组成来理解字的意思,小小的土块就是“尘”,从而记住了“尘”字。而“闻”字的教学则是通过“把耳朵贴在门上”这一动作的演示,来诠释“闻”字的字义。当孩子们说到“闻”时,老师适时抛出曾经学过的古诗“处处闻啼鸟”、成语“闻鸡起舞”来加深学生的理解。直至讲到“闻”现在一般指用鼻子嗅的意思,又一次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
第三次识字,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由学生自由交流识字方法,学生思维特别活跃。如品字形结构的字“晶”的学习中,学生很快地编出了顺口溜识记“晶”字,教师顺势拓展同结构的字并用课件展
示,既是对孩子思考成果的一种肯定,又让没有想到的孩子也有所习得。
我们知道课标规定的低年级的识字量较大,而在教学中老师普遍感觉到学生识字后的回生现象比较严重。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让学过的字经常重复再现。本节课中老师注意在同节课的不同环节再现生字,而且每次的学习方式、学习目标都不相同,学生通过反复识记,就牢牢地掌握了本课的生字。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 “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快乐学习。”这堂课可以说是快乐如影随形,表现出教师对童年快乐学习的理解与思考。
最后,对本堂课我还提出一个小小的建议:本堂课上王老师对学生书写的评价还有待加强,因为写字教学不仅是让学生知道怎么写,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写漂亮、写美观,如果我们通过师评、自评、互评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书写结果进行指导,这样就能让学生在书写水平上真正有所提升。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不当之处敬请指正。谢谢大家。
第三篇:小学语文《识字6》评课稿
“趣”上下功夫,“生”上出智慧
小学语文《识字6》评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同仁:
大家好!
薛老师执教《识字6》能以学生为本,以自主识字为目标,较好完成了教学任务。
这堂课有两个亮点: 亮点
一、在“趣”上下功夫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新课标》第一学段目标与内容中要求我们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首先就要激发识字兴趣。
这节课是这样激趣的: 第一、生活激趣: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运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其实生活就是识字的背景和舞台。
上课伊始,薛老师带来了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孙悟空。见到那个神气十足的齐天大圣,孩子们眼中放出异样的光彩,并能准确猜出 “看”字,自然地唤醒孩子对已学会意字的回顾,激发了学习新字的兴趣。课中,薛老师引导学生用“新鲜”一词说话,提了一个问:你喜欢新鲜的什么?用问唤醒了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激发了学生识字和说话的热情。
第二.开展游戏激趣。
教育家卡罗琳说:“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
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读生字时,采用“开火车”的游戏,火车呜呜开,孩子们的心也飞扬起来。在玩摘果子的游戏时,孩子们猜字读字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第三、创设情境激趣。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低年级的学生欣赏美的心理还不够成熟,薛老师就用多媒体课件,为“休字”创设了一个动态的“诞生”过程:一个人累了,靠着一棵树休息,学生在身临其境中牢记了“休”字的形和义,在不经意间走进了汉字的王国,使祖国的语言文字在他们的眼中神奇起来,神圣起来,从而让孩子们感受到识字是件多么快乐而有意义的事。
美好的情境,为学生思维和能力发展提供了广大的空间。学生在识记 “森”字时,当那片广阔,茂密、层次感极强的森林图呈现在学生面前时,“森”字的字形已了然于心,教师发问:在这座大森林里会有什么呢?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学生想象的翅膀张开了。老师再让学生用“森林里有
,有
,还有
”说话,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和表达能力,而且让学生形象地感知祖国的每一个汉字都是用优美的线条勾勒出的一幅图画,里面有诗,有歌,有故事,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
如果说老师为了让学生乐学,在“趣”字上下足了工夫,那么,为了让学生学会、会学,用智慧为学生创建了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平台,就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这节课的第二个亮点就是。
二“生上出智慧”
第一、认读字间,人人参与
《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而达成这一目标的关建便是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地参与自主探究。
认读生字时,采用的方式是民主的,多样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就充分体现教师对个体的尊重,自主读,同桌互读,指名读,分男女角色读,老师带读,开火车读,给生字脱帽读,用摘果子的游戏方式读等。更体现观注全体的教学理念。老师适时的评价和鼓励更让参与的学生不断进步。
第二、识记形义,个个探究
在自主识字的环节,老师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探究的平台,首先夯实了这个平台的基础,即以“休”字为例,巧妙教会学生识会意字的方法就是形义结合。之所以确定“休”字作为例字,是因为“人”“累了”,靠着树“休息”是最贴近学生生活,薛老师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学定教,可谓匠心独运。
再次搭建了支撑这个平台的脊梁,就是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每个生字的形和义。老师的顺学而教,因势利导,让这个平台的脊梁坚实而稳固。具体表现在:教师的指导目标明确,指导方式,因学情而定。例如:遇到字形难记的字,教师就强化字形;易组词的多组词,比如教“信”字;难组词的,用词语搭配来理解字义,如教“晶莹”一词;想说话又说不流畅的,教师用提问式训练学生说完整话,如教“新鲜”一词;对新出现的品字结构“森”字,则让学生从画面中直观感知 “森”字的形和义。
学生参与多,探究实,首先归功于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
较强的识字能力,更归功于老师落实“以学生为本”理念中的智慧。
然而,“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薛老师也注意了用真挚、客观、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去评价和鼓励学生,但是评价的指向性要更明确,更具启发性,比如要巧妙的诱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还要鼓励学生敢于创造出独到的识字方法。那么,就会让每个孩子跃跃欲试,就会让每个跃跃欲试的孩子一展才艺;就会让一展才艺的孩子飞扬个性;就会让飞扬个性的孩子成就人生。
另外,如果多一点时间给孩子写字,多一点点时间去评价学生的书写,让学生在评价中提高书写水平,那就更好了。
谢谢大家!
第四篇:语文识字课评课稿
一(7)班语文下册《识字四》的评课稿
今天江老师为我们展示《识字4》的精彩演绎,江老师的这堂课,学生始终处于愉悦的状态,不知不觉地就认识了这么多字,这就是我们所期望能够在识字课堂中达到的效果。识字的有效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件导入。
出示生动的多媒体画面,同时让孩子们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认识哪些小动物,你们愿意和他们交朋友吗?可爱的画面,生动的语言激起了孩子们认识新朋友的欲望,同时也激起了孩子学习新课的兴趣,这是老师的精心设计,老师的智慧点燃了学生的智慧。
二、运用看图识字,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识字。
古语说的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教育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江老师在这堂课里,能很好的运用多媒体图片帮助学生进行识字。
三、识字教学恰当运用多种方式。
《识字四》中要求会认有十四个,根据要认的字的特点,把它分成两个板块来学习。
江老师在教学“蜻、蜓、蚯、蚓、蝌、蚪”等几个动物的名字时,通过图文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字,通过图文结合的方法,孩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这时,把这些字同时出现在屏幕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特点。
四、从文本出发,回归文本。“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这是在识字教学中渗透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方法。江老师从课文出发,将词语单独提出学习,并且最终还是回归文本。通过“自由读—赛读—个人读”等多种形式,促使学生兴趣昂然地投入“识字”这一活动中,在这个识字活动中,学生们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
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李老师声情并茂,语言轻切,姿体语言丰富,在课堂教学中评价学生的语言也比较丰富,并且有多种形式的表扬与鼓励。教师评价语对学生的积极性起着很大的作用,也对学生的回答起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总体来说,这堂课还是非常成功的。但是也有一些小问题需要引起注意。如:学生回答问题时语言表达不完整,老师没有强调;学生把“yin”说成后鼻音,老师没有及时更正;“yun”是整体认读音节,但学生进行了拼读,老师没有及时更正。这些可能都是老师的大意,但是,作为小学语文的基础教学,是不能出现这样的错误的。
一(1)班语文下册《识字三》评课稿
今天上午,我很荣幸听了李丽芳老师的一堂识字课,感觉非常好。“识字3”这一课是以对对子的形式识字,对子的内容与大自然有关,语言精练,读起来琅琅上口。这节课,李老师根据贴近学生生活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了多个学习情境,使学生始终处于愉快积极的学习状态里,在读中学习,不知不觉认识了许多生字,下面我就说说自己对这节课的听后感。
首先李老师以和同学们进行对对子的游戏导入新课,然后通过多媒体播放课件,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联系生活实际识字,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使抽象的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的摸得找的东西。
接着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如:男生读、女生读、指名读、齐读等方式一步步认识字音,再在情境中接触字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所见,运用他们已熟知的语言材料,认识词语,这样的安排效果上达到了事半功倍。
最后,李老师在教学识字过程中非常重视识字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去识记,如通过象形字“雨”、“树”的演变过程,让学生发现“霜、雪、雾雨有关,“李、杨、桃、柳”则跟树木有关,加深学生的印象。此外还准备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包装盒让学生识字,巩固所学。
总之,低年级识字量多,难度大,如果教师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点燃学生识字的“火焰”,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和汉字交朋友,常见面,枯燥的识字也变得津津有味了。李老师在识字教学中充分体现了《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识字教学的新理念,为我们的识字教学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发。
评课人:赵梅芳2012、3、14
第五篇: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8》评课稿
简简单单学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评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8》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2011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今年秋季开始执行。识字教育是本次《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工作重点考虑的问题。下面,我就对识字写字课的理解,结合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二年级语文《识字8》,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我觉得,这节课是一节扎实的识字课。
这节课正确把握了第一学段识字写字教学的方向。2011版新课标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认少写”,要求学生会认的字不一定同时要求会写。并附有“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建议先认先写“字表”中的300个字,逐步发展识字写字能力。
综观这节课,教师指导学生认识9个二类字,写2个一类字:“卫”和“宇”,真正做到了“多认少写”。其中,“卫”字是基本字表中的字,重点指导、示范、书写这个字,也符合新课标的精神。在时间安排上,认的时间较多,写的时间较少,也比较科学。另外,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让识字教学真正落到实处。除了一些传统、常见的识字方法和游戏,更加可喜的是,徐老师运用了字理识字的方法。在“射”和“女”的教学中,老师从象形文字,到甲骨文,到小篆,最后到现代简体,破译了汉字密码,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普及中国传统文化。讲到这里,我想起了《收获》杂志副编审,《对抗语文——让孩子读到世界上最好的文字》中提到:学生天天写字,却不知道每个字背后的真正文化含义和具体的构成方法。他甚至提出,让瑞典汉学家林西莉写的《汉字王国》作为小学生识字写字教材。因为这本书,破译了汉字密码,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是进行字理识字的很好教本。当然,这只是他的一家之言,可不可行,还期待专业的论证。
在方向上,徐老师的这节课把握得很好。另外,作为一节好课,徐老师能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捕捉学生创新的火花,凸显了一个个亮点。能及时评价、多元评价。课堂上学生参与面广,多向交流。老师善于应变,有教学智慧,与时事联系紧密(刘洋),体现学生认知规律(读韵文从允许错误到读通、读正确,再到读流利,最后是读出韵味),注重生活中识字(卫、嫦娥、填的教学)等等,我就不一一阐述。
正如,教学和影视作品一样,是遗憾的艺术。要问老师最完美的课是哪一节,我们只能说:下一节。这节课,我有以下思考:课堂上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写字时间,对写字姿势、握笔姿势强调不够。课堂上真正用于写字的时间只有两分钟。2011版新课标具体建议中提到: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虽然说这节课只有30分钟,很多方面不能顾及,但识字写字课,写字的时间还是少了点。再者,我对老师选择重点指导“宇“字的书写有异议。在解读新课标的培训中,我了解到:识字写字教学中,每个字、每个偏旁、每个部件第一次出现时,应重点强调。“卫”字是基本字,做了强调。但“宇”字这种宝盖头的字,以前曾多次出现,不应过多强调和指导。倒是两个舟部的字:“航”和“舰”,学生已经认识,所以在9个二类字中没有出现,但要求会写。并且,学生刚学过独体字“舟”(本册书25课《赠汪伦》),还学了“船”。作为舟部,这是第二次出现,又是学习的难点,老师为什么不选择这两个字或其中一个,加以重点指导。在指导时,与独体字“舟”予以比较,进一步感受汉字的间架结构和避让的书写原则,这样突破难点,突出重点,也更能体现新课改的理念。
其余,课堂扎实有余,趣味不足,没有很好地挖掘文本的内涵。神话故事和现代科技成就是学生学习的很好载体,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很好地切入点。找朋友游戏中,学生已经找到了朋友,就不必拘泥了。在课文课件中,对于“羿、卫、娲”这三个字学生大多不认识,应标拼音,对于“零声母音节“,出现了错误。对于这些瑕疵,也值得我们深思。
这是我的一些不成熟建议。简简单单学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各位同仁,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迎接新课程改革的又一个春天吧!
2012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