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与教案.doc

时间:2019-05-15 05:08: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与教案.doc》,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与教案.doc》。

第一篇:人教版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与教案.doc

认识立体图形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2页,及相应的练习。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深件、图形卡片,各种形状的实物。教学设计 设疑激情 1.说学具。

a.师导:同学们,瞧谁来了?(出示课件:带音乐的机器人)

b.生说:对!机器人叮当想和我们共同学习,还给每个小组的小朋友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什么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给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个人都说说。(学生以组为单位说出礼物名称)

c.汇报:哪个勇敢的小朋友能大声说说你们的礼物?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有不同的吗?(组内小朋友轮流说学具)

2.提要求。

这么多学具中,你们能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吗?四个小朋友共同试试看。

[进入新知的学习,设计新,处理话。设计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由儿童喜闻乐见的机器人引入,抓住了“童心”,激发了兴趣。由说“礼物”,使学生身不由己的参与到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去。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感到亲切易懂。让学生大胆的尝试将“形状相同的礼物”放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各类物体的外观形状有了初步的认识,又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操作感知

1.分──揭示概念。

a.活动:按教师的提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b.汇报。

老师: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祥你们是怎么分的?

学生:我们把鞋盒、肥皂、药盒、酸奶盒„„放在一起;把骰子、魔方、积木„„放在一起;把易拉罐、笔筒、铅笔„„放在一起;把足球、玻璃球、小皮球、乒乓球放在一起。

教师按学生所说用电脑出示各类实物。

老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一样吗?(其它学生进行补充)。c.揭示概念。

教师:每种形状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我知道酸奶盒、肥皂、鞋盒都叫长方体。„„

老师按学生所说在电脑分出的各类实物中出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d.活动。

教师板书:球。问: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学具篮)

[评析:对于篮子里的“礼物”,学生并不莫生,但像这样的分类生活中遇到的并不多。如果让学生独立分类,还有些困难,教师这里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先组内分,再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分的结果,这样既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补,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同时又体验了合作成功的喜悦。] 2.摸──感知特点。a.感知长方体。

①活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你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②汇报。

教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

学生:①长方体是长长的,我是看出来的。②长方体有6个面,我是数出来的。③我摸到长方体有“疙棱”。④我摸到长方体这里“尖尖的”。

⑤我觉得长方体不能滚动。„„老师及时表扬并在表扬中规范名称“棱”、“顶点”。

b.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①活动: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形状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觉。

②汇报。

学生依照长方体的汇报,依次说:

正方体:方方的,6个面,棱,顶点,不能滚动。圆柱: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动。球:光光的,能滚动。

学生每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老师: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赶快找一个看一看,摸一摸,看一看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c.比较。

①电脑出示P33做一做1题第一幅图。

教师:看了叮当带来的这幅图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大家吗? 学生:为什么圆柱能滚,而长方体却不能滚动呢?

学生讨论解决后,教师:其实这里还有深奥的知识等你长大后继续探索。②电脑出示圆柱和球的滚动图。

教师:叮当想问大家,圆柱和球都能滚动,但它们滚的一样吗? d.形成表象。

教师:去掉长方体的花卦衣,你还认识它吗?

(电脑依次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教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老师依次分四种图形)一样吗? e.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物体(板书:认识物体)它们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f.联系实际。

说一说在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

[空间观念的建立,必须有学生的亲身体验做基础,这里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看、摸、比、想、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由生活中具体的物体,到脱去“花外衣”的抽象的几何图形,自然过渡,水到渠成。] 活动

1.数一数(电脑出示)。聪明的叮当是由更聪明的人制造的,数一数制造叮当分别用了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学生可独立数,也可自由组合。2.搭学具。

a.活动:看看你们组的学具,说说准备搭个什么?然后再分分工,由谁来搭,谁来传递,谁来讲解。讨论好了,就用你们的聪明、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开始工作吧!(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b.汇报。

城堡、火车、世贸大楼、五角大楼、航空母舰、大吊车„„

[练习的设计颇具匠心,既加深了对各类物体特征的认识,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做,用脑想的能力,在活动中还学会了合作与创新,起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小结

今天,小朋友不仅认识了各种形状的物体,还用它们装扮了我们的生活。

第二篇: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与教案

认识立体图形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2页,及相应的练习。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深件、图形卡片,各种形状的实物。教学设计 设疑激情 1.说学具。

a.师导:同学们,瞧谁来了?(出示课件:带音乐的机器人)

b.生说:对!机器人叮当想和我们共同学习,还给每个小组的小朋友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什么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给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个人都说说。(学生以组为单位说出礼物名称)

c.汇报:哪个勇敢的小朋友能大声说说你们的礼物?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有不同的吗?(组内小朋友轮流说学具)

2.提要求。

这么多学具中,你们能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吗?四个小朋友共同试试看。

[进入新知的学习,设计新,处理话。设计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由儿童喜闻乐见的机器人引入,抓住了“童心”,激发了兴趣。由说“礼物”,使学生身不由己的参与到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去。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感到亲切易懂。让学生大胆的尝试将“形状相同的礼物”放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各类物体的外观形状有了初步的认识,又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操作感知

1.分──揭示概念。

a.活动:按教师的提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b.汇报。

老师: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祥你们是怎么分的?

学生:我们把鞋盒、肥皂、药盒、酸奶盒„„放在一起;把骰子、魔方、积木„„放在一起;把易拉罐、笔筒、铅笔„„放在一起;把足球、玻璃球、小皮球、乒乓球放在一起。

教师按学生所说用电脑出示各类实物。

老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一样吗?(其它学生进行补充)。c.揭示概念。

教师:每种形状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我知道酸奶盒、肥皂、鞋盒都叫长方体。„„

老师按学生所说在电脑分出的各类实物中出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d.活动。

教师板书:球。问: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学具篮)

[评析:对于篮子里的“礼物”,学生并不莫生,但像这样的分类生活中遇到的并不多。如果让学生独立分类,还有些困难,教师这里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先组内分,再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分的结果,这样既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补,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同时又体验了合作成功的喜悦。] 2.摸──感知特点。a.感知长方体。

①活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你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②汇报。教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

学生:①长方体是长长的,我是看出来的。②长方体有6个面,我是数出来的。③我摸到长方体有“疙棱”。④我摸到长方体这里“尖尖的”。

⑤我觉得长方体不能滚动。„„老师及时表扬并在表扬中规范名称“棱”、“顶点”。

b.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①活动: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形状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觉。

②汇报。

学生依照长方体的汇报,依次说:

正方体:方方的,6个面,棱,顶点,不能滚动。圆柱: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动。球:光光的,能滚动。

学生每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老师: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赶快找一个看一看,摸一摸,看一看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c.比较。

①电脑出示P33做一做1题第一幅图。

教师:看了叮当带来的这幅图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大家吗? 学生:为什么圆柱能滚,而长方体却不能滚动呢?

学生讨论解决后,教师:其实这里还有深奥的知识等你长大后继续探索。②电脑出示圆柱和球的滚动图。

教师:叮当想问大家,圆柱和球都能滚动,但它们滚的一样吗? d.形成表象。

教师:去掉长方体的花卦衣,你还认识它吗?

(电脑依次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教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老师依次分四种图形)一样吗?

e.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物体(板书:认识物体)它们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f.联系实际。

说一说在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

[空间观念的建立,必须有学生的亲身体验做基础,这里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看、摸、比、想、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由生活中具体的物体,到脱去“花外衣”的抽象的几何图形,自然过渡,水到渠成。] 活动

1.数一数(电脑出示)。聪明的叮当是由更聪明的人制造的,数一数制造叮当分别用了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学生可独立数,也可自由组合。2.搭学具。

a.活动:看看你们组的学具,说说准备搭个什么?然后再分分工,由谁来搭,谁来传递,谁来讲解。讨论好了,就用你们的聪明、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开始工作吧!(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b.汇报。

城堡、火车、世贸大楼、五角大楼、航空母舰、大吊车„„

[练习的设计颇具匠心,既加深了对各类物体特征的认识,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做,用脑想的能力,在活动中还学会了合作与创新,起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小结

第三篇: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位:东津新区大埠小学

执教者:李

教学内容:教科书P32-P33 教学简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图形》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首先,教材出示学生熟悉的实物图,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引出四种立体图形。然后,教材通过列表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辨认和区别四种立体图形,并使学生初步感知各种立体图形的一般特征。最后,让学生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分别是这四种立体图形,是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所处的生活空间,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

教学目标:

1、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以及它们的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想象、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12袋各种形状的实物;图形卡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多啦A梦的图片问:“小朋友,小朋友,瞧!谁来了?”(多啦A梦!)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多啦A梦,有一个神奇的法宝,是什么吗?(口袋)

师:多啦A梦有一个神奇的口袋,里面装满了各种有趣、好玩的东西,今天多啦A梦给每一个小组的小朋友都带来的一袋礼物,想知道有什么吗?”

师:快打开袋子,看看吧!哇,这么多礼物!喜欢吗?(喜欢!)师:但是,多啦A梦要考考我们,他说:“你能把形状相同的物体在一起吗?”

[评:借助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学生熟悉的卡通人物—多啦A梦)引入新知,依据了学生的起点,切入点把握好,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二、操作感知,形成表象 1.分一分,揭示概念。

①活动:按教师提的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②汇报: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一样吗?(其他同学进行补充)③ 揭示概念

师:每种物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在电脑分出的各类实物中出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④活动教师板书:

师: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拿对了吗?放回袋子中,依次拿出: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袋子中)

2、摸―摸,感知特征 a:感知长方体

(1)活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2)汇报:

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学生口答)

b: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①活动: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受。

②汇报:学生仿照长方体的汇报,依次说: 正方体:方方的,6个面,棱,顶点,不能滚动 圆柱: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动 球 :光光的,能滚动

学生每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老师: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赶快找一个看一看,摸一摸,看一看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C、比较

师:请你拿出一个圆柱和一个长方体,把它们平躺在桌上,然后用手轻轻地把它们分别推一下,请停下!请问:你发现了什么?(发现长方体不会滚动,圆柱会滚动。)

师:还有什么会滚动呢?(球!)

师:我们来看圆柱和球分别是怎样滚动的呢?(出示课件)师:它们的滚动有什么不同?(球可以前后左右任意滚动。它和圆柱滚动的不一样,圆柱只能前后滚动。)

[评:在教学方式,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通过动手分,动嘴说等形式,既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补,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还培养、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并使学生体验到了合作成功的喜悦。]

三、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抽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的几何图形。师:小朋友,刚才我们看到的长方体,圆柱和球都穿着花外衣,如果去掉它们的花外衣,你们还认识吗?

师:其实,它们脱掉花外衣的样子就是它们对应的几何图形。(出示课件)老师边讲边出示课件,并把图形贴在黑板上。

[评:由生活中的具体物品,通过课件形象、生动地抽象为数学中的几何图形。过程自然,水到渠成。]

2、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师:其实,像这四种形状的物体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请你们想一想在生活中有什么物品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呢?(生汇报)

四、活动

1、游戏:猜立体图形。

①教师准备一个袋子,在里面放着几个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②游戏规则:指名摸袋子里面的立体图形并把摸出来的感觉说给大家听,下边的小朋友猜是什么。

2、数一数

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只可爱的小狗,(课件出示用立体图形搭成的小狗)。在它的的身上有今天认识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请同学们找一找,数一数它有几个这样的图形组成的?(学生数出各种立体图形的个数。)

[评:多种形式,富于变化的练习设计,教者运用了适合小学生心理特征的游戏法,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思。]

五、全课小结

小朋友,今天这节课你认识了哪些好朋友,你喜欢他们吗?

六、搭拼学具,拓展创新

师:在我们生活当中,这四个小伙伴随处可见,它们的用途可广了,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方便,还能美化我们的生活呢?现在,请同学们用你们手中的物体搭一件最喜欢的东西,当一个小小的设计师。(允许学生下位欣赏)

第四篇: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主要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4页。

2.教材编写特点:这部分知识的编排,教材是按三个层次进行处理的:知识的引入──知识的教学──知识的应用,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在知识的引入和应用这两个环节上,注意体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生活化。首先,教材从现实生活中引出数学内容,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这些物体都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看到的,这样编排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小就培养起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习惯。然后,教材通过列表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辨认和区别四种立体图形。在编排这部分内容时,考虑到学生认识事物都有一个从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所以对于每一种图形,都按三个层次编排:从实物引入──抽象为一般模型──给出图形名称。最后,让学生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分别是这四种立体图形,使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所处的生活空间,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

3.教材内容的核心数学思想:《标准》指出,‚‘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转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

二、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对形状的知觉是通过视觉、触觉、运动觉协同运动的,1 这有利于增进他们对所处环境的认识,为将来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实学生在入校前就已经接触过各种形状的物体和玩具,关于形状,他们已经有了较多的的感知经验,只是这些经验太感性,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就要把这些感知进一步抽象化,形成简单的几何概念,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我的学生大多是五六岁,年龄偏小,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还非常弱,加上班上人数多(48人),分组活动不容易组织。另外,据我课前调查,学前班虽然也认识过这些图形,但很多孩子将‚长方体‛说成‚长方形‛,将‚正方体‛说成‚正方形‛,也有将‚圆柱‛说成‚长方形‛的,将‚球‛说成‚圆‛的更多,所以教学目标不能定得太高。

三、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这些图形,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从实物抽象到图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综合运用多种感官,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活动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老师知道爱大家今天都准备了许多学具,老师这也有,不过这些都是一位小朋友准备的。(课件展示动画)贝贝准备的 2 东西太多了,他想请一位小朋友帮他分一分类,看看他有什么要求?(按形状相同分)

【设计意图:抓住儿童好奇、好动的主要特点,诱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动手操作,感知形状特点

1.动手分一分。

师:在他帮贝贝的时候,我们也别闲着,请同桌的小朋友动手、动脑,把桌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但要注意:把最容易掉的一类留在盒子里。(教师深入学生中,观察学生的分法,参与学生操作,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2.交流汇报。

同桌学生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分法。

第一种:一堆是积木块、牙膏盒、肥皂;一堆是粉笔盒、魔方;一堆是易拉罐、笔筒、茶叶筒;一堆是球。

第二种:一类是四四方方的;一类是直直的,像柱子;还有一类是圆圆的球。

第三种:物体的一个(或几个)面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圆。

3.直观揭示概念。

这些形状相同的物体都有共同的名字,分别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板书它们的名称。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分一分,让学生初步感受将外形相同的物体 放在一起,通过交流汇报,初步了解物体的外形特征,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些实物的(不同)形状。】

4.小朋友知道这些物体的形状后,引导他们继续‚玩玩‛这些物体。

(1)动手摸一摸、滚一滚、推一推。

刚才老师问过几个分的又快又好的小组,他们都有一个秘诀,那就是通过观察他们的特征来分的。现在就请小朋友们摸一摸,滚一滚,推一推桌上的不同物体。互相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2)组织交流汇报。

学生交流汇报,可能会说出: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有尖尖的点,无法滚动。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有尖尖的点,正方体也无法滚动。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圆圆的,平平的;圆柱如果‚躺‛在桌子上,它能够滚动,如果立在桌子上,它就不能滚动。球是圆圆的,它没有平平的面,放在桌子上可以任意地滚动。

(3)引导思考,形成表象。

通过刚才的摸一摸,滚一滚,推一推,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放在桌子上的长方体、正方体和立在桌子上的圆柱无法滚动?而‚躺‛在桌子上的圆柱和放在桌子上的球却可以滚动呢?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长方体、正方体的面都是平平的;圆柱两头是圆圆的,有两个面是平平的;球没有平平的面,容易滚动。

【设计意图:通过摸一摸、滚一滚、推一推,让学生感受、体验不同形状的物体的特征;通过组织交流汇报和引导思考,让学生区别不同形状的物体的不同特征,初步建立各类物体的表象。】

三、巩固练习,强化特点

1.引导辨认、区分各类物体的实物和图形。

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说出名称,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要求学生拿出相应的实物。

2.引导说一说,寻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交流:你身边哪些物体与上面这些形状相同?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各种不同形状物体的外形特征后,适时引导学生从实物中抽象出图形,有利于学生理解物体形状的本质特征。通过引导学生辨认图形和实物,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沟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四、实践活动,体验特征

1.摸一摸。

同桌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另一人在纸箱里摸出相应的物体,看谁摸得准。

4.数一数。

课件出示用立体图形拼成的组合图形。先让学生观察这个组合图形并说一说它是由哪些立体图形拼成的,然后数一数,它们各用了几个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验不同形状的物体的不同特征,巩固学生已经建立的空间观念,使学生体会到在玩中能学到数学知识,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习自信心。】

五、全课总结,情知共融

师:小朋友,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你知道了什么?

第五篇: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第一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因为现实生活中孩子们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教材把认识立体图形排在平面图形之前。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体现了新课标的两大理念: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在活动中学习知识,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然地完成学习过程,掌握知识。学情分析:

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关于形状,他们已经有了较多的的感知经验,只是这些经验太感性,需要进一步抽象化,形成简单的几何概念,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图形,能够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意义。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能够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4种形状的实物。学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4种形状的实物。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向,确定“航点”

课前让同学们准备了4样物品,这节课就是来研究这4样物品的形状和特征。

二、自主学习,探索“航行”

1.看一看:请大家举起和这个形状一样的物品?(教师演示)

2.说一说:请同学们说说,你们为什么认为手中的物品和我的物品形状一样?这些物品哪些方面长得一样?

3.讲一讲:为什么一样?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也是无法自由滚动的。同正方体一样,它也有6个平平的面,但是,与正方体不同的是,这些面的大小不是一样的,有的长一些,有的短一些。

三、合作交流,共享“航海”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研究剩下的3样物品的形状和特点:

a.球是圆乎乎的,它没有平平的面,放在桌子上可以任意到处地滚动。

b.圆柱是直筒筒的,上下一样粗,它的两头是圆圆的,平平的。如果躺在桌子上,它就能够滚动;但是如果立在桌子上,它就不能自由滚动了。像这样的物体,不管它是长的,还是短的;是粗的,还是细的,都叫圆柱。

c.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是无法自由滚动的,它有6个平平的面而且每个面的大小都是一样的。

四、拓展训练,放眼“航程”

1、认一认、数一数。请准确地说出这些图形的名字并数一数各有多少个。(引导学生进行辨别练习)

2.做一做(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五、板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

长方体

正方体

教学反思:

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升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他们采用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为主。怎样让孩子认识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并以实物体中抽象出简单的立体图形呢?课前一段时间里,我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平日里注意收集好生活中的物品以备教具使用,如长方体的牙膏盒、药品盒等,正方体的饼干盒、魔方等,圆柱体的茶盒、茶杯等,球体有乒乓球、皮球等,并在卡片上画出数学模型图,如长方体、圆柱、球的线描立体结构图弄。同时在课前让学生按要求收集好相关生活物品以作学具。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同时,体会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厚,在数学活动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个人简介:

王艳红,女,小学一级教师,1998年毕业于太谷师范学校,自参加工作以来,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多次参加市、县级优质课比赛并获一等奖。她在教育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在教学中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让学生在参与中求体验、在和谐中求进步、在合作中求创新。人生格言是:今天的积蕴,是为了明天的放飞,还有什么比看着自己的学生飞得更高、更快、更远,更令教师欣慰的呢? 教师最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学生们在成长。

下载人教版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与教案.doc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与教案.doc.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及初步感知各种图形的特......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数学 教学目标: 1、在操作和观察中,学生能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知道他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转)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主要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2页。 2.教材编写特点:这部分知识的编排,教材是按三个层次进行处理......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4、35页。 【教学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北京市西城区奋斗小学 文静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立体图形的认识 黄城根小学 梁凝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认识立体图形》 碾子山区第一小学刘维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从形状这一角......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认识图形》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能够辨认这些图形,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从实物抽象到图形,培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