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标下如何有效组织实施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
新课标下如何有效组织实施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在以观察实验、操作实验为重要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实验学科教学中,如果一味地按照传统方法进行教学,不仅会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有碍于学生思维的训练和发展。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教材的全面普及使用后,教师一贯实施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新课程教材的内容结构设臵意图,在看似结构简单而实则知识可延伸性相当广这一新课程背景下,领会教材编写的意蕴很重要,而教师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转变更应该值得看好。“普实”效应得益于我们大多数师生的勤作研究与探讨,但也不乏存在有仍以固有的知识本位一直“穿新鞋走老路”的传统教育家在喋喋不休地“说教”,认为“实验是多此一举,没了实验学生照样能考试”,这种表象的思维不仅扭曲了新课程教材设臵的本义,甚至还淡化了实验教学为什么实验的目的意义所在。我兼任着学校小学科学教学并从事着学校实验管理工作,我认为这个问题很值得深思与研究。通过几 年的实验教学及管理尝试,现就“新课标下怎样有效实施科学课实验教学”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希望能给我们的实验教师教学提供一些思考。
一、实验教师备课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实验学科教师更应该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使其积极投入到亲自观察、亲自实验等学习活动中来,亲自感知实验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变化,提高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我的做法是,课前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启发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实验,达到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的目的。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动机大都取决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学习积极性正处于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但对于实验学科来讲,有意识的学习动机应该占主体地位。而科学学科内容的新颖性正符合了他们这一年龄阶段的好奇心理,所以其求知欲旺,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总想弄个究竟,因此我认为在实验学科的教学过程 中,实验教师要根据学生这一特点,恰当地选择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潜在兴趣,在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的后,进而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自觉地投入本节课的学习中来。比如在教《热空气》时,我在导入新课部分,力求做到创设情境导课。课前我出示了一盏自制的走马灯,然后在走马灯下面点燃酒精灯,不久走马灯慢慢地转动起来,越转越快……此时此景,学生的情绪立即高涨,对走马灯为什么会不停地转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看得出学生不解的表情已跃然脸上。此时,我很好地抓住了学生的心理,随即提问:“看到这种现象你们最想问老师的问题是什么?”问题一提出,学生便情不自禁地提出了自己的困惑:“老师,静止的走马灯在点燃酒精灯后为什么能转动?”“如果酒精灯熄灭了走马灯还会转动吗?”“老师,是什么东西让走马灯转起来的?”“老师,……”可以肯定地说,通过观察、讨论,已经激起了学生渴求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个前奏已达到了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活动的目的,同时也为我后面的教学取得预见性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验教学要求学生进行观察、积极参与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透过表面的现象看到本质的东西,达到了解事物由特殊到一般的目的,即实现认知飞跃的效果。当学生通过亲身观察、亲自实验获取足够的感性认识后,我再度引导学生并让他们自主交流讨论,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通过实验产生的结论是什么,针对意见相背离的问题再以辩论形式展开讨论,通过同学们这种趋于模糊境界的思维交融,从而碰撞出理性的火花。我在学生讨论乃至学生辩论的整个过程中,始终站在客体的位臵,适时还向思维活跃性强的部分学生“咨询求解”点什么?其目的就是通过这一序列的针锋相对,大胆发言,达到发现问题适时点拨,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开拓思维境界,找到正确的结论,实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
二、教师要重视实验准备与实验过程的设计,正确引导学生会实验,能正确操作,能透析现象明理。
课前认真设计、准备实验,课堂精心组织实验操作过程,让学生通过亲自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做好实验教学的关键。对实验教学的设计我坚持六个要点:第一,课 4 前的实验设计要“精备”“备精”。每一个实验都会产生一定的现象或结论;实验教师的课前的“备实验”程度是决定一堂实验课能否取得最后成功的关键。实验要做到“五备”:备实验目的,备实验器材,备实验步骤,备实验现象,备实验中偶然事件发生时的应对机制。实验教师对实验的目的不清楚,对实验器材不会使用或不熟练,对实验操作的过程不熟悉,甚至对实验会产生什么现象或结果(或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都不甚明了,这样的实验教学不但会令学生学无所获,感觉乏味;更甚者,学生会对自己心目中所谓的自然科学“博学多问”的老师也产生了大大的怀疑,教师威信荡然无存。因此,课前精心设计实验这项准备工作是实验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专业素质,我们必须加以重视。第二,实验设计要符合学科的特点。一切自然科学原理都来源于实践,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经验总结出来的。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认识自然现象,总结自然规律,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不仅为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创造了条件,而且增加了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爱好。第三,实验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实验教师在进 行实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实验得出结论,达到认识周围自然现象的目的。采取多种方式,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有意识地直接去观察事物。比如:“ 植物茎的作用”的实验设计,我们可以通过提供大量的可供学生观察的有代表性的实验材料——(室外的凤仙花、芹菜等的生长观察记录),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第四,实验设计要联系地方实际来准备。充分利用好地方资源进行实验设计很直观学生易理解接受。我们地区具有独厚的自然生物资源,素有深林资源酝酿而成的“天然氧吧”之称,得天独厚的自然生物资源为自制教具素材攫取乃至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便利。例如,在进行《认识昆虫》的实验教学时,教师课堂上就可以展示学校教师自制教具柜(盒)中的昆虫给每一位学生逐一观察,并比较出其不同的昆虫之相同之处,从而对昆虫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为自己亲自到实际生活中去验证哪些属于昆虫类提供了课堂学习素材。第五,实验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情感性教育。实验 课同样可以对学生渗透情感教育,用名人伟人的事例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也会使学生由于内容的情感性受到诚挚的美从而去主动感知实验并接受科学家的见解。第六,正确领会教材内容设臵的真正意图,认真设计实验教学。新课程理念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多地看重对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尤其是实验学科,此功能更显突出,所以实验教师教学时内心始终要构建一个传授知识的框架示意图,坚持做好实验教学不能背离的一个原则,那就是“发现问题,提出假想——设计实验,反复研究——归纳概括,得出结论——验证假想,联系实际”的教学渐进式结构来设计来组织教学。但在实际的实验教学工作中,很多实验教师却忽略了这其中的某重要环节,仍然是按照九义教材的内容结构模式组织教学。即教学开始就对学生夯实某种理念,揭示某个信息,进而再去验证理念、信息的来源的对与否,这样一来学生也就只是在老师的授意下机械性地去接受理念信息,被动参与验证。例如,在一期实验教师教学竞赛中,某老师在进行三年级的《物体的 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学组织时,其组织教学的过程是:先出示了一些大小相同重量不相等、大小不相同重量相等的泡沫、方形木块、玻璃瓶等,随后逐一从玻璃水槽(内装2/3的水)上空放到水平面,现象是大小相同重量不相等的物体数个(泡沫、方形木块、玻璃瓶),玻璃瓶落于水底,泡沫块、方形木块漂浮水面;大小不相同重量相等的物体数个(泡沫、方形木块、玻璃瓶),小的玻璃瓶先落水底,大的玻璃瓶继而落水底,小的方形木块、泡沫悬浮于水中,大的方形木块、泡沫漂浮于水面。面对这样的现象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起来,台下议论纷纷,看来教师的课堂导入已经达到预见的效果,没想到的是接下来该老师提出来的问题是:“同学们,大家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同的现象吗?”学生不语,“那你们能告诉老师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吗?”试问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能回答这个问题吗?当然没有学生回答这个问题,于是老师又补上一句:“其实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大小、物体的重量有关”(并板书),然后我们的老师就开始辛辛苦苦地做实验去验证“为什么与……有关”,最后再小结“所以与……有关”!!…… 一锤定音出结论,然后才去用实验检验结论的真实性,这样的教学不就是“穿新鞋走老路”吗?试问教学的新颖性何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又怎能提高?多么可惜的一个开头,又是多么难熬的整个教学过程!问题出在哪?没有切实领会教材的内容设臵意图,说穿了就是新课程理念没有切实实践于教学实际。诸如此类的失败教学在教研中凸现了两例,教学再陷误区的教训确实发人深省。
三、正确对待失败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实践证明,科学是实验的科学,智慧是实验的女儿。任何一名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的产物,没有亲身的经历与实验哪来充满智慧的科学家。实验教师在给学生做实验时,也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一旦出现这些情况时,我们应该都把它当作一次难得的特殊教材,加以正确的引导、分析、处理,使全体学生都接受一次失败实验的洗礼。尤其是在实验学科的学生分组实验中,由于实验教师在指导实验的过程中要兼顾数组的学生操作,因此对于学生实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 9 一些违规操作的现象,从而导致实验失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再次树立起学生信心对实验进行正确操作并转化为自身的一种能力呢?我认为失败后过多的指责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六年级教师小蓬在组织学生进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时,某小组在加热到一定时间后突然出现了试管爆裂现象。此时蓬老师并没有对该组学生横加指责,其首先检查了导管中并没有异物堵塞后,详细了解了学生实验操作的基本过程,始发现事故发生的原因为该组同学并未按照实验步骤要求检查装臵的气密性。找到了问题根源,蓬老师便开始耐心细致地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学生在蓬老师的精心引导后,终于自个找到了试管爆裂的关键所在,并在吸取实验失败的沉痛教训之下,毅然树起信心并很好地完成了第二次实验操作并达到了实验的目的。随后的小结教学中,蓬老师就以这个事例让全班同学分析讨论。问题是“为什么试管会爆裂?学生分析讨论后,蓬老师进行一次“温故而知新”式的总结发言:因为加热高锰酸钾时要急速地放出大量的气体,而试管内气体体积急速膨胀就导致了试管破裂。进而引出结论,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按照一连、二检、三装药、四装备、五备瓶、六加热、七收集、八撤导管、九灭酒精灯这样的顺序进行,否则就有可能导致实验失败,甚至会发生危险。蓬老师沉着稳定的教育机制,循循善诱的施教风格,不仅让学生牢牢记住了实验的操作步骤,而且还让学生知道了只要按照正确的顺序步骤来操作实验就没有危险,既消除了学生对失败实验产生的阴影,又鼓励了学生在以后的试验中敢于大胆去做的意识,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应该说,这堂课虽然经历了一次失败实验,但就最终的效果而言,学生既复习巩固了以前学过的知识,又缓解了实验时紧张的心情,吸取了教训,还避免了批评指责所带来的压抑、尴尬的课堂气氛,这为师生的教学双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蓬老师课前始料未及的,但这也恰好检验了教师是否具备了课堂上突发问题事件发生时该有的应对能力——教育机制能力。一句话,实验失败对于实验教师来说是在所难免,关键是我们教师能不能做到不强调失败的实验,而是去更多地看好失败中折射出的闪光点。
综上所述,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实验 教学则是一门实验艺术的教学。作为科学真理的知识在客观上总是以一种简洁、丰满、对称、和谐的形态展现着一种有序的美。然而面对同样的知识,并非人人都能同样获得艺术美感。如果我们教师的每一节实验课教学都是按部就班、日复一日地重复,委实寂静平淡,教到老也没什么变化。换言之,实验教学不求艺术的丰满,对重复性的“说教”熟视无睹,不求教学技巧上的革新,教学将是在习惯的支配下无序蔓延。用经济学家汪丁丁的话来讲,“我们教师需要思考,尤其是在忙碌的生活之流里不停地思考”。所以我认为,我们实验教师只有结合教学认真地反思自己的每一次实验准备、实验授课工作以及学生每一次实验后的情感体验、能力达标情况,我们才能够记录下教学中的每一处败笔,找到完善实验教学的方法策略,呈现精彩的实验课堂,才能培养出一个个有理想、有个性的学生。
第二篇:有效组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有效组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龙岩初级中学 池群珍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方法,而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探究创新的一种重要手段和途径,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方法。此外实验教学有还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爱好及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作为一线的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想尽办法将实验课上好,而且要取得应有的效果。但是实验教学虽好,却不容易组织进行。因为许多学生没有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对做实验就只是觉得好奇、好玩,没有明确实验的目的,上实验课时往往不认真的按照要求进行操作,结果导致实验课的课堂纪律混乱,也就无法取应有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组织实验教学呢?
一、做好第一节实验课前的思想教育和组织纪律教育
做好第一节实验课前的思想教育和组织纪律教育,这是顺利进行试验的前提和基础。对于七年级的中学生来说,他们对做实验是非常有兴趣也非常好奇的,但往往带有盲目性。为了端正学生的实验态度,在进行试验之前,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教育,要让学生明确我们进行实验的目的,了解实验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教育,除了正面引导教育之外,还应该收集一些与实验有关的历史故事或者是一些生物方面的科学发现史,引导学生从侧面去了解实验原来是可以帮助我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我们应该认真对待。例如英国科学家哈维通过实验发现了人体的血液循环,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虎克通过观察实验发现了细胞,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通过实验发现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我国著名生物学家袁隆平通过不断的实验培育出了杂交水稻,为人类解决粮食问题做出了卓越贡献。
纪律是学习的保证,也是顺利进行实验的保证。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使实验顺利进行,有必要加强组织纪律教育。必须让学生学习实验室守则和实验规则,并要向学生讲清各项纪律要求,使学生自觉遵守实验室守则和实验规则,保证实验室内的秩序。要让学生养成有组织、有纪律的实验习惯和作风。
二、精心进行实验小组的分组和培养小组长
“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要学会进行合作交流。合作学习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也是学生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所以,在进行试验之前,教师要根据班级人数、实验桌的数量、实验器材的多少以及实验内容的实际情况,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组时教师要在学生自愿组合的基础上,教师再根据学生的特长、性格、组织纪律性、学生之间的感情等因素进行精心编排,让小组内能够协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为了加强管理和合作,提高实验效果,每个小组还要选出负责任的小组长,通过小组长来协调组员之间的分工合作,帮助教师管理实验器材和药品。但是,在进行试验前,要对小组长从思想、集体主义、实验基本的操作方法等方面进行培训,让小组长能够在实验过程中起到带头和管理的作用,起到协助老师的作用。
三、切实做好安全保证
安全问题很重要,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做好安全保证。特别是在室外进行活动的时候,要教育学生注意路上的安全、要选择安全地带进行活动,不要在没有安全保证的地方进行,同学之间要互相照应。
在实验室内进行实验时,教师上课前要强调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做好安全保证。如在进行“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前,要先向学生强调该注意的事项:(1)酒精易燃,不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用酒精灯加热时要小心,以免被沸水、蒸汽烫伤。(2)碘液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使用时要小心。这样,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候就会特别注意,也就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实验顺利有序的进行。
总之,有效组织实验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总结,总会找到符合教学实际,符合学生实际的实验教学方法。
第三篇:浅谈小学科学课探究性实验教学
浅谈小学科学课探究性实验教学
长清区实验小学
齐秉美
小学科学是一门与科学技术、社会紧密联系,操作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社会性很强的学科。小学科学教材中的探究课很多,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在科学教学中不能单纯地采用语文、数学的教学方法,通过阅读、讲解来学习科学知识,应充分利用教材及教学设备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操作获得感性的认识,再引导学生对所见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的思维活动,使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概念和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能把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实践,我认为抓住以下四个环节,是上好小学科学探究课的关键。
一、精心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好老师。而创设实验情境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小学科学课的科学性、实验性和通俗性,为我们进行情境教学提予了极好的条件。我在科学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创设适合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教学情境,对活跃课堂教学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如“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先让学生进行实验竞赛:用一张牛皮纸折一只小船,看谁的小船承载的重量最大?。然后我出示第一个水槽把一团橡皮泥放到水中,沉到槽底。这时进行谈话,提出问题“怎样才能使这团橡皮泥浮在水面?”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通过实验把这块橡皮泥做成船形,则浮在水面上。
二、合理指导,让学生自行探索,在教学活动中,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是一种独立的活动,主动的认识过程。而中年级学生能力相对底,知识并不多,根据这些特点,教师更要合理指导,引导学生去自行探索知识,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可得到培养。例如探究《声音是怎样的产生》活动时,可先演示尺子振动实验,指导学生观察具体操作方法及尺子振动方式,然后才让学生动手实验。此后,逐步做皮筋、鼓、吉它发声实验。指导学生边实验边思考:它们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点?声音的产生与什么有关?这样一步一步引导其分析、推理,归纳总结出声音产生的原理。当学生明白声音产生的原理之后,则可通过研究声音的高低变化,培养学生创造性、发散性思维。如问:“研究
声音的产生有什么用?利用物体产生高低不同的声音我们可以做什么?”学生自然会想到利用某些发声原理而制造的各种乐器,他们也同样会明白为什么有的人会把嗓子喊哑,„„。课后,不拘泥于教科书介绍的自制乐器的方法,动员学生多找一些材料自制乐器。如:拿同样大小的玻璃瓶(汽水瓶、啤酒瓶),分别加入高度不同的水即可。
三、尽可能多让学生进行实验活动
在实验中单靠教师,不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就无法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但教师总让学生跟着自己做,到头来还是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只有让学生根据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独立研究,自己找路走,经过多次失败、成功的经验总结才能形成一种能力。例如:在《神奇的电磁铁》的实验中学生会发现:同样的钉子,绕着同样的线圈,为什么有的钉子帽是南极,有的钉子帽是北极呢?这种现象不必告诉学生是什么原因,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这是怎么一回事。这样促使学生去观察、去实验。通过观察、实验学生会发现电磁铁的磁极不同是因为线圈两端连接电池的正负极不同,或线圈的绕向不同。再如指导学生认识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系也是可以这样做。分组做实验,并按教科书后面的记录形式把实验活动的结果记录下来。从而知道电池的节数、线圈的匝数与磁铁的数量关系,串联电池越多,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反之电磁铁的磁力就越少。又如探究第九册《让灯亮起来》活动时,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活动获得了知识:1.电是可以流动的;2.只有用导线把电池的正极、负极和灯泡连接起来,组成一个闭合电路,电才能从电池中流出来,经过灯泡,使灯泡发出光亮;3.一个简单的电路,至少要有电源(电池)、导线、用电器(灯泡)几部分组成。然后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自备材料,组装一个简单的电路,灯泡发出光亮。学生明白了电流的原理,达到了实验的目的。这样会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达到了最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我们在课上都充分放手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能力就会一步步发展起来。
四、尊重实验效果,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演示实验需要教师精心准备,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种因素的干扰,以保证实验的最大限度的成功。万一遇到失败,这是学生可能比任何时候更感兴趣,更专注地看着老师。老师应沉着、冷静,充分利用机会,向学生示范实验失败应当怎么办,因为这也是难得的教学契机。切不可碍于面子,草率收场,更不可文过饰非,糊弄学生。老
师首先要尊重实验事实,和学生一起事实求实地分析各种可能的客观原因,并坦诚造成失误的主要原因,如:在《气体的热胀冷缩》一课中,我在堂上演示一个“喷泉”的实验,把一个带有玻璃管的瓶塞塞到装有少量冷水的烧瓶口上玻璃管插入瓶底,用一杯热水浇烧瓶,烧瓶内的冷水便会立即从玻璃管口喷出来。课前我曾做了一次,喷出的水柱有几十厘米高,实验很成功的。可在教学过程中,玻璃管却喷不出水来,玻璃管内连水柱上升都看不到。面对失败,我并没有慌乱。而是坦诚地和学生一起分析原因:按理浇热水在烧瓶上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占据瓶内的空间会把冷水压上玻璃管。我回想整个过程和课前做的一样,于是仔细检查仪器,才发现那个胶塞有一个小孔,由于瓶口没密封而漏气,就没法把冷水压上玻璃管。我如实向学生说明这是由于自己的粗心,那胶塞时没检查胶塞不慎造成的后果,教育学生要吸取教训,并当场换了胶塞重新演示了该实验,喷出的水柱比课前做的还高。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还能让学生真正懂得了科学实验必须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道理。
演示实验应这样,学生实验更应如此。科学探究活动中经常会出现分歧现象,有的老师或许会说“你们小组肯定没有做好实验”。这种带有责怪语气的口吻,会扼杀了学生的发现,打击了他们的信心。只要通过事实化解矛盾,才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素养。
总之,老师们要尽心上好科学探究活动课,让学生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浅谈小学科学课探究性实验教学
长清区实验小学
齐秉美
第四篇: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初探
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初探
作者:张露露
内容提要:目前我市新课改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面对改版的新教材,如何施教?对每位初中化学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怎样以积极的心态从容应对,本文浅析了笔者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关 键 词:科学探究、主导与主体、环保意识、创新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让每一位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彩的化学世界;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等。这些基本理念为新课程的研究与实施提供了可操作依据,下面就谈一谈我对新教材教学的几点粗浅体会:
一、新课程环境教学下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削弱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充分地发表意见,使每个学生均有发展的空间,这是新课标的一个要求。因此,在教师的观念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提
升。但与此同时,又容易走向另一个误区:课堂上教师不敢过多地引导,生怕破坏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是学生发表的意见,一味地被肯定、被赞扬,教学中的民主气氛显得十分浓厚,而教师的适时点拨却变得小心翼翼,课上该点拨时不敢点拨,好像一加引导,就不叫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了。教师缺少了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效果就打了折扣。我认为新课标教学,要充分体现教材的教改作用,只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好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才能达到教学的最佳境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新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做到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二、新教材实验探究性增强,体现学生的探究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探究为基本特征的科学,因此,化学教学也应体现这一特征,并将其作为化学教学的主模式。在化学课程改革中,化学实验的改革是关键的一部分。新课标教材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而不再硬性规定学生实验与演示实验。这就给教师进行实验教学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如:“空气中CO含量”实验,可让学生联系化学知识设计反应原理。“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可提出问题:为什么燃烧匙伸进集气瓶时,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还要由上而下缓慢插入?对CO2性质的教学,设计“是CO2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还是H+使紫色石蕊试液
变红”等探索性实验等。实际上,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关键是如何有效地发挥它们的功效。由于初中学生掌握的化学知识和技能的限制,没有真正发挥验证性实验的作用,容易造成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科学的研究方法。所以,改进验证性实验,强化探索、研究性实验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此《标准》规定了“新教科书”尝试采用了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研究性实验。⑴增加探索性、研究性实验。体现探索的某一过程,如实验现象探索、实验结果探索、实验法、实验方案探索等,也可以起到引导学生探究的作用;⑵增强验证性实验的探索性和研究性,让学生在“活动与探究”中自主学会探究,达到新教材的教学要求;⑶在“活动与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以探究活动为主的学习形式,经过学生的亲自参与,观察实验现象,从观察中得以思考与分析,达到探究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保护环境已成为当前和未来的一项全球性的重大课题。新教材中介绍了臭氧层的破坏、酸雨、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白色垃圾、土壤以及水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及其防治。并将“居室中化学污染及防治”、“生活中常见污染物和防治污染”放在选学教材中。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将环保教育渗透于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当讲到涉及环保的相关知识时,可适当补充
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实例来加深印象,拓宽视野。例如:(1)、初中教材讲到空气的组成时,让学生了解空气质量日报,使学生初步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再“纯净”,已受到可吸入颗粒、有毒气体等的污染,再介绍这些污染物大多是化学物质,在今后的学习中会不断的接触到,这样,引起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也对环保教育做了个铺垫。
(2)、SO2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因此对酸雨的介绍便成为新教材不可缺少的部分,使学生认识到酸雨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结合教材内容讲解酸雨形成的原因,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使学生认识事物的两面性,在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实践,发扬化学有益的精神,造福于社会,才是学习化学、研究化学的意义。
四、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亲身感受,密切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新课标提倡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学习化学的兴趣是学习化学的主要动机之一。生活中的化学与学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展开探究,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认识。如学习煤和石油时,介绍洁净能源的开发、目前各国开发新能源的举措等,如英国农村大面积种植油菜,用植物油代替石油,美国一些科学家开发利用人体能;学习酸的通性、pH时,让学生完成家庭小实验:用pH试纸测定肥皂水、食醋、矿泉水、洗发剂等液体的pH值,判断各种液体的酸碱性。再如,根据生活中有些不法商人利用化学知识进
行非法活动,教给学生打假识假的经验和常识,如用无水硫酸铜粉末验证市场买回的酒精是否渗有水;为节约成本用洗衣粉和面炸油条油饼等事实,使学生亲身体验到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源于生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对于化学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最佳途径,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可采用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如学习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后,让学生走出课堂,调查本地水资源的利用和河水污染情况,深入社会生活实际去获得第一手的信息,通过发现问题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并写出调查报告。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因此,教学中要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并开展自制仪器、自制实验装置评比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关注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五、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是新课标教材的重要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新课程把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作为每一位初中化学教师要十分明确这一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为: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解释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其实质也就是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步骤与方法。我们强调科学探究活动,但不意味着所有的化学教学内容的教学都要采用探究的方式来进行。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自身的能力特长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同的教学方式和学习策
略,综合灵活地运用科学探究,形成优势互补,从而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学习机会和体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2、《化学课程标准解读与教学改革研究》
第五篇: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初探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杨明
摘要: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研究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以化学实验为突破口,探索一条化学教学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的有效途径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如何通过化学实验教学促进和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探究 实验 主体 创新 障碍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让每一位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彩的化学世界;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等。化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也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正逐步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认识自然的科学方法更是刻不容缓。
一、改革实验教学的理论依据
教育学认为,教学过程中要遵循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学生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亲身获得的直接经验为基础,才能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在化学教学中,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学生在实验探索中从直观、具体、鲜明、形象的 实验现象入手,用眼看、动脑想、亲手做等感观密切配合,使学生更好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将前人认识成果转化、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从而完成认识的飞跃过程。因此,注重实验的探索性,以此为宗旨进行化学教学,在理论上也是符合唯物论的反映论,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的。
在化学课程改革中,化学实验的改革是关键的一部分。新课标教材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而不再硬性规定学生实验与演示实验。这就给教师进行实验教学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如:“空气中CO2含量的测定”实验,可让学生联系化学知识设计反应原理。“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可提出问题:为什么燃烧匙伸进集气瓶时,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还要由上而下缓慢插入?对CO2性质的教学,设计“是CO2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还是H+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等探索性实验等。实际上,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关键是如何有效地发挥它们的功效。由于初中学生掌握的化学知识和技能的限制,没有真正发挥验证性实验的作用,容易造成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科学的研究方法。所以,改进验证性实验,强化探索、研究性实验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此《标准》规定了“新教科书”尝试采用了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研究性实验。⑴增加探索性、研究性实验。体现探索的某一过程,如实验现象探索、实验结果探索、实验法、实验方案探索等,也可以起到引导学生探究的作用;⑵增强验证性实验的探索性和研究性,让学生在“活动与探究”中自主学会探究,达到新教材的教学要求;⑶在“活动与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以探究活动为主的学习形式,经过学生的亲自参与,观察实验现象,从观察中得以思考与分析,达到探究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重视实验探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创造意味着突破、革新、进步,主要表现为较强的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重视实验的探究性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探究性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对实验中出现的错误、疑问及异常现象进行研究,可以调整实验的次序、操作步骤,或将有关实验进行重组、整合,设计实验习题,以加强实验的探究功能。
1、对探索性实验进行改进,加强实验的探索性
初中化学教材中有些实验本身就具有探索性,但由于其探索性不强,达不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做燃烧条件探究的实验时,学生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产生白烟开始燃烧时,而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却没有燃烧,学生对此实验现象虽然产生极大兴趣,但由于其探索性不强,没有充分的说服力,学生根据此现象并不很容易得出结论。此时,教师可启发学生思维,当杯中温度已达到80℃时(超过了白磷的着火点)水中还有氧气吗?再联系已学过的知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见水中的白磷不能与足够的氧气接触,是不能燃烧的。这时我们可以给水中的白磷创造一个和氧气充分接触的条件,教师可补充如下实验:将氧气袋中的氧气通过导气管直接通入水中白磷的上方,使足够的氧气和水中的白磷充分接触,结果水中的白磷因燃烧而出现火花,现象非常直观。学生在获得鲜明、丰富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很容易归纳总结出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可燃物要和氧气充分接触;二是要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知道可燃物燃烧条件后,在实际应用上就不难理解灭火的原理了。通过上面的例子可看出,对于本身具有探索性的实验,我们可以改进实验方法,补充实验内容,增强其探索性,在课堂教学中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2、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
初中化学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大多为验证性实验,教师应该对这些实验进行不同程度的改进,使其变为探索性实验。例如,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演示实验,课本上只说明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或盐酸反应来制取氢气,然后用实验进行验证,学生并不知其所以然。我们对实验做了如下改进:将镁片、锌片、铁片分别放在三个培养皿中,上课时,将三个培养皿同时放在投影仪上,分别加入稀硫酸或盐酸,把反应产生的现象借助于投影仪投影到银幕上,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到三种金属表面都有气泡产生,但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镁片很快反应完,速度最快;铁片上只有少量气泡产生,速度很慢;锌片放出气泡的速度介于镁与铁之间。这样的演示实验现象直观,可见度大,效果好,通过观察后,学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或盐酸反应来制取氢气而不用镁和铁,是因为锌和稀硫酸或盐酸反应速度适中,便于收集氢气。又例如 Cl-和 SO42-的检验实验,教材中只说明用BaCl2溶液和稀HNO3检验,用AgNO3溶液和稀HNO3检验。学生往往对实验中加入稀HNO3的作用不理解,认为加入稀HNO3是多余的。教师在做这个演示实验时可补充下面实验:向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或AgNO3溶液,都可看到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HNO3,沉淀溶解了。通过对比实验,检验Cl-或SO42-时,加入BaCl2溶液或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但沉淀不溶于稀HNO3。学生看到上面对比实验的不同现象,很容易理解稀HNO3的作用是防止CO32-等的干扰。在做物质性质的验证性实验时,教师可设置一些探索性问题。如在讲CO还原性时,要做CO还原CuO的实验,边讲边做,可提出如下问题:为什么要通入一会儿CO才能加热CuO,前面有无雷同?通过回忆、讨论,可知氢气还原CuO与此实验有类同,由于CO和H2均可在一定条件下与空气混合产生爆炸,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CuO是防止此事故的发生。还可得出综合性结 论:任何可燃性气体混入一定量空气,点燃就会爆鸣或爆炸。学生通过回答具有探索性的问题,既可训练其抽象思维,还可扩充知识面训练他们的发散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在对验证实验的改进中,有很多有效可行的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掘实验的潜力,力求把实验的验证性改为探索性,学生易于理解、接受知识,并更好地掌握知识,最终达到培养、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3、学生独立设计探索性实验
学生学习知识,最终还是要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社会服务。学生设计探索性实验是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的一个重要方法,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设计探索性实验时,教师不要一包到底,把实验方案、步骤、结论以及实验所需仪器、药品都交待给学生,学生只按老师所讲的去做,验证一下而已。教师应该只提出探索性问题(即实验习题),其它工作放手让学生去做。例如有如下一个实验习题:怎样用三种最好的方法制取CaCl2溶液?我们提出这个问题后,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先让学生小组讨论,提出制取CaCl2溶液的可能方法,要求学生对每种方法都要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学生四人一组分头进行实验,对每种实验方案都要进行实验验证。学生在实验探索中自然要舍弃实验步骤复杂的、原料成本高的、产率小的方案,最后找出最好的三种方法:CaO、CaCO3、Ca(OH)2分别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aCl2溶液,这三种方法实验步骤最少,原料成本最低,产率最大。学生通过设计探索性实验,做探索性实验,学会了用实验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掌握了实验基本操作和技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独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在高中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优化实验形式,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程度 对学生而言,学习就意味着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新课程的理念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只有使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才能实际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最佳教学效果。因此,实验教学必须优化实验形式——立足于做,以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程度,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实验室的制法时,可提出“你能当一个小设计师,根据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设计出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吗?”学生们都表现出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这时教师再次强调决定气体发生装置的因素,联系制二氧化碳的原理,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活动,最后把他们的设计展示出来,并让学生介绍他们的设计意图和他们所设计的装置的优点。教师对学生的设计都给以点评,充分肯定其设计中的优点。学生在完成这个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后,把自认为最有创意的想法展示给同学和老师看,他们的心情是十分愉快和激动的。这正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进行学习,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在自己的设计成果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肯定和赞许后,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加强了,为今后主动学习化学又迈进了成功的一步。
再如,改课内实验为课外实验和家庭实验,增强学生的自主性。课外活动和家庭实验在时间上比较充裕,形式上也比较灵活,还可以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等特点,便于有针对性地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自我调整、自觉自理的能力,增强自主意识。可以开放实验室,允许学生做想做而未做的实验,以及通过实验来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进行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活动。例如,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设计 一个家庭小实验,证明蜡烛的成分里含有碳和氢。他们会积极动脑思考,联想过去学得的知识,并认真加工整理,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根据实验原理,设计优良的实验方案,达到实验成功的目的。又如,如何用厨房里的物品设计熄灭蜡烛实验;如何用废弃的物品医疗器械如注射器,药水瓶、旧电池等设计一些气体制取和性质实验装置,这些小小的制作,小小的发明,为将来学生成为科学的创造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实验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克服“怕”和“玩”两大心理障碍
初中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对化学这门学科有着神秘感新鲜感,这正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立志为化学事业奋斗的最佳时期,而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形象、直观的特点吸引学生恰是最好的手段。所以,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地位犹为突出。然而,初中学生有着自身的特点,他们在学习中容易产生以下两种心理,这两种心理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十分有害。
(一)“害怕”心理
初中学生掌握的化学知识十分有限,不可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物质的性质、作用等;同时,现在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动手能力较差,这些因素使初次接触化学试剂,进行实际操作的学生心理上产生很重的负担。初中教材“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明确指出:“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有毒的。”“不要用手触摸化学试剂,不得品尝任何化学药品的味道。”为了防止实验事故的发生,在做学生实验前,教师都回一再向学生说明实验的过程及操作注意事项。例如,在做学生实验五:氢气的制取和性质时,老师告诫学生,硫酸有腐蚀性,使用时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以防发生爆炸等。这一切,会使学生感到:化学试剂、药品,甚至使用的仪器是“脏的”、“有毒的”;做化学实验 有危险。从而畏之如虎,产生“害怕”做化学实验的心理,有的学生到了化学实验室,不敢用手碰任何东西,连气体的味道也不愿闻,成了地地道道的“观众”。例如,在做学生实验五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敢检验氢气的浓度,究其原因,是害怕“爆炸”;还有些学生不敢点燃,也是害怕“万一发生爆炸。”这种心理严重阻碍了实验教学的实施,若不能及时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心理障碍,实验教学不仅达不到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的目的,反而会使学生害怕做化学实验,进而害怕学习化学,失去学习热情,对培养化学人才有非常大的危害。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心理障碍呢?
1、端正思想,准确示范。
教师应从第一节化学课、第一个化学实验开始,加强对学生思想方面的观察、引导,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实验操作不当,违反实验操作规程,粗心大意造成的。只要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规范操作,胆大细心,是没有“危险”的。从而在思想上解放学生。同时,教师要充分备好每个实验,以准确、规范的操作成功地完成每个实验,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课堂演示的不规范,实验的失败都将在学生的心理上投下阴影。
2、以生教生,个别辅导。
教师适时地请一些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当“小先生”,让他们为学生演示,鼓起学生的勇气,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同时,选择一些较简单、易操作的实验,请胆小的学生操作并鼓励、培养他们的信心。对于个别特别胆小的学生要进行个别辅导,采用手把手的教,教会为止,杜绝歧视、讽刺胆小的学生。
3、开设活动,提高能力。
教师及时开设第二课堂,组织兴趣小组,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增强自信心。
(二)“游戏”心理 化学实验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特别是实验中颜色的改变、气体的生成、沉淀的产生等现象,无不深深吸引着学生,教师往往也利用化学实验的这一特点,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但是,初中学生正值少年时期,有着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刚学化学,尚没有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有些学生一味追求实验中的现象,以“游戏”的心理做实验。以这种心理观察和完成实验,只能看到实验的表层现象,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很大的阻力,也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例如,做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许多学生被耀眼的强光吸引住了,却忽视了生成的白色粉末,而这才是本实验所要说明的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有个别学生到化学实验室做实验,把桌上各种化学试剂相互混合,这极易造成严重的实验事故,究其原因,他们只是想看一看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那么,如何克服这种以观察现象为实验目的,把实验当游戏的心理呢?
1、加强教育,确立目标。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实验纪律方面的教育,让他们懂得:实验本身也是一门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化学实验是我们研究、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只有严格按照实验规程,遵守实验纪律,才有可能完成我们的学习、研究任务,它不是游戏。同时,在做实验前,为学生设计好实验目标或学生自己设计,明确通过实验要获得哪些知识,解决那些问题,从而重视实验。实验后,教师及时检查实验记录,督促学生做好或观察好每个实验。
2、及时引导,开发思维。
学生有“游戏”心理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科学的对待实验的思维方法,教师对初中生的“好奇”及时加以引导,教育他们按观察——分析——引申的科学思维方式去对待实验。例如,在做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实验时,要求学生观察现象:有蓝色沉淀,天平任平衡。进一步分析:蓝色沉淀是一种新的物质,表示这是一个化学反应,而天平平衡则表示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由上可以得到结论:质量守恒定律。再进一步引申:实验中反应物之间进行反应是分子发生了改变,而原子却没有,它们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新的物质。
总之,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实验,使实验教学更具有发展性、探究性和开放性。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思考、讨论,来探索和发现新知识、新规律,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