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活动的成果及经验总结

时间:2019-05-12 13:51: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活动的成果及经验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活动的成果及经验总结》。

第一篇: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活动的成果及经验总结

谈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它包含两方面的性质。一是强调教育的目标是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即通过科学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学会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懂得如何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科学与社会有关问题,并做出明智决策,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的结合,科学内容与科学过程的结合,以及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的结合。二是小学科学课程的定位是科学启蒙。一个人的科学素养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他的科学素养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小学阶段是一个人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转折期。在这一阶段学生将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学到的知识将对后继学习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小学生又处于打基础的阶段,知识积累与思维能力的发展都极其有限。所以,科学教育不可能以系统的知识学习与方法训练为主,只能根据小学生的经验,在他们熟悉的周围生活中选取有关的内容,让他们看一看,做一做,玩一玩,想一想,从中学到知识,培养兴趣,练习方法,为后继的学习打好基础。

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是我们科学教师的责任,也是我们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在这方面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一些自己不成熟的看法,现总结如下:

1、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能结合新教材,积极开展小实验、小制作、植物栽培、动物饲养等一系列科技活动,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独立工作能力,让他们及时完成实验记录与实验报告,并给以认真批改,纠正错误。

2、加强直观教学。我们常说触景生情,没有景哪有情产生呢?教学上的直观性往往能创造诱人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愿望。对小学生来说,结合本学科的特点进行多媒体教学或把标本、模型、实物等搬进课堂,学生们就会睁大眼睛,伸长脖子想看个究竟,这样就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听课,认真观察并进行思考。这样,通过平时的日积月累,逐渐使学生拥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

3、关心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并注意培养尖子学生,努力使他们拥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以智慧为核心的高级的综合能力,它需要所有基本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表现力、操作力等的支撑,同时它特别要求个体最主要的智慧能力——思维能力应具有独立、交流和流畅的特征。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积极倡导让学生亲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学会向科学家那样,经历探究的过程,从问题开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思想进行思考,想办法如何将一个个问题解决出来。并使他们乐于与人合作、交流,经历挫折与失败,曲直与迂回,成功与兴奋等多种感受和体验,逐步获得对科学探究本身及科学本质的理解,从中获得探究的乐趣,从而更加喜欢科学,激发创新意识,变被动为主动。同时,也为学生提供进行独立活动、克服困难和不怕失败的机会。当前,独生子女在意志等方面有许多弱点,如娇惯、任性、懒惰、依赖、惧怕困难等。在教学活动中,我有意识地给孩子们创设独立活动、克服困难的机会,如有的实验,我只提出要求和说出实验结果,要他们自己去设计并实施实验过程、独立完成。失败了,就鼓励他们鼓起勇气再干,多引导、多表扬、多鼓励。这样,在独立活动中,磨励了意志,树立了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相应的人格。

4、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增强他们对科学学习的兴趣。科技兴趣小组活动是科学研究的雏形,富有实践性和创新性,十分有利于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因此,我在我校一部分学生中成立了五个科技兴趣小组。每周利用课外活动一个小时的时间开展科技活动,大大激发了他们学科学的兴趣和创新愿望。使学生们知道科学家的探索,发现科学成果的过程,学会了科学探究。如能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人为地制造、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反复进行观察研究,找出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排除次要的非本质的因素,仔细地有顺序地观察和比较事物的相同点、不同点,并以事实为根据进行判断、推理、分析、综合、验证,从而了解事物的本质。同时,在活动过程中,还有利于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如观察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科技兴趣小组的学生们都是班上的科学课的课代表,是老师的小助手,也是分组实验的小老师,他们都是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运用自已的各种感觉器官,在没有压力、思想放松、心情舒畅的状态下自觉主动地去做一切。他们采集制作的多种标本,可作为课堂上的实验材料和直观教具,他们研究的成果可以充实课堂教学内容。这不仅巩固和扩大课堂所学的知识,而且还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主动探求知识,带动全班其他学生的学习,促进课堂教学和他们的创新愿望。

5、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我还能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分别多次获区、市、省论文评选一、二、三等奖,我的课题研究论文“小学科学课程学习评价的研究”发表在《安徽教育科研》杂志上,“开展科技兴趣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论文发表在国家刊物《科技展望》杂志上,我的教育教学论文“情感教育:让学生感受和体验” 发表在省级刊物《小康生活 文明风》杂志上等。我的科教制作:绿豆萌发过程系列标本获得市级一等奖,省级三等奖,还参加了08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辅导员创新项目的比赛。

5、、积极准备科学实验用具及有关材料,上好每节课,每学期,我们学校科学课程的演示实验开出率达到100%,分组实验也能达到90%以上,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也使他们更加喜欢科学这门课。

6、加强对实验室仪器的保管和维修,每学期还能及时添加一些消耗物品,教学设备管理好,利用率高。

7、学生获得的成果:(1)、通过平时的课堂教学和开展科技兴趣小组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热爱集体的思想品德以及创新意识的形成,都起着积极的作用。也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如我校的好多学生升入合肥市各中学后,都能排列在前,尽快地适应了中学的学习生活,科学素养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2)、科学素养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在校领导的重视下,我校学生在我的指导下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并组织学生参加每年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有效地推动了我校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各种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高。

(3)、学生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获得的奖项有:张世奇的“丘陵地区农村水资源调查”获得合肥市第二十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区级一等奖,学生刘姮妍的“可计算的超市手推车” 获得合肥市第二十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区级一等奖,张世奇的“粉板擦控灰罩和去灰器” 获得合肥市第二十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区级一等奖,陈晓洁的“两用锅”代表我区参加了合肥市第二十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区级一等奖,在包河区第一、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中,我校多名学生获得一、二、三等奖,位于小学组前列。辅导学生多篇科幻论文也获得区比赛一、二、三等奖。

(4)、学生张世奇的创新作品“防尘黑板擦”还获得了国家专利。并且在安徽省第二届“江淮十佳好少年”评选中,经过学校的推荐,区、市级选拔顺利入围候选,经过网上投票,专家评定等多次选拔考验后,被授予“江淮十佳好少年”的光荣称号,同时被团省委推荐参加第五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选,合肥市仅他一人。这次,他又被推选“一六八中学杯”2008年合肥市十大教育新闻人物候选并顺利当选,这是他的光荣,也是我们学校的光荣,老师的骄傲。

总之,只要我们广大教师能积极进取,努力工作,就一定能培养出更多更好合格的学生。

第二篇: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活动的成果及经验总结

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活动的成果及经验总结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它包含两方面的性质。一是强调教育的目标是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即通过科学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学会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懂得如何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科学与社会有关问题,并做出明智决策,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的结合,科学内容与科学过程的结合,以及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的结合。二是小学科学课程的定位是科学启蒙。一个人的科学素养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他的科学素养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小学阶段是一个人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转折期。在这一阶段学生将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学到的知识将对后继学习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小学生又处于打基础的阶段,知识积累与思维能力的发展都极其有限。所以,科学教育不可能以系统的知识学习与方法训练为主,只能根据小学生的经验,在他们熟悉的周围生活中选取有关的内容,让他们看一看,做一做,玩一玩,想一想,从中学到知识,培养兴趣,练习方法,为后继的学习打好基础。

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是我们科学教师的责任,也是我们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在这方面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一些自己不成熟的看法,现总结如下:

1、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能结合新教材,积极开展小实验、小制作、植物栽培、动物饲养等一系列科技活动,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独立工作能力,让他们及时完成实验记录与实验报告,并给以认真批改,纠正错误。

2、加强直观教学。我们常说触景生情,没有景哪有情产生呢?教学上的直观性往往能创造诱人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愿望。对小学生来说,结合本学科的特点进行多媒体教学或把标本、模型、实物等搬进课堂,学生们就会睁大眼睛,伸长脖子想看个究竟,这样就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听课,认真观察并进行思考。这样,通过平时的日积月累,逐渐使学生拥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

3、关心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并注意培养尖子学生,努力使他们拥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以智慧为核心的高级的综合能力,它需要所有基本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表现力、操作力等的支撑,同时它特别要求个体最主要的智慧能力——思维能力应具有独立、交流和流畅的特征。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积极倡导让学生亲历以

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学会向科学家那样,经历探究的过程,从问题开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思想进行思考,想办法如何将一个个问题解决出来。并使他们乐于与人合作、交流,经历挫折与失败,曲直与迂回,成功与兴奋等多种感受和体验,逐步获得对科学探究本身及科学本质的理解,从中获得探究的乐趣,从而更加喜欢科学,激发创新意识,变被动为主动。同时,也为学生提供进行独立活动、克服困难和不怕失败的机会。当前,独生子女在意志等方面有许多弱点,如娇惯、任性、懒惰、依赖、惧怕困难等。在教学活动中,我有意识地给孩子们创设独立活动、克服困难的机会,如有的实验,我只提出要求和说出实验结果,要他们自己去设计并实施实验过程、独立完成。失败了,就鼓励他们鼓起勇气再干,多引导、多表扬、多鼓励。这样,在独立活动中,磨励了意志,树立了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相应的人格。

4、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增强他们对科学学习的兴趣。科技兴趣小组活动是科学研究的雏形,富有实践性和创新性,十分有利于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因此,我在我校一部分学生中成立了五个科技兴趣小组。每周利用课外活动一个小时的时间开展科技活动,大大激发了他们学科学的兴趣和创新愿望。使学生们知道科学家的探索,发现科学成果的过程,学会了科学探究。如能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人为地制造、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反复进行观察研究,找出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排除次要的非本质的因素,仔细地有顺序地观察和比较事物的相同点、不同点,并以事实为根据进行判断、推理、分析、综合、验证,从而了解事物的本质。同时,在活动过程中,还有利于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如观察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科技兴趣小组的学生们都是班上的科学课的课代表,是老师的小助手,也是分组实验的小老师,他们都是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运用自已的各种感觉器官,在没有压力、思想放松、心情舒畅的状态下自觉主动地去做一切。他们采集制作的多种标本,可作为课堂上的实验材料和直观教具,他们研究的成果可以充实课堂教学内容。这不仅巩固和扩大课堂所学的知识,而且还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主动探求知识,带动全班其他学生的学习,促进课堂教学和他们的创新愿望。

5、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我还能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分别多次获区、市、省论文评选一、二、三等奖,我的课题研究论文“小学科学课程学习评价的研究”发表在《安徽教育科研》杂志上,“开展科技兴趣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论文发表在国家刊物《科技展望》杂志上,我的教育教学论文“情感教育:让学生感受和体验” 发表在省级刊物《小康生活 文明风》杂志上等。我的科教制作:绿豆萌发过程系列标本获得市级一等奖,省级三等奖,还参加了08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辅导员创新项目的比赛。

5、、积极准备科学实验用具及有关材料,上好每节课,每学期,我们学校科学课程的演示实验开出率达到100%,分组实验也能达到90%以上,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也使他们更加喜欢科学这门课。

6、加强对实验室仪器的保管和维修,每学期还能及时添加一些消耗物品,教学设备管理好,利用率高。

7、学生获得的成果:

(1)、通过平时的课堂教学和开展科技兴趣小组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热爱集体的思想品德以及创新意识的形成,都起着积极的作用。也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如我校的好多学生升入合肥市各中学后,都能排列在前,尽快地适应了中学的学习生活,科学素养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2)、科学素养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在校领导的重视下,我校学生在我的指导下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并组织学生参加每年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有效地推动了我校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各种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高。

(3)、学生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获得的奖项有:张世奇的“丘陵地区农村水资源调查”获得合肥市第二十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区级一等奖,学生刘姮妍的“可计算的超市手推车” 获得合肥市第二十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区级一等奖,张世奇的“粉板擦控灰罩和去灰器” 获得合肥市第二十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区级一等奖,陈晓洁的“两用锅”代表我区参加了合肥市第二十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区级一等奖,在包河区第一、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中,我校多名学生获得一、二、三等奖,位于小学组前列。辅导学生多篇科幻论文也获得区比赛一、二、三等奖。

(4)、学生张世奇的创新作品“防尘黑板擦”还获得了国家专利。并且在安徽省第二届“江淮十佳好少年”评选中,经过学校的推荐,区、市级选拔顺利入围候选,经过网上投票,专家评定等多次选拔考验后,被授予“江淮十佳好少年”的光荣称号,同时被团省委推荐参加第五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评选,合肥市仅他一人。这次,他又被推选“一六八中学杯”2008年合肥市十大教育新闻人物候选并顺利当选,这是他的光荣,也是我们学校的光荣,老师的骄傲。

总之,只要我们广大教师能积极进取,努力工作,就一定能培养出更多更好合格的学生。

第三篇:浅谈小学科学课探究性实验教学

浅谈小学科学课探究性实验教学

长清区实验小学

齐秉美

小学科学是一门与科学技术、社会紧密联系,操作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社会性很强的学科。小学科学教材中的探究课很多,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在科学教学中不能单纯地采用语文、数学的教学方法,通过阅读、讲解来学习科学知识,应充分利用教材及教学设备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操作获得感性的认识,再引导学生对所见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的思维活动,使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概念和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能把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实践,我认为抓住以下四个环节,是上好小学科学探究课的关键。

一、精心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好老师。而创设实验情境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小学科学课的科学性、实验性和通俗性,为我们进行情境教学提予了极好的条件。我在科学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创设适合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教学情境,对活跃课堂教学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如“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先让学生进行实验竞赛:用一张牛皮纸折一只小船,看谁的小船承载的重量最大?。然后我出示第一个水槽把一团橡皮泥放到水中,沉到槽底。这时进行谈话,提出问题“怎样才能使这团橡皮泥浮在水面?”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通过实验把这块橡皮泥做成船形,则浮在水面上。

二、合理指导,让学生自行探索,在教学活动中,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是一种独立的活动,主动的认识过程。而中年级学生能力相对底,知识并不多,根据这些特点,教师更要合理指导,引导学生去自行探索知识,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可得到培养。例如探究《声音是怎样的产生》活动时,可先演示尺子振动实验,指导学生观察具体操作方法及尺子振动方式,然后才让学生动手实验。此后,逐步做皮筋、鼓、吉它发声实验。指导学生边实验边思考:它们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点?声音的产生与什么有关?这样一步一步引导其分析、推理,归纳总结出声音产生的原理。当学生明白声音产生的原理之后,则可通过研究声音的高低变化,培养学生创造性、发散性思维。如问:“研究

声音的产生有什么用?利用物体产生高低不同的声音我们可以做什么?”学生自然会想到利用某些发声原理而制造的各种乐器,他们也同样会明白为什么有的人会把嗓子喊哑,„„。课后,不拘泥于教科书介绍的自制乐器的方法,动员学生多找一些材料自制乐器。如:拿同样大小的玻璃瓶(汽水瓶、啤酒瓶),分别加入高度不同的水即可。

三、尽可能多让学生进行实验活动

在实验中单靠教师,不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就无法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但教师总让学生跟着自己做,到头来还是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只有让学生根据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独立研究,自己找路走,经过多次失败、成功的经验总结才能形成一种能力。例如:在《神奇的电磁铁》的实验中学生会发现:同样的钉子,绕着同样的线圈,为什么有的钉子帽是南极,有的钉子帽是北极呢?这种现象不必告诉学生是什么原因,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这是怎么一回事。这样促使学生去观察、去实验。通过观察、实验学生会发现电磁铁的磁极不同是因为线圈两端连接电池的正负极不同,或线圈的绕向不同。再如指导学生认识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系也是可以这样做。分组做实验,并按教科书后面的记录形式把实验活动的结果记录下来。从而知道电池的节数、线圈的匝数与磁铁的数量关系,串联电池越多,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反之电磁铁的磁力就越少。又如探究第九册《让灯亮起来》活动时,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活动获得了知识:1.电是可以流动的;2.只有用导线把电池的正极、负极和灯泡连接起来,组成一个闭合电路,电才能从电池中流出来,经过灯泡,使灯泡发出光亮;3.一个简单的电路,至少要有电源(电池)、导线、用电器(灯泡)几部分组成。然后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自备材料,组装一个简单的电路,灯泡发出光亮。学生明白了电流的原理,达到了实验的目的。这样会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达到了最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我们在课上都充分放手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能力就会一步步发展起来。

四、尊重实验效果,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演示实验需要教师精心准备,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种因素的干扰,以保证实验的最大限度的成功。万一遇到失败,这是学生可能比任何时候更感兴趣,更专注地看着老师。老师应沉着、冷静,充分利用机会,向学生示范实验失败应当怎么办,因为这也是难得的教学契机。切不可碍于面子,草率收场,更不可文过饰非,糊弄学生。老

师首先要尊重实验事实,和学生一起事实求实地分析各种可能的客观原因,并坦诚造成失误的主要原因,如:在《气体的热胀冷缩》一课中,我在堂上演示一个“喷泉”的实验,把一个带有玻璃管的瓶塞塞到装有少量冷水的烧瓶口上玻璃管插入瓶底,用一杯热水浇烧瓶,烧瓶内的冷水便会立即从玻璃管口喷出来。课前我曾做了一次,喷出的水柱有几十厘米高,实验很成功的。可在教学过程中,玻璃管却喷不出水来,玻璃管内连水柱上升都看不到。面对失败,我并没有慌乱。而是坦诚地和学生一起分析原因:按理浇热水在烧瓶上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占据瓶内的空间会把冷水压上玻璃管。我回想整个过程和课前做的一样,于是仔细检查仪器,才发现那个胶塞有一个小孔,由于瓶口没密封而漏气,就没法把冷水压上玻璃管。我如实向学生说明这是由于自己的粗心,那胶塞时没检查胶塞不慎造成的后果,教育学生要吸取教训,并当场换了胶塞重新演示了该实验,喷出的水柱比课前做的还高。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还能让学生真正懂得了科学实验必须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道理。

演示实验应这样,学生实验更应如此。科学探究活动中经常会出现分歧现象,有的老师或许会说“你们小组肯定没有做好实验”。这种带有责怪语气的口吻,会扼杀了学生的发现,打击了他们的信心。只要通过事实化解矛盾,才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素养。

总之,老师们要尽心上好科学探究活动课,让学生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浅谈小学科学课探究性实验教学

长清区实验小学

齐秉美

第四篇:低年级科学课实验教学

低年级科学课实验教学

我们都知道实验是儿童获得感性认识的一个基本途径,做实验也是小学科学课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更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的一个基本方法。小朋友们通过做实验认识事物获得知识,通过做实验掌握各种实验方法,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形成各种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

接下来我来谈一谈实验在低年级教学当中的作用。从自然科学的性质来看,自然学科研究的是学生周围的一些自然事物,而自然事物里面的奥秘在实验中比在其他自然活动当中更容易被揭露出来。因此,科学的性质就制约了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必须要通过实验,学生参加实验动手去做就能够揭示事物的奥秘,提供学生最直接的感知的基础。从科学课的内容来看,科学课里面选择让孩子们动手研究的、探究的都是自己周围的自然事物,是自然界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体,他们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密切联系。因此学生参加探究活动所做的实验通常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能够从实验中获得最具体的、最直观的和最生动的知识。从科学课的教学过程来看,实验的教学方法其实与观察差不多的,是完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我们现在都知道课堂要做中学,学生要认识广泛的具体的自然事物就必须亲自参加实验,而实验是学生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我们现在都提倡一个词,叫做“实践”,学生必须亲自参加实践,而实验就是实践。

所以从自然学科的特征,从科学课的特点,从科学教材的内容结构,从科学探究的过程这几个方面来看都是具有“实践”的特征的。加上低年级的学生认识自然事物的规律就是从具体到一般,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这样一个规律。遵循学生认知的心理特征在科学教学当中必须十分重视,让学生参加做各种各样的小实验。而且从我的经验来看,学生在实验课上是最遵守纪律的,恰恰和老师们的一些印象是非常相反的,我们的老师都以为一做实验学生的纪律就难以把控,实际上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是最乖的。

低年级做的这些实验有什么特点和要求呢?就一个词“简单”,其实低年级的实验都是一些简单的操作、简单的实验、简单的器材,这些做实验的器材大多数都是非常容易收集的,容易准备的,也是学生身边经常看到的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就容易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就是会让他感觉到科学探究并不神秘。目前小学科学教材中设计的实验,主要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操作酒精灯、拆个玩具、研究树叶等等,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操作能力。

小学低段的实验要求和小学中高年级的实验要求相比,有下面几个特点:第一,低年级的实验要求水平层次比较低,绝大多数是让学生初步掌握,简单的会做就行了,而且是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之下。请注意小朋友做实验的时候一定是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之下,是以收获成功为一个重要的标志,品尝失败是中、高年级更多的去体验,因为低年级的小朋友对实验成功的渴求非常大,如果总是做不成功,他们会感觉到很失望,他们会放弃的。所以教师一定要在这个过程中有适当的帮助,哪怕是手把手的教,让学生模仿着做也是行的。高年级的实验要求相对水平就要高一些了,在实验方法上要学会做对比试验。低年级基本上只是简单的观察实验,简单的操作实验,简单的验证实验就可以了。而到高年级的时候除了会做对比实验,还要需要会做模拟实验,并且会简单的设计实验来做。当然低年级也在尝试着让他独立的设计实验来证明自己的想法,虽然有,但要求相对来说比较低。而中、高年级的实验要求是在低年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的,因此低年级参加的实验就是最基础的、最根本的实验。

第二个特点,低年级的实验器材相对来说是简单的,容易找到的。比如证明空气的存在,我们只需要水杯、水槽、手帕、塑料袋、泥土等普通的材料;比如玩转小水轮,我们只需要一个软木塞、几个塑料片、一根金属丝就可以制作一个小水轮;比如玩纸风车、观察风,这些材料都是普通的、普遍的、容易找的、携带很方便的,这样就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到了中、高年级做实验的时候就需要专门的实验器材,标准化的器材就使用的比较多,比如研究热胀冷缩、研究电路,就需要用到酒精灯、电路的对比、组装电路,这就有一定的难度。低年级研究把小灯泡点亮,只需要电池、导线、小灯泡就可以了,很简单的。中、高年级的实验一般会有一定的难度,并且会有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要求,而低年级的实验和中高年级的实验相比应该是最简单的器材做最简单的实验。

第三个特点,低年级的实验虽然是比较简单的,但也需要精心设计。一是我们要求实验的顺序符合知识的逻辑顺序,同时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操作顺序。例如,上“小叶轮”这个实验,我一开始让学生验证水流能够冲动小水轮,说明水流是有力量的。接下来我就让学生来讨论怎么样让小叶轮转得更快一点?就要去研究水位高、水位低是怎么样快一点,一般对小学生说让它快一点,他第一反应就是让水流冲得多一点,把水杯下面、纸杯下面或者塑料杯下面的那个孔搞得大一点。然后我要求水流只能这么多,能不能更快一点,这样学生于是就会想到让水位高一点。然后我再提出要求,水流也是这么多,高度也是这么高,能不能让小水轮快一点?你看,老师在一步一步的扶,一步一步的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就知道了:水流冲中间的位置,小水轮就慢;冲叶轮的边缘就转得快。接下来,我就问:能不能用一根水柱带动两个小叶轮?这个时候,他们就知道了叶轮可以带动另一个叶轮。这些实验设计其实都是在上课的时候学生自己能够操作出来的。这样的实验设计符合知识的结构设计,在实验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很符合的低年级小朋友的认知特点。

上《发条玩具》——孩子玩的弹簧的发条的玩具一课时,我第一个发给他们研究的任务是:玩发条玩具,思考为什么会动?接下来就让学生去观察研究,寻找使玩具会动的零件。这些零件是怎么样子的?我们打开这个玩具之后观察。接下来继续研究发条这个装置为什么能使这个玩具会动?这时候我拿了一个大的金属弹簧片。体会弹簧片的力量,为什么松开了弹簧就不动了,拧紧了发条就动了。每个学生玩这个有点危险,我就发了一个纸做的发条,让他们感受到纸发条拧紧了有力量,松开了没有力量,再卷紧又有力量了。这时候我们再来观察发条玩具的原理,原来是上紧发条时它能储存能量,储存的能量使玩具动,发条松开就没有能量,玩具就不动了。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让小朋友做研究的时候用纸发条做模拟实验就比较简单。当然,我们也可以用橡皮筋来做,当橡皮筋松开时就没有力量,拧紧时就有力量。高年级学生我们允许设计实验,实验过程和步骤有逻辑性和发散性,低年级时候我们强调逻辑性,一步步去做,才可能做成功。只有符合逻辑,孩子的思维才能在实验过程中得到发展。

二是低年级做实验的时候需要老师的指导。低年级的做实验时,教师的指导第一个就是示范——做给孩子看,让孩子模仿。大家可千万不要认为这是一个很过时的看法。让学生跟着你做的话,他会体验成功的快乐。不要认为这个是限制学生的思维,我们的示范是这样子的,不是我做一步学生做一步,而是教师先演示,学生去模仿。我们做了示范以后让学生去做,这个过程中孩子需记住我们做的过程,再自己做,这个过程是有意义的。

比如我上过的《沉和浮》这样的课,教师先示范,第一步将准备好的材料一个一个地稳稳地放入水槽中,观察哪些是浮在水面上的,哪些是沉到水底的。将浮在水面的物体归为一类,将沉没在水底的物体归为另外一类,然后我在黑板上画一个大大的表格,将实验的结果填写在这个表格中。通过我这个示范,学生知道了实验的步骤是怎么样子的。学生按照这个顺序去做,他就能获得知识,知道什么是浮?什么是沉?认识到哪些物体是浮?哪些物体是沉?实验记录中他们学会用符号来记录,打勾、打叉、向上、向下的箭头来表示对具体物体的沉浮的认识。实际上,就是从具体的认识上升到对语言文字的描述,就是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训练。当我做完的时候,我发给孩子的材料和我演示的材料是不完全一样的,但是我做的方法学生是掌握了的。接下来,当学生做完之后我再来演示——怎样让浮的物体沉下去,怎样使沉的物体浮上来。学生通过我做之后他们已经获得了沉和浮的知识,这时候他们可以运用这些知识了,接下来这个是属于游戏性质的。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让学生仿照老师的方法做,更鼓励他想出老师没做过的方法你能不能也做出来。

“小水轮”这个实验很简单,但是我在做之前,首先要交代清楚操作的程序和要领。低年级的学生虽然简单,但是程序、要点、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必须一一交代清楚,尤其是任务必须交代清楚。在实验中学生要观察什么,观察的要点我们要提示明确。比如小水轮实验,尤其一开始的时候,水流的流量大小与水流的力量关系这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于是我就要提醒他们:一个杯子洞眼很小流量很小,一个杯子洞眼很大流量很大,这是我得告诉他们在冲击小水轮的时候得在同一高度。什么叫同一高度呢?就是同一个小朋友同时拎起来在同一高度。当进行第二个环节时,我们探究水位高低与水流流量大小,这时我们必须保证水的流量相同。这时,我们需要把孩子粗孔的水流杯子换成细水流的杯子,要求他们用细细的水流也能达到刚才相同的转速,要保证同一个杯子,同样的水流,但是高度不同。我们要求的他们观察的是水流流量大,小水轮转动有什么变化?水位有高有低,水轮转动有什么变化?水轮转动的快慢与水量水位有什么关系?这样的话学生在分组实验的时候就能把老师的意图变成他们自觉获取的知识和他们的技能了。三是要帮助学生作总结。低年级的学生不是为了做实验而做实验的,而是通过做实验来获得最直接的知识。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总结语言,因为学生们语言能力相对较弱,帮助他们梳理得出实验结论,只有这样的话,学生才可能对事物的本质属性有所认识,尤其是一些实验目的,我们先要由学生在一个小组的同学来进行汇报。汇报获得的事实,然后我们可以让全班的同学帮助他们对实验进行总结概括,获得一个共识。教师这时候再将已经获得的知识得出结论,再去联系我们的日常生活指导他们去应用,这样的话他们的能力就会增强了。

例如另一个实验就是研究光。低年级研究光的话很多人就觉得这是高年级去研究的呀,其实我们就是研究光的时候研究的是看物体,这是要做实验的。我当时做实验的时候给每个孩子一个大大的皮鞋盒,皮鞋盒子上面我扎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孔,但是在上课的时候我把这些孔都给密封起来了,只有在最前面留了一个孔,我让学生去观察暗盒里面的物体,这个真的是很有意思的一个活动,我在里面贴了一个小熊猫。学生第一次要观察的就是里面有没有东西,第二次观察的是里面有没有光线,第三次观察的是光线和物体之间是什么关系。你看,我每次活动的逻辑是什么,学生一开始是看不到物体的,通过一个小孔看这个盒子里面的东西,明明盒子里面有东西他却看不到,为什么?因为没有光线。这时候呢,我们打开盒子盖子顶上面的一些小孔,当打开孔的时候,这时就有两个孔的一个是观察孔一个是透光孔,他这时候就会明显地看到光线,因为孔的位置不一样,所以物体看到的清晰程度也不一样。这时候我们陆陆续续地打开9个小孔和盖住这些小孔去观察,通过光线的变化,看到物体的清晰程度。因此,学生的每一次注意力是不一样的,第一次学生的注意力在有没有物体上面,第二次学生的注意力在有没有光线上面,第三次学生的注意力就在慢慢地打开透光孔盒子里面光线的强弱变化上面。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把看到的现象和本质联系起来,而且这三个实验活动层层推进、一环扣一环。

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尤其是做实验的时候要特别善于揣摩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想法,只有这样的话,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你要了解学生的想法就要善于观察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当中的表现,想办法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在各个探究活动过程当中们展现出来。所以,当学生正在做实验的时候,我们要积极地看、认真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儿童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密切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特殊的表现,思考下一步该如何引导儿童的思维。还是以看物体需要光的实验为例。第一次观察发现学生有三种行为,乖的学生通过孔往里面看,稍微灵活一点的学生拿起盒子把孔对着外面的光来看,第三组孩子他们就特别厉害了,有个别的孩子,他就直接冲过来问我,我要看看里面很简单,打开盒盖就行了,于是重点我就在关注于孔对着光线和打开盒盖的学生,让他们说说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学生就说:“开始我什么也看不到,因为里面黑洞洞的,所有我就想打开盒子盖了,因为我只有打开盒子盖才能看到里面那个熊猫图案”学生的想法就展现出来了,于是呢,我就为第二次活动就提供了资源,我就跟学生说了,我们现在不一定打开盒盖,因为我在盒盖上打了一些小孔,这个小孔为我们可以随便揭掉一个,但是我们每次只能揭掉一个,我们看看每次揭掉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什么?于是学生就揭掉一个孔再揭掉一个孔慢慢地打开,当然最后我们可以把盒盖完全打开,当把盒盖打开的时候,我们把里面的熊猫卡片最后是送给学生的。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思维就不断地撞击,不断地升华。

关于这个光,我还有一个活动就是研究物体的透明,当我们发现光可以透过一些物体之后,我就可以让学生来讨论,哪些物体可以让光透过,学生说,玻璃窗,我这时就问学生:“假如我们把窗户用砖砌上,我们整个教室会变成什么样子的?”学生说:“教室里是一片漆黑。”然后我说:“真的吗?当晚上的时候,外面一片漆黑的时候,我们在教室里面照样干活。”学生说:“打开灯光”。这时候他就知道了光跟我们的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这是他的一个正常的延伸啊。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第一个我们要帮助学生,我们要让学生能够感觉到品尝到实验的成功;第二个就是我们要指导学生,我们帮助学生的时候尽量是做给他看,让他模仿我们去做,而指导学生的时候我们就是要让他去观察到关键的地方或重要的部位;第三个,我们要帮助他们去提升结论。低年级的儿童他是以具体的思维形象的思维为主,所以我们的探究体验活动有很多,比如观察、分类、实验和测量这些,那么在这些活动当中,实际上所有的活动,尤其是实验活动我们必须要贴近低年级儿童的思维,比如研究玩具的时候,当我们发现发条完全松开了,他就停止了。学生是不能理解发条是储存能量的,但是通过玩纸发条它就能使抽象的概念,有了具体形象地感知了。

第五篇:物理实验教学经验总结

物理实验教学经验总结

阳光中学 薛昌璞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方法是人们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物理实验是以我们学过的理论为基础,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很大的:

(一)、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对原理和定律进一步加深,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从而发展他们的智力。

(三)、可以培养学生实是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可以使他们的思维更活跃,作风更加严谨。

物理实验的作用虽大,但是把物理实验仅仅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或作为理论知识教学的辅助工具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看到物理实验的进行实验知识教学、技能教学和素质教学方面有其自身丰富的内容。在中学阶段,物理实验教学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一)、演示实验;

(二)、边学边做实验;

(三)分组实验。下面分别加以论述:

一、首先是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是指在课堂上主要由教师作表演的实验,有必要也可以请学生上讲台作为老师的助手,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边演示边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和分析。这样,不仅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还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定律。演示实验可以培养学生观感能力和思维能力,可以使学生对物理现象获得生动、深刻的印象,对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素养也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当然,作为教师在做演示实验的时候,也要严格要求自己。

1,保实验成功。我们的很多的教师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条件下直接做演示实验,而当实验未完成时,突然中断或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究其原因是教师对实验原理、条件不理解、或是准备不充分,缺乏仪器等原因。要成功地进行演示实验的首要条件是掌握原理,只有掌握原理,才能准确地把握关键,成功地进行实验演示。例如:我们在做摩擦起电的实验中,如果我们所用的仪器是金属与丝绸,这时,相互摩擦的两物体带电,但是金属带的电荷很容易从手上传到大地,不易保留,经验告诉我们:有机玻璃对于静电实验是较好的绝缘材料。其次,要使实验成功还必须考虑天气情况,以便作好充分的准备,但实验误差在所难免。此时,我们应向学生说明了存在误差的原因,并要向学生讲解使实验成功的准确方法、仪器设备等,我们要与学生共同分析误差原因,为了确保实验成功,教师课前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并试做。

2,简易方法。我们在做演示实验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如有的学校仪器不够用、不齐全,这样对我们的操作上会带来困难,由演示现象导出的结论或推理,会使得大多数学生不理解,对我们教学带来极为不利的一面。这时,就要求我们用简易方便的自制仪器,包括仪器结构简单、操作简单。

3,现象清楚。演示现象必须使全班同学都能看清楚。为此,仪器的尺寸是适当大,但是有 的仪器不宜过大,如:金属验电器,太大会影响敏感度,温度计中的毛细管只能很细,演示实验的仪器要放在适当的高度,使全班的同学都能看清楚,演示中的平面图象应尽量使之竖立起来,如做电路的串、并联情况时,最好用磁性黑板,使电池、用电器和开关能贴在黑板上。当然,必要时我们也可以使用幻灯片,学生的兴趣就会更高。为了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师还必须注意:第一,要指导学生观感;第二,实验与思维相结合;第三,激发兴趣,不断创新。

第一、指导观感。演示实验从出示仪器到进行表演的全过程都将给学生多方面的刺激。有的实验现象稍纵即逝,学生往往视而不见,这就需要指导学生全面观感。

第二、实验与思维相结合。教师通过设疑、提问、猜测、边做边讲等形式,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分析和综合,得出结论,建立概念,找出规律,否则难以启发学生的思维。

第三、激发兴趣,不断创新。实验设置要尽量地接近生活,出乎学生意料,要以游戏、表演、竞赛等方式进行组织,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在演示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有创新意识,不断改正实验和教法,适当增加新的演示实验,敢于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随堂实验,让学生去实践、去探索,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意识。

二、其次是学生边学实验

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基本上是教师做、学生看,学生边学边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一边学习,一边做实验。由于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因而能更多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可以获得更加清晰的物理现象,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全面细致地进行指导,但不能代替学生去做,应让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力去设计、进行实验,给学生以动手的机会,学生边学边做实验时会遇到一些仪器不够用的困难,这就要求教师自制教具,由于学生自已动手做实验不像演示实验那么顺利,但却要求能很好的配合新课教学,适当地掌握时间。因此,我们在课前作好准备,并且在课堂上又要求教师发挥应变能力。三,再次是学生分组实验——实验课

学生分组实验是学生在实验员的指导下在实验室里利用整节课的时间进行分组实验的教学形式。

中学物理教学中实验课的设置目的和中学生的基本要求是:(1)掌握常用仪器的构造、原理和正确的使用方法;(2)学生正确地进行观感测量、读数和进行记录;(3)学生初步分析、处理和应用实验数,得出结论;(4)了解误差的概念并学习初步的误差计算和分析;(5)学习写实验报告;(6)培养学生严格、认真、实是求是和辩证看问题的科学方态度。

学生分组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作用有:

1、是通过分组实验加深理解和牢固地掌握已学的物理概念、定律和原理;2,是为探索物理概念规律提供感性材料和根据;(3)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分组实验课上,由于学生活动多,而且不一致。因此,教师要做好组织工作,实验小组人数以4人为宜,不要过多。过多,则学生无所事事,不但不能使他们得到应有的锻炼,而且还会影响其他学生的正常实验,影响实验室的正常秩序。实验时,老师要巡回指导,有少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不是很强要加以指导。分组实验后,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小结,以巩固实验的收获。

总结的方式由实验内容决定,可以让学生向全班汇报实验结果,并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也可以提几个问题,师生共同讨论、共同研究及改正实验的方法、步骤和一些必要的措施。使实验结果更加精确,在知道学生做实验后的分析总结时,适度的理论引申和知识迁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这些是我在实验教学中总结的一些经验,由于自己的实践经验不足,很多方面还不曾涉及,我希望在我以后的实验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方法、更新思维,一定会在实验教学方面取得好的成绩,为培养合格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下载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活动的成果及经验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活动的成果及经验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科学课探索如何更好地开展实验教学

    小学科学课探索如何更好地开展实验教学 城关一小李利平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小学科学的学习要以探究活动为核心,而实验则是探究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实验教......

    小学科学课探索如何更好地开展实验教学

    小学科学课探索如何更好地开展实验教学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小学科学的学习要以探究活动为核心,而实验则是探究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验......

    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的几点尝试(培训学习材料)

    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的经验材料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主要课程。科学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培......

    初中科学课实验教学设计[5篇范文]

    初中科学实验课教学设计 兰溪市聚仁学校振兴校区龚晓锋 初中科学学习要以探究活动为核心,而科学实验活动则是探究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教师必须善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范文模版)

    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方法。小学科学则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自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

    科学课教学经验总结(共5篇)

    科学教学经验总结 一小学教师朱彦虹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

    小学科学课(精选)

    小学科学课《骨骼》教学设计 高楼河镇中心小学 李秀选 教学内容:第四单元 第二课 骨骼关节和肌肉 设计理念:“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材料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得科学......

    小学科学课

    农村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与城市学校相比还存很大的差距:仪器设备少,没有规范的实验室。给老师上课带来很大的不便。一些抽象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很难讲明白,学生怎能将所学知识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