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的并联-初中物理教案学案

时间:2019-05-15 05:02: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阻的并联-初中物理教案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电阻的并联-初中物理教案学案》。

第一篇:电阻的并联-初中物理教案学案

听评课网(tpkw.net),丰富的在线听课评课平台!

电阻的并联教案示例之一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几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的阻值都小。

2.复习巩固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特点。

3.会利用并联电路的特点,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二)教具

每组配备干电池二节,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和开关各一只,定值电阻2只(5欧和10欧各一只),导线若干条。(三)教学过程

1.复习

问:请你说出串联电路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特点。(答略)

问:请解答课本本章习题中的第1题。

答:从课本第七章第一节末所列的数据表可以知道,在长短、粗细相等条件下,镍铬合金线的电阻比铜导线的电阻大;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可知,通过铜导线和镍铬合金线中的电流一样大;根据欧姆定律得U=IR,可得出镍铬合金导线两端的电压大于铜导线两端的电压。

问:请解本章习题中的第6题。(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自做,然后教师讲评。在讲评中要引导学生在审题的基础上画好电路图,按规范化要求求解。)

2.引入新课

(1)请学生阅读本节课文前问号中所提出的问题,由此提出本节学习的内容。

板书:〈第五节 电阻的并联〉

(2)问:什么叫并联?画出2个定值电阻并联的电路图。(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如课本图8—10的电路图,然后老师引导同学一起在图中标出干路电流I,支路电流I1和I2,和R1、R2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U。

(3)问: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板书:〈1.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即:I=I1+I2。〉

听评课网(tpkw.net),丰富的在线听课评课平台!

(4)问: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板书:〈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5)几个已知阻值的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跟各个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本节将学习的知识。

3..进行新课

(l)实验:

明确如何测R1=5欧和R2=10欧并联后的总电阻,然后用伏安法测出R1、R2并联后的总电阻R,并将这个阻值与R1、R2进行比较。

学生实验,教师指导。实验完毕,整理好仪器。

报告实验结果,讨论实验结论:实验表明,几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小。

板书:〈3.几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小。〉

问:10欧和1欧的两个电阻并联的电阻小于多少欧?(答:小于1欧。)

(2)推导并联电路总电阻跟各并联电阻的定量关系。(以下内容教师边讲边板书)

板书:〈设:支路电阻分别是R1、R2;R1、R2并联的总电阻是R

又因为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U1=U2,表明: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练习:计算本节实验中的两个电阻(R1=5欧,R2=10欧)并联后的总电阻。

学生演练,一名学生板演,教师讲评,指出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一致。

几个电阻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小,这是因为把导体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听评课网(tpkw.net),丰富的在线听课评课平台!

(3)练习

例题l:请学生回答本节课文前问号中提出的问题。(回答略)

简介:当两个相同阻值的电阻并联时总电阻的计算式:

=5千欧。

例题2.在图8—1所示电路中,电源的电压是36伏,灯泡L1的电阻是20欧,L2的电阻是60欧,求两个灯泡同时工作时,电路的总电阻和干路里的电流。(出示投影幻灯片或小黑板)

学生读题,讨论此题解法,教师板书:

认清此题中灯泡L1和L2是并联的。(解答电路问题,首先要认清电路的连接情况)在电路图中标明已知量的符号和数值以及未知量的符号。解题要写出已知、求、解和答。

解法一:灯L1和L2并联,答:电路的总电阻是15欧,干路里的电流是2.4安。

解法二:根据欧姆定律:

听评课网(tpkw.net),丰富的在线听课评课平台!

答:略。

干路中电流在分流点分成两部分,电流的分配跟电阻的关系是什么?此题中,L1、L2中电流之比是多少?

答:由于L1、L2是并联,有:U1=U根据欧姆定律得:IlRl=I2R2

表明:在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配跟电阻或反比。

4.小结

并联电跟中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

几个电阻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小。

5.布置作业

课本本节末练习1、2;本章末习题9、10。

参看课本本章的“学到了什么”,根据知识结构图写出方框内的知识内容。(四)说明

1.关于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教学大纲上未做要求,建议对基础较差的班级不增加这部分教学内容。

听评课网(tpkw.net),丰富的在线听课评课平台!

2.在课时安排可能的情况下,建议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增加一节复习课。总结第4—8章所学内容,并做适当的练习。

注:本教案依据的教材是人教社初中物理第二册。

第二篇:电阻的串联-初中物理教案学案

听评课网(tpkw.net),丰富的在线听课评课平台!

电阻的串联教案示例之一

(一)教学目的

1.理解串联电路的总电阻跟各个串联电阻的关系,并能推导出来;

2.会运用串联电路的特性和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串联电路问题;

3.初步领会等效替换法和分析综合法的基本思想,以及分析电路问题的思路.(二)教具

6伏电源,2欧、3欧、5欧、10欧定值电阻各一个,演示用安培计、伏特计、开关、滑动变阻器各一个.(三)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 引入新课

教师:如果你的收音机不响了,检查后发现有一个200欧姆的电阻烧坏了,需要更换.但是你手边又只有一个100欧和几个50欧的电阻,能否用它们组合起来,使组合的电阻相当于一个200欧的电阻呢?学习了电阻的串联的知识后,你就会知道这种等效替换是容易实现的.

板书:电阻的串联

2.新课教学

教师:把电阻一个接一个地连接起来,就叫电阻的串联.(板画图l,但其中的I、U1、U2、„„等暂不标出)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找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跟各个串联电阻的关系.为此我们先要根据欧姆定律,用伏安法测出每一个电阻的阻值,再测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值.(板画图2和实验记录表格,接着进行演示.边实验读取数据,边让学生计算阻值和填写记录表)

演示实验(1)分别先后将2欧、3欧、5欧定值电阻接于图2的A、B之间,测算其阻值.

听评课网(tpkw.net),丰富的在线听课评课平台!

(2)撤去5欧电阻时,不移动变阻器滑动片的位置,把2欧和3欧电阻串联起来接于A、B之间,发现安培计和伏特计的读数跟接5欧电阻时相同.教师说明,2欧和3欧电阻串联后的等效电阻(总电阻)为5欧.

(3)把10欧电阻接入A、B之间,测算其电阻值.

(4)撤去10欧电阻,但保持变阻器滑动片位置不变,把2欧、3欧、5欧电阻串联后接到A、B间,发现安培计和伏特计示数跟接10欧电阻时相同,说明串联总电阻是10欧.

教师:大家分析一下实验记录,看串联电路的总电阻跟各个串联电阻有什么关系?(学生答后,教师要求学生将结论填入课本上留出的空白处)

教师:刚才的实验不仅得出了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而且还看到,当用2欧、3欧电阻串联后去代替5欧电阻或用2、3、5欧电阻串联代替10欧电阻时,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跟接5欧或10欧电阻时一样.这就是说用2、3欧或2、3、5欧的串联电阻替换5欧或10欧电阻时,没有改变电路的电流、电压效果.所以常常把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叫做等效电阻,即这个串联电路等效于一个阻值为一定的电阻.用几个电阻联成电路去等效替换一个电阻,或用一个电阻去等效替换一个电路的方法叫等效替换法.现在大家用等效替换法解决这节课开头时提出的问题:怎样用一个100欧的电阻和几个50欧的电阻去替换一个200欧的电阻?(学生齐答)

教师:回答得好!请大家根据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想一想,为什么导体串联起来后的总电阻会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大呢?(若学生迟疑,可指导学生看课文中相应的叙述)

教师:刚才实验得出的电阻关系可不可以运用我们已学过的欧姆定律及关于串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知识推导出来呢?可以的!为此先在电路图(图1)上把各个电阻和整个电路的电流、电压用下标区别标志出来(教师标志).应用欧姆定律于串联电路和每一个电阻,得(以下教师一边解说推导思路一边板书,下面括号中的内容可以只叙述,不板书出来)

板书:电阻关系式的推导:由I=U/R,U=IR

(分别对串联电路和各个电阻得)

听评课网(tpkw.net),丰富的在线听课评课平台!

U=IR,U1=I1R1,U2=I2R2,U3=I3R3(1)

(根据前面学到的串联电路知识可知)

I=I1=I2=I3(2)

U=U1+U2+U3(3)

∴ IR=IR1+IR2+IRR=R1+R2+R3(4)

教师:(4)式与实验结论一致.推导的根据是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这也是我们解串联电路时的根据.从推导中看到,欧姆定律既可用于各个导体,也可能用于整个电路.这时要注意各个电阻的U、I、R要用不同的下标区别,且同一电阻的U、I、R要用相同的下标,以正确表达欧姆定律公式中各量是同一导体的量,解电路时这样“下标配套”是避免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的好措施.

3.应用

教师:请大家阅读课本例题1和2.(例题题文和解从略)阅读时注意领会课文在解题之前对问题的分析,理清解题思路和步骤.(学生阅读5分钟,教师板画出图3和图4后巡视答疑)请哪位同学说说例题1的解题步骤?(学生会根据课文的分析答:“先求出R1、R2串联的总电阻,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

教师:回答出了解题的主要步骤.有一点请大家注意,课文分析中首先提出的是“画出电路图”,这个解题的准备步骤很重要,根据题意画出电路结构图,并把已知量的符号(包括下标)、数据和待求量的符号标在图上,使题意在图上一目了然,便于我们分析已知量和待求量的联系,迅速理清解题思路.这个技能大家在解题时要注意练习,学到手.

例题1的解题思路是这样的,先从与已知量(R1、R2)相关的规律(R=R1+R2)出发,解出与待求量(电路电流)相关的未知量(R),然后再用与待求量相关的规律求出待求量.简单说就是从已知分析到待求.

板书:分析问题的思路:已知→待求

这种思路对解答较简单的问题是简捷有效的.

分析问题也可以沿着相反的思路进行,即从与待求量(I)相关的规律(I=U/R)出发,沿着“为求得待求量I,已知U,需求未知量R,而R与

听评课网(tpkw.net),丰富的在线听课评课平台!

规律R=R1+R2相联系,R1、R2已知,故I可求.简单说,就是从待求分析到已知.这思路可用下面的图式表示.

板书:待求→已知

在分析比较复杂的问题时,这种分析思路容易找准分析方向,可以形象地叫做“跟踪追击”,从未知跟踪到已知.比如,例题2的分析思路可以这样进行:边板书边解释)

分析清楚后,可以像课本那样书写:先解(B)、(C)两式,最后解(A)式,请大家从R=R1+R2出发分析“跟踪追击”,找出例题2的另一种解法.(全体学生练,请一位优等生到黑板上解)

教师:刚才的解法的分析思路可表达如下:

教师:从例题的解答中还可以看出,所根据的规律分为两类:一类是串联电路整体的物理量(“总”量)与每一个电阻的同种物理量(“部分”量)的关系,即(2)、(3)、(4)式;另一类是每一个电阻或整个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即用欧姆定律表达出的(1)式.因此,我们在分析问题时,既要分析一个电阻上各量的关系,又要分析各电阻与整个串联电路的联系.这种把整体和部分联系起来综合分析的方法,既是课本导出(4)式的基本方法,也是我们今后分析处理电路问题的基本方法,大家要细心领会.

板书:分析问题的方法:

等效替代法;

综合分析法.

4.小结

教师: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了电学的两类规律,初步接触到了等效替代法和整体、部分综合分析法.请大家在复习和练习中注意领会上述内容,并用以去解答课本“想想议议”中提出的问题(其内容是:“猜猜看,听评课网(tpkw.net),丰富的在线听课评课平台!

把电阻R1、R2、R3、„Rn串联起来,它们的总电阻是多少?你能够用推导的方法来证明你的猜想吗?”),希望能有同学找到不止一种证明方法.

5.布置作业

(1)一根铜线和一根镍铬合金线,长短粗细都相同,把它们串联在电路里,哪根导线上的电压大?哪根导线中的电流大?为什么?

(2)把一个内电阻r=0.1欧的安培表与一个R=100欧的电阻串联后接在电源上,与电路中不接安培表比较,安培表接入对电路有什么影响?这种影响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忽略不计?在我们所做的实验中都没有考虑这种影响,为什么?

(3)试证明,由电阻R1、R2串联后接在电源上,串联电路的总电压与任一电阻上的电压之比等于总电阻跟该电阻之比;两电阻上的电压跟两电阻的阻值成正比.(四)设想、体会

1.本教案设计时,一方面遵循教材的编写思想,使学生明白物理规律既可以直接从实验得出,也可以用已知规律从理论上导出,注意设计和用好演示实验,对电阻关系式进行细致的推导.但重点落在充分运用教材的课首问题、实验结果、对电阻关系的推导,以及例题中涉及的物理实际问题,浅显具体地阐明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演示实验的设计用了三个定值电阻和五步实验,两次得出电阻关系.这既为学生理解电阻关系式提供了事实依据,又为介绍等效方法和应用等效方法解决引出课题的问题提供了感性认识,使引入性问题、实验、讲授、论证统一起来,还为师生在思考和评议“想想议议”中用等效法进行论证奠定了基础.

3.教案设计让学生自己先看课文的例题及其分析与解,既是为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是为了教师后面介绍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创造较好的教学情境.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阅读例题2的分析时,不易把握所用的推理方法(正反推理)及相应的思路.这就为教师阐述“跟踪追击”法(反向推理法)创造了事实基础和情绪基础.教案先利用例题1的简单情况介绍正向推理(已知—→待求)和反向推理(待求—→已知)方法,在分析例题2时,介绍反向推理的优点,并引导学生自己用反向推理方法从R=R1+R2出发分析问题,既强化了学生对反向推理方法的基本思路的认识,又通过一题多解向学生展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不是唯一的.反向推理以其推理方向容易选准的特点而易于为初学者掌握,强化学生对它的认识是很有必要的.

4.欧姆定律中各量是同一电路或同一导体的量,对初学者来说是一个容易出错的问题.在串联电路的教学中第一次有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这一点的客观条件.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一条件,强化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的认识.教案在推导出电阻关系后,特别强调“下标配套”,在

听评课网(tpkw.net),丰富的在线听课评课平台!

讨论解题步骤时,对“画出题意图”一步加以强调,其目的之一就在于强化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的理解.

5.教案的这种安排,为下节课顺利学习并联电路打下了基础.把“想想议议”留到下节课开始去讨论,除了因为讨论思路和方法使课时稍偏紧的原因外,更主要的是在下节课开头来讨论,可以复习本节课涉及的分析思路和方法,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顺利学好并联电路的知识铺平道路.

注:本教案依据的教材是人教社初中物理第二册。

第三篇:变阻器-初中物理教案学案

听评课网(tpkw.net),丰富的在线听课评课平台!

第二节 变阻器

(一)教材 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二)教学目的

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

2.知道滑动变阻器上所标规格的含义.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3.知道电阻箱的构造,会读出电阻箱的示数.(三)教具

1.学生实验:学生电源一个,学生电流表一只,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一个,小灯泡一只,导线若干条.

2.演示实验:电源一个,演示电流表一只,滑动变阻器一个,小灯泡一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条,电阻箱一个,有四个接线柱的滑动变阻器一个.(四)教学过程

1.复习

提问:

(1)导线电阻的大小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2)“长导线比短导线的电阻大”,这种说法对吗?应该怎么说?

2.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剧场里的照明灯是怎么逐渐变暗的?(将滑动变阻器、小灯泡串联后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做演示实验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

在不改变电源电压的条件下,在电路中串联了一个叫滑动变阻器的元件,移动滑片就能使小灯泡的亮度改变.这节课研究的课题就是变阻器.

3.进行新课

提出问题:滑动变阻器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分析演示实验的电路:小灯泡的亮度变亮,说明通过它的电流变大,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应当减小电路中的电阻.

提出问题:根据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减小导体的电阻?哪种方法简便?

听评课网(tpkw.net),丰富的在线听课评课平台!

(有四种方法:减小导体的长度、增大导体横截面积,选用电阻率更小的材料制成导体,降低导体的温度.其中用改变导体的长度来改变导体的电阻简便可行.)

做演示实验:将一根较长的镍铬合金电阻线AB、小灯泡、电源、开关和演示电流表按图4所示电路串联起来.其中P是金属夹制成的触头,当P向左滑动时,电流表示数逐渐变大,灯逐渐变亮;P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示数逐渐变小,灯逐渐变暗.

提问:触头P移动时出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分析:当触头P向左滑动时,电阻线AB接入电路部分变短,接入电路部分的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一定,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电流表示数变大,灯变亮.

用触头在电阻线上滑动,改变接入电路部分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变阻器”.

提出问题:怎样改进,以方便实验的操作?

改进方法:把电阻线绕在绝缘的瓷管上,并且瓷管上各匝线圈之间互相不接触,使触头P在线圈上滑动.

出示自制教具(图5),并用它替代图7—4电路中的AB部分,做演示实验.移动触头P,观察电流表示数和灯泡亮度的变化情况.并请同学上来分析.(分析过程同上,略)

用自己桌上的滑动变阻器实物跟图7—5所示的自制教具对比,弄清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

变阻器的构造要介绍瓷管、线圈是电阻率较大的合金线绕制而成,电阻线表面涂着绝缘漆,所以制成的线圈各匝之间相互绝缘,滑片就是自制教具中的触头P,为使滑片P跟电阻线接触良好,线圈上接触滑片的地方,听评课网(tpkw.net),丰富的在线听课评课平台!

绝缘漆被刮去,为了便于接线,将滑片套在金属棒上,金属棒右端安装有接线柱.

注意:要强调滑片滑动时,改变的是线圈中A—P部分的长度.来达到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目的.

小结:

一、滑动变阻器

1.原理:利用改变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

2.构造、结构示意图和元件符号(图6).

提出问题:怎样使用滑动变阻器?利用投影幻灯片,也可以用电脑设计程序模拟电流流经变阻器的路径.同时配合演示实验.

接法:将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要将变阻器的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常见错误有两个:一是将导线接到滑片上;二是将导线接到支架上,要注意纠正.)

分析过程要有序: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是哪一段电阻线?清片向右滑动时,这段电阻线的长度怎样改变?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怎样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怎样改变?电流表的示数和灯的亮度怎样变化?

学生实验:将滑动变阻器、小灯泡、学生电流表接入电路.做下面实验:

(1)滑片向右移动时,观察电流表示数和灯的亮度的变化.先分析再动手实验、观察.

(2)移动滑片使电流表示数变大,灯的亮度变亮.先分析再做实验.

(3)移动滑片使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先分析再做实验.

观察变阻器滑片上的铭牌,说明铭牌上的一组数值表示的含义.用投影幻灯表示出铭牌,见图7。

听评课网(tpkw.net),丰富的在线听课评课平台!

3.使用:

(1)串联在电路中.

(2)弄清滑片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阻线长度怎样变化,电阻怎样改变,电路中电流怎样变化?

(3)使用前应将滑片放在变阻器阻值最大位置.

(4)使用前要了解铭牌.铭牌上标有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和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提出问题:变阻器不能表示出连入电路的电阻值,能否有一种可以表示出阻值的变阻器呢?引出电阻箱.

出示挂图,说明电阻箱的构造和读出电阻箱示数的方法.同时展示电阻箱的实物.

用投影幻灯片练习电阻箱读数三次.

小结:

二、电阻箱

1.能表示出接入电阻值大小的变阻器.

2.读数:各旋扭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它们之和就是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

练习题:

如图8所示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是电阻线的______段,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______,电路中的电流变______,电流表示数变______,灯泡变______.

发给每人一个有四个接线柱的滑动变阻器,请学生先观察它的构造和接线柱.结合它的结构示意图(课本上有此图)进行讨论:

(1)若将变阻器的B、C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变阻器的哪段电阻线连入电路?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怎样变化?做实验验证一下.

(2)把它连接在电路中,能有几种正确接法?说出每种接法所用的是哪一段电阻线?

听评课网(tpkw.net),丰富的在线听课评课平台!

4.小结

这堂课的重点是滑动变阻器.要知道它的构造、原理和作用.会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其中包括了解它的铭牌,使用前把滑片放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上,要把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并能判断滑片移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怎样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怎样变化.此外,要会读出电阻箱的示数.(五)说明

1.旧教材中使用的滑动变阻器有四个接线柱,连入电路的方法有四种.新教材用的是只有两个接线柱的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方法只有一种,跟旧教材相比,新教材的内容和要求都降低了,有利于教学.但在实验中往往用有四个接线柱的滑动变阻器.因此,为了将知识阔展,使有条件的学生会使用有四个接线柱的变阻器,可以增加这一内容.

2.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关键是弄清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是哪一段电阻线,常见的错误是把金属棒接入部分也当成是电阻,这里应指出金属棒电阻几乎为零.

3.在滑动变阻器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逆向思维的能力.使学生不但知道滑片移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怎样改变,电路中电流怎样变化?反之,给出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化或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情况,也应会判定变阻器的滑片怎样移动?

4.关于电阻箱,新教材跟旧教材相比,突出了实用性,从道理上说明它的读数方法,只要求记住怎样读出电阻箱的示数就可以了.

第四篇:引言-初中物理教案学案

听评课网(tpkw.net),丰富的在线听课评课平台!

引言教案示例之一

(一)教学目的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2.知道物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物理的广泛应用。

3.知道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

(二)教具

玻璃杯、鸡蛋、硬纸片、圆底烧瓶、铁架台、旋转七色板、放大镜、散开的塑料捆扎绳、牛顿管。

(三)教学过程

导言:从现在起,我们将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物理学。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物理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有些内容在小学自然课上我们已经有所了解,如摩擦起电、热胀冷缩等。有一些我们还不了解,尽管它们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

1.物理研究什么

课本图0一1中所列举的现象,都是我们所熟悉的,也都是物理学研究的内容,它们分别属于力的、热的、光的、电的现象。

其实在生活中,使我们感到新奇的现象还很多,这些现象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例如:飞机为什么能在空中飞行?保温瓶为什么能保温?电动机为什么能转动?用望远镜为什么能看得远些?(此处举例应包括力、热、电、光的现象。)大家想一想,还有哪些曾经使你感到新奇的现象?(引导学生发言,并指出学生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哪一些是属于力的、热的、光的、电的现象,指出这都是物理研究的内容。若学生发言涉及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内容,也给归类,说明不是物理研究的内容。)

这些物理现象现在我们还不能解释它们发生的原因,当我们掌握了必要的物理知识,不仅能解释这些现象,也能利用它们为人类服务。

2.物理是有趣的千变万化的物理现象,像一个个的谜,当谜底揭开的时候,我们的心情自然是欢畅的。在这众多的谜中,有许多就是初中物理研究的对象,到时不仅能揭开谜底,而且还能体验科学家们的研究方法,增长我们的才干。物理课上研究的一些现象,许多是我们没有见过,也没有想过。下面我们将要做的几个实验,虽然我们今天还不能揭开它们的谜底,但可以告

诉我们,物理学研究的现象是十分有趣的。(展示一些简单而又效果明显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实验一:学生实验

请同学们将一长纸条平放在桌面上,然后把钢笔帽立在纸条的一端。你能不能把纸条从笔帽底下抽出来,但要保证笔帽立在原地不动。(有的同学慢慢地拉动纸条,笔帽倒了或是笔帽跟着纸条走。)教师演示:快速抽动纸条笔帽立在原地。

为什么要快速抽纸条。才能休证笔帽不动。而慢慢地拉动纸条不会成功?这就是物理研究的内容,今天我们暂不研究,但我们毕竟知道了怎样做才能成功。

实验二:课本图0一2实验

有了前一个实验的基础,可以让学生猜一猜,应怎样弹出硬纸片,才能使鸡蛋落入杯中,而不会随纸片飞出。

实验三:旋转七色板实验

先介绍实验装置的构造,将可以旋转的圆盘分成若干个扇形,分别涂上红、橙、黄、绿、蓝、靛、紫各种颜色。要强调其中没有白色。提出问题:当圆盘飞快旋转的时候,圆盘该多好看?

演示:当圆盘旋转时将出现白色。

本来圆盘上涂有各种颜色,当它旋转的时候,却偏偏呈现它所没有的颜色——白色。这是为什么呢?当我们学过光学之后,这个谜底就不难揭开。

实验四:放大镜观察实验

我们常用放大镜观察细小的物体,放大镜中间厚、边缘薄,也称为凸透镜。大家可以隔着放大镜看看自己的手纹,看看书上的字,是不是放大了。

问题:隔着放大镜看物体是不是总是放大的?

让学生手拿放大镜,伸直手臂通过放大镜看黑板上的字或墙上的标语。(要让学生观察远处较大的,且容易分辨倒立、正立的物体。)学生观察后,回答观察到的现象。(看到的是缩小的,而且是倒立的)

用放大镜看物体不总是放大的。在什么情况下是放大的,什么情况下是缩小的?这正是光学要研究的内容之一。

实验五:课本图0—3实验

首先解释沸腾:日常生活中常说把冷水烧“开”了,水“开”了在物理学中则叫沸腾。通常为使水沸腾,需要加热,今天我们要做一个用冷水使热水再次沸腾的实验。

演示实验:将保温瓶中的热水倒入烧瓶,使水占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一左右。将烧瓶置于预热的电炉上加热,让学生看到水在沸腾时有大量汽泡产生。迅速将烧瓶加塞后倒置于铁架台上。在用冷水浇烧瓶前要让学生观察瓶中的水是平静的。浇冷水时,烧瓶中的水会再次“沸腾”起来。实验六:课本图0—5实验

散开的塑料捆扎绳(应将扎绳尽量“破”细些)用干燥的手捋几次,扎绳不仅不能合拢,反而会膨散开,甚至会被手“粘”开。

3.物理是有用的①导言:前面的实验包含着重要的物理知识,学了物理就会知道它们为什么发生,我们还要应用这些知识为人类眼务、造福。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曾运用过许多物理知识,只不过有的我们知道为什么,有的我们还不知道。例如:乒乓球瘪了,用热水烫一下能使乒乓球复圆。再如我们常用棍子来撬动一些笨重的物体。由于在小学里学过热胀冷缩、杠杆等知识,就懂得为什么这样做。

②列举日常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应用。如照相机、高压锅、电热杯、收音机等等。这些事例学生还不懂为什么,说明需要学习物理知识。

③列举事例说明在工农业生产、邮电通信、广播电视、医疗卫生等方面,都有物理知识的广泛应用,有的就是在物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要懂得它们,就需要学习物理知识。

④举例说明物理研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的重要贡献,它使我国某些尖端技术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如:同步通信卫星发射、原子弹、氢弹、低温超导技术、十亿次银河巨型计算机等。

⑤举例说明物理也是学好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不可缺少的基础。⑥简要介绍课本图0—6“科学家的设想”,说明在未来的科学中,物理应用将更为广泛,未来物理将更有用。

4.怎样学好物理

要学好物理,就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知识是从观察和实验得来的,观察和实验也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观察决不是简单的看看,重要的在于思考,要注意观察的现象有什么特点,要明确观察目的,并注意引起变化的原因和条件。这样才能有所发现。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些现象,是否也能有所发现。实验七:物体下落实验

(此实验目的在于让学生体验如何观察)

取一张纸和一支粉笔头,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演示)。演示后让学生回答看到了什么现象?(粉笔头落得快,纸片落得慢)从现象来看,粉笔头落得快。类似的现象同学们见过很多:树枝和树叶落地快慢不一样,石子和羽毛落地快慢不一样。通过这些观察会想到“是不是重的物体落地快,轻的物体落地慢?”带着这个问题再进一步的观察,这就是明确观察目的。

教师:现在我们把原来的纸片,团成纸球。

问:纸球是否比原来的纸片变重了?(没有)

演示:再使纸球和粉笔头同时下落。请同学们看看会出现什么情况(少停一会,学生有所思考后再演示,结果将是两者同时落地)。

分析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同一张纸,展开的纸片飘飘悠悠的慢慢落下来,团成纸球就很快地落下来,两者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在观察中,就是要注意这种变化,并考虑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引导学生分析纸片落地慢的原因(纸片面积大,受的空气阻力大)。

总结学生的发言,指出:物体落地快慢不同,是由于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同,而不是物体的轻重,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空气的话,纸片、粉笔头将怎样落下呢?

实验八:牛顿管实验

(借助此实验,着重讲什么是实验和如何做实验)

为了回答上面的问题,就要在没有空气的空间中观察物体下落的情况,这种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的观察叫做实验。下面我们就来做实验。

出示牛顿管。介绍装置,说明管内空气已事先抽空。长管内放了铁片、羽毛、火柴杆等轻重不同、表面积不同的物体。

提问:在空气中铁片、羽毛能否同时落地?(不能)在真空中这些物体怎样下落呢?(做演示,证明同时落地)

实验证明,在真空中轻重不同的物体将同时落地,这就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得到的物理知识。今后物理课上,许多地方都要通过实验来获取物理知识,同学们自己也要做一些物理实验。在实验中要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要按规则操作,仔细地观察,如实地记录,并根据观察和记录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总结实验七、八的认识过程,指出要学好物理,就要重视观察和实验;要勤于思考、着重理解,同时要重视应用知识,使之在应用中加深理解。

5.作业:用手帕、细绳、螺帽自制一个降落伞,观察它下落的情况。

(四)说明

做为一门新课的开始,前言的任务在于向学生介绍物理学,激发学生对物理的热爱,了解怎样才能学好物理。

在向学生介绍物理学时,要体现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简单的直述,看似严谨但会给学生以枯燥的感觉。不仅有悖于物理是有趣的,学生也不容易理解。应把这个观点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自己体会。因此在简单的导言之后,便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一些曾引起神奇感的自然现象,并通过简单分类使学生粗知物理研究的内容。既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又暗示了物理研究的内容和物理知识应用的广泛。通过一组过程简单、效果明显的实验阐明物理是有趣的。力图通过这些使学生感到新厅、意外的实验,把物理的有趣表现在无言之中,又使学生体会到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所用实验,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物理是有用的,运用置疑和列举事例的方法讲授。通过多方面的置疑,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蕴藏着许多的秘密,有待于我们去探索,而物理知识是揭开这些秘密的基础,学好物理非常必要。

怎样学好物理是通过一组学生能够理解的实验—一物体下落实验—一创设学物理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体会应如何观察、实验。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观察和实验中的思维活动,既是学习方法的熏陶,也能帮助学生破除对物理学习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力图以教师自身的教学方法,体现物理学的研究和学习方法,避免说教式的灌输。力图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创设学习物理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第五篇:半导体-初中物理教案学案

听评课网(tpkw.net),丰富的在线听课评课平台!

*第三节 半导体

(一)教材 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二)教学目的

1.常识性了解什么叫半导体和常见的半导体材料.

2.常识性了解半导体具有的三种特殊的电学性能.(三)教具

演示实验:四节干电池,量程是5毫安的电流表,锗晶体二极管(2AP型)一只,玻璃外壳的三极管(如3AX型)一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四)教学过程

1.复习

提问:(1)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

(2)怎样比较材料导电性能的好坏?

(比较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都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材料制成导体的电阻大小.)2.引入新课

翻开课本看几种材料制成的长1米、横截面积1毫米2的导线在20℃时的电阻是10-1~10-2欧.举几个绝缘5的例子,长1米、横截面积是1毫米2的木材在20℃时的电阻约是10-14~1018欧,玻璃的电阻是1016~1020欧,橡胶的电阻是1018~1021欧.

由比较可见,在相同条件下,绝缘体的电阻比导体的电阻大十万亿(1013)倍以上.

3.进行新课

(1)什么叫半导体?

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叫做半导体.

例如:锗、硅、砷化镓等.

半导体在科学技术,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电视、半导体收音机、电子计算机等)这是什么原因呢?下面介绍它所具有的特殊的电学性能.

(2)半导体的一些电学特性

听评课网(tpkw.net),丰富的在线听课评课平台!

①压敏性:有的半导体在受到压力后电阻发生较大的变化.

用途:制成压敏元件,接入电路,测出电流变化,以确定压力的变化.

②热敏性:有的半导体在受热后电阻随温度升高而迅速减小.

用途:制成热敏电阻,用来测量很小范围内的温度变化.

按图9连好电路,不要给学生画出电路图,告诉学生电路中的D中有半导体锗,让学生观察常温下电流表的示数(示数很小),再用手捏住D,或用点燃的火柴接近D,观察此时电流表示数(示数明显增大).

比较前后两次电流表示数,说明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③光敏性,有的半导体在光照下电阻大为减小.

用途:制成光敏电阻,用于对光照反映灵敏的自动控制设备中.

先做实验,电路图见图10.用四节干电池串联作电源.图中三极管用玻璃外壳的三极管(例如3AX81),把外壳上的漆刮去,将三极管的发射极e、集电极c连入电路中.

在没有光照时,观察电流表的示数(示数很小),再用手电筒光照到管内锗片(PN结上),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变化(示数明显变大).

比较前后两次电流表示数,说明半导体受到光照后电阻将大大减小.

4.小结

这堂课讲授了什么是半导体,一些常见的半导体材料,半导体的三种电学特性,正是由于半导体具有许多特殊的电学性质,所以它有着广泛的应用.(五)说明

听评课网(tpkw.net),丰富的在线听课评课平台!

1.半导体这一内容,只要求做到常识性了解,不要讲得过深过难.这一部分知识是科学常识,又将学习第十五章有用的电子元件做准备,所以虽然是选学内容,还是讲讲为好.

2.半导体的热敏性和光敏性,最好是通过实验的观察得出结论,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还可以提高学习兴趣.

下载电阻的并联-初中物理教案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阻的并联-初中物理教案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安全用电-初中物理教案学案

    听评课网(tpkw.net),丰富的在线听课评课平台! 安全用电(人教版教材) (一)教学目的 1.记住安全电压的数值。 2.知道触电的原因和触电的几种形式。 3.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二)教具 幻灯......

    电功率的计算-初中物理教案学案

    听评课网(tpkw.net),丰富的在线听课评课平台! 电功率的计算教案示例 (一)教学目的 1.会根据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算出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和用电器的电阻。 2.理解计算实际......

    力的图示-初中物理教案学案

    听评课网(tpkw.net),丰富的在线听课评课平台! 力的图示教案示例 (一)教学目的 1.理解力的三要素。 2.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二)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 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

    实验:测平均速度-初中物理教案学案

    听评课网(tpkw.net),丰富的在线听课评课平台! 实验:测平均速度教案示例之一 (苏东强) (一)教学要求 1.掌握用秒表和卷尺测平均速度的方法。 2.针对实验课的特点教育学生要讲究实事求是......

    热现象.温度计-初中物理教案学案

    听评课网(tpkw.net),丰富的在线听课评课平台! 温度计(1课时) (一)教学目的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知道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及常用的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3.......

    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初中物理教案学案

    听评课网(tpkw.net),丰富的在线听课评课平台! 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教案示例 (一)教学目的 1.常识性了解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 2.初步认识二极管的应用; 3.常识性了解发光二极管的特点。......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教案

    一、电阻的串联 如果电路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电阻一个接一个地顺序相连,并且在这些电阻中通过同一电流,则这样的连接方式称为电阻的串联 。 在电路中,电阻的连接形式是多种多样......

    串联和并联1八年级物理教案

    串联和并联1八年级物理教案 第二节 串联和并联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 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二)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