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番茄太阳》教学实录、点评及反思
著名特级教师盛新凤——《番茄太阳》教学实录、点评及反思
课前准备:盛老师选择了两个内容对学生进行快速阅读的练习,一是有关笑的词语数个;二是张海迪事迹简介,训练学生快速默读、搜集有效信息的能力,为下面多次训练反复默读课文做好铺垫。
一、交流预习,揭题生疑。
课件出示词语 番茄 颜色
清脆 捐献
天使
盲童
亲戚
忙碌
师:谁会读这些词语吗?(一生读词)
师:声音真响亮,我们一起读。(学生齐读词语)
指导字形:戚、献,进行书写练习。
师: “捐献”什么意思?请说说“谁把什么捐献给谁”。
生:“捐献”指把东西献给别人,课文中指……
师:一起再读读这些词语,课题也读一遍。
(学生读词语,读课题。)
师:读了这个课题,你有疑问产生吗?
生1:课文中的“番茄太阳”指什么?
生2:“番茄太阳”为什么要加引号呢?……
师:“番茄太阳”确是课文的中心,是需要我们细读课文深究的。下面请你细细地读课文,思考刚在提出的问题。
【 点评:好奇心是理性思维的开端,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有了好奇心,学习就会有兴奋冲动,思维就会掀起波澜。怎样唤醒学生的好奇心?方法有多种,其中之一便是创设问题情景。在交流预习后,教师立即引导学生质疑课题,“番茄太阳”指什么,深读课文的问题便因运而生。】
二、总览全文、找到支点。
学生自由读文,带着问题边读边思。可以小组讨论,说说从哪些话中读懂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 画简笔画:笑的脸谱。
师:请大家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把描写明明笑的语句划下来。
(生自由快速读后交流所划句子)
课件出示4个描写笑的句子: 1 小女孩一面用手摸,一面咯咯地笑,妈妈也在旁边笑。(在写笑)2 女孩安静地坐着,说话声音细细柔柔,特别爱笑。(还是笑)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吗?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都是笑啊。)如果不是盲童,明明挺漂亮的:乌黑的头发,象牙色的皮肤,精致的眉毛,笑起来像个天使。
师:这些句子都是写明明的笑的,让我们围绕这4句话联系全文,好好读,去感受、品味明明的笑。
【 点评:深读细读课文有一个关键问题,即是从何处入手?学生在初读感知的基础上,再去联系全文,感受、品味一个“笑”字,找到了阅读的切入口,也就等于找到了能“翘起地球”的一个“支点”。这是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所在。平庸的教学往往犹如推土机推土,“平推式”地逐段逐句进行教学,既无重点又无悬念,缺乏张力引不起学生兴趣,只能令学生昏昏欲睡。】
三、牵引笑线、感悟内涵。学生自由放声读一段时间后。
(一)第一回环:感悟笑容纯美。师:停下来了,想展示了对不对?
一生读第2句
师:你笑起来也美得像个天使,这种笑可爱吗?谁再来读读?
一生读第4句
师:融入了自己的感情,就能读出味道来了。
一生读第1句
师:“特别爱笑”说明什么?再指名读
师:你为什么咯咯地笑这么读?
生1:读出她笑得非常开心的。
师:声音非常地——生:爽朗地笑
师:非常开心地、爽朗地笑。齐读。
一生读第4句
师:“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是不是人走远了,她还追上去笑给别人听?
生:不是。是他的笑声被人们记在了心里。
师:有的写笑声动听,有的写笑声爽朗……这是一种什么笑?
生1:迷人的笑
生2:天使的笑
生3:动人的笑
生4:爽朗的笑…… 齐读这4句。
(二)第二回环:再悟笑中心酸。
师:同学们,如果你们发出这样开心、爽朗的笑,一点儿也不希奇,因为你们的生活这么幸福。但是明明跟我们一样吗?请第二次快速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来回答。
一生找出了课文中的原话回答,但不够确切。
师:你能用课文中的语言来说话。
生:生下来就是个盲童。
师:这一意味着什么?
生:生下来到现在没有看到过这个世界。
学生继续交流有关句子。
师:你们刚才找的这么多的信息,向我们传递了一个残酷的事实,明明是个盲童,而且天生是个盲童。这意味着他天生看不见这个世界,会碰到许许多多的困难,比如,他想喝水,可能……
生1:被水烫伤了。
生2:打破了热水瓶。…… 师:他想出去玩,可是……
生1:别人嘲笑他。
生2:别人捉弄他,欺侮他。……
师:还有许许多多的可是,你们会接着往下说吗?
生1:在河边走,一不小心栽进河里。
生2:想跟别人玩,别人会捉弄他。……
师:尽管生活对一个盲孩子来说,有着太多的磕磕碰碰,尽管生活对一个盲孩子来说没有一点色彩,尽管生活对一个盲孩子来说有着太多痛哭的理由,可是(还是这个可是),可是天真可爱的明明,却向生活张开了天使般的笑脸,笑得那么灿烂,笑得那么满足。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心酸、心痛的笑啊。这些描写明明笑的句子谁愿意再来读读,相信会有另一番感受。(生一句一句读。)
师:明明就这样笑着,把自己的心都笑亮了,笑暖了。
(课件出示)看着她的笑脸,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齐读。)
(三)第三回合:领悟笑中温暖。
师:沐浴着明明灿烂而又让人有点心酸、心痛的笑,“我”的心情在不断发生变化。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追寻作者心情变化的轨迹。我们来合作,我描述作者的心情,你们来读明明的笑。
(师生合作配“心中的太阳”乐曲朗读)
师:所以在我的眼里,这笑是最美的“番茄太阳”。再次齐读——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四)第四回合,再悟笑中深意。
师:爱笑的明明附在“我”耳边说了一句什么话,你是怎样体会的呢?
(课件呈现:“阿姨,我妈妈说我的眼睛是好心人给我的。等我好了,等我长大了,我把我的腿给你,好不好?”)
师:“我”听了以后,为什么“泪哗地一下子流了下来”呢?我们放声读读最后第二个自然段,走进明明的心灵世界,相信你会有更深的感受。
生1:我感受到明明不仅形象像天使,而且心地善良,她觉得她的眼睛是好心人给的,等她眼睛好了以后,她要把她的腿捐献给阿姨。
师:“捐献”一词用得真好!
生2:这也是阿姨的“泪哗地一下子流了下来”的原因,听到这样温暖人心的话谁都会感动的。她自己是残疾人,她更关心同情跟自己一样有残疾的人。
生3:我在明明的心灵世界里看到了明净、纯洁和善良,这是多美的心灵!生4:我觉得明明的心灵这么美,与她的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这从“我妈妈说我的眼睛是好心人给我的”可以看出来。她的妈妈为了生活在菜市场卖菜,却是个心地善良的人。
师:学到这里,我们该对课题《番茄太阳》有深刻的认识了吧?请大家联系课文最后几个自然段谈谈自己的体会。
生1:因为阿姨的“眼前总是浮现出明明天使般的笑脸”,红红的,这笑脸就是“太阳像番茄”。生2: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课文最后这句话点明了课题:“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意思是明明善良的心地震撼着我,温暖、鼓励着“我”,“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师:“番茄太阳”为什么用引号,谁能回答呢?
生3:我觉得“番茄太阳”是从明明的话中引用的名称,所以要用引号。
师:你们理解得多深刻呀!是啊,明明心中有爱,所以她笑,笑脸才会像最美的番茄太阳;明明心地善良,总是想到别人,这番茄太阳才会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
让我们一起朗读以致背诵课文的最后三个自然段。(配乐)再次细细地体味明明笑容背后的美丽。
【点评: 切入课文后如何感悟课文?因为这是决定教学成败的中心环节而显得格外令人关注。盛老师的教学给我们的启示是:一要通过朗读,入境入情移情体验,受到情感熏陶感染,教学要避免理性的说教;二要突出重点,重点感悟描写明明“笑”的几个句子,但又不把重点词句的学习孤立起来,与课文整体割裂开来,而是联系全文、联系生活;三要层层深入,由感悟笑容到感悟笑中心酸、笑中温暖、笑中深意,以致感悟课文主旨,以课文中明明的美丽、善良来滋润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是一个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阅读过程,是一个较为理想的阅读过程。】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师:明明这个小姑娘的形象已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了,但课文还有一个人,写得不多,是——
生:作者卫宣利。
师:凭你对文字的理解,觉得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生1:脸上挂满笑容的 ……
观看录象(作者与学生交流):“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盛老师的朋友……。”
师:看了录象后后,觉得卫阿姨和你想象中的一样吗?
学生被刚才的录象感动得说不上话来。
师:虽然录象中的卫阿姨脸上看不到笑容,但她的内心是阳光的、坚强的。前段时间她又给我寄来了她的两篇新作,老师截取了其中的两个片断与你们共享。以后,我就穿着这双鞋,在医生的指导和父亲的扶持下,开始了艰苦的锻炼。后来,被医生断言不能再走路的我学会了扶着双杠走,拄着双拐走,走出绝望,走出封闭,走向了社会,走出了我自己的一片天!——《两双球鞋》
如今,10年的时光过去,我终于用手中的笔趟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再也不是当初那个绝望的小女孩儿了。但是那个流泪的中秋节,那团流泪的月饼,仍然留在我心最深的地方。我终于明白父亲的话:人生也像月饼一样,要由各种丰富的滋味才能圆满起来。
——《留泪的月饼》
教师读片段一,学生齐读片段二,配乐。
师:读到这儿,你肯定有许许多多的话想对卫阿姨说是吗?人生的路很漫长,卫阿姨的人生之路将比我们走得更艰难。温暖和爱是可以传递的呀,让我们在小番茄纸上写下一、二句话去鼓励、温暖卫阿姨好吗?
学生独立写话练习,然后交流。
生1:你的坚强,开朗,将会伴您走完以后的生活……
生2:卫阿姨,坚强吧,勇敢吧,像明明一样温暖的微笑吧,生活是温暖的,绚丽的,有温暖就有希望……
……
师:文章前,卫阿姨提写了这么一句话“心里有了快乐,光明就不远了。”愿我们所有人的心中都充满光明,愿明明的笑留在我们每个人心中。
生再读写明明笑的四句话。
【点评:适当拓展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体现了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创导开放的语文教学。拓展方式要视教学的需要,或是文本内容空白的补充,或是文本背景材料的铺垫,或是同一阅读主题的延伸,或是举一反三阅读能力历练等等。本课的拓展当属于同一主题的延伸。】
穿过语言的丛林 种下心中的太阳
——《番茄太阳》教后
一、披荆斩棘 朝圣的路渐渐显现 文本是个丛林,茂盛幽深,那么深邃神秘地诱惑着我们去探险,去走进它的深处。然而我们也很容易在其中迷路。教师解读文本的过程是个披荆斩棘的过程。不断地探路,不断地摸索,直到最后,朝圣的路渐渐显现。这是一个痛苦、漫长的过程,也是个能让我们不断发现惊喜的过程,你在丛林中走得多深,学生跟随的脚步就有多远;你开辟的路有多清晰,学生就能走得多轻松。走在文本的密林中,教师是个开路人、引路人,永远走在前面。
本课设计找到笑这条线切入,让它串起散乱在文本中的语言珍珠,也串起了一条情感的主线。这条“笑”线,引领我们走上了一条“朝圣路”:朝文本的核心走,朝作者的内心走,直至最后走进了我们自己的内心,到达风光无限的精神与情感的颠峰。
二、引渠灌溉,干涸的心渐渐润泽。
学语文的最终目的,是要留下语言,留下形象,留下情感。“形象大于情感。”形象会在每个人的心中无声地言说真理。写人文章阅读的过程便是师生一起重塑形象的过程。本课的教学,就是努力在品词析句的过程中努力塑造明明和我的形象。这两条线,一明一暗,相互交织。文路的特点要反映在教路上,时显时隐。本课的教学在引导孩子学语文的同时,师生一起感悟、思索人生的命题:“人,应该怎样活?”“笑对人生”的真理不是靠教师的说教,而是学生千辛万苦从文本中品出来的,从与文本、与作者真真切切的交流对话中悟出来的。心的润泽,悄然无声,灌溉之源,便是那神奇的文本语言。
三、教给方法,读书能力渐渐形成。
快速阅读,搜集整理信息,是重要的语文能力之一,在当今信息时代,也是最实用的语文能力。在课改轰轰烈烈进行的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老师们关注了读,追求书声朗朗、议论纷纷的课堂。然而,真正的阅读,是深层次的,是与自己心灵的对话,巴尔扎克曾说:“真正懂诗的人,他会把诗人在诗中提供的一星半点拿到自己心中来发展。”当学生学会了读文本时自我对话后,才会享受感动,享受收获,这是一种最真实、最深刻的阅读体验。默读课文,可以为学生营造自我对话的空间,有效促成深层次的自我对话。本课教学,试图在一遍遍训练学生快速默读的过程中,学会从课文中快速获取相关信息,提升阅读能力。
第二篇:番茄太阳教学反思
《“番茄太阳”》教学反思
古镇一小
郭芳
《“番茄太阳”》是四年级下册的一篇很感人的文章。课文是以“我”的见闻为主线,按时间的顺序叙述了盲童“明明”虽然生下来就看不见美好的世界,可是她活泼爱笑,美丽聪明,有着一颗闪亮的童心,懂得关爱他人,作者在与她的相处中,被她清脆的笑声感染了,被她美好的“爱心”感动了,感到非常温暖。
首先,指导学生读文感悟盲童明明的心灵。通过让学生朗读课文,画出描写明明容貌和言行的句子,读一读,认真体会字里行间所反映的童心、童趣童真,进行交流,最后指导学生有声有色的读好这些句段。
其次,指导学生再读课文,体会明明给我带来的快乐和感动,读文中找出描写我心情变化的语句,读一读,联系上下文体会“我”心情的变化。课文的开篇写了作者的心情是灰暗的,在结尾处却是快乐和感动。在读中让学生跟着作者一起快乐、乐观起来,感受着“番茄太阳”带来的那份温暖。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和发展的。本文中“明明的笑”可以说是牵动着作者的心弦,打动着每个阅读文本的读者。在教学过程中,我紧抠“笑”,设计了发现、对比、迂回、深入理解的教学策略,比较有效地唤醒了学生情感的体验,同时,对学生人文价值观进行了积极地引领。的感动之外,还能体味到了爱心包含的意义。最后请学生读读课文说说“是什么能使孩子有这样灿烂的笑”,感受父母对明明浓浓的爱;请学生朗读课文最后一小节体味社会上的他人对明明纯纯的爱;介绍作者的背景资料感怀作者纯真的爱。
这堂课的不足之处,第一:在初读前我让学生读完课题后说说自己有哪些问题,然后再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但是在之后的教学中并没有落实这些问题。第二:学生再次读课文时没有留足够的时间。第三:语速过快。
第三篇:《番茄太阳》教学反思
心中的太阳
——《“番茄太阳”》教学反思
内容提要:有人说:生命是短暂的,如昙花一现。但可贵的是那一现时的灿烂、辉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论是健康还是缺陷,都应好好珍惜,让自己的生命放出夺目的光彩。《番茄太阳》这篇文章给每一位读者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中明明的笑脸一直浮现在我的眼前,她银铃般的笑声一串一串追着人走。这篇文章以一位五岁的盲童唤醒了所有人的心,读来令人感动不已,泪流满面……
关键字:番茄
太阳
感动
笑脸
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
《番茄太阳》这篇文章以作者的亲身经历,采用顺序的手法讲述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明明是一个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她只有五岁,长得十分漂亮,但不幸的是,她却是一个盲童。虽然她身有残疾看不到太阳,但是她的生活依然每天充满阳光。“每天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当她听到“我”是一个拄着拐杖的残疾人时,小女孩深表同情。"阿姨,妈妈说我的眼睛是好心人给我的,等我好了,等我长大了,我把我的腿给你,好不好?”读到这儿,我已泪流满面,小女孩身上活泼、乐观、坚强的性格以及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品质深深打动了作者,也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
在上本课时,我让学生先朗读课文,感知文意。在此基础上我告诉学生作者在写此文章时的背景情况:作者卫宣利在一次车祸中瘫痪,靠双拐走路,为逃避父母包办婚姻来到了课文所讲的这座小城,一直心情昏暗。这样介绍之后,我认为会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昏暗无比”。
一上课,我以“明明是个怎样的孩子?”这个问题切入,希望能用它来串起散落在文中的语言珍珠,引领我们朝文本的核心走,朝人物的内心走,直到最后走进我们自己的内心,去领悟精神与情感的震撼。在这个环节上,我又抓住明明的“笑”感悟明明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我先让学生找出描写明明笑的语句,说出自己的感受。在课堂上,我觉得这里有一个亮点,就是问学生“咯咯地笑”是怎样的笑?大家能不能像明明那样“咯咯”的笑一笑时?我听到一个男孩子笑得很大声,同桌认为他那是傻笑,于是,我让全班同学找到描写明明咯咯地笑的句子,学生找到了关键词“银铃样清脆”。接着,我又问那个孩子,他很有自信地说“我这是发自内心的笑,就是咯咯地笑。”我觉得孩子能说出这句话,表明他已完全走进了明明,被明明的笑感染了。我又顺势引出,如果在座的每位同学能发出这样的笑声一点也不奇怪,因为我们很幸福。但是,明明和我们一样吗?学生沉默了一会,低声说道“不一样,她是个盲童。”我再引导学生想象明明在生活中有可能遇到的困难,例如:她倒开水喝,有可能会烫着;她一个人过马路,可能会出意外;她想洗衣服,可是看不见;她想同你们一样,和伙伴们再一起玩,可是……从中让学生体会到明明生下来就看不见,意味着从来就没有看到过这个世界。在我们的眼中世界是美丽可爱的,而明明却看不到,她一出生就生活在黑暗中。可想而知,她的生活一点是困难重重的。面对重重困难,明明依然笑着。这是一种坚强的笑,这是一种乐观向上的笑。她的笑令人“隐隐心疼”。在此基础上,请学生再读描写笑的语句,让学生内心产生强烈的对比、震撼,为明明虽是这样一位先天的眼盲孩子但又是如此乐观、开朗而深深地感染。
接着,我又引导学生从明明的形象中体会“我”的情感变化,其实这也是文中的一条情感暗线。之后,就让学生感悟出三个“番茄太阳”的含义。课文中出现了三次“番茄太阳”。第一次“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这里的“番茄太阳”就是指太阳,只不过加上了明明的想象。第二次“看着他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明明的笑脸在我眼中成了“太阳”,她的乐观感染了“我”。第三次“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明明真诚的爱心,美好的心灵让独在异乡的“我”感到分外温暖。三个“番茄太阳”的含义一层比一层深刻,令人感动。
当我读到“阿姨,妈妈说我的眼睛是好心人给我的。等我好了,等我长大了,我把我的腿给你,好不好?”我也同作者一样被明明的爱心所感动了,眼泪夺眶而出。明明还那么小,虽然她并不清楚把腿给别人意味着什么,但她是诚心诚意的,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她也想做好心人,她将好心人的关爱毫不做作地传给了作者。她让作者感受到了人世间的温暖,也让我们所有的人都感受到了这种温暖。
这篇文章给人的启示是儿童对成人的改变。大人改变大人,作用远远比不上儿童改变大人。对于我们大人来说,经常回过头来看看身边的儿童,我们的生活就会变的更美。大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非常严重的,而童年其实是最无忧无虑的,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儿童仍然是快乐的,有许多值得我们大人学习的。
虽然这节课我讲解的地方很少,但我觉得我上得比较满意,孩子们也用情在学。我想语文课需要感动,需要震撼,需要心灵独白。这感动是作者之情、文本之情、教师之情、学生之情汇流而成的生命润泽。我欣慰我曾经与学生一起分享过这份心灵的洗涤和湿润,我和学生一起穿行在流泪的语文课堂中,用生命的手掬起一捧捧晶莹的心灵泪花,我们营造着爱的氛围,一种和谐的人性氛围。我感动了,学生也感动了。
文章中,明明的坚强、乐观和爱心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她的笑容纯真而又温暖,感染着我们所有的人;她那活泼开朗、纯真善良的心灵,就像她所摸不到的“番茄太阳”那么美丽,那么温暖,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里。
残疾人尚且如此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向往光明,那我们岂不是更应该如此?
单位:商南县湘河镇中心小学
姓名:赵晶
电话:***
第四篇:《番茄太阳》教学反思250字
课文中明明那天使般的笑脸、那纯真善良的心灵化作红红的“番茄太阳”挂在作者的心中,也挂在我们的心中,感动着我们,温暖着我们,让我们明白当生活的不幸降临时,不要悲观失望,要用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它。根据本文内容特点,我主要抓住理解三处“番茄太阳”的不同含义来展开教学:首先让学生浏览全文画出三处描写“番茄太阳”的句子。接着初读这三处“番茄太阳”,引导学生思考:这三处“番茄太阳”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分别指的又是什么?给予学生足够时间自己阅读课文,最后师生交流,在交流中学生能比较准确说清第一、第二处“番茄太阳”的含义,对于第三处学生能够理解意思,但在表述上不知用什么词语才比较恰当,因此再让学生朗读相关段落,画出关键词,引导学生体会,原来让“我”感动的是明明的心灵。紧接着追问“什么样的心灵?”这时再让学生去说第三处“番茄太阳”的含义,学生就能比较容易地说出美好的心灵、善良的心等内容了。
第五篇:《番茄太阳》的优秀教学反思
对于这篇课文,我预定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体会“番茄太阳”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和对我的感染,有感情的读好课文中人物的语言,教学重点是抓住重点词句,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教学难点是理解文中三处“番茄太阳”的含义。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首先以自己的朗读感受作为导语,希望能给孩子们学习课文做一个情感铺垫,引起情感共鸣。然后我直接以“明明是个怎样的孩子”这个问题切如文本,希望能用它来串起散落在文中的语言珍珠,引领着我们朝文本的核心走,朝人物的内心走,直到最后走进我们自己的内心,去领悟精神与情感的震撼。
在这之后,我又引导学生从明明的形象中体会“我”的情感变化,其实这也是文中的一条情感暗线,最后四小节,我本想把它作为文章的重点,让学生细细感受明明那颗充满爱的童心,我通过默读感知、指名读体会、换位读感悟等方式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