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献之练字 教学反思时国云
《王献之练字》的教学反思
昌盛中学 时国云
【教材简析】
《王献之练字》是教科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课文讲述了王献之戒骄戒傲,认真、刻苦练字的故事。通过故事的阅读、挖掘,引导学生懂得要想成功只有刻苦练习、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课文故事层次清晰,脉络分明,故事内容简洁,蕴含深刻的道理,是一篇极富教育意义的故事。【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教师及文本之间充分对话,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本课应在学生丰富的感受和体验中,与文中人物心理进行交汇,在想、说、议中内化语言,在看、听、读中提高语文素养。
反思这一节课,整课的设计,我分这样的几部分,首先以出示王献之的书法作品导入,让学生对王献之的书法技艺有初步的感知,之后我又提出他的书法技艺这样高是什么秘诀使他成功的呢?来引入新课做铺垫。
在教授新知的环节中,我以问题的提出来贯穿课堂教学的,在逐段学习中,我都设计一个能捕捉本段重点的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读---思----悟,读懂课文内容,思出人物的情感,悟出深刻道理,在读的过程中,采用朗读、默读,同桌互读,分角色读等不同的形式,课堂中积极鼓励学生动脑、动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引导他们走入文本体会任人物的性格特征,感受到成功的秘诀就是要勤学苦练,坚持不懈的努力。最后我设计一个《我是小记者》语言训练题,目的是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同时也是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成功的课也不例外。我的这节课也同样如此,一是时间上没有把握的很准。在分角色朗读的环节上没有进行,如果能使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二王”父子俩的心理感受,这样能更准确的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二是过渡的语言不够精练。如果把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比作一颗颗珍珠的话,那么过渡语就是穿珍珠的线,即要结实也要光滑,才能使珍珠顺畅滑过,因此过渡语是整节课的精髓,而这节课的过渡语这方面的作用体现的还欠缺。
《王献之练字》的
教学反思
昌盛中学 时国云
第二篇:王献之练字教学反思
《王献之练字》教学反思
我教授的课文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篇精读课文《王献之练字》。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知道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俩是我国古代大书法家。
2、知道王献之成为大书法家的“秘诀”,懂的只有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才能成功的道理。
3、理解“自满、惭愧、秘诀、聚精会神”等词。
为完成这些目标,我把整节课分成这样的几个部分,首先以出示王献之的书法作品导入,让学生对王献之的书法技艺有初步的感知,之后我又提出他的书法技艺这样高是什么秘诀使他成功的呢?引入新课。来达成教学目标1。在教授新知的环节中,我以问题的提出来贯穿课堂教学,在逐段学习中,我都设计一个能捕捉本段重点的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读、思、悟,并抓住重点词句的理解,促进读懂课文内容,思出人物的情感,悟出深刻的道理,这同时落实了目标3。在读得过程中,采用朗读、默读,个别读等不同的形式,课堂中积极鼓励学生动脑、动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引导他们走入文本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感受到成功的秘诀就是勤学苦练,坚持不懈的努力。来达成目标2。
课堂教学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再成功的课也不例外。我的这节课也同样如此,一是时间上把握不是很准,朗读不够充分。二是过渡的语言还应再精炼。
为了以后更好地教学,改正不足,改进教学方法,特制定如下措施:
1、教师本人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做到导学有方向,导语精,范读准。
2、在课文的理解中,多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足够的朗读中体会文章的内容,悟出人物的情感。
3、把每种训练都落实到实处,不能急于求成或流于形式。为了提高学生的默读速度,教师可以选择课外的文章,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检测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
第三篇:教案王献之练字
《王献之练字》教学记实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送给大家一首老师自己创作的小诗也是一个小谜语。请同学们猜一猜这首诗赞扬的是哪位书法家? 生:(疑惑)的看幻灯片上的(诗)。
师:请同学们看看老师为大家带来的“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作品。师:(出示王献之的书法作品),同学们看看这些个字写得怎么样? 生:写得很漂亮。
师: 这幅是父亲书圣王羲之的书法作品,这幅是儿子王献之的书法作品,你能分清谁的书写水平更高些吗?但透过“与父齐称书界王”这句,同学们现在能确定老师那首诗赞扬的是哪位书法家了吗? 生:王献之
师:请同学们大声说出他的名字。生:王献之是晋代大书法家。
师:你知道他出生的年代,还知道他的身份真了不起。(幻灯片出示王献之的画像及简介)
生:我知道王献之的父亲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师:你还知道他父亲是谁,真棒!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给大家变一个魔术,师用毛笔沾水写一个大字,这个字念什么?用书遮挡上加个点,这个字念什么?大和太“一点之差”,在一千六百多年前王氏家族家族里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请同学们穿越时空和老师来到晋代,学学王献之是怎样练字的?(板书:11王献之练字)
二、初读感知
师:请同学们轻轻的打开语文书76页,端起书,放开声音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注意要把课文中的生字读准,不认识的字,不好读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了。在读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该怎么办呢? 生:可以查字典。
师:借助工具书是个好办法,可是手上没有工具书的怎么办呢? 生:我们还可以问老师,老师是一本很厚的又会说话的字典。师:向老师请教也不错,但向老师请教的人太多,老师忙不过来呢? 生:我们还可以问同学。
师:同学互助也是一种自学的方法,这三种方法同学们记住了吗?开始读吧。生:自由读。
师:读了一遍课文,字、词都认识了吗?有没有不认识的?(出示幻灯片字词)我请学生来读,如果你觉得对,就请你跟着他读。(学生读词语,老师强调“模”和“摩”为圆唇音)生:读词语。
师:这些词语你都理解吗?只有理解才会运用,谁愿意选择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生:坚持不懈。妈妈每天坚持不懈的锻炼身体。
生:抚摩。早晨爸爸抚摩着我的头说,儿子到学校听课一定要认真哦!师:默读最有助于思考,同学们现在默读一遍课文,思考王献之练字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边读边画出体现王献之态度变化的词语。生:自满、惭愧、勤学苦练 师:板书
三、精读课文
师:王献之小小年纪为什么会自满呢?谁愿意给大家读一下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课文)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同学们能用一个关键词记住这一段的内容吗?(幻灯片出示本段内容)生:
师:寻找关键词,不仅要考虑这段写了什么,主要的是这个词不但在这一点很重要,而且能引起下面的故事情节。生:自满。
师:这个词语与下文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读读第二自然段吧!
生:读第二自然
师:谁知,„„随手写了一个太字。这和自满有关系吗?让我们接着往下看。生:读3自然段。
师:从这两段话里你发现小献之的表现与自满有什么关系了吗?找同学再读2、3自然段,思考在读这两段时应该读出怎样的感情色彩呢? 生:指名读文。师:通过读课文我们一直在思考文章内容如自满有怎样的关系,那么自满这个词你理解吗?谁能试着给大家解释一下。生:满意 生:骄傲
师:如果你是小献之,会怎么想呢?只要我随手写一个字,他可能会想„„
生:我的字多漂亮呀!
生:我的字比爸爸的字还要漂亮。
师:那么如果把自满换一个词,我们还可以说:献之很聪明,„„他渐渐()起来了。生:自大。
师生:齐读第一自然段。师:指名读第四自然段。生:读文。
师:这个自然段用的关键词是什么呢?师领读第一句话。生;惭愧。
师:(板书:惭愧)这个词是本节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所以在老师写的时候请你仔细观察,争取记住怎么写。生:书空
师:从“自满”到“惭愧”为什么他的心情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同学们试着用:“因为„„所以„„”
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同学们以前后桌为单位,再读读课文前四个自然段,寻找引起小献之心情变化的原因。生:同桌之间讨论。
师:小组派一个代表,汇报一下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小献之的心情变化与什么事情有关系呢? 生:
师:是哪个字改变了他的态度?
生:“太”
师:具体点说,应该是“太”字的一点让小献之醒悟过来了。谁能把这一点背后的故事给大家说清楚呢?
师:师读第二自然段。(幻灯片出示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在这一段中献之得到他想要的心理感觉了吗? 生: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师:(幻灯片显示关键词语)让我们带着这些关键词,总结一下献之为什么会由“自满”而变得“惭愧”了呢?
师生:因为献之写了十几个“大”字,精心选了一个“大”字拿给父亲看,而父亲随手加了一点,这一点就写得很好,从这一点上就看出父亲的书写水平就超越了自己,所以献之很惭愧。
师:同学们这么七嘴八舌的说,大家听得不清楚,谁真的明白为什么他的心情会发生变化,主动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概括引起献之心情变化的原因。师:正是因为惭愧了,他才会回到父亲的书房去寻找秘诀。(板书:秘诀)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互换)
师:秘诀到底是什么呢?同学们自己读下一个自然段,看谁找到秘诀了?
生:自由读课文。
生:谁看到秘诀了?如果你是小献之,你在小花园里看到了什么? 生:十八缸的水。
师:刚刚有同学在下面怀疑,练字和水又有什么关系呢?(幻灯片出示文房四宝)
简单介绍文房四宝的使用。每一次写字要在砚台里放上一点水然后把研磨才可以书写。每次用一点,要把十八水缸的水都写完,需要多长时间呀?通过这十八缸水,你知道了练字的秘诀了吗?是什么? 生:坚持不懈
师:(板书:坚持不懈)献之还看到了什么?指名读课文。生:读文
生:看见了父亲„„写字了。
师:父亲是什么人呀?什么样的书法家呀? 生:大书法家,赫赫有名的大书法家? 师:那他的字写得怎么样呢? 生:很好。生:非常好。
师:当小献之看到父亲一位赫赫有名的大书法家还在清晨坐在石凳上聚精会神的写字。他体会到秘诀是什么了吗? 生:做什么事情都要聚精会神。
生:字写得好也要练,否则就不能进步了。
师:父亲以身示范,要想练得一手好字不仅要坚持不懈,还要勤学苦练》(板书:勤学苦练)
师:如果你们都是王献之,你知道秘诀了吗?我当一次记者采访一下同学们?
师:你好小献之,我想问问你爸爸让你把十八缸的水写完,是不是在跟你开玩笑呢?这么多水什么时候能写完呀? 生:不是
师:爸爸是在告诉你一个什么道理呢? 生:做事情要坚持不懈。
师:我再采访一位同学,小献之你好? 生:你好
师:通过今天和父亲的谈话你今后打算怎么做呀? 生:坚持不懈的练字。
师:怎样做才算坚持不懈的练字呢? 生:每天都要练不能半途而废。
师:很好看来你真的懂得了坚持不懈的涵义,就是每天都好做。小献之是这么想的,他是这么做的吗? 生: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谁能用课文里面的话来说一说小献之是怎么做的? 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不懈的勤学苦练。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把这些句子补充完整。生:练说。
四、总结拓展
师:小献之明白了练字的秘诀,让我们结合课题和黑板上的词,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生:王献之八、九岁时就写得一手好字,经常受到人们的夸奖,于是他开始自满起来。有一天,他写了十几个“大”字,精心挑选了一张拿给父亲看,父亲看了没说什么就随手加了一点儿,父亲随手写的一点就比他写得好。所以他很惭愧,虚心向父亲请教练字的秘诀,父亲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他,秘诀就是坚持不懈、勤学苦练。后来王献之成了大书法家。
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生:做事情要坚持不懈。生:做人不能自满。
师:最后老师想告诉大家无论学习哪一种技能,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坚持不懈、勤学苦练”的精神,最后老师送给大家“勤学苦练”这四个大字。希望“勤学苦练”这四个大字伴随你的一生。
第四篇:《王献之练字》的读后感
读了《王献之练字》这篇文章,我受益匪浅。
《王献之练字》这篇文章主要写了王献之小时候很聪明,八、九岁就写得一手好字,常常得到别人的夸奖,他渐渐自满起来。父亲教育了他,他认识到了错误,从那以后,他每天早早起来练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不懈地勤学苦练,后来成了大书法家。
我不禁想起我自己。一年级的时候,我的字写得很难看,常常受到家长的批评,我想:我还小嘛,长大了字就会写好的。但是,都读二年级、三年级了,字还是写不好。有一次,我看见一个朋友正在写字,他的字可漂亮了。我问他:“为什么你的写字这么漂亮啊?”他说:“这是我从书法班学习的呀。”回到家,我央求妈妈也帮我报书法班学习,妈妈爽快地答应了。于是每个星期五,当同学留在学校玩的时候,我就得勿勿忙忙地赶回家。当同学在电视机前欣赏节目的时候,我就在房子里练字,就算有蚊子叮我,我也不怕,继续一笔一画地练字。我的字一天一天地进步。每当我写字的时候,我总是想起老师教的方法:排叠法、守中法、斜肩法、外弧法等等。我的字越写越漂亮了,还被老师推荐参加书法比赛呢!
以后我会继续向王献之学习,做什么事情都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第五篇:王献之练字教案
王献之练字教案
一、欣赏墨迹,走近献之
“同学们,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王献之。你知道王献之是谁吗?你对他有哪些了解呢?”了解了王献之是我国古代大书法家后,在典雅音乐的渲染下欣赏王献之的墨迹,激发学生对王献之的钦佩之情。能写这样一手漂亮的字真是让人羡慕,王献之是怎样练就一手好字并流传千古的呢?难道他是天才,还是他有什么秘诀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王献之练字》。板书课题:王献之练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问,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3.出示课文生字词,学生认读,检查识字情况。
三、细读课文,理解品读课文
1.主人公王献之在练字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先来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王献之心理的语句。你能从中看到怎样的王献之?。再引导学生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再现故事情境,展开想象的翅膀:不同人看到小献之小小年纪写得一手好字后是怎么夸奖他的呢?提示学生:假如你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假如你是一位书生,假如你是献之的同龄人,你会如何夸奖他?假如你就是小献之,听到这样的夸奖,心里会怎样想呢? 然后让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王献之自满的原因。
2.引导学生在2、3自然段中边读边悟还从哪看出王献之很自满?抓住“满以为、兴冲冲”两个词语通过感情朗读再度体会王献之的自满。
3.引导学生读第四自然段,找出此时的王献之有什么心理的变化?体会“惭愧” 仅仅一个”点”却看出了献之与父亲的差距,献之很惭愧,首先通过做动作理解“惭愧”。然后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走到王献之身边,王献之回到书房问父亲有什么秘诀。他会怎么问父亲呢?引导学生在“问道”前面加上一个词表达王献之此时的心情,例如“好奇地”“急切地”“疑惑地”,并让学生把这些词语放到句子中读出相应的语气。
比较句子,感受刻苦
小献之急切地向父亲讨教写字的秘诀,可见他是一个好学的孩子,让我们也来做一个好学的孩子,请同学们帮小献之找找“秘诀”。
引导学生比较句子,感受父亲的专注、刻苦。第二天早晨,献之来到小花园,见父亲坐在石凳上写字。
第二天清晨,献之来到小花园,见父亲已坐在石凳上聚精会神的写字了。
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早晨”和“清晨”并抓住“已”认识到为学必须及早,由“聚精会神”认识到练字要认真、专注。王羲之已经是大书法家了,却依然这样勤学苦练,他在用实际行动向儿子说明成功的秘诀。4.讨论交流,探寻秘诀
父亲的本意就是让他写完这18缸水吗?如果他把墨汁搅在缸里,然后乱涂乱画,用了这18缸水就能练好字了吗?父亲的话暗含着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同伴互助共同探究。
四、升华情感。
1.听了父亲的话,小献之怎样做的?齐读最后一段。2.献之怎样成功的,找一找那些词语可以体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不懈地勤学苦练。” 这些词读起来容易,然而做起来却很难。让我们来想象一下,透过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王献之是怎样坚持不懈地勤学苦练的呢?
五、揭示中心,升华主题
假如王献之通过“时空隧道”来到咱们班,请你以小记者的身份对他采访。
师小结:天才来自于勤奋,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坚持不懈、勤学苦练就是成功者的秘诀。同学们,如果你也有自己的梦想,就请牢记这成功者的秘诀——学生齐说:坚持不懈、勤学苦练。
六、板书设计
自满 惭愧
王献之练字 大书法家
坚持不懈 勤学苦练 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