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望庐山瀑布教案设计
望庐山瀑布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策略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准平翘舌音的字,通过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或根据自学提示,理解“疑”等关键词的意思,大体了解诗句的意思,读懂诗歌的基本内容。
2、借助图片,通过想象再现诗歌情景,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意,感受诗中描绘的优美景色,受到美的熏陶,产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能用合适的语调朗读古诗。
3、感知《望庐山瀑布》想象奇特的特点,补充阅读一些写名山大川的古诗,丰厚积累。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想象再现诗歌情景,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意,感受诗中描绘的优美景色,受到美的熏陶,产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能用合适的语调朗读古诗。
2感知《望庐山瀑布》想象奇特的特点,补充阅读一些写名山大川的古诗,丰厚积累。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13课《古诗两首》(齐读)
2、小朋友们,古诗词凝聚了我国几千年的文明。记载了先辈的风采,是中华民族不朽的国粹!作为新世纪的少年儿童.很有必要朗读和背诵一定篇目的古诗词名篇佳作,下面我们就来背一背古诗,看谁背得多,背得好!(你的这首古诗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景,你竟然能背出课外学到的古诗,很了不起!你的声音响亮又动听,背出了古诗的韵味!------)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新诗——望庐山瀑布(板书)
3、解题:齐读课题,注意突出望字,“望”是什么意思?“望庐山瀑布”就是——从远处看庐山的瀑布。
4、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谁能为大家介绍李白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大家说得很对!唐代大诗人李白诗风豪放,想象丰富,被后人称为“诗仙”,他还和下一首诗《绝句》的作者杜甫,并称为大李杜呢!下面我们就随着李白的足迹,来到庐山瀑布前尽情欣赏它的美姿: 二 初读感知 1、(出示课件)、从大家专注的眼神中,老师明白庐山瀑布已经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那么小朋友们能和大家分享你的感受吗?(指名)(你说出了庐山瀑布的形状!你的小眼睛课真厉害,一下子就看出了庐山瀑布的特点!是呀,你说出了老师的心声)那么李白又是用怎样的诗句来赞美它的呢?请大家大声自由朗读这首诗,把字读正确,把诗句读流利。3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那么这些生字一定难不倒你了。出示生字,开火车读。怎么区分这两个读音相同的字呢? 这些字回到了诗中,相信你一定能认出它们。(指读古诗)(你把生字宝宝们都读准确了,你读得真流利呀,你的朗读中还融入了自己的情感,真棒!)三 诗图结合,感知诗意 1 别看这首诗仅仅二十八个字,它可为我们介绍了不少景物,可是这些景物藏在诗句中,谁能很快地按照诗句的顺序把他们都找出来?(引导小朋友这么回答:我从“日照香炉生紫烟”中找到了日、香炉、紫烟)你能把它们贴到黑板上吗?注意它们的位置哦!、小朋友们,他贴对了吗?是呀,这是多么美丽的景象:“日照香炉生紫烟”,谁能把它读美?(真是一个会欣赏的小诗人呀!谁能比他读得更美?让我们一起把这美丽的景象记在脑中——“日照香炉生紫烟”。读着,读着,老师有个疑问,想请教小朋友:作者在诗中为什么要用“生”字,而不用“升”呢?谁能帮老师解决这个疑问?(因为“生”字让我们感受到香炉峰上的云雾很多,在不断地冒出来!你的回答很正确,你真是个会学习的孩子!还有哪句诗中也有景物?哪个小朋友来画一画?应该怎么画?你为什么要把瀑布画在香炉峰前?(因为诗中第二句说,遥看瀑布挂前川,出示课件,你能说说你把瀑布画得又长又细的原因吗?因为作者是在遥看瀑布。这位善于学习的小朋友,把美丽的庐山瀑布带到大家面前,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那么诗人李白站在哪里呢?指名,你从哪句诗知道的?(遥看瀑布挂前川)让我们也一起站在瀑布对面来望一望!齐读―――遥看瀑布挂前川(出示瀑布课件)遥看瀑布挂前川,小朋友们,望着瀑布,读着诗句你能感受到什么?你的耳边仿佛听到了什么?(很快、很长、很急)三千尺——虚指,很长,很高,难怪诗人会写出这样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这道瀑布流得真急,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了瀑布很长,你的朗读把美丽的瀑布带到了大家面前,让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来感悟这长而急的瀑布!)6 庐山瀑布,真是让人浮想联翩呀!难怪诗人这样想:(疑是银河落九天。)望着这美丽的瀑布,诗人怀疑——(一条银河)那么作者为什么要把这道瀑布想象成银河呢?(因为瀑布与银河一样又白又亮,它们之间有相似之处。你可真是个会思考的小朋友,真棒!小朋友们庐山瀑布从天的最高处奔腾而下,气势磅礴,诗人还以为是天上的银河从九天之上掉了下来呢。
7、诗一般的美景总是那么让人留恋,让我们再次观赏这人间奇景,齐诵这凡间妙句:(再看课件,学生跟读)
让我们把这美景牢牢地记在心中。男生背,女生背,齐背。
四、拓展延伸
1、小朋友们,我们真想把这些美丽的景象刻在脑海中,与身边的每个好朋友分享。
2、小组合作:小朋友们先在小组内说一说。3、谁能勇敢地来为大家介绍庐山美景?感谢你为大家带来了生动的介绍,还有谁也想与大家同享美景?你的介绍,让我们形象地感受到了庐山瀑布的壮美!五 作业:
看到高举的小手,老师知道还有许多小朋友也很想说,下面老师就请你们代替大诗人李白把《望庐山瀑布》所描绘的壮美的景象写下来,回去介绍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
第二篇:望庐山瀑布教案设计(范文)
望庐山瀑布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指导朗读。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诗文的内容。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激趣:同学们,上次课我们一起到中国的首都北京走了一趟,我们一起领略欣赏了北京的美丽风景,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山玩水,去庐山游览一番,欣赏一下庐山风光吧!
2、课件出示庐山风光片,学生观看,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
3、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庐山的印象,畅所欲言。
4、导入新课:庐山风景如此迷人,古往今来吸引了许许多多的游客,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我们曾熟悉的诗人李白也曾到此一游,并即兴写下了一首诗,老师今天把这首诗带来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在游览庐山后题写的诗作《望庐山瀑布》。
二、解诗人李白,回忆李白写过的诗
三、解读课题
1.出示课题,指名读课题,指导说明课题中的关键字“望”,这个望是什么意思啊?看,瞧的意思。那能不能改成看或瞧呢?不能。因为望是从远处看的意思。大家有见过瀑布的吗?瀑布是什么样子的?瀑布,它是从高山上直流下来的水,水流得很急。
四、初读古诗
◆教师:李白望到的庐山瀑布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教师巡视指导)
◆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指出诗文中的多音字“庐”“炉”加以区别。
2、课件出示:生字—拼音—组词—词语(学生带读—指
名读—齐读)
3、学生再次朗读古诗
◆教师配乐范读---学生再次朗读,读出节奏,画出节奏。四.品读诗句,理解诗意。
同学们读的可真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令人震撼的诗境中。先自由说说你读懂了哪句诗?
1. 谁来读一下第一句诗,并说一说这句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
师讲解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紫烟是真的烟吗?不是。
师讲解,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描述一下这种情景—云雾缭绕
下面请同学们看着这幅图片(课件出示古诗第一句和相关图片),带着自己的想象和感受来读这句话。老师指导朗读第一句。读出感情和气势。2.指名读第二句,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让学生明白是在远处看,“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遥看是什么意思?从远处看。
从远处看瀑布像什么?老师来解释一下,川在这里不是山的意思了,而是河流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从远处看瀑布就像悬挂在山峰前面的一条大河流。请同学们观看(课件出示第二句和瀑布)图片,说一下瀑布还像什么?自由发言。指导朗读。3.品读第三、四句
哪些字和词写出了瀑布流动速度很快?“飞和直下”我们该怎么读这句诗?或者说怎样读出瀑布流动速度的快?
三千尺”有多高?假如我们的教学楼一层有4米高,3千尺相当于250层教学楼的高度。在这里,“三千尺”不是准确的数字,主要是形容香炉峰很高,瀑布很长。李白在许多诗中都有意地把数字夸大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显示相关文字,引导学生吟诵:)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夜宿山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三千尺该怎样读,才能让人感觉瀑布很高?学生读,师指导。(读“三千尺”时语气舒缓,语调稍扬,表现水流很长。)
(课件出示庐山瀑布的录象)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庐山瀑布飞泻直下的壮观景象吧。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出这句话,指导朗读。3.第四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学生说说看。
我们在《北京亮起来了》这课中学过“银河“这个词,谁能说说”银河“是什么? 师描述“银河”:农历七月,在晴天的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叫“银河”,瀑布看上去跟银河很相似。
大家想一想,这“飞流直下”的瀑布,真的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不是。师讲解,当然不是。这银河从天上掉下来是诗人想象出来的,所以用上“疑”字。大家想一想,李白在哪一首诗中也展开想象,用到“疑”字?(课件相机出示文字,引导学生吟诵:)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
还有一个词“九天”-我们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这个地方的九天就是极高的天空。
这神话般的想象,正是李白诗词特有的风格,请同学们一起想象瀑布像银河从天而降的景象,一起读读第四行诗。(朗读第四行诗时,要求语调平稳有力,带着神往的表情,“落九天”要读出给人以瀑布很高很长之感。)
五、赏读古诗,深悟诗情
1、(以〈高山流水〉的音乐伴奏,课件出示瀑布图片)自由练读: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当作李白,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
2、(指课件),现在,你们面前就是庐山瀑布,哪位李白愿意上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呢?(生上台演读)
3、做诗人还应自然些,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来吟诵。(生起立,师生配乐演读。)
4、小结:诗人李白写出了他所见到的红日、青峰、紫烟和白色的瀑布,并展开大胆想象,整首诗色彩明丽,想象奇特,像一幅壮美的图画。让我们想象着这美景,再有滋有味地把它背下来。
5、引导学生有滋有味地背诵整首诗。(看图背,齐背,赛背)
6、瀑布以它神奇的美感动着诗人,诗人以它神奇的诗句感动着我们。此时此刻,谁能够用上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三篇:望庐山瀑布-教案设计(本站推荐)
赏庐山瀑布品盛唐豪情
——《望庐山瀑布》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望庐山瀑布》选自人教版语文第四册第五组课文,这组教材是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在写作手法和整体构思上,先实后虚,独具匠心。诗人看到从香炉峰飞流直下的瀑布,竟然联想到九天之上的银河倾泻而来。读罢此诗,不得不让人折服于诗人丰富的想象力。怎么让二年级的学生深入浅出地体会到这首诗的精妙之处,是我本节课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和电子教材来教学,力图使学生更加清晰生动的感受古诗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四个生字:庐、瀑、炉、疑
2、学会四个生字的书写:炉、流、银、烟
3、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的意境
4、通过这首诗拓展思维,萌发对自然风光的热爱。
三、教学流程:
第一步:知诗人解诗题 第二步:读古诗认生字 第三步:诵诗句明诗意 第四步:悟诗情品诗韵 第五步:背古诗写生字 第一步:知诗人解诗题 知诗人:李白简介。优课教学软件自带资源中,有一段介绍李白的视频,此时可以播放,让同学们了解李白这位诗人。并且还能让同学们说一说,李白还有哪些诗句。
解诗题:望字的含义,配合文中插图,解释望即是往远处看的意思。
庐山瀑布。庐山在什么地方?这时调出中国地图,告诉同学们,庐山在我国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风景区,那里风景优美,是著名的避暑胜地。
那么庐山瀑布到底是什么样子呢?通过搜索相关的图片资源,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的了解。
第二步:读古诗认生字
让学生自己读一遍诗句,争取读准字音,如遇不会的生字,标记下来。
老师此时可以借用电子教材中的书写工具,标记孩子不懂的字词:香炉、紫烟、川、飞流、三千尺、银河、九天。这些词是通过课前调研,总结了学生认为不理解的地方。
第三步:诵诗句明诗意
打开备课课件,带领孩子们朗读这首诗,然后,逐一解释每句诗的意思。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第一句“香炉”是个生僻词,这时,打开课件中香炉的图片。对照图片向学生解释:香炉就是烧香的器物,当烧起香的时候,烟雾缭绕。
那么本首诗中的香炉,指的却是香炉峰。这时,打开香炉峰的图片,可以看出,香炉峰形状上尖下圆,常年烟雾缭绕,像一只香炉,故而得名香炉峰。这时,打开一张“太阳照射下的香炉峰”的图片,让学生看一看,经过太阳照射,香炉峰呈现出怎样不同的一种情景?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此时香炉峰上的烟雾呈现浅浅的紫色。这时,第一句诗的意思,学生就可以轻松的理解了:太阳照射着香炉峰,香炉峰上的云雾呈现浅浅的紫色。
而图中不仅有紫色的烟雾,还能看到一条瀑布,这就引出了诗的第二句:遥看瀑布挂前川。在紫色的烟雾中,一条瀑布从天而降,这景色是多么奇妙和壮观,这样的景象极大地激发了诗人的诗性,于是诗人写下了千古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在课堂质疑中,学生不明白“飞流”的意思,此时可以借助视频,让学生形象的理解飞流的意思。
了解了飞流,那三千尺是什么意思呢?三千尺相当于现在的1千米,庐山瀑布真的有一千米的落差吗?我们到诗人的诗中去进行追寻。
李白曾经在诗中写过: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用深千尺来衬托汪伦的情谊)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用万重山来衬托小舟的轻快)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用三千尺来夸张地描绘庐山瀑布的壮观)借助学生原有的知识,来体会李白夸张但却生动的描写。
接下来看第四句,有许多同学对于银河和九天不甚了解,这时可以让同学说一说,有的孩子对天文感兴趣,他们会说出银河就是天上的星星组成的光带。这时,老师会给同学解释,九天就是天空的意思,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就是天的最高处,银河从九天倾泻而下,是何等的壮观呀!此时,配合这句诗的意境,我会给同学们看一张图片,让学生更清晰直观的了解诗人比喻的精妙之处。
那么有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诗人用了“疑”这个字,这个字在李白的诗中多次出现,让我们来回顾一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人看到床前的月光,想象成是落在地上的霜;看到天上的明月,想象成是仙人的镜子;看到飞流而下的瀑布,想象成天上的银河。通过对以上三句诗的解释,让同学了解到,大胆和神奇的想象,是李白诗歌的最大特点。
第四步:悟诗情品诗韵
此时,通篇的诗句大意,同学们已经了解,这时给同学们播放一段诗歌朗诵的视频,让同学们对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和诗句的韵味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看完视频后,学生们都想自己朗读一下这首诗,这时打开一段《高山流水》的音乐,伴着清亮悠扬的乐曲声,让同学们大声朗读这首诗。
生动的视频,悠扬的乐曲,优美的诗句,一定会在孩子们的脑海中,留下对于瀑布这种自然景观最美好的想象。
第五步:背古诗写生字
本节课还有一个重要目标:写生字。炉、流、银、烟。重点教流字的笔顺。这时可以调用系统中的生字工具。
最后总结一下本节教学设计的特点:
1.反复诵读,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理解诗意,领悟诗情。
2.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帮助学生体会李白诗歌夸张和想象的特点。3.巧妙借助电子教材,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第四篇: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来安县第二小学 胡云丰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
3.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
4.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诗题。
1.课前小游戏,看图猜古诗。
2.揭题,板书诗题。
二、初读古诗,明诗意。
1.读诗题(指名不同学生读,读出不一样的感受)。
2.生自由读古诗。
3.指名读古诗,解决“香炉”。
4.解决生字“疑”。
(相机出示疑)指名读,齐读。那么这个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指名一到两名学生)一起跟老师写。(师田字格范写)
生描红,临写,师展示,点评,反馈,生自评,互评。
5.生质疑不理解的字、词,交流讨论,解决问题。
6.再次指名读古诗。(两名)
7.生互评。
8.指导朗读:古诗不仅要读正确,还要读出节奏来。王老师教给你们一个小窍门,咱们如果将停顿的时间稍微长一些,那感觉就出来了。
9.齐读。
三、想象画面,悟诗意。
1.同学们,古人有句话,叫“诗中有画”,我们刚刚读了好多遍,读着读着你就发现了,这首诗也描绘了一幅画,师配乐朗读,生闭眼想象画面。
2.指名说说看到的景物。
3.指名描绘脑海里的画面。
4.(相机出示开头:太阳照在山峰上,峰顶云雾弥漫……)指导学生结合诗句,用自己的语言将脑海中的画面描绘出来。可采用老师提供的开头,也可以是自由创作。(学生自由创作)
5.交流赏析(师评,生互评)
四、再读古诗,悟诗情。
1.抓重点字,感悟壮丽。
同学们,凝练的诗句中蕴含着一幅唯美的画,同学们又为这幅画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形成了一段段优美的文字。如果再一次让你走进这首诗,你觉得哪个字用得妙?(指名说)
2.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讨论,说说你的理解。
3.汇报成果。
4.指导朗读。
5.了解写作背景,升华情感。
6.交流讨论。
五、拓展延伸。
1.我们浩瀚的历史中还有描写庐山的诗歌,相机出示《题西林壁》,请同学们先自由读一读这首诗。
2.指名读。
六、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望庐山瀑布》;
2.诵读《望天门山》,感悟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七、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疑
韵律美
语言美
意境美
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我利用课件创设情景,播放有关大自然美景的图片,再配乐解说,营造氛围,让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然后自然导入到第一首诗《望庐山瀑布》,出示庐山瀑布的画面,我相机配乐范读,向学生展示庐山瀑布的美丽和壮观,让学生学习领略《望庐山瀑布》中所描绘的美景和诗人热爱大自然,欣赏瀑布的气势宏大的激情,并用富有感情色彩的激励语言感染学生,收到了不错的学习效果,并鼓励学生大胆充分地展开想象,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我重点指导理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的意境及诗人用词的精妙,鼓励学生动脑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色,并把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遗憾的是,本想让学生把这幅画面画下来,因为时间的关系而作罢。
第五篇: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1.反复吟读,是古诗教学的重要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吟读,让学生理解诗意,领悟诗情,体会诗境。
2.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心中再现。
3.课后作业收集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教学目标:
1、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认识“庐、瀑、炉、疑”四个生字。
2.、通过学生反复吟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人情感,体会诗中意。
3、极力营造古诗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通过查找资料积累李白的古诗。教学重、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理解诗意。难点:体会古诗意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画意诗情 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同学们学过不少古诗,我们来“看画猜诗”,当你看到这些画面的时候,你会想到哪一句或是哪一首古诗呢? 我先来师范给大家。
学生看图,猜诗,教师相机点评。
小结:诗应景而生,如果在某一时刻,你看到某个画面,心中自然流淌出一句诗来,那可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古诗内容丰富,音韵和谐,意境优美,是中华文学宝库中的经典。我们一定要常读常诵常亲近。
二、揭题——望名知意
出示插图,看,这画的是那首诗呢?(说题目,诗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古诗两首》的第一首《望庐山瀑布》。当老师书写课题时,请同学们伸出手指一起书空,把课题写在你心中的黑板之上。(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解读“瀑布”,认识“瀑”字。看偏旁,利用形声字的构字方法来记字。
瀑布是什么样子的呢?生试着说说,师相机出示瀑布的图片,形象理解瀑布。这首诗写了哪里的瀑布?
再看“望”字,你知道了什么?
谁在看庐山的瀑布?请同学完整的说出题目的意思。题目只区区五个字,却给了我们如此丰富的内容,看来我们以后读古诗一定要仔细的品一品题目。
再一次读课题。
庐山风光秀丽,可以登高赏景,可以临谷听泉。在众多的美景中,李白却独独写了庐山的瀑布,下面我摩恩就跟随李白去看看庐山的瀑布究竟有什么独特的魅力。
三、品读——诗心三叠
1、一望瀑布,察音识韵。
读诗首先要读准,读顺,打开书76页,自读一遍,同桌互读一遍。出示诗配画,指生读,检查字音是否正确,诗句是否通顺。同学们读的很熟,很通顺,但是读的够不够细致呢?
考考你。你们知道“看”分远看和近看,这首诗中,李白是近看瀑布还是远看瀑布呢?理解“遥看”的意思。
远远的看过去,就是“望”的意思。诗中有两个同音字,你发现了吗? 字理区分“炉”与“庐”字。在诗中,“庐”说的是庐山,“炉”说的是---? 理解“香炉”,说说香炉是做什么的。这里的“香炉”指的是“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出示香炉峰图片,对比出现博山香炉图片。)所以,读诗不单要读准,读顺,更要细致。
字音有长短,节奏有快慢,读诗就要读出古诗的韵味来,下面同学们自己试着读出古诗的节奏来。师可以打手势进行指导。
现在,你觉得读诗还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吗?读诗如看人吗,要知全貌,用眼更要用心。
2、再望瀑布,意象入画
真不错,同学们渐渐读出诗的韵味了。但老师告诉你,诗的韵味不止这些。人常说“诗中有画”,这画就在字里行间蕴藏着,同是一首诗,每个人看到的画面也不尽相同。请你沉下心来再读读古诗,边读边想象,每一行诗让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读,想象,交流。相机板书。A、日照香炉生紫烟 抓住“生”字的动感。“紫烟”看图理解想象。想象日光映照下香炉峰云雾缭绕袅袅不停的景象。
B、遥看瀑布挂前川
体会“挂”字的化动为静。是谁有如此神奇的力量把瀑布挂在山前?读出这种神奇的景象。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飞流直下”这个词给你什么感觉? 体会“三千尺”的夸张。字理认识理解“疑”字。“银河”“九天”等词语的理解感悟。这瀑布流得好快呀!生接读诗句 这瀑布好高呀!生接读诗句 这瀑布真壮观呀!生接读诗句 师配乐描述,生闭目想象。
“红日高照,看那香炉峰云雾缭绕,在日光的映照下,一缕缕紫色的烟气升腾不息,仿佛真的是一座巨大的香炉。远远望去,在那青翠的山色之间有一道白脸垂下,那就是庐山瀑布。这瀑布从飞流直下,奔腾不息,如此壮观的景象,让人不禁怀疑,莫非那是银河从极高的九天之上突然降落了下来?
配乐朗读,读出你心中的画面。
3、三望瀑布,品字探词
历代很多诗人都写了庐山瀑布,但最为广泛流传的还是今天的这首《望庐山瀑布》。究竟李白这首诗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吸引了大家呢?请你再读古诗,想象诗中的哪个字或是哪一句给了你特别的感觉。
学生自由谈,师适时点拨,体会诗中的想象与夸张。结语:怪不得,好友杜甫称赞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让我们再次朗读,把这首诗读给李白听。
四、延展——山水清音
其实,这首诗是李白隐居庐山时所作,共作两首描写瀑布的诗,这是第二首,第一首是五言古诗。
出示,赏读。
古人游历山水,寄情自然,这是一种高雅的情怀。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所以我们才得以享受这美好的诗篇。祖国山河壮丽,诗篇无数,同学们课下可以继续搜集,去感悟一下诗人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