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夹豆豆游戏活动
幼儿园大班生活游戏:夹豆豆比赛
游戏目标:
1.通过夹豆豆的动作,锻炼手部力量和手眼的协调能力。
2.通过夹豆豆比赛,引发幼儿使用筷子夹豆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3.活动中能遵守游戏规则,愉快地游戏。
游戏准备:
1.大盘子14只,筷子、小缸子人手一套。
2.大豆若干,记录表7张
3.音乐
游戏过程:
一、组织游戏,引起幼儿活动兴趣。师幼一起表演手指游戏,活动活动手指。
(一)教师讲解并示范使用筷子。
1.引导观察豆子颜色、形状。(豆豆真漂亮,圆圆的,光光的,亮亮的……)
2.出示筷子,指导幼儿学习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
3.教师示范夹豆子,边夹边念儿歌:“金豆豆、银豆豆,黄豆豆、黑豆豆,一颗一粒不能丢,拣到我的碗里头。”
(二)介绍游戏规则:
游戏分成7组,每位小朋友一双筷子和一只小碗,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夹豆豆的过程。夹完以后,小朋友再和老师一起数一数,看谁夹的豆豆最多,为胜。
(三)教师巡回指导,要求幼儿安静有序地进行活动。
重点观察幼儿正确使用筷子的情况。注意:用右手使用筷子。
四、游戏评价,结束活动。
1.表扬优胜者以及游戏中表现较好的幼儿,指出游戏活动中幼儿出现的不良习惯。
2.教育幼儿物归原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二篇:《夹豆豆》的游戏教案
游戏目标:
1、通过夹豆豆的动作,锻炼手部力量和手眼的协调能力。
2、请家长引发宝宝观察、触摸豆子和夹豆的兴趣,乐意学说儿歌。
游戏准备:
托盘`塑料夹子、两个小碗、大豆10粒左右。
游戏过程:
1:教师出示小碗(碗里有豆子),摇一摇,让宝宝听一听发出的声音,看一看,你们认识这些豆吗?
对家长的指导语:请家长引导宝宝观察豆子的颜色形状,家长可以和宝宝一起说 “大豆豆,白豆豆,豆豆真漂亮。”
2:豆豆是圆圆的,光光的。让幼儿尝试捏一捏、搓一搓,用小手来感受一下。
对家长的指导语:在感知的过程中,家长可引导宝宝试着用大拇指和食指夹起豆豆。
3:请宝宝把盛有活动材料的托盘端到自己的座位上。教师示范:单手拿住夹子,边把豆子从一个小碗夹到另一个小碗中,边说儿歌“金豆豆、银豆豆,大豆豆、白豆豆,一颗一粒不能丢,拣到我的碗里头”。
对家长的指导语:宝宝练习夹豆,开始学习时,大人可夹给宝宝看,动作幅度大些。家长和宝宝共同游戏,家长夹一个豆子放入碗里,宝宝再夹一个豆子放入碗里,家长的动作会对宝宝起到示范作用。
4:鼓励引导宝宝左右手学夹豆子,尝试独立完成。游戏结束时,请宝宝把豆子放在碗里把托盘放回原处。
对家长的指导语:培养宝宝物归原处的良好习惯,会使宝宝终生受益。因此家长在家中要从点滴做起,坚持一段时间,宝宝的这个好习惯就会养成。
第三篇:中班游戏课《夹豆豆比赛》教案
游戏目标:
1.通过夹豆豆的动作,锻炼手部力量和手眼的协调能力。
2.通过夹豆豆比赛,引发幼儿使用筷子夹豆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3.活动中能遵守游戏规则,愉快地游戏。
游戏准备:
1.大盘子8只,筷子、小碗人手一套。
2.大豆若干,记录表4张(土豆组、萝卜组、青菜组、茄子组各一张)。
3.《手指歌》等音乐磁带。
游戏过程:
一、组织游戏,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师幼一起表演手指游戏《讲卫生》、《手指歌》,让幼儿灵活手指,激发兴趣。
(一)教师讲解并示范使用筷子。
1.引导观察豆子颜色、形状。(豆豆真漂亮,圆圆的,光光的,亮亮的……)
2.出示筷子,指导幼儿学习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
3.教师示范夹豆子,边夹边念儿歌:“金豆豆、银豆豆,黄豆豆、黑豆豆,一颗一粒不能丢,拣到我的碗里头。”
(二)介绍游戏规则:
游戏分成四组(土豆组、萝卜组、青菜组、茄子组)。每位小朋友一双筷子和一只小碗,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夹豆豆的过程。夹完以后,小朋友再和家长一起数一数,并找出相应的数卡,贴在记录纸上。看谁夹的豆豆最多,为胜。最后四个小组各选出一名获胜者进行决赛,最终评选出本次活动的前四名。
(三)教师巡回指导,要求幼儿安静有序地进行活动。
重点观察幼儿正确使用筷子的情况。注意:用右手使用筷子。
二、游戏评价,结束活动。
1.表扬优胜者以及游戏中表现较好的幼儿,指出游戏活动中幼儿出现的不良习惯。
2.教育幼儿物归原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四篇:大班社会教案 夹豆豆
夹豆豆
活动目标:
1、使幼儿掌握正确拿筷子的方法,通过夹豆豆比赛,引发幼儿使用筷子夹豆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2、通过夹豆豆的动作,锻炼手部力量和手眼的协调能力。
3、活动中能遵守游戏规则,愉快地游戏。活动准备:
1、空盒子(每组一个),筷子、盘子人手一套。
2、豆子若干,记录表(每小组一张),正确使用筷子视频。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两个兴地一样长,上下饭桌总成双,酸甜苦辣好滋味,都请它们先来尝。(筷子)
二、教师讲解并示范使用筷子。
1、观看视频,学习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
2、出示筷子,指导幼儿学习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师幼一起表演手指游戏手指操,让幼儿灵活手指,激发兴趣。
3、引导观察豆子(花生豆)。教师示范夹豆子,边夹边念儿歌:“金豆豆、银豆豆,一颗一粒不能丢,拣到我的碗里头。”
4、增加游戏难度,夹黄豆,分组进行游戏。
三、介绍游戏规则:
游戏分成小组,每位小朋友一双筷子和一个盘子,小组合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夹豆豆的过程。夹完以后,每小组选出一名小朋友,数一数豆子的总数量,然后填写在记录纸上。看哪组夹的豆豆最多,为胜。最后再次增加难度,夹玻璃球。
四、教师巡回指导,要求幼儿安静有序地进行活动。
重点观察幼儿正确使用筷子的情况。注意:用右手使用筷子。
五、游戏评价,结束活动。
1.表扬优胜者以及游戏中表现较好的幼儿,指出游戏活动中幼儿出现的不良习惯。
2.教育幼儿物归原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五篇:幼儿园亲子游戏活动 炒豆豆
幼儿园亲子游戏活动 炒豆豆
活动背景
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给当地幼儿的身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游戏是帮助幼儿缓解压力的最好方法。亲子游戏是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在幼儿园或家庭中都可以进行的一种游戏。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组织、指导家长与幼儿一起进行这种身体接触性的亲子游戏,有益于增进幼儿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通过游戏中家长与幼儿身体上的接触,可以让幼儿有安全感。由于灾区的活动点没有可以让我们充分活动的场地,在安排活动的时候我们一般选择这种圆圈式的集体活动,以确保幼儿的安全。
活动目标
1.通过与家长之间的身体接触,增强安全感。2.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
活动准备
自制道具:大铲子。
活动过程
1.教师向家长介绍游戏名称和目标。2.教师和家长及幼儿一起说儿歌《炒豆豆》。
3.请家长站在幼儿身后围成圆圈做“豆豆”,教师在圈内,一起说儿歌。4.随着说出儿歌最后一个“嘭”字,教师用铲子去铲,铲到哪颗“豆豆”的脚下,就请家长把幼儿抱起来。
5.游戏玩过几遍之后,教师随机请幼儿或家长来“炒豆豆”。
活动反思
我对这次的亲子活动记忆犹新。记得当时在活动之前,孩子们来得差不多了,我们几个老师主动上前跟孩子们打招呼,可是孩子们很胆小,不太爱讲话,见到帐文档仅供参考
篷里有许多陌生人,有些不知所措。于是,我以“姐姐”的身份出现在大家面前,有极少的幼儿跟我打招呼,而大多数幼儿则依偎在父母身边,用一种胆怯的眼神看着我。
活动正式开始了,家长们都站在自己孩子身后,围成圆圈。当时,现场的情况没能像所设想的那样顺利地进行。起初,家长们三三两两地站在一起,可能是因为之前没有做过类似的亲子活动,不知自己要怎样融入活动中,甚至有些家长会有些不好意思。在示范过程中,一起来支教的刘老师和何老师两人特意夸张地表演了一番,把孩子们逗得哈哈大笑,紧张的表情也随之而去。
由于家长对亲子活动不是非常熟悉,所以在整个活动中,我们非常注重指导家长的环节。一句指导语可能会说上几遍,甚至还会边说边上前去指导。在指导的过程中,要求家长都能够和幼儿一起来说儿歌,从而增添游戏的趣味性。整个活动,孩子们的表现,从不言不语到游戏中发出阵阵爽朗的笑声。伴着家长和孩子们的笑声,我们的活动结束了。
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了亲子活动在这种特殊环境下产生的特殊效应,家长们在亲子活动中赋予了幼儿一种巨大的力量,那是一种亲子间情感产生的无穷力量,对幼儿幼小的心灵是一种很好的抚慰,给了幼儿极大的安全感。因此,我认为在这种环境下组织类似的亲子活动是非常适合的。
真心希望把我们的欢乐全部传递给那些可爱的孩子们!让他们能够尽快忘掉那些不愉快,给他们留下一份快乐、美好的童年记忆。相信这也是我们此次活动全体老师和家长们共同的心愿。
1.5-2岁亲子活动 揉纸球(3)主要目标:
(1)训练宝宝手部肌肉的协调配合与控制能力。
(2)体验自制玩具的乐趣。
活动材料:旧报纸,包装用的网兜。
指导要点:
教师出示旧报纸和做好的纸球,家长和孩子一起把报纸揉成圆球。妈妈说:“宝宝的小手真能干,能和妈妈做大纸球”,边说边带宝宝找一张报纸,边做示范动作边带领宝宝把报纸揉成团,塞进网兜。
建议:
家长与宝宝一起合作完成,活动材料要安全卫生。易于索取。揉纸球的目的主要是让宝宝体会到,身边的物品具有可以变化的特点。因此,在制作过程中,要将培养宝宝的观察习惯作为重要任务:”报纸变小了吗?”怎样放进小兜里呢?”“用力压压,”……通过有目的的指导,诱发宝宝尝试解决问题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