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生课间活动安全教育
学生课间活动安全教育
学生课间活动中出现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往往就是一个个安全隐患。
一、小学生课间十分钟伤害事故的主要表现
1、拥挤伤害。这种伤害主要发生于教室门口、楼道。课间十分钟学生大量聚集到教室门口、楼道,加上小学生年龄小,安全意识差,拥挤现象难以避免。一旦有一名学生失足跌倒,就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甚至危及学生生命。
2、追逐伤害。小学生精力旺盛,好运动,特别是男同学常会为一些小事追逐打闹。在追逐过程中,跑在前面的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回头探看,这样的边跑边看最危险.3、游戏伤害。这是课间十分钟学生伤害事故的多发区域。究其原因,一是游戏本身隐含了危险因素,二是游戏的地点常常不是在宽阔的操场,而是在教学楼的连廊上、教室前。
二、学生课间安全注意事项:
1、上下课通过过道和楼梯间时,不要拥挤、打闹,防止拥挤踩踏事故发生。
2、课间不要玩耍小刀等会伤及自己和他人的利物或玩具,更不能把管制刀具带入校内。
3、课间运动不要太剧烈,不要追逐打闹,避免撞伤或摔伤,要做到文明休息,保持课堂精力旺盛。
4、如厕不要慌张、拥挤,防止地滑摔伤和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5、课间同学之间发生纠纷,要及时报告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矛盾激化发生打架斗殴事件,造成不良后果。
三、在教室内活动,还有许多看起来细微的小事情值得同学们注意,否则,同样容易发生危险。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防磕碰。目前大多数教室空间比较狭小,所以不应在教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磕碰受伤。
2.防滑、防摔。上下楼梯靠右行,不要拥挤,防止滑倒受伤。3.防挤压。教室的门、窗户在开关时容易扎手,也应当处处小心。
4.防意外伤害。锥、刀、剪等锋利、尖锐的工具,图钉、大头针等文具,用后应妥善存放,尽量不随身携带,不随意放在桌子上、椅子上,以防意外伤害。5.防碰撞。校园内不骑车、自行车按指定位置放置。
四、学校向全体同学提出三点具体要求:一是教室里轻轻走,走廊上慢慢走,上下楼梯靠右走。二是课间活动文明游戏,不要进行剧烈运动。三是学会自我保护,珍爱生命。四是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制度。
让我们的校园更安全,更文明,更和谐!
第二篇:加强学生课间安全教育
加强学生课间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国旗下讲话材料)
抓好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是保证我们广大学生安全的关键。平时,我们对同学们的安全教育主要有交通安全教育、饮食卫生安全教育、用电用水安全教育、课间安全教育等。今天我主要谈一下课间安全教育
课间活动的内容一般以下几种:处理作业或预习、上厕所、身体活动(包括追逐打闹)、交流谈心和自娱自乐。构成安全隐患的主要是小学生自发进行的身体活动,课间的身体活动就成了小学生课间活动的潜在的最大安全隐患。
小学生活泼好动,爱玩是天性,由此引发的课间伤害事故也是接连不断。概括来说,小学生课间活动的伤害事故主要表现在拥挤踩踏伤害、追逐打闹伤害、危险游戏伤害利用危险物品伤害他人等四个方面。
拥挤踩踏伤害。这种伤害主要发生于教室门口、楼道。上下课时,学生大量聚集到教室门口、楼道,加上小学生年龄小,安全意识差,拥挤现象难以避免。一旦有一名学生失足跌倒,就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甚至危及学生生命。
追逐打闹伤害。小学生精力旺盛,好运动,特别是男同学常会为了芝麻大的事,满教学楼地追逐打闹。在追逐过程中,很多时候都易发生安全事故。
危险游戏伤害。这是课间活动时学生伤害事故的多发因素。究其原因,一是游戏本身隐含了危险因素,二是游戏的地点常常不是在宽阔的操场,而是在教学楼的走廊上、教室前。利用危险物品对其他学生进行有意或无意的伤害。如小刀、弹弓、玩具枪等。
为了大家的课间活动安全,我给大家提如下要求:
一、规范言行,举止文明。很多事故都是由于学生出口伤人,相互对骂或行为过激造成的。这就需要我们学生规范语言、行为文明。
二、明令禁止。小学生往往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有时也弄不清楚。我们要求大家认真学习《守则》和《规范》,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三、课间做一些有益和安全的游戏和活动。
四、要有一定的预见能力,凡事多想想后果。
最后,我还宣布我校学生课间活动的十条规定:
1.课间休息时不在楼梯、走廊、过道间逗留玩耍。
2.在楼梯、走廊上行走时,应礼貌让路,不得抢先、拥挤,靠右慢走讲秩序。
3.行至拐弯处要小心,避免碰撞慢慢行。
4.不带有危险性的玩具到学校里玩。
5.不乱扔果皮纸屑,注意安全讲卫生。
6.下楼梯不跑不跳稳步走,保持距离不推拉。
7.在教室里休息不要追逐、推拉、打闹,防止课桌椅的碰撞,造成意外伤害事故。
8.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不得私自玩单杠、爬杠等危险性的体育活动项目。
9.严禁趴在走廊的围栏上,不准放东西在围栏上,不准从楼上往下扔东西。
10.严禁在走廊上奔跑、追逐、打闹和游戏。
第三篇:小学生课间活动安全教育
小学生课间活动安全教育
学生在课间活动中出现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往往是被我们忽略的二真是存在的安全隐患。为了创设一个更文明、更安全的学习与成长的环境,我们专门针对“小学生课间安全活动”这一主题进行安全教育。
一、小学生课间十分钟安全事故的主要表现
1、拥挤伤害。这种伤害主要发生在教室门口。课间十分钟学生大量聚集到教室门口,加上小学生年龄小,安全意识差,拥挤现象很难避免。一旦有学生失足跌倒,就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甚至会出现危及学生生命的现象。
2、追逐伤害。小学生精力旺盛,喜欢运动,尤其是男同学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追逐打闹。在追逐过程中,跑在前面的常会不停地回头看,这样边跑边看是最危险的,倘若学生手中再拿有竹棒等小物件,危险程度就更高了。
3、游戏伤害。这是课间十分钟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最大可能之一。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游戏本身就隐含了危险因素;二是游戏的地点常常是在教室等比较狭窄的地方。
二、学生课间安全注意事项:
1、上下课时,不要拥挤、打闹或做恐吓同学的恶作剧,以防拥挤踩踏事故发生。
2、课间运动不要太剧烈,不要追逐打闹,避免撞伤或摔伤,要做到文明休息,保持课堂精力旺盛。
3、正确使用体育设施,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不要在秋千、双杠、滑梯等设施上做危险动作,避免摔伤。
4、课间不要玩耍小刀、仿真枪等会伤及自己和他人的利物或玩具,更不能把管制刀具带入校内。
5、课间休息时,严禁学生私自外出,如果是看病等特殊情况,必须经班主任老师同意,家长方可接出校。
6、如厕时不要慌张、拥挤,防止摔伤或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7、课间同学之间如果发生纠纷,要及时报告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矛盾激化发生打架斗殴事件,造成不良后果。
三、在教室内活动,还有许多看起来细微的小事情也值得同学们注意,否则,也会危险。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防磕碰。目前大多数教室空间比较狭小,又置放了许多桌椅、物品架等用品,所以不要在教室里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以防受伤。
2、防挤压。教室的门、窗户在开关时容易扎手,也应当小心。
3、防火灾。不要将打火机、火柴等带进校园,不要在校学里随便玩火,更不能在校园里燃放烟花爆竹。
4、防意外伤害。锥、刀、剪等锋利、尖锐的工具,图钉、大头针等文具,用后应妥善存放,尽量不随身携带,不随意放在桌子上、椅子上,以防意外伤害。
5、防碰撞。校园内不骑车、自行车按指定位置放置。
四、学生在学校一要在教室里轻轻走。二要在课间文明游戏。三要学会
自我保护,珍爱生命。四要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制度。进入校园希望全体师生牢固树立安全这根弦,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让我们的校园更安全,更文明,更和谐!
第四篇:课间安全教育
南义中心小学课间安全教育
讲座目的:对学生进行课间活动教育,提高学生的课间安全意识,保护自己。
小学生安全教育,主要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安全观念,了解安全基本常识,熟悉报警、求助电话的使用方法,具备对危险的初步判断能力,掌握躲避危险和自救的简便方法。
安全常识教育的内容很多,本学期我主要对你们进行了如下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饮食卫生安全教育等安全教育。现在主要谈一下课间安全教育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小学生课间十分钟安全管理问题 下课铃声一响,安静的校园顿时沸腾起来了;上课铃一响,沸腾的校园顿时安静下来了。——从安静到沸腾,再从沸腾到安静,这之间就是我们学生的课间十分钟。在喧嚷的十分钟里,同学们有的上厕所,有的到校园商店购物,还有的在教室里准备下一节课的用书。但更多的学生则是在做游戏,“沸腾”的重点就是这一部分学生。四十分钟的课上下来,做一些游戏放松放松、调整一下状态还是值得提倡的。问题在于,不少的沸腾“腾”过了头,课间十分钟成了学生校园伤害事故的高发时段。构成安全隐患的主要是小学生自发进行的身体活动,凡身体活动,特别是多人之间进行的身体接触必然伴随一定危险性,而你们又不能意识到这种危险性,课间的身体活动就成了你们课间活动的潜在安全隐患。
二、小学生课间十分钟伤害事故的主要表现及对策
小学生活泼好动,爱玩是你们的天性,由此引发的课间伤害事故也是接连不断。概括来说,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伤害事故主要表现在拥挤伤害、追逐伤害、游戏伤害等三个方面。
1、拥挤伤害。
这种伤害主要发生于教室门口、楼道。课间十分钟学生大量聚集到教室门口、楼道,加上小学生年龄小,安全意识差,拥挤现象难以避免。一旦有一名学生失足跌倒,就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甚至危及学生生命。
2、追逐伤害。
小学生精力旺盛,好运动,特别是男同学常会为了芝麻大的事,满教学楼地追逐打闹。在追逐过程中,跑在前面的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回头探看。这样的边跑边看最危险,倘若学生手中再拿有竹棒等小物件,危险程度就更高了。(治理这样的追逐伤害除了要加强教育,讲清道理,强化监督以外,就是坚决打击。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要通过责令写悔过书,全程陪护被伤害同学的方式,促其自省,并且以儆效尤。)
3、游戏伤害。这是课间十分钟学生伤害事故的多发区域。究其原因,一是游戏本身隐含了危险因素,二是游戏的地点常常不是在宽阔的操场,而是在教学楼的连廊上、教室前。面对孩子的游戏,一律叫停显然是不行的。首先,我们要区分游戏的健康与否。像在同学身后悄悄贴上绘有下流图案、写有粗俗语句的贴纸条游戏,就要坚决取缔。其次,有的学生在狭窄的教学楼上斗独腿、打球、拍球显然是很不宜的,同学们完全可以到操场、草坪等宽阔、安全的地方玩。考虑时间因素、需要继续上课的因素,最好不要做激烈的游戏。
同学们,课间活动是我们上完一节课,放松身心让大脑休息的一种积极的方式。踢球、打羽毛球、跳绳、踢毽子等活动,都是十分有益的课间活动方式,但是,在这些活动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安全。
三、课间活动主要不文明、不安全行为如下:
1、楼道不靠右行,故意推挤。
2、课间追逐打闹、上下课急速奔跑。
3、在走廊或教室打球、跳绳、跳橡皮筋、跳远。
4、在体育场地、乒乓球台玩耍、翻爬、跳跃。
5、玩水枪、火药枪、弹弓,玩陀螺,纸牌。
6、爬校门口的铁门,爬树。爬教室的窗户。
7、在楼梯间滑栏杆,把梯坎的斜边当“滑梯”
8、吊、翻单杠,曾有一些同学摔伤。
9、乱扔篮球打人,乱扔果皮纸屑,从高处扔垃圾。
10、有个别同学伸出腿绊人;推同学撞人;女同学跳橡皮筋时,有个别男同学将皮筋拉得很远弹回伤人。
11、有同学坐在教室窗子旁的桌子上,甚至探出头到窗外,身子斜倚在边缘。
12、翻爬走廊的栏杆。
小学生课间安全注意事项
1、上下课通过过道和楼梯间时,不要拥挤、打闹和做恐吓同学的恶作剧,防止拥挤踩踏事故发生。
2、课间不要玩耍小刀、仿真枪等会伤及自己和他人的利物或玩具,更不能把管制刀具带入校内。
3、课间运动不要太剧烈,不要追逐打闹,避免撞伤或摔伤,要做到文明休息,保持课堂精力旺盛。
4、正确使用体育设施,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不要在秋千、双杠、滑梯等设施上做危险动作,避免摔伤。
5、若学校有修建工地,不要到危险区域内玩耍。
6、课间休息时,如有校外陌生人邀请外出,千万不要轻信,以防被人拐骗。
7、如厕不要慌张、拥挤,防止地滑摔伤和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8、课间同学之间发生纠纷,要及时报告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矛盾激化发生打架斗殴事件,造成不良后果。
第五篇:课间十分钟活动安全教育案例
课间十分钟活动安全教育案例
枨冲镇青草中学
李振泉
2012年11月5日第一节晚自习下课后不久,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124班班长带着噙着泪水、痛苦地捂着手的金明朗急匆匆地来找我,急忙告诉我:“李老师,金明朗的手被刀划破了。”拿开他的手,我看到他的手上正在流血。我马上联系他们的语文老师汤老师,请他开车送学生去卫生院包扎。在询问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刚才下课的时候,他被前面的女同学李晓红用美术课用的小刀不小心给划了,李晓红边讲话边拿刀在空中比划,而金明朗恰好也伸了一下手。
反思事件:虽然事后因为手上伤势轻微,简单处理过后使事情得到了妥善解决,但是一次玩耍不慎,已然给金明朗带来了身体上的痛楚,在同学中会有一定的影响。刚下课就出了这档子事,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处于无人监管状态的课间十分钟,如何才能在放松学生身心的同时安全有序的活动起来? 课间十分钟学生活动频繁、集中,时间虽然不长,但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相对其他时段要明显偏多。更念人忧虑的是,不长的课间,由于老师也忙于批改作业或准备上课,整个校园几乎处于一种无序运转的状态,是校园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在安全管理日益成为学校管理重中之重的今天,关注学生课间十分钟安全活动显得十分重要。
应对策略:要让学生认识到各种不安全活动带来的危险,从而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为此我想到抓住这一事件,将它“小题大做”。
1、认识危险,防在心里。第二天利用午间读报时间,我让金明朗和李晓红一起走上讲台,叙述了他们昨晚经历的危险一幕。大家开始看到他们,全班同学都觉得好笑,但是听了他们的叙述后,同学们又都笑不起来了。“现身说法”让同学们深切地感受到不安全的学习用品、危险的游戏,都会给自己带来莫大的痛苦,还会让家庭担负不必要的支出。
2、预知危险,防有方法。利用班会课,开展了“课间十分钟安全活动”的大讨论。活动前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寻找校园内课间活动过程中,存在着哪
些可能存在的危险,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出存在的隐患,思考预防的方法。在活动的过程中,各小组纷纷根据自己的观察指出了三方面存在的危险:一是拥挤伤害。这种伤害主要发生于教室门口、楼道。课间十分钟学生大量聚集到教室门口、楼道,加上大家来到初中不久,安全意识差,拥挤现象难以避免。二是追逐伤害。在操场或走廊上追逐过程中,跑在前面的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回头探看。这样的边跑边看最危险,在急转弯时也很容易发生碰撞。三是游戏伤害:一方面是游戏本身隐含了危险因素,如互相扔石子、书本,推搡等,还有跳绳时乱甩绳子;另一方面是游戏的地点常常不是在宽阔的操场,而是在教学楼的走廊上廊上、教室讲台前,人多经常踩踏的地方经过打磨,十分光滑。四是学习用具伤害和风扇插座等使用危害。如小刀、圆规、笔尖,插座口等。汇报的学生一边指出危险,一边讲出预防办法,并提出了各自的不同观点,使在场的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在我们尽情玩耍的同时,存在着那么多的安全因素,预防危险最好的办法就是——预知危险,避免事故。
3、落实人手,防有督查。每天都设立一个安全监督员。刚进初中的学生最大的特点是像小学生一样不自觉,需要不时地提醒他们。根据这一特点,我安排了五个能干、自制力强的学生,每名学生负责在课间不同地点观察同学们的活动情况,如有危险行为,及时提醒并制止。
注:学生被小刀割手这件事过去近2年了,当时及时记录了这件事的发生和解决办法及处理结果。现在要安全培训又想起来了,如发生在昨日一样。安全无小事呀!
2014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