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 渗透法制)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美术教案
第1课 凝固的动感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感人的形象作品的欣赏,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去观察生活、关心 生活,进而热爱生活。
2、初步了解感人的形象的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他们是平凡的人,他们因为在平凡的岗位上有着一颗不平凡的心而光彩照人。他们对 理想的追求和对事业的执著精神使他们成为我们最崇敬的人。
二、欣赏评述,分析理解。
1、欣赏《走向世界》、《崛起》、《永恒的运转》、《抛铁饼者》、《挑战》、《接 力》、《中国女排》。
2、作者其人、创作背景等切入介绍,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品。
三、启发创意,创作表现互相交流。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有意思的事件,抓住事件中最突出的部分进行详细描述。
2、评一评。(1)你认为怎样的形象感人?(2)选择一幅你最感兴趣的图例,说说你对作品的感受。
3、介绍《中国女排》的画面内容。
4、对《父亲》内容作简单介绍。
第2课 新街古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街头雕塑的特点并初步掌握泥塑的制作方法。
2、通过步行街模仿和泥塑的制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设计、应用能力。
3、通过欣赏作品图片,增强学生对城市历史的了解,对自己加乡的热爱。教学流程
一、导入主题 指导观察雕塑、你想知道什么叫雕塑吗?
二、探究与表现 1.观看正方体、长方体线描图,在不同的位置、角度所呈现出的透视变化。(引导学生观 察)[师生讨论、观察透视现象,强化学生空间思维的形成] 2.平行透视;把物体放平,正面面对学生。小组讨论:选举学生代表回答问题。生:上下线和视平线保持着平行关系,平行透视有 1 个消失点。生:两边的竖线与视平线垂直,两侧的边线呈倾斜状,慢慢延长向心点集中,消失于心点。教师小结:两位同学回答都正确;方形物体的一组边,如果与我们成平行状,那么它的另 一组边则逐渐消失于心点,离我们近的线段就
长,离我们远的线段就短,这种现象就是平行透 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争先恐后地上台验证,学生上台将斜线延长,延长线集中于心点,线 描图正确。3.成角透视;物体的一角对着学生。生:上下边和左右边的线变的倾斜了,延长线分别向视平线左右两点集中,成角透视有 2 个消失点。
生:没有平行线,都垂直于水平面。教师小结:回答的很正确;物体的一角与我们正对,倾斜线延长并向视平线上的左右两 点消失,这种透视现象叫成角透视。
三、课堂小结: 把自己画好的作品同学之间相互评论,每个小组找一幅有代表性的透视作品拿到前面 展示,讲一下透视步骤。
第 3课 分光无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祖国河山的壮美,激发起他们对古诗文的浓厚兴趣,培育热爱祖国优秀 传统文化以及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通过本课的学习,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审 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水平。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引入新课
三、新授课
1、提出问题:
⑴你知道我国的名山大川有哪些?
⑵这些名山大川你到过吗?
2、引导学生看书,新授美术作业。学生欣赏图片;学生回答问题。
3、学生作业
4、小结
5、组织交流
6、拓展
7、作业展示评价。
可以把作业画成美术作品,制作成风光明信片、扇面、书签等多种样式当成礼物送 给同学、朋友。
第 4课 校园新构想
教学目标:
1、以纸为主,配合其他适宜的材料,设计制作校园的平面图或模型。
2、培养学生的整体规划能力,动手能力,设计意识和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个人独创能力。教学过程:
1、你到过哪些学校,这些学校都有什么独特之处。
2、小组讨论,说说你理想中的校园是什么样的? 小组汇报 课堂作业:
1、根据大家讨论未来学校的景象,综合大家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尝试多种方法进行理 解校园的模型和草图设计。
2、难度大的模型制作,建议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 神。
第5课 我们的小天地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有关居室的功能和特点,以及不同地区、民族在设计上的不同文化和习、俗。了解自己的小天地不仅有一般居室的特点,还要表现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2、使学生能按照自己的心愿去表现和设计自己理想中的小天地,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 现自己对幸福生活的喜爱之情,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有关居室设计的文化、习俗,加深对自己身边居住环境的了解,唤起学生美好生活的向往,用自己的栓手去实现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教学准备:有关居室环境设计的录象、图片,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引入新课
三、新授课
1、提出问题:⑴你认为自己的房间布置应当具有什么功能和特点?⑵你准备怎样去改 进后设计自己的房间布置?
2、引导学生看书,新授美术作业。学生欣赏图片;学生回答问题。
3、学生作业
4、小结
5、组织交流
6、拓展 运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试着设计自己家其他房间的环境。
第 6课能“变化”的蔬果
教材分析:
教材中选用常见的蔬果做生动活泼的立体造型。使学生感受造型表现的乐趣,将奇妙的 构思、创新的观念转化为具体的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削、切、挖、连接等的方法制作蔬果雕的作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 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提高学生对美术的乐趣。教学重点:削、切、挖、连接等技法。教学难点:作品的创意。
教学用具:瓜果蔬菜、牙签、刀等。
教学方法:欣赏法、启发法、示范法。教学课时:2 课时 2 教学流程:
一、导课
老师拿出一个梨子。提问:你们觉得像什么?(生大胆想象。)
二、新授
1、启发联想: 不同的蔬菜瓜果有不同的形状、颜色和斑纹,它能引发同学的奇思妙想。利用它们的天然形态、颜色,通过一些方法制作蔬果雕,你一定能体验成功的乐趣。
2、欣赏范作 1)根据香蕉的外形特征,稍做插接,即变成一个可爱的“香蕉犬”。2)用菠萝和一只香梨经过巧妙的构思,组合在一起,即变成一只威风凛凛的菠萝鸟。3)根据黄瓜清脆欲滴的颜色和特有的斑纹,经过切挖、插接组合等方法,制作成一只 漂亮的青蛙。4)利用土豆和葱须的外形特征,组合成一位淳朴慈祥的“土豆爷爷” 5)用一个橘子和剥得比较漂亮的橘子皮做尾巴粘在一起变成漂亮的小金鱼。
3、探索学习青蛙的制作方法。师示范削、切、挖、牙签插接重难点。
4、想一想 动动脑,看看你的蔬果形状、颜色、斑纹适合表现什么?大胆想象,想一想你准备 做什么?
5、做一做 小组合作做一到两件作品。看谁的作品更有想象力,谁的作品将蔬果的形状、颜色 等结合得最巧妙。
6、评一评 采用自评、互评的方式对自己和同学的作品做评价,评选出“最佳创意奖”。
7、课后拓展 为家庭宴会设计一个蔬果拼盘。
三、小结 蔬果雕刻是一门高深的技艺,我们只有插上想象的翅膀才能创造出美丽的艺术品。
第 7课 有“生命”的金属
教材分析:
教材中呈现了多种用不同材料制作出来的不同款式的作品,教师可引导学生欣赏,让学 生领悟材料的选取以及奇特的构思是关键所在。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体验创造的乐趣。教学重点: 利用废旧物品做一个简单造型。教学难点: 合理利用金属材料。教学方法: 示范法、练习法
教具:金属瓶、铁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奇妙的艺术品有的源于自然,有的出自想象,试着用新的眼光、新的思路去看、去 想那些呆在被遗忘的角落里的铁皮铜丝,就会发现它们也有生命,你也来试试。
二、授新课
1、欣赏 出示图片《笑脸》 提问:这件作品用什么材料制作? 学生讨论。(用费旧铁丝组合在一起创作。)出示图片《看书》 提问:看书是利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学生分析。(用卡纸、铁丝、木头拼接。)出示《弹琴》 师:人物是利用什么材料做的? 学生讨论。
2、老师示范:(1)利用卡纸做头、手。(2)用线扭成人手臂、腿。(3)拼接。
3、学生练习制作。老师指导。作业要求:巧妙利用身边的废旧金属材料制作一个简单的造型。
4、讲评
三、小结:生活中还有很多废旧物品可以做造型,你们可以多收集。
第 8课 会传神的木头
教学分析:
满地凋落的枯树枝、枝叶、松果等,路过的人总是熟视无睹,然而他们有时对教师 给学生上美术课可是极具利用价值的宝物。运用这些自然环保素材进行美术创作,加上丰富 的想象力,即可创作出各式各样、活灵活现的作品。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锯、切、削、绑、捆、扎、粘等活动做动物。教学难点: 制作形象、生动。教学方法: 示范、练习
教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师:形状多变的枯树枝纹理丰富,颜色多样的小木片。锯一锯、削一削,拼接、捆扎就 可以变成一件富有情趣的作品。
二、新授课
1、欣赏、分析 出示图《蜻蜓》 提问:作品是用哪些材料做的?采用了什么方法? 学生分析。
2、老师示范
1)在木塞上画小鹿的头部。2)用两个木塞粘成鹿的身体。3)切割木塞做四肢和尾巴。
4)用牙签连接成鹿的整个形象。
3、学生制作 老师指导。
4、讲评作业 展示作业
三、小结 同学们,下节课我们做一做其他动物形象。板书: 会传神的木头 方法: 锯、削、拼、接、绑、扎
第 九课 鲜花送英烈
教学目标:
1、学习制作纸花的方法,以及插花的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2、通过做花篮、送花瓶,培养学生对革命烈士的热爱之情和深深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难点:创造作品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革命烈士的热爱之情和深深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准备:炭笔、颜料、绘图铅笔等黑白灰材料。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组讨论你看过的那部战斗电视剧。
二、新课
1、教师简介革命影片、革命遗址、以及电视《王二小》《狼牙山五壮士》《金色 的鱼钩》等。
2、指导纸花的制作。
3、欣赏纸花与真花的区别,利用不同的纸做出不同的花朵。
4、指导做花篮
5、小组比比,看谁送给英烈们的礼物最好。
三、总结
第 10课 点线面 黑与白
教学目标:
1、了解黑、白、灰的知识。
2、学习黑、白、灰的应用。
3、学会用黑、白、灰表现画 面。
4、感受黑、白、灰与彩色世界不同的美。
教学难点:学会用黑、白、灰表现画面。
教学重点:黑白灰表现的画面有层次感、韵律感。
教学准备:炭笔、颜料、绘图铅笔等黑白灰材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授(对比着色彩上课)运用冷、暖色与极色——黑、白的反差引入主题。黑是厚重、坚实的色彩;白是纯洁、轻盈的色彩;灰,有各种各样的灰。浅灰高贵、优雅,深灰凝重、朴素。画面有了黑、白、灰,才显得富有层次,生活和艺术都离不开它。学生例举生活中的黑、白、灰。(通过课前的查找)
三、欣赏、讨论(生活中的黑、白、灰)黑白灰
1、花猫身上的皮毛显示的黑、白、灰。
2、汇丰银行的墙体与广告牌上所显示的黑白灰。
3、厨房颜色设计的黑白灰。
4、旅游鞋外观设计的黑白灰。
5、手表整体设计的黑白灰。
6、摩托车、建筑群设计的黑、白、灰。
学生作品、讨论,他们是如何表现黑白灰的?
四、示范 处 理(线条)-——(点、线、面)
五、学生作业 以黑、白、灰为主,画一幅画,形式不限。
六、巡回指导
第11课
色彩的和谐
课时:1 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
2、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
3、感受色彩的魅力。
教学重点: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水粉颜料和绘画工具。
学生: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
教学思路:
本课首先通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使他们感受到邻近色的和谐美; 接着通过观 察色轮表,明白邻近色之间的色彩关系和变化规律,并在多媒体的演示下理解邻近色的调配
方法;最后最后通过动手实践达到本课的学习目的。教学过程:
1、引导欣赏:(1)播放录象,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2)出示课题——“色彩的和谐”(3)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
2、目标发展:(1)什么是邻近色?(出示色轮)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 黄——黄绿——绿 红紫——紫——蓝紫 黄橙——橙——红橙(2)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A、家居图片 B、生活图片 C、建筑图片(3)欣赏画家作品,找出邻近色,并说说邻近色在画面中产生的效果:和谐(4)师示范邻近色的调配方法 黄色里逐渐加大蓝色比例,最后变成绿色。
3、实践活动:(1)作业:用邻近色组织一幅画面。(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作业展评。施教时间:9 月 18-22 号 课后记 使用水粉进行邻近色的练习,色彩的比例和加入水分的多少都影响学生的作品效果。水 粉练习还应在今后加强。
第12课 春华秋实
教材分析:
本课牡丹花为例,介绍写意花卉的绘画步骤和方法。让学生体验笔墨趣味,进一步了解 我国传统绘画的特点。
教学目标:
1、认识笔墨与造型的关系,初步尝试写意花卉的表现技法,体验笔墨情趣。
2、提高学生用笔、用墨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
3、了解中华民族绘画的优良传统,激发学生珍爱民族艺术、弘扬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写意花卉的绘画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牡丹花瓣的画法。
教学用具:国画颜料、毛笔、墨汁、调色盘等。教学方法:示范法、欣赏法。
教学流程:
一、导课 春天,万物复苏,繁花似锦,整个世界充满了生机。秋天,艳阳高照,天气清朗。串串硕果是绿色生命的结晶。让我们用笔墨来营造这 春华秋实的意境。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大师的作品吧!
二、新课
1、欣赏 欣赏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的作品:《大桃图扇》、《枇杷》 大师吴昌硕的《牡丹》。请同学说一说你看到这些画有什么感触?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你知道吗?牡丹象征富贵,月季象征吉祥如意,和平美好,荷花象征出淤泥而不染。枇 杷象征丰收圆满,桃子象征长寿。
2、了解国画 写意花卉是中国画的主要门类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主要的特征是简练,概括、强调 笔墨趣味,要求技巧与造型相结合,既有笔墨的情趣又有恰倒好处的造型,达到以形写神的 目的。
3、学习牡丹的画法。欣赏牡丹的国画作品,问:你们想不想学?请同学们小组探索学习牡丹的画法。师示范: 1)先用湿笔蘸稀释的白粉,再蘸淡曙红画花瓣。2)用笔蘸淡曙红后再蘸深曙红画浓花瓣。3)用白粉加藤黄画花心,用石绿调花青再加藤黄画叶和茎。趁半干时用重墨勾叶筋。
4、画一画。生活中一定有你喜欢的花和果,请用水墨画的画法画出来吧!学生实践练习,师巡视指 导。
5、作业展示评价。举办“春华秋实”国画展。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
第13课 鸟语花香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中国画的笔墨方法表现自然界中的花、鸟。
2、指导学生用富有墨色变化和多样的线条表现有诗意的画面。
3、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
1、运用富有创意的应用中国画技法特点加上自己的想象表现画面。
2、掌握中国画水与色的运用及构图中的基本要求。教具学具:国画用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1)课件演示:观看欣赏自然美景,师与学生一起凭自己对鸟语花香的理解,交流自 己对画面的想象。(2)引导学生解读和理解大师的写实与写意的表现手法。齐白石富有生活情趣的花卉鱼虫:要求简单描述画面的形象、线条、笔法。让学生说出 从画面上看到的东西。吴冠中的泼墨写意画:荷塘、小鸟天堂----知道墨色有浓有淡。吴冠中的线条画----简洁、明快、用流动的线来表现流动的物体和凝固的形体。(3)运用中国画水墨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然后相互欣赏、取长补短。
2、发展阶段:(1)师生共同作画,探索水墨画的表现手法: 请学生在板上的宣纸上随意点个点,师即兴添画成花或鸟。(2)归纳表现手法:勾画添画方法、色彩写意法。(3)指导学生运用色彩和墨色深浅变化和浓淡变化来塑造形象。充分体现国画的墨色 韵味变化的特点。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展示交流 把学生作业进行展示,一方面让学生体验成功,同时发扬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增强学习信心。
五、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课后进一步根据自己喜欢的形象与内 容尝试练习,使他们更好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来描绘学生对生活中的感受和童心童趣。
第14课 兵马俑
教学目标:
1、了解秦兵马俑的的发现发掘过程,认识秦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2、学习一些考古常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增强热爱祖国文物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能通过调查、分析、讨论、评述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具有艺术价值的 文物的了解和感受。教学准备:有关资料、图片。教学过程:
一、激情造趣、交流导入
1、师生对话: 师:有谁认识这个字——“俑”?它是什么意思?
2、导入课题 1974 年 3 月,位于秦始皇陵东侧西杨村的农民,在一片荒寂的沙石地上挖井,偶然发 现了一些陶俑的残片和青铜兵器,接着轰动中国、震撼世界的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 与世人见面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关注这一项气势磅礴的艺术创举。(板书课题)
二、观察分析 研究讨论
1、了解考古工作的一般流程、分工以及考古工作的重要意义。(1)学生观看现代化的文物保护大厅结构,以及考古工作人员的工作场景。(2)学生讨论:大厅各处有什么性能?考古任务艰巨,队员非常辛苦。根据考古任务,可 以将考古队员分成哪些工种?(3)展示铜车马的全图,并简要地讲述出土的铜车马复原的全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考古 队员工作的艰辛。教师小结:考古人员发掘了许多艺术珍品,为我国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展示出土的各种物品(1)学生讨论:这些艺术珍品分成几类?各有什么特点?(2)学生总结:有陶俑、陶马、兵器三大类。
3、观察陶俑(1)学生讨论: 陶俑分为哪几种?分别有什么不同的神态、服饰、姿势?(将军俑、军吏俑、武士俑、立射俑、跪射俑、骑兵鞍马俑、御手车左车右俑。)(2)分析陶俑形体结构。学生总结:陶俑由头、颈、躯干、四肢几个部分组成。
三、尝试制作、创造表现
1、仿照陶俑的大体形状,学生尝试做一个陶俑。
2、学生相互评价作品,交流心得。
3、教师示范。(1)团泥。(2)整体捏塑脖子与头。(3)捏塑躯干和下肢。可以把躯干和下肢作为一个整体来捏。(4)把头与躯体黏结起来形成大体造型。(5)黏结上肢部分,调整陶俑的姿势,添加、刻画、装饰各部位。总结制作要点:先做 大体的形状,在做细部的修饰。
4、出示造型生动的陶俑作品给学生欣赏,启发学生捏制神情生动,各部分装饰精细的 陶俑作品。
5、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品反馈、总结拓展
第15课 敦煌壁画
教材分析:
敦煌壁画博大精深,气魄宏伟,是民间画师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 的基础上,吸收并融化了外来表现方法,发展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华民族风格的佛教艺术。它不仅是民间壁画艺术的奇葩,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教材精选了敦煌壁画中的代表形式和典型形象,从内容、造型、构图、装饰等方面,再 现了壁画性格鲜明的艺术特点。学生欣赏时教师应提供多角度、多层次的提示,从夸张、变 形的艺术手法欣赏“飞天”形象,从新颖的构图形式、平面性装饰美上欣赏九色鹿的故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时间,领会敦煌壁画的精髓,提高审美能力。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和认识敦煌壁画的艺术成就,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2、学习欣赏方法,提高学生分析作品的能力和审美情趣。
3、领略敦煌壁画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敦煌壁画。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和感悟敦煌壁画。
教学课时:2 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仪、图片等。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你们知道敦煌壁画吗?你对敦煌有多了解呢? 学生交流相关资料。
二、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去敦煌看看壁画。(板书:壁画)壁画就是画在墙壁上的画。敦煌壁画博大精深,气魄宏伟,是民间画师在继承中原汉 民族和西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并融化了外来表现方法,发展成为具有地方特 色的中华民族风格的佛教艺术。它不仅是民间壁画艺术的奇葩,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
1、了解敦煌壁画 如果按 1 米的高度连接起来,壁画长度可达 30 公里。可成为世界上最长的画廊。它是 佛教艺术宝库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 552 个,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 米,是我国也是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常丰富。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 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它和别的宗教艺术一样,是描写神 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以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的 艺术。
2、欣赏图片(1)中国画 《窟的艺术创造者》 这幅画画了什么?请同学说一说。(2)敦煌莫高窟外景。它坐落在漫漫黄沙之中。(3)羽人藻井 提问: 什么是藻井?藻井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部分。一般做成向上隆 起的井状,有方形、多边形或圆形凹面,周围饰以各种花纹、雕刻和彩
绘。多用在宫殿、寺庙中的宝座、佛坛上方最重要部位。羽人藻井给你什么感觉?(4)飞天 飞天,意为飞舞的天人。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呢!飞天是歌神乾闼婆和乐神紧那罗的化身,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歌舞神和娱乐神,他们是 一对夫妻,后被佛教吸收为天龙八部众神之内。书上展示了 5 幅飞天图,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5)九色鹿的故事 著名的敦煌壁画里讲述了很多故事,有九色鹿救人、释迦牟尼传记、萨锤那舍身饲虎 等著名的壁画故事。谁能讲一讲这个故事?书中的“你知道吗”有这个故事,请你们读一读。看三幅关于九色鹿的壁画,说一说每一幅图都画了什么?
3. 画一画 根据九色鹿的故事画一幅想象画。你想画什么,说一说。
三、小结 盛大辉煌的敦煌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敦煌——是一个谜,一个梦,一个永远 难以企及的智慧——她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戈壁沙洲,是汉唐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塞,它历经 千百年沧桑,在茫茫戈壁沙漠的怀抱中,闪烁着绚丽的光彩……它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你想 说什么?
第 16 课 爱心大行动
教材分析:
本课结合美术知识,融活动、感知、行动为一体。主题策划一次爱心大行动,将文化衫 的设计作为一个知识点,运用设计、画、印等步骤绘制成有创意的文化衫,并渗透品德意识,培养互助友爱的精神。
教学目标:
1、在制作、设计中,启发学生设计造型新颖、色彩漂亮的各种作品。
2、指导学生组织一次“爱心大行动”的策划,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高尚情操。教学重点:运用设计、画、印等步骤绘制成有创意的文化衫。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设计造型新颖、色彩漂亮的各种作品。教学过程
一、导课 爱在我们身边,爱无时不在,它就像一只满载着人们的真诚、善良的小船穿梭在我们的 世界。今天我们也以实际行动来献出自己的爱心。你想过吗?我们身边有许多需要关心和帮 助的同龄人,让我们来亲手做一些小礼物送给他们吧!
二、新课
1、欣赏分析 你想看看小朋友做的卡片吗?你喜欢哪一张?能说一说理由吗?这些卡片都有哪些制 作方法,你能总结一下吗?
2、探索学习卡片制作步骤 基本制作方法 1)镂空法:在卡片封面镂空一个漂亮的形状,以透出下面的图案。2)剪贴法:用彩色卡纸剪出想要的图形拼贴在卡片上。3)绘画法:用彩笔画想要的图形。4)综合法:运用多种方法制作。
3、想一想 我们身边有许多需要关心和帮助的同龄人。5 月 12 日四川汶川地震,你想做一个什样 的礼物送给灾区小朋友?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4、学生制作,师巡视指导。
5、学生作业展示评价。
第二篇:一年级语文下册渗透法制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渗透法制教案
第11课《美丽的小路》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先、干”等6个字。
2、抓住描写“美丽的小路”的失与回的语句,体会每个角色的语气,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生通过法制教育【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学习,有爱护环境卫生及保护环境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美丽整洁的环境能让人们心情舒畅。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2、《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有关条款。教学过程:
一、自读识字
1、自学(初读感知,增强读书的目的性)
①、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划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②、同桌交流读文,互相检查字音,交流读不好的句子,实在有困难请教师帮忙。
2、识字(面向全体分层教学,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①、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把会读和不会读的生字分类摆放。②、再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互相提醒。学生练读。
③、认读生字竞赛: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生字,说出自己识字的方法。(学生由于课外阅读,识字量不太均衡。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行因材施教:识字量大的孩子充当小老师,不再觉得识字枯燥无趣,识字量小的孩子有足够的时间认读,也不至于丧失信心。所以这样设计有利于培养全体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合作交流
1、朗读(多种形式的感情朗读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①、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读给大家听,互相评议,取长补短。
②、教师范读“我会读”中的句子,学生比较带问号、句号和感叹号的句子表达的不同语气,然后练读。
③、分角色读文。
A、个人体会读。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读一读,注意叙述性语言和角色对话的语气。B、同桌交流读。读完后比一比谁哪个角色读得好,同一个角色谁读得好。C、带头饰小组合作读,全班评议。
(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是对学生体会文章情感的一次升华。多种形式的朗读,不仅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使学生物化自我,达到与作者心息相通。)
2、讨论:同学们乱丢垃圾,乱涂口痰,践踏草坪等等的习惯对吗?(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情感熏陶得以升华。)
出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第三十二条 公民应当爱护公共卫生环境,不随地吐痰、便溺,不乱扔果皮、纸屑和烟头等废弃物。
3、读第八自然段鸭先生的话,讨论思考:这句话什么意思?你觉得小路变脏还怪谁?
学生以四人学习小组展开讨论,教师相机进行引导。
4、练习(想象说话重在启发学生思维,培养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品读领悟
1、想象说话。出示挂图(内容是两个小朋友在美丽的小路上走),启发想象——这两个小朋友边走边说些什么?可以模仿文中的句子说话,更鼓励学生说出与文中和别人不同的句子。
2、写字(延时评价给学生自主空间,更利于激发写字兴趣。)此过程可结合动画课件《美丽的小路:综合生字》辅助进行。
3、学生观察“先、干、赶、起”四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赶和起都有走字旁,重点指导这个偏旁的写法)
4、学生练习书写,自己找学习伙伴或老师评价。如果对第一次评价不满意可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5、检查朗读1——8自然段,重点评议是否读出疑问和感叹的语气。
6、师:美丽的小路找回来了吗?我们继续学习9——12自然段。朗读(抓重点词句感悟读文)
1、指名读9——12自然段,复习出现的生字词。
2、学生轻声读文,结合插图思考:美丽的小路怎样找回来的?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推、拿、清扫、提”等描写动作的词语。
3、体会美丽的小路找回后小动物们的心情,练习分角色朗读。
四、巩固延伸
1、教师指导学生排演课本剧,个别地方学生还可以展开想象。
2、学生自愿组合选择角色进行表演。
3、写字(写字与评价结合,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4、学写“明、净”两个字,学生先观察描红,教师再重点指导。
5、班级交流展示写字情况,评选出“巧手”奖。
五、板书设计:
11美丽的小路
↓ 美丽 ↓
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行动起来,自觉遵守《城市市容好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 好习惯 ↓
第三篇:法制渗透教案
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
平坝县乐平中学:王应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从中体会节水的重要性.
2、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让学生体会用数据分析问题的过程,提出合理化建议,感受数学给生活带来的价值.
3、通过具体的数据,使学生了解节水的重要性.
知识重点:
学会收集、分析数据,从中得出结论,并能针对有关问题,给出解决办法.
教学难点:
如何找到合理解决缺水问题的办法.
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有关世界淡水资源,中国缺水的形势以及我国水资源利用情况的有关资料.
学生:收集有关节水的案例,调查各自家庭人均月用水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搜集到的有关资料:
(一)在地球上,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一切生命活动都是起源于水的。人体内的水分,大约占到体重的65%。其中,脑髓含
水75%,血液含水83%,肌肉含水76%,连坚硬的骨胳里也含水22%哩!没有水,食物中的养料不能被吸收,废物不能排出体外,药物不能到达起作用的部位。人体一旦缺水,后果是很严重的。缺水1%-2%,感到渴;缺水5%,口干舌燥,皮肤起皱,意识不清,甚至幻视;缺水15%,往往甚于饥饿。没有食物,人可以活较长时间(有人估计为两个月),如果连水也没有,顶多能活一周左右。
(二)一滴水,微不足道。但是不停地滴起来,数量就很可观了。据测定,“滴水”在1个小时里可以集到3.6公斤水;1个水月里可集到2.6吨水。这些水量,足可以供给予一个人的生活所需。可见,一点一滴的浪费都是不应该有的。至于连续成线的小水流,每小时可集水17公斤,每月可集水12吨;哗哗响的“大流水”,每小时可集水670公斤,每月可集水482吨。所以,节约用水要从点滴做起。目前全球正面临着缺水的严峻挑战,那么我国的情况怎样呢? 教师借机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第一条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害,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本法。
第八条 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
第十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的先进科学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题学习10.3《从数据谈节水》
【活动二】预习课本153—154页材料,从中收集数据,画出统计图,学生画出统计图描述数据,然后全班交流,改进统计图.教师巡视学生画图情况,展示各种类型的统计图,与学生一起点评所画统计图是否准确,所选统计图类型是否恰当.(向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五条:国家加强统计科学研究,健全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不断改进统计调查方法,提高统计的科学性。国家有计划地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推进统计信息搜集、处理、传输、共享、存储技术和统计数据库体系的现代化)。
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上的水资源和淡水资源分布情况怎样?
(2)我国的农业和工业耗水量情况怎样?
(3)我国不同年份城市生活用水的变化趋势怎样?
(4)根据国外的经验,一个国家的用水量超过其水资源总量的20%,就有可能发生“水危机”,依据这个标准,我国2000年是否曾出现过”水危机”?
教师应重点关注: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统计图就会有不同的答案,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及时肯定。
【活动三】收集全班同学各家庭人均月用水量,用频数分布直方图和
频数折线图描述这些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家庭人均用水量在哪个范围的家庭最多?这个范围的家庭占全班家庭的百分之几?
(2)家庭人均月用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小组各有多少家庭?各占全班家庭的百分之几?
(3)全班同学家庭人均日用水量的平均数是多少?按生活基本日均需水量50升的用水标准,这个平均数是否超过用水标准?
(4)如果每人每天节约用水10升,按13亿人口计算,一天可以节约多少吨?水?按 BWR标准计算,这些水可供1个人多少年的生活用水?
(5)你还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讨论交流话题:列举出身边浪费水的现象,提出几种节约用水的可行性做法。
【活动四】讨论工农业生产及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好办法。
【活动五】结合统计图表,写一篇研究报告,说明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形势及节约用水的紧迫性和可行办法。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知道爱惜,而浪费挥霍。当知道我国水资源人均量并在丰富,地区分布不均匀,年内变化莫测,年际差别很大,再加上污染,使水资源更加紧
缺,自来水其实来之不易。节水要从爱惜水做起,牢固地树立“节约水光荣,浪费水可耻”的信念,才能时时处处注意节水。
【活动六】请你设计说出一句警示人们节约用水的口号:
(1)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珍惜水资源!
(2)为了人类和您自身的生命,请珍惜每一滴水!
(3)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4)节约用水光荣,浪费水可耻!
(5)为了人类共同的未来,必须保护和合理使用好水资源!
【活动七】 作为中学生,你准备如何宣传使大家节约用水?
第四篇: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1课:人民的艺术家——齐白石
课时:2课时 课业类型: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学习,了解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生涯、艺术特色等,能运用艺术语言(如写意、工笔、阴刻、阳刻、虚实等等)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隐性目标:体会“勤奋”与“毅力”带给人的影响;明白要认真观察生活,才能感受到美;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重点:
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特色和艺术表现。难点:
运用艺术语言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并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学准备:
课件、课前收集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作业本和彩笔等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的摆放,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学生交流资料:
请2~3位同学向大家介绍齐白石。(要求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描述)
三、引导欣赏:
1.小故事——从木匠到人民艺术家
2.《群虾》(课件出示)〈对比真的河虾与对虾〉 最初,齐白石画的虾,长臂和躯干变化不多,长须也大多画成平摆的6条长线。他自己很不满意。于是,他在家中案头摆了一只大海碗,碗里养着几只活蹦乱跳的小虾。齐白石每天都在碗旁仔细观察小虾的活动。从此,他画的虾就更加神态多变,活灵活现了。河虾与对虾的结合,创造了艺术作品中的虾。
3.齐白石笔下的花鸟鱼虫 他为什么会留下大量的作品?(勤奋刻苦)一天,齐白石跟师傅出去做活,在顾主家见到了一本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他如获至宝,与顾主好说歹说借了回去。回家后,他跟母亲商量好,从每月工钱里拿出一点钱来买纸和颜料,一笔一画地临摹起来。白天干活晚上画画,常常画得两眼酸痛,连鼻孔也被照明用的松明子熏黑了。半年后,一部《芥子园画谱》全部被他临摹了下来。从此,这本画册成了他的美术教科书。在齐白石八十九岁高龄时,还坚持每日作画数幅。(故事)他知道自己年纪大了以后画工笔画会很吃力,于是就趁年轻时画了很多张工笔的小虫,但是并不添加其他内容。年纪大了以后,只在每一幅画中添加写意的花草即可完成每日自己规定的绘画量。
欣赏几幅齐白石的代表作品:(教师引导分析)中国画:《蛙声十里出清泉》《荷花蜻蜓》 篆刻:鲁班门下 书法:发扬民族文化。
4.齐白石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他所画花鸟虫鱼虾蟹,笔墨纵横雄健,造型简炼质朴,色彩鲜明热烈;阔笔写意花卉与微毫毕现的草虫巧妙结合,神态活现。论画谓“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篆刻布局奇特有力。
5.分组研究
(欣赏、学生模仿分析)书中其他作品的特点(意境、表现方法、画面效果等)选一幅你最喜欢的作品,谈谈它给你的感受。
四、小结
第3课 精细的描写
课时:2课时 课业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通过观察,发现平时不注意的细节,能用线条精细的表现物象。隐性目标:
通过欣赏与表现,感受我国传统的绘画技法,体会线描画的精美、细致,激发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重点:
组织线条精细的表现物象的方法。难点:
组织线条的方法,观察与表现的方法。教学准备:
课件、自己身边的物体、作业本、彩色笔或勾线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的摆放,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欣赏分析:
1.出示门采尔的素描《两个中国香炉》
简单解释素描的含义,区分结构素描与光影素描。解释素描、速写、线描画的关系。2.对比:出示图片:《葵花》及修改图。
哪一幅更精美?为什么?回忆:在用线条作画时,应该注意什么? 3.通过欣赏这些精细地描写,你注意到那些细节?这些细节用什么样的线条来表现?为什么用这样的线条呢?你能给它换另一种形式的线条吗? 4.你认为,用什么样的线条,如何组织,才能更精细的表现物象?
教师示范两种线条的组织形式,请学生再画出几种。能否对物体的细节使用想象中的线条?
三、安排静物写生 教师指导作画。
学生完成写生。
四、展评与小结
五、重点评价线条的组织与细节的表现。
第5课 让色彩动起来(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对比的形式美感,运用色彩的对比完成一幅有动感作业。
2、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中色彩的对比,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3、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教学重点:
如何用色彩的对比关系表现动感 教学难点 对比色的运用及画面动感的表现 教学准备: 图画纸或彩色复印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几幅利用对比色制作的有动感的纸贴画作品。提问:这些作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二、讲授新课
出示课题:让色彩动起来
1、欣赏课本上法国安德烈德兰的作品《查灵克罗大桥》。
(1)介绍画家 野兽派画家艺术共性是色彩明朗笔触粗犷。这是画家时断时续的追随野兽派时期代表作。
(2)组织小组探究以下问题: 作品中运用了哪些颜色对比?给你什么感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2、分析课本第11页左上角第三、四、五幅作品。
3、提问:这几幅画是如何利用色纸产生色彩对比的?我们用对比色作贴画可以怎样利用彩纸?学生讨论:如表现风景,可以选择红色的底纸,用绿色的纸剪贴一些树,再用其他对比色剪贴一些形象……
4、这些作品能给我们动感,除色彩还和什么因素有关系?师引导学生感受如何对比色纸剪出有动感形象。
三、布置作业
利用对比色制作有动感的纸贴画作品。学生作画。
四、展示组织学生作品展并评价
五、小结
出示部分用对比色画的水粉画。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实践。
第五篇:五年级下册 美术教案
第一课
巨匠童心
教学目标
◆了解画坛巨匠齐白石、毕加索相关生平故事及艺术风格。
◆能让学生自主地从多角度欣赏、感受其代表作品,并能用语言描述、分析、评价作品。
◆分析、探讨在过程中渗透的相关美术术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视觉感受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了解立体主义绘画的特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请同学们把课本拿出来、坐好。
(二)课题引入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看张照片(虾)
问:这是谁画的啊?(齐白石)生:孩子们纷纷举手,兴致勃勃地回答是齐白石 生:齐白石
师:恩,是的。20世纪,在世界花坛上有两位特别耀眼的巨匠,他们是中国画家齐白石和西班牙画家毕加索。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中国画家齐白石他的画品和人品。他热爱生活,追求理想,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湖南湘潭人,是中国的一位著名画家,他能书善画,最擅长的是画虾。他担任过中国美术协会的主席、北京画院名誉院长,还被授予“中国人民艺术家”的称号等。
(三)齐白石的人格 说到齐白石啊!我就要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大家认真听啊!(1)爱国热情 抗日战争时期,北平伪警司令、大特务头子宣铁吾过生日,硬邀齐白石赴宴作画。齐白石到宴会场,环顾四周一下,满堂宾客,略微思索,铺纸挥毫。转眼之间一幅水墨螃蟹跃然纸上。众人赞不绝口。不料,齐白石笔锋轻轻一挥,在画上题了一行字:“横行到几时”,然后书“铁吾将军”,最后拂袖而去。齐白石有强烈的爱国心,当日寇侵略我国之时,他的一幅山水画上题写到“灯下再三挥泪看,中华无此整山川”的诗句,并坚持不为敌人作画。当中国成立时,他已是86岁的老人,但与旧中国相对比,祖国欣欣向荣的新局面,使他十分欣慰,主动把自己画的雄鹰送给毛泽东主席,表示对新社会的热爱。《祖国万岁》是齐白石95岁高龄时为庆祝国庆而创作的作品,原作67×33厘米,纸本设色,用茁壮的万年青象征欣欣向荣的祖国。1980年5月20日发行的《齐白石作品选》特种邮票,将此图作为了小型张图案。齐白石是不是很厉害啊!体现了齐白石的爱国热情。
(2)其傲 齐白石傲,傲如古松。先生壮年时曾教夏午贻的妾学画,夏午贻想感谢他,要给 他捐个官做做,先生当即谢绝了夏午贻的美意。先生不仅自己布衣一生,还刻了一方“白石书屋不出公卿”的印,来告戒子孙不要混迹官场。(3)其痴 齐白石痴,痴如顽石。先生喜欢画螃蟹,也非常喜欢吃螃蟹。一日与家人吃饭,先生敛气凝神地盯着盘中螃蟹,若有所思。夫人惊问何故,先生把蟹腿指给夫人说:“蟹腿扁而鼓、有棱有角,并非常人所想的滚圆,我辈画蟹,当留意。”
(4)其谦.齐白石谦,谦如空谷。先生虽然誉满华夏,但对先辈画家的成就却深表景仰,尤其推崇徐渭、朱耷和吴昌硕三人。先生对同时代的画家也尊重有加,他常以一句话来自律:“勿道人之短,勿说己之长,人骂之一笑,人誉之一笑。”正是这种谦逊和宽容,使先生和同时代的许多画家保持着深厚的友情和艺术上的取长补短
(5)扶弱 上世纪30年代后期,跟齐白石学画的一群孩子,大部分生活比较困难,有时连纸笔都买不起。齐白石来了灵感,他把学生分成两班,一班到市场上卖画,一班留在家里磨墨,磨好的墨倒在一个大脸盆里,然后叫两个调皮的胖学生脱去裤子,在他们屁股上抹上墨,让他们在裁好的宣纸上坐,坐一下,纸上就印下两个黑墨团,也就是两片墨荷叶。两个学生一气就坐出来一二十张。这时候,齐白石笑眯眯地提上笔,在墨荷叶上刷刷几笔,迅速画上几枝斜茎,勾出两朵含苞欲放的荷花,再在荷叶上勾上几条筋络,题上两句诗,一幅荷花图就画成了。等晾干后,钤上印章,马上让学生送到街上去卖。学生们把这些画戏称“坐画”,拿到市场上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互动提问:你从齐白石身上学到了哪些品质? 首先,热爱祖国.做个有理想的人,而不是对功利进行毫无目的的追逐。确立理想和爱好对许多人来说并不困难,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根据自己的爱好,给自己一个目标,然后去追求,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其次,是坚定信念,执着追求„„
(四)齐白石画的特点
①意象美 强化虾的特征:透明弹性、轻捷有力;齐白石的艺术主张:“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②笔墨美 笔笔造型、笔墨酣畅、简而意足。线条变化、生动,既有力度又有情趣。
③形式美 虚实变化,疏密恰当,三角形构图稳定而富有张力。
④情感美 乡土气息浓郁,体现纯朴的情感美。被誉为“人民的艺术家”。教师小结并引导学生再次欣赏作品。师:尝试用一句或几句话对画家或作品做出评价,也可谈一谈自己的感悟或收获。齐白石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他所画花鸟虫鱼虾蟹,笔墨纵横雄健,造型简炼质朴,色彩鲜明热烈;阔笔写意花卉与微毫毕现的草虫巧妙结合,神态活现。论画谓“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篆刻布局奇特有力。
五、分组研究(欣赏、学生模仿分析)
(1)书中其他作品的特点(意境、表现方法、画面效果等)。(2)选一幅你最喜欢的作品,谈谈它给你的感受.。帮助学生进行评述归纳。
六、布置作业 对自己喜欢的一幅作品进行评述并用书面的形式写下来。作业要求: 1.字数要求500字左右 2.内容真实、有自己的思想。3.下次新课之前完成
七、课后总结 师:短短的一节课时间的学习,我们不仅进一步了解了齐白石,让我们领悟了齐白石的精神,记住了齐白石爷爷的画,懂得了要像齐白石爷爷一样细心观察,不断探索、勇于进取。我感到非常高兴。下课 谢谢
八、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赏画导人
课件出示毕加索的作品,学生欣赏。
1、风格介绍
毕加索一生都在不断的变换艺术手法,尝试了现代艺术的几乎所有风格,且都有震惊世界的传世之作,并开创了对现代绘画影响深远的立体画派。之所以罗列出毕加索不同绘画风格阶段及代表作,是为了能更好的突出大师一生最求创新的精神。
教师小结:毕加索是世界画坛巨匠,是20世纪世界画坛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揭示课题:巨匠童心
二、交流、讨论(交流收集的信 息;了解画家生平故事、艺术风格特点。)分组交流、讨论、整合相关信息。
《哥尔尼卡》是毕加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出示《哥尔尼卡》,引导学生欣赏,让学生进行直观描述。提问:仔细观察作品,画家画了什么?学生分组讨论,指定学生说一说。教师从画面的形象是完整的,还是支离破碎的?为什么要这样画?画面的色彩为什么是这样?画家想表现什么?这些问题入手,展开范例讲析,从历史背景到构图再到画面形象分别代表什么让学生走如毕加索的内心,了解画家爱心的同时引出立体主义概念----立体主义绘画以几何结构组成平面图形来进行表现,把体积灵活多变的展开,创造出新的视觉空间。
教师小结并简介毕加索的生平、艺术风梅及艺术成就,讲述有关故事。板书:童趣、纯真
三、临摹表现
尝试线描作业---临摹毕加索作品《坐着的玛丽·泰雷兹》感受立体主义绘画风格。
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只上一节课,就能尝试对静物、动物、人物形象进行分解,重新组合成一幅画是有些困难的,临摹就成为学生们初步掌握立体主义绘画语言的极好方法。
四、学习评价及小结
用一句或几句话对画家或作品做出评价,也可谈一谈自己的感悟或收获。
课下再收集其他艺术家的故事。
第二课 同一幅画
教学目标:
1、了解色彩语言的丰富性,认识色谱,学习调色与涂色的方法。
2、能准确地认识色、调色和涂色,个体完成涂色练习并参与集体组合成画的活动。
3、能表现出对世界名画的欣赏、临摹与组合的美术活动的兴趣和成功的快乐、富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集体协作的精神。
教具准备: 水粉颜料、水彩笔、毛笔,调色盘,小水杯、挂图、课件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课件欣赏荷兰画家凡高的代表作品。
引导提问:你见过这些画吗?特别是最后这一幅《修路工人》,也就是课本所展示的是同一幅画,你们的感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学生组内交流、讨论。认识色彩是绘画的语言,色彩是相同的。(附:可简介下凡高生平及作品风格)
二.探索思考
1、引导思考:这幅画主要有那些颜色? 学生观察与识色 教师提问与引导
2探索调色方法:这些颜色是怎样调配出来的呢?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注意要做到切实的交流探讨。三.探索体验
1、根据教材的提示,用大红和柠檬黄进行调和,把产生的橙色与同桌的比一比,色彩效果是否一样?为什么?
教师演示重点小结:两种颜色相调和,颜色分量的不同使得色彩效果产生变化。一般朝分量多的颜色方面倾斜,所以调色时应该能判断看准色彩的倾向性。
2、在一种颜色中调入黑色或白色,看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教师演示小结:通过这一个办法可以让色彩发生明度变化,又叫做色彩的明度变化,这样就可以调出许多颜色丰富的层次了。
3、出示教材右页马赛克效果的《修路工人》画中取一方格(G5),这一格是有24个小块组成的,将它们分解开,与色谱中的颜色对号入座。(学生也可参与部分)
4、任意找一种《修路工人》这幅画的颜色,尝试调配一下,是否很接近?(注意保留这个练习作品,等下可以作为抽取作业内容的入场卷哦?)四.分工合作
1我们可以将这幅画分解成许多小色块,近看这些颜色,但远一点或眯眼看,画面就清晰地呈现出来了。将横排的A-J与竖排的1-5交叉组成编号,全班每个同学画其中的一部分(按照刚才的练习作业抽取作业位置的编号)。
2、临摹涂色。按照小格的颜色来调色、涂色、注意不能出格,相同的颜色可以一次涂完再换蘸颜色。提出要求,巡回指导。五.组合展示 1让完成作业的学生按照底纸上的格子,找准坐标贴上自己的那部分作品。2.引导学生眯眼睛看看,欣赏评全班同学集体组合画出的作品。六.教学拓展:
色彩是绘画的语言,也就象文学语言运用的艺术一样,色彩语言的调配也需要认真的研究与探索,今天你有收获了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受体验,游戏导入
1、大家猜猜看
出事《星月夜》的黑夜局部图,请学生猜猜看可能是什么,再逐渐补齐局部图,最后呈现完整的《星月夜》图。
2、出示现实生活中的月亮与《星月夜》局部中的月亮,请学生议论说一说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小结:与现实的月亮相比,《星月夜》中的月亮一笔一笔非常清晰,有很强的笔触感。
3、导入课题:同一幅画——笔触表现
二、互动讨论,方法探究
1、教师示范,对比感受笔触。
教师运用排列的线条画出一棵树的树冠。
出出示用平涂法画的树冠,与之对比,有什么不一样?
2、出示一组不同笔触画得树丛,对比分析。
笔触的运用可不止这一种方法,一起看看还有哪些?(排、点、摆)
3、小训练:试一试用刚学的方法,画一朵云或临摹《星月夜》的月亮。反馈尝试练习,互动:用了什么笔触?画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情绪?
教师指导:A、用钢笔绘画时要注意线条的排列和组合,不可过于凌乱;B、用水粉绘画时要注意用色与用水的多少,水分要适中,这样才能更好的表现画面强烈的笔触;C、不管用哪种方式,笔触都要肯定、明确。
小结:运用排、点、摆的方法,不仅使得树具有立体感,还能表达作者的情绪。
4、欣赏《星月夜》,体会笔触与情绪的表达
讨论:画家把云层、星星、数目画成了什么样子?是怎样用笔的?
小结:碧蓝的天空充满了漩涡的云,星星一轮一轮的笔触在闪耀;树木用了波浪线,好像在生长一样。
5、出示莫奈的《日出.印象》、毕沙罗的《林荫大道》,提问:这两幅作品中用了哪些表现笔触的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不同的笔触能表达不同的情感。
6、小结:有的用刷、摆的方法表现朦胧宁静的天空及日出时波浪不兴的湖面,表达内心的祥和;有的用点的方法表现树木上阳光的闪耀,也表达出欢愉的心情。针对不同的景色画家的处理方法不一样,所以效果也各不相同。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构思一个表达自己心境的场景,选择《星月夜》的一个局部,选取合适的色彩和喜欢的笔触,体验大师的手笔。
2、巡回指导,及时表扬大胆绘画笔触感强的同学。
四、作业展评
五、教学拓展
出示国画作品,引导发现中国画的用笔。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马蒂斯画作《罗马尼亚式的衣饰》欣赏导入,并简单了解马蒂斯作品的特点。
2、教师出示课前绘制的《罗马尼亚式的衣饰》两张冷、暖色调的范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分组座位。
3、揭示课题并板书:同一幅画——色彩我来配。
二、对比分析,色彩探秘
1、对比分析,认知色彩冷暖,以及冷暖色调的情感表达。
2、给出“活泼、沉静”两个词让学生将词汇与两幅范画进行正确的联系。板书:活泼、沉静
4、引导学生分析找出表现活泼和沉静的画作里分别用到了哪些颜色? 板书:红、黄、蓝、绿
5、出示色轮进行对照讲解,让学生了解颜色的冷暖色性以及色彩感受。
6、引导学生学习色调知识。冷色调、暖色调
三、创作体验
1、色彩我来配作业布置:用你钟爱的色彩,将《罗马尼亚式的衣饰》进行重新配色,与同学的作业相比较,谈谈哪副作品让你感触最深。
2、巡回指导
四、作品品议 先自评再互评
五、小结
第三课 能干的帮手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各种工程车,了解它们不同的造型特点及功能用途。技能目标:抓住不同工程车的外形结构和特点,用绘画的形式加以表现; 情意目标:在描画工程车的过程中感受造型活动的乐趣,领会设计与创造的意义。重点难点:
1、理解工程车不同部位之间的立体穿插关系。
2、准确表现工程车的立体形。
教学准备:CAI课件,相关工程车的图片资料等。教学过程:
一、视频赏析,学习激趣。视频欣赏工地施工的情景。
建筑工地上,装载车举起它巨大的“手臂”装组石子和土方;清晨的街道上,清扫车正转动吸盘清扫街道,还有更多能干的工程车活跃带城市的每个角落,施展着超凡的本领,建设和维护着我们美好的家园。
板书课题:能干的工程车
二、图片赏析,分析结构。
1、画法学习。
选取工程车的局部进行学习。
问题:这个部位分别是由哪些零部件组成的?其构成特点是怎么样的?怎样用绘画的方式加以表现?(1)学生初步尝试。(2)赏析评价。(3)讨论修改。(4)小结:
A、根据工程车的结构特点,将它分成几个部分,勾画大体结构线,确定各部分的位置比例;
B、分别画出各部分的内部结构线,注意各部分的形的穿插和遮挡关系; C、添画细节; D、整理完善。
2、出示车模图片,学习拓展。
问题:认识这些工程车吗?知道它们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吗?由于工作性质不同,它们的造型也不一样。想一想,它们的外形有哪些不同?
三、创作体验。
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工程车,勾画下来。
四、欣赏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分析材料,学习方法
1、分组讨论,认识材料:每种材料可以做什么?
2、方法讨论:
怎样制作?(如纸盒经过剪贴可做车身,瓶子可做车轮,吸管、纸桶可做车上的线路管道等)
3、范例分析:出示挖土机的图片,说说每个部分可以用什么制作。
二、学习方法:
1、细致观察,巧妙分解;
2、明确分工,分块制作;
3、合作组装,装饰完成。
三、分工合作,共同创造。
1、依据本组材料的特点,互相讨论,明确本组设计制作的主题。
2、对本组制作的工程车仔细观察分块,并明确每个人的分工。
3、分工制作部件,共同组装完成。
四、展示作品,共同赏评。
相关资料:
1、装载机介绍 装载机是一种广泛用于公路、铁路、建筑、水电、港口、矿山等建设工程的土石方施工机械。装载机的铲掘和装卸物料作业是通过其工作装置的运动来实现的。装载机工作装置由铲斗、动臂、连杆、摇臂和转斗油缸、动臂油缸等组成。铲斗通过连杆和摇臂与转斗油缸铰接,用以装卸物料。动臂与车架、动臂油缸铰接,用以升降铲斗。铲斗切削刀上具有锋利的巨齿。齿形设计考虑了插入阻力、耐磨性和易于更换等因素。齿形分尖齿和钝齿,轮胎式装载机多采用尖形齿,而履带式装载机多采用钝形齿。教材中呈现的装载机属于前者。
2、挖掘机介绍 挖掘机一般由工作装置、回转装置和行走装置三大部分组成。根据其构造和用途可以区分为:履带式、轮胎式、全回转、非全回转、铰接式、伸缩臂式等多种类型。工作装置是直接完成挖掘任务的装置。它由动臂、斗杆、铲斗等三部分铰接而成。动臂起落、斗杆伸缩和铲斗转动都用往复式双作用液压缸控制。为了适应各种不同施工作业的需要,液压挖掘机可以配装多种工作装置,如挖掘、起重、装载、平整、夹钳、推土、冲击锤等多种作业机具。
3.推土机介绍 推土机是一种多用途的自行式土方工程建设机械,它能铲挖并移运土壤。推土机工作装置包括推土铲和松土器。推土铲安装在推土机的前端,是推土机的主要工作装置,它由铲刀和推架两部分组成。推土机处于运输工况时推土铲被提起;推土机进入作业工况时降下推土铲,将铲刀置于地面,向前可以推土,向后可以平地。铲刀有固定式和回转式两种安装形式。其中的回转式铲刀可在水平面内转动一定的角度,实现斜铲作业。如果将铲刀在垂直平面倾斜一个角度,则可实现侧铲作业。通常,向前推铲土石方、平整场地或堆积松散物料时采用直铲作业;傍山铲土或单侧弃土时应采用斜铲作业;在斜坡上铲削土壤或铲挖边沟时则采用侧铲作业。
4.平地机介绍平地机是一种装有铲土刮刀,配有其他多种辅助作业装置,进行土壤的切削、刮送和整平等作业的土方工程建设机械,配置推土铲、土耙、松土器、除雪犁、压路辊等辅助装置、作业机具时可进一步扩大使用范围,提高工作能力或完成特殊要求的作业。因此,平地机是一种效率高、作业精度高、用途广泛的工程建设机械,被广泛用于公路、铁路、机场、停车场等大面积场地的平整作业,也被用于路堤整形及林区道路的整修等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设计机械手和制作机器人模型的方法,掌握机械立体形的画法,能运用各种媒材进行机器人模仿造型活动。
2、透过美术创作活动,学生的空间想像力逐步发展,对媒材的造型的适应性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并能合理选择和使用媒材。作业应做到造型与功能作用相结合,初步形成设计应用意识。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团队活动任务中,独立思考,共同探讨,使小组活动有序协调地开展。对设计与制作的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设计机械手,掌握机械立体形的画法。
2、用线描的方法画机械立体形
教学过程:
一、动画欣赏认识机器人
1.欣赏机器人动画和影像片断。2.引导提问:
你了解机器人吗? 你是从哪里了解到机器人的有关信息的? 学生自由交流,谈论机器人。3.认识机器人:你认为机器人是什么呢?是人吗?是机器怎么又叫机器人呢? 教师小结: 板书课题:《聪明的机器人》
二、认知结构 尝试训练 1.了解机器人的作用。引导思考:机器人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我们来看一看机器人的类型有哪些,分别都能做什么。
机器人分为两大类: 即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
2.认识机械手的造型特征。一般讲的工业机器人,就是机械手臂,代替人类进行一些特殊性工种的工作,根据你看到的这些机械手图片,说一说机械手臂的外形特点。学生讨论,自由发言。3.教师介绍北京航守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研究与开发的“多指灵巧手”。
4.自主尝试机械形体画法。看书分析机械形体是怎么画的,试一试螺丝帽的立体形的画法。学生尝试练习,展示作业,教师反馈,进行技法指导。
第四课时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关于机器人的一些知识,也尝试了机械体的画法,那么今天我们就利用自己的想象创造来画一个机械手。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创意设计
1.机械手功能探讨。
你准备设计一个具备什么样功能的机械手?学生自由发言,交流。2.提出活动:参照资料或展开想像.用线描的方法设计一只机械手。注意将关节的连接部分交待清楚,画出机械手的立体形效果。3.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三、展示创意 学生自评,将设计意图和机械手的功能进行设计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