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哭泣的古遗迹》小学思想品德五年级下册法制渗透教案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版别: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二课/ 哭泣的古遗迹
授课人:韩爱丽 所在学校:温宿县温宿镇第六小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课前调查、课上交流,使学生知道古遗迹具有极其宝贵的价值。
通过课前调查、课上交流、分析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一古遗迹保 护的现状。
知道如何从我做起保护古遗迹。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收集“古遗迹的价值”“破坏古遗迹的事例”等相国相关 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引起学生对古遗迹的热爱之情,激发他们保护古遗迹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 古遗迹的价值、我国古遗迹保护现状。【教学难点】 如何激发学生保护占遗迹的责任意识。【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 谈话法 讨论法等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背景音乐、“故宫的价值”发现记录卡、录像资料等; 学生:填写“古遗迹的价值”发现记录卡;“哭泣的古遗迹”发现
记录卡。【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分布图)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一张什么图?
(学生回答)
师:谁能上来找一找图中都有哪些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学生活动)
师:除此以外你们还知道哪些?
(学生畅所欲言)
师:通过看图和刚才同学们的发言,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回答:中国的古遗迹真多,中国的。遗迹遍布大地„„)
师:老师也有这样的想法,大家都知道,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我们祖国的大地上到处都有祖先留下的遗迹,它们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产,也是个人类的共同财富,其中许多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去过的同学饱了眼福,没去过的同学想去看看吗?下面老师就带同学们一起去看一看这些宝贵的古遗迹,如果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就告诉大家。二.新授:(播放课件──中国的古遗迹)师:课件播放完了,谁能跟大家说一说你的感受?(学生谈感受:为我国有这么多珍贵的古遗迹而感到自豪)
师总结:是啊,这些古遗迹犹如一颗颗灿烂的明珠,分布在祖国各地,镶嵌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都为自己的祖国拥有这巨大的财富而感到骄傲。这些古遗迹究竟蕴含着怎样的价值呢,课前同学们调查了占遗迹的价值,请大家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一会儿把你们的发现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学生交流,教师指导)(学生汇报:围绕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教师板书)师总结:古遗迹是我国的瑰宝,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非凡的创造力,代表着祖国古老而灿烂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但是今天,老师想请同学们看这样几个地方,它们也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出示图片:残破的万里长城)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儿吗?你们心目中的万里长城是什么样的?长城为什么能吸引这么多人去参观游览?看看图片中的万里长城,谁说说你看见什么了?(学生回答)
师:长城是我国的一大奇迹,但是今天,长城正逐渐遭到破坏。看看城砖,上面斑斑点点留下游客的涂鸦和“到此一游”的字迹,看看长城上新的残垣断壁,那是近几年被当地的农民一块砖一块砖地拆毁的,更有甚者为了眼前的利益或某个投资项目,嫌长城“碍事”,而将整段城墙夷为平地,使得我们的万里长城正在逐渐消失!(出示图片:被涂抹的卢沟桥的狮子)师:这是哪儿? 师:都有哪些同学去过卢沟桥,说说你们为什么去那儿? 师:你们看图片中的石狮子怎么了,谁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出示被毁坏的鼓楼照片)师:这是哪儿? 师:对了,这是我们最熟悉的鼓楼。
师:现在的鼓楼什么样儿,谁把你知道的给大家说一说。(教师继续出示古遗迹被毁图片,可以将毁坏前后进行对比。并进行讲解:为了修路,一些保存完好的古遗迹、古城被拦腰截断,为了建房、建酒店,一些列为保护的百年历史故居,转眼间变成了废墟,在一些贪婪的盗墓者、一些急功近利的施工单位的破坏下,千年古墓惨遭浩劫,大量文物正在流失,古老的文明正在地下哭泣、呻吟„„)师:刚才的图片中哪一张给你的印象最深刻,谁愿意说一说你的感受?(学生畅所欲言)师:你还知道哪些古遗迹被毁的资料,谁愿意跟大家说一说?(学生根据课前填写的“发现记录卡”进行资料交流)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古遗迹是过去的东西,我们能不能毁坏,如果古遗迹被破坏了,我们失去的是什么?(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知道从古遗迹中,我们可以了解历史,了解过去的社会,了解先人的智慧和创造。它承载着历史,承载着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很难想象如果丧失了文化遗产,未来的中国人,能否领略到祖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古老的文明正在阵阵呐喊,告诫着自己的子孙:延续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血脉是历史赋予的责任,绝不能让历史文明的血脉在我们的手中被切断。
师:同学们,为了保护这些古遗迹,我们的国家、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出示课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列文物受国家保护:
(一)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
(二)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
(三)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四)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
(五)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第七条 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文物的义务。
(通过学习法律条例,引导学生回答出:爱护古遗迹 责任意识──教师板书)师:作为新世纪的少年儿童,我们又应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爱护古遗迹呢?(学生畅所欲言:不乱刻乱画、不乱丢废弃物、宣传、见到别人毁坏要制止、要有爱护古遗迹的责任意识„„)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爱护古遗迹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是社会功德的表现,我们年龄虽然小,但同样能为保护古遗迹做出自己的贡献。播放课件:少先队员在长城上拣拾垃圾
三、小结:
师:古遗迹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见证,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和自豪,具有极高的价值,让我们人人争做爱护古遗迹的卫士,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觉维护古遗迹的意识,我们中华民族的古遗迹就不会再哭泣,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共同维护,我们中华民族的古遗迹就一定会永放光彩!
四:作业:
1、拟定几条保护古遗迹的口号,向周围人宣传
2、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板书设计】
哭泣的古遗迹
历史价值经济价值艺术价值
保护古遗迹 责任意识
【课后反思】
本年级的绝大部分学生对于身边一些熟知的古遗迹,如:万里长城、故宫、天坛、圆明园等比较了解,能够说出它们所蕴涵的价值,也能够找到一些古遗迹被毁坏的资料,个别学生虽然不太了解,但也能通过互联网、电视等多种途径去搜集相关的信息和资料。
课堂上,对熟知的古遗迹价值及毁坏古遗迹事例的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性高,发言踊跃,个别学生搜集到的资料不是很充分,教师充分关注这些学生,让他们敢于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大家,还启发它们,让他们充分回忆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在课堂上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爱护古遗迹是每个学生都知道的,尤其在上了这样一节极富感染力的课后,可能每个学生都会慷慨激昂地说:“我一定要保护古遗迹!”但如何让学生从心动变为行动,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观看《中国的古遗迹》ppt课件,使学生通过直观图片,从感性上了解中国的古遗迹众多,感受到古遗迹是我国的宝贵遗产,为中国拥有如此众多的古遗迹感到自豪而骄傲。同时,使学生了解我国古遗迹保护的现状,通过对图片、事例的分析,激发他们保护古遗迹的责任意识。
第二篇: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 渗透法制)
2013—2014学第二学期五年级美术教案
第1课 凝固的动感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感人的形象作品的欣赏,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去观察生活、关心 生活,进而热爱生活。
2、初步了解感人的形象的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他们是平凡的人,他们因为在平凡的岗位上有着一颗不平凡的心而光彩照人。他们对 理想的追求和对事业的执著精神使他们成为我们最崇敬的人。
二、欣赏评述,分析理解。
1、欣赏《走向世界》、《崛起》、《永恒的运转》、《抛铁饼者》、《挑战》、《接 力》、《中国女排》。
2、作者其人、创作背景等切入介绍,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品。
三、启发创意,创作表现互相交流。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有意思的事件,抓住事件中最突出的部分进行详细描述。
2、评一评。(1)你认为怎样的形象感人?(2)选择一幅你最感兴趣的图例,说说你对作品的感受。
3、介绍《中国女排》的画面内容。
4、对《父亲》内容作简单介绍。
第2课 新街古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街头雕塑的特点并初步掌握泥塑的制作方法。
2、通过步行街模仿和泥塑的制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设计、应用能力。
3、通过欣赏作品图片,增强学生对城市历史的了解,对自己加乡的热爱。教学流程
一、导入主题 指导观察雕塑、你想知道什么叫雕塑吗?
二、探究与表现 1.观看正方体、长方体线描图,在不同的位置、角度所呈现出的透视变化。(引导学生观 察)[师生讨论、观察透视现象,强化学生空间思维的形成] 2.平行透视;把物体放平,正面面对学生。小组讨论:选举学生代表回答问题。生:上下线和视平线保持着平行关系,平行透视有 1 个消失点。生:两边的竖线与视平线垂直,两侧的边线呈倾斜状,慢慢延长向心点集中,消失于心点。教师小结:两位同学回答都正确;方形物体的一组边,如果与我们成平行状,那么它的另 一组边则逐渐消失于心点,离我们近的线段就
长,离我们远的线段就短,这种现象就是平行透 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争先恐后地上台验证,学生上台将斜线延长,延长线集中于心点,线 描图正确。3.成角透视;物体的一角对着学生。生:上下边和左右边的线变的倾斜了,延长线分别向视平线左右两点集中,成角透视有 2 个消失点。
生:没有平行线,都垂直于水平面。教师小结:回答的很正确;物体的一角与我们正对,倾斜线延长并向视平线上的左右两 点消失,这种透视现象叫成角透视。
三、课堂小结: 把自己画好的作品同学之间相互评论,每个小组找一幅有代表性的透视作品拿到前面 展示,讲一下透视步骤。
第 3课 分光无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祖国河山的壮美,激发起他们对古诗文的浓厚兴趣,培育热爱祖国优秀 传统文化以及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通过本课的学习,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审 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水平。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引入新课
三、新授课
1、提出问题:
⑴你知道我国的名山大川有哪些?
⑵这些名山大川你到过吗?
2、引导学生看书,新授美术作业。学生欣赏图片;学生回答问题。
3、学生作业
4、小结
5、组织交流
6、拓展
7、作业展示评价。
可以把作业画成美术作品,制作成风光明信片、扇面、书签等多种样式当成礼物送 给同学、朋友。
第 4课 校园新构想
教学目标:
1、以纸为主,配合其他适宜的材料,设计制作校园的平面图或模型。
2、培养学生的整体规划能力,动手能力,设计意识和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个人独创能力。教学过程:
1、你到过哪些学校,这些学校都有什么独特之处。
2、小组讨论,说说你理想中的校园是什么样的? 小组汇报 课堂作业:
1、根据大家讨论未来学校的景象,综合大家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尝试多种方法进行理 解校园的模型和草图设计。
2、难度大的模型制作,建议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 神。
第5课 我们的小天地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有关居室的功能和特点,以及不同地区、民族在设计上的不同文化和习、俗。了解自己的小天地不仅有一般居室的特点,还要表现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2、使学生能按照自己的心愿去表现和设计自己理想中的小天地,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 现自己对幸福生活的喜爱之情,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有关居室设计的文化、习俗,加深对自己身边居住环境的了解,唤起学生美好生活的向往,用自己的栓手去实现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教学准备:有关居室环境设计的录象、图片,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引入新课
三、新授课
1、提出问题:⑴你认为自己的房间布置应当具有什么功能和特点?⑵你准备怎样去改 进后设计自己的房间布置?
2、引导学生看书,新授美术作业。学生欣赏图片;学生回答问题。
3、学生作业
4、小结
5、组织交流
6、拓展 运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试着设计自己家其他房间的环境。
第 6课能“变化”的蔬果
教材分析:
教材中选用常见的蔬果做生动活泼的立体造型。使学生感受造型表现的乐趣,将奇妙的 构思、创新的观念转化为具体的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削、切、挖、连接等的方法制作蔬果雕的作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 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提高学生对美术的乐趣。教学重点:削、切、挖、连接等技法。教学难点:作品的创意。
教学用具:瓜果蔬菜、牙签、刀等。
教学方法:欣赏法、启发法、示范法。教学课时:2 课时 2 教学流程:
一、导课
老师拿出一个梨子。提问:你们觉得像什么?(生大胆想象。)
二、新授
1、启发联想: 不同的蔬菜瓜果有不同的形状、颜色和斑纹,它能引发同学的奇思妙想。利用它们的天然形态、颜色,通过一些方法制作蔬果雕,你一定能体验成功的乐趣。
2、欣赏范作 1)根据香蕉的外形特征,稍做插接,即变成一个可爱的“香蕉犬”。2)用菠萝和一只香梨经过巧妙的构思,组合在一起,即变成一只威风凛凛的菠萝鸟。3)根据黄瓜清脆欲滴的颜色和特有的斑纹,经过切挖、插接组合等方法,制作成一只 漂亮的青蛙。4)利用土豆和葱须的外形特征,组合成一位淳朴慈祥的“土豆爷爷” 5)用一个橘子和剥得比较漂亮的橘子皮做尾巴粘在一起变成漂亮的小金鱼。
3、探索学习青蛙的制作方法。师示范削、切、挖、牙签插接重难点。
4、想一想 动动脑,看看你的蔬果形状、颜色、斑纹适合表现什么?大胆想象,想一想你准备 做什么?
5、做一做 小组合作做一到两件作品。看谁的作品更有想象力,谁的作品将蔬果的形状、颜色 等结合得最巧妙。
6、评一评 采用自评、互评的方式对自己和同学的作品做评价,评选出“最佳创意奖”。
7、课后拓展 为家庭宴会设计一个蔬果拼盘。
三、小结 蔬果雕刻是一门高深的技艺,我们只有插上想象的翅膀才能创造出美丽的艺术品。
第 7课 有“生命”的金属
教材分析:
教材中呈现了多种用不同材料制作出来的不同款式的作品,教师可引导学生欣赏,让学 生领悟材料的选取以及奇特的构思是关键所在。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体验创造的乐趣。教学重点: 利用废旧物品做一个简单造型。教学难点: 合理利用金属材料。教学方法: 示范法、练习法
教具:金属瓶、铁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奇妙的艺术品有的源于自然,有的出自想象,试着用新的眼光、新的思路去看、去 想那些呆在被遗忘的角落里的铁皮铜丝,就会发现它们也有生命,你也来试试。
二、授新课
1、欣赏 出示图片《笑脸》 提问:这件作品用什么材料制作? 学生讨论。(用费旧铁丝组合在一起创作。)出示图片《看书》 提问:看书是利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学生分析。(用卡纸、铁丝、木头拼接。)出示《弹琴》 师:人物是利用什么材料做的? 学生讨论。
2、老师示范:(1)利用卡纸做头、手。(2)用线扭成人手臂、腿。(3)拼接。
3、学生练习制作。老师指导。作业要求:巧妙利用身边的废旧金属材料制作一个简单的造型。
4、讲评
三、小结:生活中还有很多废旧物品可以做造型,你们可以多收集。
第 8课 会传神的木头
教学分析:
满地凋落的枯树枝、枝叶、松果等,路过的人总是熟视无睹,然而他们有时对教师 给学生上美术课可是极具利用价值的宝物。运用这些自然环保素材进行美术创作,加上丰富 的想象力,即可创作出各式各样、活灵活现的作品。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锯、切、削、绑、捆、扎、粘等活动做动物。教学难点: 制作形象、生动。教学方法: 示范、练习
教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师:形状多变的枯树枝纹理丰富,颜色多样的小木片。锯一锯、削一削,拼接、捆扎就 可以变成一件富有情趣的作品。
二、新授课
1、欣赏、分析 出示图《蜻蜓》 提问:作品是用哪些材料做的?采用了什么方法? 学生分析。
2、老师示范
1)在木塞上画小鹿的头部。2)用两个木塞粘成鹿的身体。3)切割木塞做四肢和尾巴。
4)用牙签连接成鹿的整个形象。
3、学生制作 老师指导。
4、讲评作业 展示作业
三、小结 同学们,下节课我们做一做其他动物形象。板书: 会传神的木头 方法: 锯、削、拼、接、绑、扎
第 九课 鲜花送英烈
教学目标:
1、学习制作纸花的方法,以及插花的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2、通过做花篮、送花瓶,培养学生对革命烈士的热爱之情和深深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难点:创造作品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革命烈士的热爱之情和深深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准备:炭笔、颜料、绘图铅笔等黑白灰材料。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组讨论你看过的那部战斗电视剧。
二、新课
1、教师简介革命影片、革命遗址、以及电视《王二小》《狼牙山五壮士》《金色 的鱼钩》等。
2、指导纸花的制作。
3、欣赏纸花与真花的区别,利用不同的纸做出不同的花朵。
4、指导做花篮
5、小组比比,看谁送给英烈们的礼物最好。
三、总结
第 10课 点线面 黑与白
教学目标:
1、了解黑、白、灰的知识。
2、学习黑、白、灰的应用。
3、学会用黑、白、灰表现画 面。
4、感受黑、白、灰与彩色世界不同的美。
教学难点:学会用黑、白、灰表现画面。
教学重点:黑白灰表现的画面有层次感、韵律感。
教学准备:炭笔、颜料、绘图铅笔等黑白灰材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授(对比着色彩上课)运用冷、暖色与极色——黑、白的反差引入主题。黑是厚重、坚实的色彩;白是纯洁、轻盈的色彩;灰,有各种各样的灰。浅灰高贵、优雅,深灰凝重、朴素。画面有了黑、白、灰,才显得富有层次,生活和艺术都离不开它。学生例举生活中的黑、白、灰。(通过课前的查找)
三、欣赏、讨论(生活中的黑、白、灰)黑白灰
1、花猫身上的皮毛显示的黑、白、灰。
2、汇丰银行的墙体与广告牌上所显示的黑白灰。
3、厨房颜色设计的黑白灰。
4、旅游鞋外观设计的黑白灰。
5、手表整体设计的黑白灰。
6、摩托车、建筑群设计的黑、白、灰。
学生作品、讨论,他们是如何表现黑白灰的?
四、示范 处 理(线条)-——(点、线、面)
五、学生作业 以黑、白、灰为主,画一幅画,形式不限。
六、巡回指导
第11课
色彩的和谐
课时:1 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
2、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
3、感受色彩的魅力。
教学重点: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水粉颜料和绘画工具。
学生: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
教学思路:
本课首先通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使他们感受到邻近色的和谐美; 接着通过观 察色轮表,明白邻近色之间的色彩关系和变化规律,并在多媒体的演示下理解邻近色的调配
方法;最后最后通过动手实践达到本课的学习目的。教学过程:
1、引导欣赏:(1)播放录象,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2)出示课题——“色彩的和谐”(3)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
2、目标发展:(1)什么是邻近色?(出示色轮)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 黄——黄绿——绿 红紫——紫——蓝紫 黄橙——橙——红橙(2)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A、家居图片 B、生活图片 C、建筑图片(3)欣赏画家作品,找出邻近色,并说说邻近色在画面中产生的效果:和谐(4)师示范邻近色的调配方法 黄色里逐渐加大蓝色比例,最后变成绿色。
3、实践活动:(1)作业:用邻近色组织一幅画面。(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作业展评。施教时间:9 月 18-22 号 课后记 使用水粉进行邻近色的练习,色彩的比例和加入水分的多少都影响学生的作品效果。水 粉练习还应在今后加强。
第12课 春华秋实
教材分析:
本课牡丹花为例,介绍写意花卉的绘画步骤和方法。让学生体验笔墨趣味,进一步了解 我国传统绘画的特点。
教学目标:
1、认识笔墨与造型的关系,初步尝试写意花卉的表现技法,体验笔墨情趣。
2、提高学生用笔、用墨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
3、了解中华民族绘画的优良传统,激发学生珍爱民族艺术、弘扬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写意花卉的绘画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牡丹花瓣的画法。
教学用具:国画颜料、毛笔、墨汁、调色盘等。教学方法:示范法、欣赏法。
教学流程:
一、导课 春天,万物复苏,繁花似锦,整个世界充满了生机。秋天,艳阳高照,天气清朗。串串硕果是绿色生命的结晶。让我们用笔墨来营造这 春华秋实的意境。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大师的作品吧!
二、新课
1、欣赏 欣赏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的作品:《大桃图扇》、《枇杷》 大师吴昌硕的《牡丹》。请同学说一说你看到这些画有什么感触?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你知道吗?牡丹象征富贵,月季象征吉祥如意,和平美好,荷花象征出淤泥而不染。枇 杷象征丰收圆满,桃子象征长寿。
2、了解国画 写意花卉是中国画的主要门类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主要的特征是简练,概括、强调 笔墨趣味,要求技巧与造型相结合,既有笔墨的情趣又有恰倒好处的造型,达到以形写神的 目的。
3、学习牡丹的画法。欣赏牡丹的国画作品,问:你们想不想学?请同学们小组探索学习牡丹的画法。师示范: 1)先用湿笔蘸稀释的白粉,再蘸淡曙红画花瓣。2)用笔蘸淡曙红后再蘸深曙红画浓花瓣。3)用白粉加藤黄画花心,用石绿调花青再加藤黄画叶和茎。趁半干时用重墨勾叶筋。
4、画一画。生活中一定有你喜欢的花和果,请用水墨画的画法画出来吧!学生实践练习,师巡视指 导。
5、作业展示评价。举办“春华秋实”国画展。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
第13课 鸟语花香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中国画的笔墨方法表现自然界中的花、鸟。
2、指导学生用富有墨色变化和多样的线条表现有诗意的画面。
3、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
1、运用富有创意的应用中国画技法特点加上自己的想象表现画面。
2、掌握中国画水与色的运用及构图中的基本要求。教具学具:国画用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1)课件演示:观看欣赏自然美景,师与学生一起凭自己对鸟语花香的理解,交流自 己对画面的想象。(2)引导学生解读和理解大师的写实与写意的表现手法。齐白石富有生活情趣的花卉鱼虫:要求简单描述画面的形象、线条、笔法。让学生说出 从画面上看到的东西。吴冠中的泼墨写意画:荷塘、小鸟天堂----知道墨色有浓有淡。吴冠中的线条画----简洁、明快、用流动的线来表现流动的物体和凝固的形体。(3)运用中国画水墨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然后相互欣赏、取长补短。
2、发展阶段:(1)师生共同作画,探索水墨画的表现手法: 请学生在板上的宣纸上随意点个点,师即兴添画成花或鸟。(2)归纳表现手法:勾画添画方法、色彩写意法。(3)指导学生运用色彩和墨色深浅变化和浓淡变化来塑造形象。充分体现国画的墨色 韵味变化的特点。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展示交流 把学生作业进行展示,一方面让学生体验成功,同时发扬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增强学习信心。
五、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课后进一步根据自己喜欢的形象与内 容尝试练习,使他们更好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来描绘学生对生活中的感受和童心童趣。
第14课 兵马俑
教学目标:
1、了解秦兵马俑的的发现发掘过程,认识秦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2、学习一些考古常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增强热爱祖国文物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能通过调查、分析、讨论、评述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具有艺术价值的 文物的了解和感受。教学准备:有关资料、图片。教学过程:
一、激情造趣、交流导入
1、师生对话: 师:有谁认识这个字——“俑”?它是什么意思?
2、导入课题 1974 年 3 月,位于秦始皇陵东侧西杨村的农民,在一片荒寂的沙石地上挖井,偶然发 现了一些陶俑的残片和青铜兵器,接着轰动中国、震撼世界的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 与世人见面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关注这一项气势磅礴的艺术创举。(板书课题)
二、观察分析 研究讨论
1、了解考古工作的一般流程、分工以及考古工作的重要意义。(1)学生观看现代化的文物保护大厅结构,以及考古工作人员的工作场景。(2)学生讨论:大厅各处有什么性能?考古任务艰巨,队员非常辛苦。根据考古任务,可 以将考古队员分成哪些工种?(3)展示铜车马的全图,并简要地讲述出土的铜车马复原的全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考古 队员工作的艰辛。教师小结:考古人员发掘了许多艺术珍品,为我国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展示出土的各种物品(1)学生讨论:这些艺术珍品分成几类?各有什么特点?(2)学生总结:有陶俑、陶马、兵器三大类。
3、观察陶俑(1)学生讨论: 陶俑分为哪几种?分别有什么不同的神态、服饰、姿势?(将军俑、军吏俑、武士俑、立射俑、跪射俑、骑兵鞍马俑、御手车左车右俑。)(2)分析陶俑形体结构。学生总结:陶俑由头、颈、躯干、四肢几个部分组成。
三、尝试制作、创造表现
1、仿照陶俑的大体形状,学生尝试做一个陶俑。
2、学生相互评价作品,交流心得。
3、教师示范。(1)团泥。(2)整体捏塑脖子与头。(3)捏塑躯干和下肢。可以把躯干和下肢作为一个整体来捏。(4)把头与躯体黏结起来形成大体造型。(5)黏结上肢部分,调整陶俑的姿势,添加、刻画、装饰各部位。总结制作要点:先做 大体的形状,在做细部的修饰。
4、出示造型生动的陶俑作品给学生欣赏,启发学生捏制神情生动,各部分装饰精细的 陶俑作品。
5、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品反馈、总结拓展
第15课 敦煌壁画
教材分析:
敦煌壁画博大精深,气魄宏伟,是民间画师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 的基础上,吸收并融化了外来表现方法,发展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华民族风格的佛教艺术。它不仅是民间壁画艺术的奇葩,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教材精选了敦煌壁画中的代表形式和典型形象,从内容、造型、构图、装饰等方面,再 现了壁画性格鲜明的艺术特点。学生欣赏时教师应提供多角度、多层次的提示,从夸张、变 形的艺术手法欣赏“飞天”形象,从新颖的构图形式、平面性装饰美上欣赏九色鹿的故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时间,领会敦煌壁画的精髓,提高审美能力。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和认识敦煌壁画的艺术成就,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2、学习欣赏方法,提高学生分析作品的能力和审美情趣。
3、领略敦煌壁画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敦煌壁画。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和感悟敦煌壁画。
教学课时:2 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仪、图片等。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你们知道敦煌壁画吗?你对敦煌有多了解呢? 学生交流相关资料。
二、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去敦煌看看壁画。(板书:壁画)壁画就是画在墙壁上的画。敦煌壁画博大精深,气魄宏伟,是民间画师在继承中原汉 民族和西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并融化了外来表现方法,发展成为具有地方特 色的中华民族风格的佛教艺术。它不仅是民间壁画艺术的奇葩,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
1、了解敦煌壁画 如果按 1 米的高度连接起来,壁画长度可达 30 公里。可成为世界上最长的画廊。它是 佛教艺术宝库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 552 个,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 米,是我国也是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常丰富。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 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它和别的宗教艺术一样,是描写神 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以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的 艺术。
2、欣赏图片(1)中国画 《窟的艺术创造者》 这幅画画了什么?请同学说一说。(2)敦煌莫高窟外景。它坐落在漫漫黄沙之中。(3)羽人藻井 提问: 什么是藻井?藻井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部分。一般做成向上隆 起的井状,有方形、多边形或圆形凹面,周围饰以各种花纹、雕刻和彩
绘。多用在宫殿、寺庙中的宝座、佛坛上方最重要部位。羽人藻井给你什么感觉?(4)飞天 飞天,意为飞舞的天人。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呢!飞天是歌神乾闼婆和乐神紧那罗的化身,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歌舞神和娱乐神,他们是 一对夫妻,后被佛教吸收为天龙八部众神之内。书上展示了 5 幅飞天图,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5)九色鹿的故事 著名的敦煌壁画里讲述了很多故事,有九色鹿救人、释迦牟尼传记、萨锤那舍身饲虎 等著名的壁画故事。谁能讲一讲这个故事?书中的“你知道吗”有这个故事,请你们读一读。看三幅关于九色鹿的壁画,说一说每一幅图都画了什么?
3. 画一画 根据九色鹿的故事画一幅想象画。你想画什么,说一说。
三、小结 盛大辉煌的敦煌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敦煌——是一个谜,一个梦,一个永远 难以企及的智慧——她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戈壁沙洲,是汉唐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塞,它历经 千百年沧桑,在茫茫戈壁沙漠的怀抱中,闪烁着绚丽的光彩……它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你想 说什么?
第 16 课 爱心大行动
教材分析:
本课结合美术知识,融活动、感知、行动为一体。主题策划一次爱心大行动,将文化衫 的设计作为一个知识点,运用设计、画、印等步骤绘制成有创意的文化衫,并渗透品德意识,培养互助友爱的精神。
教学目标:
1、在制作、设计中,启发学生设计造型新颖、色彩漂亮的各种作品。
2、指导学生组织一次“爱心大行动”的策划,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高尚情操。教学重点:运用设计、画、印等步骤绘制成有创意的文化衫。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设计造型新颖、色彩漂亮的各种作品。教学过程
一、导课 爱在我们身边,爱无时不在,它就像一只满载着人们的真诚、善良的小船穿梭在我们的 世界。今天我们也以实际行动来献出自己的爱心。你想过吗?我们身边有许多需要关心和帮 助的同龄人,让我们来亲手做一些小礼物送给他们吧!
二、新课
1、欣赏分析 你想看看小朋友做的卡片吗?你喜欢哪一张?能说一说理由吗?这些卡片都有哪些制 作方法,你能总结一下吗?
2、探索学习卡片制作步骤 基本制作方法 1)镂空法:在卡片封面镂空一个漂亮的形状,以透出下面的图案。2)剪贴法:用彩色卡纸剪出想要的图形拼贴在卡片上。3)绘画法:用彩笔画想要的图形。4)综合法:运用多种方法制作。
3、想一想 我们身边有许多需要关心和帮助的同龄人。5 月 12 日四川汶川地震,你想做一个什样 的礼物送给灾区小朋友?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4、学生制作,师巡视指导。
5、学生作业展示评价。
第三篇:一年级语文下册渗透法制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渗透法制教案
第11课《美丽的小路》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先、干”等6个字。
2、抓住描写“美丽的小路”的失与回的语句,体会每个角色的语气,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生通过法制教育【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学习,有爱护环境卫生及保护环境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美丽整洁的环境能让人们心情舒畅。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2、《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有关条款。教学过程:
一、自读识字
1、自学(初读感知,增强读书的目的性)
①、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划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②、同桌交流读文,互相检查字音,交流读不好的句子,实在有困难请教师帮忙。
2、识字(面向全体分层教学,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①、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把会读和不会读的生字分类摆放。②、再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互相提醒。学生练读。
③、认读生字竞赛: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生字,说出自己识字的方法。(学生由于课外阅读,识字量不太均衡。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行因材施教:识字量大的孩子充当小老师,不再觉得识字枯燥无趣,识字量小的孩子有足够的时间认读,也不至于丧失信心。所以这样设计有利于培养全体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合作交流
1、朗读(多种形式的感情朗读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①、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读给大家听,互相评议,取长补短。
②、教师范读“我会读”中的句子,学生比较带问号、句号和感叹号的句子表达的不同语气,然后练读。
③、分角色读文。
A、个人体会读。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读一读,注意叙述性语言和角色对话的语气。B、同桌交流读。读完后比一比谁哪个角色读得好,同一个角色谁读得好。C、带头饰小组合作读,全班评议。
(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是对学生体会文章情感的一次升华。多种形式的朗读,不仅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使学生物化自我,达到与作者心息相通。)
2、讨论:同学们乱丢垃圾,乱涂口痰,践踏草坪等等的习惯对吗?(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情感熏陶得以升华。)
出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第三十二条 公民应当爱护公共卫生环境,不随地吐痰、便溺,不乱扔果皮、纸屑和烟头等废弃物。
3、读第八自然段鸭先生的话,讨论思考:这句话什么意思?你觉得小路变脏还怪谁?
学生以四人学习小组展开讨论,教师相机进行引导。
4、练习(想象说话重在启发学生思维,培养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品读领悟
1、想象说话。出示挂图(内容是两个小朋友在美丽的小路上走),启发想象——这两个小朋友边走边说些什么?可以模仿文中的句子说话,更鼓励学生说出与文中和别人不同的句子。
2、写字(延时评价给学生自主空间,更利于激发写字兴趣。)此过程可结合动画课件《美丽的小路:综合生字》辅助进行。
3、学生观察“先、干、赶、起”四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赶和起都有走字旁,重点指导这个偏旁的写法)
4、学生练习书写,自己找学习伙伴或老师评价。如果对第一次评价不满意可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5、检查朗读1——8自然段,重点评议是否读出疑问和感叹的语气。
6、师:美丽的小路找回来了吗?我们继续学习9——12自然段。朗读(抓重点词句感悟读文)
1、指名读9——12自然段,复习出现的生字词。
2、学生轻声读文,结合插图思考:美丽的小路怎样找回来的?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推、拿、清扫、提”等描写动作的词语。
3、体会美丽的小路找回后小动物们的心情,练习分角色朗读。
四、巩固延伸
1、教师指导学生排演课本剧,个别地方学生还可以展开想象。
2、学生自愿组合选择角色进行表演。
3、写字(写字与评价结合,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4、学写“明、净”两个字,学生先观察描红,教师再重点指导。
5、班级交流展示写字情况,评选出“巧手”奖。
五、板书设计:
11美丽的小路
↓ 美丽 ↓
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行动起来,自觉遵守《城市市容好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 好习惯 ↓
第四篇:小学五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五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学计划
炮台村校蔡小龙2013.2.25
一、指导思想:
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思想及具体目标,全面完整地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依据儿童特定发展阶段的认识方式及特征,采用与相适应的、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学生主动参与多种学习活动创设具体途径,使他们从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掌握学习策略。《品德与社会》教科书采用的是“主题构建”方式。采取的是讲故事的形式,通过讲故事完成《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要求。
二、教材的主要特征:
1.围绕儿童生活,符合儿童情趣。
2.注重已有经验,贴近现实生活。
3.强调体验参与,引导学习活动。
4.体现综合主题,规格合理适度。
5.单元组织教材,突出学生主体。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生命中的“爱”——家人的爱、社会的爱,认识人类社会对生命的尊重,体会自己生命的可贵,学会积极的心态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中体会规则的重要性,知道各种规则既制约着我们的行动,又保障了我们的权益。
3、了解国家所蒙受的耻辱,激发青少年的忧患意识,激励他们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为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目标而不懈努力。
4、通过生动的事例,帮助学生懂得科学技术是“双刃剑”,树立科学的道德观,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5、让学生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极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意识到开放的世界充满机遇和挑战。
四、教学措施:
(一)必须注重与学生和社会的联系
1.教材的编写不可能是针对所有学校学生,以所有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的。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强调“必须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强调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这就意味着教材的使用必须与学生和社会联系起来。所以教材仅仅是教学的“范例”。
2.教材的呈现方式,也不像思想品德课本那样提供了教学的大致过程。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社会性和地域性,要求《品德与社会》教材的必须开放。开放性的课本内容势必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补充,使教学加强与学生和社会的联系。
(二)必须注重学生的实践
实践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德育,最重要的是研究人的德行的形成规律。人的德行必须在自然的活动中形成,这是德行形成的第一个规律。抽象的道德戒律光靠说教是不能深入人的心灵的,是不能为人所掌握的。
(三)注重学生的自我反省,让导行落到实处。
五、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1、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坚持用钢笔写字并养成习惯。
2、培养浓厚的朗读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3、能有选择的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读书做笔记和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4、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语句简洁完整。
5、培养课前预习课文,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做好笔记的习惯。
6、培养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习惯。
7、培养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第五篇: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法制渗透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法制渗透点
渗透点一:第一单元——简易方程:例9 可渗透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一条 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制定本法。
第三十五条 机动车、非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
第五十一条 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戴安全头盔。
渗透点二:练习三:第9题 可渗透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第一条
为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制定本法。
第八条 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猎捕或者破坏。
第十条 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应当在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主要生息繁衍的地区和水域,划定自然保护区,加强对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保护管理。
自然保护区的划定和管理,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办理。渗透点三:练习十五:第12题 可渗透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科学研究工作,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列文物受国家保护:
(一)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
(二)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
第七条
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文物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