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
小学心理课不同于其他学科,没有明显的知识型结构,由于心理它重在活动,重在学生参与,通过师生共同活动,达到心理体验的目的。所以,在通常的教学方法基础上,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但具体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角色扮演法 1.什么是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扮演活动中的角色,进行现场表演,通过观察、体验,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使学生受到教育。在排演时,要求学生扮演他们所想的所感觉或在某情境他们会做什么?另一方面是反角色扮演,即要求他们猜测与自己不同角色的观点,通过两种角色扮演鼓励他们同理、同情,增进双方的了解。
2.运用角色扮演法的原则
由于角色扮演法是一种当众表演,需要有较强的参与意识,所以,对于那些随和、性格外向、有安全感的学生易做到,而对于害羞、性格内向、防御心理强的学生,角色扮演相对显得困难。而安全的、接纳的、信任的气氛及教师的鼓励有助于学生的参与。在运用角色扮演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假如学生明显地表现出害怕,不要勉强让他们扮演,而是分给他们一些其它任务,直到他们自动参与。(2)鼓励学生把角色扮演当作一种游戏。
(3)把注意力集中在所扮演的角色而不在学生身上。注重角色所表现出的意义和感觉,而不是学生表演得 多么好。创造一种非批判的气氛,使学生有信心,喜欢表达他们自己。
(4)应使课堂气氛活跃,非表演同学积极关注表演者,给予表演者更多的支持和激励。
3.常用角色扮演法及适用对象
(1)相声表演。此种表演可以是一人的单口相声,也可以是两人的对口相声或多人的众口相声。表演者以通俗、幽默的话语向学生展示深刻的心理学道理。例如:想让学生认识到“注意”这一心理状态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作用,就可以让一名学生进行注意的自述“我叫注意”。进行情绪调控教育时,可让两位同学说对口相声“我不生气”等等。由于此类表演需要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其它表演技巧,故较适合于中、高年级学生。教育活动内容可以是所有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心理训练。
(2)哑剧表演。这种表演是一种非言语性的。教师根据活动内容,让学生充分利用肢体、面部、身段等进行表情达意,学会非言语交往。表演可以是一人或多人,如表演“同学见面”、“生气时”、“幸福时刻”、“等待”等等。此类表演难度稍低,适合于小学各年级学生。从教育内容来说,主要适用于情感教育和交往指导,也可考虑实际情况运用于其它教学内容。
2(3)角色互换。此方法是让学生先后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分别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促使彼此了解,学会不同角色应有不同的社会言行,每个人的言行应符合他所承担的角色。表演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互相配合,如“我来当教师”、“失败时的我”、“三人座谈”、“假如我是他”等等。此类表演适合于小学各年级学生。教育内容主要适用于自我意识训练,情感教育、个性塑造和交往指导。
(4)小品表演。这种方法是把幽默、讽刺或赞许的语言与滑稽的动作结合起来,展示生活、学习中的一些事情,告诉同学们其中的道理及处理问题的方式等。小品表演大多为多个同学参与,以期接近生活,情境显得较真实,富有感染力,如“同学病了”、“同学来我家做客”、“给妈妈过生日”等内容。此类表演有一定难度,适用于中、高年级学生。从教育内容上看,适用于自我意识、情感、个性、交往等方面的训练。
4.角色扮演法的理论基础
关于角色扮演有一经典性实验研究,研究者先测量被试对某一事物的态度,然后要求几个被试扮演演说家,按照事先规定好的要求发言,每次发言所表达的是一种比被试本人原有态度更为极端的态度,其他被试充当听众。扮演结束后,实验者对被试的态度重新作了测量,结果发现,扮演演说家角色的被试的态度沿着发言时表现的态度方向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听众的态度却很少受影响。
由于角色扮演使受教育者亲身体验了所扮演角色的言行,感受深刻,往往能够引起较大的心理变化,所以,在实验教育中,恰当使用 这种方法,常常收到神奇的效果。实践证明,有的班主任运用这种方法,采取班干部轮流制管理班集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价值观辨析法 1.什么是价值观辨析法
价值观辨析法就是在教师的安排下,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方法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并把自己的行为模式与他人的行为模式进行比较,解决价值冲突,进而按照自己较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观支配自己的言行。
2.运用价值观辨析法的原则
(1)教师首先必须诱发学生的态度和价值陈述。
(2)教师必须无批评地和无批判地接受学生的思想、情感、信念和观点。
(3)教师必须向学生提出问题以帮助学生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念。3.常用价值观辨析法及适用对象
(1)小组讨论法。针对某一问题设置情境(问题应为开放性问题),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分组方式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匹配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每个小组内成员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畅所欲言,最后形成小组意见。接下来小组与小组讨论或辩论,最后由老师做总结。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主要功能是应用问题,使讨论顺利进行并使讨论不离开主题,鼓励成员多贡献意见。此方法需要一定的认知基础,较适合于中、高年级学生。教育内容适合于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态度、个性、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教育。(2)两难问题法。教师利用假定的、设计的或真实的两难问题,让学生进行判断,激起内心价值冲突,触动原有的心理认知结构,产生不满足感,以达到改变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的目的,从而提高心理水平。教师应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交流或辩论,作出判断,寻找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此方法根据问题设置可适合于不同年级学生。在教育内容方面,适用于小学生个性塑造和品德形成等。
(3)脑力激荡法。此方法允许学生对一个问题能自由地考虑可采用的方法。脑力激荡法可以帮助学生产生很多的概念,它的目的是在一种兴奋、有趣、安全及接纳的气氛下产生一般与非惯例的概念,鼓励学生真诚地贡献意见,不管有无价值,甚至类似开玩笑或引人注意的意见,还是要接纳它,应特别鼓励有创意的学生。在讨论时,教师不作评价,只在最后作以总结。该方法适合于各年级学生。在教育内容方面多适用于学生智力训练。
除以上方法外,还有排序与选择,敏感性训练与倾听技术,歌唱与美术,游戏与刺激,以及个人日记等价值辨析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灵活使用。
4.价值观辨析法的理论基础
价值观辨析法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纽约大学的拉斯(L.Raths)和他的两名学生西蒙(S.Simon)与哈明(M.Harmin)。1966年他们出版的《价值与教学》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价值辨析基本原理。他们认为,价值观念是个体的一种内在价值,往往不能清晰地意识到,因而难以指导人的行为。为了让这些潜在的价值观念发挥作用,就需要对它们 进行一步步辨析,价值辨析所采用的形式是使学生在他们的直接生活中思考一些价值选择途径,同时使他们对学校生活的周围人产生积极态度。它帮助儿童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鼓励学生辨认自己的价值观念以及这些价值观念与其它价值观念的关系,揭示并解决自己价值冲突,将自己的价值观念与别人交流,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美国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问题”及他的合作者布莱特(M.Blatt)1973年设计的“小组道德讨论”教育模式在某种程度上都支持了价值辨析法学派的观点。
由于价值分析采用诱导方式,反对呆板说教和强硬的灌输式教育,教师易于掌握,学生乐于接受,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促进良好行为的发生。
三、榜样引导法 1.什么是榜样引导法
教师利用小学生的模仿特点,让他们通过榜样行为的观察,使自身受到强化,模仿榜样的言行,从而实现受教育的目的。榜样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符号性的(通过传播媒介来呈现的榜样)。
2.使用榜样引导法的原则
(1)榜样的选取必须是可亲、可敬、可信并与学习者有较大相似性。
(2)榜样行为的展现应是渐进的。
(3)呈现榜样的同时,最好配以讲评,突出模仿行为。(4)为学生模仿行为提供心理安全,促使其大胆模仿。(5)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强化模仿行为。3.常用的榜样引导法及适用对象
(1)参观、访问。参观工厂、农村、公园、学校等,走访工人、农民和优秀学生,听其言,观其行,激发学生向榜样学习的强烈愿望并从身边做起,加强自身修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如,走进公园看到许多人都主动把果皮、纸屑扔进垃圾箱,不践踏草坪,教师趁势提示,提高学生的模仿倾向。可以说有目的地参观访问只是榜样学习中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模仿身边的榜样,从日常生活做起。由于榜样是活生生的,学生较易保持注意力,所以此方法适合于小学各年级。从教育内容说,较适合个性塑造,美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等。
(2)媒体教学。充分利用科技教学手段,通过传播媒介来呈现榜样(传播媒介有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电影、卡通片、文字说明等等),学生观察榜样,进行模仿学习。这种榜样比真实榜样更能突出要求模仿的行为,因为教师能够事先做精细的安排,而且比真实的榜样更安全,真实的榜样是不受严格限制的,是富于变化的。又由于媒体榜样可反复使用,所以在心理教育上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式。实践证明,“百部爱国主义影视片教育”已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由于这种教学方式教育性兼容艺术性,形象生动有趣,颇受学生欢迎,可对不同年级学生施教,教学内容可涵盖多个方面。
4.榜样引导法的理论基础
社会学习理论创始人之一,当代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了观察学习理论。此理论认为,学习者只要观察到榜样的反应,即使自己未直接受到强化,也未进行实际练习,也能形成某些相应的行为。观察学习更符合人类学习的许多实际情况,更能说明个体的许多复杂行为的学习过程,班杜拉和库珀斯曾做过一项实验研究,研究是这样的:一批儿童与成人玩打球游戏,玩的时候,儿童可随意从旁边取得糖果,作为示范榜样的成人则给自己确定了一定规范,如达到一个分数值才能去取得糖果。结果发现,儿童通过观察也能给自己确定某种规范,做到了才去取糖果。班杜拉把这种在榜样示范下形成的新行为称为替代性反应的形成,因为这是个体通过观察使榜样的行为通过替代而内化成了自己的行为。根据这一理论,结合日常生活我们不难看到榜样的力量,所以教师一方面设法为学生提供尽量多的良好榜样,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做到榜样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四、行为强化法 1.什么是行为强化法
行为强化法就是教师运用强化手段来巩固学生良好行为和消除不良行为的一种方法。所谓强化是指任何有助于机体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强化手段一般有正强化、负强化和惩罚。凡施加某种影响并有助于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叫正强化。凡移去某种不利的影响并有助于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叫负强化。惩罚是指减少或消除某种不良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而在此行为发生后所跟随的不愉快事件。由于负强化 8 和惩罚效果不够稳,而且可能带来一些负作用,所以在教育中多采用正强化。
2.运用行为强化法应遵循的原则(1)多适用正强化少使用负强化和惩罚。
(2)教师必须明确通过教学要改变哪些不良行为习惯,建立那些行为方式。
(3)强化物和强化呈式的选择因人而定。(4)强化时有必要对学生伴随说理教育。3.几种常用的强化方法及适用对象。
(1)奖励。奖励是指施于行为之后以增加该行为再次出现可能性的事物,是一种正强化。奖励一般可分为社会性奖励、物质性奖励和活动性奖励。社会性奖励包括微笑、赞扬、拥抱、亲昵、抚摸等,这种奖励对低年级学生特别有效。物质奖励是用可消费的物品作强化物,如饼干、食物、音乐、玩具、图片、代币等等。活动奖励是指用一些学生喜欢的活动作为强化物,如自由时间、跳皮筋、踢球等。具体使用何种强化物要根据学生个人受好而定,另外,还要注意让学生学会自我奖励。
运用奖励时应注意:奖励的行为是具体的;奖励的选择遵循多次奖励仍不满足为原则;鼓励学生自我奖励。
(2)惩罚。惩罚是指为减少或消除某种不良行为再次出现可能性而在此行为发生后所跟随的不愉快事件。在学校里教师一般运用两类惩罚,第一类惩罚是在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发生后施加某种痛苦或 厌恶的刺激,以减少受罚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如批评、警告、记过,甚至开除学籍等处分。第二类惩罚是在不良行为发生后,取消学生喜爱的某种刺激以减少受罚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如扣除行为得分、暂时收回某种奖励或暂时取消参加某种娱乐活动的权利等等。除此之外,让学生学会自我惩罚。
运用惩罚时应注意:避免不适当的惩罚,如体罚或变相体罚;惩罚应有很强的针对性,重罚其事,轻责其人;惩罚伴随说理教育,以提高惩罚效果;力戒惩罚后又立即给予奖励。
(3)强化不相容反应。这一方法是把不强化那个不合社会要求的反应同强化另一个与顺应不良行为显然对抗的合乎社会要求的反应相结合,借以消除顺应不良反应的方法。例如,上课有的学生爱做小动作、不认真听讲,老师可以给予认真听讲的学生奖励,从而使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改掉做小动作的坏习惯,学会认真听讲。对于咬指甲的人,可以教他在任何时候,只要想到咬自己的指甲,就握紧拳头将双臂交叉放在胸前,以对抗咬指甲行为。种方法类似于“冷处理”。冷处理就是当学生做出不良行为时,不予理睬,使他得不到关注,久而久之这种不良行为就可能消退。
以上几种行为强化法重点是针对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不良行为的矫正,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可以适用于不同年级的小学生行为塑造和矫正。
4.行为强化法的理论基础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现代行为主义首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创始人、行为矫正技术的创始人之一,B.F斯金纳认为:行为操作发生后,立即呈现强化物,行为就强化了,强化是操作性行为形成的重要手段。强化在斯金纳的学习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他学习理论的基石和核心。他认为,行为的发生变化都是强化的结果,要控制行为就要设法控制强化,控制强化就能控制行为。斯金纳指出,只要一项操作出现后,继之呈现一个强化刺激,操作的强度就会上升,只要安排好一种特殊的强化形式,就会几乎随意地去塑造有机体的行为。著名的“斯金纳箱”是斯金纳用来研究动物学习的实验装置。箱内装有一个杠杆,只要白鼠掀压杠杆,就会滚出一个食球,这样白鼠就会压杠杆,以取食物直至吃饱为止。以后,他又用鸽子做类似的实验。从动物实验研究过程中,他发现并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即机体自发固有强化或无强化的伴随而相应增加或降低重复出现的概率。除以上方法外,还有许多其它的方法,众多的方法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认知,另一类是行为。为使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应把知和行紧密结合起来,以一种方法为主导,多种方法为辅助进行教学,不能孤立地去适用某一方法,在学生心理发展历程中,认知活动的成份与行为活动成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没有固定的方法,行之有效就是好的方法,但是在教学中我也有这样的困惑:对于极个别的行为问题学生如何才能做到使他认同老师的心理引导从而快速的改变行为?
第二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有别于其它学科,它重在活动,重在学生参与,通过师生共同活动,达到教育目的。所以,在通常的教学方法基础上,结合本教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宜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供参考使用。
一、角色扮演法
1.什么是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扮演活动中的角色,进行现场表演,通过观察、体验,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使学生受到教育。在排演时,要求学生扮演他们所想的所感觉或在某情境他们会做什么?另一方面是反角色扮演,即要求他们猜测与自己不同角色的观点,通过两种角色扮演鼓励他们同理、同情,增进双方的了解。
2.运用角色扮演法的原则
由于角色扮演法是一种当众表演,需要有较强的参与意识,所以,对于那些随和、性格外向、有安全感的学生易做到,而对于害羞、性格内向、防御心理强的学生,角色扮演相对显得困难。而安全的、接纳的、信任的气氛及教师的鼓励有助于学生的参与。在运用角色扮演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假如学生明显地表现出害怕,不要勉强让他们扮演,而是分给他们一些其它任务,直到他们自动参与。
(2)鼓励学生把角色扮演当作一种游戏。
(3)把注意力集中在所扮演的角色而不在学生身上。注重角色所表现出的意义和感觉,而不是学生表演得 多么好。创造一种非批判的气氛,使学生有信心,喜欢表达他们自己。
(4)应使课堂气氛活跃,非表演同学积极关注表演者,给予表演者更多的支持和激励。
3.常用角色扮演法及适用对象
(1)相声表演。此种表演可以是一人的单口相声,也可以是两人的对口相声或多人的众口相声。表演者以通俗、幽默的话语向学生展示深刻的心理学道理。例如:想让学生认识到“注意”这一心理状态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作用,就可以让一名学生进行注意的自述“我叫注意”。进行情绪调控教育时,可让两位同学说对口相声“我不生气”等等。由于此类表演需要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其它表演技巧,故较适合于中、高年级学生。教育活动内容可以是所有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心理训练。
(2)哑剧表演。这种表演是一种非言语性的。教师根据活动内容,让学生充分利用肢体、面部、身段等进行表情达意,学会非言语交往。表演可以是一人或多人,如表演“同学见面”、“生气时”、“幸福时刻”、“等待”等等。此类表演难度稍低,适合于小学各年级学生。从教育内容来说,主要适用于情感教育和交往指导,也可考虑实际情况运用于其它教学内容。(3)角色互换。此方法是让学生先后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分别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促使彼此了解,学会不同角色应有不同的社会言行,每个人的言行应符合他所承担的角色。表演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互相配合,如“我来当教师”、“失败时的我”、“三人座谈”、“假如我是他”等等。此类表演适合于小学各年级学生。教育内容主要适用于自我意识训练,情感教育、个性塑造和交往指导。
(4)小品表演。这种方法是把幽默、讽刺或赞许的语言与滑稽的动作结合起来,展示生活、学习中的一些事情,告诉同学们其中的道理及处理问题的方式等。小品表演大多为多个同学参与,以期接近生活,情境显得较真实,富有感染力,如“同学病了”、“同学来我家做客”、“给妈妈过生日”等内容。此类表演有一定难度,适用于中、高年级学生。从教育内容上看,适用于自我意识、情感、个性、交往等方面的训练。
4.角色扮演法的理论基础
关于角色扮演有一经典性实验研究,研究者先测量被试对某一事物的态度,然后要求几个被试扮演演说家,按照事先规定好的要求发言,每次发言所表达的是一种比被试本人原有态度更为极端的态度,其他被试充当听众。扮演结束后,实验者对被试的态度重新作了测量,结果发现,扮演演说家角色的被试的态度沿着发言时表现的态度方向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听众的态度却很少受影响。
由于角色扮演使受教育者亲身体验了所扮演角色的言行,感受深刻,往往能够引起较大的心理变化,所以,在实验教育中,恰当使用这种方法,常常收到神奇的效果。实践证明,有的班主任运用这种方法,采取班干部轮流制管理班集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价值观辨析法
1.什么是价值观辨析法
价值观辨析法就是在教师的安排下,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方法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并把自己的行为模式与他人的行为模式进行比较,解决价值冲突,进而按照自己较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观支配自己的言行。
2.运用价值观辨析法的原则
(1)教师首先必须诱发学生的态度和价值陈述。
(2)教师必须无批评地和无批判地接受学生的思想、情感、信念和观点。(3)教师必须向学生提出问题以帮助学生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念。3.常用价值观辨析法及适用对象
(1)小组讨论法。针对某一问题设置情境(问题应为开放性问题),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分组方式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匹配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每个小组内成员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畅所欲言,最后形成小组意见。接下来小组与小组讨论或辩论,最后由老师做总结。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主要功能是应用问题,使讨论顺利进行并使讨论不离开主题,鼓励成员多贡献意见。此方法需要一定的认知基础,较适合于中、高年级学生。教育内容适合于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态度、个性、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教育。
(2)两难问题法。教师利用假定的、设计的或真实的两难问题,让学生进行判断,激起内心价值冲突,触动原有的心理认知结构,产生不满足感,以达到改变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的目的,从而提高心理水平。教师应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交流或辩论,作出判断,寻找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此方法根据问题设置可适合于不同年级学生。在教育内容方面,适用于小学生个性塑造和品德形成等。
(3)脑力激荡法。此方法允许学生对一个问题能自由地考虑可采用的方法。脑力激荡法可以帮助学生产生很多的概念,它的目的是在一种兴奋、有趣、安全及接纳的气氛下产生一般与非惯例的概念,鼓励学生真诚地贡献意见,不管有无价值,甚至类似开玩笑或引人注意的意见,还是要接纳它,应特别鼓励有创意的学生。在讨论时,教师不作评价,只在最后作以总结。该方法适合于各年级学生。在教育内容方面多适用于学生智力训练。
除以上方法外,还有排序与选择,敏感性训练与倾听技术,歌唱与美术,游戏与刺激,以及个人日记等价值辨析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灵活使用。
4.价值观辨析法的理论基础
价值观辨析法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纽约大学的拉斯(L.Raths)和他的两名学生西蒙(S.Simon)与哈明(M.Harmin)。1966年他们出版的《价值与教学》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价值辨析基本原理。他们认为,价值观念是个体的一种内在价值,往往不能清晰地意识到,因而难以指导人的行为。为了让这些潜在的价值观念发挥作用,就需要对它们进行一步步辨析,价值辨析所采用的形式是使学生在他们的直接生活中思考一些价值选择途径,同时使他们对学校生活的周围人产生积极态度。它帮助儿童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鼓励学生辨认自己的价值观念以及这些价值观念与其它价值观念的关系,揭示并解决自己价值冲突,将自己的价值观念与别人交流,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美国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问题”及他的合作者布莱特(M.Blatt)1973年设计的“小组道德讨论”教育模式在某种程度上都支持了价值辨析法学派的观点。
由于价值分析采用诱导方式,反对呆板说教和强硬的灌输式教育,教师易于掌握,学生乐于接受,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促进良好行为的发生。
三、榜样引导法
1.什么是榜样引导法
教师利用小学生的模仿特点,让他们通过榜样行为的观察,使自身受到强化,模仿榜样的言行,从而实现受教育的目的。榜样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符号性的(通过传播媒介来呈现的榜样)。
2.使用榜样引导法的原则
(1)榜样的选取必须是可亲、可敬、可信并与学习者有较大相似性。(2)榜样行为的展现应是渐进的。
(3)呈现榜样的同时,最好配以讲评,突出模仿行为。(4)为学生模仿行为提供心理安全,促使其大胆模仿。(5)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强化模仿行为。3.常用的榜样引导法及适用对象
(1)参观、访问。参观工厂、农村、公园、学校等,走访工人、农民和优秀学生,听其言,观其行,激发学生向榜样学习的强烈愿望并从身边做起,加强自身修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如,走进公园看到许多人都主动把果皮、纸屑扔进垃圾箱,不践踏草坪,教师趁势提示,提高学生的模仿倾向。可以说有目的地参观访问只是榜样学习中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模仿身边的榜样,从日常生活做起。由于榜样是活生生的,学生较易保持注意力,所以此方法适合于小学各年级。从教育内容说,较适合个性塑造,美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等。
(2)媒体教学。充分利用科技教学手段,通过传播媒介来呈现榜样(传播媒介有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电影、卡通片、文字说明等等),学生观察榜样,进行模仿学习。这种榜样比真实榜样更能突出要求模仿的行为,因为教师能够事先做精细的安排,而且比真实的榜样更安全,真实的榜样是不受严格限制的,是富于变化的。又由于媒体榜样可反复使用,所以在心理教育上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式。实践证明,“百部爱国主义影视片教育”已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由于这种教学方式教育性兼容艺术性,形象生动有趣,颇受学生欢迎,可对不同年级学生施教,教学内容可涵盖多个方面。
4.榜样引导法的理论基础
社会学习理论创始人之一,当代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bandura)提出了观察学习理论。此理论认为,学习者只要观察到榜样的反应,即使自己未直接受到强化,也未进行实际练习,也能形成某些相应的行为。观察学习更符合人类学习的许多实际情况,更能说明个体的许多复杂行为的学习过程,班杜拉和库珀斯(C.Kupers)曾做过一项实验研究,研究是这样的:一批儿童与成人玩打球游戏,玩的时候,儿童可随意从旁边取得糖果,作为示范榜样的成人则给自己确定了一定规范,如达到一个分数值才能去取得糖果。结果发现,儿童通过观察也能给自己确定某种规范,做到了才去取糖果。班杜拉把这种在榜样示范下形成的新行为称为替代性反应的形成,因为这是个体通过观察使榜样的行为通过替代而内化成了自己的行为。根据这一理论,结合日常生活我们不难看到榜样的力量,所以教师一方面设法为学生提供尽量多的良好榜样,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做到榜样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四、行为强化法
1.什么是行为强化法
行为强化法就是教师运用强化手段来巩固学生良好行为和消除不良行为的一种方法。所谓强化是指任何有助于机体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强化手段一般有正强化、负强化和惩罚。凡施加某种影响并有助于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叫正强化。凡移去某种不利的影响并有助于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叫负强化。惩罚是指减少或消除某种不良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而在此行为发生后所跟随的不愉快事件。由于负强化和惩罚效果不够稳,而且可能带来一些负作用,所以在教育中多采用正强化。
2.运用行为强化法应遵循的原则
(1)多适用正强化少使用负强化和惩罚。
(2)教师必须明确通过教学要改变哪些不良行为习惯,建立那些行为方式。(3)强化物和强化呈式的选择因人而定。(4)强化时有必要对学生伴随说理教育。3.几种常用的强化方法及适用对象。
(1)奖励。奖励是指施于行为之后以增加该行为再次出现可能性的事物,是一种正强化。奖励一般可分为社会性奖励、物质性奖励和活动性奖励。社会性奖励包括微笑、赞扬、拥抱、亲昵、抚摸等,这种奖励对低年级学生特别有效。物质奖励是用可消费的物品作强化物,如饼干、食物、音乐、玩具、图片、代币等等。活动奖励是指用一些学生喜欢的活动作为强化物,如自由时间、跳皮筋、踢球等。具体使用何种强化物要根据学生个人受好而定,另外,还要注意让学生学会自我奖励。
运用奖励时应注意:奖励的行为是具体的;奖励的选择遵循多次奖励仍不满足为原则;鼓励学生自我奖励。
(2)惩罚。惩罚是指为减少或消除某种不良行为再次出现可能性而在此行为发生后所跟随的不愉快事件。在学校里教师一般运用两类惩罚,第一类惩罚是在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发生后施加某种痛苦或厌恶的刺激,以减少受罚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如批评、警告、记过,甚至开除学籍等处分。第二类惩罚是在不良行为发生后,取消学生喜爱的某种刺激以减少受罚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如扣除行为得分、暂时收回某种奖励或暂时取消参加某种娱乐活动的权利等等。除此之外,让学生学会自我惩罚。
运用惩罚时应注意:避免不适当的惩罚,如体罚或变相体罚;惩罚应有很强的针对性,重罚其事,轻责其人;惩罚伴随说理教育,以提高惩罚效果;力戒惩罚后又立即给予奖励。
(3)强化不相容反应。这一方法是把不强化那个不合社会要求的反应同强化另一个与顺应不良行为显然对抗的合乎社会要求的反应相结合,借以消除顺应不良反应的方法。例如,上课有的学生爱做小动作、不认真听讲,老师可以给予认真听讲的学生奖励,从而使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改掉做小动作的坏习惯,学会认真听讲。对于咬指甲的人,可以教他在任何时候,只要想到咬自己的指甲,就握紧拳头将双臂交叉放在胸前,以对抗咬指甲行为。种方法类似于“冷处理”。冷处理就是当学生做出不良行为时,不予理睬,使他得不到关注,久而久之这种不良行为就可能消退。
以上几种行为强化法重点是针对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不良行为的矫正,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可以适用于不同年级的小学生行为塑造和矫正。
4.行为强化法的理论基础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现代行为主义首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创始人、行为矫正技术的创始人之一,B.F斯金纳认为:行为操作发生后,立即呈现强化物,行为就强化了,强化是操作性行为形成的重要手段。强化在斯金纳的学习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他学习理论的基石和核心。他认为,行为的发生变化都是强化的结果,要控制行为就要设法控制强化,控制强化就能控制行为。斯金纳指出,只要一项操作出现后,继之呈现一个强化刺激,操作的强度就会上升,只要安排好一种特殊的强化形式,就会几乎随意地去塑造有机体的行为。著名的“斯金纳箱”是斯金纳用来研究动物学习的实验装置。箱内装有一个杠杆,只要白鼠掀压杠杆,就会滚出一个食球,这样白鼠就会压杠杆,以取食物直至吃饱为止。以后,他又用鸽子做类似的实验。从动物实验研究过程中,他发现并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即机体自发固有强化或无强化的伴随而相应增加或降低重复出现的概率。除以上方法外,还有许多其它的方法,众多的方法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认知,另一类是行为。为使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应把知和行紧密结合起来,以一种方法为主导,多种方法为辅助进行教学,不能孤立地去适用某一方法,在学生心理发展历程中,认知活动的成份与行为活动成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第三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不同于一般学科的教学,因为它的教学目标不是为了传授心理学的知识,而是希望通过一系列的心理辅导活动,让学生能够从活动中懂得认识与了解自我、发展自我的重要性,进而能够主动的去发展和提高自己的心理品质。因此,根据这样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运用的教学方法有: 认知法:
这类教学方法主要是依靠学生的感知、想象和思维等认知活动来达到教学目标。它包括以下几种活动:
(一)阅读和听故事
教师通过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和有针对性的读物,或者自己开辟和编写心理健康教育的专栏。在课堂上安排读书讨论和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或讲述一些有意义的故事,让学生能够从中得到启发,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与行动的态度,促进自我人格的发展。
(二)认知改变
教师通过质疑、暗示和说服等等方法,来改变学生非理性的信念和观点,从而恢复和建立合理的、积极的思维方式。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就是一种设定某种情境与题材,让学生扮演一定角色,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充分体会角色的情感变化和行为模式,表露自己或角色的人格、情感、人际交往、内心冲突等心理问题。然后通过观察、体验,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使学生受到教育。其的作用就是于在扮演角色过程中可以显露当事人行为、个性上的弱点与矛盾之处;给当事人宣泄压抑的情绪提供了机会;让其能够理解角色的处境,消除不必要的误会和猜疑;使其从中学会合理而有效的行为方式。而作为观众的学生虽不扮演角色,也可能对扮演者发生认同作用。角色扮演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1、集体的角色扮演。
其主要步骤是:设定目标,确定情境;辅导教师对角色扮演作解释,排除学生各种顾虑;辅导教师指导学生发展情节,准备剧本,设定角色,分派角色;演剧时,教师可作指导示范,也可扮一个角色;事后分析讨论,表达感受。
2、个别形式的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生活中的自己,辅导教师扮演他的父母、同学、朋友等。
3、让学生轮换扮演两个角色。
与之打交道的另一个角色是用空椅子子代替。让学生练习同想象中的坐在空椅子子上的人物说话。
4、固定角色扮演。
让学生按照辅导教师为他撰写的草稿,扮演与自己原来性格不同的角色。如学生原来是被动的,就让他扮演主动的角色。在两周时间中,学生每天必须细读扮演草稿三次,并在日常生活中按角色身分去说、想、做,去同他人打交道。运用角色扮演法的原则:
1、假如学生明显地表现出害怕,不要勉强让他们扮演,而是分给他们一些其它任务,直到他们自动参与。
2、鼓励学生把角色扮演当作一种游戏。
3、把注意力集中在所扮演的角色而不在学生身上。注重角色所表现出的意义和感觉,而不是学生表演得多么好。创造一种非批判的气氛,使学生有信心,喜欢表达他们自己。
4、应使课堂气氛活跃,非表演同学积极关注表演者,给予表演者更多的支持和激励。
榜样引导法:
教师利用学生有很强的模仿特点,让他们通过榜样行为的观察,使自身受到强化,模仿榜样的言行,从而实现受教育的目的。榜样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符号性的(通过传播媒介来呈现的榜样)。使用榜样引导法的原则:
1、榜样的选取必须是可亲、可敬、可信并与学习者有较大相似性。
2、榜样行为的展现应是渐进的。
3、呈现榜样的同时,最好配以讲评,突出模仿行为。
4、为学生模仿行为提供心理安全,促使其大胆模仿。
5、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强化模仿行为。常用的榜样引导法:
1、参观、访问。
参观工厂、农村、公园、学校等,走访工人、农民和优秀学生,听其言,观其行,激发学生向榜样学习的强烈愿望并从身边做起,加强自身修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如,走进公园看到许多人都主动把果皮、纸屑扔进垃圾箱,不践踏草坪,教师趁势提示,提高学生的模仿倾向。可以说有目的地参观访问只是榜样学习中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模仿身边的榜样,从日常生活做起。由于榜样是活生生的,学生较易保持注意力,所以此方法适合于小学各年级。从教育内容说,较适合个性塑造,美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等。
2、媒体教学
充分利用科技教学手段,通过传播媒介来呈现榜样(传播媒介有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电影、卡通片、文字说明等等),学生观察榜样,进行模仿学习。这种榜样比真实榜样更能突出要求模仿的行为,因为教师能够事先做精细的安排,而且比真实的榜样更安全,真实的榜样是不受严格限制的,是富于变化的。又由于媒体榜样可反复使用,所以在心理教育上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式。实践证明,“百部爱国主义影视片教育”已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由于这种教学方式教育性兼容艺术性,形象生动有趣,颇受学生欢迎,可对不同年级学生施教,教学内容可涵盖多个方面。
讨论法:
讨论法是所有教学活动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方法。是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学生对某一专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意见,群体进行研讨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集思广益,沟通彼此的思想和感情,促进问题的解决。通常可以用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集体讨论的方式有:
1、专题讨论:
即由心理教师针对在某一段时间里面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进行专题性讨论。比如: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让学生讨论如何更加快的更加好的转入到正常的紧张的学习轨道上面来;在考试前讨论有关考试策略和考试焦虑的问题;在学期结束前和学生讨论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
2、辩论:
就争论性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提出正反两个方面不同的观点、论据。
3、配对讨论:
指就某一主题,先作2人一组的讨论得出结论;然后和另两个人讨论的意见沟通协商,形成4个人的共同意见;最后又由第二步的两组和另外两组一起作第3次的讨论和协商,得出8个人的共同想法。其优点是经3次讨论,分析问题比较充分,且参与性高,每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
4、脑力激荡:(头脑风暴)
这种方法是由美国著名创造学家奥斯本提出来的。它利用集体思考和讨论的方式,使思想观念相互激荡,发生连锁反应,以便能够引出更加多的想法或意见。它往往是在团体中通过暂缓判断和评价,鼓励团体成员对同一问题提出尽可能多的不同看不法。必须遵循的规则为:不予批评嘲笑;鼓励畅所欲言;允许异想天开,意见愈新奇愈多越好;欢迎对他人意见作综合改进;自始至终保持轻松自由的心态等。
5、六人讨论:
这种方法以6人为单位分组。在小组讨论中每个人都先对要讨论的问题做自己的思考,然后进行组内的交流。这是一种人人参与又比较省时的方法。价值观辨析法:
价值观辨析法就是在教师的安排下,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方法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并把自己的行为模式与他人的行为模式进行比较,解决价值冲突,进而按照自己较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观支配自己的言行。运用价值观辨析法的原则:
1、教师首先必须诱发学生的态度和价值陈述。
2、教师必须无批评地和无批判地接受学生的思想、情感、信念和观点。
3、教师必须向学生提出问题以帮助学生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念。常用价值观辨析法:
1、小组讨论法
针对某一问题设置情境(问题应为开放性问题),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分组方式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匹配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每个小组内成员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畅所欲言,最后形成小组意见。接下来小组与小组讨论或辩论,最后由老师做总结。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主要功能是应用问题,使讨论顺利进行并使讨论不离开主题,鼓励成员多贡献意见。此方法需要一定的认知基础,较适合于中、高年级学生。教育内容适合于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态度、个性、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教育。
2、两难问题法
教师利用假定的、设计的或真实的两难问题,让学生进行判断,激起内心价值冲突,触动原有的心理认知结构,产生不满足感,以达到改变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的目的,从而提高心理水平。教师应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交流或辩论,做出判断,寻找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此方法根据问题设置可适合于不同年级学生。在教育内容方面,适用于学生个性塑造和品德形成等。
除以上方法外,还有排序与选择,敏感性训练与倾听技术,歌唱与美术,游戏与刺激,以及个人日记等价值辨析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灵活使用。
行为强化法:
行为强化法就是教师运用奖惩等强化手段来巩固学生良好行为、消除不良行为或建立某种新的良好行为的一种方法。所谓强化是指任何有助于机体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强化手段一般有正强化、负强化和惩罚。凡施加某种影响并有助于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叫正强化。凡移去某种不利的影响并有助于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叫负强化。惩罚是指减少或消除某种不良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而在此行为发生后所跟随的不愉快事件。由于负强化和惩罚效果不够稳,而且可能带来一些负作用,所以在教育中多采用正强化。运用行为强化法应遵循的原则:
1、多使用正强化少使用负强化和惩罚。
2、教师必须明确通过教学要改变哪些不良行为习惯,建立那些行为方式。
3、强化物和强化方式的选择因人而定。
4、强化时有必要对学生伴随说理教育。几种常用的强化方法:
1、奖励
奖励是指施于行为之后以增加该行为再次出现可能性的事物,是一种正强化。奖励一般可分为社会性奖励、物质性奖励和活动性奖励。社会性奖励包括微笑、赞扬、拥抱、亲昵、抚摸等,这种奖励对低年级学生特别有效。物质奖励是用可消费的物品作强化物,如饼干、食物、音乐、玩具、图片、代币等等。活动奖励是指用一些学生喜欢的活动作为强化物,如自由时间、跳皮筋、踢球等。具体使用何种强化物要根据学生个人受好而定,另外,还要注意让学生学会自我奖励。运用奖励时应注意:奖励的行为是具体的;奖励的选择遵循多次奖励仍不满足为原则;鼓励学生自我奖励。
2、惩罚
惩罚是指为减少或消除某种不良行为再次出现可能性而在此行为发生后所跟随的不愉快事件。在学校里教师一般运用两类惩罚,第一类惩罚是在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发生后施加某种痛苦或厌恶的刺激,以减少受罚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如批评、警告、记过,甚至开除学籍等处分。第二类惩罚是在不良行为发生后,取消学生喜爱的某种刺激以减少受罚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如扣除行为得分、暂时收回某种奖励或暂时取消参加某种娱乐活动的权利等等。除此之外,让学生学会自我惩罚。
运用惩罚时应注意:避免不适当的惩罚,如体罚或变相体罚;惩罚应有很强的针对性,重罚其事,轻责其人;惩罚伴随说理教育,以提高惩罚效果;力戒惩罚后又立即给予奖励。
3、强化不相容反应
这一方法是把不强化那个不合社会要求的反应同强化另一个与顺应不良行为显然对抗的合乎社会要求的反应相结合,借以消除顺应不良反应的方法。例如,上课有的学生爱做小动作、不认真听讲,老师可以给予认真听讲的学生奖励,从而使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改掉做小动作的坏习惯,学会认真听讲。对于咬指甲的人,可以教他在任何时候,只要想到咬自己的指甲,就握紧拳头将双臂交叉放在胸前,以对抗咬指甲行为。
这种方法类似于“冷处理”。冷处理就是当学生做出不良行为时,不予理睬,使他得不到关注,久而久之这种不良行为就可能消退。
以上几种行为强化法重点是针对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不良行为的矫正,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可以适用于不同年级的学生行为塑造和矫正。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使用的方法除了以上论述到的以外,还有许多其它的方法,如游戏法;讲授法;自述法等。而这些辅导方法的分类也不是绝对的,它们彼此之间有一定的交叉和包含的关系。这些众多的方法又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认知,另一类是行为。为使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应把知和行紧密结合起来,以一种方法为主导,多种方法为辅助进行教学,不能孤立地去适用某一方法。
第四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
1.教师讲授法
教师根据中小学年龄特点,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讲授一些相关的知识性内容,让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了解一些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他人、认识自己,从而有效的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更好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也可进行心理知识讲座。
2.课堂讨论法
讨论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对某一专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述自己的观点,共同研讨的一种学习方法。讨论法是教学活动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可分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而小组讨论法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畅所欲言,勇于袒露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一般小组讨论结束后,由各组的代表参加班级交流。运用讨论法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做好引导工作,对学生的发言不要进行价值是非判断。
3.游戏活动法
游戏活动既是中小学生课余时间最熟悉、最喜欢的一种发展身心的活动方式,也是将学生的内心世界投射出的一种心理教育方法。教育者在传统的校园游戏中,如果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元素,加以积极引导,就能够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加强合作与竞争精神的培养,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4.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让学生扮演或模仿一些角色,重视某件事的经过或表达一种想法,是心理健康教育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从本质上讲,角色扮演是一种行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将学生暂时置于他人的位置,通过学生对角色的模拟、想象、感受和体验,使学生增进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学会更有效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角色。角色活动能够起到澄清问题、疏解情绪和塑造行为等重要作用。它的优点是:首先,角色扮演可以使学生认识行为的前因后果和相互间的关系,更加敏锐地观察他人的感受,它提供给学生舒缓紧张和发泄情绪的最好机会,是诊断学生内在的需要和冲突来源的契机;其次,角色扮演还可以增进学生自我观察的能力,改善学生的自我观念,帮助学生练习如何做决定,检验个人的价值体系,特别是可以帮助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克服羞怯和自卑心理,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5.实践活动法
实践活动是教师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活动,其具体方法有多种,如社会活动(春游、秋游等活动),社会考察(参观、访问、访谈、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公益劳动、志愿者服务)和社会实践(军训、义卖)等形式,其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寻找自己的社会定位及体验不同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等。社会实践活动是促进个体社会性发展的有效方式。此外,有些实践活动不一定需要教师组织,需要学生自己完成。如:沟通方法就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运用,才能把知识性的内容变成自身的能力。
6.情景模拟实验法
情景模拟实验法是让学生进入某一种情景中体验情绪情感。测试心理反应,培养适应能力和提高心理素质的一种心理训练方法。这种情景可以是实际情境,也可以是模拟情境或想像情境。例如,对于考试焦虑的学生,可以设计想像或实际模拟考试的场景,反复训练,不断强化,使学生的焦虑逐步消退。
7.现身说法故事法
现身说法故事法是指通过学生或老师或相关成功人士讲述自己一件事情的经过和感受,如讲述自己的成长过程,讲述自己的家庭,讲述自己的朋友等来达到现身说法。让学生述说自己的故事,可以起到宣泄情绪、表达自我的作用;同时把情绪渲染给大家,产生情感共鸣,促进同学情谊;再次可引出对心理现象的思考与理解。而老师的现身说法可拉近师生距离,密切师生关系,使学生更加信任老师。同时还可使学生更能明白一些心理现象,疏解压力,更或少走弯路。而相关成功人士的现身说法更是激励学生自强不息,发奋图强。
8.人格感染法
中小学生对老师有一种特殊的尊敬和依恋,学生会以老师为榜样,学习老师的为人处世、性格、价值观等人格特质和个人修养。故此平易近人、关心他人、热情开朗、有幽默感、待人真诚坦率的教师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直接感染学生,能处处以身作则,做出表率,赢得学生的信任,使得学生接受更加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9.个别辅导法
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这需要老师在考虑全班大部分学生时也能照顾到极个别的学生,他们可能是边缘学生、智优学生或差生问题,他们可能比中间学生更需要教师的关爱。对优秀学生要施之以更优教育,促使其更大进步与提高;对差生或问题学生要制定特殊教学辅导方案,帮助其解决问题,更好地融入班集体。
第五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录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录
一年级上
一 我是一名小学生
二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三 喂,别溜号
四 做事不磨蹭
五 盲目攀比要不得
六 和和美美一家亲
七 读书的学问
八 我的好老师
九 我爱我的班级
十 快乐的寒假 二年级上
一 我是独一无二的二 回答问题要大胆
三 展开想象的翅膀
四 和兴趣拉拉手
五 我不再发脾气了
六 “小胖子”哭了
七 “孔雀心态”要不得
八 爱心无价 九 学会感激
十 我与班集体 三年级上
一 我有我风采
二 让自己发光
三 完美你自己
四 学习的苦与乐
五 困难像弹簧
六 学会竞争
七 合作的快乐
八 预习好处多
九 让情绪high起来
十 和时间赛跑 四年级上
一 正视自己
二 不怕误解
三 面对挫折,我不怕
四 最近有点烦
五 我也很棒
六 告别小粗心
七 学习基础要打牢
八 外星人的模样 九 小小发明家
十 睡眠与健康 五年级上
一 问号博士
二 走进创造的殿堂
三 记忆有诀窍
四 绕过情绪的“暗礁”
五 我的理想
六 挫折我不怕
七 滴水穿石
八 勇敢的心
九 我的同学
十 给冲动冲个凉 六年级上
一 性格万花筒
二 做一个受欢迎的人
三 好习惯伴我成长
四 献给父母的爱
五 我崇拜的人
六 赶走“嫉妒”
七 抛掉烦恼
八 保持积极的心态 九 走向青春期
十 成长的滋味
一年级下
一 找朋友
二 大家一起玩
三 男孩·女孩
四 每天有个好表情
五 不做小马虎
六 我跟妈妈学观察
七 看谁记得准
八 我成功啦
九 我是勇敢者 二年级下
一 合理的作息习惯
二 科学的饮食习惯
三 我爱运动
四 我来帮帮你
五 家里来了客人
六 我怕去学校
七 不做“小皇帝"
八 自己做作业 九 对自己说“NO” 三年级下
一 学习小计划
二 会观察的眼睛
三 联想出智慧
四 我和我的好朋友
五 让紧张远离你
六 家务劳动小模范
七 自我奖赏
八 与成功同行
九 感恩的心 四年级下
一 不要依赖明天
二 学做记忆操
三 用脑有学问
四 “走神”怎么办
五 害羞好不好
六 喜怒哀乐交响曲
七 失败之后
八 悦纳他人
九 正确对待他人的态度 五年级下 一 听课小策略
二 学会预习
三 老师,请昕我说
四 共建一个家
五 快乐之旅
六 成长——身心的变化
七 谢谢你的爱
八 对烟酒说“NO”
九 学会诚信 六年级下
一 面对抉择
二 学会复习
三 学习之锦囊妙计
四 网上交友
五 男生·女生
六 相信自己——我能行
七 考试在线
八 友情多珍重
九 选定生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