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龙船调》教案
课题:《龙船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使学生体验湖北民间歌曲的艺术魅力,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对中华民族歌曲产生兴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创作的能力,树立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体验创编过程中的快乐。
3、知识与能力:通过欣赏,演唱,创造与表演,了解湖北民间风情,感受当地民歌风味,通过对音乐的在创造,增加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教学重点:
1、感受、体验湖南土家族民歌特点,拓展音乐文化视野。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创作歌曲在节奏、旋律、结构、音色等方面的分析。教学难点:对歌曲进行创造与表演。教学方法:
1、引导法:通过教师的讲述与图片的直观出示,引导学生进入到歌曲的情节当中去。
2、小组合作法:通过分组与任务的分配,集体完成作品的展示。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营造氛围
1、播放潘长江老师的《过河》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师:同学们,大家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吗?(过河)描述了什么情景?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也和过河有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歌曲《龙船调》。
二、初步欣赏《龙船调》MTV
1、师生一起欣赏歌曲《龙船调》并提问:(出示PPT)(1)歌曲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土家妹娃与艄公)
(2)歌曲中表现的是什么情景?。
(歌中描绘了一幅以一个活泼俏丽的少妇回娘家时途经渡口,请艄公摆渡过河为内容的鲜明生动的画面。)
2、师:《龙船调》是湖北利川花灯中的一首花灯调,是在湖北广为流传的一首民歌。利川市民歌的海洋,被世人誉为“歌舞之乡”。利川土家族生活离不了民歌,下田要唱秧歌,上山要唱砍柴歌,开山要唱打石歌,下河要唱捕鱼歌。“见物有歌,即兴起舞”。吊脚楼前、水塘池边、竹林深处、田边地角……处处都能听到他们的歌声。现在,很多的人都喜欢到利川去,他们两眼欣赏着长江两岸那郁郁葱葱,秀色可餐的景色;两耳聆听着利川土家人那醉人的民歌,犹如进入了世外桃源,置身于琼瑶仙境之中。
3、简介湖北土家族的风土人情(课件展示)
(1)土家族分布
(2)土家民居特点
(3)土家风俗
三、再次欣赏歌曲《龙船调》(卡通版本)表演交流
教师:刚才我们欣赏了歌曲《龙船调》,这首好听的歌曲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得享受,也让我们一饱眼福,欣赏了利川的独特风景,同学们想不想进一步了解这首歌呢?
1、师生一起欣赏卡通版本的《龙船调》,并提问(出示课件)
(1)歌曲采用了哪一种演唱形式?
(2)歌唱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
(3)歌曲属于民歌中的山歌还是号子?(山歌)(教师讲解并出示课件)
师:山歌是人们在野外劳动或行走时,用来消愁解闷,抒发情怀,遥想对答,传递情意唱的歌。
特点:①、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
②、歌词为即兴创作,使用很多的语气衬词;
③、音乐奔放、嘹亮、曲调悠长,广泛使用延长音;
④、歌唱的形式多样。
(4)探索:感受并学唱歌曲中具有山歌风味的乐句。
(5)你能不能找一找歌曲当中的衬词?
(6)概括《龙船调》的特点:
①开头带有明显的山歌风味。
②使用较多的衬词。
③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
④采用方言演唱。
教师:这首好听的歌曲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让我们也入乡随俗,唱一唱这首好听的歌曲吧!
2、出示《龙船调》的完整歌词,随后教师完整演唱歌曲《龙船调》,在对白处示意学生进行对话,并用自制乐器为歌曲简单伴奏。
3、分组按照哑剧的形式进行表演设计,要求将故事环节进行拓展想象与创编。(教师提供事先准备的艄公帽子等道具)
4、分组表演,看哪一组表演的最好。教师进行评价。
四、拓展欣赏,情感升华
1、师:《龙船调》不仅唱遍了大江南北,还飞出了国门。2003年11月,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带着它飘进了世界“音乐之都”——奥地利维也纳的金色大厅。
2、观看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唱会,说一说当你看到外国人在演唱中国方言歌曲的心情。
3、师:《龙船调》是长江两岸民歌特点极有代表性的作品,下面我们一起来聆听几首歌曲,辨别那几首是长江两岸的民歌?(学生聆听、讨论)
《太阳出来喜洋洋》
四川民歌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陕北民歌
《采茶舞曲》
浙江民歌
《猜调》
云南民歌
《青春舞曲》
新疆民歌
五、教师小结
我国的民歌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学到的只是沧海一粟,今天的宋祖英能站在金色大厅,除了她个人的努力外,更依赖于我国民族音乐的熠熠生辉,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希望同学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听流行音乐的同时,多听听民族音乐。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更多更好的中华民族音乐走出国门,走向全世界。
第二篇:七年级音乐欣赏《龙船调》教案
七年级音乐欣赏《龙船调》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使学生体验湖北民间歌曲的艺术魅力,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对中华民族歌曲产生兴趣。
2、感受湖北对白方言,了解山歌特点,体验地方民歌带来的审美情趣。
3、通过欣赏,演唱,创造与表演,了解湖北民间风情,感受当地民歌风味;通过对音乐的再创造,增加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对中华民族歌曲产生兴趣。教学重难点:
1、感受、体验土家族民歌特点,拓宽音乐文化视野。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创作歌曲。
3、对歌曲进行创造与表演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在湖北众多优秀民歌中,《龙船调》很荣幸地入选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列,它不仅唱遍了大江南北,还飞出了国门,飞进了世界“音乐之都”----奥地利维也纳的金色大厅。今天让我们欣赏宋祖英维也纳独唱音乐会的表演盛况。
二、欣赏歌曲《龙船调》
聆听宋祖英演唱《龙船调》回答问题:
1、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清新活泼、诙谐幽默)
2、这首歌哪些地方给你留的印象比较深?为什么?(歌曲的半说半唱对白,具有湖北地方风味)
三、歌曲简介:
《龙船调》原是湖北利川花灯中的一首花灯调,是在湖北广为传唱的一首民歌。歌曲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内容,给人以戏剧性的美感享受。开头带有明显的远距离打招呼似的山歌风味,它明亮而高亢、自由而直畅。随后的短句既有划船时的节奏感,也有演唱时的舞蹈动作感,令人感到清新活泼、诙谐幽默,有着很浓厚的生活气息。半说半唱的对白强化了风趣诙谐的生活情调。最后一段音乐既有划船时唱劳动号子的形象,又有重新唱起山歌的形象。
四、再次聆听: 思考:
1、这首歌曲属于民歌中的山歌还是号子?(山歌)
2、你能找出歌曲中的衬词吗?
3、歌曲采用了哪一种演唱形式?(对唱)
4、歌曲是哪个民族的?(土家族)
五、学唱歌曲:
在聆听的过程中跟着歌曲旋律哼唱,学会用诙谐幽默的情绪演唱歌曲,注意对白部分。
六、小结:
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在人们一代代的口头相传中不断地得到加工完善。
民歌的分类:山歌、小调、劳动号子
通过《龙船调》歌曲的学习,让我们了解了不同地区的民歌有不同的特点,从而产生了了解我国民歌的浓厚兴趣
第三篇:《龙船调》教学设计
《龙船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龙船调》是湖北利川地区花灯典型曲目,原名《种瓜》曲调《瓜子仁调》,由一男一女表演,女的扮演要过河去亲戚家拜年的小姑娘,男的扮演热心推船摆渡的艄公,演唱有半说半唱,有互相对答,加上富有情趣的衬词,既有划船的节奏感,也有演唱时的舞蹈动作,更增添了歌曲的生活气息和诙谐的格调。《龙船调》的开头带有明显的山歌风味。它明亮而高亢、自由而直畅。这种山歌风的曲调,造成一种远距离打招呼的感觉。随后的短句既有划船时的节奏感,也有演唱时的舞蹈动作感,令人感到清新活泼、诙谐幽默、生活气息很浓。再加上后面半说半唱的对白,就更加强化了这种风趣诙谐的生活情调。歌曲最后的一段音乐,既有划船时唱劳动号子的形象,又有重新唱起山歌的形象。总之,这首短短的民歌蕴涵着丰富的生活内容,给人以戏剧性的美感享受。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使学生体验湖北民间歌曲的艺术魅力,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对中华民族歌曲产生兴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创作的能力,树立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体验创编过程中的快乐。
3、知识与能力:通过欣赏,演唱,创造与表演,了解湖北民间风情,感受当地民歌风味;通过对音乐的再创造,增加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教学重点:
1、感受、体验湖南土家族民歌特点,拓宽音乐文化视野。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创作歌曲在节奏、旋律、结构、音色等方面的分析。教学难点:对歌曲进行创造与表演 教学方法:
1、引导法:通过教师的讲述与图片的只直观出示,引导学生进入到歌曲的情节当中去。
2、小组合作法:通过分组与任务的分配,集体完成作品的展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营造氛围
1、播放潘长江《过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师:同学们,大家对这首歌的旋律都很熟悉,有谁知道歌曲的名字?(过河)描述了什么情景?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也和过河有关,同学们想听吗?我们一起来欣赏歌曲《龙船调》。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歌手和耳熟能详的歌曲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的转到课堂当中,并且对节下来的教学内容有了一个方向性的引导)
二、初步欣赏《龙船调》MTV
1、师生一起欣赏歌曲《龙船调》
并提问:
(1)歌曲的体裁是什么?
(2)歌曲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
(3)歌曲中表现的是什么情景?
2、师:《龙船调》是湖北利川花灯中的一首花灯调,是在湖北广为流传的一首民歌。利川是民歌的海洋,被世人誉为“歌舞之乡”。利川土家族生活离不了民歌,下田要唱秧歌,上山要唱砍柴歌,开山要唱打石歌,下河要唱捕鱼歌。“见物有歌,即兴起舞”。
3、简介湖北土家族的风土人情(课件展示)
(1)土家族分布
(2)土家民居特点
(3)土家族服饰特点
(4)土家风俗
三、再次欣赏歌曲《龙船调》(卡通版本),表演交流
教师:刚才我们欣赏了歌曲《龙船调》,这首好听的歌曲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也让我们一饱眼福,欣赏了利川的独特风景,同学们想不想进一步了解这首歌呢?
1、师生一起欣赏卡通版本的《龙船调》(15分钟)并提问:
(1)歌曲采用了哪一种演唱形式?(2)歌唱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
(3)歌曲属于民歌中的哪一种?(山歌)教师小结山歌的概念。
(4)探索:感受并学唱歌曲中具有山歌风味的乐句。(5)你能不能找一找歌曲当中的称词?
教师:这首好听的歌曲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让我们也入乡随俗,唱一唱这首好听的歌曲。
2、出示《龙船调》的完整歌词,随后教师完整演唱歌曲《龙船调》,在对白处示意学生进行对话,并用自制乐器为歌曲简单伴奏。
龙船调
正月里是新年哪咿呦喂,妹娃去拜年哪呵喂,金那银儿锁,银那银儿锁,那阳雀叫哇捎着鹦哥、啊捎着鹦哥,妹娃:妹娃要过河,是哪个来推我嘛?
艄公:我就来推你嘛!
妹娃:艄公你把舵搬哪啊,妹娃我上了船 合:
啊 呦喂唑 啊 呦喂唑
将呵妹推过河呦呵喂
二月里是春分哪咿呦喂,妹娃去探亲哪呵喂,金那银儿锁,银那银儿锁,那阳雀叫哇捎着鹦哥、捎着鹦哥,妹娃:妹娃要过河,是哪个来推我嘛?
艄公:还是我来推你嘛!
妹娃:艄公你把舵板哪啊 妹娃我上了船
合:
啊 呦喂唑 啊 呦喂唑
将阿妹推过河呦呵喂
3、分组按照哑剧的形式进行表演设计,要求将故事环节进行拓展想象与创编。(教师提供事先准备的艄公帽子等道具)
4、分组表演,看哪一组表演得最好。教师进行评价。(30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初听、复听、唱旋律、以及创编表演,从浅入深对这个作品进行体会与感受,为学生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为学生的表演提供舞台,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
四、拓展欣赏 情感升华
1、师:《龙船调》不仅唱遍了大江南北,还飞出了国门。2003年11月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带着它飘进了世界“音乐之都“——奥地利维也纳的金色大厅。
2、观看宋组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唱会,说一说当你看到外国人在演唱中国方言歌曲的心情。
3、我们的艺术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中国湖北的民歌《龙船调》推广向了全世界,让更多的世界人民了解了中国的音乐、并通过中国的音乐了解了中国。
4、聆听《新龙船调》 师:湖北人民非常喜欢《龙船调》,它们在《龙船调》的基础上又改编了一首《新龙船调》,听一听,它有什么特点?
(学生聆听、讨论)
师小结:既有流行音乐的元素,又不失去民歌的风味。
(设计意图:通过宋祖英在金色大厅的演唱,进一步巩固歌曲,同时提升了作品的社会意义,使学生对中国的民歌又有了深一度的认识,通过新龙船调的聆听,把当前非常普及的流行音乐与中国民歌结合在一起,拓展了学生的欣赏范围)
五、教师小结
我国的民歌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学到的只是沧海一栗,今天的宋祖英能站在金色大厅,除了她个人的努力外,更依赖于我国民族音乐的熠熠生辉,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希望同学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挺流行音乐的同时多听听民族音乐。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更多更好的中华民族音乐走出国门走向全世界。
第四篇:湖北民歌《龙船调》教学设计
独特民族风欣赏
湖北土家族民歌《龙船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独特民族风》选自人音版第二单元彩的民歌中第三节,在欣赏完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民歌后,拓展学习我们湖北土家族的民歌《龙船调》,更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加深对民歌的理解和喜爱。
《龙船调》是湖北恩施利川地区花灯典型曲目,原名《种瓜》曲调《瓜子仁调》,由一男一女表演,女的扮演要过河去亲戚家拜年的小姑娘,男的扮演热心推船摆渡的艄公,演唱有半说半唱,有互相对答,加上富有情趣的衬词,既有划船的节奏感,也有演唱时的舞蹈动作,更增添了歌曲的生活气息和诙谐的格调。《龙船调》的开头带有明显的山歌风味。它明亮而高亢、自由而直畅。这种山歌风的曲调,造成一种远距离打招呼的感觉。随后的短句既有划船时的节奏感,也有演唱时的舞蹈动作感,令人感到清新活泼、诙谐幽默、生活气息很浓。再加上后面半说半唱的对白,就更加强化了这种风趣诙谐的生活情调。歌曲最后的一段音乐,既有划船时唱劳动号子的形象,又有重新唱起山歌的形象。总之,这首短短的民歌蕴涵着丰富的生活内容,给人以戏剧性的美感享受。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使学生体验湖北民间歌曲的艺术魅力,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对中华民族歌曲产生兴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创作的能力,树立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体验创编过程中的快乐。
3、知识与能力:通过欣赏,演唱,创造与表演,了解湖北民间风情,感受当地民歌风味;通过对音乐的再创造,增加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感受、体验湖北土家族民歌特点,拓宽音乐文化视野。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创作歌曲在歌词、旋律、节奏等方面的分析。教学难点:对歌曲进行欣赏和体验
教学方法:
1、示范法、讲解法
2、小组合作法:
3、引导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教师主导,直切主题。
当我们听到“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就会联想到草原,内蒙古,当我们听到“掀起你的盖头来,让我来看看你的脸,你的脸”就会联想到一个新穿着鲜艳的姑娘,新疆
当我们听到“这就是青藏高原”时,就知道是藏族民歌,师:同学们想一想,你所知道的有哪些湖北民歌? 生:
师:在我们湖北,有灿烂的楚地音乐文化,2011年,我前往了随州博物馆,了解和学习了曾侯乙墓的出土情况,早在2000多年前,十二律俱全的64件青铜双音编钟就诞生在我们湖北,早在2000多年前,在我们湖北就形成了以楚音代表的南方民歌,时至今日,在我们湖北,民歌也是精彩纷呈,大家看地图(出示地图),有一个地区很特别恩施,是土家族、苗族自治区,是我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下面我们先一起来读一读《龙船调》的简介。
《龙船调》最初叫《种瓜调》,《龙船调》原本是群众逢年过节,划彩莲船时常唱的一首民歌,所以开始人们叫它灯调。又因为歌词内容是种瓜,所以,人们又叫它种瓜调或瓜子仁调。
《龙船调》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和《中国民歌40首大联唱》优秀民歌。在恩施州利川一带传唱。
接下来,我们来听一听这首《龙船调》
二、初步欣赏《龙船调》MTV 师生一起欣赏歌曲《龙船调》 并提问:
(1)歌曲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 过节准备坐船的人、船夫
(2)歌曲中表现的是什么情景?热闹的情景(3)歌曲采用了哪些演唱形式?(4)歌唱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
三、重点欣赏:通过探究歌词、旋律、节奏特点,进一步挖掘歌曲的内在美。
1、共同探究歌词:
(1)先一起朗诵下歌词,(2)歌词的中的“正月”、“阳雀”的正确读法
(3)归纳歌词的特点:方言、易于上口、风趣、称词比较多(依哟喂、金那银儿锁)、加入对白
2、共同探究旋律:
(1)音阶:五声音阶,民族性强
(2)旋律:优美、起伏较大,易于传唱、一字多音
3、共同探究节奏:
(3)节奏:欢快、自由
四、再次欣赏歌曲《龙船调》表演交流
教师:刚才我们分析了《龙船调》的特点,下面呢我们一起来共同体验一下歌曲的魅力。
1、出示《龙船调》的完整歌谱,随后教师完整演唱歌曲《龙船调》,在对白处示意学生进行对话,并用乐器为歌曲简单伴奏。
2、分组表演,看哪一组表演得最好。教师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初听、复听、唱旋律、以及创编表演,从浅入深对这个作品进行体会与感受,为学生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为学生的表演提供舞台,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
五、拓展欣赏 情感升华
1、师:《龙船调》不仅唱遍了大江南北,还飞出了国门。2003年11月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带着它飘进了世界“音乐之都“——奥地利维也纳的金色大厅。
2、观看宋组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唱会,说一说当你看到外国人在演唱中国方言歌曲的心情。
3、我们的艺术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中国湖北的民歌《龙船调》推广向了全世界,让更多的世界人民了解了中国的音乐、并通过中国的音乐了解了中国。
4、聆听《新龙船调》
师:湖北人民非常喜欢《龙船调》,它们在《龙船调》的基础上又改编了一首《新龙船调》,听一听,它有什么特点?
(学生聆听、讨论)
师小结:既有流行音乐的元素,又不失去民歌的风味。
(设计意图:通过宋祖英在金色大厅的演唱,进一步巩固歌曲,同时提升了作品的社会意义,使学生对中国的民歌又有了深一度的认识,通过新龙船调的聆听,把当前非常普及的流行音乐与中国民歌结合在一起,拓展了学生的欣赏范围)
六、教师小结
我国的民歌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学到的只是沧海一栗,今天的宋祖英能站在金色大厅,除了她个人的努力外,更依赖于我国民族音乐的熠熠生辉,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希望同学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挺流行音乐的同时多听听民族音乐。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更多更好的中华民族音乐走出国门走向全世界。
第五篇:21013中国龙船调民歌节策划方案
2013中国龙船调民歌艺术节策划方案
中国龙船调民歌艺术节开幕式暨中央电视台五一七天乐走进龙船调故乡利川 邀请中央电视台五一七天乐走进龙船调故乡利川,开幕式采取龙船调土家族大型实景歌舞演出与五一七天乐节目展播相结合的形式,以恩施大峡谷(或者利川代表景区)为背景舞台,把利川山水和土家族歌舞 开幕式地点: 世界优秀大巡游
中国国际龙船调民歌大赛
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
中国音乐家协会
利川市人民政府 世界优秀民歌展演
中国利川国际低空跳伞邀请赛
中央国家机关老干部支持革命老区中南(利川)会议暨百名老将军老部长利川书画展
主办: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
湖北老区建设促进会
利川市政府
承办: 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国家机关老干部支持老区工作部
利川市老区促进会 中国利川文化旅游项目推介会
南宁对办节的体会是:办一个节,不是仅仅组织一台戏,搞几个文化活动,而是通过文化活动的形式更多地把人流、物流、商机聚焦到一个点上。多年来,南宁民歌节反复强调民族性、现代性、国际化、大众化。随着民歌节影响力的扩大,南宁提出要加快民歌节产业化步伐。大巡游活动分“和谐南宁——表演方队巡游”、“满载辉煌——花车巡游”两部份。在“和谐南宁表演方队巡游”中,具有壮族民间特色的香火龙舞、壮族八音、“三月三”歌圩、马山会鼓等方队集中亮相,展示了南宁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和谐共处、创造美好家园、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中国原生民歌大赛”将于下月在陕西西安举行,这是中国政府文化主管部门首次举办的原生民歌大赛。
前三届大赛是以“南北民歌擂台赛”形式举办,累计报名参赛节目达八百多个,涵盖中国各地主要民族的代表性歌种。本次提高比赛规格,首次由相关文化主管部门举办,比赛将更加规范。
同时,在参赛选手推荐、评选上,范围更广。除各地推荐选送外,艺术院校也将负责“院校组”节目和歌手的推荐选送。此外还增加了“寻歌”环节,寻歌之旅将横跨中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以陕西西安为起点,分晋陕蒙、黔桂、东北、云南和新疆五条线路,拍摄近三十个民族的民歌种类。
十一月底,组委会、评委会将从“独唱及对唱组”、“多人组合组”和“院校组”三个组别中分别挑选五十四组节目参加在西安的复赛和决赛。最终将在各组别评出金奖一名、银奖二名、铜奖三名,“优秀演唱奖”若干。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表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进行《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工作以来,共普查收集民歌约四十万首,其中有四万首收入国家卷。但近年来,伴随现代化和城市化步伐,丰富的原生民歌的生存传承土壤和展示传播舞台不断萎缩。该赛事举办将有利于中华民族民间音乐的抢救与保护,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
值得一提的是,巡游还突出一个国际性,来自老挝、墨西哥、泰国、德国、匈牙利、印度、瑞典等国家艺术团组成了方队,表演了极具异域风情、魅力四射、热情奔放的歌舞,体现了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民族性、现代性、国际性、艺术性。
在“满载辉煌——花车巡游”中,把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上游行的广西彩车“壮乡欢歌”进行了展示,随后的20多辆花车展示了南宁工业、农业、经贸、教育等领域改革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表达了南宁各族人民热爱党、热爱国家的深厚情感,讴歌南宁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谱写中国与东盟乃至世界文化与经济合作的新篇章。
借鉴一下人家打造超女快男的方法,每年提前几个月在全国各地设赛区大范围的海选,然后由群众参与投票和评委共同评选,经过层层的选拔赛,选出最顶级的民歌好手,在每年按期举办的民歌节的舞台上进行最后也是最激烈的冠亚季军决赛。
由于有群众参与评选这个环节,我想其精彩激烈程度绝对不比现在这种每年邀请大腕表演的模式差,甚至超越现在的模式。最最重要一点,这种模式一可以让每年的民歌节充满悬念,不可预测从而长久吸引观众的眼球和持续关注,二可以每年都能够发现并选拔出具有传承民歌实力的民歌手来充实广西的歌坛,(比如央视星光大道阿宝,王二妮等等)。如此的良性循环,从而使南宁民歌艺术节成为真正的天下民歌最眷恋的地方。
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记者吴畏、通讯员欧阳长远)今年,利川市将举办中国首届龙船调文化艺术节,目前有关事宜正与北京方面加紧商谈。这是该市全力提升文化品牌魅力的又一重大举措。
“龙船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25首优秀名歌之一,大多数中国人知道这首歌,但知道它发源于我省利川市的人,就少得多了。
近年来,利川市加强了对民歌等丰富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龙船调”系列民族民间文化精品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全友发、李源道、吴修富三位老人成为“龙船调”系列民族民间文艺精品的代表性传承人。2007年,“龙船调”的故乡——柏杨坝镇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利川市斥巨资拍摄大型音乐电视片《龙船调》,进一步巩固了“龙船调故乡”的地位。另外,先后举办了民歌艺术节、经济文化交流会、同唱“龙船调”文化交流会、庆祝建市20周年明星演唱会等大型文艺晚会,彭丽媛、刘欢等20多位明星来到利川,亲身感受“龙船调”的魅力。通过文化搭台、经贸唱戏,该市签约项目40多个,引进项目资金10亿多元。
从2007年来,利川每年都要举办“龙船调”杯山民歌大赛,演唱原生态山民歌百余首,改编或创作新民歌20余首,表演民间文艺节目30多个,挖掘发现了一批民间艺人。该市要求中小学生人人会唱“龙船调”,机关干部除会唱“龙船调”外,还要学会1至2首利川民歌。这些活动让“龙船调”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传承。
文化品牌的做大做强,还带动经济品牌应运而生。该市斥资100多万元,申请注册了“龙船调”系列商标,龙船调牌柏杨豆干、龙船调牌莼菜等先后成为省内外知名产品。目前,全市已形成50余个“龙船调”系列经济品牌,成为带动一方致富的特色产业。
世界上最优秀的25首民歌之一《龙船调》起源于谋道。2003年,中央电视台一摄制组在利川市开机拍摄大型音乐电视片《龙船调》。汤灿主唱,这首歌中央电视台《魅力12》播出过,80年代,谢 丽斯和王洁实唱红全国,21世纪宋祖英唱到了世界顶级的音乐殿堂 维也纳金色大厅。《龙船调》是民族文化的瑰宝。1956年2月,经该市文化馆干部周叙卿、黄业威收集整理,《龙船调》几十年来已 唱遍中华大地,并成为世界二十五首优秀民歌之一。央视在利 川拍摄的《龙船调》,在黄金时段播出过。起源于谋道、柏杨的利川 民歌《龙船调》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收集整理成功,象山花一样烂熳,象山泉一样清纯,唱出了土家族儿女的勤劳和智慧。
柏杨坝以一首《龙船调》唱出了土家族的田园美景,诉说着古朴的土家风情。
《龙船调》在80年代被评为世界25首民歌之一和《中国民歌40首大联唱》优秀民歌。90年代它又以鲜明的特点汇入全国56个民族的音乐大海。1994年5月30日晚,中央电视台地方台30分钟节目专题报道了由柏杨民间老艺人陈文菊(女)、聂成、李谥之、刘宁安、安友发等演唱的《龙船调》的故乡——利川及《龙船调》的发源地——柏杨坝同时为世人瞩目。
《龙船调》原名《种瓜调》。民国40年间,一国军退役军人姓王名竹清(外名王疤子,喜爱曲艺),回归柏杨坝哼出了几句歌曲,后经谭代伟、周立品、肖九畴等人重新谱曲填词,由王七斤装花旦,周立品饰小生,吴庆业扮丑角及瞿廷生、王竹清等伴唱才将这璀璨明珠呈送世人面前。为柏杨花灯调的主旋律。
1935年春节期间,利川举行业余文娱汇演,柏杨业余剧团成员谢义群(女)、瞿廷生、吴庆业、何帮清、丁洪孺等演唱了《种瓜调》,反映良好,收效极佳。县文化干部对其加以整理并根据原来表现形式定名为《龙船调》。
1957年3月,利川民间歌师王国盛、张华堂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把散发着泥土芳香的《龙船调》首次奉献给首都观众。从此,此曲在全国广泛流传,甚至传入东南亚国家。
1958年元旦,在全国举行的“通美杯”歌曲大赛中竟出现北京和湖北两个组都选中《龙船调》这首歌的动人场面。
《龙船调》是利川民间划龙船唱腔的主体。《龙船调》之所以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主要由于它词曲都很有特色。歌词通俗又洗炼,以浅显质朴的词成功地塑造艺术形象。歌中描绘了一个活泼俏丽的少妇回娘家时途经渡口,请艄公摆渡过河的一幅鲜明生动画面。它的音乐特色在于旋律起伏较大,单域较宽,节奏较自由,腔调高亢婉转,有很强的抒情性,感染力强。
悠悠龙船调,烈烈民族魂。1998年9月,湖北省第四届民运会在利川召开,在隆重的开幕式上,5000人表演了名为《龙船调的故乡》的大型歌舞,规模宏大,形式新颖,层次分明,气势磅礴,使数万观众赞不绝口。1999年,湖北电视台专程到利川为《龙船调》拍摄MTV,使这首具有土家族特色的民歌的流传更广。
《龙船调》,流行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原来叫《种瓜调》,唱的是《十二月种瓜》:“正月里是新年呢(衣哟也),瓜子才进园(罗啊也)„„”,由于它的流行地湖北利川(也包括恩施)一代并没有划龙船的风俗习惯,于是有人就问“恩施利川怎么会有'龙船调'呢”?有的研究者也因此说“《龙船调》不可能是恩施民歌(土家族民歌)”。
《种瓜调》是怎样变成《龙船调》的呢?说来话长。
公元1937年下半年,当时的湖北省政府西迁恩施,江汉平原的有些民间文艺形式也随之在鄂西流传,“采莲船”也逐渐盛行与山野,由于山里本来就无莲可采,“采莲船”在老百姓口中喊讹了,就成了“彩龙船”(有“龙”为图吉利),而且至今如此。1956年,湖北省歌舞剧团和武汉歌舞剧院到鄂西采风,记下了《种瓜调》的旋律,因为听到的是当地人划“彩龙船”唱的,就冠以《龙船调》的名称,此后即搬上专业剧团的舞台,《龙船调》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流传到全省、全国乃至国外,曾被评为世界最流行的歌曲之一。几十年来,有独唱、对唱、合唱、领唱合唱、歌舞、舞蹈等多种形式广泛地活动于国家以及很多省、市文艺团体的舞台上,恩施州更是以《龙船调》故乡引以自豪,无论是业余还是专业剧团至今都满腔热情地反复对它进行多种文艺形式的改编和再创作。
有学者研究,《龙船调》的旋律美妙而动听,其旋法与西汉年间《宋玉对楚王问》中“引商刻羽,杂以流徵”的“巴人”(土家族祖先)歌有关,这是鄂西地区最典型的传统歌曲特点之一。
掌声此起彼伏,叫好声不断。10月16日,在腾龙洞景区《夷水丽川》剧场舞台上,本土歌舞演员与“百名艺术家大清江采风”活动的歌唱家们联袂演出,为当地群众和游客献上了一台精彩的歌舞表演。
主办方精选多首广泛传唱的土家族经典民歌,把演出节目穿插到大型情景歌舞《夷水丽川》当中,融合成一台完整的演出。土家摆手舞、情景剧《出嫁》以及歌曲《哈格咂》、《新龙船调》等18个节目紧凑流畅,本土演员与艺术家们轮番上阵,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步步把演出推向高潮。
“这是一场视听盛宴,歌好听,舞好看,有幸观看到独具利川本土特色的歌舞《夷水丽川》,欣赏到湖北多名歌唱家的精彩表演,这趟旅游超值了。”一名游客在观看了“唱响湖北·放歌利川”联谊节目后竖起了大拇指。
当天,来自省民族歌舞团、省歌舞剧院、省流行音乐艺委会、武汉警官艺术团、武汉歌舞剧院的歌唱家们还来到龙船水乡景区,与利川本土民歌手泛舟清江,尽情对歌,在青山绿水之间交流切磋。
利川是《龙船调》的故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
●一个洞
——世界容积量最大的溶洞(腾龙洞);
●一座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上保存最完美的土家古寨(鱼木寨);
●一棵树
——被称为植物活化石的“水杉王”;
●一口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群落(大水井);
●一首歌
——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
一、并传唱全球登上世界艺术殿堂维也纳大厅的《龙船调》;
●一座山
——中国南方最大天然草场(齐岳山);
●一个生态旅游度假区 ——武陵山区“夏威夷”、“莼菜之乡”、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佛宝山)。
打造生态宜居的全国知名旅游城市
——访利川市副市长刘斌
“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舒爽宜人的气候。随着„两路‟开通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纵深推进,利川旅游的春天已经到来。”在利川市采访旅游,分管旅游的副市长刘斌自信而又自豪,对利川旅游如数家珍。
的确,利川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海拔11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2.7℃,盛夏平均气温也只有23.3℃,享有“天然氧吧、中部凉城”的美誉。境内有容积量世界第一的腾龙洞,有天下第一的“水杉王”,有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大水井、鱼木寨,还有传唱世界的优秀民歌之一《龙船调》……
2008年1月,受组织安排,省旅游局监察室副主任刘斌被选派到利川挂职,任副市长,分管旅游和科技工作。
刘斌来到利川,正是利川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攻坚时刻。他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为了圆满完成“扛回一块牌子,拓展一片市场”的目标任务,为了不辜负利川88万人民的重托和多年“创优”夺牌的梦想与期盼,刘斌一到位,便一头扎进了“创优”中,开始了利川旅游的调研、宣传和项目推进。
回想这段工作日子,刘斌除了到武汉开会,基本上呆在利川。无论是堂兄病逝,还是老父亲生病,都无暇顾及,只能忍住悲痛,打个电话问候一声,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利川的旅游事业之中。
利川旅游资源吸引着他,旅游开发前景激励着他,旅游发展时机催促着他。他深深地爱上了这块土地,夜以继日地忙碌着。很多人都以“工作狂、旅游痴”来赞赏刘斌在利川的工作。
刘斌说:“利川旅游的发展之所以快速,主要是市委、市政府对旅游有个明确定位。提出了以„旅游强市‟战略来指导打造这个城市经济发展„第一品牌‟。推出了以腾龙洞为龙头的溶洞观光游、以佛宝山为龙头的避暑休闲游、以大水井为龙头的民族文化游三张„名片‟,实现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跨越,着力将利川建设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板块和生态宜居的全国知名旅游城市。”
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便利的区位优势,旅游如何提档升级?
刘斌说,利川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举全市之力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之举,是增强旅游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必然选择。
围绕“创优”的各项指标,刘斌和利川“创优”领导小组的同志一道着力在推进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提高接待服务水平,培植壮大旅游企业,完善城市功能,培植旅游要素,最大限度地激发旅游业内在活力上下功夫,提高利川旅游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在刘斌等一班人的带领下,利川在整个“创优”过程中,对旅游坚持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开发,高要求建设,严标准管理。聘请了中国地质大学编制了《利川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斥资200万元聘请清华大学专家编制了腾龙洞、佛宝山、大水井、齐岳山、龙船水乡、鱼木寨等重点景区旅游开发控制性详细规划。出台了《加快旅游发展的决定》、《腾龙洞风景名胜区暂行管理办法》、制定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颁布了《利川市旅游景区(点)管理办法》。从2009年起,市财政每年按照上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2%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以后每年适当增加,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和政策保障。成立了利川旅游执法大队和旅游质量监督所,建立健全了旅游、工商、公安、卫生等多部门协作管理工作机制。积极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推出激励办法,鼓励景区创A,饭店创星,旅行社创强,不断完善了旅游综合配套服务功能,促进了利川旅游行业管理规范有序发展。如果“创优”是内强素质,那么“吆喝”就是外树形象。刘斌说,有了好的旅游“吸引物”,必须要找到“引爆点”,掀起阵阵热浪,旅游产业这块“蛋糕”才能做大做强。
为了叫响利川旅游品牌,刘斌率领的旅游发展专班创立了旅游促销联运机制,以大手笔策划营销,以大活动提升形象。设立了万元大奖向全国公开征集旅游广告语,推介利川旅游。刘斌带队参加了华中旅游博览会、成都旅游推介会、“北京·湖北文化周”等各种类型的旅游博览会、招商引资会;积极邀请全国洞穴旅游论坛在利川举行,主动邀请旅游专家、外地旅行客商和新闻媒体来利川市考察旅游景区、线路和企业,并提供相关咨询,利用现代媒体手段积极推介利川旅游资源。
2008年底,利川市高分顺利通过了国家旅游局的“创优”验收。刘斌激动得热泪盈眶,他高兴地说:“这是利川人民多年的期待,为„创优‟,利川人民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对于刘斌来说,除了“创优”,他还得做好科技等其他工作,去年在他的领导下,利川也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全国科学技术达标县(市)”。
刘斌说,“创优”促进了利川旅游大规范大提高大发展。据介绍,目前,利川初步开发并接待游客的景区达到13个,其中4A级一个、3A级两个,2A级四个景区。有四星级酒家1家,三星3家,二星8家。旅游团队定点餐馆11家,旅游定点购物场所11处,旅游特色餐饮、农家乐逐渐兴起,有三星农家乐4家。市区内大小娱乐场所20处,旅游车队2家,成立了恩施州首家旅游探险研究协会。去年,全市接待游客12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2亿元,同比增长210%。今年1至5月接待游客45万人次,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480%。
利川旅游声名鹊起。4月21日,利川市被国家旅游局、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人民网等18家单位评为全国20个“中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这是利川旅游发展中的又一殊荣。去年,利川还被省政府授予“2009全省旅游经济发展先进县(市)”。“成功„创优‟只是利川旅游大发展向前走出的一步,但是还有很多要素不尽完善。巩固„创优‟成果,增加旅游投资,完善„六要素‟成为当务之急。”刘斌谈到五·一旅游小“黄金周”的“井喷”,理性地思考未来旅游的发展之路。
客人来了,不仅仅是游的开心,还要吃的放心,住的舒心,娱的乐心,没有好的宾馆、饭店、养生场所,如何留得住客人?
刘斌说,我们现在要以培育知名品牌、打造精品景区为主线,以改善基础设施为突破口,以强化宣传促销为切入点,加快旅游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进程,着力延伸旅游产业链,全面构筑开放带动旅游产业体系。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牌子到手了,并不意味着创建结束。刘斌说,利川掀起了新一轮旅游大招商大开发大发展的热潮,把旅游作为城市经济“第一品牌”来打造,力争3~5年,旅游经济保持年均增长30%以上的发展速度,旅游总收入达到全市生产总值的20%左右。
刘斌介绍,去年以来,利川就筛选了申报鄂西生态旅游圈项目48个,投资总额31亿元。组织编制了佛宝山、土苗风情园、龙船水乡、腾龙洞游客接待中心等5个财政补助资金项目报告书,着力打造特色餐饮一条街,建立餐厅信息库;引导建立特色农家乐,出台土地优惠政策;建立游客集散中心;开通旅游专线;建立旅游商品、纪念品研发中心。腾龙洞景区列入了2010年国债项目计划,纳入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项目,今年争取到财政项目资金1500万元,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公司贷款3000万元。腾龙洞风景名胜区规划修编纳入了省政府投资项目。利川旅游观光公路省发改委已编制规划。基斯顿和腾龙国际等两个五星级酒店正在积极筹备开工建设。
刘斌告诉我们,利川结合旅游科学编制城建项目,从今年起,计划每年多渠道筹集资金10亿元,把城市当作最大的景区来打造,不断展现“生态花园城、文化魅力城”风采,建设“中部凉城、避暑胜地、中国夏都”和生态宜居的全国知名旅游城市,吸引各方宾客前来利川观光旅游、投资兴业。(郭孝洪 陈群)
由利川市委、市政府打造的大型民族歌舞音画《金那银儿梭》共三个篇章,即上篇《远古的歌谣》、中篇《大山的歌谣》、下篇《清江的歌谣》,以具有地域典型性的、原汁原味的民俗歌舞表现形式为素材,以《龙船调》为主线,将利川的历史变迁、民族风情及自然风光浓缩为一个艺术整体,其创意深沉而灵动、优美而独特。同时,将原生态与艺术性有机融合,也是该剧的一大特色。“出乎其内,而又超乎其上”。“原生态”并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而是要对其挖掘、提炼、升华,让其投射出时尚的光芒。《金那银儿梭》正是这样做的,收到了点石成金的效果。最难能可贵的是该剧突出了“和谐”的大主题,展示了《龙船调》所蕴含的民族精神。“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经》给“道”下了定义,即“一阴一阳为之道”,“阴阳”和谐,乃生命之象征。“金那银儿梭”里的“金”即太阳(阳),“银”指月亮(阴)。《远古的歌谣》是一首喷着火、淌着血,凄楚而悲壮的歌谣;《大山的歌谣》是一首立着地、顶着天,拼搏奋进的歌谣;《清江的歌谣》是一首闪着光、溢着蜜、欢快而甜美的歌谣。整台节目表演全方位、多层次的阴阳对比十分鲜明,阳则似熊熊燃烧的烈火,令人热血沸腾,阴则若徐徐吹拂的春风,使你神清气爽。而两者的交融又丝丝入扣,浑然天成。因此,《金那银儿梭》是一曲天地和谐、山水和谐、社会和谐、男女和
谐的生命的颂歌。
打造“龙船调”品牌
近几年来,利川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契机,着力挖掘整理《龙船调》系列民族民
间文化,精心打造“龙船调”品牌。举办“龙船调”节会。市委、市政府先后成功举办了首届民歌艺术节,同唱《龙船调》文化交流晚会,两届经济文化交流会,《腾龙天堂》、《盛世和风》大型文艺晚会和首届中国·龙船调艺术节。今年9月,市委、市政府成功举办了湖北省第十五届楹联文化艺术节,并荣膺“中国歌舞之乡”和“中国楹联文化城市”荣誉称号。同时,每两年一届的山民歌传唱大赛也成了利川一道亮丽的风景,从市委书记、市长到普通百姓,从机关干部到市民,从青少年到中老年人,人人都参与传唱活动,形成了“千人同跳肉连响、万人同唱《龙船调》”的壮美画卷。编辑出版“龙船调”系列丛书。市委、市政府相继出版了《利川民间歌曲集》、《利川民间歌谣集》、《利川民间故事集》、《利川民间舞蹈集》、《利川民间吹打乐集》五大集成及《利川市文化遗产撷英》、《鱼木寨研究》、《利川民族文化览胜》、《大水井古建筑群》、《支罗船头寨研究》、《利川小曲》和长篇小说《这方凉水长青苔》等等。打造“龙船调”精品文艺节目。市委、市政府与腾龙洞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联合打造了原生态大型土家族情景歌舞《夷水丽川》。目前,该剧已演出了3000多场,深受各级领导、专家和游客的好评,成为了“灵秀湖北”十大旅游名片之一。同时,市文体局还成立了“龙船调”山民歌演唱队,向国家、省、州各级各部门推介、展示该市底蕴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此外,为配合旅游高潮的到来,该市还精心打造了《古井情韵》、《清源欢歌》和《同唱龙船调》3台文艺节目,专门接待海内外游客。创办《龙船调》文艺期刊。市文联在经费紧缺的情况下,坚持办好文化艺术期刊《龙船调》,累计出版发行36期,发表作品近1000万字。在《龙船调》的影响下,一大批文学青年创作热情高涨,不少人还在省级和国家级报刊上发表了作品。目前,市政府正在为《龙船调》积极争取全国统一刊号,以期将《龙船调》办成全国乃至全世界土家族第一期刊,不
断发展壮大利川的文化产业。拍摄“龙船调”影视剧。市委、市政府斥巨资拍摄了《龙船调》音乐电视片;利川籍作家野夫以解放初期文沙暴动为题材创作的长篇小说《父亲的战争》被改编为30集电视连续剧,在国内20多家省级电视台播出,反响良好。同时,一部以反映大水井历史变迁为背景的30集电视剧《大水井》也正在拍摄之中。
火树银花不夜天,山欢水笑尽开颜。10月21日晚,美丽的山城利川花团锦簇,激情飞扬,成了歌的海洋,舞的世界。由中国舞蹈家协会和利川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龙船调”艺术节在清源体育场隆重开幕,为观众献上一份丰盛的文化大餐。
中国舞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冯双白,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舞协名誉主席贾作光,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舞协主席白淑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向云驹;以及中国书协、国家民委、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中国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省文联、省民委、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舞协等相关领导;州领导谭先振、曹毅、吕金施;市领导谭志平、李义、胡福先、刘西明、秦章秋等;曾在利川担任过主要职务的部分老领导;浙江台州临海市、山东青岛胶州市,重庆市万州区、黔江区、云阳县、奉节县,贵州省贵阳市、湖南湘西自治州的嘉宾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由市长、首届中国“龙船调”艺术节组委会主任李义主持。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谭志平在开幕式发表热情洋溢地致辞。谭志平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88万各族人民,向前来参加艺术节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向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文艺工作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大力支持艺术节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感谢!谭志平指出,悠悠龙船调,烈烈民族魂。《龙船调》发源于利川,传唱全球,享誉海外,被评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举办中国“龙船调”艺术节,旨在加强利川与全国各地的交流与合作,把中国“龙船调”艺术节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民族文化品牌,推动利川生态文化旅游业繁荣发展,为把利川建设成为绿色繁荣的特色经济强市、魅力彰显的鄂渝边际明星城市、生态宜居的全国知名旅游城市而奋斗。衷心希望各级领导、各界朋友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利川的发展。让我们乘借首届中国龙船调艺术节的东风,常聚清江源,唱响《龙船调》,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州委副书记谭先振在开幕式上讲话。谭先振说,神奇美丽的利川孕育了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龙船调》。此时此刻,我们倍加怀念《龙船调》的搜集整理者周叙卿、黄业威先生,我们倍加感激王玉珍、刘家宜、王洁实、谢莉斯、汤灿等著名歌唱家,我们倍加崇敬那些依然默默耕耘在民族文化工作第一线的文化艺术工作者。谭先振希望,利川以本届艺术节为契机,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充分展示《龙船调》的艺术魅力,展现民间艺术风采,传播民族文化精华,推动地方特色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并以此为舞台,加强与各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把利川早日建成特色经济强市、鄂渝边际明星城市、全国知名旅游城市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智力支持,为让利川走在全州的前列,提升利川在全省的位次,扩大利川在全国的影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舞蹈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冯双白,湖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永泽分别在开幕式上讲话。
19时50分,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舞协主席白淑湘用洪亮的声音宣布:“首届中国龙船调艺术节隆重开幕!”顿时,五彩的焰火腾空而起,在夜空中绚丽绽放。全场掌声、欢呼声雷动。随后,首届中国“龙船调”艺术节开幕式文艺晚会激情上演。文艺晚会由央视著名主持人朱迅、任鲁豫主持。晚会在气势恢宏的大型歌舞《盛世利川》中拉开帷幕。著名歌手斯琴格日乐、雨天、刘媛媛、陈小春演唱的《山歌好比春江水》、《我爱你我的祖国》、《五星红旗》等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热情讴歌土家苗族儿女热爱祖国、祝福祖国的共同心声。土家族舞蹈《茅古斯》、《肉连响》、《摆手舞》、苗族群舞《反排木鼓舞》、《锦鸡舞》、民歌组唱《土家风情》、川剧《巴蔓子》热情奔放、感情充沛,充分展示了利川浓郁的民俗风情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抒发了土家苗族儿女对中华民族“美满大家庭,和谐一家亲”的美好祝愿。“正月里是新年哪啊伊哟喂/妹娃去拜年哪哈喂„„”台上,著名歌唱家魏金栋、梦鸽、谭晶和五大洲外国人,用不同的方式在龙船调的故乡演绎《龙船调》这首世界25首优秀民歌;台下,1万多名观众击节而歌,拍膝而和,观众与演员上下互动,不断舞动红旗、荧光棒,让晚会高潮迭起,凝聚的声音响彻美丽的夜空,全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开幕式上,中国舞协授予利川市“中国歌舞之乡”匾牌;王玉珍、刘家宜、王洁实、谢莉斯、梦鸽、魏金栋、谭晶、汤灿、刘媛媛、宋祖英、周华(周叙卿之子)等被中国舞协、利川市人民政府、龙船调艺术节组委会授予《龙船调》传承杰出贡献奖。
经过前3届的成功举办,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全国一流水平、享誉海内外,集文化、经贸、旅游为一体的大型节庆活动。本届民歌节定于11月8日到12日在南宁举行,历时5天,除了集海内外民歌大腕于一台的开幕式晚会外,最引人注目的将是一场类似于狂欢节形式的旅游花车巡游暨“东南亚之夜”,中华民歌大赛设立的“真龙杯民歌广播大擂台”也挺吸引人,因为听众从现在起就可以在全国各地广播音乐台收听参赛歌手的演唱并参与评选,此外还有“中外艺术团体专场演出”、“绿城歌台”——广场文化活动、“节庆文化与经济发展”国际主题会等。
每届推出一项申报“吉尼斯纪录”的美食活动是南宁民歌节旅游促销的保留节目,本届民歌节的创意是一缸老汤——南宁缸中缸汤馆将在美食节开幕式上现场制作一缸可供千人饮用的缸中缸靓汤,让现场的游客分享,同时申报吉尼斯世界记录。同时,广西烹饪技术大赛决赛定于11月9日至12日举行,首届广西南宁旅游文化博览会定于11月6日至13日举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是一个和谐开放的大舞台,不仅为本土的民歌歌手提供了展示本土文化的平台,也为全国各地喜爱民歌的歌手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历时 5个月“一声所爱·大地飞歌”的民歌大赛从全国多个地区进行选拔,最终产生的51强选手将在南宁角逐总冠军,总冠军花落谁家也在民歌节开幕式晚会开始前一周产生。“一声所爱·大地飞歌”的优胜选手还会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开幕晚会上登台亮相,和国内外巨星同台演出。
晚会除了邀请本届《大地飞歌·民歌大赛》的优秀选手登上民歌节的舞台外,舞蹈演员将大量启用本土舞蹈演员,近3000名群众演员打造的本土军团将出现在舞台上,为民歌节舞台呈现更多壮乡风情。
大赛分民歌广播大擂台、民歌演唱大赛和中华名歌盛典暨民歌大赛颁奖晚会三项分别进行